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令狐冲的人生哲学
令狐冲的人生哲学
令狐冲的人生哲学
【摘要】令狐冲是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人物,是金庸最喜欢的角色之一,也是读者特别喜欢的角色之一。本文通过多次通读《笑傲江湖》小说,以及分别观看不同版本的《笑傲江湖》电视剧,从令狐冲的为人处世方式,分析令狐冲的人生哲学。
【关键字】令狐冲 哲学 金庸 笑傲江湖
金庸的《笑傲江湖》小说以辟邪剑谱为明线,令狐冲从华山派大弟子到归隐为暗线,展现了一个血雨腥风的江湖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以少林武当、五岳剑派为代表的正派组织,也有以日月神教为代表的反派团体。正派与反派之间相互倾轧,正派内部也纷争不断。
令狐冲深处江湖乱世,遭遇种种变故,又屡次化险为夷,在其经历了种种波折,见识了江湖中的恩恩怨怨,面对江湖中的打打杀杀,越来越厌倦江湖中的杀戮,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不问世事。令狐冲在闯荡江湖中,因为其特有的为人处世方式,或者说正是因为令狐冲的人生哲学,才让其在这变化莫测的世界里,顺利退隐江湖。放荡不羁
令狐冲的出场就给人一种放荡不羁的形象,在酒肆里,嗜酒如命地饮酒。幸亏华山派不像少林派,少林派是不允许饮酒的。当然,即使华山派不允许饮酒,估计令狐冲依旧不守规矩,照饮不误。就如在回雁楼与田伯光斗酒,为了逼走仪琳师妹,不顾门规,笑言“遇到尼姑,逢赌必输!”,嘲笑青城派的武功“屁股朝后平沙落雁式”。为此还成为了令狐冲被岳不群罚上思过崖的借口。当刘正风与曲洋重伤之际,曲洋不得不将《笑傲江湖》曲谱托付令狐冲,面对刘正风和曲洋称为五岳公敌之时,令狐冲欣然接受曲洋的委托,留下了左冷禅与岳不群言其勾结魔教的骂名。在田伯光带酒上思过崖,求其下山之时,令狐冲屡次耍赖与其斗剑,惹得田伯光也相当无奈。
任盈盈为了救令狐冲,孤身背负令狐冲上少林,宁可木鱼青灯为伴,也要请方丈救令狐冲性命。任盈盈的真情相待,并没有因为任盈盈圣姑的身份就让令狐冲避而远之,而是不顾武林正派的唾骂和编造的臭名,毅然带领群雄围攻少林寺,在少林寺苦寻无果的情况下,又独返少林。巧遇少林武当和五岳剑派围堵任我行、向问天和任盈盈等人,令狐冲毫不畏惧地充当任我行的生力军,救走任我行、向问天、任盈盈等人,并为任我行疗伤。最后,甚至帮助任我行刺杀东方不败。正派与魔教泾渭分明的江湖,只有令狐冲才敢如此之奋不顾身。
也许正是令狐冲这种不拘泥的随性的性格很符合风清扬的胃口,方得风清扬的独孤九剑的真传,也才有可能领悟独孤九剑的奥妙之处。更让风清扬称赞得此徒孙,独孤九剑有传人,死而无憾矣。2 正义凌然
虽然令狐冲给人一种黑白不分,正邪不分,结交旁门左道,但是令狐冲的内心当中拥有自己的正义。
在嵩山派高手费彬诛杀刘正风曲洋之时,令狐冲却出言提刘正风和曲洋维护,宁死保护刘正风和曲洋。在他心中,刘正风和曲洋本身就是厌恶了江湖的厮杀,想退隐江湖,研究曲谱为乐,既已如此,为何不成人之美,让其全身而退呢。
从衡山回到华山后,令狐冲被罚上思过崖面壁一年,此时却遇田伯光采用调虎离山之计,引开岳不群夫妇,上山要请令狐冲下山去见仪琳。令狐冲与其共饮之后,即言明立场,宁死不与其下山,屡次耍赖与其斗剑。最后再风清扬的指点之下,胜过了田伯光,却没有将田伯光诛杀,而是为报以田伯光屡次不杀之恩,放其下山逃离,为此还受到岳不群的责备。
在田伯光下山后,莫名其妙的被桃谷六仙输入六种真气,不光内功全失,还身受重伤。岳灵珊见其重伤不忍,从岳不群手中偷得紫霞神功,可令狐冲宁死不练紫霞神功,反而点穴陆大有,匆匆逃离。
后来二十八铺救助恒山派,带领群雄大闹少林寺,面对任我行的威胁,宁死不入日月神教,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其心中的那种有别于所谓正派的特有的正义凌然。遵守信义
《笑傲江湖》曲谱最终能得以流传,令狐冲功不可没,完成了曲洋的遗愿。这是令狐冲遵守信义的最好体现。
此外,面对岳不群的猜忌,以及林平之的疑虑,令狐冲始终没有将风清扬传授其独孤九剑之事相告,宁可自己喊冤受苦,百口难辨。甚至面对其最心爱的人--岳灵珊的不信任,令狐冲依旧默默忍受,绝不忘记当日对风清扬的承诺。
在承受内伤的痛苦之时,方正大师计划以易筋经相授,其却不顾以被岳不群抛弃的现实,绝不改投少林派门下。虽然在当前的环境里,即是身不由己,又是得到少林派的赏识,令狐冲依旧不忘本,毅然拒绝了少林方丈大师的好意,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也不改变自己对华山派的忠诚。
定逸师太遭遇不测,英明地留下了让令狐冲当掌门的遗嘱,令狐冲虽然百般不情愿去当尼姑的头目,去接受恒山派的约束,更不愿意改投恒山门下,但是依旧接受了定逸师太的遗命,好不情愿地当上了恒山派掌门,带领恒山派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岳灵珊的抛弃,依旧没有改变令狐冲对其的情谊,在林平之将岳灵珊杀害后,其怒气冲天,非常想将林平之诛杀,为岳灵珊报仇雪恨。怎奈何岳灵珊却不允许其杀害林平之,反而请他好好保护好林平之。令狐冲很无奈,但出于对岳灵珊的尊重,最终给林平之安排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归宿。
令狐冲言必行,行必果。因此,才在行走江湖中,颇受人敬佩,也屡次得到贵人高抬贵手,亦或高人相助,屡屡化险为夷。4 尊师敬长
令狐冲一点也没想到,早已将自己终生都托付到了华山派,却出人意料的成为了华山派弃徒。令狐冲是又痛苦,有无奈,但其重回华山派的梦想一直未泯,即使有武林泰斗少林派相邀,又有恒山派掌门之位,还有日月神教副教主的高位。
虽然岳不群将其抛弃,但是其却依旧不忘师恩。每次见到岳不群,依旧不顾岳不群的脸色,上前问候。即使有时迫于形势,不得不兵刃相见,令狐冲也是屡屡只守不攻,甚至打不还手。在少林寺比剑过程中,面对岳不群的挑衅,令狐冲很无奈,也只得只守不攻。也正是由于其尊师的性格,在嵩山五岳剑派合并之时,被岳不群利用其尊师的性格,使其间接应允了五岳剑派合并。
令狐冲不光敬重自己门派的长辈,对其他剑派的前辈也是礼遇有加。在其与武当掌门冲虚道长比武大胜以后,对冲虚依旧相当敬重,而没有将冲虚道长当做手下败将。在带领群雄围攻少林寺之时,敬重少林方丈,没有将少林寺百年基业摧毁。也正是如此,当令狐冲当上恒山掌门之后,方正大师和冲虚道长亲自上恒山道贺,在恒山遭遇日月神教围攻之时,方正大师和冲虚道长又亲临协助抗敌,又在令狐冲在身受吸星大法困扰之时,假托风清扬口诀,将易筋经倾囊相授。豁达豪爽
令狐冲生性豁达豪爽,随和,平易近人,深得江湖侠士敬重,江湖侠士也愿意与其结交。圣姑手下的一帮人等,献殷勤,一路送礼送药,提供治病奇方,令狐冲不因为其为旁门左道而有所顾忌,反而坦然接受,并乐意与其结交。最后才能成为盟主,带领群雄围攻少林,保全了少林的百年基业,而后当上恒山掌门,群雄又集体投奔,摆脱了“尼姑头”之嫌。
被罚上思过崖一年,他毫不懊悔,甘心接受惩罚。田伯光上山邀其下山未果,以死相逼,其视死如归,毫不畏惧。平一指给其看病,令狐冲见其有难色,反劝其勿用挂念,多活几天和少活几天差别不大。少林方正大师劝其改投少林派,其也不顾生命的安危,坦然拒绝。任我行的威逼利诱,更是改变不了令狐冲的随性。
面对死亡,令狐冲总是那么豁达,完全没有苟且偷生之念。以诚待人
在岳不群的严令下,令狐冲宁可自受一剑,也不肯杀田伯光,更是由于有违师命,不肯杀害魔教圣姑任盈盈而被逐出师门。虽然令狐冲知道尊师的重要,但是其更明白要以诚待人。
田伯光已经由于对令狐冲的敬佩,答应了改邪归正,他也就没有了杀田伯光的理由,反而更该肝胆相照。
任盈盈对其痴心一片,天下皆知,其更是难下其手。况且任盈盈数次救其出险境,甚至负其上山,一命换一命。
在梅庄比武时,令狐冲对自己内功全失,坦诚告知梅庄四友,无惧梅庄四友加害,甚至愿意将梅庄四友所爱之物无偿赠送。
在嵩山派要侮辱师娘时,深知自己重伤未愈,无法运功,冒着生命危险,拼下自己最后一口气,采用独孤九剑,一剑刺瞎八人双目,保全了师娘的名声。
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令狐冲终究秉承以诚待人,赢得了江湖侠士的追捧和信任。
当然,也正是因为令狐冲以诚待人的性格,被向问天以利用,救出了任我行,虽然非令狐冲所愿,却也是天意难违,但始终与任我行保持一定的距离。机智灵敏
令狐冲不管有勇,而且机智灵敏,这也是其屡屡渡过难关的原因之一。
令狐冲在救仪琳之时,打不过田伯光,首先采用声东击西的方式,引走田伯光。后又与田伯光斗酒,以坐着打为名,拖住田伯光,激走仪琳。罗人桀趁人之危,欲侮辱令狐冲,令狐冲却佯装传遗嘱,迫使罗人桀在毫无防备之下,被令狐冲一剑刺死。
在跟踪到木高峰劫持了林震南夫妇,却又无力与木高峰一决高下,其只好与仪琳联合,狐假虎威,吓走了木高峰。
思过崖与田伯光斗剑,令狐冲斗其不过,频繁到洞中修习新武功,采用耍赖的方式与田伯光周旋到底。
在圣姑任盈盈传下号令之后,令狐冲行走江湖多多不便,故乔装将军,逃避眼线,假手数次救恒山于危难之中。
为了帮助不戒和尚找回妻子,令狐冲授以“奇招”,完成了不戒和尚多年的心愿。令狐冲的机智灵敏为其闯荡江湖提供了许多生机。结语
本文从令狐冲的放荡不羁、正义凌然、遵守信义、尊师敬长、豁达豪爽、以诚待人、机智灵敏等方面,以举例子的方式,对令狐冲的人生哲学做了描述。虽然不能展示出令狐冲为人处世的全貌,但是一定程度上使我们认识了令狐冲这个小说中的人物。令狐冲这种特有的生活性格,促使其能在十面埋伏的江湖中,变故无数,却得以全身而退,诠释了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奥秘。
第二篇:我看令狐冲作文
我看令狐冲作文
文/王清清[杭州高级中学高三]
昨晚做了一个关于《笑傲江湖》的站,取名“自由之旅”。满脑子都是书中人物,想象自己被令狐冲和任盈盈如海潮般的琴箫合奏涤荡着心灵,我试图踏人令狐冲的心门。
再次看完电视剧《笑傲江湖》后,我再也不能抑制地买了原著来读。当读到“令狐冲虽识字不多”时,心中颇多失望:因为根据电视剧中的形象揣测,我原以为他一定已饱读诗书,博闻强识。只有这样的“理论基础”,才能支撑起他义薄云天、自由潇洒的形象。可当读完全篇,合上书闭目遐想时,我才体会到,在此之前,我还没有深刻理解这个人物。至少,我是把从电视剧中看到的令狐冲的性格太概念化了。
以我们现在的审美观点审视,当提及一些值得称道的个人优秀品行时,往往用“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出身名门”等等来做一下注脚,似乎只有这样才来得名正言顺、理直气壮。
但令狐冲不一样,他的美好品格诸如有情有义、豪爽豁达,诸如带有不能相濡以沫则不若相忘于江湖的特立独行的洒脱思想不是靠韦编三绝、渎书破万卷或老师言传身教熏陶出来的。他的这些品性源于人性自身的美,源于灵秀自然的赋予,是不可多得的天地造化。这让我很容易地想到了《边城》里的翠翠,令狐冲和她一样,是种与“修养”“文化”“学识”隔绝的美的特例,是造物主最为得意的原汁原味的杰出作品。
书末写道:令狐冲与任盈盈合奏《笑傲江湖》曲的时候,来客中大多外行也听出了非凡的气势和常人所不能及的精神境界。我领悟到,《笑》非一般的古琴曲,那是自由人格的一曲凝结和升华。即使指法非常娴熟,若没有到达此曲所要求的旷达心境,没有足够精神境界与之共鸣,是万万演奏不出来的。而令狐冲有一种自由浪子的心境,有用生命去体悟这曲子的思想,因而才将自己与曲子融合得如此完美。此时此刻,令狐冲的剑法已登峰造极,但他笑傲江湖的资本绝不是盖世的武功,而是自由的灵魂。拥有自由豁达精神的他才能真正笑傲一切纷扰,笑傲人生。
由此,也许我们可以说文化修养、思想品德的极致是精神。有些人死读书,学了一辈子都可能只是一介庸碌愚夫,找不到自己精神的真正皈依,反而凶此被牵绊;而有些人即使少读甚至不读书,但他们的兰心蕙质很容易让他们在生活中找到精神支点,并与自己的生命融合,指导言行,又外化为气质上的文质彬彬——真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不是造化所赐吗?
令狐冲识字不多,客观原因是他身在江湖。武林中人不会有谁在意他们心中的英雄学识如何,他们关心的是令狐冲的剑术、气功能使他位列几流,他的义薄云天和特立独行能使江湖中上演怎样波澜壮阔、感人肺腑的传奇——同时他们更关心自己的武功要精进,在江湖上的名节要正大。
但令狐冲和其他人不一样。他在意的只是尽力保护身边的人不受伤害,自己做什么事情则要无愧于心。令狐冲这种朴素的情怀正是他灵魂中最瑰丽的地方,也是成就他光辉品行的最重要因素。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正是令狐冲不去刻意追求什么,才体现了自己人生的本真,才成就了他的澄净灵魂和在江湖中让人刮目相看的“遗世独立”。
有人说,令狐冲的自由豁达是因为他识字不多,斯文体面、礼义廉耻之类的束缚少,他的自由天性也因之得以完整体现,如开在深谷中一簇幽兰,圣洁地绽放。我深以为然。常人的一生常被世俗“理想”所统治,到处充斥着对功名利禄“美好人生”的追求。而令狐冲的不知礼仪(或者说敢于冲破束缚),恰给了他一种不分邪教、正派、贵贱的思想空间,恰使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名门正派与旁门左道他都没有真正皈依哪方,他所皈依的只是自己心中的是非标准和自由思想。
除了自由精神,令狐冲与任盈盈的和谐也深深感动了我。他们的合奏是曲洋、刘正风精神的延续与升华。前者因溘然逝去而显得粗粝苍凉,后者因为有爱相随,则显得和谐与细腻。然而,合上《笑傲江湖》,把眼光投向纷纭的现实,我们又能从何处寻到令狐冲这样的人或这种思想的蛛丝马迹?很喜欢黄霑先生的《沧海一声笑》,让人觉得蛮有《笑傲江湖》的个中味道。于是,我把黄霑先生的这支曲子作为背景音乐放在这个名为“自由之旅”的站上,同时,又不禁遗憾黄霑先生也远离我们多年了。《笑傲江湖》也好,《沧海一声笑》也好,恐怕都要成为遥远的绝响,我们只能在依稀的憧憬中去体会这种美好了。
第三篇:人生哲学
1.思维模式的转变是最根本的转变。思想没变,人没变。人和人的差异,在思想上。
2.哲学原意是“爱”与“智”哲学的英文叫做 Philosophy,这个字源于希腊文,是由希腊文中的Philia和Sophia这两个字所合成的,意思是“爱智”——追求智慧。Sophia是“智慧”的意思。“爱”这个字在希腊文中有三种写法,Philia、Eros、Agape为代表,三种不同情怀。Eros是指“情爱”,代表一种出于本能的感性冲动及浪漫的情怀,它是人类与神俱有的。Philia则是“友爱”。Agape代表了“博爱”,也就是宗教里面所讲的无私的爱。3.爱智要保持心灵开放,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
4.真正的智慧来自生命的试炼,每个人都需要哲学。研究哲学的基本习惯:凡事保持好奇。哲学性的思维:理性的反省。
5.对哲学的基本描述:培养智慧--“智慧”有两大特点:完整、根本(发现真理、印证价值)
6.帕斯卡尔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维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它;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它于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它,人却仍然要比致它于死命的东西更为高贵;因为它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一无所知。„„因而,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我们能思维。
7.哲学性思维(理性反思):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活动。反思原是一个光学原理,本意是“光线折射”,通常被译为“反射”,表明我们在思维中借助感性对象,以反过来追溯它之所以产生的根源。
8.哲学反思的特性:(1)超验性。指哲学反思活动的超越经验的性质。即哲学反思不是直接地关于经验对象的思考,其直接对象是关于经验对象的思想。(2)批判性。指哲学反思对“思想”的否定性的思考方式,或者说,把“思想”作为“问题”予以追究和审讯的思考方式。(3)综合性。指哲学的批判性反思是通过各种思想的相互撞击和“对话”而实现的。(4)前提性。指哲学的反思是对思想的各种“前提”的批判,而不是一般所理解的对思想的“内容”的批判。思想的前提,就是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也就是思想构成自己的逻辑支点。9.逻辑(运思的规则):逻辑是运思的规则,规则是客观的,人一旦开始思考,就会希望能够合乎逻辑。传统逻辑的内容: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是指我们平常使用的名词,譬如太阳、月亮、花、草、树木。任何可以想得出的来的名词,都称为概念。需要区分意义、意象。前者比较客观,后者则是每个人在内心对某个概念所产生的感受及印象。
10.语言的有效性: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表达的效应,表达需要具有明确、一致、普遍这三项条件。*明确,是指使用语言的时候,字义与文法必须非常清楚。这是语言表达的第一要素。*一致,即要求使用语言的每个人都要同意,或者说遵循相同的规则。*普遍,即要求除了意思要一致之外,还要同一地区所有的人都去使用。
11.语言的类型:我们经常使用的语言可以分为三种:直述、比喻、价值。直述语句就是直接叙述,也就是把看到的东西,或是想要表达的东西直接说出来。比喻语句就是使用一些象征来表达意涵。
价值语句,指相同语句因为“主体”和对象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12打破四种假象:近代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念,叫做“打破假象”。意思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假象或偶像,这些偶像会竖立在我们前面,使人无法从事正确的思考。培根认为我们要打破的假象有四种:种族、洞穴、市场、剧场。**剧场假象:是指有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这在哲学和宗教领域中可以找到许多例子。许多人一旦接受一套哲学或一种宗教信仰,就好像接受一出舞台剧,全套搬演出来,从此以后认为人生就是这样,这就叫剧场假象。
13.n我们将从古希腊、中世纪,以及近代欧洲三个阶段进行讨论,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人性观。这体现出西方文化历史演进的脉络。
n第一阶段:古希腊时期,偏向从“人的现状”看人性的问题,亦即就一个人具体的生命有什么样的能力、表现、要求等,进行探索。n第二阶段:中世纪时期,以基督教为主,人们的思想都与宗教有关,所以从“人的起源”来看问题,亦即相信人是上帝造的。这给人性一个很清楚的轮廓。n第三阶段:近代欧洲时期,所关注的问题是“人的生命特色”,探讨“人应当往哪里发展”。
14.n谈到希腊思想,我们要参考三种观点,分别是荷马史诗、德尔斐神谕、亚里士多德哲学。n.荷马史诗:能够=应该=必然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公元前873年生。相传记述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代表作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
荷马史诗中对人性的了解,基本上是一个“能够=应该=必然”的公式。
n“能够=应该”是指,只要我能够做到,就应该去做。如果我能够攻下一座城池,那么就应该去攻占它,否则我的这种能力就是无所谓的、不能落实的。换言之,上天赋予我们这么大的能力,就是要我把它展示出来。
n而“必然”则代表命运,我能够攻下这座城池,我就应当攻占它并且,命运必然规定我要攻占n“能够=应该=必然”n这种观点反映出强权就是公理的思考模式。n这种想法是比较原始的,反映出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以能力为主的互动方式,而这能力又可以延伸为权力和暴力。
15.人类的生命特色与未来发展——近代世界:西方从中世纪跨入近代世界,是一个急剧的演变过程。西方人在思想上经历了一连串的震撼,无异于一次次革命。在宇宙观上,出现了天文学革命;生命观上,出现了进化论;在社会政治上,出现了个人自由和革命的思想;在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
16.从达尔文到柏格森: 在达尔文的理论流行之后,在法国出现了一位哲学家——柏格森(1859-1941),他把进化论修改为创化论。所谓的创化,就是把创造和进化二者结合起来,认为整个宇宙都是具有生命,甚至它本身就是一个生命,而生命一定要发展。
17人往哪里去?任何能量变成热量之后,就不能完全回收(或者说不能再起作用),因此一个封闭系统中的能量会慢慢消耗掉,然后整个系统会陷入混乱而瓦解消灭,这称为熵(entropy)。有些人把熵译为“能趋疲”,亦即能量会趋于疲乏。德日进(1881~1955),法国哲学家,神学家,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代表作有《人的现象》、《人的未来》和《神的氛围》等。
18.主体自觉:n人类跨越了反省的门槛之后,就应该要为自己的未来作决定。要决定未来,首先要让全体人类团结起来。这并非空想,因为人类受到共同威胁的时候就会团结起来。n事实上,人类的共同威胁一直存在,这个威胁就是命运。但是这个命运还不大明显,所以一般人无法有所警觉。能够使命运明显化的就是外来威胁,例如,自然灾害、社会危机、经济困境、环境恶化、外星人攻击。面对困境,只要人类愿意思考,就可以找到一条出路,而能够让人类文明永远存在下去。
19.希腊悲剧作者三大代表:1.埃斯库罗斯2.索福克勒斯3.欧里庇得斯
埃斯库罗斯他是第一位著名的希腊悲剧作家,代表作为《普罗米修斯》。关于埃斯库罗斯的死亡,法国作家蒙田曾说:他因一座房子快要倒塌躲到空地上,而幸免于死;一块龟壳从一只飞鹰的爪子中坠落,却将他砸死了。存在主义的影响力可以说历久弥新,这是因为其中某些见解,无论是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对人类都有相当明确的启发性。我们分别介绍先驱人物——克尔凯郭尔、尼采,以及代表人物——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萨特、加缪。20.人生有三种绝望:不知道有自我、不愿意有自我、不能够有自我
“绝望”,不是一般人谈到的绝望,而是一种内心的体验,无关乎外在目标的达成与否。
(1.不知道有自我:这种绝望是指,一个人在世界上奋斗了许久,却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人生无“我”,忙碌一生,最后一场空。
(2.不愿意有自我:当一个人发现自我以后,接下来必须问“愿不愿意有自我?”有些人发现自我以后,却不愿意有自我,因为要独自面对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了的自我,就意味着人必须开始自己负责,而为自己负责的压力是非常沉重的。(3.不能够有自我:如果一个人愿意成为自我,努力做一个真诚的人,最后却发现不能够成为自我,不能够有自我,这时候常会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而必须走很长的路来实现自我,因此会感到非常绝望。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是非常孤单的,而坚持下去是否会有好的结果,更是未知数。
21.苏格拉底:西方的典型哲学家,先研究自然哲学,后探讨人生问题,强调“未经省查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只要真正认识了德行的本质,就会自然走上善途。如何认识?经由反诘、对话、归纳、辩证等方法,发现自己无知,进而觉悟“知与德不分”,走上人生正途。生平没有著作,但是启发柏拉图写下《对话录》,由此影响世人极为深远。22.《尚书·洪范》:永恒哲学
周武王在公元1122年取代商朝成为天子后,拜访商朝遗贤箕子(商纣王的叔父),虚心请教一套“治国安民的常道次序”,箕子把答案推到更早的夏朝,大禹治水成功后上天赐给他“洪范九畴”由此可以治国安民,其中的核心理念就构成我们所谓的永恒哲学。“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忌;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一)五行:所谓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是人类在大自然中所常见的五种素朴的材质。“水向下渗透,火向上燃烧,木可以弯曲伸直,金可以随意屈伸,土可以生产百谷”,五行牵连着人类的五种味觉,分别是:咸、苦、酸、辛、甘。自然界的五行在人类的感觉与理解中,会显示特定的性质,由此提供了可利用的条件,让人类在文化上继续创造发展。
(二)敬用五事:五事是指人的五种本能,如“容貌、言语、视察、听受、思虑”。这些本能的表现有一定的要求。“容貌要恭敬,言语要有条理,视察要清楚,听受要聪敏,思虑要通达”。只要符合上述要求,则效果必佳,分别是:“表现严肃,办事顺利,明辨一切,谋事成功,成为圣人(古代的圣人是指无所不通的智者)”。这里所谈的是人类世界的基本条件,是期许人人由其特殊本能,表现恰到好处的作为,以便融入群体生活,共享幸福。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除了个人具备基本修养之外,需要国家层次的整体规划,否则无法保障其福祉。
(三)农用八政:农用八证之意是切实办好八政。八政是国家施政的八大领域,就是“管理粮食,管理财物,管理祭祀,管理住行,管理教育,管理司法,接待宾客,治理军务。”古人祭祀对象有三:天或上帝,自然神以及祖先。他代表宗教信仰的仪式,要让人民知道人生不是当下的刹那生灭,死亡也不是沦入未知的虚无。人类活在世间,借由定期的祭祀,可以与生命的大源、自然界的母体以及自己的祖先保持适当的关系。
(四)协用五纪:协用五纪之意是调和阴阳,要用五纪。阴阳是指自然界的动力而言,其变化显示于天象,作用于人间,所以要由“天官”来观察及记录有关“岁、月、日、星辰、历数”等五纪的一切细节。在农业社会,五纪直接影响人民的作息。
(五)建用皇极:“皇级”即是大中(至大谓之“皇”,至中谓之“极”),亦即最高正义或绝对正义的原则。这是整篇《洪范》的精神所在。人的社会向来不单纯,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各种有心或无意所造成的恩怨可谓层出不穷。因此,人人心中所期盼的正是“绝对的正义”。“无偏无陂,尊王之道;无有作恶,尊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天子”是天之子,相对的,即是“做民父母”,因为古人相信“天生烝民”(《诗·大雅》)。天子所推行的王道是以“大中”(绝对正义)为目标,亦即要让百姓对“善恶报应”这种正义要求得以实现。这无异于以政治来实践宗教的目的,人民活在变化多端的世间,不会丧失行善避恶的信心,对未来抱有美好的希望。这种理想就是“永恒哲学”的表现。
(六)乂用三德:三德是指:守正不阿,以刚致胜,以柔制胜。人际相处之道,正直是首要原则,妥善运用刚与柔。
(七)明用稽疑:一国之君若要明辨疑惑,必须使用各种方法。古代有卜与筮。卜是用龟壳卜卦,筮是用蓍草占卦。甲骨文即是古代卜卦的遗迹。有三种更加常用的方法,就是“国君”自己多加考虑,接着与执行政务的“卿士”商议,然后还须与“人民”大众商量。在古代民智未开时,天意对民意有很大影响力。如果担心天意受到国君操纵,则古人也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说法。
(八)念用庶征:人的思考必须根据外界各种现象。四季变化与气象,势必影响农作物生产,随之也影响人们的心绪与行动,进而干扰到社会与国家。要仔细考察“雨、晴、暖、寒、风”,若是五者不能调顺后果者是不幸的。
(九)向用五福,威用六极:用五种幸福引导人行善,用六种困苦警戒人为恶。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丑陋)、弱(懦弱)。这种说法是想以现世的遭遇来作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验证 以上九大范畴,足以建构一个国家,其中从自然材质谈到人类属性,从政务规划谈到天象规律,然后推出至高理想——皇极,以此作为国家的指导原则。于是我们有了一个像北极星一样的恒定之点,要将人生指向“大中”之体现。有此目标人生才不至于失望与落空。
第四篇:人生哲学
人生哲學
期末報告
資管2A
495710034
簡雅筠
ㄧ、問答題 1〃
分別解釋:
元-開始,亨-通暢,利-有益,貞-正道,這是乾的四德。
ㄧ起解釋:
『元亨利貞』意思是說『這是一個大吉利大亨通的卦,對你詢問的事情非常有利。』
『元亨利貞』是乾卦的『卦辭』。『卦辭』是判斷此卦吉凶的斷語。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會動念頭,但是自己的念頭不ㄧ定對,不對的就不實現。天不會出問題,因為當天出問題的時候它就不亨,始而不亨,當它不亨時就是不通,不通就沒人接受。如果只有我沒有你就不通,就像只有乾沒有坤,就不成立。
2〃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天道的變化,都有他ㄧ定的規律,而在天道運行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當每個人守好自己的本分,做到最好的自己,社會ㄧ定會相當的和諧。
3〃
『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每個人都盡了自己的本分,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而努力不放棄,只要不輕言放棄,努力都會得到回報,在人生中,它扮演了一個激勵、策勵的角色,最後努力的結果,『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6〃 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解釋:他終日的意思是白天,看到太陽的時候,日出而做,日入而息。
『終日乾乾,反復道也』終日乾乾,每天都在做『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事,而『反復道也』,就是跟著天地的道一下白天一下晚上,一下有,一下沒有,一下有太陽,一下沒太陽,這叫反復。因為每天都是這樣,一直出來、沒有,出來、沒有,也就是一天出來、沒有才能夠修道,如果它一直出來或者它一直不見了,也沒有什麼好修的,就是出來一下又回去,回去又出來,才有道可以修,這叫反復道。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天行晝夜一周為一日,健而無有止息,九三終日乾乾,日乾夕惕,與天行一樣沒有止息,故曰:『與時偕行』。
舉例:
天道是運作不息的,而道是一定是反復的,沒有反復就不是道,例如:白天作息,晚上的時候他就要警惕,警惕的時候包括兩件事,一個是反省,一個是檢討,檢討反省,然後策勵自己的未來;策勵第二天要做什麼,這個就是檢討反省。每天反覆的檢討與策勵自己,如果能這樣就無咎,所以每天都要警惕自己所作所為。
7〃 含義: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順上加順,直方大就是坤的道路是非常寬廣又直又大你要往哪個方向都可以,都是又直又大的康莊大道,不需要學習、不需要辛苦工作就能得到利益。
啟示:
人生道路往往都會有挫折,而這在說,人生過的平順又安穩,在哪方面都能得到很大的成就感,不過,沒有經過歷練的人生,雖然看似堅強,但也脆弱。
含義: 六五:『穿上黃色下裳,獲得大吉。』是說溫文謙順的美德自然蘊含在其中,然而不能總不發,時候適宜便要發,黃裳是說坤之柔順的美德已然表露,然而這美德不是虛假的,是有他的內在依據的,文其中,含而不露,待時而發。
啟示:
ㄧ個人沒有表現出他的才能,並不代表他真的就是如此而已,所以當對待人時,不要用眼睛所看見的去評斷一個人,要用心去感受它的內涵。
9〃
印象最深的是咸掛,因為這個掛真的非常的好,咸加上心就是感,用心去體會、感受,不要被外觀跟眼前所見的給蒙蔽,咸卦主要在講男女、夫妻方面的事,就像熱汽球求婚一樣,雖然好像看起來很蠢的行動,但卻是一種浪漫,男生要多做些這種浪漫的事,女生會更高興,這讓我們知道,不僅要知道愛,還要知道,如何使愛更愛,使愛精練。
二、易經真的是蠻妙的一堂課,從來沒想過要學習它,因為,它令人感覺起來很像很古老的東西ㄧ樣,想說與我不相干的東西,何必去學習,可是,上過之後,才發現,原來它不像我想像的一樣,或許是因為它的文言文讓我卻步,可是仔細
上過後,原來它其實也是很符合現代的,想法古老的不是它,而是我自己,是自己不懂得變通去轉換易經中的每個含義,讀過後才發現原來它也是很趕的尚流行的!!
三、我討論到的是咸卦,我覺得我們選到一個很好的題目,後來才知道咸卦加上一個『心』就是感,一開始還真想不到,知道後才發現道理,用心去感受,多麼讓人深感其受的一個卦,它講的男女之間,講到有些部分我很喜歡,像報告中舉例例子方面,告訴大家要懂得浪漫,感情會加溫,想不到用易經也可以道出如此的道理,人們深感其受。
四、人生並無法平安的過日子就好,有很多的挫折、絆腳石、榮耀、快樂、悲傷,這都是需要去承受的,與其說是自己的人生,倒不如說是大家的人生,因為,如果沒有了對方,那麼,意義或許不再那麼重要,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大家在一起^^~
第五篇:【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
一
为人处世
1、把自己当自己:我们首先要自尊自信,尊重自己的人格和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是别人尊重我们的基础和前提,但绝不能走向另一极端。自大和自负,否则物极一定生悲。
2、把别人当别人:理解配合,理解每个人都有其个性,别人就是别人而不是你,不可以己推人。尊重差异,配合别人,一个人的配合能力是其成熟的标志也是成功的筹码。
3、把自己当别人:反省调整,几乎所有人都以习惯性的心理心态去指责别人和改变别人,却很少去反省自己和调整改变自己。不妨时常把自己反为别人来指责和改变一下,尽管有时内心很痛苦,但成功和快乐的概率一定很高,因为人世间几乎没有不喜欢谦卑和自责的人。
4、把别人当自己: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人之本性相通,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而我们总以为我们自己是人而别人不是人,这是人性最大的误区。
二
管人的艺术
1、认同理念:这是一个组织长久永续共存和发展的前提,理念共识就是对同一事情是否持有一致的核心看法,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我们要重复重复在重复,直到团队认同,这是2000多年来很多信仰不衰的真谛。认同才会协同,这样就拥有一个团队了,否则就拥有多个团伙了
2、充满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事业。激情体现一个领导人及团队对所运作的组织所承载的事业的信念、执着、士气和忘我精神,只有激情才可能吸引更多的持久追随,只有激情才可能鼓动更多人冲撞各种挫折可困境,共同走向成功和喜悦的彼岸——我所遇到的优秀管理者莫不如此。
第1页,共3页
人生哲学
3、以身作则:行胜于言,领导表率的行动胜过千言万语,行为务必中正,行中则久,过偏则废。
4、把握重点:人生最有限的资源是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在管理中要明确重点,专注重点,克胜重点。大凡没有把握重点的人一定没有精彩的人生、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
5、计划明确:分解经营管理目标,制定具体行动步骤,常以周计划为周期推进任务,落实责任人和配合人,重要之事和紧急之事优先考虑。没有计划的行动是盲目的。
6、强化执行:有思路的就是英雄,但最伟大的是执行。执行能力基于组织能力,组织能力基于四个要素的体现和协同,包括组织架构、管理团队、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
7、跟踪督导:员工不会做领导交代的事,只会做领导检查的事。我们要不断地检查不断的指导不断地矫正我们部署的行为。以会议推动和现场推动为工具,以事实和数据分析差距,直到符合要求和标准。离开事实和数据的管理就不叫管理了。否则执行力永远是一句空话。
8、激励下属:鼓励是管理团队的核心要素。激励包括货币,激励和非货币激励,货币激励是给予员工薪水、奖金、福利、培训、股票和期权等。非货币激励(情绪激励)是给予员工晋升、尊重、信任、正直、公平、关怀、授权、氛围、机会、肯定、包容、理解、感恩、指导、重视、荣誉、希望、文化等。情绪成本是管理中的最大成本。
三
简单与复杂
把简单的事情看的复杂是迂;把复杂的事情看的简单是浮; 把简单的事情看的简单是明;把复杂的事情看的复杂是智。
第2页,共3页
人生哲学
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