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12中本6班 林天黎 11号
一、道家思想起源的特性
道家哲人老子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哲学家,而且,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人也是中国古代最早对社会文明演进进行系统性反思、批判的思想家。“批判性反思”的理论品格是道家哲学所具有的“思想起源的特性”集中体现。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把“道”作为哲学范畴而给予系统化的论证,从而建立起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老子的“道”的思想对现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道家学的现实意义
(一)按照自然规律行事
“天之道,利而不害;从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三章)提出人类应按照道的规律来行动,反对妄为。人的行为应该合乎天道,这些思想对现今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需要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体表现在人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无节制与不合理的对待资源,产生由资源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紧张,甚至产生资源大战。老子“道”的思想就要求人们应该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不凌驾于自然之上。
(二)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
老子十分强调“道”的自然性与无为性,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以为天地人当效法“道”的自然性。可见,在道家哲学中,“道”既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存在的根据,也是天地万物之本性和君王治国安邦之根本方略,也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据和社会发展的终极境界。“自然”则是对“道”存在状态与本性的客观描述,意指万事万物非人为的、不受外力干涉的存在方式,即“自然而然”、“自主而然”。
传统的宗教信仰认为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道’法自然”的观念否定了超自然意志的支配,具有无神论的性质。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也就是说“道”顺任自然,各物在不受干涉的自然状态下反倒有更好的发展。
因此,“道法自然”最一般的涵义,用今天的哲学语言来解读,就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要遵循万事万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和主体自身本然的发展趋势。显然,“道法自然”是道家哲人为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所预设的根本价值原则,它深刻地反映了道家哲学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的思想主旨。
(三)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
老子认为,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因此,圣人不仅要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完美的人格魅力,还要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知足”是对于“已经得到满足后”的精神反刍:“知止”却是“获取过程中”的主动放弃。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足常乐,能忍恒安;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知足知止”是道家用来调节、处理“身”与“心”(欲)关系的思想主张,也是非常可贵而独特的价值取向。
《老子·四十四章》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兵?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名声和身体哪个更值得珍惜?身体和财富哪个更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身体哪个更有害?过分地爱惜名声必定造成很大的精力耗费,过分地贮藏财货必定导致惨重的损失。因此,知道满意知足就不会遭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导致危险。这样,就可以长长久久。
可见,“知足知止”思想的可贵和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用辩证的智慧教导人们如何对待成功,如何把握名利财富,如何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
(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
在道家哲人庄子看来,社会上出现的人为物役,包括“以物易性”、“以身殉利”“去性从心”等等社会乱象,关键是没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财货、名利”等有形或无形之“物”的关系。人生有三大需要,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这正是成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赖以繁衍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为此人类产生许多欲望,比如食欲、物欲、占有欲,并由此派生出诸如金钱、名利、地位、权力、美色,等等。而且当某种欲望实现了,又会产生新欲望,所谓“欲壑难填”,欲望是无止境的。
在《庄子·在宥》篇中指出:“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这里,庄子以治国作喻,认为能够支配万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的统治者,就能统治天下。人、物之辨在区分人与物的同时,明确地拒斥了人的物化,它的内在意蕴在于肯定人自身的存在价值。
可见,庄子“物而不物”的思想强调的是“人”对“物”的主导性和主体性,身虽处于“物”中,却不为“物”役,以此启示人们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时,不能本末倒置,不应把功名、利禄等外在之“物”,当做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的载体。唯此,才能真正做到“人”与“物”的和谐,也才能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
(五)反对世俗之“伪”,守护人“真”性
在《庄子·渔父》中有这样一句话“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于天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认为,法天,就是法自然,自然是真实的存在,它从不说谎,人要法天,就是要真诚地坦露自身的真性情,真性情的敞开就具有感人的力量,反之则不然,不真不诚则不能动人。庄子在这里所强调的,是关乎人的内在情感与外在表现形式的统一问题。内心情感激越,既使表面平静,人们也能感受得到;相反,内心毫无波澜,愈是假装,愈是让人反感。
“法天贵真”是道家哲人用来揭示生命与生存内涵的思想主张。在一个人性被世俗的情欲、名利、财货所牵引,以致于物欲横流、虚伪丛生的社会里,如何安顿生命和生存,是道家哲人思考与关注的重心。现代人往往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他们严严实实地把自己包裹起来,行事完全背离了自已的真性情,所谓“法自然”在如今的时代成了奢望。可见,道家关于生命和生存要“法天贵真”,内在地具有反对世俗之“伪”,守护人“真”性的价值诉求。
三、结语
老子的“道”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开端,影响着后来的中国哲学的发展,其“道”的思想又为现代人们提供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在中国哲学史上别开生面,只有批判的继承,“道”学价值可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启发,真正古为今用。
第二篇: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12中本6班 胡怡静 2012014626 读老庄,就是读人生,就是读人生哲学。如果说有什么不同,也不过是一个 偏于人生智慧(老子),一个偏于人生态度(庄子),老庄的思想就像永不枯竭的清泉,只要我们把桶放进去,一定可以满载而归。
儒家给我们热情,引我们奋发有为;道家却给了我们境界,教我超然。这种淡泊与超逸使人胸襟宏大。庄子提倡“无为”,他揭示:世上没有无用之物,一切都有用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顺着他自然的天性来运用它。《圣经》里的魔鬼撒旦是个大坏蛋,但它也有用处,因为他可以测试出一个人可信任的程度和爱的真伪。所以,尽管他作恶很多,上帝依然让他存在着。
用“无为”定位人的品性,就是质朴。质朴是人的一种禀赋,是一种由内及外的美好品性。衣着修饰的质朴,往往别有一种美韵。但是,衣饰之类的朴素,并非是判定一个人禀赋质朴的可靠标志。违反人的爱美的天性,拂逆自己的性情,只是出于某种意念和精明的打算,而蓄意地艰苦朴素,这种人的内心其实并不质朴。灰姑娘穿上华丽的公主裙装,并没有消泯她内心的质朴;她的质朴和丽服相辉映,前者使后者更彰显清纯的高雅。
服饰新奇不如天生丽质;才华横溢,不如品德出众;常保富贵不如常保真心。只要保持仁爱的天性,即使没能建功立业,写不出千古文章,也可以堂堂正正做人。所以我们要保持一颗真心,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不做不应该做的事,追求“无为之境”。
庄子追求“逍遥”,“逍遥”二字,犹如庄子人生哲学的题解,古往今来,凡是痴迷于庄子思想的人,无不醉心于“逍遥游”。然而,逍遥游只是一种境界,境由心造,要想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就得摆脱名缰利索,超越现实的局限,有一个淡泊的心态。对于我们这个追求中庸、适度的民族来说,“逍遥游”具有无法言说的精神魅力,那种悠游自在、徜徉自得的心境,让生活在压力与责任中的人们,不断有想过和大鹏鸟一样展翅高飞的渴望。
人这一生,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复杂与简单,只是对人生理解的角度不同而已。我们从一出生,都要经历婴、幼、少、青、壮、老六个阶段,学走路、学说话、拼命读书、认真工作、谨慎为人处世,再恋爱、结婚、生子、奉养老人,真是忙得不亦乐乎,所承担的人生角色也是复杂交错,怎一个“忙”字了得!跳出三界看人生,人生其实也简单,就是“生、死、上、下”四个字而已。生即生存、生活、生长;死即结束,终止。在生命存续的状态下,人的一生就活动在上、下两字之间。人间好像攀登高山,非上即下,上不去了就得下。可这一个“下”字,又谁能从容?不如学习庄子,让自己的心先站在红尘之外关照红尘,再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超越自己!只要我们心中充满光明,哪怕如夸父逐日般注定不能成功,也可欣慰地说:我努力过了,我就是强者。
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老人,他的思想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特别是他的处世之道。作为生活的指导的人生哲学,不仅要为人们进行自我的道德与性情修养提供原则和方法的指导,而且还要为个体的存在做出社会定位,回答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应对社会,即如何处世的问题。修身与处世遵循的是同样的原则,因而,内在的修身之道向外展现,便是处世之道。
老子主张柔退不争。老子有感于世人一味逞强好胜、不肯谦让而引起无数的纷争,遂提出柔退不争的处世之道。具体来讲,柔退不争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实行:一日“守柔”。“守柔”即守柔居弱。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骆......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武......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深知什么雄强,却安于雌柔,甘为天下的溪涧;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味,以此为天下的楷式;深知什么事荣耀,却安于卑辱,甘为天下的川谷。老子的本意是说,柔弱要优于刚强。柔弱之优于刚强,除包含柔弱最终要胜过刚强的策略性意义外,还包括与刚强不如柔弱的价值意义,这后一层容易被忽略。很显然,如果人们皆能甘守柔弱而不恃刚逞强,则大多纷争就不会发生了。已经发生的纷争自然也会得到消除,社会自然就可以和谐稳定。现在人与人之间往往因为一些小事而起纷争,最后就酿成大事,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如果大家明白这些道理,估计就没那么的惨剧发生。
老子还主张虚怀若谷,《史记.太史公自序》说道家思想是“以虚无为本”,《庄子.天下》篇也说老子“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已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亦述老子谓孔子之言曰:“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足见老子对“虚”的崇尚。
老子喜欢用“谷”来形容“虚”,主张待人处世应虚怀若谷。他说古之善为道者......旷兮其若谷。
“谷”有如下特征:一为空豁涵容事物章河上公注曰:“旷者广大,谷者空虚,不有德功名,无所不包也。”老子认为,大道有“虚”“藏”的特性,能够包容万物,以大道为楷模的“善为道者”待人处世,也应如空旷的山谷一样,胸怀广阔豁达,能够涵容一切。二为深邃敛藏。老子指出,“善为道者”是微妙玄通的、深不可识的,圣人是“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的,自珍自重而不自示高贵,从不有意显耀自己。三为处下不争。老子鉴于政风社情抢先贪夺,争雄竞强,故而主张处下不争,知雄守雄,知荣守辱,甘为天下的豁谷。其实处下不争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或处世原则,具有价值观方面得意义。再进一步说,这种德性好就好在她符合自然的价值和无为的原则,好就好在它得之于大道并体现了大道。老子的处世之道无论放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用,它教会了我们做人对事应该心胸豁达,要韬光养晦,好好深造自己,虚心待人,这样才能成就更出色的自己。
一部《老子》,毋宁就是一部人生哲理诗;一部《庄子》,看上去虽多“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然究其实,却无处不透显出深湛的人生哲理。探讨老庄的人生哲学,就如同摘取和品尝一颗颗金灿灿的果实,其芳香沁人心脾。对老庄的思想了解越多,理解越深,我就越是被其深刻的内涵所折服。虽然我了解的仍然很有限,理解的程度也仍然很浅显,但我已从中收获了许多。单是老子的一句“上善若水”,便让我受益颇多,使我明白人生不必处处显露锋芒,而要懂得示弱,要虚怀若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汲取更多的知识来壮大自己。庄子的人生格言,则启迪着我去选择一个快乐的人生。人生短暂,不应该为了追逐名与利而煞费苦心,而应该挣脱名利的缰锁,去追求崇高的理想,追求心灵的自由与逍遥。人生路途中,遭遇坎坷不可避免,我们应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以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怀去看待一切,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创造意义非凡的人生。
第三篇: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模版)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以儒学为例
摘要:
本文回溯了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内涵,以儒家思想作为例证分析其与人生的关系,又通过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古代哲学,人生,儒学,现实意义。
一、古代哲学简述
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是对思考的思考,是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的一门科学。是一种“觉解”的活动。
这个世界是极为复杂的,哲学就是要把这个世界的复杂性,特别是人生的复杂性揭示出来。冯友兰说人生有四境界:使人超越自然的境界、功利的境界、道德的境界,最后达到一种天地的境界。所以,中国哲学最讲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养吾浩然之气。这是冯先生所理解的哲学,也就是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悠久的文化传统, 我们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也渊源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而在古代传统文化中, 最重要、最具现实意义的部分就是古代的人生哲学。
古人对于人生问题的思考,涉及极广泛的方面。其中有关于人和人性、人与自然关系、为人之道和治国之道的系统的理论;有对于人们交往和言行的完备的规范体系;也有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系统理论和丰富经验。其体系博大精深、丰富多样, 各派学说异彩纷呈;从先秦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 到汉末佛教传入,魏晋隋唐玄学佛教各领风骚, 至宋代理学形成, 最终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共存互补的格局。其间众多先贤写下了浩瀚的著作, 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儒、释、道三家, 思想各有所异, 又有所同。简言之, 儒家积极, 以天下为己任, 刚健有为;道家贵柔, 主张清静无为, 返璞归真, 全身保命;佛教虚空, 消极出世。三家又都以天道为依归, 重视人格修养。三家的思想主张及其社会作用虽各有不同,却都包含着深刻的智慧。其所异表现了各家的特点;所同则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质。在中国历史的长期发展中, 三家在互相吸取、互相融合中发展, 各自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由此绘出了中国人丰富多彩的人生图画, 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二、儒家思想浅析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为探索儒学的人生意义,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
1人禽之别——古代人类哲学的出发点。儒家的回答, 用一句话来说, 就是认为人禽之别在有义。孟子说:“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
2德刑之争——对道德功能和特点的认识。孔子说:“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即用道德教化来引导大家, 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动
3义利公私之辨——对群己关系的理解。儒家的基本思想, 是义以为上, 以义制利。孔子说:“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他肯定人们追求富贵的欲望, 但认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应该受道义的节制。
4推己及人严己宽人——处理人我关系的原则。《大学》说:“所恶于上, 勿以使下;所恶于下, 勿以事上;所恶于前, 勿以先后;所恶于后, 勿以从前;所恶于右, 勿以交于左;所恶于左, 勿以交于右”,孔子说:“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强调有道德的人总是首先要求自己。
5天人合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孔子一生, 为匡救时弊, 周游列国,奔走呼号, 但终不为当权者所用, 还屡遭困厄, 他意识到他的道已经无法推行于世, 说:“道之不行, 已知之矣。”天与人不再像在孔子那里那样分为两端, 而是统一起来, 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这一思想,《中庸》中有更简洁明白的表述:“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6致中和——人道的根本目标和原则。《中庸》说:“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以天地各归其位为到达中和的标志, 都是突出了位的重要。
7修身为本——对道德自觉精神的提倡。孟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人皆可以为尧舜”,并说“圣人与我同类者”。荀子, 虽反对性善论, 却也肯定“涂之人可以为禹”, 在这一基本点上与孟子完全一致。可见这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8人性论——对成善之路的探究。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孟子在与告子辩论中提出了他的性善论。荀子反对性善论。他提出首先要区分先天的本性和后天的人为, 即所谓“性伪之分”。他说:“性者, 天之就也。”
这样,就分了八个方面重新审读儒学,尤其以先秦的思想家为例,从中可以管窥儒学的人生意义所在。
三、现实意义探讨
第一,中国古代人生哲学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范本。人的存在,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无法忍受单一的颜色、无法忍受凝固的时空、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无法忍受自我的失落和无法忍受彻底的空白。人的这五种无法忍受,意味着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有了寻求意义的人生,才能对人生进行有系统的反思哲学。生存是一种无意义的生命活动,生活是一种寻求意义的生命活动。所以人是一个把自己的理想不断地变为现实的活动过程,一个创造的过程。人的人化,人使自己成为人。人是一个人化的产物,是一种人化的结果,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例如,教育作为一种社会遗传的机制,它以自身为中介而实现双向的认同:一方面,是个体向历史社会文化的一种认同;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是历史社会文化对个体的认可。教育就是这种“认同”与“认可”的双向互动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广义的教育实际上是哲学教育;或者说,哲学教育,就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教育首先不是使人成为某种人,而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人的世界,是有限世界的超越。哲学作为人类心灵的最深层的伟大创造,其主旨即在于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地升华,在精神境界的升华中崇高起来。哲学的修养与创造,是人们追求崇高的过程,也是使人们自己崇高起来的过程。它要求学习哲学的人永葆理想性的追求。
第二,中国古代人生哲学为社会的进步带来了深刻的启迪。《论语》作为儒家思想集大成者,通过其内涵的归纳与分析,探讨哲学影响的社会性。孝敬之道是论语朴素的起点。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中,智慧之道洋溢在字里行间。问知,子曰“知人”。一切澎湃于心让我们真正在心里有所酝酿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去努力。学习之道阐明了要学什么,怎样去学,学习怎样才能和生命结合起来的问题。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诚信之道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从每个人内心的真诚出发,守住信誉,就一定能建立起一个诚信的社会。后世流传“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包含了深邃的治世思想。孔子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但当文明走过两千年,在如今有了法制保障的社会,道德力量比任何一个时代更能发挥作用。而忠恕之道孔子一以贯之地实行过。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最后,仁爱是儒家思想里的最核心部分。仁者爱人,仁爱将改变人生命的状态,并在自我与世界之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第三,中国古代人生哲学在不断更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交融与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并持续产生影响。作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思想体系,儒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重大变迁。几次被打倒之后的兴起证实了儒学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仍然存在的现实意义。近代西方文明输入中国以后,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条件下还曾产生的新的儒家学派。新儒学的兴起有其内在逻辑合理性和现实意义,以包容、扬弃的态度对待新儒学的兴起是必需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摒弃。
结语:
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学术竞鸣,思辨迭出。儒学作为其中耀眼的一支,于人、于社会、与时代发展,都有着毋庸置疑的深刻价值。这也正是中国古代哲学与人生与时代密切关联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社科出版社.2005年.[2]于丹.论语感悟.中华书局.2008年.[3]钱逊.中国古代人生哲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4]孙正聿.哲学与人生演讲.吉林大学.2009年.4
第四篇:浅析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胡丹丹
201321011622)
摘要: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出发点,而“道”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根基。庄子哲学是直指人生,关注生命的哲学。追求心灵的绝对自由和理想的人格,则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基本理论方向和价值回归。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道 现实意义
对人生问题的意义,庄子有着独特的思考,他的豁达、超脱一直被后人借鉴和效仿,但却从未有人能够超越。尽管诞生于两千多年前,但在当今社会,庄子的人生哲学依然会给人们教诲和启发,为人们解决自身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在查阅资料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试从以下几方面浅析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一、从“道”中悟出的智慧
庄子本人极赋浪漫主义气息又具有批判精神,他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超越生命困境,达到个体的自由,向世人展示着他从容自然,豁达超越的人生态度。庄子人生哲学中的智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人合一
在庄子那里,人生中的烦恼和痛苦都可以被道点化,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庄子认为一个经验主体只有通过体道或道同而为一的方式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人生问题,才能使人生具有终极意义。”①一个人真正掌握了道,所有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因为道无形,无声,无穷尽;道生天地万物,无所不包,无所不容。道,意味着对生死的超越、豁达的人生态度还有保持独立自我人格的人生境界。正如庄子所说“道无始终,物有生死„„”
在孔子那里,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还是是“敬鬼神,知天命”,而庄子却认为人与世界是容为一体的,没有隔阂,宇宙万物之间没有界限。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②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告诉人们只有视万物与自身为一体,对人和万物抱有一种大同情之心,才能走出一条真正的康庄大道。
(二)无己、无功、无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③,至人,神人和圣人是庄子哲学里三种理想人格的塑造。无己的意思是“丧我”,只有如此才能解决精神与自身形体的关系,这样的人才不会自私;无功,才能处理好人与他人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①韩林合.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②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79.③<<逍遥游>> 因为热衷功名,势必与别人发生冲突;无名,不贪图名利,才能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三)外化内不化
所谓外化内不化,就是人可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但内心却是保持不变的。庄子是在提倡外在一定要很通达。外化就是说人要顺应外在,把外在的一切做到最朴素。顺应外在,就是要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庄子认为外在处世中,最难做的是说话。所以我们在说话时,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绝不夸大其辞,也不乱传闲话。除了这些,庄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必须要靠心智的聪明,要能看清外在的很多东西。所谓内不化,就是存在于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不能变的。无论外界怎么变化,人都要坚持自己的主心骨,不能人云亦云。
二、摆脱桎梏,追求精神自由
庄子是逍遥哲学的开创者,而他的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就是逍遥。他既是一个的文学家,又是一个追求自由、回归自然的哲学家。“庄子认为人生有中有四种限制,分别是时间、空间、生死和义利。”①
(一)超越空间的限制
他的代表作《逍遥游》一文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超越空间的生物,我们当然知道这种生物是不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哪里有“不知其几千里大的鸟”。可是庄子却展他的想象,超越空间的限制,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种生物。逍遥游的核心就在于破除世间的种种桎梏,不为物役,超脱一切困境从而获得完整、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二)超越生死的限制
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突破生死是很难的事情,但是庄子能够淡然处之。也正是由于庄子深刻的体会出了“道”中的到了,才会有他那样从容的面对生死。“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其踞,鼓盆而歌”②,生与死从他人的绝对,到庄子那里就变成了相对,像昼夜交替、四季变换一样自然。
(三)超越义利的限制
面对义与利,庄子从容的选择了前者。他“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干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最终他隐于南华山,写出了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南华经》。“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庄子认为与其这样,倒不如寻找一片净土去守护自己内心的宁静。庄子向来重视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不慕富贵的虚名,他认为荣华富贵往往会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在他看来,名和利,都不是生命真正的目的。
①②傅佩荣.庄子心得[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1.<<庄子·至乐>>
三、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物欲横流,人心躁动。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们需要回归传统,找寻精神上的出路。庄子的人生哲学对当今人们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是帮助人们走出困境的良药。
(一)正确对待欲望
和儒家思想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道家注重避世,提倡清静无为,顺应自然。那一个人怎样才能做到不受外界事物诱惑,保持内心的宁静呢?古语云:“知足者常乐。”在庄子看来,就是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欲望。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人的内心就会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如果过分满足内心的欲望,就会滋生贪婪,威胁到他人的发展甚至是社会的稳定。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不能祈求一个人的人格有多么高尚,多么的无私奉献,他只要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就好。例如,企业经营的目的虽然是为了利润,但是企业不能任由自己的野心膨胀,用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来谋取利益而不顾自己的长远利益;对于为官者者来说,正确对待欲望就显得更为重要。“权利一旦滥用,就会滋生腐败”,如果当官者的欲望无限膨胀,最后受伤的肯定是百姓。如果现在的为官者都能从庄子那里学习哪怕一点点智慧,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那么的贪官污吏了。
(二)塑造理想的人格
庄子所塑造、构想的人格是对其所生活现实的回应、批判和超越。在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发生着的剧烈变化的今天,个体自我往往湮灭在物欲中,失去独立的人格和自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风正在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庄子的这种自我批判的精神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对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有着重要的启示,在社会中个体必须保持自我批判精神,追求一种超越世俗、名利、自我的逍遥境界。
庄子所塑造的一系列理想人物及其赋予的理想人格,都具有“至人、神人、圣人”这种超越的品格。他所主张的超越品格的意义在于,当我们在追求实效,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始终不要忘了我们作为人自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不要忘了人的本性中所具有的超越品格。否则,个体就会成为纯粹追求物欲的畸形人,人的发展就会受到异化的限制。人是可以超越空间、时间的限制,甚至是生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今天,庄子所塑造的人格中追求人与万物的和谐正是人的全面及和谐发展的基础。
(三)寻找幸福的真谛
老庄的思想教人顺应自然,以淡泊宁静的心态去对待世间万事,保持宽容和谐的人生态度,学会“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这样就能够适应社会繁忙的工作 3 和快节奏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以退为进、克己谦让,有利于谐调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使人消除自大自负心理,远离纷繁事物中无谓的争斗。用“齐物”的胸怀去对待世事,达到不为外在情境所烦扰的心境,树立洒脱宽容的人生态度,达到心灵上的逍遥自在,从而找到人生真正的幸福。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拥有乐观、豁达、潇洒的人生态度,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坚守自己独立的人格,是庄子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我们也只有将庄子的人生哲学智慧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才能达到“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郁建兴,王新华.论庄子的人生哲学[J].浙江大学学报1994.4.张玉安.庄子人生哲学的现代意味[J]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4
第五篇:论述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一)
论述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
答:一、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创新、包容、厚德、谦虚、务实、奋进、诚信、务实、兼容、好学、互信、互利、协商、尊重、爱心、公德、平等、平和,“中国精神”博大精深,它的内涵深刻,它的意义深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中国精神”的的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终极归属感与荣誉感,使中国人为了祖国的腾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基本内容,是我们每一个人中国人必须传承的。我们只有具备了最基本的“中国精神”,才能具备更高更可贵的“中国精神”,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敢于斗争、敢于坚持的革命精神,“中国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核心,是树立和弘扬的中心任务。“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是坚强不屈的中国魂,“中国精神”就是中国魂,需要弘扬那种让中国人自强、自信的国民精神和民族精神。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国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国精神与今日全球时代中国应有的国家利益、国家责任以及国家荣誉相匹配,并有益于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人类发展的健康方向。中国精神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刚柔相济、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中国精神包含着阳刚与阴柔两个层面。”自强不息,乃是中国精神固有的超越性,显示出刚健有为、勤劳勇敢、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及其生命意志,而忧国忧民、治国平天下及精忠报国,则是中国精神超越性的外化与具体表现。在内在性与超越性方面,一阴一阳,刚柔相济,构成了中国精神的两个层面,并塑造了中国国民的基本人格模式。
2.中国精神的两大核心价值:和谐与中道。中国精神推崇“和谐”,表现为天人间的和谐(所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间的社会和谐、人与自我的人格和谐,也表现为民族与国家间的政治和谐,中国传统所信奉的正是和平主义,孔子的大同理想即表达了这一理念。
“和谐”的前提:(1)是整体的团结与合作,和谐是整体的有机化、组织化以及整体效能的最大化,因此,中国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也特别推崇集体荣誉感,在现代世界尤其表现为国家荣誉及其国家认同。(2)“和谐”乃多样性的并存与互补,所谓“和而不同”,整体的团结与合作不是抹掉个体,恰恰是通过个体的努力并让个体分享整体的效能及其荣誉,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国精神同样强调个体,但并不因此丧失整体性。(3)和谐是有主体性的,乃是主体的自立、自信与自强,因此绝非无原则的妥协与退让,更不是示弱。
3.持续不断的生成、创新与转化精神。中国精神秉持变化与流动的生命观,不承认绝对不变的实体,而是主张世界的生成变化,从宇宙万物到族群人伦,从自然系统到人的教化系统,从形上之道到形下之器物,从生命本体到社会文化及其解释,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并遵循运动变化的辩证法则。在其现代复兴过程中,中华民族更是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及其复杂局面,勇于担当、革故鼎新、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持续推进中国传统包括中国精神的现代转化。
4.共同的华夏认同及其卓越的包容性与涵摄力。中华文明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境内诸民族、地域文化以及宗教传统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果。中国精神具有卓越的包容性与涵摄力,能吸纳或兼容一切外来的民族精神及文化传统。
事实上,中国文化传统长期以来在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的同时,一直就在通过不断欣赏和学习外来文化,吸收其精华,进而成就了华夏文化海纳百川、雍容大度的传统,并在今日全球时代形成更加积极的作为与贡献。
二、中国精神的现实意义
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习近平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境。在当代中国,兴国强国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兴国强国之路,首先需要兴国魂、强国魄,以强大的精神支柱为支撑,以高扬的精神旗帜为指引,团结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中国精神始终是激励和支撑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前赴后继、英勇拼搏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一步一步接近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重重磨难而不断走向辉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儿女始终高扬中国精神的旗帜,并根据时代和实际不断赋予其新的生机活力。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的价值和意义更为凸显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中国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对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发挥着重要的凝聚作用,在当代中国,必须用中国精神引领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中国精神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综合体现。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能力和军事力量等硬指标,也包括政治、文化、教育、精神状态等软因索。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提振全民族的精气神,激励广大人民积极投身到杜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国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要努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中国精神转化为青春行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