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部信息中心-国家科技部
科技部信息中心公开招聘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公告
科学技术部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为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承担科技部电子政务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技术保障、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科技部网站建设运行维护、科技部政务信息收集编报以及科技部系统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及应用等工作。
根据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结合信息中心岗位实际,经研究,拟公开招聘部分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招聘范围
招聘工作面向社会公开进行。
二、招聘岗位及基本条件
此次公开招聘信息中心项目管理、信息安全管理2个专业技术岗位的3名工作人员。岗位及应聘基本条件如下:
1、项目管理岗位(2名,岗位编号:X-200801)
岗位职责:承担各类信息化及电子政务项目的分析建议、组织协调工作;制定调研计划并组织开展调研工作,准确、及时地提出相关建议及分析材料;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应聘条件:
(1)政治思想素质好、品行端正、身体健康;
(2)年龄要求:一般45周岁以下(1963年1月1日以后出生);(3)具有较强的综合协调、组织管理和文字表达能力;(4)具有信息技术专业背景,博士及以上学历,副高及以上职称;
(5)曾主持或参加过大中型信息系统的建设开发工作,主持或参加过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具备相关研发管理经验,能够独立完成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
(6)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具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根据需求对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开展调研工作,并提出建议及分析;
(7)具有北京市户口。
2、信息安全管理岗位(1名,岗位编号:X-200802)岗位职责:负责windows平台和类Unix平台下的主机安全防护工作,参与科技部系统信息安全建设项目的技术规划、实施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应聘条件:
(1)政治思想素质好、品行端正、身体健康;
(2)年龄要求:一般45周岁以下(1963年1月1日以后出生);(3)具有较强的综合协调、组织管理和文字表达能力;(4)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信息技术专业背景,有三年以上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工作的经历;
(5)熟悉信息安全和网络相关知识,熟练掌握c、c++编程;熟练掌握windows平台和类Unix平台下的操作系统和各项相关应用的使用,以及系统漏洞及与漏洞相关攻击和防护技术,特别是针对主机的攻防技术;
(6)熟悉当前流行的木马并熟练掌握木马的相关防护手段;(7)熟练使用安全监控、扫描和网络协议分析等信息安全工具;(8)具有北京市户口。
三、招聘方式及程序
1、自愿报名。应聘人员须填写《应聘报名登记表》(附2寸免冠照片),并将个人简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以电子邮件发送至信息中心,电子邮件地址:mostic_zp@most.cn。
报名截止时间:2008年10月19日17:00。
报名文件格式要求:请将《应聘报名登记表》及全部附件形成一个后缀为“.doc”的电子文件,“文件名”标为:岗位编号+岗位名称+(姓名),示例:X-200801项目管理岗位(张**)。
2、资格审核。由招聘工作小组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并在科技部门户网站和信息中心门户网站上公布考试地点和参加笔试的人员名单。
3、考试。考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笔试主要测试文字表达能力和专业水平。对通过笔试者,按1:5的比例参加面试。面试主要测试应聘者基本素质和能力。
4、面试时须准备身份证、简历、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和获奖证书等的原件及一份复印件,根据现场要求提供。
5、考核。对通过面试的应聘人员,信息中心将对其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考核,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
6、身体检查。
7、确定拟聘人员、公示招聘结果。
8、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等。
四、有关注意事项
1、请应聘人员按时限要求填报《应聘报名登记表》,过期不予受理。恕不接待来访。
2、应聘人员在应聘工作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自理。
3、笔试时间及参加人员名单将在科技部门户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附件:《科技部信息中心应聘报名登记表》
科技部信息中心 2008年8月18日
第二篇: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
一、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全所中心工作,以加大运管宣传力度,丰富信息来源,强化运管形象为目标,利用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展示工作亮点,挖掘先进典型,及时、准确地把交通运管事业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好事迹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出去。
二、加强行业宣传,严格落实信息发布公示审批制度。2012年开年以来在我所网站发布工作动态信息、许可公示、违章处理公示共计22条,并定期在所电子显示屏上对违章处理进行公示以及发布重要公告,各种载体更新的及时性、公示性成为宣传我所运管建设成就,树立运管形象的前沿阵地。
三、做好本所图片、图像信息采集归档整理工作。今年以来,配合省、市、县上级部门检查、稽查队上路打击黑车、巡查组源头巡查、以及安全、维修、客货、驾管等相关科室下乡检查,收集我所行业的宣传、工作、稽查执法形象等图片、图像信息,用于展示运管行业面向社会的精神面貌。
四、积极开展信息化培训工作,3月份,组织全所培训了96566运政热线平台软件使用方法,使全所职工都能熟练操作平台软件。
五、紧抓日常管理和维护,有专人负责本单位的电话、网络、计算机等设施设备和内外网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我所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转。
第三篇:国家科技部关于宝钢的介绍
提升技术创新体系软实力全面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2006年宝钢积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召开了宝钢技术创新大会并颁布实施《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纲要》,对今后15年宝钢技术创新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并以创新型企业试点为契机,全面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着重提升技术创新体系软实力,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深入、持续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一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宝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全年R&D投入率0.92%,新产品销售率22.8%,申请专利821件(其中发明专利354件),形成技术秘密2033件,实现科研直接新增效益13亿元,合理化建议效益12亿元,对外技术贸易合同额过亿元,公司内技术推广效益3亿元。技术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宝钢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在世界钢铁动态咨询公司(WSD)全球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中宝钢连续四年跻身前三名。2006年12月14日,标准普尔评级公司将宝钢长期信用等级从“BBB+”提升至“A-”,“展望稳定”,宝钢成为全球第二家获此评级的钢铁企业。在去年年底召开的首届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比中,宝钢获得钢压延加工制造业排名第一。2006年12月18日,宝钢荣获国内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最高荣誉――“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成为国内钢铁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宝钢技术创新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宝钢技术创新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制订实施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纲要,全面提升宝钢技术创新体系能力。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后,宝钢认真组织学习大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结合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和技术创新实践,研究制订了《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纲要》,并在2006年4月宝钢技术创新大会上正式颁布实施。《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纲要》着重解决生产关系如何适应和推进生产力发展问题,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优化产品结构和加快公司发展的中心环节,通过体系建设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可持续开展。《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纲要》确定的宝钢今后5-15年技术创新体系发展指导方针为“提升创新体系能力,不断满足用户需求,追求技术持续领先,实现重点领域突破”。宝钢将加快公司技术资源的整合,按照公司战略发展的要求,通过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创建具有宝钢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以研究院为核心,产销研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生产、研发、设计和制造四位一体的工程集成体系;以生产现场为主体,以稳定提高和精益运营为特征的持续改进体系。三个子体系协同互动,并以研究开发体系的完善为突破口,发展宝钢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提升技术创新体系统筹策划、技术创新体系组织保障、技术成果转化和固化、外部技术资源利用、研发条件保障、知识产权战略运作、技术标准战略实施、科技人员综合素质、创新文化渗透、激励机制导向等十方面能力,来发展宝钢技术创新体系能力,并造就一批支撑宝钢发展的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人才。
经过一年的建设,宝钢技术创新三大子体系已初步形成,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也逐步完善。在人才激励政策方面先后推出了技术创新人才贡献累积金、研发人员能级工资制、科技人员学术休假制、科技人员内部柔性流动机制等制度,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
(二)以宝钢中长期技术创新规划为抓手,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战略产品开发和重大、共性、前沿技术研究,推进自主集成创新。
国家《规划纲要》确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钢铁工业的坚强支撑。《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很大一部分与钢铁密切相关,如制造业优先主题中的基础件、可循环钢铁工艺流程与装备、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交通运输业主题中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养护技术及装备、高速轨道交通系统、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中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宝钢组织力量对国家《规划纲要》确定的内容进行认真研究、梳理和对接,并结合宝钢新一轮发展战略,以满足市场现实和潜在需求为导向,聚焦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编制了宝钢2007-2012年技术创新发展规划,着重突出创新体系建设、突出自主创新领域的聚焦、突出了重点领域的突破、突出了对行业热点的关注。通过规划实施,宝钢将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铁精品和世界一流技术;拥有在世界钢铁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大专有技术;形成核心技术的集成和转移能力,满足公司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最终建成以开放式自主集成创新为特征的创新型企业。
2006年,宝钢R&D投入明显加大,同比增长50%。成立了以公司高管为组长牵头的汽车板、电工钢等九个产销研工作推进组,以一体化协同为目标,全面提升产品系列跨单元统筹能力,公司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巩固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至2006年11月,宝钢累计生产汽车板1500万吨,实现了与中国汽车
工业的同步发展; X120管线钢试制成功,跻身全球最高端管线钢生产企业行列;形成了电镀锌无铬耐指纹等六大系列环保产品,具备全系列家电用环保钢板批量生产能力,完全满足欧盟ROHS环保指令的要求。薄带连铸产业化关键技术、一体化排尘技术、带钢表面孔洞检测技术等前沿、共性技术取得突破。宝钢分公司二号高炉实施快速大修工程采用了由宝钢自主集成并填补我国特大型高炉短期化原地大修施工技术空白的多项攻关技术,仅用98天就完成了大修,创造了国内特大型高炉大修最短时间记录。
(三)以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为核心,提升知识产权战略运作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2006年,宝钢启动了知识产权战略蓝皮书编制工作,旨在通过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推进知识资产工作实现三大转变,即在公司知识资产管理单位规模上由小向大转变;在专利发展重点上由重数量向量质并重转变;在知识产权业务定位上由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防御、进攻全方位战略型转变。
为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发挥公司整体上市后一体化管理的协同效应,宝钢聚焦分、子公司单元技术提升的系统目标,策划并建立了技术推广管理机制,实施技术资源的共享和移植。通过产品一贯制项目的技术推广,优化公司的品种结构,提高了公司产品的整体赢利能力。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推广,有效地导入现代化管理,提升了公司软实力。2006年实施产品一贯制技术推广22项,由宝钢分公司向梅钢、不锈钢分公司等单元移植了包括IF钢、X管线钢及铁道用钢等中高档钢种26个,通过产品技术的推广带来的产线新增效益12.6亿元。
(四)以产学研战略合作为导向,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合作。
宝钢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目标,必须要充分利用好外部资源。2006年,根据企业科技发展需求和院校的优势学科建设,宝钢和上海交大、东北大学、北科大、钢铁研究总院等开展战略合作,建立更深层次、更高起点上的长期、稳定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产学研联盟可持续发展的新品牌,探索和实践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在与上述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同时,组织双方专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围绕宝钢技术创新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了中长期科研合作项目指南,力求把产学研合作落到实处。
近年来,宝钢不断加强国际合作,重点推进与亚太区域、北美区域、欧洲区域三大板块的技术交流和合作。2006年宝钢聘请了8位在相关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的国
内外专家作为首批“宝钢教授”,提升宝钢技术创新水平和国际化合作层次。宝钢充分利用国际钢铁协会(IISI)在全球视野下所搭建的项目研发和活动平台,积极参加IISI项目,分享项目信息及研究成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宝钢先后参加了二十一世纪维护项目、汽车用钢项目、印度2020项目活动,举办“中外钢结构住宅高层技术论坛”,协助承办Living Steel上海会议,与IISI联合举办2006年秋季“生命周期评估论坛”。同时由于在合作项目中的卓越表现,宝钢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提升。此外,宝钢积极跟踪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举办了第二届宝钢学术年会和产学研合作论坛,有力地促进了宝钢产学研工作的开展。
(五)以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为己任,积极融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国家明确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极大地鼓舞了企业投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积极性。2006年,宝钢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上海市科技攻关等各类政府计划项目明显增多。针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宝钢牵头申报了“钢水快速精炼技术集成”和“基于氢冶金的熔融还原炼铁新工艺开发”两个子课题,参与东北大学牵头申报的“节约型钢材减量化轧制技术”子课题。“两片DI钢罐持续减重的研究(DI材厚度从0.245mm减薄到0.230mm)”申报财政部2006年包装行业高新技术研发资金项目。2006年,宝钢共争取主承担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军品配套研制项目5项,参加23项。
在前两轮合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宝钢继续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开展“钢铁联合研究基金”第三轮合作,并在项目资助和管理方式、申报指南编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钢铁联合研究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我国企业共同设立的第一个面向全国的联合研究基金,设立6年来,双方已各投入1900万元,分两期资助了146个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该基金培养了180余名博士、300多名硕士。依托基金项目申请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达47项,发表学术论文840余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160余人次,出版了8部学术专著。2006年11月,宝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署了第三期“钢铁联合研究基金”合作协议,计划在3年内投入经费3600万元,持续支撑我国钢铁及相关行业的基础性研究。
二、2007年技术创新工作重点
2007年,宝钢将推进实施新一轮技术创新规划,加强科技一体化管理,着力重点领域突破,为把宝钢建设成为创新型企业而努力。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如下:
(一)以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纲要为指导,以创新型企业试点为契机,持续全方位推进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完成知识产权战略蓝皮书编制;规范R&D管理和统计,形成行业示范模式;建立多制造中心下的研发、技术、质量一体化管理模式;完善技术创新咨询体系,建设专家资源库;加强机制建设,发挥技术创新评价的导向作用。
(二)以技术创新规划为抓手,聚焦重点突破领域,加强系统策划,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围绕高强度汽车板、铁素体不锈钢等公司战略产品,加强高端产品研制及其在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围绕梅钢冷轧、合金板带等重大建设技改工程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培育集成创新、科技支撑工程的能力;围绕五冷轧、三热轧等公司新建产线,系统策划产品一贯制技术开发;聚焦纯净高效炼钢、高精度轧制、高质量表面处理等共性技术研究,拓展核心技术链,依靠技术进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跟踪世界冶金技术发展趋势,开展薄带连铸、纳米技术、真空镀膜等冶金前沿技术研发,重点项目要实现阶段性突破。
(三)以产学研战略合作布局为重点,梳理科研合作单位,整合外部资源,进一步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根据产学研和科研外协梳理,建立公司技术合作单位资源库;以合作项目为载体,拓展国际产学研合作战略布点;分批启动与交大、东大、北科大、钢研总院等战略合作单位科研合作指南确定的项目;对“钢铁联合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进行深度跟踪、效果评估并确定深度合作项目;充分利用好“宝钢教授”智力资源,扎实推进合作项目实施;推进living steel等IISI项目开展;策划组织第二届汽车用钢发展论坛。
(四)推进一贯制技术开发、集成和移植,优化生产线品种结构,提高公司整体协同效应;实施名牌战略,围绕公司战略产品,开展名牌产品的培育。
经过一年的努力,宝钢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我们深刻认识到,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与自身的发展要求相比,宝钢自主创新能力还存在差距。宝钢将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为指引,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引领我国钢铁科技发展潮流、建设创新型企业为目标,大力构建具有宝钢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技术创新体系软实力,坚定地承担起国家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和国际钢铁市场竞争主力的历史责任,为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第四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意义和必要性
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巨大,以PM2.5和O3为特征的 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范围重污染天气频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提出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特别强调了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的要求。
然而我国大气污染来源多样、成因复杂,大气污染防治需要从重霾天气的应对向大气PM2.5和臭氧的协同防控转变,控制技术重点需要从以往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管理技术要求从城市向区域尺度的空气质量监管转变,这些都对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提出了新的迫切的需求。
二、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自上世纪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和英国伦敦煤烟污染事件之后,发达国家经历了漫长的治污历程,通过建立严格的监测-减排-核查-评估等管理机制和支撑技术体系,不断升级空气质量标准和污染排放标准,实施全过程的污染综合治理,实现 了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从国内情况看,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取得了长足进步,开展了污染成因解析、污染源头治理、污染监测预警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区,相关技术成果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北京APEC会议等活动中得到应用,积累了短期保障城市空气质量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在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为严厉”的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面对严峻的污染形势和艰巨的治理任务,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撑能力亟待加强,全面提升我国大气污染科学认知能力、源头治理能力和决策支撑能力。
三、现有工作基础
“十二五”期间,各部门、地方相继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科研的支持,科技部、环境保护部制定了《蓝天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实施了“蓝天科技工程”、“清洁空气研究计划”等专项工作,中科院启动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在广大科学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形成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平台,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科研工作。2014年4月,按照国务院研究部署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工作 2 会议的要求,科技部会同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保护部、卫生计生委、气象局等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了《大气污染治理的科研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协调机制,统筹大气污染防治科研工作,协同组织实施,为重点专项实施奠定了较好科研基础和机制保障。
四、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以支撑治理雾霾及光化学烟雾等大气问题为目标,按照“统筹监测预警、厘清污染源头、关注健康影响、研发治理技术、促进成果应用”的思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工作顶层设计,完善协同攻关和成果共享机制,协同开展大气污染形成机理、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监测预报预警技术、污染高效治理技术、大气质量改善技术策略等研究,提升大气环境科学技术水平,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及产业化,为不同阶段和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
(二)主要任务
1.统筹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研究,完善空气质量监测技术及质控标准,建立统一科技信息发布平台,促进数据共享。
2.加强对重点地区雾霾二次细颗粒物形成机理及扩散规律、影响雾霾和光化学烟雾形成因素、污染源解析方法等研究,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对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加强大气污染与心血管、呼吸道等疾病关系及临床诊断和防护干预产品等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环境管理与疾病预防措施建议。
4.加强污染治理高效技术研发,研究落实鼓励技术转化应用政策措施,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有效支撑大气污染源头治理。
5.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政策及制度研究,强化大气环境标准及治理技术标准研究,支撑大气环境监管与制度体系建设。
6.开展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来源识别及区域联防联控技术集成研究,支撑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与空气质量改善。
7.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国际科技合作,推进先进技术“引进来”和“走出去”,服务于大气污染防治。
(三)实施年限 2015-2020年
五、组织实施方式与保障措施
依托现有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协调机制,发挥部门、行业和地方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健全组织实施机制建设,强化重点专项一体化组织实施。发挥专业机构在项目管理中优势,规范各项任务落实与实施。依托“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 4 专题服务系统”,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和信息统一发布平台,促进科研信息共享。
六、专业机构建议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以下简称“21世纪中心”)长期从事资源环境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科研项目管理经验,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受理、评审、立项、监督检查、验收、档案管理、成果推广等环节构建了规范的管理流程,逐步建立了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体系,形成了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管理队伍。
在以往大气污染防治科研项目管理方面,21世纪中心从“九五”末开始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相关项目管理,“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开始负责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863计划)科研项目过程管理,负责了“十二五”蓝天科技工程”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管理工作,通过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圆满完成了研发任务。
21世纪中心将进一步加强机构自我完善,更好地服务于重点专项实施。
七、效益与风险分析
重点专项实施是进一步增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能力的重要举措,提升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科研研究水平,培养一批大气污染防治人才队伍,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系统化 5 的技术解决方案和产业化技术。重点专项实施具有较好的基础,随着环境管理制度健全和监管的加强,将很好保障重点专项的顺利实施。
第五篇:课题申报指南-国家科技部
附件2:课题申报指南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调控技术研究”课题申报指
南
项目针对我国农业重大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危害日趋严重及分布区域广泛的新态势,在“十五”攻关研究的基础上,遴选北方农业干旱、低温冷害、华南寒害、霜冻灾害、长江中下游高温热害、南方季节性干旱和森林火灾等为主攻对象。建立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调控、评估技术体系和综合服务系统。
研制基于天基、空基、地基和下垫面多元信息的灾害立体监测技术方法,建立农业重大气象灾害动态监测技术体系,综合监测精度达85%以上。研制基于植物机理模型、区域气候模式、“3S”等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灾害预警技术,建立长、中、短期相链接的农业重大气象灾害预警技术体系,预测精度总体达80%。重点研制北方农业干旱及低温灾害、南方季节性干旱和森林火灾综合减灾调控技术;研制抗灾化控制剂4-6种,开发扑火机具装备2-3种、提出规范2-3项,申请专利6-8项,研制集成减灾调控技术4-5套。研制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的定量评估技术,建立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技术体系。集成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调控等技术体系,建立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综合服务技术集成系统。该项研究将显著提高我国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准确率和时效性以及信息化服务水平,对提升农业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农业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危害意义重大。
现将本次课题申报指南发布如下:
课题1:北方农业干旱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选取我国华北冬小麦和夏玉米、东北春玉米以及西北小麦为研究对象,建立新型综合农业干旱指标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卫星遥感、无人驾驶小飞机航空遥感、区域气候模式、作物生长模式等先进的监测预测方法和手段,建立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天基、空基、地基的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模型,以及基于区域气候模式、陆面水文模式和作物生长模式相结合的华北地区、东北西部地区和西北陕甘宁地区农业干旱预警模型。考核指标:
①建立北方地区农业干旱监测预警综合数据库;
②提交适用于我国北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农业干旱综合指标;
③建立EOS/MODIS、微波遥感干旱监测模式,提出航空遥感资料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方案;其中EOS/MODIS遥感监测精度达85%,微波监测精度达87%以上;
④建立具有不同预报时效的华北、东北和西北农业干旱预警模式,预报准确度达到80%以上。申报要求:
申报单位应为长期从事区域农业干旱监测预测研究工作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具有区域气候模式、陆面水文过程模式和作物生长模式综合开发研制能力,具有农业干旱预警模式的开发研制基础与能力。
经费:
课题总经费5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400万元,配套经费100万元。
课题2:北方农业低温冷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选择东北玉米和新疆棉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农作物低温冷害指标;改进农作物数值模拟模式,研究低温冷害的实时监测技术以及具有滚动功能的预测技术体系。考核指标:
①提出东北玉米和新疆棉花的低温冷害指标;
②建立农作物低温冷害动态实时监测技术体系,综合监测精度达85%以上;
③建立长、中、短期相链接的,具有滚动预测能力的低温冷害预测技术体系,预测精度总体达80%; 申报要求:
课题申报单位应为国家级农业气象科研机构,有长期从事低温冷害研究的人才队伍,储备有低温冷害监测预警研究的关键技术研究研究,与相应的研究区域有良好的协作关系。经费:
课题总经费4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320万元,配套经费80万元。
课题3:华南寒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华南主要农业对象(龙眼、香蕉、荔枝、西红柿、辣椒)寒害的临界受害温度指标、致灾等级温度指标,致灾的气象成因及其耦合机制。综合农田小气候观测、地面观测、遥感监测和数值模拟、GIS技术,研制寒害的立体监测、精细预警、长期预报及其区域化技术方法和模型;建立华南主要农业对象寒害动态监测预警技术体系,进行业务示范应用。研究主要农业对象寒害与气候条件的风险量化关系,研制寒害气候风险区划的技术方法、模型、量化指标,编制华南地区主要农业对象寒害的气候风险区划。考核指标:
①建立华南主要农业对象(龙眼、香蕉、荔枝、西红柿、辣椒)寒害的指标体系;
②建立主要农业对象寒害监测预警技术体系,监测精度在85%以上,预警精度在80%以上;
③编制一套华南主要农业对象寒害的气候风险区划。申报要求: 该课题鼓励科研、业务单位联合申报。联合申报单位须具有气象业务转化应用平台;有寒害动态监测预警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业务应用与推广示范等相应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业务转化、示范基地基本落实。经费:
课题总经费4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320万元,配套经费80万元。
课题4:长江中下游高温热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以长江中下游水稻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气象局系统气象资料和长期农业气象台网观测资料,研究水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成灾机理、影响因子;研制水稻高温热害综合指标体系;开展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高温热害的 “星-机-地”灾害立体监测综合技术研究;发展长中短期天气-气候模式与作物模式相结合的水稻高温热害预警技术。考核指标:
研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高温热害识别综合指标体系;给出水稻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和规律;发展水稻高温热害监测和预警技术;水稻高温热害监测精度在80-85%,预警准确率达到80%。
申报要求:
课题申报单位应为国家级农业气象监测预警研究科研机构。具有农业气象灾害和高温热害监测预警研究领域的研究基础和成果积累,能与其他课题相互协调和配合。经费:
课题总经费325万元。其中国拨经费260万元,配套经费65万元。
课题5: 森林火灾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利用气象资料、森林可燃物参数,结合地面点火试验,划分森林可燃物类型,研究基于天气气候背景下的森林火灾危险性预测及NOAA系列卫星和EOS/MODIS卫星遥感监测识别森林火灾技术,研究在一定气象条件下的森林可燃物综合管理与生态调控技术,研究复杂气象地形条件下的森林火灾扑救技术、扑火人员安全技术和防控机具设备。考核指标:
①提出森林火灾监测预警技术、森林可燃物综合管理与生态调控技术、复杂地形森林火灾扑救技术和扑火人员安全防护技术。
②开发扑火机具装备2-3种,提出规范2-3项,申请专利2-3项。
③建立试验示范区1-2个,示范面积100公顷以上。申报要求:
申请单位应设有森林防火研究专门机构,具有良好的前期研究基础,长期从事森林防火研究工作,熟悉国内外森林防火研究进展,具有承担相关任务的能力,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能提供配套。经费:
课题总经费422.5万元。其中国拨经费337.5万元,配套经费85万元。
课题6:北方农业干旱调控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以西北、华北为重点,针对两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干旱发生规律,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开展基于农田小气候的华北干旱调控技术;以抗旱种衣剂研制为核心,研究基于化控技术的西北干旱调控技术;组装防旱抗旱集成技术,最终形成针对华北、西北地区特点的防旱抗旱综合调控技术。考核指标:
①单项防旱抗旱技术降低农作物损失5%-10%; ②综合防旱抗旱技术降低农作物损失10%-15%; ③研制1-2种抗旱种衣剂,在轻度干旱的条件下提高出苗率5%以上,并进行中试生产,年生产量5吨以上;
④建立示范区1-2个,防旱抗旱技术与抗旱制剂推广应用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 申报要求:
申请单位应为干旱防御技术领域有影响的国家级专业研究机构,有干旱防御技术、抗旱种衣剂研发等相关研究基础和相关仪器设备支撑,鼓励有一定影响的本领域企业参与,提供配套。经费:
课题总经费422.5万元。其中国拨经费337.5万元,配套经费85万元。
课题7:南方季节性干旱防控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南方季节性干旱发生时空规律,建立季节性干旱分区指标体系,进行南方季节性干旱类型分区与评价。研究区域性农作物防旱避旱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布局方案。研究开发减轻季节性干旱的生化制剂。研究秋雨冬用、春雨夏用、丰水年雨水资源枯水年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因地制宜的贮水配水技术。集成避旱减灾技术,比较各种避旱减灾技术优劣,总结各种避旱减灾技术操作规程,开展应用示范。考核指标:
①建立南方季节性干旱分区指标体系,进行季节性干旱类型分区评价;
②农作物防旱避旱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布局;
③所研制的雨水入渗增强剂,雨水入渗率提高15%以上;生物保水剂,提高种子出苗率20%以上;新型植物蒸腾抑制剂,蒸腾速率降低20%以上; ④在湖南、四川建立季节性干旱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区,示范区总规模达到100hm2。轻度干旱发生情况下,综合避旱减灾技术减轻损失20%以上,中度干旱发生情况下,减轻损失10-20%。申报要求:
课题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好的区域科技协作基础,有能力组织跨部门、跨省区、跨行业科技协作。在干旱分区评价、农业结构优化、农业抗耐灾生化制剂研制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成果积累,鼓励有一定影响的本领域企业参与,提供配套。经费:
课题总经费285万元。其中国拨经费225万元,配套经费60万元。
课题8:低温冷害与霜冻调控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重点开展作物低温灾害胁迫诊断、灾害实时监测、综合调控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展东北低温冷害综合调控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综合性能优良的抗低温化控制剂及基于田间尺度的低温冷害远程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开展黄淮海霜冻综合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园艺果菜弱光低温次生灾害调控技术研究。考核指标:
①开发抗低温化控制剂1-3个,研制开发低温与霜冻远程监测装置1-3个,申报专利2-3项; ②通过综合调控技术,使粮棉作物减少损失10%以上,园艺果菜类作物减少损失15%以上;
③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5篇以上,培养研究生6-8名。申报要求:
课题申报单位应具有长期从事农作物低温冷害与霜冻调控技术研究的研究基础和成果积累,在农业减灾调控制剂、作物生化指标测试、作物与环境模拟模型、远程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存在优势,能提供配套经费70万元。并具有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良好协调组织能力的国家级科研院所,鼓励有一定影响的相关领域企业参与。经费:
课题总经费34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270万元,配套经费70万元。
课题9: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反演近50年农业重大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研制新一代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建立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影响的实时识别、评估模型、风险评估模型,综合集成评估模型。考核指标:
①建立精细化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库;
②建立重大农业气象灾害评估模型,模型模拟精度达85%以上; ③建立风险评估模型;
④建立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综合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发布评估报告; 申报要求:
该课题须由科研与业务单位联合申报。申报单位必须具备气象业务转化应用能力,并长期从事气象条件对农业影响监测与评估、灾害风险研究的相关科研和业务工作。拥有高分率气象资料、卫星遥感资料与技术、相关的业务产品发布平台,并具有相关技术研究、业务转化、组织实施等方面的经验和基础。经费:
课题总经费485万元。其中国拨经费400万元,配套经费85万元。
课题10: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综合服务技术集成系统研究 主要研究开发任务:
该课题目标主要是集成一套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综合服务系统,主要任务有:
研究开发多元遥感资料处理分析子系统,能够对环境气象卫星系列遥感数据包括NOAA系列、EOS/MODIS系列、FY系列、TM系列等的预处理分析,即辐射校正、滤波、几何校正等。
研发北方农业干旱、低温冷害、华南寒害、霜冻灾害、长江中下游高温热害和森林火灾监测预警子系统,包括华北冬小麦、东北玉米干旱监测预测模块,东北玉米、新疆棉花低温冷害监测预测模块,华南主要农业对象寒害监测预测模块,长江中下游水稻高温热害监测预测模块,森林火灾监测预测模块。
研发农业干旱和低温灾害调控子系统,实现抗灾制剂应用查询、干旱综合调控技术查询;霜冻灾害综合调控技术查询,低温冷害综合防控技术查询。
研发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评估子系统,实现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演变规律分析查询、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模块、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块、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综合评估模块。
研发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调控服务产品的制作与基于WebGIS的农业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发布功能,实现基于ArcGIS平台的、开发制图要素丰富的遥感监测图像产品制作平台和能够提供翔实统计信息的分析功能。研制基于ArcIMS平台的农业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地图双向查询技术,实现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调控评估等信息发布与查询。研制基于ArcIMS平台的农业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地图双向查询技术,实现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调控等信息发布与查询。
系统总体集成设计与研发,主要进行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包括数据流分析、子系统功能模块与数据接口的标准化设计和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等;制定系统集成技术规范与执行标准。考核指标:
①建立多元数据资料库及处理分析平台;
②建立北方农业干旱、低温冷害、华南寒害、长江中下游高温热害、森林防火监测预警平台;
③建立北方农业干旱和低温冷害调控查询平台; ④建立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评估平台; ⑤建立基于WebGIS的农业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发布功能的业务平台。申报要求:
该课题以业务服务机构为主申报,课题申报单位应熟悉农业气象、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影响状况;具有从事研发农业气象、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影响系统的专业机构或队伍;具备遥感、ArcGIS应用技术开发能力与WebGIS应用开发经验,有良好的GIS软件支撑与软件开发环境;并能提供系统运行与信息发布能力的业务平台。经费:
课题总经费42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330万元,配套经费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