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评课稿

时间:2019-05-15 09:2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故都的秋》评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故都的秋》评课稿》。

第一篇:《故都的秋》评课稿

《故都的秋》评课稿

2012年11月15日,我在xxx中学参加教研活动时有幸听到xxx老师的一节《故都的秋》,我感到非常受益,也很受启发,从中看出了执教者深厚的学养和扎实的基本功。可以说这是一节结构严谨,内容丰富,风采照人的成功课。在这里我想具体谈谈我的感受。

一、教学亮点。

1、从教态来观:赵老师表现出端庄自然、精神饱满的姿态,温和清晰地语势给学生以鼓励,像老师那不时写在脸上的笑意,又极具亲和力,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2、从情境创设看:赵老师的发挥学生自主性创境等,既体现出情景创设手法的多样性,特别是让学生把单调的文字变成多彩的图画,又反映出执教者个性而娴熟的情境创设能力。

3、从学科特点观:赵老师突出了“读”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标志性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强化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赏析,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4、从教学目标的确立观:执教者能从课标出发,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既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又突出重、难点,使得教学目标确立合理、落实明晰且达成度高。

5、从问题设计观:一节课问题设计得如何,一定程度上关乎学生能否学有所获。从这节课不难观出,老师在问题设计上都非常用心思,做到了植根文本,深挖开去,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迁移拓展,有深度且环环相扣,如找出自己喜欢的有意味的的段落谈感受”谈谈你从中读出的清、静、悲凉?”等问题设计,在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同时,均体现出学习手段创设的有效性。

6、从学生活动看: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时间,参与热情高,学生善倾听,能合作,体现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7、从课堂氛围观:课堂突显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创设出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体现了互动的多维性。

8、从学生能力培养观:执教者都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重头戏,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如,连缀意象成美文、绘制情景再现图、使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写作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赵老师让学生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等环节,关注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9、从预设与生成观:体现了预设严谨、生成合理的特点,如渐行渐深的问题预设,针对问题使用比喻句或其他语句、但不可使用口语的细节要求,均体现严谨教学的预设构想,实现了师生共同体会成功愉悦的深度生成。

二、教学建议。

通过观摩,我也发现了几处微小的不足之处,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1、赵老师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的做法,非常值得提倡,希望能就此入行尝试,使之作为一种常态化的行为实施于课堂教学中。

2、课堂很有感染力,但还应注重调控气氛,使课堂氛围再轻松一些,这样更利于目标的达成。抒发情感的同时还应注意情绪的节制。对于作家及文章背景介绍多注意横纵对比,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知识结构。课堂教学容量还应适当充实。

3、注意评价语言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对学生思维调控的作用。

三、体会

新课改强调有效课堂,我们教研活动主要就是要探索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如何使有效性体现于授课的每一环节(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板书的实用性,环节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等)应是我们今后探究并努力践行的方向。因为只有做到了内容充实、环节有效,教学相长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相信大家会越走越好。

第二篇:《故都的秋》说课、评课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是新课标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状物散文,学习时重在分析散文精巧的结构,欣赏散文所描绘的景色以及散文表情达意的表现手法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它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使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声、秋意“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悲凉、落寞之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虽然它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但作为一篇经典散文之作,其示范作用不可忽视。加之散文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点,更应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掌握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些方法。

由此,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能够通过学习《故都的秋》的结构层次,巩固文学作品的圆形结构(圆形内结构、圆形外结构)以及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注意:圆形结构已经在前一篇课文《荷塘月色》学习过。)

2、能够通过赏析本文的语言,掌握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方法。

3、能够体会作者在秋景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由于“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手法在之前的课程中并未单独列为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但它又是分析鉴赏散文的重要切入点,所以我把第2个教学目标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而文学作品的圆形结构已经在前一篇课文《荷塘月色》学习过,所以在此只做分析《故都的秋》的结构的方法。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通过秋景分析“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方法时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到,故将教学目标1和3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确定好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后,我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第一课时用以整体感知,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和找出作者描绘的秋景。即分析文章的结构(划分层次),引出五幅秋景图(秋晨观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过程如下:

首先,联系同学们曾经学习过的有关秋天的诗篇、散文、小说等,无外乎有两种情况,一是描写秋天的萧瑟、凄凉,抒发悲秋之感的,如: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二是描写绚丽多彩的秋天,寄予赞秋之情的,如: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由此我的导入设计如下:同学们,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从古到今,历代名家描绘秋天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同学们读过这样的诗句吗?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从中欣赏到的秋天的景色和你的读后感慨,好吗?

进入课文以后,鉴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加之散文教学也应注重朗读,所以首先让全班齐读。读完后根据具体读的情况作出简要点评。然后进入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为达成这一目标,我有设置了两个问题:

作者笔下的故都之秋具有怎样的特点?在结构上是怎样呈现这一特点的(即采用的是哪种结构形式)?(特点:清、静、悲凉。结构:总--分--总,板书)

作者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这一特点的?(分写部分的五幅秋景图)为使教学内容不那么笼统、空泛,我又设置如下具体环节层层递进: 首先看总起部分,作者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总写作者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效果:突出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见PPT演示)

总括部分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总结全文,形成首尾呼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秋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接抒发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首尾部分作者都重在强调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向往与眷恋。那分写部分显然会着墨于什么?(故都之秋的秋景,赞美北国之秋)

同学们,作者如此钟爱于北国的秋天,那他在描绘北国的秋天时所选取的景物应该是单一的还是纷繁多彩的呢?(纷繁多彩的)

好,那大家找找看都描写了哪些丰富多彩的景物?有这个问题自然引入我们即将讲的五幅秋景图。(PPT演示,板书)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针对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思考第4个问题时,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再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讨研究。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个别学生懒于思考,只听别人的想法。而且组织学生讨论前,必须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避免个别内向学生在讨论中处于被动地位。

第二课时上课前会对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本堂课需要解决的教学重点是“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方法,进而以拓展材料巩固。这节课我同样设置了问题将教学环节步步推进。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首先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并赏析其语言特色。(三四名学生即可)。

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只要学生在分析时扣住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抒发作者的孤寂、落寞、悲凉之感”,言之有理即可。同样的,我会让学生自己先找,再进行小组讨论。

预设学生找出的大多数语句、段落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以此为切入点,自然地过渡到“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方法这一教学重点上来。因为这是本课教学重点,所以必须由老师来对该知识点进行具体详细的阐释。阐释如下:

(1)鉴于分析文章情感会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所以首先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而在预习时,学生会对郁达夫有一定了解,在此我们只提供与本文相关的背景资料,用PPT展示。

(2)身处这样一个社会,作者需要发泄情感,于是作者让自己的感情驾驭这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北国之秋的典型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怀。是作者此刻的心情赋予景物这样的情感的。我们说,这叫“以情驭景”。

(3)那作者为什么选此景而不选其它的景物呢?这是因为这些景物恰好隐含作者的心情,此情与此景具有相似性,作者便以此景突显此情,即“以景显情”。

(4)这样的情与这样的景融为一体,水乳交融,以此景抒此情,即“情景交融”。

以上三点既是本文的主要抒情手法,又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而且三者是紧密相连,浑然一体的。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学习中,如果碰到了写景状物的散文,记得运用今天我们所学习的抒情手法去分析。只把知识点教给学生还不够,为了让学生记忆深刻,我找了沈从文的《云南看云》(节选)作为拓展材料。

最后,为让学生能活学活用,我找了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节选)作为检验材料。

拓展部分和检验部分不仅意在让学生深刻记忆本课的知识点并且能够运用,还在于让他们拓宽阅读面,分析散文作品中作者表情达意的手法以及感悟作者的情怀。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陶冶。

最后,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想让课程在学生的朗朗读书声中结束。

《故都的秋》评课稿

现对《故都的秋》的教学实施作出以下评价:

一、《故都的秋》作为一篇经典散文,教师在教学时,能从散文的结构、所描绘的景色以及抒情手法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四方面出发,这一点是肯定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但是教学目标的定位有点低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能不能再深入文本,挖掘更恰当的教学目标。

二、导入值得肯定。从曾经学习过的有关秋天的景色以及文人墨客对秋天的两种不同感慨出发,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能够考虑到教学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转换要自然,因而将教学问题具体细致化了,使得教学实施环环相扣,所有环节都是围绕本课教学重点“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而进行的,这一设计也很合理。只是设计的问题也低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但是怎样才能提出更好的问题,让课堂在思考、解答、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呢?这应该还是设计者思维局限的原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今后更应该让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带动学生,引导学生。另外,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赏析语言特色”时,只让学生发表观点看法,而教师没有做出具体的引导、解说,做得不够细腻、深入,不能够让人完全融入故都之秋的韵味当中,没有强有力的感染力。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法是有限的,教师还是应该充当好一名优秀引导者的角色。所以,对文本的语言赏析,设计者做得不够到位。建议教师今后注重自己的教学语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想,在一堂诗情画意的课堂上,如果能够使用够精炼、韵味十足的教学语言,务必会给课堂增添色彩。而且,教师给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不是不可以提问,而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预想到学生的答案,以免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回答不知所措而导致冷场。

三、教师在选取拓展材料和检验材料时,是不是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想让学生能够深入分析、深刻理解所选取的文本,恐怕是有一定难度的。所谓“知人论世”,所以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还应该加以创作生平的提示。教师在实施时可以尝试加上这一环节。

当然,板书设计也是设计者实施教学时的一个思路体现,简洁、清晰,很好。但是建议设计者在引导学生赏析语言特色时,因为目的在于引出“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手法,加之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所以设计者是不是可以尝试把情和景都具体罗列出来,形成一个对应的列表。这样。就能让情与景一目了然了,辅助教学重点的突出。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与方法没有大问题,只是一些细节,设计者要引起注意。希望设计者今后再接再厉!

第三篇:《故都的秋》讲课稿

《故都的秋》讲课稿——关于作者“悲凉”的心境

文/未沐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从整体上感知其意蕴,我们能够体会到故都的秋的“清”和“静”。在“清”和“静”的背后,从更深一层来看,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悲凉”心境。

课文第一段那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全篇的文眼,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篇。“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的内心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没有必然联系(因为每个人对秋的感受都不一样,有的可能是悲,有的也可能是喜;即便是悲者也未必是从秋景中得来的)。作者喜欢故都的秋的“清”、“静”,其实更喜欢故都的秋的“悲凉”。《故都的秋》整篇都渗透了一种“悲凉”的心境。

悲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就是“悲哀凄凉”。悲凉,是人的一种心境,是人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作者是依凭着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的,他笔下的秋味、秋色、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主观色彩。要知道,郁达夫是一个具有士大夫倾向的读书人。

我们可以找一些写秋的诗歌作品句子,找一下悲凉的感觉。比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秋华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红楼梦·秋窗风雨夕》)

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陶澹人《秋暮遣怀》。“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为秋瑾就义前遗言,引自此诗)

这些诗歌把秋描写的够凄惨悲凉了。“悲凉”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我们要从作者本身入手来理解这一问题。关于文章之外的诸如作者忧郁、孤独的性格,当时中国民生凋敝的时代背景等等,这和作者“悲凉”的心境有一定关系,不再细说。我们再看文章中作者的这种悲凉心境是如何表达的。

著名学者王国维说过:“(文学作品)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故都的秋显然是有我之境,“我”的“悲凉”心境。

作者在前两个自然段明确说明:作者喜欢秋天,更喜欢北国的秋天,尤其喜欢故都北平的秋天。文章对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了对比。

作者说:“江南,„„赏玩不到十足”。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喜欢草木凋的快、空气来得干燥、天的颜色深、多风而少雨、非常清凉的秋天——北国之秋。

都的秋本身就具有一种悲凉。作者的喜好,正好和他的悲凉的心境相符。如果我问:作者在文中描写的所有事物,能代表北国秋天的所有特点吗? 答曰:不能。

作者没有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没有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作者主要选取那些能和他的“悲凉”的心境的事物来写。

如果我问:主要选取了哪些来表现的呢?

答曰:一椽破屋。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破壁腰。牵牛花的蓝朵。槐树的落蕊。“看起来既觉得细腻,„„”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秋雨。

其中:

一、一椽破屋、破壁腰:作者有意选择这些破败的景象,没写优美、壮阔的风光,以适合自己心境。

二、牵牛花,作者以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作者对花色的偏好反映了作者悲凉的心境。蓝色是冷色调,红色是暖色调。大家想想,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秋景时的毛泽东,当时的心境肯定不是悲凉。

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这正是秋天的悲声。

四、秋雨后,感叹“一层秋雨一层凉”的都市闲人。从那仿佛能听得见的感叹声中,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凉。

在通过以上事物来间接表现“悲凉”的心境之后,作者在“有些批评家说,„„”这一段,作者更是直接发表议论,认为有情趣的人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看得出来,作者认为,“悲凉”,正是秋的深味。

有两个问题可以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一、你心中的秋是什么样子的?

二、作者所谓的这种“悲凉”心境你有没有切实体会过?为什么?

作者邮箱:wjf4107@163.com

第四篇:故都的秋 说课

《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一单元的文章,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散文单元的鉴赏重点是在品味散文语言和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的基础上,把握思想主旨,体味作者情感。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散文史上的抒情极品。它文笔清新、隽永、亲切,情感厚重,充满了浓重的人文色彩,旨在表现作者郁达夫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了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同时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一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文章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篇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理解作者“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提高对散文的语言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

体味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美感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1、教学重点:

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掌握散文鉴赏方法,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

2、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丰富的思想感情。

二、教法、学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散文,掌握了散文鉴赏的一些基本方法。因此课堂上就要设计一些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运用已知的方法去阅读分析课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从情景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力在教学过程中涉入问答和点拨,拓展学生的思路。学生的主动参与也相当重要,通过合作探究与讨论,达到师生交流和知识整合。此外,朗读和勾画圈点作为感悟文章语言的最直接方法,其模式也必不可少。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畅谈,激发兴趣。师生畅谈关于秋的感受,附带直观展现秋景图片,再谈历代文人笔下的秋景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过渡至郁达夫笔下的抒情散文名篇《故都的秋》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读景: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关于景物描写的部分,思考作者描写了哪些秋景,它们有哪些特点,用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的有关文字概括秋景的特点。

设计此题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秋晨所见、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让学生通过动脑明白一个问题:“北国的秋清、静、悲凉”是这篇文章的纲,为后文的分析打下基础。读景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没有感知谈不上分析,更谈不上鉴赏和能力。

(三)精读课文,深入文本

1、既然故都的秋让作者眷恋不已,那它一定有其美之所在,究竟美在哪里呢?

预留充足的时间给他们,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合作式的讨论,研究,品味,鉴赏。明确,通过品味语言,理解美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学生动手圈画文中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 观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青布、枣树(淡绿微黄)——清

听听故都的声音

闻秋声:鸽飞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静

2、读情:作者要意在写北国之秋,文中为什么多次描写南国之秋?用意何在? 为什么作者反复吟颂北平的清秋呢?

这两个问题为了让学生明白:作者多次描写南国之秋,是为了与北国之秋的景物做对比,抒发自己对北国故都的眷恋。

这两个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景语皆情语,缘景入情是本课鉴赏散文的方法。另外,跳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也是对教材的一种重组,避免了单调的平铺直叙。

3、品秋味:当学生被美景感染时,会更渴望了解景物背后的那一颗心灵,体悟出作者特定 的情感。——悲凉

清、静、悲凉,看似是秋天真实的自然色彩,实际上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投射,是带着主观之情去描写客观之景的产物。推而广之,作家的作品,是与他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等原因密不可分的。

《故都的秋》的写作背景

1933年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这期间,作者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延伸拓展,仿写训练

选取作者所描绘的秋景其二,补充下面的语句。

古语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当槐树落蕊飘满漫步的小路,当„„,当„„,那秋天是真的来了。示例:古语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当槐树落蕊飘满漫步的小路,当秋蝉残鸣被西风吹走,当秋雨散落在你苍桑的面庞,那秋天是真的来了。

(五)结束语

第五篇:故都的秋说课

《故都的秋》说课稿

嘉善高级中学 卫中英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二、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 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 恬静 安谧 “静”——细腻 幽远 幽静 深邃 “悲凉”——落寞 衰落 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 教师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3)秋槐的落蕊(4)秋蝉的残鸣(5)秋雨的凉意(6-10)秋枣的色彩(11)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继续提问:

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又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六)、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七)、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特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后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中外文人及其作品。

(八)、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天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九)、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 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五、教后感想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故都的秋》说课设计

1、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选的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四篇都是抒情散文。散文的魅力,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性、真情,来自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隽永的韵味,因而,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此外,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2、《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它又是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不可忽视,因此,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3、《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因此,教师应该以点带面,带领学生通过《故》来了解郁达夫以及他所生存的环境。

根据《故都的秋》的课型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和重点分别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①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②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③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中学生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因而难以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所以"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既是教材的特点,又是教学的重点,学习的难点。

【教学设想】

以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本课时整体感知文章,抓住秋的三个特点师生共同品味鉴赏文章。

一、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等途径大量阅读郁达夫的文章,了解郁达夫的生平、文艺观和审美观,作好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的准备。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以点带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堂活动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1、导入阶段

移情法:多媒体课件,投影秋天不同的画面以及描写秋天的古典诗句,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

诵读法:放录音,使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2、整体把握阶段

活动法:找准切入点,围绕激发学生思维、引起争论的问题开展辩论活动,调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先让学生找出故都的秋的特点,抓住了中心,再分三组学生准备三个问题: ①第一组在文章中勾出作者笔下的秋景有哪些?

②第二组同学思考这些景物可概括为几幅图景? ③第三组同学勾画出表示景物色彩的词语.

然后归纳出作者笔下故都秋色的色调----冷色调.再引出作者此时内心的冷清、孤独之感。之后,教师将问题进一步深入:“作者在故都感受到的秋声又有哪些呢?”从这一角度来引导学生思考出故都秋声的“静”。紧接着提出“郁达夫为何有这样的感受?”师生经过交流,达成共识: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遁世离群,浪迹山水的生活排遣不了他心中忧国忧民的苦闷,作者的主观感情与故都的秋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清、静、悲凉”既是景物的特征又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绝好写照。概括出秋味:“悲凉”﹒ 学生为了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答案,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在阅读和辩论中整体把握了文章。三组的同学通过景物特点来剖析”悲凉“。同时,这是一种联系文本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文中信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辩论活动使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品味鉴赏阶段

诵读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披文入情,析文明理。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学生个性化的诵读,解读语言文字来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首先,学生选择自己欣赏的写景语段,投入地朗读,并与同学交流自己欣赏的原因和方法。教师从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点拨,使学生懂得品味和鉴赏的方法。例如,某学生朗读”槐书“一段,师生一起品味: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这里作者借视觉和触觉形象描绘了独特的秋景:花铺满地(视觉),脚踏落花(触觉)给读者以如临其境之感。这里空寂无人,斯人独徘徊,只能与自然相交融。作者此时的心境是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寂寞?quot;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落叶、落蕊是秋的标志,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悲壮,在韩愈笔下是“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的哀伤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的"声音

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和的触觉。而此景中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绪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于其中蕴藉的孤独、落寞和伤感情怀的自然流露,是形与神,情与景的完美融合。欣赏时,要运用表现技巧、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来分析,同时,还要考虑中国传统文化背景。

4、总结升华阶段

①课堂布置一道训练题.掌握作者笔下色彩与心境的联系.②老师、学生结合郁达夫的文艺观、审美观,共同来探讨课文的艺术技巧和特色,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可以选择重庆的秋天)

③回顾全文,总结散文阅读的方法:

l 整体把握文章;

l 要透过富有主观色彩的自然景物,感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l 要自觉地运用艺术表现手法、修辞等方面的文学知识来进行鉴赏。

最后,师生在音乐《秋思中》一起齐声朗读课文。

整个教学过程为:课前准备,搜集资料----整体感知、把握----品味鉴赏----总结升华----知识迁移。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板书设计】

故 都 的 秋

以 情 驭 景

画面

清晨小院

槐树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

秋色

碧空

白中带黄

蓝朵

青布

淡绿微黄----清

秋声

鸽声

帚声

蝉声衰弱

风雨声人声----静

秋味

悲凉

以 景 显 情

下载《故都的秋》评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故都的秋》评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故都的秋》课例赏鉴

    《故都的秋》课例赏鉴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郁达夫在散文中表现出的对故都之秋的眷恋、热爱之情,感受作者特有的“清、静、悲凉”之感,理解郁达夫“深沉,幽远,严厉,萧索”......

    故都的秋 说课大全

    《故都的秋》教学简案修订版说课稿 说课者:孟小湲 《故都的秋》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作者郁达夫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童年的磨难及以弱国子民身份留学的经......

    故都的秋微课教案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2、阅读有关资料,初步培养鉴赏散文的能力。3、通过简单网页的制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课堂知识同现代信息技术相融......

    评课稿

    评课稿 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评课稿

    40分钟,让人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这是我听完陈老师执教《海伦•凯勒》一课后的感受。原因很简单:情境感染了我。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以“不屈不挠”这个词贯穿全文,将海伦的不......

    评课稿

    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案 讲课人:郭学飞 教学目标:1、通过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食不下咽、寝不安席、频来入梦、思潮起伏、可见一斑”词语。 2、正确、流利、有......

    评课稿

    《坐井观天》评课稿 镇康县边境完全小学 董开蕊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的内容。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论天的大小这......

    评课稿

    评课稿 听了薛老师的课,总的感觉就是,这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 具体的优点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课前活动组织得好,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能做到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