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反思(模版)

时间:2019-05-15 09:0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反思(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反思(模版)》。

第一篇:六年级《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反思(模版)

六年级《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反思

六年级《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反思

在教学《山洪一样的掌声》一课中,我力求实现教师角色转变,让学生有主人翁感,有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熟读课文,读懂课文并思考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里;课堂上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有所思、有所获。

“永远没有完美的课堂”,从全局看,本节课基本上可以看做是较成功的一节家常课,学生在我的教学中感受到了总理的个人魅力,体会文章的基本内容,尤其是人物的对话,在老师的指导朗读下,理解较好,分角色朗读时,读出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但是,上完了这节课总有很多的遗憾。在提出大问题时,给孩子自己读文章的时间不够充分,很多孩子没有读出自己的理解,只是听与文章的字面;再提出大的问题之后,想给孩子主动,而形成了“被学生牵着走”,对于老师的课堂的主导在本课的最后才体现明显。《山洪一样的掌声》这篇课文是一片很感人的写周总理爱人民的课文。遗憾自己因被紧张和别学生所影响,没有引导孩子深入的体会文章背后的故事,没能让孩子深刻的震撼。当然,在反思了这节课的不足之后,在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时,我进行了一些改动。引导学生感悟与朗读重点句段,抓重点词语,多种朗读方式的练习以及对周总理其他事迹的介绍,使得学生在朗读中有所体会,读完一段文字之后,往往出现安静的沉默。在课结束的时候,学生们很压抑。我想,这份压抑正是孩子们对总理的敬佩、惋惜、心疼和遗憾;是孩子们被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感动的同时,也让我知道,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有意义。

第二篇: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反思

《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反思

一、课的简单流程:

1.教学时我从课题入手,板书课题《山洪一样的掌声》,齐读课题回答:山洪一样的掌声是什么样的掌声啊?你得过掌声吗?什么时候?你送给别人掌声是在什么时候?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为什么会爆发山洪一样的掌声?)2.让学生带着上面的问题读文,理解掌声响起的原因。3.学生汇报课文写了什么事。

4.然后具体学文,从文中的重点语句学习,结合多种描写,理解群众爱总理,总理关心群众的。

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十分注重环境、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抓住重点词句是教学本文的关键。课堂上,学生能够抓住文章中的语句来阅读、感受、欣赏、评价,从中感受到总理人格的伟大,感受到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

二、不足之处:

1.随文学习了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写法,也让学生谈了体会,只是朗读得不够充分,少数学生的思维跟上了,老师引导不细,致使一些学生只处于被动的听。作为语文教师千万不要忽视读,在读的指导上不要吝惜时间。古人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课结束前,没有点睛,缺少让学生总结写作特点的环节设计,从而把学文与写作方法结合起来。

2.过渡性的话没有精心设计,感染力不够强。

3.面面俱到,反倒让课上得平淡了。从场面描写到各种表现人物的描写,再加上环境描写。学生看似学到了很多,其实不然,如果把其中的某一项运用到写作中,把读与写真正结合起来就更好了。

三、精彩补充:

1.在学习中,我加入了介绍总理在国外银行没有存款及他逝世后联合国降半旗致哀两事例,更有利于表现周总理人格的伟大。

2.学文后,和学生一起欣赏了赞颂总理的《水龙吟》一诗,诗中对总理人格的高度概括及诗的韵律,感染了学生。

四、反思改动:

1.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一定要给孩子们一定的准备时间,一定要让他们有目的的预习,如课前搜集周总理的生平事迹要详细些,搜集总理的一些小故事,从中帮助学生认识总理,缩小我们学生与总理之间的陌生感。

2.多读。怎么读,读哪里,什么形式读,怎么指导读,还有待更详细地思考。3.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抓住重点场面描写,引导学生说说或写写:如果你就在现场,你有何感受?试着运用这节课所学的描写方法,写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 的应用题》

本次课的教学,在以下几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1、从教学观念上,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实践了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例如:学习例题时,学生根据课前设计的学习材料完成先自学,分组讨论,然后汇报,答疑,小结等环节,从中获取初步知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教师根据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点拨,指导学生写出反思小结。整个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的作用得到加强。

2、在教学中,把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这节课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结合习题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进行了一些实践。例如教学例1时:提出了‘你根据我国现有的国土资源人多地少的矛盾,给国家提一些好的建议?’的问题,目的是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的现状,教育学生珍惜每一寸土地。又如:习题中有书包重量与人体重关系的研究,从探索中使学生认识到背负过重的东西会损害我们的身体,教育他们正确地处理人体负重问题,从而健康生活。这些问题的提出紧贴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起到了细雨润无声的作用。

3、教学中紧紧抓住了这节课的关键,即:关键句的处理。重点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即:关键句---单位1---线段图---求什么----就是求某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本次课的教学,也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深思:

1、备课设计时要多了解学生情况。由于刚接班不久,学生的基础、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掌握不多,这一环节的工作还缺乏深度,不够细致。

2、在学法指导上缺少应变,问题的提出有些抽象化,师生间的配合欠默契。这些问题的出现,从学生方面讲是:基础较差,无法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是教学手段单一,变化不足,调整不及时,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造成的。

3、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一原则。这节课对差生关注不够,存在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完的情况。

4、要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上多下功夫。本次课的教学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不够。

5、要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逐步形成学生完整的知识链。

《分数除法》

二、心得体会:

1、在对教材内容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注重以“人的发展为本”,灵活使用教材,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自我感受数学、体验数学、实践数学,从而激发学习和探究教学的热情。

2、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提供表现、操作、研究、创造的空间,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学生的潜能就会像空气一样,放在多大的空间里,它就会有多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3、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而不能仅仅提供前人的思维结果。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气氛,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4、要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探究是感悟的基础。没有探究就没有深刻的感悟。教学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解题方法,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使学生经历独立探究、小组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对“分数除法问题”的算法有初步的感悟。

三、不足之处

1、对单位“1”的理解在课堂上渗透还得加深理解。

2、巩固练习不够趣味性,缺少层次性。在巩固练习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应多安排一些数学游戏,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娱乐中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3.多交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画一画线段图(其实这是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的)。

4、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

《香山的红叶》

最后总结写作方法:这篇文章抓住红叶的特点有条理的叙述,你学到了那些写作方法?(比喻

引用

设问

情景交融)希望你们在写景时用上这些好方法,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课堂作业:作者抓住香山红叶的哪些特点?

学习反思:在充分理解,朗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感受红叶的壮观,在欣赏红叶的过程中是情感得到升华。

指导小结:在充分理解,朗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感受红叶的壮观,在欣赏红叶的过程中是情感得到升华。从诗和图片中体会红叶的秀美与艳丽的特点,受到美的熏陶。

《夹竹桃》

教完了这节课,我觉得有这样几点较为成功之处:

1、由整体入手,整体感知,明确学习重点,语文的学习是以课文文本为载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感知、领悟和运用来完成的。文本的呈现本身具有完整性。但很多时候,有的老师为了直接进入主题,跳过文章的开头;有的老师甚至为了出其不意,全然不顾课文内在的文路,把课文完全支解开来,从而破坏了文本的整体性。殊不知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于文本主旨的把握,而且对于学生的今后的写作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因此在上课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扫清阅读障碍,让学生说说夹竹桃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从而找出课文的第一、第六自然段,读读,说说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很快就发现,作者留恋、喜爱夹竹桃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夹竹桃具有可贵的韧性;(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无限的幻想。这样,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思路有了较清楚的认识。

2、以读书为本,紧扣关键字,突破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文本在整个阅读教学中仍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课堂上,始终紧扣文本,让学生紧扣文本中的关键字句进行自主研读,并以此为突破口,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

如在教学夹竹桃“韧性”这一重点段时,首先紧扣“韧性”一词,让学生默读,圈划出有关词句,还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紧扣句中的两个“又”、“悄悄地一声不响”、“无„„不„”、“无不”等关键词展开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夹竹桃的韧性。通过这种环环相扣,逐层推进的方法,再加上情感朗读,进而理解作者为什么说“夹竹桃这一韧性”“显得非常可贵”。

3、了解一种写作手法,加深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们除了要感知课文内容,还需要了解作者的写法,进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因此在讲述第三段时,主要让学生与第四段描写夹竹桃韧性的句子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中第三自然段中写作者家中的花应有尽有,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只是对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起对比的作用,加深对“韧性”的认识。

4、获得一次人文关怀,升华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因此学完“韧性”,让学生联系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来谈,懂得“花似人生”,懂得季羡林先生也正像那坚韧的夹竹桃一样,懂得我们也要具有这种“韧性”,让这种“韧性”扎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不足之处:

1、六年级学生的课堂有些冷,课堂上对学生的启发、鼓励还不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还显得比较稚嫩,不够老练、自然。

2、在比较学完三、四自然段后,按教学预设,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采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衬托出夹竹桃的韧性,因此设计了一个说话练习:尽管,然而

。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没能说到位(这在试讲时是没有发生的),我没能及时引导学生再回顾课文,致使这个环节匆匆而过,训练没有扎实和到位,比较遗憾。

3、因为是公开课的原因,课堂上必须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所以在设计上没能放开手脚,提出比较具有思考价值的大问题,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课堂上亦步亦趋,“牵”的痕迹比较重。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真正静下心来研读课文,真正实实在在走进课堂,真正以一个批判者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反思,才会发现有许多精彩之处还在等着我们挖掘,才会发现还有很多遗憾留着我们在将来的课堂中去弥补。《赏荷》

当然,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我的教学中,学生自读的频率较高,齐读的时间太少。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应该毫不吝啬的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在课件中出示的词语也出现了小小的差错,说明自己在备课时还不够认真细心。虽然有些遗憾,但当我看到学生那一只只举起的小手,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神,一句句精彩的发言,我被他们深深地感动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正是有了兴趣这个动力,学生才会有如此期待的表现。《明珠回归》

从课堂上下来,我心中颇为满意,因为在上《明珠回归》之前,我重点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

一、以多种形式朗读激发学生‘回归’高潮;

二、以在时刻,我看到了自主合作式,让学生再现回归过程中的时间段;如身临其境。

这两个设计在课堂上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我和学生一起读,学生情绪激昂,声音高亢,“这是一个令亿万华夏儿女噙泪的时刻!彩灯亮了!„„”我们仿佛置身于群情激荡的香港回归现场,连隔壁办公室的老师都受到感染,说她也听到了欢呼声,听出了扬眉吐气的自豪。而学生也在句式练习时,回答最令我惊叹,他们在几点几分,看到的不仅有中国国旗的冉冉升起,还有英国国旗的缓缓降落,更有学生还说看到了英国王储查尔斯的黯然神伤,无可奈何。

课后,想到课堂上的热烈,我不禁有几许得意:孩子们,好样的!

第三篇:《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设计

《山洪一样的掌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周恩来总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人民群众对总理的无限爱戴,感受中总理平等待人的高尚人格。

3、在阅读中学习作者描写活动场面和任务细节的方法。

4、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3个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重点理解积累“气氛”、“春寒料峭”、“凌厉”、“凛冽”、“肆无忌惮”等词语,背诵课文结尾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认读生字,理解重点词语。教学难点:从课文对会场和周总理精神的细节描写中体会总理的精神和品质,感受总理伟大人格。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交流关羽周总理和邢台大地震的资料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1966年3月8日,在中国的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在地震的第二天,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就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前往地震灾区,慰问受灾的群众,在慰问灾区群众的过程中,周总理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我们来了解其中的一个故事。学生齐读课题后,激发兴趣:这山洪一样的掌声是怎样爆发出来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圈画出来,查找工具书或合作交流解决。

2、同桌互读,看谁读的流利。

3、指名读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4、引导学生理清叙述的顺序,指导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时间顺序等)

三、研读重点,感悟精神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场面。

2、引导交流,谈感受和体会

(1)听说周总理要来,人们蜂拥而来的场面,表现了什么?(2)人们不约而同的面朝寒风而坐的场面,表现了什么?(3)周总理对县委书记的会场安排提出质疑,表现了什么?(4)周总理蹲在打谷场与社员交谈体现了总理的什么精神?(5)群众迎风欢迎总理以及总理指挥群众转移方向,表现了什么?(6)总理迎风伫立,掌声像山洪一样,这一场面的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整体回顾感悟精神

1、课文中两处对总理眉毛的特写,体会这两处细节锁表现的复杂心

里活动。

2、作者为什么用“山洪一样的掌声”做题目?这个题目可以换成别的题目吗?为什么?

3、回顾课文,从作者的叙述中学到了哪些表达方法?

五、拓展收集资料:介绍周总理的事迹材料;推荐有关总理的好书;仿造课文写一段场面描写片段。

六、回味全文积累内化

1、感情朗读,读出总理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

2、合作交流以小见大及运用动作、语言、外貌、心里等多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品质的方法。

七、识字写字迁移练习

1、读准7个生字的正确读音。

2、写字要求:写正确、端正、美观。

3、小练笔:学习作者写场面和写细节的写法,描写生活中的某个场景。

八、总结全课谈收获体会。

第四篇: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设计

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周恩来总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人民群众对总理的无限爱戴,感受周总理平等待人的高尚人格。

3.在阅读中学习作者描写活动场面的人物细节的方法。

4.认识“邢、坎”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畔、氛”等12个生字。自选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课文结尾两个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从课文对会场和总理神情的细节描写中,体会总理的精神和品质,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交关于周总理和邢台地震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人物感知,激趣导入

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周总理图片):这个伟大的人物是谁?他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理——敬爱的周总理。同学们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你们以前读过的关于总理的文章,看过的电影、电视剧,总理在你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出示________的周总理。)用一个或两个词来说说。

2.老师简介周恩来:(出示总理生平图片。)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戎马半生,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不朽功绩,建国后,他作为一国总理,他心系人民,不辞辛苦,为国操劳。受到人们的无限爱戴。留下很多感人故事。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总理的感人故事。板书课题《山洪一样的掌声》

3.齐读课题回答:这是怎样的掌声啊?这是山洪一样的什么?再齐读课题。4.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为什么会爆发山洪一样的掌声?)

二、出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2)

三、自学提示: 为什么会爆发山洪一样的掌声?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用最短的时间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起因、经过、结果怎样 ?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

(1966年3月8日,周总理冒着余震的危险看望受灾群众,群众迎风而坐,让总理背风讲话,可是总理号令大家向后转,群众没有转,总理自己走进风中,而让群众背风温暖,群众被总理这样的关怀感动,对总理无限爱戴,爆发了山洪一样的掌声。)

小结:是啊!我们的周总理就是这样一个心系群众,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无限爱戴。

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使你感动的场面,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把你的想法写在空白处。

六、走进场面,品读细节,感受精神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学生汇报感动的场面和画下的句子。汇报预设:

(一)第1个场面:听到总理到来的消息,人们蜂拥奔向打谷场。

1.总理要来,群众向打谷场蜂拥而去,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伤害,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原因是什么?

2.材料链接,师介绍地震情况:

在1966年的3月8日,河北省邢台发生的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裂度9度,波及百余县,遇难8067人,受伤38000余人,在3月8日到29日的时间里,余震不断,连续有发生5次六级以上地震,最大7.2级,引起火灾400余处在这随时都有余震。发生的危险时刻,周总理及时来了,群众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样的激动再齐读这句话。(出示第2自然段)

(二)人们不约而同面朝寒风而坐的场面。1.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2.哪句话最能表达这样的情感?干冷砭骨的寒风是什么样的风? 3.在这部分场面里还有描写环境的语句吗?找到了,读一读。4.多次的写到恶劣的环境,你觉得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三)总理和县委书记的一段对话。在这段对话中,哪句语言最让让你感动

1.出示(“你说,一个人跟几千个人比,你说哪一个更重要?”),为什么让你感动? 请学生讨论:哪个更重要呢?从数量上一千个更多,更重要。可是这一个人是谁,在你心中总理重要吗,为什么?(周恩来总理戎马半生,参加革命数十年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汗马功劳,在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家总理,每天日理万机的为国家操劳,处理国家大事,人民的生活,衣食冷暖哪一样不是他来操劳。)

2.总理如此的重要,可他的心里谁更重要?总理心中自己当成千万群众的一名,用这一名群众和几千人的数量比,不得而知群众更重要。

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总理?(平等待人,平易近人、不搞特殊,)带着你的体会读这句话。

3.还有哪句话让你感受到总理这样朴实的品格?(“但是,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你想想共产党员哪有为了自己方便,而让群众吃苦的道理?”)

4.这是什么句式?变成陈述句,(这些共产党人都有什么共同点,为了人民利益牺牲自己,奉献精神,)让我们再读这一句话。

5.师小结:这些都是语言描写,你们很会读书,知道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品质。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6.除了语言描写,还有神态描写的句子,自己找一找,读一读,从“拧”和“盯”两个动词看出总理在想什么?

7.总理不满的心情,为什么不满呢?

8.让我们再来读这段感人的对话,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注意提示语 9.去掉提示语指名分角色读这段对话。

(四)交流总理指挥群众的场面。

1.书读到这里,我们看到了总理关心群众,群众爱戴总理,都要迎风而站,把温暖留给对方,这可怎么办呢?结果到底如何呢?请同学们读这一场面。2.交流:

(1)寒风中,我仿佛听到了总理的一声口令,你听到了吗?读出来。(齐读“向后—转”。)(2)向后转,转后的是——,留下的是——?

3.这部分里你们注意到了总理浓黑的眉毛抖动了一下吗?联系上下文,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4.人们静静的坐下了。人们看到的是什么?(出示课文插图)请看大屏幕上你看到了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5.看看我们的总理吧!谁来读读课文中的描写?(出示图片和文字“总理站在临时找来的几只木箱上„„”,配乐)

6.望着寒风中的总理,人们虽然是静静的坐下了,可他们的心理能平静吗?他们的心里涌动的是什么?小练笔: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千万群众中的一名,望着寒风中高高矗立的周总理,你最想对总理说什么?拿起笔写下你心里想说的话。

7.同学们此时想说的话,也正是千万群众的心声,这满心的感动,满怀的爱戴,在这一瞬间,该如何表达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8.敬爱的总理啊,您不忍心让饱受磨难的群众再受一点伤害,最终,您像一座高耸的山峰岿然不动的屹立在寒风中!同学们,你见过这样的总理吗?让我们在心中刻下这感人的一幕。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9.凛冽的寒风中,总理像巨人一样屹立,群众心中的万语千言,千言万语,都化做这一片山洪一样的掌声。指课题,学生齐读。

七、升华主题,拓展延伸

1.这掌声久久的回荡着,回荡着„„回荡在村庄上空,回荡在寒风里,诉说着这样一位好总理„„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总理,回顾他的感人瞬间。出示总理感人事迹图片、资料,配乐《你这样的人》

2.看到总理的这些感人瞬间,我看到同学们表情凝重,有的同学眼睛里泪光晶莹,你心里一定有话想说,最想说什么?

3.周总理一生不仅用高尚的人格,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感动世人,作为一代伟人,他更有着超群智慧和雄才大略被后人称颂,你们想了解吗?请同学们课后阅读《周恩来超群智慧》一书,相信大家一定能受益匪浅。第2课时

一、出示目标:见教学目标(3.4)

二、自学提示:在阅读中学习作者描写活动场面的人物细节的方法。自由学习生字。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

(一)、回顾课文,学习人物细节的描写方法 1.生自由阅读课文,回忆课文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结合课文,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的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品质。

(二)、感情朗读,深化感悟 1.指名朗读。2.小组合作朗读。

(三)、落实本课生字 1.学生自由认读。2.同桌互认互读。3.指名认读。

4,学习生字。重点指导写好“畔、氛”等笔画复杂的字。

六、当堂练习

自选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课文结尾两个自然段。

七、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2 山洪一样的掌声 关心 周总理←——→群 众

爱戴

第五篇: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板社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课《山洪一样的掌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周恩来总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人民群众对总理的无限爱戴,感受周总理平等待人的高尚人格。

3、在阅读中学习作者描写活动场面和人物细节的方法。

4、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3个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重点理解积累“气氛”,“春寒料峭”,“凌厉”,“凛冽”,“肆无忌惮”等词语,背诵课文结尾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认读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

从课文对会场和周总理精神的细节描写中体会总理的精神和品质,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交流关于周总理和邢台大地震的资料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1966年3月8日,在中国的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在地震的第二天,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就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前往地震灾区,慰问受灾的群众,在慰问灾区群众的过程中,周总理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我们来了解其中的一的故事。

板书课题

2、山洪一样的掌声。学生齐读课题后,激趣:这山洪一样的掌声是怎样爆发出来的呢?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检查课前预习)

1、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圈画出来,查找工具书或合作交流解决。(解决重点字词,通过卡片或同学交流体现)

2、同桌互读,看谁读得流利。(重点练习、指导朗读)

3、指名读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练习归纳主要内容、表达力,师重点指导读,激励读)

4、引导学生理清叙述的顺序。指导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按时间顺程序等)

三、研读重点 感悟精神(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按提纲学习,提前出示阅读提纲,课件出示)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场面。(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2、引导交流,谈感受和体会。(自由发言)(激励学生大胆发言,提供锻炼机会,练习表打力让学生思考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

(1)听说周总理要来,人们蜂拥而来的场面,表现了什么?

(2)人们不约而同的面朝寒风而坐的场面,表现了什么?

(3)周总理对县委书记的会场安排提出质疑,表现了什么?

(4)周总理蹲在打谷场于社员交谈体现了总理的什么精神 ?

(5)群众迎风欢迎总理以及总理指挥群众转移方向,表现了什么?

(6)总理迎风伫立,掌声像山洪一样,这一场面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整体回顾感悟精神(关注细节教学,提升阅读品质,研读语文教学的基本,发散思维,读中促思考,)

1、课文中两处对总理眉毛的描写,体会这两处细节所表现的复杂的心里活动。

2、作者为什么用“山洪一样的掌声”做题目?这个题目还可以换成别的题目吗?为什么?

3、回顾课文,从作者的叙述中学到了哪些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事情的起因:一是发生大地震;二是天气寒冷,寒风呼啸。

事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活动:与环境直接相关,前后互相关联。

启示: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注意事情的前因后果,用环境渲染场面,用细节表现人物的内心。

五、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散文。全文通过记叙周总理冒着余震的危险慰问群众,群众报以热烈掌声的动人故事,表现了周总理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的高贵品质以及总理关心群众,群众热爱总理的鱼水深情。

六、拓展收集资料,1、介绍周总理的事迹材料

2、推荐好书有关总理的。3仿造课文写一段场面描写片段。

(拓展阅读引发思考,以读为主。读写结合)

第二课时

一、回味全文积累内化(读文学法)

1、感情朗读,读出总理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

2、合作交流以小见大以及运用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品质的方法。

二、识字写字迁移练习(读文巩固,字词)

1、读准7个生字的读音,注意“砭”、“惮”、“扒”的读音。

2、写字要求:写正确,端正,美观。

3、练习填空,体会好处。

(1)浓黑的眉毛()了一下,随即总理看了看,()向打谷场南头走去。

(2)这欢呼声发自人们的心灵深处,是那么(),那么()!

4、小练笔:学习作者写场面和写细节的写法,描写生活中的某个场景。

三、总结全课谈收获体会。(交流体会读文感,突出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板书设计:

2、山洪一样的掌声

关心群众:时间:1966年3月8日 地点:河北省邢台地区

事件:发生地震——总理临危慰问 鱼水深情:布置会场

群众利益至上

总理迎面面对群众

总理心为群众,群众不忘总理。

下载六年级《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反思(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反思(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设计

    《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板社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课《山洪一样的掌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周恩来总理对......

    《山洪一样的掌声》读后感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山洪一样的掌声》这篇课文,讲了周总理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的高贵品质,读完后令我百感交集、感动万分。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1966年3月8日,周总理不顾余震危险去慰......

    《山洪一样的掌声》说课稿

    《山洪一样的掌声》说课稿 教材说明〔解题〕 本文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散文。全文通过记叙周总理冒着余震的危险慰问群众、群众报以热烈掌声的动人故事,表现了周总理平易近人、......

    读山洪一样的掌声有感

    读《山洪一样的掌声》有感1 二道镇中心小学六年一班王锦 《山洪一样的掌声》这篇文章没有那华丽的词藻,没有那曲折的故事情节,但却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拨动了我的心弦。 1966......

    读《山洪一样的掌声》有感

    读《山洪一样的掌声》有感 通过学山洪一样的掌声课文,使我了解周总理在邢台地震灾区的动人事迹,体会周总理对群众的无限爱戴,体会到周总理平等待人的高尚品质。 在1966年3月8日......

    山洪一样的掌声读后感400字

    【1】山洪一样的掌声读后感400字 前几天,老师教了我们一篇课文,叫《山洪一样的掌声》,这篇课文给我留下了深厚的印象。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周总理要去刚发生完地震的邢台地......

    《山洪一样的掌声》小学读后感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山洪一样的掌声》这篇课文,讲了周总理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的高贵品质,读完后令我百感交集、感动万分。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1966年3月8日,周总理不顾余震危险去慰......

    读《山洪一样的掌声》有感(5篇)

    读《山洪一样的掌声》有感今天,我翻动语文书,当我翻到第二课《山洪一样的掌声》时,我认真地读了起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了6.8级地震,敬爱的周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