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教学目标:
1、学会发掘感动点,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善于观察、广泛阅读、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学会用感恩的心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能触动我们心灵的人和事并非只有那些叱咤风云的伟人,惊天动地的大事。触动我们心灵的可以是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也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知心话、一个场景;还可以是一封信、一幅画、一张照片、一把折扇„„
大人物固然可敬,大事件固然意义重大,但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往往更容易打动我们。
二、问题探究: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人和事在你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时时触动着你的心灵?
2、(幻灯片展示图片)哪幅图片触动了你的心灵?它给了你怎样的感悟?
三、写作平淡的原因:
1、缺乏对生活的敏感
2、缺乏感恩的心
3、缺乏一双多情的眼睛
四、写作指导:
怎样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1、发掘感动点——抓住细节(1)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佳作回顾: 朱自清的《背影》片段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问题探究:文中的哪个细节触动了你的心灵? 《背影》中对父亲爬月台时吃力样子和动作的描写,突出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让每个读者感动不已,而这一感动点正是通过对父亲动作细节的刻画形象地再现出来。
佳作欣赏:课本P57一位中学生写哑巴母亲的片段
顽皮是孩童的天性。
我喜欢一个人搭砖玩,然后一推,“轰隆隆”,砖墙就全部倒下了。这崩倒之声,成为我童年最扣人心弦的美妙音乐。
一次,我正玩得高兴,不留意把砖打碎了。砖的主人气冲冲地走出来,揪住我的耳朵,把我拽到家。
母亲坐在门口做针线活,看到这情景,便急得“嗷嗷”直叫。砖的主人开始数落我的不是。母亲却始终面带微笑地望着他,眼里充满了自责。然而,母亲懦弱的祈求并没有赢得他丝毫的同情。
“不会管教孩子,生孩子干什么?长大了准不学好!”
善良的母亲毫无办法,只能用眼神代替话语,眼睛里饱含着泪水。
“嗨,嘴不会说,也难怪管不住孩子!”
听了这话,我泪流满面,挣扎了一下,可是没能挣脱。母亲看出了我的反抗,朝我微微摇头。
沉默,还是沉默。
我已不想沉默,但看看母亲蓄满泪水的眼睛,我又沉默下来。问题探究:文中的哪个细节触动了你的心灵?
母亲是哑巴,不能说话,但母亲的眼神和表情却表达出内心深处的复杂感情。有自责,有屈辱,有无奈的隐忍,这一切都源自对孩子的呵护。(2)怎样写好细节?
①细节描写要“真”,符合生活的情理。②细节描写要“精”,具有典型性。③细节描写要精心锤炼词语。④细节描写巧妙运用修辞。(3)随堂演练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一个同学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请你借助细节描写对此段内容进行修改。范例展示:
①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②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5”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58,可怜的“5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2、提炼素材——发掘主题、深化意蕴
佳作欣赏:黄方国的《父亲》片段,课本p58 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留不住,我决定叫一辆出租车送他回去。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待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霎时百感交集。
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过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能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乞谅和深情致敬啊!问题探究1:文中的哪个细节最为感人,触动了你的心灵? 问题探究2:文中作者的哪些感悟给予你心灵的彻悟和启迪? 随堂演练:
①P59四 阅读下面这个片段。
我6岁的时候母亲和别人打架,很凶。为了给母亲报仇,晚上,趁着月光,我拔光了仇人家已经开了花的辣椒秧。
拔光了仇人家的辣椒秧后,我回来向奶奶表功。一向和善的奶奶抓过一根棍子,劈头给我一顿猛打,直打到我答应每次见到仇家的人,该叫爷的就叫爷,该叫婶的就叫婶,奶奶这才住了手。
秋后我家盖房子。父亲给石头砸了脚,可是“上梁”的那天,很多和我家有仇的人前来帮忙。看到母亲一脸愧疚,他们说:“娃儿平时喊人喊得可好,不看大人面也看娃儿面哩。” 问题探究:读过上面的文字你有何感想?它有怎样的主题?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宽容可以化解矛盾。
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②P59一 阅读下面一则故事,谈谈你的感想?
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一个人急匆匆的地上了火车,可是他的一只脚被门夹了一下,鞋子掉了下去。火车开动了,这个人毫不犹豫地脱下了另一只鞋子扔去。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见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能有所帮助。”这个人叫甘地。后来他被印度人尊为“圣雄”。
感想:我们要学会成全他人,成全他人的同时也是在成全我们自己,因为坦然舍弃成全他人的同时,你得到了精神上的回报,这比物质上更有意义。
3、整体构思
动笔前一定要想好要写的人和事,需要从哪里展开叙述?重点安排什么材料?在何处做怎样的议论和抒情?怎么收尾?
优秀作文展示:
踮起脚尖(记叙文)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一家三口挤在这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少,却还是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虽然穷,却仍是不愿低头。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我没有钱去上优秀的高中。但我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我虽然衣着破旧,却有自己的尊严。今年是高三了,高考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转折点。
唯一让我心中有一丝不满的便是父母,他们每天总是那么早地起床离去,又是那么晚的回来。我多么想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周末去公园游,去河边吹风,可是连这一点小小的要求,上天也没有给过我一次答应。不行,今天一定要等到他们回来。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挣钱,是为了我,可是我不愿他们如此劳累。我愿意过得更艰苦些,毕竟我还有很长的明天。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颓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
“又踹了被子!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泪水却一行一行的滑落。这一晚,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被子湿了一大片。
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夜我却泪千行!多少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每晚父母都是这样踮着脚尖,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慢慢地移动,我还有什么好生气的呢?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是无与伦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踮起脚尖,父母的爱,今生永不忘,也不敢忘!【满分理由】
全文叙写夜深躺在床上的一个时间片段,表现父母夜深回家踮起脚尖走路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此盼感悟,切合题意。文章整体思路清晰,情感丰沛,有感染力。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的运用,也显示了考生相当不错的素养和能力。文章开笔很简洁地推出一个具体情境,二、三自然段既是“生气”的注脚,也是后文的必要铺垫。父母回家“踮着脚尖向我走来”部分的描写符合躺在床上的感受,表述真实。铺写已然充足,情感自然喷发,将父母“踮起的脚尖”与朱自清父亲的背影等类比,让这种关爱与深情升华到人类情感的普遍性这一高度,使主题更富有深意。(高星云点评)【档次及得分】(一类卷上)
计分:内容25分+表达25分+发展l0分=60分。
五、写作训练:
人生是一条浪花飞溅的长河,时光的流逝淡化了过去的记忆,但总有一些人和事在你的心灵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就像照相的底片,随时可以再现。请以“心灵底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有真情实感 2.有细节描写 3.有理性思考
教学反思:
第二篇: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察生活,精心选材,写一篇记叙文。
2.运用细节描写,让动人的瞬间定格。
3.体味人间真情,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亲情是一盏灯,能在晦暗的时光里照亮自己;亲情是一个树,在你倦极而归时给你凭依。纪伯伦曾说:你的朋友是你的土,你在那里怀着爱而播种,含着感谢而收获,从中得到粮食、柴草──亲情、友情是人类生活中最崇高温馨的部分。
十五、六岁的年纪,正是生命中独立意识成长的旺盛期──生活独立、精神独立,所以更需亲情友情的滋养与慰藉。有爱浇灌的树木才会茁壮,有爱护卫的生命才能健康。年轻的朋友,你应该正沐浴在亲情友爱的大河中,把你的故事、你的感受记录下来,以回报家人友人对你的爱。
二、阅读文章,讨论交流,营造氛围
人的一生中,许多往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已忘却,但有一些不起眼的细节却依然那样清晰、那样动人。在长河大川般的生命流年里,我有幸看到了生命中许多花开的细节,那样璀璨,那样芬芳,让我们一起回味„„
阅读例文并解读评析:
马骑桥
故乡叫马骑洞,土通溪流到此处划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轻轻地绕过村子,奔向山外的世界。土通溪上有座桥,母亲叫她马骑桥。
马骑桥苍翠欲滴的樟树旁,马骑桥下咿咿呀呀的水磨房,马骑桥边蜿蜒如练的小山路都是我今生今世寻找最美风景的证据。
马骑洞距离青山小学有十来里山路,父亲在外地中学教书。我七岁时母亲拽着又哭又跳的我跨过马骑桥,沿着蜿蜒的山路去小学里读书。一哭二闹三回头,那马骑桥总深情地凝望着我小小抽泣的背影,还有我回头时幼稚惘然的泪光,马骑桥总揪扯着我稚嫩的心。因为桥上站着我那不同于其他母亲气质的母亲。
每逢放假,我就撒开脚板往马骑洞的方向奔,临近家居之地,爬上山坳。便竭力向竹幽林密的马骑桥望去,马骑洞铺排得大大方方,古朴淡雅,马骑桥亲切地扑入我的心,因为桥上站着一个我时时眷恋的母亲。夕阳西下无限好,半江瑟瑟半江红。母亲那爱和希冀的目光揉碎在马骑桥下的波光里。我老远就不断地大声呼喊着母亲。站在桥上的母亲,像马骑桥,饱经风霜的脸上绽露出不同于一般母亲微笑的气质。
月牙儿轻挂在马骑桥旁的樟树梢上,少儿只识贪玩滋味的我在青藤重挂的马骑桥上和同伴们跳龙门、捉迷藏。玩累了便给坐在桥上的案青公公捶背,时不时好奇地用小手摸一摸案青公公的长烟杆。远处田野的蛙声,马骑桥下的河水声,月儿下我们的欢笑声,母亲月光似的呼儿声,连成了一片。在这美丽的马骑桥上,母亲月亮似的目光看着我尽情地释放着儿时的情趣和轻松。还有她那我根本无法解读的不同于其他母亲气质的企盼、柔和的眼神。
晨曦初露,竹林中鸟儿翻飞,啼声婉转悦耳,山鸠咕咕,叫声不迭。噼噼啪啪、噗噗簌簌,振翅高飞,散落在马骑桥旁的樟树上。站在马骑桥上,极目四望,山川相缭,湿润清馨,绵长漫溢,诗意清新。远处星星点点的草垛,挺拔的秀木佳树,吱呀吱呀如歌如诉的桥下水磨,与马骑桥和谐地融为一体,酿造出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溪水的田园香气,如痴如醉而又迷茫自失。母亲轻抚着我的头,凝望着山的那边,慈声励语:“去吧,儿,好好读书!读到你书上画的地方去。”
我似懂非懂的点着头,背着书包,在母亲余音缭绕的凝视下,跨过马骑桥,踏上那蜿蜒如练的山路。回头一望,马骑桥上的风景让我心悸——母亲雕塑般的身影和马骑桥构成了我今生今世深深的记忆。母亲告诉我,叮嘱我,要好好读书,读到我书中那美丽画儿的地方中去,那儿才有更美更美的风景。我知道,马骑桥是马骑洞唯一通向山外的彩虹桥。我那时不知道母亲何以知道我每次回马骑洞的时辰,上苍也许可怜做母亲的人,赐予了她一种心灵的感应吧。她每次都站在桥上凝望着从山那边求学归来的我飞向她的身边,无论是寒暑易节,还是飞雪风雨。在我七色的梦境中,总是固执地认为马骑洞、马骑桥是我长大后最终归宿的风景,然而母亲总是坚决地摇着头,说我必须属于比马骑桥、马骑洞更美丽的风景——那就是母亲从我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书来,指着书中的画儿慈声而不失严厉的叮嘱:“读到书中这画儿的地方去,那儿才是你最美的风景。”年少的我似懂非懂。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书中的“哪儿”才是我最美的风景?为什么每次返校,母亲总要把我送上马骑桥,柔和的目光久久地注视着我迈向曲曲折折的山路,直
到我翻上山坳变成了小黑点?我只知道我的背后有马骑桥,马骑桥上有我母亲不同于其他母亲月亮般的目光。
我从马骑桥上走过了春夏,迈过了秋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一次的回归,都定格了一幅马骑桥的永恒迎送风景画。自从母亲用他那有力的布满老茧的手拽着泪流满面的我跨过马骑桥,就注定了母亲不同于一般母亲更希冀严厉的目光。母亲和马骑桥是我梦想的起点,也是我希望的终点。马骑洞、马骑桥和母亲组合的风景是我生命点缀的鞭策和精神的家园。从此,我为了寻找比马骑桥更美的风景而跋涉在人生曲折坎坷的求学寻“画”之路上,读书读到了母亲千叮万嘱的画儿里去了。母亲用微笑的泣语告诉我,她是从风景如画的城市来到马骑洞的马骑桥上。在那个特殊的大跃进年代嫁给了老家在马骑洞的父亲。马骑桥装饰了母亲的窗子,我装饰了母亲的梦。仰视母亲泣语微笑的慈容,我才读懂了母亲不同于马骑桥上其他母亲月亮般柔和的目光和气质。
如今独自到了天涯海角,今朝的思情陪伴着往昔的记忆,往昔的记忆萦绕着今朝的思情。散落我风景馨香的马骑桥,时时在我脑海中划过。桥上那幅恬静淳朴、至纯至善的母子四季迎来送往图,时时掠起我思念的浓浓愁绪,定格着我人生最美的风景。
讲评并板书:
意犹帅也——写什么
善用课本,巧于运用
景物是为主题服务的,行文要自然
阅读、积累、应用
构思、剪裁、细节描写
三、激情发挥,倾诉真情
生命中许多花开的细节,那样璀璨,那样芬芳。让我们提起笔来,把这一个个动人的瞬间定格,让它们成为生命中的永恒。
请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写作要求:
1.仿照“牵挂是思念,犹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牵挂是亲人的思念,牵挂是友人的情怀。”写一题记。
2.拟一个煽情的标题。
3.运用细节描写,把动人瞬间定格。
4.不少于800字。
第三篇: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011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学案
班级
组号
姓名
教师评价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善于发掘生活中的感动点,主动表达自己情感,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2.能力目标:运用细节描写,让动人的瞬间定格,学会写触动心灵的人。
3.情感目标:热爱生活,体味人间真情,珍惜幸福生活,做一个会认识爱、体验爱、传播爱的人。
【知识链接】
1.创作乃是心灵的搏动与倾吐,作家应该有一颗崇高的、火热的、敏锐的心。——王蒙 2.没有感情也就不存在真正的艺术。——歌德
3.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
4.我写东西时是有感情的,没有感情时,我就不写。——巴金
5.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
6.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读者真实,首先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写出来。——冰心
【自主学习】
◎做个有心人
人是群体生物,人依靠他人而生活。以自己为中心,可以将与自己有关系的人画成无数个同心圆:亲人,朋友,同学,旅伴,路人„„同时,在自己与他们之间,在他们与他们之间,时时刻刻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只要我们是有心人,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便能发现很多很多的人、很多很多的事值得我们去写。
1、勤观察
要培养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的习惯。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就会使自己的思想禁锢,情感跟不上时代的节拍,更写不出触动心灵的好作品。
2、勤记录
尽可能地记下你每一天的感受,让你的日记和现实生活一样真实而动人。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都应该有一间房子,放置一切欲望;也应该有一座后花园,在疲累与悲伤中,推开后门,去看看清风明月,行云流水。这园子栽的是智慧树,流的是忘忧泉,开的是自在花,搭的是逍遥桥。”例如:张晓风由几棵不分昼夜地飘撒种子的树而写成的《敬畏生命》,它告诉人们生命是脆弱的,更是顽强的;生命需要尊重,需要珍惜,需要呵护。
◎做个有情人
如果街头有一尊雕像,它虽然每天面对着滚滚红尘,每天目睹人间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但它却写不出一个字,因为它是一尊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雕像。同样,人若不用思想去观察、考虑,不用感情去感受,也写不出一个字。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情人,时时刻刻被身边的人或事感动着:草坪上妈妈对蹒跚学步的孩子期待的眼光;放学回家小学生忧郁的眼光(也许被老师批评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呀);被男友牵着手的阳光少女幸福的脸;兰州的拉面师傅一边如魔术师般地卖弄他的手艺,一边四下顾盼,脸上洋溢着成就感„„只要用心感受,你会时时刻刻沉浸在生活施予你的喜怒哀乐之中。2011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学案
班级
组号
姓名
教师评价
1、探求哲理 :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生活,那么生活处处充满哲理。
阅读文学作品,读者总希望能与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真正的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的,真正的哲学思辨也都是来自于生活的,对于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人世中的一人一事,都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2、寻找诗意 :用诗意的观点看待生活,那么生活处处洋溢着诗情。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是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的。”我们若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万事万物皆可为诗。山野的鲜花,雨后的彩虹,清晨的薄雾,无不让人心胸豁达乐观。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3、感悟生活 :用善感的心灵去感悟生活,那么生活处处流淌着感动。
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写出具有魅力的作品。张晓风说:“如果有一天,我因生命衰竭而向上苍祈求一两年额外加签的岁月,其目的无非是让我回首再看这可惊可叹的山川和人世。能多看它一眼,便能多用悲壮的、虽注定失败却仍不肯放弃的努力再解释它们一次,并且也会欣喜地看到人如何用智慧、用语言、用管弦、用丹青、用静穆、用爱——对这世界作圆融的解释。”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我们的思想去思考社会,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社会。
◎文题分类
1、亲人类
主要是与自己有密切血缘关系的人,因为他们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最多,相处的空间最近,观察得最多,感受得最深刻。
2、社会关系类
主要是与自己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一般地说,这类人与自己的关系仅次于亲人,自己对他们观察得也很多,感受也很深。
3、同学朋友类
这是人除家庭之外的另一个空间里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群体,自己与他们相处相交,有机会观察并感受他们的人与事。
4、不特定人群
这类人根据每个人的生活空间、价值取向不同而不同,如一位经常看见的拾荒者,如路边的小贩,如一位经常到学校来送衣物的学生家长。不同的作者会根据自己不同的审美观、价值观去观察并感受有关这个群体的人和事,并写出好文章。
5、邂逅的人和事
这类人和事完全是在偶然情况下出现或发生的,你以前对他(或她)一无所知,然而他(或她)在某一特定时间、空间向你展示了自我,让你感动,如莫泊桑写的《羊脂球》。我们也要有心理准备,时刻接受生活的突然馈赠。
【合作探究】
1.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7“话题探讨”哑巴母亲的片段,思考:文章是如何塑造“哑娘”这一人物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学案
班级
组号
姓名
教师评价
2. 根据对文章《疯娘》的阅读,讨论:文章最感人的地方是哪里(口头归纳)?请归纳其采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板书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对文章《父亲》的阅读,讨论:文章最感人的地方是哪里(口头归纳)?请归纳其采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板书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集体讨论:塑造鲜明的、触动人心灵的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笔】
人,经常接触的是养育自己的生身父母。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谱写着我们的多彩人生,维系着这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在这方面你一定有许多切身感受,也一定有许多深刻的体验,独到的见解。请描写自己父亲(或母亲)的生活或工作片断,要写出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展示】
2011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学案
班级
组号
姓名
教师评价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着重探讨了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些方法,可以归纳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阅读】
阅读下面例文,感悟人间最真最浓的情
“爱”你在心口难开
喝完最后一口牛奶,我默默地把115分的卷子放到父亲面前,他抬起眼哼了一声,签上大名又继续埋头看报了。我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作罢,反正我也习惯了.收拾好东西,我顺手把门带上,那轻轻的关门声,仿佛是一声叹息。我头也不回,大步向学校迈去„„
其实,我也希望他对我笑一笑,说声“考得不错”之类的话„„
我跟父亲好象天生就是仇人,从小到大,我们的交战便没停过.调皮是男孩的天性,每当我闯了祸,他总一声不吭,抡起皮带没命地抽。大概是继承了他的执拗,我也不哭,一阵清脆的抽打声和哭喊声混战,最终便以“砰”一声摔门的巨响——我夺门而出告终。
母亲常跟我说,他是爱我的,只是不知道怎样表达,我要试着和他沟通一下。沟通?和他这种机器怎么沟通?他甚至对路边扫大街的大婶笑一笑,却吝惜地不肯对我展露分毫。他表达“爱”的唯一方式就是那无止境的皮带抽响。而我回报他的爱,则是比说话次数还多的摔门声„„
想着想着,便来到了学校。“嘿!”好友神秘地凑过来,“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吗?父亲节!”顿时,他那张冰冷的老脸又浮现在脑海,我厌恶地说:“关我什么事?”“你不对你父亲表示点什么吗?我昨天等不及了,已经送了。当我对他说‘爸,我爱你’时,他竟然哭了呢!”好友兴奋地说。然后把我拽到了精品屋„„
拿着一瓶二锅头和一盒包装精美的皮带,我忐忑地回到家里。送皮带,真讽刺!他又该抽我了。
“爸,今天父亲节,这是送你的礼物。”出忽意料,他愣了一下,慢腾腾地拆开礼物,竟没有勃然大怒,只重重地叹了口气:“今天你妈不在,跟我喝一杯。”
可怕的寂静,只有酒杯的碰撞声。两人都喝得微醺,我望着父亲,幽幽地说:“爸„„爸,我„爱„你„”极其轻快地带过,也不知他听清没有,“我没别的意思,只是原来的皮带快断了„„”没等我说完,父亲喉咙里冒出一句话:“今天考得不错„„”我的眼眶顿时热了。他拿起酒杯,仰头猛地一倒,眼睛一闪一闪的,红了。他慌忙掩饰道:“这酒太烈„„”我笑笑,哽咽着:“是烈了点„„”说罢,因为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热泪流进了嘴里„„有爱的泪是甜的„„
今晚,爱的空气,格外浓烈„„一切都那么美好„„
第四篇: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作文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作文范文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作文范文3篇 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以“令人难忘的细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1.余姐
蕲春一中高一(10)班何凡
余姐喜欢笑,喜欢敞开喉咙大声说笑,然后迈着大步,两只手前后甩动,搭擦在裤子发出“啪啪”的声响。
余姐有着嘹亮的嗓门,她喜欢大声讲话,丝毫也不觉得疲惫。瞧!那位与人聊兴浓,嗓门高大、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余姐。你别以为她说话声音那么大,身体就很健康。余姐其实身体很虚弱,尤其是近两年来,老迈的余姐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了。不过,余姐毕竟是余姐,余姐讲话的声音还是那么大。
余姐有两儿两女,儿子女儿都已成家了,余姐的孩子都有了孩子。余姐本可以安心地颐养天年了,可余姐一看大女儿和小儿子的孩子还都需要人照看,女儿和儿子要外出打工,是该她发挥余热的时候啦!她主动承担起了料理孙辈四个孩子的义务。孩子们都在上学,余姐每天得早早起来给孩子们做饭,待孩子们吃完饭,都上学去了,她又要颤巍巍地去洗碗,去打扫卫生,忙忙碌碌一上午。傍晚,放学的孩子们从夕阳的余晖中蹦进余姐昏花的视线。餐桌旁,余姐注视着打打闹闹抢菜吃的孩子们,她很享受很欣慰。孩子们吃完晚饭之后,她又得帮他们放洗澡水,找衣服,一边唠唠叨叨询问功课怎么样在学校表现好不好。孩子们洗完澡都休息了,余姐不能休息,余姐还有洗衣服的职责,还有收收检检的职责。
生活日复一日地单调地循环着,每天都是同样的场景。
时光飞逝,在她日渐迟缓的动作中,在她呢呢喃喃的唠叨声中,孩子们大了,大了的孩子们开始厌烦她了。有时在学校里遇了一点不顺心的事,回到家就冲她发脾气,这时候的余姐就有些迟钝,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该做什么。她默默地回到厨房,继续做着她的事。她心想,自己老了,孩子们嫌我啦!余姐不怨谁,她默想,这些个孩子在再大些的时候有出息就好了„„
孩子们渐渐感觉到余姐的落寞和怪异了。孩子们出门时,她不再唠叨了,与人说话的嗓门也低低的,她的背越来越跎了,桌子上的药物多了,她的咳嗽声越来越繁密了„„这时,他们有些害怕,害怕有一天余姐会退出他们的生活,曾怕有一天她不会再做饭他们吃了,害怕有一天家里少了她的声息„„他们不敢再想下去。
回到家,孩子们个个都主动地做起家务活来。余姐惊讶地看着他们„„ 余姐,我的好奶奶,我爱您!(全文860字)【点评】通篇采用第三人称,客观冷静的描述中,渗透了细腻深刻的体察与感悟。篇末点题陡添意趣,情韵绵延。(此文已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1.01)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作文范文 感动 蕲春一中高一(11)班陈科杰
我很自信。品德兼优,善良真诚——我认为这些词就是为我而造的。我坚信自己就是一个值得别人学习的“标兵”。
然而,经过那一次,我重新认识自我了,我发现了我内心深藏的卑微和低俗。那一天,天高气爽,正是出去游玩的好日子。我独自搭上了公汽,找个位子坐下。
在我旁边是一位中年人,我应该叫他叔叔。他静静地坐在那儿,手里还拿一本书慢慢品读,似乎特别投入,没有察觉我正坐在他旁边。我注视着窗外,欣赏着大好风光。窗外的景物如离弦的羽箭一般,飞逝而过。
“哧——”,车子突然制动,停下来了。上来了一位长着山羊胡子的老爷爷,身材瘦弱,额头上雕刻出一道道历经沧桑的皱纹。
汽车开动了。车上已没有空位,老人手扶着车栏独自站着,随着车一起摇摇晃晃。对这种场景,跟多人像我一样,习惯了熟视无睹。
这时,旁边的这位大叔望了我一眼,似乎在提醒我。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但我没有理睬。
他突然站起来,说道:“大爷,你到我这儿来坐吧。”老人憨厚地笑道:“这怎么好意思呢。”“没事,你就在这儿坐,我站着没事。”就这样,老人坐到了我的身旁。
车上的人顿时向大叔投以敬佩的目光。大叔的举动让我心生敬意和愧疚。
作为高中生的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学校和老师们教给我们的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哪里去了?坐在车位上犹如芒刺在股,心有不安。感觉自己太自私特猥琐„„
大叔,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也要像你一样勇于助人,乐于助人。
机会来了,从车外上来了一位老奶奶。我主动给她让位,她向我表示万分的感谢。此时的我,有一种心花怒放的感觉。原来,帮助他人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大叔也向我点头,向我表示赞许。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让感动和爱心长驻人间吧!(全文670字)
【点评】立意健康,行文自然,情节的流动中凸现了一位纯真少年的内省与爱心的潜移默化。如能在情节上制造一点波澜和曲折,表达效果将会更好。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作文范文 蕲春一中高一(11)班田文慧
一整天的长途颠簸,坐硬座车及身体的不适,当夜晚到达温岭车站时,我已是脸色苍白,头发蓬乱,一身疲惫。
我用力地拍拍腿,然后拖着几大包小包走出车厢。车外是一片昏黄的混乱,一个个黑色的身影在急促地蠕动。我四处寻找舅舅,却看不清楚。车站的灯突然亮起来,一转眼我看见:舅舅扶着一辆极破旧的自行车——油漆已部分褪去,大架上都爬满了铁锈。舅舅在独立风中,四处张望。不知怎的,他那辆自行车斑驳的颜色突然狠狠地刺痛了我的眼睛。
舅舅也看见了我。焦急的脸色变得舒展,他对我微笑,他抓住我的手紧紧的握着,他问我是否饿了是否累了,接着我们便往他的住处走。
第二天一大早,舅舅就带着我去早餐店吃早餐。我先进去,点了稀饭和肉包子,津津有味地吃着。把自行车停好后他才进去,他只端了两个镘头,一口一口的啃着,包满一大口好久还没有咽下去。我看着自己的包子,忽然觉得有些羞愧,我低下头把剩下的稀饭喝得一干二净。以前我从不喝粥,但清早渴粥对肠胃好,有助于消化,这些就是他告诉我的。可是现在,他自己居然忘记了,连一碗稀饭也不肯吃。
舅舅的租住屋是很小,只有一张床,一个煤火灶和一张小桌子。房子尽管很小,物品却陈列有序,井井有条,这是至今四十多岁还未成家的舅舅一直坚持的生活习惯。桌子上放着香蕉葡萄,床底下还有苹果和梨。舅舅说他平时很少买这些,有些贵,他每次放水总是一滴滴的放,于是我每次放水总是拧得最小。由于洪涝灾害,蔬菜价格上涨,不少人都是买一些最便宜的空心菜凑合着吃。我和舅舅却依然每天吃新鲜蔬菜,他还买了烧鸡和肉,说是怕把我给养瘦了。我于是很想回家。
半个月后,我终于决定回家。我知道舅舅今年工作辛苦但又挣不到钱,待在那里只会浪费他的血汗钱。走之前,他充满歉意地说:“到里来让你吃苦日了,也没给你买什么,也没什么玩的。”然后从床垫下拿出一千元钱放在我的口袋,让我带回家补贴家用。其实我不想要,但我不知道怎样拒绝。那天一大早我收拾好行李,是中午的车。他从工厂赶回来送我,眼睛里充满了忧虑。车,驶出站口,一路前行,渐行渐远。我回过头,注视着在风中衣衫摇摆的舅舅,看着他的身影越来越远,变成模糊的一片„„这时我突然有些留恋这个城市。一回家便假到舅舅的短信:“慧,当你回去之后,我感到身边像少了什么,心里空落落的,真不该让你那么早回家,可是又怕耽误你的学习。”我看着短信,很久很久„„我似乎看到了舅舅孤单的身影和对我的不舍。
今天,当我坐在教室写下这些文字时,心里的爱与感动如潮水般涌起,充溢了我的大脑,润湿了我的心灵。可是我的手很僵硬,无法生动地写下心底深深沉淀的情感,我只能苍白地写下这段真实的经历。(全文约1060字)【点评】没有背景的渲染和全景式扫描,却让人触摸到了生活的冷峻和亲情的温馨。真切朴素的叙述中,透射出芸芸众生中一种质朴厚重的生存状态。
第五篇:《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案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案 【设计思想】
高一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上已积累了一定的功底,如何在原有写作基础上通过系列化的作文教学提高其写作水平?本教案的设计力图通过名家名作给学生以较直观的审美、鉴赏文本,通过赏析和借鉴两个教学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同一类型的写作上有所领悟,有所收获。选取了部分学生习作,让学生在名家与同龄人作品的对比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此外,根据不同写作对象(人、事、景、物等)设计专题片段作文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点上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
2、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创新打下基础。【教学重点】
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训练语言表达。【教学策略】
以引导、启发为主,以学生讨论、点评、互评和互改为主。【课时安排】
四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很多人看来,写作并不轻松,有人曾经用这样一副对联描写写作的愁苦情状——
上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下联: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的确,写作决非一件简单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都为材料的选择而苦恼:自己与其他同学生活、处境无甚差别,日子平淡得近乎于单调,怎样才能在作文中写出新意呢?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有诗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作文的源头活水从何而来?让我们再来看看罗丹说过的一句话:“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可不是吗?生活中有许多人、事、物总会在不经意时拨动我们原本平静的心弦:当我们还在为母亲的一句责难之辞而耿介于怀时,却发现母亲无视孩子满脸的怨气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当我们从新闻媒体报道中走近身穿白色T恤的平凡丛飞时,我们发现的是一颗不平凡的美丽心灵;当我们的双眼在罗中立《父亲》的油画上徘徊时,我们想到的是自己父亲经年辛劳过后,写满岁月痕迹的脸;当我们还沉醉于一代才女“花自飘零水自流”的离愁别苦时,我们惊讶地发现柔弱似她竟也可以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那雄浑的慨叹鞭笞南宋君主的苟且偷安„„凡此种种,都是写作的极好素材,这些曾经让你心动的一刻,你是否留心去把握了呢?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从感悟触发了写作动机这一作文本质出发,同学们可以把任何一次作文都归属于“感悟作文”的范畴。
二、感想性作文概念阐释
“感悟”顾名思义,有所感触而领悟。“感悟”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而不断渐进的过程。在“感”中去“悟”,在“悟”中有“感”,在不断地感悟中逐步地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对生活的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又反过来促使我们更进一步地去感悟。“感想性作文”是对由接触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情感和思想反应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在“感悟作文”中,它以“感”为主,侧重写“感”,传达的是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的反应”,即“感受”。
三、写作技法例谈
1、确立触感点:
“感”的捕捉和表达是感想性作文的关键和重点。在考场上,触感点的确立有两个阶段。一是通过读题,激活感悟。根据文题要求,抓住命题作文的“题眼”,提取材料作文中的文字或图画材料提供的信息点,围绕话题作文所规定的范围,通过联想,打开储满生活积累的素材库,激活感悟,尽情地去感悟,得出无数的“触感点”。二是筛选和加工,找出那个对自己触动最大、最能唤起写作欲望的“触感点”,然后以这个“触感点”为主线,以这个“触感点”来源的材料为主要内容,构思出感想性作文的框架(当然也可以把这整个感想产生的过程作为作文的思路)。要求确定“触感点”的内核,即文章要表达的主旨,突出“触感点”的作用。
确立的触感点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真实。有道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不精不诚,不能感人”。作文要达到以文字感动他人,唤起他人与我们同“感”,就必须抒写真情实感,做到有实感而发,惟真情而发。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阅卷老师,进而感动他人,唤起读者的共鸣。二是独特。“触感点”确立的过程是一个由此及彼的联想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同学们产生联想的触感点——外界事物是相同的,也会由于各人视角、阅历、联想方式、认知能力等的不同导致所产生的感想各不相同。因此,只要触感点是真实的,感受就是独特的。三是新颖。感受的角度新,感受的结果新,才能使自己的作文给阅卷老师以春风拂面般清新、独到的感受,而且也更能以真情实感唤起阅卷老师的共鸣。也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创新、具有个性特征。四是恰切。感想性作文写作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同学们的感受与高考题及作文所选材料的内容结合得是否自然恰切。即:描述内容要是产生相应思想反应的最自然的充分条件,抒写的思想情感要是由所描述内容引发的必然反应和结果。
2、根据触发感想的材料类型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行文内容:
⑴ 以现实中存在的人或事为触感点的(现实社会和生活):
在这类感想性作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事件的发展过程或细节特点等均可成为触发感想的触感点。这个触感点或贯穿全文,或在文中画龙点睛,或时显时隐地统摄感想过程和材料,成为写作内容的主线。
① 参考名家名作:
让学生品读名家作品,谈谈自己的读后感,并说说自己可从名作中得到哪些写作方面的启示。赏析名家作品《母亲的手》,见附件。
评点:
母爱是一种伟大的无私的爱,庄因从人们常见的“母亲的手”这一角度入手,以质朴无华的文字、采用白描写的手法点染母爱,娓娓道来,于平淡中现真情,表现得非常贴切、自然,全无牵强附会,让人惊异于母爱的深沉。全文以“手”为中心,将几个事件穿针引线,且将这种母爱置于中国文化氛围中,增强了母爱的传统意蕴。
② 点评学生习作:
阅读学生习作,并评点。最后将《用爱搭桥》和《汤圆儿》作一个比较。
评点:
《用爱搭桥》是一篇以“沟通”为话题的考场作文,作者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妈妈生日这一天送去自己的祝福,并由此引发了自己一系列的回忆,伴随自己的回忆又加入对自己内心活动的细腻描绘。文章篇幅虽然短小,内涵却很深刻,且不乏含义深刻、隽永的佳句。作者文笔较好,开头、结尾的处理自然,有意蕴。
③ 小结:
要想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我们还应考虑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关注自己的成长。成长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在写作过程中,关注自己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以及随之而来的诸多改变和产生这些改变的原因,自然会使文章具有感动自己、感动他人的力量;二是表明自己的态度。在写作时,写出自己对事物、对人物的独特感受和态度,可以使文章真实、感人。
选择材料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但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着眼于“小”。在写作时,不一定要写大人物、大事件,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只要我们感受独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正如艺术家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艺术论》)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
二是着眼于“真”。总有一些同学逃不出选材虚假、陈旧的“怪圈”。比如,他们写老师总是固定的选材套路:雨天里的一把伞(学生忘带雨具,老师出手相助)、病痛中的一片药(学生高烧难耐,老师授以良方)、缺席后的一堂课(学生卧病在床,老师排忧解难)、失败后的一番话(学生失败沮丧,老师开导解惑)、暗夜里的一盏灯(夜半时分,孤灯一盏,老师奋笔疾书,默默奉献),这“五个一”近乎笑话,但我们却随处可以看见它的影子。这些脱离了生活真实的“故事”,自己读了也要反胃,更不用说以情动人了。当然,文章中的真,并不是客观描绘,生活实录,而是经过提炼、升华的真实,是一种艺术上的真,是“一种生活中的可能”。
三是着眼于“深”。要深入挖掘材料本身的意义,并把这种影响施加给读者,以期引起一种感情上的共鸣。要想深入挖掘材料的意义、价值,除了自己的思考,还要多读书,弄明白成功的作品是怎么做的,模仿、借鉴会对提高自己的水平有很大帮助的,正如梅兰芳所说“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写作也是这样。
④ 片段作文训练:
描写一位你所熟悉的亲人或朋友,要求写出她或他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如善良、乐于助人、急躁、憨厚等等,不得出现概括性格特征的语言,只能通过人物语言或行动来表现,300字左右。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评,并做修改。在此基础上请个别学生在班上交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⑤ 大作文训练:
人,经常接触的是养育自己的生身父母,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谱写着我们的多彩人生,维系着这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在这方面你一定有许多切身感受,动人的故事,也一定有许多深刻的体验,独到的见解。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所写内容要在“亲情”的范围之内,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课外练习)
⑵ 以物为触感点的:
从生命现象看,物有静动之分。静物包括的触感点可以是其形、色、态及其构成和搭配关系等;“动”物除此之外,还包括其声、生长特性、规律、生命现象特质等。这类题材,一旦触感点明确了,则一般都应由物及人,通过联想,将主题推而广之。
① 赏析美文《沙漠中的生命先锋》:
让学生品读名家作品,谈谈自己的读后感,并说说自己可从名作中得到哪些写作方面的启示。赏析名家作品《沙漠中的生命先锋》,见附件。
在这篇以“物”为触感点抒发“感想”的作文中,作者前半部分通过逆向联想引出了“顽强生命”的象征――“走日兰”,后半部分通过相似联想由“走日兰”而想到“大漠中的人”,借助物与人相似的精神、品格,扣住题眼,针对两种“生命先锋”,吟出了作者内心对特定环境中生命的深刻感受。这样的联想和构文方式同学们不妨借鉴。
② 赏析《丑菊》:
本文以“物”为描写对象,通过认识丑菊而联想到人世间相类似的事物,从而引发感悟,获得启示。篇幅虽短,但微言精义,引人深思。
文章主要篇幅都围绕丑菊展开,着重表现的是作者认识“丑菊”的过程:去年,因恶其名加上迟迟不开花,对其没好印象。今年“五一”节,花开了,虽只有铜钱大小,却更显其“娇小,美丽”。由此,作者由自己的观察和切身感受认识到,名其为“丑菊”是名不符实,“太不公平了”。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将思想认识和感悟作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的联想。由“丑菊非但不丑,而且非常美丽、可爱”,联想到“人间事物中”也存在的与“丑菊”命名同样的名不符实情况,从而提醒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不但要知其名,更要究其实。”这样,作者就在完成情感变化的过程的同时完成了“悟”的全过程。情感与“悟”互相渗透,水乳交融。
小结:可见,这类以物为描写对象的启迪性文章,很注意物象的形体外观、生长规律、某种遭遇等的描写,并常以这些为契机和触悟点,引发对大自然、人类社会、世界万象等的思考和感悟,抒写意旨。在写作技法上,也常常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采用第一人称或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③ 片段作文训练:
仔细观察某一景物,用心去感受它,记录下心灵受震动时所思所想的全过程,并深入思考,提炼出某种启示或感悟,整理成一篇400字左右的启迪性作文,题目自拟。
④ 大作文训练:
题目:小河
要求:
A、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合理想象;
B、自定作文角度,写一篇非诗歌体裁的感悟性作文;
C、800字左右。
⑶ 以“虚接触”的事物为触感点的(想象、读史、读书类文章):
这一类感想性作文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触发感想的虽然是现实中不存在的虚拟的事物,但“感”的内容却是来源于生活,是真实可信的,而虚拟的事物只能作为前提条件。同学们在明确了前提可能囊括的范围后,抓住一个“感”字,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将自己感受最深、触动最大、关系与前提最契合的点或面作为“感”的内容设置行文即可。
① 参考名家名作:
让学生品读名家作品,谈谈自己的读后感,并说说自己可从名作中得到哪些写作方面的启示。赏析名家作品《梅妃》及《读书的发现》,见附件。
② 点评学生习作:
阅读学生习作《赤兔之死》及《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并评点。
③ 片段作文训练:
训练
一、以你所喜爱的历史人物为主角,还原该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场景,300字左右。
训练
二、以铺排为主要表达方式描写你所喜欢的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形象,600字左右。【附作文配套材料】
〖参考例文〗 母亲的手(节选)庄 因
在异乡做梦,几乎梦梦是真。去夏匆匆返台,回来后,景物在梦中便很是依稀了,故交,新友、亲戚们也都相继渐隐,独留下母亲一人,硕大磐固,巍伟如泰山,将梦境充沛了。
那夜,我梦见母亲。母亲立于原野,背了落日、古道、竹里人家、炊烟、远山和大江,仰望与原野同样辽阔的天极,碧海青空中,有一只风筝如鲸,载浮载沉。母亲手中紧握住那线绕于,线绕子缠绕的是她白发丝丝啊。顷刻,大风起兮,炊烟散逝,落日没地,古道隐迹,远山坠入苍茫,而江声也淹过了母亲的话语„„母亲的形象渐退了;我的视线焦定在她那一双手,那一双巨手,竟盖住了我泪眼所能见的一切。
母亲的手,在我有生第一次的强烈印象中,是对我施以惩罚的手。孩童挨大人骂挨大人揍是不免的,但我却怎么也想不起任何挨母亲打的片段来;连最通常的打手心打屁股都没。虽如此,母亲的惩戒更甚于打,她有揪拧的独门绝招。我说绝招,是她揪拧同时进行――揪起而痛拧之。揪或拧,许是中**亲对男孩子们惯用的戒法,慈母在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力驱使下,总会情急而出此的。
我的母亲也正如天底下数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数样菜,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了。我因贪嘴,较往常多盛了半碗饭,可是,扒了两口,却说什么也吃不下了。隔了桌子,我瑟缩地看着母亲。她的脸色平静而肃然,朝我说:“吃完,不许剩下。”我摇头示意,母亲的脸色转成失望懊忿,但仍只淡淡地说:“那么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摆好。”在大人终席前,我不时偷望着母亲,她的脸色一直不展。也不言笑。到了夜里,客人辞去,母亲控制不了久压的情绪,一把拽我过去,没头脸地按我在床上,反了两臂,上下全身揪拧,而且不住说:“为什么明明吃不下了还盛?有得饱吃多么不易,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孩子吗?”揪拧止后,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坐在床沿气结饮泣。从此以后,我的饭碗内没有再剩过饭。
当然,母亲的手,在我的感情上自也有其熨贴细腻的一面。那时,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裤袜都由母亲来洗。一个大木盆,倒进一壶热水后,再放人大约三洗脸盆的冷水,一块洗衣板,一把皂角或一块重碱黄皂,衣衫便在她熟巧之十指下翻搓起来了。安顺当时尚无自来水,住家在院中有井的自可汲取来用,无井的便需买水。终日市上沿街都有担了两木桶水,水面覆以荷叶的卖水的人。我们就属于要买水的异乡客。寒冻日子,母亲在檐下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的洗。我常在有破洞的纸窗内窥望,每洗之前,母亲总将无名指上那枚结婚戒指小心取下。待把洗好的衣衫等穿上竹竿挂妥在廊下时,她的手指已泡冻得红肿了。
也同样是那双结满厚硬的茧手,在微弱昏黄的油盏灯下,毫不放松地,督导着我们兄弟的课业。粗糙易破的草纸书,一本本,一页页,在她指间如日历般翻过去。我在小学三年级那年,终因功课太差而留级了。我记得把成绩单交给母亲时,没有勇气看她的脸,低下头看见母亲拿着那张“历史实录”的手,颤抖得比我自己的更其厉害。可是,出乎意外地,那双手,却轻轻覆压在我头上,我听见母亲平和地说:“没关系,明年多用点功就好了。”我记不得究竟站着多久,但我永远记得那双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冬夜,炉火渐尽,屋内的空气更其萧寒,待我们上床入睡后,母亲坐在火旁,借着昏灯,开始为我们缝补衣袜。有时她用锥子锥穿厚厚的布鞋底,再将麻绳穿过针孔,一针一针的勒紧,那痛苦的承受,大概就是待新鞋制好,穿在我们脚上时,所换得的欣快的透支罢!
去夏返台时,注意到母亲的手上添了更多斑纹,也微有颤抖,那枚结婚戒指竟显得稍许松大了。有一天上午,家中只留下母亲和我,我去厨房沏了茶,倒一杯奉给她。当我把杯子放在她手中时,第一次那样贴近看清了那双手,我却不敢轻易去触抚。霎时间那双手变得硕大无比,大得使我为将于三日后离台远航八千里路云月找到了恒定的力量。
母亲的手,未加过任何化妆品的润饰。唯其如此,那是一双至大完美的手。
析。
鉴
借
赏
:
:
。〖学生习作〗
用爱搭桥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 宋阳
雨稀稀拉拉下个不停,耳边还响着电话里妈妈说个不停的“谢谢”,实在不知道要谢什么,一件生日礼物而已。然而,仔细想想,十八年来,母亲过生日我还真没表达过什么,这第一次也难怪让她震撼了。
亲情最淡也最浓,它永远也不会像爱情那样轰轰烈烈,似乎淡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中,但它又永远是人内心深处最深沉、最难以割舍的情感。平时,我们很少在意这份其实浓浓环绕自身的感情,然而当我体味生命的珍贵时,深感爱是一定要表达的,因为很难说什么时候,也许那只能成为一辈子的遗憾,再也没有机会。于是,距妈妈生日两周的时候,我决定表达我的爱。
在精心挑选的纸张上写下祝福,才发现不善言辞的我竟然可以说得那么多,那么好。写的时候,思维早已脱缰。忆起小时漆黑的雨夜,妈妈骑一个多小时自行车送我学小提琴,摔跤简直是家常便饭,可似乎有强大的力量支持着她,一坚持就是五年;忆起初中时为离学校近,住在租下的狭窄的空间里,三人同苦同乐;又忆起高中以来住校,我和妈妈几乎没有谈过什么思想上的问题,只在送来拿去的衣食间默默递送着关怀„„渐渐,我已不太在意自己写下了什么,只是写着一种淡淡的感情。爱,不说出口,也许永远不过是揣摩,偶尔还会变成误会。代沟的存在是必然的,但跨越沟壑更是可能的,我选择用爱搭桥。
拿出淡蓝色的纸折出一件衬衫,里面小心地藏好一颗火红的心,那大概是我挚诚的心吧。也只在妈妈面前,我会不怕显露自己的幼稚、脆弱,揭去在众人面前坚强的面具。有人说,其实你能伤的都是爱你的人,因为别人根本不会在意你。每念及此,我总不禁忐忑,头脑中闪过一个个镜头,搜寻我伤害过妈妈的画面。寻得一次,便愧疚难当,然而往往不止一次。只能在心上刻下“爱你”二字,用心去爱,用爱的真诚抚平伤痕,可那些或许早已被妈妈淡忘。
折好一份大大的信封,让爸爸帮我拿回了家。简简单单,送去我的爱与祝福。
沟通也许针对的未必是堵塞,有时是一份明示,让人清楚你的想法。沟通也并不困难,当你用蓄积的勇气引领心中的爱时,它们便会一往无前,冲破一切不必要的障碍。
不知什么时候,窗外雨霁,一道彩虹斜倚天边,回应我脸上幸福的微笑。
点
。〖学生习作〗
汤圆儿
“卖汤圆儿,卖汤圆儿,小二哥的汤圆儿圆又圆„„”艾兵欢快地唱着。“这艾兵大老早地怎么就做上买卖了?”我莫名其妙地
评
:
说。
放下书包,我跑到艾兵旁边问:“喂,你怎么做上买卖了?”“你看张原,长得又白,穿的衣服又多,跟那又白又圆的汤圆似的!哈哈哈。“艾兵说完就大笑起来。我当时也觉得十分好笑,“这个绰号亏你想得出来。”“嗯,可不是,我昨天想了一晚上呢。”艾兵得意地说。旁边的同学都瞅着张原乐,我当然也不例外。再看那张原,站在那儿急得连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在咕囔:“你们呢,你们呢,你们不也有外号吗?”他的声音很小,但我离他很近,听得十分清楚。经他这么一说,以前的一件事突然跳进我的脑海:那是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当时社会上在评论《水浒》。《水浒》里有个坏蛋叫“高俅”,我也正好姓高,所以同学们也这样叫我,叫得我很不好受。记得当时我也是什么都说不出来,可心里十分地不满。所以,这件事虽然过去很长时间了,但却不能忘记。
“汤圆儿?”我小声地念叨着,心里升起一种不平的感觉,看到张原那不痛快的样子,我也觉得很不好受。我想: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这样叫人外号,一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很不道德;二是会触痛人家幼小的心灵。想到这,我冲着笑得最厉害的艾兵说:“你别叫别人的外号了,让他听得怪不好受的。别人要叫你的外号呢?”艾兵听了这话,先愣了一会,然后便也没有再叫,大概他也有过和我一样的体会吧,他脸上浮起歉意,主动约张原一块玩去了。
事情过去了,艾兵没有再叫他的外号,但张原会不会像我那样,也把此事记在心上呢?——但愿不会,我在这里,也向他道歉了。
点。
〖参考例文〗
大漠中的生命先锋
沙漠,不知创造出多少幅令观赏者凝眸驻足的迷人画。一望无际的金黄世界,你看不到风沙弥漫,只感到是那么安定纯静:几峰昂首踯躅的沙驼,传来悦耳的丁冬驼铃声;夜幕上硕大如磐的月轮,令人憧憬起童话中的意境;在晨晖中跳动的朝暾又令人感到无限的温馨„„这只是作家和画家笔下的沙漠。
沙漠,不知创造出多少万古流传的浪漫诗篇,诸如陈子昂的“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王昌龄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李白的“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张籍的“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李贺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虽然在这里我们会领略到比任何一幅图画都更深邃的壮观悲凉之意蕴,这毕竟只是诗人眼中的沙漠,所产生的只能是审美的错觉。沙漠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有沙漠里的生命才知道得最深刻。
对于这里的生命来讲,沙漠从来就没有诗情画意可言,而是意味着罕见的艰难;残酷的生存威胁与随时的毁灭,意味着无边的荒寂、评
:
贫瘠的沙漠。因而,我们不能不说,能够在沙漠中得以生存的都是顽强的生命,诸如沙棘、怪柳、仙人掌、光棍树等等。然而,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在北京林学院进修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师向我讲起的一种很小很小的植物。它一生中没有固定生处,亦无固定的死所,沙丘上的每一个脚印、沙坑、驼迹,都可能是它的临时驻地。它追随着太阳的走向,从日出开始,在大沙漠中不停地移动、奔波、跋涉到日落。因而,人们称它为走日兰。
也许它并没有什么神圣的目标,命运也注定了其毕生也走不到太阳的身边,但是,它却像负了什么使命,矢志不移,忠贞不渝,永远向着光明前进,永远也不停止自己追求的脚步,移来移去,却仍是永远厮守着这片荒凉的热土„„每当我记起那位老师向我讲起的走日兰,便想起了那些在大漠中奋斗的石油工人、边防战士、航天试验基地的人们;同时也想起了为绿化沙漠而在西北探索了一生的那位白发苍苍的林学院老师,正是他们在沙漠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啊,走日兰,如果说能够在沙漠中生存的都是顽强的生命,那么,你当是顽强生命中的一族先锋。
走日兰,你虽然生长在大漠沙原中,虽然在植物志上我没有找到你的名字,但你却又是时时在我的身边,你早已成为我心中的夸父。但愿在你走过的地方也能够生长一片片盛开着的烧天邓林,把那些在沙漠中跋涉着的人生之旅辉映得更加绚丽红火。
析
赏
:。
〖参考例文〗
丑菊
这真是件有趣的事。我去年种了株“丑菊”,天天盼着它快开花,因为我倒要看看享有如此恶劣名声的花儿究竟怎样。可是,事与愿违,它偏偏跟我过不去,懒洋洋地睡大觉,连花的影子都没有,我气得真想把它拔了,但没舍得。
今年“五一”节,沉睡了一年的花儿忽然打了苞,我高兴极了,真庆幸没把它扔掉。起初,底狭头宽的绿叶芯中夹了一个绿色小球,非常小,只有小绿豆那么大。长了几天,花苞就透出了一点黄色,这时,已有黄豆大小,再耐心等待些天,花儿终于开了,颜色金黄的,几十个花瓣摆了三四层,虽只有铜钱大小,但这就更显出它的娇小,美丽了。
我最欣赏的是,到了夜晚,几层花瓣儿便像收伞似地自动收拢;白天,花瓣儿又像撑伞似地张开,而且花面一直迎着太阳,跟着太阳转,显得非常恭敬。难怪它还有土名叫“状元伞”、“假葵花”呢!
是谁给它起名叫“丑菊”的?这我不知道,但我觉得那人太不公平了。丑菊非但不丑,而且非常美丽、可爱。由此我想人间事物中,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不但要知其名,更要究其实。析
。〖参考例文〗
梅妃 张晓风
赏
:
梅妃,姓江名采苹,莆田人,婉丽能文,开元初,高力士使闽越选归,大见宠幸,性爱梅,帝因名曰梅妃,造杨妃入,失宠,逼近上阳宫,帝每念之。会夷使贡珠,乃命封一斛以赐妃,不受,谢以诗,词旨凄惋,帝命入乐府,谱入管弦,名曰一斛珠。
梅妃,我总是在想,你是一个怎样的女人。
当三千白头官女闲坐说天宝年的时候,当一场大劫扼死了杨玉环,老衰了唐明皇,而当教坊乐工李龟年(那曾经以音乐摇漾了沉香亭繁红艳紫的牡丹的啊!)流落在江南的落花时节里,那时候,你曾怎样冷眼看长安。
梅妃,江采苹,你是中国人心中渴想得发疼的一个愿望,你是痛苦中的美丽,绝望中的微焰,你是庙堂中的一只鼎,鼎上的一缕烟,无可凭依,却又那样真实,那样天恒地久的成为信仰的中心。
曾经,唐明皇是你的。
曾经,唐明皇是属于“天宝”年号的好皇帝。
曾经,满园的梅花连成芳香的云。
但,曾几何时,杨玉环恃宠入宫,七月七日长生殿,信誓旦旦的轻言蜜语,原来是可以戏赠给任何一只耳膜的,春风里牡丹腾腾烈烈煽火一般的开着,你迁到上阳宫去了,那里的荒苔凝碧,那里的垂帘寂寂。再也没有宦宫奔走传讯,再也没有宫娥把盏侍宴,就这样忽然一转身,检点万古乾坤,百年身世,唯一那样真实而存在的是你自己,是你心中那一点对生命的执着。
士为知己者死,知己者若不可得,士岂能不是士?
女为悦己者容,悦己者若不可遇,美丽仍自美丽。
是王右丞的诗,“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宇宙中总有亿万种美在生发,在辉灿,在完成,在永恒中镌下他们自己的名字。不管别人知道或不知道,别人承认或不承认。
日复一日,小鬟热心地走告:
那边,杨玉环为了掩饰身为寿王妃的事实,暂时出家做女道士去了,法名是太真。
那边,太真妃赐浴华清池了。
那边,杨贵妃编了霓裳羽衣舞了。
那边,他们在春日庭园小宴中对酌。
那边,贵妃的哥哥做了丞相。
那边,贵妃的姐姐封了虢国夫人,她骑马直穿宫门。
那边,盛传着民间的一句话:“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
那边,男贪女爱。
那边,„„
而梅妃,我总是在想,你是一个怎样的女人?
那些故事就那样传着,传着,你漠然的听着,两眼冷澈灿霜如梅花,你隐隐感到大劫即将来到,天宝年的荣华美丽倾刻即将结束,如一团从锦缎上拆剪下来的绣坏了的绣线。
终有一天,那酡颜会萎落在尘泥间,孽缘一开头便注定是悲剧。
有一天,明皇命人送来一斛明珠,你把珠子倾出,漠然地望着那一堆滴溜溜的浑圆透亮的东西,忽然觉得好笑。
你曾哭过,在刚来上阳宫的日子,那些泪,何止一斛明珠呢?情不可依,色不可恃,现在,你不再哭了,人总得活下去,人总得自己撑起自己来,你真的笑了。拿走吧,你吩咐来人,布衣女子,也可以学会拒绝皇帝的,我们曾经真诚过,正如每颗珍珠都曾莹洁闪烁过,但也正如珠一样,它是会发黄黯淡的,拿回去吧,我恨一切会发黄的东西。
拿走吧,梅花一开,千堆香雪中自有万斛明珠,拿走怠,后宫佳丽三千,谁不想分一粒耀眼生辉的东西。
而小鬟,仍热心的走告。
那过„„
事情终于发生了。
渔阳鼙鼓动地而来,唐明皇成了落荒而逃的皇帝,故事仍被絮絮叨叨地传来:
六军不发,明皇束手了。
杨国忠死了。
杨贵妃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