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筠门岭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筠门岭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会昌县筠门岭镇地处赣、闽、粤三省交界,素有赣南四大名镇之美誉,全镇地域面积297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其中:畲族村2个),2个居委会,全镇总人口4.6万。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碰击。包容、开放、务实的文化助推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
一、把握正确文化发展方向,繁荣发展农村文化
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是镇党委、政府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农村文化纳入到经济发展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二是以圩镇社区文化建设、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建立了农村文化服务网络,目前,全镇26个村委会已经建好文化活动室21个,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坚持做到文化干部专职专用,制定了“十二五”期间,全镇文化事业发展纲要,使得全镇文化事业有序健康发展。四是把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与“三送”工作相结合,做到送政策、送服务和送文化紧密结合,着实解决了一些制约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问题。
二、创新理念,整合资源,夯实文化阵地根基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创新。近年来,该镇通过整合文化资源,在村校共建,综合文化站建设等方面,努力探索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途径。一是实行镇综合文化站与镇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整合。该镇多渠道筹措资金65万元,启动了镇综合文化站的项目建设,并于2011年6月1日正式启用,综合文化站为两层主体结构,总建筑面积460平米,内设展览厅、信息资源共享室、文体活动室、阅览室、排练厅、培训室,为充分发挥综合文化站的主阵地作用,许许多多的群众在综合文化站里,找到了乐趣,一些老干部在享受到各种活动带来的欢乐的同时,又热心参与到综合文化站的日常管理中来,进而推进了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有声有色地正常开展。二是实行红色资源的整合,2011年,该镇投入550多万元,在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门前的一片稾草丛生,破旧的猪、牛栏、厕所连片的地方,兴建了占地12亩多的小平广场,这个以伟人的名字命名的广场,与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和小平故居连在一起,广场上设立了舞台、塑胶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健身活动场,设立了宣传栏、报刊阅读橱窗、漫画墙等设施,打造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小平广场的建立,不仅提升了历史名镇的品位,更是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三是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点的整合,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建立了一所集娱乐、体育和教育于一体的文体活动场所,配备了文体健身器材,建立了规范标准的农家书屋,龙头畲族村和白埠村兴建了广场和戏台。与此同时,该镇在实施圩镇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建设的含量,从街道路灯设置宣传牌到楼顶安装“爱我门岭,兴我门岭”发光字,从墙上绘画“红色故事”到休闲广场上的《小平广场兴建记》和滨江公园的《筠门岭赋》大理石书简的设置,处处充满人文气息的温馨提示,处处彰显出历史名镇厚重的文化底蕴。四是实行村级活动场所和校园文化阵地的整合。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两年来,该镇共整合扶贫等资金共2235万元,对1所初中,1所中心小学,15所村小学、9个村教学点和26个村级文化活动场所,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整修。在建设点的选址上,做到村级文化活动场所与学校连在一起,实现农村文化资源的村校互补。比如,在黄埔村文化服务点,村级活动场所与校园紧紧相连,校园环境经过精心的打造,彰显出宁谧、神圣的人文气息。村级活动场所里内设的文化活动室、信息资源共享室、远程教育电教室、农家书屋等,不仅是农民群众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主阵地,更成为延伸学校教育的大课堂。该服务点,实行村、校结合,实现农家书屋、信息资源、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同时,村校共建模式,还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在村校共建文化服务点里,设立留守儿童心灵驿站。对教育形象的塑造、良好社会风尚的提升,以及村、校的两个文明建设等诸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发镇综合文化站挥阵地作用,构建大宣传、大文化新格局
一是抓队伍建设,推动农村宣传文化事业发展。镇文化站吸纳了一批文艺骨干,组建了一组由12人组成的业余文艺宣传队,在全镇26个行政村开展了以“创新文化升级,塑造文明新风”为主题的巡回演出,2015年宣传队共巡回演出了40多场次。为宣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若干意见>、土坯房改造、黄龙病防治、计划生育政策等,教育群众、团结群众、凝聚群众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镇政府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宣传队每下村演出一场节目,根据群众的评价,按好、中、差,分别给予600、500、400元的演员补助,把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宣传到了每个家庭、每个农民心上。让宣传文化工作真真地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从而,在全镇上下形成了思想文化大宣传的格局。二是坚持镇文化站面向大众,实行免费开放。镇综合文化站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坚持面向大众,实行免费开放。每周开放时间累计不少于42小时,节假日基本文化服务项目也正常开放。向公众免费开放的设施主要包括:多功能厅、展览厅、辅导培训教室、计算机与网络教室、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站、图书室、娱乐活动室等。建立健全了场地使用、设施维护、档案管理、图书借阅、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消防措施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安全有序。三是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带动和辐射农村文化的蓬勃兴起。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带给广大群众享受文化权益的幸福空间,一大批文体爱好者,自发地组织起了腰鼓队、健身队、琉璃球队、篮球队等群艺团队,每天都能看到:晨晖里,湘江畔,太极轻柔舞婆娑;华灯下,广场上,彩扇飞扬歌仁政。镇文化站因势利导,经常性地组织他们开展广场文化活动,文化站组织开展了大合唱(全镇28个村(居)和全体镇属(驻镇)单位的17个合唱队,引吭高歌,唱出了门岭人民凝心聚力,打造“赣闽粤三省边界第一镇”的壮志豪情)、农歌会、镇教育奖励基金会颁奖和道德模范颁奖晚会等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庆龙年送春联、猜灯谜(游园)活动等单项性文化活动,举办科普、法制、农技、文化生活、卫生健康等讲座、培训,每日更换一次报纸、每周放一场电影、每月编办一次文化宣传橱窗。
该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抓阵地、抓队伍、抓载体、抓活动入手,使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凸显了广场文化在创建文明圩镇中的重要作用,广场文化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跳舞、下棋、唱山歌、玩器乐…..,许多人都可以在广场找到自己的所爱,围绕广场文化活动这一载体,镇文化站精心培育,悉心打造,多层面、多角度、多领域带动和辐射了农村文化的蓬勃兴起,促进了全镇上下大宣传、大文化格局的形成,推动了全镇农村文化宣传事业的发展繁荣。比如,竹村民间舞龙队,多次在县里举办的大型赛事中荣获金奖,农历七月初六的庙会,人们抬着赖公福主的雕塑沿街游行,其盛况颇为壮观,新建的村级活动场所更是成为传统文化以及客家山歌表演和传习的好场所。“卷起裤脚起个调,下田干活心乐呵,打个招呼说嘿喽,挑担脐橙扭秧歌。” 这首盛传在筠门岭的山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时期筠门岭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和不懈追求。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一次次的讲座和培训,真正地让群众感受到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到农村的千家万户,不仅减少了社会矛盾的发生,同时也净化了社会风气,提高了农民精神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第二篇:筠门岭镇创新做法
筠门岭镇创新做法“创先争优”活动特色明显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筠门岭镇结合项目拆迁,积极行动,以“抓好党建促发展,创先争优树标杆”为主题,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创新活动载体,突出先锋作用。筠门岭镇紧扣抓好党建和创先争优的工作主题,精心设计党建系列特色活动。依托“四联结对”模式,在结对的村与机关、村与企业、村与小组、村与项目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组织实施了“党建服务月主题活动”,充分挖掘基层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在征地拆迁中,以项目拆迁为载体,不断深化“我是党员我带头拆迁”的活动,号召党员在发挥模范带头的作用下,积极做好亲属和群众的动拆思想工作。在基层服务中,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服务小组”作用,开展政策宣传、服务咨询、技术培训、民事协调等各种利民便民活动;在项目工地,村与项目共建重要岗位党员先锋岗,联动维护项目建设施工环境,结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联合开展了专题讲座、文化娱乐等活动,增进了施工单位与当地村民的交流合作,相互支持发展。
丰富活动内容,增强为民意识。筠门岭镇坚持不折不扣落实创先争优活动的“规定动作”,同时,结合中心工作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做好“自选动作”,实现特色与形象共出,作用与效果同显。结合创先争优树标杆的主题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和联点干部深入基层,围绕重点项目、征地拆迁、民生服务、信访稳定等工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将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目标;结合项目拆迁,广大党员干部不分昼夜上门入户做好政策宣传和群众的思想工作;结合创业富民,组织党员干部发挥自身专长,为当地农民开展技能培训;结合辖区维稳,基层党员骨干充分发挥调解员和安全员的作用,积极化解村民群众的矛盾情绪,维护辖区的治安稳定,全力助推项目拆迁工作。
围绕活动宗旨,实现创先争优。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不断深入,筠门岭镇广大党员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精神风貌、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彰显,基层党支部和党员个人的公开承诺进一步落实。每个基层党支部办好2至3件实事,每名党员为村民群众做1件好事,并向群众作出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党员的先进性和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发挥。
一、“五查五看”扎实推进创先争优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市图书馆以“五查五看”为主题,组织各党小组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各党小组积极开展谈心活动,对照“五带头”,“五查五看”一查思想作风,看宗旨观念树立的牢不牢;二查规章制度,看文明服务执行的好不好;三查业务工作,看本职工作完成的精不精;四查目标定位,看科学发展新举措多不多;五查民生问题,看图书馆队伍和谐不和谐。通过“五查五看”,使全体党员认清了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原因,明确了努力方向。同时,图书馆党支部制定了创争措施,确保创先争优活动顺利开展。
二、“五比五创”掀创先争优热潮
活动中,市图书馆注重创新载体,立足本馆特色,着力抓住“五比五创”。一比学习,创一流素质。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提高”活动;二比团结,创一流队伍。在营图党建网页上创建“党群连心桥”,搭建党群沟通平台;三比服务,创一流作风。在服务窗口开展设立“党员责任岗”活动;四比效能,创一流业绩。开展“服务课题攻关党员先锋团队”、“争做文明窗口”、“争当服务标兵”主题实践活动;五比奉献,创一流形象。全员启动“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为主题的示范承诺活动。开展党员服务周、党员奉献日活动。通过“五比五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学习意识、团结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全馆掀起创先争优热潮。
三、“五大服务”展创先争优风采
市图书馆以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以及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总抓手,抓创新,促实效,结合图书馆工作,凸显图书馆元素,确立了“创先争优展风采,‘五大服务’创实绩”的活动载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了推进“五大工程”工作的强大合力,谱写了创先争优新篇章。
一是绿色服务。通过多媒体阅览室、共享工程阅览室、图书馆网站、共享工程展播厅等载体,向广大读者提供绿色网络和视频服务。二是亲情服务。开放盲文及盲人有声读者阅览室和益智馆,开展关爱服务。三是惠民服务。实行全免费公益“零门槛服务”,免去了借书证的工本费、自学证费等一切费用,提供免费上网、免费培训、免费看电影、免费听讲座等文化惠民政策。延伸服务触角,开展“二建五进”活动,建立了农村、学校、家庭和部队的图书流通站和社区分馆30余个。为农民下载并播放农业视频讲座。四是品牌服务。通过举办公益讲座,打造“市民课堂”品牌服务。五是网络化服务。率先启动营口地区“图书馆之城”建设,以市馆为中心,县区公共图书馆、各镇(街)、村(社区)为补充,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形成营口地区三级网络化管理,实现协调采购、联合编目、通借通还功能,目前,已实现了市馆、大石桥馆、西市区馆、鲅鱼圈馆四馆一证通,打造现代化图书馆服务模式。
通过多种途径打造的“六大服务模式”,有效落实了“五大工程”。一是共享强馆。主要做法是立足图书馆发展,建立“图书馆之城”。二是科技立馆。主要做法是立足网络化服务,进行资源开发和数字服务。三是品牌亮馆。主要做法是立足读者服务,实施服务品牌战略。四是活动促馆。主要做法是立足知识传播,举办读者活动。五是文明塑馆。主要做法是立足“创城”工作,树立图书馆文明优质形象。
四、特色服务显创先争优实绩
市图书馆依托馆内资源,积极为特殊群体提供特色服务。视障读者在盲人阅览室里可以读书、上网,参加盲人才艺展示活动;青少年读者在益智馆里可以参加中国古典益智游戏,可以参加少年网页设计培训班,可以观看电影;出租车司机,每周五上午可以收听营口市图书馆在电台交通文艺广播频道播出的“学海轻舟”节目,并且还可以参与互动答题,以及参加读书有奖征文活动。市图书馆打造三大特色服务,创造了一流的工作业绩, 实现了品牌亮馆,让人民群众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永善创先争优活动特色突出推进有力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各乡镇、部门紧紧围绕县委要求,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明确了指导思想,制定了活动方案,落实了活动载体,及时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大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与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谋划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领导重视,发动有力。各乡镇、部门党组织高度重视创先争优活动,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大会,制定了活动方案,安排部署周密,活动推进有序。政法委及时组织全体党员召开会议,认真学xxx省、市、县创先争优活动的相关文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增强了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发改局结合部门实际,分别制定了《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党员帮扶活动制度》、《党员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制度》。审计局以“服务中心、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为实践主题,要求各股室结合部门工作实际,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切实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水利局对党员队伍状况和支部建设进行调查摸底,对全县的水利工程建设进行调研、排查部署,为创先争优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莲峰镇建立健全各种考核奖惩配套制度,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桧溪镇及时召开党政领导班子会议,传达县委创先争优会议精神,对活动开展进行安排部署,并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吃透精神,学用相促,在分管站所和所包村召开相关会议,切实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积极宣传,氛围良好。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绝大多数部门和乡镇纷纷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切实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人大办利用《永善人大》,及时宣传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过程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榜样,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努力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活动氛围。政府办、环保局、国税局利用座谈会、宣传栏、网络、标语、简报、信息专刊等方式,充分展示创先争优活动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和新成效。组织部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创先争优活动,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适时编撰学习活动资料,在部内醒目处悬挂活动宣传标语。伍寨乡利用宣传资料、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栏、手机短信等方式,多渠道宣传活动主题、活动步骤、创争标准、承诺内容、实践内容等,积极营造党员干部重实践、人民群众能监督的活动氛围。青胜乡制作标语、字画20余幅,办板报30余期,印发简报7期,开展电视报道2次。
载体丰富,实效突出。全县各级党组织根据县委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永善、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要求,结合实际丰富载体、突出主题,增强了活动的实效性。组织部围绕“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开展文明单位、先进科室创建和优秀共产党员评选表彰等活动,切实丰富了活动载体,形成了比学赶帮、争当先进、争创一流的新局面。政法委牢固树立政法综治维稳“一盘棋”的思想,注重力量整合和工作统筹,在全县政法系统集中开展“认真学法,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主题实践活动,以信访、调解工作推动社会矛盾化解,以“百案评查”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以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公正廉洁执法,努力实现“四提高两减少”目标。县妇联、审计局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挂钩扶贫村,了解群众、党员生产生活和创先争优活动情况,实地开展结对创建工作,不断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工商联结合本职工作,就如何加强对非公经济发展的领导、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解决非公经济发展难点热点问题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并组织召开非公经济人士座谈会。科协紧贴当前科普中心工作,将创先争优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相结合,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相结合,与推进科普工作科学发展相结合,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国土局开展全体干部职工“庆七一”歌咏比赛,邀请县检察院同志对干部职工进行警示教育。建设局要求党员干部立足紧、改二字,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实际工作、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紧密结合,当模范、作表率,认真查找学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司法局创建“以案定补”机制,进一步推进了人民调解工作,将创先争优活动落在实处。移民局紧紧围绕“打基础,订规划,勤协调,重建设,强素质,抓宣传,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切实把创先争优活动与配合完善“四大规划”、全力抓好“十大工程”、妥善解决“两大问题”、扎实打牢“三个基础”等四大移民相关重点工作相结合。法院组织“人民法官为人民”演讲比赛,要求党员干部围绕“要求入党为什么、入党以后做什么、创先争优我应比什么”进行讨论,进一步凝聚了力量,促进了团结,增强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检察院以正在开展的“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举行首次检察官宣誓仪式,并组织参观《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教育展览》,开展以“庆七
一、争先进、创一流”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国税局把创先争优与“三读”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以“服务型国税机关”建设和“强组织、强队伍、强活动、强制度、强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把国税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坚强战斗堡垒。中医院在全院开展“亮牌示范”、“行风建设”、“创建无烟医院”、“岗位奉献”、争当“十佳医生、十佳护士、优秀学科带头人”等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溪洛渡镇以“五到户三个一”、“五抓三联系”、“五优三带动”等形式,全力推进移民工作、城镇社区工作和农业农村工作。大兴镇把创先争优活动与经济发展、援建移民、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和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在进一步认清镇情和民情的基础上,完善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努力破解交通、水利、电力、基础设施制约难题,夯实发展基础。伍寨乡通过设岗定责、依岗承诺、“一强双带”、结对帮扶等形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力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突出特色。水竹乡把创先争优活动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和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借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所取得的经验,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
结合实际,落实有力。宣传部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支部建设”四大目标,找准工作与活动的结合点,大力推进农家文化大院建设、文艺下乡等。直工委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对县直机关党组织设置进行调整。半年来,共撤销和整合党支部16个,新建党小组26个,新建党支部1个、临时党支部1个,新建总支2个。文体局充分发挥文化战线人才的优势,组织专业人员勘察、设计、建设10户农家文化大院文化墙。县志办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转变作风、提高效率相结合,发扬“静得下心”、“吃得起苦”、“拿得起笔”的精神,初步完成约150万字的《永善县志》分纂与总纂任务。计生局立足创先争优活动,全力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截止8月底,全县完成结扎2055例,占任务数的114%,二扎1468例,占任务数的105%,一放率55%,计划生育率88%,多孩率1.56%,两次医学监护面均达95%以上,办理生育证785本,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75户,征收社会抚养费331万元,占任务数的150%,新创计划生育合格村40个、计划生育合格协会40个。法院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农户、村寨、机关、学校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巡回审判和执行,以案释法,切实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莲峰镇设立党员示范岗23个、党员示范户103户,党员示范窗口7个,通过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和志愿服务等形式,进一步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务基乡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各村建立完善农民服务代办点,开展便民服务活动。目前,全乡已为群众办理好事、实事120多件,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细沙乡将创先争优活动与构建和谐细沙相结合,坚持在一线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5件,成功率达98%。码口乡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产业培植、基础设施建设、援建移民等重点工作相结合,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查找问题,整改提高。不少单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对活动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总结,纠正出现的问题和偏差,保证了活动的正确方向和实效。司法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成立政风行风评议工作领导组,深入开展评议活动,努力整顿提高,把活动做实做细。云管局重点围绕组织活动形式单
一、方式方法简单、效果不佳等方面查找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供销联社建立党员示范岗两个,实行挂牌上岗,接受群众监督。定期和不定期开展领导点评,党员自评总结,交流典型经验,纠正不足方面。桧溪镇组织党委领导班子对各支部及站所创先争优活动进行指导和检查,认真总结前阶段创先争优活动的成绩和经验,深入查找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统筹协调,细化工作措
施,形成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突出活动特色 提升工作实效 大武口区“三个三”推动“创先争优”活动顺利开展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大武口区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践行科学发展观、“迎大庆、树形象、比贡献”主题实践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以坚持三个创新、注重三个结合、打造三大平台为抓手,确保全区创先争优活动稳步深入推进。
坚持三个创新,积极搭建活动平台。一是创新活动主题。大武口区结合实际,以落实市委“组织覆盖推进年、活动载体深化年、信息网络拓展年”活动为抓手,突出“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服务功能”的建设目标,开展了“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各基层单位结合各自实际,确定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活动主题。二是创新活动载体。农村基层党组织把“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推进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作为活动载体;机关党组织把“改进工作作风、树良好形象、比岗位奉献”作为活动载体;区属学校党组织把“加强师德师建设、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活动载体;街道社区把“提升党组织建设,深化特色社区创建”作为活动载体;区属事业单位把“加强专业素质、争做敬业先锋、促进事业科学发展”作为活动载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把“立足本职比贡献、促进发展树形象”作为活动载体。三是创新活动方式。广泛开展党员设岗定责、评星定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党员承诺制、“连心工程”、“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等活动,通过采取满意度调查、行风评议、民主测评等方式,开展纵向比、横向比、内部比、外部比等活动,使党组织个个谋先进、学先进、创先进,党员人人想优秀、争优秀、当优秀。
借助三大平台,大力营造活动氛围。一是借助媒体宣传平台。在石嘴山电视台、大武口区新闻网等媒体,开设了学习型党组织创建、“迎大庆、树形象、比贡献”主题实践活动等创先争优活动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各单位创先争优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典型经验。二是借助传统宣传平台。区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了创先争优活动简报,及时报道全区活动进展情况和各基层单位活动中的典型事迹和好做法好经验。各基层单位通过召开动员会、专题会议、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标语、办学习专栏、编发简报等形式,宣传创先争优活动。三是借助流动宣传平台。各基层党组织通过深入走访群众、组织开展党员活动等形式与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大力宣传创先争优活动。
注重三个结合,不断提升活动实效。一是注重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迎大庆、树形象、比贡献”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按照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员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周五学堂”教育平台,切实抓好学习与集中培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价值观和政绩观,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迎大庆、树形象、比贡献”主题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打造精品工程、为大庆献礼”、“创文明行业、为大庆做贡献”、“建文明城市,为大庆添彩”、“维护社会稳定,创平安大庆”、“比岗位奉献、树良好形象”等活动,充分展示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的成绩。二是注重与推动当前工作相结合。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区委“围绕一个目标、推进两大战略、强化三项措施、突出四项重点、建设“六个示范区”的发展思路,重点围绕建设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核心区这一目标,强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和资源型城市转型,不断强二产、扩三产、精一产,突出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组织开展了以加快项目建设为重点,开展“打造精品工程、为大庆献礼”活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制,完善重点工作推进机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抢时间、抓进度、保质量,努力把各项重点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献礼工程。三是与加强基层组织相结合。深入实施基层组织党建工程,加大对基层活动的引导。大武口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深入开展“创文明行业、为大庆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城管执法工作实际,从执法文书的制作入手,着力培养行业能手。大武口区法院围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执法问题,积极开展“阳光执法”工作,通过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实行信息公开、职责公开等形式,进一步推动执法公正、公平、公开。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立足当前工作实际,早计划、早行动、早安排,对防汛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认真做好防汛的各项准备,确保汛期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汇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汇报
近年来,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利通区文体工作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品牌文化建设,广大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文化阵地服务功能。近年来,我局抢抓机遇,把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项目和资金支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完善。投资了1530多万元,为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村级文化室、民间文艺团队、农民文化户等配备电脑、音响、乐器等设备,彻底解决了部分文化站 “空壳” 的问题;新建农家书屋133家,配备电脑48台,图书18.5万册,电子音响制品1XX余盘、报纸期刊3120份,在全市率先实现了 “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的目标;新建优秀农民文艺团队、农民文化户等民间文艺团队20家;新建篮球场87个,为基层配备健身路径600多件;争取“乡镇健身工程”4个,分别建设了XX平米带看台的灯光球场,群众健身娱乐条件明显改善。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活动亮点频频闪现。
坚持按照区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成功举办系列文化活动,XX之区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一是品牌活动影响深远。成功举办了XXXXX文化旅游节,本届文化旅游节历时2个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等6项活动,为XX区群众奉献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二是民俗文化活动特色鲜明。在元旦、春节期间,共组织民间社火队开展社火巡演大拜年65场次;积极组团参加省社火大赛,荣获全省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社火大赛金、银、铜奖;成功举办了XX区首届元宵节花灯展,参展花灯达140盏,参观人数达10万人;开展“XXXXX”等民俗节庆活动为传统的民俗文化增添新的内涵。三是广场文化异彩纷呈。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喜迎十八大等重大节庆活动,组队参加了XX市红歌大赛,荣获一等奖和最佳风尚奖;依托居民文化大舞台,定期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专场演出,把文化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开展了以“展XX风采,建XX之区”、“歌颂党、展风采”、“红歌嘹亮 畅想青春”、“生命畅想、和谐家园”等为主题的系列广场文化活动620多场次,一批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幸福生活的精品文艺节目脱颖而出。四是基层文化活动覆盖面广。支持鼓励民间文艺团队建设,大力加强基层文体骨干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目前全区有各类民间文 艺团队50余支,队员1000余人, 一、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18名,成为我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认真实施“ 2131” 工程,农村电影覆盖率达到100%;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农村实用知识竞赛等活动,累计送科普资料3万余份,图书10000余册,文艺演出100多场次,电影下乡近4000场次,通过各类活动的举办,城乡群众学文化、增知识、提技能的氛围日益浓厚。
三、精心筹办体育赛事,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坚持把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点和出发点,以筹办体育赛事为载体,强化工作措施,有序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精选XXXX、XX、武术等比赛项目,参加省第七届民族运动会,摘得1金2银2铜,取得奖牌总数位居全市第一的好成绩;组织45名运动员参加省第十三届运动会,荣获 “体育道德风尚奖”,并赢得15.5金、15银、4铜和总分211.5分的优异成绩;成功举办了XXX第六届农民运动会和首届运动会,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裁判员达3000多名,有力地推动了XX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圆满承办了XX市首届和谐社区全民健身运动会,来自20多个社区XX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以“百乡千村农民体育活动”为契机,连续3年在13个乡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趣味体育比赛,累计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300多场次,参与群众达30多万人次。
几年来,我区文化体育工作先后获得省文化厅XX、XX文化工作考核先进市县二等奖,“自治区第十三届运动会”先进集体,XX市XX年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先进集体,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XX区党委政府XX目标责任考核二等奖、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农村社区全覆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四、再接再厉,奋力开创文体工作新局面
一是抓项目,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有新突破。争取自治区专项资金支持,逐步完成未达标乡镇综合文体站改造建设任务,做好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继续争取乡 “XXXX”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加快基层文艺团队建设,加大生态移民点、社区文化中心、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文化阵地设备配置,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
二是抓精品,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上有新举措。全力打造XXXX文化旅游节等富有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精神、极具亮点品牌文化;紧紧围绕区委、政府中心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系列文体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热爱家乡、建设XX之区的热情;高质量举办社火展演、元宵节花灯展等春节民俗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各类展演展览活动深入挖掘回乡文化内涵;多元化举办体育赛事,展现利通区各族群众精神面貌和风采。
三是抓产业,在创造经济效益上有新进展。结合“一十百千万”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努力打造文化产业专业村镇、文化产业一条街,培育一批文化产业致富带头人;围绕苦水河沿岸旅游发展规划,培育壮大XXXXX旅游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第四篇:2011年筠门岭镇宣传工作总结
2011年筠门岭镇宣传工作总结
2011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现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局之年,同时是深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局第二十二次集中学习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一年。这一年,筠门岭镇以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三送’”、建党90周年纪念等活动为载体,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宣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及时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义及省市县党代会会议精神。宣传工作紧跟热点,积极贯彻省、市、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创新新闻宣传工作的载体,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氛围,对外宣传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质量明显提升,使筠门岭镇宣传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在弘扬时代旋律、加快科学发展、满足精神需求、服务党的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将筠门岭镇2011年宣传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情况。镇党委专题研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6次,研究解决实际问题6个,重大项目有文化站建设、邓小平广场和滨江公园文化设施建等。认真落实宣传思想文化经济政策,大力投入宣传工作专项经费。投入建设经费100多万元,活动经费10多万元。积极参加每季度一次的乡(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片会。积极培养并推荐宣传思想文化优秀拔尖人才。及时上报上级宣传部门要求的相关材料。积极参加上级宣传部门的各项培训、学习等活动。
二、理论武装。一是制定了《筠门岭镇关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施方案》,此方案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保障措施等各方面对创建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二是成立镇机关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领导机构。以镇党委书记肖斐杰同志为组长,镇党委宣传委员为副组长,各党支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协调、指导、督促全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承担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的日常工作。各党支部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明确具体责任人,抓好工作落实。领导机构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村下拨了1000元学习经费给支部书记。三是抓好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定了《2011筠门岭镇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以及《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落实了经费,集中学习14次、专题学习4次.参学率达到99%,通过理论学习和专题考察等为我镇推动各项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开展专题调研6次,九二基地征地拆迁、温泉规划建设、圩镇整治管理等等。中心组成员撰写了调研及心得体会文章32篇。组织中心组重点学习。学习内容涵盖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十二五”规划、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议精神、省市县党代会会议精神、基层工作方式方法、党史教育等各个方面。四是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农业方面的政策法规及实用技术。制定了干部理论学习考勤考试考核制度,每周例会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集体学习半小时,主要内容有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各级各项惠民政策、农业实用技术等,并开展了考试考核。五是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学习资料征订任务。镇党委结合工作实际,按照 要求订阅相关理论学习辅导资料,坚持和完善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积极举办或承办各类理论宣讲活动。积极报送理论调研文章或心得体会文章,参加县以上组织的各类理论研讨会。认真组织开展“读书月”活动。按照要求开展各种形式的理论宣传活动,积极举办各种理论宣传普及活动。
三舆论宣传。一是狠抓队伍建设,提高宣传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加大对队伍的学习和培训力度。对政府年轻干部及有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辅导,每周一篇习作,每月一次学习辅导。选派了宣传干事王丽芳到县宣传部跟班学习,鼓励宣传干部进行业务进修和自学,不断提高宣传思想文化素质队伍。二是完善用人机制。做好信息员队伍的培训、选培、管理工作,动员和鼓励各方面人才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参与宣传文化工作,增强宣传文化队伍活力;三是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激励奖惩机制、加大对宣传队伍的保障力度,强化对文艺爱好者的规范引导,从人员配备、经费投入、阵地手段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宣传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配备专职通讯员2名,兼职报道员12名。建立新闻奖励制度并及时兑现,2011年全年兑现稿费13500元.向《新会昌》周刊、会昌手机报和县电视台投稿460篇,采用286篇。配合上级新闻媒体记者来本地开展采访活动,积极向县以上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记者到筠门岭采访苏区时期建立的关税处,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和赣南日报、赣南电视台多次来筠门岭采访。龙头畲族村先进典型被以上宣传部门肯定并进行了媒体宣传。三是结合“三送”活动、旅游文化活动、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等各项重大活动工作,对外宣传筠门岭镇的人文风情及社会面貌,先后在市级报刊上发表4篇新闻稿。四是全面完成了2012年党报党刊征订任务,完成《半月谈内部版》、《时事报告》、《党建》等内刊征订任务。五是建好阅报栏、宣传栏、公开栏,全年出刊12期,围绕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等主题,更新制作一批大型户外公益性广告牌。六是抓好“三送”、“治脏治乱治堵”、“治庸治懒治散”活动的宣传和课题调研,每月报送民情日记和“三送”活动信息80条。七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漫画进校园、进社区、进新农村建设点活动。结合校园建设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每个学校都有漫画墙,宣传栏,标语,书画等丰富载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市级、县级文明村镇、五好文明家庭、文明信用农户、文明商户等活动。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塑造新风貌活动。开展了营坊、羊角、芙蓉、黄埔“特色文化新村”和居委会“文明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完成“农家书屋”建设五个村任务。二是围绕主题活动,集中进行主题宣传。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党员群众形成浓厚的“爱党、敬党、为党服务”的氛围,筠门岭镇以“一颗红心向着党“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一“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演讲会。参赛选手讲述了身边优秀共产党员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带给大家最真实的感动和心灵的洗礼。这些普通党员的事迹虽不惊天动地,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也显得微不足道,但他们用对党的无限忠诚,用默默无私的奉献,用朴实无华的行动,在无数的平凡小事中诠释了“共产 党员”这一光荣称号,谱写了一曲曲新时期共产党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华彩乐章,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追求和风采,起到了很好的宣传示范作用。二 “唱红歌、颂党恩” 由各村分片组织的千人大合唱。6月30日晚上,筠门岭镇庆祝建党90周年“唱红歌,颂党恩”歌咏比赛活动在小平广场举行,通过歌曲、舞蹈等艺术形式唱响了共产党好,伟大祖国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讴歌了建党90周年来的丰功伟绩,抒发了对党的崇高敬意与无限赞美之情。晚会营造了喜庆、热烈、昂扬和振奋的氛围,使红歌传遍筠门岭镇每一个角落,达到个个受熏陶、人人受教育的宣传目的。三举办第三届农歌会,全县农歌会首唱仪式在我镇举行,各乡镇宣传委员参加首唱仪式并观看我镇选手比赛。
五、文化工作。一是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汉仙岩生态旅游年”和“打造矿产品深加工基地”为重点,展开强有力的宣传,推出了一批反映我镇新农村建设、九二工业基地建设、汉仙岩创国家4A级景区建设、支持高速公路建设、圩镇建设、民生工程、精神文明创建等内容的好新闻.积极配合上级新闻媒体,加大历史名镇的宣传力度,一批反映反映我镇苏区革命时期经济建设的电视记录片,在央视频道上热播。同时,还自编自拍了一部反映筠门岭历史文化风情的电视专题片《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筠门岭》,选送到北京的历史文化管理部门参展,深受专家们的好评。二是稳定和壮大文化站文艺业余宣传队伍,聘请县里演艺界资深人员进行业务指导,进一步加大文艺节目的创作力度,不断提高业余宣传队员的整体业务水平,组织文艺工作者开展文艺创作,由镇文化站创编的反映重点项目工程征地拆迁的采茶小戏《征地**》得到了县艺术剧院资深编剧的好评。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组织开展了庆祝“六·一”文艺汇演、庆祝建党90周年千人歌咏大合唱和庆祝第27个教师节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镇腰鼓表演队、太极拳健身队等群艺团队在县里举办的各项赛事中名列前茅。积极组织开展了第三届农歌会初赛活动,一批农民歌手脱颖而出,并晋升进级参加了县的多次复赛,并取得了好成绩。三是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文化活动室和户外阅报栏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50多万元新建的筠门岭综合文化站和老干部活动中心成了开展各种活动的主阵地,镇文化站本着一切为群众服务的宗旨,围绕优化服务、拓展图书室的教育和信息功能,从优化服务读者、加强业务管理、开展读书活动、提高人员素质入手,围绕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贯穿到各项文化工作之中。尽力发挥农家书屋作用。为满足读者需求,增加开放时间完善排架,更新导引标识,设置各类图书导引本133种,使图书标引更加规范。全年借阅图书量为32028册,接待群众借阅数为7030人次。镇政府及圩镇的户外宣传栏每季度更新一次。四是加强业务学习以高涨工作热情及吃苦耐劳精神,抓好各项文化活动工作。积极组织参加重大文艺比赛、文艺调演、征文等活动,成效显著。参加县国庆篮球赛获得全县第四名,参加全县农歌会,有二位进入50强,有一位进入20强。镇获得组织奖。广泛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和广场、社区、校园、企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组建了农村业余文化宣传队伍,活动开展正常。市、县剧团来我镇演出2场次,每周五晚上在小平广场放一场电影及下到各村放映电影共312 场次。完成了 广播电视公共覆盖建设工程建设,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
六、2012年宣传工作思路
2012年,筠门岭镇将深入宣传党的十七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三贴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全面完成宣传思想工作的各项任务,为推动镇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理论工作。
1、制定好理论中心组全年的理论学习计划和全年的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并督促实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2、组织一次以上的理论文章征文比赛,并把优秀论文编辑成册,指导全镇理论学习工作。
3、邀请知名理论学者到筠门岭镇上两次以上的理论课。
4、继续深入开展理论学习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活动。
(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1、以构建和谐筠门岭为目标,深入开展文明城镇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切入点,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文明城镇的内容,推进筠门岭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2、开展好农村“三项文化”活动。
3、筹集资金在乡村和街道主要路口设立文明宣传栏。
4、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几个大型文艺活动,如庆祝会寻安中心县委成立80周年,邓小平任中心县委书记80周年。
5、抓好精品创作,推出一部以上文艺精品参加县市级的大奖评选。
6、加强业余歌舞团的建设,挖掘培养本地优秀文艺人才。
7、抓好重点党报党刊的征订工作,做到稳中有升,确保全面完成的发行任务。
(三)舆论宣传工作。
1、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2、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宣传活动,为提高反腐倡廉成效营造良好气氛。
3、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
4、加强新闻通讯员的培养与发展,组织各类活动增加各村信息员之间交流,增强信息员的凝聚力与团队精神。
5、继续抓好在报纸、电台、网络媒体上的新闻报道
(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1、在学校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
2、开展网吧专项整治行动,使网吧管理步入正规化的管理轨道,杜绝违规经营,真正让未成人远离网吧。
3、开展“扫黄打非”工作,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
4、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筠门岭镇党委 2012 1 6
第五篇:2011年筠门岭镇统战工作总结
2011年筠门岭镇统战工作总结
2011年我镇统战宗教工作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在县委统战部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统战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统战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我镇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思路,做到了凝聚力量,团结人心,为我镇“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年来主要工作情况: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健全制度,为统战工作顺利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今年以来,我镇始终关心和重视党的统战工作,把统战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实行目标管理,并纳入到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调整和充实统一战线工作小组。建立了由党委宣传委员分管统战工作的领导体制。建立了党外人士联系信息库,掌握了各方面统战对象的基本情况,组织召开了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积极推荐党外人士后备干部,把培养和推荐党外干部的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健全和完善各种制度。我们依照新时期新时代的特点,建立了镇统战工作制度。召开了无党派人士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与党外人士代表保持了经常性的联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开展统战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统战人士的积极性,组织和发动他们为我镇两个文明建设献计献策、多作贡献。
三是坚持统战理论学习。党委十分重视统战理论的学习,把统战理论学习纳入中心组理论学习和机关学习中。大力倡导理论与调研相结合,一般学习与撰写理论文章相结合,学习政策与钻研业务相结合,学习理论与振奋精神状态,想事、谋事、干事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目的,不断扩大统战理论的学习培训面。
四是主动听取意见、建议。党委在重大问题决策前,总是主动倾听统战人士的心声和建议。党委每年研究统战工作不少于2次,对涉及本地区统一战线方面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通过以上措施,在全镇上下形成了人人重视统战工作,人人关心统战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精干队伍,强化信息宣传工作。
今年,我镇强化信息宣传工作,抽调各部门文化深、写作能力强的1名同志,有统战办公室负责组成信息写作队伍,专门负责统战信息报道工作,按时上报了统战理论调研文章,较好地完成了统战信息的报道任务。
三、认真做好党外人士的培养,推荐工作,把党外干部安排工作纳入镇党委整个干部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一是与组织部门加强配合,认真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把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党外干部选拔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二是积极主动地向镇委汇报党外人士工作。三是积极向镇党委推荐后备干部,今年我乡选拔了一名非党优秀同志作为后备干部。
四、做大做强非公有制经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工作。
我镇加强领导,全面动员,大力开展矿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和生态旅游基地建设。通过积极协调,热心服务,营造宽松、和谐环境,全力保障矿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和生态旅游基地建设顺利开展。
五、积极稳妥地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继续贯彻落实省、市、县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有关民族宗教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强化有关政策的落实。建立健全了镇、村民族宗教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了责任,明确了任务,确保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成立宗教稳定安全检查小组,由乡党委宣传委员负责,定期对宗教场所进行巡回检查,重点检查信访稳定、防火、防盗以及食品安全,确保宗教场所和谐稳定,长治久安。促进宗教工作民主管理,维护宗教场所合法权益。巩固治理“两乱”成果,做到了无非法活动,无乱建寺观教堂。
一年来,我们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明年我们更要按照县统战部的要求,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使统战工作再上新台阶。
筠门岭镇党委 2012 1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