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如果在三十岁以前,最迟在三十五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
“可什么又是不平凡呢?”
“比如所有那些成功人士。”
“具体说来。”
“就是,起码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起码要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吧?还起码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吧?”
“要有什么样的房,有什么样的车?在你看来,多少存款算数目可观呢?”
“这,我还没认真想过……”
以上,是我和一名大一男生的对话。那是一所著名的大学,我被邀作讲座。对话是在五六百人之间公开进行的。我觉得,他的话代表了不少学子的人生志向。
我已经忘记了我当时是怎么回答的。然此后我常思考一个人的平凡或不平凡,却是真的。
做一个平凡的人真的那么令人沮丧么?倘注定一生平凡,真的毋宁三十五岁以前自杀么?
我明白那大一男生的话只不过意味着一种“往高处走”的愿望,但我觉出了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时代,近十年来,一直所呈现着的种种文化倾向的流弊,那就是——在中国还只不过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阶段,在国人还不能真正过上小康生活的情况下,中国的当代文化,未免过分“热忱”地兜售所谓“不平凡”人生的招贴画了。
而最终,所谓不平凡的人的人生质量,在如此这般的文化那儿,差不多又总是被归结到如下几点——住着什么样的房子,开着什么样的车子,有着多少资产,于是社会给以怎样的敬意和地位,倘是男人,便娶了怎样怎样的女人……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也盛行过同样性质的文化倾向,体现于男人,那时叫“五子登科”,即房子、车子、位子、票子、女子。一个男人如果都追求到了,似乎就摆脱平凡了。在七八十年后的今天,这一倾向仿佛渐渐成为文化的主流。这一种文化理念的反复宣扬,折射着一种耐人寻味的逻辑——谁终于摆脱了平凡,谁理所当然地是当代英雄;谁依然平凡着甚至注定一生平凡,谁是狗熊。
一点儿也不夸大其词地说,此种文化倾向,www.xiexiebang.com是一种文化的反动倾向。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的下一代,如果他们普遍认为最远三十五岁以前不能摆脱平凡便莫如死掉算了,那是毫不奇怪的。
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平民们的某些下一代那儿,不畏死,而畏“平凡”了呢?
我联想到了曾与一位“另类”同行的交谈。我问他是怎么走上文学道路的,答曰:“为了出人头地。哪怕只比平凡的人们不平凡那么一点点,而文学之路是我唯一的途径。”见我怔愣,又说:“在中国,当普通百姓实在太难。”于是,我又联想到曾与一位美国朋友的交谈。她问我:“近年到中国,一次更加比一次感觉到,你们中国人心里好像都暗怕着什么。那是什么?”我说:“也许大家心里都在怕着一种平凡的东西。”她追问:“究竟是什么?”我说:“就是平凡之人的人生本身。”她惊讶地说:“太不可理解了,我们大多数美国人可倒是都挺愿意做平凡人,过平凡的日子,走完平凡的一生的。你们中国人真的认为平凡不好到应该与可怕的东西归在一起么?”我不禁长叹了一口气。我告诉她,国情不同,故所谓平凡之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不能相提并论。我说你是出身于几代中产阶级的人,所以你所指的平凡的人,当然是中产阶级人士。中产阶级在你们那儿是多数,平民反而是少数。你们的平凡的生活,是有房有车的生活。而一个人只要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那样的生活并不特别难。而在我们中国,那是不平凡人生的象征。
当时想到了本文开篇那名学子的话,不禁替平凡着、普通着的中国人,心生出种种悲凉。想那学子,必也出身于寒门;其父其母,必也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不然,断不至于对平凡那么恐慌。
当社会还无法满足普遍的平凡人的基本愿望时,文化最清醒的那一部分思想,应时时刻刻提醒社会来关注此点,而不是反过来用所谓不平凡人的种种生活方式刺激前者。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平凡而普通的人们,永远是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任何一个国家存在的意义,都首先是以他们的存在为存在的先决条件的。
一半以上不平凡的人皆出自平凡的人之间。
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同样的。
因而平凡的人们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成为不平凡的人们的心理基因。
倘文化暗示平凡的人们其实是失败的人们,这的确能使某些平凡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变成较为“不平凡”的人;而从广大的心理健康的、乐观的、豁达的、平凡的人们的阶层中,也能自然而然地产生较为“不平凡”的人们。
后一种“不平凡”的人们,综合素质将比前一种“不平凡”的人们方方面面都优良许多。因为他们之所以“不平凡”起来,并非由于害怕平凡。所以他们“不平凡”起来以后,也仍会觉得自己其实很平凡。
而一个由不平凡的人们都觉得自己其实很平凡的人们组成的国家,它的前途才真的是无量的。反之,若一个国家里有太多这样的人——只不过将在别国极平凡的人生的状态,当成在本国证明自己是成功者的样板,那么这个国家是患着虚热症的。
我们的文化,近年以各种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太多太多所谓“不平凡”的人士了,而且,最终对他们“不平凡”的评价总是会落在他们的资产和身价上。这是一种穷怕了的国家经历的文化方面的后遗症。
而文化如果不去关注和强调平凡者们的社会地位——尽管他们看上去很弱,似乎已不值得文化分心费神,那么,这样的文化,也就只有忙不迭地、不遗余力地去为“不平凡”的人们大唱赞歌了,并且在“较高级”的利益方面与他们联系在一起。于是眼睁睁不见他们之中某些人“不平凡”之可疑。
这乃是中国包括传媒在内的文化界,包括某些精英们在内的思想界的一种势利眼病……
第二篇:读梁晓声的《我们为什么对平凡的人生心怀恐惧?》
当我谈一篇文章时,我该谈些什么
——读梁晓声的《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此文可贵之处在于贴着地气,不是为写而写。
“如果在三十岁以前,最迟在三十五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
“可什么又是不平凡呢?”
“……”
乍看之下,会以为作者打算引用典型案例,批评社会风气,教导年轻人安于现状,不要好高骛远。但会发现作者笔锋突转,开始干实事儿——追查“不成功毋宁死”的原因,深挖“不做平凡人”的根源。原来年轻人之所以如此想,是“情有可原的”,社会环境如此。
阅读中,我依稀看见韩寒《青春》中,那个骑电动车上下班、每月挣2500块的青年;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中那个做深思状的学者……现实社会并不如前者那么悲观,叫人消极避世;也不像后者那么乐观,劝人大有可为。社会现实之所以现实,就是因为它很现实。现实就是不偏不倚,按照既有规律和逻辑亘久运行。
现在的公共知识分子和尚有人搭理的作家,可分为两种,一种视而不见,指鹿为马,一如既往地劝人从善、做良民;另一种是愤世嫉俗,和拥趸者一起骂人、骂政府。后者尤其吃香,因为大家都装了一肚子的怨气,骂骂人图个嘴上痛快,阿Q一下。梁晓声异于以上两类。他算是一个大腕儿了,就我所知他有三种身份,做过三件重要的事情:写“知青小说”、改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关注社会问题(他是全国政协委员)。从这些身份的转变,我能觉察到一位有责任心的作家的成熟轨迹,那就是越来越踏实,不流俗。他同时也具备这样的条件,理论功底自不用说,1977年复旦大学毕业生,经历过上山下乡,生活阅历也积淀得够厚。要说这些都是最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愿意说真话,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现实既不是冰冷,也不是炽热,而是温吞吞的,教人昏昏欲睡,却时时强迫自己警醒。有的人贴的太近看不清楚,有的人离得太远,不愿看清楚。只有一种人,保持适当距离,看得最清楚。
我本来是说一篇文章,结果成了关于作者的长长短短,这可能是我最想说的。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第三篇:平凡的世界 对苦难人生的感悟
平凡的世界 对苦难人生的感悟
在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恰好是我刚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于是乎顺便就将其写成作业了。平凡的世界一共有三卷,内容较多,现在梳理其其中的内容不免有些遗漏,所以就其中的主要人物的一些事来谈谈我的感想和以此而来的我对人生的一些看法。
无论年幼时候的我们多么的心高气傲,多么的志向远大,我们都不得不面对这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都只是那么那么的平凡。我们的存在没有伟大到可以改变世界,反而当我们消失时候,这个世界却没有任何影响和改变。这貌似是多么可悲的一个事实,我们不得承认:平凡,既生活的本色。
平凡的世界描述了黄土地上一个偏僻村子中的一家平凡的农民。他记录了这家人在七八十年的的生活。作为最平凡又底层的农民,默默地为维持简单的生活而承受着苦难的人生,但他们面对如此苦难生活的态度又是那么的不平凡。就像路遥书中说的那样:“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过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长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人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自身。是的,生活之树常青。”是的,生活是平凡的,但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是平凡的,他是伟大的存在。
书中的两兄弟孙少安和孙少平都是两个不甘心于向苦难生活低头的人。少安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担起养活全家的重任,他吃苦耐劳,却依旧常常食不果腹。生活至此依旧不放过他,让他受到全村通报批评。这一切的原因都只是因为时代的问题,是命运的折磨。孙少安没有在这命运中屈服,反而在命运的折磨下更加的坚强,最后在改革开放后快速致富。正是因为早年苦难生活的磨砺使孙少安在经历专场倒闭巨额亏损之后能够抵抗住各方面压力坚强的在一年之后东山再起。而当今生活中有多少企业家,在投资失败破产后自杀。他们没有承受住心里的落差,是应为他们不够坚强。他们被生活的附属所迷惑而忘记了生活的本身。其实人生的价值不是在于事业或者所取得的成就,人生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活着本身。而人生中的种种苦难就是要教你认识到活着的珍贵。这些观点和余华《活着》很类似。
而弟弟孙少平不仅经受着苦难的历练,同时思想和看法上随着学习不断地提升。孙少平和孙少安相比,经过生活的磨难,产生的不只是内心的强大,通过学习同时产生的是眼界和内心境界的提升。学习和劳动是人们战胜内心空虚失落的最好的武器。人们在学习中认识自己,在劳动中充实自己。我们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从小没有经历过太多的磨难,所以一旦遭受打击就会变得脆弱不堪。我觉得没有经历过磨难不是我们的错,但是我们应该时刻准备着不幸的发生。当磨难真正降临的时候我们能够抵制住它的打击和摧残,不至于被它彻底打垮。但是谁都不希望通过磨难来锻炼自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从书中学习别人在面对巨大挫折之后的态度,他们是如何应对的,并且将自己处在那种情形之下去思考,我想即便我们没有经历过像少安和少平那样的磨难,但是当我们在此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的时候,想想他们,我们对待困难挫折的心态自然会积极很多。因此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是我们增强自己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少安和少平的生活和命运,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就是为了活着,为了你想要的生活的方式去奋斗去努力,永远不要放弃。当面对挫折或困难的时候,你要明白人生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所有的一切在你撑过去之后都会变成美丽的风景,那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只要你的心脏还在跳动,那就不能说明你是完全失败的。只要活着,就永远都会有希望,而希望是人们最美好的东西。
第四篇:对快乐的平凡人生的追求向往杂文随笔
与其说对平凡人生的追求和向往,不如说是对快乐的平凡人生的追求向往。
小时候追求不凡,立志高远,大多是为了别人的称赞吧?幼稚地以为称赞就代表快乐与幸福。
无论是追求平凡还是不凡,只要是让自己开心的就是好的追求。
营营役役地过着平凡的生活却一直惦记着心里的梦,那么平凡的生活只会沦为平庸与悲伤的沼泽。
忙忙碌碌地在追求不凡的路上跌跌撞撞思念家人的怀抱,那么不凡的梦想都只会变成快乐的桎梏。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说人生的究极目标应该是追求快乐的人生?
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定义,我可能遇见过,也可能还没有,来的形态各异,我又如何能够准确地定义它们呢?
因而没有普世标准的东西难以顺利说服世界,也就理所当然地以其它词汇代替了。
正如“博学”不能代替“聪明”
又有哪一个词能够完全顺利地替代另一个词呢?
D代表的是一半的月亮。
第五篇:不平凡的人生_为高加林说几句
不平凡的人生 ——为高加林说几句
黄潇伟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 要 :小说《人生》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发生在高加林身上的一段三角恋情,通过对这段纠结恋情的描写来体现在时代新旧交替之际,在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作出选择这一问题。
关键词 :路遥 ;人生 ;高加林
《人生》的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空前的解放,男主人公高加林就是这个时代浪潮下的前卫青年。他是一位文笔出众,极具才华,富有理想,热情又倔强的青年。同村的刘巧珍虽没有文化,但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当高加林高中毕业准备回到村里当小学教师时,却发现他被村里大队书记的儿子代替了。正当高加林失意之时,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虽然刘巧珍没有文化,但她打心底喜欢上了高加林这位“知识人”。当巧珍大胆向加林表白过后,加林在事业上所受的打击在爱情上得到了慰藉,两人很快就相爱了。然而留在农村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加林依然希望能走出农村完成自己的梦想。终于加林抓住了进城的机会。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展身手的机会,他利用自己出众的文笔投身于他热爱的新闻行业。在他事业开始有所提升的同时,他遇到了高中同学黄亚萍。黄亚萍是一位年轻漂亮的知识女性。与巧珍相比,她更热情主动、活跃泼辣。黄亚萍在高中时期就对高加林有好感,只不过因为加林回到农村,让他们两个失去了联系。他们有着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黄亚萍写给高加林一首所谓的情诗,加林这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种两难的选择之中。正在这个时候,巧珍带着狗皮褥子进城去看加林,对加林说“家中一头母猪生了十二头猪崽,压死了一头”,加林此时才意识到两人的对话已经再也不能引起加林的兴趣,这段简单的数字加减对话已经在两个人的心里构起了道
无形的屏障。在反复的考虑过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同时意味着这种选择会无情地伤害巧珍,当他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选择后,巧珍含泪接受了。巧珍回到村里,她终于考虑接受村里的马栓。小说最精彩的地方无疑在巧珍与马栓的婚礼上,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巧珍坐在高头大马上,头上披着红头巾,身旁一片敲锣打鼓声,热闹非凡,而巧珍却在红头巾下独自哭泣——因为她必须得嫁给一个她不爱的男人。好梦难圆,高加林受到了报复,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最终,高加林独自回到了农村,他减少了狂热,冷静地反省,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番话,而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
故事留给了读者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最经典的应该就是“高加林究竟应该选择刘巧珍还是黄亚萍”了。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来的初期,城市乡村差距被不断拉大,路遥他最为熟悉的生活即是“城市交叉地带”,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像他那样的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双重的刺激,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路遥思考并理解了这一现象,在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他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作出选择这一问题。
我认为,或许单纯地站在爱情诚信的角度上,高加林有错,可以说他失去了巧珍“一颗金子般的心”。但是当我们把这些对话还原到小说中加以对比时,就不难发现高加林和刘巧珍在现实生活中内在的心理差异,这种差异导致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对话的逐渐缺失。刘巧珍是一个没有文化,安分守己的农村姑娘,她喜欢有文化的人,她的立足点是传统的乡村生活,农村的日常琐事把她变得执拗顽强、质朴善良。在她心目中,有文化的人,是填补自我精神缺失的营养,当她认准了高加林,这纯朴的愿望便滋生膨胀起来,而她内心深处,是留守土地之根,过质朴的平常人的光景。在小说中,高加林的确曾爱过巧珍,但他爱的大概是那个在自己生活晦暗的日子抚慰自己心灵的巧珍。在高加林眼中,巧珍的可爱乃在于她身上体现出来的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敢大胆和真诚。一旦高加林忘掉了被人挤排的痛苦,来到城市并融入其中,巧珍便不值得去爱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巧珍只不过是高加林的暂时的心灵寄托。那么,巧珍只不过是他心目中抽象的集合质朴美的农村姑娘,并非他理想中的能与自己谈论文学、诗歌的女性。巧珍跟加林分别的时候曾说 :“你要常记着我,你心里只有我一个。”当后来高加林对巧珍说他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工作时,这种心理差异彻底地粉碎
了巧珍的渴望。这一切都在于两个人内在心理、价值观念的差异使然。
高加林时刻幻想着融入城市,对城市文明的企羡,使他以一位积极入世者的姿态守望未果时光的城市,在积藏已久的欲望中寻求摆脱土地的可能,就像小说中他所说的,和巧珍恋爱终将会使自己拴在土地上,他骨子里意欲与村庄决裂的念头一直在他脑海中徘徊。这决定了他成为了记者之后,高加林对爱情的选择就顺应了自己价值观念的倾向 ;面对两个不同环境的年轻女性,黄亚萍是他观念中理想的对象。小说在写到高加林徘徊于两难之地,黄亚萍对高加林说的那句话“难道你想跟没有文化的她过一辈子吗?”带给加林强烈的震撼。高加林是出于自己的理想与共同话语这两个角度考虑选择了黄亚萍。站在纯爱情的角度,高加林未免会被批评残忍,然而高加林也希望自己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他也不是单单因为自己的理想考虑而选择黄亚萍。再说,高加林毕竟是一位优秀出色的男性,他也有追求与自己有着共同理想、共同话语的女性的权力。这一点高加林无可厚非 ;站在时代的角度,高加林的选择无可非议。
时代决定了高加林和刘巧珍的悲剧结局是必然的。路遥塑造的高加林这个鲜活的艺术形象,富有立体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显得愈加真实可信。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很生动的人物形象,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也是不可避免的,作者的现实主义文风也让人印象深刻。
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无疑给了正在奋斗中的青年,以永远的感情共鸣与精神鼓励。高加林积极用世的思想,拼搏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热情开朗的品质,出众的文笔才华,已经远远超越了文学本身的范畴,甚至给了一些处于徘徊或者迷惘中的人们勇气与光亮,让他们知道自己能够走多远。
参考文献 :
[1]、路遥《人生》 中国青年出版社 [2]、柳青《创业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3]、路遥《路遥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