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学与常识:从“三个和尚没水吃”谈起-张宇燕
发信人: Economist(经济学家), 信区: EconForum 标 题: 经济学与常识:从“三个和尚没水吃”谈起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Sat Jan 22 23:13:28 2000)
经济学与常识:从“三个和尚没水吃”谈起 张宇燕
英国哲学巨擘罗素曾讲过一句话:哲学大师们的中心思想本质上都是非常简单的。从他的表述中我受到了鼓舞并发奇想:既然大师们的中心思想都极为简单,那么对它 的某种“逆”表述亦应成立,也就是说,每一个简单的事实或现象同时也似乎应能够有 着与某些大师的中心思想相吻合的地方。我不敢说哲学与经济学是否在精神实质上相去 不远或异曲同工,但有一点似乎是不言而喻的,那便是人们熟知的常识中蕴含着貌似深 奥难测的经济学理论。换言之,从我们耳濡目染的现象中不难找到理解经济学本质的钥 匙。
“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常挂在人们嘴边的谚语,所揭示出来的东西从经济学角度 上看是耐人寻味的。一个和尚独居时他可以挑水吃;两个和尚同住时他们可以抬水吃; 而三个和尚共处时却为什么会出现没水吃的结局呢?我们的探寻就由此展开。为了叙述 方便,我们稍微做些形式化的努力,即将一人独居、两位同住和三者共处分别用情况I、情况Ⅱ和情况Ⅲ来表示。
在情况I中,此位出家者挑水吃无疑是一种最合理的或是最自然不过的行动了,因 为水乃人所必需之物,除了自己去挑之外别无其他选择。另一方面,他的全部劳动成果 “水”的享用者或占有者也只有他自己。他可随心所欲地支配和消费水的原因,用经济 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其生产性行为和消费性活动具有完全的排他性。
相比之下,情况Ⅱ则稍许复杂一些。我们假定他们都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付 出愈少愈好而收获则多多益善——的人,即他们都是S.穆勒所说的经济人,那么其中的 任何一个都不愿看到别人“搭”自己努力的“便车”,坐享其成,同时又都在想方设法 搭别人的便车。这种情况下,他们必然也自然会在轮流挑水的问题上达成协议;而在水 的消费量问题上、在协议执行和违约制裁 虺头5任 题上讨价还价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显而? 见的是,在达成协议、监督其执行和对违约者的制裁的过程中,是要花费一定 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在某一 次“生产活动”中出现坐享其成者或曰搭便车者的现象,与 经济学中的热门话题“外部性问题”无异即某(些)人的行为使其他人或局外人的利益受 到了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换言之,在情况Ⅱ中,两位和尚的生产性行为和消费性活动 的排他性受到了限制。此时,消除外部性问题成了当务之急,而为达此目的所花费的时 间和精力——也就是经济学家常津津乐道的所谓交易成本的一种——可能相对巨大,在 工具的限制下(这一点十分重要)他们两人就很可能去寻其他更为简便和经济的合作方案 ——两人用扁担抬水。“两个和尚抬水吃”由此看来不 过又是一个对经济学的世俗或常 识性表述罢了:消除外部性同时使交易成本最低(因为两人抬水对双方而言十分公平易达 成协议)。
在情况Ⅲ里,我们所关注的问题的性质就开始发生变化。这时,由于工具的特点— —扁担和木桶——所决定的,或一个人挑水或两人抬水,在每一次“生产活动”中必然 会出现一位搭便车者。换句话说,在情况Ⅲ中,外部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再考虑到他 们三人同时又都是趋利避害的经济人,其最终的不欢而散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上述 这种由外部性的存在而直接引起合作失败,是我们得到的有关“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第 一个解释。
不言而喻,多人合作行动一般说来是多次性(或往复的)的。这便暗示出了在一次性 行为中存在外部性效应可能会随着行为次数的增加而逐渐被消除。不妨设想一下,三位 和尚即使不是绝顶聪明,至少也是肯动脑筋的。他们不是消极静候而是积极地以“谈判 ”的途径来解决因“第三者”的存在而引起的外部性问题。他们可能提出下面两种可供 选择的方案:三人各自在三天内轮流值日挑水,或轮流每两人每天值班抬水。显然,无 论采用哪种方案,在三天内的值班打水行为中,每人所付出的辛劳毫无二致,至少在理 论上是如此。但由此我们就 能得出搭便车现象完全消除的结论吗?非也。
在讨论情况Ⅱ时,我是有意把“其他条件”排除在外的,目的是避免过早地把问题 复杂化。至于“其他条件”,无非指某些随机事件(如天气变化和疾病侵身等)和客观事 实(如每人的身体条件上的差异及消费品的不同,以及道路状况等)。所有伴随这些“其 他条件”而来的麻烦,可能使这种谈判失败。比如说,和尚甲爽快地接受了第一种提案,但和尚乙和丙则由于认为甲所消费的水是他们两者消费量的总和而反对,并提出了一 个新的替代方案,要求甲付出的劳动与所消费的相等。对此,甲则认为它损害了自己的 利益而拒绝采纳。考虑到精确地计算出各人的消费量即使不是不可能的至少也是费用颇 高的,无休止的讨价还价本身就可能出现“没水吃”。假使三位接受上述两种方案之一,吃水问题也未必得顺利解决,因为要使其方案行之有效,还须确立一系列处理随机事 件的附加条款,如某人生病时他人的替代及在雨天或雪天挑水的补偿等等。遇到有人偷 懒时,显然还应加以惩罚,为了防止规则或协议被破坏,必要的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情况Ⅲ和情况Ⅱ所面临的交易成本问题如出一辙,但其各自的生路却大相径庭,这 表现在情况Ⅲ无法象情况Ⅱ那样在组织内找到“经济”地消除外部性效应的途径。这种 起因于高交易成本的合作失败,便是我们为“三个和尚没水吃”所做的第二点说明。
毫无疑问,人们是不会一声不响地渴死的,三个和尚也不例外。为消除外部性效应 而付出的交易成本的“高”也只能是相对而言的。这种相对性主要体现为在情况Ⅲ下的 组织内部使协调机制得以运转的费用高于其他组织形式——或解散该组织或创建新组织 ——的运营成本。既然在情况Ⅲ的组织形式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种类可能是更为有效的消 弥外部性影响的办法,那么情况Ⅲ本身变成为一种不稳定的组织——其结局为合作失败 后大家各奔前程以求解决干渴问题——也就容易理解了。是否能将此视为阐明“三个和 尚没水吃”的第三个理由呢!
从局外人的角度看,即使三者就水的供给方式问题最终达成了协议,但消费过程未 必平安无事。假定水的消费量每人每天各有所异,那么,有些人的消费选择或行为恐怕 带有“掠夺”性质的。作为消费者,他(们)在使用水时极可能忽略对水的有效利用,同 时,尽可能多地满足自身对水的需要,如把脏衣服集中于该日洗完,虽然它们可能还不 够脏。如果我们承认这种消费行为的合理性,那么就不可避免地接受浪费水资源的现实。由此可见,情况Ⅲ还自然地伴随着一个派生结果:生来俱有的外部性效应在一般意义 上为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这 一经济学最高原则的实现设置了某种天然障碍。(顺带提一 句,经济学的这一最高原则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马克思以精练的语言所概括了。在《政 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他写到,经济学要研究的是如何“合乎目的地分配它的时间”,进而达到一种“符合其全部需要的生产”。)显而易见,从效率观点看,情况Ⅲ的不稳定 以至解体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一旦把情况Ⅲ看成是一种易变的不稳固形式,那么在它面前,至少摆着三条路。一
是回 到情况I;二是演化为情况Ⅱ并外带一个“情况I”;其三是走向一种崭新的组织 形式,如再 引入一位和尚组成一四人团体,我称之为情况IV。从情况Ⅲ回到情况Ⅱ和 情况I,其目的 在 于消除外部性效应和回避过高的交易成本。因为情况I和情况Ⅱ的生 产和消费较之情况Ⅲ 更 具排他性。而排他性恰恰又是当今经济学帝国中一块新崛起的 殖民地——产权经济学— —的 理论支柱之一。排他性,在我们的故事中仅表现为个人 是自己劳动成果的唯一享用者或 公平地与合作者分享之,它的一个客观的而且在经济 学上十分有意义的结果,是避免了可能 的浪 费而提高了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这里特 别需要指出的是,前面提到的转换过程或方向 仅是 众多选择中的两种。在特定的条件 下,情况IV的出现也在情理之中。为什么呢?
从理论上讲,情况IV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的协作形式而存在,它至少要满足一个前提
条件,那就是采用它所带来的“净收益”必须要大于其他组织形式(在我们的视野范围 内为情 况I、Ⅱ和Ⅲ)所带来的“净收益”。他们要尽可能的降低在情况Ⅲ中存在的或 潜在的为消除 外 部性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其次,它还必须创造出某种额外或附加收益。我们不妨设想情 况IV 在降低交易成本中产生了一位拥有绝对权威的人物。他通过发 号施令,使其他三人劳动,并 严格监督各人对水的消费。结果,情况Ⅲ的外部性问题 得到了抑制,同时交易成本亦大 大下 降。在情况Ⅳ中,为争取附加利益或额外收益,我们假设,在通向水源的山路崎岖不平且常 有毒蛇出没。此时,两人抬水在后而一人 在前打草惊蛇这样的协作对他们每人来说可能 是相 当合算的,否则如果他们单干(情况 I)或两人合作(情况Ⅱ)其直接的“生产性”费用会相 对 高得多,因为他(俩)可能不得 不走走停停,甚至根本无法承担此种性命攸关的生产性活 动因 而使得成本无穷大。结 果,这种所谓附加利益便被创造出来了,进而情况Ⅳ也就伴随着 这些 条件自然而然地 展现于人们眼前了。
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同比例的投入增加而引起的更大比例的产出提高的现象,经
济学 家们称之为“规模经济”。不难看出,情况Ⅳ中被创造出的额外收益不外乎是规 模经济 的结 果。当然,有规模经济也就同时有了它的对立面——“规模不经济”。用 我们的故事来 说,在那种条件下让四个人去完成同样的“体力”工作。它所带来的产 出增量却极可能小于 增加 第三个人时所带来的增量。如果只有一副扁担和一只水桶时,追加的人越多,每增加的 一个 人所带来的产出增量,准确地说是对产出提高所做出 的贡献就越小。这便是经济学中著 名的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不过,无限度地追加人数(投入)是不现实的,因为情况IV中的四人 合作 格局——除了三位直接参与打水外还有 一位并非可有可无的发号施令者——达到了规模 经济 后便会稳定下来。这显然亦是经 济人的最适宜选择。由此而引申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派生 结论 是,生产规模的大小决定 于交易成本的降低和规模经济的实现。这便是许多经济学家用 来解 释企业规模或企业 边界问题的基本思路。前面曾说到,情况Ⅳ中的参与者无疑是认真考虑过单干或两 人合作的,但他们最终 都放 弃了。究其原因,不过在于认为情况IV净收益更高罢了。换个角度看,他们之所以放弃 其他 选择,仅在于他们通过计算感受到如果还这样做其 潜在损失颇巨。这里所说的“潜在损 失”,实与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机会成 本或曰影子价格——无异。在人们做出选择 决策 时,它通常至关重要。
如果把情况Ⅲ向情况I和情况Ⅱ的转换看成是使生产和分配活动更具有排他性进而 提 高 稀缺资源配置效率的过程,那么它向情况IV的过渡也是服从于同样的目的。区别 在于途 径的 不同,前者是通过“分散化”而达到,后者则依靠某种“集中化”而实现。在这里具有 独特 意义的是,在各种特定条件下,各种“情况”都会应运而生,都不 失为一种选择。就条 件而 言,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即生产工具的性质,生产者的状 况(所掌握的信息、素质等)和生 产对象。
在结束本文之前,做几点补充性说明。用一个谚语或常识性故事来阐述经济学的基
本问 题,一方面可视为忽发奇想,另一方面也可被视为一种尝试。奇想也好,尝试也 好,我 所以 这样做是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的:经济学如果真要不愧对它所拥有的科 学美名,那么 它就 必须而且能够对常识做出自己的解释。再者,也正是由于谚语或常 识的特殊性和简单性 —— 经济学的生命力部分亦应源于此,企图从某一个简单的事例 中把握整个经济学可能不过 是异 想天开。比如说,交易成本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寻找 的角度看,说“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 必然 存在,我以为也有点偏颇之嫌,因为在 情况Ⅲ中也完全可能出现一位智力超群或臂力过 人的 人物,从而使之稳定化。最后,本文的叙述方法在相当意义上是演绎的,而这种演绎过 程远 未完成。不难想见,水虽 是和尚们的必需品,但它只是诸多必需品之一。他们还得吃饭、吃 菜。如果三个人各 司一职,假定三者间存在分工并有剩余的交易,那么我们便仍能从他 们的 各种形式的 协作中发现新的东西。举例说,货币至少需要有三人参加的交易或博弈行为 方能 产生。交易或协作中的欺骗行为多到两次以上时,伪作者就极可能受到其他成员的排斥 或“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进而其未来损失或风险更大。这便是亚当·斯密在《道德
情操 论》中所揭示的基本的社会学原理之一。经济制度得以产生的原因之一亦在于此。
说到此,我很想谈谈我所体验到的一种感觉:经济学与数字“3”之间恐怕有着某 种 神 秘的联系。这还不仅仅是有感于“三个和尚没水吃”和“三次欺骗的社会经济报 复”。不过 对此问题的讨论已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10.99]
第二篇:从耶鲁与北大的招生广告谈起
从耶鲁与北大的招生广告谈起 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 汤敏
最近我发了一条很火的微博,估计全国有几千万人都看到过它。在这条微博中,我把耶鲁大学学生做的一个招生视频与北大的一个视频链接都放在一个微博里,由大家看后进行对比。耶鲁大学的招生广告是由一百多个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拍摄的,内中载歌载舞,画面十分活泼。在短短的几分钟中,就把年青人最想知道,也最容易被打动的耶鲁大学的几个侧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最令我感动的是一对母女发的一则评论。看过视频后她的女儿说,她以后每天要看一次耶鲁的片子,这样写作业时才有动力。她妈妈则评论说, 无论今后女儿能不能上耶鲁,她都由衷地感谢这个极为打动人的视频。
而北大的视频据说是北大艺术学院的一个老师带一批专业摄影师制作的。平心而论这个视频比我们其他大学八股式的招生广告好了许多倍,画面很美,意境也很深沉。但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跟耶鲁的一比,差距就显现出来了。网上是骂声一片。当然,也有赞许北大片子,对耶鲁片子不以为然的,但数量很少,不到5%。
有人说,拿北大与耶鲁大学来比,本身就不公平。耶鲁是世界一流的学校,北大最多也只能是中国的一流。然而,这里比的不是两校的教学设备,教师师资,而是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教学理念。人们常说西南联大是世界上最短命的大学,只存在了七年。它的教学条件非常艰苦,学生在煤油灯下看书,教授在茅棚里上课。但西南联大却培养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70多位院士和众多的大师。这说明不是今天学校的硬件条件不够,而是我们办学的理念、办学的方式出了问题。钱学森临终前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就是对我国当前的这种僵化的教育的又一个挑战。
怎么办?
一方面我们要加紧教育改革, 迎头赶上。另一方面,要另辟蹊径,别把希望都寄托在现有大学都能成功改革这一个篮子里。应该采取邓小平当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建立一个大学中的“深圳”,一个大学中的“特区”。在大学的池中引入一条“鲇鱼”。十年前我就曾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上写过一篇文章,幻想过如何办一个崭新的大学。这个大学应该是私立的,拥有相对不受束缚,非常灵活的全新机制。要能试一试用国际通行的办学方法与机制,有能够吸引与留住一流人才的能力,有能够筹集到巨额资金的新机制。另外,从大学校长到教授的选聘一定要有完全的自主权。不然的话,早期汕头大学的教训,近期深圳科技大学的尴尬都说明了,小打小闹地投入,半心半意地改革,都改不出名堂,难以出现中华民族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流大学。除了按国际通行的方式来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一流大学之外,还可考虑根据21世纪的特点,在我国办一个更新模式、更大影响、为更多大学生服务的新大学。一些资料表明,在网络化、全球化的今天,大学教育也在酝酿着革命性的变化。美国大学本科现只有20%是采取18-22岁在校园住宿、上课传统模式了。从学习的内容到学习的模式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在最近的几个微博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未来的大学生为什么不能在网上听由数个诺贝尔奖大师们开的物理课,经济课、化学课,通过考试拿本学校的学分呢?在无数大学中,为什么还要让那些倒了三手四手后的庸师们耽误大学生的时间呢?一个三本学校的学生看到我的微博后评论说:“我就是在三本学校的,老师上课真的不行,完全是打酱油的。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讲什么。东西拼命往简单的地方讲。这真是在浪费我们的青春。大部分人全部是图书馆自学的。” 我们不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吗?
实际上已经有人在考虑这种方式了。比尔盖兹与乔布斯就曾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的设想是未来教育模式可让学生们先利用网络自学,上课老师再针对学生疑惑解读。实际上,我国大学中的网络大体上都能支持视频教学。网络视频很快就能做成3D的了,除了不能与教授握手之外,在家中,在宿舍中都可以上课。网络教育的好处不仅能有最好的老师,严格的考试,更重要的还能做互动式学习。试想,每上一课,你可与几千个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在网上讨论,辩论、批判,创新、实验这些刚学到的新概念、新知识。这样的四年学习经历,你有可能学到自己真正能理解,能参与创造的知识。而且,没有校园的约束,没有学历的约束,工作后完全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终身学习,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世界。
这种网络大学也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科研模式。把老师围在学校中的科研模式,有极大的局限性。而在我们设想的新网络大学中,可能并不一定需要在校园中养很多大牌教授,而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跨学科的问题上,重要的是要创造出一种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一种成果分享机制,把全中国、全世界在几个领域学者组织起来,把关心这些问题的企业网罗进来,共同研究与探讨一些跨学科、跨领域的新问题,通过网络不断的交流与创新。有人说,连外国都还没有这样的大学,中国能先有吗?为什么不能呢?中国是一个大国,有全世界最多的大学生,但高水平的教师奇缺。我们的教育投入也很不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穷则思变。一张白纸能画更新更美的图画。中国更应该采取这种大规模、高水平、低投入的方式来办一些普及性的大学。能不能在那些缺好教师的二本、三本学校中先尝试通过网络来上主要的基础课呢?那些学校师资不足,学校、老师与学生有强烈的改革愿望。能不能从那些大部分学校开不出,但学生又特别需要的课,集中全国的力量,甚至到全世界找最好的老师在网上开这些课呢?
坦率地说,跟在别人早已驾轻就熟的模式后面,我国的大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很难赶上世界一流大学。而这样的网络大学的新模式,有可能让我们另辟蹊径,创造出一个世界第一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第三篇:2012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预测与总结(经济学)
2012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预测与总结(经济学)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万人期待中已经拉开序幕,众人皆知,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常识模块知识庞杂、涉及广泛,但依然是有章可循,现老师将在下文中针对必考的经济常识进行部分梳理,以求为考生的备考锦上添花。
一、宏观经济政策
考生必须知晓的第一个知识点是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应积极稳妥、审慎灵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1年的财政支出,明显突出改善民生和结构调整,并致力于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三农”、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建设,用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比如为了拉动内需,就要增加居民收入,这样在结构性减税的安排上,可能会更加注重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通过一系列带有总体减税倾向的安排,实现低收入群体减税增收的目的。
就货币政策而言,“稳健”二字意味悠长。在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下,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就是要化解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两难相冲突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一方面,要回收巨量的货币流动性,控制物价,比方国家在2010-2011年间多次提高银行的存款储备金率,直至现在的21.5%;另一方面,要阻击国际热钱的流入,表现为这一年来美中汇率在不断降低。
二、《个人所得税法》修改
考生还应在备课中对火热的2011年9月1日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制度予以关注。在这场改革中,具有记忆意义的知识点有下列主要内容:
1、工薪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
2、工薪所得税率表由9级简并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最低一档税率由5%降为3%;
3、调整了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税率级距;
4、涉外人员附加减除费用标准由2800元调整为1300元,总的减除费用标准维持4800元不变;
5、申报缴纳税款的时限由现行的次月7日内延长为次月15日内,与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申报缴纳税款的时限一致。
三、通货膨胀与物价问题
通货膨胀也无疑是今年备考的热门话题。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的>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具有记忆意义的在于,2011年上半年CPI同比上涨5.4%,跌破了5%这一标志性刻度。
总之,以上三个知识点可以说是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的考生都必须能够掌握的必考点,在此只为各考生予以提示,考生在备考尚需进一步补充和深入。
第四篇:从经济学角度浅析房价上涨因素与限购令影响
从经济学角度浅析房价上涨因素与限购令影响
摘要: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阐述自己对于两个现状的看法:房价持续上扬和限购令在我国的实行。并结合当前社会房价事实,初步分析其成因,探究其解决方法。
关键词:房价上涨、限购令。
一、实证分析房价背景
从2003年初,我国房价开始出现明显大幅度上涨,此后六年多时间里逐年跃升。其中2004和2005年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曾达到16%和15.2%的增长水平。虽然进入2008年年中以后房价增速曾一度放慢甚至有所回调,但进入2009年3月份以来又重现高涨势头, 3-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月度环比数据连续6个月上涨,增幅也逐月扩大。为此,2010年政府出台“限购令”,房产市场热度有所降低,并对价格调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截至2011年1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报告显示10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首次环比下降,价格下降的城市翻倍增加。有机构表示,房价拐点正式确立,预计未来半年左右,下跌城市数量还将持续增加。
二、影响房价总体上涨的因素
由于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情况复杂,但总体还是呈上升趋势,因此这里仅考虑影响房价总体纵向上涨的因素。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需求量持续上升。主要包括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这是影响房价最主要的因素。我国人口近年来虽然增涨趋势有所减慢,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未曾停歇的城市热潮使得城市人口压力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人们对住房的刚性需求给了房价上扬的机会。
除此之外,对我国很大一部分有经济实力的人来说,用购房的方式实现闲钱投资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这种投资会形成两个结果,第一是空间资源效率的降低,主要表现在城郊。很多购买者投资在城郊别墅上,这些别墅将被空置,使得资源没有被有效利用,降低了社会效率;第二是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热潮。因为在市区内购买的第二套房是体现投资的功能,所以很多购买者会将其出租,从外来人口中汲取利益。由此,人口的涌入又会带来新的住房需求,从而形成巨大的需求缺口。(现在受到了“限购令”的影响,弹性需求已经有了降低。)
2.有限的供应量。资源总是稀缺的,这不光光是相对而言,对土地而言,客观事实上它
也是稀缺的。加之近年来政府的调控主要针对土地供应加强控制和管理,造成供给缺乏弹性。结合大量的需求量,供应的短缺使市场供求矛盾,为达到均衡,价格升高在所难免。
3.地方政府对于房价提高的间接支持。地方政府是一块区域内国有土地的实际拥有者,2002年分税制的修订促使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储备制度增加收益。这使得地方政府成为了新增土地供给的垄断者,为取得最大收益,土地的价格会上涨。而在房屋的总价格中,地价本身的成本就占到了40%以上。故此,土地成本上去了,房屋卖价自然就会提高。
4.自由的房地产市场。早在上世纪的经济二、三十年代凯恩斯已经提出了自由市场无法弥补的缺陷,自由的房地产市场会导致实质上的不公平,很多低收入人群无法获得自己基本的居住权。在这时政府的有效调控就是必须的,但是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虽然曾经出台过相关调控措施,但是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房价过高问题,反而导致公众对其控价能力的不信任。如“限购令”的出台,很多人并不对此抱有信心。
三、“限购令”对地产市场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住房市场出现了非理性膨胀,已经发展到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无法持续健康发展的地步。为彻底遏制投机和过度投资,被称为“最严厉楼市调控政策”的“限购令”应运而生,它的出台给地产市场带来了两方面的作用:
正面作用:
和前几年控制土地供给的宏观政策不同,限购令是在支持消费者合理的刚性住房需求前提下坚决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换言之,限购令是通过行政手段控制住房市场上投资投机型住房需求和刚性需求比例。它作为行政命令抑制投机和部分投资性住房需求,从根本上平衡供给和需求的矛盾。现阶段住房总供给在逐步增加,投资、投机型住房需求又被有效抑制,从理论上来说,原来的供需关系将被打破,新的供需关系将建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拉着房价回归理性。
2011年10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报告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下降的有34个城市,持平的有20个城市,上涨的有16个城市,价格下降城市个数首次超过上涨城市个数。环比价格下降的34个城市中,包括全部4个一线城市,南京、济南、杭州、宁波等共15个二线城市,温州、九江等16个三线城市。与9月份相比,10月份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增加17个,价格上涨的城市减少8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0.2%。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仅温州、宁波2个城市价格下降,说明浙江是本轮全国楼市调整的急先锋。这些数据表明各地政府出台的限购令细则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即成交量明显下降,房地产的价格涨幅放缓,基本控制住了房价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稳定了房价。说明国家的这项宏观政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负面作用:
1.造成三、四线城市房价上升。在一二线城市实施限购令以来,被“限购”的需求必须要找其他途径解决,于是需求转向还没有被“限购”的地区,需求的上升造成价格上升。
2.抹杀当地居民住房改善需求。由于限购令规定家庭的购买数量,一个家庭想要改善自己的住房条件就变得十分不便。这在抹杀投资性购房的同时,无差别的抑制了合理的购房需求。
3打击外来人口就业积极性,引发社会矛盾和不满。当一个有文凭有热情的外来青年人进入城市,等待他的不是美好的稳定的发展未来,而是规定他在短期内无法购房的政策。限购令在阻止外来投机购房的时候,似乎折射出了一种“排外”性质。
4.硬性改变市场性质,不利于长期发展。限购令的强制性已经超过了政府对价格的调控,它是直接的削弱市场需求,这样硬性的改变是违背市场的运作的。有很多人认为,“限购令”只能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的效果,长远来看反倒是破坏市场运作的政策。
我认为,在房价飞速上升的大背景下,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调控房地产市场经济。“限购令”是至今为止,最严厉的的政策,暂且不说它是否有长远的效果,至少短期内,它已经起到了冷却房地产市场的效果,这在房地产泡沫化的当下是一剂救心丸。但是同时,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这一政策,它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是不可回避的。短期内“限购令”的奇效注定不能长远,政府的后续政策能否起到调整房价走势的作用才是关键。我们应当看到“限购”不是独立的,它应该和其他宏观调控政策一起作用。
四、对调控房价的政策建议
1.增加住房供给,主要实现保障房、经济适用房的落实。再严厉的“限购令”也只是片面的砍掉了需求,而没有解决供给上的问题。只有供需平衡,才能释放外来人员的住房刚性需求,才能在劳动资源不流失的情况下,既保证合理住房,又能使社会安定。
2.通过房产税逐步调整购房动机,从根本上解决购房需求。“限购令”在缩减了弹性需求的同时,也把部分合理的住房需求一并抹去,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居民的购房动机强烈,满足了居住需求后急于靠住房投资。适当、合理的增加房产税可以起到长远的稳定作用,从而降低人们用住房投机的可能。
3.宏观上控制货币数额,依旧要把重心放到货币政策和金融手段上,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限制外汇热钱流入,同时鼓励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完善宏观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 孙波,高地价、高房价生成机理及后果,载《学习与探索》,2010年02期
[2] 张继梅, 试论我国高房价的生成机理——兼谈房地产市场维稳的对策,载《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3] 郝纳新,我国房价上涨影响因素浅析,载《人口与经济》,2011年S1期
[4] 孔红枚,“限购令”特定时期调控房价的辅助手段,载《中国房地产》,2011年15期
[5] 程鸿群、何汶金,限购令让房价“何去何从”,载《城市开发》,2011年08期
[6] 张克,“为了发展,我希望房价能降下来” 访北大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苏剑教授,载《检察风云》,2011年第09期
第五篇:从经济学的角度思考我国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范文模版)
摘要:根据我国目前发展的现状,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如何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并提出相应对策: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产业生态化,充分利用政府调控。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化;政府调控
一、导言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而马克思在研究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破坏的解决方法时就已经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在这里马克思提到了“靠消耗最小的力量”,这恰恰正是当今节能减排,构建节约型社会思想的萌芽。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也专门讨论了“生产排泄物的利用”问题,提出要进行废弃物、排泄物再利用,使“生产废料再转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使排泄物再回到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这是今天循环经济思想的最早萌芽,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依靠科学进步和工艺改进对废物进行再利用的主张和具体措施。
前人为我们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应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正确认识我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根据具体国情,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二、我国当前面临的发展状况
(一)我国生态环境先天脆弱
众所周知,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可是我国的国土状况却不是最好的。据统计:我国70%的国土面积每年受东亚季风的强烈影响,6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丘陵,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的生活和生产,35%的国土面积受到土壤侵蚀和荒漠化,33%的国土面积为干旱区、荒漠区,30%的耕地面积为酸性土壤,20%的耕地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或海水入侵,17%的国土面积构成了世界屋脊,中国大陆平均高度是世界平均高度的1.83倍。在这种毫无优势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我国众多人口又使得人均资源相对贫乏,从而导致我国的平均综合发展成本远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
(二)经济增长模式不合理、生态环境惨遭破坏
我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整体不高,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导致生态严重破坏,如森林退化,草地、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土壤侵蚀和荒漠化面积增加,生物多样性减退;自然灾害频率加大且危害程度增加,特别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黄河断流,长江等水系的洪涝灾害,沙尘暴的频繁发生以及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迅速发展,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严重。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不当等人为因素起了重要作用。而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及条件,治理水平都无法跟上污染速度,我国正在被迫走“边发展、边污染、边治理”的道路。
像我国目前的粗放型“原料-产品-废料”传统生产模式的“三废”综合利用率低,对环境污染大,而“原料-产品-废弃物-废弃物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发展的又不够成熟,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实现我国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对策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一般而言,如果注重经济发展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则可能会制约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财富的积累。因此,我们要采取合理的对策,在经济得以适度增长的同时又能够保证生态环境不惨遭破坏,使得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
(一)发展循环经济
1、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及目标
21世纪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惨遭破坏的同时,资源、能源供应紧缺,价格上涨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逐渐使人们认识到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急需一种适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循环经济
应运而生。
一些发达国家以3R原则①为基础发展和实行循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其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已基本解决的基础上,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解决由后工业化和消费性社会结构引起的大量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则相对较低,人均消费水平也仍然偏低,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我国向工业化快速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阻碍。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依赖于发展循环经济,才有助于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将循环经济作为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缓解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对经济造成的重大影响,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建立工业生态园区来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环境质量和经济效益,在消费领域乃至整个社会范围内,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环境友好和节约型社会。
2、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利用,包括物质在经济系统的不断循环以及物质在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经济和资源环境的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它立足于自然和社会经济整体内,强调系统整体最优,而不仅仅是单一的生产环节。鉴于产业系统在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实现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多样、功能完善的,能促进物质和能量在自然和经济整个系统内高效循环和流动的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这个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就是产业生态系统。
二)发展产业生态化
1、发展产业生态化的背景
在现代化工业迅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温室效应等问题也日渐突出。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环保运动由群众活动上升为政府行为;到1992年《21世纪议程》的制定,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由一种口号转变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行动的开始。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利可图,企业就必须提供消费者需要的绿色产品,寻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降低成本和达到环保法规要求,把生态学原理引入工业生产体系中,模拟生态系统功能建立工业生态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工业生态链,以低耗、低(无)污染、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这种工业体系被称为“工业共生体系”或“生态工业园”。
之后世界各国先后建立了各自的生态工业园区。
2、实施产业生态化的策略
(1)环境成本内部化所谓环境成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由于破坏环境而形成的成本,包括:环境破坏造成的当前福利损失;治理环境所需的成本和费用;环境破坏给子孙后代造成的福利损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科斯定理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市场将外部效果转化为内部效果,也就是使环境成本内部化,即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产品成本中,消除其外部性。主要方法是界定环境资产的所有权,通过市场化产权协议的办法,使环境资本产权化,合理确定土地、矿产、森林等环境资产的价格,充分补偿资源和环境成本,使资源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社会总体福利。
我国应该通过法律法规、社会舆论大力宣传,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加大污染处罚力度,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以使企业将环境成本计入其产品成本中。从长远角度看,环境成本内部化会给企业带来收益,因为随着消费者对绿色产品认可度的提高,产品的销量得到保证,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声誉,为企业带来无形收益。
(2)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促使企业节能减排①财税调控目前我国一方面水、电、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严重紧缺,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资源市场价格低,造成严重浪费。资源利用不充分,已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那么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应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加大经济处罚力度,收取高额的环境污染费,以抑制污染行为。为了控制环境污染,也可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税率。污染越轻,税率越低。一旦污染超过某一规定值,企业将支付高额的税费。
②建立“碳信贷”的排放交易制度“碳信贷”是指企业可以把自己的减排量拿到市场上在企业间进行出售,卖出减排量的一方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买入减排量的企业也可以避免因无法完成减排量而遭到处罚,充分体现了“谁环保谁受益”的原则。
③设立碳基金和减排基金
碳基金主要面对中小企业,用于咨询节能技术和购买节能设备,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减排既定目标。
减排基金主要是为各类企业实行有效减排技术的推广、企业环保项目的实验和减排项目的实行服务,目的是强化企业减排温室气体的意识,增强企业减排主动性。
④优惠信贷、鼓励环保
政府可以对环保项目或绿色产品提供优惠贷款,通过信贷杠杆,鼓励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企业用于防治污染和废物回收利用的资金,可向银行申请优惠贷款。
努力将节能环保发展为一种社会时尚,通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推动,使节能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
(3)营造绿色企业文化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加入生态文化的内容,塑造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绿色企业文化。我国企业都应该自觉保护环境、资源、生态,实施绿色企业文化战略,进行绿色文化建设,既要重视经济效益,又要重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满足现代消费者追求绿色产品的要求,提高企业产品的生态含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加强政府调控,促进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
1、合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政府在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政策进行合理调控。首先,鼓励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增长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经济增长遵循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原则;通过征收资源税、污染罚款等方式来促进企业和消费者进行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其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手抓,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同步进行。企业应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组织经济活动,安排生产。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传统工业,淘汰落后的技术工业。调整投资结构,建设环境友好型项目和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源头控制生态破坏,防治污染。最后,逐步完善环境法制建设,利用市场机制,强化环境管理。我国现有的政策计划不足以满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协调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之间和谐发展问题。
2、科教兴国,发展科学技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必然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生产力大幅提高,经济也迅速飞跃。
伴随而来的是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破坏。从长远看,有形的资源和资本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要寻求协调发展和更高的经济效益我们越来越多的依赖于知识和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淘汰落后工业,达到高效、低耗、低污染和协调发展的目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3、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政府应通过宣传教育、发动公众参与等手段,提高整个民族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企业清洁生产,个人绿色消费。提高环境意识不能只局限于少数的研究学者、高级管理人员和环境科学人员,而必须渗透到整个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的大力宣传,提高公众整体的环境意识。增强环境责任感,迎接环境问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自觉顺应世界经济的绿色潮流。
注释:
①“3R”原则即资源消耗的减量化.Reduce、消费和使用过程中的产品再利用.Reuse、废弃后的废物资源再循环.Recycle。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927页。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2)[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李慧明,朱红伟,廖卓玲.论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系统之构建[J].现代财经,2005(4):8-11.[4]黄志斌,王晓华.产业生态化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0,14(3):7-8.[5]李敏,韦鹤平.关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