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扫黄打非”进校园工作半年小结
呈祥中心小学
“扫黄打非”进校园工作小结
6.9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家长,学校的共同的责任,对于学校来说,提供学校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重要的,所以学校开展扫黄打非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为维护校园纯净文明的育人环境,保障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我县教育局下发的文件永教保〔2017〕34号)文《永春县教育系统“扫黄打非”进校园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了学校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扫黄打非工作宣传小组等组织机构。建立机构,明确责任,以保障各项扫黄打非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学习会议文件精神
学校及时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有关扫黄打非的文件,还组织教师利用学校的网络、多媒体进行培训,让教师学习好扫黄打非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教育。然后,学校再按文件精神对学校的扫黄打非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布署。
1,通过国旗下讲话,校长郑秀全对“扫黄打非”工作进行了动员,明确“扫黄打非”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2、利用校园广播站,向全体师生宣传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师生抵制淫秽色情等有害出版物、色情网络游戏侵蚀的自觉性。
3、由政教处、教务处、宿管部组成督察组,加大落实“三查”制度,查学校图书室,查学生的书包,查学生宿舍,严禁学生携带手
三、工作有计划、有落实,制度健全,措施有力
学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切身实际制定了《呈祥中心学校扫黄打非工作方案》,并严格按方案开展工作。
(一)学校开会时要求通过板报栏、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加强宣传。各年级也利用黑板报大力宣传扫黄打非,保护知识产权的内容,营造氛围,让学生,去阅读一些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的优秀图书,并着手开办校图书室、阅览室,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校长郑秀全要求年级班主任、思德课老师都上好一节扫黄打非、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教育课,利用课堂这个阵地,向学生宣传这方面的知识。政教处主任黄汪洋联系信息课教师在学校的微机室中安装好“绿坝”软件,在技术上保证给学生一个 绿色的上网环境,同时,在全校发动起文明上网公约签名活动,让学生通过签名,自觉遵守文明上网公约,科学文明上网,远离非法出版物,对学生进行宣传和监 管双管齐下,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三)教育学生远离网吧,上网做到健康、文明,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活动,开发了家庭教育的潜能,有力地配合了学校的教育。
通过严格整顿与规范管理,有效的净化了我校的文化环境,突出了正确的文化导向,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较好地保持了我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为维护我校的政治安定,文化安全和校园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二篇:扫黄打非工作小结
XX乡“扫黄打非”工作总结
我乡党委、政府把“扫黄打非”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中,乡党委、政府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我乡“扫黄打非”有关工作,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进行实施,使我乡“扫黄打非”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领导重视
我乡党政一把手十分重视“扫黄打非”工作,接到相关文件后,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会议研究措施使“扫黄打非”工作在我乡形成浓厚的氛围。乡党委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副书记任组长,宣传、公安、派出所负责人为副组长,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使我乡“扫黄打非”工作正常开展。乡主要领导表示为了“扫黄打非”工作,保证及时提供用车和必要的经费。领导要求每周向党政负责人汇报“扫黄打非”工作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党政负责人经常向领导小组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深入一线明查暗访
1、组织专人下村队进行检查。对全乡五个村的学校和乡中心学校进行图书检查,看是否有不健康的内容。对中学图书室进行了认真核查。对全乡七个村的农家书屋进行了逐册清查,并进行了认真登记造册。
2、组织专人进行暗访。领导小组不定期利用夜间进行暗访。
三、广泛发动群众,形成齐抓共管
领导小组进行分工,一部分到学校召开老师和学生大会,宣传“扫黄打非”有关内容,一部分召开从事文化经营的部门和个人会议,向他们贯彻“扫黄打非”的有关规定,一部分到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员大会,向他们宣传我乡“扫黄打非”有关规定。使我乡“扫黄打非”工作家喻户晓。形成齐抓共管的大格局。
四、严格奖惩和责任追究
为了把“扫黄打非”工作抓出成果,乡党委政府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1、在这项工作中,凡是查处一起违禁案件的奖领导小组500元,收缴一件违禁物品的奖领导小组200元。
2、对被查处的单位或个人罚款5000元,并及时上报宣传部门进行严肃处理。
3、对领导小组中的工作人员,如果弄虚作假,包庇被查对象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并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奖励举报人。
五、通过近一个月的“扫黄打非”工作,我乡没有发现一起违法事件,使我乡广大干群的法律意识更加增强了,进
一步净化了文化市场,为我乡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XX彝族乡文化服务中心
2011年12月20日
第三篇:“扫黄打非”进校园工作方案
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管理处“扫黄打非”
宣讲进校园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净化学校周边社会文化环境,根据上级文化主管部门要求“扫黄打非”工作方案有关要求为依据,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化日常监管为基础,走进校园宣讲,以净化校园环境为宗旨,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决封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传入学校,严厉打击传播淫秽色情侵权盗版活动,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做出贡献。
二、健全组织
单位成立“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密切配合各有关部门的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扫黄打非”工作。
三、明确工作职责(宣讲内容)
1、全面查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切实将封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作为第一任务,贯穿于全年工作始终。重点查缴封堵传播政治谣言、制造思想混乱、误导民众情绪、破坏社会稳定、危害国家统一、煽动民族分裂、诬蔑社会主义制度等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宣传品在校园出现。
2、深入开展网上“扫黄打非”。密切关注网上舆情信息动态,严密封堵各种谣言或蛊惑、诬蔑、负面影响的网上信息,排查信息安全隐患。创建师生满意的绿色网络校园,打造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
3、大力扫除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坚决扫除一切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低俗文化、封建迷信、伪科学内容的音像制品、游戏软件、“口袋本”图书、卡通画册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的有害出版物,以及走私、盗版教材、教辅读物、工具书和畅销书等,坚决禁止学校组织购买、使用盗版教材及教辅读物的行为。
4、坚决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加强对教材、教参、教学挂图、练习册、音像教材、工具书等教辅材料的监管,清理盗版教材和教辅材料,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充分认识“扫黄打非”对于净化校园环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意义,校长亲自抓,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执法,狠抓落实。
2、全面检查,清理整治。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对订购和使用教材、教辅读物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对正在使用的盗版教材、盗版教辅读物,应全部收缴并尽快用正版书替代。
3、综合治理,标本兼治。进一步规范教材的征订,加强对教师、学生购买、使用教辅读物的督查,在开学前后,组织开展对盗版教辅读物的专项治理。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的优秀图书,引导未成年人远离非法出版物,走进五彩缤纷的精神园地,健康快乐地成长。
4、注重宣传,扩大影响。要调动各种宣传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是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第四篇:XX“扫黄打非”工作小结
XX“扫黄打非”工作小结
在圆满完成了XX年“扫黄打非”既定目标后,XX年“扫黄打非”任务依然艰巨,同时XX年是贯彻落实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区委、区政府总体工作目标的关键一年,因而,“扫黄打非”工作的任务、责任都非常重大。我们对“扫黄打非”工作,认真遵循“依法行政,加强管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十六字原则,现将我局2010年“扫黄打非”工作小结如下:
1、强化打击整治,规范音像市场。针对XX年元旦和春节期间音像市场和图书出版物市场盗版制品有所抬头的现象,我局引起极大重视,开展了两节音像、图书市场大检查活动,保障合法音像和图书门店内不存在盗版制品。同时,在检查活动中,我们结合音像制品专项治理整顿,对管理人员、音像制品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场所负责人以及有关从业人员的进行了培训工作。春节后,我们将继续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对各类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严格按照国务院《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厉打击走私、盗版等音像制品违法经营活动。
2、强化日常监管,整顿印刷业市场。整顿文化市场、净化出版物市场,首先是整顿印刷业。我区印刷业已形成规模产业,但印刷手续不全,印刷制度不落实,违法盗印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根据国家、市里的相关通知要求,结合XX年印刷业审核我局继续对全区印刷企业进行整顿。按照“压缩总量、优化结构、加强监管、严格规范”的要求,坚持打击与防范,扶优与治劣相结合的原则,坚决取缔无证无照和证照不全的印刷厂点,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印刷行为,压缩不符合条件的印刷企业。
3、强化责任落实,净化出版物市场,两节期间严查政治性出版物的流入。我区目前有多家有证照的图书、报刊零售店,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地摊、游商和非法销售点。我们在这次音像、图书市场检查活动中,首先是强化责任制,按照“守土有责”的原则,确实履行监管职能,争取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境外文化垃圾、精神毒品不流入我区。其次是强化排查打击,对出版物市场进行“拉网式”的清查,我们将逐一查清经营单位的经营手续和进货渠道是否合法,有无违规经营。对无证无照经营点一律予以取缔,对地下窝点、地摊游商重点打击。第三,强化专项清理,按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的要求,继续开展对内部资料性书刊的清理,坚决取缔无准印证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加强社会监督,确保内部资料性书刊发行不出问题。两节期间,没有发现我区存在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确保了我区文化市场的稳定。
春节后,我区的“扫黄打非”任务将更加艰巨,文化和旅游局也将在区扫黄办的领导下继续积极开展“扫黄打非”第三阶段工作,我们将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等种种困难,以最细致的工作为市民营造平安、健康、繁荣的文化市场,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XX年XX月XX日
第五篇:扫黄打非小结
“扫黄打非”工作小结
一直以来,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强化日常监管为基础,坚决封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传入学校,严厉打击传播淫秽色情侵权盗版活动,以整顿和规范中小学、幼儿园教材教辅发行渠道为目的,净化校园环境为宗旨,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做出贡献。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扫黄打非”工作是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局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迅速建立了市局“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密切配合各有关部门的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扫黄打非”工作。并把“扫黄打非”和我市各中小学校的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创建、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等项工作结合起来抓。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各中小学校校长担当“扫黄打非”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此项工作。
二、加强学校图书馆(室)监管,规范教材教辅选用工作 1.我局于2011年5月转发了,并于2011年7月会同市新闻出版局“扫黄打非”工作人员对全市各中小学图书的采购情况、图书质量和管理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清理不健康的图书。同时,我局要求各中小学校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认清不良图书的危害,要远离不良读物。并且要求老师教学生辨别这些盗版用书的基本特点,认识盗版的危害,以防上当受骗。鼓励学生抵制购买盗版用书,对不法商贩进行举报。
2.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中小学教材、教辅用书的管理,根据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我局下发了,明确要求各地各校严格按照我局制定的用书目录征订、选用教学、教辅用书,有效地防止了劣质、盗版、内容老化及非法出版物进入全市各中小学校。还下发了,严禁教师向学生推荐非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公布的教辅资料;并专门召开全市的电视电话视频会议,要求各地加强对中小学校教辅材料征订、使用工作的监督。
三、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做好学生宣传教育工作 1.全面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下,我局会同其他成员单位尽职尽责、通力合作,完善了大部分学校周边的治安巡逻岗亭、摄像监控探头等治安设施,红绿灯、人行横道线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消火栓、消防通道等消防设施;适时开展全市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严肃查处取缔了校园周边的违规网吧、游摊小贩、违章建筑、违法车辆。并不定期对各校周边的经营摊点进行反复清查,防止非法出版物在各校反弹。聘请师生担当义务监督员,监 2 督在学校周围兜售淫秽色情“口袋书”和有害卡通画册等文化垃圾现象,建立了举报奖励制度。
2.加强学生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和拒绝购买盗版及有政治问题、淫秽内容的书刊及音像制品的教育活动;开展以“远离盗版、远离口袋书、远离有害卡通画册、远离不良游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学生版权保护的意识。充分利用媒体手段,开辟宣传教育专栏、校园广播和出版墙报或宣传橱窗等形式,坚持正面引导为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营造教育氛围。
3.加强对学生健康上网的管理和教育。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和监控,对校园网有害信息进行专项清理整治。坚持把管理和教育结合起来,开展“”主题月系列活动,创新教育形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教育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构筑抵制不良信息的“防火墙”。
四、开展有益活动,提升学生素质
1.近年来,我局每年举办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同时要求各中小学校每学期开展经典诗文诵读,让学生们徜徉在经典诗文里,把一种神圣的精神和思想传递给学生,起着育人、凝聚、驱动和熏陶的教育作用,使学生的品味逐步提高,具有抵制不良文化的能力。
2.办好家长学校,引导家庭阅读。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开班授课,开展讲座,引导家长为孩子选择课外读物,指导孩子课外阅读,开展书香家庭活动,开发了家庭教育的潜能,有力地配合了学校的教育。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局将以学校德育教育为主线,以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为核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以推介优秀文化产品为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学生健康生活、快乐成长、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