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财经系国金金融----郑文恒
2号
开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泮村灯、金声狮鼓制作技艺、腐乳酿造技艺、会梅花百咏、水井民歌、司徒浩毛笔、楼冈网圩、赤坎豆腐角、开平民歌、马山的传说、马冈竹器、谭碧冬瓜、水口新风龙舟、状元山的来由、马冈鹅、舞草龙、开平灰雕、马冈濑粉、赤坎大梧火龙、杜冈冲澄龙舟 泮村灯会
泮村灯会,又称舞灯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举行,是水口镇泮村的习俗,也是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民间艺术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当地群众和民间艺人就会用竹、木和各色彩纸,制成1丈多高的大花灯,由各村选出的青壮年组成舞灯队伍,伴以几头瑞狮,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游行到各个村庄,以求镇慑猛兽,消除祸患,让泮村子孙昌盛.百业兴旺,日子太平。由于这个习俗,泮村人即使要外出打工,也得待过了舞灯日才能起程,除了乡民之外,许多港澳同胞和旅外华侨也会专程回乡观赏灯会。这个习俗相传始于明朝,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金声狮鼓制作技艺
金声狮鼓制作技艺,是指广东省江门市开平“金声”狮鼓店特有的制作技术。该店主要制作狮子、龙和鼓三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制作工艺属于南狮流派,是一门独特的民间手工技艺。“金声”制作的狮、鼓,流传百年,狮鼓声音宏亮,质量过硬,制作精美、款式新颖,使用寿命可达一二十年。2009年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广合腐乳
广合腐乳是开平著名土特产品之一,其色泽金黄,霉香嫩滑,味道鲜美,是佐餐的极好小菜,也可以作为烹调的佐料。开平塘口镇黄村人方守觉是广合腐乳的创始人。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方守觉和长子方文帜在水口镇东埠路6号创办了一家名为广合号的腐乳作坊,日本投降后,港澳客商通过水路频繁来往开平,而广合号门前就是客运码头,凡路过水口的旅客大多购买广合腐乳,从此,广合腐乳开始畅销港澳及东南亚,并随四邑华侨远销各国,名声鹊起。
梅花百咏
浓淡横斜孰剪裁,自怜闻望混尘埃。谁知雪里风中事,曾是天成地设来。
山峭斗寒如弗及,对花酌酒漫徘徊。
杜公自笑头颅白,只为相看朝夕催。
——摘自《梅花百咏》
梅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们笔下的爱物,或以梅写景,或以梅寓情,或以梅讽世,或以梅忆旧……
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咏梅得百篇”的故事很多,有元朝文学家冯子振一夜间赋出百首咏梅诗篇,其《梅花百咏》被收入明代的《四库全书》;有清朝康熙年
间武宁诗人程祈川写的《梅花百咏》,也流传甚广。在明朝时代的开平,也出过一位“诗伯状元”——李江,他所遗留下来的百余首咏梅诗等诗作,被后人编成了《梅花百咏》一书,不但是中国诗歌史上咏梅诗作中的又一大“传奇”,而且代表了历史上开平民间文学的巅峰。
司徒浩毛笔
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有一项闻名远近的传统手工技艺——司徒浩毛笔 司徒浩毛笔因其“结实耐用、真材实料”,集“尖”、“齐”、“圆”、“健”于一体,在上世纪50年代已经在赤坎等地非常有名,深受广大书画家的欢迎,司徒浩有“笔王”之称。2008年1月,司徒浩毛笔被评为了开平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司徒浩毛笔的保护与传承,开平有关部门作出了许多努力。然而,面对毛笔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司徒浩毛笔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如何把司徒浩毛笔发扬光大,成为了其传承人和开平市有关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习国家级“非遗”茅龙笔,学习“潮州经验”„„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司徒浩毛笔能重塑辉煌。
【创始人司徒浩】
造笔70多年
“齐健尖圆制作精,司徒造笔献真诚,双馨德艺人称赞,誉满画坛播远名。”这是省著名书法家卢有光赠送给开平市赤坎镇司徒浩的一幅字。司徒浩所制作的“狼毛蟹爪”毛笔享誉国内,中山市老书法家王侠君曾称其为“笔王”,赞其所制之笔比湖州、宣州之笔更靓,“笔王”之名就这样传了开来。
楼冈网圩
楼冈网圩,是广东省目前最大的网圩。自明朝末年起,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一,在开平市长沙楼冈圩都举行网市交易,至今已有338年的历史。《开平县志》记载:“是日,凡顺德、新会、新兴、恩平、台山各县渔民所织造之网,先期运至,以待发售。其邻县购网者亦结队齐到,初十夜旅客露宿,挤拥达旦,他市所未有。”楼冈网圩已被开平市文化部门列入了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市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对网圩进行保护和传承。
豆腐角
豆腐角是一种以豆腐为主要原料的风味小吃,在开平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以赤坎镇的“豆腐角”最为有名。豆腐角制作方法简单,但吃起来却异常鲜香,制作时先将豆腐切成小方块,再在这些豆腐块中放上新鲜鱼腐,然后放至平底锅上热油煎炸,煎炸时应适时翻动,待至金黄色时即可。豆腐角口感爽滑,外脆内酥,热吃味道尤佳。
开平民歌
开平民歌是流行于开平城乡的民间歌谣,起源于明清时期,是数百年前人们迁徙
到开平地区时带来的,随着风俗和语言的变异,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开平民歌。到了清末,木鱼、夹房歌、卖鸡调、童谣、嫁女歌、哭丧歌等民谣已十分流行,开平百姓用开平方言演唱,信手拈来,随口而唱。其特点是语言通俗谐趣,生动活泼。初时多为群众的口头创作,后经历代民间艺人搜集、记录和整理,一些作品如《十二月思夫》、《金山婆自叹》等,流传至今。除上述曲种外,后来又发展有小卖鸡、禾楼歌、莲花调等。自50年代起,开平民歌由演唱单音曲目逐渐发展到把多种曲调综合在一起,编成民歌表演唱和民歌剧演出。有关专家认为,把地方民歌编成小戏,是开平民间艺术的一个特色,这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目前,最为流行的开平民歌曲种要数卖鸡调、小卖鸡、木鱼、夹房歌和禾楼歌。卖鸡调也叫“大卖鸡”,源自昔日民间举办“跳禾楼”祭神活动时祭师(即喃呒或道士)做法事时唱的歌,唱词的迷信成分较多。由于喃呒演唱时都是手捧一只雄鸡,本意是借雄鸡的刚健雄伟,祈求乡村风生水起,百业兴旺,但看上去却似喃呒在叫卖雄鸡,因此,这些歌唱出来的腔调,人们便称为卖鸡调。卖鸡调的特点是夸张、诙谐、幽默、活泼、自由,适宜于抒情和叙事,尤其擅长于赞颂和讽刺。
马岗竹器:“竹器之乡”处处竹生香
马冈镇素有“竹器之乡”之称,民间编织竹器日常用品已有300多年历史。走进该镇,有炊烟的地方就有竹林,有空地就种满竹子,竹风带香,使人有清新脱俗之感。
竹器曾是马冈镇的经济支柱,同时也带来美名。据马冈镇镇长戚迎春介绍,马冈镇编织竹器最兴旺时期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镇有超万亩竹林,仅镇政府办的金交剪集体竹场已有3000亩。当时,各大队抽出年轻人成立了一个竹器厂,编织的产品以出口美国、加拿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主,一些工人甚至在竹器厂工作至退休,现在享受着退休待遇。上世纪70年代,江门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在马冈墟镇设立了一个收购站,收购附近农民编织的竹器,然后出口。荣塘村委会就有竹器编织绝活九头箩等,即村民可以编织9个一叠却丝毫不差的箩筐。此外,用竹子编织的“忠”字成为当时的一个品牌,几乎是编多少个,就可以销多少个。
开平灰雕
灰雕是开平乡村一种比较独特的民间艺术,在开平广大的乡村民间基本上都有这种精美的雕塑,但这种民间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逐步濒临失传的状态,人们可能知之甚少,而它却最具浓郁的地方特色。梁少锋表示,新材料的出现,强烈地冲击了灰雕这种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但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灰雕是开平民间不可多得的一种艺术精品,希望通过民间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它、保护它,并借开平灰雕,把开平人的聪明才智向世人展现。
第二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让我们能够看到传承的希望所在。像贵州省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以兴趣为导向,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可谓给非遗传承传来“一脉香”。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最大的效果就在于开启学子们的兴趣点。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而非遗文化的传递,如何培植兴趣才是重点。贵州省的例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作为多民族的省份,非遗文化的资源也极其丰富,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必须课,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在非遗传承的链条上,人才辈出是最理想状态。对很多非遗项目,往往面临着“人走技失”的困局。而打破这个困局,关键问题在于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让非遗的传承能够源远流长,能够有不同时代的“手艺人”代代相传。而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对于小学和中学阶段来说,只是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其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而对于高校来说,就需要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育上努力。目前,高校可以从开设非遗选修课上作为突破口,再进一步设置非遗必修课,从而在高校中能够培养合格的人才,为非遗传承续上薪火。
文化遗传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文化遗传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推进“非遗”进校园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非遗”进校园大有可为。
开设“非遗”校本课程是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作为学校,完全可以制作符合本校校情和地方文化特色制定内容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本土“非遗”文化遗传的独特魅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土“非遗”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开展方言课,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的语言文化,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比如,引导传统戏曲进校园,让学生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诸如此类,都是有效传承本土“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
立足本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可与文化单位建立对口的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文化夏令营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感受本土“非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创设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环境熏陶。学校可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广播节目、班会课等形式对学生开展本土“非遗”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与本土文化面对面,让文化的种子扎根在学生心中。
本土“非遗”进校园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学校要做有心人,要做用心人,真正搭建平台,让文化传承大优可为。
本次活动联合了县文化馆在教学楼大厅特设了五个方阵,依次是变脸馆,越剧馆,剪纸馆,布袋戏馆,提线木偶戏馆,每个方阵分别由民间艺术大师张永新、邢玲娟与柯秀容、金素清、郑运德、许正桃坐镇。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大师精彩绝伦的表演,吸引了大批的幼儿及家长驻足观看,大家纷纷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每个班级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幼儿与家长都积极参与其
中。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机关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孩子们在民间艺术家的魅力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体验到了民间文化的独特之处,萌发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展望未来的一切,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六月,让游戏点亮幼儿快乐的童年!
当然,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现非遗传承,更需要有创新的理念。而学校,尤其是高校往往是创新高地,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人们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能够激发创新的灵感,从而换取非遗传承新的形式。可以说,在非遗传承上,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共同呵护非遗的传承。非遗文化进校园,可行且有新的启示。同时,非遗文化也可以走进社区,走进更为基层的地方,让非遗的未来传承更为广阔。(苏彦)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各地纷纷从改革教材、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等方面入手,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之美”。
让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教材是基础。当下许多城市推陈出新,编写适合适龄儿童阅读的教材,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引入教材,使阅读过程既有教育性又有可读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注重教材革新外,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形式上,非物质文化因其新颖、有趣,容易被儿童接受,成为许多地区推广传统文化的范本。全国中小学校纷纷邀请大师名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为幼小的心灵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教学基地,真正做到了非遗项目保护从娃娃抓起,加强了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珍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郝萱琳在傅山小学传授剪纸技艺,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兴趣爱好,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苇编老艺人给孩子们传授技艺。
除了古文经典,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戏曲戏剧,传统礼仪,等等,都是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
学校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增加古文比例?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进课堂?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哪些误区?这些问题的确引人深思。
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悟”,把传统文化当作生活中的智慧与美,而不是一种“古书”、“落伍”或“久远”。对于,孩子们而言,千万不要小看小孩子们的“鉴赏力”,如今的孩子,既然能“三岁读诗”,更能在小小年纪领悟“传统之美”。而孩子天生对文化美的鉴赏力,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社会形成一个呵护“传统美”的氛围,这样,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就会对“传统文化之美”有一个内心的意愿和感受。
传统文化“近生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这是民族文化之魂,自信才有美丽,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之中,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一定要通过“必要的形式”去展示和发扬,但一定不能“就形而形式”、“重形式而轻内容”。
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从“小”下手,让传统文化之美从孩提始起就培养文化和艺术的欣赏力,而生活中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生存能力”,还有对美的“鉴赏力”。不管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一定要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欣赏力,这表示民族生命力和精神的成长。一个民族最兴旺的时候,一定是传统文化发扬最广大的时候。所以,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和使命。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本真包括“真正”、“真实”、“完整”。
1、真正:如捏面人,小孩子也会捏,但没有套路,是瞎捏着玩,不是“真正”,真正包括传统的技巧、材料和技术要求和规范。
2、真实:能作成产品,可见、可听、可触,如山歌,不能仅有文字记载,没人能唱。
3、完整:有一整套完整全面的体系,会唱1~2首歌不是完整,起码继承了较多的,较全的内容。应该是不是古代遗迹,而是靠人们传承而到来的古代产生的文化。如:维吾尔十二木卡姆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昆曲
中国古琴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2010新添两项:京剧、中医针灸
2011年新添一项: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福建南音
南京云锦
安徽宣纸
贵州侗族大歌
广东粤剧
《格萨尔》史诗
浙江龙泉青瓷
青海热贡艺术
藏戏
新疆《玛纳斯》
蒙古族呼麦
甘肃花儿
西安鼓乐
朝鲜族农乐舞
中国书法
中国篆刻
中国剪纸
中国雕版印刷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中国端午节
妈祖信俗
羌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麦西热甫(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活字印刷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在我心里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在清代以来,特别是近代史,在中国历史进程上,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直隶总督署大院里,知道这个院子曾经有过很多主人,这些人很多都是大人物,这些人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每个人物后边都是一大笔非常重要的遗产,所以说,保定在我心里是沉甸甸的。但是过去多少年变化,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以来,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在这种大的冲击下,在这种大的冲击下,这个城市还剩下多少,这是我是关心的。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想知道还剩下多少。那些东西是有价值的,应该把它保护好了,用什么办法保护,怎么保护,这是我要思考的问题。从全国各地来看,它有一些共同的问题,我们把共同性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形而上的层次上,来进行思考,一些比较大的,比如导向啊,战略啊,在这些问题上,要想一想。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我们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先想到文化问题。一个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我们应该请各方面的专家,对城市进行研究,找到这个城市的核心,究竟那些是城市的文化个性,这些东西绝对不能动。比如说重要历史街区,历史板块,标志性的建筑物,等等,这个必须是要保住的。这样,这个城市怎么变,它的骨格,它的文化个性都不会变。但是我们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就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为什么?因为那时我们太穷,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太差,急于改变功能性的设施,想搞得好一点,大一点,舒服一点,可是我们是顾此失彼,可我们现在再想挽救,就来不及了,因为历史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也不能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