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取消76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取消76项评比达标
表彰评估项目的决定
国发〔2013〕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研究论证,国务院决定,再取消一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共计76项。
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做好取消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加强后续监管,接受社会监督。要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的要求,继续从严从紧加快清理其他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做到: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党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的,一律不得开展;与政府职能无关、对推动工作没有实际意义的,一律不得进行;已取消的,一律不得变相保留或恢复;已转交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承担的,一律不得使用财政资金和向企业或社会摊派费用。要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附件:国务院决定取消的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目录(共计76项)
国务院
2013年9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国务院决定取消的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目录
(共计76项)
序号 项 目 名 称
主办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科技部 国家民委 国家民委 国家民委
处理决定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1 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2 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评选 3 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卫星远程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评选 4 全国教育技术装备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5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特别贡献奖 7 全国电教系统表彰 8 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选 9 优秀研究生校园媒体评选 10 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考试考务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评选 地理空间信息软件测评 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企业评选活动 13 全国民族文化旅游新兴十大品牌推介活动 14 民族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15 全国民委系统调研报告成果评选 16 全国民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
国家民委 国家民委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部门评选,转由中国建筑学会举办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17 国家级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精品教材评选活动 18 梁思成建筑奖
《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 19 农业部 商务部 商务部 商务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税务总局 税务总局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质检总局 质检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 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 21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 全国商务系统普法总结表彰 对免疫规划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24 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 25 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 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市 27 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 28 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复议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29 中国人民银行节能减排“十二五”双先表彰 30 海关优秀科技项目评审 31 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评估 32 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达标
《中国税务年鉴》编辑发行先进单位和个人 34 《中国税务稽查年鉴》、《中国税务稽查》编辑发行先进单位和个人
全国工商系统行政复议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 36 表彰质检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 37 “六五”普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38 基层能力建设达标活动
表彰奖励发行放映国产影片考核成绩优秀单位 40 广播电影电视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 41 广播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 42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奖励 43 全国广播电视设施安全保护示范单位及优秀个人评选表彰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体育总局 体育总局 体育总局 体育总局 体育总局 体育总局 体育总局 体育总局 体育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44 全国优秀电视文化栏目表彰
全国体育系统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46 全国体育政策法规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47 年度全民健身工作突出成绩奖
年度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和先进单位 49 全国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 50 全国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 51 体育工作荣誉奖章 52 体育事业贡献奖 53 全国体育标识评比
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的评估验收 55 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六五”普法)评选表彰
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好新闻评选 57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报送工作评比与表彰 58 “六五”普法中期表彰 59 “六五”普法表彰 60 知识产权政务信息评选 61 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政府门户网站先进地方子站和先进个人评选
全国知识产权保护重大事件、案件及有影响人物评选活动 62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旅游局 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 国家粮食局 国家测绘地信局 国家中医药局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63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
气象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 65 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 66 全国粮食系统法制宣传教育评选表彰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质量管理评估 68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表彰活动 69 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分级评估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71 外汇年检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72 诚信兴商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南水北调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 74 南水北调基建统计表彰
南水北调系统资金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 76 全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国家中医药局 国家外汇局 国家外汇局 国家外汇局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
中央编办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第二篇:国务院决定取消的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目录(推荐)
国务院决定取消的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目录
(共计76项)
序号 项 目 名 称
主办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科技部 国家民委 国家民委 国家民委 国家民委 国家民委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处理决定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部门评选,转由中国建筑学会举办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1 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2 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评选 3 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卫星远程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评选 4 全国教育技术装备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5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特别贡献奖 7 全国电教系统表彰 8 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选 9 优秀研究生校园媒体评选 10 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考试考务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评选 地理空间信息软件测评 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企业评选活动 13 全国民族文化旅游新兴十大品牌推介活动 14 民族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15 全国民委系统调研报告成果评选 16 全国民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 国家级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精品教材评选活动 18 梁思成建筑奖
《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 19 农业部 商务部 商务部 商务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 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 21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 全国商务系统普法总结表彰 对免疫规划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24 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 25 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税务总局 税务总局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质检总局 质检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体育总局 体育总局 体育总局 体育总局 体育总局 体育总局 体育总局 体育总局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26 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市 27 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 28 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复议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29 中国人民银行节能减排“十二五”双先表彰 30 海关优秀科技项目评审 31 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评估 32 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达标
《中国税务年鉴》编辑发行先进单位和个人 34 《中国税务稽查年鉴》、《中国税务稽查》编辑发行先进单位和个人
全国工商系统行政复议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 36 表彰质检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 37 “六五”普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38 基层能力建设达标活动
表彰奖励发行放映国产影片考核成绩优秀单位 40 广播电影电视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 41 广播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 42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奖励 43 全国广播电视设施安全保护示范单位及优秀个人评选表彰
全国优秀电视文化栏目表彰
全国体育系统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46 全国体育政策法规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47 全民健身工作突出成绩奖
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和先进单位 49 全国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 50 全国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 51 体育工作荣誉奖章 52 体育事业贡献奖 53 全国体育标识评比
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的评估验收 55 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六五”普法)评选表彰
体育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56 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好新闻评选 57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报送工作评比与表彰 58 “六五”普法中期表彰 59 “六五”普法表彰 60 知识产权政务信息评选 61 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政府门户网站先进地方子站和先进个人评选
全国知识产权保护重大事件、案件及有影响人物评选活动 62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旅游局 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 国家粮食局 国家测绘地信局 国家中医药局 国家中医药局 国家外汇局 国家外汇局 国家外汇局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
中央编办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取消 63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
气象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 65 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 66 全国粮食系统法制宣传教育评选表彰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质量管理评估 68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表彰活动
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分级评估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71 外汇年检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72 诚信兴商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南水北调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 74 南水北调基建统计表彰
南水北调系统资金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 76 全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第三篇: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监察厅等部门
关于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豫政办 〔2007〕8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省监察厅等部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二月一日
关于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实施意见
省监察厅 省政府纠风办 省编办 省发展改革委 省民政厅
省财政厅 省人事厅 省政府国资委 省政府法制办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2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保留合并取消的涉及乡镇一票否决和检查评比达标项目〉的通知》(豫办〔2006〕43号)精神,全面清理和规范我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特制定清理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对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行一次全面清理,通过清理和规范,使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过多过滥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进一步减轻基层和群众负担,逐步建立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长效机制。
二、清理范围和基本原则
(一)清理范围。这次清理的范围是省政府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举办的面向本系统、基层和企业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举办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参照上述范围进行清理。
(二)清理原则。清理工作按照“全面清理、逐级负责、严格审核、大幅减少、统一规范”的原则进行。凡可以撤销的项目,坚决予以撤销;凡可以合并的项目,一律予以合并;对推动工作有重要作用确需保留的项目,要说明具体理由,由省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办公室报经全国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审核同意后,方可保留。
对以下项目予以撤销: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不符合实际需要的项目;要求基层、企业、群众出钱出物出工或以各种名目收费的项目;以开展活动为由违反有关财经法规和制度滥发钱物的项目。
省辖市以下人民政府(含省辖市)及其部门原则上不再保留自行设置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
清理工作期间,各地、各部门原则上不得举办新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三、清理方法与步骤
清理工作采取自上而下、条块结合,自查自纠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等方法进行。共分四个阶段:
1.动员部署阶段(2007年1月底前)。各省辖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及其他机构成立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联席会议及办事机构,制定清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对本地、本部门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进行摸底调查,召开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会议,对清理工作作出动员部署。各省辖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及其他机构于1月底前向省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清理方案和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2.自查自纠阶段(2007年3月底前)。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清理工作实施意见,对本地、本部门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行自查自纠,列出具体项目,认真填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自查登记表》、《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自查统计表》等报表,对所主办或合办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分别提出保留、合并或撤销的意见,对确需保留的要提供相关依据并说明理由。各省辖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及其他机构要将相关资料于3月底前报省联席会议办公室。
3.审核公示阶段(2007年6月底前)。对于各省辖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及其他机构上报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及其清理意见,由省联席会议办公室进行审核,并在有关媒体上对审核结果进行公示。对于社团组织举办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先由省民政厅或业务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然后报省联席会议办公室按规定审批。
4.建章立制阶段(2007年7月底前)。要按照边清理、边规范、边巩固的要求,建立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长效机制。在2007年7月底前,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定下发关于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管理意见。各省辖市、省政府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地、本部门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具体管理意见。
四、组织机构和领导分工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我省建立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省监察厅、省政府纠风办牵头负责,省编办、发展改革委、民政厅、财政厅、人事厅、省政府国资委、法制办参加。联席会议召集人由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王流章担任。省监察厅副厅长、省政府纠风办常务副主任储亚平,省纪委纠风室主任、省政府纠风办副主任刘文来,省编办副巡视员孔祥敬,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裴志扬,省民政厅副厅长孟超,省财政厅纪检组长李阳,省人事厅纪检组长王宏,省政府国资委副主任、纪委书记于海,省政府法制办副主任许和为联席会议组成人员。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政府纠风办,承担日常工作。刘文来同志兼任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省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统筹协调、政策指导、监督检查。各成员单位职责:省监察厅、省政府纠风办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省编办要对机构编制加强监督检查;省发展改革委(省减负办)要对涉及企业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行全面清理;省民政厅及相关部门要抓好社团组织举办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清理工作;省财政厅要加强对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资金管理;省人事厅要综合协调政府奖励表彰工作;省政府国资委要对所联系行业协会和事业单位举办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开展清理工作;省政府法制办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意见。
各地、各部门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加强对清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指导。
五、工作要求
清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监督,严肃纪律,切实做好清
理工作。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各地、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按照国务院的决定和要求,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切实把清理工作做好,以解决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过多过滥问题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清理工作的领导,把清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纠风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要层层落实责任制,主要领导要对清理工作负总责,重要工作要亲自部署,重大问题要亲自过问。要针对清理工作中的全局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向政府和上级部门提出对策建议,重大情况要随时沟通。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对进展缓慢或问题较多的地方和部门进行重点督促。各责任部门要按照分工,坚持原则、履行职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保证清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三)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开展清理工作,认真加强自查自纠,摸实情,抓重点,求实效,不留死角。省政府各部门要做出表率,首先从本部门的项目清起,对主办或合办的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逐项进行认真清理,提出撤销、合并或规范的意见及依据,并对本系统的清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四)加强监督,严肃纪律。各级清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要切实搞好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对在清理工作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弄虚作假的地方和部门,一律按顶风违纪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通过设置举报电话等方式拓宽监督渠道,对反映违规违纪行为的线索,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对典型案件公开曝光。
第四篇: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xx年以来,按照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依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国务院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第六轮集中清理。经严格审核论证,国务院决定第六批取消和调整314项行政审批项目。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分工,抓好监督检查,完善规章制度,确保行政审批项目的取消和调整及时落实到位。同时,要强化后续监管,明确监管责任,制定监管措施,做好工作衔接,避免出现监管真空。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一律不设前置审批。以部门规章、文件等形式违反行政许可法规定设定的行政许可,要限期改正。探索建立审批项目动态清理工作机制。
二、积极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新设审批项目必须于法有据,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审查论证。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以规章、文件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行政审批项目。研究制定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设定和管理办法。
三、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社会组织管理改革。把适合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和管理服务事项,通过委托、招标、合同外包等方式交给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承担。抓紧培育相关行业组织,推动行业组织规范、公开、高效、廉洁办事。
四、进一步健全行政审批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政务中心建设,健全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并逐步向村和社区延伸。加强行政审批绩效管理,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等做法,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审批项目较多的部门要建立政务大厅或服务窗口。
五、深入推进行政审批领域防治腐败工作。深化审批公开,推行阳光审批。加快推广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严肃查处利用审批权违纪违法案件。
六、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投资体制、财税金融体制、社会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理顺和规范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规范上下级政府的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管理服务质量。
第五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细则
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
协调小组文件 国评组发[2011]5号
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
实 施 细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加强评比达标表彰管理工作,根据《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应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遵循严格审批、总量控制、合理设置、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权限和程序进行,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体现先进性、代表性和时代性。
第三条 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的政策指导、统筹协调。审核备案、监督检查。协调小组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日常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机构负责本地区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工作的审核和管理工作,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日常工作。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四条 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和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团体(以下简称有关社团)举办的面向各地区各部门或者本系统本行业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五条 各地区各部门经批准设立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如需调整或变更,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六条 根据法律法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但未经批准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七条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展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考核、绩效考核、目标考核、责任制考核,属业务性质的资质评定、等级评定、技术考核,以本单位内设机构和人员为评选对象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不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三章 申 请
第八条 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团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设立、调整或者变更,由主办单位在每年3月底前按归口分别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申请。
因重大事件、重要专项工作等特殊情况,需临时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可单独申请。
第九条 申请设立新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或者临时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申报内容应包括项目名称、主办单位、理由依据、活动周期、评选范围、参评总数、评选名额、奖项设置、评选条件、奖励办法、组织领导和经费来源等。
已经批准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调整或者变更项目名称、主办单位、活动周期、评选范围、奖项设置等,应提出申请。
第十条 各地区各部门在报送上级文件中涉及的评比达标表彰事项,不作为项目申请或开展活动的依据,应按规定提出申请。第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由主办单位按归口分别向省级党委、政府提出申请。
第四章 审 批
第十二条 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审批应从严把握,总量控制,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审批制度。
第十三条 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团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原则上按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保留的项目总数控制,各单位可在本单位原有项目基础上进行调整或者变更,一般不得开展临时性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第十四条 设立、调整或者变更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应符合以下要求:(一)项目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名称与项目内容相符合,未经批准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字样;
(三)项目范围与本部门职能范围相一致;(四)项目周期设置科学;
(五)项目奖项设置科学合理,原则上不得设置子项目;(六)项目评选程序严格、合理;
(七)项目规模适当,名额从严控制。第十五条 审批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将各地区各部门报党中央、国务院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请示转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考核奖励司);
(二)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研究提出初审意见;
(三)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一般在每年二季度集中审核提出拟批复意见,并在有关媒体公示5个工作日,涉密项目等可不公示。如因重大事件、重要专项工作等特殊情况,需临时开展活动的,可单独审核;
(四)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将审核意见报党中央、国务院审批后,由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复主办单位;
(五)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公布审批结果。
第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负责本地区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审批,不得擅自下放或变相下放审批权限。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机构应及时将项目设立、调整或者变更情况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备案。
第五章 实 施
第十七条 各地区各部门应按批准的项目内容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未经批准不得变更,不得要求下级单位配套设立相应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
第十八条 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应坚持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推荐。主办单位应就推荐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按干部管理权限,征求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计划生育等部门意见;就推荐的企业和企业负责人,征求工商、税务、审计、纪检监察、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安全生产、行业主管等有关部门意见。第十九条 以省部级机关名义开展的表彰活动一般不评选副司局级或者相当于副司局级以上单位和干部、县级以上党委或者政府,县处级干部原则上不超过评选总数的20%。
第二十条 主办单位应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评选条件、评选办法和评选结果等在适当范围内公示。涉密或不宜公开等事项可按规定不予公示。
第二十一条 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应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规定,主办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参评单位和个人收取费用或者变相收费。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应加强监督检查,对于未经批准擅自开展、不按批准事项开展以及在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中违规违纪的单位和个人,要会同有关部门给予严肃处理。
第二十三条 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团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退出,主办单位应向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备案。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及时向社会公布退出项目。
第三十四条 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团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撤销,由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提出撤销意见,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五条 评比达标表彰项目退出或者撤销后,如再次申请同类项目,一般不予受理。
第二十六条 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主办单位应主动接受群众尊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第二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机构应及时将本地区省级以下退出和撤销项目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备案。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中央宣传部负责新闻媒体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审核和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另行制定具体规定。
第二十九条 对社会组织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要严格控制,原则上不批准境外组织机构在境内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民政部会同外交部等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的具体规定。民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分别负责全国性、地方性社会组织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审核和管理。
第三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根据《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和本实施细则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备案。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团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措施。
第三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主题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 分送: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公厅(室),各人民团体办公厅(室)。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
协调小组办公室 2011年3月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