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教学的心得
高一教学的心得1
本学期,我带高一年级,开始新课程的教学,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我在暑假期间参加了西安市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培训,从思想观念和认识上首先走进新课程。新教材融进了近、现代数学内容,精简整合了传统高中数学内容,变传统的“章节教学”模式为“模块教学”,与以往教材相比,教学内容增多,教材明显变厚,但教材内容的难度有所降低,高中新课程的课时数减少,但高考选拔人才的水准不可能降低。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课程相比,其教学容量和教学难度大为提高。如何研究新教材,按照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方法,以使学生适应新教材,顺利完成初高中数学衔接学习,培养学生自学、探索和创新能力,体现《标准》的原则和精神,已十分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通过一年的教学体会,我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认真研究新教材,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思想
新教材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教材特别注重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展示。概念更加通俗易懂,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准备数学工具,教材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摆在显著的地位,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材内容安排采用螺旋编写体系,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吻合,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所以,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了每章前面的章前语,插图等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做好各方面的铺垫。
二、研究教法,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我认为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在课堂教学中,我都努力从日常生活的实际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到知识。在教学中,我还特别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把学生领到这一领域,我认为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收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和老师发上共鸣,对于教学课堂而言,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
三、搞好知识衔接,加强知识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教材的理念是:课堂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学生通过发现、探究性的数学活动,提高了兴趣,调动了潜能,经受了锻炼,培养了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印象深刻、不易忘怀的数学结果。在新理念下,教材是“学材”,是在教师指导下必不可少的进行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主要材料,根据这一理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都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情况及时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来,力求使这些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法上,力求体现学生是主体,是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主角,而不是被教师牵着走的学习机器。教师是主导,其作用在于组织、引导、指导、评价,这与过去在教学中搞满堂灌式的个人表演大相径庭。
数学课程改革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过程,我们数学教师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加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对象意识、情景意识、目的意识及评判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素质修养,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恰当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既然我们已经开始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探索,我们就应该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会获得数学教育的成功。
高一教学的心得2
I书上黑体字: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和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4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做细胞凋亡。
5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也叫做癌细胞。
6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实质:等位基因随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不同配子里)。
7自由组合定律:(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即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实质: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I后期,随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组合)。
8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时。性细胞分裂,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
9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1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I末。
1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等于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DNA来自卵细胞中的多些,因为受精卵的细胞质由卵细胞(线粒体中DNA)提供。
12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13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HIV病毒、SARS病毒) 14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叫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三C,A二T)
15 DNA分子复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方式)、边解旋边复制,模板是两条母链、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ATP、解旋酶(氢键)和DNA聚合酶(磷酸二酯键)
16 DNA有多样性(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和特异性(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
1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
18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
19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直接控制(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和间接控制(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II计算:
⑴杂合子连续自交后纯合子数量会越来越多比例为1-1/2^n,而杂合子的比例则是1/2^n。
⑵DNA复制n次: ①产生子代DNA分子2^n个
②子代DNA中脱氧核苷酸链数2^(n+1)
⑶设DNA分子中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a个:①经n次复制,共需消耗ax2^n-1个该种脱氧核苷酸②在第n次复制时,共需ax2^(n-1)个该种脱氧核苷酸III学生实验:
⑴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①培养②制片1解离(盐酸和酒精1:1溶液):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漂洗: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3染色(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4制片(盖玻片上再加载破片,拇指轻压):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③观察(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紧密排列)
⑵性状分离比的模拟:两桶代表雌雄生殖器管,两桶中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实验是有放回的随机抽取。1
高一教学的心得3
心得体会:
1.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地解读课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依据,教材是教学的参考,教材不限于课本,还包括各种其它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改变以往过分依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习惯,在深入钻研课本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教材,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认真落实教材系统中的阅读、读图思考、活动、案例分析、问题研究,是达成课标的核心和关键;
新课程重视“过程和方法”的价值取向,要求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角色,大胆创新和不断探索,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为学生创设一种主动学习的环境,教会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自我建构学习过程,努力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协作者。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求多种方式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探究和实践活动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试验、调查、考察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困惑与反思:
1.作为教师,我们始终对新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顾虑重重,很难不去考虑高考与各种质量检测,这一点是我们转变教学观念的关键。
2.新教材、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多的不配套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教材与课程标准、教材与辅导资料之间不配套、诸多实践活动设备缺乏、学校的某些规章制度与新课程改革之间也存在不协调等等。
3.教师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新概念,对于这些内容教学中应如何把握教学的标高,还有教材中众多的探索、阅读、案例研究等内容,对于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我们大多数教师心中也没有底。此外,部分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内容也不符合教学实际或学生的实际,活动时间长,效果也不明显,很难在课堂上实施,有些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内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太大。
4.学生也是影响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我们发现,高一学生普遍对新课程改革了解不够,学生传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一下子也很难适应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还有,学生学习的功利价值取向、学科惯性等非智力因素,严重影响学生缺乏时间、精力,对地理进行必要和最低限度的学习,始终是影响地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两类要素之间应当做到相辅相成。高中地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较高,是建立在掌握和运用地理规律性知识基础上的。随着地理方法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地理能力的发展才有基础和机会,无知绝对谈不上有能力。而高中地理教材中的能力培养及智力开发的要求,又是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必要条件。在知识仍是高中地理教学重点的同时,应强调和重视知识掌握与智力开发、能力培养的相互渗透。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的知识要求应当体现基础性、先进性和贯彻少而精、学以致用的原则,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自学能力上打基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在于创新,勇于突破传统的习惯势力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好奇心强、善于联想、富于想象、敢于怀疑是创造性思维必备的前提。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无论正文、阅读或选学材料都要自始自终为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提供知识基础和能力要求。例如,可通过角度新颖、思考性强的设疑、质疑,或介绍思维独特、别具一格的地理观点、有待解决或有争议的地理问题,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求的精神;还可专门开辟“小栏目”、“小天地”等,让学生以知情者、参与者身份对现实地理问题作出分析评价、预测和决策,为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新天地,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志趣及研究社会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
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理论联系实际是编写高中地理教材和进行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高中地理课程一向注意这一点。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应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高中阶段应有的教学要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地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运用于实践,深化他们的地理认识过程;同时也有助于开阔地理视野,扩展地理思路,培养地理应用意识,提高应用知识于实际解决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编写教材中密切联系实际,突出学以致用,一是可以联系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天气预报、旅游、商品流通等。二是可以联系生产发展、经济建设的实际,突出地理科学促进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功用。例如,资源评价、对外交易、经济发展规划等。三是可以联系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深化学生对联系实际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例如,调查市场经济状况、研究乡土发展规划、开展乡土建设咨询等。四是可以联系地理学对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民族昌盛的重要作用和古今中外地理学家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取得重大发现及贡献的事例,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热爱地理科学、树立远大志向。五是可以联系与地理科学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例如,人口、能源、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等。加强地理实验操作与实践活动。六是可以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文化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地理学的重要作用,扩展联系实际的内涵。
课文、图象与练习的关系
课文、图象和练习三系统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文系统主要以文字形式传递知识内容,新教材除应保留以往教材科学性强,语言简洁等优点外,应提高可读性、生动性,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具体问题抽象化,力求突出重点、要点,设置难点、疑点,探求关键、特征,从多方面强化这一系统的功能作用。例如,课文系统可以设正文、提示注释、阅读材料、选学内容等部分,其中提示部分可有预习提示、自学预习和课后提示等,注重启发,培养学习能力。图象系统侧重以图示形成传递知识信息,新教材要注意借鉴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和国外优秀地理教材的可取之处,在图象比重、图象内容选择、图象类型、图象组合、图文配合、图象安排等方面有所突破,以充分发挥以图释文,以图引文,以图析文,以图代文的作用。例如,增设组合图,增强其表现力,插图内容的难度也应逐步加大。练习系统是供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的部分,设计上一要容量适当,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二要题型多样化,增加探究性、开放性、应用性题目,给实验以应有的地位;三要主次分明,具有层次差异;四要注意学生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等的培养;五要编排位置灵活,各种练习可穿插于教材结构的各个环节中。
高一教学的心得4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一年级七个班的政治科任课老师。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任课老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指导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因此,教师不能只会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到真正的新东西。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高一政治课的新教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一堂课45分钟,精讲——只能讲15-20分钟,而且这种讲,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讲重点难点,剩下的时间由学生自学、讨论、辨论、练习等。帮助学生思考,不越俎代疱。一般来说,一节课的开始引入、结尾总结,中间难点重点由教师讲,其他可由学生自己学、自己思考。如果教师一节课讲到底,教师的讲课就会变成学生“催眠曲”,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教师要让出课堂,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师生互动,这样课堂就会有生机,有活力。这时,教师已不是演员,而是躲在幕后的“导演”。把课堂还给学生,能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能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能让学生迎接挑战。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因此,我专门指定了针对比较懒惰、不出学习政治课的学生学习方法。由我亲自督促。和他们一起每天攻克一小点,一周带动一个面。达到了集体成绩水平提高的效果。并且在工作中,对于表现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拥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滴水。而且自己要做常流水,自来水。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高一教学的心得5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将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并在教学实践中寻找更好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一、指导思想:
高一年级是高中阶段学生发展的起点,是高中课程改革的起始年级,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是高考备考的起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高一的教学在整个物理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是高一教学的重要任务。课堂教学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创造过程。
二、教学的基本策略
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2、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3、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4、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方式多样化
5、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三、高一物理组拟采取一下措施,改进高中物理教学。
1、发挥集体力量,加强集体备课,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
充分调查学情,降低教学难度,抓基础,重教学规律,重落实,制定单元备课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单元检测计划,集体备课计划注重教学要点,精讲内容与处理方法,知识网络的构建,典型习题的处理与变式训练的选择,考试方法的指导及当堂检测模拟考试的训练方法。
2、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教师的导学,并不是不教,根据课前学情的调查,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全程知道,对学生能够处理的问题,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处理,给学生自由与信心,课后的复习环节教师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补偿练习,通过作业和提问及检测巩固。
3、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落实精讲精练,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比较不同教材、搜集网络材料、不同的教学道具,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教学才更有效。
4、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积极学习相关的教育与教学理论,积极创新实践,争取做一个专家型教师。
希望通过我组积极努力,不断创新进取,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与教学理论,不断探索、实践,相信在我们的共同不懈的努力下,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一教学的心得6
本学期,我继续留在高一语文组,负责高一(3)班、(15)班的语文教学,由于之前刚刚完成了一轮高一教学,我总结经验教训,更有针对性地完成了新一轮的工作。这学期语文课的教学任务是必修1和必修2的两个模块的教学内容。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小结,以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一、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二高中学生,他们身上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学习习惯差。具体体现在听课质量不好,学习效率不高,作业完成不佳。尤其是对待语文这一学科,绝大多数学生抱有“可学可不学”的态度,甚至有的学生把语文课当做自习课、睡觉课、室内体活课!怎样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其次,初中的语文教学与高中的语文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通过了解,初中时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课内知识上,所以导致教师只注重课本,甚至单纯地要求学生“背书”,结果学生的语文能力越来越差;再次,我们学生的有效阅读太少,知识面窄,加之初中主要练习记叙文写作,导致升入高中后,他们不会写材料作文,不会举例子;最后,90后的孩子普遍惰性太强,不刻苦,不爱背诵,所以考试中那些非智力因素的题得分不高,令人遗憾。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本学期,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二、具体措施
(一)激发兴趣,建立全新认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只停留在作业和应付考试的层面上,因此一定要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学伊始,我便向他们渗透“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更将这种理念一直贯穿于整学期的教学中,力求将课上得灵活轻松,我设计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课,如“背诵比赛”、“成语高手”等,让他们感觉“语文是一场游戏,语文是一种情趣,语文是一种智慧,语文是一个美丽奇妙的世界”,消除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恐惧和厌倦。
俗话说:“信其师方信其道”。的确,很多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才喜欢某一学科。我凭借年轻、与学生代沟小这一优势,尽量让学生产生对我的好感,尤其通过周记上我与学生的真心交流,学生渐渐把我当成知心姐姐,无论是课内的疑惑,还是课外的困惑,都愿意找我解决。由于他们真正从内心接受了我这个老师,所以即使我在课堂上批评某个学生,他也不会有反感情绪。
(二)培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文言文阅读是学生高中阶段语文学习上的一大难关,初中时只是背诵书下注释,根本不理解,不明白。于是经过总结后,我得出了这样的的结论:文言教学必须在翻译上下功夫,否则学生的基础不会很扎实。因此,我的教学思路是:每文必译。或预习时翻译,或课堂上翻译,或课后翻译,总之是一定要把翻译落实。学生能够翻译文言,那其它的知识就比较容易解决了。我特别注重举一反三,每次遇到讲过的文言实词、虚词,或是文言句式等,我都会再次提问以加深学生印象,由于我的反复强调,学生们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潜意识,令我欣慰。
(三)注重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我们的学生喜欢看课外读物,但有意义的太少,很多读物不但不能对写作起到促进作用,反而影响学习,比如那些玄幻小说、言情故事、八卦杂志……针对这一情况,我强烈向学生推荐《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读物,它们不仅能放松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更能积累学生们的写作素材。
另外,我坚持“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每节课一名学生上台,按学号轮流,演讲内容非常广泛,可以是成语故事,可以是寓言,还有感动中国等人物事迹……这样开展科学活泼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自主搜集学习资料,积累了语文知识,更感悟语文的魅力。
(四)强化诵读,积淀文章感悟。
语文教学要抓言语,言语训练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要使学生对言语的运用得心应手,只有对言语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形成积淀,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诵读便是完成言语强人的必由之路。在课堂上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引导他们“准确地读”“流畅地读”“有表情的读”,对有些段落要求熟读成诵,克服了课堂上重“讲”,轻“读”的现象,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我更是在本学期学校大力开展晨读活动的有利形势下,亲自指导监督学生的晨读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五)严抓背诵,强调考试得分。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品,特别是教材要求背诵的文章。基于此,我一直严格要求学生背诵那些必背书目,要求他们必须到我这里过关。这些文章的背诵,有助于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能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对他们自己的作文写作也大有裨益。
针对现今高考有默写的考题,我在学生背完课文后,我还组织他们全篇默写,加深印象,记住字词,并且逐字逐人批阅。虽然工作量加大了,但我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易错之处,给予学生指导。
三、获得成绩
经过我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我所负责教学的两个班在各次考试中均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第一次阶段考试:高一(3)班第二名,高一(15)班第三名;
期中考试:高一(3)班第四名,高一(15)班第五名;
第二次阶段考试:高一(3)班第二名,高一(15)班第一名。
另外,在本学期举办的国家级语文竞赛中,经过我的指导与学生的努力,我班李天悦、穆子扬两名同学进入决赛,成绩喜人。
四、存在问题
本学期所存在的问题是:作文训练太少,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不大;课外时间被大量挤占,学生的阅读空间越来越小,语文学习时间在后半期基本被剥夺;学生的优劣分别开始拉大,语文学科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逐渐显露……
总之,在上学期的高一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和我们组的新老教师一起,按照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使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与提高,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会总结出更新更好的教学路子来。在以后的教学里,我会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后之余积极充电,争取更大的进步。
高一教学的心得7
高一的政治素养的积累是很浅薄的,初中的政治课对基础知识不作要求,政治学科的知识储备,运用政治学科知识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政治学科的思维,学习政治学科的方法等等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都是无从谈起。面对高中政治学科知识陡然以艰深难懂而又对学习者素质有较高要求的现实出现在面前时,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于是上高中后,学生既不重视,也不喜欢,甚至害怕这门课。政治课教学处于艰难境地,也是高一政治教学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二、“不动”“被动”的学习情态,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 政治课学习抑或是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学习主体生命的律动。政治课堂上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在组织学习,趴着的,说闲话的,看课外书的,做其他作业的、漫不经心的,生命在这里断档,虽然在老师用肢体、眼神或语言提醒制止下,表面终止了这些现象,谁又能说其思想是否转到学习上来了呢?缺乏热情,没有主动,思维游离于学习之外的学习是没有也不可能有效果的,尽管造成这种状况有诸多原因。
第三.学科地位低下与学生“三懒”的学习行为结出的“毒瘤”。目前,抓升学率仍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特别是重点高中。政治学科在人们眼里是名副其实的盲肠学科。致使出现了“学校忽视,家长轻视,学生无视”的现状。而我们知道政治课学习,需要积极动脑,勤于动手,善于关注生活。可我们的学生对一些死记硬背、浅显的知识点,清澈见底的问题,还愿意学习、思考,知识深一点,问题拐一点弯就“知难而退”,其为“脑懒”;学习中学生不愿记笔记,不愿做用文字表达的文字题,只愿做写字母的选择题,其为“手懒”;我们的学生似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数理化”,对生活中的发生的事不闻不问,只在乎分数高低。在他们眼里分数就是一切,其他一无是处,其为“心懒”。学生这种浅尝辄止、不求甚解,长于看而短于写,乐于浅想而苦于文字表达以及片面追求分数、无心天下事的“三懒”的学习状态,严重制约政治学科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政治课教学中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其次,从在教学中占据主导作用的参与者——教师来看。
高一教学的心得8
本学年我担任高一(4)班与(7)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有: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三角函数等内容。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合理使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
对教材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灵活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二、在课前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课前做不做预习,学习的效果和课堂的气氛都不一样。为了抓好这一环节,我常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做好以下几点,促使他们去看书,去动脑,逐步培养他们的预习能力。
(1)、本小节主要讲了哪些基本概念,有哪些注意点?
(2)、本小节还有哪些定理、性质及公式,它们是如何得到的,你看过之后能否复述一遍?
(3)、对照课本上的例题,你能否回答课本中的练习。
(4)、通过预习,你有哪些疑问,把它写在“数学摘抄本”上,而且从来没有要求学生应该记什么不应该记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评价什么有用,什么没用(对于个体而言)少数学生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些要求刚开始实施时,还有一定困难,有些学生还不够自觉,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绝大多数学生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渠道。作为数学教师改变以往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显得至关重要,而应采用组织引导,设置问题和问题情境,控制以及解答疑问的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我也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发掘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尽量做到基础分流,弹性管理。在教学中我采用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的方法,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稳步地前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问题我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让他们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在讨论中提高能力。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尽量让学生质疑问题,尽量让学生标新立异。
四、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习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后作业和反馈练习、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习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节、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把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以上就是我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思索与总合理化进行教学定位,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识体系,明确高考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把握好复习方向和明确重难点,为学生进入高二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努力工作,争取在多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不断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高一教学的心得9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学校教育要成为“活的教育”,成为真正培养人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教育。所以,面对新课改、面对新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当务之急。如果还是一味地认为学习历史就是为了考试,那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今,历史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考试的层次上,更多地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分析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某些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再是培养只会考试的“书呆子”了。
2、更新备课方式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历史新教材的特点,我们在备课时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素材进行备课,这些素材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参和辅导资料了,更多的是利用网络资源,因为网络上的素材非常丰富。同时,教师的备课还可以备一些学生的活动,某些课中,可以调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来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高一历史集备组曾用过如下方法进行备课,(一)课前调查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二)利用互联网络,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三)改变以往手抄式备课为电子备课,这样不但提高了备课效率,也提高了备课质量。(四)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如:教学目标该如何制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本课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是什么,如何排除;本课怎样导入效果较好,一开始就能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该怎样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课后检测应怎样编写,编写哪些类型的题;在本课中,该给学生制定怎样的活动方案,等等。通过集体备课,得出本节课的施教框架,然后教师再根据个人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二次备课。这样,备出来的一节课,既充分实现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活”字。
3、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极为重视,明确提出要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填鸭式”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当今的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和在课堂教学中假设活动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也是我们目前使用过的两种较好的方法。
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集图像和声音于一体,模拟展示当时的历史情景。这样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由感而发,认识历史、感受历史和分析历史,从而记住历史。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使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②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活动情境
常用的课堂活动形式,如:分组讨论、分组辩论、小组搜集资料竞赛、课堂表演及其它课堂活动形式。有时,还可以把几种活动形式结合起来使用,那样效果更佳。例如:在教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一的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就设计了一个活动内容。一场对是采用郡县制还是分封制的朝议的模拟表演。通过活动,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并作出分析、判断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加强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对历史课枯燥无味的看法,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4、更新教学评价机制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正在更新教学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我们更加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学业成绩,更多的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评价方法上,既注重量的评价,又注重质的评价。通过全方位、深层次地评价,使得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从而使得新教材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高一教学的心得10
而对于生物的学习总是力不从心,总觉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使得的生物教学显得特别的被动。
关 键 词 生物 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体会
本学期我主要从事高一生物教学工作,使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由于教育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初中几乎就没有学过这一门课程,在教学中总有一种被动的感觉,使得教学经常陷入困境。
一.初中与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问题
1.1初中生物教学透视
初中生物知识并不深奥,往往有许多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入不了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基础普遍较差: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引领下,大部分地区依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淡化生物教学,只在初一、初二阶段开设生物课,而初三不开设生物,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出现“断层”现象。
(2)学习兴趣不够浓:生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中考不是考试科目,因此,该学科也就被理所当然的认为是辅课,加之高考所占分值也不高,所以学生对其兴趣并不大,短时间内很难扭转这种不良的心态。
(3)错误的学习观点:初中生物绝大多数是通过理论和现象来阐述生命现象和本质的,这样,就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完全寄希望于背诵,而缺乏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思考。当然,也就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
1.2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分析
进入课程改革以来,教材中增加了若干实验,其中也保留了以前的一些经典实验,但同时也增加了一些要求较高的探究类实验,体现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的目标导向。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生物因初中不是中考科目,与高考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进而导致了一系列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考试制度与教学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高一学生对生物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几乎没有一点基础知识。导致高中生物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学习。
2.学习兴趣不够: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既是中考又是高考科目,学生对此很重视,而对生物学习兴趣不大,再加上师资的限制,大多数学校无法开足课时,实验教学无法实施。而这种现状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很难改变。
3.学习习惯及方法欠佳:到了高中阶段,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加,大部分学生无法做到课前预习,上课也没有做笔记的习惯,课堂练习不积极,课后也不能很好地复习,不懂又不善于问。学习中仍然沿用机械、死板的记忆方法,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
1.3.初高中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标导向方面
初中与高中在目标导向上有所侧重。初中生物侧重于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生物观念:如“生物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 。但对于具体的要求较低,对知识体系的了解相对薄弱 。主要针对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注重设疑能力的提高,提倡体验过程,而不强调结果,有的甚至没有具体的结果;而高中对知识体系的掌握要求较高,在达到一定的能力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面对高考选拔性的考试,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衔接,将各个重要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网。同时对知识的应用及做题也有相当的要求。
2.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的差异:(1)一部分高中教师没有教过初中,甚至没有听过初中课,对初中教学知之甚少。导致学生对教法的不适应,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2)课改的实施过程使初高中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形成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对高中知识的接受。(3)初中生物教材每课时安排内容较少,教学进度一般较慢;而高中生物每课时内容较多,进度快,学生对不懂的知识,不能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课堂上又没有太多的时间解释和反复强调,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
二.生物必修一教学的一点体会
苏教版必修一生物教材,主要是围绕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展开的,看似简单,但贯穿于整个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对其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后面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1.明明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但考试一考就出错。比如能源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很多,有糖类,脂类,蛋白质等,但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主要储能物质是脂肪,直接能源物质是ATP,当然还有动植物体内各自特有的糖,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指出的。再比如酶的概念,明明讲的是有机物,可总有些同学认为是蛋白质,而忽略了RNA这种酶。
2.考试中但凡牵扯到化学方程式方面的计算,学生大都晕头转向。比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以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由于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整个过程,而对问题缺乏理解和分析能力,在答题中经常张冠李戴或者以空白作答。
3.面对数学曲线所表示的生物过程,学生都表示看不懂。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将各种曲线在处理习题的过程中都进行了讲解。比如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曲线,由于学生未能搞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无法从曲线上看出两种生理过程的变化。
4.对于探究性实验题,相当的同学由于恐惧而多选择放弃。比如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问其呼吸过程和方程式都知道,说起实验原理和方法也能理解,可就是由于恐惧,而对于此类题缺乏了主动性。
5.忽略知识间的递进关系,缺乏创新和拓展,忽视对学生原有生物知识的纠偏、更新和整理,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总之,高一生物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新起点,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必须让学生明白,能力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夯实基础是才是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不论是谁都不可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只有循序渐进,在掌握基础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学好这一门课程。
高一教学的心得11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今天学习历史,不仅为了了解过去,更多的是为了现在和未来,为了减少在现实生活中走弯路,为了更好地预测未来。而如火如荼进行的高中的新课程改革也恰恰赋予了历史这门学科新的生命力。作为一名高一历史教师,在我半年的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钻研教育方法,以及与同学生的亲密接触中,逐渐的了解到相关知识。下面,我就高一历史教学谈几点粗浅认识:
下面,我就高一历史教学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研究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1、充分利用教材,以党史为线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宏观掌握、理清线索,构建教材的总体框架。划分历史分期,在每个阶段弄清重大历史事件,讲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拓展。我们常说,老师和学一是一捅水和一滴水的关系。为了使学生学到一点知识,老师必须把与此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比较,知其来龙去脉。
二、研究教法,做到得心应手。
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教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多用讲解法,讲清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及其地位,对于每章每节,讲清前后联系,每章一总结,一复习。
2、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尽可能地再现当年的历史画面。
3、表格式教学法。历史教学中,重大历史事件的比较,可以用此方法,一目了然。如《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1942年与1957年整风运动的比较等。
三、研究学生,做到知彼知己。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男同学喜欢学习历史,认为这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将来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女同学不喜欢学习历史,认为过于古板,缺乏人情味,在高一历史多次考试中,不及格的同学中,2/3是女生,而在高二文理分科时,这些不及格的女生大多学习文科。所以,我就要求他们熟记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再慢慢认真体会、领悟。因为女生的心细,而历史又多要求记忆。
2、每月考一次,征求学生意见一次,了解学生的心声。
3、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消除“木桶效应”。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让所有差生都变成优秀生,是不现实的,但让他们都有提高,总是可能的。经过努力,差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提高。
四、加大管理力度,从严要求学生,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1、加强课堂管理。
2、按时收交作业。
3、月考结束后,督促退步者找出差距,寻找原因。
4、重视每次考试,考前认真地复习。
5、设立会考倒计时牌,警示学生。
6、各班建立历史学习互帮互助小组,由每次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每次考试过后,重新总结一次。
高一教学的心得12
高一语文备课组已连续多次被评为“示范性集体备课组”,这在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离不开校领导及年级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其次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辛勤工作,这是高一语文组全体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各位老师集思广益、集体智慧的结晶。各位老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带着为学校负责、为家长负责、更为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备课,组织教学,所以我们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大学里我们虽然学习了专业知识,具备了应有的专业素养,但关于教学设计、教师自身的发展、学生的实际情况等都了解的不够。在面对实际的教学活动时,我们更多的是缺乏经验,有时候忽略了学生的程度和接受能力,还有就是教学设计的针对性也不是很强,所以教起课来很吃力。通过这几次备课活动,我们听了有经验老师的讲解与讨论,并向他们请教了一些教学上的难题,从而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及时改进了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争取再接再励,把教学效果提高上去。
备课活动确实让我们长了很多见识,在下面备课时,我们是尽量把要讲的知识点教给学生们。但是在各位老师集体备课一块讨论时,却发觉自己做的还不够。比如(氓)中“体无咎言”的“言”字在文中到底作何解释,是做实词还是虚词讲。如果不是老师提出来,可真要把它忽略了。或许有人认为这太简单了,没必要拿出来讨论,这是不对的。工作在第一线的老师在授课时,正因为有这种严谨、细致、咬文嚼字的态度与精神,我们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改进教学。集体备课就是让各位老师就教材理解和如何组织教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大家就都有收获,同时讨论的过程也是老师们思想碰撞交流的过程。做学问不能闭门造车,要懂得交流看法与心得,这样才能共同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在讨论(采薇)时,李杰明老师就边塞诗的主题内容做了七个方面的总结,可谓是鞭辟入里;刘国东老师就(采薇)最后一段是不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让老师们展开讨论,老师们也都说出了自己的见解,非常独到。(离骚)老师们都觉得不好讲,听了张继华老师对离骚的讲解思路和策略,我们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思路就打开了。再如第一单元都是写景状物散文,老师们把以前的教材和现在的做了一下比较,一致认为新课改下我们的教材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多读多体味,提炼出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让学生们体味文章的审美特征,让学生自己参考名家手法进行创作。
备课时,就作文和单元测试题问题,老师们也作了一致的规范性要求。单元测试题的模式要向高考试题模式靠拢,作文的评分细则也仿照高考评分细则,从而让学生们能进行规范练习。这段时间确是学了很多东西,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备课活动也让我们收获很多。以前不明白的,现在在有经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的更透彻了。自己备课时忽略的知识点,在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点拨下更加明确了,这样在给学生讲解时就不会遗漏知识点,做到了有的放矢。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时,不仅要做到授业解惑,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境界,拓宽思路及眼界。备课时不管是对字词的深挖掘,还是对文本的反复赏析与品味,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都体现了语文的性质。弄懂字词的含义,让学生们掌握好终身学习的工具,以便在以后学习中更好的进行阅读;而对文本的解读,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审美意境的把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则侧重于对学生们人文内涵的培养。一名好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集体备课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过程,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促进作用。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集思广益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安排的更合理,让课堂更充实,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内容。
在这里衷心的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的点拨与帮助,我们将终生受益。
高一教学的心得13
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想作到更好,就得对过去的工作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遗。以下是我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注意高一年段与初中的衔接过渡
高一新学期伊始,及时给学生弥补初中的缺漏知识,利用一月左右的时间从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尽快使学生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具体做法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坚持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根据高考要求,从高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课后还加强了与学生接触,尽快和学生熟悉起来。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只有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我的具体做法是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各种方法掌握英语基本知识的能力,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另外,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学生课外大量的独立的阅读,于是高一我们就要求学生人人尽量买本英汉词典作为工具书,让他们勤查字典。
三、千方百计地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孔子在《论语》中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何等地重要,我的做法是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时有目的讲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识和趣事。结合学生不同的个人爱好如篮球、足球、音乐、电脑、时装寻找切入点,让他们的这些爱好与英语挂钩,一步一步地培养和激发他们的英语兴趣,一步步的把他们引入英语王国。
四、恢复自信,培养意志。
多次的挫折和失败,害怕老师的批评是焦虑感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排除这种焦虑心理。我对学生付出了极大的耐心、宽容心和同情心,帮助他们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找到改进方法,取得进步,逐步恢复自信,同时也严格要求他们;帮他们制订阶段性目标,每天规定学习任务,并及时检查,以防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发出,还让他们互相监督,逐步培养,磨练意志。
一般来说,学生都很重视老师对他们的态度。“亲其师而信其道”作为英语教师就得有强大的亲和力,因此我时刻提醒自己要通过学习来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同时要求自己公开公正地处理学生问题,热爱每位学生。
通过以上措施,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也增强了信心,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进行Discussing这一块时,学生还不太乐意开口,且对于学习特困生的成绩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一教学的心得14
历史课程的专题式教学确实是我们感觉到新课改小新教材的难度,如何降低这种难度,体会如下:
第一,每一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比较大,原有的历史教学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强,新课程则打破了原有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虽然其体系上表现比较贯通,立体感比较强,但接受能力可能要降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整合、构建某历史阶段的框架体系。
第二,新教材内容更简练,材料更丰富,能力培养更明显、更具体,如何通过高中的历史教学,增强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评价等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历史知识和较深的理论素质。首先,打铁先需自身硬。我们也要首先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模式。我们教师只有练好了自己的内功,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如,满足学生的需要。其次,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凸出一个核心,围绕这一核心主题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以增强专题教学的有效性。其三,不能割裂各专题之间的联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打通中外历史的关节,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的点---线――面。同时,教师还要把历史知识和现实中的社会热点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课堂的教学引发现实的思考,促成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其四,引领学生对相关历史进行规律性的总结,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去探究他们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
高一教学的心得15
一、让学生体会语文是什么
要问语文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当今语文界各说各有理。我教高中语文12年,我也难有一个理性的定义。我姑且借用吴春来老师的一句话语文是“是清风明月的诗意人生,它是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它是诗人出塞的豪情,它是剑客跃马的痴狂,它是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它是仰天出门的洒脱身影,它是精神的图腾,它是生命的绝唱”。
为了上好第一节语文课,我提前准备了去年学生写的文章《高三语文最难忘的二三事》,陈建远同学在文中写道“笑是我们语文课堂的真实写照,语文需要笑,生活需要笑,“笑学语文”永难忘。”为了上好第一节语文课,我准备了我写好的文章《做一名幸福的语文教师》“静的夜晚,温馨的灯光下,嗅着手中书籍散发出的淡淡的油墨香,心底,溢满了无言的感动和莫名的幸福……”。
二、让学生感受课堂的精彩
我在《语文本当精彩纷呈,课堂理应百家争鸣》中说“语文本当精彩纷呈,精彩纷呈来自教师自身的魅力,来自教学内容的至善至美,也来自教学形式和手段的丰富多彩。语文课堂应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殿堂,语文应当是个性、创新、自由、民主的地方。”高一语文第一课我将告诉学生几句话:1、自信人生两百年,从大声说话开始。2、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3、人生不要轻易说不。4、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5、人生即使跑不赢别人,但一定要跑赢自己。当然这些观点我会再后面的教学中逐步完善,使之形成稳固的语文课堂文化。高一语文第一课我将用要素组合方式为主,哲学方式为辅的课型来组织,让学生在动静转化中化解听课疲劳,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扩展。高一语文第一课我让学生感受全新的课堂,活跃的气氛,激情的体验,独特的观点。
三、让学生觉得今天有收获
读高中的目的很明确,三年后考上心中理想的大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天收获一点,三年收获许多,学生自然会问今天的语文课我有什么收获?为师者应当思考今天的语文课,我给学生什么收获。我想高一第一节课文课,至少应该让学生有如下收获:一是感受到语文的无限魅力,感觉课堂的精彩纷呈,因为这一节课,我爱上语文学科,我期待下一节课文课。二是语文老师是我敬佩的,语文老师有激情、幽默、前卫,我喜欢这样的老师,我相信语文老师有实力带领我们走向高考,收获成功。高一语文第一课,我没有给学生准备具体的知识考点,也没有空洞的道理,没有繁多的要求,我将给学生展示真正的语文,展现真实的自我,体验高中的快乐。我想高一语文第一课的效果如何,可以从下课时学生的反映得知。一辈子准备一节课,我将无怨无悔。
让语文快乐,让课堂精彩,让学生收获,是我的追求,袁枚说过“苔花如米小,也学也学牡丹开”,我始终以我的胆气,无畏的精神在向更高更强迈进,愿我的学生们幸福快乐、学有所成。
高一教学心得
高一教学心得1
通过上一学年的数学教学工作,高一必修一和必修三的内容即将结束,“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的思想不断在我和学生中深入,给我带来了自由教法和学法,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难题,下面我们教学上谈一下自己的教学心得。
一、搞好初高中数学教材分析和教学的衔接
特别是我们私立的高中,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搞好这一环节是非常必要的。在高一新教材中,有许多的内容都是以初中的教材为基础的。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初中的教材,进行升华和提高。逐步向抽象性较高较难的问题过渡。同时,高一要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由于新高一学生缺乏严格的论证能力,所以证明函数单调性时可进行系列训练,开始时可搞模仿性的证明。要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法,降低教材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二、注意关爱学生,重视情感
高一学生从初中升上高中,进入一个新环境,遇到的全是新事物,注意力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或困扰,而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转折点是高一,并且高中数学学习课时紧、容量大、进度快,他们在学习基本上变成了被动的听课、练习、记忆、考试等单调的过程,数学学习也不在是有意义的事情。从而导致他们对高中数学学习的不安情绪,遇到问题也不敢问,以至于考试成绩下降,对抽象难懂的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需要我们注意关爱学生,重视情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对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让学生从数学教学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知识的乐趣,错误应当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才会得到尊重和保护,学习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提高。
三、分层次教学
学生的基础不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待,把“学生比作卫星,老师的教学要把每个学生送到恰当的轨道上去”。
高一教学心得2
一、教学内容概要:WTO的性质、基本原则和加入WTO对中国的意义;我国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原则。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WTO的作用、基本原则;理解我国加入WTO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了解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基本国策、基本原则
(二)能力目标:能认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引进来”与“走出去”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就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培养忧患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坚定自主创新的信念。
三、重点、难点
(一)重点
1.WTO的作用及入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二)难点
1.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有利条件
2.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3.引进外资与壮大内资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反思
本堂课环节完整,师生互动充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氛围良好。
这一堂课的内容看似不多,但涉及到的现实内容很丰富,案例分析也有一定的深度。因而,在时间比较紧迫的情况下,我将难点做了简要的处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有利条件”这一难点结合教学重点“走出去”策略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探讨“走出去”的积极意义时,向他们介绍我国企业“走出去”所具备的条件(入世后开放的国际市场、我国经济的雄厚实力、拥有一批优势企业等)“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难点只做了简要的分析,而对“引进外资与壮大内资的关系”也是结合基本国策讲解的,没有专门展开。
此课亮点在于重点讲得比较细,结合中国加入WTO十年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用了一些数据和说明了一些情况),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重要问题。根据教学逻辑,紧接着探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相关举措”,主要讲解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这一基本国策的必要性,以及二者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由于时间关系,“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只做了简要的介绍,“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让学生结合课文自主把握。
本堂课仍然存在时间分配不合理问题。前面关于世界经济组织、WTO的作用、非歧视原则的介绍花了过多的时间,并且关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内容也没有补充,第二节课做题才添加讲解。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和课外知识的取舍能力有待提高。以后尽量精讲,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材料,将课堂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分享教学成果。
高一教学心得3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对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对于我们英语教师来说,在英语教学中遇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使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要想真正做到双领、四清、高效课堂,必须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对于怎么增强英语课堂效果,笔者有如下建议:
1、关注学困生
教师在授课时,要及时复习上节课或上个单元的知识,给基础薄弱的学生一次复习的机会。复习过程中,巧设课堂提问,让好学生更自信;让中等学生感到能学会;让学困生感到努力学习,还有希望。这也是分层次教学的一部分,对每个学生的要求标准可以不同。但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接受,都能跟上课堂节奏。每当课堂讨论或练习时,应特别关注学困生,及时给予指导,使他们每节课都有点收获。
2、利用课堂口语,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英语,要始终坚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利用课堂口语,既营造出英语氛围,也能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课上,尽量用英语去锻炼学生的思维,甚至不惜辅助以手势及英汉结合。虽然有的学生还免不了中式英语,还是要鼓励、鼓励、再鼓励!让学生带着老师的激励的语言,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轻松的、愉快的感知英语的魅力,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3、加强师生互动,进行课上操练
在新教材的指导下,英语课堂不能满堂灌,要多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例如,教授单词时,重点单词和句型应多操练,举出各种典型例句,和生活性强的例句,让学生充分参与。在反复操练中,兼顾那些学困生,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有效地增强了课堂凝聚力。
4、增加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
课前预习,对于上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是打造英语高校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布置可课下作业时,最好分成学习小组,利用早、晚阅读时间,小组长可以起到督促和检查的作用。当然,课上导入和复习也是检查的重要一环。学生回答问题时,多鼓励,少批评,给学生留点自尊,也就给他们留下了学习的勇气。
总之,只有全班学生融入到英语学习大课堂中,才算是真正的英语高校课堂。让所有的英语老师为英语高校课堂而努力吧!
高一教学心得4
今年我担任了高一年级的两个班的英语教学,非常努力地在教学。在不断地摸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中,我体会到了快乐和成就感。我还不断地学习别人的成功的方法,为自己所用。在不懈地努力当中,我也体会到了辛苦,要把基础不好的学生和讨厌英语的学生抓上去,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真的好累啊。可是我既然选择了老师这个辛苦的职业,就要把它干好。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
1.今年的学生早上特别不爱读书,早读声音很小,虽然反复强调大声读书的好处,仍然效果不好。原因有很多,除了原来就没养成大声诵读的习惯外,就是不会读。学生的音标很差,没有几个人是完全掌握音标的。不会音标就不会读单词和课文,他们就靠写和看来学英语,那自然是一种低效率的学习方法。因此我认为必须把音标抓上去。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独立自信的把新单词拼读出来。这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任务,不是几节课就能解决的。这学期我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我准备下学期利用早读,一个学生一个学生过,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拼读单词。
2.学生的句子基础也很不好,容易忽视谓语动词的时态,人称和数的变化,容易写出没有任何限制的名词原型。不会灵活运用所学句型,容易出现汉味儿很重的句子。还容易缺少谓语动词。出现这些错误是很正常的,因为中国学生的英文环境很不够,加上学科众多,学习任务繁重,阅读英文的时间几乎没有。地道流畅的英文语感就很难培养起来。初中英语主要是死记硬背,学生并不理解句子中的细节。
所以我加大了句子的教授。平时我让学生多读课文,多背范文。并加强了句子的翻译和造句。尤其是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不仅多次进行翻译练习,还要学生自己想一个句子。我对学生的造句练习做的还很不够,总觉得浪费时间,其实学习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就是要学会,如果光图快,学生就学不扎实,就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这就是我在教学中领悟的,主要是对下一步的提醒。希望下学期的我能够做的更细,做的更好。
高一教学心得5
高一语文备课组已连续多次被评为“示范性集体备课组”,这在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离不开校领导及年级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其次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辛勤工作,这是高一语文组全体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各位老师集思广益、集体智慧的结晶。各位老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带着为学校负责、为家长负责、更为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备课,组织教学,所以我们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大学里我们虽然学习了专业知识,具备了应有的专业素养,但关于教学设计、教师自身的发展、学生的实际情况等都了解的不够。在面对实际的教学活动时,我们更多的是缺乏经验,有时候忽略了学生的程度和接受能力,还有就是教学设计的针对性也不是很强,所以教起课来很吃力。通过这几次备课活动,我们听了有经验老师的讲解与讨论,并向他们请教了一些教学上的难题,从而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及时改进了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争取再接再励,把教学效果提高上去。
备课活动确实让我们长了很多见识,在下面备课时,我们是尽量把要讲的知识点教给学生们。但是在各位老师集体备课一块讨论时,却发觉自己做的还不够。比如(氓)中“体无咎言”的“言”字在文中到底作何解释,是做实词还是虚词讲。如果不是老师提出来,可真要把它忽略了。或许有人认为这太简单了,没必要拿出来讨论,这是不对的。工作在第一线的老师在授课时,正因为有这种严谨、细致、咬文嚼字的态度与精神,我们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改进教学。集体备课就是让各位老师就教材理解和如何组织教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大家就都有收获,同时讨论的过程也是老师们思想碰撞交流的过程。做学问不能闭门造车,要懂得交流看法与心得,这样才能共同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在讨论(采薇)时,李杰明老师就边塞诗的主题内容做了七个方面的总结,可谓是鞭辟入里;刘国东老师就(采薇)最后一段是不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让老师们展开讨论,老师们也都说出了自己的见解,非常独到。(离骚)老师们都觉得不好讲,听了张继华老师对离骚的讲解思路和策略,我们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思路就打开了。再如第一单元都是写景状物散文,老师们把以前的教材和现在的做了一下比较,一致认为新课改下我们的教材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多读多体味,提炼出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让学生们体味文章的审美特征,让学生自己参考名家手法进行创作。
备课时,就作文和单元测试题问题,老师们也作了一致的规范性要求。单元测试题的模式要向高考试题模式靠拢,作文的评分细则也仿照高考评分细则,从而让学生们能进行规范练习。这段时间确是学了很多东西,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备课活动也让我们收获很多。以前不明白的,现在在有经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的更透彻了。自己备课时忽略的知识点,在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点拨下更加明确了,这样在给学生讲解时就不会遗漏知识点,做到了有的放矢。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时,不仅要做到授业解惑,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境界,拓宽思路及眼界。备课时不管是对字词的深挖掘,还是对文本的反复赏析与品味,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都体现了语文的性质。弄懂字词的含义,让学生们掌握好终身学习的工具,以便在以后学习中更好的进行阅读;而对文本的解读,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审美意境的把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则侧重于对学生们人文内涵的培养。一名好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集体备课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过程,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促进作用。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集思广益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安排的更合理,让课堂更充实,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内容。
在这里衷心的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的点拨与帮助,我们将终生受益。
高一教学心得6
1、课前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地解读课程标准,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除了课程标准外,教材作为教学的参考,也非常重要。教材不仅限于课本,还包括各种其它的教学资源。所以,我们在平时备课时,大量翻阅各类教辅材料,上网查询与教学有用的各种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认真落实教材系统中的阅读、读图思考、活动、案例分析、问题研究,是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和关键。
新课程尤其重视“过程和方法”的价值取向,要求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新课中的这些环节,能让学生在自己动手、试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困惑与反思:
1、作为教师,我们始终对新课改的评价体系顾虑重重,始终在考虑高考与各种质量检测,这一点是我们转变教学观念的关键。
2、新教材、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多的不配套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教材与课程标准、教材与辅导材料不配套,尤其是我们用的第二教材,难度过大,不适合高一的学生,还有诸多实践活动缺乏设备(如地球仪)等。
3、教师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对于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应如何把握?还有教材中众多的探索、阅读、案例研究等内容,对于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我们大多数老师也心中没底。此外,部分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内容也不符合教学实际或学生的实际,活动时间长,效果不明显,很难在课堂上实施,有些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内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
应对措施:
1、新课改背景下的老师必须要加强学习,加强教学研究,只有这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等。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2、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学习具体情况出发。布置作业时,要求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认真构建知识框架,学生举一反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地图的分析,学会读图名、图例,了解题目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课后及时辅导,让他们更直接更具体的接受知识。
3、课堂教学中可适当采取多种方式,根据教学所需,发挥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力,把课本中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地图,可以将书中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把原来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吸引力。
以上是我在这段时间的新课程教学中一些粗浅的认识,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高一教学心得7
当前高一数学教学方面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上没有摆脱初中阶段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由此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做法。
作为一名数学,在高一年级的一年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钻研教学方法,以及与广大同学的接触交流,了解到许多学生甚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项体会。
第一、高一年级的学习阶段标志着学生学习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学习的方法上,学习的认识上,学习的深度上与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完全不同,但是从学生的角度讲,普遍学习兴趣不高。学生自认为初中数学成绩不错,没有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也可以轻松地完成数学课程学习,上课也好,作业也好,时常不认真对待,马虎应付,主动性差。真实的情况是,高中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把初中知识再加热,而是从一个更新的角度的学习,把仅仅停留在模仿阶段的学生的知识,从理解联系的角度更新诠释,进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使学生脱离机械记忆的层面,开始学会在逻辑思考的前提下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
第二、对学生来讲,初中的数学学习的机械记忆方法,存在着学习的惯性,依然影响了学生的。到了高一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仍然停留在单纯的机械记忆的层次上,难以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很多学生对我讲,平时花费了相当多的背,记数学知识,可考试成绩还是不见长进。显得很苦恼,学习的兴致一天天被消磨掉了。
因此,我深刻体会到,高中数学教师除了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外,更加重要的责任是逐渐诱导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其自觉或不自觉走到高中数学教学所要求的轨道上来。
通过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
第一、高一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逻辑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为教学目标,为高二时期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外知识加强相关的知识模块教学。
高一教学心得8
本学期,我带高一年级,开始新课程的教学,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我在暑假期间参加了西安市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培训,从思想观念和认识上首先走进新课程。新教材融进了近、现代数学内容,精简整合了传统高中数学内容,变传统的“章节教学”模式为“模块教学”,与以往教材相比,教学内容增多,教材明显变厚,但教材内容的难度有所降低,高中新课程的课时数减少,但高考选拔人才的水准不可能降低。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课程相比,其教学容量和教学难度大为提高。如何研究新教材,按照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方法,以使学生适应新教材,顺利完成初高中数学衔接学习,培养学生自学、探索和创新能力,体现《标准》的原则和精神,已十分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通过一年的教学体会,我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认真研究新教材,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思想
新教材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教材特别注重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展示。概念更加通俗易懂,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准备数学工具,教材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摆在显著的地位,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材内容安排采用螺旋编写体系,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吻合,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所以,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了每章前面的章前语,插图等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做好各方面的铺垫。
二、研究教法,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我认为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在课堂教学中,我都努力从日常生活的实际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到知识。在教学中,我还特别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把学生领到这一领域,我认为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收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和老师发上共鸣,对于教学课堂而言,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
三、搞好知识衔接,加强知识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教材的理念是:课堂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学生通过发现、探究性的数学活动,提高了兴趣,调动了潜能,经受了锻炼,培养了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印象深刻、不易忘怀的数学结果。在新理念下,教材是“学材”,是在教师指导下必不可少的进行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主要材料,根据这一理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都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情况及时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来,力求使这些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法上,力求体现学生是主体,是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主角,而不是被教师牵着走的学习机器。教师是主导,其作用在于组织、引导、指导、评价,这与过去在教学中搞满堂灌式的个人表演大相径庭。
数学课程改革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过程,我们数学教师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加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对象意识、情景意识、目的意识及评判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素质修养,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恰当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既然我们已经开始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探索,我们就应该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会获得数学教育的成功。
高一教学心得9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学校教育要成为“活的教育”,成为真正培养人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教育。所以,面对新课改、面对新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当务之急。如果还是一味地认为学习历史就是为了考试,那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今,历史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考试的层次上,更多地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分析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某些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再是培养只会考试的“书呆子”了。
2、更新备课方式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历史新教材的特点,我们在备课时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素材进行备课,这些素材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参和辅导资料了,更多的是利用网络资源,因为网络上的素材非常丰富。同时,教师的备课还可以备一些学生的活动,某些课中,可以调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来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高一历史集备组曾用过如下方法进行备课,(一)课前调查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二)利用互联网络,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三)改变以往手抄式备课为电子备课,这样不但提高了备课效率,也提高了备课质量。(四)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如:教学目标该如何制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本课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是什么,如何排除;本课怎样导入效果较好,一开始就能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该怎样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课后检测应怎样编写,编写哪些类型的题;在本课中,该给学生制定怎样的活动方案,等等。通过集体备课,得出本节课的施教框架,然后教师再根据个人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二次备课。这样,备出来的一节课,既充分实现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活”字。
3、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极为重视,明确提出要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填鸭式”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当今的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和在课堂教学中假设活动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也是我们目前使用过的两种较好的方法。
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集图像和声音于一体,模拟展示当时的历史情景。这样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由感而发,认识历史、感受历史和分析历史,从而记住历史。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使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②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活动情境
常用的课堂活动形式,如:分组讨论、分组辩论、小组搜集资料竞赛、课堂表演及其它课堂活动形式。有时,还可以把几种活动形式结合起来使用,那样效果更佳。例如:在教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一的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就设计了一个活动内容。一场对是采用郡县制还是分封制的朝议的模拟表演。通过活动,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并作出分析、判断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加强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对历史课枯燥无味的看法,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4、更新教学评价机制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正在更新教学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我们更加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学业成绩,更多的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评价方法上,既注重量的评价,又注重质的评价。通过全方位、深层次地评价,使得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从而使得新教材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高一教学心得10
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这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作为一位地理教师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功。以下是我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及反思。
一、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学启于思,而思源于疑。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总是教师频频向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意识的启发也很少有学生主动向老师发问。要发挥问题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就要求教师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变传统的“师传-生受”过程为以问题为纽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引导发现过程。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对于知识,他们会有不同的诠释和表达方式。给他们创造一个机会,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抒发对知识的理解,利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利于他们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发掘学生潜能、注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要以材料为依托,以背景(如市情、乡情、校情等)为衬托,努力增强问题的生活性、实用性、探索性、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联想,主动联系生活的实际情况,主动提出问题,并在自学、合作、讨论、辩论的过程中把发现问题的喜悦感、解决问题的挑战性、问题解决的成就感相互融合,成为激发学习兴趣的强大动力。例如在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教学时,首先,向学生提出“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方式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的问题,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通过各种方式去收集资料去解决问题。
二、给学生一个活动,让他们自己去体验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教师应充分利用新教材的活动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给学生较多的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教学时,我们让学生选用身边的工具一边演示地球自转一边解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激发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引导每一个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行动起来,去图书馆、因特网广泛地收集材料,进行唇枪舌剑的激烈辩论,从活动中提出兴趣、获取知识、学会正确地认识地理知识。课外阅读能力、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些活动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整个过程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三、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地理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要求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因此,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的自主的学习就变得格外重要。而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有对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和学习评价提出建议的权利和责任,教师对其合理部分应积极采纳,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开展了“给地理课堂提建议”的活动。学生对这一活动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和兴趣,他们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作业甚至教师的仪表都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和意见,其中有很多是非常有价值的。
四、给学生一个鼓励,让他们自己去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的评价应该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给每一个学生参于评价的机会,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以增强学生发挥自我潜能的决心和勇气。
五、反思
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我们更多关注并加以认真研讨的问题。
反思1:新课程倡导教师是学生的“对话者”“合作者”。在部分学科课堂上,教师为了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观,让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课堂教学固然要对问题进行预设,但问题的设置要有价值,有意义,还要有层次,问题的出现要正合时宜,要难易恰到好处,份量适中,且正好适合答问的某个学生。因此,新课程倡导互动教学方式的背后要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来支撑。问题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课堂的真谛,师生在互动过程中要有思想火花闪现与撞击。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形动,更重要的是脑动,让学生在真正的互动课堂里变得越来越聪明是新课程理念的追求。
反思2:尽管活动对人的发展有决定意义,它也是新课程所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但课堂里光有热闹的活动是不够的。如在一堂课里设计的活动及其形式过多,活动晃动的频率过快,让学生视听的画面过杂(简称“三过”),提出问题后又不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就失去了内容活动化的意义,而且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十分零乱。其实,教师应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活动的质量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有效性关系。切实做好既要内容活动化,又要活动内容化,避免出现“三过”现象。在设计活动时,要坚持适度原则;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要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思考、践行达到明理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总之,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必须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功。
高一教学心得1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省的高中思想政治也已经进入课改,通过新课改培训,深切觉得对我们政治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所以“学习新理念”不断探索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广大政治教师的自觉追求。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政治课的课堂效率,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政治课的乐趣,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真正统一,是我们所有政治教师的理想追求。新课程的改革,不仅为我们的政治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经过一段时间的具体实践。我粗浅的谈谈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放下自己知识权威者的架子,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在引导下能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师生间平等对话交流,让学生自由表达。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巧妙的处理,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通过设疑提问,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思想政治课这个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互动平台上,在愉悦、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接受知识,质疑思维,明辨是非,提高能力,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的统一。
二、要树立新型的教材观,尽量丰富、开发课堂教学资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新型的课程教材观,那么教科书就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但我们不能被“教材”所困。应该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利用和使用教材,进而开发和丰富课程资源。在教授“政府的职能”这一内容时,及时引进《_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我市的政协人大会议信息,并让学生从身边经历的人和事、家乡的变化进行讨论,使课堂教学紧跟时代,贴近学生生活,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三、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使课堂更开放活跃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上,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在教学的方式方法选择上要灵活适用。只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就要大胆选用。使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师生互动等过程中达到学生知识、能力和觉悟的提高的目的。
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要求“教师采用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可见,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一定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这就必然改变以往的教师单向传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团结合作精神。达到整体水平的提高。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在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构建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
高一教学心得12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其内涵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课堂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学目的,教师有效的教与学生有效的学。它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教学活动的基本追求!下面我想就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做一些反思。一、转变教师角色,体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是谁在读书?是我们的学生;是谁在学习?也是我们的学生。这是人人清楚、个个明白的道理。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的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一基本的问题,故而导致了在具体的教学中包办代替、越俎代庖的现象。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组织学生读书、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在于“教书”,更不是突出“讲课”。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影响着其将来的发展方式,学生的发展方式又转过来影响着其今后的生存方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势必影响学生知识的生成与发展。因此,转变教学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突出语文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应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教学方式下进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大多数学生所适应,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一)开展自主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查阅工具书及资料、提前预习课文、精典诗文的朗读与背诵等,让学生逐步学会自己摄取知识,掌握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语文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地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使学习中的每个成员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为完成同一任务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合作学习是积个人智慧为集体成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也可以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体现创造性、开放性地学习及知识的生成性和发展性,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总之,新课程语文学习中要求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让学生感悟语文、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语文学习真正体现实效。
高一教学心得13
心得体会:
1.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地解读课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依据,教材是教学的参考,教材不限于课本,还包括各种其它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改变以往过分依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习惯,在深入钻研课本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教材,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认真落实教材系统中的阅读、读图思考、活动、案例分析、问题研究,是达成课标的核心和关键;
新课程重视“过程和方法”的价值取向,要求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角色,大胆创新和不断探索,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为学生创设一种主动学习的环境,教会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自我建构学习过程,努力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协作者。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求多种方式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探究和实践活动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试验、调查、考察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困惑与反思:
1.作为教师,我们始终对新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顾虑重重,很难不去考虑高考与各种质量检测,这一点是我们转变教学观念的关键。
2.新教材、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多的不配套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教材与课程标准、教材与辅导资料之间不配套、诸多实践活动设备缺乏、学校的某些规章制度与新课程改革之间也存在不协调等等。
3.教师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新概念,对于这些内容教学中应如何把握教学的标高,还有教材中众多的探索、阅读、案例研究等内容,对于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我们大多数教师心中也没有底。此外,部分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内容也不符合教学实际或学生的实际,活动时间长,效果也不明显,很难在课堂上实施,有些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内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太大。
4.学生也是影响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我们发现,高一学生普遍对新课程改革了解不够,学生传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一下子也很难适应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还有,学生学习的功利价值取向、学科惯性等非智力因素,严重影响学生缺乏时间、精力,对地理进行必要和最低限度的学习,始终是影响地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两类要素之间应当做到相辅相成。高中地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较高,是建立在掌握和运用地理规律性知识基础上的。随着地理方法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地理能力的发展才有基础和机会,无知绝对谈不上有能力。而高中地理教材中的能力培养及智力开发的要求,又是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必要条件。在知识仍是高中地理教学重点的同时,应强调和重视知识掌握与智力开发、能力培养的相互渗透。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的知识要求应当体现基础性、先进性和贯彻少而精、学以致用的原则,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自学能力上打基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在于创新,勇于突破传统的习惯势力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好奇心强、善于联想、富于想象、敢于怀疑是创造性思维必备的前提。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无论正文、阅读或选学材料都要自始自终为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提供知识基础和能力要求。例如,可通过角度新颖、思考性强的设疑、质疑,或介绍思维独特、别具一格的地理观点、有待解决或有争议的地理问题,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求的精神;还可专门开辟“小栏目”、“小天地”等,让学生以知情者、参与者身份对现实地理问题作出分析评价、预测和决策,为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新天地,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志趣及研究社会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
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理论联系实际是编写高中地理教材和进行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高中地理课程一向注意这一点。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应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高中阶段应有的教学要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地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运用于实践,深化他们的地理认识过程;同时也有助于开阔地理视野,扩展地理思路,培养地理应用意识,提高应用知识于实际解决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编写教材中密切联系实际,突出学以致用,一是可以联系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天气预报、旅游、商品流通等。二是可以联系生产发展、经济建设的实际,突出地理科学促进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功用。例如,资源评价、对外交易、经济发展规划等。三是可以联系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深化学生对联系实际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例如,调查市场经济状况、研究乡土发展规划、开展乡土建设咨询等。四是可以联系地理学对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民族昌盛的重要作用和古今中外地理学家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取得重大发现及贡献的事例,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热爱地理科学、树立远大志向。五是可以联系与地理科学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例如,人口、能源、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等。加强地理实验操作与实践活动。六是可以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文化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地理学的重要作用,扩展联系实际的内涵。
课文、图象与练习的关系
课文、图象和练习三系统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文系统主要以文字形式传递知识内容,新教材除应保留以往教材科学性强,语言简洁等优点外,应提高可读性、生动性,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具体问题抽象化,力求突出重点、要点,设置难点、疑点,探求关键、特征,从多方面强化这一系统的功能作用。例如,课文系统可以设正文、提示注释、阅读材料、选学内容等部分,其中提示部分可有预习提示、自学预习和课后提示等,注重启发,培养学习能力。图象系统侧重以图示形成传递知识信息,新教材要注意借鉴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和国外优秀地理教材的可取之处,在图象比重、图象内容选择、图象类型、图象组合、图文配合、图象安排等方面有所突破,以充分发挥以图释文,以图引文,以图析文,以图代文的作用。例如,增设组合图,增强其表现力,插图内容的难度也应逐步加大。练习系统是供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的部分,设计上一要容量适当,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二要题型多样化,增加探究性、开放性、应用性题目,给实验以应有的地位;三要主次分明,具有层次差异;四要注意学生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等的培养;五要编排位置灵活,各种练习可穿插于教材结构的各个环节中。
高一教学心得14
自使用新教材以来,我们感触颇多,有喜有忧。由于本届学生在初中使用的并不是这一系列的牛津教材,因此教材体系的不衔接,给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了很多挑战。
首先:词汇方面
一、牛津版教材里词汇相当丰富,因此给学生在学习时带来了很大困难。有些生词他们学过了,有些他们没有学过;同时教材中经常会出现很多词汇表上没有列出的单词。
二、课本中出现的某些词或词组在教参上的讲解应该说相当全面但是有一些高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做法:
1、在预习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先找出不认识的单词。
2、我们根据词的使用频率把生词分成两种:识记和运用。不同的单词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情境中教学,让学生学会去猜测单词的意思。
3、教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了解构词法,提高记单词的效率。
4、在讲解的过程中,我避免面面俱到而忽略了突出基础和重点。注重词的基本含义和惯用法,通过词组、句型、句子来理解、记忆和运用句子。
5、经常、反复默写。一个单元的跨度时间长,给我们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把相应的单词、词组和课文中出现的好的句子掌握。
一个阶段下来,我很高兴地看到学生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词汇,并能够运用到句子里去。
其次:教学内容和板块设计方面
这套教材内容相当丰富,并且在不同的板块之中贯穿始终。由于教学容量大,我们觉得有时很难按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我们觉得有些板块对学生的帮助相当大。比如wordpower部分帮助学生了解词汇的运用并扩充了相当多的词汇;Grammar部分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枯燥的语法;task和project部分让学生掌握运用英语的技巧并进行实际操练。因此在把握教材上,给我们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握好内容的起点和设计好课堂容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
做法:
1、集体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并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应的教案、学案和练习。并适时地运用多媒体。
2、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地多参与活动。如在课前布置相关内容,让学生进行预习,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就某个话题进行讨论;课后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复习与巩固并完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如同步听力、同步阅读等
3、在一单元结束后,进行一单元的测试,从词、词组、句型等方面和在听说读写方面系统地让学生复习。
在这个阶段教学下来,虽然我们觉得备课量比以前大,课堂容量也没以前多,但是相对地学生的活动比以前多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也有一定的积极性。
最后:在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
高中英语教学中做好学法指导十分重要,要指导学生预习、听课、记笔记、完成作业、及时复习总结的方法。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有大的差距。大部分初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差,自学能力较弱,教师说什么才做什么;进入高中后,有些学生还是在用初中时的学习方式,缺乏主动性,因而我们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并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法:
1、培养朗读和交际的习惯。高一新生来自不同学校,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他们的语音、语调有待提高。每天的早读课以及课堂上都要坚持进行朗读训练。把大声朗读和默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熟读向交际过渡,形成良好的读与说的习惯,为说好英语奠定基础。
2、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学会听课和记笔记。上课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只是很被动地坐在那听,不积极思考。既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对于重要的知识点也不会及时记录,或者不经选择地把课上老师提到的所有知识点都记录下来,导致上课效率不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记笔记。并要求学生在课后整理笔记,再次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3、培养良好的复习习惯。上课的效果是否能得到巩固,关键就是课后能否及时去复习。每天得花一定的时间把当天所讲内容结合笔记进行复习,并做一定相关的习题来巩固。在一定的周期要进行整体复习,比如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等等。帮助学生进行阶段练习与巩固,并进行归纳、总结,找出不足。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容易错的单词、题目摘抄下来,经常去看,以免再犯
4、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和工整书写的习惯。以往在批阅学生的书面表达时,常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批阅起来很费劲。所以一开始我们觉得强调规范的书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在平时的作业中要求学生独立、按时完成。
经过一段时间下来,我们觉得大部分学生已经慢慢地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在学习上有了一定进步。
总之,抓好高一英语起始教学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觉得在体现新教材教学理念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我们相信只要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对他们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就一定能面对新教材给我们的挑战。
高一教学心得15
时间匆匆,一晃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本期的教学,心中自有许多感慨。这是我第一次教高一数学。它充满挑战,也是提高自己的一次机会。面对学生的素质的参差不齐,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本学期的教学。
一、注重集体备课。
每一次集体备课都认真做好记录。遇到没有把握好的课时就立即提出,请大家参谋,综合考虑各种方案,力求最好。
二、多听课,学习有经验老师的教学方法。
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努力学习,积累经验。不在于教学时间的长短。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认真写好心得。
三、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尽量多的参考其它教科书,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上课之前尽量与其他教师多进行交流,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案。
四、多与学生沟通。
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学习,更能充分利用好上课时间,高效率的去学习。
五、注重组织教学。
严格要求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所谓“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这些学生已经形成了厌学的习惯,顶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了事。有些学生甚至抄袭作业,对于容易掌握的内容他们也不敢沾染。所以必须严格要求他们,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所以上课时间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时间,教师应善于组织、调动学生进行学习,更充分地利用好上课时间。
六、注重打基础。
由于学生基础差上课时多以初中内容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更易接受。从熟悉的内容转到新内容的学习,做到过度自然。作业布置也以基础题加以少量的探索题,满足尖子生的需求和提高。
七、运用多种技巧教学。
针对学生基础差的特点,我尽量多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及时帮助他们总结好所学知识,尽量快地形成能力。多找资料,在上课前讲一段相关的典故或趣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
总之,通过本期的教学,加深了我对教学的理解,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为今后的工作又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