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最终版]

时间:2019-05-15 09:47: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最终版]》。

第一篇: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最终版]

一、名词解释

1.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简称GNP)。

2.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3. 消费函数是反映人们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4. 通货膨胀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

5. 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1、D,2、A,3、A,4、A,5、C,6、A,7、B,8、D,9、A,10、B,11、D,12、B,13、C,14、C,15、C。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自发投资支出减少10亿美元,会使IS:().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2、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的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4、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A、增加; B、减少;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6、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

A、政府支出的增加B、政府支出的减少C、私人投资的减少

7、货币供给(M1)大致等于().A、公众持有的通货

8、总需求曲线()。

A、当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当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减少时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会右移

9、如果IS曲线保持不变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则均衡利率(),国民收入()。

A、下降,增加B、上升,增加C、下降,减少D、上升,减少

1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则()。

A、货币政策的效果好B、财政政策的效果好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好同样好D、无法确定

11、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经济决定理论B、价格决定理论;C、宏观决定理论D、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2、周期性失业是指:().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13、投资是增加了当前的注入行为()。

A、是会使国民收入减少

B、减少了国民经济总财富量 B、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活期存款

C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准备金 D、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存款

D、消费的减少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 C、增加了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

D、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

14、若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IS曲线(C)。

A、纵截距增加; B、横截距减少;C、横截距增加; D、纵截距减少。

15、LM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使()。

A、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B、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C、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D、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计18分)

1、什么是“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有哪些?

3、公开市场业务是怎样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的?

1.从三部门经济的角度看,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IS曲线? 2.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如何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3.什么是加速原理?如何用乘数-加速数模型解释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1、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成为挤出效应。

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支出乘数的大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2、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为:其一,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他们持有的每一单位收入的购买力将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下降。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例如,那些从利润中得到收入的企业主也能从通货膨胀中获利,如果其产品价格比资源价格上升的快得话,则企业的收入将比它的产品的成本增加得快。其二,通货膨胀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一般地,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业务活动。

央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可以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央行买入债券,可以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央行卖出债券,可以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1.答:(1)自发支出变动,即自发消费和自发投资的变动。自发支出增加,导致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曲线右移。其经济学含义是:即使利率r不变,国民收入y也会增加。(2分)

(2)政府支出变动。政府支出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曲线右移,移动的幅度为△y=kg•△g。这体现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2分)

(3)税收变动。税收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小,从而IS曲线左移,移动的幅度为△y=kt•△t.这体现了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影响。(2分)

2.答: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者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2分)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2分)

这一方面意味着货币投放,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另一方面,导致债券需求增加、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同样达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2分)

3.答:加速原理考察产量变动率与投资变动率的关系,认为产量变动导致投资的加速变动,投资变动率大于产量变动率。(2分)

由于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使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的作用),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加速数的作用)。(3分)

这种相互作用使国民收入自发增长而形成繁荣,或自发减少而形成萧条,从而形成经济周期。

五、计算题(共8分)

1、假设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1)求IS曲线和LM曲线;

【】(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若为三部门经济,且有:T=0.25Y,G=100,L=0.2Y-2r,货币供给M=150,求均衡利率和收入。1.下表是来自于一个假设的国民收入帐户中的资料:

GDP 总投资 净投资 消费 政府购买 政府的预算盈余

计算:(1)NDP;(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转移支付;(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本小题8分)2.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需求为c=800+0.6y,投资需求为i=7500-20000r,货币需求为L=1000y-10000r,价格水平P=1,试求货币名义供给为6000亿美元时的GDP。(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本小题6分)3.假设一个经济的商品市场由如下行为方程描述: c = 5 + 0.75(y – t)i = 6 – 0.25r t = 4,g = 18 货币市场由如下行为方程描述: L(r,y)= 0.2y – 2.5r 名义货币供给M = 40(1)推导总需求方程(有关运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假如在短期里,价格固定为4,试求国民收入以及利率.4.(1)某经济社会三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0%、12%和15%,为了使每年的实际利率为4%,那么三年的名义利率应分别为多少?三年平均的名义利率是多少?(有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在名义利率为10%,而实际利率仅为5%,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多少?(本小题6分 1.(1)IS:Y=1250--30 r LM:Y=750 + 20 r(2)Y=950 r=10(3)Y=875—15r Y=750 + 10r Y=800 r=5 1.解:(1)NDP=GDP-折旧=GDP-(总投资-净投资)=5400(2分)(2)净出口=GD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100 ……(1分)(3)因为:政府预算盈余=政府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

所以:政府税收-转移支付=政府预算盈余+政府购买=1130……(2分)

(4)个人可支配收入=GDP-税收+转移支付= GDP-(税收-转移支付)=6000-1130=4870……………………(2分)

(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870…………(1分)2.解:根据y=c+i,得y=800+0.6y+7500-20000r,整理得IS方程为 y=20750-50000r……………………(2分)

根据M/P=L,得LM方程为:y=6+10r……………………(2分)联立IS与LM方程,得:r=0.4,GDP=y=10……………………(2分)

3.解:(1)根据已知条件,得:y=c+i+g=5+0.75(y―4)+6―0.25r+18,整理得IS方程为y=104-r……………………(2分)

令L=M/P,得LM方程为:y=200/P+12.5r……………………(2分)

联立IS与LM方程,并进行整理,得总需求方程为:y=96.3+14.8/P……………………(2分)(2)将P=4代入总需求方程,得GDP=100……………………(1分)再将100代入IS或者LM方程,得出利率r=4%……………………(1分)

000 800 200 4 000 1 100 30

【】 4.解:(1)根据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得: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每年的名义利率分别为14%、16%、19%……………………(3分)三年平均的名义利率为16.3%……………………(1分)(2)根据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得:

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所以预期的通货膨胀率=5%(2分)

【】

第二篇: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

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指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

说有价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

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

货币投机需求: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以获利而产生的持币要求。国际收支均衡曲线:在其他有关变量和参数既定的前提下,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

标的直角坐标系内,国际收支函数的几何表示即为国际收支曲线或称

BP曲线

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提出,其核心理论在于,消费不单纯取决于

现期收入,人们根据自己一生所能得到的劳动收入和财产,在整个生命

周期内平均安排消费,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 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

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

现象称为挤出效应。简单地说,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

投资降低的作用

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形:是指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财政

政策非常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米德冲突:是指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

衡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冲突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

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二、计算题

1、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由c=90+0.8yd,t=50,i=140-5r,g=50和y=c+i+g可知

IS曲线为y=90+0.8yd+140-5r+50=90+0.8(y-50)+140-5r+50=240+0.8y-5r 化简整理得,均衡收入为y=1 200-25r

由L=0.20y,MS=200和L=MS可知(这里有点看不懂啊MS是什么啊?)LM曲线为0.20y=200,即y=1 000

这说明LM曲线处于充分就业的古典区域,故均衡收入为y=1 000,联立式①②得1 000=1 200-25r 求得均衡利率r=8,代入投资函数,得i=140-5r=140-5×8=100

(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20亿美元将会导致IS曲线发生移动,此时由y=c+i+g可得新的IS曲线为y=90+0.8yd+140-5r+70=90+0.8(y-50)+140-5r+70=260+0.8y-5r化简整理得,均衡收入为y=1 300-25r 与LM曲线y=1 000联立得1 300-25r=1 000 由此均衡利率为r=12,代入投资函数得i=140-5r=140-5×12=80 而均衡收入仍为y=1 000。(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由投资变化可以看出,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投资减少相应份额,这说明存在“挤出效应”,由均衡收入不变也可以看出,LM曲线处于古典区域,即LM曲线与横轴y垂直,这说明政府支出增加时,只会提高利率和完全挤占私人投资,而不会增加国民收入,可见这是一种与古典情况相吻合的“完全挤占”

2、一个封闭经济中,有如下方程式:Y=C+I+G(收入恒等式)C=100+0.9Yd(消费函数)当投资I=300亿美元,政府购买G=160亿美元,税率t=0.2 T=0,(1)当政府收支平衡时,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为多少?政府购买乘数为多少?税收乘数为多少?

根据收入均衡条件Y=C+I+G和已知条件C=100+0.9 Yd,Yd=Y-T,T=0.2Y,可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Y=(C+I+G)/ [1-b(1-t`)]

=(100+300+160)/ [1-0.9×(1-0.2)]

=2 000 根据三部门经济模型中的乘数公式,政府购买乘数为:KG=1 / [1-b(1-t`)]

=1 / [1-0.9×(1-0.2)]=3.57 税收乘数为:KT=-b/[1-b(1-t`)]

=-0.9 / [1-0.9(1-0.2)]=-3.21(2)假设政府购买G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为多少? 根据(1)中的计算公式,当政府支出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 Y`=(C0+I+G`)/[1-b(1-t`)]

=(100+300+300)/ [1-0.9(1-0.2)]=2 500 也可根据政府购买乘数,求得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

Y`=Y+KG×△G=2000+25/7×(300-160)=2 500(3)假设投资从300增加到4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多少? 根据(1)中的计算公式,当投资增加到4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

Y`=(C0+I‘+G)/ [1-b(1-t`)] =(100+400+600)/ [1-0.9×(1-0.2)]=2 357.1 也可根据投资乘数,求得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

Y`=Y+KI×△I=2 000+25/7×(400-300)=2 357.1(4)假设投资不是外生变量,而是内生由方程I=300+0.2Y决定的,新的均衡国民收入和乘数为多少?(5)假设税率t`=0.4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和乘数为多少?(4)由Y=C+I+G和C=100+0.9Yd,Yd=Y-T,T=t`Y,I=300+0.2Y,解得:

Y=(C0+G+300)/[1-b(1-t`)-0.2] =(100+160+300)/ [1-0.9(1-0.2)-0.2]=7 000 政府购买乘数为:KG=dY/dG=1/ [1-b(1-t`)-0.2] =1/ [1-0.9×(1-0.2)-0.2]=12.5 税收乘数为:KT=-c/ [1-b(1-t`)-0.2] =-0.9/ [1-0.9(1-0.2)-0.2]=-11.25(5)直接用公式,可得到新的均衡国民收入和各种乘数为:

Y`=(C0+I+G)/ [1-b(1-t`)] =(100+300+160)/ [1-0.9(1-0.4)]=1217.4 投资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相等,即:KI=KG=1/ [1-b(1-t`)]=1/ [1-0.9×(1-0.4)]=2.17 税收乘数为: K`T=-b / [1-b(1-t`)]=-0.9/ [1-0.9×(1-0.4)]=-1.96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税收乘数是指税率t`=0.4时的乘数,而没有涉及t=0.2调整到t`=0.4这个变化过程。

三、问答题

1、试用图形画出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决定同一均衡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1)、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国民收入决定的模型:均衡公式 Y = C + I ①;消费函数 C = a + bY ②

投资函数

I = I0

③;把②③代入①并求解可得Y = [1 /(1a +(1-b)Y ③;把② ③代入①并求解可得:

Y = [1 /(1-b)]×(a + I0)

2、根据IS-LM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并说明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3、试描述国际收支均衡的条件,并推导BP曲线

简版答案:国际收支均衡的条件是净出口等于净资本流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净出口函数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而净资本流出函数是利率的函数。因此利率的上升会导致净资本流出减少,为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则净出口也要减少,而净出口的减少就意味着国民收入必须上升。因而每一个利率水平都有与之对应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这样就可以得到国际收支均衡曲线。

详版答案:BP曲线的推导有两种方法:公式法和图形法

①公式法:结合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和净资本流出函数来推导。BP指国际收支差额,即净出口与资本净流出的差额:

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

或者

BPnxF 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也称为外部均衡,是指一国国际收支差额为零,即BP=0。如果国际收支差额为正,即BPO,称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也称国际收支盈余。如果国际收支差额为负,即BP0,则称国际收支逆差,也称国际收支赤字。

当国际收支平衡时,即BP=0时,有:nx=F

将净出口函数:nxqynF=σ(rw-r)代人中,有:

EPf(最后一个减号改为加号)和净资本流出函数:Pqyn化简为:

EPf(rwr)PrnEPfqyrw P上式表示,当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y和利率r的相互关系。宏观经济学称关系式为国际收支均衡系数,简称国际收支函数。在其他有关变量和参数既定的前提下,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人为横坐标的直角坐标系内,国际收支函数的几何表示即为国际收支曲线或称BP曲线。从上式可知,BP曲线的斜率为正,即BP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②图形法:用图形转换的方法来推导。

如7-3所示,其中,(a)图为净资本流出曲线,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b)图是横纵坐标的转换线,即45°线,它表示净资本流出额与净出口额相等,两个项目的差额正好互相补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c)图为净出口曲线。在(a)图中,当利率从r1上升到r2时,净资本流出量将从F1减少到F2。假如,资本项目原来是平衡的,这时将出现顺差。为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根据45°线,净出口必须从nx1减少到nx2,按照净出口曲线,国民收入要从y1增加到y2。这样,在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条件下,利率和收入有两个对应点C和D,同理也可以找到其他对应点,把这些对应点连接起来便得到BP曲线。

如(d)图中的BP线所示:BP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一个使国际收支平衡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而不在BP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使国际收支失衡的利率和收入组合。具体而言,在BP曲线上方的所有点均表示国际收入顺差即nxF;在BP曲线下方的所有点均表示国际收支逆差,即nxF。在BP曲线上方取一点J,J与均衡点D相比较,利率相同,收入较低,而其相交的净出口较高,即有nxF,在BP曲线下方任取一点K,K与均衡点C比较,利率相同,收入较高,故相应的净出量较低,即有nxF。另外,从上述BP曲线的推导中容易看到,净出口减少使BP曲线右移,净出口增加使BP曲线左移。

4、如何理解菲利普斯曲线从长期看是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线?

(1)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2)任何一条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都只是代表了短期中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只有在短期中,才存在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

从长期来看,并不存在着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只能是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垂直线。因为在长期,经济能够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而不论通货膨胀是多少。上述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含义,即政府只有在短期内才能以极高的通货膨胀率作为代价使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从长期来看,这种政策只能使通货膨胀加速,而不能使失业率长久地保持在低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

5、什么是乘数原理?为什么按照这一原理储蓄即节俭反而成为一种罪恶?乘数作用的发挥在现实中会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1)乘数原理是考察和分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某因素的变动或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状态和结果。就是研究一个因素或变量的变化,对整个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乘数原理用于不同的领域和方面就有不同的乘数。(2)传统经济学崇尚节俭,鼓励储蓄。而现代经济学根据乘数理论认为,消费增加会使销售量增加,销售量增加会使投资增加,而投资增加又会使收入增加;相反,储蓄增加会使销售量减少,销售量减少会使投资减少,而投资减少又会使收入减少。因此,在现代经济学家看来,消费即浪费是一种“美德”,而储蓄即节俭是一种“罪恶” 传统的“美德”之所以变成了现代的“罪恶”,原因在于:

第一,对个人有益的事情对社会来说可能是愚蠢的事情。节俭即消费对个人来说是好事,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坏事,因为它会减少投资,从而使国民收入收缩;相反,消费即浪费,对个人来说是坏事,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好事,因为它会推动投资,从而使国民收入扩张

第二,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一般处于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因此,节俭或较少的浪费意味着较多的投资。这时无论从个人还是从社会来看,节俭都是美德。而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一般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存在着资源过剩现象。因此,消费或较多浪费意味着可以刺激较多的投资,这时从个人来看节俭是美德,但从社会来看节俭却是一种罪恶(3)乘数作用的发挥在现实中会受到的限制 一是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 二是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对独立性 ;

三是货币供给量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求。

6、什么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其大小取决于什么因素实行什么样的政策搭配才能减少挤出效应?

(1)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减少。

一般认为,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挤出效应是完全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挤出效应是不完全的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即k的大小。K越大,挤出效应越大;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h的大小。h越小,挤出效应越大;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挤出效应越大(1)政策搭配: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也有不同的情况。当经济萧条时,可以把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这样能更有力地刺激经济。因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增加的同时,又提高了利率水平。这时,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就可以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自己和国民收入增加,即在利率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刺激了经济

当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严重时,则可以把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因为紧缩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减少,从需求方面抑制了通货膨胀;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量减少,从货币量控制方面抑制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紧缩性财政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又会使利率下降,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使利率下降,这就不会使利率下降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

也可以把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配合使用,或者是把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前者是为了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能抑制通货膨胀,因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尽管会引起挤出效应,但对总需求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会抑制由于货币量过多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后者是为了消除财政赤字,但又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这时对国民收入增加的影响不一定大,但会使利率下降

7、什么是货币工资弹性和货币工资刚性?在货币工资弹性和货币工资刚性的条件下,实际就业量的决定有什么不同?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及其政策含义有何不同?(答案不全)

货币工资弹性:货币工资在劳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可以充分自由地上下伸缩。刚性工资理论是指工资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反映迟钝,不能灵敏地对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货币工资不能够充分自由的上下伸缩。)

在货币工资弹性的情况下,实际就业量就是劳动力市场均衡条件下的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在货币工资弹性的条件下,实际的就业量由劳动需求曲线与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即它等于均衡就业量和充分就业量)而在货币工资刚性的条件下,实际就业量不仅受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还要受到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一定的情况下,一般价格水平越高,实际就业量就越低,失业率越高。

根据货币工资弹性和刚性的不同假定,总供给曲线有两种不同的形状:垂直或向右上方倾斜。政策含义:可以通过对总需求的有效管理来达到和维持价格稳定的充分就业状态:当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减税等手段把总需求曲线向右推移,从而增加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当经济处于高价格水平,并有进一步通货膨胀趋势时,可以采取相反的措施,把总需求曲线向左推移,从而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8、什么是“米德冲突”?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搭配来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为什么说蒙代尔的政策搭配原理只是一种理想?)

简版答案: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难以运用汇率政策来实现外部均衡目标,只有支出变更政策可供当局使用。这样,内外均衡目标在对支出变更政策的要求上就存在着冲突的可能,这一情况被称为“米德冲突”(Meade’s Conflict)。根据政策搭配论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于国民收入的变动一致时,对于利率的变动进而对于国际收支的变动是相反的,因而可以采用两者的搭配来使内部和外部同时均衡。然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财政政策的执行受到许多条件的约束,而且其执行延迟性很高。而且国际间的投资活动不一定是由于利差,许多投机因素也在里面,这样,情况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大 详版答案:(1)米德冲突是指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衡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冲突

(2)蒙代尔指出只要适当地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可以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而不用担心米德冲突的发生

可以用IS-LM-BP模型来说明蒙代尔的政策搭配原理

假定一国内部经济实现了均衡但却存在失业,同时又存在国际收支逆差。如图所示:Yf代表充分就业收入水平,即内部均衡所要达到的目标。初始状态为:IS0、LM0、BP0,由于IS0与LM0的交点位于Yf直线左边,故这是低于充分就业均衡,即经济中存在失业;由于IS0与LM0的交点不在BP0线上,故这是国际收支失衡,又由于交点处在BP0曲线下方,故这是国际收入逆差

如果如果政府的目标是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均衡,即内外同时均衡,则需要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 具体说,已知BP曲线与Yf相交于A点,即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均衡的同时均衡点在A点。如何达到A点呢?与IS、LM曲线的交点相比,A点意味着更高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更高的收入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达到,它使IS沿LM曲线右移(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可以使利率稍稍提高);更高的利率可以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达到,它使LM沿IS曲线左移(紧缩性货币政策同时使收入会稍稍下降)。这种政策配合的结果将使IS与LM的交点不断接近A点,从而实现内外同时均衡。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分析都是以经济水平不变为前提的。事实上,IS与LM变动会引起总需求曲线从而价格水平的变动。在这里,由于IS与LM变动的结果是交点向右上方移动,从而总需求曲线也向右移动,价格水平将会上升,价格水平上升将造成净出口减少,从而使BP曲线左移,BP曲线与Yf曲线的交点将上移。假定移至B点,这时要实现内外同时均衡,政府必须采取更加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更加紧缩的货币政策,才能使IS、LM的交点达到B点 总之,在低于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逆差同时出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以减少资本净流出,从而实现外部均衡目标,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以提高收入,从而实现内部均衡的目标

(3)“政策配合论”只是一种理想,实际情形要复杂得多。首先,在资本主义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政治因素,大量削弱开支或大大提高利率,都是难以做到的;其次,各国为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都倾向于采取膨胀性措施,而膨胀性措施往往是国际收支发生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次,国际资本流动并不一定是由于利差关系,投机活动会使问题复杂化。总之,在错综复杂的开放经济中,一国要长期保持内外同时均衡,是很困难的事

第三篇: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上学期《宏观经济学》试卷

姓名_______专业_______层次_____学号______年级_____站点_____分数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

1、“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是(C)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判断

2、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B)

A、NDP

B、DPI

C、PI

D、NI

3、用支出法核算GDP不包括(C)

A、C

B、I

C、Tr

D、G

4、对两个经济部门中经济达到均衡的条件错误理解的是(D)

A、Y=AD

B、Y=C+I

C、I=S

D、C=S

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B)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不能确定

6、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C)

A、价格水平下降

B、储蓄增加

C、收入增加

D、利率下降

7、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以下各项不属于投资的是(D)

A、人们购买土地

B、厂房增加

C、企业存货的增加

D、新住宅的增加

8、在一项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既定时,企业是否投资,取决于(C)

A、企业收入的多少

B、企业存款多少

C、利率的高低

D、市场竞争状况

9、按照凯恩斯货币需求观点,人们持有货币是由于(D)A、交易性货币需求动机

B、预防性货币需求动机

C、投机性货币需求动机

D、以上货币需求动机都正确

10、IS曲线是描述(A)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 C、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关系 D、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关系

11、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是由于(B)

A、货币供给量减少

B、货币供给量增加

C、自发总支出增加

D、自发总支出减少

12、下面理解正确的是(B)

A、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降低税率或者减少税收量

B、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降低税率或者减少税收量或者扩大政府购买支出

C、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提高税率或者增加税收量

D、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抑制需求或减少政府购买支出

13、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是(C)

A、物价稳定

B、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14、周期性失业是指(B)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15、爬行性的通货膨胀率一般为(C)

A、4%--5%

B、6%--10%

C、2%--3%

D、10%以上

二、判断正误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2、没有收入时,消费为零。

3、IS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投资与储蓄相等。

4、无论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存在的失业就是自然失业。

×)

×)

√)

√)

(((

5、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息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的差额。

(×)

6、在实际生活中,有价证券的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同方向变动。

(×)

四、论述题(18分)

7、摩擦性失业的根源在于寻找工作需要成本。

(×)

8、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

9、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最重要的、最常见的工具。

(√)

10、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拉动混合型而产生的。

(×)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中经济达到均衡的条件是什么?(1)两部门经济的活动主体是居民和厂商,达到均衡的条件是I=S即投资等于储蓄;

(2)三部门经济的活动主体是居民厂商和政府,达到均衡的条件是Y=NI=C+S+NT=AE=C+I+G,即S+NT=I+G;(3)四部门经济的活动主体是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达到均衡的条件是S+NT+M=I+G+X

2、松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与紧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两种不同组合产生的政策效果有什么不同?

当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财政、货币选择双松政策。财政增支减税,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扩大信贷,增加货币供应量,两者配合对经济产生扩张效应。

当整体经济状况良好,为了促使经济更快发展时,采取紧财政、松货币的政策选择。将有限的经济资源更合理地配置到生产经营领域,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3、怎样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境内利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用货币来计算的,因此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而实际GDP是用以前某一年份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GDP。且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

4、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的共性与区别是什么?

来源于正常的劳动力市场变动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来自于特定的地区或行业就业机会的减少的失业称为结构性失业。两者都属于自然失业,其中摩擦性失业是一种短期性失业而结构性失业是一种长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的数量取决于人们加入和离开劳动的人口的比率以及就业机会的增减比率,包括自愿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两种;结构性失业可以是由于永久性的技术更新,也可以由于国家竞争力的下降,通常包括技术性失业和地理位置转移性失业。

试述中央银行增发货币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怎样运行?

购入债券——放出货币——利率降低——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产出增加

第四篇: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

一、名词解释(5×2 = 10分)

1、国民生产总值;

2、结构性失业

4、通货膨胀;

5、菲利普斯曲线

二、选择题

1、自发投资支出减少10亿美元,会使IS:(D).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2、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的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4、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A)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A).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6、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A)。A、政府支出的增加 B、政府支出的减少 C、私人投资的减少 D、消费的减少

7、货币供给(M1)大致等于(B).A、公众持有的通货 B、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活期存款、C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准备金 D、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存款

8、总需求曲线(D)。A、当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当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当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减少时会左移 D、当其他条件不变,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会右移

3、消费函数;

9、如果IS曲线保持不变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则均衡利率(A),国民收入()。A、下降,增加 B、上升,增加 C、下降,减少 D、上升,减少

1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则(B)。A、货币政策的效果好 B、财政政策的效果好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好同样好 D、无法确定

11、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D)。A、经济决定理论; B、价格决定理论; C、宏观决定理论; D、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2、周期性失业是指:(B).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13、投资是增加了当前的注入行为(C)。A、是会使国民收入减少 B、减少了国民经济总财富量 C、增加了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 D、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

14、若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IS曲线(C)。A、纵截距增加; B、横截距减少; C、横截距增加; D、纵截距减少。

15、LM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使(C)。A、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C、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D、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计18分)

1、什么是“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有哪些?

3、公开市场业务是怎样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的

四、计算题(共8分)

1、假设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1)求IS曲线和LM曲线;(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3)若为三部门经济,且有:T=0.25Y,G=100,L=0.2Y-2r,货币供给M=150,求均衡利率和收入。

五、论述题(10分)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孙承斌孙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首要任务,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在谈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时,胡锦涛强调,要进一步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做好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在应对挑战中开创新局面,在克服困难中实现新发展。” 请你用宏观经济学相关知识对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提出具体的经济对策建议。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简称GNP)。2.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3. 消费函数是反映人们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4. 通货膨胀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5. 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二、单项题

1、D,2、A,3、A,4、A,5、C,6、A,7、B,8、D,9、A,10、B,11、D,12、B,13、C,14、C,15、C。

三、简答题

1、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成为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支出乘数的大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2、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为:其一,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他们持有的每一单位收入的购买力将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下降。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例如,那些从利润中得到收入的企业主也能从通货膨胀中获利,如果其产品价格比资源价格上升的快得话,则企业的收入将比它的产品的成本增加得快。其二,通货膨胀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一般地,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业务活动。央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可以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央行买入债券,可以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央行卖出债券,可以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五、计算题(1)IS:Y=1250-30 r LM:Y=750 + 20 r(2)Y=950 r=10(3)Y=875-15r Y=750 + 10r Y=800 r=5

五、论述题 1从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论述双松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意义和具体对策; 2从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提出促进充分就业保民生的对策; 3从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提出保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及社会稳定的对策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实际GDP为17500亿美元,GDP折算指数为160时,名义GDP 为 …………………………………………………………………………【C 】 A、11000亿美元 B、15700亿美元 C、28000亿美元 D、17500亿美元 2.下列哪一项应该计入GDP ……………………………………………【D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银行向企业收取一笔货款利息

3.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和间接税等于 ………………………………【 B 】 A、国内生产净值 B、国民收入 C、个人收入 D、个人可支配收入 4.若个人收入为$550,所得税为$70,消费为$430,利息支付为$10,个人储 蓄为$40,那么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B 】 A、$500 B、$480 C、$470 D、$440 5.若消费函数为C=a+bY,a、b>0,那么,平均消费倾向 ……………【 A 】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6.商业银行初始存款为500万元,法定准备率为10%,则存款总额为…【 D 】 A、450万元 B、500万元 C、4500万元 D、5000万元

7.实际的总需求为3万亿元,充分就业时的总需求为2.5万亿元,则经济中 存在着………………………………………………………………………【 A 】 A、通货膨胀,但已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但有失业 C、通货膨胀,且没有充分就业 D、物价稳定,且已充分就业

8.充分就业是指消灭了哪类失业之后的就业状态 ……………………【B 】 A、自愿失业 B、非自愿失业 C、摩擦失业 D、所有失业 9.如果某一经济状态同时处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右边,则有………【 】 A、IS LS L>M D、IM 10.假设某国某一时期GDP增长率为9%,同一时期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分别 为2%和10%,劳动与资本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6和0.4,则全员生产要素率的 增长率是多少……………………………………………………………………【 】 A、2.6% B、5.2% C、3.8% D、42.2% 11.人们在什么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 ……………………………【 A 】 A、债券价格趋于下降 B、债券价格趋于上升 C、债券收益率不变 D、债券价格不变

12.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W大于实际增长率GA,经济将 ……………………………………………………………………………【 】 A、持续高涨 B、长期萧条 C、均衡增长 D、不能确定

13.下列哪一项不是经济中的内在稳定器 ………………………………【B 】 A、累进税率制 B、政府开支直接随GDP水平变动 C、社会福利保障支出 D、失业救济支出

14.如果IS曲线和LM曲线在中间区域相交,则………………………【 C】

A、单独采用财政政策将更有效 B、单独采用货币政策将更有效 C、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将更有效 D、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均将失效

15.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那么实际货币供给曲线将会 ……………………………………………………………………………【 D】 A、向左方移动,利率上升 B、向右方移动,利率上升 C、向左方移动,利率下降 D、向右方移动,利率下降

16.供给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 A 】 A、供给创造需求 B、需求创造供给 C、货币供给最重要 D、自然率 17.假定经济已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B 】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18.格雷戈里·曼昆是哪个宏观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 D 】 A、货币学派 B、供给学派 C、理性预期学派 D、新凯恩斯主义 19.面对“滞胀”,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组合…………………………【 B 】 A、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 B、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 C、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 D、紧缩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 20.下列哪一项政策会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 D】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刺激劳动力投入政策 D、科研教育政策 二计算题

1.假设某一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投资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为Tr=62.5,(单位均为亿元),税率t=0.25。(1)求均衡的总产出。(2)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的总产出为1200,试问用增加政府购买、减税或者增税并将增加的税收全部用于政府购买来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

2.若某一宏观经济模型的参数如下:C=200+0.8Y,I=300-5r, L=0.2Y-4r,M = 320(单位:亿元)。试求:(1)IS-LM模型和均衡条件下的总产出水平及利率水平。(2)若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水平为2500亿元,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追加的投资应为多少?分析该政策的“收入效应”和“挤出效应”。(3)若政府在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仍想保持原有的利率水平,应采取什么政策措施?追加的投资或货币供应各为多少?

三、简答题

1.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用AD-AS模型阐述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3.简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及其含义。

四、论述题

1.阐述有效需求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的区别与内在逻辑关系。2.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阐述宏观经济波动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CDBBA DABDC ABBCD ABDBD

二、计算题 1.(1)由Y=C+I+G=100+0.8(Y-0.25Y+62.5)+50+200 得Ye=1000(5分)(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2.5,税收乘数=-2 转移支付乘数=2(5分)2.(1)Y = 2000亿元,r= 20(5分)(2)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政府追加的投资225亿元,有效需求可以达到2500亿元,此时的利率为r=45;若利率维持在r=20,则Y=3125亿元;因此,收入效应为500亿元,挤出效应为625亿元。(5 分)(3)同时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政府追加的投资为100亿元,中央银行追加的货币供应也为100亿元。(5分)三1.交易性货币需求:指人们出于交易和预防动机而持有的货币。L1 = L1(Y)= k Y(0 投机性货币需求:指人们为买卖有价证券持有的货币。L 2 = L 2(r)=-hr(h>0)(3分)货币总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 L = L1 + L2 = k Y-h r(4 分)2.图示说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混合型通货膨胀(6分),然后阐明如何用宏观经济政策对付通货膨胀,比如,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从而抑制通货膨胀。(4分)(要求作图,不作图只说明,最多得6分)

3.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s.f(k)=k´+nk。其中s为储蓄率,f(k)是集约形式的生产函数,k为人均资本量,k´为人均资本增量,n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此也代表劳动力的增长率。(4分)方程的含义是,一个社会的人均储蓄可以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增量,即每个劳动力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这被称为资本深化;另一部分为每增加一个劳动力平均应该配备的资本设备,也被称为资本广化。(3分)利用基本方程可知,当k´=0,即s·f(k)= nk时,经济增长率ΔY/Y等于人口增长率n;并且经济增长将稳定在s·f(k)= nk, 即k’= 0处。(3分)

四、论述题1.要点:三个模型都说明总产出的决定,并且其推导都用到了I=S这个重要前提;(5分)但是,有效需求决定模型只反映商品市场的均衡,不考虑利率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变化;(5分)IS-LM模型反映了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没考虑物价水平的变化,但考虑了利率水平的变化;(5分)AD-AS模型反映了商品、货币和劳动市场的均衡,并且同时考虑了利率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变化。(5分)2.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反复出现并具有规律性的扩张与衰退相互交替的经济现象。为熨平宏观经济波动,可以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调控。(4分)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收入、支出的改变,来直接调节总需求政策。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购买和减税;)经济膨胀时期,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购买和增税。(4分)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从而调节利率来间接总需求的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法定准备金率和改变贴现率。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和降低贴现率;经济膨胀时期,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和提高贴现率。(4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或近几年的实际说明宏观经济波动及其政策调控。(8分)

第五篇:宏观经济学题及答案

3.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均生产函数为yfk2k0.5k2,人均储蓄率为0.3,设人口增长率为3%,求:

(1)使经济达到稳态均衡时的k值。(2)黄金分割律所要求的人均资本量。

4.考虑如下方程:YK(AN),其中资本与劳动力数量均以n=0.07的速度增长。资本存量的折旧率是d=0.03,A标准化为1,求:

(1)资本与劳动力的收入份额是多少?(2)生产函数的形式是什么?

(3)s=20%,测定k和y的稳态值。

(4)稳态的人均产出增长率是多少?总产出增长率是多少?如果全要素生产率以每年2%的比率增长(g=0.02),结果会怎样?

1212

C=1 000+0.8Y,投资为500亿美元,(1)求均衡产出、消费或储蓄。

(2)如果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 000亿美元,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为多少。(3)若投资增至1 000亿美元,均衡产出增加多少?

(4)若消费函数变为C=1 000+0.9Y,投资仍为500亿美元,则均衡产出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 000亿美元时,均衡产出增加多少?

(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5.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C=1 000+0.8Y,投资I=500,政府购买支出G=2 0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以上单位为亿美元),边际税率t=0.25。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假定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 000,试问:①增加政府购买;②减少税收;③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预算平衡)以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复习思考题:

1.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数量理论;投资税减免;传递机制;挤出效应;资产组合失衡;货币适应;实际利率;流动性陷阱;预算赤字货币化;预防性的货币政策;投资补贴

2.在凯恩斯极端情况下,为何货币政策无效?

3.在IS-LM模型中,何种情况下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

4.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需求的构成,从消费转向投资,但不允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需要的政策组合是什么?用IS-LM图解来表明你的政策提议。

5.假如政府削减所得税,在以下两种假设下:(1)政府通过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息不变;

(2)货币存量保持不变。在IS-LM模型中表明减税的影响,并解释不同的结果。

3.菲利浦斯曲线说明了什么?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是否一致?

4.名义货币余额需求会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增加,同时,通货膨胀会引起实际货币需求的下降。请解释为什么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5.评价下列变动对M1和M2需求的影响,它们与货币的哪个职能有关?(1)可以在24小时的任何时间里从银行储蓄账户提款的“随时提款机”;(2)在你的银行里雇用了更多的出纳员;(3)通货膨胀预期上升(4)对信用卡的普遍接受(5)对政府即将崩溃的恐慌(6)提高定期存款利率(7)电子商务的兴起

第十三章

联邦储备、货币与信用

1.重要概念:信用;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高能货币;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比率;贴现率;通货-存款比率;货币乘数;

2.美联储想要增加货币供应量,它可以使用哪些主要工具来达到这个目的?具体地讲,能够如何运用每种工具来增加货币供给? 3.说明美联储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对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以及对购买美联储债券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4.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机制是如何实现的?

5.为什么经济中货币供给的存量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公众共同决定的? 6.“100%的银行业务”的建议,包含准备金-存款比率为1,美国已经提出这样的一个建议,以便增强美联储对货币供给的控制。

(1)指出为什么这样的一个方案有助于控制货币供给?(2)指出在这个方案下,银行资产负债表将会怎样?

(3)在100%银行业务的情况下,银行业务怎样才能仍然保持有利可图?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b788630100muda.html

下载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i=△y/△i。 2、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的比率,也......

    2宏观经济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合集]

    广东省游乐设备事务所 专业设计开发 宏观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及其相互......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总需求 ( A ) (A)税收 (B)政府支出 (C)净出口 (D)投资 2.财政政策的实际作用往往比简单乘数所表示的要小,这主要是因为简单乘数 ( C ) (A)......

    《宏观经济学》作业答案

    «宏观经济学»作业 一、市场失灵的表现和对策。 答:“市场失灵”的表现1、市场竞争失效或失灵。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在充分竞争中实现的,而在竞争中,企业可能走向联......

    宏观经济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

    13章 宏观经济问题与理论争论 一、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 失业率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卢卡斯楔 奥肯缺口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汇率 萨伊定律 凯恩斯革命 二、判断题(正确的标“T......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5篇模版)

    第一单元 一、 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

    宏观经济学单选题-附答案

    宏观经济学单选题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A、国民经济的核算B、国民收入的决定C、失业的通货膨胀D、经济的长期增长2、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A、亚当·斯密B、帕累托......

    宏观经济学习题和答案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流量的是( B )。 A: 2001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我国大陆人口是12.6亿 B: 某人2001年共存款5万元 C: 某一定时点上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