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 热爱劳动
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劳动的技巧。
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举例说明
三、表演具体内容:
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
四、小品
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五、幻灯出示判断
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七、竞赛:1.整理书包比赛;
八、总结
第二篇:热爱劳动
热爱劳动,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五一国庆节国旗下讲话
再过三天,我们将迎来又一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光辉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这次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 1886年5月1日 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与会代表一致同意,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了。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
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五月一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这一天全国放假一天。每逢这个节日,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每次过“五一”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起初中学到的那篇杨朔的《荔枝蜜》,文中写道:“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我们讴歌劳动,是为了记取过去,我们崇尚劳动,是为了开创未来。放歌新世纪和美好的春天,我们讴歌劳动,歌唱祖国的美丽河山,展示劳动者的风采。祖国的大花园中到处都是我们辛勤的劳动者。
环顾自己身边,到处都是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整洁的街道是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美观的绿化带是园林工人的劳动成果;安全有序的交通秩序是交警的劳动成果;我们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提升是老师教育的劳动成果;洁净的教室是值日生认真清扫的劳动成果,还有商场里的售货员、理发厅的理发师、公交司机等,他们用自己的劳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光彩,用自己的汗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温馨。我们不能一味地享受他们带给我们的洁净、温馨和高雅,我们更应该学会尊重他们,尊重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尊重他们日复一日的平凡而伟大的劳动,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就是对劳动者的真正尊重。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程度,反映出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品格的优劣。
然而近年来“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不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现象存在。
校园角落里可见我们随手丢弃的垃圾,饭厅里吃剩的饭菜被抛弃在餐桌上,课堂上老师在讲台耐心讲解,个别学生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考场上在同学们奋笔答题时,个别学生却在东张西望;对家长给我们的零用钱,从不知道俭省,对父母为我们的付出却很少说声“谢谢”„„所有这些行为都折射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尊重别人劳动的重要性,它反映出在我们身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还非常普遍。
当然我们当中绝大多数同学对这些不劳而获,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还是深恶痛绝的,我们有很多同学在家里能够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减轻家庭负担,我们有很多同学舍不得多花一分钱;校园里随手捡起别人丢弃的垃圾;课堂上同学们专心听讲、刻苦攻读,凭借自己的劳动争得自己应得的荣誉„„
我们鄙弃不劳而获的剽窃者,我们鄙弃攀比享乐的寄生虫;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美化
我们的学习环境,凭自己的奋斗考上理想的大学,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90后的一代并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巨人,我们要告诉世人我们也同样拥有灵巧的双手、高尚的道德,我们要让世人知道我们也同样可以创造出精彩的世界。
第三篇:热爱劳动
热
爱
劳
动
———— 激发劳动兴趣,培养劳动习惯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这是我小时候学习的一篇课文,也是现在一年级学生要背诵的课文。从我小时候到现在,足有二十多年了,这篇文章还保留在小学课本里,可以看出这道理的重要性。这篇文章用最简单的语言道出了最深刻的道理,而这个道理却又太容易被现代人所遗忘,这就是:从小要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
在小学教育大纲里也明确规定,要对孩子进行五育:德、智、体、美、劳。可以看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
如果一个人能在一种劳动中显示自己,他就不会变成对什么都不关心的人,他也就会在其他的活动领域(包括学习的领域)中找到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志向。
如果一个人没有在劳动中表现出自己,没有体验到自身的尊严感,那么我们就会成为无能为力的教育者,我们的话、我们的教导和劝告都不会被孩子的心所接受。只有依靠每一个孩子在劳动中表现出自己,我们才有可能维持和保护住持久的学习愿望。
1.劳动培养孩子勤劳的好品质
可以说人的一生是劳动的一生,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是劳动,一个人从刚出生后,父母就教他干这干那,长大后干工作更是劳动,可见培养勤劳的好品质是多么重要!而勤劳的好品质从哪儿来,就从劳动中来。只有多劳动,才能锻炼孩子勤劳的好品质。
在生活中,如果儿童单纯消费,如果他的一切要求都与劳动无关地得到满足,那么他就会逐渐地变成好吃懒做的人。
2.劳动是进行品德教育的基础
现在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非常难,有时候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也知道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做,可在实际生活中,他还是我行我素,照样不改。什么原因呢?很大一部分是没有对他进行很好的劳动教育,他体会不到劳动的辛苦,体会不到道德教育的深刻含义。比如:你教育孩子要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孩子也明白这个道理,可他在生活中还是照样扔垃圾,什么原因呢?一方面他没有体会到环卫工人的辛苦,另一方面他还没有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怎样办呢?多让他去劳动,多让他去打扫卫生。
现代的孩子独生子女多,各种诱惑多,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难,我想劳动教育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缺。多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艰辛,反过来,家长用劳动来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等,正是对孩子进行德育的有效方式。
孩子在劳动中表现自己,理解了生活的意义,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为自己的人的尊严而自豪,从而更加珍惜幸福的生活。
3.劳动培养孩子的孝心
百善孝为先。咱们都想教育孩子成长为关心人、体贴人、待人诚恳、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抱善良态度的人,让他们把父母当成世界上最亲爱的人,那就必须使他们把全部生活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而且最主要的是,要用高尚的思想和动机去激励这种劳动。
比如:你从小教育孩子为父母打扫卫生、端茶、倒水,为父母拿东西,为父母洗脚等。还可以让孩子在一个有意义的隆重的节日栽一棵果树,献给母亲、祖母、祖父、父亲,然后由孩子负责照料这些树。当果树结果的时候,孩子把第一批水果奉献给长辈。让它成为一条传统,它能帮助孩子树立对劳动的崇拜,对老人的孝敬。
4.劳动促进智力的发展。
儿童的智慧表现在他的手指尖上。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还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言语的素养。
例如,让孩子栽培一棵果树,在这个栽培过程中他不断地做出新的“发现”,一些新的思想激励着他,他把这些思想说出来写出来;词成为他表达出来的手段和工具,词进入他的积极词汇的储备,使他的情感和思维得到磨练。
在手工劳动课上,在课外小组里,孩子们就学习用纸剪出或者用木料雕出精细的图画。谁学会了使用雕刻刀,能写出漂亮的字,他就会对稍有一点点偏差的地方都很敏感,不能容忍马虎了事的作业。这种敏锐的感觉会迁移到思维上去,手能教给思维以精确性、工整性和明确性。
5.劳动促进学习
现代教育证明: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使人变得心灵手巧,人心灵手巧了,还愁学习不好吗?
记得我小的时候,家里太穷,根本就没想到什么时候在家里板板正正地学习。那时候在村里上学,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爸妈就告诉我,下午放学后,到田野里的哪块地里去干什么活,或者下午放学后牵着牛去放牛,再不就是拿着筐,割一筐草,准备晚上给牛吃;还有就是推着车子,到地里去推地瓜等等。下午放学后就不早了,得赶紧去干,所以那时候下午放学后根本就没写过家庭作业,写家庭作业要等到晚上,吃完饭后,点着煤油灯,在灯下写作业。作业多的时候,得写到十一二点。
到了周末的时候也很少能在家里板板正正地写作业,父母也总是给安排下各种活。那时候田地多,每人平均分二三亩地,一家五口人,就得分十几亩地,父母干不过来,就指使孩子帮着干,即使到了冬天也不能闲着,要到田野里去搂草,所以一年四季总是有干不完的活。记得在放牛的时候,我就一边放牛,一边拿着英语背诵英语,最后牛吃饱了,我也背会了英语。到了晚上,也有活,就是要铡草(就像《铡美案》里用的那种铡,现在一般没有了),那时候总是父亲给顺草,我给铡草,我总是一边铡草,一边背诵英语(我将英语单词和短语用汉字写下来,让弟弟给我说汉语,我背诵英语)。夏天的晚上,蚊子太多,我就在床上的蚊帐里背英语。
可就是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也没想到什么时候不完成作业,让老师批评过。居然还学得不错,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最后我总结了一下我小时候的劳动与学习,那就是劳动干了很多,学习也学得很好,从劳动中我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下决心好好学习;从劳动中我体会到学习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劳动促进了我的学习,也许没有那么多的劳动,我根本不会学习那么努力,那么好。
6.二、参加哪些劳动
1.家务劳动
孩子在家里,不要让他闲着,除了学习,你就多安排他参加家务劳动。如抹门窗、擦玻璃、抹家具、扫地、拖地。同时要培养孩子炒菜做饭,如炒各种菜、蒸馒头、烙饼、包饺子、洗菜、涮碗、饭后收拾餐具等。
2.手工
用积木搭造各种形状,如房子、小船等。用纸叠各种东西,如纸飞机、四角,用剪刀剪各种图案和图形,如小鸟、圆形,2 用泥巴捏各种实物,如小狗、小猫等。
用雕刻刀雕刻各种实物,如我小时候用地瓜来雕刻各种形状,如小鸟、圆形、机枪、方块等。
3.饲养动物
可以让孩子饲养一些有趣的小动物,比如小鸟、小狗、小猫、金鱼等,借此培养孩子对生命的呵护、观察,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时教育孩子观察这些小动物,写观察日记,提高写作能力,激发写作兴趣。
4.栽种植物
可以指导孩子栽培一此植物,如各种花、草、树等,教育孩子学会观察生命的历程,呵护生命的成长,为植物的正常生长创造环境,并学会管理这种环境。
5.管理菜园
如果有条件,可以给孩子一小块菜园,让孩子从小学会种植,学会管理,我想这是最适合教育孩子的方式了。
6.农业劳动
农业劳动是最能启迪智慧的劳动。我们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参加各种农业劳动。如春天的时候,可以指导孩子翻土、施肥、种花生、揠地瓜、种玉米等,夏天指导孩子锄草、灭虫等,秋天指导孩子拔花生、掰玉米等进行收获。
7.电子类
如家里安装电闸、电灯、开关、插座,查找有故障的电路,电视机的修理、收音机的修理、洗衣机的修理等,当然,电器的修理需要一定的年龄,需要由大人的监护,安全第一。
8.设计装配各种机械和仪器模型。
有些家长看到新买的玩具等被孩子拆乱了,就大声喝斥孩子,其实不然。说不上这正是孩子的研究兴趣,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你尽管让孩子拆装。孩子在拆装的过程中就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兴趣。
小时候看过一本《鲁班学艺》的故事书:讲的是鲁班到终南山去学艺,他翻过99座山,趟过99条河,终于来到终南山,找到了师傅。师傅把他领到一间装满了乱七八糟木具的屋子,里面什么桌子、凳子、椅子、橱柜都有,师傅说:“你把这些东西先拆开,再安装上,全部拆装十次,鲁班整整用了三年时间才干完。师傅又把他领到一棵大树前,让他砍倒大树,再把木头削成什么样、什么尺寸的木条,就这样鲁班在师傅这里终于练成一手木工绝活,成为木匠的祖师。
这个故事就充分说明了培养孩子拆装物品就是一种学习,就是一种劳动。就是一种兴趣的培养。
9.三、怎样培养孩子热爱劳动
1.教给孩子劳动的理念
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首先要教给孩子以下的劳动理念:(1)安全第一。
安全第一。安全重于泰山,要教育孩子劳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只有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才能愉快地进行劳动。当然孩子年龄小,更需要家长的监护。
(2)劳动是你的义务
要教育孩子:参加劳动是你的义务。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主人,不能好吃懒做,只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要用自己的劳动为别人带来幸福。劳动是孩子应尽的义务,是必须要做的。
3(3)劳动是光荣的,懒惰是可耻的
劳动是光荣的,应该受到奖励;懒惰是可耻的,是受人唾弃的。(4)劳动创造了幸福
家长要通过广大的事例,让孩子明白:是劳动创造了幸福。劳动盖起了高楼大厦,劳动生产了铅笔,劳动做出了衣服,劳动生产出食品,劳动使环境更洁净,总之,要让孩子认识到是劳动创造了幸福的生活,是劳动创造了生活中的所有物品。
(5)劳动要量力而行
要让孩子干他这个年龄能够干的劳动,要让劳动的强度和他的体力相适应,绝对不能让孩子干超过他的体力的劳动。比如:一年级的孩子,你让他扫扫地、拖拖地,这样的劳动是可以的,但你要让他去提一大桶水来,那他就干不了,非让他干,那就会累坏孩子的。如果一定要让孩子帮忙提水的话,可以让他去提小半桶水。
(6)勤劳是人生最美好的品质 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劳的品质,而勤劳的品质是人生最美好的品质,因为每个人长大后都要干一份工作,为人民和国家做贡献。而无论干什么,都需要勤劳,当老师要勤劳,当医生要勤劳,当清洁工要勤劳,生活中时时需要勤劳,事事需要勤劳。一个事事都想偷懒的人,干什么都不会干好的。要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多劳动,锻炼勤劳的好品质。
(7)
2.教育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可以说讲卫生的孩子都不懒,因为既然要讲卫生,那就必须要付出劳动,并且是精细的劳动,这无形之中就锻炼了孩子的劳动。要教育孩子不扔垃圾,随手捡垃圾,经常打扫卫生。经常洗手、洗衣服、洗澡,经常扫地、拖地、抹门窗、抹桌椅、抹橱柜,保持家庭和教室的整洁。
3.多指使孩子劳动
熟能生巧,只有多干,才能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孩子从小除了学习外,大人就多指使他干活,不要让他闲着。只有多干,才会养成习惯。孩子只要空闲时,你就可以指使他去干什么。小至倒水端茶、炒菜做饭,大至参加农业劳动,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孩子干得多了,劳动的好习惯就养成了。
4.多教给孩子劳动的方法
孩子毕竟是孩子,对大人来说再简单的活,孩子没干过就不会,你就要多教着他干。就拿最简单的扫地来说,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还有好多孩子不会扫地,经过老师指导,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像这样简单的活应该早就学会,不能等到上学了,让老师教会他。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孩子根本就没干过活,家长根本就没教过他干活。大家再试想一下,一个从小什么都不会干的孩子,你还怎么期望他能学习好?所以对于各种活,家长要多指使孩子干,多教着孩子干,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体会到劳动的益处,体会到劳动对他成长的作用。
孩子刚入学,还不会擦玻璃,我就亲自干,不干不知道,一干才明白:如果只用湿布擦玻璃,刚擦完感觉还很干净,可过一会儿干了后,就发现玻璃上有水痕,看起来还不干净;如果只用干布擦玻璃,就会发现有的地方怎么也擦不干净,因为有些脏东西粘在上面太结实了。所以最后我总结出:如果没有脏东西粘在玻璃上,只是一些灰尘,就可以只用干布擦玻璃;如果玻璃太脏,有脏东西粘在上面,就要先用湿布抹一遍,将粘在上面的脏东西抹掉后,再用干布彻底抹一遍,才能抹干净。我把这个方法教给了孩子们,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擦玻璃。看起来,干什么活都有方法的,一定要多教给孩子干,也可以指导孩子先自己摸索着干,最后引导孩子自己总结出干活的方法来。
5.教给孩子左右手都会劳动
平时人们常说“左撇子的人聪明”,这是对的,但我想如果左右撇子都是的人应该是最 4 聪明的人。
人靠右手已经达到了智力上的高峰,如果再学会使用左手,那么人的劳动技巧、劳动艺术、智力发展就能得到更大的提高: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如果最精细、最“聪明”的劳动动作不仅是右手的,而且也是左手的功劳,人就会变得更加聪明。
如你可以训练孩子用左手拿筷子,用左手打羽毛球,用左手使用剪刀,用左手写字,用左手装配模具等。
6.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劳动
劳动和学习的结合,就在于干活时思考和思考时干活。学习和劳动相结合,能使孩子们变成聪明的思考者,他们是在研究和发现真理,而不是单纯地浪费所学的现成知识。例如:孩子在学习了电的原理后,可以去研究一些电器的制造,设计和装配一些电器的玩具和机械等,说不上孩子还会发明更好的东西呢。在小学阶段不要让孩子安装高压的电器,如室内开关、插座等,到中学阶段是可以的。
7.激发孩子研究劳动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一个叫尤尔柯的学生,曾经喜欢过在学校养蜂场的活动,又在养兔场和少年育种小组里待过。他学会了把果树嫁接到砧木上,学会了准备种子和播种,学会了整地和饲养小牛。但是真正使他入迷的,还是在少年机械化工作者小组里的活动。他看到同年龄的五年级学生在学习开微型汽车,就非常羡慕。但是小组有一条规定:必须把内燃机研究清楚,才能取得开汽车的权利。尤尔柯参加了一个由十年级学生领导的少年机械化工作者小组的活动。这孩子兴致勃勃地研究起内燃机来,学习怎样发动它,拆卸和安装它的部件。内燃机弄懂了,尤尔柯开始学习驾驶小汽车。
正在这时,小组里找到了新的有趣的事情:在劳动教师和高年级学生指导下,少年学生们在安装一部新的汽车。尤尔柯对这项工作也入迷了。在这件工作中,有许多单调的、一点也不吸引人的劳动操作,譬如要把一些金属片磨光,要把一些铁框子上的铁锈擦掉。但是这一切都服从于一个有价值的意图。这个意图鼓舞着大家工作。双手的工作跟有意义的创造紧密地结合。思考和双手的联系越紧密,劳动就越加深刻地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他心爱的事情。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想做出一部漂亮的、舒适的、便于操纵的汽车这种意图愈加强烈地鼓舞着尤尔柯,他对读书、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厚。到了六年级,这个少年就有了一个私人的技术书籍书架,并且不断地补充着新书。在这个孩子的精神生活中,他由简单劳动到研究劳动,进而发明创造,还培养了他课外阅读的兴趣。”
所以,参加劳动,要让孩子带着研究的精神进行劳动。比如:擦玻璃,就要让孩子边擦玻璃,边研究如何才能把玻璃擦干净,如何才能擦得又快又干净?这样孩子劳动起来才有趣,孩子在研究中总结,下次他就能运用自己的研究结论,提高劳动的效率。孩子在劳动中有了新的发现,劳动激励了他,他才会更加热爱劳动。
8.总之,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幸福,从小就要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让孩子懂得劳动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劳动的成果,养成勤劳的好习惯,这将会对孩子一生的幸福垫定深厚的基础。参考书籍:
《给教师的建议》45-
47、77-81、107-111、241-266、330-338、342-345、480-493、532-533 6
第四篇:热爱劳动
热爱劳动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类,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体现出: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爱劳动。
可是我们发现,有的同学们参加劳动时怕这怕那,怕脏怕臭,有的同学可以说是根本不爱劳动。据调查,现在的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他们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收拾书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懒得洗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在家里一切都由爸爸妈妈帮着做,连上学放学时书包也是爸爸妈妈帮着背。可见,我们的同学参加的劳动太少了。多数原因是家长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可是,我们知道,不爱劳动的孩子,他们也很难爱学习;怕劳动,也会怕做作业,怕思考问题。人的能力是要靠培养的,劳动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如果我们现在忽视了劳动习惯的养成,就是忽视了学做人的最重要的内容和机会。
故事
(一)有个男孩子,名叫丁丁。他非常喜欢画画,可就是不爱劳动。早晨,妈妈又要做饭,又要扫地擦桌椅,可丁丁趴在桌上只管画画,连头都不抬。妈妈招呼他:“丁丁,来帮妈妈一下。”丁丁说:“不嘛,我正在画‘大家动手在劳动’的画呢!”很快,画完了。他把图画拿给妈妈看。妈妈举起画,说:“画得很好,不过这个擦桌子的小男孩儿是你吗?我可从来没见你干活儿呀!”这番话说得丁丁脸一下子红
了起来。原来他画的是一家人劳动的场面:奶奶在炉前烧饭,爸爸在搬煤气罐,妈妈在洗衣服,丁丁在擦桌子,连家里的小花猫也在捉老鼠。妈妈见丁丁脸红了,便对他说:“丁丁,你看所有的人都得劳动,连小花猫都要捉老鼠。不这样,大家怎么生活呀?你要记住:不劳动就没饭吃,没衣穿。所以要从小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做一个有用的人。”
故事
(二)1961 年11 月,彭德怀回到了故乡——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寨。他看着童年时代就十分熟悉的家乡的山水草木,看着阔别多年的父老乡亲,感到格外亲切。回想在战争年代,乡亲们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承受了极大的牺牲,终于盼来了全国的解放和革命的胜利。想到这里,彭总不由得感慨万千:“是呵,苦了多少年的乡亲们该过过好日子啦!”
彭德怀来到了响塘区南谷公社的陈蒲大队调查。午饭的时间到了,彭德怀没有到“公共食堂”去吃大锅饭,而是撇开随同人员,独自一人来到离食堂不远的贺老伯家里。刚跨进屋,迎面扑来阵阵烟雾,只见贺老伯正蹲在灶下烧火做饭。彭德怀关切地凑上去问:“老伯,为什么不到食堂去吃饭?”
老伯没好气地说:“有什么饭吃!只因彭德怀要来调查,大队才开食堂饭的,还要工分高的人才有得吃。我不去凑这个热闹,真是打肿脸充胖子!”彭德怀一听,话出有因,顺手将锅盖揭开,只见锅里蒸的是糠粑耙。彭德怀抓起糠粑粑就吃,那粗糙、苦涩的糠直刺喉头,确实难以咽下去,他的心痛了,眼窝里充满了泪花。
回到故居,彭德怀召开了社员大会,他说:“我是讨过饭的,是饿怕了的,可那是旧社会。如今,我们当家做了主人,我们应该抓紧时机开荒种粮,生产自救,把穷队变为富队,不应该再有人饿肚皮了。我这次回来是当社员的,队上要安排我出工,不安排的话,我就邀请婆婆姥姥上山砍柴去。”说干就干,从那以后彭德怀就与社员一起参加集体劳动,他特别提倡开田,在工余时间还动员侄儿一道去开田。侄儿望着两鬓斑白的伯伯劝道:“你老人家年纪一大把了,还开什么田啰?”彭德怀风趣地回答:“年老骨头枯,正好做功夫!别说我年老,做起事来,还可以跟你们小青年比一比呢!”说完就捋起衣袖,用他那曾指挥过千军万马的手,挥锄猛干起来,像个标准的老农。
在彭德怀的带动下,家乡一块块新田被开发出来,种上了绿油油的庄稼。彭德怀欢欢喜喜地与乡亲们一道收棉花,种麦子,撒下了无数的汗珠。他说:“从今年起,我每年回来参加劳动一个月,别的重活干不了,帮生产队看牛,看湖鸭。如果不能回来,就投资一百元交队上。”就这样,彭德怀在家乡立了个不计劳动报酬的特殊社员的“户头”。
一种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同学们,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理应将它传承下去。
在我们的校园里,每天都有人在默默地打扫卫生,每天都有人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是他们共同创造了整洁的校园环境,让我们得
以在清新的校园里快乐地学习。
从今天起,我们首先应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做事情,不能因学得慢或做不好而着急,更不能半途而废。其次,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收拾碗筷、择菜、洗菜等。有针对性地认识一些工具、蔬菜和生活常识等,同时通过自身的劳动来体会劳动的辛苦,学会体谅和关心他人。另外,还可以适当地参加一些公益劳动,如打扫公共卫生、帮邻居拿报纸、植树、种花等。在养成劳动习惯的过程中,除了要有耐心和恒心以外,还要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劳动。
希望同学们在学校、家庭都要积极参加劳动。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校的事情抢着做,家里的事情自觉做,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人人争做劳动小能手,“雁美在高空中,花美在绿丛中,话美在道理中,人美在劳动中。”
劳动好习惯:
1、认真打扫室内外的卫生,并保持教室、校园的整洁;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家里的事情主动做;
4、别人的事情帮助做;
5、集体的事情大家做;
6、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
7、动脑筋把活干好;
8、劳动结束时整理现场;
9、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
10、劳动中讲究质量、效率。想一想:
①谁是我们身边最爱劳动的同学? ②我们应该养成怎样爱劳动的好习惯? 记一记: 热爱劳动的名言
1、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高尔基
2、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宋庆龄
3、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
——高尔基
4、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
——卢梭
5、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第五篇:热爱劳动教案
《我劳动 我快乐》教案
中宁县特殊教育学校
王英喜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体验劳动的快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教学重难点:
1、理解热爱劳动内容,熟记内容。
2、培养孩子劳动意识,有一颗热爱劳动的心。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直观感受、自由讨论、实践练习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活动
① 同学们,你们看一看我们的妈妈、奶奶、农民伯伯都在做什么?(他们都在劳动)
② 同学们想想我们在学校都能做哪些劳动?
③猜一猜今天班会活动的主题是什么?:“劳动最光荣”
二、情感教育(投影情境画)
1、出示图片,我们在学校做的劳动有叠被子、洗脸、洗碗、打扫卫生、整理书桌等等
2、同学们,从这几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边看图边回答,最后引导学生说出:,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心里舒服也很开心等)
3、谈体会明道理。
为什么要每天值日而且轮流当值日生呢?(引导学生说出:值日是为了同学们能在干净的教室里学习,值日劳动是大家的事,大家都要动手做,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都应该当好值日生。)
4、朗读内容:从小学会劳动,不怕苦,不怕累,自己事,自己做
5、表扬爱劳动的同学
6、我们在家里都能做哪些劳动?(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回答洗碗、擦桌子、扫地等)
7、爸爸妈妈看到你们在家做这些,他们会怎么样?
(学生自由讨论,引导学生说出爸爸妈妈看到自己帮助他们会很开心,自己也很高兴,我劳动我光荣)
8、朗读内容: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还要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
9、表扬帮助他人的同学
三、判断对错
1、小红帮妈妈洗碗()
2、小明高兴时就帮妈妈扫地,不高兴时就不做
()
3、爸爸不在家,小芳自己洗衣服()
4、小美在学校自己洗袜子,在家里就让妈妈帮自己洗袜子()
四、比一比:整理书包
五、总结
我们今天讲了在学校和家里都要做的一些劳动,那同学们说说我们要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我劳动我快乐
六、板书
热爱劳动 劳动观
从小立 不怕苦
不怕累 自己事
自己做 爱劳动
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