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DLP的DMD工作原理最终总结[小编推荐]
DLP的工作过程
DMD器件是DLP的基础,一个DMD可被简单描述成为一个半导体光开关,50~130万个微镜片聚集在CMOS硅基片上。一片微镜片表示一个象素,变换速率为1000次/秒,或更快。每一镜片的尺寸为14μm×14μm(或16μm×16μm),为便于调节其方向与角度,在其下方均设有类似铰链作用的转动装置。微镜片的转动受控于来自CMOS RAM的数字驱动信号。当数字信号被写入SRAM时,静电会激活地址电极、镜片和轭板(YOKE)以促使铰链装置转动。一旦接收到相应信号,镜片倾斜10°,从而使入射光的反射方向改变。处于投影状态的微镜片被示为“开”,并随来自SRAM的数字信号而倾斜+12°;如显微镜片处于非投影状态,则被示为“关”,并倾斜-12°。与此同时,“开”状态下被反射出去的入射光通过投影透镜将影像投影到屏幕上;而“关”状态下反射在微镜片上的入射光被光吸收器吸收。简而言之,DMD的工作原理就是借助微镜装置反射需要的光,同时通过光吸收器吸收不需要的光来实现影像的投影,而其光照方向则是借助静电作用,通过控制微镜片角度来实现的。
寻址电机通过对每一个镜片下的存储单元以二进制平面信号进行寻址,DMD阵列上的每个镜片以静电方式倾斜为开或关状态。决定每个镜片倾斜在哪个方向上为多长时间的技术被称为脉冲宽度调制(PWM)。镜片可以在一秒内开关1000多次,在这一点上,DLP成为一个简单的光学系统。通过聚光透镜以及颜色滤波系统后,来自投影灯的光线被直接照射在DMD上。当镜片在开的位置上时,它们通过投影透镜将光反射到屏幕上形成一个数字的方形像素投影图像。当 DMD 座板、投影灯、色轮和投影镜头协同工作时,这些翻动的镜面就能够一同将图像反射到演示墙面、电影屏幕或电视机屏幕上。
DMD微镜器件非凡的快速开关速度与双脉冲宽度调制的一种精确的图像颜色和灰度复制技术相结合,使图像可以随着窗口的刷新而更加清晰,通过增强对比度,描绘边界线
DLP不仅仅是简单地投影图像,它还对它们进行了复制。在它的处理过程中,首先将源图像数字化为8到10位灰度图像。然后,这些二进制图像输入进DMD,在那里它们与来自光源并经过仔细过滤的彩色光相结合。这些图像离开DMD后就成像到屏幕上,保持了源图像所有的光亮和微妙之处。DLP独一无二的色彩过滤过程控制了投影图像的色彩纯度,此技术的数字化控制支持无限次的色彩复制,并确保了原始图像栩栩如生地再现。
一个单DMD投影系统中,需要用一个色轮来产生全彩色投影图像。色轮由红、绿、蓝滤波系统组成,它以60Hz的频率转动。在这种结构中,DLP工作在顺序颜色模式。输入信号被转化为RGB数据,数据按顺序写入DMD的SRAM,白光光源通过聚焦透镜聚集焦在色轮上,通过色轮的光线然后成像在DMD的表面。当色轮旋转时,红、绿、蓝光顺序地射在DMD上。色轮和视频图像是顺序进行的,所以当红光射到DMD上时,镜片按照红色信息应该显示的位置和强度倾斜到“开”,绿色和蓝色光及视频信号亦是如此工作。人体视觉系统集中红、绿、蓝信息并看到一个全彩色图像。通过投影透镜,在DMD表面形成的图像可以被投影到一个大屏幕上。
DMD 芯片
DLP是一个简单的光学系统,当镜片在开的位置上时,透过聚光透镜和颜色滤波系统后,投影灯的光线直接照射在DMD上,将光反射到屏幕上形成一个数字的方型像素像图。
每个DMD是由成千上万个倾斜的显微的、铝合金镜片组合,这些镜片被固定在隐藏的轭上,扭转铰链结构连接轭和支柱,扭力铰链结构允许镜片旋转12度。支柱连接下的偏置/复位总线,偏置/复位总线连接起来使得偏置和复位电压能够提供给每个镜片。镜片、铰链结构及支柱都在互补金属氧化半导体上(CMOS)地址电路及一对地址电极上形成。
在一个地址电极上加上电压,连带着把偏置/复位电压加到镜片结构上,将在镜片与地址电极一侧产生一个静电吸引,镜片倾斜直到具有同样电压的着路点电极接触为止。在这点,镜片以急电方式锁定在位置上。在存储单元中存入一个二进制数使镜片倾斜+12度,同时存储单元中存入零使镜片倾斜-12度。
DMD以2048X1152的阵列构成,每个器件共有约2.3X10镜面,这些器件具有显示真的高分辨率电视的能力。目前得主流生产的DMD为1024x768,这种DMD将能投影NTSC、PAL、VGA以及高级视频图形适配器(XGA)图形,并且它将可以显示4:3和16:9的图像。正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是计算机的核心一样,DMD是DLP的基础。单片、双片以及多片DLP系统被设计出来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以DLP为核心的投影系统通过内存和信号处理功能来支持全数字方式。DLP 投影机的还需要其他元素支持,包括光源、颜色滤波系统、冷却系统、照明及投影光学元件。
简单的描述DMD就是一个半导体光开关。成千上万个微小的方形16X16μm镜片,建造在一个静态随机存取内存(SRAM)上方的铰链结构上而组成DMD。每一个镜片可以通断一个像素的光,铰链结构允许镜片在两个状态之间倾斜,+12度为“开”,-12度为“关”,当镜片不工作时,它们处于0度的“停泊”状态。
对每一个镜片下的存储单元以二进制平面信号进行电子化寻址,DMD阵列上的每个镜片被以静电方式倾斜为开或关态,决定每个镜片倾斜在哪个方向上为多长时间的技术被称为脉冲宽度调制(PWM)。镜片可以在一秒内开关1000多次,这一相当快的速度允许数字灰度和颜色再现。
(三)DMD芯片显示原理的介绍
DMD精微反射镜面是一种整合的微机电上层结构电路单元(MEMS superstructure cell),它是利用CMOS SRAM记忆晶胞所制成。DMD上层结构的制造是从完整CMOS内存电路开始,再透过光罩层的使用,制造出铝金属层和硬化光阻层(hardened photoresist)交替的上层结构,铝金属层包括地址电极(address electrode)、绞链
(hinge)、轭(yoke)和反射镜,硬化光阻层则 作为牺牲层(sacrificial layer),用来形成两个空气间隙
(air gaps)。铝金属会经过溅镀沉积(sputter-deposited)以及电浆蚀刻(plasma-etched)处理,牺牲层则会经过电浆去灰(plasma-ashed)处理,以便制造出层间的空气间隙
每个微反射镜都能将光线
从两个方向反射出去,实际反射方向则视底层记忆晶胞的状态而定;当记忆晶胞处于「ON」状态时,反射镜会旋转至+12度,若记忆晶胞处于「OFF」状态,反射镜会旋转至-12度。只要结合DMD以及适当光源和投影光学系统,反射镜就会把入射光反射
进入或是离开投影镜头的透光孔,使得「ON」状态的反射镜看起来非常明亮,「OFF」状态的反射镜看起来就很黑暗。
利用二位脉冲宽度调变可以得到灰阶效果,如果使用固定式或旋转式彩色滤镜,再搭配一颗或三颗DMD芯片,即可得到彩色显示效果。
DMD的输入是由电流代表的电子字符,输出则是光学字符,这种光调变或开关技术又称为二位脉冲宽
度调变(binary pulsewidth modulation),它会把8位字符送至DMD的每个数字光开关输入端,产生28或256个灰阶。最简单的地 址序列(address sequence)是将可供使用的字符时间(field time)分成八个部份,再从最高有效位(MSB)到最低有效位
(LSB),依序在每个位时间使用一个地址序列。当整个光开关数组都被最高位寻址后,再将各个像素致能(重设),使他们同时对
最高有效位的状态(1或0)做出反应。在每个位时间,下个位会被加载内存数组,等到这个位时间结束时,这些像素会被重设,使它们同时对下个地址位做出反应。此过程会不断重复,直到所有的地址位都加载内存。入射光进入光开关后,会被光开关切 换或调变成为一群光包
(light bundles),然后再反射出来,光包时间则是由电子字符的个别位所决定。对于观察者来说,由于光
包时间远小于眼睛的整合响应(integration)时间,因此他们将会看到固定亮度的光线。
(四)DMD的工作过程描述
DLP技术基础是光学半导体、数字微镜芯片(DMD)由德州仪器公司的LarryHornbeck在1987年发
明,DMD芯片可以对光进行数字化调制、数字微镜器件包含了一个由微镜镜面组成的长方形阵列
组成、这个阵列对应与投影图象中的光线、这些镜面和数字信号、光源和投影镜头协同工作时,能
够把象、最忠实地再现出来、数字信号会激活各镜片下放的微型电极、这个电极就推动镜片迎向或
避开光源、当镜片迎向光源(开启)时,会将一个白色像素通过镜头反射、到荧幕上、当镜面避开
光源(关闭)时,镜面像素在荧幕上的所在位置便呈现深色。精薇镜面的旋转速度是每秒钟是5000
次(这些DMD镜面可以、每秒开关数千次)、交换各镜面的开关时间,就能够产生不同的等级灰
度、开启的时间长与关闭时间,产生的灰度象素就浅、关闭的时间长与开启时间,产生的灰度象素
就深、DMD镜面可以反射1024个灰度等级,来产生灰度图象、把灰度图象加上彩色大多数DLP系统
中,光源与镜面座板之间加个色轮的光过滤器、随着色轮的旋转,红、绿、蓝三种光线依次便落
在、DMD镜面上、各个镜面的开、关状态会随着彩色光线的闪烁而调整、通过此方法、一个典型的 DLP投影系统,能够产生1600万种色
彩例如,当红色或兰色光线落在镜面上时才将镜面打开,通过
我们的眼睛就可以产生紫色像素,紫色图象。采用了DLP技术的投影机、电视机、家庭影院系统使
用单一DMD结构、单DMD芯片系统,包含了一个DMD芯片、一个投灯一个色轮和一组投影镜头,产生的图象比任何其他显示技术都要更加清晰。更加色彩丰富、电影和大屏幕投影机都使用3片 DMD芯片系统,白光穿过一个
棱镜,被分解成红、绿、蓝三种颜色,每个DMD芯片专用于一种颜 色,经过反射的红、绿、蓝光线被混合起来,穿过镜片投影到屏幕上,DLP Cinema投影系统能够产生35万亿种颜色,。
DMD包含多达二百万个微镜,每个微镜对应最终画面中的一个像素。铝质微镜的受光面积大小为十六平方微米,重量仅为几个几百万分之一克。每个微镜都与一个轭板和一个铰链连接,使得微镜可以移动到打开和关闭位置。
DMD最大可支持1280x720像素,而某些高清晰度图像需要1920x1080像素。惠普已经开发出一种称为wobulation的技术,可以使每个微镜形成两个图像像素,从而提高了分辨率。这项技术会在2006年晚些时候面世。MEMS DMD芯片是一种微机电系统(MEMS)。同样由硅制成的MEMS器件将微型机械与计算机中使用的同样的硅结合起来。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半导体工作原理。除了微镜外,DMD器件还包括:
CMOS DDR SRAM芯片,这是一个内存单元,它根据逻辑值(0或1)通过静电使微镜倾斜到打开或关闭位置。
散热片光学窗,它在允许光线通过的同时,为微镜提供了防尘和防碎屑保护 德州仪器供图 DMD结构 形成画面 在任何微镜切换到打开和关闭位置前,芯片都会快速执行下列操作: 对传入的信号进行解码 将隔行数据转换为逐行数据 根据屏幕调整画面大小
对画面进行任何必要的调整,包括亮度、清晰度和色彩品质 将色彩信息转换为红色、绿色和蓝色(RGB)格式
去除多数电视信号中的伽玛校正并根据阴极射线管(CRT)的信噪比进行调整 然后,芯片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将所有信息传递到微镜。如果图像尺寸包含的像素数少于DMD支持的像素数,芯片就直接忽略掉不需要的微镜。
当电视关闭时,所有微镜都处于水平位置。当电视开启并且芯片开始传输信号时,微镜会每秒钟反复地翻转数千次。在旧式DMD中,微镜的移动范围是±10°,在新式DMD中,该范围为±12°。角度从10°增加至12°后DMD使更多光线投射到屏幕上,从而产生更明亮的画面。新式DMD还在铝质微镜上采用了“暗金属”,用来吸收偏光以及产生更清晰的画面。位于打开位置的微镜将光线通过投影镜头反射到屏幕上。微镜位于打开位置的时间越长,它产生的像素就越亮。位于关闭位置越长的微镜所产生的像素就越暗,始终位于关闭位置的微镜则产生黑色像素。通过改变微镜朝向投影镜头的时间长度,DMD最多可以产生1024种灰阶。
灰色像素在屏幕上合成一个逐行全数字黑白图像。在下一节,我们将了解DLP电视如何向黑白图像中增添颜色。
(七)DMD投影机色轮的工作原理
由于单片DMD投影机色轮在同一时间内一次只能处理一种颜色,因此会带来部分的亮度的损失,同时,由于不同颜色光的光谱波长的固有特性存在着差别,从而会产生色彩还原的不同,画面色彩往往表现出红色不够鲜艳。因此,如何使投影机既具有足够的显示亮度,同时又能充分的保证色彩的真实还原,是每个投影机厂家在产品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的问题,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色轮技术的设计解决方案。从物理结构来看,色轮的表面为很薄的金属层,金属层采用真空膜镀技术,镀膜厚度根据红、绿、蓝三色的光谱波长相对应,白色光通过金属镀膜层时,所对应的光谱波长的色彩将透过色轮,其它色彩则被阻挡和吸收,从而完成对白色光的分离和过滤。在单片DMD投影系统中输入信号被转化为RGB数据,数据按顺序写入DMD的SRAM,白光光源通过聚焦透镜聚集焦在色轮上,通过色轮的光线然后成像在DMD的表面。当色轮旋转时,红、绿、蓝光顺序地射在DMD上。色轮和视频图像是顺序进行的,所以当红光射到DMD上时,镜片按照红色信息应该显示的位置和强度倾斜到“开”,绿色和蓝色光及视频信号亦是如此工作。人体视觉系统集中红、绿、蓝信息并看到一个全彩色图像。通过投影透镜,DMD表面形成的图像可以被投影到一个大屏幕上。在两片DMD投影系统中,为了提高亮度并弥补金属卤化物的红色不足,色轮采用两个辅助颜色—品红和黄色。;品红片段允许红光和蓝光通过,同时黄色片段可通过红色和绿色。而三片DMD则采用分色棱镜,无需分色轮。
DMD工作原理
每个微反射镜都能将光线从两个方向反射出去,实际反射方向则视底层记忆晶胞的状态而定;当记忆晶胞处于「ON」状态时,反射镜会旋转至+12度,若记忆晶胞处于「OFF」状态,反射镜会旋转至-12度。只要结合DMD以及适当光源和投影光学系统,反射镜就会把入射光反射进入或是离开投影镜头的透光孔,使得「ON」状态的反射镜看起来非常明亮,「OFF」状态的反射镜看起来就很黑暗(图三)。利用二位脉冲宽度调变可以得到灰阶效果,如果使用固定式或旋转式彩色滤镜,再搭配一颗或三颗DMD芯片,即可得到彩色显示效果。DMD的输入是由电流代表的电子字符,输出则是光学字符,这种光调变或开关技术又称为二位脉冲宽度调变(binary pulsewidth modulation),它会把8位字符送至DMD的每个数字光开关输入端,产生28或256个灰阶。最简单的地址序列(address sequence)是将可供使用的字符时间(field time)分成八个部份,再从最高有效位(MSB)到最低有效位(LSB),依序在每个位时间使用一个地址序列。当整个光开关数组都被最高位寻址后,再将各个像素致能(重设),使他们同时对最高有效位的状态(1或0)做出反应。在每个位时间,下个位会被加载内存数组,等到这个位时间结束时,这些像素会被重设,使它们同时对下个地址位做出反应。此过程会不断重复,直到所有的地址位都加载内存。入射光进入光开关后,会被光开关切换或调变成为一群光包(light bundles),然后再反射出来,光包时间则是由电子字符的个别位所决定。对于观察者来说,由于光包时间远小于眼睛的整合响应(integration)时间,因此他们将会看到固定亮度的光线。DLP™技术
有了DMD芯片,数字光源处理技术(Digital Light Processing™,简称DLP™)应运而生。就如上文描述的MEMS技术一样,DLP™技术也是一个系统而非一颗零件那么简单。DMD周围环绕着许多必要功能,例如影像处理、内存、格式转换、时序控制、光源和投影光学系统,它们与DMD镜面协同合作,接受数字影像,然后产生一系列的数字光脉冲;这些光脉冲进入眼睛后,我们的眼睛会把它解译成为彩色模拟影像。DLP™是真正的数字投影和显示技术。
第二篇:ucenter工作原理总结
UC的整体工作原理是
工作流程:应用程序->uc_client->uc_server->uc.php
1,首先应用程序会发起相应的请求
该步就是执行uc_client里面的client.php文件里面对于的函数。即官方提供的文档里面介绍的那些功能函数。
注意:要执行uc的相关函数需要包含,uc配置文件已经函数文件即可
2,执行相应函数,实现功能且通知uc_server
3,uc_server收到通知后,会以P3P的形式(暂时理解为广播的形式向所有的应用发送通知,包括自身)
4,个个uc.php收到通知后,执行通知里面的操作
即完成整个过程。
注意:如果DZ无法同步,更新缓存后再试下。
不管是同步注册,退出,登陆,删除等原理都是一样的。
Uc_client里面的文件不需要更改,只需要直接使用官方包里面提供的就好。我们需要编辑的就是第三方程序里面的uc.php
Uc.php默认必须存放在/api/目录下面,如果该目录不存在需要手动创建该目录
第三篇:变压器工作原理培训总结
变压器厂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沈阳特变电工变压器厂培训参观活动,我首先非常感谢公司能够给我们基层员工提供这样的培训机会,使得我们能够深入设备制造厂的内容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交流,同时也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培训,这说明公司对员工培训的重视,反映了公司“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战略方针;对于从事基层专业工作的我而言,非常珍惜这次机会。
经过近两周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实地考察参观,我对变压器的制造维护等各方面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们此次培训主要包括换流变压器、交流变压器的设计制造、原理以及运维知识等内容,课程安排紧凑有序,能够使我们详细的了解到变压器的相关知识,我平时主要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因此对这方面的内容也就更加留心。作为一名技术管理人员,其职业道德和人品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管理人员是否有责任心,是否将企业利益至上,是否肯吃苦好学,对搞好管理,做一名合格技术管理人员至关重要。
在我们的变压器培训课程中,老师讲了一些事例说明变压器技术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良好的素质的重要性:
一个企业变压器局部放电出了问题,经过7次吊芯检查均未解决总题,采取的是现场烧香敬佛,不是根据逻辑关系使用排查法。还有一家企业,也是变压器的局部放电问题,这家企业的做法是严格按照逻辑程序一步步排查,最后查到分接开关有一个镙丝松掉了总共用
了四个月时间。这家企业在变压器故障前新换了分接开关,如果是有条理的解决问题,应该是一开始就查分接开关,这样会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有一家电厂的一台变压器运行40多天出口短路,变压器烧掉了,损失2个多亿。有2相a、c相线圈矮了2公分,就因在变压器施工过程中在绕制线圈时,绝缘垫块压不下去,采取抽掉几块的方法,在运输过程中,垫块松动,线圈下塌。
以上事故的发生均是没有严谨的思维管理模式造成的后果,不是没有逻辑,不根据逻辑关系进行故障排查,采取烧香敬佛不理性的做法。要不就是有逻辑,但是没条理,一开始就可解决的问题,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要不就是没有严谨的专业知识,对破坏工艺程序会造成什么后果认知不足。
这些事例虽然不是什么专业知识,却对我有很深的触动,提醒我在今后的工作一定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我所从事的工作,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大意,专业技术工作一定要细心耐心,高度负责。
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个人的自我修养和专业知识,做一名合格优秀的国家电网人。篇二:变压器总结
工程总结
1、工程概要介绍
江苏沙洲电厂一期工程2×600mw机组#1机共设计启动/备用变压器两台,分别为sffz10-40000/220型分裂油浸式有载调压户外变压器一台和sfz9-28000/220型双卷油浸式有载调压户外变压器一台;厂用高压工作变压器两台,分别为sff10-40000/20型分裂油浸式无励磁调压户外变压器一台和sff10-28000/20型分裂油浸式无励磁调压户外变压器一台。四台变压器均由常州变压器有限公司生产。启动/备用变压器分裂式型号为sffz10-40000/220,额定容量:40mva。启动/备用变压器双卷式型号为sfz9-28000/220,额定容量:28mva。厂用高压工作变压器分裂式型号为sff10-40000/20,额定容量:40mva。厂用高压工作变压器双卷式型号为sff10-28000/20,额定容量:28mva。启备变低压侧6kv共箱封闭母线以及#1高厂变低压侧6kv共箱封闭母线均由北京电力设备总厂生产,型号为bgfm—10/3150-z。沙洲电厂共设计主变压器一台,由重庆abb变压器有限公司生产的sfp-720mva/220kv型三相双绕组油浸式变压器。
2、工程特点
启/备变高压侧通过软母线连接于220kv配电装置启/备变进线间隔,启/备变给#1机6kv,a、b、c段供电。高厂变高压侧通过离相封闭母线连接于发电机主出线,高厂变给#1机6kv,a、b、c段供电。启备变与6kv进线开关柜、高厂变与6kv进线开关柜均采用共箱封闭母线连接,母线支持槽钢为热镀锌#10槽钢,母线吊装结构及穿墙隔板由厂家配套供应,母线厂根据制造分段情况,设计有母线伸缩节,共箱封闭母线导体及外壳采用焊接连接方式。安装完后母线外壳可靠接地,母线与变压器、开关柜连接均采用软编织铜线。本工程主变压器本体充氮储存,且储存期间每3天对变压器情况进行检查记录一次,压力保持在(10-30)kpa。主变压器型号为sfp-720mva/220kv,额定容量:720mva,额定电压:242±2×2.5%/20kv。
3、主要工程量
两台启/备变进行内部检查及附件安装,启/备变高压侧避雷器安装3台,启/备变高压侧软母线安装120米。两台高厂变进行本体就位及附件安装。启备变低压侧、高厂变低压侧共箱封闭母线共320米。共箱封闭母线支持槽钢#10共400米,ф12圆钢吊杆120米,l50支持角钢100米。
主变主要工程量:
⑴、主变压器附件安装及真空注油 一台
⑵、避雷器 三台
⑶、主变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 一台
⑷、主变中性点电流互感器 两台
⑸、控制箱柜 一台
⑹、软母线 一跨
4、劳力组织及工期进度
启动备用变压器于2005年4月20日本体就位,于4月24日进行吊罩检查,于6月2日全部安装调试完。启备变低压侧共箱母线从2005年5月19日开始基础铁件制作至2005年6月24日完成耐压试验,共使用300多个人工日。厂用高压变压器于2005年6月24日本体就位,于7月16日进行附件安装,于7月29日全部安装完。高厂变低压侧共箱母线从2005年8月24日开始基础铁件制作至2005年9月26日验收完,共使用200多个人工日。主变压器于2005年6月30日本体就位,于7月1日进行附件安装,于9月18日全部安装完。主变压器附件安装及主变压器系统附属设备于12月10全部安装调试完。共使用50吨吊车20个台班,人工170多个工日。
5、施工方案及措施
⑴启/备变采取内部检查方式。
⑵共箱封闭母线外壳及导体采取焊接连接方式。
⑶严格工艺质量,确保变压器安装投运后无漏点,并做好废变压器油的收集工作。
5、施工方法、工艺的改进
⑴焊接时,选用了纯度不小于99.99%的氩气保护气,纯度比以前提高了1.99%,焊丝选用了名牌焊丝,施工中使用半自动氩弧焊机,保证了焊接质量。
⑵为保证工程的安装质量,编制了《变压器安装》作业指导书,并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施工。对变压器安装质量要求高,所有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层层把关,并在总结施工经验的同时,制定了科学、细致的施工措施,使施工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安装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⑶变压器附件安装至带电运行前间隙时间一般常会有3-6个月,时间较长,安装中又涉及电气、建筑、机械化等多个专业,再加上厂家设计只重视设备运行未对一些易损件的保护进行考虑,未运行前其他专业施工中常有易损、易碎件被损坏的现象发生,而对这些小附件的更换处理往往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及时间又影响安装质量。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一方面在变压器安装区贴警告标示牌,另方面根据设备实际情况利用施工下脚料在安装前为一些易损、易碎件量身定做了保护罩,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篇三:箱式变压器培训总结
箱式变压器培训总结 9月28日,航站楼电力保障室21人进行了箱式变压器的相关培训,此次培训由云开电气的技术人员为我们讲解,培训分为理论培训与现场培训两部分。
箱式变压器将传统变压器集中设计在箱式壳体中,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低噪声、低损耗、高可靠性,广泛应用于住宅小区、商业中心、轻站、机场、厂矿、企业、医院、学校等场所。
一、箱式变压器的并列操作:
电压比、阻抗电压、接线组别相同的变压器方可并列运行,若电压比和阻抗电压不同,则必须经过核算,在并列运行时任一台都不过负荷时方可并列。
变压器并列、解列前应检查负荷分配情况,并将检查语句写入倒闸操作票中。
新投运或经大修的变压器并列前,应先进行核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并列。
二、箱式变压器的停送电:
变压器停、送电前,应考虑中性点的倒换问题,确保停送电后直接接地的中性点数目不变。对于110kv及以上直接接地的中性点,倒换时应先合上另一台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开关,再拉开原来的中性点接地开关;如果是35kv消弧线圈进行倒换,则应拉开原已合上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再
合上另一台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开关。
变压器停电时,应先停低压侧,再停中压侧,最后停高压侧,操作时可先将各侧断路器断开,再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拉开各侧隔离开关。对于主变隔离开关,应先拉变压器侧,后拉母线侧,送电时顺序与此相反。
三、箱式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开关操作:
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其调压操作应轮流逐级进行,一台变压器上不得连续进行两个及以上的分接变换。当主变压器过负荷时,不得进行有载调压分接头变换的操作。
经过此次培训,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航站楼电力系统中的箱式电压器的相关技术参数、相关电气操作流程,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篇四: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变压器的结构
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把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能转换成另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能。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实现电能的经济传输、灵活分配和合理使用的重要设备,在国民经济和其他部门也获得了广泛应用。
一般常用变压器的分类可归纳如下:
按相数分:
(1)单相变压器:用于单相负荷和三相变压器组。(2)三相变压器:用于三相系统的升、降电压。
按冷却方式分:(1)干式变压器:依靠空气对流进行冷却,一般用于局部照明、电子线路等小容量变压器。(2)油浸式变压器:依靠油作冷却介质、如油浸自冷、油浸风冷、油浸水冷、强迫油循环等。
按用途分:
(1)电力变压器:用于输配电系统的升、降电压。(2)仪用变压器:如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用于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3)试验变压器:能产生高压,对电气设备进行高压试验。(4)特种变压器:如电炉变压器、整流变压器、调整变压器等。
按绕组形式分:
(1)双绕组变压器:用于连接电力系统中的两个电压等级。(2)三绕组变压器:一般用于电力系统区域变电站中,连接三个电压等级。(3)自耦变电器:用于连接不同电压的电力系统。也可做为普通的升压或降后变压器用。按铁芯形式分:
(1)芯式变压器:用于高压的电力变压器。(2)非晶合金变压器: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是用新型导磁材料,空载电流下降约80%,是目前节能效果较理想的配电变 压器,特别适用于农村电网和发展中地区等负载率较低的地方。
(3)壳式变压器:用于大电流的特殊变压器,如电炉变压器、电焊变压器;或用于电子仪器及电视、收音机等的电源变压器。
在电力系统中,用到最多的是油浸式变压器,其最基本的结构式铁芯、绕组、绝缘材料、邮箱等组成,为了使变压器安全可靠地运行,还需要冷却装置、保护装置。
一、铁芯
铁芯是组成变压器基本的组成部件之一,是变压器导磁的主磁路,又是器身的主骨架,它由铁柱、铁轭和夹紧装置组成。常用的变压器铁芯一般都是用硅钢片制做的。硅钢是一种合硅(硅也称矽)的钢,其含硅量在0.8~4.8%。由硅钢做变压器的铁芯,是因为硅钢本身是一种导磁能力很强的磁性物质,在通电线圈中,它可以产生较大的磁感应强度,从而可以使变压器的体积缩小。变压器工作时,线圈中有交变电流,它产生的磁通当然是交变的。这个变化的磁通在铁芯中产生感应电流。铁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在垂直于磁通方向的平面内环流着,所以叫涡流。涡流损耗同样使铁芯发热。为了减小涡流损耗,变压器的铁芯用彼此绝缘的硅钢片叠成,使涡流在狭长形的回路中,通过较小的截面,以增大涡流通路上的电阻;同时,硅钢中的硅使材料的电阻率增大,也起到减小涡流的作用。用做变压器的铁芯,一般选用0.35mm厚的冷轧硅钢片,按所需铁芯的尺寸,将它裁成长形片,然后交叠成“日”字形或“口”字形。从道理上讲,若为减小
涡流,硅钢片厚度越薄,拼接的片条越狭窄,效果越好。这不但减小了涡流损耗,降低了温升,还能节省硅钢片的用料。但实际上制作硅钢片铁芯时。并不单从上述的一面有利因素出发,因为那样制作铁芯,要大大增加工时,还减小了铁芯的有效截面。所以,用硅钢片制作变压器铁芯时,要从具体情况出发,权衡利弊,选择最佳尺寸。
图1硅钢片的排发
二、绕组
绕组是变压器最关键的部件,是变压器进行电能交换的中枢,它应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机械强度、耐热能力和良好的散热条件。
变压器的绕组大多用包有绝缘的铜导线绕制而成,在中小型变压器中也有用铝线代替铜线的;电压高的绕组为高压绕组,电正低的绕组为低压绕组、绕组套在铁心柱上的位 置.低压绕组在里.高压绕组在外,这样绝缘距离小,绕组与铁心的尺寸都可以小些。绕组也有很多种结构形式.这里也不做介绍了。其一次与二次电压的比值几乎与二者之线圈匝数比相同。因此,变压器之匝数比,一般可作为变压器升压或降压的参考指标。
图2三铁芯柱式变压器的铁芯与绕组 1铁轭 2贴心住 3高压绕组 4低压绕组
三、绝缘结构
变压器的绝缘包括外部绝缘和内部绝缘,外部绝缘指的是变压器的同相或异相套管之间以及套管对地部分之间的绝缘,内部绝缘指的是邮箱内的绝缘,主要是绕组绝缘,引线和分接开关的绝缘。中性点的绝缘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全绝缘结构,其特点是中性点的绝缘水平与三相端部出线电压等级的绝缘水平相同,此种绝缘结构主要用于绝缘要求较高的小接地电流接地系统,目前我国4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均属小电流接地系统,所用的变压器都有是全绝缘结构。另一种是分级绝缘结构,其特点是中性点的绝缘水平低于三相端部出线电压等级的绝缘水平。分级绝缘的变压器主要用于是110kv及上电压等级电网的大电流接地系统。采用分级绝缘的变压器可以使内绝缘尺寸减小,从而使整个变压器的尺寸缩小,这样可降低造价。
四、分接开关
电力变压器的分接开关是用来调节变压器输出电压的。由于电力系统电网中各处的电压不是完全相同的,为了使得变压器无论安装在电网什么位置都能输出额定电压,就在变压器的高压绕组设置了多次抽头,并将抽头接到分接开关上,通过开关于电网相连。这样,可以通过分接开关与不同的变压器绕组抽头连接来改变变压器高低压绕组的匝数比,从而达到调节变压器输出电压的目的。分接头
有无载调节和有载调节两种,前者只能在变压器于电网脱开后调节分接开关位置,而后者可以在变压器运行工况中调节分接头位置。一般配电变压器,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都采用无载调压分接头开关,调节档次为±5%额定电压,容量稍微大一些是可以是±2x2.5%。而采用有载调压分接头的,可以有±5x1.25%、±7x1.0%等等许多组合。
五、油箱和其他附件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器身装在充满变压器油的油箱中,变压器附加分别布置在油箱的顶部、底部和侧壁。
1、油箱
变压器的邮箱有两种基本形式:平顶油箱和拱顶油箱
2、名牌
每台变压器都有一个名牌,该名牌标出变压器的各种参数。如下图所示
六、冷却装置
变压器运行时,线圈和铁芯中的损耗所转化的热量必须设法散掉,以免过热损坏变压器。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热量是通过油传递给油箱及冷却装置。再由周围空气或冷却水进行冷却的。变压器油循环冷却装置,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油浸式变压器油面与底层温差较大,难以形成对流的不足。技术方案包括变压器箱体及循环管;其特征是:在变压器一侧散热片上部的箱体外侧处和变压器另一侧散热片下部的箱体外侧处各设置一个通孔;循环管为中空管,其一端焊接在箱体上部的通孔处,另一端沿散热片外侧向下延伸至散热片下方,再沿散热片下方绕箱体折转半周,至箱体另一侧散热片的下方通孔处,并与该通孔焊接,使箱体的上通孔经循环管与下通孔连通。有益效果是:外部散热可直接降低油面温升,把变压器运行温度控制在温升允许的限值内,降低变压器的运行温度,延缓变压器内绝缘材料的老化,防止运行事故的发生。
七、保护装置 为了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变压器本体设置了许多保护,主要有如下几部分。
1、储油柜和呼吸器
储油柜俗称油枕,为一圆筒行容器,横放于油箱上方,用管道与变压器的油箱连接。当变压器油热胀时,油由油箱流向储油柜;当变压器油冷缩时,油由储油柜流向油箱。储油柜油面上部的空气由一通气管道与外部大气相通。通气管道中放置干燥剂,以减少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储油柜中。储油柜的底部设有沉积器,以沉聚侵入储油柜的水分和污物,定期加以排除。在储油柜的一端还装有油位表以观测油面的高低,当由于渗漏等原因造成油量不足时,应及时注油加以补充。变压器呼吸器是变压器的一个重要保护部件,呼吸器是变压器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元件,但它在变压器的运行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变压器呼吸器象人的鼻子起到变压器呼吸的作用,但起到的作用远不止这一点,它主要起到过滤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当变压器受热膨胀时,呼出变压器内部多余的空气;当变压器油温降低收缩时,吸入外部空气。当吸入外部空气时,储油盒 里的变压器油过滤外部空气,然后硅胶将没有过滤去的水份吸收,便变压器内的变压器油不受外部空气中水份的侵入,使其水份含量始终在标准以内。
2、安全气道
安全气道安装在电力变压器的油箱盖上,是油箱内部发生故障时产生过高压力的释放装置,所以又称为防爆管。
3、气体继电器
气体继电器是油浸式变压器上的重要安全保护装置,它安装在变压器箱盖与储油柜的联管上,在变压器内部故障产生的气体或油流作用下接通信号或跳闸回路,使有关装置发出警报信号或使变压器从电网中切除,达到保护变压器的作用。
气体继电器又称瓦斯继电器,是利用变压器内故障时产生的热油流和热气流推动继电器动作的元件,是变压器的保护元件;瓦斯继电器装在变压器的油枕和油箱之间的管道内;如果充油的变压器内部发生放电故障,放电电弧使变压器油发生分解,产生甲烷、乙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烯、乙烷等多种特征气体,故障越严重,气体的量越大,这些气体产生后从变压器内部上升到上部的油枕的过程中,流经瓦斯继电器;若气体量较少,则气体在瓦斯继电器内聚积,使浮子下降,使继电器的常开接点闭合,作用于轻瓦斯保护发出警告信号;若气体量很大,油气通过瓦斯继电器快速冲出,推动瓦斯继电器内挡扳动作,使另一组常开接点闭合,重瓦斯则直接启动继电保护跳闸,断开断路器,切除故障变压器。
图3 气体继电器
4、净油器
净油器又叫热滤油器,是一种变压器油连续再生装置。变压器的净油器可使油中有害物质如水分、游离碳、氧化物等随着油的循环被净油器中的硅胶吸收,使油净化保持良好的电气及化学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频率,降低使用成本。
5、温度计
温度计用来测量油箱内的上层温度,这是油的最高温度,其种类有水银温度计、信号式温度计和电阻温度计。
第四篇:液压凿岩机 工作原理 文献总结
工作原理——文献总结
1.HDDP40型液压冲击钻机
液压冲击钻机是一种机电液一体化的大型凿岩钻孔设备,主要应用于铁路、公路、水电、矿山等领域,进行基础施工、隧道开挖、勘探采石、采矿等作业。
本篇文献主要介绍了冲击钻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工作原理和液压系统设计。其工作原理与本次设计的液压凿岩机类似,介绍如下:
液压冲击钻机的回转、行走和工作装置的动作都由液压传动系统实现,柴油发动机驱动液压泵,把压力油送到多路换向阀,通过司机的操作,将压力油单独或同时送往液压执行元件液压马达和液压油缸驱动执行机构工作。冲击钻机钻孔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作业时推进油缸6带动推进提升机构,实现钻杆10推进与提升动作,凿岩机通过钻杆驱动冲击钻头11冲击、回转钻孔,同时空压机马达2驱动空压机3工作,压缩空气将矿渣从钻头中央向外吹出。2.高速开关阀控制的无级调节工作参数液压凿岩机
本篇文章主要一种新型液压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换挡机构,以便实现无级调节,提高了液压凿岩机的高效性,并通过实验进行了参数研究。其新型的液压系统对本次设计用处很大,对此进行简单的介绍: 要提高液压系统的效率,要求液压控制系统的推进、冲击和回转等子系统协调工作,使各系统的压力、流量合理的匹配,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其工作原理如下:
这种新型液压控制系统采用三个泵分别驱动冲击、推进和回转控制系统,特别是在系统中引进了高速开关阀压力控制回路,高速开关阀是一种新型的电液数字控制阀,它可以直接由计算机产生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实现压力(流量)的比例控制。如图3所示,高速开关阀14输出的先导压力分别控制冲击泵3和遥控减压阀8的输出压力,从而实现了液压凿岩机冲击凿岩时,推进控制系统随冲击压力的变化而适时调节推进压力的功能。根据液压凿岩机工作原理和工作参数调节特性,高速开关阀14的输出压力信号直接作用于冲击泵3(恒压变量泵)的调压弹簧,根据其输出压力的变化来调节恒压变量泵输出压力,从而实现液压凿岩机工作参数的无级调节和自动换挡的功能。当液压凿岩机正常工作时,回转压力低于先导阀10的调定压力,液动换向阀11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处于“下位’、如果发生卡钎时,则回转压力升高,当超过先导阀的调定压力时,先导阀内有油液流动,使液动换向阀11左右两端产生压差,这种压差作用在该阀阀芯上端,克服弹簧力使阀芯换向,处于“上位”。此时,推进压力油进入推进油缸13有杆腔带动凿岩机退回。这种新型液压控制系统还具有自动消除卡钎的能力。
3.轻型凿岩机
轻型独立回转凿岩机替代传统的气动凿岩机能明显提高凿岩作业效率、显著降低耗能、减少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迅速提高我们凿岩和工程施工的装备技术水平。用高压油作为动力推动活塞冲击钎子,,附有独立回转机构的一种凿岩机械。由阀控制(也有无阀的)活塞往复运动。由于油压比气压力高得多,达10兆帕以上。虽与风动凿岩机近似,但其活塞直径较小、长度较大、波形较好。在活塞运动改变方向而产生高峰压力时,机上装有蓄能器。其优点:钻速快(比风动凿岩机高两倍以上),冲击功高、扭矩大、频率亦高;具有可调性、能耗低(为风动凿岩机的1/3左右);效率高;便于自动化和电脑控使工作环境大为改善
本篇文章在综合分析各类液压凿岩机冲击工作原理和轻型液压凿岩机各种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轻型独立回转液压凿岩机的构型。其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很符合毕业设计的要求,其原理如下: 该机主要由供油及配油系统、贮能系统、能量转换系统、减振及支承系统,以及作业工具系统等部分组成。冲击循环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高压油源来的液压油进入柱塞的下端,推动柱塞向上运行。
第二阶段:柱塞在上升过程中,将阀套向上推动,直到定点位置,于是高压油经过阀套与柱塞之间的一个经过标定的进油口向腔供油,同时氮气贮能器隔膜也向上压缩氮气进行贮能。
第三阶段:当柱塞上端面受到的液体压力超过下端的液体压力时,力的不平衡使柱塞加速向下运动,同时贮能器提供快速运动所需的油量。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柱塞将节流小孔打开,使阀套也下降。柱塞继续向下运动,一直到与破碎工具相碰产生打击为止。
第四阶段:阀套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切断了向腔的供油,并使它与低压回油路相通,这样整个过程又回到初始位置。如此周而复始,使可自动进行连续打击。
4.新型液压冲击机械的工作原理与控制方案设计分析
液压冲击器系统压力波动的幅值大、频率高,同时又要求驱动它的液压动力源(泵)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普通的齿轮泵和叶片泵是难以满足其工作要求的,轴向柱塞变量泵由于具有很好的动态调节特性因而适合液压冲击器系统的工作要求。根据其变量机构工作方式的不同,柱塞变量泵有手动(伺服)变量泵、恒压变量泵、液控变量泵和电液比例变量泵几种类型。本篇文献主要介绍了新型液压冲击机械的工作原理与控制方案设计分析,其中包括理论分析、新型液压冲击器工作参数调节原理、新型液压冲击器系统结构原理及控制方案。毕业设计的主要参考点: 液压冲击机械的工作原理:液压冲击器实际上是一种采用前腔常压方式 的液压驱动阀控活塞系统,通过换向阀(配油阀)对活塞后腔压力进行控制(交替通高压和低压油),从而实现活塞的冲程、回程往复运动。同时,活塞的运动反过来又控制换向阀(配油阀)的运动状态,即阀芯的运动是通过活塞在缸体内位置反馈信号来控制的,从而实现了换向阀(配油阀)与活塞的互动控制。
5.重型液压凿岩机冲击机构及其液压驱动系统研究
本篇文献是一篇研究生毕业论文,主要介绍了重型液压凿岩机冲击机械系统的波动力学分析、重型液压凿岩机冲击机构工作参数的研究、重型液压凿岩机液压驱动系统设计与仿真及实验研究。其中本次毕业设计所采集的部分是冲击机构的工作原理。
压力反馈式液压冲击器的基本结构为:钎尾、活塞、机体!先导式配流阀、蓄能器,具体基本结构如图3一1所示,下图中A虚线框中是冲击活塞部分,B虚线框中是配流阀部分。
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该机的结构特点为: 采用后腔常压,前腔高、低压交替回油。
通过调定先导阀的弹簧和节流孔大小或者全程控制的输入压力来调节冲击器的冲击能大小。
设置了储油腔,代替了回油蓄能器,减轻了整机的重量。 结构比传统的液压冲击器简单,工艺性好。
冲击器的单次冲击是由活塞的回程和冲程两个阶段来实现的,具体如下:(l)回程(回程开始时刻,浩塞和阀芯的位置如图3一Za)换向阀芯的初始位置是在换向阀弹簧力作用下处于左位,此时高压油时进入活塞的前后腔。由于活塞前腔的有效作用面积大于后腔的有效作用面积活塞在前后腔压力差的作用下向右运动,高压蓄能器充油,系统压力升高“当系统压力大于先导阀的控制压力时先导阀打开,高压油经过换向阀中心阻尼孔和先导阀孔回了油箱”此时由于高压油经过了换向阀芯的中心阻尼孔,使换向阀芯两端产生了压差,而换向阀两端的有效作用面积相等,当压力差产生的向右作用力大于弹簧力时,换向阀向右运动进行换向,冲击器转入了冲程阶段。
(2)冲程(回程开始时刻,活塞和阀芯的位置如图3一Zb)换向阀处于右位后,活塞前腔与油箱连通,活塞在后腔高压油和高压蓄能器 的作用下,活塞向左加速运动进行冲程,前腔压力油通过机体内通道流入储油腔,一部分流入油箱“冲程加速后阶段,系统压力降低,高压蓄能器拍出大量的油补充到活塞后腔,先导阀关闭”在换向阀弹簧力的作用下,阀芯向左运动复位,与此同时活塞冲冲击钎尾,冲程阶段结束冲击系统又处于回程开始阶段就这样击系统进行着连续冲击动作,进行凿岩工作。6.毕业设计说明书
本篇文献是有关液压凿岩钻车的毕业设计说明书,主要介绍了液压凿岩钻车的应用领域、液压系统执行元件的设计计算及确定、液压系统动力源的设计计算及确定、液压系统设计及液压控制阀的选取及液压系统的验算。
HYD—200型液压凿岩机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凿岩设备,液压凿岩机采用循环的高压油作动力,能量利用率高、机械性能好、凿岩速度高,性能参数可调,以适应不同的岩石,减少故障,消除了污染,净化工作环境,噪声低改造了工作条件。自动化程度高,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润滑条件好,零件寿命高。
主要参考本文献的冲击机构的工作原理:
冲击机构由活塞1,与其配合的缸体2,和起换向作用的配油阀3,后缸盖4,蓄能器5等组成。HYD-200液压凿岩机是冲击回转式的。冲击和回转分别由两条液压油路分别驱动。其冲击部分的工作原理是:冲击部分采用活塞前腔恒高压式,活塞后腔回油有配油阀的结构,由于活塞前腔为恒高压,所以推动活塞进入回程。当活塞回程运动信号液压油到配油阀的推阀腔,推动配油阀交变切换位置,使高压油进入活塞后腔,吸收活塞回程的运动能量。当活塞继续运动到回程速度等于零的位置,由于活塞后腔高压油形成的轴向推力大于活塞前腔恒高压条件下的面积差的轴向力,活塞开始向前运动进入冲程,当活塞快要打击钎尾之前,活塞上的泄压槽把低压回油路与配油阀孔道接通,使得配油阀的推阀腔很快失压,于是配油阀交变复位,切断了向活塞后腔供油,同时把低压回油路与活塞后腔沟通,使活塞后腔失压,由于这时的活塞冲程能量最大,虽然活塞前腔恒高压开始吸收冲击能量,但活塞仍然靠惯性向前高速运动,很快打击钎尾,此后又开始进入回程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不断的对钎尾进行冲击。冲击动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回程——回程换向——冲击——冲击换向。这四个阶段是由配油阀的供油状态决定的。蓄能器从回程开始积蓄能量回程转换结束蓄能完毕;从冲击转换开始释放能量,冲击完毕,释放能量结束。7.套阀式液压凿岩机设计研究
本篇文献主要介绍了套阀式液压凿岩机的研究现状、工作原理、冲击结构的参数计算以及活塞尺寸的确定。 液压凿岩机的研究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液压凿岩机的凿岩效率,完善自动凿岩技术,加强劳动保护,成为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 机构的研究热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冲击机构的计算机模拟与结构优化的研究;(2)关于钎尾反弹能量吸收装置及防空打装置的研究;(3)关于液压冲击器输出参数调节的研究;(4)关于劳动保护的研究。
主要参考本文献工作原理部分:冲击机构主要是由套阀、活塞、配流阀和蓄能器组成的运动系统,其位置关系以及工作原理如图 1。
活塞前腔(F1面)和套阀前腔(F2面)常通高压油。活塞回程运动中 F1面越过推阀孔 P1反馈压油至阀 F3面,阀后腔面积大于前腔,推阀至前位,活塞后腔由回油变为进油。由于活塞后腔受压面积大于前腔,活塞制动并进入冲程。冲程接近终点时,活塞上环槽联通推阀孔P2、P3,阀F3面回油,阀自前位向后位运动,使活塞后腔回油。由于活塞与阀的协调运动,在处理好冲程与回程能量分配关系后可形成连续有效的冲击运动。 本次设计液压凿岩机的创新研究
凿岩机钎尾导向套的加工
钎尾导向套安装在凿岩机的最前端,对钎尾起导向作用,要求硬度高,耐磨性好,密封效果好,防止水和石渣进入凿岩机内。该凿岩机钎尾导向套为铜合金套,对材质及加工精度的要求较高,它的磨损将严重影响钎尾的导向性,导致凿岩机其他零件的严重磨损,并可能引发水封损坏,凿岩机漏水,也会导致外界杂质进入凿岩机内。由于对钎尾导向套性能的认识不足,在刚开始时选用普通的铜合金材料来加工,其配合间隙也不合理,耐磨性也差,密封效果不好,修复效果很差。后来,经过对原配件材料进行分析,并选取比原来稍大的配合间隙,经使用,基本能达到要求,而成本仅为原配件的 1/6。
凿岩机回油蓄能器的改进
该凿岩机回油蓄能器主要由阀体(厚约3mm)、阀芯和隔膜等组成,隔膜安装在阀体和阀芯之间。其工作原理是:液压油通过回油蓄能器回油箱时,挤压隔膜和阀体之间的空气来缓冲液压系统回油产生的瞬间高压,可有效地防止液压软管的破裂。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回油蓄能器的主要故障是隔膜破裂,其裂纹呈弧形,沿阀体上孔(下径 1cm)的方向。该孔是用来检查隔膜是否损坏的,在班保养时,拆下螺钉,若有油漏出,可判定隔膜损坏。经分析,导致隔膜破裂的原因是:液压油通过隔膜内侧,将隔膜挤压紧贴阀体上孔或螺钉时,被螺钉顶破或直接被孔内侧割破。为此,我们对其做了以下改进:将阀体上孔的直径 1cm 改为 1.5-2mm,不再使用螺钉。这样有效 地避免了螺钉或孔口对隔膜的损坏。实践证明,在班保养时,若发现有液压油渗出,可判定隔膜损坏,不需要拆卸螺钉,可直接判断,使用较方便。经上述改进后,其使用寿命延长 2-3 倍,效果良好。
第五篇:关于三极管工作的原理总结
1、晶体三极管简介。
晶体三极管是p型和n型半导体的有机结合,两个pn结之间的相互影响,使pn结的功能发生了质的飞跃,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晶体三极管按结构粗分有npn型和pnp型两种类型。如图2-17所示。(用Q、VT、PQ表示)三极管之所以具有电流放大作用,首先,制造工艺上的两个特点:(1)基区的宽度做的非常薄;(2)发射区掺杂浓度高,即发射区与集电区相比具有杂质浓度高出数百倍。
2、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其次,三极管工作必要条件是(a)在B极和E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此电压的大小不能超过1V);(b)在C极和E极之间施加反向电压(此电压应比eb间电压较高);(c)若要取得输出必须施加负载。
(1)基极有电流流动时。由于B极和E极之间有正向电压,所以电子从发射极向基极移动,又因为C极和E极间施加了反向电压,因此,从发射极向基极移动的电子,在高电压的作用下,通过基极进入集电极。于是,在基极所加的正电压的作用下,发射极的大量电子被输送到集电极,产生很大的集电极电流。
(2)基极无电流流动时。在B极和E极之间不能施加电压的状态时,由于C极和E极间施加了反向电压,所以集电极的电子受电源正电压吸引而在C极和E极之间产生空间电荷区,阻碍了从发射极向集电极的电子流动,因
而就没有集电极电流产生。
综上所述,在晶体三极管中很小的基极电流可以导致很大的集电极电流,这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此外,三极管还能通过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导通和截止,这就是三极管的开关作用(开关特性)。
3、晶体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原理。
A、vt是一个npn型三极管,起放大作用。
B、ecc 集电极回路电源(集电结反偏)为输出信号提供能量。
C、rc 是集电极直流负载电阻,可以把电流的变化量转化成电压的变化量反映在输出端。
D、基极电源ebb和基极电阻rb,一方面为发射结提供正向偏置电压,同时也决定了基极电流ib.E、cl、c2作用是隔直流通交流偶合电容。
F、rl是交流负载等效电阻。
交流通路:ui正端-cl-vtb-vtc-c2-rl-ui负端。
(1)在日常使用中采用两组电源不便,可用一组供电。
(2)为简化电路,用“UCC”的端点和“地”表示直流电源。
(3)把输入信号电压、输出信号电压和直流电源的公共端点称为“地”并用符号“丄”表示,以地端作零电位参考。
三极管原理总结
1.一定要有多子少子的概念,p类半导体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n类半导体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
2.PN结内部会形成内电场,方向为N到P,(N区的多子进入P区,在原地留下空穴,显正电性,P区的空穴被N区的电子进入,显负电性)抑制多子的继续扩散,然而内电场却利于少子的漂移,少子漂移削弱了内电场,又有利于多子的扩散,最终达到动态平衡。
3.二极管正向偏压时,外加电压削弱了pn结中的内电场,使得多子继续扩散,最终形成电流,二极管导通。
4.二极管反向偏压时,外加电压增强了pn结中的内电场,使得多子更加难以扩散,然而却增强了少子的漂移,所以会形成微弱的少子电流,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5.反偏时少数载流子反向通过PN结是很容易的,甚至比正偏时多数载流子正向通过PN结还要容易。
6.三极管be结正向偏置时,cb反向偏置时,e区的多子:自由电子会作为cb结p区的少子注入到cb区,而cb结的内电场使得be过来的自由电子极易通过,最终形成Ic。(以下讨论均基于npn三极管)
7.集电极电流Ic和Uce没有关系,Uce的作用主要是维持bc结的反偏状态,满足三极管放大态的外部电路条件。(当然,当Uce小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影响到Ic)
8.三极管的饱和状态:增大Ib,Ic会随之增大,然而总存在一个临界的Ib,再增大Ic也不会再随之增大了,此时三极管进入饱和状态。这是因为Ic越大,Uce上分到的电压就越少,最终Uce又会反过来影响Ic,使Ic减小,最终达到平衡。
9.三极管可以构成出电流源(保持Ib恒定),但此电流源是有限制的:负载上的分压是以Uce的减小为代价的,当负载越来越大,导致Uce过小时,便无法再维持Ic稳定不变了。
10.当三极管构成电流源时,此时可以把三极管看成一个神奇的动态电阻:当负载RL变化时,此动态电阻的值为Vcc / Ic-RL,动态电阻通过自身的阻值变化,总是想维持Ic的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