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官员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考试85分
一、单选(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1.2004年1月,密云县迎春灯展踩踏导致多少人死亡?
A.7人 B.17人 C.27人 D.37人
2.对政府部门的计划过程进行评估属于()
A.事前评估 B.即时评估 C.事中评估 D.事后评估
3.《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见》要求健全以()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
A.人民群众 B.普通党员 C.基层党员 D.行政首长
4.我国“共和国否决法院工作第一案”发生在哪一年?
A.1981年 B.1991年 C.2001年 D.2004年
5.《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要求加快实行以()主要负责人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
A.决策机关 B.行政机关 C.执行机关 D.权力机关
6.1979年“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事故造成了多少人死亡?
A.27人 B.35人 C.53人 D.72人
7.问责制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下列哪项?
A.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 B.权责一致、惩教结合 C.依靠群众、依法有序 D.权力大于法律
8.我国“共和国罢免第一案”发生在哪个省?
A.河南 B.河北 C.湖北 D.湖南
二、多选(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1.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或者性质特别严重的,由国务院对负有领导责任的()给予行政处分。
A.省长 B.自治区主席 C.直辖市市长
D.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 2.问责的分类包括下列哪些?
A.等级问责机制 B.职业问责机制 C.法律问责机制 D.政治问责机制
3.2001年重庆市颁布《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规定的分管领导要引咎辞职的情形有哪些?
A.一年内发生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两次 B.两年内发生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两次 C.发生死亡30人以上事故一次 D.发生死亡30人以上事故两次
4.有下列哪些情形时,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A.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B.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
C.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 D.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三、判断(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1.2001年4月21号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颁布实施。
正确 错误 2.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对所在单位的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撤职。
正确 错误
3.只有做到依法问责,才能避免问责的随意性。
正确 错误
4.领导成员因工作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职。
正确 错误
5.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不受到问责文化的影响。
正确 错误
6.南京江宁区房产局长周久耕,因为不当言论被网民“人肉搜索”,搜出他抽天价烟等生活腐化行为,被免职。
正确 错误
7.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第一次被允许在全体会议上向部长们提问。
正确 错误
8.对已完成的政府项目和结果评估指的是事后问责。
正确 错误
第二篇:95分官员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一、单选(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1.2004年1月,密云县迎春灯展踩踏导致多少人死亡?
A.7人 B.17人 C.27人 D.37人
2.问责制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下列哪项?
A.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 B.权责一致、惩教结合 C.依靠群众、依法有序 D.权力大于法律
3.我国“共和国罢免第一案”发生在哪个省?
A.河南 B.河北 C.湖北 D.湖南
4.江西省万载小学发生爆炸事件是在哪一年发生的?
A.2001年 B.2002年 C.2003年 D.2004年
5.2004年2月,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多少人死亡?
A.35人
B.45人 C.54人 D.65人
6.我国“共和国否决法院工作第一案”发生在哪一年?
A.1981年 B.1991年 C.2001年 D.2004年
7.1979年“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事故造成了多少人死亡?
A.27人 B.35人 C.53人 D.72人
8.对政府部门的计划过程进行评估属于()
A.事前评估 B.即时评估 C.事中评估 D.事后评估
二、多选(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1.有下列哪些情形时,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A.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B.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
C.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 D.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2.问责方式包括下列哪些?
A.责令公开道歉 B.停职检查 C.引咎辞职 D.责令辞职和免职 3.岗位责任包括下列哪些?
A.违法或者不当履行职责 B.不履行职责或者履行职责不力 C.下属违法行使权力 D.下属不履行职责
4.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对特大事故的发生,有哪些情形时应给予行政处分?
A.无责任 B.失职 C.渎职
D.负有领导责任
三、判断(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1.间接责任大于直接责任。
正确 错误
2.对已完成的政府项目和结果评估指的是事后问责。
正确 错误
3.领导成员因工作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职。
正确 错误
4.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第一次被允许在全体会议上向部长们提问。
正确 错误
5.2001年4月21号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颁布实施。
正确 错误
6.一叠丢在地铁上的国外旅游帐单被网民曝光,致使江西和浙江多名官员受问责。
正确 错误
7.徐州市泉山区区委书记董锋被网上举报“一夫二妻”而丢官获罪。
正确 错误
8.2004年2月,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4人死亡。
正确 错
第三篇:干部学习讲稿:官员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官员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傅思明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 课程前言
大家好!今天我们就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这一个专题讲座。在问责问题上我们常常看到政治家经常说的一句话,政治家常常说他要对历史负责,他要对未来负责。这个话听起来有点大话,恰恰问责制才使得责任从空谈变为了现实。今天作为一个官员应该接受问责制的教育和训练,因为今天每一个官员都已经被纳入到公共问责制的框架中来,官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弄的不好,他不仅关乎自己的形象,还关乎执政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问责这样一个动力机制恰恰使得领导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其权力的预防、出错、出事、出大事。也正是因为问责才使得领导干部真正的,并且主动地去工作,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正是在这一点上,2008年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就指出:“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 去年5月,我们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实行以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今天我们正在加快推行对主要官员的问责制度。而今年6月30号,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的出台加大了对问责的力度,规范了问责的程序,而且实现了党政领导干部一体问责,问责面前一律平等的要求。
那么今天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到底有哪些亮点?就此我想讲述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我们首先来谈谈对于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在我们国家是怎么从个案走向风暴,今天走向制度化的道路。这一部分我们将花大约20分钟的时间做一个简要说明,然后进入第二个部分,那就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应该贯彻哪些基本原则?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基本规则是怎样的?这一部分大约花50分钟的时间做一阐述,然后进入第三部分。也就是在加快实行问责制的今天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运行机制是怎样的?这一部分大约花20分钟的时间。
一、官员问责:走向制度化
(一)问责制的正当性
好,我们先谈第一个问题,对官员问责是怎么走向制度化的。当我们大家在思考问责制度的时候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制的正当性在哪里?为什么要实行问责制度? 而简要思考我们就能得出结论,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全部正当性实际上就是五个字叫权为民所授。这体现的是一种什么责任理念呢?我们讲继续调查这件事情使它水落石出到目前没有否定原来的结论。
朱总理最后说,我今天向全国人民承诺一定从这件事情吸取足够的教训,完善和重申已经制定的法律,绝不允许学校进行有生命危险的劳动,如因此导致生命损失一定将县长、乡长、镇长立即撤职,并追究其刑事责任,对省长也应给予行政处罚。你看我们的总理回答记者的问题他从头到尾回答的是责任、问责,他说江西那里发生爆炸,国务院没有尽到责任。他说江西那里发生爆炸,不管事实如何,国务院和我本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说以后如果发生这样的生命损失,那么县长、乡长、镇长立即撤职,并追究其刑事责任,对省长也应给予行政处罚。
实际上就在这一年3月15号答记者问以后,过了一个月2001年4月21号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颁布实施,它的第15条就规定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或者性质特别严重的,由国务院对负有领导责任的省长、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实际上对领导干部的问责立法其实恰恰是经历了2003年非典的教训。我们首先党内立法展开,非典结束以后2004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出台。2004年,《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颁布。其中,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引咎辞职九种情形规定在《辞职暂行规定》中。
而在我们地方立法层面也值得我们大家注意,早在2003年《长沙市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制暂行办法》,它是国内第一个政府行政问责的办法。2004年,《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是国内第一个省级首长问责的办法。2003年,首钢集团颁布《领导干部引咎辞职规定》,成为推行问责制度的国内第一家国有企业。随后,我们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个地方的政府都在通过立章吏治去在制度化。
而在党内立法和地方立法的基础上,统一立法也在展开。2006年1月1号,实施的《公务员法》对于公务员的问责有了明确的制度规定。而今年6月30号,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对于党政领导干部一体问责以及问责的原则、问责的方式、问责的程序有了明确的规定。
而在这里也值得我们注意,问责它和党纪政纪处分的关系。我们说问责不能代替党纪政纪处分,党纪政纪处分也不能代替问责。问责以后如果有必要也可以给予党纪整纪处分。当然,问责以后也并不都要给予党纪整纪处分。
关于这一点,我们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第四条这样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这就非常明确地表明问责与党纪整纪处分的正确关系。
实际上在今天的中国,在原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公务员法》颁布以后,我们国务院又制定了《公务员行政处分条例》。对于党政领导干部的党纪整纪处分有了较为完整的规定。而近年来,一个一个问责的案例催生了问责这项制度,而问责这项制度它和对党政领导干部党纪整纪处分是并行的关系。同时也可以交叉。
二、行政问责:原则和规则
那么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到底应该如何问责?这就是我们要谈的第二个问题,那就是问责应该贯彻哪些基本原则?问责的运行规则是怎样的?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的同志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说两列火车相撞事故发生了,老百姓的生命受到了伤害,我们有的同志说两列火车相撞,假如说我是铁道部长我哪儿知道,我是铁道铁路局的局长我哪儿知道?当我们思考我哪儿知道的时候,得出的结论必然是如果我们要问责他,那就是冤枉他了。那问责它的原则和规则到底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冤枉一个领导干部了呢?
(一)问责制的基本原则
我们首先来考察问责的基本原则。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第三条的规定,“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这些原则确立了今天我们党要从严治党,政府要从严执政的问责文化。那么这样的原则它包含哪些内容?
第一,关于严格要求、实事求是的原则。的确,在我们国家党政领导干部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责任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及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既是严格要求,也是实事求是的体现。而党政领导干部不履行或者不正确的履行职责出事,甚至出大事了,他要承担的责任主要是两个责任。
一、岗位责任。岗位责任其实是一种过错责任。它包括第一,违法或者不当履行职责。第二,不履行职责或者履行职责不力。那么在工作中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合法要依法办事,但是当出现违法办事的时候要求工作要合理行政,要按照比例原则去做到适当地行政,但是却出现不当履行职责的时候,还有今天的政府必须积极地履行职责去管理社会。而当出现不履行职责或者不履行职责,或者是履行职责不力的时候那么必须出来为此承当岗位责任。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除了有岗位责任以外,还有另外一个责任的担当,那就是领导责任。领导责任是在岗位责任的基础上,他还必须承担另外一种责任。因为作为领导干部其实有责任有义务使自己的下属对岗位负责,使自己的下属对法律负责,使自己的下属对人民负责。现在我们倒过来想一想,一个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他的下级对岗位不负责任出事了,对法律不负责任出事了,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负责任出事了,那么领导的责任的确不可推卸。
甚至我们还记得三鹿奶粉事件出来以后,我们的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暨省部班开班仪式的讲话中,指责有些领导干部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麻木不仁。当我们的总书记指责有的领导干部麻木不仁的时候,我们说这样的领导干部必须出来承担领导责任。这是严格要求,也是实事求是的体现。
举个例子,我们大家都知道去年9月8号山西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尾矿库发生那次特别重大溃坝事故,死亡277人,失踪4人,3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害9619万元。
而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是企业违法生产和建库,隐患排查治理走过场,说明企业有责任。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得力,说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有责任。
正因为有责任,我们注意到在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中除了这个新塔矿业公司的老总以外,襄汾县的县委书记、襄汾县的县长都被追究了刑事责任。
县委书记和县长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在被追究党纪整纪处分的责任人中临汾市的市委书记被撤职,临汾市的市长被撤职,临汾市的一位副市长周杰也被撤职。鉴于这次尾矿溃坝的隐患早就存在,所以我们也注意到原襄汾县的县委书记原县长也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注意到中央的通告里说鉴于省长孟学农同志对这次事故负有领导责任引咎辞职,而分管副省长张健民被免职。的确,今天面对人民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损失特大事故必须按照严格要求、实事求是的原则去加以问责。
问责的第二个原则权责统一,也就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的原则。实际上我们的温总理始终强调有权必有责,权责一致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在哪里?英国启蒙思想家密尔在他所著的《代议制政府》一书中有一句名言,让我们能够充分理解为什么问责能做到权责一致。密尔说如果能够将权力和责任统一起来就可以范性的将权力交给任何人。的确,只有权责一致了,那么行使权力的人才会面对责任的担当兢兢业业的去行使手中的权力。而权责一致、惩教结合要求我们做到这样几点。
第一,就是权责对应。权力和责任必须对应,在这里谁有权那么就问责谁。而问责谁是权责对应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其次,权责对应还要求问什么?什么事情要承担责任?而怎么承担责任,承担的是什么责任?这就是权责对应的要求。而为了做到权责对应,在我们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中有明确的规范。
比如说问责谁,按照问责暂行规定问责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问责对象。一,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第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这些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以及上列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第三,乡镇、街道、党政领导成员。第四,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的领导人员也参照执行。那么对于这些党政领导干部问什么呢?关于党政领导干部暂行规定的第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这一暂行规定列举了七种问责的情形。第一,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第二,因工作失职致使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第四篇:《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本文由kpzwx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 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促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和执政水平,《中国共产党章程》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等党内法规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等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 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上列 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第三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 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第四条 党政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 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第二章 问责的情形、方式及适用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一)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二)因工作失职,致使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发生特 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三)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不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生特别重大 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四)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 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
(五)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 响的;
(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 恶劣影响的;
(七)其他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 恶劣影响等失职行为的。第六条 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 设责任制方面出现问题的,按照 《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第七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分为: 责令公开道歉、停职 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第八条 党政领导干部具有本规定第五条所列情形,并且具有下列情 节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干扰、阻碍问责调查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三)对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陷害的;
(四)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第九条 党政领导干部具有本规定第五条所列情形,并且具有下列情 节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二)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第十条 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 类先进的资格。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 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 及本人一贯表现、特长等情况,由党委(党组)、政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 酌情安排适当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后如果重新担任与 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除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外,2
还应当征求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意见。第三章 实行问责的程序 第十一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纪检 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履行本规定中的有关职责。第十二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对因检举、控告、处理重大事故事件、查办案件、审计或者其 他方式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
当问责的线索,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权限和程 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 出问责建议;
(二)对在干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组 织人事部门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 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
(三)问责决定机关可以根据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提出的 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
(四)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相关事宜,或者由问责决定机关责成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事宜。第十三条 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提出问责建议,应当同时向 问责决定机关提供有关事实材料和情况说明,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第十四条 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的陈述 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第十五条 对于事实清楚、不需要进行问责调查的,问责决定机关可 以直接作出问责决定。第十六条 问责决定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党政领导干部作出的 问责决定,应当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第十七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应当制作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 决定书》。《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 由负责调查的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 织人事部门代问责决定机关草拟。《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应当写明问责事实、问责依据、问责方
式、批准机关、生效时间、当事人的申诉期限及受理机关等。作出责令公 开道歉决定的,还应当写明公开道歉的方式、范围等。第十八条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 应当送达被问责的党政领导 干部本人及其所在单位。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应当派专人与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 谈话,做好其思想工作,督促其做好工作交接等后续工作。第十九条 建议机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情况应当报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第二十条 问责决定一般应当向社会公开。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二条 对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 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 任命的人员实行问责,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 之日起15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书面 申诉。问责决定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第二十三条 行。第四章 附 第二十四条 则 对乡(镇、街道)党政领导成员实行问责,适用本规定。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 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及时将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的有关 问责材料归入其个人档案,并且将执行情况报告问责决定机关,回复问责
对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领 导人员实行问责,参照本规定执行。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 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通知》(中发〔2008〕9号)的 有关要求,规范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交易行为和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维护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现就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 题专项治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治理工程建设领域中存在 的问题,工程建设市场不断健全,监管体制日益完善,钱权交易、商业贿 赂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必须清醒地 看到,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依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一是一些领导干部利用 职权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索贿受贿; 二是一些部门违法违规决策上马项目 和审批规划,违法违规审批和出让土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提高建筑容 积率;三是一些招标人和投标人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转包和 违法分包;四是一些招标代理机构违规操作,有的专家评标不公正;五是 一些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违规征地拆迁、损
害群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质量和安全责任不落实;六是一些地方违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乱上项目,存在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和威 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 “豆腐渣” 工程。上述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妨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 谐稳定,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为此,中央决定,用2年左右的时间,集中 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采取措施,加大治理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 原则,推动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促进工程建设项目高效、安全、廉洁运行,保证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
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科 学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二、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阶段性目标
(一)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 环节改革、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等任务,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项 目为重点,以改革创新、科学务实的精神,坚持围绕中心、统筹协调,标 本兼治、惩防并举,坚持集中治理与加强日常监管相结合,着力解决工程 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经济社会又 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主要任务 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促进招标投标市场健康发展; 进一步落实 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进一步推进决策和规划管理工作公开透明,确保规划和项目审批依法实 施;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行政行为、市场行为更加规范;进一步深 化有关体制机制制度改革,建立规范的工程建设市场体系; 进一步落实工 程建设质量和安全责任制,确保建设安全。
(三)阶段性目标 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交易活动依法透明运行,统一规范的工程建设有形 市场建立健全,互联互通的诚信体系初步建立,法律法规制度比较完善,相关改革不断深化,工程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领导干 部违法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的行为受到严肃查处,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 势头得到进一步遏制。
三、治理工作的重点和主要措施
(一)认真进行排查,找准突出问题 认真进行排查,深入开展自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6
认真查找项目决策、城乡规划审批、项目核准、土地审批和出让、环境评 价、勘察设计和工程招标投标、征地拆迁、物资采购、资金拨付和使用、施工监理、工程质量、工程建设实施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存在的突出问 题。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开展自查,摸清存在问题的底数,掌握涉及问 题单位和人员的基本情况。深刻分析原因。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从主观认识、法规制度、权 力制约、行政监管、市场环境等方面,分析产生的根源,查找存在的漏洞 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明确治理工作的目标和责任要求,增强治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实效性。严肃自查纪律。对不认真自查的地方和部门,要加强督导;对拒不自 查、掩盖问题或弄虚作假的,要严肃处理。对自查出的违纪问题,要根据 情节轻重、影响大小等作出处理。对虽有问题但能主动认识和纠正的,可 以按照有关规定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各地区各部门要将自查情况书面 报告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适时对自查 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二)加大监管力度,增强监管效果 加大监管力度,增强监管效果 突出监管重点。着重加强项目建设程序的监管,严格执行投资项目审 批、核准、备案管理程序,规范项目决策,科学确定项目规模、工程造价 和标准,认真落实开工报告制度、施工许可证制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确保工程项目审批和建设依法合规、公开透明运行。着重加强对招标投标 活动的监管,规范招标方式确
定、招标文件编制、资格审查、标段划分、评标定标、招标代理等行为,改进和完善评标办法,确保招标投标活动公 开、公平、公正。着重加强土地、矿产供应及开发利用情况的监管,完善 土地及矿业权审批、供应、使用等管理的综合监管平台。着重加强控制性 详细规划制定和实施监管,严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着重 加强项目建设实施过程监管,严格依法征地拆迁,坚持合理工期、合理标 价、合理标段,严格合同订立和履约,规范设计变更,科学组织施工,加 强资金管理,控制建设成本,禁止转包和违法分包。着重加强工程质量与
安全监管,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质量与安全 管理法规制度,明确质量标准,细化安全措施,强化施工监理,防止重、特大质量与安全事故的发生。落实监管职责。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监管,认真 履行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和实施效果等方面 的职责。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和 城乡建设、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对项目决 策、资金安排和管理、土地及矿业权审批和出让、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 响评价、城乡规划审批、安全生产等环节的行政管理职责。发展改革、工 业和信息化、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铁道、水利、电监等部门要按 照职责分工,重点做好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财政、审计部门要重点做 好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规范、高效、安全、廉洁使用。对因监管不力、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以及行政过 失等失职渎职行为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 的责任。创新监管方式。充分发挥招标投标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健全招标 投标行政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对招标投标从业机构和人员 的规范管理。加大工程建设项目行政执法力度。组织实施对政府重大投资 项目的跟踪审计。积极推进项目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和扁平化管理。发挥工程监理机构的专业监督作用,加强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生产的过程 监管。推行管理骨干基本固定、劳务用工相对灵活、职责明确、高效运作 的劳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的舆论 监督和社会监督。
(三)深化体制改革,创新机制制度 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改革步伐。加强重大项目决策管理,推行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发布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抓紧研究起草政府投资 条例、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继续做好《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贯彻实施工作,加快编制完成行业标准文件,实现招标
投标规则统一。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强工程项目政府采购 管理。科学编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严格 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审批管理。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 法,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的 执行力和落实度。加强市场建设。按照政府建立、规范管理、公共服务、公平交易的原 则,坚持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整合和利用好 各类有形建筑和建设市场资源,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工程建设有形市场,为工程交易提供场所,为交易各方提供服务,为信息发布提供平台,为政 府监管提供条件。按规定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要实行统一进场、集中 交易、行业监管、行政监察。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土地、矿业权等要素市 场,大力推进土地市场、矿业权市场建设,探索显化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 转让市场的有效形式,规范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市场交易行为。充分利用 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积极推行电子化招标投标。加强评标专家库管 理,提高专家的职业道德水平。制定全国统一的评标专家分类标准和专家 管理办法。加强中介组织管理,严格土地使用权、矿业权价格评估的监管,规范招标代理行为。健全诚信体系。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信誉评价、项目考核、合同履约、黑名单等市场信用记录,整合有关部门和行业
信用信息资源,建立综合性 数据库。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平台,逐步形成全国互联互通的工程建设领域 诚信体系,实现全行业诚信信息共建共享,并将相关信用信息纳入全国统 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严格 市场准入。
(四)加大办案力度,坚决惩治腐败 加大办案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要坚决查办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案件,发现 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重点查办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 职权插手干预城乡规划审批、招标投标、土地审批和出让以谋取私利甚至 索贿受贿的大案要案。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审批立项,规避和虚假招标,非
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擅自变更规划和设计、改变土地用途和提高容积 率,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等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查处在工程项目规划、立项 审批中因违反决策程序或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案件。依 法查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严肃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既要坚决惩处受 贿行为,又要严厉惩处行贿行为。坚决杜绝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的行为。积极拓宽案源渠道。充分发挥各级纪检监察、司法、审计等机关和部 门信访举报系统的作用,形成有效的举报投诉网络,健全举报投诉处理机 制。注重在审计、财政监察、项目稽察、执法监察、专项检查、案件调查 和新闻媒体报道中发现案件线索,深挖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背后的腐 败问题。健全办案协调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审计部门和金融 机构等要加强协作配合,完善情况通报、案件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 共享机制,形成查办案件的合力。对涉嫌犯罪案件,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依法查处。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深入剖析大案要案,严肃开展 警示教育,认真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做到查处一起 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
四、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成立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央纪委牵 头,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监察 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工商总局、安 全监管总局、国务院法制办、电监会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治理工作作为一项 重要任务列入工作日程,认真完成职责范围内的任务。各职能部门主要领 导同志负总责,确定1名领导同志具体负责,落实责任分工。各级纪检监 察机关要加强组织协调,会同有关部门作出总体部署,搞好任务分解,推 动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沟通情况,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本意见的具体方案,确
定治理重点,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进度、方式方法和时间要求。要深入排 查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完善体制机制制度,分阶段、有步骤地落实好专 项治理工作的各项任务。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适 时组织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抽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专项治理工作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 动相结合,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 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将专项治理工作与治理商业贿赂 工作相结合,依法查处工程建设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进一步规范市场秩 序,维护公平竞争。要将专项治理工作与推进政务公开相结合,利用政府 门户网站建立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平台,向社会公示项目建设相关信息,明 确审批流程,及时公布审批结果,实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要将专项治理 工作与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相结合,大力加强部门和行业作风建 设,着力解决工程建设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开展分类指导,督促工作落实。要加强调查研究,注意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总结经验,推动工作。对组织领导不到位、方法措施不得力、治理效果不明显的地方、部门和单 位要提出整改要求,重点督查,限期整改,确保治理工作达到预期目标。11
第五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促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
第三条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党政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章问责的情形、方式及适用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一)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二)因工作失职,致使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三)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不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四)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
(五)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
(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七)其他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等失职行为的。
第六条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出现问题的,按照《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
第七条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分为: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
第八条党政领导干部具有本规定第五条所列情形,并且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干扰、阻碍问责调查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三)对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陷害的;
(四)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第九条党政领导干部具有本规定第五条所列情形,并且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二)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
第十条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贯表现、特长等情况,由党委(党组)、政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酌情安排适当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后如果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除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外,还应当征求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意见。
第三章实行问责的程序
第十一条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履行本规定中的有关职责。
第十二条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对因检举、控告、处理重大事故事件、查办案件、审计或者其他方式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
(二)对在干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
(三)问责决定机关可以根据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提出的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
(四)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相关事宜,或者由问责决定机关责成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事宜。
第十三条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提出问责建议,应当同时向问责决定机关提供有关事实材料和情况说明,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四条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
第十五条对于事实清楚、不需要进行问责调查的,问责决定机关可以直接作出问责决定。
第十六条问责决定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党政领导干部作出的问责决定,应当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第十七条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应当制作《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由负责调查的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代问责决定机关草拟。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应当写明问责事实、问责依据、问责方式、批准机关、生效时间、当事人的申诉期限及受理机关等。作出责令公开道歉决定的,还应当写明公开道歉的方式、范围等。
第十八条《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本人及其所在单位。
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应当派专人与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谈话,做好其思想工作,督促其做好工作交接等后续工作。
第十九条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及时将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的有关问责材料归入其个人档案,并且将执行情况报告问责决定机关,回复问责建议机关。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情况应当报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问责决定一般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一条对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人员实行问责,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二十二条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书面申诉。问责决定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
第二十三条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对乡(镇、街道)党政领导成员实行问责,适用本规定。
对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领导人员实行问责,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本规定由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