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昔日贫困村,今日小康村
昔日贫困村,今日小康村
——宁波站村建国60周年回顾与展望
浙江象山县定塘镇宁波站村,这个拥有耕地面积1330亩,农户442户,总人口为1437人的村庄,在上世纪80年代是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贫困村,现在在当地可谓极富盛名。素有“浙江海运第一村”和“华东航运大村”美誉的宁波站村通过十多年来海运业的发展,在经济上取得了极大的突破,新农村建设红红火火,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由宁波站村人创办的荣宁、兴宁、银星、大唐、永正、金川等6家船务公司目前拥有船舶百余艘,资产规模达25亿元,海运总运力达到30万吨,占全县总运力的85%,营运收入超 3亿元,税收突破1000万元。2008年村经济总收入1973万元,村集体收入经济收入4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0268元,全村80%的家庭在投资海运中受益。
2007年5月14日,作为一名刚刚考进来的大学生农村工作者,我被分配到宁波站村工作。回想当初第一次来到村里,就被眼前新落成的一幢三层的村办公楼(当年6月6日正式开业,取名为农民会所,为全县首家农民会所)所震撼,听说过当地村民是很富裕,没想到村集体也不简单。后来了解到这幢办公楼建筑面积达1400多平方米,投资210万元。在镇联村干部的指引下,我见到了村支部书记王恒良,在往后两年多的接触中,我由衷体会到很不一般的王书记带领很不一般的宁波站村走出了一条很不一般的发展道路。
第一篇:“阿拉村是美丽村庄”
“名字是签在这里吗?”村民励茂树询问道。原来这是我们几个村干部在指导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通过动员广大村民负责搞好各自门前的卫生保洁、绿化和秩序,树立起“美化家园,人人有责”的观念,从而更好地建设美丽村庄。从去年5月开始我们广泛发动,积极创建,通过村居环境、经济活力、文化建设、组织领导等综合考评,结合公众短信投票、网络投票等方式,最后我村被评为象山县首批十佳“美丽村庄”。
“阿拉村现在被评为美丽村庄,这块牌子拿来后,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与压力。”党支部书记王恒良深知身上的担子还很重。一个村庄搞得好不好,领头雁发挥了重要作用。王恒良无疑是宁波站村新农村建设的“灵魂人物”。他千方百计地为民谋利益、办实事。1996年,深得村民信赖和好评的王恒良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从最初上任的没有办公楼、一层楼到现在的全县首家农民会所,村办公楼共经历了6次修造,其中的艰辛恐怕只有老王心里最清楚。2006年宁波站村被列入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创建单位,王恒良带领村民轰轰烈烈地进行新农村建设。他邀请宁波大学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并组织村班子成员赴外地参观考察,借鉴各地经验,同时广泛征求广大村民意见,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制定了《定塘镇宁波站村生态示范村建设规划》。根据《建设规划》,着重构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框架。通过宅基地整理,拆除空心屋,改造破旧房,统一规划(50亩)土地新区建造,做到了布局优化,环境整洁。为了在新区吸引人气,王恒良率先带头在新区造别墅,在他的带头下吸引了其他20多户村民从老区搬出来。
在环境整治过程中,王恒良和村班子成员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单位补一点和在外工作的宁波站籍海运老板捐款相助;另一方面,积极发动村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到2008年底,该村农民义务投工投劳5000工,农户王成利、张礼旦等出资40万元;吸收永正、兴宁等5家海运公司和其他社会资金30余万元,有效地缓解了资金紧缺的局面。环境建设是一项重点工作,家庭绿化是一项先行工程。2006年在王恒良的带动下,全村村民已购入花盆16车,在庭园、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树木花草,做到四季常绿,天天有花香。目前全村绿化面积达1.34万平方米以上,各类花草树木达3500余株,人均绿地面积20平方米以上。王恒良家庭也被评为2007年度象山县“绿色家庭”、定塘镇“庭院美化示范户”。
精神文明方面,爱好吹拉弹唱的王书记一心想把村落文化搞起来,2007年在室外平整场地建起了面积为2900平方米的文化娱乐广场和一个高标准的灯光篮球场,投入20万元村落文化建设,组建起女子腰鼓队、舞蹈队等巾帼文艺队,回想当初成立腰鼓队时,没多少人参加,为了发动在家妇女参加,王书记鼓励村干部家属积极参加,这一招果然有效,现在的宁波站村的腰鼓队经常被邀请外出演出。宁波站村的巾帼文艺队以小品、舞蹈、三句半等形式宣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宣传法律法规、科技知识。成立以来先后在县妇联举办的“庆三
八、迎奥运”广场健身赛、定塘首届农民运动会、定塘第三届农民文化节等活动中登台表演。
如今,走进宁波站村就能看到一座座漂亮的小洋楼、休闲公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条条马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红花绿树相得益彰,整个村庄安静祥和。
第二篇:60年前哪像现在噶好啊
我喜欢在傍晚逛老村的巷子口,那时随处可以碰到在荫凉闲聊的村民。在多次与村民的闲聊中,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以前哪像现在噶好啊!”郑大妈今年60多岁,娘家也在这个村,她告诉我,做小孩子那会,吃也吃不饱,最多吃点番薯丝、粥,靠海吃海,吃些红钳蟹酱。50年代(1958年)在生产队干活,吃食堂。自然“灾害”(1959-1961年),更加没得吃,人都有些浮肿。1961年后分自留地,发放各种票证,有糖票、粮票。1981年分田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1986年,全村用上了自来水,改变了喝大塘港咸水的历史。
说到水,不得不提大塘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根据大塘塘史记载,距今200多年前的大塘还是一片海洋,退潮后则是一片海涂。围塘之前,当时的18个富户(俗称十八股)派了行家宜地考察,对需投资的金额、完成的土方量、完成后可得的土地量以及收回投资所需时间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证;最后,在嘉庆六年,他们大摆祭礼祷告天地,求神指引。果然,在当日围塘方向发现了稀稀疏疏的牛蹄印,传说那是金牛下凡,因此大塘内塘岸弯弯曲曲。经过6年的修筑,终于完成了围塘。15年后,在塘岸外周围,又围起了从逸口山至礁横的新塘,始名大泥塘(解放后简称大塘)。
大塘共分10个自然村,其中,宁波堍,也就是现在我们现在的宁波站村,它的村名是这样得来的:18个富户中有17户把围垦的土地出卖后返回了原籍,只有一位宁波人仍在原地。大塘分设逸口山、中岙、浮礁等五个渡口,在距离塘田10公尺处挖掘环塘河,与南北、东西内河相通,便于农田排涝和灌溉,村与村之间的边界叫河界,划船可驶绕整个大塘。而到了1972年大塘港堵港完成,大塘周围的海江由咸水变成淡水,田地不再遭受旱灾,农业也实现了机械化。
据了解,解放前的宁波站村80%以上的住房是茅草屋,绝大多数人家用竹和笠当房子的壁和门,每逢下雨天,往往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直到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到户,农民的口袋里有了钱,都开始重新造房。于是原先的茅草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瓦房。1986、1987年开始造楼房,1990年时全村最后一户(王迹章)茅屋消失。1993、1994年普遍造楼房,但质量较差,2003年开始造别墅,2006年村规划建立新区,现在共建造了325幢小洋楼,村内百余户家庭在丹城、宁波购买了公寓房。
交通方面,70年代,村民外出,皆步行。通往定山、石浦、宁海方向则要摆渡,早期用木船过渡,因1976年3月木船漏水淹死6人,象山县财政购臵机帆船1艘,集资购机帆船2艘进行摆渡。1986年,南至石浦,北到丹城的公路也正式投入使用,这给宁波站人的出行带来了便利。1997年,浮礁渡大桥开始通行,自此,村民去定塘镇上再也不用过渡了。90年代,自行车普及,2000年摩托车、电动车普及,现在近百户人家有了小轿车,共计80余辆。
第三篇:特色产业——海运业撑起一片天 “现在的村支部、村委会组织,行使着小政府功能。如果村书记、村主任手中无企业,无能力,无收入,要为老百姓办事是一句空话。”王书记深谙其道。
在工作接触中,我了解到村海运业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前,宁波站村原是个经济非常薄弱的贫困村,村民都是以地为生,外出者少,依靠每亩土地三块钱的承包款来维持村集体日常开支。改革开放政策鼓励了一部分人自主创业,农民不甘于传统的农业操作,转而投身二、三产业,尤以海运业为代表。1982年,村里唯有5艘10余吨手摇木帆船,属于集体资产(生产队),主要运输石板、黄沙到附近的三门、沈家门等地。其他村民还是按照计划耕种三季农作物,闲时去捕鱼补贴家用,除此之外就再无其他经济收入。1990年,村民胡将云、胡余委等购入120吨机动船,但大家都是各干各的,一年也只能赚个5000至1万元左右。其他农民也不怎么看好海运这个行业。到1990年“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组”进驻宁波站村时,村集体收入在支付军属款、翻水费(田地灌溉费用)等费用后,连村干部补贴都无着落。王恒良与县工作组组长陈必献同志商量,壮大海运业,增加钢制运输船,抱团接业务闯大洋,然后把村内所有的运输船都汇总进行集体管理,审批成立象山运输服务站,收船只管理费。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92年2月4日,象山运输服务站与象山港务所合并,对每艘运输船收取年管理费700元,隶属村级企业。因为大家劲往一处使,密切合作,信息渠道多了,联系也便利了,也不互相竞争压价,比合作前每艘船年收入增加了2倍多。赚得多了,这几个村民积极性高了,也乐意交管理费了,当年村集体一下收了700多元的管理费。1994年,村运输船吨位达4500吨,其他村民开始积极合股造新船加入村集体共同搞运输。规模大了,担子也重了。由于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村里就致函宁波海事局,希望该局委派专业人员来指导村船务工作。不久,海事局就派了石浦航管所的齐眉同志专门来协助老王(时任村主任)开展工作,同时,村研究决定申请成立象山荣宁船务公司。在市县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经省航运局批准,1994年5月2日成立了象山第一家村级单独核算松散型企业——象山荣宁船务公司。荣宁公司统一向本村的船只提供业务联系、气象预报、船只动态等服务,避免了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从此,宁波站村海运业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2002年,由于政策上允许个人承包了,而当时的荣宁公司也需要输入新鲜血液,引入新的管理体制。该村村民王成利就将荣宁公司承包了下来。同时催化了其他船运公司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宁波站村相继成立了大唐海运、银星船务等5家民营水运企业。在各级航管部门的帮助下,宁波站人紧紧抓住“水运强省”工程实施有利时机,积极发展以集装箱为主的包括大吨位油品和大宗散货运输。1996年,荣宁公司投资800余万元,购入一艘5000吨级的集装箱船。2000年5月26日,中国交通部水运国内字(2000)342文件批准,增加油品运输资格,并同意荣宁公司购买油轮。经象山工商局核准,在2000年6月27日注册为3302251701284,成立象山荣宁船务公司油运分公司。2003年8月,1.6万吨级船“荣宁82”,投入天津至广州航线运营,填补了象山历史上无万吨级箱船的空白。现在宁波站村的水运企业拥有集装箱船17艘,万吨以上有7艘。拥有船舶96艘,开辟了近20条航线。2008年资产规模近25亿元,海运总运力由4500吨发展到目前的超过30万吨,占全县总运力的85%。2007年5月,合同到期,村集体收回荣宁公司。有危机意识的王恒良看到最近几年的海运形势,集思广益,引导海运企业走“船舶大型化、航线国际化、管理规范化”道路,淘汰小吨位的运输船,大力发展万吨位的远洋大轮,开辟国际航线,加快股份制改造,理顺产权关系,拓展货运市场,增强自身实力,规范内部管理,强化安全生产,促进海运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篇:明天更美好
宁波站村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村班子团结。村班子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只有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步调一致,才能人气旺,干好事,干成事,干大事,才会使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一天一个新面貌”,也才会使广大村民有信心,有劲头加大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子。我村支部、村委会班子成员团结一心,切实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有事多商议,干事一股劲”,被外界亲切地称为“铜墙铁壁”。
二、发展海运业,发家致富。在当地政府和象山县港航管理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宁波站村确立了以发展海洋运输业为主的振兴村级经济的发展方针。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宁波站村海运业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现在面对严峻的金融危机,海运业挑战与机遇并存。第三、充分发挥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通过宣传发动,使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高涨,村民的思想觉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过去,村民为一堵墙、一丈土而争得面红耳赤。现在,涌现出像郑天帮、吴永叶、胡家兴等主动拆围墙、小屋,使村庄布局更加优化合理。吴永余、胡永富、励茂兴等6人主动出资5万余元栽树,美化人居生活环境。
说起宁波站村的未来,王书记总结了三点:第一,农民居住社区化,计划投入100万元在老办公楼前拆迁两户民房,新建一幢两层办酒大楼,面积达900平方米,通过一系列的建设,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第二,海运方面,拓展荣宁公司业务,计划引进数艘万吨船,壮大村集体经济;第三,培养村后备干部。
在今后的五年,宁波站村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在各级部门和村班子的领导下,大力发展海运业、渔业、生态农业,认真完成村庄建设的各类规划,建设村美民富的和谐新农村。
浙江象山县宁波站村 史玲玲
第二篇:昔日金城坊今日金融街(范文模版)
北京城内级别最高、最古老的城隍庙———都城隍庙
都城隍庙在成方街路北。成方街在复兴门内大街以北,东起闹市口北街,西至复兴门北顺城街,明代称城隍街,正是以都城隍庙而得名。清代称城隍庙街,民国初按谐音改称成方街至今。
城隍神之名,最初见于《北齐书》,南北朝时期,城隍庙尚局限于江南一些地区,唐代中期以后,逐渐普遍,进入宋代,全国州、府、县城皆建有城隍庙,并列入祀典。
老百姓把城隍庙里供奉的神,称城隍爷,是人们心目中的城市保护神。他能够守护城池、保佑百姓、除暴安良、惩恶扬善。历史上有名的忠臣文天祥、杨椒山是正义的化身,他们都曾被封为北京城的城隍爷。
明清两代北京有四座城隍庙,即都城隍庙、宛平城隍庙、大兴城隍庙、江南城隍庙。其中,这坐落在成方街的都城隍庙,级别最高、历史最久。
都城隍庙,始建于元代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关于都城隍庙建设的始末,在“大都城隍庙碑”中有详细记载:“(至元)七年,太保臣刘秉忠、大都留守臣段贞……言:大都城既成,宜有明神主之,请立城隍神庙。上然之,命择地建庙,如其言。得吉兆于城西南隅,建城隍之庙,设象而祠之,封曰祐圣王,以道士段志祥筑宫其旁,世守护之。自内廷至于百官庶人、水旱疾疫之祷,莫不宗礼之。尔来六十有余年,国家治平,民物繁阜,日盛一日,而神之所依亦厚矣。”从以上文字中可以看出,元代宫廷对于城隍的尊崇与信奉,上至内廷、下至百官庶人,不论是水旱灾害,还是疾病祸福,都要求城隍保佑,而且将“国家治平,民物繁阜,日盛一日”都归功于城隍所赐。大都城隍爷,俨然成为国家的保护神。
到了明代,都城隍庙的地位更为显赫。朱元璋建国后,鼓吹城隍神能鉴察民之善恶,行善者得福,作恶者受惩,用以震慑臣民,巩固统治。于洪武二年正月,大封京城和天下城隍,将城隍神分成都、府、州、县四级,京都的城隍神,位于这一等级金字塔的顶端。
明永乐年间,重修都城隍庙,其后又于正统十二年、嘉靖二
十七、万历三年三次重修。
都城隍庙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北京的庙会即始于都城隍庙庙会。他是北京最早,也是明代最大的庙会。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开市,商贩云集,庙会自成方街到闹市口、旧刑部街,列肆三里,最盛时绵延十里。
庙会上不仅日常用品齐全,还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土特产品,如苏绣、蜀锦、徽墨、宣纸及名窑瓷器、玉器珠宝、古玩字画等各类奇珍异宝。庙会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人,还吸引了外国商人。《谈经》一书描述了“碧眼胡商,飘洋番客,腰缠百万,列肆高谈”的情景。
清代,除了每月三天的庙会外,每年农历五月十一日,还由太常寺官员在此举行祭祀城隍的盛大活动。届时,香客络绎不绝,小贩高声叫卖,热闹非凡。清代在雍正四年、乾隆二十八年曾对都城隍庙几次重修。但在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一场大火烧毁了都城隍庙的大部分殿堂,后来仅修复了仪门及寝祠,鼎盛达600年的都城隍庙,逐渐衰败。
又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侵袭,古老的庙宇,已残破不堪。2005年,都城隍庙迎来了他百年来的首次大修。经市文研所进行考古勘探后,依照旧制,精心修复,修缮工程持续近一年,投入达430余万元。现在,修复一新的都城隍庙寝祠,矗立在原址,面阔五间,前出轩三间,殿檐为五彩斗拱,旋子彩画,殿顶为黄顶黑琉璃瓦剪边,整座建筑气势巍峨。
■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岳母创办的幼儿园
在成方街中段路北,有一所漂亮的幼儿园,园门口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兆国亲笔题写的园名“洁如幼儿园”。这个园名是怎么来的?洁如是什么人?
洁如姓董,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的母亲。董家在天津是名门,大盐商。董家小姐董洁如毕业于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大学,与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刘清扬同班。她后来与曾任北洋政府代理农商总长的王槐青结婚,生下了王光杰、王光英、王光美等8个子女,这些子女大都投身于革命。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很多领导同志和双职工,无暇照顾幼小的子女,在刘少奇同志的启迪下,董洁如拿出自己的积蓄,于1949年8月办起了幼儿园,起名“洁如保育院”。她家当时住在旧刑部街32号,是一个三进的大宅院,幼儿园就办在了这座宅子里。后来,董洁如又把这座私宅无偿献给了国家。从办园之初,洁如老人就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宗旨,探索总结了一套科学育儿的经验,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情赞扬和肯定。
国庆十周年前夕,在幼儿园原址上,建起了民族文化宫,幼儿园搬到了按院胡同并改名,交由北京市卫生局领导。1989年9月恢复原名。
在金融街的建设中,在成方街29号为这个幼儿园选了新址,占地3400平方米,投资1500余万元,建成了一座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新园。2003年1月,新园正式投入使用,并更名为“洁如幼儿园”。
■高楼旁的吕祖宫———道教全真龙门派在北京的著名宫观
金融街现代化的大厦旁,在一片绿阴中,有一座不大的红色庙宇,这就是坐落于复兴门北顺城街15号的道教宫观———吕祖宫。
吕祖宫始建于明代,原为“火神庙”和“地藏庵”两部分。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道教居士蔡河仁出资,将其合并重修为吕祖宫,以供奉道教纯阳祖师吕祖而得名,是道教全真龙门派在北京的著名宫观。
现在经过精心修缮的吕祖宫,坐西朝东,山门的石门额上书“古刹火神庙”。山门内,西为火神殿三间,北为文昌殿三间,南为吕祖阁三间,火神殿后有娘娘殿三间。2006年9月24日,北京市道教协会为吕祖宫举行了修缮竣工、神像开光及宗教场所颁证庆典仪式。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道长表示,吕祖宫恢复道教活动后,将为弘传道法、教化信众、促进首都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我几次路过吕祖宫,院落里传出阵阵丝竹声,知道里面在进行道教特有的宗教仪式。在这车水马龙的紧张的城市氛围中,听着这悦耳静穆而又有些神秘的乐声,不觉身心放松……
■难忘母校北京八中
难以忘怀北京八中,因为八中是我的母校。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我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中学时代。
当时我家住在宣武门外,每天从长椿街往北,穿过一个城墙豁口,顺闹市口大街走到太平桥大街,拐入按院胡同进入八中。放学时,却出旁门沿花园宫胡同往南,穿过笔管胡同、鲍家街,再拐入闹市口大街、长椿街回家。在这条路上走了六年,路旁的每一个住宅、店铺,都印在了我的记忆中……
北京八中的前身,是成立于1921年的四存中学,以“尚实习、尚实学、尚实行”的求实精神为校训,课程设置中西兼备,极为重视教学质量。1936年全市国文会考,四存的学生包揽了前六名,张学良将军特赠银盾一尊,以资嘉奖。
1949年7月,四存中学与始建于1947年的北平八中合并,名为北京市市立第八中学,校址在紧靠中南海外墙的府右街南口东侧。为学校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出资在按院胡同为北京八中建新校舍。
八中的新校舍红墙红瓦,校园内绿树成阴。是当时北京最好的校舍之一,也是按院胡同这一片最新、最高的建筑。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找出了珍藏几十年的一张八中上世纪50年代的照片。拍的是刚进校门的情景:一条宽阔的甬道通向圆形花坛,两旁是龙爪槐和树木草坪,花坛中繁花盛开,中间竖立着高高的旗杆。
再往前是宽敞明亮、格局独特的教学楼群。照片背面是少年的我写下的对学校的感言:“正是在这所美丽的红楼里,度过了我一生中最好的年月———童年、少年的最后几年和青春的最初几年———生命的这些年月,也许是心灵最容易感动,感情最易于唤起,对人生最充满热爱,对未来最富于幻想的岁月!这所学校给我打开了宇宙秘密的最初几扇门,她教给我怎样对待世界和人生,她将把我送进生活……”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北京八中一直是全市教学质量最好、且最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学之一。但在几十年的使用中,校舍陈旧了,面积也日显狭小,限制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金融街的建设中,按照金融街的总体规划,八中旧校舍全部拆除,在原地重建。现在,一个达到国际水平、具有现代化设施的北京八中重新矗立在按院胡同南侧。
■以明代衙署命名的三条胡同
成方街以北,有三条以明朝衙署命名的东西向胡同,从南向北依次为:巡按察院胡同、提学察院胡同、屯马察院胡同。明代时这三个衙署分别设在这三条胡同内。明代的都察院,简称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分十三道,设置监察御史、巡按州县,考察官吏,是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以上三个衙署是都察院的下署分支机构。
到了清代,三条胡同被简称为按院胡同、学院胡同、屯院胡同。后来,屯院胡同又被讹称为屯绢胡同。在这三条胡同内有许多大宅门,住过近现代史上的名人。中国近代工商实业巨子———周学熙的宅院
谈起中国近代工商实业的发展,不能不提周学熙(1866-1947年)。他是光绪年间的举人,1903年创办直隶工艺局,任总办。1906年后先后创办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煤矿等企业。1912年任财政总长,为袁世凯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并设立烟酒公卖局和清理官产局。1918年后在唐山、天津、青岛等地开设华新纱厂、耀华玻璃公司等企业。他是民国初期北方财政、实业界的代表。他在北京的一处宅邸在屯绢胡同内。与他的名望和财力相比,这座宅院并不大,外观也不显赫,但设计得当,布局精巧,装修考究,这也反映了他不重名而更务实的为人吧。
满族学者董鲁安的祖居
抗战时期是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活动点
抗日战争中,日军占领北平时,在屯绢胡同有一个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活动点,是地下接头站,常常接待来往的中共党员,传达中共党组织的指示,研究抗敌策略,帮助许多进步人士逃离敌占区,到敌后参加抗日斗争。这个活动点就在屯绢胡同18号,它是满族学者董鲁安的祖居。当时他在燕京大学任教授,将自己的家作为中共燕大地下党的活动点,掩护了许多革命同志。1942年他也在中共党组织的帮助下离开北平,到达晋察冀边区根据地。后来当选边区参议会副议长。
按院胡同65号曾是著名学者吴宓的住宅
吴宓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物。我最早知道他,是在中学时代读鲁迅的杂文。鲁迅批判吴宓主编的《学蘅》杂志,说他们标榜国学,却缺乏基本国学根底,是“几个假古董所放的假毫光”。到了新时期,研究吴宓的文章越来越多,才知道他终生充满矛盾与传奇,同时也屡遭社会与舆论的误解。他绝不仅是个“国粹派”那么简单。
他早年留美,又游学西欧,学贯中西,一生在学术方面有很大贡献。他最早把比较文学引入中国,在外国文学的研究上成绩卓著,他还是有建树的红学家和诗人。他又是教育家,一生在多所大学任教,特别是和清华大学有不解之缘。他于1911年16岁考入北京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留美预备班,学习六年多后,于1917年赴美留学。1925年清华大学部成立,吴宓出任研究院主任,以后历任外文系教授兼主任。
吴宓在清华(包括西南联大时期)任教近20年,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包括钱钟书、曹禺、吕叔湘、季羡林、许国璋等大师级人物。吴宓在北京时住在按院胡同65号宅中。在《吴宓日记》中常有“归按院胡同寓所宿”之语。在这里他写下了大量欧洲文学史、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史等讲义,常备课到深夜。他还写了大量诗词,于1935年出版《吴宓诗集》。
按院胡同5号院,是新中国第一任中行行长南汉宸住宅,后最高法院院长江华,也曾在5号院居住,而“四人帮”时期的姚文元也住在这条胡同
进按院胡同东口不远,路北5号院是一座有气派的广亮大门,有车库的大宅院。这是新中国第一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的住宅。南汉宸(1895—1967年)早年参加革命,长期从事中共党的统战工作。1930年在杨虎城任主席的陕西省政府任秘书长,1936年西安事变前后,做团结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反蒋抗日工作。1940年到延安后任边区政府委员和财政厅长等职。新中国成立之后,任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银行董事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等职。
他住在按院胡同时,正是他从事财政金融外贸领导工作,为我国的财政金融稳定发展日夜操劳之时。不幸的是,这样一位为我党的统战与财经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老同志,在“文革”之初即受到残酷的迫害,于1967年1月病逝。
后来,最高法院院长江华,也曾在5号院居住。他曾亲自主持了对“四人帮”的审判。而“文革”中,“四人帮”的笔杆子文痞姚文元,也住在胡同西口的一个院落中,这也许是一种历史的巧合。
在金融街的建设中,按院胡同、学院胡同都已拓宽,而屯绢胡同消失在楼群中。
第三篇:昔日红色老区今日红旗再展
昔日红色老区 今日红旗再展
——黟县城乡基层第六联合党组织在金家岭成立
6月14日,黟县城乡基层第六联合党组织成立大会在宏村镇金家岭村召开。联合党组织成员单位县法院、县编委、宏村饭店、金家岭村、组工干部及村第一书记参加了会议。
会上,宏村镇人大主席孙信林同志宣读了黟组[2012]43号关于成立“4+2”城乡基层联合党组织的通知并详细介绍了联合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和职责。联合党组织副书记编委主任、宏村饭店总经理和委员朱亚颖、余桂胜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此次成立联合党委为契机,几家形成合力帮扶、助力金家岭村,实现城乡共建、共帮、共管、共羸。最后,联合党组织书记、选派单位县法院副院长程开生发表了讲话,他对成立联合党委进行共建充分给予了肯定,并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
程开生强调要明确任务、把握重点,扎实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活动深入开展。要围绕“强化组织、发展经济”的目标,以城乡基层党组织成立为契机,围绕加强组织、开拓创新、服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要求,扎实推进城乡基层党组活动的有效开展。
会议由宏村镇人大主席孙信林主持。孙主席要求联合党委组织组成单位和委员要认真规划,做好帮扶工作,为金家岭村的发展做出
贡献。
会后,联合党委成员单位慰问了特困党员和群众。
第四篇:昔日八大热门专业今日就业难 医学失业率最高
昔日八大热门专业今日就业难 医学失业率最高
今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2010年就业形势调查结果显示,46.0%的被调查者认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另有22.8%的人表示今年也好不到哪去。在“造成目前就业形势的原因”中,47.4%的人认为是金融危机造成的,其次有35.0%的人认为是毕业生人数增多,导致竞争加剧。在“就业形势严峻,受影响最大的群体”的一项调查中,54.0%的人认为是应届毕业生。当问及“应该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时,66.2%的人建议找到工作就应赶紧签约。
目前的就业状况显示,学校的培养与行业的需求脱节显得很明显,报考的热门专业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成为就业的热门行业,如医学、法学、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的人才就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而被高高亮起了“红灯”。昔日的热门专业如今纷纷被排在了失业率最高的行业的前十位。
医学:失业率最高的专业
不乐观指数:★★★★★
根据麦可思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在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本科专业中,临床医学以23.1%排首位,中医学以18.4%排第六,前十名的本科专业中仅医学就占据了两名。而在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高职高专专业中,同样是临床医学以28.5%位居首位。
专家分析,医学类就业率迅速下滑,与近年来专业的扩招有关。由于大中城市医学类人才已趋饱和,有关人士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许多医学院校每年的毕业生中,仅有三成的人能够当上医生。而据研究表明,全国范围内中医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只有10%,事实上,目前有约20%的中医学生选择了从事服务业作为谋生的手段。
法律:法官律师并不好当
不乐观指数:★★★★★
目前从社会需求来看真正能够从事法律行业的专业人才,相对于每年法律专业的毕业人数,其实是少之又少。为什么法学出路较窄导致法律行业这么难进?造成这种就业困难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当前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绝大部分的法学学士甚至法学硕士,不能立刻从事与法律专业关系密切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等工作,而必须得通过司法考试,要知道极低的通过率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的“拦路虎”。
其二,从事法律行业的公务员由于职位极其有限而且“热度”很高,一个岗位就有成百上千个报考者争抢。
其三,法律人才要想转行发展的话也较为困难,每年都会有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试图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法律行业就业,导致了就业的竞争更为惨烈。
会计:十年前就供大于求
不乐观指数:★★★★☆
不可否认的是,会计行业正在走下坡路,会计人才市场已经饱和。早在2000年就有统计结果表明,会计人才已经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加之这几年注册会计师认证深受从业人员的青睐,财会类人员的数量激增,这也直接导致了普通财务人员的工作越来越难找。
另一方面,企业对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求贤若渴,在中国未来的5年里,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会非常短缺,从现在的数据看,缺口达60%。而从地域来看,目前内地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大部分来自香港和海外,很少有内地培养的高级会计人才。
计算机: 无业可就是假有业不就是真
不乐观指数:★★★★☆
分析报告显示,几年前非常红火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由于报考人数太多,如今出现了市场饱和的情况,各大招聘市场上,昔日人人争抢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忽然变得无人问津,许多原本学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干脆转行、另谋生路。那么计算机专业人才是短缺还是过剩?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是“无业可就”还是“有业不就”?这些与当前国内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紧密相关。
随着毕业生人数剧增,计算机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等相近专业间挤占就业岗位现象更加突出。我国人才和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高校与用人单位间也缺少便捷、高效的供需机制。
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不规范、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了不公平竞争、虚假招聘、随意毁约等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尤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对外地大学生落户设置的种种政策限制,致使众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成为“临时工”,严重伤害了他们的个人利益。于是,计算机行业的就业意愿开始遭受严峻考验。
物流:企业用人存在偏差
不乐观指数:★★★☆☆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国内物流企业不得不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裁员、降薪的消息时有传出,同时企业招募人才的步伐也大大放缓。很多公司现在招聘物流部门的人员,都要求新员工从搬运工、快递员等基层工作开始做起,这让很多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又胸怀大志的物流人才感到不满;而一些企业在招聘物流经理时要求既要物流专业毕业,而年龄又要不超过30岁。
事实上,物流工作涉及的部门很多,涉及的业务也很广,比如物资管理、财务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运输管理、员工队伍的管理考核等,而这些管理经验都需要物流人员在管理实践中去体会总结提高,这并不是在短时期内能够完成的,所以目前企业对物流管理工作的实质性认识存在偏差。
美术:想要改行都挺困难
不乐观指数:★★★☆☆
对于多数美术专业的毕业生而言,留校任教是最好不过的选择。然而,这种机会毕竟少之又少,大多数学生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还是被迫改行到与艺术毫不相关的行业。不过,设计类学生除了选择改行到与设计相关的专业或找工作普遍容易外,绘画、创作类的学生,要想改行都不容易。
对于美术人才遭遇的尴尬境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美术专业的扩招,大肆扩招的后果是使得生源质量远不如以前,而每年能够脱颖而出的只有那么几个,其余的相当一部分并不是热爱艺术,而是仅仅为了取得一张大学文凭。
教育:高校招聘条件异常苛刻
不乐观指数:★★★★☆
教育行业的就业难主要体现在高校进人难这一方面。一些高校在招聘非教师职位时明确提出:要求应聘者本科和硕士生阶段必须就读于重点大学。
与往年相比,高校辅导员招聘的条件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应聘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是硕士生,而且还要看出身,如本科、硕士生阶段必须是名校或者国(境)外知名高校、必须是中共党员、原则上要求在大学期间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等。
教师一直是高校所有职位的招聘中要求最严格的,今年一些知名高校在引进青年教师时,甚至要求是博士后,并规定博士毕业生选聘后原则上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中期或出站考核达到师资博士后优秀条件,才能转为固定编制教师。
新闻:找个实习机会也不容易
不乐观指数:★★★☆☆
受到媒体发展变革的影响,不少单位严格控制新闻采编人员的数量;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整顿新闻出版秩序,削减停办了一批报刊。
然而,与此同时,新闻专业的开设规模空前庞大,从以往的新闻类专业开始只有老牌院校的中文系办,到现在的综合性院校、行业性院校等也在抢着办。这样一来新闻人才的供求失衡就显而易见了,事实上如今就连进一些好的新闻单位实习都要通过打通“人脉”获得宝贵的机会,而那些“过五关、斩六将”杀入最后面试环节的应聘者事后回想起来也许还会心有余悸。
第五篇:小康村发展规划参考文本(模版)
小康发展规划(2012年-2020年)写作要求(模版)
简要叙述制定小康发展规划的目的意义。
一、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1、村情概述。(包括地理位置,村组构成,人口情况,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
2、产业发展。(包括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农民收入及构成情况等)
3、基础条件。(包括交通、水利、住房、电力等基础条件)
4、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现状,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情况)
5、基层组织。(包括村级组织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制度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室建设)等情况)
(二)小康差距
(主要存在的不足,包括人均收入、合作医疗及养老保险覆盖率、住房情况、文化生活等方面)
(三)制约原因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准确风邪制约发展的原因,可包括自然条件、资金、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
(四)发展机遇
(从发展基础、优惠政策、自然条件、区域特色产业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实现小康目标,结合村情实际,因地制宜,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明确到2020年时,本村的发展能力、村容村貌、生活质量和民主管理到等方面要
达到的目标)
2、小康目标
包括人均收入: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
合作医疗覆盖率:养老保险覆盖率:
每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居民居住质量指数:
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
农民对村务公开满意程度:农民对社会安全满意程度:
三、发展重点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环节薄弱加强什么环节的原则,结合村情实际,确定发展富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村民教育培训、村级组织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点工作。
四、保障措施
围绕实现发展目标,靠实工作责任,落实重点工作,明确组织领导、宣传引导、整合力量、创新机制、落实政策和督查考评等方面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