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课题
幼儿园课题《幼儿文学作品鉴赏与表演游戏的开展研究》
根据我园“十二五”规划中发展幼儿艺术特色为办园方向的目标,并结合区教育局以创造游戏为重点的教学安排,本学期我园将开展课题《幼儿文学作品鉴赏与表演游戏的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将本着“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原则,坚持以理论学习为切入点,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转变教育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以文学的独特魅力来打动孩子的心灵,并且利用表演游戏来表达文学作品,让幼儿在快乐中得到成长。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工作准绳,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坚持教育创新,提高教师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以及组织幼儿文学活动的能力,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教材,提升本园的教研质量。把适合的文学作品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表达,能够使幼儿强烈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在参加表演游戏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展现个性、展现能力、展现成果中不断地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二、工作目标
1、采用多种方法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掌握讲述故事的技能。能运用语调、表情、动作去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变化,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2、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学习创造性进行表演游戏的技能与技巧,提高幼儿文学作品的表现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3、通过表演游戏扩大词汇量,积累语言经验,在日常生活、交往中迁移运用,培养幼儿自信、勇敢、大方的个性,能积极主动与人交谈、协商与合作。
三、研究的预期目标
(一)预期目标
1、通过常态课的研究,构建适合本园实际的“一课三研”园本教研模式,使园本教研成为有效的、动态的、整合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2、促进每位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年轻教师在“一课三研”的实践活动中提高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包括目标定位、环节安排、提问设计等;习得有效的课堂回应策略,在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中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3、在“多研”的循环过程中,在共同分析、互相探讨、争辩反思的过程中,新老教师共同积累经验,提高反思能力,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落实《纲要》精神。
4、创建善于学习、善于合作、交流互动、共同提高的教研群体,使幼儿园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全面提升教科研水平。
(二)研究对象
全园大班、中班、小班幼儿及教师。
四、研究的形式
1、常规教学观摩
2、公开课观摩
3、专题研讨
4、教学反思、个案观察交流。
5、一课三研
五、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通过“选择内容---设计方案---展示活动--研讨反思”为循环模式,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逐步形成一课多研园本模式。
2、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幼儿文学作品以及表演游戏相关的资料、案例,了解课题的研究方向,在借鉴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研究。
3、案例研究法
通过观摩表演案例,围绕课题的实施进行研讨。各年级组对这些表演案例,进行分析、提炼,确定最终的表演方案。
4、观察法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演技能以及对幼儿作品的观察分析,收集相关信息。
六、研究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2年2月)
1、中心组开展讨论研究,认真分析园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确立研究方向。
2、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讨论研究策略。
3、设计、论证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2年3月— 2012年12月)
1、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识,选择相关的表演作品,并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
2、根据研究问题确定各年龄段幼儿表演的作品,讨论具体人员安排并设计活动方案。
3、大班段开展表演游戏的常态教学、专题研讨等活动。
4、中班段开展表演游戏的常态教学、专题研讨等活动
5、小班段开展表演游戏的常态教学、专题研讨等活动
6、进行阶段总结,提升经验,调整策略,开展下一轮研究。
(三)总结阶段(2013年1月)
1、收集教案、图片等,整理相关资料。
2、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八、预期成果
1、优秀教案资料集。
2、教育随笔、案例及论文等
3、课堂教学实录
九、幼儿园教研组织机构 成立:中心教研组---年级教研组 中心教研组组长:王春梅 副组长:程莉、董玲 教研组长:董莉、王秀琴
年级教研组长:金桂琴、杨蒂、赵艳霞 组员:各班教师
十、研究人员分工
王春梅:园长,负责检查研究计划和实施过程,及时提出调整计划,保证研究顺利实施,审查研究成果。
程莉:副园长,组织教师设计活动方案和具体实施,一同分析资料并撰写总结。
董莉:撰写教育教研计划,课题实施方案,协助教学园长落实课题实施的过程。
杨蒂:大班教研组长,负责教研计划、总结、及时将活动内容上传教研网、精彩瞬间图片编排、班组人员安排、具体组织和实施过程记录、整理大班段活动资料
赵艳霞:中班教研组长,负责教研计划、总结、及时将活动内容上传教研网、精彩瞬间图片编排、班组人员安排、具体组织和实施过程记录、整理大班段活动资料
金桂琴:小班教研组长,负责教研计划、总结、及时将活动内容上传教研网、精彩瞬间图片编排、班组人员安排、具体组织和实施过程记录、整理大班段活动资料
《幼儿文学作品鉴赏与表演游戏的开展研究》课题实施计划(大班)
2011年9月----2012年1月
本学期我园将开展课题《幼儿文学作品鉴赏与表演游戏的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将本着“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原则,坚持以理论学习为切入点,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转变教育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以文学的独特魅力来打动孩子的心灵,并且利用表演游戏来表达文学作品,让幼儿在快乐中得到成长。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工作准绳,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坚持教育创新,提高教师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以及组织幼儿文学活动的能力,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教材,提升本园的教研质量。把适合的文学作品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表达,能够使幼儿强烈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在参加表演游戏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展现个性、展现能力、展现成果中不断地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二、工作目标
1、采用多种方法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掌握讲述故事的技能。能运用语调、表情、动作去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变化,促进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2、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学习创造性进行表演游戏的技能与技巧,提高幼儿文学作品的表现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3、通过表演游戏扩大词汇量,积累语言经验,在日常生活、交往中迁移运用,培养幼儿自信、勇敢、大方的个性,能积极主动与人交谈、协商与合作。
三、具体措施
1、收集、改编并整理出适合大班幼儿的优秀文学作品,积累幼儿园园本教材,进一步凸显幼儿园办园特色。
2、教师与幼儿积极创设表演区。教师应启发幼儿根据表演的主题和情节,认真思考,共同创设表演游戏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多样的表演材料及辅助材料,和幼儿一起商议并制作表演用的道具
3、以专题研讨、公开课、一课三研、教学反思交流等多种形式的课题研究
活动,提高教师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以及组织文学欣赏活动的能力,总结幼儿进行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4、认真实施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并将文学作品渗透于主题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以多种形式加深大班幼儿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文学作品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营造家园合作的良好氛围。利用《家园互动手册》、园报等形式,让家长了解近期幼儿学到的儿歌、散文诗、故事等文学作品内容,通过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增进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6、认真观察记录幼儿个体在表演游戏中的具体表现,形成个案观察记录册,为深入研究文学作品欣赏及表演游戏对幼儿影响与促进作用积累第一手资料。
四、具体安排
第一周:《小熊,你长大了吗》 第二周:《金鸡冠的公鸡》 第三周:《金鸡冠的公鸡》 第四周:《月亮船》 第五周:《小河马的大口罩》 第六周:《梨子小提琴》 第七周:《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第八周:《龟兔赛跑》 第九周:《小熊拔牙》 第十周:《猪八戒吃西瓜》 第十一周:《猪八戒学本领》 第十二周:《聪明的小乌龟》 第十三周:《小老鼠打电话》 第十四周:《十二属相》 第十五周:《皮鞋车》 第十六周:《萝卜回来了》 第十七周:《雪孩子》
第二篇:幼儿园课题研究报告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观察记录
一、研究背景
区域活动是幼儿学习、探索、不断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轻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充分满足孩子们的发展要求,深受他们的喜爱。但是在孩子们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当中,务必会发生种种状况,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介入、采用合理的指导方法,以保证探索活动继续下去。本学期以行动研究法、案例法为研究的主要方法,结合实际,开展了以主题活动背景下区角活动材料的投放、教师的观察指导以及区角活动的评价形式为专题的研究,把这些作为进一步深化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活动目标,使区域活动在主题背景下建构和开展,更好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以下是我们课题组在这个学期中开展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一点做法。
二、研究策略
针对幼儿个性化特征指导的策略。
首先,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对较特殊的幼儿进行跟踪指导。对兴趣单一的幼儿进行个别交谈。
其次,注意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在同一活动区里教师提供的材料千万不能“一刀切”,不但应考虑到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还应考虑区域设置的教育目标,做到材料提供的层层递进。
再次,根据小中大班的年龄特征,适当的安排游戏内容和教学内容。
通过小课题研究,教师能够对幼儿进行合理的观察与指导,使幼儿区域活动教育效果的达到最优。
三、本学期研究重点
1、继续进一步完善区域活动环境,包括活动空间和活动材料的选择投放。
2、在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以及如何把握教师介入指导的时机。
3、关注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4、重视活动的交流评价。
四、研究步骤与措施
1.强化理论学习,刷新教育理念。本学期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与指导》、《幼儿园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有效指导》,采取个人研读、组内讨论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继续进一步领悟其中精神。
2.加强主题前审议活动。本学期我们加强了主题前审议的管理。注重审议过程,做好相应的记录。主题前审议时,我们主要围绕主题目标、主要活动安排、环境与资源、区域活动设置、区域活动材料准备等方面对主题进行全面审议,对不够合理的地方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不断优化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3、开展“一案三步”互助式集体备课研讨。本学期初我们课题组通过观摩发现了部分主题的区角内容的材料还存在目标过于单一,缺乏与主题阶段目标吻合和缺乏层次性,我们课题组决定开展“一案三步”互助式集体备课研讨,第一步,研讨主题性区域设置及材料提供,第二步,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实施;第三步,观摩区域活动开展过程;选择案例分析。希望通过这三步走的实施,把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开展做得更扎实。为此我们以个主题目标、阶段目标、主题内容为蓝本,对各区角活动的预设进行了集体备课活动。首先我们在认真学习、把握主题目标和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课题组教师进行自备,其次以汇报的形式交流(主要是围绕区角材料的设计、区角活动材料各阶段的投放与活动的重难点展开),再次根据研讨的结果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区角活动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做到心中藏有目标并认真组织实施。最后加强教学沟通,课题组教师相互观摩区角活动的开展,探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从而逐渐更新教育观念,拓展教育思路,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4.开展观摩活动,促进专业成长。如果说,学习理论、剖析案例是教师广泛吸纳各种新信息,初步整合、建构自己的“有关区域活动教育理念”的过程的话,那么,观摩研讨则是教师形成新的区域教学能力的过程,是在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的过程。为此,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围绕区角活动材料的投放和教师的有效指导和评价进行了观摩研讨活动,在交流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中肯地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使执教者获得了更多的启发和新的灵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收获颇多,对提升自己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帮助。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改变了教师们的传统思维方式,还用新的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体验到了大胆尝试、研究的成功感;培养了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同时,我们做好每次研讨活动资料的梳理与整理工作,做到有内容,有记录。
5、以优秀“案例”为载体,开展研讨活动。课题组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每位老师总结自己在实践中介入指导和交流评价的优秀案例,并展开研讨——研活动的价值点;有效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怎样把握介入的时机;师幼互动等。并结合案例谈自己的想法:如果是你在这活动中该怎么处理?教师们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思路和策略,在分享交流的同时促进了专业成长。
五、研究的成效 对教师而言:
1.强化了教师的角色意识。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由原来的教与学的关系转变成合作伙伴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开始学会观察儿童、了解儿童,对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理性的思考。活动中,教师尊重幼儿的各种做法和想法,把指导的重点放在了观察和把握孩子的发展上,并在此基础上有依据地进行指导。同时,通过师生“对话”,逐渐形成两者之间的理解、沟通、互信、尊重、融洽的良好氛围,继而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2、学会有目的地组织评价活动。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教师们开始重视区角活动的交流和评价。她们根据每个区角活动目标的制定能灵活的、有目的地去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在评价活动中课题组的老师们常常会使用以下一些方法:
(1)激发孩子对多种活动内容的兴趣。通常孩子在选择区域时,很容易受材料本身的吸引,比如事物的外形、颜色、声音等,这很容易使孩子在一个地方或固定区域中,兴趣单一。所以老师要像做“广告”一样,充分利用交流评价来把区域内容“推销”出去,使幼儿关注未涉及的活动区域,进一步诱发孩子的内部动机。比如在主题活动“我喜欢的昆虫”中,老师在交流评价时展示了一名幼儿的喷画作品,幼儿从画的效果中对作画的方式感到新奇,这样,交流就激发了孩子对未涉及的活动内容的兴趣。
(2)介绍多样的学习方法,激发探索欲望,鼓励创新。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体差异,而区域活动是通过材料与孩子相互作用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每个孩子会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老师组织的交流评价,向孩子展示各种成功的方法,为幼儿的“学会学习”提供良好的交流机会。如:在“我居住的地方”主题活动中,一个孩子用和老师不一样的方法成功设计了“未来的小区”时,老师关注了这样的个案,在交流评价中请他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方法,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事实证明,只要你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发挥,他们的表现肯定让你意想不到!
(3)通过评价交流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活动中,课题组的老师们能够注重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良好个性品质,如:遵守活动常规、与同伴愉快合作、不怕困难耐心坚持、反复实践等一些个案,作为交流评价的内容,她们没有在意孩子的认知技能在这次的区域活动中又提高了多少,做得像或是不像,而把良好的心理品质(坚持性、自信心、目的性等)的培养作为价值取向,作为每一次活动结束之后评价的一部分,这样能进一步促进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通过研究提升了教师观察、反思的能力。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是没有生命力的。反思是对问题的反思,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预测、经验等寻求问题的解决,从而获得专业成长。为此,在每个阶段的活动中和活动后,我们都通过自我反思、集体反思的方法,提高教师组织区域活动的能力。通过自我反思,让教师着眼于组织自己区域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作出的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教师的自我反思主要是借助教师自己的教学档案进行,包括区域活动设计、观察记录孩子的行为、反思调整、典型案例等。通过集体反思,以“旁人”的眼光来审查自己的区域教育实践,要求教师互相观察彼此的区域活动教学,详细记录他们所看到的情景,每个教师以自己教学实践所积累的经验去分析问题,促使大家各自思考、重构和扩展自己的经验和理论。如:观摩后,面对三个主要反思问题:你从活动汇总得到那些启发/你有哪些建议?对此活动你有哪些困惑的地方?引导教师发现问题,共同谈讨,切实地解决区域活动中一些困惑。通过反复研究反思,教师们真正成长起来。他们不仅逐渐养成了善于反思的习惯,而且形成了一个学习研究共同体,每位教师的能力都获得提高,区域活动研究也随之得到深入。
4、提升了教师撰写案例的能力。我们要求老师们把在活动过程中挖掘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事件和情景,多思考多研究,及时总结自己在观察指导以及交流评价的经验,并将过程记录下来撰写成案例在课题组内展开研讨——研活动的价值点;有效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怎样把握介入的时机;师幼互动等。教师们的案例遵循观察、记录案例、解读、分析、对应策略的流程,在总结、撰写案例的过程中,课题组的老师们更是知道了教育案例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她们在每天的反思中积淀与总结自己的经验与收获,不仅强化了教师们的观察意识,也是帮助教师自身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手段,进而推进课题组教师有效开展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活动课题研究的进程。对幼儿而言:
1、学会自我反思与评价。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评价活动中,幼儿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初步学会了评价自己和他人,在交流过程中幼儿不仅获得了许多感知经验,而且在比较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幼儿自我反思,评价的结果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新的平台。
2、综合能力的发展
(1)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中,教师尊重幼儿的各种做法和想法,把区角活动看成是幼儿的工作,让他们自己决定干什么工作,怎么干,尽量让幼儿自己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如:在“一切都在变”主题区域中,幼儿在操作“有趣的手影”材料时,需要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半圆形拼成一个戴帽子的人头,幼儿不断的调整三角形透明片的位置,可是三角形与半圆形仍然无法吻合,教师没有直接将答案告诉幼儿,而是提示幼儿找找看除了位置不同还有什么地方是不同的,幼儿通过观察、寻找,发现了透明胶片中还有不同大小的三角形,于是幼儿一一尝试,最终找到了相匹配的两个图形。除此之外,教师在提供材料上也做到有层次性,递进性地投放材料,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并努力引导幼儿选择能让自己“跳一跳,够得着”的材料进行操作,以促进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获得发展,就这样,幼儿在一步一步的探索中提高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评价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分享交流的平台,提供了展示和表达的机会,很好的提高了幼儿对评价活动这一环节的兴趣,孩子们能认真的与老师共同完成评价活动,宽松自由的交流分享活动,促进幼儿自主表达、评价能力的发展,使孩子们在评价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也能更好的弥补教学活动中的不足。
六、小课题研究成果呈现方式
1、区域活动的设计、指导材料汇编
2、形成区域活动中教师对幼儿活动的观察与记录方法记录表
七、对今后开展区域活动的思考
在收获的同时,我们也不断地反思与自省。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自己在操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更深层次进行探究的问题:
1、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过程中应尽量考虑材料的再次利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发展是受到多重综合因素的影响,材料投放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完结篇,本学期少数班级还存在虽然区域活动能够与当前的教学主题联系起来,但是区域投放材料层次性与阶段性不够的现象。这样投放的材料就出现了重复为同一目标服务的现象,不仅浪费了材料发挥的作用也不大。在材料与主题各阶段目标切合的前提下,同一份材料,由于操作的要求、角度不同,可以获得不同的操作效果,达成不同的目标,根据活动要求,教师应充分地利用材料,让材料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要始终顺应幼儿的发展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研究区域材料的投放与调整,充分利用好材料这一教育手段。
2、研究区域活动的评价方法、手段的多元化。目前在评价活动中教师大多采用集体评价的形式,什么样的点评形式能提升孩子的经验,提高幼儿对评价活动这一环节的兴趣,更好的弥补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促进孩子的个体发展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3、教师如何把握观察和指导的重点。在活动中还存在教师指导过多或教师观察指导不够深入的情况。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怎样抓准观察点,以幼儿的发展目标为出发点,进行指导。在不破坏、干涉幼儿自主学习、思考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有建设性、启发性的指导,以促进幼儿的提高与发展。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观察记录,还需要我们长时间地去研究和探索,相信在反复观摩、反思、改进的有效途径中,会不断提高活动开展的质量。
第三篇:幼儿园课题研究计划
幼儿园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名称:《幼儿生源问题初探》
二、问题的提出:本园位置处于孟家沟村,前身为孟家沟小学,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幼儿园的性质为公立幼儿园,无论在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和教学物资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幼儿园的生源现状却不甚如人意,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去了相对较远的孟家沟仁和小区里面的私立幼儿园。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幼儿教育,这对我们幼儿园的发展是个很好的机遇,但生源是幼儿园生存发展的根本,在有利的环境下,如何扩大幼儿园的生源,更好的发展我们的幼儿园,提高幼儿园的知名度成了我们当务之急所面临的问题,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一课题。
三、研究对象:幼儿园全体幼儿及其家长
四、研究时间:2011年10月-2012年6月
五、研究方法:以实验研究法为主,观察法、操作法、调查法、谈话法、文献法等方法为辅。
六、研究的目的:
(一)让幼儿认识各种常见的色彩,学习正确的涂色方法,对多种色彩感兴趣。
(二)通过幼儿对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的感知,诱发幼儿兴趣,陶冶幼儿情操,开启智力,在获得美感和喜悦的同时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
(三)通过“观察—体验—发现—想象—表现—创造”来开展活动,让幼儿观察、游戏、创作等具体实践活动来进行,学习色彩的运用。
七、课题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5年9月
1、认真学习《纲要》精神,学习有关美术教育方面的文章,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以幼儿为主体,贴近幼儿实际,注重活动的操作性和启发性,循序渐进、由潜入深,促进幼儿运用色彩能力的发展。
2、对小二班幼儿进行认识色彩、运用色彩水平的测试,为开展《幼儿运用色彩绘画初探》课题做准备。
3、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研究计划。
(二)实施阶段:2005年10月——2006年6月
第一阶段(2005年9月——2006年1月)
1、收集有关作品,组织幼儿共同欣赏,以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2、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关内容进行运用色彩绘画的教学,初步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3、收集相关材料,阶段小结。
第二阶段(2006年2月——2006年6月)
1、调整策略,选择适合小班幼儿运用色彩绘画的教学内容进行指导,提高幼儿运用色彩绘画的水平。
2、启发引导幼儿、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选择各种内容,运用各种手段,开运用色彩绘画教学,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富有个性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展示出天真稚拙的美、大胆的创造,增强幼儿的兴趣和自信心。
3、对幼儿进行后测,并收集相关材料。
(三)总结阶段:2006年5月——2006年6月
1、做好总结工作,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总结。
2、收集幼儿的作品,布置作品展
第四篇:幼儿园课题学习(精选)
幼儿园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开题报告的结构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名称要准确、规范。表述要尽量高度概括,要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和主要内容,从而揭示出课题名称与课题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如“体育教育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指导思想
课题研究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政策方面的依据、法规方面的依据、教育科学理论依据以及研究对象自身发展规律的实践依据等等。
在阐述理论依据时,注意不要将一些教育教育活动理论进行简单地罗列;而是要结合课题研究的方向,从理论上论述课题立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课题的实践依据,就是要认真分析所选定的研究课题是否真实地反映了本地区教育教育活动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现象,是否对本地区或本幼儿园的教育教育活动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
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研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研究的意义可以分为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等。在进行阐述时,可以将目的与意义一并进行阐述。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我们在撰写课题开题报告时,需要阐述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现状,以及本课题研究预期将有哪些突破。一定要认真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有关专家对这相同或相似的课题都做过哪些研究工作及其研究的成果等。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我们避免进行那些无效的、重复性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又可以开阔我们的研究视野、拓展研究的策略。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以往研究的不足,或从中受到启迪,继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和切入点。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是课题研究的核心部分,如果提不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就无法研究。研究内容回答研究什么问题,它把课题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小问题。研究内容的多少与课题的大小有关,课题越大内容就越多。但许多老师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细化,一点一点地去做。
六、现有条件的分析、预计突破的难点
现有条件主要是指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要指出研究人员在此课题研究中的优势,如研究者的学历、学力、研究能力和研究经验、对本课题研究的适宜性、时间精力以及研究的便利性和经济物质等其它优势条件。突破点重在十二个字:问题新、方法新、角度新、效果新。
课题结题鉴定及材料准备
根据相关规定,凡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题负责人均应在研究工作完成后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并经所在幼儿园审核同意后相关部门提出鉴定申请。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结题验收、鉴定活动可有三种方式:
(1)结题验收:对按研究方案完成研究计划,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并取得明显教育效果的项目,由县教研室出面组织联合考察,通过检查研究过程资料和考查所产生的教育效果的方式作出是否验收合格,是否同意结题的结论。结题验收由相关部门邀请有关人员组成验收组。验收组成员一般不超过5人。是否按计划完成了研究方案、是否取得了明显教育效果,是衡量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
(2)专家通迅鉴定:对较好地完成研究任务,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又无须专家实地考查所产生的教育效果的项目,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审读成果报告,以通迅方
式对其成果作出书面鉴定意见。通迅鉴定由相关机关委托1名有关方面的专家负责。可邀请5-7名专家参与鉴定。
(3)结题鉴定会:对部分影响较大的成果,召开专门的成果鉴定会,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鉴定评审小组,作出书面鉴定意见。鉴定会由各级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商定鉴定组成员名单,最后由立项审批部门审定。鉴定组成员数为5-7名。
结题鉴定前,课题组须准备好如下材料:
(1)研究方案(及修订情况)。
(2)研究工作总结(工作过程报告)。
(3)研究报告,包括主要技术文件、改革措施方案成果,调查考察报告、论文、专著。
(4)实验效果检测报告。
(5)成果推广应用方案,(6)研究经费使用情况。
(7)对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应用价值的自我分析。
研究报告的撰写
研究报告是教育科研成果的最终表现形式,是研究者的劳动结晶,是重要的宝贵财富。
研究报告育与教育研究论文比较,因为篇幅较长,不宜发表,研究报告的撰写过程是一个研究过程。它不是写工作总结,不同的研究研究课题可采用不同的撰写格式和表述方式,没有固定的格式。
1、题目
研究题目必须明确,点明题意,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使人一看题目就大体知道这篇报告讲的什么,并产生阅读全文的兴趣,题目要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2、问题提出
提出课题来源,表明课题研究目的;说明为什么要研究
这个问题,揭示研究问题的背景,这一部分要告诉别人要研究的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价值。
说明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现状、问题及趋势,告诉别人本研究的起点及可靠性。
3、研究内容和目标
例:幼儿学习策略研究
研究目标
通过对幼儿学习策略的研究,探索对幼儿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的内容和方法,使幼儿在高效率、高质量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根据学习情境和自身特征灵活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幼儿成为一各热爱学习的人。
研究内容
根据研究目标,结合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实际情况,确定以下研究内容。
分析造成幼儿教育活动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具体学科教育活动学习中适用的途径、方法、学习模式,并通过典型课例研究总结经验。
分析教师教法对幼儿学法的影响,研究在不同的年级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中怎样教育活动更有利于幼儿学法的培养,并通过典型课例研究总结经验。
研究幼儿在具体学科学习中的活动方式,以及由此对幼儿学习的影响,总结出在具体学科学习中幼儿活动的最佳模式。
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目标是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按计划完成学习活动。正确使用工具书、参考书、积累学习资料。适时调整行为适应不同学科的系统学习。
幼儿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幼儿只有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才会有高的学习效率才会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4、研究依据
在教育科研中,既注重教育科学理论育研究的指导作用
又强化对理论的探索。所以要通过对相关文件的查阅,写明研究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或政策依据。
例:班级管理委员会研究
理论依据
按马卡连柯的设想,幼儿集体并不是靠教师个体能够培养的,应当由教师集体培养幼儿集体,教师集体和幼儿集体并市两回事,而是一个集体,而且是一个教育集体。
班主任不但是幼儿集体的主要组织者,而是班级 任课 老师之间的纽带,并建立班级教师集体。一个班级优秀与否,不但需要班级幼儿间的协助,更需要班级教师间的协作。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是“全员参与”,以全员参与和团队合作来进行持续不断的改善,追求全方位的质量。
班级管理的组织系统市一个开发的、错综负责的系统。从其内部成员来说,它包括幼儿、班主任和班级任课教师;从外部机构来说,它包括幼儿园其他教师、家长等。对班级的管理意味着班级系统中的内部和外部成员都应该行动起来,“全员参与”,以实现管理的目标:“幼儿学得愉快、充实、有成就感”;“教师教得如意、完整、有投入感”、家长觉得适宜、满意、有参与感”。
现实依据
目前,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德育在不少幼儿园成为两项的工作,教育活动是教育活动,德育是德育,作为一各完整的幼儿一些方面由教育活动部门管,一些方面由德育部门管,所以口号是全员德育,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任课 老师的义务是完成自己所任教育活动科的知识传授,对班级中出现的问题以“告状”的形式向班主任反映。班级管理的重任不容置疑的落到了班主任的肩上。班主任工作一定层面上属于个体作坊式劳动,其个人的工作能力、智慧、魅力、情绪等对班级发展影响很大。这是我们现在的班级管理现状。
为使班主任工作走向人文化、制度化的轨道,离开孤军奋战的工作状况,由原先的封闭式管理走向开发式管理,构筑幼儿园—家庭—社会—体化的德育模式,我们提出尝试实行班级管理委员会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制度的形式构筑其教师内部的德育意识,把个人的教育活动行为和教育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脚踏实地的实践中解决班主任工作中出现的困境,使幼儿园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整合教育资源,使班级管理成为一个开发的系统,在老师、幼儿、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一个适合幼儿全面发展的优秀班集体,让集体的每一各成员可以自由而全面发展。
5、研究方法、对象
阐明研究使用的方法。告诉别人研究结果通过什么方法
得出来的,交待要具体,条理要清楚。
6、研究过程
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描述,便于人们对整个研究研究过程
科学客观的加以评价。尽量反映实践过程,所列事实真实。
7、研究成果
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成果形态两类,一是理论形
态成果,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二是技术形态的问题,回答“怎么做”的问题。根据研究报告的结果,确定成果的表述,注重理论指导、理性启发,注重实践中不断形成的新的认识。
案例:
新环境下幼儿园教育有效互动策略及应用研究
一、应用“建构策略”,搭建互动平台,实现平等对话
二、实施“活动策略”,拓宽互动渠道,缩短幼儿园距离
1、亲临幼儿园——走近领导
2、亲近教师——走近教育活动
3、亲亲宝贝——走进孩子
4、亲近父母——走进心灵
5、经验共享——走上讲台
三、启动“信息策略”,延伸互动途径,彰显个性教育
1、反馈信息——实话实说
2、开设超市——因材施教
3、拓宽方式——多向交流
四、采取反思策略,克服互动盲区,形成和谐教育
1、特别关爱献给你——关爱留守儿童
2、爱在迷失中回归——关注心理健康
8、研究效果
指通过科学研究,对相关问题解决的所发生的变化及达到的程度,既是研究成果的产物,又是研究成果重要的直接依据。
哪些属于效果,(1)研究对象的变化(2)研究者的变化(3)组织研究的组织者的变化(4)社会效益。
课题研究方案的制作
什么是课题方案: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也叫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一个非常详细的课题方案一般包括这么几个部分:课题名称,课题界定,研究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指导理论,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和进度、预期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保证措施,参考文献。怎么制作课题方案: 1.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题背景一般包括三个部分:a从个人或者幼儿园自身的实际b从当前总的、社会或者教育的实践状况和当前理论研究的现状。C表达课题研究者对课题的总的定位和课题研究的方向,希望通过课题研究得到什么,预期课题研究出于什么层次和水平。2.目标如何陈述
(1)用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术语表达。清楚地表达出要研究出来的结果是什么。(2)尽量减少泛泛的表述,研究目标与课题名称之间建立较强的逻辑关系。
(3)言简意赅,针对课题界定和"问题,列出条目。
(4)提纲挈领,能够提升课题研究的深度和高度。3.研究内容的设计
(1)体现课题研究的主旨,与课题的指导理论,研究目标和操作变量要呼应。(2)各个研究内容项目之间彼此边界清晰,相互之间逻辑关系清楚,并列 递进,不能相互矛盾或者相互包含。
(3)如果课题本身比较大,应该确定几个研究方向,在每个研究方向之下 设置子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4)表述上要规范。4.研究方法如何设计:
第一,要说明每一研究方法用于什么研究内容。第二,注意设计的逻辑。5.研究过程设计
(1)研究的步骤,研究准备分几步走。大框架。(2)在每一阶段都完成那些项研究内容。
(3)每个研究阶段的研究成果是什么。形式:研究报告,论文专著,音像 资料,典型教案,教具学具(含课件)等。(4)每个阶段的负责人。
如果课题比较大,子课题的数量非常多,研究过程的设计就要更加详细,每一个子课题由谁来负责要确定。6.课题组成员的分工
阐述的是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尤其是在比较大的课题研究中,课题组 成员的分工很重要,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进程。任务规定越是详细,课题做起来就越扎实,将来的收获就越多。7.参考文献的价值与作用
主要是与本课题的理论基础相关的文献书籍,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成果,本 课题先前研究的成果,与本课题核心概念和研究目标相关的材料。其目的是为研究提供基点和理论上的支撑。
开题报告与研究方案的异同
课题方案有许多不同的叫法,其样式也不完全相同,如开题报告、实验方案、实施方案、研究计划等,但从根本上讲,这些叫法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在实际操作中人们也没有对它们进行太严格的区分。
开题报告是相对于结题报告而言的。这种叫法以前在大学学位论文的课题研究中用得比较多,现在随着教育科研的深入、广泛的开展和水平的提高,这种提法也越来越普遍了。开题报告作为科学研究设计的一种样式,和其它样式相比,更注重在课题的创新性、立论的科学性和研究的可行性等方面的论证。实验方案就是采用教育实验法进行研究的具体方案。因为教育实验法是最为严格的教育科研方法,所以实验方案的编制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如实验量变的设置、无关量变的控制、实验方法的设计、假说的验证等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要求。研究计划,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研究工作的计划,这是一个通俗的概念,几乎所有的课题方案都属研究计划的范畴。
课题研究开题时,一般以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或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作为课题开题的资料,因为使用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或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之类的名称比研究计划这个名称要典雅一些。
研究课题的选择
教师搞课题研究,可以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可以提升自己工作的品位。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途径。许多名师,像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等无一不是科研型教师。可以说,课题研究是现代教师的必备素质。选择科研课题的方法有很多。直接的途径可从《指南》中选定。从教育行政、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和有关学术团体下达的课题指南或规划中选题或在它的启发下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
间接的途径,可抓住“五点”来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
1.抓住困惑点。中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育活动实践中,每天都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如幼儿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虽然有不少人进行了研究,但并没有完全解决。另外,在教育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困惑,比如,近年来盛行“赏识教育”,它适合所有幼儿吗?难道教育就不能有批评和适当的“惩罚”吗?该如何把握度,有的教师根据这样的疑问提出了“ 适度惩罚对形成儿童良好行为的效果研究”课题。
2.挖掘闪光点。教师们在自己的教育教育活动实践中一般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如有的教师善于做学习困难幼儿的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的善于培养幼儿的写作兴趣,提高幼儿的写作能力;有的在教育活动组织教育活动和管理方面很拿手,教育活动秩序很好;有的在班级管理方面有一套自己的做法,带出了文明班级,这些都可以形成研究的课题。
3.寻找空白点。别人已经研究的东西,我们再去研究,往往费力不讨好。在课题研究中如果独辟蹊径,可以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学段与学段之间,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边沿地带”寻找未解决的问题,确立研究的课题。如:中幼儿开展社区服务的途径和方式的研究,家庭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审美化的研究与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效果的研究,民办教育质量监控管理体系的研究等。
4.拓展实践点。努力学习和研究古今中外的教育经验,借鉴和吸取别人在教育、教育活动实践中积累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成败经验中提出研究课题;或探讨其中的规律,或设计教育实验,检验某种理论与提高教育效果之间有无必然联系。5.关注最热点。作为中幼儿园教师,要发现有意义的问题,其前提之一是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育活动工作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保持经常的关注。机会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对头脑一片空白的人来说,问题往往与他擦肩而过。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要经常阅读教育研究方面的报纸、杂志、经常浏览权威学科教育网站,参加一些学术活动,多到名校去参观学习。这样,会有助于研究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关注现实的教育热点问题。
比如说,现在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大家关心的热点是:幼儿园语言课程改革的辨证思考问题,语言教育活动质量评价问题,语言教育活动的效率问题,幼儿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等。
当今教育的热点有很多。如:教育的公平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教育现代化问题,德育的实效性问题等。
如果确定了课题研究的选题,那么,下一步就考虑填表申报课题立项了。
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
一、选题
1.课题来自哪里? 2.选题的一般原则
科学性:要有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预期结果要合理;研究方法要正确严谨。
可行性:课题研究是否符合单位实际情况;是否具有可行性。
创新性:所选课题在同类课题中,内容是否新颖;观点是否有所创新。3.选题的一般过程
(1)明确方向——发现问题(2)浓缩范围——经验分析(3)提示焦点——形成课题 4.选题的注意事项(1)选题宜小不宜大
(2)选题应结合实际。选题要有新意。
(3)选题要考虑研究者的优势,与自身工作相结合,与研究者的能力相适应。
二、申报课题
申报课题,也就是设计研究方案,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工作框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保证研究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使研究具体化的中心环节;是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检查和自我检查;有利于协作研究。一般上级部门开展的课题研究都附有课题申报表。1.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方案)组成:
(1)课题的表述与界定:课题的名称或题目必须明确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要体现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如“初一政治自学辅导教育活动的实验研究”。
(2)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研究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研究。
研究目的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包括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外在目标(目的)、内在目标目的——幼儿发展)。研究综述: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问题新、方法新、角度新、效果新。
(3)研究范围: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的界定;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对关键概念的界定。
(4)研究内容: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提不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就无法研究。(5)研究方法:
①注意事项:注意多种方法的使用;方法要写详细些;不能滥用方法 ②主要方法: 行动研究: 实验研究: 个案研究: 调查研究: 文献研究:
(6)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7)研究程序(步骤):研究的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收集资料、开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8)预期成果的形式:①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②幼儿变化(9)研究成员(及负责人、分工)(10)经费预算及其他所需条件 2.填课题申报表(立项论证)3.填写课题申报表的注意事项
(1)认识填写申报表的重要性。是成功的一半,不能应付。(2)一式几份,要自己留一份,最好在电脑中保留一份。(3)核心是目的意义、研究步骤、研究内容方法。4.我的课题申报表
三、开题论证
1.开题论证的含义、意义 2.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
3.与立项论证(申报课题)区别 4.召开开题论证会
四、实施研究
1.重视理论学习和理论的指导作用 2.重视选择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的特征: ⒈ 为行动而研究
为行动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不是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解决实践工作者所处的情境遇到的问题。研究目的具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
⒉ 在行动中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实际工作者所在的工作情境,并非是经过特别安排的或控制的场景。行动研究的研究过程,即是实际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行动的表现,也是实际工作者学会反省、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⒊ 由行动者研究
由行动者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实际工作者,而不是外来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参与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见与咨询。是协作者,而不是研究的主体。3.重视资料的积累
(1)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后测的统计资料要收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研究动态的资料要收集;自身学习和研究的过程资料要记录和收集;对材料进行分类归档;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收集资料。
(2)经常撰写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论文
(3)收集与整理课题研究中的典型案例:一定数量的典型教例;幼儿发展变化的典型材料。
(4)及时收集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凭证:幼儿变化发展的材料;教师教育活动水平变化材料。
(5)要有一本研究过程的大事记。4.重视利用电脑和网络工具; 5.我的研究过程
五、总结和推广阶段
1.整理相关资料;撰写报告或论文; 怎样撰写结题报告
①题目:清楚、准确地呈现研究的主要问题;有时可加副标题。
②前言(有时用“问题的提出”):表明研究的目的;说明选题的依据、课题价值与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现状、问题、趋势;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理论框架。字数不宜多、表述要具体、清楚。
③方法:对方法进行说明,主要考虑:对课题进行界定;研究目标;研究程序、步骤;所使用的方法及其说明(实验法还需要解释假说)。④具体操作: ⑤结果
说明:幼儿日记、作业、自己观察记录、体会感受、家长教师幼儿反馈等来说明和获得结果。呈现方式:用文字或图表、数据、案例来分析;用逻辑或统计的方式来呈现结果。注意事项:结果一定是自身或成员获取的;要定量与定性结合;资料翔实、文字简明。⑥讨论:
结果是否与目标一致?为什么一致或不一致? 对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 找出优劣、得失,进行讨论; 提出有待深入的问题进行讨论。⑦参考文献及附录。我的结题报告 怎样撰写论文 我的研究论文
2.鉴定(使研究成果得到认可)3.应用和推广阶段
第五篇:幼儿园阅读课题总结
rn幼儿园阅读课题总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而分享阅读主要就是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习惯,发展他们基本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成年人和儿童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活动。而这就是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历程,儿童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到适合的途径,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建立起自主阅读的能力来。
一、尊重孩子,让孩子成为读本的主人。尊重孩子,我们就会蹲下来与孩子一样的高、一样的视线、一样的平等。在我们分享阅读整个过程中就充分体现了尊重。分享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大书猜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用完整、丰富的语言表达出来。孩子能非常逻辑的联系前后画面,并能根据出现的画面肯定或否定自己的猜想,能用非常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独特的想象。所以作为
二、设计丰富的延伸活动,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在本学期的分享阅读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丰富的延伸部分为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扩展了知识面,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思维能力等等。比如:在读本《摸摸鼻子,动动脚趾》中,我们开展了游戏:《说哪儿,指哪儿》和图书制作的活动,丰富了幼儿的词汇。在读本《贪吃的小猫》中,我们开展了在游戏中学习量词,创编故事的活动,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演,表达的能力和自信等等。儿童的语言学习是创造性的学习,我们鼓励幼儿敢于将自己阅读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培养幼儿自创图画书,带领幼儿将自编的儿歌、故事、谜语等画画、写写,配上封面装订好,放在图书架最显眼的位置,虽然孩子们的书显得很幼稚,但这却是孩子们的宝贵财富。
三、督促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定时、定点看书的习惯;分类整理图书的习惯;定期上书店及图书馆的习惯;与同伴,成人互相分享交流图书的习惯。当幼儿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就实现了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的转换,从而提高了阅读的能力。另外我们还帮助幼儿养成翻阅图书的习惯,认识书的组成部分及其不同功能,如封面、封底、目录、前言、页码,让幼儿知道应一页页地翻书,一幅幅连贯起来看,理解书中所表达的内,从而培养幼儿爱看书。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教育的课题总结
一、课题提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认为:尽管学前阶段以发展口头语言——听说能力为主,但应当为幼儿创造一定的接触“读“和”写“的机会,让儿童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增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懂得书面语言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入小学打下基础。这一观点与国际上儿童语言教育研究提倡的”完整语言“教育是一致的。心理学家罗兵逊和毛森等人的研究证明:早期阅读与儿童后来的读写水平有极大的相关,可使儿童终身受益。哈佛大学的一项3——19岁儿童语言和阅读能力追踪研究的结论表明:儿童早期语言和阅读的条件、环境、能力与他们的未来阅读能力以及所有学业成就存在很高的相关关系。
二、概念的界定:由于正规的阅读(包括成人和中小学的阅读)是以文字为基础的,因此,一说起“早期阅读”,人们往往自然而然地想把它与文字联系在一起,把早期阅读当作提前开始的对婴幼儿进行识字教育;也有人认为学前阶段应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还有人认为,早期阅读就是幼儿园的看图讲述活动,只不过是名称不同而已。而更多的人疑惑:幼儿这么小,又不识字,怎能阅读呢?其实,幼儿阅读与学龄阶段的阅读是有很大区别的。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
三、研究过程:a、第一阶段:自2005年9月,我园各年段尝试开设华师大“伴随阅读”课程。07学年张林钗园长提出此课题方案,并得到市级立项。为保证研究效果,幼儿园规定每班每周开设集体教学活动一个,三次区域阅读;每天组织餐前经典影视欣赏、睡前15分钟阅读、餐后自由阅读、起床后故事倾听活动。各班根据本班实际开展每月一次班级阅读活动,年段组织每学期二次阅读活动,幼儿园结合推普周每年组织一次阅读月活动。b、第二阶段:为了保证早期阅读活动质量,课题组着重开展早期阅读集体教学活动的研讨,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多次进行课例剖析,对早期阅读教学中课堂目标的设定、教师指导语的运用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四、实施途径: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 皮亚杰曾说过:“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交互作用越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向幼儿提供有利于主体性发展的阅读环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让幼儿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为此,我们重视阅读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双重创设:
二)、加强对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阅读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阅读教育的过程。它是传递阅读教育的信息,将阅读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位幼儿身上,促使其发展的重要环节。而教师合理地运用早期阅读教育方法能保证阅读活动取得较高的效益。为了让幼儿更主动地进行阅读活动,获得阅读能力,也为了让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的阅读,我们从实践中归纳提炼了几种早期阅读集体教学指导方法:
1).提问法。包含表层提问法(包括判断性提问如:好不好?对不对?和描述性提问如:有什么?做了什么?)、多层提问法(在判断性提问和描述性提问的基础上,加为什么?猜猜会怎样?等深层次的问题)、多层多向提问法,即教师在向儿童提问、反问时也鼓励儿童提出问题,互问互答。教师提问的设立是教学方案预设的关键,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准确、适时、适度选择上述提问类型,引领孩子进入阅读情景。
2).情景法。是指根据阅读的内容,创设相宜的环境,让孩子在相应的环境中开展阅读活动,有身临其境的效果。例如:在儿童诗《找梦》的欣赏过程中,教师选择了旋律、节奏与诗歌性质相符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
3).唤起想象法:即运用生动形象的视听信息或情景,让幼儿感知、描述形象,并逐步引导幼儿进行选择、组合,想象可能发生的事,设想解决的办法。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和该年龄段海阔天空的演讲喜好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同时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达到了教学目标。
4).提炼法:阅读中孩子的理解往往是零碎的,教师适时地归纳,可以提升幼儿获得的信息,拓展幼儿阅读的经验。例如:图书阅读时,教师总是先鼓励幼儿观察每一幅图片,想象图片表达的意思,并进行大胆地讲述,但是在活动的结束前,教师要完整地复述一遍故事,这样做就好象画龙点睛,让孩子对整个文本有了一个完整的印象。
5).表演法。让幼儿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设身处地的想象角色当时心理,表演角色语言和行为的一种方法。例如在中班阅读活动《照镜子》中,教师请幼儿模仿小老鼠向奶奶求助,通过表演孩子们不仅知道遇到危险向人求助要声音响亮,并说清楚自己在哪里,遇到了什么困难,而且表演的过程缓解了孩子较长时间安静活动带来的疲劳,将活动推向来了高潮。
三)、组织新颖多样幼儿阅读活动 幼儿的早期阅读不是机械地看书、识字,而是调动一切感官去观察、思维,理解视觉所及的信息内容,因此早期阅读本质上是一种解读符号信息的心智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其所解读的信息符号存在于他的周围生活中。因此,除了图书阅读,我们还通过多种手段,选择多种材料,开展新颖多样幼儿阅读活动。
四)、指导亲子共读,建立家园共育的有效机制。《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亲子阅读活动即组织家长配合参与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活动,从而使家园教育有机结合。我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与家长沟通、指导亲子阅读
五、成果与反思:幼儿阅读行为改善,语言发展水平提高,为学习书面语言奠定了基础。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园的早期阅读教育方案。本课题研究已经历时3年,30多位教师参与其中。通过对三年教学实践的全面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优化环境、尊重兴趣、亲近生活、积极互动、有效整合”的五大教学原则,探索出“集体教学、区域阅读、渗透阅读”等几个有效的教育途径。“然而每个家庭的差异很大,家长素质的高低不同,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因此给教师指导家长开展亲子阅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面对不同类型的家长,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的家园合作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