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队执行力不够,责任在于谁?
团队执行力不够,责任在于谁?
你的团队员工有这样的问题吗?
1.接受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不爽快,拈轻怕重,挑肥拣瘦,借口推脱。
2.遇到不喜欢、不顺心的工作就消极怠工,上级催查才行动或敷衍了事。
3.迫于上级压力检讨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而检讨完后不想办法改进。
4.遇到无力解决的困难或需要请示的问题,向上级报告不及时,或认为报告上级就了事,不催不问,出了问题,推卸责任,甚至不报告不请示。
5.工作遇到困难,总是依赖上级或他人,自己不动脑筋去克服,甚至打退堂鼓。
6.在出现不良结果、错误结果时,习惯于解释,找借口,或归罪于他人,不检讨自己,不敢承担责任。
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员工缺乏执行力!
如何解决企业执行力差的问题?
清楚了执行力差的原因,解决的办法也就变得明朗了,那就是要做到“目标明确、方法可行、良好沟通、流程合理、激励到位、考核有效”。
1、目标明确 对于销售业务线来说,目标明确就是要落实指标。指标定的准确、能落实,是做预算、定政策、激励考核的基础,是销售管理中最重要的事。
2、目标明确方法可行
岳飞靠发明钩镰枪,教给士兵钩马腿而大破金兀术的拐子马。如果没有这个可行的方法,岳家军再勇猛也未必能取胜。执行层的任务既然是执行,管理者就应该对其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
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法需要决策、支持、反馈三个环节有效配合。
首先决策不能是根据领导的意愿拍脑门决定,而是要结合市场情况充分论证;
支持可以是高级员工给下属的业务指导,也可以是专业的内部或外部培训,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执行层来说,传授工具和方法远比传递思想更重要,励志培训不会带来多少业务增长,解决问题更多是靠方法而非热情;
任何一个方法总有不足之处,执行中的反馈有助于使其进一步完善。
3、良好的沟通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意见是:有效地提高执行力,在一般情况下首先要进行充分地沟通,对完成目标任务取得较为一致的认同。否则,上面再好的决策经过中、下层执行的七折八扣,就会走样。
如果执行的方向错了,后果只有一个:你不是在计划怎么成功,而是计划怎么失败。
如果说有什么可以让员工更清楚执行的方向,那就是良好的沟通。将决策传递给各个层级的员工,帮助他们理解需要完成的目标,取得他们的支持,这是成功的保证。
执行过程中,沟通的作用就更加重要。假设执行者遇到困难,他又不能通过方便、快捷的渠道和主管沟通,只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去解决问题。俗话说,“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执行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也许和主管的想法大相径庭,最后执行走样,就是不可避免的。
怎样沟通?怎么沟通才有效呢?最好的办法是一个接一个地提出问题,直至计划完全被执行者所理解、接受。在执行之前,像这样的沟通要持续地进行,将领导者的信念、行为和对话模式流传到整个组织当中,将上一级领导者的行为规范和信念成为下级领导者所效仿的对象,最终使整个组织都接受这种行为规范和信念。
4、流程合理
在大多数企业里,流程在形式上没有问题,而是在执行中表现出不合理。不合理的原因有两个:(1)外行管内行;(2)责权利不对等。
5、激励到位
所谓的激励到位有三层意思:力度到位、描述到位和兑现到位。
激励力度要做到市场上有竞争力、员工中有吸引力、公司里有承受力。
激励的描述要简洁易懂,最好能够形象化。
现到位就是公司说的话一定要算数,因为公司原因造成的中途政策变化不能影响业务人员的年度奖金。
6、考核有效
考核有效要做到三点:一是考核要真正发挥导向作用;二是避免人为因素干扰;三是处罚措施要严格执行不能估息。
观点: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不解决执行问题,再美丽的蓝图也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执行力是一门学问,任何一名领导都需要掌握这门学问,也是建立领导威信的必由之路。“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对个人来说,执行力是领导力的一部分,对公司来说,执行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没有执行力,再好的战略和决策都实现不了。
很多企业都面临着导执行力差的问题。老板可能会抱怨员工的执行力差,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个别员工执行力差是能力的问题;公司整体执行力差就是管理的问题!
第二篇:执行力差是谁的责任
执行力差是谁的责任?
和外企的CEO们交流,谈论最多的是战略和策略的问题;而和国内医药企业家论道,感慨最多的却是执行力的问题。
有些企业家经常感到自己的好想法不能实现,具体表现在:新的营销策略已经开会说明了,一到下面就走样;即便确实按照公司的指示去做了,但就是产生不了预期的结果;财务部对促销费用审核非常严格,但年终核算时发现费用增加了但销量没增加;大区经理都签了目标责任书了,但还是完成不了任务;公司员工都在忙,但就是不出成绩;一件小事吩咐下去3个月还解决不了,并且没有主动的反馈,要等到自己过问才知道……
此时大部分企业家都认为公司执行力差是员工能力和态度的问题,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执行力差是现象,管理不善才是本质。外企执行力强是现象,有提高员工执行力的机制才是本质。实际上可以这样认为:
个别员工执行力差是能力的问题;公司整体执行力差就是管理的问题!执行力差的五大原因
通过对大量国内企业的研究并与外企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执行力差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五各方面:
1、员工不知道干什么
有的公司没有明确的能够落实的战略规划,没有明确的营销策略,甚至没有营销大纲,使员工得不到明确的指令;也有的公司营销策略不符合市场需求,员工只好自发的进行修改;还有一些公司政策经常变,策略反复改,再加上信息沟通不畅,使员工们很茫然,只好靠惯性和自己的理解去做事。
这就使员工的工作重点和公司脱节,公司的重要工作不能执行或完成。
2、不知道怎么干
外企的员工入职后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几年前外企流行招聘非医药专业的大学生做代表,但是正式上岗前都要把产品知识烂熟于胸,都要经过1-2周的销售技巧培训,以后每年都有规定时长(如40小时/每年)的培训。
而国内企业则不然,要么没有培训直接上岗,要么培训没有针对性和实操性,如有的公司对员工做励志培训和拓展训练,使员工热血沸腾但工作怎么干还是不知道;有的公司给低层员工做一些行业趋势、宏观战略的培训,也还是没有交给他们方法。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深层次原因,就是中高层领导业务能力差,自己不知道怎么干,就没法对下面的人说清楚,总监说不清,经理也说不清,最后是真正执行的最底层不会干,有苦说不出。
3、干起来不顺畅;
如果士兵在前线打仗,后勤给养供应不上,通讯中段,请求支援但是指挥部没有反应,负伤了得不到快速的救护,那士兵的斗志显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公司亦然,2000元的促销费用要给经理批,经理批完总监批,总监批完副总批,副总批完财务批,财务批完老板批。结果总监出差耽误了15天,副总出差耽误了15天,财务不懂业务,搞不懂这笔钱该花不该花,也不想去求证,就把这事搁置了1个月,最后这笔钱终于批下来了,但是用了3个月,已经不需要做促销了。申请者一开始要不断的解释为什么花这笔钱,然后又要不断的解释为什么不花,或者是花了但效果不好又要编造一堆理由,热情被消耗,慢慢的就变得不主动做事了。
4、不知道干好了有什么好处
古代作战时,如果一座城池久攻不下,攻城的将军一般会下一道命令:城破后3天内士兵可以随意烧杀抢掠。结果士气大振,一天城破。
国内企业也大都有对员工的激励措施,尤其是对销售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制定激励政策时却往往犯一个错误,就是把政策制定的太过复杂,使员工很难算出来下个月自己花多少精力达到什么结果就能拿多少奖金。这样就使激励政策的作用大打折扣。
销售永远都是只看眼前的,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当眼前的好处看不到时自然就没有太大的兴致去做。
5、知道干不好没什么坏处
如果只有“城破后3天内士兵可以随意烧杀抢掠”的承诺而没有“当逃兵立斩”的规定,肯定会有一部分士兵找机会开溜,从而动摇军心。知道干不好没什么坏处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没有评估;二是考核指标不合理;三是处罚不重或没有处罚。
很多部门的工作成果不适合用硬性的指标来考核,比如财务部、市场部和后勤部就很难设定直接的评价指标,这些部门的工作就需要懂业务的高管根据经验评估,如果高管没有能力做出公允的评估,内驱力不强的员工就可能懈怠工作。
考核指标不合理是国内企业最常犯的严重错误,突出表现在定性指标太多,诸如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忠诚度等等五花八门,这些指标的考核分带有太多的人为因素,而实际生活中又偏偏有一个共性的现象,就是“业务能力强的人往往不太听话,不干活的人往往人缘比较好”,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不干活的人照样能够获得很高的综合评分,个人利益不受影响。
处罚不重或没有处罚也比较常见,有的是亲缘、血缘、地缘关系,能放一马就放一马;有的是自己的人,当然不能处罚;有的虽然是民企但是保留着国企作风,你好我好大家好。当罚而不罚严重破坏了游戏规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坏榜样的危害也是无穷的”。解决执行差难题的五大方法
清楚了执行力差的原因,解决的办法也就变得明朗了,那就是要做到“目标明确、方法可行、流程合理、激励到位、考核有效”。
1、目标明确
对于销售业务线来说,目标明确就是要落实指标。指标定的准确、能落实,是做预算、定政策、激励考核的基础,是销售管理中最重要的事。大多数公司的销售指标也都分解到大区、省区、办事处和代表,但这还远远不够,销售指标要想既准确又能落实必须层层分解,直到不能再分。
使目标明确的另一个辅助手段是工作单制,工作单上明确描述工作内容、期望结果、完成时限、可用资源、负责人、主要协助人等,签字生效。工作单在两种情况下会发挥明显的作用:一是跨部门协作时。由于各部门都有自己的重点工作和业务侧重,所以各个部门对工作的理解很难一致,并且协作的工作容易被本部门的工作挤占而造成拖延。比如,市场部和生产部就包装改进问题的合作中就可用到,包装如何改动,尺寸、色值、字体、字号等等很多细节,如果单纯电话沟通会有很多歧义,写出工作单就很清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中层管理者给执行者下达指令时,由于执行者的业务能力限制可能对该指令不能完全理解,也有可能中层管理者自己都没有想清楚,而执行者又不敢仔细问,造成执行不利。所以,工作单的主要作用是要让工作要求更加清楚,而不是为了签字落实责任。
2、方法可行
岳飞靠发明钩镰枪,教给士兵钩马腿而大破金兀术的拐子马。如果没有这个可行的方法,岳家军再勇猛也未必能取胜。执行层的任务既然是执行,管理者就应该假设他们没有思想,从而对其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
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法需要决策、支持、反馈三个环节有效配合。
首先决策不能是根据领导的意愿拍脑门决定,而是要结合市场情况充分论证;
支持可以是高级员工给下属的业务指导,也可以是专业的内部或外部培训,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执行层来说,传授工具和方法远比传递思想更重要,励志培训不会带来多少业务增长,解决问题更多是靠方法而非热情;
任何一个方法总有不足之处,执行中的反馈有助于使其进一步完善。
3、流程合理
在大多数企业里,流程在形式上没有问题,而是在执行中表现出不合理。不合理的原因有两个:(1)外行管内行;(2)责权利不对等。
比如有些企业里营销老总不掌握业务代表的人事权,招聘和辞退都是人力资源说了算,这样如何保证代表的工作能力,又如何处理不该留用的员工,又怎么能保障执行力?这是外行管内行的典型表现。
责权利不对等则造成了工作互相推诿,人人都管,人人都管不了,最终所有小事都推到老板那里。
所以,要想使流程合理,首先要转变管理思想,一是老板要适度放权,二是部门之间要强化支持功能、淡化管理功能,尤其是不能让外行管内行。比如说财务部和销售部的关系,财务部的管理功能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核票据真实性和合理性,二是在做下一的预算时控制财务指标。但是有很多国内公司则不然,市场和销售部门的每一笔钱该花不该花掌握在财务部手里,而财务部不懂具体的营销业务,所以既不批也不拒,一直拖着,严重影响了销售进行。这实际上就是财务部的管理职能太强而支持功能太弱。营销的费用应该营销总监或副总说了算,只要没有超出的预算即可。同样的尴尬也经常发生在人力资源部和营销部之间,人力资源经理如何去评价一个市场总监或营销总监是否合格呢?反之,人力资源认为合格的营销人员一定能做好业务吗?在很多国内医药企业,人力资源在员工招聘和管理中发挥了过多的作用,导致员工多干活多犯错,不干活不犯错,只要态度好就行。这样的公司很难做出好业绩。人力资源部门还是多加强办理员工保险福利等支持功能为好。
4、激励到位
所谓的激励到位有三层意思:力度到位、描述到位和兑现到位。
激励力度要做到市场上有竞争力、员工中有吸引力、公司里有承受力。
激励的描述要简洁易懂,最好能够形象化。所谓的简洁易懂,比如说“100%完成任务后超出部分每盒激励1块”,就比“100%完成任务后超出部分按流向的1%发放奖金”要有吸引力;所谓的形象化,比如说“你今年完成任务就能买一辆帕萨特”,要比说“你今年完成任务能拿回款3%的奖金”要有吸引力。
兑现到位就是公司说的话一定要算数,因为公司原因造成的中途政策变化不能影响业务人员的奖金。
5、考核有效
考核有效要做到三点:一是考核要真正发挥导向作用;二是避免人为因素干扰;三是处罚措施要严格执行不能估息。
考核指标不合理的现象并非鲜见,如有的公司对销售考核纯销但不考核回款,结果造成大量应收,公司回款指标不能完成。也有很多公司的考核面面俱到,指标过于分散,主要指标所占的权重必然减少,同样会削弱其导向作用。
避免人为因素干扰的最佳手段就是考核指标全部是定量的或半定量,并且去除难以评价对错的指标。比如不设忠诚度、团队意识、创新能力、主动性等指标。有的公司设有代理商投诉一项,这项指标就很难评价对错,因为并非代理商投诉的都是有理的,如果对招商经理考核这个指标,只会迫使他向代理商“投诚”从而牺牲公司利益。
处罚措施必须严格执行,毫不含糊,否则就破坏了游戏规则,宽容了一个,损害了一批。近些年来靠抓住机遇快速发展起来的国内企业,练就了很强的抓机会、碰运气、拉关系、盯政策的能力,却没有意识和精力来完善公司的管理,造成了公司管理水平和企业规模严重的不匹配。当行业高速成长时,这种不匹配被高利润掩盖;行业发展到了平稳整合时期后,管理能力不足的弊端开始显现,而执行力差就是最典型的表现之一。
所以说,执行力差是老板的问题,是管理的问题。要提高执行力,必须转变管理思想,完善管理工具,最起码要做好上述五个方面的工作。
执行力问题,重点在于企业高层的决策和中层的管理,而非基层的行动。现在的企业,高层往往只看着基层,夸大了高层的决策的正确性,忽略了中层的管理作用,过分强调了基层的行动重要性。
如此一来,高层事无巨细都要管,过的太累;中层有名无实,有责任没权力,干起来没劲,于是学着推委;基层只有责任和义务,成为包身工。
这样导致的后果是,高层召集中层开会,数落一些部门一些人的不是;中层又无话可说,散了会只能叹气;基层永远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没有人告诉他们为什么错,该怎么做。
于是,高层开始想办法让基层如何把事情做对,把自己弄成家长;中层得过且过,人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的死活,或者想着什么时候跳槽改变一下现状;基层让自己变得冷漠而麻木。
于是,执行力问题就由一个问题变成了若干个问题的组合:把事情做对还是做正确的事?谁来告诉执行者如何正确的做事?完成与没完成、完成的质量好或坏,有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这些奖惩措施能不能被正确、及时的执行?其中不可量化的指标又如何判定?奖惩制度的制定是否合理?任务下达是否合理?决策本身是否正确?……这些原来属于高层和中层的事,都直接发生在高层和基层之间了,架空了中层,对企业有何利益可言?即便只是个工头,也至少得给他个哨子吧。
一如我所在的企业,高层找了若干本书,发给所有的中层和所有的部门,还让所有人写读后感,并且让人事行政部门对所有人的读后感进行评选,给写的好的人发奖金。
问题是:这有用吗?中层和基层就这样统一管理了?就没有一点点的区别?如《领导力》、《执行》、《卓越执行》、《要结果不要理由》……这些真的都适合企业里所有人读?读了还是看了?看了还是看到了?对基层来说,这些几乎都是白搭。他们每天都在努力的做事,但不管也无法管所估的是正确的事,还是把事情做的正确。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是后者。而这使得基层不堪其苦,怨言也在所难免。长此以往,不麻木,难道到吐血而亡么?
对中层来说,书本倒确实值得一读,但问题是,读了就能用么?理论联系实际,转化过程本身就是个跨越,而企业是否提供了足够的平台?平台的空间是否足够大?空间里是否有足够的工具(如权力、时间、可调用的资源等)?当中层意识到他们没有这些,或者企业象征性的提供了仅可处立锥之地的平台,而他又得付出与收获落差较大的成本(如时间、精力、交际、争取资源、解决麻烦等)时,他们能长此以往地去做吗?
企业要解决这些顽疾,需要高层在最初的决策与企业制度体系建立时,或者在更新时,权力和义务的相
关原则与方法都不能过于扁平化。因为国人的性格与西方人不同,西方人的传统和其长期的资本主义进程,使得其注重并习惯于在严密的制度体系中。而国人在经历了近代的战乱之后,建立起新的秩序,而当新的秩序与经过几千年沉淀的封建家长制的管理方式起冲突时,往往得到的是相互妥协的结果,而并非严格遵守了新的秩序。因此,国人在曲解制度与形成对策方面有更强的能力,并且是普遍性的。这就使得在现今西方社会因过于严格遵守制度而产生的刻板和官僚,所提出的扁平化理念,并不适用于现今的国人。正是因为事实上的扁平化和不恰当的人性化,形成了一种在近乎家长制管理下的受限的自由。这实际上是一种畸形的管理,而很多企业领导却不自知,所以导致了上面所说的一系列问题。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发展至今,可以说是成功的,符合现今历史进程的。当我们用一种更超前的社会制度时,如果不能很好地借鉴,或许还不如不超前(这话说的似乎有点反动倾向,还好现在不是上世纪70年代)。超前是有较大风险的,而当我们超越了本应经历的过程,直接进入下一步时,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困惑,还有更多的不适应。因此当有些人在几年前强烈批评苏联解体、制度倒退时,其实说不定内心很向往呢。而现在的俄罗斯,谁又能说他的改变后的今天不如当年?(好像有点说远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业革命,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一步,而由其与西方传统思想相结合产生的生产与运营制度,经过长期的实践,被证明是正确且非常有用的。而当国人在学习西方资本运作的时候,不仅应该只看到其表面的光荣,更应看到其坚实的基础。正是这些严格的制度体系和确切的执行,使其飞速地发展,没有拖泥带水,没有绊脚石,也没有拖后腿。
因此,当现在西方经济提出扁平化的理念时,是基于其严密的制度和确切的执行的基础之上的。虽然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而新理念的提出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存在。但我们不能直接照搬过来。因为我们原本就没有如他一样的基础,也就没有如他一样的问题,于是解决他们问题的方法,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因为这方法的提出,原本就没有为解决我们问题的意思。
然而现今的社会是浮躁的,因为我们自认为自己的体制比西方的先进,那么我们各方面都应比西方更先进才是。于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其实大错特错,因为我们没有基础。在这浮躁的环境中,更要镇定一些、忍耐一些,抵抗诱惑,打好基础。只有在坚实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高楼大厦。
所以奉劝所有的企业高层,心态平和一些、淡然一些、放松一些;做事谨慎一些、严密一些、扎实一些。放弃那种“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的大跃进思想。想想你们在给员工培训时常讲的一个故事:某人做洗发水生意,前12年都平平常常,但到了第13年,就开始有很大的回报。当你们要求员工几十年如一日勤勤肯肯地做事而不向企业提任何要求时,你们自己是怎么要求员工的呢?指标、任务、利润……这剥削,难道比曾今被大家嘲笑的西方资本主义更甚?在这种只看业绩的眼光下,其它的都不重要了;员工为了生存,自然也只看业绩不管其它了。
大家都知道,干好干坏一个样,员工就没有积极性。同理,当企业在向员工强调执行力时,员工得到的信息是执行的好坏对他个人来说没有区别,更何况考核的目标只是业绩而已。那么你能指望员工怎么积极配合你呢?
于是,大跃进的思想、浮躁的心态、家长制作风、片面的考核指标……共同造就了国人的执行力问题。一眼泉的好坏在不其形而在其源;一个人的好坏不在其行而在其心;一个企业的好坏不在其员工而在其老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企业若想长远的发展,只有从高层开始,一步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是正道。
第三篇:执行力差是谁的责任
执行力差是谁的责任?(转)
和外企的CEO们交流,谈论最多的是战略和策略的问题;而和国内医药企业家论道,感慨最多的却是执行力的问题。
有些企业家经常感到自己的好想法不能实现,具体表现在:
新的营销策略已经开会说明了,一到下面就走样;
即便确实按照公司的指示去做了,但就是产生不了预期的结果;
财务部对促销费用审核非常严格,但年终核算时发现费用增加了但销量没增加;大区经理都签了目标责任书了,但还是完成不了任务;
公司员工都在忙,但就是不出成绩;
一件小事吩咐下去3个月还解决不了,并且没有主动的反馈,要等到自己过问才知道;……
此时大部分企业家都认为公司执行力差是员工能力和态度的问题,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执行力差是现象,管理不善才是本质。外企执行力强是现象,有提高员工执行力的机制才是本质。实际上可以这样认为:
个别员工执行力差是员工的问题;公司整体执行力差就是老板的问题!
个别员工执行力差是能力的问题;公司整体执行力差就是管理的问题!
通过对大量国内企业的研究并与外企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执行力差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五各方面:
1、员工不知道干什么;
2、不知道怎么干;
3、干起来不顺畅;
4、不知道干好了有什么好处;
5、知道干不好没什么坏处;
1、员工不知道干什么
有的公司没有明确的能够落实的战略规划,没有明确的营销策略,甚至没有营销大纲,使员工得不到明确的指令;也有的公司营销策略不符合市场需求,员工只好自发的进行修改;还有一些公司政策经常变,策略反复改,再加上信息沟通不畅,使员工们很茫然,只好靠惯性和自己的理解去做事。
这就使员工的工作重点和公司脱节,公司的重要工作不能执行或完成。
2、不知道怎么干
外企的员工入职后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几年前外企流行招聘非医药专业的大学生做代表,但是正式上岗前都要把产品知识烂熟于胸,都要经过1-2周的销售技巧培训,以后每年都有规定时长(如40小时/每年)的培训。
而国内企业则不然,要么没有培训直接上岗,要么培训没有针对性和实操性,如有的公司对员工做励志培训和拓展训练,使员工热血沸腾但工作怎么干还是不知道;有的公司给低层员工做一些行业趋势、宏观战略的培训,也还是没有交给他们方法。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深层次原因,就是中高层领导业务能力差,自己不知道怎么干,就没法对下面的人说清楚,总监说不清,经理也说不清,最后是真正执行的最底
层不会干,有苦说不出。
3、干起来不顺畅
如果士兵在前线打仗,后勤给养供应不上,通讯中段,请求支援但是指挥部没有反应,负伤了得不到快速的救护,那士兵的斗志显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公司亦然,2000元的促销费用要给经理批,经理批完总监批,总监批完副总批,副总批完财务批,财务批完老板批。结果总监出差耽误了15天,副总出差耽误了15天,财务不懂业务,搞不懂这笔钱该花不该花,也不想去求证,就把这事搁置了1个月,最后这笔钱终于批下来了,但是用了3个月,已经不需要做促销了。申请者一开始要不断的解释为什么花这笔钱,然后又要不断的解释为什么不花,或者是花了但效果不好又要编造一堆理由,热情被消耗,慢慢的就变得不主动做事了。
4、不知道干好了有什么好处
古代作战时,如果一座城池久攻不下,攻城的将军一般会下一道命令:城破后3天内士兵可以随意烧杀抢掠。结果士气大振,一天城破。
国内医药企业也大都有对员工的激励措施,尤其是对销售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制定激励政策时却往往犯一个错误,就是把政策制定的太过复杂,使员工很难算出来下个月自己花多少精力达到什么结果就能拿多少奖金。这样就使激励政策的作用大打折扣。
销售永远都是只看眼前的,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当眼前的好处看不到时自然就没有太大的兴致去做。
5、知道干不好没什么坏处
如果只有“城破后3天内士兵可以随意烧杀抢掠”的承诺而没有“当逃兵立斩”的规定,肯定会有一部分士兵找机会开溜,从而动摇军心。
知道干不好没什么坏处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没有评估;二是考核指标不合理;三是处罚不重或没有处罚。
很多部门的工作成果不适合用硬性的指标来考核,比如财务部、市场部和后勤部就很难设定直接的评价指标,这些部门的工作就需要懂业务的高管根据经验评估,如果高管没有能力做出公允的评估,内驱力不强的员工就可能懈怠工作。
考核指标不合理是国内企业最常犯的严重错误,突出表现在定性指标太多,诸如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忠诚度等等五花八门,这些指标的考核分带有太多的人为因素,而实际生活中又偏偏有一个共性的现象,就是“业务能力强的人往往不太听话,不干活的人往往人缘比较好”,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不干活的人照样能够获得很高的综合评分,个人利益不受影响。
处罚不重或没有处罚也比较常见,有的是亲缘、血缘、地缘关系,能放一马就放一马;有的是自己的人,当然不能处罚;有的虽然是民企但是保留着国企作风,你好我好大家好。当罚而不罚严重破坏了游戏规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坏榜样的危害也是无穷的”。清楚了执行力差的原因,解决的办法也就变得明朗了,那就是要做到“目标明确、方法可行、流程合理、激励到位、考核有效”。
1、目标明确
对于销售业务线来说,目标明确就是要落实指标。指标定的准确、能落实,是做预算、定政策、激励考核的基础,是销售管理中最重要的事。大多数公司的销售指标也都分解到大区、省区、办事处和代表,但这还远远不够,销售指标要想既准确又能落实必须层层分解,直到不能再分。
处方药还要继续分解到医院、科室、主力处方医生,根据门诊量推算医生每天的处方量,然后逐步倒推。OTC同理要分解到门店、促销员或关系好的店员,根据门店的客流量倒推出。
对于其他部门来说,想做到目标明确也要用数据说话,如对生产要求“残次品率不能超过2%”远比说“追求卓越品质、服务人类健康”有用;对客服部门要求“客户要求当天回复,3天内必须解决”远比说“客户是上帝”有用。
使目标明确的另一个辅助手段是工作单制,工作单上明确描述工作内容、期望结果、完成时限、可用资源、负责人、主要协助人等,签字生效。工作单在两种情况下会发挥明显的作用:一是跨部门协作时。由于各部门都有自己的重点工作和业务侧重,所以各个部门对工作的理解很难一致,并且协作的工作容易被本部门的工作挤占而造成拖延。比如,市场部和生产部就包装改进问题的合作中就可用到,包装如何改动,尺寸、色值、字体、字号等等很多细节,如果单纯电话沟通会有很多歧义,写出工作单就很清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中层管理者给执行者下达指令时,由于执行者的业务能力限制可能对该指令不能完全理解,也有可能中层管理者自己都没有想清楚,而执行者又不敢仔细问,造成执行不利。比如,产品经理对医学部说“请你写一个咱们产品的宣传幻灯,下个月学术会议上要用”,这就是一个不明确的指令。应该说明参会者级别以便设计难度、说明医生有哪些科室的以便有所侧重、要说明重点突出的产品信息以免偏离今年的推广主题、应该说明谁来讲以便早作准备、应该限定最后期限以便医学部合理安排时间。
所以,工作单的主要作用是要让工作要求更加清楚,而不是为了签字落实责任。
2、方法可行
岳飞靠发明钩镰枪,教给士兵钩马腿而大破金兀术的拐子马。如果没有这个可行的方法,岳家军再勇猛也未必能取胜。执行层的任务既然是执行,管理者就应该假设他们没有思想,从而对其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
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法需要决策、支持、反馈三个环节有效配合。
首先决策不能是根据领导的意愿拍脑门决定,而是要结合市场情况充分论证;
支持可以是高级员工给下属的业务指导,也可以是专业的内部或外部培训,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执行层来说,传授工具和方法远比传递思想更重要,励志培训不会带来多少业务增长,解决问题更多是靠方法而非热情;
任何一个方法总有不足之处,执行中的反馈有助于使其进一步完善。
3、流程合理
在大多数企业里,流程在形式上没有问题,而是在执行中表现出不合理。不合理的原因有两个:(1)外行管内行;(2)责权利不对等。
比如有些企业里营销老总不掌握业务代表的人事权,招聘和辞退都是人力资源说了算,这样如何保证代表的工作能力,又如何处理不该留用的员工,又怎么能保障执行力?这是外行管内行的典型表现。
责权利不对等则造成了工作互相推诿,人人都管,人人都管不了,最终所有小事都推到老板那里。比如,本文提到的2000元促销费的问题,应该地区经理就有决策权,最起码营销总监也应该有决策权,但是由于没有赋予他这项权利,才造成了简单的事情都变复杂了。所以,要想使流程合理,首先要转变管理思想,一是老板要适度放权,二是部门之间要强化支持功能、淡化管理功能,尤其是不能让外行管内行。
4、激励到位
所谓的激励到位有三层意思:力度到位、描述到位和兑现到位。
激励力度要做到市场上有竞争力、员工中有吸引力、公司里有承受力。
激励的描述要简洁易懂,最好能够形象化。兑现到位就是公司说的话一定要算数,因为公司原因造成的中途政策变化不能影响业务人员的奖金。
5、考核有效
考核有效要做到三点:一是考核要真正发挥导向作用;二是避免人为因素干扰;三是处罚措施要严格执行不能估息。
所以说,执行力差是老板的问题,是管理的问题。要提高执行力,必须转变管理思想,完善管理工具,最起码要做好上述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四篇:公司执行力不够的看法
公司执行力不够的看法
总体上而言:执行力不够造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与文化程度跟不上时代变化;
2、不满足现有的待遇问题。常有人说:拿多少钱做多少事。很多人看见别人工资高,也不分析下原因,就心理不平衡,就产生了消极怠工的情绪。
3、出于某种私利。比如:本岗位的工作满足不了个人的最大利益。
4、最简单的原因-懒。
针对执行力的理解,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什么是执行力?我将执行力分成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管理层的执行力;二是一般员工的执行力。从管理人员的角度而言,管理者要知道做什么,要选择正确的人来做并持续激励他们,最后传达和显示结果,这就是执行。完成这一过程的能力就是执行力。而对于一般员工而言,遵循一切行动听指挥,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的能力叫执行力。两者的执行力存在着不同,但互相联系。从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
首先管理人员作为管理者要“知道做什么”,“知道做什么”是一切行动的基础。而我们许多的管理人员包括部门领导,在工作过程中没有真正领会管理的思路,工作的计划性
也不强,自己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就造成了下属员工执行力不够的问题,所以深入地思考“做什么”很关键。作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必须动脑子,今天的事与昨天的事肯定不一样,要明白你坐的位置应该做什么。
其次是“选择正确的人来做并持续激励他们去做”。假如,作为管理者,你对自己部门的下属员工都不了解,不关心,试问,他们又如何会为你的部门作出自己的贡献。管理人员选人用人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做到了人尽其才、量才所用?是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所有员工的积极性?我们在讲执行力的时候,这个前提是非常关键,这个人不适合做这个工作,你非把他安排在这,肯定是既把自己耽误了,也把工作耽误了。激励不到位,就有可能制约员工的潜能发挥,善于用人的话就能够充分的调动他的积极性。所以,管理人员要学会善于管理下属员工。
最后是“传达和显示结果”,这就是怎么做和做的怎么样效果的最后验证了。“完成以上三个过程的能力才叫执行力,我们公司最欠缺的就是这一能力。
为什么欠缺呢?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人情关系胜过工作关系。这种”和谐“或许赢得了从上到下的一团和气,却将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变成一张废纸。
二是得过且过的思想根深蒂固,公司员工根本不关心公司的发展问题。大家既没有将自身的未来发展与公司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也没有与所负责的工作岗位联系起来,这样的思想分歧,怎么可能将企业发展的更好?思想解放不了,执行力肯定上不来。
三是官僚主义严重。可能我这里所说的“官”还不是真官,只是分工不同的岗位工作者而已,但是在工作中这些人就把自己当成是所谓的“官”,不仅我们小公司存在这样的问题,市公司这个问题更是严重。我们要明白一点,不管你处于哪个岗位,都应该把思考和解决问题放在首位,而不是占着本岗位的职权去买人情去获取更多的个人利益。
四是工作效率低下。首先,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没有将真正的管理落实到位,对部门的工作分配也是模凌两可,不想做坏人,导致下属员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态度懒散,无所谓,缺乏进取心。我们的领导层不能只会救火,在会救火的情况下,还要学会如何不着火才是根本。如何完善管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才是一个称职管理者应该做的工作。
五是分工明确了,责任却未到岗到人。大家要将人人有责和人人负责区分开,人人有责是每个人肩上都有责任,比如关系到集体及公司明年的业务发展等问题,那就是人人有责;而人人负责有可能就导致谁都不负责,谁都不管,形成一片散沙,所以我们要在认真履行本岗位职责的同时,要对自己的岗位执行好与不好,要学会自我负责。
六是缺乏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进取意识。遇到问题,遇到困难只会找借口说我也不知道,从来不去想怎么去问,怎么去解决当前的这个问题。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一般员工,都存在着遇到困难只会推脱,缺乏承担解决问题的意识。
七是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对任务的认识不统一,行为也不是很规范。导致在实施中各行其是,很难形成合力,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我再提出几点关于如何提高企业执行力的个人看法:
1、关注文化,培育执行力
首先,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好各项经营决策、目标计划、规章制度的执行工作,让公司上下每一名员工都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让执行力渗透到公司的每个角落。
其次,积极培养员工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使员工将自己的未来发展与公司未来发展融为一体。给每位员工提供一个竞争学习的平台,让自身的发展与公司的奖励机制与转聘机制相挂钩,让每位员工都有机会参与公司管理与发展。
2、让信任与激励,激活执行力
在制度化管理当中,不仅需要强调管理的理性化,对人的情感也需要进行管理。信任是保障执行力的基础,管理者若能充分信任员工,员工怎么会不尽余力而为你做事?公司的执行力又怎么会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所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保障强势执行力的关键。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必然导致干与不干、真干与假干、干好与干坏之间出现分歧,也会造成执行力不够的后果。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改变习惯思维,积极创新,就一定能激活全体员工的潜能,培育出一支具有强势执行力的员工队伍。
今年我们公司推出一系列的业务竞赛活动的奖惩措施和员工竞聘上岗等活动都给广大员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也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样的活动不仅要坚持下去,还要继续提倡,继续创新,真正体现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让为公司做出贡献的人得到真正受益。
3、推行精细化管理,完善执行力
首先,培养员工养成注重细节的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我们公司很多人都存在着”凡事得过且过、遇事拖拖拉拉、做事马马虎虎"的劣根性思想。因此,打破传统思维观念的枷锁,注重培养员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注重细节的工作习惯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第五篇:工作执行力不够的表现
工作执行力不够的表现
执行力不足的十个主要方面表现:
一、开会迟到、早退、人员不齐,会议效果差;
二、会议老生常谈,反复研究,议而不决,决而不落地;
三、重大决策,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四、员工迟到,早退时有发生,惩罚不力;
五、工作效率低,没有时间极限;
六、工作拖拖拉拉,直至到了最后再匆忙解决;
七、为了省一点小钱,而忽视了整体形象,出现因小失大;
八、工作等、靠、要,攀比之风严重;
九、个别中层与员工,牢骚满腹,评头论足,求全责备;
十、计划、总结、教案等上班材料不及时处理。
相关阅读:执行力不够,一切都是白搭
搜创观点:执行力不够,任何工作都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信息反馈慢甚至是一些无效信息的反馈。总的来说,执行力不够,那是因为企业管理有问题,导致一切都等于零。
执行力不够,强调客观困难等问题,重抓执行力、关注细节才是营销营销创新的最佳举措,暂总结为“十个等于零”。
一、有工作没努力等于零执行力不够就等于零!
对于每位营销人来说一定要学会珍惜,学会感恩。金融危机下营销人更应该珍惜当前的机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懂得把握机会的人才会笑到最后,有了工作如果不加以珍惜,金饭碗也会变成泥饭碗。好工作需要的较强的执行力,缺乏执行力,具等于零。
二、有能力没表现等于零执行力不够就等于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知晓自己的长处并通过实践让自己的价值得以他人认同,才能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如果自认为是匹千里马,请先日行千里路,在展现自己能力的同时,伯乐也会出现。千万记住:潜在优势只有发挥出来才能成为优势,否则就会变成包袱。所以在工作中不要说你没有得到重用,有的时候是因为你的执行力不够所导致的。
三、有计划没行动等于零执行力不够就等于零!
计划只是执行的前提,而行动才是执行的真谛,如果计划不能通过行动去实践与总结,任何完美的计划都只能是一个永不能实现的童话。所以说,营销创新的关键不是制定多么完美的方案,而是即刻行动。好的计划,配合足够的执行力,你才能做好营销。
四、有机会没争取等于零执行力不够就等于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工作绝不仅仅是一份薪水,工作中,市场上涌现的种种机会同时也是培养和锻炼自己能力的一个良机,争取机会、把握机会只需要比别人多想一点、多做一点。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而能力的体现是后期足够的执行力。
五、有布置没监督等于零执行力不够就等于零!
工作要有布置、有落实、还要有监督,他们不能代替监督,只有通过监督总结、才可能从监督总结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才可能在最后把工作开展得更好。
六、有进步没持续等于零执行力不够就等于零!
每个人都积极谋求进步,团队才能进步,持续的进步将是团队不断成长,“无功就是过,功小也是过”,如果进步没有持续、或有一点小进步就原地不动,最终的命运只能是末位淘汰。进步是持续的过程,短暂的进步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能说执行力不够。
七、有发现没处理等于零,执行力不够就等于零!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任何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都有可能小小的疏忽而导致整个行动的失败。
所以,除了完美的计划、细节的把握及时地实施外,还需要对过程中发现的每一个小问题进行处理、弥补,以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一个细节如果没有处理到位,执行力有问题。
八、有操作不灵活等于零执行力不够位就等于零!
营销重在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切忌生搬硬套,经验主义,任何流程操作、操作,面对灵活易变的市场,才可能无差异致胜。
九、有价值没利用等于零执行力不够就等于零!
营销人必须是一个会算账的好管理者:产品结构的合理性是价值,甚至公司价值也是价值,只有合理利用价值、充分发挥每个人、每件物品没一分钱的价值、甚至从无价值中挖出价值来,才算是合格的营销人员。
价值是靠不断的挖掘出来的,较强的执行力,才能合理利用和发现价值。
十、有销量没利润等于零执行力不够就等于零!
如果说销量是衡量业务人员业绩的标杆,那么利润就是标杆上的标尺,仅仅完成销量任务是不够的,只有实现利润基础上的销量才能算真正的销量,只有既能完成利润又能保证销量的营销人员才能算优秀的营销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