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中考历史复习重点:大国崛起
2015中考历史复习重点:大国崛起
一、英国的崛起
1、原因:
(1)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2)英国是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3)英国最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2.英国崛起的表现
(1)18世纪后期,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建立起“日不落”帝国,在世界上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
(2)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有“世界工厂”之称。
二、日本的崛起:
1.日本的崛起过程
(1)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2)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打败了中国。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
(4)巴黎和会上,日本成为五个决策国之一
关键提示:明治维新是日本从弱国变为强国的转折点。日本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扩张和掠夺,是日本崛起的主要途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成为世界大国,日本在巴黎和会上的地位是其标志。
2.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对日本的抑制
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发生严重的冲突,同时也威胁到英国。在华盛顿会议上,《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受到抑制。
3.日本法西斯的崛起
(1)1931年,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2)1936年,日本建立了军事法西斯专政,对外扩张。
(3)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4)1941年12月,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日本法西斯势力达到鼎盛。
4.战后日本的再次崛起
(1)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在当前的联合国改革中,日本为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三、西欧的崛起:
1、原因:(1)战后美国的经济援助。
(2)制定符合本地区的发展政策。
(3)重视科技,培养人才。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4)走区域经济联合之路。
(5)良好的经济、科技基础。
2、表现:(1)1967年成立欧共体。
(2)1993年创立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一极。
四、美国的崛起:
1.美国崛起的过程
(1)经过独立战争,美国摆脱了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通过南北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为经济的起飞扫清了道路。
(3)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
(4)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5)两次大战,远离本土,大发战争财。
(6)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实行罗斯福新政,使经济得到恢复,资本主义统治得到巩固。
(7)第三次工业革命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2.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形成与演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企图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但在巴黎和会上没有达到目的。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取得与英国并驾齐驱的海军力量,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达到了抑制日本的目的。
(2)二战后初期,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确立。
①条件: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强大,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②表现:操纵联合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主要表现:①20世纪50年代后期,形成美苏争霸的格局。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增强,同美国展开竞争,外交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③美国经济发展落后于西欧和日本,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④第三世界兴起,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3)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霸权地位加强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两极格局结束。美国的战略地位相对提高,妄图建立一个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近年来,美国对外政策上的霸权主义倾向又有所增强。
五、中国的和平崛起:
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坚定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顶住了西方的压力,政治局势稳定,经济高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2)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作为一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致力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3)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高速、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东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国际贸易不断拓展。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上述情况表明,中国日益成为一种新兴的强大力量,中国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
2.中国选择走和平崛起的道路的原因:
①中国人民崇尚和平、反对暴力和战争。②中国致力于睦邻友好和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③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中国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六、大国崛起的共同因素:
1、建立与本国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寻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
3、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发展经济。
4、善于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合作与交流。
5、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6、不断改革创新。
7、殖民扩张与掠夺。(中国除外)
七、大国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1、从国情出发,制定符合本国的政策。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
3、重视科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5、抓住机遇,努力发展,尽快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6、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二篇:中考历史重点专题八大国崛起
中考历史重点专题八:大国崛起
中考历史重点专题八大国崛起
一、英国的崛起
1、原因:
(1)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2)英国是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3)英国最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2.英国崛起的表现
(1)18世纪后期,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建立起 “日不落”帝国,在世界上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
(2)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有“世界工厂”之称。
二、日本的崛起: 1.日本的崛起过程
(1)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2)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打败了中国。(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4)巴黎和会上,日本成为五个决策国之一
关键提示:明治维新是日本从弱国变为强国的转折点。日本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扩张和掠夺,是日本崛起的主要途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成为世界大国,日本在巴黎和会上的地位是其标志。2.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对日本的抑制
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发生严重的冲突,同时也威胁到英国。在华盛顿会议上,《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受到抑制。3.日本法西斯的崛起
(1)1931年,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2)1936年,日本建立了军事法西斯专政,对外扩张。(3)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4)1941年12月,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日本法西斯势力达到鼎盛。4.战后日本的再次崛起
(1)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在当前的联合国改革中,日本为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三、西欧的崛起:
1、原因:(1)战后美国的经济援助。(2)制定符合本地区的发展政策。
(3)重视科技,培养人才。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4)走区域经济联合之路。(5)良好的经济、科技基础。
2、表现:(1)1967年成立欧共体。
(2)1993年创立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一极。
四、美国的崛起: 1.美国崛起的过程
(1)经过独立战争,美国摆脱了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通过南北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为经济的起飞扫清了道路。(3)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4)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5)两次大战,远离本土,大发战争财。
(6)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实行罗斯福新政,使经济得到恢复,资本主义统治得到巩固。
(7)第三次工业革命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2.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形成与演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企图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但在巴黎和会上没有达到目的。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取得与英国并驾齐驱的海军力量,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达到了抑制日本的目的。
(2)二战后初期,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确立。
①条件: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强大,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②表现:操纵联合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3)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主要表现:①20世纪50年代后期,形成美苏争霸的格局。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增强,同美国展开竞争,外交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③美国经济发展落后于西欧和日本,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④第三世界兴起,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3)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霸权地位加强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两极格局结束。美国的战略地位相对提高,妄图建立一个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近年来,美国对外政策上的霸权主义倾向又有所增强。
五、中国的和平崛起: 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坚定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顶住了西方的压力,政治局势稳定,经济高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2)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作为一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致力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3)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高速、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东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国际贸易不断拓展。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上述情况表明,中国日益成为一种新兴的强大力量,中国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2.中国选择走和平崛起的道路的原因:
①中国人民崇尚和平、反对暴力和战争。②中国致力于睦邻友好和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③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中国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六、大国崛起的共同因素:
1、建立与本国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寻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
3、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发展经济。
4、善于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合作与交流。
5、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6、不断改革创新。
7、殖民扩张与掠夺。(中国除外)
七、大国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1、从国情出发,制定符合本国的政策。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
3、重视科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5、抓住机遇,努力发展,尽快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6、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三篇:大国崛起 观后感 历史角度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这部影片讲述了自15世纪开始后的500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放眼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的葡萄牙,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一个省份, 15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航海时代.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到了16世纪出这个人口只有150万的国家,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再观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记得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曾说过:“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在这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难怪德军总参谋长毛奇早就自豪的说过:“德国的胜利早已在小学生的讲台上决定了!”所以,培育下一代的幼苗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人类不断延续,永不熄灭的香火,是世世代代国家的精神传递的骨干,德国正以这一点换来了最终的胜利.而我们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弊端,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社会现实告诉我们成效微弱.在众多国家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东亚岛国日本,这个我们中国人口中的“小日本”如今却以他强大的国力堂堂正正的屹立在我们的前头.他曾经和我们的大清帝国一样,资源外流,文化落后,同样惨痛的遭受着西方列强无止境的入侵.然而,面对同样的状况,他们看到中国“落后便要挨打”的局面,否定了顶礼膜拜所带来的暂时安稳,他们迅速图强振国,维新求变,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为亚洲第一个摆脱西方列强侵略并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这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始终都坚持团结,善于学习的民族创造了今日的辉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强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才能赢得其它国家人们的尊敬.中华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别国.德国在二战后勇于反思和敢于悔过的行为,最终才得到了全世界的原谅与支持,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集中营纪念地长跪忏悔,真实地展示了这样的精神,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国!这样的总统,才能永垂史册,这样的国家,才能熠熠生辉.那么只有正视历史,直面失败,历史才不会重演,成功才会到来.在务实上,我们做的比起别国也差的很远,搞浮夸,搞假政绩,搞表面繁荣等等无用的行为,根本不能从本质上,从实际上提升我国的国力.所以我们始终只能从面积和人口上说是一个大国,而从实力业绩上、效率上讲却不能说是一个强国.因此,只有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借鉴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经验,提高国民素质,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努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之梦.
第四篇:2009年高考历史复习时政热点大国崛起_2
2009年高考历史复习时政热点:大国崛起
一.热点背景
2006年11月13日至24日,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一套共8册的同名系列丛书也已同步发行。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2007届高考和2008届高考都十分重视对“大国崛起”问题的考查,预测2009届也不例外。二.考试说明
1.英国的兴衰:
(1)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英国的殖民扩张。
(2)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揭开序幕的标志、主要技术成就、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工业革命的影响);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4)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世界工厂”地位丧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5)二战后的两极格局:西欧经济的逐渐恢复;欧洲共同体的形成。2.欧洲大国法国:
(1)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拿破仑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拿破仑对内措施、拿破仑对外战争及意义)。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鸦片战争。
(3)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4)二战后的两极格局:西欧经济的逐渐恢复;欧洲共同体的形成。3.美国资本主义持续发展:
(1)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美国的建立(共和政体的确立)。
(2)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4)二战后的两极格局: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与美国霸主地位衰落;美苏争霸三个阶段美国的基本态势。
(5)多极化趋势: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华尔街金融风暴。4.德国三落三起: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3)二战后的两极格局: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发展;欧共体的形成。5.亚洲强国日本: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日本明治维新(背景;武装倒幕;改革的目的、内容、成功原因和影响)。
(2)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3)中国抗日战争。
(4)二战后的两极格局: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谋求成为政
治大国。
6.扩张野心强烈的俄国: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2)十月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的成就与问题;评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二战的两极格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改革和挫折;美苏争霸(三阶段态势及其对苏联的影响)。
(4)多极化趋势:苏联解体的过程、原因;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三.高考真题 01.(2006全国Ⅱ卷文综16)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在殖民地掠夺财富最多并将其用于工业化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02.(2006广东历史18)16世纪,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的贸易往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文艺复兴 03.(2006北京文综22)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开展工业革命 ②废除封建制度 ③实施“大陆政策” ④推行“文明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04.(2007海南历史9)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足指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05.(2008广东历史18)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
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 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 06.(2008海南历史14)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07.(2008上海共同部分26)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本质是
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 B.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 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托拉斯组织的普遍出现
参考答案:AACCBCB 08.(2007江苏历史30)大国崛起是世界历史舞台上令人瞩目的现象。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德国、俄国(1917年前)都经历了崛起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崛起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因素在于它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经济领域的变革,请指出其表现形式及实现途径。(4分)
答:政治: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实现。经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实现。(2)(3)(4)(略)09.(2008江苏历史23)(14分)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
答: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答:方式: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分)
答:原因: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实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表现: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
答:共同之处: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启示: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
四.预测演练
01.一位学者形容16世纪的西班牙:“就像一张巨人之口,吞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一点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
A.没有发生“价格革命”
B.没有经受文化复兴的洗礼 C.没有受到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冲击 D.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
02.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03.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该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加强
B.自由主义的推行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外来移民的涌入
04.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中国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作出的理性选择。以下各国的近现代历史最能为我国和平崛起提供正面经验的是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新加坡在二战后的经济腾飞 C.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D.一战后德国重新崛起
0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1)材料一中,英国获得“非常特殊的位置”的原因是什么?
答:(从英国工业革命和对外殖民角度答题)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获得经济霸主地位,成为“世界工厂”;英国凭借其实力,进一步奠定了
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2)结合近代中英关系的史实,驳斥材料一中的“兄弟之情”的说法。
答:(从近代史上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及其后果思考)驳斥: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掠夺中国的财富,发动侵略战争——两次鸦片战争,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使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材料二 当一个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公司的庞蒂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先进零件的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和营销服务,余下的近4000美元才是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美]罗伯特·赖克:《国家任务》
(3)材料一中国际性生产分工与材料二中的国际性生产分工相比,各有何不同?
答:(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国际经济格局和分工程度等方面对比)①背景不同:材料一是建立在世界殖民体系的基础上的;材料二则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②国际格局不同:材料一中英国在国际分工中占主导地位,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材料二反映生产分工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③分工程度不同:材料一中国际分工相对简单,分为制造业与原料产地;材料二反映国际分工更加细密,深入到生产要素各个环节。
材料三 《新闻晨报》报道:2004年9月16日晚,在西班牙埃尔切市发生攻击并焚烧中国侨民鞋店的恶性案件,犯罪分子烧毁了价值100多万欧元的货物。是什么原因引发了此次焚鞋事件?一位中国鞋批发商说:“一双不错的中国鞋运到西班牙后只卖5欧元,而西班牙生产的鞋最低价也要8欧元。”3欧元的差价,让中国鞋在西班牙市场赢得了巨大的优势。埃尔切被誉为“欧洲鞋都”,但近年来中国鞋大举进入该市,一部分规模小、技术落后的鞋厂纷纷倒闭。近30年来,该市制鞋工人失业率增长了30%。请回答:
(4)材料三分别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什么困境?
答:(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问题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及资金问题角度答题)发达国家面临劳动密集型产业衰退,工人失业等问题;发展中国家产品缺乏技术竞争力,严重依赖低成本竞争优势。
附:预测演练答案及解析
01.D 这实际上是分析西班牙在早期殖民扩张时代掠夺的原始资本外流的原因。
02.C 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思考17世纪英国“傲视全球”的原因。
03.C 1801—1901年英国农业人口比例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人口比例上升的主因是工业革命造成的城市化进程回快。
04.B 和平崛起即是要反殖民、反霸权,通过改开与开放来崛起。
第五篇:大国崛起
-、葡萄牙、西班牙的崛起
1.新航路开辟。注意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影响。
2.葡、西在西欧国家中最早从事殖民活动。注意两国在殖民侵略上的区别,并辩证的看待殖民活动的影响。3.掠夺来的财富没有在葡、西转化为资本,而是花在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享乐和争霸战争上。大量金银流入荷、英、法等国,葡、西逐渐衰落。
4.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丧失海上霸权。5.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大大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封建统治。
6.18世纪末90世纪早期,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打碎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二、英国的崛起
1.新航路开辟使英国逐渐成为大西洋的航运中心。2.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标志着英国海上力量的崛起。
3.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
4.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5.三次英荷战争和迫使荷兰接受了《航海条例》,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
6.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到1840年前后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7.1763年,通过七年战争,英国打败了它最后一个可能的竞争对手法国。
8.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英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丧失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9.一战使英国沦为债务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开始衰落。10.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经济和政治地位。
三、法国的崛起
1.17世纪中后期,路易十四强化中央集权,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2.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高涨,为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3.在英法七年战争中战败,因而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支持美国对抗英国。
3.1789-1894年大革命结束了法国封建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4.拿破仑建立帝国,对内确立中央集权制度,鼓励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的战争政策早期具有正义性,确立法国欧洲霸主地位;后期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最终导致帝国覆灭。
5.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20年代进程加快,19世纪中期基本完成。6.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德矛盾尖锐,长期影响欧洲历史进程。7.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经济发展缓慢。
8.一战前法德矛盾是三大基本矛盾之一,战后法国力求尽最大限度削弱德国,重建欧洲大陆霸权。9.二战中被德国占领,经济政治遭到严重破坏。10.战后进入恢复、高速发展和滞胀几个时期。
四、德国的崛起
1.法国大革命时期普鲁士是主要的干涉国家之一。
2.19世纪早期开始工业革命,但长期的分裂局面严重阻碍德意志的工业革命进程。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的统一,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使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极大地改变了欧洲格局。
4.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
5.一战前德法和英德矛盾突出,建立三国同盟。一战战败,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国际地位严重削弱。6.1925年签订“洛迦诺公约”,国际地位有所提高。加入国联,政治大国地位进一步恢复。7.30年代建立法西斯统治,对内独裁,对外扩张,逐步挑起世界战争。二战中战败。8.战后德国及柏林被分区占领,1949年分裂。
9.50年代西德进入繁荣时期,60年代初成为欧洲最强的经济大国。10.1989年政府拆除“柏林墙”,1990年两德统一。
五、日本的崛起
1.17世纪30年代,日本实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经济落后。2.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3.1853年美国军舰叩关,列强纷纷入侵,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4.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5.19世纪中期开始工业革命,20世纪初基本完成。
6.制订“大陆政策”,逐步占领朝鲜,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1905年日俄战争获胜。
7.一战后为争夺太平洋地区霸权,英美日掀起海军军备竞赛。《九国公约》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霸。8.30年代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对外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对内建立法西斯专政。
9.1936年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1942年在中途岛海战中战败,由进攻转为防御,1945年战败投降。
10.1956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70年代以来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六、俄国的崛起
1.1689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摆脱了野蛮落后的状态。2.多次参加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帮助波旁王朝复辟。
3.1815年维也纳体系建立,俄国地位提高,充当欧洲宪兵,镇压了1848年欧洲革命。4.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引发了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5.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七、(苏俄)苏联的崛起
1.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3.实施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以及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4.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5.二战中苏联成为抗击德国的主要力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6.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通过雅尔塔体系与美国两分天下。7.赫鲁晓夫和勃列尔涅夫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严重问题。8.美苏争霸。
9.80年后期,戈尔巴乔夫先后推行经济和政治改革都先后失败,1991年苏联解体。10.俄罗斯是当前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八、美国的崛起
1.独立前的殖民地时期,经济发展迅猛,初步形成统一的市场;美利坚民族形成;民主和民族意识日趋增强。
2.1775年爆发的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1787年颁布美国宪法,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为美国的迅速崛起奠定了政治基础。
3.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工业革命,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日益激化。
4.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获胜,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5.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步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外提出“门户开放”政策。6.一战时期,美国先中立,大发战争财;后参战,谋取政治资本。一战后美国积极参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但美国试图构建战后国际秩序的努力无果而终。
7.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极度繁荣,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8.1929-1933年美国发生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9.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加入反法西斯战争,意义重大。
10.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倡议成立关贸总协定和联合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的秩序,并最终在冷战结束后,成为惟一的一个超级大国。
备考提示
要全面把握大国崛起的历程,掌握大国关系的变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各个大国崛起的经济特点。例如:
①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殖民地的影响巨大。
②美国:独立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两次世界大战都给美国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机会。
③德国:统一前经济发展不平衡,统一后经济发展迅猛。
④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一开始就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⑤苏联: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曾创造经济发展的奇迹,但也造成严重的问题。2.注意各个大国崛起的政治特点。例如
①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②法国: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斗争,才确立了共和政体;巴黎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动了多次起义,推动革命运动的发展。
③美国:最早确立民主共和政体;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④德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对德国政治影响巨大,富于侵略性;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
⑤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军国主义思想根深蒂固,长期坚持大陆政策,给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带来深重灾难。
⑥(俄)苏:沙俄通过改革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政治上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战后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造成严重后果。3.注意各个大国崛起中的重大事件等历史现象。例如 ①英国:光荣革命、产业革命等。
②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对外战争、普法战争等。③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罗斯福新政等。④德国:德意志统一等。
⑤日本:明治维新、“大陆政策”、中日甲午战争、珍珠港事件等。
⑥(俄)苏:1861改革、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解体等。4.注意大国崛起中的主要矛盾。例如
①英法关系:双方矛盾集中在争夺欧洲霸权和争夺殖民地上;双方的联合主要是针对德国。
②法德关系: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矛盾的焦点是争夺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普法战争对两国关系有重大影响。
③英美关系:两国矛盾主要集中在争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上。19世纪英国整体占优势;一战后美国在远东占优势,英国在欧洲占优势;二战后美国整体占优势。
④美日关系:两国矛盾主要集中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一战至二战期间是两国冲突的主要时期。⑤美苏关系:两国矛盾主要是因为社会制度的性质不同,战后两国矛盾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双边冲突,以美苏对立和争霸为中心,形成两级世界和长期的冷战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