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2 00:5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

第一篇: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

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我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加快“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镇规划标准》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以及《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结合四川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应当遵守本办法。幸福美丽新村是指保留、整合及新建的各种规模的农村居民聚居点。

已公布的历史文化名村和有历史保护价值的村的保护规划,应当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及其他相关规定编制。

第三条 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应当遵守国家、省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依据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并与土地利用等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 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由镇(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编制成果应当在村内予以公示,并经村民大会讨论同意通过,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经批准后由镇(乡)人民政府予以公布实施。

第五条 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经村民大会和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同意,镇(乡)人民政府可对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涉及规模、布局等重大变更的,应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

第六条 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单位应具备相应规划编制资质,编制人员应熟悉农村情况。

第二章 规划编制要求

第七条 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要按照 “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基本要求,坚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以保障村民基本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庄风貌为主要目的,以耕读文明为魂、村落民居为形、田园风光为韵,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乐园。

第八条 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要坚持产业先行和产村相融,重点培育和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围绕产业发展,合理布局田网、水网、路网、电网,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第九条 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要尊重村庄现有格局,慎砍树、慎挖山、不填塘、少拆房,新建、改造、保护相结合,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必保。注重传承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延续民居特色,体现农村情趣,不贪大求洋;注重保护历史遗存,实施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性修缮,保留并修复有历史文化价值建筑和街巷空间;注重保留绿树林盘,保护古树名木,塑造“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有效体现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第十条 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要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土地,少占良田,合理有效利用闲置地。严格遵循“安全至上、质量第一”原则,建设用地应避开地震断裂带、地质灾害隐患点、行洪通道,避开各类保护区、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和地下采空区,无铁路、过境公路、高压输电线路穿越,避免沿过境道路展开布局。

第十一条 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要注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绿化、净化、美化、文化为追求。要以加强生态建设为重点推动绿化,以污水和垃圾处理为重点推进净化,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庭园整治为重点实现美化,以乡风文明为重点建设文化。

第十二条 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要注重深入调查,全面收集基础资料,准确了解村庄实际情况和村民需求,找准村民关注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以及村庄建设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以问题导向,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措施。

第十三条 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要尊重村民意愿,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在规划调研、编制等各个环节充分征询村民意见,通过简明易懂的方式公示规划成果,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规划编制全过程,避免大包大揽。

第三章 规划编制内容

第十四条 幸福美丽新村规划应包括村域发展规划、聚居点建设规划两个部分。

第十五条 村域发展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产业发展与增收规划

综合评价村域发展条件,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状况,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确定各类产业发展重点与空间布局;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农民就业增收措施。

(二)村域聚居点布局规划

依据上位城乡规划,结合劳动力转移趋势,确定村域总人口;充分结合村民意愿,统筹规划布局村民聚居点;明确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合理确定聚居点的规模。

(三)村域基础设施规划

以改善村民对外出行条件为目的,确定对外公路、居民点主要联系路的走向与建设标准;统筹规划村域内给排水、电力电信、能源、水利、环卫等基础设施。

(四)村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明确村域内“1+6”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建设标准和空间配置。第十六条 聚居点建设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现状用地分析

根据《城乡用地评定标准(CJJ132-2009)》,分析评定聚居点建设用地条件,明确洪灾、地震断裂带和地质灾害等的位置,确定可建设用地。

(二)现状建筑分析

对现状建筑的年代、质量、风貌及文化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保留、拆除建筑的位置与数量。若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需明确建筑四至界线和保护范围。

(三)建筑总平面布置

充分尊重民意,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的要求,依据保留、拆除建筑,结合当地村民居住习惯和地形条件布置住宅建筑与院落,体现错落有致,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便民利民”要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建筑。

(四)环境及建筑风貌规划

提倡本土绿化种植,提出庭院、宅间和路侧等绿化美化措施,积极推广“微田园”做法。按照“简便易行、简约实用”的要求,提出村民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风貌建设指引,统一风格、色彩、高度等,彰显地方特色。

(五)道路交通规划

明确对外交通与内部道路位置、走向、宽度及平面和竖向控制;明确活动场地、集中晒坝、停车场位置及范围。

(六)市政工程规划

确定供排水、电力电信、能源、有线电视等设施的位置、规模以及管线工程建设要求;确定环卫、公厕、沼气池等设施的位置、配建标准和建设方式。

(七)村民住宅选型

提供多种农户住宅及其它主要建筑选型方案,包括标准层平面和建筑风格示意。

(八)综合防灾规划

确定抗震设防等级、工程设防标准,提出抗震、消防、防洪、地质灾害防治等措施。

(九)投资估算

制定建设项目实施表,明确项目名称、内容、规模、建设要求,估算总投资量。

第四章 规划编制成果

第十七条 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纸和基础资料汇编。调查研究和分析资料应归入基础资料汇编,作为附件。

第十八条

规划说明书应当包括:现状调查与分析、规划思路与目标、村域产业发展与增收规划、村域聚居点布局规划、村域基础设施规划、村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聚居点建筑总平面布置规划、聚居点环境及建筑风貌规划、聚居点道路交通规划、聚居点市政工程规划、聚居点村民住宅选型、聚居点综合防灾规划、投资估算与实施建议等。

第十九条

规划图纸应当包括:(1)区位关系图

(2)村域综合现状图(比例1:5000~1:50000)(3)村域产业布局规划图(比例1:5000~1:50000)(4)村域聚居点布局规划图(比例1:5000~1:50000)

(5)村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比例1:5000~1:50000)

(6)聚居点综合现状图(比例1:500~1:1000)(7)聚居点用地分析图(比例1:500~1:1000)(8)聚居点现状建筑分析图(比例1:500~1:1000)(9)聚居点总平面布置规划图(比例1:500~1:1000)

(10)聚居点道路、管线、环卫及竖向工程规划图(比例1:500~1:1000)、(11)聚居点综合防灾规划图(比例1:500~1:1000)、(13)聚居点住宅选型及其他建筑方案示意图(14)聚居点鸟瞰效果图及重要节点景观效果图

第二十条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必要的分析图,也可以对上列图纸进行拆分表达,但必须保证图纸内容不得缺少。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二篇:四川省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办法

四川省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办法

(试行)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县、自治区、县级市与市辖区组织编制县域、市域或市辖区域(以下统称为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是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用于指导县域范围内的新村规划与建设,应作为专项规划单独编制。

第四条 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应以现为单位,坚持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等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合理确定村庄发展目标与战略,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应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新型村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核心,以设施配套为基础,以民主管理为保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根据平原、丘陵、山区与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注重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地域特征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逐步推进,促进农村呈现民富村美、文明和谐的崭新面貌。

第六条 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应当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农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采用政府组织、专家指导、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法。

第七条 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应当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规定,以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市(县)总体规划为依据,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土、交通、环保等相关规划相协调。

第八条 规划期限为2010年至2020年,近期为2010年至2015年,远期为2016年至2020年。

第九条 编制单位应当具有乙级以上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第十条 本办法所称的村,指按行政建制设立的村;

本办法所称的新村,指聚居人口在50人以上的各种规模的农村居民点。

第二章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的组织

第十一条 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具体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承担。

第十二条 5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10个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县(市、区)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须经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批。其余各县(市、区)的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须经市、州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批。第十三条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送审批前,组织编织机关应当依法将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包括村民代表在内的社会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副局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第十四条 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应当具备县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基础资料以及必要的勘察测量资料。资料由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单位负责整理汇总,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提供。

第十五条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经批准后,应当由县级人民政府予以公布,但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除外。

第十六条 县域新村总体规划调整,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提出调整评估报告,经审查同意后,依照本办法第十二、十三条的规定程序组织调整。

第三章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要求

第十七条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县域总体规划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提出的农村发展要求;引导和调控县域新村(聚居点)的合理发展与空间布局;指导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编制。

第十八条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应突出以下重点:

1、综合评价县域农村的发展条件,摸清县域范围内农村建设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布局,明确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3、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确定县域新村建设的发展战略与目标。

4、按照政府之音、群众自愿、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提出需要发展、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落,做出行政区划调整。

5、以镇(乡)为单位,深化并明确镇乡村体系结构,提出村的建设控制标准、发展建设模式与合理布局新村,分类指导建设,明确新村规模与等级等。按照《镇规划标准》,特大型新村大于1000人,大型新村为600—1000人,中型新村为200—600人,小型新村为50—200人,50人以下为散居。

6、统筹布置县域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确定设施配置标准,实现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

7、注重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地域特征和优势的文化传统,提出新村建设的风貌设计和户型设计指引。

8、按照镇(乡)整片推进的原则、以镇(乡)为单位,提出县域新村建设近期规划方案,目标要具体,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

第十九条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是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划内容,是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强制性内容应在图纸上准确标明、文本上明确、规范表述,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管理措施。第二十条 对涉及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建设标准,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风貌设计、近期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应当确定为严格执行的强制性内容,具体包括:

1、村的建设用地标准,各级新村建设规模。

2、县域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新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

3、新村建设的风貌设计。

第二十一条 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应当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民族与地方特色,确定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的目标,内容和重点,制定保护措施。

第四章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第二十二条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综合评价县域农村的发展条件

分析县域农村的社会经济概况、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分布情况,县域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状况,农村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情况。

摸清现状农村建设发展取得的成就、特征与主要问题。

2、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要点

归纳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中有关县域村镇发展战略、产业、城镇化水平、村镇体系、村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管制扥规划的要点,用于指导新村布点工作。

3、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布局

明确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确定农业产业基地的建设。

4、县域新村建设布局规划

分析县域新村建设的动力机制,提出县域新村建设的发展战略;按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法,提出人口空间转移的方向和目标,预测县域村民转化为市民的数量;分近期(2015年)和中远期(2020年)去定村民聚居度等目标,一般来讲,2015年前,村民聚居度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山区与民族地区要分别达到70%、60%、50%。

对不符合以下迁并标准的村,应考虑进行迁建合并,分镇(乡)提出各行政村、组迁并的具体方案,做出行政区划调整。

(1)人口规模过小的村

(2)存在自然灾害安全隐患的村,包括地处洪区、蓄滞区、矿产采空区、泥石流、滑坡、塌陷、冲沟易发区等地区的村。

(3)存在严重人居环境问题的村庄,包括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严重匮乏且建设困难的村庄;位于水源地、自然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核心区等生态敏感区的村庄;地方病高发地区的村庄。

(4)压占矿产资源或地下文物的村庄;位于城镇内部和近郊逐步与城镇相融合的村庄;地域空间上接近且逐渐融为一体的村庄等。

结合县域地形、交通等条件、充分考虑土地整理、产业连片发展等建设项目要求,确定县域农村的发展建设模式,可分为聚居区、散居区、半散半聚区三类建设模式,提出分类控制原则。

分镇(乡)进行新村建设布点,提出新村建设控制标准,确定新村的等级、规模等。

5、统筹配置县域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提出农村分机配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原则,确定新村设施配置标准;

分镇(乡)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村各类基础设施的规划方案。

6、县域新村风貌与农房户型指导

结合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条件,分片区提出县域新村风貌与农房户型指引

7、县域新村建设近期规划方案

按照镇(乡)整片推进的原则,提出县域新村近期建设额目标。

8、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第五章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成果

第二十三条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说明和基础资料等)、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述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规划图件是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件具有同等法定效力。附件说明书应对规划成果进行翔实而简洁明了的解释说明。附件基础资料应对收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并注明出处,能作为规划成果的支撑依据。

第二十四条 规划文本的格式如下

(一)规划总则

(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要点

1、县域发展战略要点

2、县域产业规划要点

3、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4、县域村镇体系结构规划要点

5、县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要点

6、县域空间管制规划要点

(三)县域农业发展规划

1、县域农业发展现状

2、县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县域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规划

(四)县域新村建设布局规划

1、县域新村建设发展战略

2、县域新村建设发展目标

3、县域行政村区划调整

4、县域农村建设模式

5、分镇(乡)村新村建设布局规划

(五)县域农村支撑系统规划

1、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件规划

2、农村基础设施完善规划

(六)县域新村风貌与农房户型指引

(七)县域新村建设近期规划

(八)规划实施措施和建议

第二十五条 图纸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如下:

1、县域区位关系图

2、县域产业布局规划图

准确标明行政区划调整后县域内各个镇(乡)界; 准确标明县域内的主要农产品、河流等资源分布状况; 准确标明县域内的经济分区; 准确标明县域主要工业园区的位置; 准确标明县域主要农业产业基地的范围。

3、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图

准确标明行政区域调整后县域内的各个镇(乡)界、村界; 准确标明县域各级镇乡的等级、规模、职能; 准确标明中心村、基层村的位置;

列表统计各级镇乡村总的个数、人口与用地规模。

4、县域空间管制规划图

准确标明县域内主要水源地、自然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核心区等生态敏感区分布范围;

准确标明县域优化建设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四类空间的范围。

5、县域新村布局规划图

准确标明县域农村发展模式分区;

按调整后的行政区划,尽量标明特大型、大型二类新村的位置、布局形态、名称、人口与用地规模,并列表统计。

6、县域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图 准确标明行政区划调整后县域内各个镇(乡)界、村界; 尽量标明村道路及村组内联系道路等的等级;

尽量标明农村各类市政工程设施的位置、规模、容量及工程管线的规格、走向和等级。

7、县域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准确标明行政区划调整后县域内各个镇(乡)界、村界; 尽量标明特大型与大型新村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 列表注明各级新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8、分镇(乡)新村布局图则

准确标明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类新村的位置、布局形态、名称、人口与用地规模、并列表统计;

准确标明村道路及村组内联系道路等的等级;

准确标明农村各类市政工程设施的位置、规模、容量及工程管线的规格、走向和等级;

准确标明各级新村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 列表注明各级新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9、县域新村风貌控制规划图

准确标明行政区划调整后县域内各个镇(乡)界、村界; 准确标明县域农房建设风貌分区,并附文字简单表述及参考样图。

10、县域新村建设近期规划图

准确标明行政区划调整后县域内各个镇(乡)界、村界; 分2011、2012、2013、2014、2015年准确标明当年以镇乡为单元整体推进新村建设的村名和位置。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四川省新村建设规划编制办法

(试行)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省新村建设规划编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农村地区的新村建设规划编制,应当遵守本办法。本办法所称的新村,是指由《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确定保留、整合及新建的农村新型社区和各种规模的农村居民聚居点。

第三条 新村建设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编制成果必须经村民大会讨论同意通过,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乡镇人民政府予以公布实施。

规划实施中,县级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

第四条 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经村民大会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同意,乡、镇人民政府可对新村建设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

设计新村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用地布局等重大变更的,应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

第五条 规划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规模、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省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

规划编制要求

第六条 规划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尊重农村实际,尊重群众意愿,把新村建设成为功能完善、设施配套、产业发展的新农村综合体。

第七条 规划应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资源的原则、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严格控制新村用地规模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第八条 规划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地的地理优势和地方建筑材料,注意保护历史文化和山水田园风貌,塑造自然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特色。

第九条 开展规划编制工作时,应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把握村庄基本情况,解读《县(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其主要内容为:

1、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2、现场踏勘、走访调查和问题探讨。

3、分析新村(聚居点)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4、分析新村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院落布局、建筑空间等方面的特点、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

5、分析新村及其相邻地域的水文、地理特征情况。

6、收集村民关心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提出规划应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7、根据《县(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提出规划原则和建设标准;明确新村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明确灾害防治设施建设及防治措施。

8、科学合理地进行新村用地布局;并根据其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现状院落布局、建筑风貌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建筑方案选型及总平面布局。

9、根据国家、省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结合新村实际,明确包括道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规模及布局规划。

第三章

规划成果的内容和深度

第十条 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件和图纸两部分。规划文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及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书应对规划成果进行翔实而简洁明了的解释说明,规划图件是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件具有同等法定效力。

第十一条 规划图纸与应表达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区域关系图(比例1:500—1:5000)(可用附图表示)与所在镇(乡)及周边村庄的区位关系,交通、经济联系。

(二)新村用地分析图(比例1:500—1:1000)(可与综合现状图合并)自然环境与地形地貌分析

受洪水、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影响的,不适宜修建的地段位置及其范围。

(三)新村综合现状图(比例1:500—1:1000)

农户宅基地范围、入户路、庭院绿化、建筑(含附属建筑)分布及其功能、层数、结构和质量。

沟渠水塘、菜地、果园、闲置地、林地、集中晒坝、公共建筑及公用设施的位置及范围。

其他建筑物分布及其基地范围、层数、结构、质量。主要的道路桥涵、地上地下管线的位置及高程、管线的线径或断面形式;现状沼气池、取水井分布位置;其他市政设施的位置、规模和用地范围。

历史文化遗存及古树名木的位置及范围。附现状用地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四)新村用地布局规划图(1:500—1:1000)

规划各类用地的范围界线、用地性质及主要道路系统组织。附规划用地计算表及布局结构图。

(五)新村建筑规划总平面图(比例1:500—1:1000)

农户建筑,公共服务设施及其他建筑平面布置、建筑层数标注。农户院落的范围、庭院铺地与绿化、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如圈舍、柴房、农具房)的位置和范围。

道路、入户书、排水沟渠、公共绿地、林地、集中晒坝等的位置和范围。

公共服务设施(如村委会、小学、托幼、村民活动中心、便民店、医疗室等)及公共活动场地的位置标注。

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供气、排水等)和环卫设施(如公厕、垃圾收集点等)的位置标注。

历史文化遗存位置标注及其保护范围。

附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包括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各类保留建筑面积、新建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等建设指标)。

原则上应该用图例区分保留建筑和新建建筑。

(六)新村道路、管线及竖向规划图(比例1:500—1:1000)道路位置、走向、宽度及主要道路的平面和竖向控制。活动场地、集中晒坝、停车场位置及范围。

道路红线位置、横断面形式、交叉点坐标标高、以及道路铺装材料。

排水分区和排水管渠的位置、走向、断面形式、主要控制标高和材料等。

各类公用管线(供水、供电、通信、有线电视、宽带等)的位置、走向。

各类管线的敷设方式、埋深、坡度、坡长等。

各类市政设施(取水点、水厂位置、集中的污水处理、垃圾收集转运点、供配电、供气等)的位置、用地范围及规模。

室外主要公共空间和农户院落的地坪标高、排水方向等。防洪堤、溢洪道、主要堡坎和护坡等的位置、断面形式等。

(七)新村住宅及其它主要建筑选型方案示意图

提供多种农户住宅及其他主要建筑选型方案,包括标准层平面和建筑风格示意。

(八)新村效果图与重点地段鸟瞰图

第十二条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必要的分析图,也可以对上列图纸进行拆分表达,但必须保证图纸内容不得缺少。

第十三条 规划图纸必须在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上绘制

第三篇:四川省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川建村镇发[2010]469号

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下发

《四川省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四川省新村建设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现将《四川省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四川省新村建设规划编制办法(试行)》下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各地在办法实施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实际,及时总结情况,并将有关情况上报至住房城乡建设厅村镇处,以进一步修改完善编制办法。

二O一O年十月十八日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

2010年10月19日印 校对:李

打印:吴 四川省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办法

(试行)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县、自治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组织编制县域、市域或市辖区域(以下统称为县域)新村

建设总体规划,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是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用于指导县域范围内的新村规划与建设,应作为

专项规划单独编制。

第四条

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应以县为单位,坚持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运用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合理确定新村发展目标与战略;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第五条

编制县城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应根据平原、丘陵、山区与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注重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地域特征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逐步推进,促进农村呈现民富村美、文明和谐的崭新面貌。

第六条

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应当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农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采用政府组织、专家指导、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法。

第七条

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应当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规定,以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市(县)总体规划为依据,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土、交通、环保等相关规划相协调。

第八条

规划期限为2010年至2020年。近期为2010年至2015年,远期为2016年至2020年。

第九条

编制单位应当具有乙级以上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第十条

本办法所换的村,指按行政建制设立的村; 本办法所称的新村,指聚居人口在50人以上的各种规模的农村居民点。第二章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的组织

第十一条

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具体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会同有关部门承担。

第十二条

5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10个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县(市、区)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须经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批。其余各县(市、区)的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须经市、州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批。

第十三条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

机关应当依法将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

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包括村民代表在内的社会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第十四条

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应当具备县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基础资料以及必要的勘察测量资料。资料由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单位负责整理汇总,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提供。

第十五条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经批准后,应当由县级 人民政府予以公布,但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除外。

第十六条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调整,应当向原审批机

关提出调整评估报告,经审查同意后,依照本办法第十二、十

三条的规定程序组织调整。

第三章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要求

第十七条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县

城总体规划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提出的农村发展要求;引导和调控县域新村(聚居点)的合理发展与空间布局;指导新村(聚

居点)建设规划编制。

第十八条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应突出以下重点: l、综合评价县域农村的发展条件,摸清县域范围内农村建

设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布局,明确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

重点。

3、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确定县域新村建设的发

展战略与目标。

4、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提出需要发展、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落,做出行政区划调

整。

5、以镇(乡)为单位,深化并明确镇乡村体系结构,提出村的建设控制标准、发展建设模式,合理布局新村,分类指导建设。明确新村规模与等级等。按照《镇规划标准》;特大型新村大于1000人,大型新村为600—1000人,中型新村为200—600人,小型新村为50-200人,50人以下为散居。

6、统筹布臵县域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确定

设施配臵标准,实现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社会服务事业向农

村覆盖。

7、注重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地域特征和优势的文

化传统,提出新村建设的风貌设计和户型设计指引。

8、按照镜(乡)整片推进的原则,以镇(乡)为单位,提

出县域新村建设近期规划方案,目标要具体,措施应具有可操

作性。

第二十条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是必须

严格执行的规划内容,是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

强制性内容应在图纸上准确标明,文本上明确,规范表述,并

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管理措施。

第二十一条

对涉及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建设标准、基础

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风貌设计、近期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应

当确定为严格执行的强制性内容,具体包括:

l、新村的建设用地标准、用地规模,各级新村建设规模。

2、县域新村空间布局要求,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新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臵标准。

3、新村建设的风貌设计。

4、县域禁建、限建等需要进行控制的区域。

第二十二条

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应当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民族与地方特色,确定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的目标、内容和重点,制定保护措施。

第四章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第二十三条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综合评价县域农村的发展条件

分析县域农村的社会经济概况,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分布情况,县域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状况,农村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情况。

摸清现状农村建设发展取得的成就、特征与主要问题。

2、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要点

归纳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中有关县域村镇发展战略、产业、城镇化水平、村镇体系、村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管制等规划的要点,用于指导新村市点工作。

3、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布局 明确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确定农业产业基地的建设。

4、县域新村建设布局规划

分析县域新村建设的动力机制,提出县域新村建设的发展战略;按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法,提出人口空间转移的方向和目标,预测县域村民转化为市民的数量;分近期(2015年)和中远期(2020年)预测村民聚居度等目标,一般来讲,2015年前,村民聚居度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山区与民族地区要分别达到70%、60%、50%。

对符合以下迁并标准的村,应考虑进行迁建合并,分镇(乡)提出各行政村、组迁并的具体方案,做出行政区划调整。

(1)人口规模过小的村。

(2)存在自然灾害安全隐患的村,包括地处洪区、蓄滞区、矿产采空区、泥石流、滑坡、塌陷、冲沟易发区等地区的村。

(3)存在严重人居环境问题的村庄,包括供水、供电、通

讯、交通等基础设施严重匾乏且建设困难的村庄;位于水源地、自然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核心区等生态敏感区的村庄;地方

病高发地区的村庄。

(4)压占矿产资源或地下文物的村庄;位于城镇内部和近

郊逐步与城镇相融合的村庄;地域空间上接近且逐渐融为一体的村庄等。

结合县域地形、交通等条件,充分考虑土地整理、产业连片发展等建设项目要求,确定县域农村的发展建设模式,可分为聚居区、散居区、半散半聚区三类建设模式,提出分类控制原则。

分镇(乡)进行新村建设布点,提出新村建设控制标准,确定新村的等级、规模等。

5、统等配臵县域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提出农村分级配臵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原则,确定新村设施配臵标准;分镇(乡)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村各类基础设施的规划方案。

6、县域新村风貌与农房户型指引

结合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条件,分片区提出县域新村风貌与农房户型指引。

7、县域新村建设近期规划方案

按照镇(乡)整片推进的原则,提出县域新村近期建设的目标。

8、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第五章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成果

第二十四条

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说明和基础资料等)。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 述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规划图件是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件具有同等法定效力。附件说明书应对规划成果进行翔实而简洁明了的解释说明。附件基础资料应对收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并注明出处,能作为规划成果的支撑依据。

第二十五条

规划文本格式如下:

(一)规划总则

(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要点

1、县域发展战略要点

2、县域产业规划要点

3、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4、县域村镇体系结构规划要点

5、县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要点

6、县域空间管制规划要点

(三)县域农业发展规划

1、县域农业发展现状

2、县域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3、县域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规划

(四)县域新村建设发展战略

1、县域新村建设发展战略

2、县域新村建设发展目标

3、县城行政村区划调整

4、县域农村建设模式

5、分镇(乡)村新村建设布局规划

(五)县域农村支撑系统规划

1、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建规划

2、农村基础设施完善规划

(六)县域新村风貌与农房产型指引

(七)县域新村建设近期规划

(八)规划实施措施和建议

第二十六条

图纸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如下:

1、县域区位关系图

2、县域产业布局规划图

准确标明行政区划调整后县域内各个镇(乡)界; 准确标明县域内的主要农产品、河流等资源分布状况;

准确标明县域内的经济分区;

准确标明县域主要主要工业园区的位臵;

准确标明县域主要农业产业基地的范围。

3、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图

准确标明行政区划调整后县域内各个镇(乡)界、村界;

准确标明县域各级镇乡的等级、规模、职能;

准确标明中心村、基层村的位臵;

列表统计各级镇乡村总的个数、人口与用地规模。

4、县域空间管制规划图

准确标明县域内主要水源地、自然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核心区等生态敏感区分布范围;

准确标明县域优化建设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四类空间的范围。

5、县域新村布局规划图

准确标明县域农村发展模式分区;

按调整后的的行政区划,尽量标明特大型、大型二类新村的位臵、布局形态、名称、人口与用地规模,并列表统计。

6、县域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图

准确标明行政区划调整后县域内各个镇(乡)界、村界; 准确标明村道路及村组内联系道路等的等级;

准确标明农村各类市政工程设施的位臵、规模、容量及工

程管线的规格、走向和等级。

7、县域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准确标明行政区划调整后县域内各个镇(乡)界、村界; 尽量标明特大型与大型新村配臵的公共服务设施; 列表注明各极新村公共服务设施配臵标准。

8、分镇(乡)新村布局图则

准确标明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类新村的位臵、布局形态、名称、人口与用地规模,并列表统计; 准确标明村道路及村组内联系道路等的等级;

准确标明农村各类市政工程设施的位臵、规模、容量及工程管线的规格、走向和等级;

准确标明各级新村配臵的公共服务设施; 列表注明各级新村公共服务设施配臵标准。

9、县域新村风貌控制规划图

准确标明行政区划调整后县域内各个镇(乡)界、村界;

准确标明县域农房建设风貌分区,并附文字简单表述及参

考祥图。

10、县域新村建设近期规划图

准确标明行政区划调整后县域内各个镇(乡)界、村界;

分 2011、2012、2012、2014、2015年准确标明当年以镇乡

为单元整体推进新村建设的村名和位臵。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四川省新村建设规划编制办法

(试行)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我省新村建设规划编制,结合我省可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农村地区的新村建设规划编制,应当遵守本

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新村,是指由《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确定保留、整合及新建的农村新型社区和各种规模的农村居民聚居点。

第三条

新村建设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编制成果必须经村民大会讨论同意通过,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乡镇人民政府予以公布实施。

规划实施中,县级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

和技术指导。

第四条

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经村民大会和乡、镇人民

代表大会同意,乡、镇人民政府可对新村建设规划进行局部调 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

涉及新村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用地布局等重大变更的,应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

第五条

规划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规模、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省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 规划编制要求

第六条

规划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尊重农村实际,尊重群众意愿,把新村建设成为功能完善、设施配套、产业发展的新农村综合体。

第七条

规划应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资源的原则,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严格控制新村用地规模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第八条

规划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地的地理优势和地方建筑材料,注意保护历史文化和山水田园风貌,塑造自然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特色。

第九条

开展规划编制工作时,应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把握村庄基本情况,解读《县(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规

划方案。其主要内容为:

1、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2、现场踏勘、走访调查和问题探讨。

3、分析新村(聚集点)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

及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4、分析新村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院落布局、建筑空间

等方面的特点、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

5、分析新材及其相邻地域的水文、地理特征情况。地震、山洪、泥石流等各类灾害发生及防治情况。

6、收集村民关心关注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提出规划应

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7、根据《县(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提

出规划原则和建设标准;明确新村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明确灾害防治设施建设及防治措施。

8、科学合理地进行新村用地布局;并根据其自然环境、历

史文化、现状院落布局、建筑风貌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建筑方

案选型及总平面布局。

9、根据国家、省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结合新村实际,明确包括道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

设标准、规模及布局规划。第三章 规划成果的内容和深度

第十二条

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件和图纸两部分。规划文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及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书应对规划成果进行翔实而简洁明了的解释说明。规划图件是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件具有同等法定效力。

第十三条

规划图纸与应表达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区域关系图(比例1:500-1:5000)(可用附图表示)与所在镇(乡)及周边村庄的区位关系,交通、经济联系。

(二)新村用地分析图(比例1:500-l:1000)(可与综合现状图合并)

自然环境与地形地貌分析

受洪水、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影响的,不适宜修建的地段位臵及其范围。

(三)新村综合现状图(比例1:500-1:1000)

农户宅基地范围、入户路、庭院绿化、建筑(含附属建筑)分布及其功能、层数、结构和质量。

卜沟渠水塘、菜地、果园、闲臵地、林地、集中晒坝、公共建筑及公用设施的位臵及范围。

其他建筑物分布及其基地范围、层数、结构、质量。主要的道路桥涵、地上地下管线的位臵及高程,管线的线 径或断面形式;现状沼气池、取水井分布位臵;其他市政设施。的位臵、规模和用地范围。

历史文化遗存及古树名木的位臵及范围。附现状用地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四)新村用地布局规划图(比例 1:500-l:1000)规划各类用地的范围界线、用地性质及主要道路系统组织。附规划用地计算表及布局结构图。

(五)新村建筑规划总平面图(比例1:500-1:1000)

农户建筑、公共服务设施及其它建筑平面布臵、建筑层数

标注。

农房院落的范围、庭院铺地与绿化、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

(如圈舍、紫房、农具房)的位臵和范围。

道路、入户路、排水沟渠、公共绿地、林地、集中晒坝等的位臵和范围。

公共服务设施(如村委会、小学、托幼、村民活动中心、便民店、医疗室等)及公共活动场地的位臵标注。

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供气、排水等)和环卫设施(如

公厕、垃圾收集点等)的位臵标注。

历史文化遗存位臵标注及其保护范围。

附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包括建筑密度、容积率、绿

地率、各类保留建筑面积、新建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等建设指标)。

原则上应该用图例区分保留建筑和新建建筑。

(六)新村道路、管线及竖向规划图(比例1:500—1:1000)道路位臵、走向、宽度及主要道路的平面和竖向控制。活动场地、集中晒坝、停车场位臵及范围。

道路红线位臵、横断面形式、交叉点坐标标高、以及道路铺装材料。

排水分区和排水管渠的位臵、走向、断面形式、主要控制标高和材料等。

各类公用管线(供水、供电、通信、有线电视、宽带等)的位臵、走向。

各类管线的敷设方式、埋深、坡度、坡长等。

各类市政设施(取水点、水厂位臵、集中的污水处理、垃圾收集转运点、供配电、供气等)的位臵、用地范围和规模。

室外主要公共空间和农户院落的地坪标高、排水方向等。防洪堤、溢洪道、主要堡坎和护坡等的位臵、断面形式等。

(七)新村住宅及其它主要建筑选型方案示意图 提供多种农户住宅及其它主要建筑选型方案,包括标准层平面和建筑风格示意。

(八)新村效果图与重点地段鸟瞰图

第十四条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必要的分析图,也可以 对上列图纸进行拆分表达,但必须保证图纸内容不得缺少。

第十五条

规划图纸必须在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上绘制。第十六条

规划说明书的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现状概况

1、区位

2、自然条件

3、资源条件

4、社会经济情况

(二)新村现状分析及主要问题

1、建设条件情况及分析

2、现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情况及分析

3、现状人居环境情况及分析

4、现状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院落布局、建筑空间、环境景观等方面的特点、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分析

5、村民关注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分析

6、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规划总则

1、规划背景

2、上位规划解读及相关要求

3、规划依据

4、规划指导思想

5、规划原则

6、规划期限

7、规划范围

(四)新村定位与规模

1、新村(聚集点)发展性质与定位

2、新村(聚集点)建设标准

3、发展规模

(五)用地布局规划

1、布局结构

2、人用地布局规划(l)农宅用地布局(2)公共设施配套布局

(六)建筑平面布局规划

1、建筑选型与风貌控制意象

2、建筑平面布局理念

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七)道路工程规划

(八)市政公用及环卫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2、排水工程规划

3、燃气工程规划

4、电力工程规划

5、电信工程规划

6、环卫设施规划

7、其它设施规划

(九)防灾规划

(十)投资估算

(十一)实施规划建设与措施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四篇:幸福美丽新村情况介绍(最终版)

周家镇幸福美丽新村(天星村)情况介绍

天星村位于周家镇政府驻地西北面,同时也是兴文县北大门,全村4个村民小组,农户150户,人口600余人,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达到55%,耕地面积1000亩,其中良田300亩,土地700亩,该村海拔在600800米之间。

天星村又名桃花源。桃花源群山环抱,唯一通道从穿山洞(又名神龙洞)洞中通过,除此没有别的通道。经穿山洞进入桃花源,天地豁然开朗,其景犹如著名诗人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一般。**日报曾以《周家有个桃花园》来描述了天星村的美景,新华社也曾以《世界第一大天坑》报道了天星村的独特地貌,芝加哥电视台97年曾在美国以《再现1700年前桃花源》对天星村的自然景观做了电视报道。

天星村属喀斯特地貌,全村除周围环岩壁立外还有许多景观景点,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群师共舞、清官面壁、一品当朝、石笋猪猴(十省诸侯)、凤舞九**等,气势浑宏,大气磅礴。

天星村(桃花源)与**竹海毗邻,将是兴文通往**竹海的主要通道,其东面还有 天生桥地缝、加兴七二朵莲**、神风洞、神烟洞等世界第一流的景观景点相连接,也将成为**竹海和兴文**的连接中心。

该村地处兴文、珙县、**交接处,属于兴-珙-长经济发合部中心区域。从周底路(穿山洞段)只有1公里,由**社区沿园区公路进入天星村也只有3公里,沿天红公路直通**县双河镇,距**县双河镇8公里碎石路现已全线贯通。目前通村主干道已按5.2M宽,22CM厚的标准全面硬化,硬化长度5.7公里。2010年省级扶贫新村建设,已完成1.2米宽,9600米长的便民路。是2012年省级财政基础设施建设新村,村内房屋修建错落有致,风格独特,经示范建设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聚居点有集中供水池4口,生态垃圾池4个,花台600余米,供水管网3000余米,新硬化排污渠1000余米。前年代表兴文县接受市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检查,经过环境打造后的天星村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村民饮上了清洁的自来水,每家每户都建了花池,种上了鲜花贵树。村民文化生活丰富,建有农家书屋,有一支文化志愿队,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去年县文广新体局已在天星村二组的聚居点建设一个标准的运动场,配备了比较完备的体育器材。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天星村已形成以烤烟、蚕桑为主,**、金银花为辅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并且去年已在天星村聚居点栽种了300多亩桃树和**,3年以内,阳春三月,天星村将沉浸在花海之中,仲夏之际来采摘美味果子的游人络绎不绝,天星村将是旅游休闲的绝佳圣地。该村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曾聚居了大量的仡佬族(僰人),云南文川县有一支少数民族就是由此地迁去的。同时在民间还有许多古老的传说,如:鱼孔传说、古庙传说、周红毛担石镇山&&。

周家镇天星村经过近几年来打造,已成为美丽文明的小村庄。今后,天星村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同时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同时,天星村还将重点进行文化阵地建设,举行多种多样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娱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建设兴业、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

第五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总结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总结

我x村系xxxx年申报核批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示范村”。按照申报确定的建设项目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评估认定的要求,现将有关建设工作情况报告于后:

一、x村的基本情况

x村是老龙乡最的边远贫困村,全村幅员x.x平方公里,辖x个社xxx户xxx人,耕地xxxx亩,森林xxxx亩,各部门高度关心重视x村的发展和开发,并根据x村的客观实际,先后被确定为“简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通过几年来干群的共同努力,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幸福美丽新村初见雏形。

二、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情况

(一)全面完成幸福美丽新村的项目建设

根据群众自主、村民委员会自治、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确定x村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现已全面完成了入户路xxx米、雨污排水沟xxx米、太阳能路灯xx盏、花台xxx平方米、庭院整治xxxx平方米、垃圾集中收集池x处项目的建设任务。

(二)抓好硬件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xxxx年新建x亩村服务中心综合办公大楼,内设社区两委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综合培训中心;村卫生室;综合调节中心;文体管理中心;办公设施齐备,办公人员落实;村医卫生室和医务人员落实;农村养老保险xxx%到位,服务农村、惠及农民等一系列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面覆盖。

(三)加强文体设施建设,繁荣农村文化

自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群众自愿、财政补助、社会捐资,先后兴建xxxx平方米的文化广场、篮球场、羽毛球场;

按照党中央提供的“依法治理”要求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经村民自主提议、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制定编辑出版了《x村村规民约》,村民组张贴,村民每户一册。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安全隐患的排查。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反邪教工作。及时调解民间民事纠纷xx起,把问题矛盾解决消化在萌芽状态,无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依法治村成效好,村民对治安满意度达xx%上,对x幸福美丽新村进行了科学而系统的全面规划,最终形成了切实可行的x幸福美丽新村控详规划,并在实施每一项新村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纵观x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各级各部门领导给予了大力的关心支持帮助,基层干群也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不折不扣地完成了有关项目建设任务,工作成效显著,群众有口皆碑。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有关工作离上级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组织领导,求真务实、精进开拓,把x新村建设后续工作抓好抓实,造福一方人民。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上下齐心、众志成城,x村幸福美丽新村明天更加美好。

下载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汇报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围绕幸福美丽新村实施方案,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制定了区旅游外侨局《2015年幸福美丽新村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星级农家乐,......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总结[精选合集]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总结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总结 **镇位于**市西南面,距市区20公里,地处“川陕渝”黄金三角地带,幅员面积97,38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居委会,总人......

    关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问题

    关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问题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这是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也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借此机会,谈六个问题:先学习习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其次看这些年我省新农村建设......

    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办法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编制,提高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编制质量,更好地促进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

    土垭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方案

    一、土垭村村情概况 土垭村距南部县城17公里,共7个社,农户486户,总人口1059人,全村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7亩,现有林地面积650亩,森林覆盖率66%。2018年新建村多功能活动......

    最新——2013四川省镇总体规划编制办法

    四川省镇总体规划编制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我省“多点多极战略”,适应我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规范我省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依据......

    幸福新村

    xx幸福新村全面建成 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快农房改造,进一步美化农村环境,建设高标准示范村,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二零一三年,xx幸福新......

    乡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自查报告

    根据《xx市xx区委区政府目标绩效管理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要求,对照《xx区新农村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的通知》(双新农领[2016]1号)文件内容,我镇对2017年幸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