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大全
一、名词及条目
①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
②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
③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④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⑤大式建筑与小式建筑
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其区别为:①间架,大式建筑开间可到九间,特例用到11间,通进深可到11架,特例到13架。小式建筑开间只能做到三五间,通进深不多于7架,一般以3,4,5架居多。②出廊,大式建筑可用各种出廊方式,而小式建筑只能用到前后廊,不许做周围廊。③屋顶,大式建筑可以用各种屋顶形式和琉璃瓦件。小式建筑只能用硬山,悬山及其卷棚做法,不许用庑殿,歇山,不许做重檐,不许用筒瓦和琉璃瓦件。④大木构件,大式建筑可以用斗拱,也可以不用。小式建筑不许用斗拱。在梁架构件中,大式建筑增添了飞椽,随梁枋,角脊,伏脊木等构件。
6伏脊木:被脊固定于脊桁上,截面为六角形,在伏脊木两侧朝下的斜面上开椽窝以插脑椽。伏脊木仅在明清才出现的(唐宋时期没有),且仅用于大式建筑中。
7合角吻:重檐建筑的下檐槫(音团tuan)脊或屋顶转角处的装饰兽。8螭首:
①传说中的怪兽,用于建筑屋顶的装饰,是套兽采用的主要形式。②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上及印章上的螭龙头像。9 <<考工记>>(战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一般解释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涂,道路。一夫,一百亩)(注意,这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都城制度,左祖右社,人面朝南时,左东右西。)
10经幢:①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子,柱身多为六角形或圆形。(现代汉语词典)②在八角形的石柱上刻经文(陀罗尼经),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物。始见于唐,到宋辽时颇有发展,以后又少见。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中建史)
11覆盆:柱础的露明部分加工成外凸的束线线脚,如盆覆盖。12垂带踏跺:高等级建筑的台阶做法,其正面轴线上称正阶踏跺,两旁称垂手踏跺,侧面称抄手踏跺。
13角柱石:立在台基角部,其间砌陡板石与角柱齐平,上盖阶条石,下部为土衬石。
14柱顶石:下衬磉墩,上附柱础,长为两倍的柱径,厚为柱径。15垂带石:在垂带踏跺两旁,其中线与明间檐柱中线重合,尺寸同阶条石,清代不砌象眼。
16象眼石:清代用三角石砌成的垂带石侧面。17砚窝石:埋在台阶底下,用以抵抗台阶推力。
18须弥座:高级建筑的台基。源于佛座,由多层砖石构件叠埋而成,一般多用于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物上。
19抱鼓石:用于石栏结束处,阻住栏杆不使它掉下来。另为优美形象,作为栏杆尽端处理。
20步架:檩与檩之间的距离称为步架,一般情况下一步架为22斗口。21檐不过步:指从挑檐檩到檐端的距离小于一步架(22斗口)。22举折法:宋代建筑屋顶构架的做法,求得的屋面由若干折线构成。23举架法:清代大屋顶的构架做法,其举高通过步架求得。24殿:有单檐,重檐两种,单檐又称五脊殿。
25歇山: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仅次于庑殿的屋顶样式,形式上看是两坡顶加周围廊的结果。宋称九脊殿,有单檐,重檐,卷棚等形式。26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形式比较自由。27叉柱造: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又插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
28缠柱造:它是在下层柱端增加一根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在结构上和外观上都比较妥善。但需增加梁,角部每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附斛(音胡hu)。
29圭角:清式须弥座的最下层部分,整个高度分51份,圭角高度为10份。
30墀(音池chi)头:山墙的侧面(即建筑的正立面方向)在连檐与拔檐砖之间嵌放一块雕刻花纹或人物的戗脊砖。称为墀头。31霸王拳:额枋在角柱处出头的一种艺术处理式样。清代老角梁头也作成霸王拳式样。
32雀台:飞檐椽头钉连檐及瓦口,钉时连檐需距椽头半斗口,称为雀台。
33槅扇:用以隔断,带槅扇门的可做建筑的外门,槅扇由边梃和抹头组成,大致划分为花心(槅心)和裙版两部。花心是透光通气的部分,用细木棂子,裙版雕刻图案文字等。大多用于宫殿,庙宇,高级住宅。
34借景:借——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有利的条件,如"因高筑山,就低造水","俗则屏之,嘉则收之"都是借的体现,属于私家园林的设计手法中扩大空间的手法中"不尽尽之"的一种手法。(外景被看到,借鉴到园中)35平身科:柱与柱之间的斗拱,清代称平身科,既为宋代的补间铺作。没有梁架在其上,没有受力。
36角科:角柱上的斗拱,清代称角科,宋代称转角铺作。37柱头科:一般柱子上的斗拱,清称柱头科。宋称柱头铺作。承托梁,受力斗拱。
38间的名称:建筑中因位置不同而异,正中的一间称明间(宋称当心间),其左右称次间,再外的称梢间,最外的称尽间,九间以上的建筑则增加次间数。
39四椽栿:相当于明清的五架梁,承传五个檩的力,长(四步架)四架椽。
40明栿:平闇(音暗an)(室内吊顶或天花板的一种)以下,或砌上明造,即设有吊顶的室内中,露明可见的栿(梁)。其做工精致细腻,力求美观。
41草栿:在平闇,平棊(音其qi)上看不见的栿,由于看不见,所以制造粗略,未经任何艺术加工,制作潦草,故称之为草栿。42平闇:为了不露出建筑梁架,常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方格。另一种是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图案的纸,这种形式在宋代叫平棊,后代应用较广。43叉手: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脊檩)间斜置的木件,叫叉手,是用来扶持脊槫的斜撑。明清被拆掉了,改用脊瓜柱。(平梁:抬梁式构架中最上一层的梁)44托脚:下一层梁的梁头和槫(檩)间斜置的木件。它主要起扶持檩的作用,清式建筑中没有这个构件。
45穿插枋:明清木构件(横向)之一,位于两柱子之间,起联结作用。
46随梁枋:最长的梁下的枋,起稳固梁的作用,是个联系构件。47抱头梁:长一步架,承担一个檩子的力,在檐口处的梁,有斗拱时叫挑尖梁,无斗拱时叫抱头梁。
48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而角柱则两个方向都有倾斜。这种做法叫侧角。元代尚可见到,到明清以不多用。49推山:是庑殿(宋称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步架距离都不一致。50收山:是歇山(宋称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其目的是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了结构上的某些变化(增加了顺梁或扒梁和采步金梁架等)。51藻井: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
52垂花门:是指檐柱不落地,悬在中柱穿枋上,下端刻花瓣连珠等富丽木雕。屋顶用勾连搭。多用于北京四合院第二道门。
53斗口制:取平身科大斗所开口的尺寸为一斗口,相当于材的九分,斗口分十一等,最大斗口用六寸,每一等级差半寸,十一等斗口则为一寸,如柱径为六斗口,柱高为六十斗口。斗口制是单向模数,等分十一级,计算简化。
54清式彩画:定型为三种,旋子彩画,合玺彩画,苏式彩画,前两者梁思成总结为殿式彩画。
旋子采画,以旋花为装饰母题(旋花为牡丹花抽象而成的图案)用于帝王系统中的次要建筑以及第二等级建筑群里的主要建筑,如寺庙衙署。
合玺彩画,以龙为母题,只用于帝王系统主群中的主体建筑,等级最高。
苏式彩画,只用于园林,住宅,包括皇家园林。55戗脊:歇山顶上连接两坡厦宇的脊称戗脊。
56九脊顶:歇山顶的宋唐说法,是两坡顶加周围廊的结果,它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九脊殿。
57足材:斗拱或素方用料的断面尺寸为一材,高宽比为3:2。栔(音自zi)两层拱之间填充的木件断面尺寸。"一材一栔"为足材。其中材高15分,宽10分,栔高6分,宽4分。可见一足材为21分。材分八等。一等材6寸×9寸,相当于四个八等材。如柱径大小为2足材~3材,即42分~45分之间。
58斗拱的出跳:出跳的轴线到中轴线的距离为一跳,一般前后各出一跳。
出一跳――四铺作 出两跳――五铺作 出三跳――六铺作 出四跳――七铺作 出五跳――八铺作(据宋<<营造法式>>)
五铺作作重拱单杪(音邈miao)单下昂,里转五铺重拱出双杪并计心。(注:重拱――指瓜子拱,慢拱重叠布置。一杪――出一个华拱<垂直于立面的拱叫华拱>。
并计心――用计心作法,每一跳都有横拱。偷心作法――每出一跳缺少横拱。清代每一轴线为一"跴",例宋代出两跳的,清代为五跴<跴即踩,足践也>)
59双杪双下昂:双杪即出两个华拱,双下昂即设两个下昂(元代以后柱头铺作不用真昂,至清代,带下昂的平身科又转化为溜金斗拱的做法,原来斜昂的结构作用丧失殆尽)。
60平水:是指未进行建筑施工之前,先决定一个高度标准,然后根据这个高度标准决定所有建筑物的标高。这样一个高度标准就是古建施工中的"平水"。平水不但决定整个建筑群的高度,也决定着台基的实际高度。
61斗拱:中国古建筑中用以连结柱,梁,桁,枋的一种独特构件。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传到柱上。斗拱的作用:①增加承托的作用。②增加挤压面(原始作用)。③撑跳檐檩。以上两点是斗拱的最基本的功能。④防雨,早期用夯土墙,怕雨水,但挑檐长度有限,只好再置一檩,以增其长。⑤抗震,纯靠榫(音损sun)卯结构,在外力不大时是刚性的,外力大时是可活动的,抵消了地震所产生的能量。⑥装饰作用。⑦等级标志,明清结构作用已渐消失,成了纯粹的装饰,等级的标志。⑧模数作用。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上,大体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两类。从具体部位分为柱头斗拱,柱间斗拱,转角斗拱。
62罩:用于室内,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图案,在室内起隔断作用和装饰作用。
63一整两破:旋子彩画中藻头部分的图案的一种形式。具体表现为一个整圆和两个半圆,以抽象的牡丹花――旋子为母题。是旋子彩画的基本形式,藻头由短至长形式为①勾丝绕(3份)②喜相逢(4份)③一整两破(6份)④一整两破加一路(7份)⑤一整两破加金道冠(7.5份)⑥一整两破加二路(8份)⑦一整两破加勾丝绕(9份)⑧一整两破加喜相逢(10份)
64楣子:苏式彩画中,撩檐枋下部的透构件。花牙子:位于楣子下部,代替雀替的透空构件。
65礓嚓(应为足字旁):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挂侧砌,可以防滑,用于室外。
66雀替:位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连接体之间的短木,减少梁枋净跨。作用:增加挤压面,减小净距,艺术上的过渡。67栌斗:斗拱的最下层,重量集中处最大的拱。
华拱:宋式的一种拱的名称,垂直于立面,向内外挑出的拱。下昂: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华拱以下,向外斜下方伸出者,出栌斗左右的第一层横拱。泥道拱:栌斗口内与华拱相交者,最下方的横拱(宋称)。最外跳在挑檐檩下,最内跳的单层横拱。令拱:每一跳的跳头,单层横拱。
双层斗拱:分别叫瓜子拱(下方短粗),慢拱(上方细长)。(宋)交互斗:为于横拱与华拱相交处,承托横拱和华拱传来的双向合力的拱。
齐心斗:在华拱或横拱正中承托上一层拱正中的斗。在令拱上方中心,承托枋传来的力的斗。一般有两个。
耍头:最上一层拱或昂之上,与令拱相交而向外伸出如蚂蚱头状者。柱头枋:在各跳横拱上均施横枋,在柱心中心上的枋。(正心枋――清)
撩檐枋:在令拱上的枋,最外部。(宋)(挑檐枋)平棊枋:最内部令拱上的枋。(井口枋――清)
罗汉枋:在内外跳慢拱上者。(拽枋――清)宋用来表示斗拱出跳。铺作:斗拱的出跳,1跳=4铺作。计心造:在一跳上置横拱的做法。偷心造:在一跳上不置横拱的做法。插拱:全部都是偷心造的做法。68清斗拱称谓
坐斗:最大的又称大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构件。十八斗:除了大斗以外的斗都是十八斗。槽升子:正心拱(正心瓜拱及正心万拱)两端的升,这种升的外侧有槽以固定拱垫板。早期两朵斗拱之间用泥土来封护,明清采用木板――拱垫板来封,所以早期没有槽升子,封护是为了防止鸟,虫飞入建筑内。
三才升:除了槽升子,其他的升都是三才升。另,对宋来说,除了齐心斗(一朵仅一枚)其余的"升"都是散斗。
69单槽/双槽/分心槽: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区/三区。用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
70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叫斗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即清代模数制。
71穿斗式构架:①又称立帖式。②这是用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③这种结构在我国南方使用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开阔。④因此,它有时和叠梁式构架混合使用。适用不同地势,基本构件,柱檩穿挑。
72抬梁式构架:①(叠梁式)是一种梁架结构体系,水平构件为梁,垂直的为柱,梁是受弯构件,靠自重稳定建筑。②就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在置梁。梁的两端并承檩;如是层叠而上,在最上的梁中央放脊瓜柱的承脊檩。③这种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多用于官式和北方民间建筑,特别北方更是如此。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④重要建筑则用斗拱承载出挑。主要构件,梁,柱,檩,枋。73井干式: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74干阑式: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为了避免贴地潮湿,使楼面通风,防避虫兽侵害,防洪排涝,随形就势等原因。形成了一种上下两层的建筑,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
75云南一颗印:云南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子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子房常为楼房(由于山区,地方小,潮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一颗印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76圜丘:位于北京天坛的轴线上,祈年殿往南。坛三层,上层径26米余,底层径55米。天为阳性,故此一切尺寸,石料件数均须阳数。圜丘四周绕以圆形平面和方形平面的壝(音陪pei)墙各一重,高度甚低,不过一米余;壝墙内空阔不植树,壝墙外森林茂密,用以扩大形象来表现崇天。
77祈年殿:它的形制,原是天地合祀时的大祀殿;平面正圆形,上为三重檐圆形攒尖顶,外檐柱12根,内檐柱12根,象征十二时辰和二十四节气,同时井口柱4根,象征四季,与内外檐柱和起象征二十八星宿。祈年殿立于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底层径约90米),柱枋隔扇为朱红色,上为三重青(蓝)色琉璃瓦檐,顶尖以鎏金宝顶结束,檐下彩绘金碧辉煌;整个建筑色调纯净,造型典雅。祈年殿用台基提高,用矮墙来扩大形象,表现崇天的境界。78应县木塔(佛宫寺释伽塔):位于山西应县,又称应州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它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二层砖台基上,塔身也是八角形,底径30米,高九层67.31米(外观5层,暗层四层)。塔身的收分合理,暗层用来结构处理以加固塔身,使其在经过数次地震,仍安然无恙。是世界现存木塔中最高的,也是我国仅存两个木塔之一,是现存最早的木塔。
79装修:①宋代称小木作指装修,装修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两类。②外檐装修指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分隔物,门,窗栏杆等。③内檐装修指内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隔断,如罩,博古架,天花板等。④装修多元功能:a。流通与防护的双向功能b。组织室内空间的基本手段c。性格的渲染要素。装修的特点是作承重构件,有很强的装饰性。但不同于装饰。
80太和殿:明代原为重檐庑殿九间殿,清代改为十一间。它和明长陵祾恩殿并列为我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太和殿体量宏伟,造型庄重,具备故宫主殿应有的崇高庄严的形象。太和殿一切构件规格均属最高级。太和殿用于最高级隆重的仪式:皇帝登基,皇帝生日,冬至朝会,大年初一,颁诏等。不仅殿前有宽阔的月台,而且还有面积达三万多平方米的广场,可容万人的聚集和陈列各色仪仗陈设。皇宫一律用黄琉璃瓦,是明代开始的规矩,使总体效果更加突出。81佛光寺大殿:①位于山西五台山,大殿建于唐(公元857年)。②面阔七开间(等开间),进深八架椽(四间),单檐四阿殿,屋面坡度较平缓,举方约1/4。③正脊和檐口都有升起曲线,有侧脚,采用了叉手和托脚,屋面筒瓦虽然是后代铺作,但鸱(音吃chi)尾式样及叠瓦脊仍尊旧制,无仙人走兽。④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⑤粗壮的柱身,肥硕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⑥佛光寺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唐代木构架建筑,处于晚唐时期,是木构架的成熟期。其应用了金箱斗底,槽柱等高的措施。
82北京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明清住宅的典型,合院式住宅的一种,这种住宅的布局特点是强烈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和成熟的尺度与空间安排。住宅严格区分内外,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同时注意对内的生态环境,绿化和风水的制约。其过程要素为正房(坐北朝南,家长居住),以硬山居多。东西厢房(第二代居),倒座(会客,书房),大门,耳房,后罩房(小姐居),抄手廊。构成模式为一名两暗,一正两厢,沿轴线纵深布局,以正房为主体,其院宽是"正房+耳房",总宽,坎宅巽(音讯xun)门;并将勾连搭搭顶的垂花门作为前宅和后宅的分界。
83《园冶》:中国古代的造园学。作者是明代计成,字无否,本书出版于1634年。全书共分三卷。一卷:①兴造论②园说③相地④立基⑤屋宇⑥装折。二卷:栏杆(图示多)。三卷: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造石,借景。其造园目标是,"虽由人做,宛自天成"。造园方法,"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其造园优化标志,"妙于得体合宜,未可均率"。造园步骤,"目寄心期,意在笔先"。其造园构思,一般建筑上"三分匠,七分主人"。"第园筑之主,犹需什九,而用匠什一"。
84砌上明造:即不带顶棚,将"上架"的梁,枋,檩,椽都暴露于室内,这样就把屋顶层的内部空间并入内里空间,使室内大为高敞,清称露明。
85厦两头:歇山顶的宋称,又称九脊顶,是两坡顶加周围廊的结果,它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
二、论述题
1、应县木塔(佛宫寺释伽塔)
应县木塔位于应县城内,又称应州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国内现存最古的木塔,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其结构措施有:
① 八角形平面,其作用可减小风力。
② 套筒式结构,内外两圈柱,底层檐柱外设有回廊,即<营造法式>中的"副阶周匝",内外柱的排列又如佛光寺大殿的"金箱斗底槽"。
③ 殿阁型构架,9个柱网层,9个铺作层,1个屋架,每个铺作层都象圈梁一样。
④ 高宽比合理,31/30≈2/1 ⑤ 收分合理,内柱1-5层对齐,6。7层内错半个柱径,8。9层再内错半个柱径。外层每层都内错半个柱径,在外观上形成逐层向内递收的轮廓。⑥ 暗层的处理,结构上增加了柱梁之间的斜向支撑,使塔的刚度大大增强。
⑦ 底层加厚墙体,底层的内外两圈柱都包砌在厚达一米的土坯墙内。⑧ 楼梯处理很独到,分散布置避免纵向断裂。⑨ 门窗上加斜撑,也增加了整体的刚度。
⑩ 荷载方面,高大的建筑用小构件,每层柱子不高,空间跨度小,但数量多,可使荷载分散,减轻自重,大的构件均在一层。其立面造型上雄壮而华丽,采用了60多种斗拱,繁多的构件为结构所需,构筑了华丽的外形,尺度很大,所以同时又是雄壮的。评价:当时的砖塔为先进的结构形式,采用木结构是落后的,从历史发展上说是落后的,但由于使用木材得体得法,是木结构中的精品,文物价值很高。
2、顶隔因子的两种做法。
一种是"露明"的做法,另一种是天花做法。露明做法,宋称"砌上明造",即不带顶棚,将"上架"的梁,枋,檩,椽都暴露于室内,这样就把屋顶层的内部空间并入内里空间,使室内大为高敞,"上架"构件自然也成为了内里空间的分割手段和装饰手段,这种做法大多 用于寺庙佛殿,陵寝祭殿和宫殿组群中的门殿,便于取得高爽,深幽,神秘的空间气氛。二是天花,其广泛用于宫殿,宅第等各类殿屋,有保暖,防尘,调节室内空间高度和装饰美化室内环境的作用。天花可粗分为三类:一是软性天花,一般住宅用秫秸札架,然后糊纸,属于纸糊天棚。府第宫殿的讲究做法,用木顶格,贴梁组成骨架,下面裱糊,成为"海墁天花"。这种天花表面平整,色调淡雅,显得明亮亲切。二是硬性天花,由天花梁枋,支条组成井字形框架,上钉天花板,成为"井口天花"。板上可绘制团龙,翔凤,团鹤,花卉等图案,有的还有精美的雕饰。这种天花适合用于较为高大的空间,显得隆重,端庄。三是藻井,是天花的重点部位处理,多用于宫殿,坛庙,寺庙大殿的帝王宝座,神像佛龛的顶部,如同穹然高起的华丽伞盖,渲染出中心部位的庄严,神圣,以突出空间的构图中心和意象氛围。藻井属于天花中的最高等级,历来都把它列为内檐装修中的最尊贵体制。
3、庭院式组群的布局特点
① 突出内向型的布局。使用功能,安静,私密性强。精神功能上,含蓄,对街立面影响不大。
② 突出建筑空间的艺术表现。建筑成了空间的界面,突出空间美。③ 突出建筑艺术的时空性。
④ 突出"单体门"的铺垫作用。我们把以单体建筑出现的门称之为单体门,如宅门,院门等,它们不同于板门,隔扇门等装修的门,是唯一朝外的因子,与外界相连通的通道。⑤ 突出"亦内亦外"的复合空间。⑥ 有利于快速施工。
4、佛光寺大殿 晚唐建筑,公元857年,山西五台山,为殿堂型构架。是两个唐代木构架建筑之一,是中国木构架体系进入成熟期后保留下来的代表作,是唐代建筑风貌的典型实例。——剖面特点:
① 佛光寺大殿的构架为殿堂型构架。殿堂型构架的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屋顶为四角顶。大殿殿堂型构架的前提是内外槽的柱子一样高。分为三个水平层,柱网层,铺作层,屋架层。(唐称内外槽,明清称檐柱,金柱,且檐柱,金柱不等高)
② 分明栿,草栿两层。(明清称梁,唐宋称栿)明栿:平闇(音暗an)(室内吊顶或天花板的一种)以下,或砌上明造,即设有吊顶的室内中,露明可见的栿(梁)。其做工精致细腻,力求美观。草栿:在平闇,平棊(音其qi)上看不见的栿,由于看不见,所以制造粗略,未经任何艺术加工,制作潦草,故称之为草栿。"砌上明造",即不带顶棚,将"上架"的梁,枋,檩,椽都暴露于室内。
③ 运用了叉手托脚。叉手: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脊檩)间斜置的木件,叫叉手,是用来扶持脊槫的斜撑。明清被拆掉了,改用脊瓜柱。(平梁:抬梁式构架中最上一层的梁)托脚:下一层梁的梁头和槫(檩)间斜置的木件。它主要起扶持檩的作用,清式建筑中没有这个构件。——立面特点:
① 角柱升起,八根柱子越到边上越高,每个高起2寸。
② 正脊 ——典型的凹曲线(明清为直线)。垂脊平直,平缓有力,不象太和殿那么陡。③ 五个开间相等趋于正方形,尽间减小。④ 没有仙人走兽。
⑤ 屋顶较扁,檐口微翘。单檐四阿顶。(明清称庑殿顶)⑥ 升起(生起),有侧脚,外槽向内倾斜89。5度。(侧脚:指外槽柱子向内倾斜,角柱从两个方向向内倾斜,而外槽柱子从心间向角柱逐渐升高)(生起:逐渐增加某一类构件高度的做法,称为生起。如外槽柱子自心间向角柱逐渐加高。)⑦ 斗拱肥硕。⑧ 出檐深远。——内部空间处理:
① 空间层次丰富,从室内看,明栿在下,平闇在上,衬托着明栿层次多,丰富。
② 尺度把握较好,平闇的格子很小,对比之下感觉室内空间的尺度很大。
③ 空间比例严谨,内槽柱子与平闇围合成了一个趋近于正方形的空间。
④ 斗拱制作灵活,柱头铺作,补间铺作有下昂(双杪双下昂),内转改为偷心造(不设横拱)即插拱内槽柱子内侧为七铺作偷心造,由于佛像的圆光罩很占地方,设横拱则放不下,故全部采用偷心造,很灵活。
5、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特色和艺术成就 ——总体布局: ① 故宫长960米,宽760米,占地72万平米(周边环绕城墙和护城河),四周四门为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宫城中轴线上有五个主要的门,依次为天安门,端门,午门,乾清门,神武门,其左右为东西华门。以乾清门为界,南半部为前朝,北半部为后廷。② 外朝部分,分前朝,外廷,组成为太和门庭院,前三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
③ 内廷部分,分三路。中路,后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东西六宫(嫔妃住所),养心殿(皇帝住所)。西路,慈宁宫,慈宁花园(太后住所),寿安宫,寿康宫(太妃住所)。东路,后三宫(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乾隆花园,(均为乾隆住所)。其他,斋宫,东五所,西五所,南五所。——建筑特点:
① 占据最显要的地段,从总体的布局上体现了"择中立宫"的思想。② 采用了宏大的规模,占地72万平米,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宫殿,大约12000~13000间房子,现存9000多间。太和殿前的庭院35000平米,远超西方广场的规模。
③ 从布局来看采用了很严整的(整饬)布局。A突出了中轴的空间序列,其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史上最长的一条中轴线。B采用了层层封闭的规划形象,层层分隔产生了深远的空间。C尺度的处理也很严谨,外朝空间是内廷的四倍,比例为9:5,象征"九五之尊"。④ 体现了一整套的礼制要求。"择中立宫""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朝五门"。⑤ 运用了阴阳五行等象征手法。首先体现了阴阳两极(外朝,阳,阳数1,3,5,7,9。内廷,阴,2,4,6,8,10)。另外,四象,"四灵之地"。东西十二宫,"十二星宿"。乾清宫――天,坤宁宫――地,等等。
⑥ 运用了其它的艺术手段。雕刻,绘画,文学等。
6、木构架建筑特点
一、木构架是梁架框架体系,不同于承重墙体系。因此具有广泛性,即"墙倒屋不塌"。①可以适用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②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③可以搭配使用各种地方材料。④可以适应不同的造型可轻巧也可雄厚。
二、构架系统有严格的模数制。①有斗拱的以材分制(宋),斗口制(清)为模数。②没有斗拱的建筑用檐柱的柱径作为模数单位。柱径d=6寸,面阔s =16。6d=一丈,③柱高h=12。5d。优点:易设计,易备料雇工,水平有保证,易建造,易普及。缺点:卡得太死,由程式化走向僵化,不利于创新,中国建筑发展迟缓。
三、达到了高度成熟水平(体系的衰老症)。优点:体现了功能,技术,造型(审美)的三结合的理性精神,二者高度统一。缺点:当发展成熟的时候,没有跳到另一个体系里去。木构建筑中的好多构件都失去了原来的结构意义(如斗拱,雀替)。由成熟期继续发展到烂熟期,其间除了延续建筑文脉以外,已没有结构意义了――当从结构意义转化为文脉语义时,中国建筑开始走向衰落。
四、费工费料。如铺作中的转角斗拱构件有170多个。
五、木构架的技术局限。没有形成三角杆件体系,梁架之间和榀与榀之间缺乏联系,梁架和基础结合的不密切,梁的断面后期不合理。
六、耐久性差。怕火,怕水。
7、颐和园
其前身是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占地290公顷。分前山,前湖和后山后湖三大景区,其中78%为水面。是保留较完整的皇家园林。
清漪园在天然山水的基础上,结合治水建寺,因势利导地施展了大规模的地形整治,对全局山水地势作了一番除暇瑜的调度。一,疏浚西湖。往东拓宽湖面。二,修筑西堤,支堤,将昆明湖分成三个小域。三,整理前山,疏通后西湖,进一步密切湖山关系。四,紧依环境。最大限度地利用园外借景。
其宏观特点是,1,湖堤用岛式布局和堤式布局的综合形式,利用西堤,支堤将水面分成三个部分,又做出三大岛,三小岛,总体上,符合传统叠山理水的模式――三山,却又不拘泥。2,山区特色概括为前山"寺包山",后山"山包寺"。前山建筑左右布局烘托轴线,创造出仙山琼阁――雍容华贵的境界。后山则创造出人间桃源――山林野趣,淡雅幽静的另一番境界。3,宫廷区布局将庄重,肃穆,端庄,稳重的风格与园林的大环境结合的很成功。其构成要素,东宫门,仁寿殿,乐寿堂,德和园,玉澜堂及服务用房。4,前山区一主四从的轴线组织,主从突出,两侧退后的建筑,均衡却不对称。同时使用了3728米之最的长廊,提供了全天候的游览路线,形成过渡层次,并取得画框效果。5,后山后湖采用两山夹水。水窄山高,水宽山矮,形成了对比效果,突破了带形长河的僵直单调,取得化河为湖,开合多重的基本格局。达到真假难辨的"宛自天开"。
总之,颐和园的布局在充分展示了造园主题的同时,又重笔点染了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的性格。
8、天坛
一、天坛的布局和建筑组成
1,位置,位于北京外城永定门内大街东侧,与先农坛隔街相对。也是京城中轴线的东面,内城的南郊。
2,规制,平面北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占地共4000亩,外墙垣东西约为1725米,南北为1650。3米。内坛墙东西1043.2米,南北1228米。共有坛墙两重。内坛也是北圆南方(分两组祭坛,郊天的圜丘和祈谷的祈年殿,两组各有自己的配殿)。3,天坛的建筑包括,a。圜丘组群:圜丘坛,皇穹宇(圜丘,主体建筑由三层台基组成,祈天用。圜丘坛,采用三层露天圆台。皇穹宇,放先祖牌位。)b。祈年殿组群:祈祷丰收用的,布局是模糊空间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c。斋宫:皇帝祭天前夕,居住持斋之所。有壕沟,围墙等防御设施的固定住所。d。丹陛桥(361×29米)。e。神乐署:神乐乐队的长期住所。牺牲所:饲养牺牲品的场所。
二、天坛的规划意匠和象征手法,为表现天的精神功能需要。1,采用宏大的用地规模。故宫960×760。天坛1650。3×1723。2130公顷,比皇帝高,创造"天"的气氛。2,总体布局,轴线偏东。
3,从建筑形象表现"天"。a。以圆象天,圜丘,皇穹宇的外围墙的圆形墙,祈年殿。b。尽量用矮墙来扩大形象,取得开阔的气势。c。通过高台基(圜丘,祈年殿),重檐屋顶(祈年殿)来扩大建筑体量。d。用纯净色彩表现天(蓝色)。
4,创造崇天的境界。提供了两个看天的视点,祈年殿和圜丘。同时又用丹陛桥来连接圜丘和祈年殿,形成了一条"看天的路线"。5,运用了一系列象征的手法。
a。数的象征。祈年殿的柱子,檐柱12根(12时辰)金柱12根(12月)同时两者又是24节气,加上井口柱4根(四季)为28星宿。圜丘台基的直径。上,1×9丈=9丈,中3×5丈=15丈,下3×7丈=21丈,形成三层台基。圜丘的地面铺石为,9×1,9×2,9×3……9×9。9为阳数之极。
b。几何图形的象征。内外坛墙的形式是北圆南方,体现"天圆地方"。
c。方位象征。建筑,主建筑坐北朝南,最高等级,斋宫坐西朝东,次之。丹陛桥,神道为正中,御道,王道分别在西东――突出皇权和天的关系。另牌位,版的位置。
d。色彩象征,祈年殿的三重檐(蓝色)反映出天不是神圣的色彩,而是理性的光彩。
三、天坛体现的"尚无思想"和"以少总多"的方法。
绿化的大量运用和建筑的数量和体量上的少来充分体现"天"。通过主轴线来控制建筑。同时用扩大台基来表现建筑。不以形象取胜,而以境界取胜。有的节省,"无"上做文章,物质功能简单,精神功能复杂。
9、结合实例分析,谈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造园特色。
功能要求上,一物质功能。二精神功能,寄情山水,欣赏诗情画意的景观,追求豪奢。
私家园林是为解决园居休闲生活而建造。一般为"宅加园"型,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面积都不大,创造可游,可观,可居的城市山林。要求在有限的空间里,人工创造有山有水,曲折迂回,景物多变的环境,既要满足各项功能要求,又要富于自然意境。
基本原则和手法。
一。把全园分为若干景区。其作用①变单一为多样,变单调为丰富,空间容量盛大。②提供一个持续的欣赏过程。③形成疏密相间的对比效果。其每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又互相贯通,联为整体。其要点是①要有主次,不宜平均分配,形成对比效果。例如,在园门内通常用假山或小院落分隔,不使游人马上看到主要风景。并经过若干曲折小空间转移到主景区。这种对比手法,是一般园林普遍采用的。②各有特色③分而不死,避免迫促,散漫,零星,重复,排牙。二。塑造自然山水的形象 ① 叠山a。模式b。山水布局(主山对着主水,主建筑)c。山与真山的关系
② 理水a。聚分得体――小园以聚为主,大园聚分结合。b。水口――形成四通八达的感觉,造成"无尽"的假象,扩大湖面空间。c。池岸――宜低不宜高。③ 水生植物
三。处理人工建筑与自然风致的矛盾。
① 采用隔绝式,如留园,由于五峰仙馆的功能要求尺度大,破坏了整个园的尺度感,因此,利用了一系列小建筑,将五峰仙馆与水面隔绝开来。
② 尺度处理得宜。一般用小尺度建筑,因为私家园林的地理条件――面积小,所以用小尺度建筑――小中见大。若功能要求尺度大,则须将大尺度破坏,典型手法,鸳鸯厅如图二。亦即先将大看小,再小中见大。
③ 虚化界面――例如将墙体表现为"爬墙虎" 四。巧妙处理园林建筑空间。私家园林的空间追求境界,意境。
如留园。见图三。空间大小,横竖变化,光线对比,追求深远的意境,格调雅素精巧。
五。运用扩大空间的手法。
① 化整为零。有大有小,有主有从,隔面不断,通而不适 ② 尺度处理。小中见大,大中见小再小中见大,③ 凹凸处理。
④ 不尽尽之。<<画论>>"意不可尽,不尽尽之"。化有为无,化实为虚,如敞厅,隔而不挡,巧于因借。源流无尽。周而复始,如闭合的路。
10、殿式彩画和苏式彩画的比较
一,殿式:采用程式化的象征画题。程式化即采用图案化。(旋子彩画可能出现局部写实的画题,说明并不够规范)
苏式:与殿式相反,采用写实的彩画,而次要的部位采用程式化的画题。
二,殿式尊重构件的结构逻辑。殿式每个构件的彩画不会延伸到相临的构件上,可清晰辨别每个构件的边缘轮廓。
苏式则突破构件的结构逻辑。突破了构件之间的界限(但并不是说100%突破。例,藻头布卡子时则遵守了各自的界限)。
三,殿式严格地运用平面图案,没有透视感或立体感,图案平面化。
苏式则热衷于立体图案和退晕的效果。例如,回纹,连珠纹,烟云用立体的图案,但如卡子则为平面化的图案,所以也不是100%的采用立体图案。
殿式和苏式之间迥然不同的原因
一,建筑不同性格对彩画有不同的要求。殿式建筑为庄重,富丽堂皇,要求彩画端庄,凝重,规整。而苏式园林建筑本身则轻松,欢快,对彩画要求是,活泼,风趣,丰美。
二,在创作方法上体现了"重理"和"偏情"的不同倾向,不同的创作思想。殿式彩画为"重理"的创作方法,为什么要尊重结构逻辑呢?反映实际需要,实际面貌。
苏式彩画为"偏情"的创作方法(浪漫)。把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反映其主观意愿。
三,建筑创作中存在着"二律背反"的现象。彩画现象即为其一
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
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纹饰,力神。角柱,间柱等,造型日益复杂。2.阶级踏步:在踏的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3.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形式自由,有的将
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
4.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一般用作室外。5.斜道(辇道或御路):是 倾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6.土戚:阶级形踏跺
7.勾阑: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
8.寻杖绞角造:木寻杖在转角处不用望板,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者。9.寻杖合角造:寻杖止在转角处望而不伸出。
10.坐栏:石栏形体往往低而宽,眼沿桥侧或月台边布置。11.鹅颈椅:近水的厅,轩,亭等常在临水方面设置木质曲栏的座椅。12.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 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
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 “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13.步:屋架上的 “檩”与檩中心线面的水平距离为步,各步的 距离的总和与侧面各开
间宽度总和为“通进深”,若有斗拱,则按照前后挑檐檩中心线间水平距离计算。14.举势:屋面坡度。
15.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折,是计算屋
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 坡度不
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15.1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
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15.2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 结果。
16升起:宋,辽建筑的 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17.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 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 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18.都柱:秦汉宫室遗址与崖墓中,有的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19.金厢斗底槽:内外两圈柱。见佛光寺大殿
20.单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 两个区域。(山西晋祠圣母殿)
21.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 三个区域(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
22.分心槽:用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23移柱法:宋辽元金,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减柱法)
24.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从外到内另外加一圈回廊的,在早商建筑中已经出现,应用于 比较隆重的建筑。
25.额枋(阑额):柱子上端联系与承重的构件。有时两根叠用,上面的清谓之大额枋,下面的叫小额枋(由额),二者用垫板(额垫板)传于内柱间的 叫 内额,位于地脚处的叫地袱.26.平板枋:(普柏枋)位于阑额之上,是承托斗拱的部件 27.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可以用于柱间的 花牙子下,称为花牙子雀替,在建筑末端,由于开间较窄自两侧柱挑出的雀替常联为一体叫骑马雀替。雀替可用于柱间的挂落下,成为纯装饰构件。
28.坐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 构件称为坐斗(大斗,宋为栌斗)有时也可以单独使用。
28.1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 标准。28.2斗耳:斗口两侧凸起的部分 28.3斗腰:斗口下垂直部分 28.4斗底:斗下倾斜的部分
28.5平盘斗:没有斗耳的,常用于角科 29栱:是置于坐斗内或跳头上的 短横木栱的名称依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凡是向内外出跳的 栱,清式叫翘(华栱或卷头)
29.1 瓜栱(宋称瓜子栱):跳头上第一层横栱 29.2 万栱(慢栱):跳头上第二层横栱
29.3 厢栱(金栱):最外跳在挑檐檩下的,最内跳在天花枋下的 29.4正心瓜栱(泥道栱)出坐斗左右的 第一层横栱。29.5 正心万栱:(慢栱)出坐斗左右的 第二层横栱。30.单栱:坐斗口内或跳头上只置一层栱的,二层的叫重栱。31.计心造:跳头上置横栱的 32.偷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栱的
33.昂:式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由 上下昂之分。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34.跳: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 跳数,出一跳叫三踩(四铺作),出两跳叫五踩(五铺作)一般建筑(牌楼除外)不过九踩(七铺作)35.屋废(出际):檩头伸到山墙以外的 那一段。
36.推山:廡殿(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 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 坡度步架距离斗步一样长。
37.收山:歇山(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 做法,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结构上的 变化(增加顺梁扒梁和踩步金梁)
38.月梁:梁高呈弧形,梁底略向上凹,梁侧常做成琴面并饰依雕刻,外观秀巧。
39.叉手:支撑在侏儒柱两侧的 木构件 40托脚:支撑平傅的 构件
41叉柱造:(上下柱交接)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上平座柱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隆兴寺转轮藏殿,独乐寺观音阁)缺点是柱脚开口,影响柱体强度。立面上因收进较少,外观不稳定。优点是构造上省事,不用增加构件。42缠柱造:它是下层柱端 增加的一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结构外观稳妥,但要加梁,角部各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
43砌上明造:屋内不用平棊,梁架斗拱结构全部可以显露可见,则月梁负屋盖之重。
44上昂:在铺作层数多而高,但挑出需要尽量小的 要求下,头低尾高的 上昂可在较短的 出跳距离内取得挑的 更高的 效果,只用于里跳。
45平坐:在阁层(除一层)在其下层梁(或斗拱)上先立较短的 柱和梁,额,斗拱,作为各层的基座,以承托各层的 屋身。平坐斗拱上铺设楼板,并置勾阑,做成环绕一周的 跳台。
46草袱:是在平棊以上,未颈艺术加工的,实际负荷屋盖重量的梁。47乳袱:两椽袱。梁首放在铺作上,梁尾一端插入内柱柱身,但也有两头斗放在铺作上的。48月梁:经过艺术加工的 梁,凡有平棊的殿堂,月梁都明露在平棊之下,只负荷平棊荷载。
49明袱:露在外面,由下面可以看见的 梁袱,与草袱相对。50平梁:一道梁椽袱,是梁架最上一层的 梁。清代称为太平梁 51箚(扎)牵:一般用于乳袱之上,仅长一架,布 承重,固定桁的 位置。
52平坐之制:其铺作减上屋一跳或两跳,宜用重栱及逐跳计心造。53溜金斗拱:多用于宫殿,庙宇,外跳与一般平身科相同,内跳用斜上菊花头,六分头搭在金主内额上,与外跳构件不发生联系,完全不 起结构作用。
54抱厦: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十字相交的 叫十字脊。(正定隆兴寺)
55版门:用于城门或宫殿,衙,署的 大门,一般为两扇。55.1棋盘版门:先以边梃上下抹头组成边框,框内置横幅若干,后在框的 一面钉板,四面平齐不起线脚。
55.2镜面版门:门扇不用木框,完全用厚木板拼合,背面再用横木联系。
56槅扇:由边梃和抹头组成,分为花心和群版二部。57罩:多用于室内,是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几何图案或缠交的动植物,神话故事等,在室内起着隔断空间和装饰的作用。
58窗:唐以前以直棂窗为主,固定不能开启。宋代开始,开启窗开始变多。
58.1支摘窗:支窗是可以支撑的 窗,摘窗是可以取下的 窗,后来合在一起使用,所以叫支摘窗。
58.2漏窗:应用于住宅,园林中的 亭,廊,围墙等处。窗孔形状有方,圆,六角,八角,扇面等多种形式,再以瓦,薄砖,木竹片和泥灰等几何图案或动植物形象的 窗棂。
59平闇(暗):为了部 露出建筑的 梁架,常再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 木方格,见佛光寺大殿和辽独乐寺观音阁。60平棊(棋)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这种形式在宋代成为平棊,后代沿用较多。一般居民用竹,高梁杆等轻材料作框架,然后糊纸。
61藻井:是一种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 正中,如帝王御座之上,神佛像座之上,形式有方,矩形,八角,圆形,斗四,斗八等。屋顶曲线与构造的关系(包括檐口,屋脊和屋面曲线)檐口曲线 升起,唐宋有明显的 檐口曲线,北宋元明清末间至屋角起翘。2)屋面曲线,包括纵向曲线和横向曲线。“反宇为阳”举架举折的 运用。佛光寺大殿。
3)屋脊曲线:脊檩端置垫木。佛光寺大殿。结构形式:叠梁式,穿斗式,井干式。屋顶形式:重檐廡殿,重檐歇山,重檐攒尖,廡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攒尖,盔顶,盝顶,单坡,平顶,囤顶。三段式:台基,屋身,屋顶。
第二篇:中国古建筑史名词解释 真题
四铺作
宋代斗栱出一跳称为四铺作。从下而上,依次有栌斗、华栱、耍头、衬方头,共四层,故称四铺作。中国固有形式
左祖右社
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
抱厦
即在主建筑之一侧突出一间(或三间)
一颗印
云南一颗印住宅,以地盘和外观方整如印为特征,分布于昆明为中心的西至大理、南至普洱、墨江、建水、东至昭通。由于高原地区多风,故墙厚瓦重,住宅外围用厚实的土坯砖或夯土筑成,或用外砖内土,称金包银。印内的房屋梁架则主要是穿斗式。
嫩戗发戗
戗是指建筑的戗脊,发戗就是起翘。嫩戗发戗的特点是屋檐在屋角处显著升起,檐口至屋角处有很大起翘。
墨菲(henry killiam murphy)美国建筑师在设计中国式建筑方面影响最大。在美国以设计殖民地式建筑著称。主持设计清华大学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还有长沙湘雅医学院、福州协和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北平燕京大学等校园、校舍和广州岭南大学的部分建筑,还设计了南京灵谷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纪念堂。墨菲后来担任国民政府建筑顾问 经涂九轨
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
四阿顶
即四面坡的庑殿顶,宋代称四阿顶,或称五脊殿。
土楼
客家人的住宅,出于移民的缘故,以群聚一楼为主要方式,楼高耸而墙厚实,用土夯筑而成。形制:
1、以祠堂为中心,是客家聚族而居生活的必须内容,供奉祖先的中堂位于建筑正中央。
2、无论圆楼、方楼、弧形楼,均中轴对称,保持北方四合院的传统格局性质。
3、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
收山与推山
推山是庑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侧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步架距离不一致。收山是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了结构上的某些变化。首都计划
近代中国由官方制定的较早、较系统的一次城市规划工作。首都计划把城市划分为6区——中央政治区、市行政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和住宅区。对南京的街道系统做了通盘的规划,采用当时美国一些城市流行的方格网加对角线的形式。把住宅区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住宅区和旧住宅区。对于城市建筑形式也有专章规定,在“中国本位”思想支配下,极力提倡“中国固有之形式”,特别强调“公署及公共建筑尤当尽量采用。”
舍宅为寺
南北朝时期,为了利用原有房屋,多采用“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堂为佛堂”的形式。
借景
借――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有利的条件,如"因高筑山,就低造水","俗则屏之,嘉则收之"都是借的体现,属于私家园林的设计手法中扩大空间的手法中"不尽尽之"的一种手法.(外景被看到,借鉴到园中)地坑院 下沉式窑院是在没有天然崖面的情况下,于平地下挖竖穴成院,再由院内四壁开挖窑洞的方式
燕尾榫
两块平板直角相接,为防止受拉力时脱开,榫头做成梯台形。故名“燕尾榫”。侧脚与升起 侧脚
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由于此法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所以明代以后逐渐减弱最后废弃不用,代之以增加穿枋和改进榫卯等办法来保持木构架的稳定性。生起
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槫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其他各槫的生头木则使屋面形成双曲面。清代建筑无角柱生起
中国建筑复兴
前朝后寝
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一墙之隔,“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所谓“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所谓“后寝”,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在“前朝”中央靠墙处,设有御座,这是帝王上朝坐的地方;在“后寝”,则设有床具,供休憩之用。
里坊制
里坊制的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安济桥
河北赵县安济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空腹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米
卷棚
又称为轩,是室内天花的一种。使用的位置常在檐柱,与前后金柱间。结构由质轩梁、轩檩和轩椽组成。
样式雷 清代宫廷 在样式房供职时间最长的当推雷氏家族,人称“样式雷” 面朝后市
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 四面厅 四面设落地窗,利于四面观景
华盖事务所
赵深、陈植、童寯于1932年在上海成立的,三人都是宾大毕业的。30年代初期主要活跃在沪宁一带,是中国近代实力很强的设计事务所。
以材为祖
所谓以材为祖就是木结构中的许多尺寸“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这些尺寸是根据设计时对建筑所选用某一等级的“材”及其相关尺寸为依据来确定的。
通面阔
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面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
当心间
建筑正中一间称为明间,宋称当心间。九经九纬
纵横各九条道路
垂花门
是指檐柱不落地,悬在中柱穿枋上,下端刻花瓣连珠等富丽木雕。屋顶用勾连搭。多用于北京四合院第二道门。
基泰工程司
中国建筑师事务所中首屈一指的,以杨廷宝为建筑设计主要负责人。初设于天津。杨廷宝在基泰时期的作品,南京中央医院、南京中央体育场、谭延闿墓、中山陵音乐台、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都灌注了对新建筑民族特色的探索,尝试运用大屋顶和点缀传统装饰等不同的处理手法,设计中善于掌握整体环境的协调,作品表现出洗练凝重的格调。举架
又称举折,举是指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和屋面的材料而定。在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所以求得的屋面横断面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的,这就是折。
封火山墙
封火山墙是一种屋顶与墙山的组合形式,多见于江南。其墙山高出屋顶,呈阶梯状,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火灾蔓延,故得名。
明器
明器指的是古代人们下葬时带入地下的随葬器物,即冥器。同时还是指古代诸侯受封时帝王所赐的礼器宝物。
巧于因借
所谓因,不仅是因其地,因其材,而且是因之于整个环境:因山而成山地风景;因水而成水域风景。因的成功与否在于巧妙应顺地形地貌,恰当利用原有景物,使之充分显示其特性与本质美的机会。所谓借,既是借景。巧于因借的目的在于全天逸人,全天就是保全景色的天然真趣,人为加工只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山水林泉增色。
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印度石窟的格局大抵是以一间方厅为核心,周围是一圈柱子,三面凿几间方方的“修行”用的小禅室,窟外为柱廊。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
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
骑楼建筑
骑楼是一种商住建筑,骑楼这个名字描述的是它沿街部分的建筑形态。它的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骑楼。
通进深
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亦即前后檐柱间的水平距离。
照壁
照壁,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时特别流行,一般讲,在大门内的屏蔽物。照壁可位于大门内,也可位于大门外,前者称为内照壁,后者称为外照壁。形状有一字形、八字形等,通常是由砖砌成,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有须弥座,也有简单的没有座。
轿厅
旧时官宦士绅宅院中停放轿子的厅屋。在第二进,也有与门厅布置在一起的,是供客人和主人上下轿的地方。
欲扬先抑
在进入园中和主要景区之前,先用狭小、晦暗、简洁的引导空间把人们的尺度感、明暗感、颜色的鲜明度压下来,运用以小衬大、以暗衬明、以少衬多的手法来表达豁然开朗的效果。
塔院寺
以塔为窟的中心 这种窟在大同云冈石窟较多。
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约产生于明代后期(16世纪)。
溜金斗拱
由外檐有昂而室内无天花的斗栱发展而来,有很强的装饰效果。盛行于明清两代不用天花的殿宇内。
方上
秦始皇营建骊山陵,大崇坟台。汉因秦制,帝陵都起方形截椎体陵台。出际
槫头伸到山墙以外的部分称“出际”(也叫屋废),其长度依屋椽数而定。石库门
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海的旧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这种建筑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这种建筑因此得名“石库门”。
喇嘛塔
分布地区以西藏,内蒙一带为多。多作为寺的主塔或僧人墓,也有以塔门(或称过街塔)形式出现。内地喇嘛塔始见于元代,明代起塔身变高瘦。
画舫斋
一种特殊的园林建筑,它的原型是江舟。常见的式样是把建筑物分成前舱、中舱、后舱三部分,也有不分舱的做法。内宅门
金厢斗底槽
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
工字殿
就是在平面图上看,两座大殿,平行布局中间加一条中廊,成为“工”字型,所以把这样的殿称之为工字殿。也就是前殿与后殿由中廊连接,使其成为一体,扩大体量,显出宏伟的气魄。石库门
喇嘛塔(白塔)
余意不尽
采用联想手法,拓宽景域的想象与感受:或把水面延伸到亭阁之下,或由桥下引出一弯水头,以诱发源头深远、水面开阔的错觉;或使假山的形状堆成山趾一隅,止于界墙,犹如截取了大山的一角,隐其主峰于墙外;或将进深甚浅的屋宇做成宏构巨制的局部。至于用匾额楹联来点景,则更可收到发人遐想、浮思联翩的效果,从而加深景域的意境。
藻井
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神佛像座之上。形式有方形、矩形、八角形、圆形、斗四和斗八形。
步架与进深
步架
清式建筑木构架中,相邻两条桁(檩)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步架”。
古建筑木构架中,相邻两檩中心线的水平投影距离,也简称步;宋《营造法式》称架,或椽架。
根据檩的布置和数量,常将木构架划分为若干个步架。其中,正脊两侧的步架称脊步,檐檩内侧的步架称檐步,脊步与檐步之间的步架称金步。木构架如有金柱,则檐柱与金柱之间的檐步,有时也称廊步。
进深
1、指建筑物纵深各间的长度。即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柱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进深总和称通进深。
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壁到后墙壁之间的实际长度。进深大的房屋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但为了保证建成的建筑物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不宜过大。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要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
住宅就进深,是指住宅的实际长度。在1987年颁布的《住宅建筑协调标准》中,规定了砖混结构住宅建筑的进深常用参数:3.0m、3.3m、3.6m、3.9m、4.2m、4.5m、4.8m、5.1m、5.4m、5.7m、6.0m。
2、指家具侧视面的长度。
第三篇:中国古建筑
第一次:
1、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中形成屋脊的最主要的木头叫__C _____。
A木头圆柱 B檩条 C大梁 D额枋
2、彩画中等级最低的是__D _____。
A旋子彩画 B龙凤彩画 C和玺彩画 D苏式彩画
3、建筑屋顶形式中级别最高的是_A ______。
A重檐四阿顶B庑殿顶C重檐歇山顶D盝顶
4、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这种形式的屋顶叫_C_____。A硬山顶B庑殿顶C悬山顶D歇山顶
5、“宝城宝顶”是哪个朝代的封土形式?D A秦汉B宋C唐D明清 6-10 DBDAB
6、长城作为特殊的防御工程,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得到充分重视,以后许多朝代都修建过长城。以下___D____没修建过长城? A汉朝B北魏C明朝D清朝
7、有“天下四绝”之说,并立有“四绝碑”的名楼是___B____。A蓬莱阁B岳阳楼C 滕王阁D黄鹤楼
8、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的台基是 D。
A普通台基B较高级台基C更高级台基D最高级台基
9.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的彩画一般是_____A__。
A和玺彩画B旋子彩画C苏式彩画D包袱彩画
10、秦代的万里长城东西起止点为____B___。
A东起辽东,西迄蒲昌海(亦名盐泽,即今罗布泊)B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C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 D东起辽东,西至丝绸之路 11-15 CBDBB
11、以山为陵的是___c____。A秦B汉C唐D宋
12、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包含着对祖先和对天地的崇敬,因此产生了相应的礼制建筑为 B。
A宫殿建筑B坛庙建筑C陵墓建筑D宗教建筑
13、中国帝王陵墓建筑的演变过程中,到 D 时候开始出现“宝城宝顶”的形式。
A秦汉时期B唐代C宋代D明清两代
14、从原始社会早期就出现了随葬品,但流行人殉制度是在 B。A原始社会后期B商代C东汉D南北朝
15、以下不是长城上三个著名的关隘是 B。A山海关B黄崖关C嘉峪关D居庸关 16-20 CDCDA
16、以下哪一座宫殿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保存完好的宫殿?C A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B西安大明宫C北京故宫D颐和园仁寿殿
17、以下哪一座中国古代建筑不是礼制建筑?D A北京太庙B故宫三大殿C社稷坛D汉茂陵
18、我国古代现存年代最早的楼阁式塔是 C ?
A陕西西安大雁塔B陕西西安小雁塔C陕西应县木塔D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19、以下哪一个不是中国宫殿建筑的主要特点?D A严格的中轴对称B左祖右社C前朝后寝D依山就势 20、歇山顶是由以下哪几种屋顶形式结合而成的?A A庑殿顶 悬山顶B庑殿顶 硬山顶 C攒尖顶 硬山顶D卷棚顶 悬山顶 参考答案: 1-5 CDACD 第二次
1、我国古代现存年代最早的覆钵式塔是 C ?
A陕西西安大雁塔B陕西应县木塔C河南登封嵩岳寺塔D北京妙应寺白塔
2、中国古代建筑多采用框架式结构,以下哪一种不是其主要构成方式?D A密檐式B井干式C穿斗式D抬梁式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B、汉茂陵为汉景帝刘启的陵墓;
C、唐乾陵是唐代第三个皇帝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其中东侧的“无字碑”为李治所立;
D、明十三陵因环葬着明代的十三位皇帝故称明十三陵,其中长陵为朱元璋之定陵为明代第十三帝神宗及其二后的陵墓。
4、______C_____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并与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A北京故宫B明十三陵C秦兵马俑坑D万里长城
5、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 D。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 6-10 BBABA
6、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B A 模数化B 承重 C 装饰 D 材等
7.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 B。A 东周 B 西汉 C 唐宋 D 明清 8.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A A 宗法制度B 秦始皇 C 胡服骑射 D 丝绸之路 9.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B。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 10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 A。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 11-15CABAB 11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 C 城的风貌。A、西汉长安B、唐长安C、北宋汴梁D、明南京
12.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 A。A、《营造法式》B、《木经》C、《冶园》D、《工程做法》 13.在汉朝,规定在皇帝登位 B 年开始营造皇陵。A、第一年B、第二年C、第三年D、第四年
14.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是 A。A、唐乾陵B、汉文帝灞陵C、汉武帝茂陵D、宋裕陵 15.下列属于道教建筑的是 B。
A、洛阳白马寺B、武当山建筑群C、天龙山石窟D、安徽九华山建筑群 16-20 DBCCB 16.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 D 菩萨道场。
A、文殊菩萨(五台山)B、普贤菩萨(峨眉山)C、地藏菩萨(九华山)D、观音菩萨
17.B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A、山西佛光寺大殿 B、山西应县木塔 C、蓟县独乐寺山门 D、河北正定隆兴寺
18.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的是 C。
A、布达拉宫B、普陀宗乘庙C、雍和宫D、席力图召 19.下列属于楼阁式塔的是 C。
A、河南嵩岳寺塔B、小雁塔C、苏州虎丘塔D、云南大理三塔 20.天安门的屋顶形式是 B。
A、庑殿式B、歇山式C、悬山式D、复合式
参考答案: 1-5DAACA 6-10 BBABA 11-15CABAB 16-20 DBCCB 第三次
1-5 BDACA 1.创建于1929年北京的中国营造学社创办人是 B。A梁思成B朱启钤C刘敦桢D陈从周 2.英语“建筑”的本义是 D。
A营造活动 B艺术 C技术和艺术总称 D巨大的工艺 3.下列哪一个不是建筑的基本文化品格?A A制度性 B 物质性 C 抽象性 D环境性
4.C 指出:“就存在的此第来说,建筑也是一门最早的艺术。” A恩格斯 B斯克拉斯C 黑格尔 D赛维
5、“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辟群害。”印证了建筑文化动机与目的的 A。A实用性 B制度性 C空间性 D 物质性 6-10 ABABB 6.泰姬陵是“温柔闲致而女性化的,几乎弥漫着闺房气息”,这句话说明了建筑具有 A。
A抽象性 B精神性 C空间性 D 环境性 7.我国第一个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公民是 B。A贝聿铭 B王澍 C崔恺 D 梁思成 8、1990年,以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和最长的画廊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长廊位于 A 园内。
A颐和园B 承德避暑山庄C谐趣园 D 拙政园
9、屋顶垂脊兽象征吉利、显贵之意,最多有11个,以 B 开头。A龙B仙人骑马C天马 D行什
10、中国留存的古建筑中,开间最多、进深最大、屋顶最高的大殿是 B。A祾恩殿B太和殿C保和殿D中和殿 11-15 CACAB
11、天安门是我国的标志,它的基本构造是 C。A11间5架B9间7架C 9间5架D11间7架
12、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遗址是 A。
A二里头宫殿遗址B盘龙城宫殿遗址C岐山宫殿遗址D殷墟宫殿遗址
13、司马迁《史记》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是描述哪一座古建筑?C A大明宫B未央宫C阿房宫D上林苑
14、“前朝后寝”是中国历代宫殿建筑群的规划布局,下列属于紫禁城“后寝”部分的建筑的是 A。
A乾清宫B 武英阁C文华宫D上林苑
15、紫禁城宫城的大门是 B。A天安门B 午门C 太和门D乾清门 16-20 BCADB
16、日晷的象征意义是 B。
A江山永固B 控制宇宙的时间C 万寿无疆D公平正直
17、古有“龙生九子”的说法,“其性好水”的龙子是 C。A椒图B 赑屃C 螭首D囚牛
18、据文献记载,最早在墓上起丘为坟,封土为识的人是 A ? A孔子B孟子C 曾子D墨子
19、以下古建筑属于没有正脊和明显正脊的是 D。A悬山顶B歇山顶 C 硬山顶D卷棚顶
20.下列哪一个不是中国古代陵寝建筑的文化心理特征?B A灵魂不死B阴阳五行C 厚葬以明孝D事死如事生
参考答案:
1-5 BDACA 6-10 ABABB 11-15 CACAB 16-20 BCADB 第四次
1-5 DCCBA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巢居发展序列?D A单树巢B多树巢C干栏建筑D地面建筑
2、考古发掘出的哪一个遗址,证明中国早在7000年前,建筑技术达到惊人的水平,并掌握了榫卯技术?C A半坡遗址B内蒙古兴隆洼遗址C河姆渡遗址D磁山文化遗址
3、“墙倒屋不塌”的民间谚语说明了中国古建筑最大的特点是 C。A独特的斗拱B建筑组群布局 C木质框架结构D 如翼的大屋顶
4、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是 B。A观音阁B南禅寺 C 释迦塔D佛光寺
5、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是 A。A释迦塔B大雁塔C六合塔D嵩岳寺塔 6-10 BADAC
6、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被梁思成誉为“第一国宝”的唐代木构建筑是 B。A南禅寺B佛光寺C白马寺 D独乐寺
7、民谚“拆东墙补西墙”主要说明了木材的哪一个特点? A A丰富建筑形态B抗震性 C施工维修便利 D怕潮湿和虫害
8、下列哪一个不是木质框架结构的类型?D A抬梁式B穿斗式 C干栏式 D密檐式
9、A 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象征? A斗拱B大屋顶 C榫卯 D木框架
10、哪一个不是中国古建筑的组群布局产生的原因?C A木材承重受限B儒家思想影响 C道家思想影响D 柔性木框架 11-15 BCDDC
11、建城原则来自哪一部书籍?B A论语B周礼 C礼记D营造法式
12、“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是描写古建筑的 C。A屋身B斗拱 C屋顶D彩绘
13、等级最高的屋顶样式是 D。A歇山式B悬山式 C攒尖式D庑殿式
14、故宫太和殿的屋顶样式是 D。A歇山式B悬山式 C 攒尖式D 庑殿式
15、故宫中和殿的屋顶样式是 C。A歇山式B悬山式 C 攒尖式D 庑殿式 16-20 AAACA
16、故宫保和殿的屋顶样式是 A。A歇山式B悬山式 C攒尖式D庑殿式
17、孔庙大成殿是 A 屋顶。A歇山式B悬山式 C攒尖式D庑殿式
18、天安门屋顶是 A 样式。A歇山式B悬山式 C 攒尖式D 庑殿式
19、祈年殿屋顶是 C。
A歇山式B悬山式 C攒尖式D庑殿式 20、故宫角楼的各部分比例谐调,檐角秀丽,造型玲珑别致,成为紫禁城的标志。它的屋顶是以下哪一种屋顶的组合?A A歇山式B悬山式 C 攒尖式D 庑殿式
参考答案: 1-5 DCCBA 6-10 BADAC 11-15 BCDDC 16-20 AAACA 第五次
1-5 DCACC 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D A 穿斗B 内柱升高C 彻上露明造D 草栿
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 C。A 小木作B 大木作C 铺作D 檐下作
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 A。A 宋B 宋以前C明清D 元
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C A 隆兴寺摩尼殿B 晋祠圣母殿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D 少林寺初祖庵 5.宋代的“材”为 C。
A 斗口高B 斗口宽C 单拱高B 单栱断面 6-10 CABCB 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 C。A、宇文恺B、李诫 C、蒯祥 D、也黑迭尔
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 A。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 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 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B A 模数化 B 承重 C 装饰 D 材等
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C A 晋 B 冀 C 苏 D 赣
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 B ? A 东周 B 西汉 C 唐宋D 明清 11-15 ABCCB 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A A 宗法制度B 秦始皇C 胡服骑射D 丝绸之路 12.天安门的屋顶形式是 B。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复合式 13.天坛的屋顶形式是 C。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攒尖式 D、复合式 14.下列属于楼阁式塔的是 C。
A、河南嵩岳寺塔 B、小雁塔 C、苏州虎丘塔 D、云南大理三塔 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B。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 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D、安阳洹北遗址 16-20 CACAB 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 C。
A、兆域图
B、西京长安图C、平江府图
D、清明上河图 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 A。A、青龙 B、白虎 C、朱雀 D、玄武 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 C 城的风貌。A、西汉长安
B、唐长安 C、北宋汴梁
D、明南京
19.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 A。
A、《营造法式》 B、《木经》 C、《冶园》 D、《工程做法》 20.下列建筑属于宋代建筑的是 B。
A、小雁塔 B、摩尼殿 C、飞云楼 D、西安钟楼
参考答案: 1-5 DCACC 6-10 CABCB 11-15 ABCCB 16-20 CACAB 第六次
1-5 BADBC 1.《营造法式》的成书年代是 B。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
2.清代斗拱一般不再用于 A。A结构B装饰C度量D象征
3.以下哪一位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的作者?D A李渔B戈裕良C张南恒D计成
4.《营造法式》中规定“材”等分为几等?B A六等B八等C九等D十一等
5.北宋“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景象是哪个城市?C A临安B长安C汴梁D洛阳 6-10 CCACD 6.北京城的内城城门名称是 C。A 天安门B 午门C 正阳门D 永定门
7.下面哪种不是我国传统木构架结构体系?C A穿斗式B抬梁式C穴居式D井干式
8.“斗拱宏大,出檐深远”形容的是哪个朝代木构殿堂的风格?A 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
9.在主体建筑外加一圈围廊的做法在《营造法式》中称作 C。A.回廊B.檐廊C.抄手游D.副阶周匝 10.“五山屏风墙”是什么构件?D A.园林中的墙B.院墙、围墙C.室内分隔墙D.高出屋面的山墙的造型 11-15 CCABD 11.“虽由人作,宛白天开”是哪本书中的话?C A、《营造法式》B、《鲁班正式》C、《园冶》D、《扬州画舫录》
12.“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宫室)壮丽,无以重威”这句话是谁的语言?C A、李斯对秦始皇说的B、宇文恺对隋文帝说的 C、萧何对汉高祖说的D、和珅对乾隆说的
13.清式彩画的等级次序由尊至卑是 A。A、和玺、旋子、苏式B、旋子、和玺、苏式 C、苏式、旋子、和玺D、和玺、苏式、旋子
14.历代帝王陵墓中“因山为穴”的是 B。A、明代B、唐代C、宋代D、元代 15.下面哪一个不是唐塔?D A西安小雁塔B登封净藏禅师他C西安兴教寺玄奘塔D定县料敌塔 16-20 AABDC 16.目前我国保存有三城三河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的城市是 A。A、春秋淹城 B、曲阜鲁故都 C、燕下都故城 D、东汉洛阳。17.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是 A。
A、唐乾陵 B、汉文帝灞陵 C、汉武帝茂陵 D、宋裕陵 18.下列属于道教建筑的是 B。A、洛阳白马寺
B、武当山建筑群 C、天龙山石窟 D、安徽九华山建筑群
19.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 D 菩萨道场。
A、文殊菩萨B、普贤菩萨C、地藏菩萨D、观音菩萨 20.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的是 C。
A、布达拉宫 B、普陀宗乘庙 C、雍和宫 D、席力图召
参考答案:
1-5 BADBC 6-10 CCACD 11-15 CCABD 16-20 AABDC 第七次 1-5 ACDAC
1、宝城宝顶是哪一个时期帝王陵体的特征?A A.明清B唐宋C秦汉D战国
2、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寝是 C。A.茂陵B乾陵C秦陵D昭陵
3、在茂陵的 D 陪葬墓中,第一次在墓前出现了系列石雕? A.李夫人B霍光C卫青D霍去病
4、徐州狮子山楚王陵是西汉第三代楚王 A 的王陵。A.刘戊B刘注C刘濞D刘理
5、在历代帝王陵寝中,C 的“司马道”上首次出现了外国君主石雕群像。A.景陵B茂陵C乾陵D长陵 6-10 ADACB
6、皇朝皇陵全部集中在一起的先例是从 A开始的。A.宋朝B明朝C唐朝D清朝 7、1928年,D 疯狂偷盗裕陵和定东陵,不仅造成了大量国宝的流失,而且严重破坏了中华文化宝库。
A.张作霖B马福田C谭温江D孙殿英
8、中国最早的石窟是开凿于3世纪末四世纪初的 A。A.新疆克孜尔石窟B敦煌莫高窟C大同云冈石窟D洛阳龙门石窟
9、被誉为“中国第一佛教古刹”的是 C。A.南禅寺B佛光寺C白马寺D善化寺
10、哪一座寺庙保存的转轮藏是中国现存唯一第十世纪的真正可以转动的佛经的书架?B A.善化寺B隆兴寺C广胜寺D碧云寺 11-15 ADABB
11、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建筑是 A。A.南禅寺B应县木塔C独乐寺 D佛光寺
12、哪一座山不在中国的四大佛山之列?D A.四川峨眉山B安徽九华山C浙江普陀山 D安徽黄山
13、东汉丹阳人笮融所兴建的佛祠、佛塔以“上累金盘、下为重楼”的结构,成为我国早期佛塔的基本塔型,起塔形为 A。A.楼阁式塔B密檐式塔C花塔 D金刚宝座塔
14、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以下不属于苏州园林的是 B。A.拙政园B个园C留园 D网师园
15、以下属于私家园林的是 B。A.避暑山庄B寄畅园C 北海公园D圆明园 16-20 ADACB
16、中国现存唯一一座平面为十二变形的塔为 A。A.崇岳寺塔B虎丘塔C 天宁寺塔D大雁塔
17、以下哪一个不属于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D A.云冈石窟B敦煌石窟C 麦积山石窟D 克孜尔石窟
18、以福德名闻于四方,又是古印度的财神的天王是 A。A.北方多闻天王B南方增长天王C 西方广目天王D东方持国天王
19、“金顶祥光”被僧人附会是菩萨显灵,不但具有佛教神秘色彩,而且是 C 四大奇观之一。
A.普陀山 B九华山 C 峨眉山 D五台山
20、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已经成为 B 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 A.颐和园 B圆明园 C 畅春园 D静宜园
参考答案: 1-5 ACDAC 6-10 ADACB 11-15 ADABB 16-20 ADACB
第四篇:中国古建筑教案
美术欣赏课教案-中国宫殿建筑欣赏
作者:贡加兵
中国宫殿建筑欣赏
——人教版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材第十四讲“宫殿建筑”教学设计 邗江区公道中学 贡加兵
美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就意味着,我们首先要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 就是要求我们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通过美术作品,可透视古今中外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民族习俗以及宗教、神话,乃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真可谓大千世界无所不包。这样,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及一定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特征。
基于上述理解,并结合教学实际。本文对人教版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材中国美术欣赏部分第十四讲“宫殿建筑”的教案设计进行了探索。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对故宫的欣赏,在教学设计中,我把本课教学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先模拟游览故宫,通过平面示意图路线的指引和大量实景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古代宫殿建筑形式和设计思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第二步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宫殿建筑艺术特色和中国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以及古代建筑结构设计在现代建筑上的重大意义,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第三步总结归纳宫殿建筑艺术特色,并布置课后思考题。在教学中,为体现美术教学的特点,我在教案的设计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课件),同时穿插传统的教学手法,如板书、出示挂图等,使课堂上的教学形式更多样,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目的: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故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以故宫为代表,分析中国宫殿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以及它的建筑艺术特色。
3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主要特色。教学难点:欣赏故宫的宏伟壮丽,体会其精神内涵。
教学准备:1学生方面:布置学生课前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方面的知识。
2教师方面:①在网上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了有关故宫和中国园林的书籍,并对所需图片、文字等资料输入计算机运用ADOBE 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处理。②准备了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和相关图片。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提问、讨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部分:
通过欣赏录像、提问,导入新课。
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思考:中国古代建筑从功能上分为哪几个种类?(宫殿、坛庙、寺观、民居、园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代表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成就的宫殿建筑。(板书课题――宫殿建筑欣赏)二. 新授部分:
中国宫殿建筑是古代帝王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始建于距今3700年前的商代,以后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宫殿,如秦代的阿房宫、汉代的长乐宫、唐代的大明宫等。而北京的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同学们有没有参观过?下面就让我们模拟参观故宫吧!1. 模拟参观故宫
①简介故宫历史及布局等概况
这是故宫鸟瞰图,天安门为皇城的正门。我们穿过天安门、端门,走过一道狭长的御街,便来到故宫的正门――午门。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取天上紫徵星象征帝居之意),四周是护城河,整个面积占地72万平方米,按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②“参观”主要建筑(边欣赏、边解说其建筑形制和功能用途)a午门
让我们先从午门进去,由南往北行进。午门是一座凹形的城门,站在午门下,左右是高大的宫墙和城楼,试想皇帝居高临下,在上面颁诏、阅兵是何等的威严,这种建筑形制体现了什么?(极大地渲染了封建帝王的无上尊严)。b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过了午门,走过金水桥便来到太和门,两边是朝房,古代帝王有“前朝后寝”的封建礼制,这就是外朝三大殿,它和太和门组成一个院落。太和殿是紫禁城中的主体建筑,即民间所说的“金銮殿”,这是举行隆重的朝会大典的地方,它占据了紫禁城最中心的地带,最高最大,高居众宫殿之上,仰望宏伟的殿宇,背后是广阔无垠的蓝天,更加威严无比,造成了一种威慑天下、唯我独尊的气势。
这种建筑形制象征了什么?(高高在上的皇权,体现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可见建筑的形式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c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后三宫比起三大殿来,整体布局一样,但规模略小。东西两侧是供嫔妃们居住的东六所、西六所,即民间所说的“三宫六院”。这反映了什么?皇帝的荒淫腐朽。(注:乾代表男子,坤代表女子,如坤包。)d御花园
再往北是御花园,供帝、后们游玩、休闲的地方,园中“弯曲的甬道”玲珑的叠石和秀丽的亭台,加上花草树木营造出一种富有生活情趣的空间氛围,突出了皇帝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e神武门
出御花园就是北门――神武门,到此故宫参观便结束了,下面请同学们讨论总结中国宫殿建筑的艺术特色。
2. 提问、讨论中国宫殿建筑的艺术特色
①问:从整体上看,故宫整体布局有什么特点? a以“四合院”为例,作适当提示
四合院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为主安置主要建筑,对面再建一座次要建筑,在横轴线上以两座次要建筑相对峙,四角通常用走廊或围墙连起来,形成一座封闭性较强的整体,主人住大屋、仆人住小屋,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有了明显的区别,这体现了什么?(长幼有序的封建礼制)b学生讨论回答 c教师总结
纵轴为主、横轴为辅的庭院式组群布局,反映了庄严肃穆的森严的封建等级思想。②问:从个体上看,单体建筑有什么特点?
a介绍中国木建筑结构的组成部分(台基、梁柱、屋顶)
b分析木建筑结构的特点 特点之一:防震; 特点之二:便于分隔空间; 特点之三:适应不同气候条件。
梁柱起支撑作用,墙壁、门窗起围护作用,有“墙倒而屋不塌”的说法,“顶梁柱”、“栋梁之才”由此而来。c欣赏“飞龙”、“飞檐”、“兽吻”等建筑装饰
单体建筑变化不大,但它上面的建筑装饰却很丰富美观,如“雨华阁”的飞龙舞凤。如飞檐(形如鸟翼伸展的檐角),曲线非常优美;屋檐上的兽吻,这些装饰千变万化。
d欣赏古代建筑屋顶外形式样
从建筑的造型上讲,中国古代建筑外观最显著的特征便体现在屋顶上,它是“大屋顶”的特色,屋顶比屋身大,式样也很丰富。e学生讨论回答
f教师总结:结构精巧、屋顶优美。
③问:从内部空间看,室内布局有什么特点?
a以太和殿内景为例,了解其室内结构和功能(立柱、天花、藻井等)用六根蟠龙大柱、天花(藻井)、皇帝宝座等分隔空间。此外,故宫在建筑物理和使用工艺上也是十分杰出的,在明朝的时候,冬季为了取暖,就开始砌地下火道,只要在殿外台基外大洞里焚烧木炭,热源就可以从外传入殿内,类似于现代的暖气。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b学生讨论回答
c教师总结(强调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④问:从色彩上看,故宫给我们的整体色彩感觉怎样?
a观察墙壁、立柱、屋顶的色彩
红色的墙、黄色的屋顶,营造了一种热烈祥和的暖色调,显得很辉煌,有富贵之气。对色彩的使用,在封建社会里有着严格的规定,黄色在古代是最尊贵的,如明朝官服的等级就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一品是红色、二品是紫色、三品四品依次是蓝色、绿色,所以民间有“大红大紫”一说,意思是升官发财。而老百姓用什么色彩呢?一般是“青衣小帽”“布衣”“白丁”。
b欣赏古代建筑彩画
什么是建筑彩画?这些画在屋檐下及室内的梁枋、斗栱、天花及柱头上的彩绘图案叫建筑彩画。所谓“雕梁画栋”,也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色彩有蓝色、青绿、红色、金色,根据用色、纹饰的多少,分为三大类:旋子彩画(花卉)、苏式彩画(人物、山水、花鸟)、和玺彩画(金碧辉煌)。
彩画有什么好处?答案:①防腐,起到保护木架建筑的作用;②美观,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
屋檐下的色彩和屋顶、柱子上(阳光照射到的地方)的色彩有什么不同?(提示:从冷暖上分析)答案:形成了冷暖对比,起到视觉愉悦的作用,整个色彩感觉,五彩缤纷,金碧辉煌,在蓝天的映照下,整个故宫显得格外庄观。
c学生讨论回答
d教师总结
3. 总结归纳中国宫殿建筑的艺术特色
①整体:组群布局
②个体:结构精巧
③空间:灵活多变
④色彩:绚丽多彩
4. 课后思考题:北京的宫殿建筑是怎样体现出中国封建文化思想的?(提示:从建筑的布局和色彩这两方面来考虑故宫的设计思想)
教师总结: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的建筑布局,表现了一种庄严、肃穆、唯帝王独尊的威严气势。其设计思想突出了帝王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这就是宫殿建筑的思想内涵。
由此可见,建筑和工艺美术一样,也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它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而且还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教学小结:
1. 本教案只是一堂课的设计思路。美术欣赏,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由于学生的经历、文化基础、个性、情感等因素的不同,他们对同一件艺术品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避免结论性的评价,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讨论的氛围。2. 美术欣赏还可适当增加“美术评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以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第五篇:中国古建筑观后感
中国古建筑观后感
8集纪录片,感触颇多,作为一名小时候生活在徽派建筑院落中的设计工作者,更是引发了许多共鸣……
纪录片中共拍摄了100多处中国古代建筑,为我们很好的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脉络,领略了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经济、艺术、生活方式等在不同时期里对建筑的影响以及建筑的表现形式。以下根据片中建筑类别的年代做以下分类概括:
一、史前建筑:有实物考证的建筑发展史中,有距今8000年以上历史。当时主要以半坡式穴居式房屋为主,原始聚落是后来中国古代城市的雏形,形成了当时构木为巢的社会。后来树叉支撑横梁的建筑手法成为建筑上的一突破,这样能够建造出更大的房子。
二、早期建筑:随着距今3100年左右的河南殷墟遗址发现,出土了大量甲骨、青铜器、玉器、陶器、等精美文物,充分展示了中国商代都城风貌。当时还出现了建筑中上象形文字,如:家、宅、宫、宗等文字,从这些文物中能推测出当时商代建筑的基本形象,下有台基,上面木结构房屋。当时国家的出现、金属的出现、夯打技术的提高使房屋建筑技术不断发展,向前推进。“高台榭,美宫室“是当时的现象写照。后来到了汉代,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明堂壁雍”,壁雍指圆形水池,而明堂为水池上方的建筑。明堂壁雍是接受朝见和祭祀的场所,以及古代天子的明经宣讲之处。当时还出现了一些特色建筑,如:建阙,后来又演变成五凤楼的形式,现在的故宫的午门也由此演变而来。当时的佛教建筑也是一大特色,崖壁建筑,如:1500年前的悬空寺如今依然保存完好,以及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等。
三、唐宋时期:公元七618年唐建都之后,以大兴城为都,改名长安城,唐前的大乱到大治,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安定,经济、文化、对外贸易往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建筑风格特点:博大、恢宏、开放,结构技术、功能和建筑艺术高度融为一体。武则天的明堂为当时最大的建筑,最为辉煌,高86米,相当于现代的20层楼,仅用工期11个月,由此可见唐代的盛世辉煌,技艺精湛。当时还有一些著名的建筑,有蓟县的独乐寺、山西的敦煌石窟、五台山的佛光寺等。
宋代在当时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一半,建筑技术不断发展,北宋建国后,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建筑制作的著作《营造法式》。当时著名建筑有忭梁城、圣母殿、隆兴寺,应县木塔,嵩山少林寺等。结构出现多样性,包括:横梁式、穿斗式、井干式等
四、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经历元明清三代,元大都开启王都模式,方形建筑群,每边九里,大气磅礴,无论是漆艺、描金、彩绘等,在宫廷建筑中达到中国木结构建筑发展的顶峰。另外各地有特色民居的建筑百花齐放,如四合院建筑,更是对中国礼仪文化推向新的高度。特色民居还有客家民居、徽派建筑、窑洞民居等。中国园林建筑的发展也是中国建筑文明史上的重要标志,理水、叠山、莳花选石建造了清漪园…….随着中国皇家园林的发展,各地也相继出现了很多地方特色园林,如苏州园林、泰州乔园、扬州个园等,这些园林极具诗情画意,含蓄曲折,与自然相融合,形成诗意的精神文明的栖息地,无愧为中华之瑰宝。
总结:感叹中国古建筑文明,很多建筑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经历数次地震、自然灾害、狂风暴雨的侵袭仍屹立不倒,感叹中国工匠们的工匠精神、高超的技艺,以及对建筑质量、采光、舒适、礼仪等多方面的综合水准。这些古建筑都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更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要篇章。
感恩古代人类文明,感恩中国祖先,更感恩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者前辈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以及发杨传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要去珍惜和传承历史的文明成果,从古代文化中吸取精髓,融合当下,行之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