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6年度xx街道办事处创建“法治云龙示范社区(村)责任书”
2006年度XX街道办事处
创建“法治云龙示范社区(村)”责任书
为了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大力开展“平安XX”、“法治XX”创建活动,进一步强化各社区(村)的责任意识,扎实推进“法治徐州合格街道”创建工作,根据《法治云龙建设纲要》等有关文件精神,为考核各社区居(村)委会法治建设活动的组织领导、保障措施和整体工作绩效,特制定本责任书。
一、必须获得“社会治安安全社区(村)”荣誉称号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法治云龙示范社区(村)”参评资格
(一)领导班子成员发生严重违法犯罪行为。
(二)因违法行政引发在全市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或公民死亡事件。
(三)因监管不力导致发生严重危害公民健康、生命财产安全或者公共财产安全的恶性案件。
(四)发生在全市造成重大影响的政治性事件。
(五)考核数据和情况弄虚作假或故意隐瞒法治建设重要情况,情节严重的。
三、组织保障
(一)社区(村)党支部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法治建设2次以上,把法治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由“一把手”进行动员部署、主持召开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全体人员会议每年不少于2次,年度述职述廉报告中有法治建设的相关内容。
(二)社区居(村)委会紧密结合实际,把法治建设工作纳入本单位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党政综合考核,总体有实施规划,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三)依法治理组织机构健全,有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有负责法治建设工作的专职人员。
(四)依法治理工作机构的工作制度完善,法治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相关科室,责任机制健全,档案资料完整齐备。
(五)将宣传建设“法治云龙示范社区(村)”活动纳入总体宣传计划,精心筹划、周密部署,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六)法治建设经费每年投入不少于一万元。
(七)干部群众对创建“法治云龙示范社区(村)”活动的满意率达85%以上。
四、依法执政
(一)社区居(村)委会党支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基本健全,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或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决策前进行合法性论证,并集体讨论决定。不发生社区(村)党支部的决策违法或者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事件。
(二)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制度。
(三)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
(四)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本地民主法治建设提出议案、提案、建设的办复率达100%,办复满意率达90%以上。
(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显著。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五、依法行政
(一)社区居(村)委会党支部制定出台的各项制度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符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所制定的各项制度,不与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或有地方保护主义内容,并依法报送审查和备案;建立公众参与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向社会公示,并举行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
(二)社区(村)党支部、居委会定期向街道党工委报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对街道党工委提出的改进意见及时进行认真整改、及时报告整改情况。
(三)政务公开制度化、经常化、群众获知应公开的政务事项途径便捷。对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依法及时予以公开。
(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法治问题方案具体、目标明确、措施到位、责任落实、成效明显。
(五)社区居(村)委会行政诉讼直接败诉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行政复议案件被裁定为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履行法定职责的复议决定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行政诉讼裁决、行政复议决定100%得到履行。
(六)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不发生乱罚款、乱收费、乱推派行为。
六、依法管理
(一)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深化,积极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活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落实“四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公开(财务、公共事务、政务)”,保障群众依法行使权力。
(二)依法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不发生决策前未经民主程序讨论,造成恶劣影响事件。
(三)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不发生因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四)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在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子女入学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所出台的规章制度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在劳动 保障、计划生育、子女入学等方面没有歧视性规定;不发生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侵犯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合法权益案件或事件。
(五)辖区内不发生在全市有重大影响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或工程质量问题;辖区内不存在集中性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窝点和市场。
七、学法守法
(一)积极开展“大普法”教育,“五五”普法规划得到有效落实。制定下发“五五”普法规划;普法年度工作任务落实;普法工作经费落实。
(二)领导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健全、落实到位。党支部每年度开展专题学法讲座不少于1次;干部年度学法培训面达到90%;干部学法考试成绩合格率达到95%。
(三)青少年法制教育制度健全、落实到位。辖区内青少年法制教育有计划、有教材、有教员、有阵地,组织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活动。
(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个体工商户每年组织学法不少于1次,流动人口学法工作扎实有效,流出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学法活动,流入地外来务工人员学法做到有阵地、有组织,教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五)居民、村民学法活动贴近生活、形式多样。建立居民“法制学校”,每季度上一堂法制课;建立村、社区普法志愿者队伍,并经常开展活动;村、社区设立普法宣传栏,并及时更新内容;有针对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六)主动履行法律义务,没有未执行的案件。
(七)公民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诉讼、调解、仲裁等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不发生民转刑杀人案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明显减少,不发生涉法涉诉进京非正常上访,不在京发生造成恶劣影响的极端事件或群体性事件。
八、其他
(一)积极争取加强法治建设工作经验被上级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会议以文件的形式总结推广。
(二)撰写加强法治建设工作的新闻、信息、调研文章,积极争取被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采用。
本责任书的履行情况,年底由街道办事处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组织检查考核。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各社区居(村)委会各执一份。
中共XX街道工委 社区(村): XX街道办事处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二00六年七月二十九日 二00六年七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材料
大榭开发区金海岸社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创建材料
金海岸社区成立于2005年2月,辖区总面积14600多平米,有住户2300多户,属拆迁安置型小区。社区成立以来,在党工委、管委会和社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党建为核心,以服务为载体,以文化为平台,坚持加大依法治理力度,维护社区的社会政治稳定。近几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了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成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民主法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创建标准,通过召开党员会议、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老干部座谈会等形式征求意见,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使各自治组织机制健全,职责明确,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几年来,社区内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民事纠纷调解率达到100%,成功率98%,社区先后被评为“宁波市文明社区”、“浙江省老龄规范化社区”、“宁波市优秀会员之家”、“社区禁毒工作先进集体”。
一、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促进社区管理制度化。社区成立后,首先从建章立制入手,夯实民主基础,从根本上取信于民。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社区自治章程》和《社区居民公约》。根据自治章程的规定,建立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为决策机构,以投票表决形式选举出的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是社区的议事监督机构,以社区居委会为执行机构的组织形式。并且建立和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凡涉及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大事,均由议事机构进行讨论,拿出实施方案,经决策机构研究决定后,再由执行机构组织落实的工作程序,保证社区治理有理有据,实行“依法建制、以制治居”,确保社区整体功能的发挥和运行。
二、建立和完善民主选举制,保障社区管理规范化。民主选举是社区自治的基础,是扩大社区民主,实现社区自治的举措。随着城市化发展需要,金海岸社区居委会,采取公开、公平竞争的民主原则,依法换届选举。每次选举有如下特点:一是依法界定选民资格,保障居民选举的权利。将选民资格确认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根据依法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选民资格条件。二是坚持民主选举社区代表。选举高素质的社区代表是提高社区代表会议决策水平的基础。成员代表候选人不搞组织推荐全部由居民联名推荐产生。三是社区居委会成员候选人杜绝指派和内定,采用成员代表联名推荐的形式,召开成员代表会议进行提名。四是突破传统做法,采取预选候选人、差额选举、秘密写票方式。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民主直选产生的居委会班子有着相对广泛和扎实的群众基础与社会基础,在社区群众中有着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为社区民主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推动社区管理透明化。民主监督是社区自治的保证,具体内容:一是坚持落实社区议会制度。为更好地推进社区民主自治,社区组织每季度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报告工作,听取意见,接受评议。二是实行“居务公开、制度公开、财务公开”,进一步调动居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财务公开更是重头戏,为了管好财务,所有支出单据,必须依次由经手人签章、出纳注明用途并签章、居委会主任审批签章。社区印章使用必须符合管理规定,并真实完整的做好台帐管理。
四、实行依法治理、民主决策、提高社区管理民主法治化 金海岸社区居民多是“农转非”,法治观念淡薄,民主意识不强。针对这种现象,社区经常召开了班子成员会议和居民代表大会,专门学习有关文件,并通过党员责任组走访宣传,让广大群众明确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依法治理。一是建立了由社区主要领导负责的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责任,完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切实发挥领导小组在社区普法和依法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二是实行了包片联组责任制,领导小组成员人人联片、个个包组,同时发挥楼道大小组长的作用,让他们与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紧密配合,协同治理。三是综合整治,实现社区专项治理经常化。围绕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以及社区居民或成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经常性的专项整治工作,保障社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民主决策是社区自治的核心,社区内重大问题由社区成员民主决定,体现了社区自治的本质要求。制定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议事规则,明确议事主体、例会时间、议事内容、议事原则、议题产生、表决方式和保证措施等条款,保证民主决策有章可循。
五、强化法制教育,实现社区法制宣传教育规范化。以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为切入点,主要抓好3方面工作:一是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社区设立专人利用法制宣传专栏,定期出刊与社区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案例;社区市民学校定期上法律辅导课,同时还利用远程教育的平台,针对辖区居民实际情况,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今年社区新成立综合服务示范中心,扩大社区图书室,新建电子阅览室,配置法律图书,杂志等,并不断更新,定期对居民开放,使居民真正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严格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综合服务中心还成立爱心编织站,为社区失业人员提供灵活就业,一定程度上促进社区平安建设。社区根据形势和居民需要,经常开展喜闻乐见的法制教育活动和法制文艺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自律、自治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是建立起一支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邀请在社区居住的法律从业人员和高校法律专业学生作为志愿者,为居民讲法制课,进行法律咨询,提供法律帮助。三是加强社区法律服务工作,满足居民对法律服务的需要。设置社区法律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纠纷、以及和社区管理提出法律意见,定期为社区干部安排法律培训等,指导和帮助社区成员提高依法管理事务的水平,提高社区居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设置法律援助工作站,确定专人负责排摸本辖区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特困户,送法上门,提供免费服务。社区设有警务室,社区民警实行治安全天候管理,安全设施,防火、防盗、防事故措施落实。社区调解室配有专职的调解人员,经常上门服务,为居民排解矛盾,努力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社区”。社区还成立党员、老年、民兵志愿者巡逻队伍,不定期地在社区内巡逻,维护社区安全,并积极为居民解决困难,参与社区建设工作。通过强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了居委会班子成员依法决策和民主管理意识,带动了居民自我教育和管理,社区治安得到了根本的好转,促进了居民遵纪守法,学法用法意识明显增强,促进了社区的长远发展。
以上是金海岸社区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是推进社区民主法治建设过程的一项长期性工作,是推进“建设和谐平安社区”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扎实有效的推进依法治理社区的工作,为构建平安和谐的金海岸而努力工作!
金海岸社区居委会 2010年9月13日
第三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情况介绍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情况介绍
一、全国和省、市创建活动情况简介
为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精神,2003年6月,司法部、民政部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文件,在全国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2005年10月,司法部又制定下发《“全国民主法治村”创建标准(试行)》。经各地层层推荐、认真考核、媒体公示等程序,自2004年7月至2008年1月,司法部、民政部共命名表彰 “全国民主法治村”1009个。其中2004年7月命名表彰首批299个(包括苏州市1个:太仓市城厢镇伟阳村);2006年1月命名表彰第二批310个(包括苏州市1个: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2008年1月命名表彰第三批400个(包括苏州市1个:吴江市震泽镇龙降桥村)。
江苏省的创建活动由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统一部署,2003年10月,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司法厅、省民政厅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文件,并明确了创建工作的基本标准,在全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2004年11月,经各级考核推荐,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命名表彰首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00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00个;2006年,命名表彰第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48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50个。2006年12月,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司法厅、省民政厅制定下发《关于推进“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的意见》文件,决定省级继续组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各市、县(市、区)全面转入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要求到2010年,9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县(市、区)创建标准;5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省辖市创建标准;1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创建标准。经各级考核推荐,2007年12月,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命名表彰第三批省级 “民主法治示范村”209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94个;2008年12月,命名表彰第四批省级 “民主法治示范村”353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54个。至今,全省共命名表彰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910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498个(全省共有23196个村、社区)。
苏州市自2007年开始开展市级“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由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司法局、市民政局组织进行,制定下发申报文件和创建标准。经各地推荐申报、市级检查考核,2007年4月,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命名表彰首批市级“民主法治村”85个、“民主法治社区”74个;2008年11月,命名表彰第二批市级“民主法治村”174个、“民主法治社区”133个。至今,全市共命名表彰市级“民主法治村”259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207个。
二、我区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和下阶段工作要点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几年来,我区按照中央及省、市开展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创建活动的指示及要求,结合本区实际,以开展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全区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提高基层自治组织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广大村(居)的法治观念,为加快全区“法治吴中”建设进程,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创建活动的开展,2005年3月专门制定下发了我区《关于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了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步骤和要求,明确了具体创建标准。在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署下,区法治办牵头会同区司法局、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对全区创建活动的工作指导和考核工作。各镇、街道都成立了创建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对本地各村、社区创建活动的具体工作指导。全区各村、社区也都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创建活动各项工作措施的具体落实。从而形成了全区创建工作的组织和工作网络,有力保障了全区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全区基层民主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任务,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从2005年开始,我区开展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创建工作,为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各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先选择数个基础较好的村、社区进行创建工作试点,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创建水平。通过2005年12月进行的区级创建工作检查考核,全区有33个村、社区达到区级创建标准,被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命名表彰为首批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区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区上下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力度,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相关要求,将创建工作作为创建“法治江苏合格区”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好,在2006年12月,经区级检查考核,全区又有67个村、社区达到区级创建标准,被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命名表彰为第二批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至今,全区共命名表彰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0个,占全区村、社区总数的62%(全区村、社区共161个)。另在2004至2008年,通过层级组织推荐申报和省、市检查考核,我区有11个村、社区分批被命名表彰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第一批:横泾街道尧南村、龙西街道水香苑社区;第二批:木渎镇西跨塘村、甪直镇淞南村、苏苑街道嘉宝社区;第三批:长桥街道龙西社区、香山街道小横山村;第四批:胥口镇箭泾村、东山镇陆巷村、临湖镇湖桥村、金庭镇东河社区);有40个村、社区分批被命名表彰为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首批15个;第二批25个),实现了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在我区各镇、街道的全覆盖。全区“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突出工作重点,深化基层民主法治
我区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以来,始终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关键,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工作下功夫。一是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不断增强村(居)的法律素质。全区各创建村、社区普遍建立起普法工作网络,健全村(居)委干部和村(居)民学法制度,并积极开展相关学习培训活动。每个村、社区内都设立了法制宣传栏(橱窗),村、社区图书阅览室都备有各类普法读本和报刊,供村(居)民学习。二是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基层自治组织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各创建村、社区按照“四民主、二公开”的制度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各村、社区在2007年的换届选举中,做到规范有序,保障村(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同时,切实抓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坚持每季度一次的村(居)务公开制度,建立村(居)民民主理财小组,对村(居)财务实行有效监督。三是以强化综合治理为保障,全力维护村、社区的社会和谐稳定。各创建村、社区不断加强综合治理、警务、治安保卫、人民调解和外来人口管理“五位一体”综治办建设,加大硬件投入、组织和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社会治安安全村”、“和谐社区”等各类创建活动,做好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工作,形成群防群治、共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各创建村、社区均无刑事犯罪和群众集访事件发生。
(四)强化指导考核,确保创建活动质量
为确保“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的质量,力求工作取得实效,区法治办等有关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上级有关精神,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全区创建活动的组织指导和检查考核。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区级创建活动和检查考核工作。2005和2006年,区法治办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全区创建工作的要求和标准,组织开展两批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创建工作,及时布置创建工作任务,下发创建申报通知文件,要求各镇、街道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各地创建工作,并按照区级创建标准,将自评达标的村、社区向区有关部门提出创建申报意见。区法治办会同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人大内司委、综治办、司法局、民政局组成由各部门分管领导参加的考核组,采取听汇报、查台账、看现场等方式,对各申报村、社区进行百分制考核。工作中,考核组本着宁缺不滥的原则,严格按照创建标准进行评分,把好创建质量关。如在2005年的首批区级创建考核中,就有二个申报村因未达到百分制考核90分以上的达标要求,而未能评为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考核结束后,区法治办及时汇总情况,发出考核情况通报,肯定工作成绩、指出存在问题。对考核达标的村、社区进行公示后,经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审核,并予以命名表彰,通过总结经验、表扬先进,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加强对达标村、社区的创建复查工作。在每年组织对各镇、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检查时,都要择点对达标村、社区进行创建复查,巩固工作成果,深化创建效果。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推荐申报工作。几年来,区法治办会同司法局、民政局按照省、市有关部门的布署和要求,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推荐申报工作。在工作中,严格按 3 照省、市创建要求和标准,在区级达标村、社区中层级推荐申报,优中选优,把好申报质量关。同时,加大工作指导力度,深入申报村、社区对创建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帮助规范和完善创建档案,做好迎检工作准备。至今,由我区组织推荐申报的省级四批和市级两批创建村、社区全部通过了省、市检查考核,获得省、市两级的命名表彰。
(五)下阶段工作要点
1、继续开展区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年内组织开展第三批区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修订区级创建标准,明确目标,落实措施,上半年启动工作,下半年组织各镇、街道申报并进行区级检查考核,争取在今年实现全区创建区级“民主法治村(社区)”达标率达90%以上。
2、做好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争创工作。一要继续加大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的争创力度,争取在2010年之前实现我区创建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达标率达50%以上。二要培育先进典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积极争创省、全国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争取在两年内实现我区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在各镇、街道的全覆盖,并争取实现我区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零的突破。
3、加强创建活动的工作指导和检查。区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指导和帮助基层做好创建工作,形成上下合力,推进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检查考核,严格按照创建标准进行达标考核,把好创建工作质量关;要组织对各级达标村、社区进行创建复查,促进各达标村、社区实行创建长效管理,深化创建活动效果。
附件
1、“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指导标准(试行)
2、江苏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基本标准
3、苏州市级“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标准
苏州市吴中区司法局 二00九年四月七日
附 件1: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指导标准(试行)
(司法部、民政部2005年10月)
为深入开展“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第一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实践,制定本指导标准。各地可参照本标准制定本级的指导标准或实施细则。
一、村级组织健全有力
1、农村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健全,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依法保障村民自治工作正常开展。
2、村委会及其下属组织和所有需要民主选举产生的群众性组织,产生程序合法,工作规范并有记录和档案,能自觉接受党组织领导及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指导。
3、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关系协调,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等组织健全,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4、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和三级治保网络健全,职责明确,工作落实。
5、村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健全,人民调解制度完善,工作落实,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无村民集体上访事件。
二、民主制度规范完备
6、村委会依法按时换届,严格程序,采用公开竞争、差额、无记名方式选举,无违背群众意愿的指定、委派、撤换或变相撤换村委会成员行为发生。罢免村委会成员依法按程序,群众满意度高。
7、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会议,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凡是与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必须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有切实可行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一事一议”制度能落实。
8、村务公开制度健全并得到落实,有规范的集体收支审批程序,村级财务定期审计,群众对村财情况清楚、满意,民主换届后能及时交接各项工作。
9、有规范的民主管理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合法产生,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侵犯村民合法权益的内容,干部群众自觉遵守,实施效果好。
10、每年对村干部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对两次评议为不合格的村干部,有处理结果;奖惩、责任追究制度能落实。村级档案台帐齐全规范。
三、法制教育扎实有效
11、认真贯彻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资源环境保护工作,耕地 5 保护工作。
12、建有村级法制学校或开辟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开展“法进家庭”和多种形式的学法用法活动,村干部、党员、村民遵纪守法。以《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为教材,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法制培训。
13、村有法制宣传组,村民小组有法制宣传员,户有“法律明白人”,年内无村民刑事犯罪案件发生。
14、建立学法、用法、守法档案,积极开展法制文明活动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15、村级治安秩序良好,农村社会稳定,村干部和村民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能依法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确寻求处理涉法问题的途径。
16、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治安防范和农村治保工作,管理和控制重点对象,帮助和教育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
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7、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明显增长。
18、有明确的村内近期、中期、长远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并能连续贯彻执行,工作计划按时完成。
19、村内集体投资项目公开招投标,公平竞争,民主决定,集体资产能有效保值增值。20、建立各种适合村民群众需要的农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激励和调动有不同优势的村民发展经济,帮助困难村民共同致富。
21、村容村貌绿化、美化、净化,体现节约、美观、可持续发展原则,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2、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展好,村民有学习、活动场所,经常举办群众性娱乐活动,村民素质不断提高。
23、讲究科学,反对迷信。讲究公共卫生,合作医疗制度健全,有应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各类疾病发生。
24、村级治安秩序良好,农村社会稳定,优抚安置、养老扶幼、扶贫助残工作得到落实。村民关系和谐,互相帮助,民族团结进步。
附 件2:
江苏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基本标准
(省法治办、省司法厅、省民政厅2003年月10月)
我省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必须按照司法部、民政部提出的总体要求及我省加强基层依法治理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努力达到如下要求:
一、自治组织
1、自治组织健全,村、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村、居民小组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民主选举
2、民主选举规范有序,村民、居民大会代表及村、居委员会成员严格依照法定程序选举或推选产生,选举结果群众满意。
三、民主决策
3、建立健全村、居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
4、凡涉及全体村、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均由村、居民代表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5、村、居民委员会依法办事,村、居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切实得到保障。无压制、破坏民主,侵犯民主权利行为发生。
四、民主管理
6、村、居民自治组织民主管理制度落实,村(居)干部严格实行依法管理,集体财产逐年保值增值,村、居委会公章、财务帐目、用人用工等管理有序。
7、村、居委会自治章程和村(居)规民约健全,符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
五、民主监督
8、民主监督健全有效,村、居委干部依法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实行村、居委会向村、居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
9、村务公开和社务公开的制度全面落实,广大村民、居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落实,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六、法治建设
10、法制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广大群众学法形成制度,自觉守法、用法,村(居)民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干群依法办事形成风尚,村和社区法治化程度较高。
11、辖区治安良好,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积极创建平安村、平安社区(居委会)成效显著,无刑事犯罪。
12、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健全并充分发挥作用,基层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无群众集访。
13、各项法律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广泛开展,村、居民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 7 自身的合法权益。
14、村、社区卫生状况良好,环境整洁优美,文化生活丰富,服务完善,生活便利,群众安居乐业。
15、村、社区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附3:
苏州市级“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标准
(市法治办、市司法局、市民政局2007年2月)
为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增强农村、社区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其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全面推进“法治苏州”建设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创建标准。
一、基层组织健全有力
1、村、居级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健全,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保障村、居民自治工作依法开展。
2、村、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组织通过民主选举产生,选举程序合法,工作规范并有记录和档案,能自觉接受党组织领导及乡镇、街道工作指导。
3、村、居民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网络健全,职责明确,工作落实。
4、村、居民委员会调解组织网络健全,人民调解制度完善,工作落实,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无集体上访事件。
二、民主制度规范完备
5、村、居民委员会依法按时换届,选举工作充分尊重选举人意愿,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直接、普遍、差额的原则进行,选举工作程序规范,群众参与率、满意率高。建立和落实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后的工作移交制度。村、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罢免、辞职、职务终止等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6、健全和完善村、居民自治工作机制和体制,完善村、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各项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村、居民自治章程,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侵犯村、居民合法权益的内容,干部群众自觉遵守,实施效果好。
7、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村、居民(代表)会议。凡是与本村村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应实行民主决策,民主议事决策形式明确、程序规范,有切实可行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8、村务公开和居务公开制度落实,公开内容、形式、设置、时间、程序做到“五规范一满意”。有村、居务公开工作的执行和监督小组,工作开展正常,小组人员民主推荐产生,回避制度执行良好。
9、每年对村、社区干部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对两次评议为不合格的村、居干部有处理结果。奖惩、责任追究制度能落实。档案台账齐全规范。
三、普法教育扎实有效
10、认真贯彻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做好计划生育、资源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等工作。
11、建有村、社区级法制学校,开展“法律进农村”、“法律进社区”等多种形式的学法用法活动,村、社区干部、党员、群众遵纪守法。
12、村、社区有法制宣传组,村、居民小组有法制宣传员,普法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及时宣传与村、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13、建立学法、用法、守法档案,积极开展普法活动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14、村、社区干部和村、居民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能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确寻求处理涉法问题的途径。
15、村、居委会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治安防范和平安创建工作,管理和控制重点对象,帮助和教育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
16、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和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制度。民事纠纷调处率达98%,调处成功率达90%以上。
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7、村、社区居委会制定任期目标和发展规划,并通过工作计划贯彻执行,按期抓好落实。
18、村、社区内集体投资项目公开招投标,公平竞争,集体资产能有效保值增值。
19、激励和调动村、居民发展经济,帮助困难村、居民共同致富。
20、村、社区环境绿化、美化、净化,村落、街巷整洁美观。乡风文明,村居民自觉维护公共环境。
21、村、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展好,村、居民有学习、活动场所,经常举办群众性娱乐活动,村、居民素质不断提高。
22、讲究科学,反对迷信,讲究公共卫生,农村、社区医疗制度健全,有应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各类疾病发生。
23、村、社区治安秩序良好,社会稳定,优抚安置、养老抚幼、扶贫助残工作得到落实。村、居民关系和谐,互相帮助,民族团结进步。
第四篇: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方案
天王社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努力提高社区基层自治组织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根据永清街道办事处“五五”普法工作规划的精神和要求,我社区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一、重要意义
“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是深入推进社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有效措施,加强社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社区是基础,社区基层干部群众是主体。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调动社区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增强其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社区自治机制,对于规范社区事务管理,维护社区社会稳定,促进社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标准: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要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努力实现以下要求:
(一)社区自治组织健全,社区干部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民主选举规范有序,社区干部能依法选举或推行产生,选举程序规范,选举秩序良好,选举结果群众满意;
(三)民主决策切实落实,社区会议或者社区代表会议制度健全,重大事项都能由居民讨论决定,“一事一议”制度能较好地发挥作用;
(四)民主管理扎实细致,社区干部依法实行民主管理,社区自治章程和社区民约健全,社区公章、财务帐目、集体财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有序;
(五)民主监督推进有力,社区干部依法接受村民监督,定期报告工作,社区公开制度健全,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没有发生因社区级帐目不清,社区务不公开而引发的群众上访案件;
(六)法制宣传教育深入人心,社区居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质不断增强,社区干部遵纪守法,依法依章办事,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七)居民能够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八)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社区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
(九)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三、创建活动安排
按照“积极稳妥、扎实推进”的原则,认真搞好创建活动,社区基层法治化管理,要进一步规范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四、组织领导
成立创建工作机构,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认真调查研究新形势下开展社区民主法治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形式和途径。
天王社区
2010年3月
第五篇: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方案
XX社区2013年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认识做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小区为基础、以物业、群众为主体,继续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学性,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规范社区日常事务管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必须结合XX社区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工作目标,达到:
1、组织健全。居民委员会及下属委员会能有效发挥作用。
2、选举规范。居民委员会成员、居民代表都能依法选举和推选产生,选举程序规范,选举秩序良好,群众对选举结果满意,3、民主决策。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健全,重大事项都能由居民讨论决定,无压制破坏民主、侵犯民主权利的行为发生。
4、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章程等各项管理制度,居干部依法实行民主管理。居委会政务、财务公开。集体财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有序。
5、民主监督。居干部依法接受居民监督,定期向居民或居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群众评议,居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6、法制教育。认真开展普法工作,居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居民能够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居干部遵纪守法,依法按章办事。
7、社会稳定。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积极开展创建“平安XX”活动。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社会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无重大刑事案件和责任事故发生,无群体性上访,缠访、闹访和非正常上访。
8、各项事业全面进步。集体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居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XX社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XX社区决定成立民“主法治示范社区”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XXX
成员:XXX XXX XXX XXX
四、方法步骤
1、动员准备阶段(1至2月)。成立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确定XX社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单位,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对创建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部署。
2、组织实施阶段(3至6月)。由XX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围绕组织建设、“四个民主”、“两公开”、“三个文明”等工作目标,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
XX社区工作站
二0一三年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