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式论文浅谈少先队活动的创新
浅谈少先队活动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摘要: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知识,更离不开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举足轻重的育人使命。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步伐,加强农村学校少先队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任务。也因此辅导员需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离不开创新教育。所谓创新教育,是指这样一种教育,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的唤醒和开发培育,形成创新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满足学生主体充分发展的教育。
作为少先队工作者在开展少先队活动时,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实践,将少先队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不断予以创新,不仅使得队员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树立创造的志向,体验创造的快乐,还可以培养队员的创造精神,增长队员的创造才干,发展队员的创造思维。
1.少先队活动要注重常规培养
少先队工作要闪光,就必须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富有时代性、社会性、人文性,我校处处把少先队员放在第一位,树立服务意识。升旗仪式是学校德育活动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我校每周举行的升旗仪式,从全体少先队员敬队礼到全体教师、少先队员唱国歌,在国旗下讲话,都做到了规范化。规范的升旗仪式,使全体师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成立了规范、标准的队室,建立鼓号队,创建红领巾广播站,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更多的队员积极参与进来,队员和中队辅导员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少先队大队委员会全面有序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培养了学生自理、自律、自治的意识与能力。
2.少先队活动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少先队员创新的能力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贝尔纳指出:“创造力是无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方能发展他们高于创造力的才能。”以个体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全人教育,把爱生放在第一位,充分地寻求以创新作为活动效果的表现。少先队利用组织优势向队员进行国情教育,引导队员理解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创新教育与中华民放的伟大复兴紧密相连。作为辅导员就要善于挖掘队员的创新潜力,在日常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队员的创新意识,使队员最充分地释放自己的潜能,去探索,去创新。从小培养他们的自主、自动意识,今天做学校的小主人,明天才能做新世纪现代化中国的主人。活动时,要增强教育过程的自主性,让队员自己作主人,自己出主意,自己做准备,自己搞活动,自己来总结,达到自我发挥创造精神,自我训练创造思维的目的。队员们也只有在“动”起来,“活”起来的过程中,才能有所创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激发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并会不懈地投入到活动。一旦遇到困难,他们往往会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让队员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他们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例如,六一儿童节开展“六一”文艺会演,国庆节开展歌咏比赛和演讲比赛,一些重大的,特殊的日子开展书法、美术作品比赛。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会唱的唱,会跳的跳,会画的画,会写的写,在愉快的活动中,队员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3.少先队活动要贴近社会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少先队离不开活动,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少先队辅导员就是要打开学生心灵的这扇窗,让学生做生活的小主人,做生活中的小管理者,让他们从生活中得到体验,使他们在少先队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要做到这些,少先队辅导员必须要有奉献精神,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少先队辅导员应当安排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让队员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队员们是十分喜爱并非常乐意参加活动的,同时活动也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他们的身体力行体验教育活动的成功。辅导员要善于抓住这一渗透体验教育思想的有利契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挖掘教育资源,多为队员创设活动项目,让队员自主选择。以“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引导队员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做一个具有良好节俭习惯的少年;“感恩生活”的主题班会,通过开展“我讲书中的故事”演讲比赛,教育队员热爱家人,尊敬老师,感恩社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通过开展“六一”、“元旦”、“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活动,组织队员参加活动,对队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队员的思想道德水平。让学生感觉到校园就是乐园,是自己愉快成长的地方。
少先队的工作是复杂的,是不断更新的。因而,我们要高度重视开展少先队活动,让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调动队员参与的积极性,做到快乐参与。同时提高队员们的实践、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是我们美丽的校园更加耀眼!
第二篇:少先队论文 创新2
摘要:少年儿童时期,心灵的大门始终敞开着,时刻准备接纳新鲜事物。因此,少先队作为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对少年儿童积极开展创新启蒙和实践引导,不仅是少年儿童成长的需要,也是少先队组织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教育;少先队;创新精神
上个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用了一年多时间,研究了国际教育界的教育形式、观点和改革的情况,提出一份报告,认为:“解放人民的才能,挖掘他们的创造力,在发展明天的世界教育的未来前景中,居于首位。”从此,创造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关注的重点,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美国从1950年就开始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布法罗大学曾经开设了指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验课程,对330名学生进行观察和科学研究:将刚刚听完一个学期的实验课程并用创造性方法解决问题的学生和那些没受过这方面教育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产生有效的创见方面,受过创造教育的学生与没有受过创造教育的学生相比,平均提高94%;日本80年代初提出要重视创造性的研究,并把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日本的教育国策而确定下来;德国从70年代开始,不仅完成了一系列创造性量表的编制,而且深入研究男女创造性的性别差异。英国是创造性研究的发源地,几十年来对创造性的研究十分重视,并深入探讨了创造性与智力、个性的关系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其著名的教育问题报告《学会生存》中,也把“培养创造性”作为当代最重要的教育目地之一。而我国的创造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而提出来的。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实施素质教育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进行创造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少先队教育是整个社会大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少年来,少先队以其丰富的教育内容、新颖的教育方式和灵活的组织形式,在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方面独树一帜。无论是80年代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邓颖超同志“三个创造”指示精神的“创造杯”活动,还是90年代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中国少年雏鹰行动”,以及世纪之交,全国少工委开展的以“新世纪我能行”为主题的体验教育活动,处处体现着培养和提高少年儿童创新精神的教育思想。尤其在今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时,少先队更应该继续发挥培养队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独特作用,对少先队员进行创造性教育,培育创新精神。
一、在日常教育中培养队员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创造性的表征。所谓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创造的潜力。但是,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的前提是要渴望创新,也就是要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一个不想战胜对方的棋手是永远不会在棋赛中获胜的。研究化学的人很多,而门捷列夫首先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是因为他做梦都渴望把元素排列成一张有规律的表格。爱德化·琴纳能发现种牛痘可预防天花,因为他亲眼看到天花病人的痛苦,作为一名医生,时刻都想着创造一种办法来防治
天花,所以才能从挤牛奶的农妇身上发现问题,获得成功。上海码头工人包天策之所以能研究出装卸原木的机械抓手,就是他不愿让更多的码头工人在装卸原木时冒生命危险,在无数次实验失败后仍然坚持不懈,最终取得胜利。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创新意识的重要。因而在队员的日常教育中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意识。
二、在雏鹰争章中培养队员的创新兴趣
《辅导员》杂志曾经发表过一篇《三个孩子去蛇岛》的文章,文中的唐小逵等三个孩子,因为对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心想成为动物学家,竟然悄悄离家出走,到蛇岛去考察野生动物,准备当上了“动物学家”再回来。兴趣的力量是极其巨大的。创新与兴趣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创新过程中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兴趣,而兴趣又反过来促进创新。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兴趣越大,创新能力就越能够发挥出来。如雏鹰争章活动是少先队对“雏鹰行动”的具体操作和实施。争章不是目地,而是一种教育过程。枚枚奖章,多姿多彩,既是队员内在素质的外在衡量,也是队员取得成绩的标志,对队员充满了诱惑力,因此在“雏鹰争章”活动中要注意重视激发队员的创新兴趣。江苏武进市湖塘桥中心小学三(2)中队少先队员,平时就喜欢“研究”一些科学小问题。在争章活动中,队员们选择了争“科普知识章”,主动建立了“科技宫”,互相传阅科普书籍,用科学知识分析身边的自然现象,进行科技小实验,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蔚然成风。
三、在队活动中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
传统的少先队活动,往往是辅导员设计活动,辅导员总结,队员像是老师手中的“木偶”,辅导员怎样指挥,队员就怎样动。北京市崇文区回民小学从调动队员的主动性,为队员创造一个“创造的环境”出发,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队员,培养队员的创造力。在辅导员指导下,队员们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小队争章活动。如趣味性的,有围绕“自学章”设计的“快乐争章棋”小队活动:知识型的,有围绕“爱国知识章”进行的“庆祝建国60周年知识成语赛”及课本剧表演:活动型的,有围绕“体育章”开展的拔河比赛。这些由队员自己设计的活动,充分展示了队员们的创造才智。在活动中,辅导员往往需要转变观念,敢于面对自我,勇于自我否定,由灌输式教育转向启发式教育,创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活动氛围,以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
四、在科技实践中培养队员的创新能力
创造需要多种能力,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动手能力,都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一个新思路的产生,首先需要对问题有兴趣,然后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将获得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最后用科学的语言准确无误地将结论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对人的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辅导员应该把队员带到大自然中,带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在实践中,学习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启明星”科技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少先队必须加大其科技含量,使队员从小认识科技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树立科技意识,培养科技能力。“雏鹰杯”“五自”学习实践展示活动的开展,就为队员们提供了一个培养和展示创新能力的舞台。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少先队工作方面的专家设计的30个小课题,涉及环境保护、少年儿童健康状况、社区建设、中西快餐对比、未来电视设计、计算机升级换代、民族汽车工业以及未来战争等多个领域。这些课题没有统一答案和现成结论,队员们自愿组成课题小组,在辅导员指导下,按照课题要求,自己去观察,自己去调查、自己去搜集资料,自己去讨论、分析,形成结论。他们创造出成人无法想象的奇迹。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学会了独立的思考,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虽然有些结论还很幼稚,但毕竟是孩子们自己的发现,自己完成的成果,像海南省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的队员研制的“雏鹰牌自强一号”甜玉米、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小学队员进行的“PC升级何时了”,都充分展示了队员的创造才能,体现了队员的创造精神。
创新的过程是一项异常艰苦的过程,创新的完成需要百折不挠、持久不懈的毅力,需要有抓住目标后锲而不舍的意志。居里夫人之所以能在科学实验历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从8吨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镭,靠的就是她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献身事业的热忱。优良的素质对创造力的培养极为重要,是构成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少先队在培养队员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过程中,还应重视队员创新品质的教育。如培养队员脚踏实地的努力、实事求是的态度、百折不挠的韧性、精益求精的作风、团结协作的品格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少先队员培养成勤于动脑、敢于质疑的“小问号”,培养成勤于探索、独具慧眼的“小发现”,培养成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小能手”,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篇:优秀少先队活动论文
因地制宜巧用农村资源
立足实际开展特色活动
-----武威市农村团队活动新探究
农村团队工作既是农村教育工作的难点, 又是农村学校工作的重点。武威农村团队工作要以“两基”迎“国检”为契机,努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与时俱进,认真地分析农村团队工作的特点,找出其规律, 紧紧依托农村实际,积极挖掘地方资源、充分利用独特的乡土风情,创新性地开展带有乡土气息的特色活动,走具有武威地方特色的团队工作可持续发展之路。
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开展特色团队活动呢?笔者认为:立足于当地农情,利用地方优势,挖掘乡土资源,是农村团队开展特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只有针对该地区所特有的,才是最具有魅力的;只有具有地方特色的,才能走出农村团队自己的发展道路;只有是孩子所喜欢的东西,才能有效地开展。因此,在新课改精神指导下,结合武威实际,主要应从活动开展方面去营造特色,重点突出以下几点:“土”,从农村实际出发,体现农村气息;“实”,强调活动务实的服务功能;“新”,活动的组织形式新,来自于师生的创造;“特”,各地有各地的特点,各校有各校的特色;“活”,过程和结果的多样性,重在过程体验。
具体来讲,我们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探究与创新:
一、地方资源深挖掘,“农家乐”风味显特色
杜威曾指出:“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育一方人”。在武威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有着有利的条件和独厚的优势。农村团队组织可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结合生活环境,开展地域风味的特色活动,为团员营造真实、生动、丰富的世界。
(一)景观处处,魅力无限,旅游观光大有文章可做
武威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得天独厚,是古丝绸之路旅游线路必
经之地。这里有西部少有的自然风光,也有冠名千古的人文景观和历史古迹。如沙漠公园、雷台公园、民勤沙漠植物园、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还有古长城遗址、丝绸之路名刹海藏寺、古钟楼、罗什寺塔等大量珍贵历史文物古迹,可以说是星罗棋布,美不胜收,处处散发着诱人的魅力,这一切为我市农村团队组织活动提供了绿色的天地。只要团队工作者思考探究,就能在这些景观和古迹中找到富有情趣的主题。如开展以旅游、登山、泅水、游春、踏秋等为主题的探究大自然奥秘、了解古迹历史,感受家乡山河壮美的活动,不仅可使团员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无尽乐趣,对共青团员进行自然常识和环保意识教育,还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历史悠久,红旗飘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闪光芒 武威历史悠久,古文化遗迹、红色革命遗址众多,是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好基地。区内有驰名中外的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世界第一马---马踏飞燕)”及其出土的“雷台汉墓”;有元太子阔瑞与西藏宗教领袖萨班举行“凉州会盟”,见证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凉州百塔寺”(回归第一寺);有举世无双,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国家级珍贵文物“西夏碑”(中国第一碑”);有建于明正统四年,气势恢弘、“陇右学宫之冠”的武威文庙和被誉为中国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中国第一窟):还有西路红军古浪县烈士陵园、西郊公园国防教育基地、中国西路红军武威战斗遗址、邱少云纪念馆、凉州区烈士陵园等众多历史遗址。而这些古迹遗迹,是对团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团队工作者应充分的挖掘地方历史资源和红色资源,组织队员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让团员了解红军在家乡的传奇故事,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民俗风情,浓郁独特,探究活动别有一番情趣
依托于武威大地的物产资源,千百年来,武威人民创造出了许多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值得一提的是武威风味小吃:凉州三套车,中秋大月饼、炸油馓子、特色凉面、红烧羊羔肉、高庄馒头、米汤油馓、山药米拌汤等,流传百年,闻名遐迩。辅导员可依托这些民风民俗,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从民俗风情中筛选精华,反复锤炼,深入探究,开展突出以“民”字为主题的、以“走进农家生活、品味农家菜肴、体验田园文化、欣赏乡村风情”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小活动中受大教育。
(四)“河西走廊的农业明珠”、甘肃省的“头号粮仓”,搭建特色产业实践新平台
立足当地农情,挖掘乡土资源,是农村团队开展活动的根本出发点。而进行地方特色的产业实践活动是农村团员学习农业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武威历来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被誉为甘肃省的“头号粮仓”。近年来,武威发挥特色优势,依靠科技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目前,已发展形成了啤酒大麦产业带、棉花产业带、蔬菜产业带、高原夏菜产业带、甜瓜产业带,人参果产业带等。区域内盛产的人参果,牦牛肉、红提葡萄和高筋面粉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国内享有盛名。因此,可以说地方特色产业为农村团员树立科技意识,进行科学实验,开展多种实践活动提供了又一广阔平台。利用地方特色产业,创设一系列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生动真实的特色产业探究活动,以其活动的多样性、生动性、教育性、趣味性让队员进行实践体验,培养团员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让团员从小萌发为农业科技创新意识,体验农业实践探究活动的快乐。如探究人参果、红提的品种改良技术,双垄双膜种植技术等。
二、地方传统游戏进校园,寓教于乐乐无限
往往越细小的地方,越能显现教育的品质。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越来越关注学生生活的全部。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的“玩”决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小问题。童真活泼、生性好动、喜爱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团员的全面发展是在多样而全面的活动中实现的。教育要有效地促进团员的全面发展,就必须科学、规范、精心地组织,正确地引导团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那些健康、活泼的游戏,成为孩子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孩子“玩”,同样富有深意。
游戏作为团队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方式,一直深受孩子们的欢迎。而地方传统游戏是百姓首创并流行于民间的相对于正式体育项目的大众化,娱乐性健身活动。如蚂蚁运粮、踢毽子、投沙包、打陀螺、踢房子、滚铁环等。地方传统游戏具有原生态、生活化、趣味性、方便易学、内容广泛、竞争性强等特点。因此,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将地方传统游戏引进学校,给团员多一些游戏,就多一些亲近自然、亲近大地、亲近生命的机会。寓教于乐,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团员在游戏中享受快乐,让团员在游戏中个性自由、全面地发展,让团员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享受竞争。
三、紧跟时代步伐,启用名人效应,树立心育活动新品牌 团员年龄小,知识面较窄,对那些抽象的知识难以接受,更难以产生兴趣。为此,我们在团队活动的选择和设计上必须考虑其认知特点,使活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此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既能满足团员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培养团员多方面能力的活动。我想通过电影、故事、简报等学生喜闻乐道的形式,启用英雄和名人效应,树立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团员最喜闻乐见,而且最富有成效的教育形式。在丰富多彩的“视频形象”和悦耳动人的“声音形象”等逼真教育资源的感召下,让团
员耳濡目染,无形中接受正面教育。
为此,农村团队工作者应学会并充分运用下列资源,打造团队活动的特色新品牌(下载播放、收集讲解)
(一)影视盛宴: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颁奖晚会视频;“十大陇人骄子”颁奖晚会视频;“红色革命电影”;《暖春》《没有音乐照样跳舞》《背起爸爸上学》等教育性质的影视。
(二)故事美餐:抗震救灾英雄教师故事、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故事;感恩系列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系列;名人传记等。寓心育于活动中,强化心育之实效。通过典型人物的英雄事迹教育启迪,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我,学习先进,净化心灵,唱响时代主旋律。如,组织团员观看“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颁奖晚会视频,让学生接受心灵的洗礼,学模范,见行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将责任心、爱国情和奉献精神的种子深深地埋入团员心中。
四、关爱弱势,情系留守,与爱同行
农村留守少年、特殊困难少年是农村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村团队组织要进一步树立竭诚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的思想,就必须特别关注和关爱农村留守少年、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少年这一特殊群体。从留守少年学习、生活的实际困难和渴望亲情、渴望与伙伴交流等具体要求着手,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突出:“情感交流、生活照顾、学习辅导、安全保护”等内容,竭诚为特殊少年群体提供服务和帮助,更加扎实、富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走访、交流、互助和爱心结对等关爱活动,依法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必须对他们进行自律意识、法制意识、自护自救意识、自立自强意识的教育,力争让需要帮助的每一位少年都能充分感受到团队组织的关怀,力争让每一位留守少年安全、健康、快乐、文明地成长!如,通过和留守少年共度中秋节和国庆节等活动,让他们感受亲情的温暖、感受友情的温
馨。通过对留守少年开展“我的生活我做主”生活自理大赛等,不断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立能力。
五、关注地方发展,感受农村巨变,与时代共进步
陶行知在生活理论中说:“社会即学校”。的确,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熔炉。改革开放使武威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生活日益富裕。农村的巨变和新农村建设为团队活动提供了新内容。农村团队可以组织队员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社会调查、采访、参观等活动,让团员从飞腾的农村社会生活中寻找素材,感受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新变化,探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家乡带来的生机和活力,从而对团员进行“三热爱”教育,进一步激发团员将来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六、节庆活动赋新意,艺术活动出特色,抓住主题创品牌 2011年是建国62周年,五四运动92周年,武威解放62周年等重要节庆的纪念日。学校应将科学发展观与“六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庆纪念日结合起来,紧密联系新中国成立的光辉历程,紧密围绕教育活动的主题,以宣传为主要途径,通过改革开放图片展、党史知识竞赛、文体节目、专题讲座、合唱比赛、作文大赛、书画大赛、演讲诵读赛、专题板报、简报、手抄报,承诺签名等活动形式,深入开展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新中国成立62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教育团员进一步唱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庆祝纪念活动不仅形式要丰富、主题要鲜明,而且立意要新颖,要有时代特色。在活动中展现当代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七、阵地建设上星级,常规工作细锤炼,主题班会需重视 团队教育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日益显现出其不可估量,不可替
代的优越性和功效性。农村学校团队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等常规建设,应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依托农村实际,从小入手,健全制度,使其正规化。运用体验教育的理论,引入竞争制度,轮流换岗制度和有效的激励制度,有梯队性的培养具有自主能力强,责任性重,管理能力好,充满活力的团队干部队伍,并根据农村的特点,将团队组织部分设 “青年志愿者服务岗”“交通协管服务队”等岗位,并结合各类优秀争章活动,让团员各司其职,自我激励、自我管理,从而形成团员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气氛。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农村团队组织要进一步树立竭诚为团员健康成长服务的思想,就必须特别关注少年安全,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出发,开好“知识守护生命”安全第一课等主题班会。班会课须周周有主题,周周有特色。通过深入开展禁毒、反邪教、交通安全、防震、消防安全等主题班会,对团员定期进行安全警示教育,让团员学习安全知识,从而培养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意识,让学生平安、健康成长。
总之,只要我们立足武威实情,因地制宜,寻找农村团队教育活动的切入点,以团队活动为载体, 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娱乐、安全等多方面的需求,根据农村特色,组织团员通过“ 看、问、听、试、思”等活动形式,对团员开展 “农味足,家味浓,乐味多”的特色教育活动,走具有武威地方特色的团队工作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开辟我市农村团队工作新天地,才能促进我市农村团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推动我市农村团队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四篇:浅谈少先队活动的创新
浅谈少先队教育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新世纪的学校少先队组织,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着力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绝不能观望与等待,唯有加紧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千千万万的创新人才,才能代表中华民族以豪迈的姿态走向世界,迎接挑战!作为少先队工作者在开展少先队活动时,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实践,将少先队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不断予以创新,不仅可使队员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树立创造的志向,体验创造的快乐,还可以培养队员的创造精神,增长队员的创造才干,发展队员的创造思维。因此,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设计一系列活动,让队员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充分发挥,放手进行活动,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关键,更是为创新搭建一个施展自己才干的舞
一、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创新少先队活动模式
在当今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育更应走在时代的前沿,所谓“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兴则国兴”。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的阵地作用,让学生一进校门就感受到浓浓的科技氛围。如:在校园的墙廊上贴上一幅幅优秀学生的大副照片;在少先队黑板报上出科技知识板报;每周校园小广播台播出一期“科普知识”,每天校园广播国内外的科技动态,学校科技教育的活动情况等;每学期举行一次科技知识博览会;班级布置要求科技特色化,橱窗展示学生的科技作品。通过少先队阵地建设,让队员了解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和发明创造的艰难过程,了解当前国内外科技动态,掌握初步的科技知识,队员在学校浓郁的科技氛围中学习生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激发了自主创新意识。
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要靠创新的教育来培养,创新的教育要靠创新的教师来实践。只有建立好科技辅导员队伍,才能保证学校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只有建立好一支良好的科技辅导队伍,才能使学校的科技教育活动开展得有成效。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挑选了爱科学、勤学习、肯钻研、愿奉献的教师担任科技辅导员。另外大队部、中队委设立科技委员及科技干事,专门负责班级少先队科技活动,让他们负责科技板报、还协助中队辅导员开展班级探
究性课题研究等等;
二、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少先队员的创新能力
少年儿童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培养少先队员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21世纪少先队教育的“制高点”,也是少先队进步之魂。如何在少先队工作中加强对少年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每一位辅导员老师必须认真思考课题。当前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激活队员的创新意识。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贝尔纳指出:“创造力是无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方能发展他们高于创造力的才能。”因此少先队辅导员在少先队活动中要秉承人本位的理念,始终以个体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全人教育,把爱生放在第一位,高扬起学生的主体性,最充分地寻求以创新而不是以记忆与理解来作为活动效果的最终表征。少先队可利用组织优势向队员进行国情教育,引导队员理解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创新教育与中华民放的伟大复兴紧密相连。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使队员开展自主创新活动,首先要强化自主创新意识。事实上,每个队员身上都具有创新潜力,作为辅导员就要善于挖掘队员的创新潜力,在日常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队员的创新意识,使队员最充分地释放自己的潜能,去探索,去创新。创新的前提是自主,因此,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为队员提供自主的舞台,从小培养他们的自主、自动意识,今天做学校的小主人,明天才能做新世纪现代化中国的主人。
2、在活动中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辅导员,在组织少先队活动时,要增强教育过程的自主性,让队员自己作主人,自己出主意,自己作准备,自己搞活动,自己来总结,达到自我开发创造力,自我发挥创造精神,自我训练创造思维,自我培养创造才干的目的。为解放队员的创造力,引导队员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我们把队活动的主权交给队员,为队员创造一个“创新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出谋划策,集思广益。如:主题队会自己搞,我校开展了“迎奥运,促和谐”系列竞赛活动时规定:队员参与率要达到50%以上,活动中要充分发挥队员的主动性,积极性。这下,给队员创造了自由创造的时空,可把队员乐坏了,也把队员忙坏了。他们又是找材料,又是练习,个个投入到活动中来。
3、抓住少先队活动这个主阵地,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能力。
少先队工作主要是通过队活动来开展的,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灵魂。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使少年儿童扩大视野,增长知识,能发展少年儿童的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少年儿童也只有在“动”起来,“活”起来的过程中,才能有所创新。因此,我认为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设计系列活动,让队员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充分发挥,放手进行队活动,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少年儿童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激发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并会不懈地投入此类活动。一旦遇到困难,他们往往会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少先队辅导员在少先队活动的设计中应注重活动的趣味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小设计活动、小创作活动、小发明活动、小考察活动,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造才干在创新的实践中产生、发展和巩固起来。实践证明,少先队科技活动的全面开展是培养队员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构造创造教育模式的主要途径。
个性是创新的源泉,正是因为有别于共性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才会有创新之举。那么怎样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我认为结合各种节日庆典活动,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队活动,让队员在活动中展示他们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从而达到培养队员创新能力的目的,不失为很好的尝试。例如,六一儿童节开展“六一”文艺会演,国庆节开展歌咏比赛和演讲比赛,一些重大的,特殊的日子开展书法、美术作品比赛。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会唱的唱,会跳的跳,会画的画,会写的写,在愉快的活动中,队员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4、在体验活动中培养队员的创新品质
创新的过程是一项异常艰苦的过程,需要百折不挠、持久不懈的努力,需要抓住目标后锲而不舍的意志。因此,在对队员进行创新教育的同时,还应该重视队员创新品质的教育,培养队员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百折不挠、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品格等等。可以通过开展“我当一天家”、“父母一日生活调查”、“今天我是小老师”、“当一天小农民”、“我当小交警”、“学当营业员”、“当
一日记者”等活动,使队员们尝到了当家长、老师、农民、交警、营业员的辛苦,培养了队员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吃苦耐劳等的品质,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创新少先队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习型组织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这给少先队组织形式的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学习型组织是人类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对组织形态实施的一次变革,作为专门从事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的场所,学校是一个有组织、有层次的物化存在,比其他任何组织更有必要成为学习型的组织,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少先队,更是一个充盈着活力的群体,更应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少先队教育活动要走向开放。开放性是时代赋于学习型组织的一大特征。少先队教育活动怎么搞,怎样才能让学校教育,特别是少先队教育接轨于新课程改革,是农村小学少先队工作的一大重点。传统的教育活动,一线的辅导员队伍是少先队工作的“驻军”,一两个校外资源是少先队教育活动的“据点”,少先队教育活动就在这种“假开放”中开展着,缺少“活”气。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体系,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和生长点:走开放之路。教育无处不在。少先队教育不要固守于三尺讲台、方寸校园,应该让教育的触角遍及学生生活的每一个时空。带领队员外出走走,开开眼界,呼吸校园外的空气。少先队组织形式应该是民主性的,少先队的组织形式是整个少先队工作的灵魂枢纽。在少先队学习型组织中,所有人员之间应该都是平等的,教师应该是整个活动中的“首席”,无论首席之间,还是首席和学生之间,都应该是一种平等与和谐的关系。
少先队学习型组织的建构,是新课程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少先队工作者,应该顺应教育潮流,不断开拓,推动少先队事业的不断发展。
少先队的工作是复杂的,是不断更新的。因而,我们要用新的理念来安排少先队工作,让少先队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拓展活动空间,创新工作方式和内容,我们的少先队工作才会有新的突破。让我们多给少先队员以宽容、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走向生活实践,在学习中创新,在生活中创新,在活动中创新。重视针对性的开展队活动,定会给少先队员们一片创新的沃土,一个创新的舞台,建造一个崭新的世界。
第五篇:正式论文提纲
一、现代酒店员工流失的现状(先从总体上分析,共性分析也,可参看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一些数据)
二、员工高流失对酒店的影响(员工正常流失是积极的,这里讨论的是非正常的高流失率)
(一)人工成本损失
(二)影响服务质量的稳定
(三)动摇员工士气,损害形象
(四)降低酒店人力资本优势,削弱酒店市场竞争力
三、酒店员工高流失问题探源---一以世豪为例
(一)酒店自身磁性不足导致员工流失
1.员工薪酬低
2.酒店工作软环境差
3.缺乏理想的晋升机会
4.培养、管理上的欠缺
(二)社会环境因素
1.市场经济的建立,为人才流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
(三)大学生员工(包括实习生)在世豪流失自身的因素
1.大学生心理特点与酒店工作性质之间的冲突
2.大学生员工的职业预期与酒店工作现实的冲突
3.大学教育的缺陷
四、酒店有效控制员工流失的基本对策
(一)科学招聘,把好进人关
(二)注重职业生涯规划
1.帮助大学生员工重新定位
2.岗位自选制与工作轮换制相结合3.实行职业指导制,建立职业晋升阶梯
4.试行职务见习制
(三)适当提高薪酬福利待遇,完善执行奖励制度
(四)实行学历津贴制
(五)开展员工与领导层的互动
(六)推进高校招生及培养方案改革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