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顶碗少年》

时间:2019-05-15 09:0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疑三探《顶碗少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疑三探《顶碗少年》》。

第一篇:三疑三探《顶碗少年》

4、顶碗少年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明白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体会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赵丽宏,1951年生,上海崇明人。他也是我们常说起的“老三届”中的一员。当过木匠、乡邮递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1978年,恢复高考时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现为上海市作协副主席。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个顶碗少年又有着怎么样的经历?

3、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三)结合处探提示,小组合作探究。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合探。1.读课文一遍,概括课文内容

一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误掉了下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了成功。

2、课文标题为“顶碗少年”,请在“这是一个 的少年”这个短句中补上一个形容词,并说明理由,加深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这是一个坚强、勇敢、执着、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少年

(二).全班合探。精读课文第2至第6段

思考:顶碗少年的表演精彩吗?他表演成功了吗? 1.学生展示与评价

(1)、顶碗少年的表演很精彩,很成功;(2)、顶碗少年的表演不够精彩,不很成功。针对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2.教师点拨或精讲。

①从表演的过程来看,顶碗少年的表演出现了两次失误,没有一次成功,的确并不精彩;

②从顶碗少年在表演中所体现出来的不怕失败,面对两次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来看,他的表演是十分精彩、成功的。正是有这样的拼搏精神,他的第三次表演才取得了成功。

③如果,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就获得了成功,观众欣赏到的就只是一次“精彩、成功”的杂技表演而已。正因为顶碗少年的表演是在出现了两次失误后的第三次成功的,观众才不仅看到了精彩、成功的杂技表演,而且从这位顶碗少年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种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远比看到一场没有失误的杂技表演更有意义。每一位观看过表演的观众,都可能“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启示,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面对困难和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三、质疑再探: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1)、作者对顶碗少年的表演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这种描写,我们称之为正面描写。同样三次顶碗表演,作者描写是否一样?为什么?给我们的写作带来哪些启发?(2)、在顶碗少年的三次表演中,观众们、他的表演伙伴们都有哪些表现?描写他们表现的变化各有什么意义呢?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四、运用拓展

老者对少年说了什么?(根据前后文语境想象老者对少年说的话)

(三)全课总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第二篇:三疑三探体会

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春末夏初,我们一行人在教育局的组织下,来到了河南省西峡县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中,我们倾听“三疑三探”、感受“三疑三探”、走近“三疑三探”,我们在学习中思考着,在思考中兴奋着,因为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教育的春天,我们每个人都被“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吸引着、、、、、、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

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

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本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弟子规》中说到:“学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 与“探”的妙处是:一方面,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疑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地运用与拓展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模式、好方法。

2、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减负喊了这么多年还是减不下来,究其原因是课堂效率低下或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只好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加大课后练习的方法来弥补不足,过重的课后作业和严格的课前预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质量。而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认为课外预习实际上是占据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属于变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为真正高效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并通过探究去迅速解决问题;而过于繁多的作业则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倦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取消课前预习,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此外,由于学生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基本不用再布置课外作业,所以学生不存在课外负担的问题,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拥护,媒体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异军突起的成绩,轻负高效的课堂,课堂教学的革命”,我认为一点都不夸张。

3、增加了教师教学的乐趣:教师多年来一直做着枯燥的重复劳动:教同样的教科书,说同样的话、讲同样的习题,课堂上喋喋不休地传授知识,工作显得单调而无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真正“活”了起来,虽然课堂上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答案又是让学生自己解决,但是这样开放的课堂需要老师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才能驾驭课堂,又由于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迫使倦怠的教师忙碌起来,他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开阔视野,才能上好每堂课,才能回答好学生的各种问题,现在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三疑三探”促使教师必须有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于是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提升着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享受着教学的乐趣。

4、解决了课程改革的难题:课堂教学的操作方式不改变,即使教材再变,要求再多,课程改革也不会有质的变化,从我们近几年来的课改情况看,虽然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有生存的土壤,老师们也知道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可是面对各种考试和排名,教师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两全其美,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步步升华的过程。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的编“疑”,四个环节实际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用问题创新问题的思维递进过程,学生能编拟习题,说明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创新,从西峡县实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看,全县中小学学生疑探能力明显增强,教师素质也迅速提升,教学质量得到突破性进展。因此说“三疑三探”为广大教师更好地实施新课改找到了一个抓手和载体,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课程实施“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

二 对“三疑三探”教学观摩课的认识: 听了西峡县三所学校的九节课后,我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一节课的内容是讲会,还是学会,是授之于鱼,还是授之于渔的问题,新课改倡导“合作探究”,“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个精神,不同的是,新课改实验中依然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合作探究”,而“三疑三探”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探究答案,后者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疑”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探”,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头脑中没有问题是教育的悲哀,由学生自己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由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这些问题,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1.在“设疑自探”这个环节里,八位教师都是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简洁恰当地导入正课,都能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归纳、梳理和补充,尤其是二小的语文课,城区一中的英语课,四小的语文课,教师都能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期待,在润物细无声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城区一中语文课,由于是古文,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先采用读课文,查词语,翻译难懂的句子的方法,先扫除障碍,再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显得课堂更真实,更实用,也体现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城区一中的英语课一开始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猜测练习导入新课,巧妙的构思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环节里,虽然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是教师们始终在引导学生经历着思考--发现--提问--筛选—梳理的思维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第一步。

不足之处是:个别科目对学生自探方法没有给予适时地指导,加之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没完全抓住本节课的重点,教师补充的问题相对较多。

2.在“解疑合探”这个环节里,几位教师都能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交流自己的问题答案,教师审时度势,适时地引导学生回答,有效地在问答中让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问题,评价问题,以此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张扬个性的目的,课堂上都能坚持让学生回答、补充、评价,较好地都做到了“三讲三不讲”,绝大部分学生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敢于评价、置疑别人的观点,在这方面语文、物理几门课做得最好。对于学生探究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除了城区一中的物理老师讲解地有点多以外,其他老师都进行了简要地讲解,教师们很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问与答,常识个性化的理解,例如,城区一中的语文课,在教师讲《黔之驴》时,师在置疑再探环节中问“《黔之驴》的结尾还有什么可能?”,生答“一切皆有可能,老虎可能灭绝,驴子可能强大,因为、、、、、、”,但是他们始终把握“不能有悖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另外,在这个环节里,一小和四小的语文老师,一中的英语老师都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用生动的语言,精彩的片段让课堂变成了“鱼市场”、“圣诞晚宴”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学生仿佛听到了鱼市场的叫卖声,圣诞晚宴上谈笑声,开幕式上的国歌声,同时感受着主人公的快乐与悲哀,让学生在探究与参与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作为听课的我,完全忘记自己是在听课,而一直被当时的场景所感动着、、、、、、,我不知道是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所折服,还是为精彩的课堂所震撼,但是我知道这样的课堂才是教与学的最高境界,我在想,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教师还会为枯燥的说教而烦恼吗?学生还有理由厌烦学习吗?

不足之处:在“解疑合探”环节中,有几节公开课的个别问题,学生只是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是不是真正知其“所以然”?老师没很好地关注,这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初衷是不一致的。3.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教师们不满足让学生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还引导学生不断挖掘问题,提出更有深度,更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另一方面慎重处理、解答学生提出的怪异问题,收放有度,对于老师也没把握的问题,师生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外进一步探究,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有难度的问题教师没有肤浅应付的现象。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城区一中物理符老师的课堂,正是孔子笔下的这种情境,大家想知道,但又不明了,能说上一点儿,但又说不透,符老师的高明之处就是一步步通过实验,通过讨论,通过演示,通过评价,通过设例,让学生将问题和疑惑,将知识点和能力的培养巧妙地融合起来,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困惑,真是太妙了!

不足之处:有节数学课,在学生“置疑再探”之前,教师过早地对学生说“看来大家对今天的内容都掌握了,都学的很好,现在看谁还有没有问题提出来?”这样便给学生一个错误的信息:再提不出疑问的学生是好学生,说明完全掌握了,提出问题的学生说明没学好,这样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了,该环节也形同虚设了。4.“运用拓展”这个环节是一堂课的亮点,是教学改革的大胆设想,不同层次学生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对所学知识不同的理解,自己编写不同的练习题,这样做,一方面在对新学内容进行梳理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知识,在编写和习作别人的习题中也灵活掌握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还能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使问题进一步升华,在完善认知结构中,实现求异创新。在这个环节里,几位教师都是采用亲自审阅、组内交流的形式或班级评价的形式处理的,以确保巩固练习扎实有效。另外城区一中的王燕老师等还采用让学生谈收获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尤其一小的语文课,在运用拓展环节里,要求学生根据课后生字,课文中的四字成语,重点语句,课文内容给自己设计作业,还有四小的语文老师补充了“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一段作为拓展练习,让学生朗读,补充,体会,真的是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啊。不足之处:1)有节数学课,反馈学生所做练习时,时间不够了,练习处理的有点仓促,显得虎头蛇尾,有点遗憾。2)还有一节课用了55分钟时间,拓展练习有点重复,时间把握不够好,另外,在运用拓展环节中,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了作文,除了教师本身对学生平时训练有素外,这不能不让人觉得多少有“做秀”的成分。

总之,“三疑三探”的课堂,亮点不断,精彩连连,课堂教学设计美,以理服人;任教老师语言美,以情动人;加之学生巧妙的发问,精彩的回答,融合的气氛,让讲课者、听课者都觉得不仅仅是在学习,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从师生的脸上读出了“快乐”,我仿佛突然明白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原来老师应该这样教,学生应该这样学,才是我们教育教学追寻的最高境界。

三、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不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几乎都没有给学生认知新课的时间,这样学生直接提出问题,能否切中新课要害?如果学生提出的不是核心问题,没有围绕教学目标提问题,那么让学生探讨回答那些问题吧,课堂时间不够用,也不能突出本课重点,不回答吧,就会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该如何处理? 我认为: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如果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能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浏览所学内容,经过快速思考再提出问题,这样可能提出的问题质量会更高一些,也能更能靠近教学目标,教师整理补充起来也比较容易,不至于在设定问题上浪费时间。即使教师整理、补充自探提纲,也应该是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整理、补充,而不是另外设定问题。2.在“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中,我们如何适时地把握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讨论”?

我认为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的任务,教师不要要求学生两两谈论或分组讨论,不要让学生有依赖思想,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能力应该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髓。

3.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该怎么办?如果学生提出了更尖锐的问题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认为: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培养他们进一步置疑的能力,如果这节课内容确实没必要再次置疑,教师也不应该非要套“三疑三探”的死模式,应该灵活处理,遵循“无疑不探”的原则,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棘手,很尖锐,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应该给时间,让学生再讨论,思考成熟后再回答,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走形式。对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们要活学活用。

4.在“运用拓展”这个环节里,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编拟习题?如何掌握全体学生的做题情况?

我认为:这个环节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巡视时要重点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的编题情况,学生展示习题要体现知识的基础性和拓展性,要注重学生所编题的质量,教师还要对训练题进行预设,以备学生所编习题偏离教学目标时进行补充、完善。从学生被动做题到学生主动编题,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创新思维的提炼和升华,是新课堂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同时学生自编自练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自我创造的价值,所以教师千万不要让这个环节走过场,要好好把握,认真对待。

5.让学生评价学生的回答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又一个“亮点”,那么怎样的评价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我认为: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不要让学生简单地说“他回答地完全正确”,要教会学生这样评价“他回答的很精彩,因为、、、、、、”,“他回答的还不够完善,是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要求他们在书中找到正确答案。要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6.“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这么优秀,是不是我们学习、运用之后就一定要完全否定以前先进的教学模式,例如,“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呢?

我认为学习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以前优秀的教学模式,例如,“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我们可以考虑有机地将适合自己学科特点的教学法融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形成更适合自己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但是不能偏离“三疑三探”的精神实质---即:“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运用的几点见解: 1.我们刚学习、介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开始时学生一定不会质疑,我想应该允许教师根据所教新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教师应该尽量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包办代替。教师切忌不要在开始讲公开课时,为了使自己的课更接近“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而提前做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或准备问题,这样“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一开始就走样了,变味了,我建议各学校最好不要急于安排实验课,应该先让教师们学习领会“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实质,让教师在课堂上常识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教会学生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开口置疑,等师生基本掌握了这种模式,再安排公开课、观摩课,这样步子会迈的更稳当,更有利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真正运用 2.“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应该要求人人尝试,校校重视,可是不能急于求成,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我认为目前在大力宣传、学习、领会的同时,应该要求教师一边尝试运用,一边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只有专业知识扎实,边缘知识丰富,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上级管理部门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先重点抓几个学校,学校重点抓几个教研组,教研组内由部分素质好的教师重点尝试运用,分段试点,以点带面,学校可以让先实验的教师成为第一梯队的实验教师,其他老师为第二梯队的实验教师,等第一梯队的实验教师基本成熟后,再做示范课,再全面铺开,这样“有的放矢”,才能百战百胜。3.“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优势无庸置疑,谁先掌握了它,谁就走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不一定完全适合所有科目,不一定要让所有教师必须完全照搬,我建议可以因人而已,灵活运用,在上级管理部门制定具体方案,具体制度时,我建议要由统一细化管理型转变为灵活松绑型,因为要求过于细化、过于统一,容易束缚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在管理制度制定上,主管部门只需拿出大的轮廓,鼓励学校、教师结合实际创新运用,但是,松绑不等于放任自流,督导时可用学校、教师自己制定的管理方案进行督查,考核,要抓管理,抓落实,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我区有效地推广运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区的教育教学质量。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以培养学生的设疑探究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敢于大胆质疑,积极回答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把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也是同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脉相通的。

第三篇:三疑三探学习心得

“三疑三探”学习心得 一

新甸一中

杜微

在“三疑三探”的学习中,我们倾听“三疑三探”、感受“三疑三探”、走近“三疑三探”,我们在学习中思考着,在思考中兴奋着,因为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教育的春天,我们每个人都被“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吸引着。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

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

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本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 与“探”的妙处是:一方面,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疑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地运用与拓展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模式、好方法。

2、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减负喊了这么多年还是减不下来,究其原因是课堂效率低下或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只好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加大课后练习的方法来弥补不足,过重的课后作业和严格的课前预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质量。而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认为课外预习实际上是占据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属于变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为真正高效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并通过探究去迅速解决问题;而过于繁多的作业则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倦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取消课前预习,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

3、增加了教师教学的乐趣:教师多年来一直做着枯燥的重复劳动:教同样的教科书,说同样的话、讲同样的习题,课堂上喋喋不休地传授知识,工作显得单调而无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真正“活”了起来,虽然课堂上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答案又是让学生自己解决,但是这样开放的课堂需要老师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才能驾驭课堂,又由于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迫使倦怠的教师忙碌起来,他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开阔视野,才能上好每堂课,才能回答好学生的各种问题,“三疑三探”学习心得 二

新甸一中 杜微

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不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几乎都没有给学生认知新课的时间,这样学生直接提出问题,能否切中新课要害?如果学生提出的不是核心问题,没有围绕教学目标提问题,那么让学生探讨回答那些问题吧,课堂时间不够用,也不能突出本课重点,不回答吧,就会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该如何处理? 我认为: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如果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能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浏览所学内容,经过快速思考再提出问题,这样可能提出的问题质量会更高一些,也能更能靠近教学目标,教师整理补充起来也比较容易,不至于在设定问题上浪费时间。即使教师整理、补充自探提纲,也应该是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整理、补充,而不是另外设定问题。

2.在“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中,我们如何适时地把握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讨论”?

我认为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的任务,教师不要要求学生两两谈论或分组讨论,不要让学生有依赖思想,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能力应该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髓。

3.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该怎么办?如果学生提出了更尖锐的问题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认为: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培养他们进一步置疑的能力,如果这节课内容确实没必要再次置疑,教师也不应该非要套“三疑三探”的死模式,应该灵活处理,遵循“无疑不探”的原则,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棘手,很尖锐,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应该给时间,让学生再讨论,思考成熟后再回答,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走形式。对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们要活学活用。

4.在“运用拓展”这个环节里,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编拟习题?如何掌握全体学生的做题情况?

我认为:这个环节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巡视时要重点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的编题情况,学生展示习题要体现知识的基础性和拓展性,要注重学生所编题的质量,教师还要对训练题进行预设,以备学生所编习题偏离教学目标时进行补充、完善。从学生被动做题到学生主动编题,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创新思维的提炼和升华,是新课堂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同时学生自编自练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自我创造的价值,所以教师千万不要让这个环节走过场,要好好把握,认真对待。

5.让学生评价学生的回答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又一个“亮点”,那么怎样的评价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我认为: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不要让学生简单地说“他回答地完全正确”,要教会学生这样评价“他回答的很精彩,因为„„”,“他回答的还不够完善,是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要求他们在书中找到正确答案。要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6.“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这么优秀,是不是我们学习、运用之后就一定要完全否定以前先进的教学模式,例如,“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呢?

我认为学习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以前优秀的教学模式,例如,“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我们可以考虑有机地将适合自己学科特点的教学法融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形成更适合自己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但是不能偏离“三疑三探”的精神实质---即:“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疑三探”学习心得 三

新甸一中 杜微

“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波刚落,一波又起,环环相扣,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三疑三探”为改革课堂教学总结出了一条先进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从课堂抓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台。争取让“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融入每节课。通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学习和探讨,我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创新型教师:创新型的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一个富有创新型的教师,心中不该只想着学生的分数,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加强,应更多地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着想,因此创新性的教师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1 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把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传授知识渗透在培养能力,培养方法之中,变知识积累第一,能力培养第二为培养能力第一知识积累第二。2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教学形式,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地点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自然社会。3变教条式,灌注式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二创新性的教师要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主体性和自觉性,就不能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关系,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主体作用。

1、教学中要给与学生的积极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手段,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如采用“解疑合探”的这一模式教学,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二是讨论。三是讲解。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尤其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问题时,有些教师会不自觉的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这是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的。

2、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要学习西峡县探索了多年的“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疑问疑问,有疑便问”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探索,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品德。

3、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些知识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是完全能够解决的,因此教师在课堂和课后都应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三讲三不讲”。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学习,思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还是一个自我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不过,通过这次学习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大,我会继续努力。

第四篇:三疑三探复习资料

谈三个问题: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操作流程是怎样的?学生创建学习小组的建立与运行?

在实践洋思经验中他们发现:接受型变成思考型,是教育理念的重大改革。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探索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发现和探究,应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学生观察、发现、质疑、探究习惯逐渐形成,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教研室杨文普主任的带领下,在广大教师、校长和教研员的不断学习、借鉴和实践中,他们逐步总结生成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新知、学生学习新知的三个重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操作流程包括四个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第一步:“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导入的过程,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具体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这一环节一般涉及三个步骤。

①创设问题情景。上课刚开始教师就要通过生活实例、音像资料、实验操作等方法,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尽快形成问题氛围,使学生生疑,同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②设置自探问题,根据学科特点,针对不同课型,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后提出,若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师都要明白: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学生应掌握的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的提纲,问题设置的是否准确、简明和恰当是一节课成败的根本。

③学生自探,也就是学生针对自探问题,自主探究,这里要让学生做到三个明确:一要明确本次自学内容或范围;二要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类比回忆,还是边看书边练习(操作);三是明确自学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第二步“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和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里要解的“疑”,既包括设疑自探中所设的“疑”,也包括自探中派生出的新的疑问。这里的“合探”一般包括三种形式①提问与评价。操作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等生或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主要在这一环节培养和体现。②讨论。通过提问检查,如果学困生答对了,说明这个问题全班都解决了,不需要在此浪费时间,立即转入下一个问题。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难度小的问题让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要定主持人,定先后发言顺序。③是讲解。通过讨论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予以讲解、点拨。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以上两个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在同一堂课中反复出现,如设疑自探—、解疑自探—、设疑自探

二、解疑自探二„„等等。第三步:“质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质疑,甚至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它权威挑战,让不同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再次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并且引导学生自己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如果说一开始的“设疑”是“走进教材,用好教材”,这里的“质疑”就是“走出教材,超出教材”,这是一个深化和拓展知识的过程,也是从课本知识向实际应用升华的必由之路,是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关键环节,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期。

第四步:“运用拓展”。是指师生围绕学习目标,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归纳本节知识。此环节一般有三个方面内容:①让学生围绕本节所学知识编拟一些基础题和一些拓展延伸性习题,教师通过巡视选择有价值的展示给全体学生练习使用。②教师编拟一些基础性试题,作为本节教学任务的“底线”,要求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基础性习题解决以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质的习题,让中等生展示、优等生评价。③反思归纳。也是对本节所学内容的梳理,是对整个探究过程的回放和体会,具体操作是学生先说教师后评。以上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和一般流程,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类型还可以增删或调换某个具体环节,进行灵活运用。

三、实操中注意的事项

评课座谈中体会:不要全盘照搬,要避免“拿来主义”,要灵活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或同学科的不同课型,同课型的不同内容、同内容的不同情景、同情景的不同学生灵活组织教学活动。第一“设疑自探”环节。

①自探提示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不要设置让学生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答案,不需要思考或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②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应“管住”嘴巴,静心察言观色,需要与学生交流时,以个体轻声交流或以态势语的方式进行,给学生以静心思考的环境。此时,教师也不要以为自探是学生的事,要么甩手闲转,要么翻看教案,事不关已。教师要眼亮起来,心活起来,用心用眼捕捉自学信息,适时地勘察学情,督促、引导没有进入自学状态的学生尽快进入状态。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时间,不要怕费时,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和潜力,相信在自己的耐心等待下,一个个小脑袋会思出精彩,想出惊喜。第二“解疑合探”环节。

①“解疑”时紧紧围绕设疑自探提示中的问题,在学生充分思考的情况下,让学生充分讨论。对于重点问题更要小组成员互相议论,避免重点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导致课上不足课下补的不良现象,教师应采取“交流—评价—再交流„„”的方法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次次交流评价中激活思维,升华认识,感悟道理。

②“合探”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合探时的小组讨论要按照“由弱到强”发言顺序,提问要优先从每个组的学困生开始,避免为了节省课堂时间,让中等以上“举手”要求发言的学生回答,否则,学困生会越来越“困”,越来越“哑”,班级两级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空话。“

第三“质疑再探”环节,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学生无“疑”可“质”的情况。为此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话语中、从眼神中启发学生质疑,期待学生质疑。可沿着“学生思考—学生质疑—学生解疑”的思路进行,教师既不要替学生质疑也不要变成答记者问,学生一问教师一答,违背“三讲三不讲”的原则。

第四,运用拓展环节,教师编拟的习题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距离新课最近,最能训练学生新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完成。

四、实操中的思考

(创造性吸收、借鉴“三疑三探”,努力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1.加强我校“课堂教学”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融合。(比如①设疑“自探环节”中的“自探提示”如何突破;②“释疑环节”可以采用“闯关”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等)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目标明确,方法具体,便于学习,便于操作。为参考和学习借鉴,结合我校“翻转课堂和微课程创新教学”,组织我校骨干教师学习研究,真正理解“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全面掌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中的操作规程。在自己的课堂上大胆实践,认真研讨,待时机成熟,在全校范围内举办大型观摩课,展示学习成果,大胆结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把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要求落到实处。2.加强我校“新”教学模式团队建设。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在西峡县教研室这支专业团队的直接推动和引领下形成的。我校要在县教研室指导下,组建“课堂教改”团队,推广借鉴“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首先,我校要把学习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作为当前和今后的工作重点。各学科县聘教研员对这种模式要加强学习,认真研究,营造浓厚的教改氛围,克服简单的拿来主义,努力探索适合我校教学实际,具有我校教学风格的“新”教学模式。

其次,要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通过组织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会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千方百计提高教师运用“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尽快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3.切实抓好“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尤其是小组的评价机制的制定,把“相信学生”作为第一出发点,充分体现合作共赢。充分引进竞争机制。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培养自学能力。学生互相评价一定要公平公正,克服集体主义的负面作用。

3.合作、创新、提高。“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本身是在“洋思目标教学法和杜郎口课改”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提出的,因此,我们今后要把学习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作为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载体。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改新理念,是目前乃至今后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我们既要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诸多做法放到新课改理论中去对照、去检验,以新课改理论去指导模式的推广。同时又要以学习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契机、作载体,鼓励广大教师继续深入学习研究课改新理念,把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尽快推向深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

第五篇:三疑三探反思

在运用“三疑三探”过程中的反思

从2007年开始,我县在教育战线上推广了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先是理论的学习、测试、接着是专业的引领,名师的引路,再接着是人人试上此模式的课,一直发展到现在,不仅要求本县的老师会上此模式的课,而且还辐射到中原地带。使临近的县市的同仁络绎不绝的来西峡窗口学校参观学习。也使西峡一批一批的年轻教师成为名师,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如今”三疑三探“已作为西峡的教育名片而声誉中原。作为一名普通的而且年过半百的就是虽然觉得这套新的模式易学,但不易操作,课好备,不好上。自己虽然也随着大气候,听课试讲,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尤其对于“三讲与三不讲”不好把握,对于升级版的小组合探时间把握不好。对学生质疑再探是一个薄弱环节。对于学生的编题指导不够到位。总之对学生过多的包办,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小看了学生创新能力。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科学”,自己走出去听了西峡名师的课,也听了本镇和本校名师的课,自己觉得非常完美、无可挑剔。然后让其他教师一评,也有许多不足,所以对于本人而言,应尽量得多阅读文本,多看“三疑三探”教学光盘。多听骨干教师的课。力求在教学中少一些失误,多一些亮点。

也许是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实施新模式的教学环节中,学生质疑问难的品质没有形成。这从传统的心理特征看,只要是封闭保守,不愿表达,多顾虑他人的褒贬,以谦虚为美德,不敢张扬自己的个性。这实际上是我国的教育制度及教师本人的原因。“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大脑中没有问题这是教育的悲哀,也使教师在教学中的败笔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所以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物理学家牛顿在苹果树下坐发现苹果落下来,他就问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不落在别处呢?于是经过研究,发现了地球引力。所以在近年实施“三疑三探”过程中,质疑再探环节自己基本上在走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改变现在学生只学“答”不学“问”得状况。真正实现从教师“教学”到“教学生学”的思想转轨,实现学习方式由单一接受到发现创造的根本改变,实现由传道授业走向人才的催生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为创新型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目标。一句话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转变教育观念。

总之,虽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自己应在认识不足的情况下不断学习,力求做到与时俱进。

下载三疑三探《顶碗少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疑三探《顶碗少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疑三探教案

    我和乌丽娜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3、从“我”和乌丽娜数小桥这件事中,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

    三疑三探学习

    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2010年11月21日早上八点,在平川区会展示中心,听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创始人、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校长杨文普老师......

    三疑三探学习心得

    “三疑三探”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10月12日,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三疑三探”示范引领课。·通过听课观摩、座谈交流、参加报告会等形式,对该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一般操作流程......

    三疑三探 心得体会

    感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新课改以来,我也尝试了不少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通过实践运用,我觉得推行的“三疑三探”教学方法与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吻合。 一、“三疑......

    三疑三探教案

    九 古诗四首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了解诗人的身世、创作背景等,准确把握诗中的真正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诵四首古诗并加以背诵。 学习重点: 理......

    三疑三探 计划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计划 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大体分为三阶段,从2012年12月开始到2013年12月,各阶段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学习宣传、示范带动阶段 (2012年12月--2013年......

    三疑三探体会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东丰县二龙山乡中心校赵杰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优点。 首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

    “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学习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法的心得 盐边县中学校 黄长秀 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教学改革,应市教育局在全市高中全面推行河南西峡市的“三疑三探”教学法的要求,我们一行4人于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