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单元 养蚕
第二单元 养蚕
课 题
1、我们来养蚕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观察蚕卵和蚁蚕;
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科学知识: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掌握养蚕的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盒。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丝绸。
师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吗?” 板书课题
1、我们来养蚕
二、自主学习
1、出示蚕卵。
师:“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蚕卵)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
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在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
(1)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2)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
(3)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4)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4、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
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
5、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
课 题
2、给蚕宝宝记日记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学会养蚕;
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科学知识:
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出下一代幼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能做好养蚕的观察记录。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学生准备:纸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蚕卵和蚁蚕,今天我们来给大家颁发‘领养证’和蚕宝宝,在这段时间里看哪个同学养的蚕宝宝最长、最重、最健壮;谁的蚕茧最大、最重、最白。但我们不要忘记给自己的蚕宝宝写上成长记录,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观察日记的写法。” 板书课题:
2、给蚕宝宝记日记
二、自主学习
1、阅读P20上的文字。
2、自主探究的问题。
(1)比较吃桑叶的蚕和吃人工饲料的蚕,哪一个长得更好些? 让学生先进行预测,在进行对比实验。(2)用蒲公英的叶子,它能吐丝吗?
(3)蚕蜕皮时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让学生讨论后,教师向学生讲清其中的原因。
剪开茧子的蛹还能活吗?
每个小组剪开一个蚕茧用纸包起来进行实验。(5)辨别蚕蛾的雌雄。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蚕蛾的形态大致分为几种,预测雌雄后观察哪种蚕蛾产卵。教师多鼓励学生在幼虫期和蛹期怎样区别蚕的雌雄。
3、小结:
评价学生写的观察日记。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写好观察日记。
课 题
3、我们来抽丝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 学习抽丝;
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科学知识:
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学会缫丝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丝业文明而自豪。教学重难点:掌握抽丝的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炊、小锅、小苏打、缠线板。学生准备:缠线板、直尺。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些真丝织物。
师:“这些织物是用什么做的呢?我国养蚕业抽丝的历史悠久,对人类服饰业作出重要的贡献。同学们,你们来汇报一下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二、自主学习
1、指导学生看P25的文字。
2、大家来抽丝,看谁抽的丝最长。在蚕结茧后六、七天挑一部分进行抽丝。(1)让学生先预测抽出的丝有多长。(2)抽丝的方法: A、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B、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C、用毛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3)量一量一根丝到底有多长。
3、小结:通过学习抽丝你有什么体会?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三、课外拓展
整理好养蚕的资料和一些记录,下节课进行经验交流。
课 题
4、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再讨论种交流蚕一生变化的信息;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达、交流观察结果。科学知识:
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 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难点:能概括蚕的一生四种变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蚕及其他昆虫的资料。学生准备:各种形式的观察记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的小蚕在你们的精心喂养下,慢慢长大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好吗?”
二、交流、总结:
1、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哪些变化”。(蚕的一生经过了四种变化。)
你能够把蚕一生的变化画下来吗?(学生先画)
师:“书上的两幅示范图,一幅是直线式的,另一幅是循环式的。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好、更有创意?说说为什么?你能画一幅更好的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修改。
2、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形成昆虫概念。指导学生看书P28。
你能说出蝴蝶一生的变化吗? 你有什么发现?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身体都分为头、胸、腹;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
你认为蝴蝶和蚕蛾属同一类生物吗?说说你的理由。那这种生物叫什么呢?
三、小结:略
四、课后拓展 了解蝴蝶的有关资料。
第二篇:第二单元养蚕
第二单元 养 蚕
1.我们来养蚕
【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卵的形状和颜色;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能提出关于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
2.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知道蚕卵能孵出蚁蚕;能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知道蚁蚕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3.愿意和同伴合作与交流;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教学重点】
观察蚕卵和蚁蚕,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教学难点】
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放大镜、蚕卵、黑色的蚁蚕、白色或黄色的茧子,蚕生长变化的照片或录像资料。【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一大片蚕卵)谈话: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东西?
(是泥、是豆、是芝麻、是油菜籽、是种子、是虫子、是蚂蚁的卵、是苍蝇的卵„„)2.教师谈话:这是一种动物的卵,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的卵吗? 3.学生猜想。
(这是蚂蚁的卵、青蛙的卵、苍蝇的卵、鱼的卵、蜻蜓的卵、蚊子的卵、飞蛾的卵、„„)4.从抽屉里拿出两个雪白的蚕茧,讲述:产卵是许多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蚕卵又是如何生长变化的。让我们一起来养蚕吧。
二、我想知道的问题
(一)说说我们知道的。1.关于养蚕我们都知道些什么? 2.学生汇报。
(蚕要吃桑叶、蚕会结茧、蚕茧可以做成丝绸的衣服)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养蚕
3.教师讲述:小小的蚕对人类的作用可大呀!
(二)讨论我们想知道的。1.关于养蚕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3.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蚕宝宝在卵里会不会饿死?为什么蚕会变成飞蛾?为什么变成飞蛾后会死?为什么蚕结的茧是圆的?蚕为什么喜欢吃桑叶?它还能不能吃别的?为什么蚕要爬到上面去结茧?为什么蚕一生中不是一个样子呢?„„)
4.学生汇报,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从中选出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再补充一些需要学生研究的问题。
5.教师讲述:同学们就蚕提出了各种饶有兴趣的问题,要想研究这些问题,有的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有的可以通过一边养蚕一边研究。
三、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
1.教师讲述:卵是蚕生命的开始,我们可以先观察蚕卵的变化。注意既然蚕卵中也有生命,因此,在观察蚕卵的时候,同学们的观察活动除了细致外,还要注意要小心。2.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是什么样的?形状怎样?大小怎样? 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蚕卵是圆形的。蚕卵中间有点凹下去。蚕卵的颜色是黑灰色的。蚕卵和一粒米差不多大„„)
4.教师小结:蚕卵扁圆形,像小米粒大小,中间有些凹下去,即将孵出的卵黑灰色。卵只剩空壳是白色的,壳上有小洞。
四、从卵里面出来的小生命
1.播放蚕卵孵出的录像片。思考:有什么新发现?
2.(用毛笔轻轻把蚕卵分发给学生)借助放大镜观察刚孵出来的蚕宝宝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并给它取个名字。
(蚕宝宝黑黑的,像小蚂蚁,所以叫蚂蚁蚕。蚕宝宝黑黑的,像小虫子,所以叫虫蚕„„)3.讨论:我的蚕宝宝孵出来了,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呢?(喂它吃东西。给它建一个家。给它找一些好朋友„„)
4.教师小结:蚁蚕是黑色的,像小蚂蚁似的。蚁蚕一出壳就要吃,因此要赶快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1.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能让蚁蚕长得又大又壮?
2.教师讲述:说一说你了解的养蚕的知识?下一课我们将举行领养活动,说一说怎样做好养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养蚕
蚕的准备?
【板书设计】
1.我们来养蚕 蚕卵:黑色、1-2毫米 蚁蚕:黑色、3-4毫米
给蚕建一个家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养蚕
2.给蚕宝宝记日记
【教学目标】
1.学会喂养蚕,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2.知道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3.能够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蚕的问题,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教学重点】
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教学难点】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养蚕材料、记录单。【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蚕卵是什么样的?蚁蚕是什么样的?蚕喜欢吃什么食物?能用手捏蚁蚕吗?(上一次课我们观察了蚕卵和蚁蚕,老师考考大家……)
2.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蚕的生长过程。(板书:蚕的一生)
二、总体了解蚕的一生
1.给每组学生发一份关于蚕一生周期的示意图和文字说明,让学生小组阅读、学习。2.展示“蚕的一生”标本盒。3.提问:蚕的一生要经过哪几个发育阶段?(教师相机板书:卵 ——幼虫——蛹——成虫)
三、分组研究
1.(给每个组发蚕不同阶段的图片和材料)师:蚕生长发育的每个阶段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上一次课观察了卵和刚出生的幼虫——蚁蚕,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给你们发的图片、学习相关的文字说明。学完以后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分别发进食、蜕皮、幼虫的身体、吐丝、蛹、蚕蛾几个不同的内容)
2.全班交流不同的小组学到的不同知识。(教师相机指导、补充和板书)
四、小结和作业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养蚕
【板书设计】
2.给蚕宝宝记日记
蚕的一生
卵——幼虫——蛹——成虫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养蚕
3.我们来抽丝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2.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抽出丝。3.能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教学重点】
抽丝和测一根丝的长度。【教学难点】 找准茧上的丝头。【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丝绸制品、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或图片资料,炊帚、小锅、小苏打、缠线板、直尺等。【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展示蚕茧)提问:老师为你准备了这样一个物体,认识吗?(丝,蚕,丝蚕,蚕茧„„)2.你知道养蚕抽丝的传说故事吗?(播放课件)3.听课故事,谁知道蚕茧有什么作用?(播放课件)
4.蚕茧抽出来的丝可以做衣服。还可以做棉丝被。(播放课件张骞丝绸之路)
5.看来这样的一个蚕茧,作用很大。这样一个蚕茧,把丝都抽出来,它有多少? 6.学生猜测。
7.这节课,同学们带着自己猜测,共同学习《我们来抽丝》一课,测量一下一根丝的长度。首先,我们来观察蚕茧。
二、观察蚕茧,了解抽丝的方法
1.看看蚕茧,外面毛茸茸的丝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学生观察。
2.这么大的蚕茧,它的丝都抽出来,丝有多长?每个同学都试试看,能不能抽出一根丝? 学生实验。
3.刚才的活动有什么感受?(很柔软,很容易断„„)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养蚕
4.是不是我们的抽丝方法有问题呢?我们看看传统的抽丝录像。你有什么感受?(播放视频)
三、浸泡蚕茧
1.我国很早就掌握了剿丝技术。那要把丝抽出来,先要干什么?(放到水里煮一下,用开水浸泡)同学们看步骤展示(播放课件)
2.在浸泡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建议。先把外面的乱丝清除,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杯子,里面放了些小苏打,这样可以减少浸泡的时间。在浸泡的时候,蚕茧浮上来,可以用棍子按下去。
3.学生浸泡蚕茧。
四、抽丝方法指导
1.请组长按住蚕茧,其他同学都坐下,看老师这里。假如这个蚕茧已经浸泡好了,那该从哪里开始抽丝呢?(要找到头)
2.哪里找到头呢?看老师这里(教师演示)——你看到什么?(丝)
3.学生实验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部分小组的丝头断了重新比较难找。个别组的绕丝方法比较慢。)
4.汇报交流:刚才的抽丝有什么感觉?(很难,容易断,很长,好像抽不完)5.测量汇报一下各组的抽丝长度,教师评价鼓励。
6.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抽丝技术有所改进。请看视频《中国丝绸》
五、总结
同学们,我国的养蚕抽丝有着悠久的历史,江苏养蚕业比较发达,国外的养蚕抽丝技术都是从我国传过去的,蚕丝是绿色环保产品的代表之一。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如果感兴趣,争取使养蚕事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制作出更多精美的产品。
【板书设计】
3.我们来抽丝 蚕茧
抽丝
丝绸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养蚕
4.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学目标】
1.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几次变化”。
2.画蚕一生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画出蚕一生的变化图,初步形成“变态”的概念。3.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异同。引导孩子们发现,虽然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诸多差异,从而用归纳出昆虫的共同特征。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5.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教学重点】
交流养蚕经验,了解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变化。【教学难点】
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结果。【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记录单。【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堂
1.谈话: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宝现在都长成什么样子了呀? 2.看起来同学们对蚕宝宝照顾的都非常好,老师相信这期间你们一定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养蚕经验交流会。(板书课题)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吧。
二、成果展示
1.各小组派代表上来给我们讲诉这段时间的养蚕成果
(预设学生行为:学生拿图片演示。有的是蚕卵,那是交配后产下的;有的是蚕蛹被剪开后;有的是蚕蛾„„)
三、结合自己的蚕宝宝日记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师:刚刚老师看到,你们展示的蚕宝宝都非常健康,这说明啊!同学们之前这一个月对蚕宝宝的照顾真的都非常细心,展示的都很好。那你们在精心照顾蚕宝宝的这一个月里有没有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呢?比如说······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养蚕
(提示问题: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卵)颜色逐渐有什么变化?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2.师:我们每个小组都记有自己的蚕宝宝日记的,对吧?现在啊,小组翻看自己组内的蚕宝宝日记,一起谈论一下,都有哪些有趣的变化?整理出来。一会我们再请小组跟我们分享自己小组内记录的蚕宝宝的生长历程。
(预设学生行为,拿着自己小组记录的蚕宝宝日记本上台演示,讲诉养蚕过程中的发现和变化。)
四、结合老师的蚕宝宝日记及蚕一生的视频进行讲解,让学生学生归纳总结 1.师生总结重点记录,交流养蚕发现。
2.师:恩!同学们都讲的非常的棒,看来同学们小组合作做的非常非常的好,那其实老师也跟 同学们一样,为自己养的蚕宝宝写了日记的,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老师写的是不是跟你们一样呢?(课件展示老师的养蚕日记。)
3.师:老师的日记记得怎么样?好,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蚕一生的生长历程,注意观察每一 个环节,看老师和你们是不是都记录了哦!(看总结视频)
4.评价各小组的记录,交流表现。5.讨论。
6.师:(好,我们把蚕宝宝的整个过程都回顾了一遍,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和大家记得蚕宝宝日记,你们发现蚕的一生一共要经过几次变化?来,各小组一起讨论、总结一下。看看这几次变化里,蚕宝宝都是从什么变成什么?)
五、指导学生将蚕的一生画下来
1.谈话:集体思考一下看哪个组能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跟我们说明蚕的一生变化呢? 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图画画下来,并进行讲解。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
六、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指出,形成昆虫概念。1.引入“变态”概念,引出与蝴蝶的比较。
师:(大家都完成的非常棒,我们看看在蚕宝宝的一生中哪个过程是最有意思,最神奇的啊?)预设回答:结茧之后变蛾的部分。
师:(对,老师也觉得这里最神奇,蚕宝宝会自己结个茧,然后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其实啊,这种变化过程在科学上我们叫做“变态”。)2.提问: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对照书上24页下图说说蝴蝶一生有哪些变化?)
3.讨论:蚕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蚕蛾和蝴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养蚕
(出示蚕蛾的细节图与蝴蝶的细节图给学生作比较)4.小组讨论,进行比较。
5.根据学生对蚕蛾和蝴蝶的比较,总结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概念。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诸多差异,但身体都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背部都有两对翅膀,胸部都有三对足,从而用归纳出昆虫的共同特征。生长过程:都要经历变态)
6.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哪些虫子属于昆虫?说说理由
七、了解昆虫和人类的关系 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板书设计】
4.养蚕经验交流会
蚕的一生 变态昆虫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养蚕
第三篇:二单元 养蚕
1、我们来养蚕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 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 观察蚕卵和蚁蚕;
〃 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 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 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掌握养蚕的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学生准备:纸盒。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丝绸。师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吗?‛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出示蚕卵。师:‚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蚕卵)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
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在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1)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2)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
(3)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4、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
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
5、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
2、给蚕宝宝记日记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学会养蚕;
●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 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 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科学知识:
● 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 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 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 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出下一代幼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 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能做好养蚕的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盒。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蚕卵和蚁蚕,今天我们来给大家颁发‘领养证’和蚕宝宝,在这段时间里看哪个同学养的蚕宝宝最长、最重、最健壮;谁的蚕茧最大、最重、最白。但我们不要忘记给自己的蚕宝宝写上成长记录,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观察日记的写法。‛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阅读P20上的文字。
2、自主探究的问题。
(1)比较吃桑叶的蚕和吃人工饲料的蚕,哪一个长得更好些? 让学生先进行预测,在进行对比实验。
(2)用蒲公英的叶子,它能吐丝吗?
(3)蚕蜕皮时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让学生讨论后,教师向学生讲清其中的原因。剪开茧子的蛹还能活吗?
每个小组剪开一个蚕茧用纸包起来进行实验。(5)辨别蚕蛾的雌雄。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蚕蛾的形态大致分为几种,预测雌雄后观察哪种蚕蛾产卵。教师多鼓励学生在幼虫期和蛹期怎样区别蚕的雌雄。
3、小结:
评价学生写的观察日记。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写好观察日记。
3、我们来抽丝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 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 〃 学习抽丝;
〃 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科学知识:
〃 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 学会缫丝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进一步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 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丝业文明而自豪。教学重难点:掌握抽丝的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炊、小锅、小苏打、缠线板。
学生准备:缠线板、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些真丝织物。师:‚这些织物是用什么做的呢?我国养蚕业抽丝的历史悠久,对人类服饰业作出重要的贡献。同学们,你们来汇报一下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二、自主学习
1、指导学生看P25的文字。
2、大家来抽丝,看谁抽的丝最长。
在蚕结茧后六、七天挑一部分进行抽丝。(1)让学生先预测抽出的丝有多长。(2)抽丝的方法:
A、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B、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
C、用毛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3)量一量一根丝到底有多长。
3、小结:通过学习抽丝你有什么体会?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三、课外拓展
整理好养蚕的资料和一些记录,下节课进行经验交流。
4、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再讨论种交流蚕一生变化的信息;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达、交流观察结果。科学知识:
〃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 〃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能概括蚕的一生四种变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蚕及其他昆虫的资料。
学生准备:各种形式的观察记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的小蚕在你们的精心喂养下,慢慢长大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好吗?‛
二、交流、总结:
一、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哪些变化‛。(蚕的一生经过了四种变化。)
你能够把蚕一生的变化画下来吗?(学生先画)师:‚书上的两幅示范图,一幅是直线式的,另一幅是循环式的。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好、更有创意?说说为什么?你能画一幅更好的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修改。
二、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形成昆虫概念。指导学生看书P28。
你能说出蝴蝶一生的变化吗? 你有什么发现?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身体都分为头、胸、腹;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
三、小结
你认为蝴蝶和蚕蛾属同一类生物吗?说说你的理由。那这种生物叫什么呢?
四、课后拓展
了解蝴蝶的有关资料。
第四篇: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养蚕
第二单元养蚕
1.《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 课时: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 观察蚕卵和蚁蚕; 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 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一块丝绸,谈话:这是什么材料?丝绸是用什么织成的?(蚕丝)蚕丝是从哪里来的?(蚕吐的)
2、询问:你们养过蚕吗?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如何养蚕。
(二)、学习新课
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提问:关于养蚕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讨论: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引导学生从食、宿、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为蚕宝宝做考虑)提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蚕宝宝吃什么? 如果没有桑叶,可以用什么代替桑叶?(告诉学生可以用莴笋叶代替桑叶,但要记住不可以两种叶子混吃,如果用莴笋叶,一开始就用并不要改变。)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 仔细观察蚕卵(提示用尺子测量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提醒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
画的形式描述蚕卵。谈话:把我们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记。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提问: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 看书上第15页你认为这时候的蚕像什么?你知道这时候的蚕叫什么名字? 分组观察蚁蚕(或看有关蚁蚕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用语言描述蚁蚕。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蚁蚕的有趣事情。
(三)、总结 讨论:
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谈话: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2、《给蚕宝宝记日记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 课时: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养蚕。
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知识:
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3、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
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5、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
教学难点: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准备 蚕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碟片 蚕的一生标本
三、教学过程:
(一)、汇报蚕已经经历的生长情况 谈话:你们的蚕宝宝怎么样了?你们在饲养蚕宝宝的时候为它们记录了成长的过程。我们就叫“给蚕宝宝记日记”(板书课题)讨论:你是怎样给蚕宝宝记的?你在记录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二)、感受蚕生长中的变化。
1、了解蚕宝宝吃什么对它的影响 提问:你的蚕宝宝吃什么? 比较:吃桑叶和莴笋叶的蚕哪个长的好。
2、了解蚕是怎样蜕皮的 谈话:蚕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有几天不吃不喝,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了解的学生介绍:怎么蜕,从哪里开始蜕皮,一生蜕皮几次。提问:蚕为什么蜕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
3、了解吐丝结茧 谈话: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你见过吗?它会形成什么? 布置: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宽度。剪开一个茧子观察,再用手碰一碰。讨论:剪开的茧子能活吗?(做好观察记录)提问: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
4、观察蚕蛾 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强调为保证交配成功可以将几家的蛹放一起。
(三)、归纳蚕的一生 提问: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 展示蚕的一生的标本。
四、布置作业:记好观察日记,过段时间进行交流。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我们来抽丝》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 课时: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的贡献。
2、学习抽丝的基本方法,掌握抽丝的一般技术。
3、测量一根丝的长度。科学知识:
1、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2、知道缫丝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2、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业文明而自豪。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缫丝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2、实验器材:蚕茧、炊帚、小水槽、小锅一只、小苏打、缠线板、直尺。
3、学生收集种桑、养蚕、缫丝的相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提问:在古代,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的国家,你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传说和历史吗? 学生交流 小结:交流成果,说明华丽的真丝织物是用蚕丝织成的。
(二)、指导学生进行抽丝活动
1、谈话: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蚕吐丝结成茧,蚕茧又是怎样加工成蚕丝的呢?
2、阅读课文
3、小组讨论:开展抽丝活动需要的材料、活动步骤、小组分工、结果预测、注意的问题等
4、集体探讨抽丝方法 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接着把蚕茧放在开水浸泡10-15分钟,同时加入配好的小苏打。再用小炊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接着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最后记录测量结果。
5、教师带领学生分组活动 各组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放在教师准备好的锅内。教师倒入开水浸泡并加入配好的小苏打。教师用小炊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交给各组学生。各组分组抽丝。测量蚕丝长度并作记录。
6、汇报测量结果
7、师生小结:蚕丝是最长的天然动物性蛋白纤维,最长达3000米,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
(三)、巩固总结
1、讨论:(1)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业的贡献有哪些?(2)你是通过哪些方法知道的?
2、说一说抽丝的方法,你认为抽丝技术的关键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课后探究对蚕茧抽丝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2、查阅资 5
料:蚕和蚕丝的其他用途。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4《养蚕经验交流会》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 课时: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讨论蚕一生的变化;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的科学信息;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 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交流养蚕经验,了解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变化。难点: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
二、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蚕及其他昆虫一生的标本、图片或录像。学生:各种养蚕的记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交流会 谈话: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宝都变成什么了呀?在这期间一定是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验吧?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养蚕经验交流会。(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提问:在这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能给大家说说蚕都经过了哪些变化? 提示问题: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卵)颜色逐渐有什么变化?刚刚孵出的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在成长中有什么变化?你还发现了那些有趣的现象?
(2)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分组讨论。(3)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
(4)教师将学生的发现有重点的记录。
(5)讨论: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们发现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
2、指导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
(1)谈话: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的变化,在养蚕的过程中,我们很多同学也写了养蚕日记,那么谁能用个比较简单明了的方式说明蚕的一生变化呢?
(2)看书第28页上图,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3)讨论: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4)学生分组讨论。
(5)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图画画下来,要求标明哪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6)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
3、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指出,形成昆虫概念。
(1)我们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
(2)提问: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3)对照书上28页下图说说蝴蝶一生有哪些变化?
(4)讨论:蚕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蚕蛾和蝴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5)小组讨论,进行比较。
(6)根据学生对蚕蛾和蝴蝶的比较,总结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概念。(7)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哪些虫子属于昆虫?说说理由。
(三)、综合小结 谈话:在我们养蚕的这段时间,全班有的同学是从蚕卵一直养到产卵结束,经历了蚕的一生过程,有了很多发现,但有些同学没能完整的饲养成功,谁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养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四、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五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养蚕》 教案
第二单元 养蚕
课
题:
1、我们来养蚕 授课时数:一课时
备课时间:2011年 2月 16 日
授课时间:2011年 月 日~ 月 日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卵的形状和颜色。
2、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
3、能提出关于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
2、知道蚕卵能孵出蚁蚕。
3、能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
4、知道蚁蚕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1、愿意和同伴合作与交流。
2、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
3、充分体验养蚕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描述和记录卵的形状和颜色,讨论蚁蚕的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教学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干毛笔、纸盒。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一块丝绸,给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2、那你们知道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
3、蚕是怎样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想不想亲自看一看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养蚕,亲自体验一下养蚕的乐趣。
二、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1、关于养蚕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2、小组讨论
3、汇报讨论结果
4、谁养过蚕?能告诉大家养蚕要注意什么吗?没养过蚕的同学也可以说说,你准备养蚕了,你将要做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
5、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办法。
三、观察蚕卵
1、要养蚕首先要了解蚕卵是什么样的。你知道蚕卵长什么样的?
2、下面我们来观察蚕卵(出示蚕卵并分发给各组)。
3、小组观察:分别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把你看到的写下来或画下来,用尺子量一量蚕卵有多长?
4、汇报: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
5、关于蚕卵你还有什么问题提出?
6、师生讨论解决办法。
四、观察蚁蚕
1、蚕宝宝出世了,你们看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将刚出生的蚁蚕分发给学生)?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2、学生给刚出生的蚕宝宝起名字。
3、告诉学生刚出生的蚕的名字,让学生比较一下自己取的名字和大人们取的名字有什么不同。
4、仔细观察蚁蚕,用尺子测量它的长度并做记录(可以写,也可以画下来)。
5、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6、指导学生做好第一篇养蚕日记
7、面对可爱的蚁蚕宝宝,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五、情感教育
教育学生要爱护蚕宝宝,珍爱小生命。板书设计:
1、我们来养蚕
蚕的一生:蚕卵—蚁蚕-蚕-蚕蛹-蚕鹅
课
题:
2、给蚕宝宝记日记 授课时数:一课时
备课时间:2011年 2月 16日
授课时间:2011年 月 日~ 月 日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养蚕。
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科学知识
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3、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
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5、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
教学难点: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教学准备
蚕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碟片 蚕的一生标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的蚕宝宝怎么样了?
我们在饲养蚕宝宝的同时还要为它们记好成长日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提问:蚕宝宝吃什么?如果没有桑叶,可以用什么代替桑叶?
2、告诉学生可以用莴笋叶代替桑叶,但要记住不可以两种叶子混吃,如果用莴笋叶,一开始就用并不要改变。
3、布置学生做好记录
4、谈话:蚕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有几天不吃不喝,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
5、请了解的学生介绍:怎么蜕,从哪里开始蜕皮,一生蜕皮几次。
6、提问:蚕为什么蜕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
7、谈话: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你见过吗?
8、布置: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宽度。剪开一个茧子观察,再用手碰一碰。
9、讨论:剪开的茧子能活吗?(做好观察记录)
10、提问: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
11、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
12、强调为保证交配成功可以将几家的蛹放一起。
13、归纳蚕的一生
(1)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2)小结并板书
三、布置作业
记好观察日记,过段时间进行交流。板书设计:
2、给蚕宝宝记日记 卵——蚕——蛹——蚕蛾
(幼虫)(成虫)
课
题:
3、我们来抽丝 授课时数:一课时
备课时间:2011年 2月 17 日
授课时间:2011年 月 日~ 月 日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学会用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的贡献。
2、学习抽丝的基本方法,掌握抽丝的一般技术。
3、测量一根丝的长度。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2、学会缫丝的方法。情感目标:
1、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2、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业文明而自豪。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缫丝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2、实验器材:蚕茧、炊帚、小水槽、小锅一只、小苏打、缠线板、直尺。
3、学生收集种桑、养蚕、缫丝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真丝织物(课件投影)
2、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真丝织物。
3、揭题:
我们知道美观大方、华丽高贵的真丝织品是用蚕丝纺织而成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得到蚕丝呢?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1)提问
在古代,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的国家,你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传说和历史吗?(2)小组内交流
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剪贴成一张学习小报。(3)集体交流
(4)小结
教师讲评各组交流成果,说明华丽的真丝织物是用蚕丝织成的。
2、指导学生进行抽丝活动
(1)谈话
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蚕吐丝结成茧,蚕茧又是怎样加工成蚕丝的呢?(2)阅读26页课文(3)讨论
开展抽丝活动需要的材料、活动步骤、小组分工、结果预测、注意的问题等(4)交流抽丝方法 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接着把蚕茧放在开水浸泡10-15分钟,同时加入配好的小苏打。再用小炊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接着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最后记录测量结果。
(5)教师带领学生分组活动(6)汇报测量结果(7)师生小结
蚕丝是最长的天然动物性蛋白纤维,最长达3000米,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
三、巩固总结
1、讨论:
(1)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 对人类服业的贡献有哪些?(2)你是通过哪些方法知道 的?
2、说一说抽丝的方法,你认为抽丝技术的关键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课后探究对蚕茧抽丝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2、查阅资料:蚕和蚕丝的其他用途。板书设计:
3、我们来抽丝
蚕丝
真丝织物
抽丝方法:
1、摘掉乱丝。
2、放入开水浸泡10-15分钟,加入小苏打。
3、用小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抽丝、缠绕在线板上
课
题:
4、养蚕经验交流会 授课时数:一课时
备课时间:2011年 2月 17 日
授课时间:2011年 月 日~ 月 日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讨论蚕一生的变化;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知识与技能:
△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的科学信息;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 △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交流养蚕经验,了解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变化。教学难点: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蚕及其他昆虫一生的标本、图片或录像。学生:各种养蚕的记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宝都变成什么了呀?在这期间一定是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验吧?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养蚕经验交流会。
(二)学习新课
1.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提问:在这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能给大家说说蚕都经过了哪些变化?
(2)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分组讨论。(3)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
(4)教师将学生的发现有重点的记录。
(5)讨论: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们发现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 2.指导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
(1)谈话: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的变化,在养蚕的过程中,我们很多同学也写了养蚕日记,那么谁能用个比较简单明了的方式说明蚕的一生变化呢?(2)看书第28页上图,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3)讨论: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4)学生分组讨论。
(5)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图画画下来,要求标明哪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
(6)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
3.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指出,形成昆虫概念。
(1)谈话:在我们养蚕的这段时间,全班有的同学是从蚕卵一直养到产卵结束,经历了蚕的一生过程,有了很多发现,但有些同学没能完整的饲养成功,谁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养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2)学生自由讨论,汇报。
(3)讲解:我们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
(4)提问: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5)对照书上28页下图说说蝴蝶一生有哪些变化?
(6)讨论:蚕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蚕蛾和蝴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7)小组讨论,进行比较。
(8)根据学生对蚕蛾和蝴蝶的比较,总结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的概念。
(三)巩固应用
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哪些虫子属于昆虫?说说理由。
(四)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板书设计:
4、养蚕经验交流会
蚕的一生经过了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