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人为什么要旅行?是要忘记现实?还是要面对自己?枕边一本日本旅人新井一二三所著的《独立,从一个人的旅行开始》帮我找到了答案。
她14岁便踏上了人生旅途的第一列火车,单枪匹马的,即使像一颗孤独的流星,却闪烁着令内心雀跃的微光。
她是天生的旅者。当她被生活压力所迫不得不觅到一份在格子间的工作时,她发现生活宛如一滩死水,自己正慢慢走向一个死角,压抑麻木的阴云笼罩着她。她向往着自由,却只能透过办公室的小窗去瞧一瞧美丽的湖畔一角。她不是追求名利的人,她宁愿用刚领的工资去买一块有黄油色泽蜂蜜香气的肥皂,因为这块肥皂带给她的愉悦远超名牌包包,从肥皂中她感受到了自然的召唤。
她说在她看来能够一个人旅行是独立人格的标志,而旅人生活带来的自由,远超过一块蜂蜜肥皂,因此她毅然放弃高薪工作重新踏上了征途。她的血液流淌着对自由的渴盼,每个细胞都在叫嚣着:“要自由!要自由!”这一点与我惊人的相似,我害怕过那种一眼看到死的生活。固定在一个地方工作到55岁,对我来说那就像慢性毒药,将一点点侵蚀着我,慢慢耗尽我对生活的热情。
我羡慕她,但我更钦佩她。她让我意识到想过自己喜爱的生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经过更多次的磨练。她告诫女孩一定要经常旅行,不能做宅女。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见识最重要,你见的多了,自然就会视野广阔,心胸豁达。女性特有的一些弱点便会淡化,优点就会更突出了。
新井一二三,地地道道的东京人。日语是她的母语,却用中文创作,进行自我疗伤。她年少便背井离乡踏上北京征途,在那里她入乡随俗,穿起花衬衫,扎起麻花辫并结识了一群奉音乐为青春的北京摇滚青年,其中便有后来的摇滚天王崔健。在结束了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中文的留学生活后,她又游遍全国:尝过新疆的哈密瓜,品过地道的四川担担面,并结识了许多少数民族的伙伴……
为了追寻青春,她选择越走越远;为了寻找幸福,她选择越走越远;为了不甘寂寞,活出独立自我,她选择越走越远。因此当她离开中国后,便又勇敢无畏地踏进了中欧迷宫,见识了古巴后,又领略了越南风情,甚至移民加拿大,后来又到香港工作。她不断地走向国境边界,也走向流亡者的故乡。布拉格是昆德拉的,古巴是海明威的,香港是张爱玲的,而世界是她的。
她迷恋旅行。对她来说,花费最多的是机票钱,说过最多的是外国话,她的行李箱贴满了入境贴纸,她下厨的料理具备着各国特色。她已经忘记飞跃过多少次太平洋,但其中的快乐与心酸也许只有她才知道。即使被怀疑过是间谍,即使在香港被嘲笑为“文化杂种”,即使这种生活方式遭到东京朋友的怀疑,她也没有放弃过。她用出版的17本书向世人证明着自己的成长,这是她人生之途采摘到的精神硕果,是金钱物质所不能取代的财富。她愉悦的是自己的内心,她活得明白又看得透彻,她知道自己该如何生活,所以她敢于向世人发问:为什么理想生活不能就是,旅行,旅行,再旅行? 在她看来,旅行并不等于流浪。她不愿做无根的浮萍,不愿做断线的风筝。在邂逅真爱并结合成家庭时,她仍愿回归故土,呵护着亲情友情,做一个贤妻良母。即使少了当初一个人远走高飞的洒脱,但这有什么关系呢?她照样推着婴儿车携全家跨洋旅行,看着护照换了一本又一本。
她的旅者生活仍在继续,她深刻地知道:生活什么都可以改变,但不可改变的是初衷。当她回想起自己的初次旅行,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年幼胆小的她独自来到售票处绿色窗口买票的样子。旅行的本质就在于克服恐惧,离开熟悉安全的日常生活,前往陌生的世界迈出你的第一步。人生和理想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此刻,我的脑海中一直回荡着水六铺自己填词作曲的《想去远方》。
“想走走陌生的小镇,想去远处什么地方;
想看看陌生的大海,想去远处什么地方;
遥远的小镇,遥远的大海,遥远的梦想;
独立旅行,想遇见相爱的对象,想去远处什么地方。”
愿每个人都不忘初心,驾努力的一叶扁舟,驶往你真正想到达的地方。
第二篇: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作者:佚名
来源:《课外阅读》2012年第12期
“女孩子一定要经常旅行,不能做宅女。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见识最重要,你见得多了,自然就会视野宽广,心胸豁达,女性所特有的一些弱点便会淡化,优点便会突出了。”手边一本《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说的就是一个用中文写散文的日本女子,身为六零后的资深背包客从开始独自旅行到带着全家旅行的轶事。对于新井一二三来说,当别的女子忙着专注于名牌服装、化妆品的时候,她却忙着买张廉价飞机票飞天南走地北。从十四岁起她就开始了单独旅行,从单身到结婚有孩子,她从未停止旅行,她说“因为我是旅人”。其实,谁不是人生旅途上的旅人呢?
展开书,读者会发现原来日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流行一个人旅行,而十四岁的新井一二三便由一次特别的机缘,开始了单独旅行。随着高中时代的到来,她加入了日本青年之家协会,第一次独自前往古都金泽,当她到达那里,她记录下了自己内心的感受:“独自在陌生的城市,没人认识我。完全自由!”经过第一次独自旅行,她发现自己的内心被释放,她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人,一个大家都不认识的人,她也因此对“独自旅游”上瘾。即便是面临日本的大学联考,她也难忍环游日本的旅行计划。
1981年,她考上早稻田大学,而1982年,她便开始了第一次海外旅行,从此成了常年漂泊海外的游子。
有意思的是,新井一二三平生独自海外旅行的第一站是中国,她第一次在空中看万家灯火的地方是上海,从此,她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也造就了她用中文写作的习惯。《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就是用中文完成的。
新井一二三申领了北京的公共汽车月票,她会用中国的粮票,学习中国女孩子的服饰和发型;接着,她会比较上海南京路第一百货大楼和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发现中国江南江北的语言不同,在上海人家吃糖水煮鸡蛋,结识偷渡港客。她带我们认识冷战时期的北京留学生,看她很有意思地用迪斯尼暖水瓶装花雕酒取暖,等等。
跟着新井一二三进入中国的脚步,可以跟着她认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国,看见“外汇券”,读到“内外有别”,读到“涉外饭店”,发现她曾经去“唐朝乐队”主唱丁武家做客,曾在演员刘利年家吃炸酱面,曾被中国人称作“小三子”。她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查询预订的年代,面对没有票,没有预订,没有空房,她也从没有停止脚步。跟着她,你会发现,她走遍了中国,她甚至带我们认识我们自己误解了的中国,比如伊斯兰的食品比我们想象的更干净,比如丝绸之路并非同时是面条传播之路,比如重庆有的担担面比成都的还地道等等。
“其实去海外旅行不必是百万富翁,在西方,越是没钱的年轻人越要去长期的旅行。”她在离开中国之后,去了加拿大,去了中欧,去了中南美州,去了越南,然后,又去了澳门和香港。她看过纳粹集中营,喝过维也纳咖啡,结识犹太人、吉普赛人。一路听她谈影响了六零后的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跟她感慨六零后童年时代大多读过的《安妮日记》,等等。
最后,她终于开始跟我们说她的故乡日本,她在阔别了十二年之后回到日本,这时候,她才告诉我们,她离开日本是为了独立,是为了离开母亲紧密的关心。她说:“你一旦学会了做人,在哪里都会做人的。”
归国,让她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祖国,她带着她的孩子开始了旅行,品尝日本美食,享受日本人的本色生活。由于她开始写到的政治原因,她在北京和台湾之间选择了北京,因此直到她有了孩子之后,才去台湾。就这样,新井一二三的这本旅行手记开始于中国,继续也在中
国,将来呢,以她对旅行的热爱,还会继续的,不过,接下来,她会带着孩子和家人一块旅行了,不再是独自旅行了。
阅读一个外国人写的中文书籍现在已经不是很特别了,很多外国人都能用流利的中文写作,但能读到一个外国背包客眼中的中国,谁还能找到比新井一二三更平实更普通更与我们平凡人贴近的旅人呢?更何况,她还是一个女子。
新井一二三的中文相当流畅,文字清新,没有艰深的辞藻,也没有炫耀阅历,只有娓娓道来的一份简单旅历,带着慢慢独立的思想,让人体会一个女子在旅行中渐渐成熟。
我从中午读到黄昏,一本书已经读完,书里有着她保留的那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属于中国特有的物件图片,我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的是那些回忆,我可以感受到她穿越在时空里酸甜苦辣的种种心绪,我可以透过她的眼睛看东西方文化,感受她心中的各种名士以及平凡百姓。一页页书页翻过,被她一颗爱自由爱快乐的心引领着,对她所有的过往旅程百感交集,也对她未来的旅行充满期待。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都是旅人,我们成长,我们独立,我们寂寞,我们孤独。“在我看来,能够一个人旅行是独立人格的标志。”她这样说。我虽然不尽认同,但让我想起来曾在我眼前忽隐忽现掠过一抹倩影的一个女子,她的网名里有“蓝”字,她也是单身行走中国,走过很多青山绿水,只是她很少说出她的感受,看见新井一二三,让我想起她,像这样的女子心灵将是活跃的,心胸也一定是宽广的,只因天地自然能给予的一切,远比眼前狭小的要大要多,那些不需言表的、意犹未尽的,是那无尽的对人生、对外界世界的探索。古人不是说过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识万种人。如新井一二三这样行万里路、识万种人,可真是人生最好的历练了。
“啊,日本某处有人在等待我。好日子,启程,为了寻找幸福。曾在母亲背上听过的歌做我的旅伴。”山口百惠的歌声飘在我的脑海,遇个好日子便启程吧!
第三篇:独立,从一个人做选择开始
无意中看到你的文章,朴实的文字深深地打动了我,于是就搜你其他文章来看,很有感触,看了你的日记,看很多人给你写信,我也向他们叫你一声姐姐吧(也不知这样的称呼合不合适),姐姐,我是大三的学生,很迷惘,不知未来在哪里,我就是你口中那种不知道自己兴趣在哪里的人,不知自己热爱的是什么,很可悲,我喜欢忙碌充实的生活,我渴望充实,不知自己从哪里下手,怎么样让自己充实,我喜欢新鲜的事物,可每件事都只有三分钟的热度,我知道不能坚持是我最大的缺点,总觉得学了这个就要放弃别的,总觉得时间不够,我仰慕那些知识渊博的人,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所以喜欢看各种类别的书,可不知该从哪方面入手,不知看什么样的书......很困扰我。
姐姐,我现在大三了,又面临着选择,我最讨厌选择,但又深知人生就是选择的,我总是选择逃避,从小到大,父母为我设定了一切,上重点高中,上重点大学,可最终只考上了专科,父母总是不停地说现在没有本科就找不到工作,然后就通过专升本,升上了二本,以前我也觉得学历根本就不重要,只要能力就行了,可现在我觉得现实不是这样的,看到我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找不到工作,母亲也说现在的工作很难找,我们镇上的普通的人民教师,送礼都要八万元整,为了我,我父母倾其所有,我不知拿什么来报答他们,父亲从小的理想就是穿上制服,可他那时家里穷,所以......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总说,女孩子穿上制服是最帅的,他最羡慕女生穿制服了,我就想我要考公务员,这样我就可以让我父亲高兴,让父母引以为荣了,可同时又有考研的事,因为学历上只会写二年本科,那样去应聘,学历怎么也说不过去,所以又觉得考研才可以方便以后找工作,这两大考试时间几乎是挨在一起,我知道我必须要选其一,可面对这样的选择真的好难,每当看到父母辛苦工作时又不想浪费时间,想早点出来工作赚钱分担他们的辛苦,可我知道父母希望我考研,希望我考公务员,面对这所有的一切,我真的很难受,真是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姐姐,可以帮帮我吗?
—————刚开始被拍马屁很高兴,看到后来很苦逼的分割线—————
关于你做事情三分钟热度的问题我先说两句。做一件事,兴趣带来的热情只是最初的火种,想要形成燎原之势还需要我们持续不懈地投入,人是因为把一件事情干得越来越好才越来越有兴趣的,不是对什么感兴趣才干得好的。大家上学的时候应该都见过类似的例子,有个学生,由于运气好等偶然原因,某一次某一科目考试成绩突出,老师和同学都称赞他,于是他开始对这科的学习更上心,更有兴趣,于是越学越好。这也是我从自己写作上总结而来的经验,一开始因为兴趣而写,然后坚持写,写得越多才会越好,因为写得好生出持续不断的热情。(我又不要脸的自我表扬了,so easy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自信心不足啦!)
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不知未来在哪里,不知自己的兴趣在哪里,也不知自己热爱什么并不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至少你知道自己迷惘的状态不好,已经开始寻求改变,而改变就有机会。认识自我是一项非常重要而漫长的人生课题,我们与职业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爱人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都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可能终其一生我们都无法认清自己,都对自己充满困惑,但人的一生也许就是自我答疑的过程。
像你这样花样年华的青年一切才刚刚开始,不必着急和焦虑,你还有大把时间用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生活,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自己,要认识并且做到自己是自己人生和未来主人翁这一点。
在你的这封信里我完全没有看到这一点,你的生活仿佛不是你在过,而是你的父母在过。你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一点主人翁的态度,应该说完全没有主见。“父母为我设定了一切,上重点高中,上重点大学,可最终只考上了专科,父母总是不停地说现在没有本科就找不到工作,然后就通过专升本,升上了二本。” “父亲从小的理想就是穿上制服,可他那时家里穷,所以......还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总说,女孩子穿上制服是最帅的,他最羡慕女生穿制服了,我就想我要考公务员,这样我就可以让我父亲高兴,让父母引以为荣了。” 说实话,我觉得你们家的家庭教育存在灰常灰常严重的问题。有一个把自己年轻时代未能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的父亲,还有一个取悦父母,为了父母高兴而丧失自我的孩子。其实这种现象在中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父母不够民主,孩子不够独立。为什么父母不能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天性和兴趣爱好自由地发展呢?中国很多孩子之所以没有兴趣爱好很大的原因就在于父母从小就没有给予他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自由,总是告诉他你要这样,你要那样,从来不问问他你喜欢怎样,所以孩子到最后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
还有一个问题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也普遍存在,那就是爱的教育。中国的母亲经常会说:宝宝又考100分啦,妈妈爱你;宝宝今天真乖,妈妈爱你;宝宝为我们家争光,让我们长面子了,妈妈好爱你啊......结果让孩子形成这样的观念:我并不是一个值得人爱的人,父母爱我是因为我考了高分,我乖,我为家争光,我让他们高兴了。孩子认为不是因为自身可爱值得被爱父母才爱他,而是因为他做的事情取悦父母了,他们才爱他,为了不断地从父母那里获得爱,孩子就不断地取悦父母,许多自我的个性被扭曲,自我的潜能被埋没。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欠缺独立性和自我认知,没有自信,缺爱也不懂得爱,没有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
如果中国的父母在孩子青春时期,少一分控制,多一分理解,中国的孩子少一点听话,多一点独立,也许这些问题就都不存在了。
说到选择,其实人都是害怕做选择,因为做选择意味着需要放弃某个人,放弃某种欲望,或者放弃某件工作或者某种舒适的环境,总之是与自身熟悉适应的东西分离,同时要开启全新未知的一种生活。分离会造成痛苦,未知会造成恐惧,没有人喜欢痛苦和恐惧,为了不与痛苦和恐惧正面交锋,人们逃避选择。世界上有这样一类人,因为害怕痛苦,害怕承担责任,所以逃避选择,以为不做选择问题就会自行消失,可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不勇敢地做出选择,问题就一直存在,永远不会消失。不早做选择,问题就不能早一点解决,如果一直拖延下去,直到后来不得不做选择的时候,后果往往很惨重。
我以前认识一个男生,有个温柔的女朋友,他在一次公司组织的活动上认识了隔壁公司的一个女生,因为一开始对那个女生有好感,当女生问他有没有女朋友的时候,他就撒谎了。后来他和这个女生开始谈恋爱,可是他原本就有女朋友,所以他就活在不停地撒谎之中,在两个女生之间疲于奔命。最后,谎言被揭穿,两个女生因为看到他的欺骗,软弱,不负责任都甩了他。如果他在撒“没有女朋友的”第一次谎之后就选择向新认识的女生坦白、道歉,就不会发生后面让三个人都痛苦的事情。如果他在和那个新女友谈恋爱的最初,在两个女人之间及早做出选择就不会闹到后来被两个女人发现,两人都离开他的地步。
选择需要勇气,选择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与独立有关。不敢做出选择的人,是害怕自己承担不起做出选择之后的后果,其实就是无法承担自我的责任。不敢自己做出选择而把选择权交由别人的人,一是因为自己懒惰,二是为自己找借口,可以帮助自己推脱责任,一旦后
果不好,他就可以说,反正不是我自己选的,是别人帮我选的,或者说是别人逼我这样的做的。
“我知道我必须要选其一,可面对这样的选择真的好难······”因为你逃避选择,一次次地将自己生活的选择权都交给父母,以致到了必须由自己做出选择的时候你不会选择,痛苦不堪。
姑娘,从今天开始学习独立,而独立,从一个人做选择开始。
姑娘,从今天开始,不要为了取悦父母而选择,而是为了取悦自己而选择。你在心里问一问自己,考研、考公务员、直接参加工作哪一样更让自己开心,你就选择哪一样,不要为了父母的希望和高兴,而单单听从自己的内心去做一次选择。这个选择是对是错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个选择是由你自己做出来的。选择让自己快乐的生活,我相信你的父母看到你生活快乐也会感到高兴的。姑娘,选择独立,选择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吧。姑娘,大胆去选择吧,人生从来不会因为一次选择而被毁掉,而会因为独立更加快乐与自信。
第四篇:从一个微笑开始
从我们降临到这个世上的那一刻起,睁开眼第一眼看到的是家人对于我们的到来欣喜的笑容,第一次感受的到是家人笑容中传递的那份关爱。从那时起我们便与笑结了缘。得意的笑使人倍感自信;开怀大笑使人心情舒畅。
这些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还有一种笑是那样的淳朴,平静,使人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体验情感,超越悲欢,这就是微笑。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你再也看不到世间的美景,感受不到世间的亲情。然而只要我们的内心春风洋溢,人生的哪一个时候不是最美好的春天呢?只要我们有着一颗平静,珍惜,愉悦的心。即使在人生的无寸草处行走,你也会看到那美丽神奇的一瞥。所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就可以在微笑中品味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精彩!
笑对人生,从一个微笑开始。生活就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甜美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所向往的,但上天往往不遂人愿。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遭遇挫折和失败。心慌慌,真想回到从前,但日历不能倒翻。请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请记住一句话:“压伤的芦苇,上天不会折断;将残的灯火,上天不忍吹熄。”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迎上前!生活就是这样,换一种心态去面对,将是另一种风景,另一种境界。虽然不完美,但过的踏实。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以学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在幸福的彼岸上,得意而欣慰的笑一下!
微笑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与他人会心的微笑,就仿佛在他人心中形成一股涓涓的流水,缓缓的流淌在他人间,滋起一丝丝爱意。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人与人之间需要彼此关爱,有家就有爱,有爱才有家!请大家现出一个微笑,微笑是表达,让我们的世间充满真爱!
笑是人的本能,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导致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心灵的宁静使人快乐,而快乐才是生命不断走向高处的动力。从一个最简单的微笑开始,重筑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怀拓宽。微笑吧!在每一个早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株新草;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请大家都笑一笑,从一个微笑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
第五篇:演讲稿 从一个微笑开始
从一个微笑开始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xxx前台营业员xxx。很荣幸能参加今天的演讲比赛,在此感谢各位领导及同事对我的支持与帮助,给了我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
在我演讲开始,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请大家和我一样献出一个微笑。
所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从一个微笑开始”。感动人不一定要用泪水去感染,有的时候微笑也能让别人感动,一个微笑就能感动你的上帝,一个微笑就可以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意义。推开邮政营业大厅的门,第一映入眼帘的即不是崭新的装潢,也不是统一的着装,而是我们的脸。但是,我们的装潢可以统一,我们的着装可以统一,我们的脸能统一吗?答案是:能,因为我们的脸上都有微笑呀!
俗话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所以说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微笑,作为一名邮政前台营业员更是如此。为客户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并使客户真心的接受你的服务,在这个服务差异化和同质化并存的社会,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有效保留客户并增加客户。营业员是邮政服务社会并得到外界
认可的一种桥梁,是决定邮政口碑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所以我们需要用微笑服务来使客户对我们的服务达到百分百的满意,通过微笑服务会使得我们邮政的口碑越来越好。
刚到xx支局时,由于人生地不熟,周边的客户对我们并不了解。整整一天下来,没有多少客户办理开户业务。看到这种情况,曾局长就召集大家找原因,想办法,出对策。最后达成一致的共识:服务热情、面带微笑。因此,当早晨8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就微笑着开始一天的工作。果然,没几天就见效了,越来多的客服跟我们目光交流,主动跟我们呼应了,距离不再遥远了,感觉多了一份亲情,在板桥镇持有印着邮政局红章存折的客户也越来越多了。
记得在有一次快下班的时候,有一位大爷提着一大袋零钱一脸难色地走进大厅来,站在门边像在犹豫什么,我当时见了马上微笑着说“大爷,有什么要帮忙吗?”看到微笑,老大爷受到了鼓舞,走过去问:“小姑娘,我家拆房子了,零钱整出一大堆,能帮帮忙换一下吗?”“能”我马上爽快地应了下来,几位同事都过来帮忙,不到二十分钟就好了,老大爷拿着五十几元钱,像中了大奖似的非常开心,逢人就说:“我儿子、媳妇都说这么碎的零钱现在没处换,我也在好几家银行碰了壁,在邮政的门口,我看到了里面小姑娘的笑脸,进去试试,成了。这真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银行啊。”简短的几句话让我们受感动与鼓舞。近两年来,微笑在板桥
支局是一种传统,一阵风,谁到了那儿都会染上微笑的习惯。
一位名人这样说:人生如画,有了微笑的画卷更添了亮丽的色彩;人生如酒,有了微笑的美酒便漂着诱人的醇香;人生如歌,有了微笑的歌声便有了动人的旋律;人生如书,有了微笑的书籍便多了闪光的主题。只要我们的微笑像母亲对等儿女那样的真诚,像阳光那样的灿烂,像火山热海那样的热情,像杜鹃花那个的美丽,像呼吸那样的自然,还怕做不好服务工作,还怕每一个客服不满意吗?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对我们邮政营业厅的每一个营业员来说则是:“请把我的微笑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一切从一个微笑开始,我们用青春照亮邮政营业大厅,用微笑温暖每一个人。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