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庄子的人生哲学
庄子的人生哲学
——读《庄子》有感
庄子是个非凡的思想家——他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富有浪漫诗情、生命体验和批判头脑的诗人哲学家,他妙解生死、漫画人生的旷达与幽默,让一代代的中国人倾心。
庄子的人生哲学,不是一种救世学说,而是一种拯救人心,寻求个人解脱的学说。在庄子看来,“事之变,命之行”自有其客观必然性,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庄子不信上帝,不信鬼神,也不寄希望于明主圣主,不相信“英雄创造历史”,他唯一崇拜的就是哲人。哲人,在晚周时代被称为“士”,即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手里拿着通向真理殿堂的钥匙,然而它不能决定社会的价值取向。这一点庄子看得很清楚,他不仅看清了自己的时代,而且也看清了身后几千年的时代。所以,庄子未曾赋予“圣人”,“至人”以重大的历史使命。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庄子·人间世》庄子奢望这种解脱也仅限于从天刑中解脱。他对社会的看法是悲观的,甚至是敌视的。这是对现实的否定,对过去的眷恋,也是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庄子认为,自从有亲疏、贵贱、富贵、穷达的差别以来,人性就被扭曲了,所以他眷恋上古时代,向往未来“至仁”、“至贵”、“至富”、“至愿”的大同社会。无论对奴隶主的统治,还是对地主阶级的统治,他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如果说他的思想不自觉地打上了阶级的印记,那也只能是士阶级的关于社会理想的印记。
庄子这样的“士”是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知识是他们唯一固定的资本。春秋战国时期,专门从事精神建筑的士阶层已经彻底从统治层分离出来,丧失了对物质财富的所有权。这种分离使得士阶层具有了独立的品格,但也被投进了心物二元分裂的深渊。士阶层有独立的品格,却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以致于不得不依附于物质贵族求生存。他们自视极高,却又不能像君主那样一言定天下,所以又不免有一种失落感。庄子对社会的态度,便是既轻蔑又失望,他的人生哲学所反应的,已是丧失了物质领地而拥有文化的士君子的心态。他的人生哲学的终极目的,也正是士阶层在乱世中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求生存的哲学。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历史的兴衰荣辱不决定于知识分子的存在,圣人可以营运而成。如果生不逢时,不幸遇上“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的乱世,就只能求生存。但庄子傲睨权贵,悻直有余而游刃不足,这便决定了他“非遭时”而被当权者冷落,只有去做避世君子。
庄子的入世思想同他寻求个人解脱的人生哲学是相一致的,这与凭借“士”的身份沽名钓誉之徒不同。的确,庄子对政治心灰意冷,也厌恶官场上的众生相。《庄子·列御寇》载:“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栖牛乎?在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为统治者做“内圣”,而无“外圣”,是救不了人世间的。其实,隐士也不可能与社会完全隔绝,只要有人烟的地方,就没有所谓“世外桃源”,庄子也不可能离开社会谈纯粹的个人解脱。庄子避世,是避官场,不是避人。《山木》载,庄子曰:“且吾闻诸天子曰:‘入其俗,从其令。’”可见,庄子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味。《人间世》云:“法言曰:‘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劝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从俗”。“乐其俗,安其居。”道家圣人不过身在世俗,游心天地罢了。
《人间世》又云:“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二,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庄子不反对“爱亲”、“事君”,但认为应该顺情行事,不受个人喜怒哀乐驱使。从俗是“顺物”的社会表现,正像“顺物”是不得意的一样,从俗也是不得已的事。像惠施那样为人臣子,便只好从俗,顺从君臣之义。如果你不愿这么做,那就只有“喻牛辞相”,去做一个普通百姓。但无论从俗还是避世,庄周都劝众人不要有所作为。“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在乱世中能求全生,尽天年,已经可以满足。如果你梦想拯救社会,则外受人间刑戮,内受“遁天之刑”,永远得不到“悬解”。
而所谓“俗”,本身就包含着进化。《应帝王》云:“有虞氏不及泰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仁、义、知、教、德、商,这些都“俗”,把这些俗一一剥去,剩下的便是“天鬻”,那也只不过是上古社会的“俗”。齐古今的庄子自己不免厚古薄今,违悖了他不遗是非的宗旨。倒是他的血肉之躯,不得不与物俱化,在晚周俗世中做一个从俗的俗人。他也未尝不想脱俗,但真要脱俗,须先超越自我。个人最高意义上的解脱,离不开“使物自喜”、“无害私”的社会环境,个人这样去做了,影响的只是自家一人,别人偏偏要把他的意志强加给你,你又怎么能逍遥?所以你超越了自己也难以求生。
从庄子的避世、从俗到明正之治,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政治学说的深刻矛盾。避世是庄子个人遭遇所使然,他自己也未尝过得如鱼那般的“从容自得”;从俗是现实所使然,子亲之情、君主之义直到现在也没打破,庄子当然也不可能大破;明王之治是理想所使然,这个理想直到现在也没实现,庄周当然也无法实现。他相信避世是快乐的,又承认从俗是迫不得已,心里却怀着对人人平等的上古社会的眷恋和对“无害私”、“使物自喜”的未来社会的憧憬。
庄子的人生哲学,使我懂得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己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读过此书,让我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得到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也使我认识到于己于人,无论处在何种岗位上,环境只是一种需要我去顺应的外在世界,而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并让自己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那也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功。
机械一班
车晓龙
第二篇:庄子的人生哲学研究
解读庄子的人生哲学
[摘要] 庄子的哲学是人生哲学。庄子的人生哲学建立在庄子“道”的自然观的基础之上,透过《庄子》一书,可以看到庄子毕生孜孜以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对生命的深切关注,对自由的热切探 求,对名利的淡泊心境,是那个时代“不自由,毋宁死”的强音,庄子哲学是庄子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我们能从庄子人生哲学的基础本体论、庄子对其人生理想的上下求索的分析中,体悟他那对人与人生的关注,对幸福自由的追求,以及庄子所留给后人的启示。
Abstract:Zhuangzi’S philosophy is mainly about life,which is based on“Taoism”,the view on nature.The ideal state of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e and human,which Zhuangzi pursued all his life,can be seen in his work“Zhuangzi”.He coneemed life closely and pursued
freedom enthusiastically.We can get his philosophy about life from his ontological theory.Fur—thermore,his enlightenment to later generations can be seen from his concerning on human and life along with his continuous pursuing to happiness.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爱情与生死观;处世观;自由观;
哲学家们说:“哲学是智慧的碰撞。”庄子这种具有大智慧的人无疑具有很高的哲学境界。而他又把自己这种崇高的哲学境界融入到自己的人生观中去,这无疑更增加了我们对其的崇拜。我不知道庄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如何形成的,但毫无疑问他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他在池塘前问龟,在墓道里问骷髅,在梦里问翩翩飞临的蝴蝶,他的问题穿过了茫茫的光阴,依然使我们伤透脑筋。他对世界的看法和我们用无数试验解出来的那个结果如此相似,使我们在千载而下依然望着他喜笑颜开,或痛哭流涕,庄子告诉我,这两种表现并无分别。
像哲学一样存在人间,这也许是庄子对自己的终极认识。他的哲学本源只有一个字:道。道为万有之无。时间和空间,茫茫的宇宙和一生,所有的存在,所有的“有”,都只是“无”。当时间的一切都放在你的面前,你就什么都没有。因为一切都会在刹那间灭失,不,是变化,一个事物不见了,它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这世间,一切的没有消失,所以一切也未曾存在过。死或者生、死在哪里都没有分别,把你挂在树上,你会成为鹰的一部分;把你埋在土里,你就会变成蝼蚁,这无关宏旨。
一、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我们珍惜生命,是因为生命里有死亡。我们珍重爱情,是因为爱情会变成背叛。可是,你珍重了,就会不死吗?爱情就会永恒吗? 庄子说:“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生者,假借也。” 生命是我们在这世间暂时借用的一躯壳,不可以滥用,我们迟早要将自己交还给冥冥中的那个神祗。你和这躯壳所拥有的一切,最终都会像水一样蒸发,像河流一样远走,像梦一样无可追寻。你珍惜或是挥霍,不足以改变这个结局。当然庄子是无神论者,但我相信,当他面对浩浩长空,面对生死离散,他一定会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一条鱼摇着尾巴游来,乞求庄子的爱情,庄子敲敲鱼的脑袋,告诉他:你拥有,就会失去。你若没有生的快乐,就不会有死的痛苦。所以拥有就是失去,死就是生。相濡以沫,最终还是要在光阴中彼此迷失,我们为什么走那么多弯路呢?结局清清楚楚地摆在面前,他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抵达。
他告诉鱼:你还是回海里去吧,江长湖宽,生命只是一场体验。老婆在他的臂弯中逝去。千千万万年,造化安排的这一次绝无仅有的相逢结束了。在几个小时前,她还在劝告儿子要读书,还在用树叶和红薯煮粥。看着她渐冷的面孔微笑,他放下妻子,在宋国的街市中敲着盆大声歌唱。
“你怎么了?”有人问。
“哦,我的老婆死了。”他说,继续歌唱。
庄子望向天空。云朵在头上不停变幻,太阳散发出美丽的光辉,他看见死去的妻子正在慢慢扩散,变成云,变成泥土,变成阳光,变成包围自己的空气。
“人且偃然寝与巨室,而我悄然随而哭之,是不通命也。” 庄子喃喃地说,妻子睡在天地的大屋子里,她即将永恒,她再也不会有穷苦和疼痛,这是她的归宿,人人都有这样一个归宿,所以我要为她庆贺。数千年的光阴如飞鸟一样落在他的头上,他霎时间明白了生命的道理,死一直隐藏在生之中,死去也就意味着得到永生。天地之间最能惊扰人之本真的正是生死,坦然地面对死亡,从而摆脱生死大限的困扰,才能引起人们寻求自己存在的意义。对死的大彻大悟,使庄子可以从容地面对纷至沓来的欢乐与痛苦,超越人世间的是非物欲,让一己生命融人宇宙的生命之流。
二、看破名利求逍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生在世,从古至今,很难看破的就是“名”与“利”这两个字。但终庄子一生,他始终淡泊名利。他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穿行帝阙,向王侯亮出宝剑;他和林间的枯骨、河里的渔夫结成朋友,向飞鸟和青草深情凝视。
他从骨头里藐视金钱和名位。挤胧的得一辆车,舔痔疮的得五辆车,你有这么多车,给当官的舔了几次痔疮?读这种书让人感觉暑汗顿消,两腋生风。“不要跟我说当官的事!”他捂上了耳朵。“与其残民以逞,不如曳尾于泥途。”
他自己编草鞋换米,我想他编草鞋的时候嘴里一定还哼着风雅颂的小曲儿,心中无比自豪,出将入相又怎么样?堂呼阶应又怎么样?如果人有了精神上不朽的追求,那么物质只不过是猫头鹰嘴里腐烂的老鼠尸体。
庄子的行为真正符合了那句话:志于道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于丹教授解读《庄子》时说:“当人在追求名誉的时候,心已被束缚”而庄子就是对名誉的无动于衷,才使得他的身心真正的自由、豁达。在不被名利所牵累的同时,做人才真正的坦然、淡定。
三、崇尚自由,极乐逍遥
“人生而自由。”
天根游于殷阳,至蓼水之上,巧遇到无名人,曰:“请问为天下。” 答曰:“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埌之野。汝又何帛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
复问。
复答:“你游心于恬淡之境,清静无为,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夹杂私心成见,天下就可以治理好了。”
无名人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看透一切人世百态,明确一切治国要领,但他的身心又不愿被外物、被名利之事所束缚,他所追求的仅仅是无忧无虑的“游”,而人生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抛开外物,翱翔于属于自己那一片天地,尽情的“游”。庄子追求的不是仅仅为了蝇头小利而落得“心为形役”,而是追求高境界的“放浪形骸之外”。他的自由,不是无道德约束的任意的胡作非为,而是在“道”的基础上的一种洒脱的人生观。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是水中之鱼,空中之鸟,是蝴蝶,双翼飘举,游历花丛;是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更是庄子的“道”。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千,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冷眼看穿。
庄子留给我们的只是三十三篇短文,鲁迅说他“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当然我们能看到的,只不过是他的衣角,他的精神的和思想,还在高天之上,俯瞰着众生沉默不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的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欲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 参考文献] [1] 蒋锡昌.庄子哲学.逍遥游校释[M ].上海: 上海书店, 1992: 78 [2] 张鹏飞.论庄子遥游命理念对大学生人格魅力养成的审美观照[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0(1):133-136 [3] 程光泉.论庄子的人生哲学[J].《中国海洋大学报》,2010(1): 74-76 [4] 丁忠甫.论庄子的人生哲学[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1): 10-14
第三篇:浅谈庄子的人生哲学
浅谈庄子的人生哲学
[内容摘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庄子关于人生的几种观点,进而体现出庄子人生哲学的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即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又有消极的一面,即颓废、自欺,只求自身适己的虚无主义和宿命论思想。他对社会现实的根本感受,决定了他的思想中心不是如何维护社会现实或改造社会现实,而是如何“仅免刑焉!”以他对宇宙终极的哲学玄想,对苦难世界的冷峻审视和对人生悲剧的深刻体验,给人类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在文化史上烙下他深刻的印迹。
[关键词] 自然 物化 悦生恶死
庄生梦蝶
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奇迹。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如果摒弃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是实现国家强身的必由之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国情,减少前进过程中的阻碍,而且能够成为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有二,一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另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儒家以邹鲁文化为中心,注重社会人事,老庄思想则反映了荆楚文化的特点,注重天道自然。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构中,一般来说,儒家思想构成其现实层面,道家思想构成其超越的层面,“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张力和基本格局。
道家创始阶段以老子为主,以《老子》一书为中心,成为老学。道家发展到战国中期,由于庄子对老学的创造性继承的整体性超越,而与儒家分庭抗礼,并驾齐驱。《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集体著作,基本上可以看做一家之言。《庄子》及其对从《庄子》文学,义理的注释和阐发构成了一门与老学同中有异,自成体系的学说——庄学,庄学作为道家重要组成部分自身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建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自古英才多磨难,古今中外,不少哲人都有过贫困窘迫的生活经历。关于庄子的生平事迹,司马迁的《史记》有他的小传,合在《老子韩非列传》中,这一传记是最早记载庄子事迹的历史文献,而且又是出自于以忠于史实而著称的大史家之笔,应当是很有权威性的,根据《史记》记载庄子,姓庄名周,是战国时代宋国蒙地人,他的活动年代和孟子大约差不多,只是稍微晚一点罢了,所以后世多以孟庄相并称。
庄子作为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身逢乱世,伤世忧生,只好走隐遁一途。他一生朋友不多,门徒有限,官场与学界名人中只有惠施与他时有来往,交流思想,他在蒙这个地方做过漆国小吏,大概没干多久,后来和战国时代其他思想家一样从事于讲学与著述。他的生活是贫困的,有事靠打草鞋过活,然而他乐知天命,安贫乐道,敝屣功名,淡泊名利。
一、全生保身。社会现实迫使庄子不得不采取避世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他既要躲开荣誉,又要避免刑罚,恪守中道以求得全生保身。全生保身是道家学说的中心问题,也是道家重视个人生命、个人自由的一个重要特点,对此庄子系统的总结和论述,体现了他关于人生的智慧。
庄子提出:“全生保身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认识到无用即是大用。他以《人间世》中的栎社树为例说,“栎社树之所以能长处,其大弊数于牛”全在于无用,否则,他早就被人们砍掉了。因此,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有用之物为人所用则不能自我保全,人莫知无用之用,然无用之物无人理睬,则可全生保身,这就是无用之大用,然而光是无用还不能做到全生保身,《山木》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才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这一回答从逻辑上看具有诡辩的意味,实际上却正是庄子游戏人生的一种方式,也就是俗语“不骑马不骑牛骑个毛驴真自由”所表述的处世哲学。在庄子看来,材与不材之间还不是最好的“”之方,他说,材与不材之间似乎是妥当的位置,其实不然,这样还是不能“免乎累”。庄子认为,高水平的“游世”应当是“乘道德而浮游”,然顺其自然而处世。达到这种水平的具体做法是:不在乎美誉,也不在乎毁辱。像龙蛇一样时隐时现,如同龙建蛇蛰,顺着时序、环境而变化,不偏执于任何一个固定的点,不偏执于任何一方;任其自然,是游世与无为之境,做到主宰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这样就不会遭到累患了。如果能做到“虚己”——在心理上把自己看作不存在似的,这样来游戏人生,这样来与人交往,就不会被人伤害了。“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陈鼓应先生指出:“庄子的生活态度并不是出世的,而是介于避世与入世(游世)之间的。„„庄子的游世是要在权力结构的笼罩下保持其人格的独立,避免沦为工具价值或市场价值,要从功、名、利、禄的网络中提升一级,保持其无欲则刚的心灵和清醒的头脑。”不愿做统治者的御用工具,不幸卷入政治角逐的漩涡,庄子之游世更多的是对后世人生观的影响,促成了艺术人生观和审美人生观的形成。庄子之“游”的处世观,不是现实的处世观,不是实用的处世观,而是审美的处世观,是以超越现实,超越实用功利,超越自我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方式,来对待人生,以获得的自由,内心的满足。审美人生观无疑拉开了人与现实的距离,这样后退一步看人生兴许比贴近现实看人生看得更为清楚,更为深刻。庄子“游”的审美人生观与孔子儒家的现实人生观互济互补,形成一种较为完备,较为理想的民族性格和人生观。庄子的审美人生观对历代文艺家、文论家影响深远。陶渊明不仅传造出“桃花源”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追求,而且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游”的态度和心境来对待人生,形成他的审美人生观。苏轼,王国维诸大家、文论家的人生观影响主要是讲人生观与审美观紧紧抱成一团,事实上文艺家、文论家对人生的态度,也正是以审美态度和艺术精神来对待的人生观中渗透着审美观。二、一切顺乎自然。庄子认为“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又认为“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人的一生要听其自然,不能人为的去改变它,崇尚自然,以自然为宗,这是道家思想最为突出的特征。老子在论述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时,用了一个简洁的公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公《老子》注:“道性自然,无所法也”,也就是说道即自然,老子给了自然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比天还要高,玄妙高远的自然哲学,落实到社会人生的层面,形成了庄子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
庖丁解牛的故事,是对庄子顺其自然人生哲学的最好诠释。“解牛”故事,原是一个传说,多为哲学家所引述,以寄托自己的感慨,阐述自己的学说。管子用它说明用兵攻敌,要乘虚而入;《吕氏春秋》则用以论证精神专一的作用。庄子引述这个故事,则是用来说明养生之道的,使用以形象的解说其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的。社会之复杂,犹如牛身上的胫骨脉络,盘根错节,无可索解,这是天下的大险大阻。身在如此复杂而阻碍重重地社会中,人应当怎样行于世呢?在庄子看来世界虽然很复杂,但还是“有间”的。人生在世,应当:“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行,同时,还要怀着怵然为戒的审慎和关注的态度,小心谨慎的行事,这样就可以畅通无碍了。在这里,顺其自然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无厚”,即不恃其情、才、识,无忮无求,不矜不伐,这样,以无厚入有间,当然就可以游刃有余了,如此顺其自然的行于世,就会免去很多的碰撞摩擦,就“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了。
这里所谓“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在庄子看来,自然乃最完美的状态,任何形式的人为活动,都是对自然的伤害和破坏,《骈拇》篇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野鸭子的腿虽然短,接上一段便造成了痛苦,野鹤的腿虽然长,切断一节便成了悲哀。所以原本长的,不能切短;原本短的,不能接长。一切只有出于本然之性,才能无所忧虑,自得其乐。
由这一基本立场出发,庄子对那些违反自然本性的人为活动进行了抨击。《马蹄》篇说:“马,蹄可以践踏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到伯乐出现,说他会管理马,于是剪掉马毛,削去马蹄,还在马身上烧烙印迹,络手绊脚的把马栓在一起,编入马槽。这样一来,马就死去十分之二、三了。到此还不算完,又将马饿着、渴着、驱赶训练它奔跑,还给它弄上些个装饰,这般折腾后,马就死去大半了。庄子以马为喻,说明人类的很多所谓文明活动,其实都是逆自然之理,违自然之性,都是对自然的反动和残害,最终会导致死亡的恶果。
庄子所说顺其自然,具有反对约束,恢复本性的意思,不管对于自然界的动物还是社会中的人类,庄子都主张任其性命之情,让其自由发展,反对人为的束缚或加工履行,他说:“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辩。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 牛鼻,是谓人”白鹤不需要天天洗了才白,它本来就是白的;乌鸦也不需天天染了才黑,它本来就是黑的。鹤之白,是鹤的自然;乌之黑,是乌的自然,它们都是最完美的,根本没有必要去争辩何优何劣,谁美谁丑,更没有必要去染鹤或洗鸦,它们原来是什么样子就任其自然好了,亦同此理,牛与马天生就是四条腿,这是牛马的天然,而用马络套住马头,用绳子穿过牛鼻孔,这就是人为的,其结果是使牛马失去了自然本性,妨碍了它们的自由发展,此集中体现了庄子反对约束性,主张万物自然而然的思想,在庄子看来,天下的事物有它的自然本性,圆的它本来就圆,并不需要规来使它圆;方的它本来就方,也不需要距来使它方。钩曲规矩等等,比喻社会上种种桎梏,正是它们,使万物的自然本性受到了约束和伤害。
从自然主义哲学到顺其自然的人生观,这是庄子思想的基本路数,是行而上的玄想向人生实践的落实,一个“顺”字,有其合理的因素,也有消极的方面。从宇宙规模上来审视人生,以我之自然之性,顺天地指之然之性,这是正确的。譬如,天之性夏热冬寒,我之性冷了要穿,热了要脱,这大概是不能逆而只能顺的,如果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把握,“顺”的消极面就十分突出,一味安时处顺,不遣是非,结果反而造成自然本性的迷失,人只能顺应自然地变化,只能是天决定人,而人不能影响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庄子只强调自然的作用和力量,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对自然的影响,所以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这是有道理的。因其只能培养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奴性来。
三、万物与我同化。庄子是一个奇人,他曾经做过一个奇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弄不清到底庄周梦中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是庄周,严北溟先生把它加工的更为精致美丽:炎热的夏日午后,庄子躺在花园的大树下乘凉不知不觉睡着了,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五彩缤纷的大蝴蝶,蝴蝶在馥郁芬芳的花丛间翩翩起舞,多快活啊!忽然,一阵凉风沙沙吹来,庄子醒了,发现自己原来是庄周,他懵懵懂懂地看看四周,又摸摸自己的脑勺,自言自语地说:“啊呀,这是怎么搞的,到底是庄周做梦变成的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真奇怪,庄周与蝴蝶是该有所区别吧?”
庄周梦蝶所表现的并非完全是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但也不等于他没有人生如梦的思想,庄子说梦,确实有人生如梦的表达,人生无常,一切都在无序的变化中。哭也罢,笑也罢,苦也罢,乐也罢,是也罢,非也罢。人世间的这一切都是转瞬即变幻的情状,正好象是梦与觉,幻与真的变化,流转,毫无规律可循,也没有秩序可言。庄子还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个叫丽姬的人,本来是守边人的女儿,当国君刚迎娶她时,她痛哭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待到进了王宫以后,跟君主同睡一床,吃的是肥鲜美味,这才后悔当初不该哭泣,庄子以此说明人生也如梦幻,是变化无常的。更可悲的是,当人正在梦中,却不知道是在做梦。又是梦中还问自己是否在做梦,醒来后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而且只有大觉后,才知道做了个大梦。在庄子看来,人间世事说白了就是一场荒唐的大梦,处在这梦境中的人,却好像什么都知道似的。称什么君,称什么臣,真是浅陋到家了。
庄子人生如梦的思想,显然有其消极的一面,但是,如果从战国世事,人生无常,社会无序的现实来看,人生如梦,亦可以视作那个时代曲折的反映。
梦中本虚幻,不必认真执着,可与之虚与委蛇,可愉愉然游戏其间,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处于世间亦可视为处于梦境,照样不必认真固执,照样可以虚与委蛇,从容以待,悠优以对,这样,生活的羁绊就少了,精神的自由就多了。
四、聚散生死两依依。生死问题是庄子哲学反复加以讨论的重要课题,死亡生命的威胁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上的恐惧与焦虑,是人的精神不得解脱与超越的巨大桎梏,庄子以理性主义的态度对待生死。他既不像传统儒家以尽人事实现生命价值那么积极,也不像佛家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彼岸世界那么消极,他采取以从理,以理化情的方法,使情感不受生死、福祸问题的困扰,以寻求宁静超越的精神境界。
首先,庄子开始怀疑并试图破除悦生恶死的观念与情感,人之所以“好生恶死”,就有在于“好”、“恶”的情感,只要消除了这种情感,就能像古之真人一样“不知悦生,不知恶死”。而消除“好”、“恶”的最好方法,就是看破一切,“不以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就是受“安时而处顺”,能够做到这样,就能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就能不被物所“结”所“累”。
庄子进一步提出,生死只是天地之气自动化万物的不同形式,人之生死为气之聚散,人死之后形神聚散,同归一气。《知北游》中谈到:“生也死亡徙,死也生之始,孰知其己!人若生,气之零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以“逍遥为一”的思想来阐释生死一体,使其生死观获得了宇宙论的内容,他又以气之聚散来阐述生死之变化,显然具有无神论的意义。
最后,庄子甚至认为生命是累赘负担,他把自我与道隔绝开来,而死亡反倒使自我复归于道,是人求之不得的解脱,表现出了厌世的情绪。
总的来说,庄子的生死观是达观主义的,对于解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起着积极的作用,一个人的生,是由于偶然的机会,他的死是随顺自然地规律,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受到哀乐情绪的干扰,进入宁静的境界,得到精神的自由,这就是庄子在生死观上实行的以情以从理,以理化情的方法。
人的本质是什么?庄子做了认真的思考,他认为人和天地物一样,都是道的物化,人生是道不断物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种方式。《至乐》篇中写到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为什么妻死而不悲哀呢?因为他觉得妻子起初本来也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还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息,混杂在恍惚之间,忽然变化而有了气息,气息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性命,现在又变化而为死亡,这好比是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从无生命到有生命,再到死亡,人的一生不过是天道流转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的自然现象,但是,看破生死还是有“生死” 的观念存在,要想得到真正的自由,还必须以死为乐,以生为苦,要“善生善死”,“夫大块载我以行,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这种生死其一,视死如归的态度,其实是对人生深深地失望,是消极的宿命论的思想。
总而言之,庄子的人生哲学是两面性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即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又有消极的一面,即颓废,自欺,只求自身适己怕虚无主义和宿命论思想。因此,庄子的人生观对后世的影响也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鼓励人忘怀得失,超脱世间的那些纠纷而专注于艺术创造,二是庄子的思想和哲学是中国古代隐士思想的总结和发挥,其内在精神与气质极易的引起历代隐士,落魄文人甚至失势旧官僚的认同和共鸣,并成为他们孤寂心灵的慰藉和依靠,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对庄子哲学做过这样的评价,“在历史中的任何时代,总有不得志的人,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总要遇到些不如意的事。这些都是问题,庄周哲学并不能使不得志的人成为得志,也不能使不如意的事成为如意。它不能解决问题,但它能使人有一种精神境界。对于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这些问题就不成问题了,它不能解决问题,但能取消问题,人生之中总有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而只能取消的。”的确,取消问题也不失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庄子所追求的破除客观条件和外在的因素的束缚以实现精神的思想,对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和处理自身的身心关系,都将有所裨益。我们静下心来,聆听一下先哲的声音,或许会启发我们的智慧。
参考书目与文献
1、王朝闻
2、谢扶雅
3、陈志良
4、邢贲思
5、何祖建
6、张铁民
7、【战国】庄周8、【战国】庄周9、叶至明
10、夏乃儒
11、张荣明
12、余力 主编 出版社
13、丁祯彦
中国青年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故宫博物馆
紫金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神与物游》
《宗教哲学》
《话说道家》
《哲学小百科》
《大学生文化名著导读》
《道家故事》
《庄子》
《庄子》
《道教与人生》
《中国哲学三百题》
《庄子说道》
《老子庄子合集》
《中国哲学史教程》
第四篇:庄子的人生哲学观[模版]
唯自然的超越精神
——论庄子的人生美学
周默
(武汉大学 文学院人 文科学试验班 2010300000013)
[摘要]
庄子的哲学最终归结于对人性的思考和寻求人生的意义,从庄子的审美视角去解读庄子对人生的看法,不仅是对庄子超越性热生哲学的理解,更是为处于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的人们寻求的最好的解脱途径。
[关键字] 庄子 自然 超越 审美 人生观 体道
一. 庄子与“道”合一的审美视角
庄子的哲学,始于他对宇宙本体的探索,蔓延于对于“真”的认识,而最终归结于人生哲学。人生哲学是庄子的精神指导,庄子对于人生的探索来源于他哲学观,而他的哲学观又是贯穿他形成自己独特人生美学的始末。因此,庄子的哲学基本观点,也就是庄子理解美的出发点。
庄子眼中的美并不是纯粹的自然美或艺术美,而是与“道”合一的境界美。要想知道什么才是庄子眼中的美,首先要理解其审美的评判标准,即是否与“道”合一。“道”是庄子的核心哲学思想。庄子所言“道”即指为自在自为,先天地而存在的宇宙本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本原。“道”性无为,是自然的法规,合目的性的存在。“道”具有时空上的广延性和无线性,概念上的抽象性和多义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通过“体道”的方式才能把握“道”的存在。而道体的任职方式是渐进的,超越理性的,无为的,对于“道”的感悟是不期而至的:“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北游)。《庄子·大宗师》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莫知其始,莫知终。”《庄子·知北游》曰:“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也。”总其大意是:道是真实可信的,同时又是没有自主意志和行为,也没有形象状貌的。道,可以感知却不可以言传,可以领悟却不可以眼见。道以自身为根本,天地还不存在时道从来就存在。道在鬼神天帝之上,道产生天地万物。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至久无古,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无始无终,无所不在。天地万物都由道衍生而成。《庄子·知北游》曰:“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沈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其大意为:大道神明精妙,内在于宇宙万物的一切生化流转;万物死生转化一直在发生,但无人知晓其根本缘由,自古以来,一切都自然而然地运转变化生灭循环。宇宙巨大无边,却未超出道的范围;鸟的毫毛极为细小,却小不过道的精微。天地万物皆在运转变化,始终处于推陈出新的状态;阴阳、四季循序运行,各有其自然秩序。这一切皆体现出大道的作用。大道浑沌混茫却无时无处不在,无形无象流变不居却神妙无极,万物由大道所繁育却茫然不知。大道是宇宙万物及其变化运转的根本缘由,可以从天道来观照自然造化。
总而言之,道是真是存在的客观规律,又是超越一切事物而存在的,不仅仅是道本身的存在不可触摸,而探索道的方法也是需要不断感悟体味这种不期而遇,随遇而知的认知方式来知晓的。而人,作为宇宙天道的产物,其自然应秉承道的无为之性,《庄子·天地》有言:“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流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意思是说:太初之道生成混元之气,再生成阴阳两极,阴阳和合生成万物,人也由此生成;由天道自然生成的人,天然秉有某种性情,庄子称之为天然本真之性。因此庄子基于这样的世界观的审美,也无时无刻不透露着自然而无为的审美标准。对于外物,庄子讲求事物自然存在拂去雕饰的本色最美,而归结为人,则是外在崇尚自然美庄子,内在崇尚无禁无无纵的真我性情。
二.庄子“天然本真的”人生美学观
庄子所谓天然本真之性,这种天然本真之性情,远古先民人人秉有,而文明开化之人则已经失落。《庄子·大宗师》有言:“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拒;悠然而往,悠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其意思是说:古代的真人,不知道对生存感到欣喜,不知道厌恶死亡;他降临人世并不欢欣,面临死亡并不抗拒;他只是自然而去,自然而来罢了。不忘记生命之源而谨守不失,不寻求归宿而一任自然;自有生命之后就常自得,欣然复归自然而忘记是死。则就叫做不用嗜欲之心去损害自然天道,不用人为的方法去添助自己的天然寿命。这就是真人了。像这样的人,他的思想专一于道,容貌凝寂安闲,额头广大宽平;表情严冷有如秋天,温和有如春天,喜怒的变化如同四时的运转一样自然,时时与万物混同为一而又找不到冥和的迹象。这也就是原生本然状态的人之性情。庄子所推崇的就是这种自然本真的人生畅情。本真意在人性与自然的统一,是主客体之间的交融,对美懂认同本身就是体现美的本身,庄子要达到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因为二者合一,人的自然本性才能自由的得意抒发。
庄子对悖离自然的人为造作深恶痛绝。其《骈姆》篇曰:“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也。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在他看来,人的原初本然的生命,人的天然本真之性,是至高无上的。为名为利,为家国天下,而毁伤人的天然本真之性命,都是悖离自然、悖离大道的。《庄子·秋水》曰:“牛马四足,是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在庄子看来,牛马天生四只脚,这就叫天然本真;给马上缰绳,给牛穿鼻绳,这就叫做人为造作。不以人为造作去消灭天然本真的美,不以有意识的行为去毁灭自然的秉性,不为谋取俗世功名而牺牲自己的天然本真之性,这就叫做返朴归真。庄子对工于心计的人为造作深恶痛绝。其《天地》篇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在他看来,一切机械都是人为造作的产物。机械的存在,导致了人对大自然的巧取豪夺,导致了人对他人的工于心机、阴谋算计,因而破坏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天然和谐的关系,同时也使个人身心灵肉原本自然和谐的状态,变为分裂对立矛盾冲突的状态。庄子对顺乎自然、回归人的天然本真之性情的行为极为推崇。其《天下》篇曰:“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也就是说,庄子所推崇的人性,是不脱离宗本,不脱离道之精微,不脱离道之真实。总之,庄子对人性的要求就是要真如自然之初且为自然一体,而其所言自然之初的本真并不是指人的兽性,而是指人性在被现世文明礼教和道德法规和物质诱惑之前的本性。是人类最纯洁的道德心性。
而庄子认为,要达到这样的人生境界,就要遵循以下几个行为。首先,是要无所待,就是无所对待无所依赖,摆脱客观调教的舒服,以自我为中心而不要受物质世界的限制。庄子认为万物相互为变,人只有无所依赖,精神才能自由,才没有心理负担和压力。才能长生。其次,是要无名、无功、无己。逍遥游中写道:“名者,实之宾也。”实与名是相对的概念,而庄子对生命的要求,则是取实而舍名。不追求名和利。不总想着一己私利,才能修心养性,去掉私欲才能探索道人的自然本性,摆脱物的束缚。最后,还要无用、无为。庄子所说的无为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懂得顺应时变,与时俱化,不要专为,刻意而为。也就是要求生命融入自然,随自然而变不因受外界干扰而恣意妄为。
庄子的人生美学不仅是对自然的推崇,更是生命至上的生命关注意识的体现。庄子讲求崇尚人性的自由抒发,保证真我的存在,让人的一生逍遥而自在,在同时代的礼法限制压抑人性的社会体系中体现了尤为难得的自由解放精神,是对于自由个性肯定和个体生命的重视。庄子认为生于当时社会,人们始终会被物欲所困扰,而“道“之观念,也正是庄子为人性解脱而找到的超越之境。
三.庄子人生美学的超越性
庄子人生哲学是一种普世的道德价值,他超越了时代的世俗眼光和学派的局限性。庄子的超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外物上的超越性,内在精神上的超越性,和时代上的超越性。
内在的超越,指的是个人精神上的超越,说的是庄子的人生态度超功利,超生死。庄子言道的自然无为,不受文明异化,不因某种利益损害他人社会,改变自己,讲求的是摆脱世态的庸俗精神。这就让庄子的人生观上升到了艺术化的美学意义,庄子超越功利的人生观将庄子对生命本体的意义提高到了审美的境界。超越功利,人们也许容易做到,而能超越生死,则非凡人也。人生最大的恐惧没过于死。人们常乐生而哀死,宗教上讲求凭借上帝天堂转世等力量跨越生死的界限,而庄子以“道”的思想超越生死的观念,视生死为一体。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自己将死, 却要“ 以天地为棺停,以日月为连壁,星晨为珠巩”,表达出一种豁达胸怀。他把生死看作气化、昼夜, 死生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 我又何恶焉”死无所惧, 那人生还要什么好惶惑、恐俱的呢。生死如来往,死是回归于万物,是为道之大用,这就叫作“视死如归”。人生和宇宙万物一样,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循环往复,生化不休,生生死死,出于道而又入于道,这就叫作“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用“ 道” 破除了死亡的阴影, 修然的对待生之来, 修然的对待死之往。庄子超越生死的人生观让他的人生价值论远远摆脱并超越了当时对于人生价值的各路学说。孔子也关注人的价值,但他关注的是有差别的爱,有差别的生死之态,他更关注生死对社会的意义而不是生死本身,而庄子所言生死归于自然之道,将物我合一,超越了生死本身的概念。因而在庄子的立场生,人们没有为活着而活着,也没有向死而生,只有为自己自由而存在。
而外在上的超越指的是庄子超越世俗审美标准。庄子同样以超越的目光俯视世俗。以“道”观之,“万物齐一, 孰短孰长”,“天地一指”,“万物一马”,物无非彼物无非是,万物都是“道”的分有。“道通为一”,庄子解除了是非、美丑、善恶的纠纷, 休止于自然的均平。他认为区别与判断都是人为的是“有己”引起的苦闷。他主张止争辩,息言说,不必进行“然不然,可不可”的离坚白,只要“合同异”。采取“莫若以明”的态度就会让人们从由虚幻价值组成的世俗社会中跳出来超脱现实的樊篱。庄子使用了惊世骇俗的相对化法则,来培养人的审美胸怀使人们看到世俗之外的自然的悠永寥廓, 宇宙的浩渺微茫。其次庄子超形骸,世俗人的活动, 求功利、求傲华, 求富贵, 都仅以形体的需求与满址为限。然而人生意义岂只是衣食养形,以温饱等物质生存为目的。庄子认为人的生存包括养形与养神理想之人是“形全精复”、“形精不亏”。庄子为破除世人偏重养形的偏见, 而要求人们超越形体,注重精神的培养。故《达生》、《养生》篇的养生真义不在于形骸,不在于长寿,而在于精神。有些人形残却神全,像瓮瓷大痪, 兀者叔山无趾等人,他们就是超越了“形骸之内”的美故有一种形核之外的“丑美”庄子意在增加人的“德充之美”,身体美是有限的, 精神美是无限的。所以庄子“重神全”的美学思想就在于,他看到人的灵魂之美从以上的“超越”手段看,若超越了功利,就叫做“无功”,若超越了形体,就叫做“无己”若超越了是非, 就叫做“无名”。“无功”、“无己”、“无名”,就达到了“无待”的境界。人就可从“有己”、“有待”的苦闷中解放出来。在庄子看来,不是客观的必然束缚着人的自由, 而是人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超越” 是庄子的人生态度。达到这一要求, 人就有了完满的生命和本体价值, 就能保持生活情趣和理想的高洁, 使人生映现出永恒和美的光辉。庄子的超越精神被艺术家所吸取,就是追求一种化宇宙为生命和融生命于宇宙的超越意识重情韵而不拘泥于实体存在的表现方式, 即重神似。因此, 不论是人生还是艺术, 人心中总是葆有内在的趋向绝对意义的精神倾向。这种神秘的无限倾向是人心中最深刻的憧憬。美与艺术在经验现实的质料中同样蕴藏着超现实、超自然的东西。追求美与艺术, 即以一种特殊形式去追求绝对或无限。可以说, 庄子的生命哲学就是超越有限个体进入无限之“道”。
四.庄子人生美学的现代意义
庄子哲学和美学则具有历史超越的意义,它不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病症的解药,而是整个人类文明史负面性累积而造成的文明病症的解药。
庄子追求精神的独立和人格的自由含有追求个性自由和人性解放的积极因素。他对生命的困境和现实的超越是对现实的一种反叛。他力图消解、调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个体精神追求和探索中成就自我和人生。庄子的人生观建立在自然人性之上。他不重视生命的伦理价值。在他看来,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伦理价值的实现, 而在于个体精神自由的实现。就体道的本质而言, 其无为的合目的性与审美是一致的。庄子探索人生的自我价值, 强调审美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体道、悟道、达道, 完成对生命的困境和现实的超越, 本质上是审美的超越。所以, 庄子的人生哲学是美学。审美的愉悦来自对生命困境超越所获得的精神的升华, 充分体现了他的哲学和美学的生命意义。庄子的认识论含有怀疑论, 怀疑人的认识能力, 怀疑认知的标准。庄子虽有豁达、潇脱的一面, 但怀疑导致悲观, 悲观导致对现实的冷漠, 所以超越现实对他而言是一种解脱, 心灵的自由就成了他最后的归宿和灵魂的避难所。庄子的精神追求所表露的对现实政治的反叛是非自觉的。他超越现实所获得的自由是以丧失自我欲求甚至是主体意识而遁入空幻的精神王国中获得的, 因而“逍遥”所获得个性自由和精神解放是不彻底的。对此庄子很清楚。“游于六极之外”已超越了时空,只能是无何有之乡了。庄子认识到人类被物欲所异化, 看到社会的不公和人心的不古。对物欲的鄙视, 引起他对精神探索的深入和精神价值的重视。但他把文明和自然、物质和精神的对立绝对化, 把一切恶德败行都归咎于文明并因此诅咒文明, 空谈那难以企及的虚无的精神世界和自由, 其偏颇性不言而喻。庄子的思想是个矛盾的统一体。庄子避世, 但不出世;庄子怀疑一切, 但不是不可知论者;庄子安命, 但重生;庄子轻形,但重神;庄子否定人为美,但重自然美⋯ ⋯ 其体系之庞大, 思想之复杂, 见解之精辟, 影响之深远, 大大地超过了同时代的思想家。庄子把生命的体验审美化, 人生艺术化, 审美心理化,把生命的本体、人生之道和审美理想统一到精神追求上, 在先秦审美理论中独辟蹊径, 独树一帜。《红楼梦》中有多处引用了庄文。在这部历史名著中,曹雪芹发扬了庄子社会批判及反人性异化的传统,对封建社会展开了全方位的批判和无情的扫荡,使《红楼梦》成为不朽的现实主义杰作。
当代世界,各种流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对我国思想、道德、文化诸方面都有重大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在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难以协调一致,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如何建构适应时代潮流的现代人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潮起潮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迅速滋长;封建迷信活动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屡禁不止;文化市场亟待整治;腐败现象仍在蔓延,等等。对社会的各种弊端和丑恶现象,进行思考和批判,这是庄子的人格意识,也同样是我们现代人应具备的人格精神。他极力反对用人为的世俗规范限制人的本性,这对于人性的异化显然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庄子把真实朴素、自然天成视为美,这一审美追求已深深渗透进中国人的血液中。人格之美在于朴素、自然、真实,如果失去了这些因素,就等于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庄子所处的时代,虽物质文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规模的剥削和掠夺,社会充满着物欲诱惑,道德日益败坏,个体湮灭于物欲之中,根本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自尊。庄子反复告诫人们“不以物易性”“不以物挫志”,不要扭曲本真的人格。耐人寻味的是,庄子所描述的人格的扭曲、人性的变形现象,今天仍依然存在着,拜金主义、见利忘义、贪污腐败等现象还较为普遍。面对着物欲横流,我们更感到了保持人格和自尊的重要性。大力发展物质文明是必要的,但必须像老子和庄子那样,始终对文明保持高度的警觉,不能以牺牲人性作为代价,不能让人异化为物的奴隶。一个社会如果盲目地发展物质文明,就必然会导致道德的沦丧;一个人如果过度地追求名利,则必然要失去性灵之光。今天,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其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重视实用价值,很容易让个体热衷于功利的角逐,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追求,淡化了独立人格的意识。而庄子的超时代人生价值观似乎是给处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迷茫着奋斗着的人最好的净化心灵的良药。
参考文献:
1.《庄子》方勇 译注 中华书局2010.6(所有原文和翻译皆出自此版本)
2.《论庄子“逍遥游”的人生美学》 王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9期第一版
3.《道美人生一一庄子美学思想探析》 史红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版 4.《庄子哲学》 王博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5.《生命的困境和审美的超越——庄子美学的生命意义》 罗坚
6.《庄子美学的泛“自然”倾向》 包兆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3月第四十卷第二期 7.《庄子美学的基本特点及其现代意义》 胡家祥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7月第23卷第4期
8.《庄子美学与自由生命》 刘继平贵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9.《庄子美学中的审美活动论》单小曦、刘建文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6月第3期
第五篇:庄子与尼采人生哲学之比较
李 靖 庄子与尼采人生哲学之比较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部
内容提要:作为哲人,庄子与尼采在各自文化历史上扮演了相近的角色,如他们都力图恢复和发扬人之本性。对当时的主流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善恶是非等问题上采取超然的态度,以及无限向往理想人格等。当然二者又有不同,如庄子“道”的根本特性是“无为”,即纯任自然;尼采“权力意志”的根本特性是“有为”,即在不断的毁灭、创造中体现自己旺盛的生命力,表达自身的价值,以超越自我,等等。关键词:哲学比较 庄子 尼采
正文: 庄子与尼采都是异端的思想家,道德的非议者,旧文化的离经叛道人物,他们都敏锐地感受到时代变迁带来的心灵震颤。庄子与尼采尽管是一东一西、一古一今的哲人,各自的主张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在各自文化历史上扮演了相近的角色:他们二人都力图恢复和发扬人之本性,追求自由的人性境界;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批判,推祟“超然于善恶”的态度;无限向往理想人格。因此,把庄子、尼采的人生哲学纳入同一坐标系加以分析是可行的,对于我们今天人文精神的重建,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恢复和发扬人之本性,追求自由的人生境界
庄子要求复归于“人性之自然”,把自然看成仁的对立面,他主张冲破名缰利锁的束缚,过一种因循自然的充实生活,使“自然之性”得以长足的发展,千万不可以对之加以人为的限制。他认为一切自然的东西,都是美好的,破坏自然之美简直是莫大的罪过。尼采也十分向往自然,他以自然为衡量标准,批判现存的伦理观念,他认为基督教宣扬的就是这样一套愚蠢的伦理观念,戕害人的自然本性,把人变成平庸而温驯的“群居动物”。探索人性之自然,也就是探索人性之真实。这是庄子和尼采价值取向的一个共同特征。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庄子的哲学和尼采的哲学都是自由哲学。但是,他们所说的自由,并不是现代政治法律制度下权力义务关系规范下的自由,而是一种精神性的自由。他们虽然都崇尚精神性的自由,可是各人的精神自由却具有很不相同的文化特性和哲学内涵。
庄子是从极端的命定论的立场出发追求自由的。作为一个命定论者,无情的现实使他感到有一种不可抗拒而又无法摆脱的力量压迫着他。因此,他认为只有认识到命运是无法改变的,从而无心无情,安之若命,才能摆脱痛苦,进入自由界。庄子是在承认命定论的基础上追求自由的。然而,现实的遭遇变幻莫测,社会的矛盾纷纷攘攘,这使庄子感到无比厌烦,因此,他要追求—种宁静和谐的心境。为了达到内心的绝对虚静,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他提出了“心斋”、“坐忘”等实现精神自由的方法。庄子认为只有从人为、自为的因素束缚中超脱出来,才能获得精神自由,才能达到“逍遥游”的人生最高境界,才能“体道”。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精神三变形”是尼采对于精神获得自由的三个阶段的描绘,同时也是自由的三个规定性。
首先,尼采认为精神是骆驼,强健而能负载,就是说,自由的前提和第一个规定性是生命本能的强健,意志的坚强有力。其次,精神是狮子,它要夺得自由,成为自己的沙漠之王。为了自由,首先要战胜原来的王——巨龙“你应”,即一切既有的评价,而喊出“我要”。最后,精神是赤子,它给生命一个“神圣的肯定”,从事“创造的游戏”。
“驼驼”具有坚忍负重的精神,“狮子”精神意味着批判传统而获得创造的自由,“赤子”喻示着新价值创造的开始。“精神三变”是尼采思想发展的过程,它象征着对传统价值的承担与认识,而后提出批判,扫除废墟,成长自己,创造新价值,最后便进入“超人”的理想境界。
通过比较,我们看到庄子和尼采都致力于恢复人之本性。他们两人都怀有对现实的不满,都渴望自由,追求自由。但庄子的自由是从命定论出发的,而尼采却是反对命定论的;庄子的自由是绝对无为的自由,要求内心静养,是一种收敛式的达到自由的方法,而尼采不但反对清静无为,而且竭力主张投入行动,提倡用人的本能意志、生命力的增强去创造去超越以达到自由,是一种自内而外的发散式自由。无论是庄子的自由还是尼采的自由都是抽象的、空洞的,不含“物”在其中的,是纯精神状态,都是唯心主义的自由观。
二、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批判,推崇“超然于善恶”的态度
庄子和尼采在中西哲学史上提出了各自和以往的哲学家不同的价值观念。他们都以价值相对主义为立场,而否定长期为人们安然接受甚或绝对化的传统价值:庄子运用价值相对主义否定礼制文化的善恶观;尼采则运用价值相对主义而否定基督教文化的善恶观及其以上帝为绝对价值的准则。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他继承老子的学脉,对以“仁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和批判,指出,圣人制礼作乐,看上去好像是要引导人们弃恶向善,其实恰恰相反。因为由此将导致人性蜕变和社会分化,他尖锐地指出,仁义并不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不过是统治统治阶级用来掩饰自己真面目的遮羞布而已。因此,庄子主张反其道而行之,强调绝仁弃义。庄子基于这一见解,在对待善恶是非问题上采取超然的立场。由此,很多人认为庄子是一个非道德非伦理论者。实际上,庄子是尊道而贵德的。其所摒所弃乃传统、世俗所谓道德,即儒家的仁义礼智。他并不反对人世间的亲爱、谦让、友好、和睦,但认为这些应该出自内心,出自真诚,出自自然,出自人的本性。也就是说,凡事只要着眼于自然无为,就能真正符合道德,与道德相合无间;否则只能走向道德的反面。
尼采思想的精彩部分是他的伦理思想,其核心是:既然抛弃基督教神学,也顺乎其理地抛弃在这个神学基础上产生的种种道德观念;既挖空近代道德的神学基础,也推翻了全部近代道德。他奚落了一切“美德”,盛赞所有的“邪恶”。尼采认为,基督所宣扬的绝对的、永恒的道德观念与理性主义的绝对的、永恒的理性原则是一致的。在他看来,包括道德观念在内的欧洲文化是基督教观念的统治的产物。它们扼杀每一个人所独特地拥有的生命力和原始的本能冲动,扼杀人的个性和自由,扼杀人的创造性,使人消沉颓废,麻木不仁。
综上所述,庄子与尼采在道德问题上采取的立场也是几近相同:二者对主体道德价值体系都加以批判否定,超然于这种道德所规定的善恶是非标准。因此,就这一点而言,他们二人都是“非道德论者”。但是从根本意义上讲,一个要致力于恢复人的自然本性;一个是创建新的符合人的本真的“主人道德”,他们二人又确乎是道德论者。
庄子和尼采在否定传统的价值观念系统的同时,也对世俗的价值取向提出批评。庄子指出对名利的追求“丧己于物,失性于俗”,不是把物“人化”了,而是把人“物化”了,完全是一种颠倒了的价值观。尼采十分鄙视浑浑噩噩的世俗生活,认为种种世俗观念使人已不成其为人了!因此,无论是庄子哲学,还是尼采哲学,都在寻找超凡脱俗的理想人格。
三. 无限向往超凡脱俗的理想人格
基于对人性之真实,人性之自然的理解,庄子和尼采塑出各种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庄子所塑的理想人格是“至人”,而尼采所塑的理想人格是“超人”。虽然庄子的“至人”和尼采的“超人”都是理想人格,但他们是出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因此具有截然不同的内涵。
庄子的哲学主要在于追求人的精神自由。他深切地感到,人们本来是向往自由的,可是,他们又经常地陷在人为的和自为的种种束缚之中。因此,庄子运用文学的想象力,塑造他的理想人格——“至人”、“神人”,借以冲破束缚人们的重重罗网,打通人与外在世界的隔离,使人与外界交感融合。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乃是要人从社会市场价值网中超脱出来。所谓“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庄子所理想的人物,其精神活动是无限开放的,与宇宙万物融合一体的。
然而,尼采理想中的“超人”,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意涵。尼采所讲的“超人”,就人本身来说,是要人发挥自己的潜在力量,不断超越自己。就世界观来说,他深感基督教文化病弱人生,鄙视肉体,走向唯灵论。尼采主要是针对基督教的这种世界观、人生观,而提出他的超人哲学。尼采提出“超人”说,目的在于彻底否定基督伦理的人格,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设立一个新的目标、新的意义和新的理想。从前,人们视进入天国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上帝已死”,价值世界出现了空白,尼采便找出一个理想化的人格形象——“超人”来填补,取代上帝的位置。
“超人”是尼采对人的前景关心而做出一种理想人格设计,是他向往和追求的人生目标。在他看来,超人不是人的现实类型,“超人”是现实的人通过自我超越而可以达到的一个目标。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的自我超越。那么,人如何超越和改善自己呢?尼采把希望寄托在人的一种新的高级类型的产生上面,这种高级类型的人还没有来到现实的人间,已有的伟大人物都不是,现实的人只是他产生的阶梯,他始终是尚未产生的一种人的类型的理想象征,或者说,是现实的人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这正是尼采的“超人”学说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
四、余论
“……价值的问题是我们时代基本的哲学问题……”。比较庄子与尼采人生哲学不是我们的目的,比较二者的价值在于他们的观点究竟能为我们的时代人文精神的建构带来多大的帮助。
我们认为,重建人文精神是跨世纪的课题。如何理解人之本质特性,是人文精神中的核心问题。该问题的解决不仅依赖于时代的竭力实践,也求助于历代哲人的理论探索。庄子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人是来自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离开了自然,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遭报应,也最终丧失了人之本性。因此,真正的文明应该帮助我们恢复和发扬人之自然本性。现存的文明弊端一是破坏了自然,二是丧失了人之本性。庄子的这一番精辟见解仿佛就像是看到了当代世界性危机而提出的,足见其洞察力之深邃!长久以来,我们把自然看作是“人的进攻对象”,自然万物被看作是技术生产的原材料,人被看作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并有权为自身的利益去掌握和控制自然,甚至随心所欲地塑造自然的主体,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对自然的理解基本上是囿于如何征服自然,超越自然,如何“谋算”自然,“剥削”自然,而不是如何与自然融为一体。其结果便是自然对人的致命的报复:地球在荒芜。与此同时,其直接后果是人的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人之自然纯朴性荡然无存!这不是我们时代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的现实写照吗?
尼采的贡献则在于向我们指出人有这样的能力——即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无畏探索、努力创造、不断超越的积极进取精神。众所周知,单从当代西方世界来看,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由于马尔库塞所形容的“自动化的幽灵”对个人和社会不断渗透和加强控制,现代社会人之异化现象非常严重,以致于后现代主义者们惊呼现在人类面临自我解构、主体消失、人的精神被彻底零散化的危险。而此时我国正在步入审美文化的时代。主体的丰富性面临单一化、感性化的考验。因此,如何立足于当代,立足于现实发展,善于发现和大力弘扬当代精神结构中那些具有生命力和生长性的因素,那些具有超前性和未来性的质点,如当代人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主体意识和风险意识,继承和发扬创业精神、开拓精神和务实精神,是我们充满竞争的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尼采的上述见解无疑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总之,庄子与尼采人生哲学是我们人类的宝贵的人文“资源”,开发好这一“资源”,为时代注入活力,是时代之所需,也是人类应尽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