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警察巡警执勤规定

时间:2019-05-12 01:5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市人民警察巡警执勤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市人民警察巡警执勤规定》。

第一篇:重庆市人民警察巡警执勤规定

【发布单位】83102 【发布文号】重府令第79号 【发布日期】1995-09-23 【生效日期】1995-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重庆市人民警察巡警执勤规定

(试行)

(重府令第79号一九九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共安全和市容环境整洁,保护公民人身和公私财产安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市公安局主管全市人民警察巡警工作。

市和区(市)县公安机关设立人民警察巡警(以下简称巡警)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城镇道路的执勤工作。

第三条 第三条 市公安局和区(市)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规定,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做好巡警的执勤工作。

第四条 第四条 巡警按照确定的巡区采取徒步与机动车相结合的方式执勤。

巡警执勤应当两人以上。

第五条 第五条 单位和公民应当支持、配合巡警执勤,服从巡警的管理。

第六条 第六条 巡警执行职务必须严守法纪,秉公执法并按规定着警服,佩戴巡警标志,依法使用警械,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单位或者公民发现巡警有违法违纪行为,有权提出控告和检举。

第二章 职权

第七条 第七条 巡警执勤时履行下列职责:

(一)维护治安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

(二)维护市容环境整洁,保护市政公用设施;

(三)参加突出性灾害事故救援工作,维护一场秩序;

(四)劝解、制止在巡区内发生的治安纠纷,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五)为行人指路,救助突然受伤、患病、遇险等急需帮助的公民;

(六)受理公民报警;

(七)纠察人民警察警容风纪;

(八)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由巡警执行的其他任务。

第八条 第八条 巡警执勤时依照本规定行使以下权力:

(一)盘查有违法犯罪嫌疑人员,检查涉嫌车辆、物品;

(二)查验居民身份证、暂住证及有关证照;

(三)对现行犯罪人员、重大犯罪嫌疑人员或者在逃的案犯,可以依法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四)暂扣与行政违法行为或者犯罪嫌疑有关的车辆、物品和证件;

(五)纠正交通违章行为,制止非交通占道行为;

(六)对危及公共安全和违反治安管理、城市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行为,可以依照本规定执行处罚或移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七)在追捕、救扩、抢险等紧急情况下,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公民个人的交通、通讯工具,但用后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的,应当予以补偿。

(八)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其他权力。

第三章 违法行为与处罚

第九条 第九条 对有下列妨害公共安全、扰乱社会治安秩序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2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

(二)造谣惑众,煽动闹事或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

(三)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

(四)胁迫或者诱骗不满18岁的人表演恐怖、残忍节目,摧残其身心健康的;

(五)利用封建迷信手段,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非法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工者其他管制刀具的;

(七)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行为的;

(八)偷窃、骗取、抢夺、损坏公私财物的;

(九)无理拦截车辆或者强行登车影响车辆正常运行,不听劝阻的;

(十)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

第十条 第十条 对非法运输、储存、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依照《重庆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条例》予以处罚。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对非法制造、贩卖、持有、使用人民警察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的,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处罚。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有下列交通违章行为之一的,按以下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机动车辆停放规定的,依照重庆市道路交通管理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处以警告、罚款、暂扣驾驶证;

(二)在禁止非机动车行驶、停放地区(路段)驾驶、停放非机动车的,依照重庆市道路交通管理若干规定的,处警告或5元以下罚款:

(四)在道路上乱堆乱放物料物品的,责令其限期清除,并处20元至200元罚款,限期内未清除的,予以暂扣或没收处理。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有下列违反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行为的,按以下规定予以处罚:

(一)随地吐痰、便溺和乱投废弃物的,责令其当即清除,并处5元罚款;

(二)在城市道路上排放污水及撒漏其他固体、流体物质的,按污染面积处每平方米30元罚款;倾倒垃圾渣土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00元至3000元罚款;

(三)在建(构)筑物、行道树、电线杆乱张贴、乱涂画、乱吊挂广告、招贴和纸标语的,责令其限期清除,并按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乱张贴乱张挂乱涂写户外宣传品的通告》的有关规定处50元至1500元罚款;

(四)在道路两侧乱搭乱建的,责令其当即停止施工,限期拆除,并处50元至200元罚款,限期内未拆除的移送有关部门,依法强制拆除;

(五)在道路上擅自摆摊设点从事经营活动的,责令其改正,并处200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可以暂扣其经营物品;

(六)非法占道洗车的,予以取缔,处100元至500元罚款,并可没收其清洗设备。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对在巡区范围内违反生活噪声和机动车禁鸣喇叭的行为,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社会生活噪声管理的通告》和《关于严格控制机动车喇叭噪声的通告》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对有非法买卖各种票证或外汇、金银、金银制品行为之一的,暂扣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车辆、物品、票证、移送当地公安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对沿街流浪乞讨的,送民政部门予收容遣送。

第四章 裁决与执行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本规定第三章规定的处罚,按下列权限进行:

(一)处警告、50元以下罚款、暂扣车辆、物品和证件或者罚款50元以上、200元以下,被处罚人没有异议的,由巡警执勤人员当场执行;

(二)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的,由巡警中队裁决并执行;

(三)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和没收财物的,由区(市)县巡警机构决定并执行。

对前款第(二)、(三)项处罚程序,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 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

超出第一款所列权限的,应当依法报送或移送有关主管部门处理。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巡警依照本规定作出处罚决定,应当出具《巡警处罚决定书》。罚款和没收财物应当开具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据。扣留物品应当开列物品清单,并按规定程序处理。

罚款和没收的财物按规定上缴财政。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对依照本规定暂扣的物品,当事人在两个月内不到指定的地点接受处理的,按无主物品处理。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对按照本规定应当移送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巡警机构应当制作案件移送书,连同有关证据和暂扣的物品,在三日内移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行政主管部门对巡警机构移送的案件应当受理,不得推诿、拒绝,并应当在60日内将处理结果告知移送案件的巡警机构。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受罚款处罚且无正当理由逾期不交纳罚款的,每逾期一日增加罚款5元。

违反治安管理被处罚款又拒绝交纳的,除按前款规定增加罚款外,可以处15日以下拘留。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巡警作出的行政处罚或者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书之日起5日内向上一级巡警机构或主管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一复议决定书次日起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法规对复议、诉讼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复议、诉讼期间不停止处罚决定的执行。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巡警人员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枉法裁决的,应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重庆市公安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浅论特巡警如何提高巡逻执勤“三率”问题

巡逻民警在巡逻执勤中发现率、盘查率、抓获率(以下简称“巡逻执勤„三率‟”)盘问检查是警察最常用的警务行为,也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管理社会治安的最有效的职权之一。盘查权作为一种集防范、打击、控制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职权,是动态社会环境下公安机关控制社会治安最有效、最基本的手段,尤其在打击预谋犯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当前贯彻市局“整体防控和精确指导、精确打击”的工作思路提供了法律保障。但由于受法律法规调整执法环境变化、民警实战技能欠佳以及传统警务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巡逻工作中部分民警在落实“以巡为本,重在盘查”的工作策略上还存在着差距,巡逻民警在巡逻执勤中发现率、盘查率、抓获率(以下简称“巡逻执勤„三率‟”)还不高,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巡逻控制效果。如何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巡逻执勤 “三率”,对进一步打牢 “以巡为本,重在盘查”工作方针的基础、真正把巡警“整体防控和精确指导、精确打击”战略决策落实到一线民警、增强巡逻防控工作实效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发现率是指巡逻民警在执勤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初步判定形迹可疑、有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的能力及几率;

盘查率是指巡逻民警在对可疑人员盘问、检查和对可疑物品的检查中初步锁定犯罪嫌疑人、发现犯罪证据的能力及几率。

抓获率是指巡逻民警在第一时间制服、缉拿犯罪嫌疑人的能力及几率。切实提高巡逻执勤„三率‟对于增强公安机关控制社会治安的能力,对于控制街头发案和打击现行犯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高巡逻执勤“三率”是公安机关积极应对治安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随着首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人、财、物大流动的特点,犯罪时空、人员构成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街头案件高发、流动人口犯罪剧增。据统计分析,街头案件约占总发案的三分之一,流动人口作案约占犯罪嫌疑人的三分之一,而且这种街头案件高发的趋势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变化从客观上要求公安机关对传统的社会治安管理手段进行必要的变革,构建社会面巡逻防控网络,加大对社会面警力投入,以达到增强对社会面全时空的控制能力,有效预防街头发案、重拳打击街头犯罪的要求。这是顺应治安形势发展变化,实现动态治安管理、以动制动公安策略的体现。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在转变警务理念、加大警力投入、构建巡逻网络的基础上,则需要通过切实提高巡逻执勤 “三率”作为基本保障。如果只巡不查、只堵不查,只出警未抓获,必然事倍而功半,甚至防不胜防。因此,必须从增强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控制能力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巡逻执勤“三率”的问题。

2、提高巡逻执勤“三率”是履行法律赋予职责的具体体现。《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中规定,人民警察在巡逻执勤中依法 “盘查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检查涉嫌车辆、物品;查验居民身份证。”从以上规定看,发现违法犯罪嫌疑既是民警的权力,又是一项责任。巡逻民警提高执勤中的“三率”,是民警依法履行职务的表现,是忠于法律的实际行动。否则,就是一种失职行为,是不积极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

3、提高巡逻执勤“三率”是“打防结合”方针在巡逻警务中的有机统一。“打防结合”是公安工作必须一以贯之的基本方针之一。巡逻作为治安防范的重要手段,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具备预防犯罪的作用,又体现了打击犯罪的功效。在实践中,有效发挥 “双刃剑”的作用,则集中的体现在巡逻执勤 “三率”。巡逻民警在执勤中提高发现率和盘查率,及时发现可疑、逢疑必查、查必细究,有利于先期

发现和制止预谋性犯罪、防止犯罪发生,降低街头发案率,起到“防”的效果;提高抓获率,就能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减少犯罪分子再次作案所造成的损失,充分发挥“打”的作用。只有打与防的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巡逻防控效益的最大化,这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提高巡逻执勤 “三率”是贯彻“整体防控、精确指导、精确打击”方针的重要措施。当前,全局上下对在做好首都公安工作中深入贯彻“整体防控和精确指导、精确打击”的战略决策已经取得共识,在落实环节上,关键的问题是在不同的警种、不同的岗位要找到符合自身业务的结合点,将这一战略决策转化成战斗力。对巡逻工作而言,贯彻这一战略决还需要从两个层面下功夫。一方面在决策层面,需要各级领导从宏观上准确把握警情走势,将警力投向“三高”,在构建整体联动的治安防控网络等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操作层面,需要使一线执勤民警在微观上丰富“打”“防”手段,即在巡逻执勤中切实提高发现率、盘查率和抓获率,实现“盯得准、查得实、抓得牢”。两个层面的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为作用。没有宏观层面指导上的精确性,操作层面就可能失去方向,重蹈过去巡逻民警“十次巡逻九次空”、“瞎转悠”的覆辙;没有一线巡逻民警在执勤中精确的发现率、盘查率和抓获率作为支撑,宏观层面上的“精确指导”就成了空中楼阁,缺乏实效性。因此,提高巡逻执勤 “三率”不仅是巡逻工作贯彻“整体防控和精确指导、精确打击”战略决策的重要环节,而且是落实这一战略决策的基础性工作。

5、提高巡逻执勤 “三率”是降低公安机关办案成本的有效途经。近年来,随着犯罪分子的伪装越来越巧妙、手段越来越狡猾、流窜性越来越大,从客观上加大了公安机关破案的难度,相应增加了破案成本。但实践证明,再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也会在社会面活动,总会有露出马脚和疑点。巡逻民警在巡逻中只要敏锐观察、发现可疑、仔细盘问检查,就能发现并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样,巡逻民警只要快速出击、战术得当,就能在第一时间抓获现行犯罪分子。

(二)、发现率是指巡逻民警在执勤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初步识别和判定形迹可疑、有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的能力及机率。通俗地说就,是指巡逻民警的“眼功”和“脑功”,就是通过敏锐的眼光和缜密的思考去发现疑点、判定疑点,也可以说是“识疑”与“辨析”的能力。

从巡逻民警发现疑点的对象和范围看,应包括可疑的人、事、物(含车辆、物品),也可以理解为巡逻民警视线范围内的一切带有疑点的事物。

从认识和实践的角度理解,初步识别和判定疑点都必须有参照物,是在与参照物的“异”与“同”的比对中形成对疑点的认识的。具体的说:

异。即与正常有别,与通常有别。这里所指的正常和通常,应是法律意义上的概念,也就是不合法、不合理,有悖于法律与常理、常规的一切异常现象,在巡逻民警的眼里均应视为可疑。

同。即与通常的犯罪特点相同或相似,与已发生的某类犯罪特点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同”的内涵也应是法律意义上,是与违法、犯罪特征的相同。

把握“异”与“同” 的重要标准是法与理,不能简单的以巡逻民警的个人主观意志为标准。

因此,可以说“识疑”与“辨析”的能力是巡逻民警的看家本领之一。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巡逻民警必须把“识疑”与“辨析”的功夫练精、练深,提高巡逻执勤时的发现率。

1、准确把握法律依据是提高发现率的基础。《人民警察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

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执行<人民警察法>有关问题的解释》中做出了“„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包括„形迹可疑、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的定性。巡逻民警必须严格依据这一规定,通过敏锐细致的观察分析,从不确定对象中发现、确定形迹可疑或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有违法犯罪嫌疑”要正确理解。一是人民警察在盘查中发现可疑人员,确定盘查对象是一种相对的准确。“违法犯罪嫌疑”的判断不需要具备像立案那样严格的证据要求,只要有合理怀疑就可以了。二是民警盘查选择嫌疑对象有自由裁量的空间。实践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民警在行使这项权利时往往想尽可能地一个也不放过违法犯罪嫌疑人,在“判断”“选择”盘查对象时往往存在多多益善的想法,只重盘查数量,不重质量,单纯为完成工作指标而盘查,因此有的单位发生过盘查一千余人,却只发现一名犯罪嫌疑人,这不仅造成执法上的随意性,造成被盘查人员不满,同时,浪费了时间、降低了的工作效率。因此必须坚持采取盘查行为要以有违法犯罪的可疑为前提条件,尽可能地提高选择盘查的对象的精确度,增强防控的打击犯罪的精确度。

2、及时掌握违法犯罪特点的最新信息是提高发现率的关键所在。违法犯罪的特点是变化的、动态的,巡逻民警必须适时掌握最新的违法犯罪信息,这对于发现可疑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换句话说,情报信息工作已逐渐成为当前巡逻、乃至公安工作的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谁抓住了信息,谁就当然地占领了战略资源的制高点。因此,各单位、各部门要有“警力未动信息先行”的观念,用及时、准确的情报信息,为一线巡逻民警发现可疑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准确导向。各级巡逻部门要及时整合各职能部门散在的违法犯罪信息、社会治安状况信息、重点人员信息,通过组织专门人员分析研判,形成实用性强、针对性强、预警性强的信息和防控打击对策,及时指导一线开展对高发案地区、高发案类型、高发案时段和系列案件的防控打击。分析研判警情要切忌一般化,要最大限度的详细准确,尽可能地刻画出犯罪特征,要围绕案件具备的发案时间、部位、手段、侵害对象、体貌特征、作案工具等串并条件和情况线索,刻画犯罪嫌疑人外貌特征和行为轨迹,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打击意见,使巡逻民警“带着案情上岗,带着案子巡察”,明确应该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巡逻,应该重点发现什么样的可疑人员,从而增强巡逻民警盯可疑、察可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勤”是提高发现率的重要保证。巡逻民警的主战场在街面,犯罪嫌疑人往往混迹于茫茫人海中,同时千方百计的隐藏自己。要在人海中发现可疑,必须以“眼勤”“脑勤”为前提。只有看的多了,才能练就“识贼”的好眼力,才能成为“一眼准”;只有想的多了,才能掌握“识贼”的真功夫,真正做到不漏过可疑。近年来,广大一线巡逻民警刻苦实践、努力探索,总结出许多实战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好做法。如;巡逻民警总结“三挂相,三不符”识别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方法,即对“表情挂相”(表情紧张,语言慌乱或所答问题与实际情况不符)、“衣着挂相”(短衣薄裤,衣着轻便,与季节和常人打扮不符)、“行为挂相”(三两成伙,左顾右盼,无所事事,相互呼应,与正常行人行为不符)的三种可疑人员进行重点盘查工作法。这些方法既有对传统经验的继承,又有大胆的创新,都是对提高巡逻发现率实践的高度概括,是每个巡逻民警应该念好的“业务经”。

(三)、盘查率是指巡逻民警在对可疑人员盘问、检查和对可疑物品的检查中初步锁定犯罪嫌疑人、发现犯罪证据的能力及几率。

盘查的总原则是逢疑必查、查疑必细。通过盘问检查验证民警对被可疑人员

有无违法犯罪嫌疑做出进一步的判断,排除或者初步确认违法犯罪嫌疑,并获取初步证据,以便对其实施继续盘问措施。

盘查包括现场盘查和留置盘查两种形式。现场盘查的时间不宜过长,应当场做出排除或留置盘查的决定;留置盘查将嫌疑人带回公安机关作进一步的盘查,留置盘查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8小时。

巡逻民警在实施盘查中要强化“三个意识”。

1、法律意识。要注重程序正义和人权保护,不得随意执法、滥用职权。首先应当依法告知,巡逻民警当场盘查应对被盘查人表明身份,出示相应证件,使用法言法语告知法律依据。其次,由于盘查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措施,因此在盘查中必须严格依法实施。当前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慎用查验居民身份证权。查验身份证必须以盘查对象有违法犯罪嫌疑为必要前提或者在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性事件时等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时使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法律没有规定公民必须随身携带身份证,因此且忌滥用行政处罚权,对拒绝查验身份证的行为进行处罚。二是慎用武器警械。民警在巡逻设卡堵截、处置突发事(案)件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慎用警械武器。被检查人如驾车闯卡,应立即通报下一设卡地点做好拦截准备;在设卡、堵截、检查嫌疑车辆时,对拒不服从命令,弃车逃跑或拒不停车接受检查闯卡逃跑等未遇暴力抗拒和暴力袭击的情况不得使用枪支。三是慎用留置盘查权。由于继续盘查的终局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要严密执法程序,对法定时限内不能认定违法犯罪嫌疑的,要立即释放被盘查对象,并做好解释工作,维护公平、公正,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2、重点意识。盘查的目的在于发现犯罪嫌疑人,因此在实施盘查时要把握重点。一是锁定重点人群。如针对“双抢”案件的规律分析判断,为了遏制双抢犯罪的高发态势,在盘查中应坚持 “五个必查”,即两名成年人合乘一辆摩托车的必查;外地牌照的摩托车必查;金融网点、商场门口、24小时便利店前停车未熄火的摩托车必查;牌照倒置、模糊不清或被遮掩的摩托车必查;在禁行道路上行驶的摩托车必查。二是锁定重点时间段。如为打击“两抢”犯罪,坚持“四个在夜间必查”即:对夜间两人以上结伙在路上闲逛、逗留人员必查;对深夜在汽车站逗留公交站逗留、公用电话亭、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内长时间逗留人员必查;对夜间在24小时便利店周边闲逛、逗留人员必查;对夜间在花园绿地内逗留的人员必查,以此来有效挤压犯罪空间。

3、证据意识。证据在打击犯罪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它是发现犯罪,认定犯罪,审判犯罪的依据。提高打击处理力度要从提高证据保全的意识入手,研究利用巡逻盘查打击街头犯罪要循序渐进,要由了解发案、分析案情、制定措施、组织打击等先期工作,不断向注重证据保全意识,提高打击处理力度的方向发展。一是要特别强调在抓获嫌疑人后,要全面、细致、及时的搜集证据。比如:在盘查中要对嫌疑人携带物品的,要采取人物分离的措施,对隐藏赃物和作案工具的要进行仔细的搜查,以免证据的灭失;要对嫌疑人进行有必要的检查,注意发现随身携带的凶器和赃物。二是要规范接处警工作,做好对案件第一手证据材料的搜集。多发性侵财案件中,由于能够取得的直接证据的数量不多,在第一时间能够获得的证据往往只有各种言词证据,因此,巡逻民警制作抓获经过务必具体详尽,不但要详细记录现场提供证词人员的具体情况及其联系方式,而且对案件的具体事实必须严格按照案件的“七要素”并作出详尽的记录,客观全面地反映案件的事实以及有什么证据可以证实案件的关键情节。通过获取物证、书证将犯罪份

子的罪行发现和认定下来,使其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从而提高打击处理率。

(四)、抓获率是指巡逻民警在第一时间制服、缉拿犯罪嫌疑人的能力及几率。对巡逻民警而言,抓获行动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现场盘查时初步发现确凿的犯罪证据后,当场制服、抓捕犯罪嫌疑人;二是接110报警或群众举报,快速出击,抓获现行犯罪嫌疑人。

当前,提高巡逻执勤中的抓获率,应着力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1、注重提高抓获质量。巡逻民警现场处置的案(事)件的类型诸多,既有刑事类,又有治安类,还有群众求助类,且每日的接报警量很大,巡逻民警经常处于疲于出警状态。另一方面,有的巡逻民警单纯为完成抓获指标而工作,导致在一些单位出现了抓获数不少,街头发案不降;抓获数不少,真正作刑事处理的不多,在防上该防的没防住,在打上该打的却打偏了。也就是常说的,抓获与发案错位、抓获与打击错位。因此,在强调提高巡逻民警抓获率的同时必须强化提高抓获质量的观念,控制住侵害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一般刑事案件。在实践中,要强化“三个为主”的观念,即:一是以提高辖区内、尤其是高发案地区的抓获率为主;二是以抓获刑事违法犯罪嫌疑人、尤其是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刑事违法犯罪嫌疑人为主;三是以提高110快速反应、尤其是第一时间的抓获率为主。通过提高抓获率,真正达到有效控制街头发案,有效打击犯罪的目的。

2、注重把握时机、协同作战原则。抓获行动是一个时机性、战术配合性很强的行动。实战中,警情千变万化,现场环境复杂,必须善于把握好抓捕时机,必须强化团队的配合意识。在选择抓捕时机上,要充分考虑三个因素:不利于犯罪嫌疑人反抗、逃离的环境及时机;不易伤及周围群众的环境及时机;不易造成公共财产损失的环境及时机。当然,在紧急时刻必须果断出手,以免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更大的损失。抓捕行动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车组之间、巡逻民警之间的相互配合问题。一定要有团队意识,要充分运用技战术。行动中分工要细致,有搜有堵、有查有控,关键时刻能扎紧“口袋”,形成内查外堵的合围控制之势。为了提高抓捕的技战术水平,要通过经常化的、不定期地组织以追踪、堵截流动目标为主要内容的多警种合成模拟演练,培养巡逻车组默契合作、合围抓捕的意识。

3、注重自我保护、减少损失原则。巡逻民警的抓捕行动与刑警锁定目标后有针对性、有预案的“追缉行动”和刑事诉讼中的“逮捕”有明显的区别。巡逻民警打的是遭遇战,犯罪嫌疑人的不确定性,犯罪嫌疑人反抗的突然性、犯罪嫌疑人袭警的残暴性,使得巡逻民警抓捕行动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尤为需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和措施。总结经验教训,在实施抓捕行动时必须重视三个环节。一是保持警力优势、装备优势。民警在日常执行盘问、检查、抓捕任务时,警力比不得低不少于2:1;夜间设卡堵截,每个卡点不得少于4人,应严格按规定携带武器装备,穿戴防护器材,携带通信工具,夜间执勤必须携带照明器材。二是及时请求支援。当出现警力悬殊、民警负伤、犯罪嫌疑人逃离及犯罪嫌疑人持武器、凶器、爆炸物等异常情况时,在采取必要措施的同时,应当立即将案件情况报告指挥中心请求支援,同时尾随跟踪,切忌盲目出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三是依法果断使用武器、警械及其他防护措施。在犯罪嫌疑人直接威胁巡逻民警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要果断依法使用武器、警械及巡逻犬等其他措施,制服犯罪嫌疑人。在采取行动前,有条件的要及时请示、事先发出警告,紧急情况下果断依法处置。综上所述,提高巡逻执勤“三率”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巡逻盘查技能层面的问

题,提高巡逻执勤“三率”事关警务理念的转变、事关社会面防控效果的大局、事关巡逻工作的根本,必须统一思想认识,真正把握其战略和现实意义。同时,应强化巡逻民警业务技能和战术培训,提高整体实战能力,真正实现在巡逻执勤中“盯得准、查得实、抓得住”的目标,有效控制刑事发案,有效打击街头犯罪,始终掌握对社会治安控制的主动权。

第三篇:保安员执勤行为奖罚规定

保安员执勤行为处罚规定

为增强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规范执勤行为,提高服务单位满意度,特制定本规定。

一、在执勤过程中,有如以下行为及现象之一者,发现一次按警告处分,重犯者视影响大小以不适应管理工作论处,作劝退处理:

1.见到客(住)户不起立问好、不让道或不行注目礼(点头微笑)的;

2.执勤时间内,着装不整或不干净的;

3.按规定必须站立而没有按“跨立”的规范姿势站立的; 4.对出入门岗的车辆没敬礼的(无此规定的哨位除外); 5.指挥、示意车辆没有使用标准“交通手势信号”的; 6.对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视而不见的(如水、电源没有关闭等);

7.值班时间内带书刊、收录机、传呼机、手机、零食、香烟及打火机等与工作无关物品的;

8.就餐时敲击饭碗或大声喧哗者;

9.在执勤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及其他不讲卫生行为的;

10.在执勤时吹口哨者;

11.未经请假上洗手间,打开水等超过十分钟而故意找理由欺骗上级者;

12.接班前集队讲评无故迟到者;

13.上、下班路途上不按“齐步与行进”的动作要领行进(如两人成横队、三人以上成纵队)。

14.上、下班路途上不准袖手、背手、或将手插在衣裤袋里;

15.不准边走边吃东西或者边走边随意说笑,不准追逐打闹、勾肩搭背;

16.执勤着装不整的(如歪戴帽、裤脚长、衣扣不齐)腰带领带松垮、穿白色波鞋等);

二、值班过程中,有如下行为及现象之一者,发现一次按小过处分,重犯以不适应管理工作论,作劝退处理:

1.按规定可以坐立但不按规范“坐姿”坐立的(如翘二郎腿、东倒西歪等);

2.执勤巡查时,不按自然、规范姿势行走的(如两手插裤袋、吸烟、吃零食、嬉戏等);

3.按规定时间内必须站立在大门口值班而走入室内或坐岗的;

4.与客(住)户关系紧张收到客(住)户投诉的; 5.值班时间内看书报、看电视、听收录机、使用移动手机、玩游戏机的;

6.允许员工、老乡、朋友等在所值勤岗位上滞留、嬉戏、聊天的(包括非执勤管理人员);

7.管理处内部闹不团结(吵架)之双方; 8.擅自调班(哨)之双方;

9.留胡须、长发、留长指甲、戴装饰品(耳环、戒指等)、染发、纹身等仪容不整的;

10.翻动或挪动所警戒区域内的东西的; 11.酒后上班执勤的;

12.下一班未接上便离开岗位的; 13.违反所服务单位有关管理制度的;

14.在岗时接受员工、客(住)户赠送食物(物品)的; 15.吵架、骂人、出口带脏话或恶语中伤他人的; 16.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事情的(如修指甲、写书信等); 17.不注意文明用语或违反服务单位规定导致发生争执或投诉的;

18.撕毁执勤登记本及发文规定等或在上面(含墙壁、地板、机动车身)乱涂乱画的;

19.对管辖区内的车辆(包括自行车)乱停乱放的现象不维持、不纠正的;

20.对岗哨职责区内卫生脏、乱、差的现象不清理、不报告视而不见的。

三、值班过程中,有如下行为之一者,发现一次按记大过处分,重犯给予劝退处理: 1.值班过程中睡觉或打瞌睡的;

2.值班登记本上,应登记的项目未登记上的;

3.交接班不仔细检查所辖警戒区域内的门窗、停放车辆、财物是否正常,随便办理交接班手续或不办理交接班手续之双方的;

4.利用职权放外来人员进入所管辖区的;

5.未经请假不参加会议、业务培训及军事训练的(含参加组织活动私自离队);

6.非执勤时间穿管理人员制服或公安部门所禁止穿的制服的(如武警、迷彩服等);

7.对出入人员、车辆未按服务单位门岗规定进行检查的; 8.擅离职守但未造成损失的; 9.执勤时,调逗女生,言行轻浮的;

10.见到有破坏公共设施、花草树木、绿化卫生等行为不劝导不制止的;

11.上班时麻木不仁,对异常人员出入未加以管制、询问的;

12.接受他人赠烟并夹于耳边的;

13.未按规定对照填写《派车单》、《人员出入证》、《物品携出单》等单据的。

四、执勤过程中,有如下行为之一的,没有造成损失的予以记大过处分,造成损失(伤害或影响)则追究有关责任,赔偿有关损失,并立即给予劝退处理:

1.用值班电话聊天或打长途的(包括打信息电话询问信息);或将电话借给别人打的(紧急情况或服务单位规定可以用电话的人除外);

2.对领导交代的工作任务拒不执行或顶撞上司的; 3.无故损坏公司财物或丢失执勤之装备(包括对讲机、器械等)的;

4.在辖区内发生与职责有关的问题既不处理也不报告的;

5.发现犯罪分子作案不敢制止、抓获而畏缩不前的; 6.见到火苗、火警、火灾等事故不奋勇扑救的; 7.参加特殊治安行动,事前泄露秘密的;

8.已抓获并制服了犯罪嫌疑人,且犯罪嫌疑人无反抗及逃脱的苗头和能力时,在扭送犯罪嫌疑人去公安机关查处过程中而殴打嫌疑人的;

9.所辖警戒区域发生案件,不采取措施保护现场,导致现场被破坏的;

10.按规定应检查进出所辖警戒区的所有车辆、货物、人员,但不检查便放行的;

11.伪证(身份证,退伍证、计生证等)应聘的。

五、保安人员如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损失(影响)的立即给予劝退处理,触犯有关法律的,除扭送公安部门查处外,扣除工资,立即给予开除处理:

1.执勤过程中无故打人(指非正当防卫),非执勤时间在外打架闹事(包括管理员之间打架)的;

2.偷开公司或服务单位车辆的;

3.有赌博、吸毒、嫖娼、兜售或阅看黄色制品、酗酒闹事行为的;

4.上班时间内喝酒的; 5.有盗窃行为的;

6.用污言秽语或其他手段恐吓威胁客(住)户或员工的; 7.包庇有盗窃行为之嫌疑人的; 8.购买或使用非法摩托车辆的; 9.无证驾驶或将证件转借他人使用的;

10.利用职权之便向客(住)户索取钱物(含“利是”)的; 11.散步谣言、教唆他人离职或罢工的; 12.斗殴或怂恿打架斗殴的。

六、凡被公安司法部门处理过的保安人员,从其被关押之日起,即视同被开除,并扣除工资和装备保证金。

以上经济处分与保安人员的工资挂钩,警告一次计人民币10元,小过一次计人民币30元,大过一次计人民币90元,在当月工资总额中扣除,当月工资不够扣的,在装备保证金中扣除。打架斗殴者从严处理,先按规定扣处罚金200元,然后给予辞退。

本规定所说的“重犯”,是指同一款内容重复违反规定,警告为一个季度内违反次数达4次,半年内达6次,一年内达8次,小过为一季度内违反次数达3次,半年内达5次,一年内达6次,大过为一个季度内违反次数达2次,一年内达3次,则视为重犯。

备注:如何区分打架斗殴和正当防卫,如发生动手事情,一方要打人,另一方要跑开躲避,如实在躲避不了,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正当防卫,否则就是打架斗殴,要严格按规定处理。

重大节假日前后一个月从严控制请假,辞职,特殊情况由公司总部视情决定。

保安员奖励规定

奖励是松山湖物业公司鼓励各级干部和队员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是激发大家学习先进,促进管理人员素质逐步提高的一种辅助手段,为推动管理队伍工作的发展,进一步搞好治安防范工作,弘扬好人好事活动,特制定本规定:

一、奖励采取精神与物质结合的方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任何等级的奖励均录入个人档案,作为晋升及升薪的依据。

二、奖励分为嘉奖、小功、大功、晋升等。每记一次嘉奖计人民币10元,记一次小功计人民币30元,记一次大功计人民币90元,记三次嘉奖等于一次小功,三次小功等于一次大功,依此类推。

三、有如下行为之一的,给予5000元人民币以下,30元人民币以上的奖励:

1.抓获或破获诈骗、敲诈、勒索客(住)户的犯罪分子或犯罪团伙的;

2.抓获(查获)盗窃、抢劫客(住)户财物的; 3.抓获(查获)盗窃汽车、摩托车现行犯的; 4.抓获(查获)橇门入屋盗窃行犯的; 5.抓获盗窃自行车现行犯,人赃并获的; 6.准确提供犯罪分子的作案犯罪线索的; 7.准确提供监守自盗者的犯罪线索的;

8.发现重大火险、治安隐患并及时报告客(住)户及公司有关领导,并主动协助整改,效果显著的;

9.有效制止流血及打架斗殴的;

10.发现本警戒区的治安薄弱环节,并能提出合理整改建议的;

11.见义勇为,救死扶伤,英勇机智,不怕牺牲的; 12.非执勤时间能到警戒区域内便衣巡查、伏击、且成绩显著的;

13.拾金不昧、乐于助人、受到客(住)户表扬,反映热烈的;

14.执勤形象突出,能坚持礼貌待人、文明执勤的。

四、抓获纵火、杀人现行犯和通缉犯的,给予3000元以上人民币的重奖,并报上级表彰嘉奖。

五、有其他值得表彰奖励的行为,本规定未说明的,则参照公司制定的有关条文,给予一定的奖励。保安员辞职、劝退、开除的管理规定

一、辞职:

1、保安员在试用期间不适应管理工作需辞职,或在职期间因其他原因需辞职的管理工作人员,应提前15天填写“辞职申请表”,并按规定逐级审批(特殊情况需立即辞职的,则报公司管理部主管领导审批);

2、辞职报批程序: 部门主管——管理处主管——总部主管

3、辞职者必须在辞职批准后两天内办完所有手续并搬离宿舍;

4、未经批准,又无特殊情况而突然擅自离职的,装备保证金和工资一律不发放,并追究有关损失。

二、劝退:

保安员在工作期间因本身素质(如遗传病或传染病等)或其他特殊情况不适宜做治安保卫工作的。

三、开除。

因违法嫌疑被公安机关传唤、拘留审查的,一经查实,一律做开除处理。被开除者,装备保证金和当月全部薪资一律不发放。

四、被劝退、开除人员在批准生效后的2天内办理完手续并搬离宿舍。

第四篇:重庆市土地管理规定

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为建立我市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到本世纪末,要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要贯彻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结合、行政管理与基金管理分开的原则,保障水平要与本市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力相适应。

(三)为使离退休人员的生活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不断得到改善,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鼓励个人办理储蓄养老保险。

二、实施范围

(一)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各类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以下统称职工),以及在城镇从业的个体劳动者(以下统称个体劳动者)。

(二)企业的离退休人员适用本办法。

(三)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

(一)原重庆市辖区内的企业,由所在区市县社会保险机构根据企业上职工月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工资,企业根据核定的缴费工资总额按平均25%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每个企业的具体缴费比例由社会保险机构根据企业的实际负担情况在20%-30%的幅度内提出意见,报市劳动局审定。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企业缴费比例将逐步降至20%。万州、黔江开发区,涪陵区,梁平县、城口县、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南川市行政区域内企业的缴费比例,由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管委会)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的原则确定,并统一按职工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企业缴费比例超过20%的地区,应报经市劳动局和市财政局批准。

(二)职工个人以上本人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从1998年7月1日起按4%缴纳;1999年7月1日起按5%缴纳;以后每两年增加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在其工资中按月代扣。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本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超过本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

(三)个体劳动者按缴费基数的18%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为本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个体劳动者雇用帮工的,其帮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雇主和帮工共同按缴费基数的18%缴纳。帮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与职工相同。

(四)企业及其职工和个体劳动者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经市劳动局审定后,由当地地税部门按月代征。企业及其职工和个体劳动者未经批准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除限期缴足应缴额外,另按日加收欠缴额2‟的滞纳金,滞纳金全部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滞纳金在企业自有资金中列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和拨付,以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为一个缴费。

(五)企业和个体劳动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列入管理费用,在税前列支。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不计征个人所得税。

(六)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减免。

四、个人帐户的建立与管理。

(一)社会保险机构分别为企业建立缴拨登记台帐和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并核发相应凭证,作为办理基本养老保险有关事务的依据。

(二)个人帐户的构成:

1、按个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帐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

2、每年参考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个人帐户储存额所得的利息。记入个人帐户的储存额(含利息)不得提前支取或挪作他用。

(三)原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企业和职工且按规定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从1996年1月起按职工个人缴费工资的11%建立个人帐户,1993年3月至1995年12月期间个人缴纳3%的本金一次性补记入个人帐户。本办法实施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职工,不再建立个人帐户。万州、黔江开发区,涪陵区,梁平县、城口县、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南川市从1996年1月起已为职工建立了个人帐户的,继续按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尚未建立个人帐户的,可以按照本项规定为职工建立个人帐户。

(四)目前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和个人,从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之月起,按本办法规定建立个人帐户。

(五)职工遇下列情况时,个人帐户的处理:

1.职工跨地区转移工作单位的,按国家规定转移个人帐户。

2.职工因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等原因中断缴费的,其个人帐户仍予保留。继续缴费的,个人帐户储存额累计计算。中断缴费期间,已记入个人帐户的储存额继续计息。

3.职工出境定居或死亡,个人帐户储存额中属于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本息,一次性支付给职工本人、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其余部分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关系同时终止。

4.离退休人员死亡,个人帐户储存额未领取完的,其个人缴纳部分的本息余额,一次性发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其余部分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关系同时终止。

(六)个人帐户支付项目:

1.职工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中的个人帐户养老金;

2.增发的调整性养老金中,按规定应从个人帐户中支付的部分;

3.职工或离退休人员死亡,按规定支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的个人帐户中个人缴费部分本息的全部或余额;

4.职工或离退休人员出境定居后,按规定应从个人帐户中领取的部分。按上述规定支付的项目,当个人帐户储存额不足以支付时,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

五、基本养老金的给付

(一)本办法实施前已离退休的人员,仍按原有关规定发给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养老金调整办法。

(二)本办法实施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职工,由社会保险机构按本办法支付基本养老金。

1.企业和职工本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费;

2.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

3.缴费年限(含建立个人帐户前的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缴费年限的连续工龄)满15年。

(三)对符合本办法第五年

(二)项规定条件的人员,经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审核同意,并报同级劳动行政部门批准,从批准的次月起,按下列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1.建立个人帐户后参加工作的职工,退休时基本养老金由个人帐户养老金和基本养老金两部分组成。计算办法见附件。

2.建立个人帐户前参加工作,本办法实施后退休的职工,基本养老金由个人帐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计算办法见附件。

(三)项规定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低于原办法(即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或市政府重府发〔1993〕10号文)的,按原办法补足,并以原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发5%;高于原办法5%以内的,补足到5%;高于原办法5%及其以上的,最高不超过原办法计算基本养老金的20%。上下限随基本养老保险金水平提高相应调整。选择按国务院发〔1978〕104号文为原办法计算基本养老金时,标准工资仍按现行规定进行封定;选择市政府重府发〔1993〕10号文为原办法计算基本养老金时,仍按现行办法进行封顶。按本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不得超过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万州、黔江开发区,涪陵区、梁平县、城口县、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南川市应按照新老办法平稳衔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的原则,对原办法(指本办法实施前本地区为职工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办法计算基本养老金的基数进行封定和对本办法计算基本养老金进行封顶。具体办法应报经市劳动局审批后执行。

(四)建立个人帐户前参加工作的职工,退休时按本办法第五条

(五)对建立个人帐户前参加工作,并符合国家政策规定享受有关特殊待遇的职工,退休时应在按本办法第五条规定计算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增发一定比例的基本养老金。具体增发办法由市劳动局另行制定。本办法实施后获得劳动模范称号的,由授奖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或为其办理补充养老保险,退休时不再增发基本养老金。

(六)不符合或部分符合本办法第五条

(二)项规定条件的人员,其有关待遇按下列办法处理:

1.建立个人帐户后参加工作,实际缴费年限不满15年,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或因病、非因工负伤经鉴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社会保险机构将其个人帐户中的全部储存额一交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2.建立个人帐户前参加工作,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或因病、非因工负伤经鉴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缴费年限(含实行个人帐户前的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缴费年限的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由社会保险机构将其个人帐户中的全部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当个人帐户储存额不足以保证按缴费每满1年计发两个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标准计算的金额时,按每满1年计发2个月指数化月平均工资予以补足,所需经费从社会统筹基金中解决;满10年不满15年的,可按月发给基本生活费,具体标准由市劳动局另行制定。

(七)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按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平均缴费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定期由市劳动局、市财政局提出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

1.企业和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2.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利息收入;

3.企业改制后按规定划转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4.外地转入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收入。

(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范围:

1.纳入统一支付项目的基本养老金;

2.按规定增发的调整性养老金;

3.离退休人员死亡后按国家和我市有关规定支付的丧葬费、抚恤费或救济金;

4.由职工本人、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领取的个人帐户中个人缴费本息全额或余额;

5.由财政部门核定支付的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经费和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经费;

6.按规定转往外地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项目。

(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地税部门代征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划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社会保险机构再将其按月划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本办法第六条

(二)项所列各项支出所需费用,由市社会保险机构提出支付计划,市财政局按支付计划月拨付给市级社会保险机构。社会保险机构按上述支付项目据实与企业办理结算,并逐级向市财政局编报基金决算。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额,除留足并保持2个月的支付额外,其余部分应全部用于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专户。

(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市财政局、市劳动局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后,各有关部门应按照财政部、劳动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财社字〔1998〕6号)的职责分工,加强对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并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制定。

(五)建立由政府代表、企业和职工代表及社会公众代表参加的社会保险监督机构,加强对社会保险政策、基金管理的广泛监督。

七、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一)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各类企业和职工以及在城镇从业的个体劳动者,必须从本办法发布之日起,到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办理基本养老保险登记手续,并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未纳入市级统筹的区市县,应尽快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到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并按本办法规定实行一体化管理,力争到2000年实现全市统筹。

八、加强养老保险管理,努力提高管理与服务的社会化水平

(一)市社会保险机构要切实抓好基础管理工作,制定有关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办法。尽快建立全市联网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推行社会保险卡查询、对帐服务,逐步将信息系统网络延伸到大型企业、乡镇、街道等社区服务点,扩大社会化服务面。市计委、市财政局应根据本市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需要,尽快落实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计划及其所需经费。有条件的企业应逐步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计算机管理与服务,为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基层联网创造条件。社会保险机构与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就积极协作配合,尽快建立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收拨付的电子数据交换网络。

(二)在条件成熟的街道(镇)设立退管机构,将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逐步由企业转向社会,并积极探索建立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新路子。

(三)加强社会保险机构建设。市编委可根据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需要,适当增加社会保险机构的人员编制。各级社会保险机构要加强对社会保险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思想和业务素质,改进和完善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九、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原则上按照本办法执行。

十、本办法从1998年7月1日起施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本办法由市劳动局负责解释。

附:重庆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一、建立个人帐户后参加工作的职工,退休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即:T=20%A+K/120

二、建立个人帐户前参加工作,建帐后退休的职工,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即:T=20%A+K/120+(1.4%AQM1+70)(M1/M)上述计算公式中:T——月基本养老金(元)K——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元)A——职工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元)Q——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计算办法为:Q=(X1/A1+X2/A2+X3/A3+„„+Xn/An)÷n式中:X1、X2、X3„„Xn分别为1993、1994、1995年直至职工退休前一年的缴费工资:A1、A2、A3„„An分别为1993、1994、1995年直至职工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n为1993、1994、1995年直至职工退休前一年的实际缴费年限。M1——建立个人帐户前的实际缴费年限和实行个人缴费前视同缴费年限的连续工龄,计算到“月”。M——全部工作年限(含实行个人缴费前符合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计算到“月”。

第五篇:重庆市土地管理规定

重庆市土地管理规定

颁布日期 1999.03.30

实施日期 1999.01.0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土地利用、保护及管理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和本规定。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采取措施,全面规划,加强土地资源资产管理,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第四条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乡土地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区县(自治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和监督工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本规定。

第二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五条 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及计划、规划、建设、农业、林业、移民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编制,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报国务院批准。

区县(自治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有关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上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按照《实施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予以公告。

第六条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当提供编制规划所需资料。

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

第七条 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规划以及三峡库区移民用地规划等,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和三峡库区移民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

在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

第八条 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确需改变的,应按法定程序报批。

第九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全市土地利用计划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计划、规划、建设、农业、林业、移民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编制,经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区县(自治县、市)土地利用计划,由有关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条 土地利用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不得突破。

当年农用地转用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节约部分,可结转至下继续使用;抢险救灾使用土地的,可以追回该用地指标。

第十一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每半年向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报送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市和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土地利用计划的执行情况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内容,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

第十二条 土地调查、土地等级评定、土地统计及地籍测绘管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耕地保护

第十三条 实行耕地保护行政区域首长责任制,依法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区县(自治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耕地开垦计划,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开垦计划,安排占用耕地的单位在指定的区域内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耕地开垦费。

耕地的开垦,由市人民政府委托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实施,并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开垦的耕地进行验收。

第十五条 本市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保护及管理,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基本农田保护的规定执行。第十六条 一次性开发未确定使用权的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审批权限为:

(一)除市区外,国有土地7公顷以下、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20公顷以下的,由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批准,报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前项规定以外的国有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市人民政府依法批准或报批。

第十七条 一次性开发未确定使用权的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申办程序是:

(一)申请。当事人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向区县(自治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其中属农民集体所有的,还应先征得集体土地所有者的书面同意;

(二)审批。区县(自治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开发申请后30日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对符合开发条件的,依照规定权限报批;不符合开发条件的,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三)签订合同。土地开发项目经批准后,属于国有土地的,由批准机关所属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开发者签订土地开发合同;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由开发者与集体土地所有者签订开发合同,报批准机关所属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四)验收。土地开发工程竣工后,由土地开发者向区县(自治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由批准机关所属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验收。

单位和个人未按合同约定投资开发或者改变用途的,应按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连续2年未按合同约定投资开发或者改变用途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集体经济组织无偿收回;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还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第十八条 开发荒山、荒地、荒滩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可以通过出让或租赁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或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发者有优先承包经营权,开发合同、承包经营合同可以一次签订。

承包者享有以下权益:

(一)在承包期间内承包经营权可继承,经发包方同意可以抵押、转包;

(二)承包的未利用土地不纳入原承包土地的基数与调整范围;

(三)承包经营期满后,原承包者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承包经营权。

第十九条 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要求制定土地整理方案,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对田、水、路、林和农村居民住宅区及闲散地、废弃地进行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的60%可以用作折抵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指标。

第二十条 单位和个人因挖损、塌陷、压占等行为而致土地破坏的,应当将被破坏的土地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的土地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应缴纳土地复垦费。

第四章 建设用地

下载重庆市人民警察巡警执勤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人民警察巡警执勤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民警察枪支使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1号发布) 第九条 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一)放火、......

    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

    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公安部令第17号)作者 : 来源 : 公安部 时间:1995-01-01 字体:大 中 小第一条 为保障城市人民警察在巡逻执勤中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安全和治安秩序,为公民......

    城管执勤岗亭使用管理规定

    城管执勤岗亭使用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调动执法队员巡逻执勤工作的积极性,改善路段执勤队员的工作环境,提高执法效率,结合工作实际,大队在城区主要道路设置了城管执勤......

    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规定范文

    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工作,预防和减少执勤执法中的伤亡事故,保障人身安全,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

    1中心执勤战备管理规定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执勤战备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普光气田生产运行,满足抢险救援工作的需要,及时有效地组织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保护分公司安全生......

    违反值班执勤规定整改情况报告

    。 1.针对本次事件,当事人员应当作出深刻的书面检讨并在工作会议上通读,以便加强自身思想认识。同时,部门其他干部职工也应当对照检查自身有无失当之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依据)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重庆......

    重庆市消防设施管理规定

    重庆市消防设施管理规定 《重庆市消防设施管理规定》已经2002年10月15日市人民政府第12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 代市长 王鸿举 二○○二年十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