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论文
科技活动在农村小学的实践与探讨
作者:李洪兴
区县:临淄区
学校:朱台镇桐林小学 科技活动在农村小学的实践与探讨
一个国家经济发达到一定水平后,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科技创新。新的世纪已经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WTO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内外形势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科技活动课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问题的提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化的源泉。”当前社会飞速发展,时代愈来愈需要新颖的,有创意的人才。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是21世纪的创造者,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学校教师责无旁贷。科技活动课的开设,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因为它是集实践性、实用性、活动性、技能性,创造性于一体。又适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实际,把科技活动渗入到学校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故教师应充分利用科技活动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力、实践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在日后社会里的生存和发展打好基础。然而,据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0.3%,而美国欧共体国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比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高出23倍及15 倍。这表明,我国公众的科技素养还很欠缺。科技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农村小学如何针对农村实际,利用农村有限条件,开展科技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相对来说学生信息来源相对贫乏,知识面窄。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学生生理、心理、特别是认知等方面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科技活动教育。开展农村小学科技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学校在实践研究基础上,我们不断充实、完善,制定以“培养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核心的科技活动计划,旨在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科技制作、达到创造发明的基本科学方法和基本能力、以期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小学实际的科技启蒙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可操作性途径。
我在全镇选择一所比较偏僻的村小进行这项实践与研究,研究的步骤大致如下:
一、研究假设
1、学生通过眼、脑、手的有机配合,制作适合年龄特点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作品,以培养参与和从事科技活动的最基本的能力和素养,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和学科学的兴趣、用科学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意识,使其具有科学的精神和品质。
2、由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们采用激情→指导→模拟→创新的活动 模式。
3、根据小学生认知的规律,活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高到底,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从研究假设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体现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上;体现在面向21世纪的农村小学掌握的基本科技素养上。
二、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与情感。使学生明确科技兴国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个人的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理解掌握适合年龄特点的自然科学知识及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并有机结合。
3、能力的培养:(1)、科学方法:自觉观察,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步骤,实施操作,学会评价等;讨论(2)、信息处理能力:即获得和积累信息的能力,学会对生活进行观察从中获得创作灵感,学会查阅资料,收集图片等;(3)、思维能力:即学会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的初浅能力,以及求异、创新的创造性思维;(4)、实践操作能力:要使学生参与解决与科技的生产或生活中的活动,学会使用剪、刀钳、锯、针、线等科技制作的基本工具,掌握剪、折、撕、刻、团、柔、捏等科技制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开展小制作、小改革、小实验、小发明等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使教师转变观念,树立科技教育意识,大胆创新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定位: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氛围,正确处理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坚持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利用农村的实际资源,启迪学生的创造意识。学生通过科技活动既动手又动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智素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综合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三、研究内容
1、实施分层教学:结合学生实际,确定科技制作作品类型(工艺美术类、标本类、陆海空模型、小巧手类、小改革类、小设想类)选择制作材料(纸、树叶、布、废旧材料等)按段分组提出目标,形成系列。
2、科技活动做到六个结合(1)、与当地农村生产相结合;(2)、勤工俭学相结合,把优秀作品参与义卖活动,筹集红领巾基金;(3)、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4)、与学科教育相结合; 5)、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6)、与家庭、学校规划布置相结合。
3、注重动手操作实践活动: 整个研究过程的以活动为中心,制作丰富多彩的科技作品,如剪纸、布贴。模型的制作与创造日记,培养他们参与与从事科技活动的最基本的能力和素养。
4、建立活动评价机制(1)、活动开设情况;(2)、活动课的质量;(3)、学生的学习质量即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4)、检查考核、实际操作、竞赛评比、成果展览等。有一个明确的科技活动目标,采用分层教育的方式,体现面向全体,又注意了分类指导,活动的“六个结合”选择较为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内容,体现优化活动过程。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1—4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方法,把行动和研究有机结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分组研究;(3)、建立研究档案:在实验过程中重视信息反馈,资料收集,辅之 以照相、作品介绍等记录活动情况。
3.研究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实践中探索,学习理论,在理论 指导下进一步有效地实践。(2)、面向全体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3)、全面发展原则,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和谐发展。(4)、主动发展,优化教学环境,减轻师生负担,充分利用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轻松主动的状态下充分发展。
在原则上基本体现农村小学生的科技活动技能教育内容的构建,表现出基础性、发展性、实践性、教育性、综合性的原则。
五、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 统一思想,明确意义,将课题研究工作置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议程。
第二阶段
1、课题组成员充分利用美术、生活与劳动、常识等学科的配套材料,让学生通过画、折、刻、贴、雕等方法进行剪纸、折纸、立体纸工模型、布贴的制作,用搓、团、揉、压、挤等方法制作泥塑作品。
2、利用农村现成材料:麦秸、高粱杆、玉米包皮、树叶、树枝等,根据已有表象,发挥想象创作日常生活用品模型,海陆空模型等作品。
3、利用废旧材料(饮料瓶、果品包装纸盒等),经过画、剪、削、挖、割、拼图等工序制作精美的工艺品。
4、学习使用剪刀、鎯头、钳子、镊子、针线等工具,了解其功能,掌握基本操作,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自理、自立、自强的能力。
5、开展“巧手比赛”、“小精品汇展”、“科技夏令营”、“现代科学技术信息知多少知识竞赛”。
6、搜集信息,大胆实验、实践,大胆改革、设想,写创造日记。
第三阶段 总结课题研究实施情况,整理有关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向上级科研 单位申请评估。
1、保证措施(1)争取上级领导、专家指导、帮助,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2)加强学习,不断改革、完善、优化设计,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挖掘潜力。分步实施,边实践,边完善,形成自己的科技活动辅导模式。
2、课题研究的条件与优势,我们进行科技小制作实践活动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逐步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按不同年段的要求,初步掌握了科技活动的要求,善于发现亮点,捕捉灵感,表现生活,为本课题的深化研究打好良好的基础,通过研究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以在科技活动教学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为着眼点,发挥了科技活动课旨在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能成为21世纪--竞争、创新世纪的主人翁。
第二篇:科技论文
这是一款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汽车、轮船等方面的新型破窗器。传统的破窗工具一般都是安全锤,这种锤子的使用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对人体没有保护作用。为了使乘客在遇到危险时尽快的砸破车窗玻璃争取更多的逃生机会,对以往的破窗器加以改进,提高其安全系数,这种新型破窗器是利用人手的按压获得对玻璃的作用力。为了提倡环保与节约资源,其破窗器与玻璃接触的狭小面积采用特殊材质,其外部均可采用可回收塑料制品完成。利用二维软件 Auto CAD 绘制相关结构的三视图,使零件的结构一目了然;利用三维软件Pro/E、UG绘制零件图以及装配图,并通过模拟仿真,检验其结构是否合理,强度是否符合要求,进一步检验其设计的合理性。和传统的破窗器相比获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对本届全国信息大赛的主题“中国智造梦”的理解,我们设计了一款破窗器老幼皆可以使用,同时我们本着节约资源的思想尽可能的合理利用资源和最大程度的凸显破窗器的功用。
This design is a new window breaker can be widely used in automobile, ship, etc..The broken window traditional tools are generally safe hammer, the hammer, the use effect is not obvious, but also on the human body without protective effect.In order to make the passengers in danger as soon as possible smashed the window glass for more opportunity to escape, the window breaker before improvement, improve the safety coefficient, this model window breaker is pressed by hand to obtain force on the glass.In order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the small area of contact with the broken window glass with special material, its external may use recyclable plastic products completed.The three view using two-dimensional Auto CAD drawing software related structure, the parts of the structure of stick out a mile;use Pro/E and UG software draw the part drawing and assembly drawing, and through the simulation, and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window breaker to obtain better results.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contest theme of “Chinese made dream” understanding, we designed a window breaker all people can use, at the same time, we highlight the resources saving ideas as far as possible the rational use of resources and the maximum window breaker function.
第三篇:科技论文
实施科技校园工程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文英学校 谢海丽
至今为止,小学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科技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学校与家长在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方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由于旧有的传统教育方式的惯性作用,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绝大多数小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各小学投入不足,设施滞后,学校开展科技活动的硬件设施严重不足;三是广大家长认识不足,支持不够,一边是科技活动的极度缺乏,而另一边是很多小学生在家长的要求下,参加具有一定功利性的琴、棋、书、画等培训;四是小学科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好多小学科学专职教师稀有,绝大多数是兼职教师,许多小学几乎没有专职或兼职的科技活动教师。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省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切实加强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着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养,结合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现状,我市现已全面启动小学“科技校园”工程。
一、加大投入,务实科技校园的基础设施
根椐“统一步骤、分步实施”的原则,我校“科技校园”工程硬件设施已在逐步完善,引进了大量的科技实验设备,并设立有独立的实验室。
二、提升师能,开展小学科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活动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学学科教学师资队伍和专兼职科技辅导员队伍,衡阳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通过各种培训活动,既提高了广大学科教师对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室的认识,又提高了科学学科的教学实效。
三、完善机制,确保小学科技校园创建工作持续有效
建设小学科技校园既是一项实事工程,又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建立完善四大机制,才能确保创建工作持续有效。一是建立由区教育局牵头,区教育局人事科、普教科、计财科、督导科与区教仪站、区教研室共同参与的领导协调机制,负责协调全区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与推进;二是建立基础设施投入、教师培训、活动开展等项目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三是建立小学科学教育的评价激励机制,对科学教育先进学校、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四是建立对各学校开展科学教育情况进行评价的督导机制,把开展科学教育作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作为各类示范学校评估的重要指标。
第四篇: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试题(考查)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技术需要“社会协作”?
答: 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技术的实现需要通过社会协作,得到社会支持,并受到社会多种条件的制约。这诸多的社会因素直接影响技术的成败和发展进程。
(1)现今的工具多依赖着其他的现代工具,而其他的现代工具又依赖着另外的其他现代工具的事实,不论是在制造、使用上面。所以只有社会协作,才能创造新技术。
(2)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他的发现及成果是少的,杂乱的,但多数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形成一个有序的数据库。所以需要社会协作。
(3)随着科技信息的发达,技术日益更新,我们需要通过网络,书籍等了解技术进展,这也是一种社会协作。
2、撰写科技论文能锻炼我们的什么?
答:(1)撰写科技论文能锻炼我们的查阅文献的能力,撰写科技论文前我们需要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收集与整理有关资料,是写好论文的前提。
(2)撰写科技论文能完善我们的知识理论体系,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头脑。
(3)撰写科技论文能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查阅文献时,我们有时需要查阅外文文献。
(4)撰写科技论文能锻炼我们的实验动手能力或调查能力。只有通过实验或市场调查等收集到数据,才能撰写科技论文。
(5)撰写科技论文能锻炼我们的沟通及合作能力,在过程中需要他人的协作或配合,才能完成数据的收集及整理。
(6)撰写科技论文能锻炼我们的软件运用能力,论文中需要插入表格,图表等,提高论文质量,这就需要一些软件的应用及分析。
(7)撰写科技论文能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安排论文的层次结构,合理组织各层次的材料是写好论文的基础。
3、科技论文怎样做到“论证有力”?
答(1)设计合理,设计是在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获得客观结果,以得出正确结论。
(2)资料要充分,选择客观的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3)对掌握的资料做进一步的研究,使用的资料必须考虑资料作用的大小、时间的先后、材料间的逻辑联系等因素。通盘考虑众多资料的取舍和运用,做到论点突出,论据可靠,论证有力,各部分内容衔接得体。
(4)对资料进行组织和安排,应注意正面材料、反面材料、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动态材料的综合灵活运用,使资料层次清楚,又联系紧密,达到材料与主题的内在统一。
(5)论点鲜明,对资料做出恰当的判断,表明自己的立场,要有自己观点与
独有见解,不要只摆论据。
4、科技论文中署名和致谢的目的是什么?
答:
1、署名的目的:
1)署名作为拥有著作权的声明。是国家赋予作者的一种权利。
2)署名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所谓文责自负,就是论文一经发表,署名者即应对论文负法律责任,负政治上、科学上的责任。
3)署名便于读者同作者联系。署名也是为了建立作者与读者的联系。读者阅读文章后,若需要同作者商榷,或者要询问、质疑或 请教,以及求取帮助,可以直接与作者联系。
2、致谢的目的:
提及经费资助的来源,在工作中给过帮助的人,或撰写报告时给予帮助的人。
二、根据以下题目,请写出应有的关键词(每题5分,共20分)
1、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
——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
关键词:阶段劳动、报酬、按劳分配
2、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
——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关键词:蛋白质、利用效率、吃饭
3、《云南水文水资源信息自动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一文:
关键词: 云南、水资源、自动监测
4、《云南省水环境状况及问题分析》一文:
关键词: 云南、水环境、问题
三、阅读这篇小科技论文,概括其摘要和关键词(30分)
水面上的硬币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有个同学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把一塑料尺子竖放(或侧放)在水面时,发现尺子迅速下沉了;而当他把尺子平放在水面时,即可发现尺子漂在水面上。
竖放(或侧放)尺子在水面上时,尺子下沉,是由于尺子所受的浮力小于它自身的重力而引起的;那又为什么在平放尺子时,它却是漂浮在水面上,若按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漂浮时浮力可是等于重力的呀。这两者岂不自相矛盾了吗?问题症结在哪里呢?
在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一章中,有一个小实验:要求学生用棉纸把缝衣针垫起放在水面上,当棉纸被水浸湿下沉后,观察现象并说明原因,很多同学认为缝衣针浮在水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原因,以为针受重力、浮力和液体表面张力三者相平衡而使针能漂在水表面上。
那么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液体表面张力吧。
什么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呢?
液体表面附近的分子由平衡位置向外运动时,因为外部空气和蒸气分子对它的斥力很小。不起显著作用。它只受到内部分子的吸引力,因此使它恢复到平衡位置的作用力就没有在液体内部时大,使得表面层里的分子振动的振幅要比液体内部分子的振幅大,一些动能大的分予就可能冲出吸力范围,成为蒸气分子,结果形成表面层里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的分
子分布稀疏,分子之间的距离就比较大(r>r0)、正是由于液面分子分布较内部稀疏,分子间距r>r0,分子间引力占优势而产生了液体表面张力,由此可知,液体表面的张力实质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它指向液体内部,可见托起硬币的力不可能是液体表面张力。那么让我们再来看看浮力吧。
先让我们先做一个实验:
被浸湿而下沉后,发现硬币仍漂在水面上。注意观察硬币周围会发现水面向下凹陷,而硬币并未浸入水中,只是漂在水表面上。由此可见,此时硬币并未受到浮力作用。那是什么力与重力相平衡而使硬币漂在水面上呢?
由上一实验现象可知,水面向下凹陷,发生了形变,从而产生了一个与形变方向相反的弹力——支持力,这就如在一个吹气的气球上放上一个物体,由于物体的重力而使气球形变(向下凹陷),而产生了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一样。是这个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支持力使硬币漂在水表面上。(上面几个实验中的塑料尺子、缝衣针漂在水面上与此相同)为什么侧放或竖放尺子、缝衣针以及硬币时,它们都将沉到水底呢?我们还是以硬币为例,当它侧放或竖放时,液面的受力面积很小,压强很大,压力作用效果显著;这与穿高跟鞋踩在沙地,鞋跟将陷入沙中一样,硬币陷入了水中,从而打破了水面的弹性形变,使水表面对它的支持力不复存在。此时硬币只受浮力和重力作用,而由于重力大于浮力,所以硬币很快就下沉到水底了。而平放时,对水面压强很小,就不会发生上述现象,而使硬币浮在水表面上保持平衡。在自然界中,也有许多相类似的现象。有些小昆虫可以在水面上跑来跑去或停留在水面上,不致于陷入水里,也是同样的道理。
答:摘要:本实验以硬币为试材,研究了为什么硬币平放时会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对表面张力和浮力的认识,发现拖起硬币的不是表面张力和浮力。而实验结果表明:把硬币平放入水中后,水面向下凹陷,发生了形变,从而产生了一个与形变方向相反的弹力——支持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使硬币漂在水表面上。在自然界中,也有许多相类似的现象。
关键词:硬币、平放、漂浮、支持力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你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你将如何撰写毕业论文?
答:我的研究方向是:多年冻土。
1、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收集多年冻土的成因,了解别人的研究内容和实验方
法。
2、实验的准备;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实验;摸索出最好的实验方法,通过作实验得到实验结果。
4、整理;对实验照片进行优化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绘制表格。
5、撰写初稿;一般毕业论文有前置部分、主题部分、附录部分和结尾部分。其
基本格式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5方面内容构成。
前体部分
(1)封面,具有统一的格式,包括题名,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姓名、申请学位级别、专业名称、工作完成日期等。(2)序(或前言),说明研究工作的缘起、背景、主旨、目的、意义、编写体例以及资助、支持、协作经过等;也可将致谢内容放在序中说明,这些内容也可以在正文的引言中加以说明。(3)目次页,由论文的篇、章、条、款、项、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4)摘要与关键词,简短精练,具体明确,内容完整。
主题部分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研究或实验目的、实验材料(设备)和方法、实验经过、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
研究或实验目的要写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材料的性质、质量、来源,材料的选取与处理等加以详细的说明。详细介绍实验的仪器、设备、条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正常或异常现象及问题等。对本次实验或观察结果做出理论解释和讨论,将本次结果,与过去及其他研究结果相比较,分析异同,解释产生差别的可能原因,并根据自己或他人的文献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即撰写论文过程中研读的一些文章或资料,要选择主要的列在文后。
7、修改定稿。主要检查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2、你学了这门课有何收获,还有什么不足,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答: 通过该课程,我了解了科技论文的分类、论文中应包括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论文写作的步骤和方法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特点等等,对科技论文写作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学习该课程,对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我觉得该课程中应该加入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毕业论文的审阅要求评分标准等等。
第五篇: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隧道里的动画墙初二十班 刘天在搭乘火车过隧道时我发现站台上的灯箱广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等车的人群常会被这堵广告墙所吸引。而当列车启动后就进入了隧道,在地铁行驶的过程中车窗外始终是漆黑一片,如果车程长一点的话不免有点无聊。我琢磨着如果在隧道里也能欣赏到漂亮的画面就好了,如果能看到漫画或动画那就更棒了!可是地铁运行时速度那么快,一闪而过,画面能看得清吗?突然我联想起同学间平时玩的一个游戏---自制动画。在一叠纸片上画出人物动作的分镜头画面,然后快速翻动纸片,人物就在纸上活了起来。如果这样的技术真的可行的话,能不能把它运用在隧道的墙上呢,我决定做个模拟实验验证一下。
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 长方形纸条、卡纸、彩笔等
实验过程:
1、在一张长方形纸条上划分若干个相同大小的方格,方格内分别放置一段动画的分镜头画面,且相邻两幅画面的动作是连续的。以此模拟安装在隧道墙面上的灯箱画面。(如下图)
2、根据长方形纸条尺寸,为其做一个纸套,使纸条在纸套中能抽动自如。
3、根据纸条上方格的位置在纸套上挖空方格大小的纸片,使一个方格内的画面能一览无遗,以模拟在车厢内透过车窗看隧道墙上的灯箱画面。
4、快速抽动纸条,使每幅画面都通过挖去的窗口,以模拟列车行进时透过车窗看到隧道墙上灯箱画面的状态。
实验结果:快速抽动纸条时,我发现画面上的人物和车辆都动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请教物理老师及搜集资料后我知道这是人视觉的一个特征:我们在看物体时,眼里会产生物体的印象,当物体变换后,原来的印象并不马上消失,还要保留0.1秒的时间,所以当我们快速抽动纸条时,眼前的画面不断变化,而前一幅画面还保留在印象中,相邻两幅画面的动作又是相连的,这样我们就看到画面上的人物动了起来。这种现象叫做视觉暂留现象。
在隧道中,如果我们在墙上设置若干此类灯箱画面,利用地铁运行时的一定速度,透过
车窗看到画面不断变化,同样能产生视觉暂留现象,达到观赏动画的效果。
所以利用人的这种视觉特征在地铁隧道里设计动画墙的想法是可行的。
发明设计思路
我的设计是这样的:在火车隧道两站中选择一段50米的墙面,安装动画墙。根据车厢窗口的高度在动画墙上确定灯箱安装的高度,使灯箱和车窗高度平行,并将漫画或动画的分镜头画面根据地铁窗口的尺寸按比例制作成适合大小的灯箱,按顺序悬挂在隧道的一侧。保证在车厢内能对画面一览无遗。安装时相邻两幅画面的动作是连续的,且每一幅画面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灯箱画面的内容可以是宣传城市精神的漫画、企业广告、公益广告或地铁消防知识、应急措施等。
当列车驶离站台,进入正常的35公里/小时的时速后,因为有一定的速度保证,透过车窗看到的灯箱画面不断改变就产生了视觉暂留现象,我们就能欣赏动画了。(当然列车也需要扩大车窗的面积)
在火车隧道里设置这样的动画墙,首先能给乘车途中的人们带来无限的乐趣;其次灯箱广告也能为漆黑的隧道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就是我设计的隧道中的动画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