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银保的发展方向

时间:2019-05-12 01:21: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形势下银保的发展方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形势下银保的发展方向》。

第一篇:新形势下银保的发展方向

先声夺人,步步为赢

---------新形势下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

2010年11月初,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90 号文),对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提出了多项规范性要求。这一要求使得银保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滨州银代管理干部在分公司的号召下,积极开展了“学公司,学产品”的高潮,更重要的是,就新形势下应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交流。最终就网点经营总结了十二字行动方针“脚踏实地、扎实推进,以点带面,常态经营。”

从了解制约银行保险发展的因素着手,分析了现在业务低迷的原因,通过对保监会《监管指引》的解读,和同业及兄弟公司成功经验的案例分析,确定了滨州银代未来发展的“三赢方案”。

(一)现状分析

一.制约银保发展的因素:

(1)客户开发策略中,对流量客户的随意捕捉和存量客户的粗放开发导致客户资源的大量流失。

(2)保险公司和银行迫于规模要求,对销售人员的培训不到位,使得销售过程和品质管理粗放,导致销售误导的存在。

二.《监管指引》解读:继90号文后,2011年3月13日,银监会与保监会联合下发《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细化银监90号文相关内容,并做进一步补充,这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指引银保行业的发展方向。重申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销售主体是银行人员,厘清银保合作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合作对象选择,规范银保经营;鼓励区隔化销售和销售模式创新。对于《监管指引》的解读中,我们看到新的监管形势对银行提出三大“紧迫任务”:

q 销售前端升级

q

——销售能力提升、销售流程优化 q 客户深度开发

q

——客户分类经营、客户深层挖掘 q 营销手段创新

q

——各种新型营销手段的运用

通过这一解读,结合公司制度和产品的优势,我们不难看出当前网点营销的重点有三点: 第一,建立起客户分类服务的营销模式,加强各区域间的协作配合及客户深度差别化服务。

第二,新华产品一直处于业内领先水平,从简单易销售的趸缴产品到复杂的年金分红型产品,已能初步满足客户需求,需要我们将产品特色和营销模式深度结合,给予“通过产品解决客户问题”的更大附加值。

第三,因为银行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已经普遍,这使得客户来银行网点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未来的工作重点要推广除大堂营销与柜面营销以外的销售方式,捉住银行的“幕后大鱼”。三.成功经验借鉴:银行保险起源于欧洲,亚洲银行保险成熟于香港。总结欧洲及香港的先进经验,对处于发展初期的大陆银行保险业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欧洲销售模式—按客户类型采取差别销售方式

以存款金额界定客户类型,30万欧元以下以网点柜面为服务区域,网点柜员作为保险的主要销售人员。30-200万欧元的客户可享受贵宾服务区,理财经理和客户专员为主要销售人员,通过电话邀约和个性化服务完成保险销售。200万欧元以上,客户可享受私人银行服务区,由网点服务主任和高级客户经理上门服务。

(二)香港销售模式—按客户类型采取差别销售方式。

以汇丰银行为例,他们的服务区分为大堂服务中心和卓越理财中心。储蓄额低于50万客户,由柜员进行柜面销售,一般销售简单类型的保险产品。储蓄额大于50万,低于150万的客户,可由客户关系主任和理财经理通过理财规划进行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的综合营销。储蓄额大于150万的客户,会通过贵宾沙龙的方式进行产品推介。

(三)国内成功案例----深圳交行的睡眠客户唤醒计划

在网点采取联动营销、理财沙龙等多种营销手段,对流量客户和存量客户进行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2月13日—2月28日,深圳交行分行营业部开展联动营销+电话约访,两周产出期交保费80万(联动营销59万,电约面谈21万)通过以上三类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借鉴,银保双方共同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和深度经营是新形势下银保合作的重中之重,网点资源的充分利用更依赖于各岗位间的协同作战。网点经营可以运用多种销售模式:如电话邀约,贵宾沙龙,上门服务等等。在当前监管环境下,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及银保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为在实现银行网点资源高效利用和价值提升的同时,带来银行、客户、保险公司三方的共赢,我们初步确定了滨州银代未来发展的“三赢计划”。即:客户赢,银行赢,公司赢。

(二)“三赢计划”简述

一、“三赢计划”的意义

1.对客户的意义

(1)对客户需求的有效激发(2)客户资产的合理配置(3)贵宾客户的尊享服务 2.对银行的意义

(1)有利于客户的深度开发,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和贡献度(2)有利于打造卓越的银行营销队伍(3)有利于中间业务收入的健康增长

(4)有利于建立商业银行营销服务的核心竞争优势 3.对公司的意义

(1)有利于建立稳健的合作平台,实现业绩健康成长(2)实现个人驻点经营向团队合作转型

(3)通过活动充分利用客户资源,在渠道制造影响力

二、“三赢计划”的内容

针对银行网点流量客户和存量客户,将联合营销和理财沙龙有效结合,通过对网点客户分类管理,深度经营,实现客户,银行,公司三方共赢的专业化经营。

(一)针对流量客户,采用联合营销的方式。

通过网点现金柜员、理财经理及大堂经理的多岗位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专业化销售流程。其营销步骤大致分为:客户识别---转介绍----面谈---促成。首先有大堂经理和柜面柜员进行客户识别,然后通过转介绍,由大堂经理和理财经理进行面谈,最终由大堂经理和理财经理进行促成。这一过程,分工明确,解决了柜面营销时间短,理念沟通不到位的缺陷。而要完成这一完整的销售过程,保险公司起到的作用有三点:第一,培训。重点培训客户识别,转介绍和促成的技巧。前期强化销售的流程,可以借用我们的专业化推销流程进行辅导,后期强调销售的技巧。第二,实战演练。我们的理财经理可以穿便装充当记录员的角色,对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实时通报业绩,并且辅导柜员和大堂经理进行面谈。第三,督导追踪。借鉴分公司前期发放的“客户档案”管理,给银行网点制作类似的客户管理工具。理财经理通过早会推动活动量管理,争取网点主任支持,对各个岗位的职责进行量化管理。通过业绩报表,KPI指标分析,电话追踪和实时辅导进行督导。

(二)针对存量客户,采用理财沙龙的方式。

通过专题讲座、分红发布会、答谢酒会等系列联谊活动,使贵宾客户进一步了解银保理财产品及优质服务,是一种注重客户服务的营销方法。从事前准备,事中操作,事后追踪三个方面来进行准备。事前准备要明确银行和公司的职责,并且进行相关环节的培训。细化人员分工,落实相关细节。事中操作环节上,由网点负责人统一规划,组织协调。主持人,主讲人,理财经理各司其职。事后追踪环节,从给客户送答谢卡等细节入手,步步为营。

做沙龙就是做服务,做服务就是做感受,做感受就是做细节。我们对客户要把握和创造两种感觉,就是认同感和尊重感。理财沙龙的终极目标就是把细节做到极致。围绕这一理念,我们就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精心设计。

(三)日常管理

理财经理应该明确自己与网点,与主任,与柜员的关系。理财经理应把自己归位于合作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角色。理财经理应具备三个技能,产说会操作技能,培训技能和沟通技能。首先,理财经理应该有会议经营和策划的能力,比如银行网点每周一次的例会,每日早会都是对柜员进行沟通和辅导的机会,这段时间还可做典范分享,建立长期的荣誉体系。另外应对网点有个详细的培训计划,如;成长加油站,针对专项技能进行培训。

最后,让我们来洞悉中国伟大汉字“赢”的意义,亡:丢失,指危机意识。口:活口,指现实机遇。月:古语为肉,指目标市场。贝:掘金,指营销模式。凡:平常,指日常管理。意思是,在新形势下,银保市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但只要认准目标,配合好的营销模式,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我们一定会迎着银保市场的大潮破浪远行,扬帆起航!

第二篇:银保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

银保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

【摘要】银行保险合作(下称银保合作)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相互渗透、银行资本和保险资本相互融合的产物,其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和保险业开辟新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我国的银保合作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但双方合作局限于简单的兼业代理层次,银行代理的保险业务在各银行总体业务比例较低,代理保险业务收入不多,还没有体现出银保合作的价值和优势。在当前银保合作快速发展中,问题不断暴露,甚至一些地方的代理业务出现大起大落。本文就通过分析当前银保合作中存在问题,找出原因之所在,提出了解决困扰银保合作的因素、产品创新和渠道维护等建议,探索加快银保合作的发展步伐、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银保双赢等途径。

诠释:银保合作就是银行业与保险业相互之间为了谋求共同利益、共同发展,利用资源共享而建立业务关系合作。

从狭义理解:银保合作是指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来销售保险产品、代收保险费、代付保险金等代理保险业务行为。对银行而言,就是借助良好的信用形象代替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从中获取手续费的一种特殊中间业务行为;对保险公司而言,就是保险营销中环节上的一种代理业务行为。

从广义理解:银保合作是指银行业通过购买保险业股份和保险业通过购买银行业股份方式建立银行与保险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成立合伙营销公司,保险与银行共同建立销售策略,创新业务品种,开辟新的业务经营领域,共谋发展。

一、银保合作现状分析

1996年,在国家政策允许和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多环境中,保险业竞争激烈,一些新成设立寿险公司如华安、泰康、新华等,为扩大业务和占领市场,纷纷和银行合作签订保险代理协议销售保险产品,迈出我国银保合作第一步。当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等寿险公司纷纷效仿之后,真正意义上的银保合作才呈现出雏型。

当前,纵观全国产、寿保险公司都与银行业建立了代理保险业务合作关系。绝大多数一家保险公司同众多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银行也是一家银行与多家产、寿险保险公司建立代理保险业务关系。

寿险公司与银行合作发展较好。寿险公司主要是通过银行网点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合作的方式;合作内容有销售保险产品、代收保费、代给付保险金、资金汇划网络结算、客户信息共享等方面;银行网点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业务已成为寿险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和销售渠道之一,部分寿险公司的银行代理业务占公司全部业务的比例已经超过50%。

产险公司与银行合作比寿险保险逊色。产险公司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职能部门提供保险资源由产险公司业务人员上门办理业务和代理销售短期人身保险产品合作的方式,合作内容有企业财产保险、短期人身保险、汽车抵押贷款保险、个人住房抵押和按揭贷款保险、安居综合保险、金锁安居家财保险等;因受保险资源限制代理业务较少,还未能成为产险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和销售

渠道之一。

二、银保合作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银保合作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到位。目前银保合作主要是保险公司依赖于银行网点销售渠道与资源的销售保险产品,使得银行在代理保险业务过程中占据了相当的优势,银行收取代理手续费高低直接决定了银行对产、寿险公司产品的销售力度。在合作态度上看,保险公司强烈些,银行方面稍弱些;保险公司迫切希望通过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来扩大业务规模和占领市场,把蛋糕做大;银行只是简单地认为是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一个渠道,且代理保险业务收入在银行业务收入所占比重较小,认为代理销售保险产品是保险公司求我做,重视程度不够。

2、合作短期化。银保合作都是签订一年期的代理协议,且存在签约多合作少、缺乏长期性合作行为。有的银行觉得代理寿险业务会对自身主营存款业务产生冲突,出现不代理或少代理销售保险产品现象;有的保险公司也认为支付较高手续费成本高,做这类业务要亏本,做多贴本多,根本谈不上长期合作规划,干脆就收缩在这条渠道;有些银保管理层签订了代理协议,但具体经办保险代理业务是基层行和员工,没有人际关系,业务根本无法开展。

3、手续费居高不下。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双方收取支付手续费是理所当然的。目前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呈“买方市场”,手续费高低取决于银行。银行凭借自身拥有的网络、信息、客户、信誉、形象、资源等因素占居银保合作优势,明确那家保险公司给付的手续费高就跟那家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代理销售保险产品。银行收取保险代理手续费表面上看是在保监部门规定标准8%以内,实际上保险公司通过各种方式支付银行代理费用高达40%(企财险20—28%、短期人意险30—40%、寿险分红险期缴三年合计15%、趸缴5%),保险业内人士心知肚明,不说而已,不得而为之。

4、产品单一风险高。各家寿险公司在银行柜台上推出的产品大同小异,绝大部分为简易型人身保险、分红型产品,保障功能设计不足,无法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目前占银保市场份额最大的产品为趸缴的分红保险,占比达到99%左右。而我国资本市场又不是很稳定,资金运用渠道相对狭窄,加上银行要求支付较高的手续费;有的寿险公司为了扩张业务规模,不得以支付较高手续费抢夺阵地,进行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陷入粗放型扩张状态,从而影响到产品的盈利性,降低他对股东的收益贡献,影响偿付能力,引发风险。

5、销售方式单一。银行销售寿险保险产品基本上是通过柜台销售,银行员工积极性不高,基本上处于“等客上门”的状态,柜台销售的业绩起伏比较大;银行营销能力极强的客户经理销售渠道被忽视,没有调动和发挥客户经理的积极性和潜能。银行销售产险公司保险产品基本上是利用信贷部门提供特有资源来销售保险产品。

6、宣传力度不够。银行在销售寿险保险产品时是把保险的有关宣传品放在柜台上,让客户自己了解其内容;而客户如不主动了解情况,银行工作人员就不会主动介绍,没有给客户必要的宣导;

特别是当前在广大消费者对保险的消费意识不高、对保险产品知识缺乏的情况下,严重影响销售保险产品。产险公司没有把保险产品宣传资料给银行。

7、贷款风险得不到化解。银行在办理企业、个人抵押贷款时,为了转嫁抵押物毁灭风险,要求企业、个人投保企业财产保险或人身意外伤害险。有的银行为了达到化解贷款风险指定企业、个人向某某保险公司购买企业基本险、综合险、人身意外伤害险;有的银行却由借款企业选择保险公司和险种,企业为了减少保费支出,节约成本,往往投保费率低保障少的险种,倘若真的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因保障少企业得不到足够的补偿银行达不到化解贷款风险目的,同时,银行代理手续费也少收。

(二)原因

1、经营理念陈旧。首先,保险公司对银保合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习惯于传统的粗放、不规范经营,以保费规模论英雄,经济效益观念淡薄,依靠给付较高手续费抢占银行市场来扩大保费规模,使同业之间产生了恶性竞争。其次,银行对经营保险代理业务所能产生的预期效应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把银保合作摆上经营管理议事日程,没有当作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一项重要来源抓,则以高额手续费和存款作为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条件,使双方合作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在营销机制和手段上没有创新的动力,仅利用网点机构柜面和信贷部门的信贷制约手段强制向企业或个人推销保险的传统销售方式,造成银保合作也只能停留在表层兼业代理关系。

2、缺乏复合型人才。保险技术原理的复杂性和独特性,银行员工绝大部分没有参加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不能满足代理业务发展的需要,保险专业知识欠缺,在代理保险业务时不能回答顾客提出的有关问题,无法充分满足顾客的需求。

3、缺乏激励机制。目前,绝大多数签订银保合作协议没有明确在协议期内完成一个代理销售保险业务具体目标计划数,全凭银行单方面所左右;有的银行一方面没有具体下达任务指标和具体考核和激励措施,另方面收取的代理手续费全部作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大帐,代理销售保险业务多少由网点柜面员工激情和信贷业务需要所决定。

4、监管部门监管不够。对于银保合作保监会监管措施没到位。一是银保合作中的兼业代理方面虽然有比较完善的规定,但在资格申报时要求的材料并不十分严格,如未审查银行所有代理销售保险业务员工是否通过代理人资格考试取得资格证书。二是对于代理手续费标准虽然有规定,但监管不够。三是有的银行允许信贷部门将手中拥有保险资源推介给多家保险公司,这种业务关系实际上已经带有保险经纪的味道。对于这种保险代理与保险经纪同时存在于一家单位中的现象如何管理,都对保险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深化银保合作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银保合作的现实意义。

(1)对银行而言:首先,随着大量非金融机构的出现,金融市场主体间对金融资产的争夺日益激烈,银行利差逐渐缩小;而银行通过与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只是利用其现有的机构、人员进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活动,不增加投资,不垫付任何资金,攫取低成本、低风险的业务收入,使之成为银行利润的一项来源;其次,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使银行在代理保险业务的过程中,不断向投保人宣传保险知识,了解其需求,接受反馈意见,提供各种咨询,有助于银行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与投保人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能扩大并稳定银行自身的客户群,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相关服务,促进扩大发展空间,促进主业的发展;第三,通过与保险公司在信贷领域的合作,使保险成为银行化解信贷风险的有效手段。

(2)对保险公司而言:首先,利用银行网点销售保险产品,能使用较低的销售成本达到较高效率地覆盖市场和客户的目的;其次,借助银行与客户之间已经形成的信任关系和银行的品牌和形象优势,有效地缩短保险产品和广大客户之间的距离,扩大保险公司产品销售渠道和对市场的开发深度,降低经营成本;第三,通过与银行的合作,利用银行拥有大量的客户信息资源以及较高的客户忠诚度,有利于保险销售产品宣传,有利于整个社会保险意识的提高;第四,利用银行的分销网点代收保险费、代付保险金、保费结算等为保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使保险资金的结算及时、安全,达到资源共享,降低保险费用。

(3)对客户而言:银保合作后,银行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多元化的经营手段,向客户提供从存贷款到保险“一站式”的品质服务;客户到银行就可以办理存、贷款和有关保险业务,为客户提供方便并节约了时间,客户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

2、更新经营理念,增强合作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是现代竞争的新理念。保险公司和银行都要及时转换经营意识,更新经营理念,充分认识到银保合作的重要性。保险公司应消除靠降低保费、提高支付手续费的低层次竞争理念转变为依靠险种创新、提高服务质量的高层次竞争理念,增强合作意识。银行要看到国际银行业的演进趋势,认识到银行保险这一低成本、低风险的中间业务是未来银行业利润的重要来源,更新经营理念,增强合作意识。

3、建立长期市场战略联盟。银保合作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能促进保险公司进行销售渠道和产品创新,也能改善银行的经营结构和提升服务质量。银行要重视看待该项创新业务可能带来的长远战略性收益,重视从双方资源互补、产品开发、服务优化、客户资源共享等多维角度进行投入与开拓,重视自身的信用延伸予和管理。银保合作发展方向将是在利益共享的机制下更加紧密合作,包括资本相互渗透、文化相互交融、产品相互融合,建立银行和保险之间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银保合作在“信任、协作、互利、互惠”的准则下,在寻求深层次合作与发展时,银行可通过保险公司丰富的保险产品和专业的理财能力,不断提升对客户服务的附加值和客户的忠诚度,可在现有兼业代理的基础上升华,衍生形成一种长期市场战略联盟。长期市场战略联盟可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维持并且深化协议代理关系,通过签订业务合作协议,开展代理分销业务,让银行保险双方深入了解,彼此熟悉各自业务,为银保业务深层次发展做必要的准备;第二步是逐步过渡到长期市场合作战略联盟,加强产品战略、加强营销战略、加快技术战略、加强人才战略和加强售后产品等五项合作,并依此建立新型的银保合作关系,确保银行、保险、客户三方共赢。

4、建立科学、有效、合理的代理保险业务销售体系。银保合作最大的优势是保险公司可以充分利用银行广布的网点、众多的客户进行业务拓展,形成资源共享。如何建立科学、有效、合理的代理销售体系,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人员到位即抓好代理销售体系的建设。为了加强银行代理业务的专业化管理,银行、保险各自应设立保险、银行业务部,建立专管员和协管员队伍,从机构、人员上保证了银保合作业务的开展;二是认识到位即对保险公司而言,就是把银行代理工作提高到关系壮大业务规模、提升企业实力、抢占市场、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与实施,要对员工进行银行代理业务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意义的教育,提高了员工推行银行代理工作的自觉

性,增强了紧迫感;对银行而言,要把代理保险业务作为壮大银行实力、增加银行功能、发挥银行优势的重要渠道,看成是一种“双赢”行为。在银保双方达成共识后,各自员工认识的提高,为银行合作的发展打下思想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措施到位即实行公司领导与行领导沟通;做到采取措施、关系、服务、任务、考核办法、兑现、专管员的职责落实到位。银保双方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做到以上三个到位,代理保险业务工作得到落实,业绩得跟踪,动态得及时掌握,银保合作必然会得到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5、培养复合型保险代理从业人才。银行代理销售人员对保险业务知识了解有限,保险知识缺乏,特别是代理办理产险业务时,要涉及到承保前的核保、理赔时的核赔等保险技术方面的知识,完全制约了代理人员办理保险业务的能力,增大了银行开展代理保险业务的难度;同时可能产生误导隐患,丧失行业诚信,危害银行、保险、消费者各方利益,不利于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险公司要加强对银行代理专管员在职生涯规划、银行专卖保险产品销售策略、银行代理专业化销售流程、银行代理渠道开拓与维护及销售技巧、柜台营销等内容进行培训;对银行协管员和银行网点人员通过保险公司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或到代理保险业务的柜台上手把手教银行员工保险业务,提高他们的保险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以尽快提高银行的代理水平。

6、探索产品开发和创新营销策略。银保双方在建立合作关系后,在营销上要共同探讨,相互支持,协同作战,制定协同的营销策略。

首先,开发创新业务合作品种是银保合作得以发展的关键。一是银行代理的保险产品应该既形式简单、操作方便、适合柜台销售,又与传统银行业务相联系,这样不仅对银行业务消费者具有吸引力,还能调动银行代理的积极性。二是在新产品的开发上,银行必须主动和保险公司联手创新,积极参与和配合,改变目前完全由保险公司独家承担,闭门造车的情况,使保险产品能集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为一体,以满足客户对全套金融服务的需求。银行和保险公司抽出专业的人员,组成市场拓展的专家小组,对银行客户进行细分,确定相应的目标市场,根据不同需求层次客户设计出既满足客户需要又适合银行销售和市场需求的保险品种;三是加强产品的共同开发和合作,应当在保证客户保险利益的前提下,开发能够规避银行经营风险的保险产品,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应将投资型保险产品和化解贷款风险保险产品作为发展银保合作业务的重点,共同打造具有即能变现又能维持原有保障功能的投资型保险产品银行代理保险精品。

其次,共同打造创新营销策略。银保双方一是可以共同开展户外咨询活动和经常进行相互交叉宣传,促进了银行和保险公司员工之间的沟通,增进他们相互的认同感;二是保险公司可以将通过银行代理销售产品而降低成本所获得的利润适当的与代理银行分享,从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奖励那些代理保险业务突出的人员,并将保险的销售额作为评价银行分支机构业绩的标准,这样可以激励银行及其员工代理保险业务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营销激励机制;三是注重激励机制科学考核。银保共同商定销售人员的激励考核办法,采取奖励基金与销售业绩、产品组合、业务增长点以及目标完成率相挂钩的方法,调动银行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对于保险公司银代管理员,应对其代理推介银行产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共同推动双方产品的销售,强化对对方业务的熟悉度。

7、建立银保合作的市场准入机制。银行代理多家保险公司业务在银保合作中已形成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银行对所代理的各保险公司产品完全按保险公司所支付手续费的高低来确定,而手续费的高低也完全由银行左右。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目前发生恶性无序化竞争问题。从浅层次看主要涉及市场营销与银行保险产品管理方面的不规范;而从深层次上看,则是银行与保险在合作方面的战略理念与机制上的差异。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国内保险公司粗放式的业务扩张与争夺市场份额的动因,侧面显示出该业务市场发育的不成熟程度;另一方面则提示了这一市场现存竞争结构的不完善与不饱满。目前银保双方只是在产品销售渠道方面进行浅层次合作,加上银行掌控网点、保险资源,保险公司不能对银行柜台进行控制和施加影响,银行单方拥有的对手续费的讨价还价能力。这种交易策略非常不稳定,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短期的利益趋向。因而,银行保险业务应该采取市场准入机制即一家银行只能跟一家或两家保险公司建立代理保险业务关系。我们所说的一对一或两家保险公司的关系,要使银行保险双方合作站在长远、战略的高度来选择合作伙伴,合作双方才能在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维护银行保险的销售渠道,才能建立和培养一支相对专业、稳定的销售队伍,才能集中精力开发有利双方合作的销售体系,最终双方能够找出一个的共同点来关心、发展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一对一或两家保险公司的市场准入,对保险的实体监管提供了方便,只要了解双方总部下属经营单位在网点开发、手续费支付、销售方式、宣传途径等的运作,就能掌握银行保险业务的全面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也能对市场动态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为制定银行保险业务政策和培育银行保险市场提供便利。

8、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我国银行、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制度。从现行来看,已经远远超出监管制度范围;放宽法律环境是银行保险发展的内在要求,银行、保险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要求改革现有法规。《保险法》与《商业银行法》中的许多规定明显不利于银行保险的发展。从长远来看,金融一体化是银行保险发展的要求和结果,只有建立较宽松的金融法律环境,才有可能实现金融一体化,为银行业更积极的进入银行保险建立良好的环境。因而,应着手制定银行保险业的统一规范,为银行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此外,银保合作的开展要求监管部门既保证保险业务的顺利进行,又要防止银行和保险公司盲目发展、违规操作。因此,监管部门必须协调配合,共同制定监管政策,共同维护金融安全。

第三篇: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

农民日报:牢牢把握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张红宇

日期:2015-09-05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准确把握农业产业化在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新任务,明确工作推进思路和重点,对于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准确把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任务

新形势下,面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自身成长的需求,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放眼国民经济和全球农业,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向传统功能注入新的活力。

(一)更好促进农民对接市场。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开始推行、市场经济逐渐发育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产品产量激增与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农民商品经济意识不高与市场日益开放活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应运而生。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带领千千万万的农户闯市场,成为解决农业分户经营与市场衔接的破题之策。近年来,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比普通农户经营规模更大、商品化程度更高,与市场有效对接以降低风险的需求更为迫切。同时,农产品消费呈多样化、品质化趋势,准确把握市场变化的愿望比以往也更为强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客户营销等方式,研究市场、挖掘市场、开拓市场,把有效的消费需求转化为农产品生产订单,把瞬息的市场变化转化为农产品加工、销售、储存决策,充分消除供给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二)更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这一直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实践,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不断探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形成了雇工经营、委托种养、保底价收购等利益联结方式,与农民共享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为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92元,同比实际增长9.2%,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首次进入3:1以内。同时也要看到,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依然很大,迫切需要全方位释放农民收入增长的积极因素。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引导集群集聚发展,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流通、服务的深度融合、有机衔接,完善各主体的利益联结和分享机制,实现二三产业价值向一产“回流”,让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

(三)更好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方面的发展步伐非常快,但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尽管已经是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2014年,我国农业增加值总量5.8万亿元,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增加值仅为两万多元,约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创造增加值的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劳动生产率则更低。这与农业分散经营、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有直接关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集成集约资源要素,构建组织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投身农村,引导科学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和管理模式进入农业,推广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物质装备,推进农业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四)更好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在政策指导和企业自身努力之下,龙头企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目前,全国各类龙头企业12.6万家,实现年销售收入8.6万亿元。大型龙头企业不断增多,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龙头企业近2万家,超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70家,在境内外上市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有113家,涌现出了新希望、双汇、蒙牛、伊利等大型龙头企业。然而,与国际农业ABCD四大公司相比,龙头企业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效率、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同时从我国内部来看,区域之间发展仍不平衡,西部以及老少边穷地区,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弱。龙头不强,作为龙身和龙尾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民也很难强大起来。新常态下,龙头企业运行压力较大,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解决好龙头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打造一批引领国内农业发展、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的大型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要有新作为

目前,现代农业发展正面临结构深刻调整、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大意义,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把握方向,精准发力,有所作为。

(一)更新发展理念。坚守什么样的发展理念,秉持什么样的发展原则,决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产业化的大致走向。要坚持遵循市场规律,让市场“说话”,鼓励龙头企业有序竞争、优胜劣汰,尊重市场主体自主选择适宜的对接模式。要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发挥农业产业化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的创新作用,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要坚持融合发展,妥善处理好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积极探索有利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机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注重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推进农业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

(二)转变发展方式。这些年我国农业成绩斐然,但生态环境受损严重,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龙头企业集成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要引导科技创新,鼓励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进行企业间协同创新,突破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应用示范,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力。要鼓励业态创新,顺应“互联网+”大潮,支持龙头企业积极运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等平台技术,发展生鲜电商、定制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业态。要加强人才培训,老板是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的“总开关”,加大对老板们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开阔视野、增强能力,成为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的“领头雁”。要推进绿色发展,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优质、生态农产品基地,加大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及其有机废弃物的利用开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创新联结机制。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户互助共赢,是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核心和动力。要引导龙头企业坚持为民服务方向,积极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规范合同内容、明确责任程序、开展诚信教育等方式,提高订单履约率。支持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农资购销、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物流配送等社会化服务。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应对自然、疫病和市场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实行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将生产环节的购销交易关系,转变为全产业链的产权合作关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支持发展哪一种利益联结方式,都要遵循自愿、平等互利、风险共担的原则,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企业经营能力和农民认识程度等因素。

(四)为全面小康做贡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增收。一直以来,农业产业化在这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要紧密结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增加农业效益上,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在当地培育形成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六次产业”,实现农产品就近收购储藏、就地加工转化,把农产品加工增值收益留给本地、留给农民。在增加农民就业创业上,支持龙头企业优先雇佣本地农民,将其纳入现代生产经营体系中,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让其获得人力资本溢出的收入效应。鼓励龙头企业拓展服务网络,为农民因地制宜围绕休闲农业、农产品初加工、特色种养殖等进行创业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引导龙头企业带动普通农户、规模经营户共同发展,加强产销对接,以保底价收购、加价收购、二次利润返还的形式,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的增值收入。要充分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农业产业化大发展的过程,小康水平越高,越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强化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措施

市场引导、政府服务、政策扶持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要主动入位、主动担当,立足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让千千万万的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活跃起来,汇聚成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动能。

(一)提高对形势的认识和把握。总体上来看,每个阶段农业产业化的任务是不一样的,探索起步阶段重点是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对接问题,快速成长阶段重点是应对入世挑战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繁荣发展阶段重点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贯穿这三个阶段的线索是促进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要适应阶段性变化,提高趋势性认识,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

(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产业发展上,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就发展什么产业,什么有优势就发展什么,鼓励地方走出特色各异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在龙头企业培育上,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着力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要坚持原则,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的初衷是带动产业和带动农民,不能为了扶优扶强,无原则地给予诸多政策优惠和便利,扭曲龙头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在经营行为上,龙头企业和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采用什么方法生产和加工、流通到哪里、价格是多少等等,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都不得进行干预。在带动模式上,充分尊重经营主体的意愿,不能搞拉郎配,强制推进产销对接,向龙头企业摊派扶贫、增加就业、流转土地、收购农产品等任务,增加企业负担。在纠纷处理上,要尊重当事各方的市场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农民、龙头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做好政策扶持。在补贴政策上,重点是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密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龙头企业为农户和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支持龙头企业对合作农户进行二次返利,鼓励龙头企业吸收农户入股进行股份分红。在税收政策上,重点是营造公平可持续的税收环境。在金融政策上,重点是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在外贸政策上,重点是支持龙头企业走出去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做好龙头企业走出去的指导服务,深入研究龙头企业海外生产农产品的进口配额问题,利用政府外交,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助推龙头企业走出去实现新的发展。

另一方面做好监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借发展农业产业化之名违规搞非农建设;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督促龙头企业严格履行订单合同,不压级压价、少收拒收,及时兑付原料款、股份分红、工资福利、土地流转租金等;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农产品供应;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鼓励行业协会组织发布自律规范或公约,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把那些出现重大质量安全问题、违规使用耕地甚至坑农害农的企业,坚决淘汰出龙头企业的队伍,树立龙头企业的良好形象。

(作者系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

第四篇:银保讲话

今天,我们银行、保险业欢聚一堂,共商银保规范发展、合作共赢大计。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前期银保市场规范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努力实现银保双方合作共赢。

刚才,两家银行和两家保险公司的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工行在银保业务风险管控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大家借鉴。邮储银行介绍了邮政储蓄系统银保业务的发展情况,已累计代理保险业务107亿元,其70%的业务在县以下。从某种意义来说,银行弥补了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不足,为推动保险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银监局有关领导提出的几点要求对今后加强银保合作、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借此机会,对江西银监局、江西银行业多年促进江西保险业发展、为满足广大老百姓的保险需求提供便利服务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江西银保市场规范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江西银保市场规范工作按照“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思路,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中国保监会和省政府分管领导的高度肯定。

大力规范银保市场秩序既是银行、保险监管部门的要求,也是江西寿险市场发展的迫切需要。XX年保监会和银监会专门就加强银保业务的规范工作联合发文,提出要求。XX年7月份全国保险监管会议上和今年年初全国保险工作会上,保监会都将银保市场规范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从江西来看,寿险占整个保险市场将近80%,而银保业务又占到了寿险市场的半壁江山。银保业务发展不规范,直接侵害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利益,最终损害了银保双方的利益。

XX年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部署,大力推动,规范银保列为重中之重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局领导挂帅,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相关处室与省市保险行业协会联动出击,各人身险公司、银保代理机构全面参与,举全行业之力共同推进和实施。今年以来,局领导先后10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银保业务规范工作,局领导和相关业务处室的同志先后多次下基层督查、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省市保险行业协会、各人身险公司、银保代 理机构也都按照保监局要求,切实履行了各自职责。二是强化落实,明确责任。一方面,加大对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的监管力度,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我省人 身险公司省级分公司监管的通知》,明确了省分公司对分支机构的管理责任,要求各省分公司“看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各地市、县分支机 构出现违法违规问题,都要追究省级分公司的责任;另一方面,与银监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各保险公司和银保代理机构遵守销售误导和手续费“禁令”,主动服从并配合监管,得到了各代理渠道的理解和支持。省邮政公司、邮储银行还专门发文,就系统内加强银保业务规范工作提出要求。

(二)加大力度,创新形式,联动检查真抓实干

一是组织开展检查。春节刚过,局领导带队,派出3个检查组,对南昌等7个地市的保险公司、银行网点进行督查指导。5月份,与抚州银监分局合作,对当地部分保险机构、邮政公司、邮储银行开展联合检查,将银保规范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今年截至8月底,保监局对3家保险机构处以罚款33万元并下发监管函,对2名高管人员进行警告并罚款4万元,责令撤换部门经理2名。二是创新检查机制。通过召开银保自律工作会、寿险峰会等方式搭建行业平台。组建稽查大队,建立评议制度,持续性开展自律检查,为维护市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保监局的要求,省、市保险行业协会抽调100多人组成了11支银保自律稽查大队,持续性地开展检查。截至8月底,已在全省巡查2135家银保代理网点,对各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和11个地市的保险机构开展了36次专项自律检查,对17家保险机构累计处以违约罚款77.95万元。三是加强监管与自律联动。以往自律检查之后,都由行协自行处罚。今年以来,为提高规范效率,行协自律检查结束后,将检查结果提交给保监局。保监局根据行协检查情况,召集被检查机构的省级分公司和地市公司的主要负责人,通报检查结果,反馈问题,进行风险提示,或作监管谈话,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三)坚定决心,长抓不懈,银保规范工作初显成效

一是市场主体观念发生了良性转变。保险公司从“要我规范”逐渐转而形成“我要规范”的意识,更加注重业务品质管理,普遍加大了期缴业务、标准保费等内含价值指标考核权重;更加注重客户回访工作,积极防范销售误导及非正常退保风险;更加注重队伍建设,愿意加大培训投入以提升员工合规素质和业务技能。各银保代理机构逐渐增强了保险业规范银保业务必要性的认识,也普遍感受到了保险业规范银保市场秩序的力度和决心,积极主动配合保险业开展自律规范工作。二是银保市场秩序明显好转。销售误导得到有效遏制,发放纪念品诱导投保、违规宣传材料、片面失实宣传、夸大或承诺收益、隐瞒费用扣除等原先较为突出的问题有较大改观,恶性竞争得到明显改善,给予客户合同外利益、账外支付手续费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行业自律进一步强化。三是银保业务结构有所改善。各公司以银保规范为契机,推动业务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今年1-8月,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51.93亿元,其中,新单期缴同比增长170%,XX年期及以上新单期缴同比增长120%,银保业务结构更趋合理。虽然银保业务出现一定程度的负增长,但全行业形成了共识,只要被保险人利益得到了有效保护,业务结构得到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加强,负增长也是值得的。

二、正确把握银保业务发展形势,深刻分析存在问题

随着金融合作进一步深化,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银保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交通银行和北京银行已经得到保监会的批准,分别入股中保康联、首创安泰两家保险公司,均持有50%以上股份。工商、建设等银行的申请也在待批过程,邮政储蓄已向保监会申请设立保险公司。银保合作总的形势很好,但目前我省银保市场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一是误导问题在个别银保代理网点仍然存在。截至8月底,全省银保渠道累计退保7.33亿元,占寿险市场总退保金额的63%,其中银保渠道投连险、万能险退保分别为2.14亿元、0.9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1.06倍、31.6%,分别占该两险种总退保金额的98.5%和81.9%。1-8月有关银保渠道的信访投诉件占江西保险业信访总量的35%,原因之一是银保柜面人员销售不规范。二是少数保险公司仍一定程度存在违规套费进行业务推动的情况,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影响了银保代理机构和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三是少数银保代理机构开展保险代理业务未与保险公司签订委托代理协议,无有效的《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少数代理机构仍然存在要求保险公司超协议约定比例结算出单费等情况。

(二)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深化

一是态度还不够坚定。少数保险公司思想认识尚不到位,在资本市场持续回暖的环境下,结构调整有可能出现摇摆。二是措施有效性有待提高。少数公司结构调整办法不多,创新不足,期缴业务推动乏力,形不成新的业务增长点,银保趸缴业务占总保费比重85%以上。三是代理机构的配合还需加强。部分银保代理机构存在销售惯性,期缴产品销售技能偏弱,还有的认为期缴产品难卖,销售意愿不强。

(三)内部管控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承保、核保等关键环节管控不力,导致银保业务退保率居高不下。二是回访制度执行不到位。截至8月底,全省银保新单25万件,回访成功率只有71.7%,少数公司重业务、轻管理,忽视客户回访等业务品质管控。部分银保代理机构未能配合保险公司做好客户资料信息登记工作。三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四是部分银保代理机构内控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保险单证管理不规范,空白保单的领用记录不完整,无专人负责保单核销等。

(四)反洗钱工作要求有待进一步落实

在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中,部分银保代理机构不愿就反洗钱职责划分与保险公司达成协议,导致《反洗钱法》的要求无法落实。

三、加大力度,齐心协力,争取银保规范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XX年上半年,银保规范工作重点是打击销售误导、账外支付手续费,下半年将重点监管保险公司套费支付手续费、回访率成功率低、退保率较高等问题。我们将继续开展督查检查,积极发挥公司内审作用,加大与银监局联合监管及信息披露力度。对银保代理机构实行“一点一证”管理,将原来由银行通过保险公司申请兼业代理许可证改为银行直接申请。一方面是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为代理保险业务的银行做好服务。另一方面,对违法违规行为要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要吊销代理许可证。对于屡查屡犯、结构持续恶化的保险公司及银保代理机构适时进行媒体曝光。

最后,对银保规范工作提几点具体要求:

(一)齐心协力,坚持不懈

一是各银保主体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维护行业可持续发展、维护被保险人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着眼于巩固和深化现有成果,加强管控,依法合规,强化自律,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二是保险行业协会和银行业协会作为双方行业的代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特别是对于涉及双方长远利益和发展方向的,如对于一些监管部门鼓励发展的保险产品,建议行业协会要给予一些引导。保险行业协会和银行业协会可以共同商量研究。在自律规范方面,希望行业协会发挥更大作用。

(二)强化管控,防范风险

一是整治销售误导,防范非正常退保风险。切实加强回访工作,强化销售行为管理,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并做好退保监测工作。二是规范手续费支付,防范商业贿赂等违法违规风险。去年,嘉禾人寿马鞍山支公司和当地某家国有银行因银保业务中的商业贿赂问题被查处,该行分管副行长被判处XX年徒刑,保险公司支公司经理被判处2年徒刑。希望大家引以为戒。最近保监会和公安部联合下发了打击“三假”的文件,我们不希望保险公司或者银行工作人员被移送司法机关。三是健全反洗钱工作机制,防范法律风险。健全相关制度,切实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交易记录保存、大额及可疑交易报告等工作制度。

(三)深化结构调整,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保险公司要认真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 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寿险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精神,不断深化对寿险经营规律的认识。二是要转变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强银保业务品质管理,完善考核制度,变单一的结果考核为与过程考核相结合。三是要加大创新力度。通过队伍共建、资源共享的方式加大银保销售模式的创新,深化银保合作,推动银保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今天我们第一次召开银保座谈会,今后希望加强这种形式的交流,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保险公司和银行向大家介绍经验做法,供大家学习借鉴,共同维护好银保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合作双赢!

第五篇:银保合作

我国银保合作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摘要

随着我国金融混业政策的放松,各大国有银行已将进入保险业作为搭建金融集团公司架构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相继成立和酝酿成立银行系保险公司,银行的进入必将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新型合作机制下,银保产品结构、营销模式、经营理念均发生了相应转变,以银行系保险公司为主导的混业经营模式成为国内银保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我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程度依然不够,存在业务形式单

一、技术落后、重视程度不够等诸多阻碍因素。在世界金融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各种金融资源急需整合。作为资源整合的产物,银行保险的快速发展无疑可以使银行和保险公司达到一种“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银保合作、合作动机、合作现状、对策建议

一、引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银行业和保险业相互融合渗透产生了银行保险。银保业务在西方发展十分迅速,银保业务手续费收入已经占到西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总利润的20―40%,而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则占到了保费总收入的20―70%。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银行业和保险公司开始业务合作,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银行保险诞生并在进入21世纪后迎来快速发展。2008年,银行保险业务量激增,成为了我国寿险业三大主要渠道之一。2009年11月26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我国商业银行进军保险业务的序幕正式拉开。然而,国内银行保险增速在2011年明显放缓,进入了低谷期。首先是由于宏观经济大环境的低迷,其次银保业自身在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严重的弊病。多年的高速发展使得银行保险重量不重质,产品同质化严重,为抢占营销渠道陷入手续费用恶性竞争,盈利能力不强,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松散。同时,由于保监会迟迟未对银行保险发布专门监管政策,国内银保业务长期处在不规范销售、误导性宣传状态之中。因而,为了摆脱增长困境、规范行业经营、重塑银保形象,近来年,国内各大银行、保险公司以及保监会纷纷出台新政,推行一系列变革,使得国内银行保险业发展模式出现了新的动向。

二、文献综述

银保合作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相互渗透、银行资本和保险资本相互融合的产物,其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和保险业开辟新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我国的银保合作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但双方合作局限于简单的兼业代理层次,银行代理的保险业务在各银行总体业务比例较低,代理保险业务收入不多,还没有体现出银保合作的价值和优势。在当前银保合作快速发展中,问题不断暴露,甚至一些地方的代理业务出现大起大落。本文就通过分析当前银保合作中存在问题,找出原因之所在,提出了解决困扰银保合作的因素、产品创新和渠道维护等建议,探索加快银保合作的发展步伐、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银保双赢等途径。

三、商业银行进军保险业的动机

(一)从国际经验看,商业银行入股保险公司有利于促进银行业和保险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银行可以借此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扩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利润来源、降低银行对息差收入的依赖程度。银保混业经营背后的巨大商业利益和长远战略性收益,促使国内许多商业银行都有意进军保险业务。

(二)实现销售范围经济。销售团队共享可以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发挥银保人员的营销潜 1

能,提高市场开拓效率。同时,一体化的销售渠道还可以改进银行销售网点的利用效率,提升银行投入产出比。二是实现成本节约。银行入股保险公司,可以大幅降低双方业务合作的交易成本。三是实现风险资本节约。代理保险业务成本较低,完全不占用银行风险资产额度。在当前资本充足率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商业银行进军保险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实现客户资源共享。进军保险业务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实现与保险公司的客户资源共享,扩大商业银行的客户范围,还可以极大地降低银行的客户开发成本。并且保险公司的客户一般比较稳定,忠诚度也较高。

(三)实现服务协同效应。发展保险业务是银行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工具。银保合作后,银行可通过保险公司丰富的保险产品和专业的理财能力,为客户提供从存贷款、理财、代收代付到保险等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一方面有利于银行开发多样性的“产品套餐”,为高端客户提供更好的财富管理服务,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客户交易成本,提升客户的金融服务体验,实现服务协同效应。

(四)实现产品开发效果。与投资业务相比,保险业务不仅可以给银行带来长期、持续的收入,而且受市场风险的影响相对较小。近年来,人口结构的变化、经济的持续繁荣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保障需要,使得人们逐渐将储蓄从银行转移到具有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三种功能于一体的保险产品上。进军保险业,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产品开发的效果,符合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再者,很多保险产品是银行业务的延伸,开发和营销的难度都相对较小,因此进军保险业还可以提高银行产品开发的效率。

(五)实现持续稳定盈利。目前保险佣金已占到欧洲银行业总利润的10%以上。巨大的、尚未开发的保险市场使得我国商业银行进军保险业务的意义不仅仅是简单地赚取代理手续费。从长远角度考虑,进军保险业务,将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交叉销售、联动销售和捆绑销售机会。而国内保险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有望为商业银行带来持续的利润空间。并且与代理销售基金、券商集合理财等业务相比,银保代理业务收入较为稳定。(六)实现经营风险分散。通过与保险公司在信贷领域的合作,可以增强银行资金的安全系数,并使保险成为银行缓释、分散信贷风险、操作风险等的有效手段。如办理汽车贷款时提供汽车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办理住房按揭、商铺按揭贷款时提供房屋保险,办理公司贷款时提供企业财产保险等。从这个角度看,今后国内商业银行将越来越重视保险在缓释和分散经营风险中的作用,并有望逐步将之纳入整体风险管理战略。但商业银行也需防止业务合作过程中自身的信誉风险外溢。

四、银保合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银保合作的现状

1996年,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保险市场主体的激增的环境中,保险业竞争激烈。一些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如华安、泰康、新华等,为尽快占领市场,纷纷与银行签订代理协议。从 1999年开始,中国金融业开始出现“银保合作”热。1999年,光大集团与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成立合资公司,正式进入银保合作领域,可以说光大集团是中国目前为止第一家集银行、证券、保险为一身的金融集团。1999年以来,中国的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银行保险一般指寿险公司利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网络和客户资源销售保险产品。对于银行来说,积极发展银保业务不仅可以丰富银行的服务内容,拓展银行业务,降低银行对利差收入的依赖性,而且可以利用保险公司的客户,深挖保险公司拥有资源的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利用银行庞大的营业网络销售保险产品,不仅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营销成本,而且可以借助银行良好的信誉和客户资源拓展市场。正是由于银保合作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提高经营效率,实现“双赢”。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从国外引入银行保险销售模式以来,银行保险发展迅速,成为寿险公司的重要销售渠道。2003年,银行保险占我国寿险保费收入的比重达到26%。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银行保险在国内的发展减缓,2005年前10个月更是进入低迷状态。2005年末起银行保险一改近两年的颓势,出现迅猛上升的势头。2006年一季度,银保业务量占到寿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33.9%,中国人寿股份公司的银保收入同比上升了121%,占到新单保费收入的40%。银行保险业务量的忽上忽下,表明我国银行保险业务还不够成熟,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基础并不牢固。本文就通过分析当前银保合作模式中存在问题,找出原因之所在,提出了解决困扰银保合作的因素、产品创新和渠道维护等建议。

(二)、银保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

银行与寿险公司的合作缺乏长期利益共享机制,银行尚未将银行保险业务纳入银行发展的整体战略框架,保险公司也只是简单地将银行保险作为一种销售方式,侧重利用银行的品牌效应而忽视了自身品牌的维护和产品创新。因此,银保合作只能在简单代理销售的低水平进行。在各公司产品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对银行代理网点资源的争夺就成为保险公司发展银行代理业务的重要手段,而这种争夺又主要体现在代理手续费的竞争上。银行保险产品销售成本的不断攀升缩小了保险公司的利润空间,加大了经营风险。

2、手续费居高不下。

银行凭借自身拥有的网络、信息、客户、信誉、形象、资源等因素占居银保合作优势,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呈“买方市场”,手续费高低取决于银行。随着保险公司的增多和竞争的加剧,银行代理渠道成为稀缺资源,银行由于其优势地位而对合作保险公司手续费要价过高。据调查,保险公司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大体在3%~3.5%的水平,个别渠道甚至达到4%。除手续费外,保险公司还须向银保销售人员支付激励费用。此外,相当数量的商业银行会对合作保险公司提出购买基金产品等不同要求。

3、有效需求不足,消费观念与习惯难以认同。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消费者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保险意识比较薄弱,且国民平均收入也较低,有效的保险需求不足,个人购买保险的主动性较差,真正想投保的却是屈指可数。也可以说,保险消费大都属被动型消费,这就给习惯于计划经济运作模式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营销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事实上,银行网点守株待兔式的代销保险产品的方式,其效果也不够理想。

4、缺乏服务意识,营销水平较低。

长期以来,中国保险企业主要通过代理点及兼业代理机构以及个人代理人开展保险业务,具体说就是主要靠数以万计的保险业务人员来促销与直销保险产品。银保合作,可以通过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但是,一些银行仍沿用传统的方式,由银行信贷部门利用信贷制约手段,向贷款企业推销(甚至强行推销)保险产品,收取保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强卖色彩。总体看,中国目前银保合作后的保险营销也还处于低级阶段。

5、协议分销模式致使银保产品同质化。

该模式下,银行不介入银保产品开发过程,只是为保险公司设计的标准产品提供销售渠道并从中收取回佣,从而忽视对代销产品质量的深入考察。目前,银保产品功能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一是代销保险产品以投资型为主,趸交业务比重高,保障功能低,不能完全满足各层次客户的保障需求;二是超过90%的代销产品是带有储蓄功能的分红保险,与银行产品的互补性较差,甚至会对中长期储蓄构成分流和侵蚀。

6、短期契约模式致使销售人员“行为失范”。

该模式下,银保合作协议以一年期代理协议为主,商业银行过分追求发展速度和销售业 3

绩,而忽略了对业务发展合规性和稳健性方面的考核,员工绩效考核存在“激励扭曲”,催生了不规范销售行为。一是误导销售,模糊产品性质,将保险产品与储蓄、银行理财产品混为一谈、简单类比,“存单变保单”。二是诱导销售,夸大产品收益,片面强调保险产品收益率高于存款利息,并以演示性的收益率计算方法向客户推介,忽略对中途退保需承担损失等风险提示。

7、政策法规的约束。

中国法律明文规定,银行、保险实行分业经营。2001年1月发布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第六条第三款则十分清晰地指出银行与保险应实行分业经营。该条款内容是:“保险与银行、证券分业经营;财产保险业务与人身保险业务分业经营。”诚然,中国有关金融方面的“分业经营”的法律法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规避金融风险、保护消费者利益,发挥了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但是,随着世界金融业的巨变,原来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要求,这也给中国银保合作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度障碍。

五、深化银保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开展深层次合作,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的银保合作现在还处于浅层次合作阶段,鉴于中国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法律约束,从长远来看,“一对一”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应是最佳的合作模式。在此模式下,双方关系不再建立在短期利益上,更关注为客户提供亲和便利、专业的服务。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双方在代理手续费上进行博弈,减少短期随意性,维持银保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达到“双赢”。银行必须对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技术水平,产品创新能力、客户服务能力、银行保险的经验等方面进行充分考察和筛选。否则,很难保证银保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保险公司也要树立全新的市场经营理念,积极开展银行保险业务,谨慎地选择合作伙伴,摆脱银保合作中的被动局面,通过合作内容上的深化,建立与银行之间长远的战略伙伴关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建立双方的资本纽带,进行银保资源的整合,逐步实现由简单的兼业代理向“长期合作战略联盟”过渡。

(二)、建立科学、有效、合理的代理保险业务销售体系。

银保合作最大的优势是保险公司可以充分利用银行广布的网点、众多的客户进行业务拓展,形成资源共享。如何建立科学、有效、合理的代理销售体系,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人员到位即抓好代理销售体系的建设。为了加强银行代理业务的专业化管理,银行、保险各自应设立保险、银行业务部,建立专管员和协管员队伍,从机构、人员上保证了银保合作业务的开展;二是认识到位即对保险公司而言,就是把银行代理工作提高到关系壮大业务规模、提升企业实力、抢占市场、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与实施,要对员工进行银行代性,增强了紧迫感;对银行而言,要把代理保险业务作为壮大银行实力、增加银行功能、发挥银行优势的重要渠道,看成是一种“双赢”行为。在银保双方达成共识后,各自员工认识的提高,为银行合作的发展打下思想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措施到位即实行公司领导与行领导沟通;做到采取措施、关系、服务、任务、考核办法、兑现、专管员的职责落实到位。银保双方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做到以上三个到位,代理保险业务工作得到落实,业绩得跟踪,动态得及时掌握,银保合作必然会得到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三)、加强银行保险的专职人员培训及客户经理队伍建设。

一方面,利用保险公司在培训上的行业优势,重点培训银行网点的主管和临柜员工。培训的重点要由业务培训为主转到以灌输营销理念为主,努力提高银行临柜人员的市场竞争意识牙口服务意识,增强他们对银行保险的认同感。银行应考虑为银行职员制定一个良好的激励制度,将保险销售指标纳入业绩考核体系中,切实激励员工代理保险业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积极搞好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客户经理的工作对象是银行网点主管和临柜员工,他们的角色定位是:组织培训,负责对分管网点的银行员工进行银行保险业务培训;销售助理,指导并协助银行临柜人员办理承保手续;咨询员,对客户和银行员工提出的相关问题提供咨询和售后服务。由此可见,能够胜任客户经理一职的必须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因此,要使客户经理在持续不断的业务培训中,不断接受新知识、培养新观念、掌握新技能,保证必要的文化和专业素质。

(四)、积极开展银保合作产品的多样性创新。

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产品的创新是不同金融机构相互合作的保证。银行和保险公司有着不同的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没有适合银行特点的保险产品,就无法有效发挥银行的优势。银保合作的产品应该既形式简单、操作方便、适于柜台销售,又与银行传统业务相联系。这样不但可以对银行业务消费者更具吸引力,还可以调动银行进行代理的积极性。在业务创新过程中,银行和保险公司应组成业务开发项目组,对市场进行细分和定位,根据不同需求层次的客户群设计相应的保险产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依据当前的市场需求,设计出集方便性、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于一体的保险产品,满足客户对全套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既要有短期产品又要重视长期产品的开发,并以新的销售模式支持银行理财功能的实现,让保险产品融入到银行的服务产品系列中去。

(五)、建立银保合作的市场准入机制。

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目前发生恶性无序化竞争问题。从浅层次看主要涉及市场营销与银行保险产品管理方面的不规范;而从深层次上看,则是银行与保险在合作方面的战略理念与机制上的差异。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国内保险公司粗放式的业务扩张与争夺市场份额的动因,侧面显示出该业务市场发育的不成熟程度;另一方面则提示了这一市场现存竞争结构的不完善与不饱满。目前银保双方只是在产品销售渠道方面进行浅层次合作,加上银行掌控网点、保险资源,保险公司不能对银行柜台进行控制和施加影响,银行单方拥有的对手续费的讨价还价能力。这种交易策略非常不稳定,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短期的利益趋向。因而,银行保险业务应该采取市场准入机制即一家银行只能跟一家或两家保险公司建立代理保险业务关系。我们所说的一对一或两家保险公司的关系,要使银行保险双方合作站在长远、战略的高度来选择合作伙伴,合作双方才能在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维护银行保险的销售渠道,才能建立和培养一支相对专业、稳定的销售队伍,才能集中精力开发有利双方合作的销售体系,最终双方能够找出一个的共同点来关心、发展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一对一或两家保险公司的市场准入,对保险的实体监管提供了方便,只要了解双方总部下属经营单位在网点开发、手续费支付、销售方式、宣传途径等的运作,就能掌握银行保险业务的全面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也能对市场动态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为制

定银行保险业务政策和培育银行保险市场提供便利。

(六)、强化银保合作业务的监管。

银行与保险公司通过相互合作,必然会以各种方式突破分业经营的限制,给银行业与保险业的明确界定和行业监管增加了难度。目前由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建立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可以说适应了金融业务交叉发展的需要,既能使各监管部门独立地对本行业进行监管,又能使监管部门之间保持信息及时、充分的交流,尽早发现问题。监管当局应根据银保合作的既成事实制定一些有利的方案措施,争取出台更多的关于银行保险合作方面的成文政策。1.要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制度,确保银保合作有法可依,应注重双方制度上的相互补充和协调统一。2.要对现有市场进行规范,坚决纠正误导行为。加强保险产品的宣传和信息披露管理,提高销售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维护消费者权益和银行、保险公司的信誉。3.要建立科学的商业银行代理业务考核体系。完善现有的考核制度,补充对保险代理业务等中间业务的考核指标。加强对各项中间业务收入的管理,确保商业银行各项业务收入如实足额进账。4.要加强风险监测,防范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在大力开办保险代理业务的同时,应建立风险控制制度,分析代理业务潜在的风险,规范操作流程,切实做到对银保业务经营风险的监测和防范。

结语

从国外银行保险发展的过程来看,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是从低到高的一个过程,从早期的简单分销逐渐过渡到银行保险服务一体化。银行保险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银行入股保险公司是银行保险走向更深层次发展的需要。银行入股保险公司后,可以通过内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使产品与服务体系高度整合,提供银行与保险的一体化金融服务,可以使银行保险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实现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双赢。所当前我国金融业施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对于银行入股保险公司这一银行保险发展的新模式,必须注意相关风险的防范工作。面对银行入股保险公司的新模式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工作,这样才能保证银行保险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青枝.银行保险与中国商业银行行为调整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梁立.银保新规下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及出路[J].时代金融,2012,(2)3.黄晓曼,孔宪飞.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投资与合作,2012,(3)4.吴利军,方庆.混业经营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国际比较与路径选择[J].教学与研究,2012,(8)

5、魏华林,杨霞.银行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J].武汉金融,2007,(10).6、徐为山,赵海生.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背景下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一个协同视角[J].上海金融,2008,(5).7、胡再勇.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分析[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6

下载新形势下银保的发展方向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形势下银保的发展方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银保思考

    关于乡镇银行出售理财产品的一些思考 “10万元起,年收益率25%;本金安全,收益稳定;懒人理财百万富翁不是梦!”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迅速增长,乡镇居民闲臵金钱越来越多,一条条吸引人眼......

    银保合作大全

    什么是银保产品 银保理财产品由银行、邮政、基金组织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银保产品是不同金融产品、服务的相互整合,互为......

    银保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时间稍纵即逝,2012年一季度即将结束,截止目前厦门银保部共完成保费209.4万,其中趸缴202.3万,期缴7.1万。现有渠道为民生银行,邮政局和华夏银行,共22个网点。外勤人力方面......

    银保工作总结

    2010年资中银保部工作总结一年以来,在公司上级领导的正确带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员银保的共同努力,发扬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

    银保转型

    银保转型 银保(Bancassurance),是银行保险的简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当前,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合作模式,主要体现在银行充当保险公司代理中介这一层面上。即保险公司通过银行代......

    银保监管

    记者从保监会获悉,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近日联合发布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突破了原有一家银行只能签约三家保险公司的上限,要求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审慎选择合......

    2013.4.2新形势下IT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新形势下IT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有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而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

    银保客户经理心得(最终定稿)

    组织的银保客户经理关于企业文化、产品分解、领导能力的有效沟通技巧等学习培训活动,使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认识水平、理论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等都有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