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课例赏鉴

时间:2019-05-13 06:4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故都的秋》课例赏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故都的秋》课例赏鉴》。

第一篇:《故都的秋》课例赏鉴

《故都的秋》课例赏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郁达夫在散文中表现出的对故都之秋的眷恋、热爱之情,感受作者特有的“清、静、悲凉”之感,理解郁达夫“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独特感触。

2.培养学生知人论世分析文章和从“三重境界”品读散文的技巧。

3.感受作品的画面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选取最能体现内心情感的景物来创设“悲凉之美”的艺术魅力,感受作者复杂的情感。

2.引导学生从对“物境”的鉴赏,上升到对优美散文“情境”“意境”的领悟。

【教学方法】

品读探究、思路点拨。【课例实录】

一、导入

师:说到北京的“秋”,老舍在《“住”的梦》里有这样的句子:“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在北平的秋天,是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那么,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又会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整体感知

师:通过课前预习,同学们发现郁达夫笔下的北国的秋有什么持点了吗?

众生:清、静、悲凉。

师:是的。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这是郁达夫对北国之秋的总评价。

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众生:是文眼(是本文展开的主线)。

师:作者为了展示自己心中的“秋”,用江南的“秋”与其对比,这又突出了北国的秋怎样的特点呢?

生1:浓郁。

师:怎么看出的呢?

生1:作者把北国的秋与江南的秋作了比较,文中说江南的秋“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文章结尾也有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

师:相比较,北国的秋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生1:看得饱,尝得透,能赏玩到十足。

三、赏析物境

师:非常常好!故都的秋在郁达夫的笔下究竟有怎样具体的表现?在那些优美的画面中又融入了郁达夫怎样复杂的情感?我们又该如何鉴赏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下面我们对课前预习划分出的课文的五幅画面,作深入的探究。老师给大家提个简单的要求:诵读时,要找出每幅画面描写的“物”(景物、人物),简要赏析其特点和作用,从中体会作者融入其中的情感。

(学生阅读文本,根据课文结构,赏析五幅画面。)

(一)研读第3自然段

生2:这部分,作者描写了天色、驯鸽、日光、牵牛花,还有秋草。

师:作者描写的这些景物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2:天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驯鸽侧重写它的鸽哨(飞声),我想应该是那种悠长而又时断时续的感觉;日光是一丝一丝的,突出了槐树枝叶的密度很大,只给阳光留下一点点缝隙;牵牛花写了它的色彩;秋草显得疏疏落落、尖细且长。

师:概括得比较全面,但这还不够。我们不但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更要懂得他为什么写这些。我们要抓住景物特点来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比如,一般来说秋天的天色应该是蔚蓝的,可郁达夫为什么说是“碧绿”色呢?

生2:透视的效果吧。

生3:绿就是蓝,白居易的《忆江南》不是说“春来江水绿如蓝”吗!既然说“绿如蓝”,当然也可以说“蓝如绿”了。

生2:当然不是了。这个“蓝”不是蓝色的“蓝”,而是寥蓝的“蓝”,“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蓝”。我想,这里作者是“缘情设景”,只有这种颜色才更切合作者当时的心境,也才能让人感受到特有的清,特有的静。

师:可以这么理解。碧绿,那是郁达夫的眼睛看到的。当然,郁达夫的眼睛可不是生理意义上的眼睛了—

生2:是心理学的眼睛。

师:不全对。我想,看到碧绿天色的眼睛应该是饱含感情的眼睛,一位具有深刻思想的文学家的眼睛,是“这一个”的眼睛。这双眼睛应该是情感意义上的眼睛。作者还着意描写了牵牛花,怎么描写的?

生2: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师:为什么作者最喜欢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

生2:因为这两种颜色是冷色调,更能表达作者当时的悲凉情感。

师: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只要能够准确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挖掘特点所蕴含的意义,我们便能从文字中读出作者的内心感受,这是鉴赏散文不可缺少的意识。

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那么的清、静、悲凉。当然,如果我们再深入分析,文字中恐怕还有更丰富的内涵。

生4:还有悠闲。“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可以看出作者那种平静、悠闲的心态。

师:非常好的理解。请大家记住:任何成功的作品,都会有作者的思想或情感的“痕迹”,也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活起来,动起来。

大家能不能顺着这一思路,再深入研讨一下这段文字?

(学生再研讨课文。)

生5:前面列举的那么多景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作者的情感紧密相连的。作者的“看”“听”“数”“对”等一系列动词,都在提醒我们,那里有一位悠闲者的存在。而这个悠闲,也只有在故都的秋天才能感受得到。这也是作者喜爱北平之秋的原因吧。

生6:此情此景,作者很惬意!一屋,一茶,一人,再加上如4D效果的声、色、形、感渲染而出的清、静、悲凉的氛围,让我们都有一种‘惬意的感觉!

师:看来,同学们己经进入品读的境界了。看似悠闲中渗透着悲凉,悲凉中又时时流露着悠闲。一开始,作者就己经为我们铺开了一张浸润着隽永情感、水墨未干的庭院秋景图。

(二)研读第4自然段

生7:这段文字写了槐树,秋槐,更准确地说,写的是槐树的落蕊。

师:抓住了落蕊的什么特点来写?

生7:似花非花,到处都是,极微细,极柔软。

生8:我觉得作者重点不在写落蕊,而在写落蕊给人的感觉,特别是打扫落蕊的条条丝纹,带给人细腻、清闲而又落寞的感觉,触动了作者的心,也触动了我们的心。

师:刚才的分析,再次强化了“人”在画面中的作用,很好的意识。作者以敏感的触觉,让我们共同感受了落蕊的微细柔软,也让我们感受了郁达夫式的细腻、清闲和落寞。可作者为什么着意写落蕊的凋落景象呢?

生9:更能写出北国之秋带给他的落寞的感觉吧,这也是本段着重要表达的心理状态。“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触景生情,被激活的潜意识下的落寞,可以让我们窥见作者的内心。

生10:这也是作者的悲秋情结吧。

师:此情此景,可否让我们想到《红楼梦》里的一个人?

生11:黛玉!黛玉见落红感慨“红消香断有谁怜”,郁达夫见落蕊而心生悲凉,“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师:联想得非常恰当。其实,只要我们联系一下作者的身世经历,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作者感受到了落寞,正如杜甫在《江亭》中所写,“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落寞是一种经历了挫折之后孤寂的感觉,也是一种无奈的感觉。

(三)研读第5自然段

师:第5段选用了北平处处都有的秋蝉,最能展现作者笔下蝉的特点的一个字是什么?

生12:残。

师:作者为什么写蝉声的“残”呢?

生12:有一些伤感的流露。因为蝉这种昆虫在阳光下的生命极其短暂,有那么一句话形容蝉的生命历程:四年地下黑暗的苦工,换来阳光下一个月的鸣唱。生命最后的歌唱,往往引发人们的迟暮之感。这是作者悲秋的表现。

师:蝉,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常常被赋予特殊的色彩。“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在白居易的诗中,蝉是化不去的乡愁。“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在柳永的词中,蝉成了依依不舍的伤感的化身。“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在骆宾王那里,蝉则成了自己高洁的象征。在这篇作品中,郁达夫赋予了蝉悲凉的色彩。无处不在而又时断时续的蝉声,给人的是生命将终的悲凉与愁苦。

(四)研读第6至第10自然段

师:这部分写了秋雨,除鲜明地写出北方秋雨的特点外,还写了都市闲人。在几幅“故都秋景图”中,人有了更直接的参与,为什么这么安排?

(学生有些沉闷。)

师:赏读一篇作品,要始终抓住作品的中心。成功的作品,任何内容都是为中心服务的。找一找文中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13:“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生14:“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生15:我觉得是那些人“缓慢悠闲的声调”契合了作者的心境。

师:妙!在这里,我也觉得要找一下“韵”,文章里说的“歧韵”,你们怎么理解?

生16:就是把“一阵秋雨一阵凉”,念成了“一层秋雨一层凉”。

师:其实,远不是简单地把“阵”读成了“层”,从平仄的角度我们比较一下。

生17:“一阵秋雨一阵凉”是“平仄平仄平仄平”,“一层秋雨一层凉”是“仄平平仄仄平平”。

师:是的。如果从音律的角度理解,“一阵”读起来是平仄,音调显得急促;“一层”读起来出现了两次平声相连,单调,但更和缓。这是“京味儿”的言语特点。为什么突出写这个呢?

生18:应该是喜欢味道醇厚的“京味儿”吧?

生19:为了突出“缓慢悠闲”的情调,后者更有一种悠闲的味道。

师:音韵,是体会作者寄予在作品中的情感的最好办法。再读一下课文第3自然段,为了表达作者的那种悠闲,要把握好声调,你会有别样的感受。

生20:“细数着”“静对着”“十分”要重读,就能读出作者的那种悠闲。

生21:“一丝一丝”,中间停顿一下,更能表达作者悠闲的心境。

(五)研读第11自然段

师:这段文字内容比较清楚,主要写的是北国的清秋佳日,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这些呢?

生22:写了随处可见的枣树,也写了颗颗淡绿微黄的枣子。作用是突出秋果成熟的时候,北国的秋更让人喜爱。

师:这段文字是几幅画面中色彩基调最“艳”的一幅了,它与前面所写之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生23:相同点是所选之景仍然是普通的,平常的,处处都有。不同点是没有了前面所写之景的悲凉意味,多了艳丽的色彩。

师:通过鉴赏,我们知道,若想写好一篇散文,必须选取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人、景、物。所谓“最能表现”,应该是真实而自然的,就像文章选取的牵牛花、落蕊、秋蝉一样。散文就是要借助物与情之间的相似性抒发特定的情感。

这里,我向同学们提出一个概念—物境。文章描写之物与作者“心中之物”契合,就是优秀散文所表现出来的“物境”。物境追求“形似”。鉴赏散文,我们要善于捕捉作者的“情”与所写之“物”的相似点,从而感受形似之美。

四、品味情境

师:我们再来看,北国之秋如白干,如模模,如大蟹,如骆驼,这些“物”,恰好能表达作者心中特定的“情”。根据这几句对比,我们想一想,作者喜欢北国之秋的什么呢?

生24:味道醇厚,给人以厚实的感觉,余味绵长,显得大气。

师:分析得不错。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是不是可以读得出作者对故都深怀着眷恋、热爱之情?这种感情还可以从哪里看得出?

生25:标题“故都的秋”中的“故”字含有“怀念”的意思。结尾处直抒胸臆:“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师:看来同学们真正读懂了文章的用意。这里,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作者的创作意图:一曲悲凉的颂歌!作者“追求的是清、静,笼罩在心头的却是悲凉”。

生26:我明白了,郁达夫怀恋北国秋的清、静,是因为他眷恋故都的秋,眷恋这种清、静带给他的悠闲与落寞,带给他的慰藉。

生27:我感觉这里有一种“郁达夫式的悲凉”,这种悲凉正是作者心境的折射。在郁达夫看来,清、静、悲凉都是一种美,来自故都的美,能够让作者感受到身心得到寄托的一种美。

师:分析得非常正确。其实,这是一篇优秀的散文所能够达到的境界,我们不妨视作散文的第二种境界:情境。在散文中,作者往往借助景物或事件间接、委婉地表达真挚自然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在文中寄予的情感美。

生28:您的意思是说落蕊不会落寞,是作者让它落寞;秋蝉不懂得衰弱,是作者让它表现出了衰弱。

师:是的,郁达夫不是说吗—“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五、涵泳意境

师:作者说,故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他为什么有如此的感受呢?

生29:文中有这么一段文字。(生读第12自然段。)

师:对了,能不能从中发现作者的一些深刻的思考?

生29:古今中外,文人学士多在悲啼秋,但也在歌颂秋。

生30:秋之人,没有国别,没有人种阶级的区别。

生31:秋总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触呢?大家读一下“秋士”的注释(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这与郁达夫有关系吗?

(投影)郁达夫大事记(部分)

1896年出生。

1908年就读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堂。

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徐志摩同学。

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被开除。

1913年去日本留学。

1914年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

1916年改读法学部政治学科。

1917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

1921年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同年出版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

1926年返沪与成仿吾、冯乃起等年轻孤傲的作家创刊《创造》。

1927年与孙荃的爱子龙少匕因脑膜炎早天。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

1930年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2年小说《迟桂花》发表。

1933年由上海移居杭州。此间,是他思想的低潮期,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名士”风度,流连于山林江湖,写下大量的山水游记。

1934年“不远千里”经青岛去北平,写下《故都的秋》。

师:同学们从这份年表中能不能看出些与本文的主旨相关的信息呢?

生32:看出了本文笼罩着一层悲凉的原因。

师:什么原因?

生32:人生的挫折、坎坷与苦难。

师:这个年表提示我们,当时郁达夫的内心是苦闷的、仿徨的,曾经的志向难以实现,这与中国历史上那些“秋士”的“悲”并无二致。《赤壁赋》也有流露苏轼失意人生的句子—

生3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师:王羲之也说过,“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那么,请同学们回答:“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中的“深味”指的是什么?

生34:“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师:对。这也是郁达夫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之后,借故都的“秋事”传达给我们的他对北国的秋的思考,我们不妨把这称为优秀散文的又一重境界—意境。意境“思于心,合于理”,让读者能够体味到作者的思想之美,尽管这种思想带有一种苦涩的味道。

阅读优秀的散文,不但要读得出物境和情境,还要读得出立于二者之上的意境。今天,我们通过赏读《故都的秋》,感受了郁达夫与众不同的情感世界,体味了“郁达夫似的悲凉”,了解了鉴赏优秀散文需要达到的“三重境界”,如此,我们才算是达到了散文阅读的境界!【执教感言】

走进文本身临其境

跳出文本层层提升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我以为是散文学习必须具备的一种阅读品质。执教本课时,我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让学生紧紧围绕文本,去品味那种郁达夫式的“清、静、悲凉”。而要真正体味得出一篇优美散文的情感,感受到作者运笔的精巧,则必须注重“我”在文章里的作用,引领学生以“我”的身份去看、去听、去感、去思,才可能真正走进文本,才可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设身处地之思。

比如,第3段的鉴赏,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的内容和特点,进入庭院“现场”,产生“现场感”。融入其中,才能感受到郁达夫的内心世界。在整篇文章的处理上,既注意抓住主体,又不过于琐细,时时以文本为依据,揣摩作者独有的“清”、“静”与“悲凉”,那些“深沉的地方”“秋的深味”,体会作者为读者创设的悲凉之美。

走进文本,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必需,而适当地跳出文本,从文本出发,适度扩展与文本相关的内容、方法、技巧,则是帮助学生强化阅读素养,提高阅读兴趣,积累阅读方法的必要手段。本节课一方面启发学生作角色的转换;另一方面,从对优秀散文的阅读经验中,提取散文阅读需要注意的三重境界,从物境的形似美,到情境的情感美,再到意境的思想美,层层揭示,步步感受。这样,学生既可以感受到形象美,也可以体味到理性美。当然,从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来看,要想让学生达到对散文第二重和第三重境界的领悟,难度比较大,课前充分的预习不可少,课堂适度的点拨不可少。

第二篇:故都的秋 说课

《故都的秋》教学简案修订版说课稿

说课者:孟小湲

《故都的秋》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作者郁达夫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童年的磨难及以弱国子民身份留学的经历使他的文章有一种别样的沉郁色彩。本文是作者阔别故都十余年后的怀秋之作,通过对故都的秋清、静、悲凉描写,表现了作者静谧淡泊的生活情趣和对故都的深沉怀念之情。

在单元目标中要求“品味散文的语言”,课文提示注意“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和赞美故都的秋的”,在参考新课程标准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分析作者独特的对比写作手法;

2.感受细腻的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3.提炼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揣摩古今文人对于秋的独特体会。

考虑学生在高一时已学习过一个单元的散文,初具鉴赏散文的能力,我将教学重点定为: 感受细腻的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教学难点应该是对于散文“形散神聚”特点的提炼和对于古今文人与秋的独特关系的揣摩上。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我主要选用探讨法和归纳演绎法,用于处理关于故都五景的赏析和文人与秋的关系的梳理。指导学生运用圈点法标注问题和重点词句,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至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我将利用《红楼梦》中《秋窗风雨夕》引导学生思考古时女子的秋日情思,通过对比联想,激发学生对于现代文人作品《故都的秋》的兴趣。通过学生齐读全文,形成初步感知。

然后分析作者关于南北国之秋的对比。如PK赛般,将视角定格在两方的对应相较的文字上,顺势提出文段末尾处的四级对比,而作者四级对比的来源则是故都五景的重磅感染力。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五景。

五景的伤心主要是合作学习完成的。赏析的关键放在景物是如何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和以及对细腻语言的品味上。对于优美的句段,要引导学生当堂成诵。再运用集体智慧,给每一个景嵌上一个优美的名字。这也是为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五景看似零散却都体现着作者对于秋清、静、悲凉的体悟,这也正是散文形散神聚特点的体现。全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升华集中在了十二自然段。对于全篇的重点段落,首先应请学生朗诵,并同时思考文人与秋的关系及联想相关诗文。引导学生感受古今文人对秋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情感。追问作者为什么会写《故都的秋》,插入介绍作者生平。

作者描写清、静、悲凉的故都,愿意住在清、静、悲凉的故都,体现的是作者静谧淡泊的心境和对故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说课稿2

good 各位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故都的秋》,下面我将从文本解读、教学构想、教 学流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散文的魅力,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性、真情,来自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隽永的韵味,因而,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此外,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清晨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闲话秋凉

胜日秋果 ”等几幅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 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分析秋景

②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③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中学生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因而难以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所以"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既是教材的特点,又是教学的重点,学习的难点。

二、说教法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三、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朗读法、讨论交流法、抓关键词等学法来学习本文。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下查找郁达夫的有关资料,了解郁达夫的生平、文艺观和审美观,作好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的准备。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以点带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堂活动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读以下诗句,你能体会诗人的感情吗?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明确:在以上的诗句中,毛泽东读到的是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的是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的是秋雨的凄凉。面对秋景,诗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客观景物和作者的主观感受是统一的,和作者的个性、经历和情趣是分不开的。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进而体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面对“故都的秋”,他读到的是怎样的秋呢?

2、整体感知:

①看文章标题,指出中心语是什么?本文的写作重点是什么?(秋。|故都特有的秋色。)

②快速阅读全文:故都的秋有何特色?这些特色的描写集中在哪些段落?

(“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文眼,概括了故都秋的特色。)3至11段是集中描写特色的段落。那么其它段落都写了什么内容呢?

(归纳总结。作者是按照“赞故都的秋—绘故都的秋—恋故都的秋”的顺序来写的。)

3、合作探究

① 给写秋景的段落加小标题,最好都要带“秋”字

秋院清晨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闲话秋凉

胜日秋果

②学生选择自己欣赏的写景语段,投入地朗读,并与同学交流自己欣赏的原因和方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披文入情,析文明理。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学生个性化的诵读,解读语言文字来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师从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点拨,使学生懂得品味和鉴赏的方法。)

例如,某学生朗读”落蕊清扫”一段,师生一起品味: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这里作者借视觉和触觉形象描绘了独特的秋景:花铺满地(视觉),脚踏落花(触觉)给读者以如临其境之感。这里空寂无人,斯人独徘徊,只能与自然相交融。作者此时的心境是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寂寞,“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落叶、落蕊是秋的标志,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悲壮,在韩愈笔下是”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的哀伤,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的“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和的触觉”。而此景中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绪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于其中蕴藉的孤独、落寞和伤感情怀的自然流露,是形与神,情与景的完美融合。欣赏时,要运用表现技巧、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来分析,同时,还要考虑中国传统文化背景。

③诗人梁小斌在他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中写道: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美丽的思想。我们来看看,在《故都的秋》这条深沉的底蕴丰厚的河流的两岸,荡漾着郁达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说,在故都,“秋”可写的东西很多,有火一样的香山红叶,有明镜般的昆明湖水,有诗境似的陶然亭„„这些何尝不能映出“秋”的倩影?而作者偏偏写了那样的秋色呢?师生交流,达成共识: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遁世离群,浪迹山水的生活排遣不了他心中忧国忧民的苦闷,作者的主观感情与故都的秋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清、静、悲 凉”既是景物的特征又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绝好写照。概括出秋味:“悲凉”。学生为了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答案,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在阅读和辩论中整体把握了文章。三组的同学通过景物特点来剖析”悲凉”。同时,这是一种联系文本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文中信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辩论活动使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4、总结

回顾全文,总结散文阅读的方法: ①整体把握文章;

②要透过富有主观色彩的自然景物,感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③要自觉地运用艺术表现手法、修辞等方面的文学知识来进行鉴赏。5作业

学习本文的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五说板书设计

故 都 的 秋

秋院清晨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闲话秋凉

胜日秋果

清 静 悲凉

秋色 秋声 秋情

以上是我对《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的简单说明。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 过程,这个方案将在具体操作逐步完善。不妥之处敬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 谢!

第三篇:《故都的秋》评课稿

《故都的秋》评课稿

2012年11月15日,我在xxx中学参加教研活动时有幸听到xxx老师的一节《故都的秋》,我感到非常受益,也很受启发,从中看出了执教者深厚的学养和扎实的基本功。可以说这是一节结构严谨,内容丰富,风采照人的成功课。在这里我想具体谈谈我的感受。

一、教学亮点。

1、从教态来观:赵老师表现出端庄自然、精神饱满的姿态,温和清晰地语势给学生以鼓励,像老师那不时写在脸上的笑意,又极具亲和力,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2、从情境创设看:赵老师的发挥学生自主性创境等,既体现出情景创设手法的多样性,特别是让学生把单调的文字变成多彩的图画,又反映出执教者个性而娴熟的情境创设能力。

3、从学科特点观:赵老师突出了“读”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标志性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强化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赏析,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4、从教学目标的确立观:执教者能从课标出发,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既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又突出重、难点,使得教学目标确立合理、落实明晰且达成度高。

5、从问题设计观:一节课问题设计得如何,一定程度上关乎学生能否学有所获。从这节课不难观出,老师在问题设计上都非常用心思,做到了植根文本,深挖开去,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迁移拓展,有深度且环环相扣,如找出自己喜欢的有意味的的段落谈感受”谈谈你从中读出的清、静、悲凉?”等问题设计,在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同时,均体现出学习手段创设的有效性。

6、从学生活动看: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时间,参与热情高,学生善倾听,能合作,体现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7、从课堂氛围观:课堂突显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创设出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体现了互动的多维性。

8、从学生能力培养观:执教者都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重头戏,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如,连缀意象成美文、绘制情景再现图、使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写作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赵老师让学生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等环节,关注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9、从预设与生成观:体现了预设严谨、生成合理的特点,如渐行渐深的问题预设,针对问题使用比喻句或其他语句、但不可使用口语的细节要求,均体现严谨教学的预设构想,实现了师生共同体会成功愉悦的深度生成。

二、教学建议。

通过观摩,我也发现了几处微小的不足之处,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1、赵老师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的做法,非常值得提倡,希望能就此入行尝试,使之作为一种常态化的行为实施于课堂教学中。

2、课堂很有感染力,但还应注重调控气氛,使课堂氛围再轻松一些,这样更利于目标的达成。抒发情感的同时还应注意情绪的节制。对于作家及文章背景介绍多注意横纵对比,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知识结构。课堂教学容量还应适当充实。

3、注意评价语言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对学生思维调控的作用。

三、体会

新课改强调有效课堂,我们教研活动主要就是要探索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如何使有效性体现于授课的每一环节(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板书的实用性,环节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等)应是我们今后探究并努力践行的方向。因为只有做到了内容充实、环节有效,教学相长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相信大家会越走越好。

第四篇:故都的秋 说课

《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一单元的文章,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散文单元的鉴赏重点是在品味散文语言和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的基础上,把握思想主旨,体味作者情感。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散文史上的抒情极品。它文笔清新、隽永、亲切,情感厚重,充满了浓重的人文色彩,旨在表现作者郁达夫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了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同时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一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文章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篇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理解作者“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提高对散文的语言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

体味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美感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1、教学重点:

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掌握散文鉴赏方法,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

2、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丰富的思想感情。

二、教法、学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散文,掌握了散文鉴赏的一些基本方法。因此课堂上就要设计一些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运用已知的方法去阅读分析课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从情景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力在教学过程中涉入问答和点拨,拓展学生的思路。学生的主动参与也相当重要,通过合作探究与讨论,达到师生交流和知识整合。此外,朗读和勾画圈点作为感悟文章语言的最直接方法,其模式也必不可少。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畅谈,激发兴趣。师生畅谈关于秋的感受,附带直观展现秋景图片,再谈历代文人笔下的秋景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过渡至郁达夫笔下的抒情散文名篇《故都的秋》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读景: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关于景物描写的部分,思考作者描写了哪些秋景,它们有哪些特点,用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的有关文字概括秋景的特点。

设计此题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秋晨所见、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让学生通过动脑明白一个问题:“北国的秋清、静、悲凉”是这篇文章的纲,为后文的分析打下基础。读景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没有感知谈不上分析,更谈不上鉴赏和能力。

(三)精读课文,深入文本

1、既然故都的秋让作者眷恋不已,那它一定有其美之所在,究竟美在哪里呢?

预留充足的时间给他们,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合作式的讨论,研究,品味,鉴赏。明确,通过品味语言,理解美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学生动手圈画文中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 观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青布、枣树(淡绿微黄)——清

听听故都的声音

闻秋声:鸽飞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静

2、读情:作者要意在写北国之秋,文中为什么多次描写南国之秋?用意何在? 为什么作者反复吟颂北平的清秋呢?

这两个问题为了让学生明白:作者多次描写南国之秋,是为了与北国之秋的景物做对比,抒发自己对北国故都的眷恋。

这两个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景语皆情语,缘景入情是本课鉴赏散文的方法。另外,跳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也是对教材的一种重组,避免了单调的平铺直叙。

3、品秋味:当学生被美景感染时,会更渴望了解景物背后的那一颗心灵,体悟出作者特定 的情感。——悲凉

清、静、悲凉,看似是秋天真实的自然色彩,实际上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投射,是带着主观之情去描写客观之景的产物。推而广之,作家的作品,是与他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等原因密不可分的。

《故都的秋》的写作背景

1933年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这期间,作者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延伸拓展,仿写训练

选取作者所描绘的秋景其二,补充下面的语句。

古语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当槐树落蕊飘满漫步的小路,当„„,当„„,那秋天是真的来了。示例:古语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当槐树落蕊飘满漫步的小路,当秋蝉残鸣被西风吹走,当秋雨散落在你苍桑的面庞,那秋天是真的来了。

(五)结束语

第五篇:故都的秋说课

《故都的秋》说课稿

嘉善高级中学 卫中英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二、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 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 恬静 安谧 “静”——细腻 幽远 幽静 深邃 “悲凉”——落寞 衰落 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 教师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3)秋槐的落蕊(4)秋蝉的残鸣(5)秋雨的凉意(6-10)秋枣的色彩(11)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继续提问:

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又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六)、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七)、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特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后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中外文人及其作品。

(八)、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天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九)、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 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五、教后感想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故都的秋》说课设计

1、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选的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四篇都是抒情散文。散文的魅力,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性、真情,来自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隽永的韵味,因而,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此外,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2、《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它又是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不可忽视,因此,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3、《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因此,教师应该以点带面,带领学生通过《故》来了解郁达夫以及他所生存的环境。

根据《故都的秋》的课型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和重点分别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①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②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③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中学生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因而难以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所以"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既是教材的特点,又是教学的重点,学习的难点。

【教学设想】

以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本课时整体感知文章,抓住秋的三个特点师生共同品味鉴赏文章。

一、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等途径大量阅读郁达夫的文章,了解郁达夫的生平、文艺观和审美观,作好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的准备。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以点带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堂活动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1、导入阶段

移情法:多媒体课件,投影秋天不同的画面以及描写秋天的古典诗句,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

诵读法:放录音,使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2、整体把握阶段

活动法:找准切入点,围绕激发学生思维、引起争论的问题开展辩论活动,调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先让学生找出故都的秋的特点,抓住了中心,再分三组学生准备三个问题: ①第一组在文章中勾出作者笔下的秋景有哪些?

②第二组同学思考这些景物可概括为几幅图景? ③第三组同学勾画出表示景物色彩的词语.

然后归纳出作者笔下故都秋色的色调----冷色调.再引出作者此时内心的冷清、孤独之感。之后,教师将问题进一步深入:“作者在故都感受到的秋声又有哪些呢?”从这一角度来引导学生思考出故都秋声的“静”。紧接着提出“郁达夫为何有这样的感受?”师生经过交流,达成共识: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遁世离群,浪迹山水的生活排遣不了他心中忧国忧民的苦闷,作者的主观感情与故都的秋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清、静、悲凉”既是景物的特征又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绝好写照。概括出秋味:“悲凉”﹒ 学生为了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答案,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在阅读和辩论中整体把握了文章。三组的同学通过景物特点来剖析”悲凉“。同时,这是一种联系文本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文中信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辩论活动使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品味鉴赏阶段

诵读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披文入情,析文明理。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学生个性化的诵读,解读语言文字来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首先,学生选择自己欣赏的写景语段,投入地朗读,并与同学交流自己欣赏的原因和方法。教师从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点拨,使学生懂得品味和鉴赏的方法。例如,某学生朗读”槐书“一段,师生一起品味: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这里作者借视觉和触觉形象描绘了独特的秋景:花铺满地(视觉),脚踏落花(触觉)给读者以如临其境之感。这里空寂无人,斯人独徘徊,只能与自然相交融。作者此时的心境是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寂寞?quot;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落叶、落蕊是秋的标志,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悲壮,在韩愈笔下是“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的哀伤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的"声音

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和的触觉。而此景中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绪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于其中蕴藉的孤独、落寞和伤感情怀的自然流露,是形与神,情与景的完美融合。欣赏时,要运用表现技巧、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来分析,同时,还要考虑中国传统文化背景。

4、总结升华阶段

①课堂布置一道训练题.掌握作者笔下色彩与心境的联系.②老师、学生结合郁达夫的文艺观、审美观,共同来探讨课文的艺术技巧和特色,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可以选择重庆的秋天)

③回顾全文,总结散文阅读的方法:

l 整体把握文章;

l 要透过富有主观色彩的自然景物,感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l 要自觉地运用艺术表现手法、修辞等方面的文学知识来进行鉴赏。

最后,师生在音乐《秋思中》一起齐声朗读课文。

整个教学过程为:课前准备,搜集资料----整体感知、把握----品味鉴赏----总结升华----知识迁移。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板书设计】

故 都 的 秋

以 情 驭 景

画面

清晨小院

槐树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

秋色

碧空

白中带黄

蓝朵

青布

淡绿微黄----清

秋声

鸽声

帚声

蝉声衰弱

风雨声人声----静

秋味

悲凉

以 景 显 情

下载《故都的秋》课例赏鉴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故都的秋》课例赏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故都的秋》说课资料

    《故都的秋》说课资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特点。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以及对审美体验的表达能力。3.......

    《故都的秋》说课、评课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是新课标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状物散文,学习时重在分析散文精巧的结构,欣赏散文所描绘的景色以及散文表情达意......

    故都的秋微课教案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2、阅读有关资料,初步培养鉴赏散文的能力。3、通过简单网页的制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课堂知识同现代信息技术相融......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

    《故都的秋》

    在诗文的世界里徜徉 ――我教《故都的秋》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李修红众所周知,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是一篇声情并茂、辞意双美的佳作,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 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下面,我按高中“说课考核”七个项目的顺序,把我备课的思路和设计,一一展开解说。 一、教......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单元程序导学案 教案 编号10 课题《故都的秋》 主备教师龚必克 学科组长李选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