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方音乐家测试题
音乐基础知识测试题<西 方 音 乐 家>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肖邦是_______国作曲家,被称为______________。
2.小约翰.施特劳斯是_______国作曲家,被称为_____________。3.被称为“捷克民族音乐奠基人”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十二音序列作曲技法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国作曲家____________。5.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的是_______国作曲家____________。
6.贝多芬是______国作曲家,被称为__________。共创作了____部交响曲,其中第三是______________,第五是_______________,第六是_________________,第九是___________________。7.被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的是______________。
8.德彪西是________国作曲家,_________乐派的创始人。9.爵士乐之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是奥地利作曲家?()A.莫扎特
B.舒伯特
C.海顿
D.马勒
2.被称为“小提琴之王”的是意大利作曲家?()A.维瓦尔第 B.帕格尼尼
C.罗西尼
D.斯卡拉蒂 3.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曲作者是?()A.比才
B.柴可夫斯基
C.瓦格纳
D.肖邦
4.下列哪部作品是美国作曲家格罗菲的作品?()A.《蓝色狂想曲》
B.《培尔.金特》组曲 C.《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D.《大峡谷》组曲 5.歌剧《茶花女》的曲作者是?()
A.威尔第 B.巴托克
C.瓦格纳
D.普契尼
6.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的是奥地利作曲家?()A.勋伯格
B.舒伯特
C.威伯恩
D.莫扎特
7.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属于哪种音乐体裁?()A.序曲
B.组曲
C.奏鸣曲
D.协奏曲
8.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谁的作品?()A.鲍罗丁
B.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C.德沃夏克 D.穆索尔斯基 9.德沃夏克属于哪个乐派?()
A.印象乐派
B.古典乐派
C.民族乐派
D.浪漫乐派 10.管弦乐套曲《动物狂欢节》的作者是?()A.圣桑
B.勃拉姆斯
C.舒曼
D.门德尔松
11.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的作者是?()A.斯卡拉蒂
B.维瓦尔第C.亨德尔
D.巴赫
12.海顿创作的《创世纪》属于哪种音乐体裁?()A.交响乐
B.室内乐
C.歌剧
D.清唱剧
13.罗西尼创作的《塞尔维亚理发师》属于哪种音乐体裁?()A.序曲
B.歌剧
C.组曲
D.交响曲
14.《配器法》被推崇为近代作曲技术理论的典范,这是谁的著作?
()A.门德尔松
B.柏辽兹
C.舒曼
D.李斯特 15.首创“交响诗”体裁的是哪位作曲家?()A.帕格尼尼
B.勃拉姆斯
C.肖邦
D.李斯特
16.下列哪部作品是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作品?()A.《浮士德》 B.《塔索》 C.《大地之歌》 D.《蝴蝶》
17.《沃尔塔瓦河》选自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哪部作品?()A.《我的一生》B.《我的祖国》C.《被出卖的新嫁娘》D.《莫尔岛河》 18.下列哪部作品是瑞士作曲家奥涅格创作的?()
A.《太平洋231》 B.《彼得与狼》C.《蓝色狂想曲》D.《华沙幸存者》 19.西贝柳斯的作品《芬兰颂》属于哪种音乐体裁?()A.序曲
B.组曲
C.交响诗
D.舞剧
20.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又叫什么交响曲?()A.悲怆交响曲
B.告别交响曲
C.惊愕交响曲 D.自新大陆交响曲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有()A.亨德尔 B.海顿
C.贝多芬
D.莫扎特
2.俄罗斯“强力五人集团”代表人物有()A.柴可夫斯基 B.穆索尔斯基 C.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D.格林卡 3.下列哪些作曲家属于现代乐派?()A.格什温
B.格里格
C.勋伯格
D.巴托克 4.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有()A.舒伯特
B.柏辽兹
C.瓦格纳
D.比才
5.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代表作有()
A.《蝴蝶夫人》 B.《阿依达》 C.《托斯卡》 D.《艺术家的生活》 6.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有()
A.《奥涅金》 B.《胡桃夹子》 C.《1812序曲》 D.《舍赫拉查达》 7.下列哪些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作品()
A.《小夜曲》
B.《菩提树》
C.《魔王》 D.《乘着歌声的翅膀》 8.下列哪些是德国作曲家()A.格什温
B.勃拉姆斯
C.舒曼
D.亨德尔 9.下列哪些是巴赫的代表作品()A.《法国组曲》
B.《英国组曲》 C.《勃兰登堡协奏曲》
D.《G弦上的咏叹调》 10.下列哪些是莫扎特的歌剧作品()A.特洛伊人
B.费加罗的婚礼
C.魔弹射手
D.唐璜 11.下列哪些是瓦格纳的歌剧作品()A.对三个橙子的爱情
B.尼伯龙根的指环 C.纽伦堡的名歌手
D.唐豪塞
12.下列哪些音乐作品是有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创作的()A.圆舞曲《春之声》
B.序曲《仲夏夜之梦》 C.交响曲《自新大陆》
D.管弦乐曲《野蜂飞舞》 13.下列哪些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的作品()A.假面舞会
B.威廉退尔
C.弄臣
D.游吟诗人 14.勋伯格的重要作品有()
A.《第三弦乐四重奏》B.《四季》 C.《华沙幸存者》D.《水上音乐》 15.下列哪些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
A.蓝色多瑙河 B.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C.艺术家的生涯 D.多瑙河之波 16.下列哪些是柏辽兹的作品()
A.幻想交响曲
B.葬礼与凯旋交响曲
C.阿尔瑟斯特
D.本韦努托.切里尼 17.下列哪些是威伯恩的作品()A.《交响曲》
B.《钢琴变奏曲》 C.《九件乐器的协奏曲》
D.《罗密欧与朱丽叶》 18.下列哪些是德彪西的作品()
A.牧神午后
B.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
C.大海
D.版画集 19.下列哪些是门德尔松的作品()A.苏格兰交响曲
B.意大利交响曲
C.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D.浮士德的沉沦 20.下列哪些是肖邦的作品()A.革命练习曲
B.军队练习曲 C.降E大调夜曲
D.玛祖卡舞曲
第二篇:西方经济学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下半年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B)。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相关
2、LM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A)。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C、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3、在古典区域中,(D)。
A、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
B、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 C、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D、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
4、如果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C)。A、I S,L M
B、I S,M L
C、IS,L M
D、IS,LM
5、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收入(D)。A、增加、利率下降
C、增加,利率上升 B、减少,利率下降
D、减少,利率上升
6、经济只存在(B)时,该经济被认为实现了充分就业。
A、摩擦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D、需求不足型失业
7、在开放经济中,下列(B)项不是政府宏观政策的最终目标。
A、国际收支平衡
B、不存在贸易逆差
C、经济均衡增长
D、消除通货膨胀
8、经济增长的标志是(C)。
A、失业率的下降
B、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D、城市化速度加快
二、判断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如果LM曲线是完全垂直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2、为提高经济增长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刺激消费水平(ⅹ)
3、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4、如果在某一时期内国民收入增加,则净投资肯定是负数。(ⅹ)
5、如果个人储蓄增加,个人消费将按相同的数量下降。(√)
6、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示产品市场均衡。(ⅹ)
7、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ⅹ)
8、政府如采取扩大的财政政策,则IS曲线会右移。(√)
三、简述题(本题共3小题,第一题8分,第二、三题各10分,共28分)
1、简述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通货膨胀的收入效应。
答: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在一定时间内持续的普遍的上升过程。
通货膨胀的收入效应是指在通货膨胀中,对不同的人收入的影响不同。通货膨胀使那些取得固定的货币收人的人蒙受损失。那些固定货币收入的劳动者和拿固定数目退休金的退休者无疑是通货膨胀的直接受害者,但通货膨胀使以利润为收入的人得到利益,通货膨胀还使债务人占便宜而使债权人吃亏。
2、什么是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并举例说明。
答: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指由于财政政策的自身的特点,产生了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这种功能成为内在稳定器。如:个人收入所得税,当经济膨胀时,由于个人收入增加,个人收入所得税自动多收税,吻合了政府的意图,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
3、什么是“挤出效应”?为什么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小? 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减少。
当货币需要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政府支出的增加使货币增加一定量时,只会使利率上升很少,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对私人投资的“挤出”也就很少。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若消费函数变为C=200+0.9Y,投资由50增至100,则收入增加多少? 解:国民收入增加500
(2)若消费函数为C=200+0.8YD时,投资仍为50,政府购买为200,政府转移支付为62.5,税率为0.25。求其均衡收入。
解:均衡收入为1000
2、已知:C=100+0.8(Y-T),I=900-25r,G=100,T=125,Md =0.2Y+100-50r, Ms=500,p=1,试求:(1)IS和LM曲线的方程;(2)均衡的Y和利率r。解:(1)IS曲线的方程为:Y=500-125r
LM曲线的方程为:Y=2000+125r
(2)均衡国民收入 Y=2500
均衡利率r=4
第三篇:西方经济学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在凯恩斯区域中:(A)。
A、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B、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 C、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 D、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
2、如果政府支出的减少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相同时,收入水平会(C)。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相关
3、菲利浦斯曲线说明(C)。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关系 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关系
4、如果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右下方的区域中,则(C)。A、I S,L M B、I S,M L C、IS,L M D、IS,LM
5、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D)。A、进口增加 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C、出口减少 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
6、家庭的消费函数为C=a+bYD,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B)。A、A是家庭的自发消费,b是边际消费倾向
B、如果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加1美元,将有1-b的比例用于消费,其余用于储蓄 C、如果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为零,消费的数量是由a给定 D、家庭的边际储蓄倾向是1-b
7、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B)。
A、只有收入 B、利率与收入 C、只有利率 D、流动偏好
8、货币对外贬值,可以(D)。
A、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减少外资流入 B、减少出口,限制进口,减少外资流入 C、促进出口和进口,鼓励外资流入 D、促进出口,限制进口,鼓励外资流入
二、判断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如果LM曲线是平行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2、假定货币需求函数为L=KY-hr,货币供给减少10亿美元,则使LM曲线左移10亿美元除以K。(√)
3、政府平衡预算时,对经济是没有影响的。(X)
4、一般而言,出口增加国民收入,进口减少国民收入。(√)
5、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
6、如果税收增加100亿元,消费和储蓄都将减少。(√)
7、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8,且税收增加50亿元,那么储蓄减少40亿元。(X)
8、政府如采取扩大的货币政策,则IS曲线会左移。(X)
三、简述题(本题共3小题,第一题8分,第二、三题各10分,共28分)
1、什么是失业,失业有那些类型?经济学中研究的失业是那一种失业。
答:失业即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对于就业年龄,不同国家往往有不同的规定,美国为16周岁,中国为18周岁。按照失业原因,分为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等。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经济学中的所讲的失业是指非自愿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收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种失业是由于客观原因所造成的,因而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
2、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答: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它是中央银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3、若一国已实现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且在均衡点上实现了充分就业,但政府想改变总需求的构成,增加私人投资,减少消费,且总需求仍达到充分就业水平,这需要什么样的政策配合使用?
答: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使得利率下降从而引起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使得LM曲线向右下方移,为了抵消投资增加引起的国民增加比充分就业产出的增加,配合使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即增加税收,使得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使得国民收入降到充分就业产出即可。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已知边际消费倾向为0.8,政府加征20亿元的所得税,求:(1)政府不增加支出,依简单凯恩斯模型,消费会减少多少?
可以用税收乘数来算,减少的收入Y1=20*(0.8/1-0.8)=80 减少的消费C1=Y1*0.8=64(亿元)(2)若政府在加征了20亿元税收后,政府又支出了10亿元,则按简单凯恩斯模型,收入会变动多少?
用政府支出乘数来算,增加的收入Y2=10*(1/1-0.8)=50 实际收入Y=Y2-Y1=-30 所以收入会减少30亿元.2、假定某经济中收入恒等式为:Y=C+I+G+NX,且消费函数为:C =100+0.9(1-t)Y, 投资函数为
I=200-500r,净出口函数为NX=100-0.12Y-500r,货币需求函数为L=0.8Y-2000r,政府支出G=200,税率t=0.2,货币供给M=800。试求:(1)IS曲线和LM曲线方程。
此为四部门经济模型。由Y=C+I+G+NX,得
Y=100+0.9(1-t)Y+200-500r+200+100-0.12Y-500r=600-0.6Y-1000r,整理简化得IS曲线为Y=1500-2500r 由于货币供给为800,由货币供给与需求相等,得LM曲线为800=0.8Y-2000r,化简得Y=1000+2500r(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
答:由IS和LM曲线联立得,1500-2500r=1000+2500r,可得r=0.1,Y=1250即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
第四篇:音乐家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他的音乐是俄罗斯文化在艺术领域内的最高成就之一;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者;主要音乐作品有六部交响曲、三部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会序曲《1812》、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等。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到的悲剧性。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贺渌汀(1903年-1999年),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在近80年的音乐生涯中,他把自己的音乐活动与人民的革命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作了很多不朽的音乐作品,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他的创作,构思严谨周密,结构完整紧凑,手法简洁洗练,感情真挚自然,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尤其是歌曲创作,其亲切上口的旋律与鲜明的时代感使他成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位优秀的人民音乐家。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晚会》。
电影歌曲《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歌曲《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在法国逢恩,祖籍弗兰德。自幼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十七岁那年,波恩宫廷大学旁听哲学,也就是在这时与莫扎特有了短暂接触。1792年,定居维也纳,经过海顿的指引,艺术上进步飞快,三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他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歌剧《费黛里奥》,戏剧《哀格蒙特》《雅典的废墟》;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黎明》等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作曲家。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和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都经历了各种苦难坎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根据他们的人生写成了《名人传》。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他无疑是一个天份极高的艺术家,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此外其作曲风格同时兼具旋律及艺术性,悦耳开朗,令其作品地位足以与巴赫及贝多芬相提并论,亦能让人感受到音乐由巴洛克时期转向古典主义时期。其中以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最为杰出.《安魂曲》,《牧人王》他最有代表性的交响曲是他最后的三部,即降E大调、g小调和C大调交响曲。其中《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明朗愉快、充满诗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富有戏剧性,有海顿式的乐观主义情绪,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于海顿,被称为莫扎特的“英雄”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通常被称为《朱彼特》)宏伟豪迈、乐观向上,预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的交响曲的出现。莫扎特的交响曲(尤其是最后三首),是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响曲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各乐章之间的主题之间的对比性。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代表作品:《钢琴协奏曲》,《叙事曲》
王洛宾(1913-1996)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籍贯北京。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他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其间曾先后两次入狱达十八年之久),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代表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同作曲家亨德尔和泰勒曼齐名。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代表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等
弗朗茨·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代表作品:《魔王》、《鳟鱼》、《菩提树》、《美丽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流浪狗》(2首)、《普罗米修斯》、《致音乐》、《迷娘之歌》、《纺车旁的格雷欣》、《牧童的哀歌》、《战斗中的祈祷》、《剑之歌》、《战士之歌》等,主要有3部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汉族,云南玉溪人。中国音乐家。他从小家境贫寒,对劳苦大众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产物。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聂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另外由赵丹主演的影片《聂耳》在1959年上映后也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这部电影是新中国第一部音乐传记片。代表作品:《义勇军进行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同作曲家亨德尔和泰勒曼齐名。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代表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等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德国作曲家。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贝多芬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代表作品:《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汤豪舍》《罗恩格林》
第五篇:西方经济学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下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
(总分100分)
宁波北仑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___201303_________层次:_____专升本__ 专业:___工商管理_学号:__913332438 身份证号:_***837____ 姓名:__熊云松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6%)
1、在凯恩斯区域中:(A)
A,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B,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 C,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
D,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
2、如果政府支出的减少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相同时,收入水平会(C)
A,不变
B, 增加
C, 减少
D,不相关
3、菲利浦斯曲线说明(C)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关系 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关系
4、如果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右下方的区域中,则(C A、I S,L M;
B、I S,M L; C、IS,L M;
D、IS,LM;
5、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D)A、进口增加;
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C、出口减少;
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
6、家庭的消费函数为C=a+bYD, 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B)A、A是家庭的自发消费,b是边际消费倾向。
B、如果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加1美元,将有1-b的比例用于消费,其余用于储蓄。C、如果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为零,消费的数量是由A给定。D、家庭的边际储蓄倾向是1-b。
7、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B)
A、只有收入;
B、利率与收入;
C、只有利率;
D、流动偏好;
8、货币对外贬值,可以(D)A、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减少外资流入; B、减少出口,限制进口,减少外资流入;)C、促进出口和进口,鼓励外资流入;
D、促进出口,限制进口,鼓励外资流入;
二.判断题(16%)(在相应的括号内打“”或“ ”)
1、如果LM曲线是平行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2、假定货币需求函数为L=KY-hr,货币供给减少10亿美元,则使LM曲线左移10亿美元除以K()
3、政府平衡预算时,对经济是没有影响的。()
4、一般而言,出口增加国民收入,进口减少国民收入。()5,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
()6,如果税收增加100亿元,消费和储蓄都将减少。()
7,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8,且税收增加50亿元,那么储蓄减少40亿元。()
8、政府如采取扩大的货币政策,则IS曲线会左移()
三、简述题(28%)
1、什么是失业,失业有那些类型?经济学中研究的失业是那一种失业。
答::失业即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对于就业年龄,不同国家往往有不同的规定,美国为16周岁,中国为18周岁。按照失业原因,分为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等。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经济学中的所讲的失业是指非自愿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收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种失业是由于客观原因所造成的,因而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
2、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答: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它是中央银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3、若一国已实现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且在均衡点上实现了充分就业,但政府想改变总需求的构成。增加私人投资,减少消费,且总需求仍达到充分就业水平,这需要什么样的政策配合使用?请用IS—LM图形表达你的政策建议。
答: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使得利率下降从而引起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使得LM曲线向右下方移,为了抵消投资增加引起的国民增加比充分就业产出的增加,配合使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即增加税收,使得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使得国民收入降到充分就业产出即可。
四、计算题(40%)
1、已知边际消费倾向为0.8,政府加征20亿元的所得税,求:(1)政府不增加支出,依简单凯恩斯模型,消费会减少多少?
(2)若政府在加征了20亿元税收后,政府又支出了10亿元,则按简单凯恩斯模型,收入会变动多少?
解:1.可以用税收乘数来算,减少的收入Y1=20*(0.8/1-0.8)=80 减少的消费C1=Y1*0.8=64(亿元)
2.用政府支出乘数来算,增加的收入Y2=10*(1/1-0.8)=50 实际收入Y=Y2-Y1=-30 所以收入会减少30亿元.2、假定某经济中收入恒等式为:Y=C+I+G+NX,且消费函数为:C =100+0.9(1-t)Y, 投资函数为I=200-500r,净出口函数为NX=100-0.12Y-500r,货币需求函数为L=0.8Y-2000r,政府支出G=200,税率t=0.2。货币供给M=800。试求:(1)IS曲线和LM曲线方程。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解::(1)此为四部门经济模型。由Y=C+I+G+NX,得
Y=100+0.9(1-t)Y+200-500r+200+100-0.12Y-500r=600-0.6Y-1000r,整理简化得IS曲线为Y=1500-2500r(2)由于货币供给为800,,由货币供给与需求相等,得LM曲线为800=0.8Y-2000r,化简得Y=1000+2500r(3)由IS和LM曲线联立得,1500-2500r=1000+2500r,可得r=0.1,Y=1250,即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