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与实施

时间:2019-05-15 09:3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与实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与实施》。

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与实施

城子小学

邱文杰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1、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

2、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学生是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的方式来获得经历和体验的。动手实践,自主研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学习方式。

3、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人的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这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查询、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查找资料和学生的实践,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学会如何鉴别信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必然要跳出书本狭隘的圈子,从生活、自然以及社会交往中去学习。

4、是三级管理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与实施”,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表现。具体讲,国家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宏观目标和原则要求;地方对落实国家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学校负责针对学生和学校实际,来开发具体的活动活动内容,针对具体内容来预设具体的活动目标、方式方法的采用、基本活动流程、实施针对性评价等,是校本开发与实施的过程。在校本实施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课程,不是其他学科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高度综合且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的、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它通过联系社会实际,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它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用探究的眼光和方法进行学习,从而改变单纯以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积累和丰富他们的直接经验;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把学校环境中的学习与社会、家庭环境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健康积极个性品质的形成及良好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综合性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

1、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实践学习为主要特征。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各种实践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和丰富经验,自主获取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2、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3、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它客观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性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

4、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处理好课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学生的活动主题、探究的课题或活动项目产生于对生活中现象的观察、问题的分析,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

5、综合性。

综合性是由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所面对的完整的生活世界所决定的。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彼此交织的基本要素所构成。学生认识和处理自己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促进自身发展的活动过程。因而,学生个性发展不是多门学科知识的杂烩,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要求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尊重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关系及其处理这些关系的已有经验,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来展开。从内容上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范围包括了学生与自然、与社会生活、与自我关系等基本问题;无论什么主题,其设计和实施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实践学习活动的过程,经历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和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切实转变单一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与访问、实验研究与观察、社会参与与服务、信息收集与处理等多种实践学习活动,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初步学会实践学习的方法。可以主要采取三大类实践学习活动:

一是以研究为主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制定方案、调查、访问、观察、实验、统计、信息收集与处理等。

二是以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为主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参观、考察、服务、宣传、义务劳动、经济活动等。

三是以项目设计和技术实践为主的方法和过程,包括项目立项与研究、设计、制作、研制、种植、养殖、信息发布,以及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技术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

一、课程落实

我校根据《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和课程设置计划要求,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安排到课程表中,3-6年级每班每周半天,1-2年级每班每周为一节课。3-6年级每周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一般我们都安排在下午进行,开始是一个年级段三个班级同时开展活动,后来,我们发现由于活动场地、小组指导教师和活动内容相同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要开展研究性调查,整个年级段安排在同一时间是不可科学的。至于整个年级段需要开展集体性活动,可以临时调课。1-2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段根据课程安排需要,有的班级安排在上午,有的班级安排在下午。平时不经教导处同意,课任教师不能将综合实践活动课改上其他课,也不能随意调课。该科的课任教师一般由班主任老师担任,因为综合实践活动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组织管理难度较大。

我们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分班级综合实践活动、年级段综合实践活动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三级。每学期学校结合大队部活动和学校的教育需要开展2次以上全校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参观”、“秋游”和“阳光体育”等。

二、制度保障

“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必备条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该课程像数学、语文等课程一样成为“常态课”,光靠领导的良知,教师的责任感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

(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校长室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协助活动,各年级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

(2)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组长由学校的中层领导担任,主要协调全校课程安排。有一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负责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订。

(3)各班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分组指导教师。

(4)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考评制度。每学期,各班的研究性课题必须经历开题课、活动课和结题课三个阶段,缺一不可。

三、力保学生全员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必修课,也就是每个学生必须参与的课,因而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力保学生人人参与是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教学的一项主要指标。为保证学生能人人积极参与,几年来,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一些环节做了深入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让学生自行组织研究性小组。根据研究课题相同组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一般分为6-8组不等,每组人数平均在7-10人。对

“弱势”的学生和组员过多的组,教师做好小组和“弱势”学生的思想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的小组中活动,每个小组有比较合理的人数。但对一、二年级外出活动,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考虑到年龄小,学生自主能力差,一般不分活动小组进行活动,由综合实践活动课任教师或班主任带领全班性开展活动。

第二,学校为3-6年级各班配备四位教师作为小组活动指导教师。我们学校的每位教师都是相应班级的指导教师,每学期都要跟班外出活动2次以上,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确保学生外出活动安排、有序、规范。

第三,三至六年级各班每学期必须有一个研究性课题,确定研究课题时,首先课题要由学生提出,再由全班讨论;筛选;多进行几轮选择;以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可行度。选题宜小不宜大。选题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班级课题确定后,要分组切块研究,即把班级课题分成几个方面,让每各小组自己选定其中的一个子课题进行研究。结题时,指导教师要精心布置,力保参与该课题研究的所有学生必须全部参与课题汇报。课题要由学生提出来,统一提交全班讨论,多进行几轮选择。

四、紧抓开题——活动——结题三个环节。

上好综合实践活动开题指导课是很重要的,这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步,是在选定课题后进行探究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学校多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教研活动。

活动课是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开展的真实展现,我校十分重视对活动课的监管,根据课程安排对各班进行随堂听课,及时了解各班研究课题的进行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每到期末,我校3-6年级各班都要上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汇报课,学校行政领导分别到指定的班级去听课,通过听、问、查,了解该班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评比出综合实践活动优秀班级。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杨家庄镇中心小学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

安定区清溪小学

2008—2009第二学期

本学期我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进行校本开发,努力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在实施综合活动课程中,能做到课题的选择从本地资源入手,从培养学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盘考虑,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教师培训,抓实校本教研。

1、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期初开好工作计划会,确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思路,布置具体内容。

2、利用周三业务学习、周四教研活动,开展相关理论学习活动、综合实践研讨课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经验交流活动、综合实践集体备课活动等。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素质能力得到大大提高,较好地提高了活动实效。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综合实践研讨学习活动。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水平。

二、发挥本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1、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具有学校特色、本地资源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内容,将班级活动与学校活动紧密结合,制定全校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田间地头,描绘家乡发展蓝图”的总体方案,并引导各班积极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2、根据本土特色,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完成了以 “走进田间地头,描绘家乡发展蓝图”为重要内容的三——六年级校本课程的开发,初步完成了样稿。

三、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好各类评比活动。

1、开展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活动,六年级各班将在活动中的成果以展板地形式进行展示交流,提高活动实效。

2、在三——六年级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资料评比活动,进一步加强的活动的过程性管理,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了活动的有效开展。

3、在四—五年级中开展学生研究性小论文评比活动,如何建设家乡,丰富了学生的研究性成果,提高了学生的活动积极性。

4、在四—五年级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成果手抄报评比活动,丰富了评价方式,积极合理地落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责任人和活动时间的安排,努力探索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活动情况的评价机制,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四、以理念为引领,提升活动品质。

1、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在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中,能处处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进行分类分层培养。为此,我们利用校内外包括师资在内的各种资源,开展了多种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和关心点,参加适合的项目。

3、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注重师生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的深浅、经历的状态。一再要求教师,认真搞好每次活动,不搞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以学生的真实体验、具体收获为目标,多角度,多层面的合理、客观地评价去学生。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以能否指导激励学生以浓厚、持久的兴趣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标准。

五、运用多种渠道,推广活动成果。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课上设计多个专题,将教师的优秀活动方案、学生的研究性成果小论文、活动过程图片等很多内容及时整理归类,供大家学习、交流,探讨。

2、组织教师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过程资料评比活动,使各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很好地展示出来,为教师和学生今后开展好各项活动,引好路。

3、组织教师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论文评比活动,使教师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得到肯定及推广、应用。

安定区清溪小学 2009年7月10日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案例

提供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案例,并分析说明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对学科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案例

一、活动主题:收割小麦

二、活动背景: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现象严重,学生多来自农村家庭,但是对于农田劳动的辛苦了解不足,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平时学习不努力。

三、活动目标:

1.使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2.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四、活动过程:

在活动开始前向学生详细讲解本次活动的具体内容,让学生了解注意事项。

活动一:收割小麦

时间:周日;

地点:某孤寡老人农田;

参与者:八年级某班全体学生和辅导老师;

活动过程:将学生和老师分为三组,第一组16人,负责用镰刀收割小麦;第二组8人,负责将小麦捆扎好并装车;第三组8人,负责将小麦送到老人家中。在活动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小麦的特征。

活动二:分组交流、集体讨论

时间:周一自习课;

地点:教室;

参与者:八年级某班全体学生和辅导老师;

活动过程:将全体学生和老师重新分为3到5组,先进行组内交流,然后进行集体讨论。交流讨论内容:(1)各个流程分别辛苦在哪些方面?干农活累不累,粮食得来容易不容易?

(2)回想从小学起到现阶段所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与农业、农活有关的文章,诗、词等。

(3)探讨小麦的生长期、成熟期及成熟小麦的特征。

五、反思与成果: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意识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平时浪费粮食的不良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学生们意识到应该努力学习以改变现在农民过于辛劳的现状。学生们还对与农业、农活有关的文章、诗词、小麦的各种属性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加深了对这些方面知识的掌握。

本案例活动一要求学生在收割小麦的同时对小麦进行观察,了解小麦属性,体现了对生物相关知识的应用与拓展;活动二中要求学生探讨与农业农活有关的文章、诗词,体现了对语文相关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教会的精神,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创新学习的形式,推进学习沙龙的活动,发挥课题的导向作用,汲取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时间安排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本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安排上,我们采用弹性课时制,即“2+1”的模式。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及时对班级或小组的活动情况加以指导。当需要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时,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或者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每一个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如结合语文的阅读教学可开展阅读实践: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阅读材料、开展大量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各类读物和阅读活动的强烈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优良的阅读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可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提供阅读素材展开阅读。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如开展赏识活动课:即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赏识活动课,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赏识自己、赏识别人、赏识自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而关注个人专长、能力、树立自信心,赏识别人,让孩子发现别人长处,学会与别人合作,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饲养、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内容、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评价体系

1、强调课程、教学、评价的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止是外在于课程、教学、学习的环节,而是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的有机整体,三者是同时发生与发展的。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提供对课程修改有用的信息,实践与教学。档案袋的使用及每一个领域最后的反思环节无不体现出这一特征。

2、重视评价的过程性在传统评价中,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答案,而对学生获得答案的过程却无任何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参与程度、投入程度、学习方式等表现,及时评价将促进学生学力的发展,保证活动的顺利展开。

3、倡导评价的多样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也就决定了评价的多样性。首先是评价的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自评、伙伴评、教师评、家长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评价对象多样:可以是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可以是模型、展版、研究日记、设计说明,还可以是主题演讲、口头汇报……;再次是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多样:方法上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描述为主;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以过程为主;主体与客体相结合,以主体为主。手段上是开展辩论会、成果展览会、表彰先进、公布评价成果等。

4、注重评价的宽容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宽容一些。从尊重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发展的观点,正确地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杜绝评价中经常出现的“贬损性”评价,强调评价始终在宽容、友爱、信任、尊重的气愤中进行,多肯定、多指导,使评价更具有教育、激励的功能。

5、关注评价的反思性在每一次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或结束后,要经常采用发放问卷、同学辩论会、师生访谈会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在评价的基础上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的得失,恰当规划未来的行动。这样评价能突破原有意义上判别的概念,而真正体现了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教师则用撰写案例,在特定现象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指导策略,做到教学相长。

五、机构建设罗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组长:朱小平组员:李辉明 周夕中 刘国勇张卫华 戴留松罗村小学综合实践教研组蹲点领导:朱小平组长:张卫华组员:陈静茹 朱洪明 鲍梅英 武留华 柴松青 吴永前傅光辉 夏春梅 杨春华 章 卉 吴粉珍 马旺平

六、具体安排[1][2][3][4][5][6][7][8]下一页

下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与实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与实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教会的精神,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各级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制度

    花二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制度作为新课程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为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教会的精神,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各级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教会的精神,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1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计划规定的中小学必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实施不是既定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案的落实,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与反思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与反思 姓名:学号:班级:时间: 徐 小 琴 1437140115 教 本 年12月14日 20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与反思 一、 本组基本情况 (一) 小组概况 在全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与实施可行性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与实施可行性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亮点,使学生学会自主性、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是改变现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