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滚马中心小学禁毒知识讲座总结(范文模版)
滚马乡中心小学禁毒知识讲座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各级禁毒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毒品预防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使广大学生认清毒品的危害,进一步增强防毒、拒毒意识,确保“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还给校园一片纯净的环境。
2014年6月26日下午3:30分,我校全体师生300余人聚集在一起,邀请了乡司法所所长杨长永、乡派出所教导员陆先培进行了一堂生动的”禁毒知识讲座”。首先,邰学校长对本次讲座的人员进行了介绍,强调了本次活动的目的的意义,同时针对学校的一系列工作作了重要的讲话。
接着,乡司法所所长杨长永同志以“珍惜美好生命、远离合成毒品”的主题作了专题讲座。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1、什么是合成毒品?
2、合成毒品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3、我们应当如何预防毒品的危害,珍惜自己美好的生命。给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
最后,邰学校长对本次活动作出了全面的总结。一是同学们要学会自我保护,避免遭受不法侵犯;二是要从小树立遵纪守法和防止违法犯罪的法制观念;三是要明辨是非,不滥交朋友;四是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五是要认清毒品的危害,一定要远离毒品、珍爱自己的生命。
此次活动教育意义重大,师生们都听得却非常认真。通过此次活动,让师生对毒品及其危害有了更深的认识,深深地认识到预防毒品、打击毒品犯罪不只是公安部门的事,应是全社会的事,感悟到“远离合成毒品、珍惜美好生命”的重要性。
第二篇:滚马乡中心小学廉政文化进校园
滚马乡中心小学2011年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精神,把廉政文化教育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廉洁从教、诚信做人等良好的道德意识植根于师生的头脑之中,根据县教科局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要求,我校认真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的活动。现就我校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形式和方法;健全和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形成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整体合力的客观需要。为保证贯彻落实“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取得实效,学校成立以中心校校长担任组长,完小校长及教学点负责人为成员的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此工作的协调和督导。同时中心校制定了关于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实施方案,及时召开学校教师会议,传达县教科局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有关要求,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权责一致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发挥各自职能,落实工作责任,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活动扎实有效。
二、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主要工作
(一)、在教师中开展廉政文化教育
1、在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中开展以“率先垂范,廉洁从政”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从政行为,发挥领导干部在廉政教育中的组织协调和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对工作做到难事不推诿,失误不埋怨,敏感的事透明办,力求使大事得到教职工的支持,难事得到教职工的理解,好事办得教职工高兴。实行“阳光工程”,一切评先、评优、职称晋升都进行量化考核,一切都让教职工自己的工作说了算,一切都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杜绝论资排辈,杜绝暗箱操作和个人权力因素的影响,努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特别是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学校积极为师生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让广大教职工看到了先进性教育带来的变化。
2、在广大党员及教师中开展以“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活动,使教师的思想得到升华。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师德教育之中,开展群体师德创优活动,通过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和在课堂上对廉政内容的传授,发挥广大教师在廉政教育中的引导示范作用。做到各学科渗透,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阅读中领悟、实践中体验。同时,要把教师的道德教育和学生的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师生道德水平共同提高。
3、与教师政治学习相结合,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学习讨论。按照学校政治学习计划,集中学习、撰写体会。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师德教育之中,通过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和课内外对廉政内容的传授、示范。今年教师节,通过表彰先进教师,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做到自尊、自重、自警、自省。
4、与行风建设和人民满意工程相结合。严格按照滚马乡教师“十禁令”“十不准”教育约束教师,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家长观、学生观,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尤其是在家长面前、学生面前做到勤政廉洁,不以职谋私:不让家长为自己办事、不向家长索取物品。同时,通过家访、电访等,通过家长向学校和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学校行风政风建设,促进廉政文化建设。
(二)、在学生中开展廉政文化教育
1、结合贯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廉政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国民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广大学生中开展以“敬廉崇洁,遵纪守法”为主题的诚信、节俭专题教育活动,宣传廉洁文化,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对学生进行胸怀大志、诚实守信、节俭自律、遵守守则规范、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新社会新风尚的荣辱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要通过廉政文化进学校活动,提高广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培养青少年学生“敬廉崇洁”的道德情操。重点培养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贪小便宜的好习惯;诚实守信、廉洁办事的观念;清正为人、遵纪守法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青少年中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精神境界和良好风尚。
2、根据学生特点,开设课程,安排课时,要充分发挥广播、板报、校刊、宣传栏、地方课程等宣传载体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廉政教育。利用升国旗仪式、校会、班队会、文化艺术节、社会考察活动以及组织校园歌咏、朗诵、演讲、征文比赛等形式,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廉政教育活动,重点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使廉政文化真正进课堂、进学校。
3、通过平安校园创建、法制教育讲座等形式和途径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和反腐倡廉的社会责任意识开展法制廉洁教育。通过开展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古今清廉人物的榜样引路,培养学生“尚荣明耻”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得到廉政体验,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学校廉政文化教育体系。
4、通过课外阅读形式,让学生了解廉政廉洁的得要意义。读一本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学生读物,历史上名人清官的故事、廉政漫画、廉政格言警句给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将廉政文化建设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积累状况,引导学生挑选、阅读古今中外清正廉洁的故事、格言、图片和漫画,并撰写读后感。把敬廉崇洁的启蒙教育延伸到课外。
5、通过校园文化等形式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富、形式新颖的文化活动,通过张贴、悬挂廉洁格言、警句,板报、橱窗,文艺表演、书画展、演讲比赛、征文、故事会、格言等活动,组织学生读历史伟大的廉政作品,写读书笔记,培养师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敬廉崇洁的情感。
7、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各学科教材中蕴涵丰富的廉洁教育内容,寓“敬廉崇洁”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课堂工作,充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把廉政教育和日常教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辅导员、班主任、语文学科、思想政治理论、思想品德科教师利用班会课、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内容紧扣廉政、廉洁这个主题,采用读书读报开主题班会,写学习体会等进行。通过感受、交流讨论等方式,加强学生对清正廉洁品质的认识。努力提高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水平。
(三)坚持校务公开,推进阳光工程
校务公开是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措施。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策。我校认真执行校务公开、财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做到校务公开工作的“四个结合”: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与学校管理目标相结合;与规章制度相结合;与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工作,我校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机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中进行宣传、教育,切切实实把一心为学生、一心为老师的工作主题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当中。推进民主管理,为学校、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滚马乡中心小学 2011年9月28日
第三篇:滚马乡中心小学后进生帮教工作计划
滚马乡中心小学后进生帮教工作计划
(2009—2010学)
一、指导思想:
帮教后进生就是以“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积极开展帮教活动。为了使教育效果更好与家长要及时沟通,确定阶段提高目标。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从学生内心了解孩子,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和孩子做知心的朋友,当他有了困难及时给予帮助,使他在自信的基础上在创设的情境中逐步走向自立,进而在教师的渗透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使他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做人观,进而达到自觉约束自身不良行为习惯,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巩固。
二、具体措施:
1、贯彻落实学校教导处后进生转化的各项措施。
(1)、要求全体教师齐抓共管,班主任工作要高度负责,后进生转化工作要细致、严格、耐心、到位、得法,做到防患于未然。
(2)、按时做好后进生转化纪录,及时汇报总结转化工作的情况,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2、建设良好班风、学风,感染后进生行为。建设良好班风、学风是转化后进生最有效的途径,要善于借助集体的力量来同化、熏陶后进生:
(1)、制定公认的班级道德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价值观念。
(2)、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形成班级体核心,培养学生集体认同感、荣誉感、自豪感。
(3)、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班务工作公平、公开、公正,防止歪风邪气的干扰。
4、责任到人,相互配合,转化工作常抓不懈(1)、各班根据学生以往表现和班、科任平时的观察和了解,初步落实后进生名单作为转化的重点对象,由班、科任协商指定老师负责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老师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反馈、相互帮助,分工不分家。
(2)、帮教教师要深入了解和研究转化对象,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缺点、优点,了解学生校内校外、家庭社会的表现,在掌握系统全面材料的基础上分析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为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奠定基础。
(3)、根据后进生德育转化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要充分预料学生转化过程的曲折性,转化工作要耐心、细致,抓反复、反复抓。
4、发现闪光点,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1)、教师首先要掌握差生自尊心强而又得不到尊重的心理矛盾,用体贴与爱护的态度对待差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要从实际出发,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学生问题,允许学生偶尔犯小错误,争取不让学生犯同样的错误;善于挖掘、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逐步让学生重新点燃希望、树立信心。
(3)、要严格要求后进生,哪怕是很微小的错误,老师也要及时指出并耐心地教育,切忌听之任之。
5、家庭、学校、社会形成转化合力。积极与家长沟通,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学习、纪律等情况,按要求完成家访任务,对学生迟到、旷课、请假等违纪行为,要求班任第一时间向家长反映,了解情况。
第四篇:滚马乡中心小学 与城关一小校际交流活动总结
滚马乡中心小学 与城关一小校际交流
活动总结
为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全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特别是提升六年级教学水平和特岗教师专业化成长,滚马乡中心小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互相学习、促进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校际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力求做到拓宽渠道,博采众长,增加与兄弟学校切磋交流的机会,努力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创造有力条件。2011年11月4日,我校邀请三穗县城关一小教师到我校传经送宝,并取得良好实效。
本次活动得到三穗县城关一小龙志军校长及其他教师的大力支持,三穗县城关一小在姚元和主任的带领下,一行13人到我校参加交流活动,我乡各小学校点负责人、教导主任及全乡毕业班教师和特岗教师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根据活动的安排,上午,城关一小黄廷芬主任、滚马中心小学吴升琼老师分别献上了精彩纷呈的学生习作指导课和数学课。课上,授课教师们讲解声情并茂、细致入微;听课教师认真仔细,作好记录。黄主任还作了一堂学生习作指导教学讲座。下午,滚马乡中心小学教研员田维云老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经验交流。在交流会上,首先由滚马乡中心校邰学校长和城关一小教导主任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讲话,然后两位授课教师分别说课,与会教师根据听课情况谈心得、说感受。在交流活动上,大家畅所欲言,对学习所获、启示进行了坦诚的交流,对示范课进行认真客观地评价,活动气氛热烈、融洽。交流会后,组织开展了两校男教师篮球友谊赛。
通过这次交流活动,使滚马乡中心小学的教师感受颇深。本次校际交流活动,给两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学习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两校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同时,也增进了兄弟学校的相互了解,拉进了距离,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共同进步与发展。此次活动受到与会教师的好评,都认为这是一次有益的交流活动,这样的双赢活动以后要多开展,开展面要扩大,让更多地教师都有学习的机会,从而达到全员参与,全员提高的目的。
第五篇:禁毒知识讲座
禁毒知识讲座
(一)主讲:张海字
2016年9月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禁毒知识。希望大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会后认真写心得体会,学校要组织交流活动。
首先,我讲一讲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理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从医学的角度看,毒品具有药品的属性,可以用来治病、维护健康、缓解病痛,但是前提条件是合理的生产、管理和正确的使用。从法律的规定上看,我国的法律未将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酒精、烟草及某些挥发性溶剂认定为毒品。毒品主要是被非法使用的鸦片、大麻、可卡因、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同时,杜冷丁、美沙酮、盐酸二氢托啡、三唑仑等其他一切列入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一旦被非法使用便是毒品。
其二,我讲一讲毒品有哪些特征
毒品具有4个基本特征: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和危害性。
1、依赖性
它分为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两个方面。生理依赖性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不断地使用某种药物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表现为一种周期性的或慢性中毒状态,需要继续使用该药方能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否则就会产生一系列机能紊乱和损害性反应(称为戒断症状或撤药反应)。生理依赖性的产生及其严重程度除了与吸毒者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外,还与所滥用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频度和剂量有关。据研究,鸦片类毒品所产生生理依赖必性最为强烈,甚至从第一次用药后就会出现,用药者一股在停药8――12个小时扣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
2、耐受性
不断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药物后,药用效果会出现退化现象,机体对该药物的反应迟钝、变弱,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获得与以前相同的效果。由于毒品的药物耐受性,使多数吸毒者都会经历逐步增大每次吸毒的量、缩短吸毒间隔时间以及改吸食为静脉注射等过程。
3、非法性
任何能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都对人体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即医疗作用和毒害作用。只有用于非法用途才称为毒品。我国法律规定,吸食毒品是违法行为,必须受到法律处罚,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持有毒品,强迫他人吸毒等行为是作为犯罪而予以严惩的。
4、危害性
毒品的泛滥不仅对吸毒者本人,而且对其家庭、社会都产生极大的危害。
上述毒品的四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的。依赖性和耐受性是毒品区别于其他毒物的自然特征;对吸食者本人、家庭及社会产生的巨大危害性则是毒品的后果特征;为消除毒品的危害性,法律必然要规范和限制毒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和使用,对违法犯罪活动加以惩处,因此,非法性是毒品的法律特征。
第三,吸毒对人的身心危害主要有哪些?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它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戒断反应引起的稽延性症状主要有:全身疼痛、顽固性失眠、焦虑和内心渴求等。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的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完全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了正常的伦理观念、道德观念甚至人性。
4、感染各种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型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
第四、如何预防吸毒?
1、吸毒的个人预防
沾染毒品的诱因很多,预防吸毒的措施也很多,但归根结底,预防吸毒的关键还在于自己。只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律自爱,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才能够切实保护自己,不被毒品所害。个人预防吸毒主要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构筑起抵御毒品侵袭的铜墙铁壁。首先要加强对文化、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那些腐朽生活方式,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理想。其次,要不断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平衡能力和抗拒毒品诱惑的能力。要培养自己多方面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参加文明、高雅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第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摒弃吸烟、酗酒等恶习。特别是青少年,远离毒品,首先要远离烟酒。
2、吸毒的学校预防
学校是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控制青少年中新吸毒人员滋生的最有效防线之一。学校的吸毒预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抵抗毒品的能力。学校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育人、育才、育德并重。要在教学课程中把“禁毒教育”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把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落到实处,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使学生时时处处自觉地加以防范。学校要将禁毒教育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要高度注意对学困生和特殊学生的重点教育。学校要进一步建立良好的校风、校纪,使学生在优良传统、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教育中健康成长。此外,学校必须严格控制社会闲散人员出入,更要严防有吸毒劣迹的人入校,对学生必须执行严格的请假、销假制度。
3、吸毒的家庭预防
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是任何社会团体都无法比拟的。只要家庭成员具有整体意识,对家人怀有浓浓的亲情,就能及时发现和洞察其成员的吸毒苗头,并给予坚决制止。家长一定要把反毒、防毒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子女抵制毒品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警惕,防止子女误入吸毒的歧途。这样,吸毒的家庭预防使可成为抵御毒品的一道有效的防线。
4、吸毒的社会预防
建立和健全各种社会预防和控制机制,切实提高全社会预防、控制、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能力,是防毒、反毒的重要措施。社会预防的措施主要有:一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扎扎实实际地组织开展强有力的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建立社会预防的心理机制。二是建立对高危人群的重点环境的专门预防机制。所谓高危人群指的是容易染上毒瘾的一些特殊人群;重点环境是指那些容易滋生吸毒、贩毒现象的地段和场所,如夜总会、歌舞厅等场所。三是建立完善对吸毒人员的帮教挽救机制。四是建立完善高效、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特殊打防机制。五是建全禁毒综合治理的统筹协作机制。
老师们、同学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亮丽多彩,让我们手拉手,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充满阳光的校园!
禁毒知识讲座(二)
主讲:张海字 2016年10月
一、毒情形势
1、世界“三大毒源”地
目前,世界上毒品种植和生产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金三角”和“金新月”主要生产鸦片,分别地处东南亚和西南亚。“银三角”主产可卡因,地处南美地区。
(1)“金三角”地区。位于老挝、泰国、缅甸三个国家的接壤地区。因盛产鸦片,以“金三角”在世界著称。“金三角”的毒品主要产于缅甸,缅甸与我国有漫长的边境线,是我国海洛因来源的主要毒源地。
(2)“金新月”地区。位于西南亚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接壤地区,是世界鸦片生产的另一大产地。
(3)“银三角”地区。位于南美,盛产古柯、可卡因。可卡因为白色粉末,人们便将该地区称为“银三角”。
2、世界毒情
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目前,全球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毒品问题,全球每年毒品交易额高达100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世界贸易额的13%。全球滥用毒品人数超过2亿,每年有10万人死于吸毒,1000万人因吸毒丧失劳动能力。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斗争尤其是民族矛盾、宗教对抗、地区冲突、恐怖活动的加剧,一些国家对毒品经济的依赖日益加深,以毒养政、以毒养军、以毒养恐等问题日益突出,毒品犯罪的国际化、职业化、武装化、高科技化趋势日益明显。
3、我国周边地区毒情
境外毒品对我国形成“多头入境、全线渗透”的复杂态势。西南境外,“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和海洛因产量居高不下,缅北地区的毒品原植物种植面积大幅反弹,“金三角”地区的制毒工厂数目也不断增加,该地大部分毒品进入我国,我国消费的海洛因绝大部分来源于该地区。冰毒已成为该地区毒品渗透新的“增长点”,并在我境内形成消费市场。西北境外,阿富汗因政府无力采取有效禁毒措施使得该国国内毒品种植与加工出现严重反弹,已成为全球鸦片和海洛因的主要产地。“金新月”地区所产罂粟年产鸦片6100吨,供全球毒品消费一年尚存余30%。中亚地区的毒品贩运和消费问题进一步恶化,“三股势力”(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势力)在此活动频繁,并通过贩毒筹措资金,对我国危害加大。东北境外,某国继续坚持毒品经济,罂粟种植面积已超过9万亩,并在全国试种大麻。目前急欲打通中国贩毒通道,对我渗透加剧。东南境外,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向我境内渗透情况非常突出。
4、我国毒情
对于毒品问题,中国人民有切肤之痛。旧社会,中国人因为吸毒,被称为“东亚病夫”,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建国初期,全国罂粟种植面积达1500多万亩,有2000万人吸毒,30万人以制、贩毒为业;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我国用三年左右时间,发动群众,力禁烟毒,基本禁绝了为患百年的鸦片烟毒,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但近年来,受国际大气候影响,我国毒品问题又出现了蔓延的趋势,正面临境外毒品渗透加剧和国内毒品来源增多、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继续发展与新型毒品迅速蔓延的双重压力。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广东、福建为主)制贩冰毒、摇头丸犯罪活动严重,并逐步向内地蔓延,联合国禁毒署及美国在国际场合多次认为我国已成为全球新型毒品的主要生产国;一些地区非法种植罂粟和土法加工海洛因的问题出现反弹,个别地区还出现种、制、贩产供销一条龙现象;易制毒化学品和麻醉药品、精神药物流入非法渠道的问题屡禁不止;一些地区娱乐场所吸贩毒问题很突出,吸食新型毒品人数急剧增多,毒品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目前,全国现有吸毒人员近80万名,已有2000多个县、市、区发现吸毒人员,约占县、市、区总数的75%,其中,吸毒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217个。毒品问题的发展蔓延,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按照全国现有吸毒人员估算,每年因吸食海洛因就至少要耗费270亿元人民币,政府每年需要投入几十亿元用于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毒品问题的发展蔓延,给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了严重危害。据统计,全国因吸毒造成的死亡人数累计达34000余名,因静脉注射感染艾滋病毒的吸毒人员占感染艾滋病毒人员总数的42%。毒品问题还严重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在吸毒人员中,由于无知、好奇、被他人引诱而吸毒的青少年的比例较高。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别是非能力差,不易抵制毒品的侵袭,加之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最易受到毒品的侵袭。目前,我国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70%,而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沉湎于毒品而荒废了青春,迷失了人生。
二、禁吸拒毒
1、什么是吸毒?吸毒,就是非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
2、吸毒的方式有哪些?吸食毒品的方式主要有:烟吸、烫吸、鼻嗅、口服、注射五种常见方式。(1)烟吸:将毒品掺入烟丝,通过吸烟将毒品吸入体内。(2)烫吸:将海洛因放在铝箔纸上或金属匙上,下面用火加热,毒品升华为烟雾,吸毒者用力吸吮缕缕毒烟,又称为吸烫烟。(3)鼻嗅:又称鼻吸。用小管对准鼻孔,通过鼻粘膜将毒品吸入。(4)口服:口服多为毒品的片剂,如口服冰毒片、摇头丸等。(5)注射:分为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
3、毒品为什么能使人成瘾?
第一是生理因素。人脑中本来就有一种类吗啡肽物质、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吸毒者吸了海洛因、外来的类吗啡肽物质进入人体后,减少并抑制了自身吗啡肽的分泌,最后达到靠外界的类吗啡肽物质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自身的类吗啡肽物质完全停止分泌。那么,一旦外界也停止了供应吗啡肽物质,则人的生理活动就出现了紊乱,出现医学上说的“反跳”或“戒断症状”,此时,只有再供给吗啡物质,才可能解除这些戒断症状,这就是所谓的“上瘾”。第二是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能否获得毒品,社会动荡不安对人的影响,社会文化背景决定哪些人易成为毒品的俘虏,社会法律对毒品的态度等等。第三是个人的心理因素。研究结果倾向于认为在不同性格的人当中易冲动,对社会常规模式具有反抗性,以及对挫折忍受差者这三类人,有着相对较高的危险度,即具有较高的滥用药物成瘾的易感性。
*有关“海洛因吸三次就会上瘾”的说法:海洛因毒品具有舒适和欣快感的药理学特征。吸食海洛因毒品初始有一种强烈的欣快感,实践表明,多数成瘾者第一次吸毒后就有浑身困乏、非常难受的感觉,而渴望第二次吸毒,从而导致成瘾。因人已适应了药物,从而产生了生理和心理的依赖。因此说吸三次海洛因就会上瘾是有大量例证的,那些认为偶尔吸一下海洛因无所谓的看法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4、染上毒瘾的人一般有哪些迹象?
染上毒瘾一般有以下迹象:
(1)无故旷工、旷课,学业成绩、纪律或工作表现突然变坏;
(2)在家中或单位偷窃钱财、物品,或突然频频地向父母或朋友索要或借钱;
(3)长时间躲在自己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不愿见人;
(4)外出行动表现神秘鬼祟;
(5)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如注射器、锡纸、切断的吸管、匙羹、烟斗等);
(6)遮掩收缩的瞳孔,在不适当的场合佩戴太阳镜;
(7)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长期穿着长袖衬衣;
(8)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
(9)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坐立不安,睡眠差;
(10)经常无故出入偏僻的地方,与吸毒者交往。
5、引诱吸毒技俩
毒招之一:“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众多吸毒者的亲身经历是:一日吸毒,永远想毒,终身戒毒。
毒招之二:免费尝试。几乎所有吸毒者初次吸食毒品,都是接受了毒贩或其他吸毒人员“免费”提供的毒品。此后,毒贩们再高价出售毒品给上瘾的青少年。
毒招之三:声称“吸毒治病”。毒贩们利用人们对毒品的无知和对疾病的恐惧,引诱青少年吸毒。但实际情况是吸毒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损害人的大脑,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还会降低生殖和免疫能力,甚至导致死亡。
毒招之四:鼓吹“吸毒可以炫耀财富,现在有钱人都吸毒。”毒贩们瞄准一些青年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积攒了一定财富的机会,向这一群体的人们灌输“吸毒是有钱人的标志”这样极其荒唐的错误观念。
毒招之五:利用女青年爱美之心,编造“吸毒可以减肥”的谎话。实际情况是,吸毒不仅损害面容和身体,还摧残人们的意志。
6、吸毒原因
(1)寻求刺激:有些青少年认为吸毒时髦、气派,是高档消费和富有的象征。认为服用“摇头丸”是新生活方式,是时尚的表现。错误的人生观导致许多年轻人误将吸毒视为时髦,最终断送了他们本来美好的前程。
(2)无知好奇:一项调查表明,在青少年吸毒者中,有80%以上是在不知道毒品危害的情况下吸毒成瘾的。从打听朋友吸毒后的感受开始,逐渐产生试一试的想法,最后,也尝试吸毒。
(3)精神空虚:一些青少年由于父母离异、家庭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大、师生关系不好、高考受挫以及待业等不顺心的事引起精神苦闷,情绪低落,试图以吸毒麻醉自己。
(4)盲目自信:认为吸毒后戒毒容易,认为自己有自我戒断能力,最终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5)交友不慎:有不少青少年是在不知情的状态中被毒贩诱骗而吸毒的。毒品贩子为掩人耳目,同时为了“以贩养吸”,往往设下陷阱,把青少年一个个拉下水。由于同学、同伴、同事、亲属吸毒的不良影响而导致吸毒的青少年,每年都有许多。他们在最初发现自己置身不良影响的时刻,没有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这为日后种下了祸根。
7、抵制毒品不良诱惑的方法
应该说江阴青少年学生在拒毒方面做得比较好,目前尚未查处过在校学生吸毒,但出校后不久被查处的也有。目前,我市查处的吸毒人员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6岁,是一个女的。
(1)拒绝尝试:面对毒品,千万不要心存好奇和侥幸,试图亲身尝试,而要坚决予以拒绝。
(2)拒绝毒友:就是要拒绝与沾染毒品的人员来往,不要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朋友。(3)拒绝虚荣:不要以为吸毒就是时尚,就是有财有势的象征,决不追求这种颓废的精神刺激。
8、青少年发现吸毒、贩毒后应当采取的措施
(1)保持镇静,不胆怯慌张,实施自我保护,迅速远离毒贩、吸毒者和吸毒、贩毒场所;
(2)向老师、家长反映情况,寻求行为指导;
(3)直接向公安部门和禁毒机构举报;
(4)发现自己的家长吸毒、贩毒应立即寻求社区、学校、青少年保护机构的保护和行为指导。
9、老师发现孩子吸毒后应当采取的措施
(1)立即向青少年保护机构、戒毒机构咨询,寻求行为指导;
(2)保持头脑冷静,控制情绪,注意教育方法,不要对学生暴跳如雷、横加指责,无休止地批评、辱骂,不要对其采取惩罚措施;
(3)面对面交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4)使用快速尿液检测板,确认其是否真的吸毒;
(5)到合法的戒毒机构帮助其戒毒;
(6)学校与家庭、社区加强沟通,优化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防止复吸;
(7)向学生了解毒品来源,并向公安机关、禁毒机构举报毒品提供者。
建立和健全各种社会预防和控制机制,切实提高全社会预防、控制、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能力,是防毒、反毒的重要措施。社会预防的措施主要有:一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扎扎实实际地组织开展强有力的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建立社会预防的心理机制。二是建立对高危人群的重点环境的专门预防机制。所谓高危人群指的是容易染上毒瘾的一些特殊人群;重点环境是指那些容易滋生吸毒、贩毒现象的地段和场所,如夜总会、歌舞厅等场所。三是建立完善对吸毒人员的帮教挽救机制。四是建立完善高效、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特殊打防机制。五是建全禁毒综合治理的统筹协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