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叙说

时间:2019-05-15 09:1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故事叙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故事叙说》。

第一篇:教育故事叙说

教育故事叙说

用心浇灌花蕾终会绽放

区县:乌市高新区新市区 学校:第三十六小学 姓名:冯俊慧 学段:小学 类型:教育故事

联系方式:***

教育故事叙说

用心浇灌花蕾终会绽放

他叫杨晨个子不高,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男生,从一年级开学不久他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上课不是做小动作,就是愣神,语文书什么时候都在地上,桌面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空空如也,相反他周围的地面却一片狼藉。课堂上他从不动笔写,只要你不点他的名字,他始终望着一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为了帮助这个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是大伤脑经,批评、吓唬、表扬,一切对于别的孩子管用的手段到他这里只能收到3分钟的效果,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是又气又急。有时我甚至想我怎么那么倒霉,摊上了这么个学生,习惯差,成绩差,在一次次教育无果的情况下,我对他失去了耐心,态度也开始变得粗暴起来。

然而一次与家长的沟通使我的内心泛起波澜,转变了自己的态度和方法。杨晨的爸爸身体有一些残疾,可能也正是因为自己身体的残疾他对这个孩子才更加的在乎,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成长。然而上学以来孩子的种种表现让这位父亲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情急之下对孩子也大打出手。当父亲谈到有时在孩子睡着后看到孩子身上的淤青他常常会忍不住流泪时,我看到这位父亲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我的心里一下子如打翻了五味瓶,是啊,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都希望孩子聪明可爱,在学校表现优秀,他们也都在不懈的努力着,作为老师我怎么能对一个在学习上刚刚起步的孩子失去耐心和信心呢?于是我和孩子的爸爸商量我们一起努力,只要家校共同配合我相信这个孩子会有进步的,听我这么一说,孩子的爸爸激动地说:“老师只要您不对他失去信心,我们做家长的一定会积极配合老师,我只是希望这个孩子在比别人慢的情况下能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哪怕是蜗牛的速度,老师请您一定拉着他走!”我的眼睛也有些湿润了,我用力的点点头。在与杨晨家长的这次长谈后,我转变了我的态度,我想面对这样的孩子我能不能把对他的要求降低一些呢,也许这样孩子的思想负担就会减轻,学习也会变成快乐的事情了。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再把他和班级里的别的孩子作比较,对他的要求我也试着降低一些,我突然发现我心理的门槛低了,这孩子在我眼里学习也变得好多了。我会发现有时面对我的问题他也会举起小手,而且读书的声音特别洪亮;有时脏乱的作业中也会有一两个字写得横平竖直。于是改他的听写我不再给他把错的字圈出来,而是把写对的字打上红对勾,有时红对勾多了我还会在他的本子上画个小笑脸。

有一次课堂听写改完后,我发现杨晨又错了很多,于是我利用午休把他叫到办公室,我先把错了的字给他讲了一遍后让他改错,然后再给他听写,结果还是不会,我有点着急了,都改过了怎么还不会呢,这时杨晨低着头小声地对我说:“老师我想问你个问题。”我说:“什么问题?”“老师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记住这些字吗?我总是记不住它们。”我的心里一紧,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不是他不用心,是他不知该怎么做啊,他心里一定也很着急。于是我把他拉到怀里说:“老师有个好方法,教给你,但你要用心学哦!”说着打开语文书拿起他的小手教他如何边说边用小手书空记生字。我让他把每一个字用小手在桌面上边说边写一写,再合上书写,不会写的打开书再仔细看看,然后再合上书写一写。就这么陪着他说着,写着,我和他一中午完成了两课生字的识记。当我再给他听写时,我吃了一惊,呀,刚才记不住的字这会儿都写上来了,听写完一批改,他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98分,他看到红笔写的98分开心地笑了,说:“老师我居然能得98分,太好了!我要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看,他们也一定会为我高兴的。”我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希望的火花,我也会心的笑了,我想这也许是改变杨晨的一个好机会。

在以后的听写过程中,我会提前告诉他我第二天的听写内容,让他回家用我和他一起记忆生字的办法提前复习,每次听写完只要他有进步,我就在班里大肆表扬一番,没想到结果出奇的好,听写的进步带动了他其他方面的进步。课堂上他开始和同学们一起读书了,动笔写作业时,他也比往常积极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发现他自信多了,笑容爬上了他的脸庞。他开始主动做值日了,他桌子周围的纸片也少了,当班里同学忘带美术用具时他主动把自己的借给别人使用,有时他也会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围在我身边给我捶捶背,揉揉肩,给我讲笑话,给我猜谜语。令人惊喜的是在一个学期结束时评选班级进步学生,同学们把宝贵的一票投给了杨晨,这让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拿到奖状的他笑得是那样的灿烂。

杨晨的转变过程也让我深深感受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美丽的小花,都能散发出芬芳的香气,他们或浓或淡,或多或少,只要我们教师不放弃,用欣赏、鼓励、宽容、爱心去精心的浇灌,那么这些蓓蕾终将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第二篇:教育故事叙说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演讲稿

滨海新区实验学校潘旭

经过多年的为人师表,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虽没有那么多的感天泣地的故事情节,但也有印象深刻和意义深长的故事情景。有人说老师是甘为人梯,默默耕耘,而我只愿做那一颗小小的铺路石,静静地躺在泥土里,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我们的新一代走在我们铺平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奔向前方。我的平凡而简单的故事还是从这件小事说起吧!

因势利导

我班里有一个叫周思涵的小女孩,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成绩还可以,而且小嘴巴挺能说会道的,好像一只小“百灵”。由于她父母经商没时间管她,年迈的爷爷、奶奶宠着她,她自己由于年龄还太小,虽有几分聪明,但自制能力不强,且爱哭鼻子。有一次,她因一道数学作业不懂做不出来而急得大哭。从此,我就留心地观察她课堂内外的举动。还有一次,她和张磊在玩踢毽子,一连输了两局,竟跑进教室里趴在桌子上大哭一场,哭完了又拉着张磊踢毽子,直到赢了才罢手。经过再三观察,分析她每次哭的原因,发现她爱哭正是她自尊心强的一种表现。于是把她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引导发挥到朗读、讲故事上来,同时给予她具体的方法指导。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小女孩书读得悦耳动听,讲起故事来有板有眼,还报名参加学校举行的“讲故事”大赛,取得了很好的名次。

我体会到:教师要做到善于观察,注意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心中隐秘的活动,脸上流露的神情,生活出现的异常行为„„,这一切即使刚刚露出端倪,不会引起常人的注意,也应成为教师捕捉的对象。或是因势利导,或是防微柱渐,并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

来影响教育的进程,规范学生的行为。如今,望着跳跃在我眼前活泼开朗、学习进步的小女孩,我心中总充满着快乐,感觉到自己也拥有了一份小小的伟大,我告诉自己,帮助孩子成长,靠的不是力气,而是发自内心的爱心,用爱去叩启孩子们心灵的大门。

大家都说,你要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并让它不因为蒸发而减少,我在业余时间还认真学习业务知识,除了阅读自己订阅的杂志之外,我还大量翻阅学校现有的教育杂志,并认真做好理论笔记,不断积累,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扎扎实实打基础,为做了名合格的数学教师而努力,路就在脚下延伸,而我正在迈步向前,路就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

第三篇:叙说西湖龙井的故事

叙说西湖龙井的故事

茶有很多种,茶在中国一直有着很悠久的历史,这里我要说的是著名的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龙井茶产地分布在杭州西湖西南龙井村四周的秀山峻峰,故名“西湖龙井茶”。正宗龙井茶叶有四绝的美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且以“明前茶”为上乘珍品,是国宴级别之贺礼。

作为茶中的名品,总是有着自己不一样的风格。是的,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2]。看到这里,是不是想一品这独特的西湖龙井茶。但是怎么样才能喝到这正宗的特级西湖龙井茶呢?

在杭州都知道有一个西湖龙井茶的品牌店。“龙牌”。不错,龙牌一直致力于“只为正统好茶”,为的就是让更多人喝到正宗的西湖龙井茶。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西湖龙井,了解龙牌西湖龙井。请关注龙牌龙牌西湖龙井。

第四篇:《军旅生涯50年》:质朴文字的叙说

《军旅生涯50年》:质朴文字的叙说

陈先义

2010年05月04日13:01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2009 年的岁末和2010年的岁首,我用跨的两天半时间,细细品读了刘永治将军这部叙述他军旅生活的浩浩长卷——《军旅生涯50年》。循着作者的成长足迹,沿着一个农村青年从中原鄢陵故土出发的那条乡间小道一路前行,先是风雪长白山,练兵松江岸,而后是走马沂水河,驻守太行侧;再后是率兵大江南,挥戈大西北,作者50年军旅人生的脚印,几乎遍及了大半个中国。

这期间,作者由一个蓬勃朝气的热血青年,也一步步走向成熟,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直至最后成为共和国的一名上将。

表面看来,《军旅生涯50年》叙述的是个人成长史,但细细品读,你就会发现,作者单线条的叙述中,背后映衬的是风逐潮涌的整个时代。阅读这样一部记录军旅人生的著作,会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历史反思和人生启示。

这部书之所以给人读之欲罢不能的感受,在于它质朴无华的朴实文风。实事求是地说,如果从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来要求,《军旅生涯50年》还不是文学作品,作者不过是将自己50年的军旅人生,像唠家常一样如实地回忆记录下来,内容不加修饰,不事雕琢,但正是这样一种自由的叙述方式,读之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染力。他写自己当初参军的目的,没有什么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受了两个抗日人物的事迹感染:一个是自己鄢陵的同乡国民党军旅长陈德馨,他在鄂东黄梅岭战役与日军血战中血洒战场,另一个就是在中原闻名遐迩的新四军名将彭雪枫。他们的事迹,给当时还是中学生的刘永治印象极深。除此之外,他参军的另一个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那就是“当兵不至于吃不饱肚子吧”。在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1960年,这是他及很多青年发自内心的从军动机。一个是受国民党旅长的感染,一个是当兵为了吃饱肚子,单这两条,就不符合“英雄少年便不同凡响”的成长规律。是的,一个成长在新中国的有为青年,怎么能以国民党军官作榜样并且把吃饱肚子作为当兵动机呢?在更多的人看来,这会损害传主形象。但永治将军如实道来,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活脱脱的展示给了读者。而正是这样一种心灵道白,把一个真诚而真实的人物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觉得其形象可爱,其言语靠谱。

这部作品与一般的回忆录不同,之所以给读者以别开生面的感受,除了质朴语言叙事所产生的审美感染力之外,还在于作者作为部队一线带兵人,他的经历切切实实给更多的带兵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在赴炮兵团任职一节的叙述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指挥员面对困难无所畏惧的决心和勇气。当时他去的炮兵团是一个军区有名的软、懒、散的老大难单位,作者在赴任的路上问干部股长,团里哪个连队问题最多,干部股长说五连问题最多,于是他干脆行李一卷,便在五连住了下来。团长及其他领导纳闷,这新来的政委怎么办公室不进,一下子便住进连队呢?当他说明了“连队就是现在的前沿”的一番道理后,大家也就顺应他的主意了。当团长陪着新来的政委下基层时,发现哨楼的哨兵正把枪横在腿上看闲书,见了团首长到来竟站也不站地斜瞄了一眼。一个懒散的典型画面让他过目难忘。当治理整顿的计划刚在脑子里形成,又接到报告,某连一战士偷了干部的手枪和子弹,声称要枪杀曾批评过他的指导员和排长。面对一个个让人棘手的矛盾和问题,他临危不乱,在凶杀案一触即发时果断处置,然后有板有眼地开始他的治理整顿计划。一年以后,一个作风纪律落后的炮兵团被他带成了一个工作全面改观的先进团,他在全集团军介绍了经验。正如作者所言,当领导,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绝不能推诿扯皮不作为,患得患失,犹豫不决,这只会给部队建设带来更大的损失。作者的这种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作风,还体现在他任某师政委时的用人制度改革上。那时,“使用干部能者上庸者下”虽已提出,但不过是一句口号,谁也不愿因让弱者下而得罪人。基于干部制度改革的长远考虑,刘永治决心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将“庸者下能者上”落到实处。经过细致的民主测评和考核,师党委最后决定,对14名不称职的干部改任下级职务,对6名排长挂职下放,对20 名问题较多的营连和机关干部限期改正,同时,将29名敢负责任、成绩突出的干部提升使用,补充到空缺的位置。这一“动真格的”举措,为全军干部制度改革作了表率。

作为一名当代军队的高层领导干部,仅有经验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流的政治素质,要有敏锐的政治眼光,要有驾驭全局的决断能力。通读全书我们就会发现,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他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敢于实践,是一个遇事敢负责的领导者。而他的理论根底,又是他在带兵实践中长期刻苦学习的结果。他的基层生活,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学毛著”运动、“四五好运动”,七十年代的“学马列高潮”包括“ 批林批孔”而带来的“读史热”等,对这些历史,作者毫不隐讳,因为不管这类政治“热潮”今天看来多么让人费解,多么不可思议,但作为一个基层政治工作干部来说,用这样的时间,系统地读一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著,打一打自己理论的根基,是给自己人生带来的重要收获。无庸讳言,刘永治将军的理论功底正是在数十年军营有组织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细想一想,现在五六十岁的军人那些关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ABC,不都是与刘永治将军一样,得益于他们所生活过的那个年代吗?所不同的是,刘永治善于把他的学习所得与实践相结合。比如,我们在书中读到的大量他在带兵治军中的精彩故事,那种处变不惊的风度,那种敢于攻坚、锐意创新的果断,那种高屋建瓴、科学决断的眼光,其思想的源头大多来自于他曾精读细读过的马列和毛泽东的著作。他对《矛盾论》和《实践论》的研究,让他终生受益。他是深谙毛泽东关于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精髓的。所以,在部队建设中无论遇到多么复杂的问题,他懂得抓主要矛盾,懂得客观辩证地看人论事,且总能抓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效果来。

第五篇:侯马近期诗歌:用口语叙说生活

赵 婷

内容摘要:在茂密葱郁的当代诗歌森林,侯马的创作算不上耀眼夺目,但在诗歌森林的土壤培育和诗人自己的辛勤耕种下,侯马近期诗歌因其“简练口语化表达、日常生活叙事和解构特性”而独树一帜。

关键词:口语 解构 反讽 叙事

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侯马开始了诗歌创作,先后在《一行》《他们》《葵》《诗参考》等诗刊发表诗作。早期诗歌中,《在双榆树》体现了侯马追求神秘、迷幻的诗歌意境。

“如果你凝视一个人的背

你就还想看看他的脸”

今天在双榆树

一个骑车人的眼

刺穿了你的孤独

诗中第一节用背与脸引出一组画面联想。背影可以反映人的脸部表情,朱自清在《背影》中就多次描写父亲的背影,用背影代替脸部表情,反映人的内心活动。脸部和背部方向相对,一个朝前,一个朝后。诗歌第二节,描述的也是两种相对的事物,“骑车人的眼睛”暗示从他者的正面角度——脸部——观察“你”孤独的内心世界。“眼睛”属于五官之一,是外部性的;而“孤独”属于人的心理情感,是内部隐秘性的。从他者的外部视角看穿了自我的心理世界,这又与诗的上一节“背与脸”的相对关系遥相呼应,是诗人对他者和自我关系的思辨认识。此后,诗人又陆续发表了《种猪走在乡间路上》、《李红的吻》、《飞越黄昏的塑料袋》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侯马多以第三人称或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陈述主体,《种猪走在乡间路上》以一头乡村种猪的视角观察乡村生活,《李红的吻》展现了酒吧女李红的人生轨迹,《飞越黄昏的塑料袋》中把无生命意志的塑料袋比拟成会飞翔、能思考的生命体,借飞翔的塑料袋穿越现代和古代,将很多古典诗句变异,想象丰富、诗意横生,一个摇曳多姿的自由生命从诗中倾泻出来。

暮色四合

只有塑料袋在飞翔

风沙滚滚,折断了多少翅膀

只有塑料袋在飞翔„„

在黄昏中你是天空的核心,在塑料的形式下你是自由的意志

受80年代“朦胧诗”和“第三代诗人”的影响,侯马早期的诗歌作品注重神秘美,讲究诗意的鬼魅,遣词造句中有明显的“先锋”味道,作品很少用到第一人称“我”,人称的使用看出诗人早期诗歌与现实世界隔着一层距离。“早期诗歌,我比较倾向纯诗写作,主张天才,重灵感,追求玄之又玄,所以更多的是向上仰望,等待诗歌降临。我甚至说过,诗人的任务就是张开口袋,等着天上掉下诗歌。”①从2001到2004年,侯马自述,诗歌创作遇到了瓶颈,处于创作的沉寂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表作品,直到2008年《他手记》出版。《他手记》是诗人风格转变的分水岭作品,首次尝试用“不分行”来创作诗歌。

1、作为观念艺术家,她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观念”感:从童年起,她就一直认为年近60岁的父亲是她的爷爷。

3、数字。有的数字是问题,有的数字是答案,而有的数字是垃圾。譬如,你一天写几首诗?

4、做被迫的事情也保持积极的态度:他体会到了一个囚犯的体面。„„

作为现代诗歌体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分行排列,可以舒缓句与句之间的节奏,延伸更多想象和抒情的空间。美国结构主义文论家乔纳森·卡勒曾引用诗人威廉斯的《留言条》: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李子„„证明诗歌分行排列的重要性。他认为诗歌之所以要分行排列就是为了告诉读者,这是诗,需采用读诗的阅读态度和方式来读它。虽说卡勒的观点过于强调诗歌形式,但分行的形式无疑给读者设定了“把作品当做诗”来阅读的模式。侯马《他手记》以数字为标记,几乎打破了诗歌抒情的传统,每条数字后内容都在讲述,诗人除了在《他手记》中创新诗歌形式外,还借此表达了他诗歌观念的转变——“反抒情”。侯马曾在《抒情导致一首诗的失败》一文中表达过“反对诗歌抒情”的观点。他认为,“抒情”代表“诗歌有用论”,而诗歌的伟大之处在于“无用”。洋溢的感情并不能证明诗歌艺术的成熟。既然分行排列是诗歌抒情的主要载体,那么突破它或许是迈向“反抒情”的第一步。《他手记》虽然创新了诗歌的分行形式,但它能否被读者阅读所接受还有待检验。

《他手记》之后,侯马的诗歌创作风格逐渐转向贴近日常生活的口语化、叙事化。第一人称“我”运用日常生活语言,在诗歌里讲述故事。如《在精神病院》“我”和精神病患者的对话。

在精神病院

我尽量装出

不知道他们得了什么病的样子

我含混地问

怎么样

其中一个答道:

还成

就是老想喝酸奶

对话有问有答,“怎么样”、“还成”等用词口语化特点突出。诗歌从正常人角度看待精神病患者,在普通人眼中,精神病患者神志不清、喜怒无常,所以“我”害怕被精神病患者看出对他们的不信任,害怕被他们袭击,可他们不在乎外人的看法,只关注自己要做的事情。同样是写在精神病院的感受,食指1991年创作的《在精神病院》与侯马的同名诗歌呈现出异质的创作精神。食指从一个“想写诗”精神病患者的角度出发,表现其他精神病患者干扰了“我”的灵感,诗意全被他们粗俗玩笑和妙语吓跑,“我”只能独自忍受委屈和悲哀。为写诗我情愿搜尽枯肠

可喧闹的病房怎苦思冥想

开粗俗的玩笑,妙语如珠

提起笔竟写不出一句诗行

„„

天呵,为何一次又一次地

让我在疯人院消磨时光!

诗中“我”始终把自己和其他患者区别开,“我”作为诗人的主观性强烈地体现在作品中。而侯马《在精神病院》中的“我”不是诗人,是普通人,通过“我”和患者的交谈,从另一个视角展现精神病患者的世界。食指的诗抒发了诗人自身创作而不得的苦闷,烙上鲜明的主体色彩,侯马的诗在“向下看”,是两个人的平等对话,抒情色彩弱,叙述意味强,显得冷静、凝练。这种叙事性、口语化风格的形成不仅与侯马对诗歌“反抒情”的观念认识有关,还离不开他的自身经历。侯马就职于公安系统,多年基层经验和职业惯性使他比一般人更冷静、理智,诗歌语言也不自觉变得简练起来。

在口语叙事的影响下,侯马近期诗歌表现出解构和反讽的力度。简单的形式中不失智性的内核,这正是诗人对当代诗歌的理解。诗歌《伪证》、《国家》、《审判》、《法律至上》都以简单质朴的口语形式叙述了诗人生活中一些小事,看似普通细微,实际蕴含着复杂的意味。张曙光评价侯马诗歌“亦庄亦谐”。“庄”和“谐”在诗人作品的标题和内容上有所体现。如初看《法律至上》标题,容易联想到诗歌内容可能是宣扬正义、自由和平等,但细看内容:

在出版家的饭局上

我碰到一位退休的法院院长

„„

回忆了这么一件事: 有个人

曾经向他要一支毛笔

他给了,但是不久人家退回来了

说是不要新的要老院长用过的„„

就是在判决公告上

写过此布姓名然后

划一个红色时钩的毛笔

写下敌人的姓名

并非法律至上,而是拥有法律权威与权力的人至上。标题与内容之间的沟壑给诗带来了出人意料的张力,这种张力是由内容对标题的解构和反讽造成的。侯马近期的诗歌创作中,反讽与解构意味,尤其是标题与诗歌内容的不平衡成为了诗人的特色。这正如诗人自己所说,“我意识到,一种新鲜的诗歌是可能的。它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独立品格,又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包容精神:古典的和西方的,文学的和非文学的。它应当以单纯的形式表现出像当下的生活一样繁奥复杂的内容;它要有浓郁的诗意,又要对所谓的诗意进行颠覆;它是解构的又是结构的。它开拓着人的精神世界,把心灵的触角伸向更广阔更深远的领域”②。

用口语诗歌叙说生活,成为近年来侯马诗歌创作显现的特点。它的转变是“自觉中的不自觉”。侯马在大学时代和口语诗人伊沙、刘江是同班同学,都受到80年代中后期第三代诗歌的影响。第三代诗歌以50年代的第一代诗歌和“朦胧诗”为反叛对象,拒绝诗意的“朦胧”与“含混”,拒绝宏大历史叙事,突出个体本身的生命体验。第三代诗歌违背了以往诗歌开辟的“精英之路”,走上了一条“反抒情”的岔路,他们认为诗歌应当“向下看”,表达个人的体验。这种“向生活靠近”的诗歌风潮影响了诗人侯马,使他近期的诗歌创作打上了“重口语、重叙事”的特点,“90年代诗歌的叙事性主要是一些优秀诗人出于对80年代浪漫主义诗风的反驳与纠缠,通过增加现实生活成分和陈述语句进行的一种“反抒情或反浪漫”的诗歌实践,但它包含着对于诗歌现代品质的重新认识。”③像《国家》“一九八五年某天/ 我从外省一个小城/来到北京上大学/碰到第一个/北京女孩/ 就向她打听/ 国庆大典的事情”《;一代人的集体无意识》“一九八五年某一天/我们一位老师的孩子/从六楼的电梯间/一脚踏空/直摔到/地下机房”等诗歌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使用意象,而意象在古典诗歌中是抒情性的载体,“借意象之物,抒心中之情”,意象是营造诗歌抒情性的主要标志。侯马近期作品中,几乎不用有意象特征的形容词等,代之以口语表达。虽说侯马早期创作还留有“抒情”的影子,《细胞》“又是一夜降水/长长的鞭毛驾着雨滴/天空送来草鞋/鸡蛋和蘑菇”;《一个午后的美》“头枕青石,耳听松涛/林中之兽不曾打扰/山风一点点带走了我的热量”。但诗人风格的转变更是啜饮人生经历而丰富饱满的不自觉之举。侯马说:“因为工作原因,我对社会的观察,理解,真实之处,隐晦之处,可以说是一种深入的接触。所以我要把这块呈现出来。我想这也是非常独特的一块。”④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真实的人生经历或故乡、历史记忆是顺理成章的,但第三代以来的诗人把“诗歌抒情”看作创作的禁忌,完全抛弃诗歌的神秘性,强调直白和浅露,是不是过于偏执或将诗歌艺术简单化?诚然口语化和叙事性的开拓是对中国当代诗歌特质的重新发现,但放弃古典诗歌、现代诗歌中的抒情性而走向岔路的当代诗歌能建造一座小径交叉的花园吗?洪子诚认为,有成效的诗歌写作和诗歌文本,“神秘性”似不宜清理得过于干净。一方面是人的生活,他的精神、经验,存在着难以确定把握的东西,另一方面,写作过程也不会都是工匠式的设计。⑤诗歌写作往往是诗人情感和理智共同积蓄的成果,只有理智而缺少情感注入的诗歌又怎能引发读者共鸣呢?新世纪以来的诗歌创作,包括侯马诗歌,在承续第三代诗歌精髓的基础上,也应该更理智地对待诗歌的“抒情性”,如何舍弃,如何结合,是我们这个诗文化国度的当代诗人们需要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下载教育故事叙说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故事叙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长沙教会百岁老人叙说主恩聚会

    王寿铨弟兄“百年蒙爱主恩长存”聚会 主持词 (李明弟兄) 亲爱的主内弟兄姊妹:平安! 用优美的年轮,编成一册散发油墨清香的日历。年年我们都会在自己日历的这一天上,希望得到深情的......

    教育故事

    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教育故事之一 有一道测试题,从下面3个候选人中选出一位能造福人类的,你会选谁?第一个,他信巫医和占,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第二个,曾经......

    教育故事

    10个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 教育故事之一 有一道测试题,从下面3个候选人中选出一位能造福人类的,你会选谁?第一个,他信巫医和占卜,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第二......

    教育故事

    2018年6月28日上午,新河镇华侨中学举行了题为“我的教育故事”青年教师工作交流汇报活动。王校长,苗校长,李主任,徐主任,和全体青年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苗校长主持,七位青......

    教育故事

    偶然相遇杜晓晓 这是一次偶然,马上就要修完产假又恰逢学校缺一位六年级的语文教师,学校让我担任,就这样阴差阳错的开始了一位低年级语文教师的高年级之旅…… 双脚刚刚踏进六年......

    教育故事

    每秒摆一下 常常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在想什么。衣食无忧、活力充沛、生活中多少美好的事物在等待他们。但仍在回家的路上听到两名高中生的交谈。两个学生说,他们肩上有一副重担,......

    教育故事

    教育教学故事演讲稿 篇一:《我的教育故事演讲稿(徐阳)》 尊敬的评委、同事们:下午好! 在这这绿树成荫、朝气蓬勃的校园内,我显得很渺小也很平凡。既没有绮丽的文采,也没有演讲......

    教育故事

    一年级孩子的“恋爱”** 一次上课,钱同学气急败坏的对我说:“老师。你看吕同学给人写的信。”我大步走到她跟前,怕耽误正常的上课秩序,只收了纸条便继续讲课。 课后,我好奇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