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类别、级别的划分
第四条 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类别、级别的划分:
一、长输管道为GA类,级别划分为:(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l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1.6 MPa的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注1)大于等于200km且管道公称直径DN大于等于300mm的管道;
3.输送浆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50km且管道公称直径 DN大于等于150mm的管道。(二)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2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产小于等于1.6MPa的管道; 2.GAl(2)范围以外的长输管道; 3.GAl(3)范围以外的长输管道。
二、公用管道为GB类,级别划分为: GB1:燃气管道; GB2、热力管道。
三、工业管道为GC类;级别划分为:(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1级:
1.输送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的管道; 2.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大于等于4.0 MPa的管道;
3.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大于等于4.0 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
4.输送流体介质且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0.0MPa的管道。(二)符合以下条住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2级:
1.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 GBJl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办P<4.0MPa的管道; 2.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4.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
3.输送非可燃流体介质、无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 1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
4.输送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10MPa且设计温度 <400℃的管道; 注1: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库、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直接距离。
第二篇: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定
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定
项目名称: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定。
项目设定依据:行政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证与管理办法》。
项目收费依据:陕价费调发[2000]23号。
项目审批总时限:30个工作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五十四条)
项目送达总时限:10个工作日。
项目审批程序:
一、受理
1、条件:申请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⑴有法定代表或法定代表委托人;
⑵有相应的设计机构和工作场所;
⑶配备必要的设计装备和设计工具并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
⑷有健全的设计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
⑸有压力管道设计范围相适应的技术标准、规范;
⑹必须有能保证设计能力的管理人员,并有取得相应资质证书的设计人员和审批人员。具体的条件见《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证与管理办法》。
2、工作标准:申请人提交的申办材料真实、齐全、规范、有效。
3、本岗位的责任人:省质监局特设处行政许可负责人。
4、岗位职责及权限:
⑴负责受理申请的安全监察机构对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后,确定是否予以受理;
⑵对符合申请条件的设计单位,安全监察机构在申请表上签署同意受理意见,并通知申请单位;
⑶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设计单位,安全监察机构做出不予受理申请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5、受理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同意受理的在申请书上签署受理意见,返回申请单位。不同意受理的向申请单位出具不受理通知书。
6、办理时限:15个工作日。
二、审核、审批
(一)评审
1、申请单位取得同意受理通知后,可持以下材料约请评审机构进行条件评审:
⑴签署了受理申请意见的《申请书》;
⑵申请单位的质量手册。申请单位可在自我评定合格后,与评审机构协商确定现场评审时间,并必须将现场评审时间通报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可指派1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到场,现场监督评审工作质量。
2、现场评审组由评审机构组织,评审组由2位熟悉相应的压力管道设计知识和设计工艺的从事压力管道设计工作的专家,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考核合格的评审人员及特邀专家组成。
3、评审工作包括对基本条件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的考核评审。评审组应按照《评审纪录》的评审项目逐项进行评审,分别给出单项评审结果并填写《评审纪录》。评审组现场评审结束时,应当出具填写了评审组意见的《特种设备制造条件鉴定评审报告》初稿,向申请单位通报并请申请单位在场人员签字。
4、评审机构根据评审组的《评审纪录》和评定意见,经评审机构负责人批准后,给出《评审报告》的评审结论。评审结论分为具备条件,基本具备条件和不具备条件三种:
⑴评审记录适用项目全部符合的,评为具备条件。
⑵评审纪录》适用项目中重要项目全部符合,非重要项目存在不符合和有缺陷项,但认为最长2个月内经整改能够达到要求的,可评为基本具备条件。
⑶达不到基本具备条件要求的,应评为不具备条件。
5、对评为基本具备条件的,申请单位应在2个月内,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并形成整改报告提交评审机构组织复评。复评时适用项目全部符合的,应评为具备条件;否则应评为不具备条件。
6、对经评审或复评提出不具备条件评审结论的,评审机构应在完成现场评审后10个工作日内报告受理机构。
7、评审机构应在完成现场评审后15个工作日内,及时汇总《申请书》,《评审纪录》与签署了评审结论的《评审报告》,以及整改后复审时的《评审纪录》与签署了评审结论的《评审报告》(如果经复审时),报送给受理机构。
(二)审核、审批
1、受理机构接到《评审报告》后,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审查,并在14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颁发《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的决定。审查合格的,应办理核发《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审查不合格的,应分别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⑴评审机构工作程序不符合规定,或者由于评审机构原因导致提供材料不全的,责成相应评审机构在规定其内整合程序或补齐材料后重新审查。出现此类情况,应当同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⑵评审机构工作程序符合规定,申请材料不适用或不能达到本规则规定条件的,做出不予许可的决定,并书面向申请单位说明理由。
2、工作标准:严格按要求进行审核。
3、岗位职责及权限:经审核后作出准予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岗位责任人:省质监局特设处许可审批人员。
5、办理时限:14个工作日。
三、制证
1、工作标准:审查合格的,按规定办理核发资格认定证。
2、本岗位责任人:省质监局制证人员。
3、岗位职责及权限:必须按照规定核发合格证,要保证合格证核发质量,不合格的要作废销毁,已发出的要及时追回并免费换发。
4、办理时限:1个工作日。
四、送达
1、工作标准:按照规定及时将许可决定送达许可相对人。
2、本岗位负责人:行政许可负责人
3、岗位职责及权限:按照规定时间,将许可证送达到许可相对人手中。
4、送达时间:10个工作日
五、归档
1、岗位负责人:行政许可负责人
2、工作标准:按照档案归档要求收集整理归档
3、岗位职责及权限:对许可证核发全过程形成的审批材料收集齐全,完整归档。
4、办理时限:根据工作制度要求及具体确定。
第三篇:中国政府级别划分
中国政府机构行政级别划分
中国政府机构行政级别纷繁错杂,目前,直辖市、省(部级),省会城市(副部级),地级市人民政府(司局级),我都已经明白,但是各个级别下属的政府组成机构 又是什么级别 请达人解释,比如,北京市下属 国资委,发改委,水利局,计生委等是否都是同一级别(司局级),以此类推,济南市下属国资委,发改委,水利局,计生委等是否都是用一级别(副司局级),潍坊市(地级市)下属国资委,发改委,水利局,计生委等是否都是同一级别(处级)。
直辖市、省(部级)的政府部门一般是正(局)厅级
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政府部门一般是副厅(局)级
普通省会、普通地级市的政府部门一般正处(县处)级
特别说明:省会不是副省级城市,省会只是地级市!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
(副省级城市目前有十五个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宁波、厦
门、深圳。
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即是计划单列市也是副省级城市。)
(普通省会地级市<非副省级城市>和普通地级市:石家庄,郑州,南昌,太原,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长沙,贵阳,昆明,西宁,兰州,银川,南宁,福州,拉萨,海口,合肥 等普通省会,洛阳、安阳、钦州等普通地级市)
省会城市可不见得是副省级市,副省级城市全国都只有几个 像杭州 深圳这些地方,副省级城市下的国家机关都比正厅级市要高半级
也就是深圳的市委书记和市长还有人大主任 政协主席全部都是副省级,下属的建设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都是副厅级 正厅级城市下属的局都是正处级
北京 天津 上海 广东 重庆这五个直辖市都是正省部级单位,只是1把手是高配,政治局委员 副总理级的
要知道那个城市是不是副省级很简单 你看那个城市的市长是不是副省级干部就行了。
yanglei227 2010-11-29楼主要搞清楚,中国的副省级城市只有14个,不是省会城市都是副省级,但省会城市的党政一把手基本是高配副省级干部,然干部的个人级别和机构级别不能同论,简单
说:
1、正省部级单位下属的厅局司均为正厅级
2、副省部级单位下属的局均为副厅级
3、地市级单位下属的局均为正处级
4、县级单位的局为正科级
中国行政,基本上分为五套班子,即党委、政府、政协、人大、纪委。
中国干部级别划分 国家级正职:
(包括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国家头号人物)国家级副职:
(包括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等)省部级正职: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省部级副职: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行、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布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厅局级正职:
以前叫地厅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席、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厅局级副职:
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厅单位,如市政法委,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书记兼任。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县处级正职:
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书记、(区)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
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县处级副职:
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副书记、县(区)委常委、(区)副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第四篇:干部级别划分
1楼
国家级:
国务院总理(一级)
国务院副总理(二级)
国务院常委(三级)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省长、直辖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副厅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
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副处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居二线”
正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巡抚与布政使,为从二品
副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按察使,为正三品
正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府,为从四品
副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同知,为正五品
正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县,为正七品
副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县丞,为正八品
副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县丞,为正八品
第五篇:论文级别划分
第一级-T类
特种刊物论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级-A类
权威核心刊物论文,被国际通用的SCIE、SCI、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第三级-B类
重要核心刊物论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
一般核心刊物论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第五级-D类
一般公开刊物论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
受限公开刊物论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七级-国家级内刊
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
第八级-省级内刊
教育部主办
第九级-区级内刊
教育部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