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握转作风的内在要求之四
层层落实责任 层层传导压力
——把握转作风的内在要求之四
形成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以“不落实之事”倒查“不落实之人”,转作风才能逐步向纵深推进;对那些敷衍了事、浮光掠影的做法提出严肃批评、督促整改,各级干部转作风就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
百年前,一位知名作家为“差不多先生”立传,讽刺那些做事不认真、笃信“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的人。今天体现在转作风上,“差不多先生”就是那种认为教育实践活动随便搞一搞就行、不良风气多少改一点就好的人。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差不多先生”并不鲜见;深入改进作风,“差不多”的想法并非少数。
应当看到,无论是听取意见,还是查摆问题,都面临“人情困境”。在“差不多先生”看来,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上下级关系、朋友同事,彼此碍面子、顾人情,因而对真问题不愿触碰,提意见避重就轻,说建议隔靴搔痒。在他们看来,真的“当面锣对面鼓”,搞得面红耳赤、下不来台,大家就会伤了和气,影响班子团结;真给领导提意见、提真意见,既可能让人下不来台,又担心日后被“穿小鞋”,因而不可过于“较真”“用劲”,差不多就行。这种“差不多思维”,极易让转作风流于形式、走过场,使得教育实践活动浮在表面、不能深入下去。
“四风”之症,其来也久,其疾也深。转作风的实质,就是要破除那些积弊顽疾。然而,上级光打雷不下雨,下级也便不推不动。上级装模作样不下实功,下级也便虚与委蛇虚应一番。“正人先正己”,如果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却在做,这样的要求就没有号召力。但坚持领导带头,最终是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产生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的良好效果,这是转作风的内在要求。从方法论上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是抓落实的最好方法。从管理学角度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是破除“科层制”弊端的最有效手段。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能不能扎实深入,一个重要方面就看我们能不能形成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的好态势。
2007年发生在云南腾冲致29人遇难的“7〃19”泥石流灾害中,面对灾害前的种种征兆,预警机制却完全失灵。原因在于,当地政府发布的预警主要是各种“文件、会议记录、领导讲话、领导批示、监督检查记录等”,此前数月这样的“纸上预警”竟多达120余项。这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空对空”预警,根本无法产生实际效力。如果主要领导干部一竿子插到底,一级一级把责任落实到人,一层一层把压力传导到最底层,又怎么会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害死人的悲剧?
层层落实不等于层层安排,那种“安排下去了事,效果无人问津”的做派,那种一批了之、一讲了之、一开会了之、一发文了之的做法,同样是官僚主义表现。明确各个环节和要求,细化目标任务,形成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以“不落实之事”倒查“不落实之人”,转作风才能逐步向纵深推进。多找左右同事和基层干部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在无形中就起到传导压力的作用。对那些敷衍了事、浮光掠影的做法提出严肃批评、督促整改,各级干部转作风就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
现在,从带头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到深入最基层调查研究、听取意见,中央领导同志转作风立改立行,在全党全军全国产生了强大示范效应。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警醒起来、投入进去,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使命感,以“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使自己精神上来一次深刻洗礼,在作风上有一个新的转变,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第二篇:人民日报把握转作风的内在要求系列评论
人民日报把握转作风的内在要求系列评论5篇
不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形式主义 ——把握转作风的内在要求之一
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意识”,不从问题着手,其结果必然是做戏作秀不做事,甚至以新的形式主义代替旧的形式主义,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依然故我
“最期盼的是解决问题,最担心的是形式主义。”对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许多人表达着这样的心声。提到形式主义,无论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还是追求表面热闹、花团锦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实际上不给群众解决问题,不去真正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对此,中央领导一针见血指出,“不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形式主义”。
著名导演谢晋执导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曾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电影中有一个镜头值得深思:一枚装着假火药的炮弹射出去,一发真炮弹马上打过来,几名战士立刻应声倒下,真可谓“形式主义害死人”。对于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来说,同样要警惕形式主义的危害。如果活动搞了半天,“四风”问题纹丝不动、或者风过又回头,效果还不如不搞。不搞,大家还没有那么高的期待;搞了,最后流于形式,不仅问题没解决,还会降低党的方针政策的公信力,削弱党员干部说话办事的号召力。
比如,一说联系群众,就带上记者,弄一袋大米、拎两瓶油,到贫困户家里,寒暄一番便扬长而去;一说精简会议,他来个雷厉风行,只顾数字漂亮,连该开的会也不开了;一说整改落实,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总之一句话,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意识”,不从问题着手,其结果必然是做戏作秀不做事,甚至以新的形式主义代替旧的形式主义,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依然故我。
就此而言,评判改作风的最高标准,就是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有没有给群众带来实惠;衡量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唯一标尺,就是看真正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到什么程度;判断领导干部整改落实的根据依据,就是看能否从身边做起、从具体抓起,对于现实存在的“四风”问题,小有小改、大有大改、马上就改、改就改好。
事实上,我们身边并不缺这样的整改对象:仅从近期曝光的新闻来看,乡镇书记大办豪华婚宴,容纳千人的酒店座无虚席,收取天价礼金,镇政府全体放假半天,这是不是享乐主义?瓜农与城管冲突致死,舆情不断发酵升级,尽管事态逐渐平息,但是此前的暴力执法、强力维稳,是不是官僚主义?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耗资千万元建豪华办公楼,这是不是奢靡之风?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没有揭短亮丑的勇气、敢于交锋的精神、触及灵魂的态度,只是满足于表面做工作、口头负责任,改作风的承诺如何兑现?教育实践活动又如何取信于民?在这个意义上,解决“四风”问题,就是要按照总书记要求,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真正取得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不解决问题,就是最大的形式主义;不化解矛盾,就是最大的官僚主义。解决“四风”问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要以这样的精神去推动。
转变职能,才能转变作风 ——把握转作风的内在要求之二
良好的政府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只有彻底改变“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形象,扭转职能部门“缺位错位、越位虚位”的问题,尽可能满足公众需求、提升服务质量,才能从制度化、规范化的权力运行中,打掉横亘在干群间的那道无形墙
公章旅行、批文难求、跑“部”前进,在不少人心目中,与履行特定职能的一些政府部门打交道,是件让人头疼而纠结的事情。曾经有遭遇“办事难”的群众总结,“机关人员一般上午多见,下午难见;下雨下雪天更难见;周一和周五的下午又往往开会不办公。来办事,先要选对时间。”而地方干部到部委疏通关系、请求“照顾”,一度也是导致北京节假日前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可以说,让政府管得更少,服务得更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正因此,李克强总理强调“政府转变职能也是转变作风的重要方面”。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整治“四风”、转变作风的制度抓手。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要面临政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应对纷繁复杂的治理挑战,回应与日俱增的多元诉求,需要不断提醒自己:群众的口碑和夸奖从哪里来?转作风的根本出发点,是要回答好这样一道必答题:我是谁,为了谁?
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宗旨所向,也是执政为民的出发点落脚点;为人民服务,是新时代的作风所指,也是现代政府的职能所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办事机关的衙门作派依旧存在,遇事推诿、态度恶劣,让老百姓跑断了腿、说破了嘴、伤透了心的事情,屡屡发生。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还有政协委员“吐槽”行政审批:有企业投资一个项目经100个审批环节,盖108个章,全程需799个工作日;有群众办理准生证,需经过10多个单位盖章,耗时两个月。如此作为,怎不让群众深恶痛绝?更何况,环节重重、效率低下的背后,往往潜伏着权力的寻租,伤害了群众利益,败坏了党风政风。
其实,群众眼中的“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求并不苛刻。审批环节少一点,便民措施多一点,办事效率高一点,就可以让老百姓跑的冤枉路少一点,牢骚怨气小一点,满意指数高一点。从这个意义看,让政府部门“瘦身”、“健身”,让管理职能归位、确位,不仅可以大大压缩行政成本,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更能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否则,工作人员再笑容可掬,制度规定难以便民为民,老百姓照旧不满意;狠话重话承诺再多,“九龙难治一水”,“十几个部门也管不好一头猪”,“群众利益至上”的承诺依旧难以兑现。
深层次看,作风问题与权力失控、失范、失律有关,与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相连。比如大吃大喝,花的既是公款,还可能在推杯换盏中搞寻租;再如遇事“踢皮球”,暴露的不仅是责任心问题,也反映了职责不明的尴尬。把握好转作风的深刻内涵,不仅是简单的转思想、转行为,而要在更大范围对权力运行进行规范,对行政职能进行优化。
从根本上说,转变政府职能,才能转变干部作风;能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才是最好的工作作风。最大程度地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办事环节,才能真正提升行政效率、减轻群众负担;与时俱进地加强制度创新,改革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僵化机制、陈旧做法,才能尽可能满足公众需求、提升服务质量。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央领导一再强调,要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体现到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上来”,“保证作风建设常态长效”;也是为什么,新一届中央政府要把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环节作为“开门首件大事”来抓。
良好的政府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只有彻底改变“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形象,扭转职能部门“缺位错位、越位虚位”的问题,让公众看到权力被关进铁笼子、放进玻璃房,才能从制度化、规范化的权力运行中,打掉横亘在干群间的那道无形墙。
作风建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把握转作风的内在要求之三
“四风”问题的存在,也是当前推进发展中需要解决好的改革难点、社会焦点、群众痛点。以解决“四风”为切入点,正可以撬动深水区改革不断全面推进
有人曾对官场弊病开出一剂药方——“体制改革四钱、约权监督三钱、选拔任用二钱、考核评价一钱”,药引子为“群众观念”,认为长期煎服,对官场顽疾有药到病除之疗效。且不论这一药方是否科学合理,却也道出一个真谛:无论是治腐败重症还是治作风未病,改革举措和群众路线,缺一不可。
正如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上特别强调的,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党内相关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就是要求在现实中查摆问题、在思想上自我净化,进而挖出“病灶”,通过权力的规范运行、机制的调整优化、制度的创新完善,堵住作风建设的漏洞。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改进作风为目标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可谓“一场深刻的变革”。
当然,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并不意味着简单重述传统,也不光是治治散奢风气、拢拢干群人心。改作风,本质上说,涉及的是体制机制的变革,关乎的是权力运行、利益调整。中央“八项规定”公布以来,狠刹了许多歪风弊政,群众拍手叫好,不过,高档餐厅里的公款吃喝风少了许多,但茅台酒装进矿泉水瓶之类的现象还在暗度陈仓;拦住了账面上看得见的公费旅游,但以考察、开会为幌子挤占挪用预算资金的暗箱操作还在暗流涌动;下基层活动不再是“镜头上忙里忙外”,可一些干部蜻蜓点水、敷衍塞责的“悬浮”毛病依然存在;机关文件和会议被压缩,活动轰轰烈烈、问题熟视无睹的形式主义却还没压制……这些问题说明,没有一番制度上的改易革新,改作风就永远只是雨过地皮湿,学习教育就会变成走走形式,严抓狠刹就会难挡故态复萌。
风似无形,其实有根可寻。事实上,“四风”问题的存在,也是当前推进发展中需要解决好的改革难点、社会焦点、群众痛点。正如有群众总结,形式主义逃避的是服务责任,官僚主义忽视的是群众利益,享乐主义固守的是特权意识,奢靡之风滋养的是腐败空间。以解决“四风”为切入点,正可以撬动深水区改革不断全面推进。这也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深意所在。
比如,要扫除“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的形式主义,势必强化监督问责机制、考核机制。要破除官气十足、唯我独尊的官僚主义,势必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理念。要治理好觥筹交错、纸醉金迷的享乐主义,势必要完善干部考核任免制度、推进财务制度改革;要狠刹胡吃海喝、礼尚往来的奢靡之风,必须推动财税改革。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制约和监督,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正之风。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当此改革航船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发展正遭遇许多深层次矛盾挑战,深化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重拾党的传家宝,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将各项改革推向纵深,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层层落实责任 层层传导压力 ——把握转作风的内在要求之四
形成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以“不落实之事”倒查“不落实之人”,转作风才能逐步向纵深推进;对那些敷衍了事、浮光掠影的做法提出严肃批评、督促整改,各级干部转作风就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
百年前,一位知名作家为“差不多先生”立传,讽刺那些做事不认真、笃信“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的人。今天体现在转作风上,“差不多先生”就是那种认为教育实践活动随便搞一搞就行、不良风气多少改一点就好的人。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差不多先生”并不鲜见;深入改进作风,“差不多”的想法并非少数。
应当看到,无论是听取意见,还是查摆问题,都面临“人情困境”。在“差不多先生”看来,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上下级关系、朋友同事,彼此碍面子、顾人情,因而对真问题不愿触碰,提意见避重就轻,说建议隔靴搔痒。在他们看来,真的“当面锣对面鼓”,搞得面红耳赤、下不来台,大家就会伤了和气,影响班子团结;真给领导提意见、提真意见,既可能让人下不来台,又担心日后被“穿小鞋”,因而不可过于“较真”“用劲”,差不多就行。这种“差不多思维”,极易让转作风流于形式、走过场,使得教育实践活动浮在表面、不能深入下去。
“四风”之症,其来也久,其疾也深。转作风的实质,就是要破除那些积弊顽疾。然而,上级光打雷不下雨,下级也便不推不动。上级装模作样不下实功,下级也便虚与委蛇虚应一番。“正人先正己”,如果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却在做,这样的要求就没有号召力。但坚持领导带头,最终是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产生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的良好效果,这是转作风的内在要求。从方法论上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是抓落实的最好方法。从管理学角度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是破除“科层制”弊端的最有效手段。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能不能扎实深入,一个重要方面就看我们能不能形成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的好态势。
2007年发生在云南腾冲致29人遇难的“7·19”泥石流灾害中,面对灾害前的种种征兆,预警机制却完全失灵。原因在于,当地政府发布的预警主要是各种“文件、会议记录、领导讲话、领导批示、监督检查记录等”,此前数月这样的“纸上预警”竟多达120余项。这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空对空”预警,根本无法产生实际效力。如果主要领导干部一竿子插到底,一级一级把责任落实到人,一层一层把压力传导到最底层,又怎么会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害死人的悲剧?
层层落实不等于层层安排,那种“安排下去了事,效果无人问津”的做派,那种一批了之、一讲了之、一开会了之、一发文了之的做法,同样是官僚主义表现。明确各个环节和要求,细化目标任务,形成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以“不落实之事”倒查“不落实之人”,转作风才能逐步向纵深推进。多找左右同事和基层干部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在无形中就起到传导压力的作用。对那些敷衍了事、浮光掠影的做法提出严肃批评、督促整改,各级干部转作风就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
现在,从带头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到深入最基层调查研究、听取意见,中央领导同志转作风立改立行,在全党全军全国产生了强大示范效应。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警醒起来、投入进去,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使命感,以“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使自己精神上来一次深刻洗礼,在作风上有一个新的转变,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攻坚战的决心 持久战的准备 ——把握转作风的内在要求之五
攻坚战,意味着要“啃硬骨头”。什么问题紧迫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持久战,意味着作风建设要“造铁笼子”,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和持续管用的机制,教育实践活动才能有实效、起长效
改进作风会不会成为“一阵风”?联系群众会不会成为“空对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展开,“春风一拂千山绿”。不过,在治顽疾、起长效上,也还有不少人存在这样的顾虑。正因此,中央领导提出,这一活动要有“攻坚战的决心、持久战的准备”。
顾虑并非没有来由。酒楼宴请转为食堂接待,茅台佳酿装进矿泉水瓶,“八项规定”曾遭遇“抵制”;开会发文轰轰烈烈,整顿过后死灰复燃,转变作风也有难改积习。没有打攻坚战的决心,解决不了群众反映最突出、最强烈的问题,活动成效何在?没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坏风气“吹走又来”、旧毛病“断不了根”,怎么能取信于民?
当前,在发现与查摆“四风”问题时,少数地方存在这样的情况。第一种是避重就轻。把联系群众理解成“摇下车窗挥挥手,送米送面拉拉手”,不敢也不愿发现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第二种是先紧后松。抓一抓动一动、推一推挪一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出了问题紧一下,形势好了松一下,高接低挡,逐一化解。结果,活动成了运动、整风成了刮风,消解了教育实践的成效,也让群众冷了眼、寒了心。
种种“作为”或“不作为”,凸显作风建设面临的周期困境与现实挑战,也决定了教育实践活动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攻坚战,意味着要“啃硬骨头”。“四风”并非新事物,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但为何久治不愈?原因恐怕就在于,治理手段往往浮于表面,对深层次矛盾敬而远之。什么问题紧迫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教育实践活动才能有实效。
持久战,则意味着作风建设要“造铁笼子”。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有了与时俱进的创新和持续管用的机制,教育实践活动才能有长效。
比如,反对形式主义,既要清理文山会海、达标评比和节庆活动,也要调整催生“虚功”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反对官僚主义,既要整治推诿扯皮、效率低下、脸色难看的“机关病”,也要加快推进简政放权和机构改革;反对享乐主义,既要抓出沉湎花天酒地、纵情声色犬马的反面典型,也要有具体的标准、严格的执行;反对奢靡之风,既要严管铺张浪费、公款吃喝,也要加大“三公”支出的透明度。
尽管这些“既……也……”都并非朝夕之功,但惟其如此,才更需要有破冰勇气,有改革决心。既打好攻坚战、也打好持久战,那些因为维权无门而“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事件才会是极端个案,公义才能更加彰显;那些动辄过10亿的高额行政经费才会走入“下行区间”,资源才能合理配置;那些爆粗、踩头甚至致命的恶性管理、暴力执法才会告别历史,社会才能稳定和谐。从这个角度看,作风问题关系到政治、经济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当是贯穿于发展全局的攻坚战、持久战。
过去,部级领导吃碗乌鱼蛋汤就会被批评“搞特权”,而今天的特权更增加了“特权车”、“特权房”、“特权牟利”等全新注脚。在新形势下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面临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时代语境和现实挑战。责重如山,以攻坚战的决心、持久战的准备走好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方能久久为功,取得真正实效。
第三篇:把握转作风的内在要求之一:不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形式主义
不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形式主义
——把握转作风的内在要求之一
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意识”,不从问题着手,其结果必然是做戏作秀不做事,甚至以新的形式主义代替旧的形式主义,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依然故我“最期盼的是解决问题,最担心的是形式主义。”对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许多人表达着这样的心声。提到形式主义,无论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还是追求表面热闹、花团锦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实际上不给群众解决问题,不去真正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对此,中央领导一针见血指出,“不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形式主义”。
著名导演谢晋执导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曾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电影中有一个镜头值得深思:一枚装着假火药的炮弹射出去,一发真炮弹马上打过来,几名战士立刻应声倒下,真可谓“形式主义害死人”。对于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来说,同样要警惕形式主义的危害。如果活动搞了半天,“四风”问题纹丝不动、或者风过又回头,效果还不如不搞。不搞,大家还没有那么高的期待;搞了,最后流于形式,不仅问题没解决,还会降低党的方针政策的公信力,削弱党员干部说话办事的号召力。
比如,一说联系群众,就带上记者,弄一袋大米、拎两瓶油,到贫困户家里,寒暄一番便扬长而去;一说精简会议,他来个雷厉风行,只顾数字漂亮,连该开的会也不开了;一说整改落实,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总之一句话,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意识”,不从问题着手,其结果必然是做戏作秀不做事,甚至以新的形式主义代替旧的形式主义,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依然故我。
就此而言,评判改作风的最高标准,就是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有没有给群众带来实惠;衡量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唯一标尺,就是看真正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到什么程度;判断领导干部整改落实的根据依据,就是看能否从身边做起、从具体抓起,对于现实存在的“四风”问题,小有小改、大有大改、马上就改、改就改好。
事实上,我们身边并不缺这样的整改对象:仅从近期曝光的新闻来看,乡镇书记大办豪华婚宴,容纳千人的酒店座无虚席,收取天价礼金,镇政府全体放假半天,这是不是享乐主义?瓜农与城管冲突致死,舆情不断发酵升级,尽管事态逐渐平息,但是此前的暴力执法、强力维稳,是不是官僚主义?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耗资千万元建豪华办公楼,这是不是奢靡之风?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没有揭短亮丑的勇气、敢于交锋的精神、触及灵魂的态度,只是满足于表面做工作、口头负责任,改作风的承诺如何兑现?教育实践活动又如何取信于民?在这个意义上,解决“四风”问题,就是要按照总书记要求,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真正取得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不解决问题,就是最大的形式主义;不化解矛盾,就是最大的官僚主义。解决“四风”问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要以这样的精神去推动。(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7月29日)
第四篇:把握转作风的内在要求之四:层层落实责任 层层传导压力
层层落实责任 层层传导压力(人民观点)
——把握转作风的内在要求之四
形成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以“不落实之事”倒查“不落实之人”,转作风才能逐步向纵深推进;对那些敷衍了事、浮光掠影的做法提出严肃批评、督促整改,各级干部转作风就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
百年前,一位知名作家为“差不多先生”立传,讽刺那些做事不认真、笃信“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的人。今天体现在转作风上,“差不多先生”就是那种认为教育实践活动随便搞一搞就行、不良风气多少改一点就好的人。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差不多先生”并不鲜见;深入改进作风,“差不多”的想法并非少数。
应当看到,无论是听取意见,还是查摆问题,都面临“人情困境”。在“差不多先生”看来,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上下级关系、朋友同事,彼此碍面子、顾人情,因而对真问题不愿触碰,提意见避重就轻,说建议隔靴搔痒。在他们看来,真的“当面锣对面鼓”,搞得面红耳赤、下不来台,大家就会伤了和气,影响班子团结;真给领导提意见、提真意见,既可能让人下不来台,又担心日后被“穿小鞋”,因而不可过于“较真”“用劲”,差不多就行。这种“差不多思维”,极易让转作风流于形式、走过场,使得教育实践活动浮在表面、不能深入下去。
“四风”之症,其来也久,其疾也深。转作风的实质,就是要破除那些积弊顽疾。然而,上级光打雷不下雨,下级也便不推不动。上级装模作样不下实功,下级也便虚与委蛇虚应一番。“正人先正己”,如果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却在做,这样的要求就没有号召力。但坚持领导带头,最终是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产生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的良好效果,这是转作风的内在要求。从方法论上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是抓落实的最好方法。从管理学角度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是破除“科层制”弊端的最有效手段。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能不能扎实深入,一个重要方面就看我们能不能形成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的好态势。
2007年发生在云南腾冲致29人遇难的“7·19”泥石流灾害中,面对灾害前的种种征兆,预警机制却完全失灵。原因在于,当地政府发布的预警主要是各种“文件、会议记录、领导讲话、领导批示、监督检查记录等”,此前数月这样的“纸上预警”竟多达120余项。这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空对空”预警,根本无法产生实际效力。如果主要领导干部一竿子插到底,一级一级把责任落实到人,一层一层把压力传导到最底层,又怎么会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害死人的悲剧?
层层落实不等于层层安排,那种“安排下去了事,效果无人问津”的做派,那种一批了之、一讲了之、一开会了之、一发文了之的做法,同样是官僚主义表现。明确各个环节和要求,细化目标任务,形成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以“不落实之事”倒查“不落实之人”,转作风才能逐步向纵深推进。多找左右同事和基层干部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在无形中就起到传导压力的作用。对那些敷衍了事、浮光掠影的做法提出严肃批评、督促整改,各级干部转作风就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
现在,从带头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到深入最基层调查研究、听取意见,中央领导同志转作风立改立行,在全党全军全国产生了强大示范效应。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警醒起来、投入进去,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使命感,以“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使自己精神上来一次深刻洗礼,在作风上有一个新的转变,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第五篇:新闻报道“走转改”的三个内在要求
新闻报道走转改的三个内在要求 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组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各家媒体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其中,该活动时至今日影响巨大。走转改活动开始后,《当代工人》杂志主动探讨研究,摸索出了些许经验和心得。本文结合《别等高工没了再出政策》一文,展开说明。
走基层,就是做有生命的新闻
《别等高工没了再出政策》发表于《当代工人》2011年12月上的现场dv栏目。《当代工人》有这样的办刊宗旨:真相、权利、担当、创造。现场dv正是体现本刊宗旨的一个重头新闻监督类栏目。
新闻报道的前提首先是要有新闻线索。传统党报党刊发现新闻线索,一般依靠读者来信、来电。但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发布的门槛降低。很多媒体从业者习惯于直接从网上扒资料,很容易人云亦云,甚至出现失实报道。特别是监督类栏目更应当警惕这种情况。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就曾指出,在当下中国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偏向于正面宣传的主流媒体舆论场,另一个是依托互联网偏向于负面批评的民间舆论场。①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但编辑和记者应时刻谨记凡是有利益诉求的报道,一定要反思单一线索来源的可信度。
《别等高工没了再出政策》一文就是这么出炉的。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深入基层调查采访,正是保证新闻真实的必须手段。所以,走基层,就是要做有生命的新闻。
转作风,就是做有理性的新闻
客观讲,走转改活动开始后,媒体上监督类报道的比例有所降低。有些媒体从业者就认为,走转改就是要求我们挖掘身边的一些好人好事,去做些煽情式的报道。这样的看法显然有失偏颇。
为什么?媒体不仅仅是简单的市场主体,它还具有社会属性,担负着化解社会矛盾的重任。媒体对不公正现象的监督,能够促进一些事件妥善解决,有助于缓解社会中的对立情绪,也能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可以说,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是评价各家媒体的主要指标,也是决定其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因而,媒体要重视舆论监督这一职能。
但是,舆论监督不该是简单的情绪发泄或猎奇,更不该是谋利的工具。现实中,有一些记者为了迎合部分受众,对不慎说错话、办错事的政府官员穷追猛打,置官员于窘境;有一些记者,猎奇取宠、跟风出位、高高在上,对被报道对象的隐私、尊严,缺乏应有的尊重;还有一些记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版面资源优势,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置职业操守于不顾,寻租谋利。②
以上种种,是媒体作风不正的表现,也是《当代工人》杂志社力求避免出现的情况。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既严格遵守新闻职业准则,又时刻注重大局意识。《别等高工没了再出政策》一文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操作的。它是一篇监督类的新闻稿件,但在采写和编辑过程中,记者首先界定退休双轨制不是哪一个人、一个部门或一任政府的责任,这背后有具体的历史原因。行文中,记者也始终注意保持态度的平衡,不是一味指责双轨制不合理,而是呼吁问题的解决。并在文章中指出,要真正解决该问题,必须在法律和制度框架内。经过这样处理,避免了激发或煽动读者的负面情绪,也保证了文章的客观公正。所以,转作风,不是关闭监督报道之门,而是要做有理性的新闻。
改文风,就是做有温度的新闻
什么是文风?文风就是一个媒体的精神气,是其灵魂的外在呈现和载体。
《当代工人》是一本综合类杂志,其中文化类栏目居多,但记者每次深入到企业、工厂采访时,都会听到职工称赞:《当代工人》敢说真话,我们爱看!
这是因为即使是在文化类栏目里,《当代工人》也希望读者能感受到关于正义、良知、理性和爱心的启蒙思想。这是《当代工人》坚守的底线,也是《当代工人》能在众多报刊中凸显出来的最重要原因。而现场dv作为一个新闻监督类栏目,更加能实现这一理念:用现代新闻的操作方式,关心弱势群体、呼吁法治和公正、张扬人性和良知。
具体到《别等高工没了再出政策》一文,接到职工来信后,编辑在网上进行了查阅,发现对这一问题辽宁省内媒体几乎没有报道过。企业职工比机关人员退休金低,这不算个新问题了,为何媒体视而不见?很可能是过于关注社会的宏大问题,而忽视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编辑部在讨论这个选题时认为,虽然这只是一个职工的来信,但它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这背后涉及到数十万乃至数百万职工的切身利益。这个选题值得去做!报道的出发点是:从人文关怀和底层视角出发做报道,才能保持人味不丧失,才能有人性的温度。
当然,新闻是易碎品,让新闻作品保持不死的唯一办法,就是发掘新闻背后感人的东西。因此,在采写和编辑《别等高工没了再出政策》一文时,记者有意撇去了表面的、喧哗的东西,只是依据新闻事实,对事件进行了真实的还原。不求标新立异,只希望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
有人会认为,新闻监督报道应该是板着脸的。其实,正直而愤怒只是它的青年面容,成熟而温暖才是它的中年面容,这样才能更从容、更有吸引力。这里所说的面容,就是报道的文风。所以,改文风,就是要做有温度的新闻。
说到底,新闻报道走转改既是方法论的要求,也是价值观的要求。在实践中,媒体人唯有深刻理解走转改活动的内在要求,把新闻作品做出生命、做出理性、做出温度,才能真正体现出媒体的责任与担当,才能让广大受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