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教案

2024-0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包粽子教案》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包粽子教案》。

包粽子教案

包粽子教案1

目标: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准备:课件、磁带、录音机。

重点: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难点: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

2、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呢?今天方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你能猜猜故事里会讲些什么吗?

小结:猜了那么多,都很有可能哦,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呢?我们来看看。

二、欣赏故事

1、听故事,观看PPT1、2、3

(在密密的树林里――也就不能把找来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了。怎么办呢?)

――这位奶奶有个非常大的本领是什么呀?

――可奶奶不能说话了,那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讨论)

――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2、听故事,观看PPT4

(老奶奶决定把一个个故事――谁就会讲故事了。)

――奶奶是怎么做的呢?

小结;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故事。

――粽子是做好了,可是要有人来吃,谁会来呢?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3、出示松鼠卡片,观看PPT5、6、7。(吱吱吱、吱吱吱,―― 一个劲儿地叫“吱吱吱’’’’’’’”)

――谁来了?小松鼠来干什么,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

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可是“吱吱吱”的讲不出来 ――接下来来还会有谁来呢?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4、出示狐狸卡片,观看PPT8、9、10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一个劲儿叫:“哩哩哩……”

――谁来了?小狐狸来干什么,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

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哩哩哩”的讲不出来。

5、观看PPT11

(接着,又来了百灵鸟、小白兔和小猴子,他们吃了粽子有

了故事可是也不会说,怎么办呢?)

――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幼儿讨论)

6、观看PPT12、13

(小松鼠,小狐狸――扔下竹篮拼命逃。)

――动物们找到了谁?

――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啊?(因为小动物们一高兴就冲了上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

7、观看PPT14、15、16

(糟糕!――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

――小姑娘吓跑了,动物们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引来?(动物们用蘑菇引来了小姑娘)

8、观看PPT17、18、19、20

(美丽的小姑娘――那个也是故事呦)

――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的粽子,发生了什么事? ――小姑娘告别老奶奶、小动物们的时候怎么说的呢?

三、结合PPT,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四、活动延伸:配对游戏《它爱吃什么》

很多幼师经常抱怨上课难,幼儿不容易理解。

不管是新手,还是有经验的幼师们都多少有过同感!

在“百度”搜索“好老师淘宝店”即可看到本店,欢迎您与我们联系

包粽子教案2

教学目标:

1、欣赏《包粽子》歌曲,了解端午民俗,学习包粽子的动作。

2、感受歌曲,跟着歌曲做律动。

3、欣赏《欢乐的夜晚》(丝弦重奏)。

教学过程

一、了解端午民俗

同学们:我们国家有哪些节日?这是什么?(课件)

1、粽叶的选用: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

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

2、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3、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

4、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二、欣赏《包粽子》

1、导入:同学们,我们已了解了包粽子的制作,如我们边唱着歌边包粽子又是什么感觉呢?

2、听赏《包粽子》,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

3、请大家跟着歌曲唱一唱;

4、创编动作,跟着歌曲进行表演。

三、欣赏《欢乐的夜晚》(丝弦重奏)

1、同学们,我们已感受到了过端午节愉快的心情,如果是在节日的傍晚,吃着粽子观赏着夜晚的情景,那又是什么心情呢?

2、请大家听赏一首乐曲《欢乐的夜晚》

3、感受到时什么情绪?这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演奏的形式又是什么?

4、再欣赏一遍,请大家模仿一下乐器的演奏形式,感受欢快的心情。

四、小结

包粽子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粽子的形状特征,并能大胆表达。

2、激发幼儿对家乡小吃的喜爱之情。环境创设各种各样的粽子若干重点与难点了解粽子的特征,简单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看粽子,说粽子这是什么?粽子是怎样的?(外面有粽叶包着,里面是糯米,糯米里面还有馅)你见过什么形状的粽子?(长、三角),他们的形状像什么?闻闻粽子香不香?清香从哪里来?(从粽叶来)

二、吃粽子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口味的粽子给大家品尝,你们说说看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粽子的口味很多,有肉粽、豆沙粽、花生粽,还有蘸糖吃的白粽子。粽子里面的米和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煮熟后,比较粘,吃上去糯糯的)

三、了解粽子的做法:你们知道这么好吃的粽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你看到过谁做?怎样包的?看包粽子过程的录像或者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所见。

小结:粽子好吃却需要很高的本领才能包好,家乡的人民本领真大。

四、延伸活动:包粽子尝试用长条纸来包粽子。

包粽子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粽子的来历和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

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活动难点:

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活动准备:

1、有湿度的碎泥、粽叶若干、橡皮筋

2、范例、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三角粽、四角粽、团盘粽等)。

二、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出示范例: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粽叶)。在我们的太湖边也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

2、师: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3、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边介绍: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评一评谁包的粽子最好,并请幼儿将粽子送到小吃街中开展角色游戏。

包粽子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掌握包粽子的材料及过程、初步学会包粽子的方法。

2、通过端午节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划龙舟、配香囊等。

3、通过包粽子,合作制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端午节的习俗。

难点:粽子的制作。

三、教具与学具

学具:箬叶、苇叶、菖蒲、艾草、香囊、各种粽子等。

教具:音乐、录像、实物投影等。

环境布置:门口悬挂菖蒲、艾草、香囊等桌上有各种形状的粽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生互动)

1、《我是中国人》,在接近尾声时教师讲“我是中国人,我是尚尚正正的中国人,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感到光荣。”

2、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祖国幅员辽阔你们知道我国的疆土面积吗?

3、我们祖国的人口众多你们知道有多少人吗?(13亿人口)

4、我们祖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多少民族呢?(56个民族)

5、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生活着13亿人口且民族众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节日。各节的简介、习俗(略)

6、你知道中国有多少节日呢?

播放音乐

讨论:(激起民族自豪感)

(师生互动、用谈话方式跟据学生回答教师整里归纳)

通过对祖国介绍,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为下面民俗节日打下基础。

二、讲解新课

1、出示课题(牢记民族节日、传承中华民化、端午节---教你包粽子)

2、你知道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吗?(法定假日)

(1.春节2.清明节3.端午节4.中秋节)

3、端午节简介(时间五月初五)

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端午节(图片):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4、端午节的习俗:

1)赛龙舟

介绍普陀区龙舟赛

赛龙舟: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之后每年五月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2)吃粽子

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3)佩香囊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5、教你包粽子(每到佳节倍思亲、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1)材料:

箬叶苇叶(国外芭蕉叶、香蕉叶、玉米叶、布袋等)

糯米(血糯米、西米、粗颗粒的玉米面、米粉等)馅(甜、咸、香蕉等)

2)形状

三角、四角锥形、忱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

火炬形—济南超市

迷你粽---上海50克米包4个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

巨无霸粽子—北京高超二米300斤米50斤枣几百片苇叶

台湾特大粽350公斤

水晶迷你粽

3)口味

碱粽、肉粽、豆粽、白米粽等

4)吃法

油炸火锅粽

5)制作方法

6)学生动手实践(录像,学生分组操作)

(自由组合)

三、欣赏作品产生新的灵感——教师讲评——拓展与创新:回家自已尝试设计制作一个粽子献给自己的长辈作品展示,谈自己操作中的探索的方法。

采用“尝试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尝试、发现、演示、纠错到再实践,学习粽子的制作技法,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制作。

通过评价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领悟到劳动的价值,并提高鉴赏水平、质量意识。

包粽子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二、活动准备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四、活动总结

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包粽子教案7

教材分析

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一种习俗,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节日的快乐,本次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的机会。通过亲子合作包粽子,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情, 提前感受端午节的快乐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家”的温暖,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知道包粽子所使用的原料和粽子的不同味道。

2、和家长一起尝试用粽叶、苇叶包粽子,能够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有自信心。

3、喜欢参加“包粽子”活动,体验亲子合作的快乐,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各种各样的粽子

2、包粽子的.材料:苇叶、粽叶、糯米、花生豆、枣、线等,老师和小朋友到苇塘采集的苇叶和马连草。

活动建议

1、利用教学课件,帮助幼儿了解粽子的不同味道和形状。

提问:在我们这里,端午节吃什么?你都吃过什么馅的粽子?

小结:粽子有蜜枣粽、花生粽、肉粽、红豆粽、火腿粽、水晶粽、八宝粽、绿豆粽等很多品种,主要有甜味和咸味两种口味。我国地方不同,包出的粽子形状也不同,主要有三角形和三角形。

2、了解包粽子需要的原料,知道不同口味的粽子需要不同的原料。提问:制作粽子都需要什么东西?粽叶和苇叶哪里不一样?

小结:包粽子需要粽叶,我们当地主要用苇叶和粽叶,粽叶比较宽, 一片可以包一个粽子;苇叶较窄,需要多片组合在一起。馅料需要:糯米、大枣、花生、红豆、肉馅等。包扎粽子的捆绳需要:线、棕绳,马连草,我们当地主要用马连草和线。

3、探讨包粽子的方法,了解包粽子的基本流程。

(1)引导幼儿观察苇叶,比一比,看一看,包粽子用的苇叶和刚采摘的苇叶有什么不同?猜一猜为什么?

小结:新鲜的苇叶比较脆,易撕裂,包粽子时要先将苇叶煮一煮, 苇叶就不会撕裂了。

(2)引导幼儿观察苇叶为什么泡在水里?包粽子时苇叶怎样摆放? 并引导幼儿尝试。

小结:苇叶泡在水里,摆放时一片一片的苇叶容易粘连在一起,糯米就不会漏出来。摆放苇叶一倒一正平铺在木板上,苇叶之间要叠压一部分。

(3)引导幼儿认识糯米,了解粽子为什么要用糯米。

糯米粘性大,包出的粽子糯米煮熟后膨胀性比大米小,粽叶不会被胀破,而且粘性好不会散。

(4)了解解三角粽、四角粽的不同包法

家长老师讲解三角粽、四角粽的不同包法,鼓励大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包粽子。

(5)亲子合作包粽子,体验亲子合作的快乐。

幼儿分组与家长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家长指导幼儿尝试包粽子。

4、将包好的粽子送到厨房,向厨房的阿姨了解煮粽子的方法。

延伸活动

粽子煮熟后,品尝粽子,体验劳动的快乐。

包粽子教案8

活动目标

1.练习身体侧滚的动作并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灵活、协调和平衡能力。

2.大胆尝试合作、敢于挑战,能合作完成向中心侧滚完成一个夹心粽任务。在包粽子的游戏中.

3.乐意参与到游戏中,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长短不一的废旧横幅布若干,活动前检查场地上是否安全,幼儿的衣着、鞋袜是否合适。

活动建议

1.创设“粽子王国举行粽子展览会”情境,带领幼儿热身,重点活动上肢、下肢。

小朋友们,今天粽子王国要举行粽子展览会,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吧,引导幼儿随语言提示做侧身走独木桥、跑步助跳过小河,蹲走过山洞等,进行上肢下肢及全身动作练习。

2.创设“变身粽宝宝”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用横幅做粽叶、小朋友做糯米,大胆探索包粽子的方法。

进入粽子王国有一个要求,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变成粽宝宝,请你选一块横幅,想办法把自己变成粽宝宝吧。

(1)分发废旧横幅,人手一张,引导幼儿探索自己包粽子的'方法。引导幼儿躺在粽叶的一端,用一只手把棕叶固定,然后侧滚,在滚了半圈以后记得把手伸出来,然后一直侧滚,直到把粽叶裹完。

(2)创设情境:粽子展览会就要开始了,可是参加活动有一个要求,包粽子速度快的选手才能参加,下面让我们比一比吧,引导幼儿进行个人包粽子比赛。

(3)幼儿自由包粽子,教师指导,鼓励孩子解决游戏存在的问题。

4.合作包粽子,介绍游戏规则

创设情境:粽子王国展览会开始了,今天要展览的的是夹心粽子,请粽宝宝想办法变成夹心粽粑。

(1)自由选择好朋友,两个孩子合作包夹心粽子,指导孩子从粽叶两端向中间侧滚,直到把粽叶滚完。

(2)合作包夹心粽子

(3)听音乐,玩游戏。

5.创设粽子王国游玩的游戏情境,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请幼儿互相捶打四肢,在愉快的情绪中结束游戏活动。

包粽子教案9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包粽子教案10

活动目标

1、了解粽子的形状特征,并能大胆表达。

2、激发幼儿对家乡小吃的喜爱之情。

环境创设

各种各样的粽子若干

重点与难点

了解粽子的特征,简单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看粽子,说粽子

这是什么?

粽子是怎样的?(外面有粽叶包着,里面是糯米,糯米里面还有馅)

你见过什么形状的粽子?(长、三角),他们的'形状像什么?

闻闻粽子香不香?清香从哪里来?(从粽叶来)

二、吃粽子

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口味的粽子给大家品尝,你们说说看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粽子的口味很多,有肉粽、豆沙粽、花生粽,还有蘸糖吃的白粽子。

粽子里面的米和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煮熟后,比较粘,吃上去糯糯的)

三、了解粽子的做法:

你们知道这么好吃的粽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你看到过谁做?怎样包的?

看包粽子过程的录像或者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所见。

小结:粽子好吃却需要很高的本领才能包好,家乡的人民本领真大。

四、延伸活动:包粽子

尝试用长条纸来包粽子。

包粽子教案11

活动名称:我们一起包粽子

活动前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记得小时候的时候,端午节的头天,奶奶就开始忙了,泡江米,买蜜枣,洗粽子叶,到了端午节的那天,肯定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来看看小朋友们都是如何迎接端午节吧,通过此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刻的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及来历,加深孩子们对端午节的印象!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环境创设

1、科学区: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三、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粽子、香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四、活动安排: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粽子香袋

目标: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幼儿表现: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结实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

幼:“这个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几个呢!”

幼:“我们的教室真漂亮啊!别的班级肯定没这么漂亮。”

家长反映:

当家长来接孩子时,他们走进教室就发现了悬挂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说很漂亮,的家长饶有兴趣地凑近摸摸。孩子们也非常积极地拉着大人参观自己的作品,一脸的自豪感。家长们都说班级的环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六、活动效果与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首先,幼儿的参与很积极认真,通过谈话“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折纸“粽子香袋”、毛线编制“长命缕”、积塑搭建等等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其次,家长们在活动中也非常的配合,纷纷拿来了香袋等端午节特有的物品,还特地请假来参加此活动,使活动的开展很顺利。

包粽子教案12

《赛龙舟》

活动目标:

1、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习惯,感受竞赛活动的热闹气氛。

2、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了解本地举办“赛龙舟”的活动情况。

活动建议:

1、与组织“赛龙舟”活动的有关单位联系,确定参观地点及时间。

2、请家长带幼儿前往参观,观察龙舟的外形特征及赛龙舟时人们的动作表现,感受竞赛的热烈气氛。

3、引导幼儿交流赛龙舟的场面以及自己观看赛龙舟时的.心情和感受。

活动反思: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

《五月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通过学习端午节儿歌,知道什么是端午节。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从听故事看视频中感受端午节的意义。

3、幼儿和老师还只有伙伴一起玩玩端午节相关游戏、尝尝端午节粽子,共享节日的快乐。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粽子

2、艾蒿等实物3、端午的相关图片和动画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五月五》,让幼儿感受到端午节是一个喜庆、热闹、愉快的节日。

教学反思

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前脚才送走欢乐的六一儿童节,接着父亲节和端午节就一起到来!幼儿园为了纪念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以上这篇社会领域的教案是小班幼儿认识端午节而开展的活动。

《包粽子》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品尝中发现粽子的口味、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2、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叶、棉线等)。

活动过程:

1、展示、介绍“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种类的多样。

★指导语:你带来的是什么粽子?它是什么形状、什么口味的?2、观看包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讨论、认识包粽子的材料。

★指导语: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吗?(根据幼儿所述,一一出示相应材料并加以认识。)(2)观看老师(或家长)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3、品尝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体验过端午节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多种感官的活动,幼儿才得到了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什么是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实践操作。

包粽子教案1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包粽子》,从而表达对江南的真挚情感,并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丰富有关端午节的知识。

2、通过引导学生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通过看、听、唱、动等音乐学习活动,让学生对江南的名胜、民俗有一定了解,鉴赏能力有所提高。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

教学难点

1、衬词及二声部的演唱

2、吐字的清晰度

3、延长音的认识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

教学内容

唱:《包粽子》

听:《紫竹调》《茉莉花》

看:江南美景、江南舞蹈

动: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播放《紫竹调》背景音乐,学生进入课堂。

一、创设情境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是著名的《紫竹调》,你知道它是流传于什么地方的民歌?它又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流传于江南地区。给人轻快、流畅的感觉。

师:是呀,《紫竹调》是一首具有浓郁江南风韵的歌曲,江南如歌、江南如梦,江南就像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同学们,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柔美的小调一起去江南走一走。(播放课件)

师:感觉怎样?想说些什么?

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二、导入歌曲

师:江南不仅歌美、景美,舞也美,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江南的舞蹈,猜猜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包粽子。

师:伴随着初夏的凉风、飘香的粽叶,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包粽子,远在他乡的人们也会回来和家人团聚,一起分享端午节的快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包粽子的快乐情景。

三、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包粽子》 (播放课件)

课件出示问题1:这首歌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感觉很欢快。

课件出示问题2:哪句话最能体现民族风味?

生:最能体现民族风味的'是“七不龙咚采咚采,八不龙咚采呀”

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跟我的节奏来读一读。

师简介衬词:“七不龙咚采咚采,八不龙咚采呀”是衬词,它没有实在的意思,但在歌曲中具有烘托气氛,突出地方民族风格。表现了人们敲锣打鼓,欢庆节日的喜庆场面。

2、复听歌曲,教师范唱

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进一步提出要求。

师:刚才老师在哪段后面加了三角铁?

师解释,(课件出示)歌中不唱的部分叫间奏。

师:除了加上碰铃,你还可以加上什么动作?

学生创编,如加上包粽子的动作,拍手的动作,绕舌的动作……

师:歌词有哪些还不理解?

生:汨罗江在哪?

师:汨罗江位于湖南省东部,它的两岸桃红柳绿,民风淳朴,水草肥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提到汨罗江,我们不得不提到古代的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课件展示简介屈原和端午节的来历。)

3、跟琴学唱歌曲

教师用稍慢的速度弹伴奏,学生轻轻学唱。解决吐字清晰的难点。

4、分声部学唱

跟老师用稍快的速度分声部演唱,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

(课件出示)师:两个声部起到了烘托作用,令歌曲更有表现力,谁愿意跟我来唱第二声部?

让自愿的学生学习第二声部,再分声部合唱二声部的地方。

师: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有困难?

生:最后的音为什么要唱那么长?

(课件出示)延长音:时值一般增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半,所以要唱五拍。寄托了人们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5、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6、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是太好听了!从大家的歌声中我已经感受到那香喷喷的粽子味了,也许用歌声还不足以表达我们对江南的喜爱,那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曲呢?(分组讨论,请同学们说一说)

生:我们想边唱边表演。

生:我们想用打击乐器给歌曲配伴奏。

教师引导学生做一做。师:你打算在哪儿加伴奏?用什么乐器?怎样做?

小组内的同学自由结合,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请小组上台表演,师生简单点评。

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播放课件)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初步了解了江南的美,知道了我们的江南水乡不仅景美,乐美,而且歌美,舞美,你们的表演也非常精彩,从你们的创编、演唱中充分流露出你们对江南的喜爱之情,让我们为生在江南,长在江南而感到自豪吧。

教学反思:

在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学习了包粽子,既锻炼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获益匪浅。

包粽子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幼儿用彩纸、软陶和绳子等手工制作粽子,让幼儿在动手过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手工制作粽子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净,培养良好的活动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彩纸、绳子、软陶

2、塑料盒、纸盘

3、手工制作工具、辅助材料

4、粽子实物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实物粽子,引导幼儿观察外形,引出端午节。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粽子的兴趣。

(1)请小朋友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呢?你们吃过吗?

(2)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哪位小朋友能说说你吃粽子的感受吗?

(3)原来啊,小朋友们都喜欢吃粽子,粽子加上甜甜的红糖后更好吃了!

2、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粽子是怎么做出了的呢?手工制作激发兴趣。

(1)端午节粽子,其实都是经过每个食品工人的包装而成的'。而我们家里的粽子都是大人包出来的。

(2)老师引导幼儿了解手工制作粽子的包法,讨论手工制作粽子的方法及要求。

3、教师手工制作包粽子,请幼儿仔细观看!

4、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手工制作包粽子。手工制作时注意动作放慢,难点之处要多讲几次。

(1)教师为幼儿分组,幼儿尝试自己手工制作粽子。

(2)按照详细步骤再次跟随教师一步一步制作。

5、幼儿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做简单介绍。

6、将实物粽子分给幼儿品尝,大家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总结

展示结束,老师对端午节进行概括总结,让幼儿亲手将自己的手工制作品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端午节的快乐,一起吃粽子。

包粽子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吃过粽子吗?粽子什么样子?吃起来味道如何?

2、板书课题,学习“端、粽”和这两个字的偏旁。

二、认读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2、学生认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分节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总会”说明了什么?

2、“盼着”又说明了什么?

五、学写生字“午、节、叶、米、分”

1、观察字形结构。

2、师范写生书空。

3、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齐读、开火车读词语。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

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

预设:①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②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③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

(2)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

(3)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师指导学生学写生字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包粽子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掌握包粽子的材料及过程、初步学会包粽子的方法。

2、通过端午节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划龙舟、配香囊等。

3、通过包粽子,合作制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端午节的习俗。

难点:粽子的制作。

三、教具与学具

学具:箬叶、苇叶、菖蒲、艾草、香囊、各种粽子等。

教具:音乐、录像、实物投影等。

环境布置:门口悬挂菖蒲、艾草、香囊等桌上有各种形状的粽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生互动)

1、《我是中国人》,在接近尾声时教师讲“我是中国人,我是尚尚正正的中国人,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感到光荣。”

2、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祖国幅员辽阔你们知道我国的疆土面积吗?

3、我们祖国的人口众多你们知道有多少人吗?(13亿人口)

4、我们祖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多少民族呢?(56个民族)

5、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生活着13亿人口且民族众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节日。各节的简介、习俗(略)

6、你知道中国有多少节日呢?

播放音乐

讨论:(激起民族自豪感)

(师生互动、用谈话方式跟据学生回答教师整里归纳)

通过对祖国介绍,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为下面民俗节日打下基础。

二、讲解新课

1、出示课题(牢记民族节日、传承中华民化、端午节---教你包粽子)

2、你知道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吗?(法定假日)

(1.春节2.清明节3.端午节4.中秋节)

3、端午节简介(时间五月初五)

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端午节(图片):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4、端午节的习俗:

1)赛龙舟

介绍普陀区龙舟赛

赛龙舟: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之后每年五月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2)吃粽子

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3)佩香囊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5、教你包粽子(每到佳节倍思亲、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1)材料:

箬叶苇叶(国外芭蕉叶、香蕉叶、玉米叶、布袋等)

糯米(血糯米、西米、粗颗粒的玉米面、米粉等)馅(甜、咸、香蕉等)

2)形状

三角、四角锥形、忱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

火炬形—济南超市

迷你粽---上海50克米包4个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

巨无霸粽子—北京高超二米300斤米50斤枣几百片苇叶

台湾特大粽350公斤

水晶迷你粽

3)口味

碱粽、肉粽、豆粽、白米粽等

4)吃法

油炸火锅粽

5)制作方法

6)学生动手实践(录像,学生分组操作)

(自由组合)

三、欣赏作品产生新的灵感——教师讲评——拓展与创新:回家自已尝试设计制作一个粽子献给自己的长辈作品展示,谈自己操作中的探索的方法。

采用“尝试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尝试、发现、演示、纠错到再实践,学习粽子的制作技法,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制作。

通过评价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领悟到劳动的价值,并提高鉴赏水平、质量意识。

包粽子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幼儿用彩纸、软陶和绳子等手工制作粽子,让幼儿在动手过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手工制作粽子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净,培养良好的活动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彩纸、绳子、软陶

2、塑料盒、纸盘

3、手工制作工具、辅助材料

4、粽子实物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实物粽子,引导幼儿观察外形,引出端午节。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粽子的兴趣。

(1)请小朋友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呢?你们吃过吗?

(2)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哪位小朋友能说说你吃粽子的感受吗?

(3)原来啊,小朋友们都喜欢吃粽子,粽子加上甜甜的红糖后更好吃了!

2、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粽子是怎么做出了的呢?手工制作激发兴趣。

(1)端午节粽子,其实都是经过每个食品工人的包装而成的。而我们家里的粽子都是大人包出来的。

(2)老师引导幼儿了解手工制作粽子的'包法,讨论手工制作粽子的方法及要求。

3、教师手工制作包粽子,请幼儿仔细观看!

4、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手工制作包粽子。手工制作时注意动作放慢,难点之处要多讲几次。

(1)教师为幼儿分组,幼儿尝试自己手工制作粽子。

(2)按照详细步骤再次跟随教师一步一步制作。

5、幼儿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做简单介绍。

6、将实物粽子分给幼儿品尝,大家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总结

展示结束,老师对端午节进行概括总结,让幼儿亲手将自己的手工制作品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端午节的快乐,一起吃粽子。

包粽子教案3

活动名称:我们一起包粽子

活动前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记得小时候的时候,端午节的头天,奶奶就开始忙了,泡江米,买蜜枣,洗粽子叶,到了端午节的那天,肯定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来看看小朋友们都是如何迎接端午节吧,通过此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刻的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及来历,加深孩子们对端午节的印象!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环境创设

1、科学区: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三、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粽子、香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四、活动安排: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粽子香袋

目标: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幼儿表现: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结实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

幼:“这个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几个呢!”

幼:“我们的教室真漂亮啊!别的班级肯定没这么漂亮。”

家长反映:

当家长来接孩子时,他们走进教室就发现了悬挂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说很漂亮,的家长饶有兴趣地凑近摸摸。孩子们也非常积极地拉着大人参观自己的作品,一脸的自豪感。家长们都说班级的环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六、活动效果与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首先,幼儿的参与很积极认真,通过谈话“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折纸“粽子香袋”、毛线编制“长命缕”、积塑搭建等等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其次,家长们在活动中也非常的配合,纷纷拿来了香袋等端午节特有的物品,还特地请假来参加此活动,使活动的开展很顺利。

包粽子教案4

活动目标

1.练习身体侧滚的动作并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灵活、协调和平衡能力。

2.大胆尝试合作、敢于挑战,能合作完成向中心侧滚完成一个夹心粽任务。在包粽子的游戏中.

3.乐意参与到游戏中,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长短不一的废旧横幅布若干,活动前检查场地上是否安全,幼儿的衣着、鞋袜是否合适。

活动建议

1.创设“粽子王国举行粽子展览会”情境,带领幼儿热身,重点活动上肢、下肢。

小朋友们,今天粽子王国要举行粽子展览会,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吧,引导幼儿随语言提示做侧身走独木桥、跑步助跳过小河,蹲走过山洞等,进行上肢下肢及全身动作练习。

2.创设“变身粽宝宝”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用横幅做粽叶、小朋友做糯米,大胆探索包粽子的方法。

进入粽子王国有一个要求,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变成粽宝宝,请你选一块横幅,想办法把自己变成粽宝宝吧。

(1)分发废旧横幅,人手一张,引导幼儿探索自己包粽子的方法。引导幼儿躺在粽叶的一端,用一只手把棕叶固定,然后侧滚,在滚了半圈以后记得把手伸出来,然后一直侧滚,直到把粽叶裹完。

(2)创设情境:粽子展览会就要开始了,可是参加活动有一个要求,包粽子速度快的`选手才能参加,下面让我们比一比吧,引导幼儿进行个人包粽子比赛。

(3)幼儿自由包粽子,教师指导,鼓励孩子解决游戏存在的问题。

4.合作包粽子,介绍游戏规则

创设情境:粽子王国展览会开始了,今天要展览的的是夹心粽子,请粽宝宝想办法变成夹心粽粑。

(1)自由选择好朋友,两个孩子合作包夹心粽子,指导孩子从粽叶两端向中间侧滚,直到把粽叶滚完。

(2)合作包夹心粽子

(3)听音乐,玩游戏。

5.创设粽子王国游玩的游戏情境,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请幼儿互相捶打四肢,在愉快的情绪中结束游戏活动。

包粽子教案5

教材分析

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一种习俗,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节日的快乐,本次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的机会。通过亲子合作包粽子,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情, 提前感受端午节的快乐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家”的温暖,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知道包粽子所使用的'原料和粽子的不同味道。

2、和家长一起尝试用粽叶、苇叶包粽子,能够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有自信心。

3、喜欢参加“包粽子”活动,体验亲子合作的快乐,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各种各样的粽子

2、包粽子的材料:苇叶、粽叶、糯米、花生豆、枣、线等,老师和小朋友到苇塘采集的苇叶和马连草。

活动建议

1、利用教学课件,帮助幼儿了解粽子的不同味道和形状。

提问:在我们这里,端午节吃什么?你都吃过什么馅的粽子?

小结:粽子有蜜枣粽、花生粽、肉粽、红豆粽、火腿粽、水晶粽、八宝粽、绿豆粽等很多品种,主要有甜味和咸味两种口味。我国地方不同,包出的粽子形状也不同,主要有三角形和三角形。

2、了解包粽子需要的原料,知道不同口味的粽子需要不同的原料。提问:制作粽子都需要什么东西?粽叶和苇叶哪里不一样?

小结:包粽子需要粽叶,我们当地主要用苇叶和粽叶,粽叶比较宽, 一片可以包一个粽子;苇叶较窄,需要多片组合在一起。馅料需要:糯米、大枣、花生、红豆、肉馅等。包扎粽子的捆绳需要:线、棕绳,马连草,我们当地主要用马连草和线。

3、探讨包粽子的方法,了解包粽子的基本流程。

(1)引导幼儿观察苇叶,比一比,看一看,包粽子用的苇叶和刚采摘的苇叶有什么不同?猜一猜为什么?

小结:新鲜的苇叶比较脆,易撕裂,包粽子时要先将苇叶煮一煮, 苇叶就不会撕裂了。

(2)引导幼儿观察苇叶为什么泡在水里?包粽子时苇叶怎样摆放? 并引导幼儿尝试。

小结:苇叶泡在水里,摆放时一片一片的苇叶容易粘连在一起,糯米就不会漏出来。摆放苇叶一倒一正平铺在木板上,苇叶之间要叠压一部分。

(3)引导幼儿认识糯米,了解粽子为什么要用糯米。

糯米粘性大,包出的粽子糯米煮熟后膨胀性比大米小,粽叶不会被胀破,而且粘性好不会散。

(4)了解解三角粽、四角粽的不同包法

家长老师讲解三角粽、四角粽的不同包法,鼓励大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包粽子。

(5)亲子合作包粽子,体验亲子合作的快乐。

幼儿分组与家长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家长指导幼儿尝试包粽子。

4、将包好的粽子送到厨房,向厨房的阿姨了解煮粽子的方法。

延伸活动

粽子煮熟后,品尝粽子,体验劳动的快乐。

包粽子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吃过粽子吗?粽子什么样子?吃起来味道如何?

2、板书课题,学习“端、粽”和这两个字的偏旁。

二、认读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2、学生认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分节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总会”说明了什么?

2、“盼着”又说明了什么?

五、学写生字“午、节、叶、米、分”

1、观察字形结构。

2、师范写生书空。

3、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齐读、开火车读词语。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

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

预设:①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②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③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

(2)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

(3)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师指导学生学写生字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包粽子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二、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xx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包过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

包粽子教案8

目标: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准备:课件、磁带、录音机。

重点: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难点: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

2、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呢?今天方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你能猜猜故事里会讲些什么吗?

小结:猜了那么多,都很有可能哦,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呢?我们来看看。

二、欣赏故事

1、听故事,观看PPT1、2、3

(在密密的树林里――也就不能把找来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了。怎么办呢?)

――这位奶奶有个非常大的本领是什么呀?

――可奶奶不能说话了,那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讨论)

――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2、听故事,观看PPT4

(老奶奶决定把一个个故事――谁就会讲故事了。)

――奶奶是怎么做的呢?

小结;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故事。

――粽子是做好了,可是要有人来吃,谁会来呢?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3、出示松鼠卡片,观看PPT5、6、7。(吱吱吱、吱吱吱,―― 一个劲儿地叫“吱吱吱’’’’’’’”)

――谁来了?小松鼠来干什么,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

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可是“吱吱吱”的讲不出来 ――接下来来还会有谁来呢?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4、出示狐狸卡片,观看PPT8、9、10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一个劲儿叫:“哩哩哩……”

――谁来了?小狐狸来干什么,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

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哩哩哩”的讲不出来。

5、观看PPT11

(接着,又来了百灵鸟、小白兔和小猴子,他们吃了粽子有

了故事可是也不会说,怎么办呢?)

――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幼儿讨论)

6、观看PPT12、13

(小松鼠,小狐狸――扔下竹篮拼命逃。)

――动物们找到了谁?

――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啊?(因为小动物们一高兴就冲了上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

7、观看PPT14、15、16

(糟糕!――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

――小姑娘吓跑了,动物们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引来?(动物们用蘑菇引来了小姑娘)

8、观看PPT17、18、19、20

(美丽的小姑娘――那个也是故事呦)

――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的粽子,发生了什么事? ――小姑娘告别老奶奶、小动物们的时候怎么说的呢?

三、结合PPT,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四、活动延伸:配对游戏《它爱吃什么》

很多幼师经常抱怨上课难,幼儿不容易理解。

不管是新手,还是有经验的幼师们都多少有过同感!

在“百度”搜索“好老师淘宝店”即可看到本店,欢迎您与我们联系

包粽子教案9

适用年级:二年级

学习科目:校本课程《美食》

教学目标:

1、通过有关屈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由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以采访嘉宾“包粽子能手”李奶奶的活动形式,贯穿制作粽子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怎样制作粽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3、通过活动中包粽子的延伸,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包粽子的由来、包粽子的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洗净后拌冰碱的糯米、修剪的干净粽叶、筷子、绳线、盆、调羹、火腿等馅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实物引题激发兴趣

出示粽子,问:同学们,它叫什么名字?喜不喜欢吃呢?

活动二:观看课件了解由来

老师讲述故事,同时课件展示:

屈原是2300多年前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提倡要团结其他国家,来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国,但是偏偏楚怀王听信了小人的坏话,不肯听从屈原的劝告,结果被骗到秦国,关了起来,最后病死在秦国。继位的楚襄王也受到小人的挑拨离间,误信屈原有很多坏处,不但没有听从屈原明智的劝告,还把它从楚国放逐了。心怀大志,一直为国家大事担心的屈原,因为眼看着国家将要灭亡而无法拯救他的国家和人民,心里非常忧愁。不久,他抱着砂石,投汨罗江了。楚国的人民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不约而同的赶到江边来,想找寻他们所敬爱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因为屈原投汨罗江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五月五日。大家为了怀念这位诗人、纪念他的爱国精神,因此,把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这天会举行划龙船、包粽子的活动,一直流传到今天。

学生看完课件后,老师提问:

1、我国有多少年的包粽子的历史了?

2、包粽子是为了纪念什么人?为什么要纪念他?

3、每年农历的哪一天是端午节?

活动三:自由尝试发现疑难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的桌上摆着一些包粽子的工具,你能仿照平时奶奶包粽子的方法或者自己想办法包出一个来吗?不会也不要紧,先试试看嘛!(学生洗手后尝试)遇到什么问题了啊?怎样才能解决?

活动四:名师引路排除困扰

1、活动开始,请出嘉宾李奶奶

师:小朋友,要想把粽子做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制作的方法,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做得好。为了让你们学得更好,老师今天还特意请来了我们家乡有名的包粽子能手——李奶奶,请她向我们传授包粽子的经验。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李奶奶上台!(嘉宾李奶奶上台,学生鼓掌欢迎,问好。)

2、老师采访李奶奶,学生学习包粽子

问题一:请问李奶奶,您是什么时候学会包粽子的?(小朋友也能学会)

问题二:李奶奶,大家都说您是“包粽子能手”,那您觉得您包的粽子有什么特点呢?

问题三:李奶奶,既然您的.粽子包得那么好,那现在就请您教我们小朋友怎样来包,让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下一代中得到进一步发扬,好吗?

问题四:包粽子需要一些什么工具和材料呢?(李奶奶一一清点工具材料,老师协助学生分组检查各组的准备工作)

问题五:包粽子的过程是怎样的?

①李奶奶开始示范制作一个粽子,学生仔细观看并说出每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制作步骤。

②李奶奶放慢速度再制作一个粽子,老师和学生一起模仿,李奶奶检查评论每个粽子的优缺点。

③学生制作第二个粽子,小组内同学评比。

④小组分工制作,看哪一组的小朋友既做得好又做得多。

⑤检查质量后,利用数学中的知识,求出每小组的粽子平均数,比一比,哪组多?

3、知识延伸,学生向李奶奶提问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会了怎样来包粽子,那你们心中还有没有什么疑问呢?现在,请你们把你们所见到的和你所想到的问题,向老师同学或者李奶奶提出来,希望我们能解决你的问题。

学生进行提问,老师和李奶奶或者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可能提及的问题:

①包粽子时,粽子里面还可以放别的馅吗?一般放什么馅呢?

②要把粽子煮熟大约要多久?

③现在我经常看见市场上有粽子卖,可是那并不是过端午节的时候啊,那又是为什么呢?

④包粽子还可以用别的叶子来包吗?用什么叶子呢?

⑤粽子有什么营养价值吗?

活动五:总结下课课后安排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包粽子的由来,并且在李奶奶的指导下,学会了包粽子,还知道了一些有关粽子的知识。因为时间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不能煮了,下课后请生活委员和班长把我们制作的粽子送到学校厨房,请厨师帮我们煮熟,放学时再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品尝交流。最后,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李奶奶的到来!(学生鼓掌,下课)

板书:包粽子

制作步骤:

1、把棕叶卷成漏斗状

2、灌入糯米,用筷子把米塞紧

3、把粽子包成棱角状

4、用绳子扎紧

包粽子教案10

教学目标:

1、欣赏《包粽子》歌曲,了解端午民俗,学习包粽子的动作。

2、感受歌曲,跟着歌曲做律动。

3、欣赏《欢乐的夜晚》(丝弦重奏)。

教学过程

一、了解端午民俗

同学们:我们国家有哪些节日?这是什么?(课件)

1、粽叶的选用: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

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

2、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3、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

4、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二、欣赏《包粽子》

1、导入:同学们,我们已了解了包粽子的制作,如我们边唱着歌边包粽子又是什么感觉呢?

2、听赏《包粽子》,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

3、请大家跟着歌曲唱一唱;

4、创编动作,跟着歌曲进行表演。

三、欣赏《欢乐的夜晚》(丝弦重奏)

1、同学们,我们已感受到了过端午节愉快的'心情,如果是在节日的傍晚,吃着粽子观赏着夜晚的情景,那又是什么心情呢?

2、请大家听赏一首乐曲《欢乐的夜晚》

3、感受到时什么情绪?这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演奏的形式又是什么?

4、再欣赏一遍,请大家模仿一下乐器的演奏形式,感受欢快的心情。

四、小结

包粽子教案11

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运用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悄悄话等,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鼓励孩子大胆的表现表达、树立自信、体验快乐、学会分享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3、传递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助人为乐的美德及分享意识(好听的、好吃的、

好玩的要与大家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看、听、说将图片内容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活动准备;PPT课件、“粽子”、字卡、图片及各种彩色纸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粽子里的故事》

1、观看PPT,鼓励孩子们大胆猜测故事内容及名字。

2、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常识,切入有关粽子的话题进行讨论。――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的?喜欢吃什么味道的?

小结:每一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就会吃各种美味的粽子。

二、观看PPT,欣赏故事前半部分

――老奶奶会请谁吃粽子讲故事呢?孩子们,你想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呀?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小结:因为动物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只有我们人才可以讲故事。

三、以“吃粽子讲故事”的形式,开展语言游戏

奶奶的粽子里有故事,蒋老师的粽子里也有故事,来吃吃蒋老师 的粽子,看看罗老师的粽子里有什么故事?

1、出示粽子(一):听(“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听“小鸟”讲的故事。

2、出示粽子(二):说(“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看图片讲小猴、小松鼠、小兔心中的故事

3、出示粽子(三):接龙(“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词语接龙

4、出示粽子(四):悄悄话(“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悄悄话怎么讲?(轻轻讲,用心听)

如果我讲的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小朋友知道,可以怎么做呢?(从第一个开始,一个一个往下传,然后,让最后一个小朋友告诉大家我说的是什么?)

四、继续观看大家分享PPT,欣赏故事后半部分

师:到底是谁去奶奶家吃了粽子讲故事呢?我们继续来听听看......

五、活动延伸:包粽子

孩子们,你们会包粽子吗?把你的故事包在粽子里,送给你想送的人吧。教学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贯穿整个过程,让孩子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通过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悄悄话”。帮助孩子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活动中,我始终坚持把问题抛给孩子,启发他们去寻找答案,如:“悄悄话”游戏,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怎么玩,而是说:“如果我对他讲了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孩子知道,可以怎么做呢?这样,孩子就通过想、说,获得游戏规则。整个活动,内容丰富,采用了绘本的情景来开展“听、说”训练,传递了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了助人为乐的美德,体验了共同分享的快乐。

总之,孩子在活动中体验了快乐,收获了知识,活动目标得以有效的达成。但是,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有时也让我措手不及,今后,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让教学活动更丰富有趣,更完美。

包粽子教案12

活动目标:

1、知道粽子的来历和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

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活动难点:

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活动准备:

1、有湿度的碎泥、粽叶若干、橡皮筋

2、范例、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三角粽、四角粽、团盘粽等)。

二、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出示范例: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粽叶)。在我们的太湖边也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

2、师: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3、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边介绍: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评一评谁包的粽子最好,并请幼儿将粽子送到小吃街中开展角色游戏。

包粽子教案13

一、活动意图:

此次活动我们以亲子的形式开展,主旨在让家长和孩子通过共同制作粽子的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提前感受端午节的快乐气氛。更重要的是要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家”的温暖。

二、活动准备:

1、家长:苇叶30张、包粽线若干。

2、园部:糯米、黑米、黍米、红枣;蒙眼巾

3、音乐、视频

三、活动对象:

大二班幼儿及家长

活动时间:20xx年5月26日上午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外走廊

四、活动流程:

致词:

首先我们非常感谢各位家长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我们今天的亲子活动,谢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期末将至,我们将期末亲子活动与我国的传统美食——粽子相结合,让孩子们知道粽子的制作方法,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体验劳动的乐趣。临近期末了,我们欢聚在一起开展了以“老师孩子家长齐动员、团团圆圆迎端午”为主题的亲子活动,本次亲子活动是“包粽子”。接下来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活动的流程:

(一)欣赏包粽子过程,家长与幼儿一起包粽子。

1、先欣赏包粽子的过程:(事先找一个家长代表示范)示范语:“将苇叶3~4片(窄的用4~5片)一叶搭一叶地排好,折成三角形兜,用左手拿住,右手抓一些湿米放入,再放上2~3个大枣或是红豆,再抓一些湿米放入,然后再抓些湿米添平,把叶子包裹起来,包严包密,用棉线捆好”

2、在包粽子前注意事项:

(1)、请家长带幼儿去洗手,在制作的过程中应注意卫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儿家长的座位。

(3)、家长幼儿教师一起包粽子(播放喜庆的音乐,体验浓浓的温馨氛围)

(4)、场地整理(自由洗手)负责人:李老师、各位家长代表

(二)做亲子游戏《猜爸爸妈妈》【煮粽子时间】:

目标:加深亲子依恋之情,培养孩子热爱自已父母的情感。

准备:小椅5-6把,蒙眼巾5-6条。

玩法:幼儿5-6人,蒙眼坐成一排,父母分别走到幼儿面前,主持人说出此人特征,如发式,衣着,由幼儿猜出自己的爸爸妈妈。

注意:1、猜不着时可以让幼儿听被猜人的声音。

2、猜对时可由父母对孩子做亲昵的动作,以表示奖励。

(三)欣赏幼儿在园的活动照片,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并引导幼儿给爸爸妈妈捶捶背、说说悄悄话。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安静的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一下,平时你们在幼儿园的表现,好不好?在欣赏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可以帮自己的爸爸妈妈捶捶背、说说悄悄话哦!但是了要保持安静哦!

(四)幼儿与家长共享美味的粽子。(引导幼儿喂爸爸妈妈吃,并说声:爸、妈您辛苦了!)

师:现在我们亲手包的粽子就要出炉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一起来品尝我们包的粽子,在品尝的过程中小朋友们我们应该怎么做了?

师:哦!我们可以先喂自己的爸爸妈妈先吃,可以与同伴分享。

在品尝的过程中可以对爸爸妈妈说:你辛苦了!

(五)节目表演《感恩的心》

五、活动结束:

结束语:今天,我们要再次感谢各位家长从百忙中抽空来参加这次的亲子活动,因为有了你们的参与,使我们这次活动倍感温馨,也更加有意义!在这里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和美!也祝愿我们的孩子身体健康、快乐成长!(大码头镇中心幼儿园)

包粽子教案14

活动目标

1、了解粽子的形状特征,并能大胆表达。

2、激发幼儿对家乡小吃的喜爱之情。环境创设各种各样的粽子若干重点与难点了解粽子的特征,简单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看粽子,说粽子这是什么?粽子是怎样的?(外面有粽叶包着,里面是糯米,糯米里面还有馅)你见过什么形状的粽子?(长、三角),他们的形状像什么?闻闻粽子香不香?清香从哪里来?(从粽叶来)

二、吃粽子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口味的粽子给大家品尝,你们说说看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粽子的口味很多,有肉粽、豆沙粽、花生粽,还有蘸糖吃的白粽子。粽子里面的米和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煮熟后,比较粘,吃上去糯糯的)

三、了解粽子的做法:你们知道这么好吃的粽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你看到过谁做?怎样包的?看包粽子过程的录像或者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所见。

小结:粽子好吃却需要很高的本领才能包好,家乡的人民本领真大。

四、延伸活动:包粽子尝试用长条纸来包粽子。

包粽子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表达出对一种亲情无尽地爱。

2、通过《包粽子》歌曲教学,让学生了解端午节民俗文化内涵,感受中国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3、通过认一认、唱一唱 延长音记号,掌握好歌曲结束音的时值。

教学重点:1、通过学唱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表达出对一种亲情无尽地爱。

2、通过认一认、唱一唱 延长音记号,掌握好歌曲结束音的时值。

教学难点:通过《包粽子》歌曲教学,让学生了解端午节民俗文化内涵,感受中国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材分析:

《包粽子》是一首具有很浓的民族风味。歌曲采用商调式形式记谱,实质为羽调式,二四拍。附点八分音符、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旋律欢快、热烈。歌词口语化,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富有特色地衬词,给歌曲增添了节日热闹气氛。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

教学重点:歌曲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谜语)

1、谜语: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打一食品)

师:同学们,我们在哪个传统节日里吃粽子呢?

生:(端午节)

2、、端午节的来历。(课件: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吗?

学生欣赏端午节的.故事影片

3、、端午节的习俗。(课件:习俗)

师:同学们,你们能回忆一下在我们这儿的端午节是怎样过地?

生:

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等

学生欣赏端午节的习俗影片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包粽子》(课件:MV)

学生欣赏《包粽子》MV

师: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不仅是对已故诗人屈原的怀念,而且粽子还象征着幸福、团圆和平安。成为人们节日馈赠的佳品。老师这里有一位小姐妹,让我们来看看她在今年的端午节上把粽子送给了谁?

生:侨胞

师:为什么小姐妹把粽子送给侨胞?

生:(团圆、亲情、友情)

2、跟唱歌曲

师:是啊!同学们,小小的粽子系着世界每一个华人的心,让我们一起为小粽子歌唱吧!

3、乐句教学

A、衬词教学(课件:乐谱 点击衬词变色,再次点击出现衬词意义。再次点击关闭。)

师:歌曲中你有哪些歌词不理解?

生:七不龙咚采采,八不龙咚采呀。

衬词:它没有什么实际意思,但在歌曲中具有烘托气氛,特出民族风格的作用。歌唱时要轻巧而有弹性,第一个“七”字可略强一些。

B、乐句处理

注意此乐句中的休止符的准确把握,在演唱是可以把休止符换成衬词。如

注意此乐句中的吸气,要求吸气要及时。“哎“字发音要悠扬、连贯、圆润,(课件:乐谱 点击吸气符号变色,所有吸气符号都可以变色。)

注意此乐句是一个渐慢性乐句,在第二小节要求吸气要及时。

为延长音记号。如果把它加在音符的上方,一般增长原音符时值的一般。

4、情绪处理(课件:乐谱 点击欢快地出现问题,再次点击欢快地出现答案,再次点击关闭对话框。)

A、端午节,小姐妹是怎样地心情呢?

乐曲的前半段是表达了小姐妹们端午节包粽子时愉悦地心情,在演唱时情绪应该是一种愉悦地、欢快地。

B、端午节,多年没有回国得侨胞回来啦!小姐妹是怎样地心情呢?

乐曲的后半段是表达了小姐妹们在端午节将要见到侨胞时无比激动地心情,在演唱时情绪应该激动地、期盼地。

5、齐唱歌曲

注意引导学生演唱时的情绪。

三、拓展活动———包粽子(课件:寄语)

1、教师示范,课件辅助。

2、学生包粽子(机动)

师:小姐妹把粽子送给了侨胞,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包一个粽子送给你身边的人。表达对他人的祝福呢?

3、表达祝福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并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小伙伴或好朋友,表达对他人的祝福。

四、小结:

一个小小的粽子凝聚了我国人民的美好祝愿和深情寄托,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为一个普通的日子增添了深沉的意味、吉祥的气氛,使它变得更有意义。

下载包粽子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包粽子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包粽子大赛教案

    “包粽子大赛”综合实践活动课 虹星桥镇中心小学徐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掌握包粽子的材料及过程、初步学会包粽子的方法。 2、通过端......

    包粽子大赛教案

    “包粽子大赛”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掌握包粽子的材料及过程、初步学会包粽子的方法。 2、通过端午节的介绍使同学们了......

    中班端午节包粽子教案

    中班端午节包粽子教案 端午节即将来临!提起端午节,大家都会想到要吃粽子,小编觉得粽子还是亲手包的最为好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方案,希望大家能借鉴! 中班端午节包粽子教案 篇......

    包粽子日记

    包粽子日记1 端午节又来了。我们又能包粽子了。6月5日我和外婆为了包粽子,就一起到菜市场买了五花肉,咸蛋黄,花生还有20近的糯米。回到家我我和外婆便忙了起来,先把糯米放进一......

    包粽子作文

    又到了端午节。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端午节的粽子。端午节前几天,妈妈就从市场上买来包粽子的粽叶、糯米、绿豆等,到端午节那天,就把它们拿出来,用水浸湿,洗干净,然后开始包粽子。......

    包粽子日记

    包粽子日记 包粽子日记1 今天,我在徐老师家做作业,午饭吃粽子。我们每个人拿一个香砰砰的粽子,大家片迫不及待地解开绳子,用筷子一夹,粽子就塌了一方,露出了白白的来,啊。徐老师叫......

    端午节包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 1、台式粽子 材料:长糯米、猪肉、香菇、咸蛋黄、酱油、糖、五香粉、盐、粽叶、粽绳。 做法:将糯米洗净,泡3小时备用;把猪肉切成长约4公分,宽2公分的长条;香菇泡软后,......

    包粽子日记

    包粽子日记1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要教我学习包粽子。妈妈首先让我拿一片粽叶,然后把粽叶围成一个兜儿,在往里装一些黏米、大枣和葡萄干。“用手紧紧地压住粽叶,这一步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