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转发农业部农机化司
关于转发农业部农机化司《关于开展阳光工程 农机培训检查与督导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鄂农机科教[2010]7号
各有关市、州、县农机局(办)、各承担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任务的单位:
现将农业部农机化司《关于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检查督导工作的通知》(农机科„2010‟1号)的文件转发给你们,请你们按照通知要求立即对本单位承担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任务的情况进行自查,并撰写自查报告于2010年1月31前以电子版形式报到省农机化办科教质量处。省农机化办将组成督察组在全省范围内对承担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任务的单位进行抽查,请有关单位做好准备工作。
附件:农业部农机化司《关于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检查与督导工作的通知》
联系人:陈鹏宇
电 话:027-87664856、*** 邮 箱:hbsnjbkjc@163.com
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 二O一O年元月二十日
附件:
农业部农机化司关于开展阳光工程 农机培训检查督导工作的通知
农机科„2010‟ 1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管理局(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
按照农业部等六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09‟50号)要求,在我部科技教育司的统一安排下,2009年全面启动实施了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与农业科教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进一步了解各地培训开展情况,总结实施经验,掌握培训需求,加强项目监管,做好2010年的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决定对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开展一次检查督导。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检查督导工作拟于2010年1月至2月进行。各省(区、市)农机化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与当地阳光工程办公室的协调,精心组织相关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要查找分析原因,尽快进行整改,不断提高项目监管能力,规范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落实。在检查督导过程中要全面总结农机培训工作的新经验、查找存在的新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突出重点,把握要求。本次检查督导的重点内容是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落实情况,包括方案制定、培训条件、师资力量、管理工作、培训质量和学员满意情况等。参加检查督导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落实和管理制度的学习,严格按照阳光工程的“四个办法和五项制度”开展检查督导工作。要强化政策落实和制度执行能力,突出重点检查内容,掌握具体工作要求,促进培训机构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三、全面自查,集中抽查。本次检查督导采取全面自查和集中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省(区、市)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对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进行全面自查,并在自查的基础上,抽取部分学员,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通过电话访问或走访的形式,了解其培训情况、补助情况、对阳光工程的知晓情况等。抽查学员的总数不低于培训人数的5%。我司将组织有关单位组成督导检查组对重点省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检查各地执行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实施情况,并对各地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需求、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四、深入检查,及时整改。各省要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以检查促提高。各检查组要将检查督导和工作调研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听取所检查督导地区的工作汇报,检查督导组要做好人员分工,现场核查培训记录。及时指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和整改要求,加大督查力度,确保隐患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五、总结经验,及时报告。各省在检查督导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提升效果。要对检查督导情况进行认真汇总,并填写好培训情况统计表(附表)。检查结束后,形成的总结报告和情况统计表于2010年3月20日前一并报送我司科技教育处。总结报告应包括培训情况、存在问题、工作建议及今后计划等内容。
联系人:李庆东
电 话:010-59192817 E-mail: njhkjc@agri.gov.cn 附表: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情况统计表
农业机械化管理司 二〇一〇年一月四日
第二篇:农业部国营农场农机化管理细则
农业部国营农场农机化管理细则
为加强农机化管理,提高农机化科学管理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精神,结合国营农场情况,特制定本细则。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机化管理,提高农机化科学管理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精神,结合国营农场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各级农垦管理部门和国营农场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坚持使用维修与更新换代相结合,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农机化管理工作。
第三条 国营农场农机化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运用经济、技术、行政、法规等措施,对农业机械选型、配套、使用、维修、改造和更新等进行综合管理,不断改善农机设备技术状态,保证适时、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地完成农业生产任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四条 实行农机标准化管理,是国营农场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各垦区要制定各项农机化管理标准,使农机标准化管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第五条 国营农场场长必须履行农机化管理职责。农机化管理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和标准,如机车完好、效率、能耗、安全等应列入场长任期责任目标。
第六条 国营农场要重视机务队伍的建设,加强对机务人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技术培训,保持机务队伍的相对稳定,建设一支与农机化管理和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机务队伍。
第七条 农机化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原则。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垦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农机化管理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国营农场负责农机化管理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 各级组织和管理人员职责
第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垦部门必须确定一名主管领导并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农机化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业机械化和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加强农机化宏观管理,制定本垦区农机技术装备政策及农机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标准。
(二)负责本垦区农机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协调服务。
(三)组织本垦区农机化管理的经验交流,开展农机管理标准化评比活动和农机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四)负责编报本垦区农机化发展规划和统计报表。
第九条 国营农场场长对全场农机化管理负全面责任(或授权机务副场长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和上级有关农业机械化和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条例和规定。
(二)组织制定并检查机械作业计划、技术保养计划、技术革新计划、修理计划、油料物料配件计划、机务人员培训计划和各项机务定额等的执行情况。
(三)主持制定农场农机化发展规划、农机更新改造规划、农机化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和大修理(定期修理〈下同〉基金提存管理办法等,审定农机投资、更新改造基金和大修基金的合理使用。
(四)组织农机管理标准化评比活动,及时、准确掌握和分析全场农机工作动态,检查农机化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机械化增产措施的执行情况,制止各种违反规定的行为,保证机械化生产的顺利进行。
(五)组织农机科学实验、更新改造和机械化试点工作,推广各种节能措施和农机新技术,搞好技术协作。
(六)组织全场机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负责机务人员的任免、调动和奖惩,对重大机械事故负责作出结论和处理,并承担应负的责任。
(七)组织农场农机修配厂的修理工作。
(八)总结交流机务工作经验,按时提出机务工作总结报告和农机化统计报表。
第三章 机械作业
第十条 田间机械作业,必须符合农业技术要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现田间机械作业标准,保证适时、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地完成生产任务。
第十一条 新的和修后的动力机具要按规定进行试运转,及时填写技术档案,确认技术状态正常,方能投入作业。
第十二条 按照机械作业计划,作业前要进行本地块区划,确定行走路线,训练好标准作业手,做好各项物资准备工作。
第十三条 机具要合理配套和合理编组,采取正确的作业方法。作业机具要正确安装调整,达到技术标准,方能参加作业。
第十四条 建立作业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实行机车组自检和专人检查验收相结合的办法。质量不合格的,要及时给予处理。
第十五条 排灌机械、运输机械以及粮食处理、饲料加工、林、牧、渔等非田间作业机械的管理,要有专人负责,遵守使用保养规定,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
第四章 技术保养
第十六条 各种农机具要认真贯彻“防重于治,养重于修”的原则,切实执行技术保养规程,动力机械要按主燃油耗量确定保养周期,按时、按号、按项、按技术要求进行保养,实现技术保养标准,确保机具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第十七条 拖拉机和各种动力机械要做到五净(油、水、气、机器、工具),四不漏(油、水、气、电),六封闭(柴油箱口、汽油箱口、机油加注口、机油检视口、汽化器、磁电机)一完好(技术状态)。
第十八条 农具要实行常年修理,达到三灵活(操作、转动、升降)、五不(不松旷、不钝刃、不变形、不锈蚀、不缺件),一完好(技术状态)。
第五章 机具和油料、物料管理
第十九条 机耕队(生产队)要统一规划机务区,建立三库(机具库、零配件库、油料库)、一间(保养间)、一场(农具停放场)。机务区地势应高燥、平坦、便于农机具出入。要远离居民点,四周设防火道和排水沟,并进行绿化。
第二十条 保养间要配备必要的机车保养和农具检修工具、设备和检查仪器,实行专责管理,保养时要注意节约油料、零件、材料,提高工效,保证质量。
第二十一条 农具管理要落实到人,固定停放地点。农具停放场包括长期停放场(内设调整平台)和临时停放场。长期停放的农具应技术状态完好,排列整齐,涂油垫起,不准乱拆乱卸。容易变质、变形、锈蚀的部位,如电器、胶制品、纺织品、链条、刀片等应清洁后入库保管。
第二十二条 油料要严格分清牌号,按类存放,装油容器和加油工具要保持清洁。汽油要单库存放,柴油必须经96小时以上沉淀,实行缓冲卸油、浮子取油、多级过滤、密封、计量加油等方法,黄油要有加注器,混各油要有搅拌器,要认真搞好废油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推广节油经验。油库要有可靠的安全设施。
第二十三条 油料、配件、材料的入库和领发,必须办理检验登记手续,做到账物相符。配件、材料要根据保管技术要求,摆放整齐,定期维护,防止腐蚀生锈,受潮变质或受压变形等现象。
第二十四条 机具送修、竣修时,交接双方要共同检查验收和填写技术档案,清点工具、备件及附属设备,办好交接手续。
第六章 农机修理
第二十五条 认真贯彻计划预防维修制度和大修基金提存制度。实现机具的计划修理和常年修理。积极采用以技术状态监测为基础的修理方法,严格遵守维修规程,执行修理技术标准,改进修理工装,提高检测技术和修理工艺水平。
第二十六条 拖拉机、汽车、内燃机大修,必须由有大修能力的农机修配厂承担。农机修配厂要保证大修机车达到质量验收标准规定的功率、耗油率等技术经济指标,实行三包,并有明确的保修期限。
第二十七条 要在保证修理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做好旧件的修复利用,节约修理资金和材料。
第二十八条 农机修配厂要加强修理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保证设备精度,提高设备利用率。
第七章 农机技术改造与更新
第二十九条 国营农场应根据农机设备的技术状况、农机化发展规划和装备政策,编制农机技术改造与更新的中长期计划和计划,做好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并组织实施。
第三十条 研制和革新的机具设备,必须经过实地试验、鉴定,确有成效方能组织推广。
第三十一条 农机设备的固定资产折旧资金应按国家规定主要用于农机技术改造和更新,不足部分应从农场利润留成、集资等多渠道解决。
第三十二条 农机设备出租、转让或报废,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出租、转让、报废农机所得的收益,必须用于农机技术改造与更新。报废机具不准再使用或者转售,应分解办理。
第八章 技术档案
第三十三条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汽车、内燃机等动力机械,各种农业机械及修理设备,要建立技术登记簿、修理鉴定检测记录、设备卡片等技术档案,做到记载准确,填写及时,字迹清楚,数据齐全。
第三十四条 主要机械设备都应有班次工作记录。当班要如实记载,各项基础数据必须切实准确。
第三十五条 技术档案要有专人负责,妥善保管,常年保持完整清洁。
第九章 统计与核算
第三十六条 要加强统计与核算工作,把机务统计纳入正规的统计渠道。
第三十七条 统计资料要填写及时、准确、全面、清楚,并按规定及时汇总上报。
第三十八条 实行定额管理,搞好单车核算,做到任务有要求,消耗有定额,质量有检查,成本有核算,阶段有经济分析,年终有决算。
第十章 机务人员管理和技术培训
第三十九条 机务队伍必须做到定员定额,相对稳定。机务人员的调动、任免、晋级,要与农机管理部门协商一致后再报领导审批。
第四十条 机务人员实行分级培训。各级农垦管理部门重点培训机务管理干部 国营农场重点培训驾驶、维修、操作人员。采用代培、轮训等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实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机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要充分利用职业高中农机班和技工学校有计划培训农机后备人员。机务管理干部必须具有中专以上的专业水平。现职农机管理干部要进行必要的知识更新培训。
第四十一条 要建立健全技术、业务考核制度。机务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技术考核,考核成绩应记入个人技术档案并作为任职和评级的重要依据。
第十一章 安全监理与劳动保护
第四十二条 机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农机安全监理规章、安全操作规程和道路交通规则。各级领导要重视安全工作,制定、落实安全措施,配齐安全检查设备,做好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每项作业前,都要对全体机务人员和作业辅助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
第四十三条 各级农机监理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做好安全监督和技术状态监督工作,做到学法、懂法、守法、执法。第四十四条 驾驶操作人员必须经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考试合格,驾驶员应持有驾驶证,农具手应持有操作证。无证者不准开车、操作。
第四十五条 建立事故呈报制度。凡发生重大人身伤亡和机械严重损坏事故,都要及时逐级上报。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应及时进行现场检查,分析事故原因,查明责任。对事故要认真总结经验,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第四十六条 各级领导要重视劳动保护,不断改善机务人员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按规定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第十二章 评比与奖惩
第四十七条 要大力开展农机管理标准化活动,定期组织检查评比。标准化机车组的评定由机耕队(生产队)负责组织,上报农场审批后,颁发标准化合格证。标准化机耕队(生产队)和标准化农机修配厂的评定由农场负责组织,上报管理局审批后,颁发标准化合格证。标准化农场的评定由管理局负责组织,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垦部门审批后,颁发标准化合格证。对不能保持标准化合格要求的,可按审批权限收回其标准化合格证。
第四十八条 对获得标准化合格证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农场要结合每年的评比活动,开好总结发奖大会,大力宣传标准化单位和个人的事迹,表彰先进,推动后进。
第四十九条 对于违犯农机管理有关规定和劳动纪律,造成责任事故,或管理很差,影响生产者,除按有关规定赔偿外,重大事故,还要按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或负刑事责任。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集体所有制和职工个人拥有的农业机械的管理,可参照本规定的基本原则纳入农场农机管理的范围。
第五十一条 本规定由农业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三篇:农机化司负责人权威解读
农机化司负责人权威解读《十二五规划》
日前,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负责人就农业部9月6日发布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做权威解读。
问:《规划》制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规划》深入分析了面临的形势与发展机遇。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在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领域拓宽的重要阶段。进入“十二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在新的起点上,进入了为基本实现机械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加快提升发展质量,关键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农业机械化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规划》实施正处于我国农业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时期,农业发展呈现出农产品需求进入大幅增长阶段、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农业劳动力进入结构性短缺阶段、农业生产进入资源制约加剧阶段、农业生产进入灾害影响加重阶段、农业进入国际竞争激烈阶段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对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为准则,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农业农村规划》)有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部署和要求,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全面认真地研究总结和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区域发展重点,提出三大主要工程、四大专项、五项保障措施。
《规划》内容全面系统,论述清楚,重点突出,数据准确,资料翔实;提出的“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清晰、目标与主要任务明确,主要工程和重大专项可行,符合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将有利于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机装备布局结构,有利于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保障措施有较强的针对性,切实可行。专家认为,《规划》科学、创新且符合实际,具有宏观性、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将促进“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是指导“十二五”时期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问:《规划》是如何编制的?
答:《规划》编制历时近两年时间,主要经历五个过程。一是启动《规划》编制工作。2009年10月,印发《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提出了《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任务和分工、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编制小组和专家咨询组。二是组织调查研究和起草初稿。设立5个重点课题,分别委托有关单位开展专题研究。2010年5月,在北京召开课题研究成果座谈会;6月,根据课题研究成果和有关调研成果,组织起草了《规划》提纲和初稿。三是召开专家咨询会议。2010年9月,召开了编制组会议和专家咨询会议,征求了在京农业机械化直属事业单位的意见,根据专家和有关单位意见,对《规划》初稿进行讨论和修改。四是征求社会各界意见。2010年10月上旬,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并发各省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以及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征求意见。五是开展《规划》衔接和论证。2011年2月,将进一步修改后的《规划》送部内相关司局征求意见并与农业部总体规划进行了衔接。之后经反复修改,形成论证稿,并于2011年5月13日,在北京召开了专家论证会。根据专家意见和农业部总体规划要求进行修改,形成《规划》正式稿,于2011年9月10日正式公布。
问:“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对于《规划》具有怎样的意义? 答:“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显著优化、政策法规不断健全、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地位作用持续增强的五年,确立并丰富发展了“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主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成功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青壮年劳力短缺对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持续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及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规划》总结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宝贵经验。推进农业机械化必须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必须把强化法制建设和优化政策环境作为重要保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强化政府支持,促进农业机械化规范、高效、持续发展;必须把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作为工作主线,强化科技支撑和农机农艺融合,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必须把培育发展主体和创新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作为主要抓手,着力培养以农机手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民,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活力。这些宝贵经验既是对“十一五”农机化工作的凝练总结,也是今后推进农机化必须坚持的做法,对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问:《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如何确定的?
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体现了新时期的新要求、新高度、新进展。2010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28亿千瓦,即“十一五”期间全国农机总动力年增长幅度在6个百分点以上。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到2020年“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必须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稳步提高农机总动力,加大农机更新报废的力度,提高农机利用率。“十一五”期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年均增长3.27%,“十二五”规划提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期目标为年均增长2%左右,符合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快速发展与战略转移相结合的发展特征,注重发展质量与效益提高相结合、装备数量增长与结构合理调整相结合,由单纯的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的方向转变。首次将“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和现代设施农业取得明显进展,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写入《规划》内容。《规划》提出“十二五”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主要农机装备数量稳步增长,装备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水稻、玉米等生产全程机械化取得长足发展,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和现代设施农业取得明显进展,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农机农艺融合度、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度进一步提高,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万台死亡率持续下降,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问:《规划》提出的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如何实现?
答:《规划》的指导思想明确了突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规划》提出今后五年要切实加大宏观引导力度,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规划》提出通过“六个更加注重”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即更加注重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重点促进大马力、高性能、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发展,加快老旧、高耗能、高排放、安全不达标农业机械的报废更新;更加注重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机手素质,加大科技创新与技术培训力度;更加注重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机械利用率和经营效益;更加注重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大力发展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能和环保低碳的农业机械;更加注重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机制,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推进管理机制创新;更加注重构建综合配套的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体系,切实增强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和针对性,全方位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重点抓好全面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及技术推广、不断壮大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加快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深入推进安全发展、大力促进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发展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问:《规划》为何提出了区域发展重点?
答:“十二五”期间,推进各区域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是全系统面对的重大挑战,科学规划发展区域是本次《规划》编制工作的重点难点内容之一。为此,特别设立专项课题,对划分和确定区域发展重点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影响一个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地貌、种植结构、劳均耕地面积等。对于劳均耕地面积因素,考虑到我国农业劳
动力转移迅速的实际情况,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劳均耕地面积的地区差异将逐步缩小,不再是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划分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域,主要考虑了地形地貌和种植结构两方面因素。具体划分时,确定了地形地貌、玉米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水稻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小麦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这4个指标(用三大粮食作物种植比例代替种植结构)作为分区依据,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地区、华北平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低缓丘陵区、西南丘陵山区、黄土高原和西北地区等六个区域。
为协调推进六个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突出重点的要求,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各区域发展重点,协调推进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问:《规划》提出的主要工程和重大专项是基于什么原则?
答:提出《规划》中主要工程和重大专项坚持四条原则:一是对农业机械化转变发展方式、农业装备结构优化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和市场手段配置资源难以完成,需要国家重点支持;二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可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项目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具有显着的作用;四是可有效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从业人员素质。本《规划》与《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等相关工程建设规划和有关的财政项目进行了充分衔接,切实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据此,提出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农业机械化生产服务管理信息工程等三大工程,以及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农业机械化重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补助、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和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四大专项。
问:如何保障《规划》的贯彻落实?
答:为认真贯彻落实《规划》各项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区域发展重点,《规划》从完善扶持政策、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组织领导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与创新,实现政策、投入、服务、法制、组织协调推进。农业部要求各地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将农业机械化发展摆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加强领导,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
做好“十二五”时期农业机械化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繁重。全系统要切实加强对本《规划》内容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要发挥职能作用,提高素质能力,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确保《规划》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努力推动农业机
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信息来源:11-09-16 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
第四篇:农业部成立农机化科技创新专业组
农业部成立农机化科技创新专业组
5月29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成立农机化科技创新专业组的通知》,决定成立由11个专业小组114人组成的农业部农机化科技创新专业组。
据悉,农业部早在2012年11月份就成立了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战略咨询专家组,在此基础上新成立的农机化科技创新专业组将在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战略咨询专家组指导下开展工作。
农机化科技创新专业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领域科学问题、技术需求和科研重点的调研论证,农机化重大问题或突发事件的技术咨询,农机化推广和质量鉴定工作的技术指导,国内外农机化技术研究进展的跟踪交流。
《通知》明确,农机化科技创新专业组土壤耕作机械化组组长李洪文、种植机械化组组长罗锡文、田间管理机械化组组长李树君、收获机械化组组长胡志超、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组组长应义斌、种业机械化组组长朱明、林果业机械化组组长廖庆喜、设施园艺工程组组长毛罕平、饲料与养殖工程组组长李保明、精准农业组组长赵春江、技术集成与区域规划组组长易中懿。
此外,农机化科技创新专业组还建立了调研咨询制度、交流沟通制度和联络员制度。明确每年围绕1至2个重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研究报告;讨论工作计划,交流调研成果和研究进展;负责跟踪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建立和完善科研备选项目库,向科技主管部门推荐项目建议;组长依托单位可设1名联络员,负责专家调研咨询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联络。
农机化科技创新专业组专家任期3年。战略咨询专家组根据农机化发展需求,可建议对专业组设置进行动态调整。
详情请登陆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http:///nxtwebfreamwork/detail.jsp?articleId=ff8080813ef32641013ef808a2e0035a&lanmu_id=4aea47a72b9a2495012b9f2b30c20077
第五篇:关于转发环境保护部农业部(精)
关于转发环境保护部、农业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市环保局
为防治秸秆烧焚造成的大气污染,保障奥运会环境质量,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我局依照《通知》精神,制定了《山西省环保局秸秆禁烧工作方案》,现将《通知》和《方案》转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落实有关要求,做好防治工作。
附件1: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 附件2:山西省环保局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
山西省环保局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2008年秸秆禁烧工作,防治大气污染,保障奥运城市空气质量。根椐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法监督管理,突出防范重点,强化工作措施,保证奥运空气质量。
二、工作目标
预防为主,加强监督,保证不发生严重影响空气质量,特别是影响奥运城市空气质量的秸秆焚烧事件。
三、措施和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各地环保部门要提请当地政府制定工作方案,全面部署禁烧工作。要将禁烧工作列入环保目标责任制,落实工作责任,要切实发挥村民组织的作用,确实把禁烧工作落到实处。
严格督查。各地环保部门要将秸秆禁烧列入重要工作内容,在秸秆焚烧季节加强现场督查,要成立专门的督查组,巡回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防秸秆焚烧污染事件的发生。广泛宣传,深入发动,要利用各种方式将宣传活动深入到村、到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农民群众秸秆焚烧的自觉性。
强化责任意识。省环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对重点区域进行督查,发现秸秆焚烧现象将追究当事人及有关领导的责任。各地要将本地秸秆焚烧工作方案和工作情况分别于5月20日前和7月20日前报送省环保局。
联系人:省环保局监察总队 刘士元
省环保局生态处 高致平
电 话:0351-6371077 传 真:0351-637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