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州市社会救助体系的现状与思考
郑州市社会救助体系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按照2011年国家公布的2300元的贫困标准,郑州市贫困人口有34万多人。构建城乡社会救助制度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郑州市为例,总结了郑州市社会救助制度的现状,分析了当前郑州市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新型社会救助制度的思路及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 救助 郑州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成效和主要特点
1.1 按照“政府主导、民政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不断完善救助体系 2008年,郑州市政府为进一步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教育、医疗、临时困难问题,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郑政〔2008〕28号)精神,制定了《郑州市城市低收入家庭救助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具体对救助范围、家庭收入计算、资格认定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同时规范了救助的具体内容。
1.2 城乡统筹,标准有别,保障水平不断增长 郑州市城乡低保制度实施以来,地方政府就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当调整城乡低保标准,社会救助保障水平逐步提升。截至2011年,郑州市第十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全年共发放城市低保金1.2122亿元、农村低保金1.8648亿元。提高了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全年共有农村五保户11677户12049人,发放五保供养资金3924.46万元。为解决困难群众的看病难题,由市民政局牵头,出台施行了《郑州市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意见》,全年共发放医疗救助金2046万元,救助16447人。
1.3 农村居民救助工作有效开展 郑州市现辖5市1县6区、95个乡镇和74个街道办事处,人口735.6万人,其中的432.6万人为农业户口。2005年,自推行农村低保制度起,郑州市就逐步加大低保投入,同时严格低保管理流程,并不断寻求机制创新,动态的管理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低保政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满足了大多数农村低保用户的基本需求。
1.4 完善制度,探索机制,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严格审核审批流程。二是实施动态管理制度。三是建立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机制。统一由民政部门向统计低保、医疗等救助资金发放名册,由财政部门统一拨付资金款项,并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银行(邮局、信用社)将资金汇入救助对象存折。
1.5 关注热点,突破难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首先,分类救助城乡低保中的残疾人、孤儿,城市低保中的社会孤老、生育三胞胎以上的家庭、单亲家庭。其次,围绕低消费社会群体普遍关注的教育、住房、医疗等关键性的消费支出造成的生活贫困问题积极实施专项救助。再者,为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100%~150%范围内的,处在低保边缘的困难家庭提供医疗及临时救助。最后,推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当前郑州市社会救助制度存在主要问题
2.1 社会救助制度不够完善配套,管理不够规范 如今,有的社会救助工作在具体实施环节仍缺少一个固定的制度或标准,救助工作难免存在漏洞,救助中一旦产生纠纷,民政、司法等部门很难做出合理的裁决。
2.2 社会救助制度之间衔接不紧密,有待进一步优化救助资源配置 现阶段,民政、司法等多个部门都有涉足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流程,在管理方法和相关规章制度上难免出现差异,而且多项救助制度条块分割、功能单一,缺少统一的执行标准,且各项制度之间衔接不紧密。
2.3 城乡之间社会救助标准差异较大 城乡之间救助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基金投入、人均占有的社会救助资源以及救助政策的覆盖面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2.4 社会救助水平偏低,救助项目比较单一 从表2 可以看出,从1997年至2010年,郑州市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虽然从120元提高到300元,但与居民平均收入比较,低保标准占居民平均收入却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当前低保标准无法完全满足被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
2.5 动态管理要加强,贫困边缘人员的救助须进一步完善 有些低收入不在上述范围之内,只是平均收入略高于低保标准而无法享受低保政策,由此便滋生了新的社会矛盾和收入不均衡的问题。一部分低收入家庭虽然收入略高于低保标准,但在短期内因子女教育、看病等多方面的压力,其实际生活水平与低保家庭相差无几,甚至有的低收入家庭要比低保对象还艰难,政府应该给予援助。
2.6 发展性救助不足 解决城市贫困居民的温饱问题是现阶段社会救助工作的着力点,因此要实现从消除“收入贫困”到消除“能力贫困”之间的转变还须经历一段很长的发展阶段。“救急不救穷”,社会救助工作旨在缓解基本生存压力、消除贫困,但只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穷问题。
2.7 社会救助资金保障力度不足 2000年~2006年,郑州市各项经济指标虽然增长速度较为明显,但低保基金的比例却持续下滑,这明显违背了现阶段转变政府职能和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初衷。构建郑州市新型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具体建议
3.1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组织管理体制 一是市、县民政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总揽各项救助政策,协调同级各部门、各种社会力量的救助行为;二是要建立健全由多种所有制单位、社区兴办和居家供养等形式构成的服务网络;三是大力发展民间慈善组织,构筑更多的贫困群体与社会联结的纽带和桥梁。
3.2 改革和完善郑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①政府应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适当着力改善最低保障标准,使二者同步提高,照顾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使其公平的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②基于现阶段经济发展现状进一步健全临时补贴制度;③全面整合社会资源,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实施分类救助;④健全合理的低保退出机制;⑤构建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动态联动机制,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3.3 创建郑州市新型专项救助制度体系 ①建立城镇贫困老年残疾人专项社会救助制度,将护理救助整合到医疗保险中,谋求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来关爱和照料老人;②建立以失业救助金为辅的整合式大学生失业救助制度体系;③尽快出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条例》,规范当地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从源头减少流浪儿童。
3.4 打造郑州市新型临时救助制度体系 有的低收入家庭或低收入人群虽然收入略高于低保标准,但因其短期内承担着子女教育的花费,或遭遇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基本生活水平与低保对象相差无几,甚至低于低保水平,针对此类社会群体,可根据救助对象的身份、家庭生活情况、所遭受困难不同的类型、困难程度、救助需求、特殊原因对家庭生活造成的影响等因素,将救助标准进一步细化,分类、分档实施救助。
参考文献:
[1]陈永多.关于健全和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绩效评估的思考[J].中国民政,2007(04).[2]刘丽娜.关于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构建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2).[3]程军栋.如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J].价值工程,2011(02).
第二篇: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最终版)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多年来,我市按照“政府统筹,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指导原则,从完善社会救助的基本制度入手,加强配套制度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自然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优抚救助、慈善救助等制度相配套,政府救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救助对象生产生活困难。体系的建立不仅促进了民政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力维护了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但从和谐社会建设上看,还存在着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为解放思想,大胆实践,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日前,就我市城乡救助体系民政方面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我市城乡救助工作现状
(一)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我市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绝大部分生活困难群众纳入了城乡低保,解决了城乡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据不完全,全市目前累计约保障城镇生活困难居民6000余人次,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000多万元,保障标准从启动之初的80元提高到目前的220元,补差标准达到98元,保障对象包括下岗职工、贫困职工、无就业能力人员、失地农民及老弱病残居民等贫困人员;农村低保累计保障困难群众40000余人次,累计发放保障金3000多万元,保障补差标准由最初的36元,提高到目前的65元,城乡低保工作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切实保障了我市城乡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
城乡低保各项制度执行规范。一是按照“调查要细、核查要准、复查要快、市批要严”的“四要”原则,执行城市低保三级审核审批程序,即居委会把好初审关,各乡(镇)、办事处把好审核关,民政局把好审批关。二是根据物价上涨因素,及时调整发放城市低保家庭物价补贴。三是积极扩大保障面,根据“按照政策、严格标准、深入调查、应保尽保”原则,严格审批低保对象。四是适时提高保障标准。五是城乡低保发放方式实现社会化,低保户个人持《低保证》和储蓄本到银行直接领取保障金。六是实施分类施保,各乡、镇、办事处以及村(居)委会结合保障对象基本情况,把低保对象按照A、B、C三类进行分类施保:A为重点保障户,B为常年保障户,C为短期保障户。分类保障,使保障资金使用更为科学合理,真正用到最需要救助的贫困群众身上。
(二)五保供养水平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率超过省市确定标准。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全市有16所敬老院,以市级***、乡镇敬老院、村级“和谐居”三种载体,实施市乡村三级集中供养模式。其中,市***有床位1000张,供养对象866人,16所乡镇敬老院有床位802张,供养对象185人,村级“和谐居”共有179间,供养对象89人。截止目前,全市共有五保对象1748户1754人,其中集中供养1140人,集中供养率达65%,超出2008年省定40%、郑州市定50%的目标。
保障资金列入了市财政预算,保障标准为,集中供养每人每年18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1200元。五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三)救灾救济工作不断深化。
一是积极实施“灾后重建”。2005年以来,我市先后投入资金300.4万元,帮助469户农村因灾倒房群众建房1063间,及时妥善解决了农村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二是完善分级负责、分级负担的救灾工作机制,建立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制度,确保了救灾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投入足够资金,认真开展春荒救济、冬令救济,妥善安排解决了春季、冬季青黄不接时期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四)优抚对象救助政策得到落实。
优抚对象作为一类特殊弱势群体,始终是救助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全市在乡老复员军人均按照标准实行了定期定量补助;落实了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政策,基本解决了伤残军人治病难的问题;建立了贫困优抚对象保障机制,重点解决重点优抚对象、贫困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
(五)专项救助工作发挥成效。
一是开展以建立城乡医疗救助为重点的专项救助工作,救助经费列入财政专项资金。二是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认真落实《城市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法》,及时收容、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妥善安排吃、穿、医、住,做好遣返等安置处理,净化了社会环境。此外,还出台了对“三无人员”、低保对象等贫困弱势群体在上学、就医、住房、亡故人员火化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困难群众实施按需救助。
(六)慈善事业取得突破。
一是“送温暖献爱心”慈善捐助公益活动蓬勃开展,近三年组织开展活动20多次,为贫困救助筹集资金,先后救助贫困群众270多户,救助孤儿80多人次。二是创新工作方式,利用互联网组织慈善公益活动,得到企业和社会人士的支持。三是加强联络协调,争取社会慈善救助取得良好效果。如,目前市消防队对索河办西街小学王欣岩同学一直进行长期跟踪式救助。四是争取上级慈善机构救助。仅去年以来,就争取郑州市慈善总会为高山镇庙沟村五保户、特困户捐赠现金3500元、面粉2000斤、被褥400条、衣物8000件;为特困生争取捐赠2.6万元;为5名“留守儿童”争取到捐助手机5部。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调查,看到了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但也反映出还存在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一是体现在实施救助方面,有些单位、部门以及部分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为重视不足,形成社会救助工作力度还不够大,措施还不够有力,投入还相对不足,片面地认为社会救助工作是民政等少数部门的事,缺乏主动参与的自觉性。二是体现在接受救助方面,受计划经济时期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的救助对象“等、靠、要”思想仍然比较严重,不靠自身的努力走出困境,个别的甚至认为不拿白不拿,稍有困难就找政府。
(二)投入机制不健全,资金筹集困难。
一是由于财政压力过大,加之地区经济差别,个别乡镇对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存在着列而不支、支而不足的问题。二是存在着筹资渠道不畅,方法方式比较单一问题,靠上级政策性救助的多,靠行政手段捐助的多,靠宣传发动社会募捐的少。虽然民政部门通过救灾、慈善等方式筹集了一定帮困资金,但方式单一,规模较小,救助能力有限,还没有得到全市范围各级各界的积极响应和经常性参与。
(三)各项制度之间缺乏有机整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是多方面的,解决温饱问题是最基础的保障,此外,他们还面临着教育难、治病难、住房难等现实问题。社会救助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但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统一协调配合,造成有的救助对象重复救助,有的则被遗忘。如对“三无”人员及流浪乞讨人员的医疗救治,由于民政部门和卫生部门在职能分工、经费使用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救助时,双方在医疗、护理等方面容易产生互相推诿现象。
三、对策、措施和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建立社会救助体系的认识。健全、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体现了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竞争机制的引入,加上不可避免的各种灾害,在经济社会总体上升的同时,必然会出现极少数的弱势群体,他们必须得到社会的有效救助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是构造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措施。各级各部门应当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城乡救助工作,关注困难弱势群体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同时要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建立社会救助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增强刚性约束。
(二)进一步落实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统筹协调体系。
1、建立完善统一的协调机制。以“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为宗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施以民政部门主管,财政、教育、卫生、劳动、房管、司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合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2、加强社会救助制度建设。要根据社会救助的实际,逐步制定和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助学制度、司法援助制度、困难职工帮扶制度、城乡居民住房救助等制度,对各项社会救助的原则、对象、类别、标准、程序、资金来源等作出相应规定,使各项救助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
3、加强部门配合,实施资源整合。各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使救助资金、物资、设施、信息等资源得到合理调度使用,避免出现施救中的重复与遗漏现象,以降低救助成本,提高救助效果。
(三)进一步拓宽救助资金渠道,完善救助资金筹资体系。多渠道的筹集资金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保证。
1、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加大对社会救助的投入,努力提高财政投入比重。
2、充分发掘社会力量,积极筹措资金。通过税收等政策,引导和培养一些效益比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救助,形成一批相对固定的公益性救助单位。
3、以创建慈善城市为契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发展慈善组织,组织慈善活动,通过慈善机构面向社会筹集救助资金。
(四)加强组织建设,整合力量,完善社会救助网络体系。
乡镇、街道、村、社区居委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也是开展社会救助最基本的力量。加强基层救助机构建设,是建立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环节。
1、抓好基层服务组织建设。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居委会都要有机构和人员负责救助工作。
2、加强对基层救助工作人员的培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执行和运用法律政策的能力。
3、加强信息网络建设。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动态地汇集城乡各类困难群众的信息,增强社会救助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大力倡导社区邻里互助,发展壮大社会救助志愿者队伍,为特困群体提供更多、更好的关怀和服务。
(五)明确社会救助的最终目标,完善救助政策扶持体系。
社会救助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仅仅解决弱势群体衣、食、住等基本的生存问题,而是要通过多种措施帮助救助对象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立足解放思想,思路更新,转变救助观念,创新救助方式,走上科学、有效,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社会救助路子。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前救助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贫而施救,救而仍贫”局面,必须制定出台救助对象在生产和经营中的优惠扶持政策,实现变“输血”救助为“造血”救助,变消极救助为积极救助,变物质、资金救助为生产科技救助。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救助对象的文化科技知识、生产技能和本领,努力依靠自身力量,力所能及地拓展生产或就业,增强自我生存、发展的能力,改变贫困状况,使他们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第三篇: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社会救助是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制度。孝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较多,建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好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孝昌农村贫困面较大,城乡社会救助任务繁重。仅农村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就达到9.7万人,其中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4.43万人。近年来,孝昌通过努力初步形成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以灾害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一)低保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目前,全县享受低保的人数已达到3.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5%。其中城市低保0.95万人,月人均救助额106元;农村低保2.7万人,月人均救助额46元,所需资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
(二)城乡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2005年出台了《城乡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暂行办法》,随后,逐步降低救助门槛,不断扩大救助对象和救助病种,去年取消了救助病种的限制。近4年来,累计救助大病患者169
1人、救助金额405.4万元。
(三)“消危工程”成效显著。从2005年开展农村特困户“消危工程”以来。共投入资金1065.3万元,帮助2713户农村特困户改造危房;同时投入资金1161.3万元,完成 2047户因灾倒损房屋的恢复重建。
(四)临时救助工作实现制度化。建立了比较规范的临时救助工作制度,严格按制度要求开展临时性救助工作,使城乡居民因某种原因造成的突发性生活困难得到及时救助。
(五)社会互助形成长效机制。充分发动社会力量捐款捐物对困难群众进行临时救济,同时建立部门对口帮扶、党员干部一帮一结对子帮扶,春节慰问救助等方式,形成系列化的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送温暖机制。
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孝昌县社会救助工作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群众基本满意,较好地发挥了“兜底”保障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救助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专项救助制度有待完善。医疗、教育、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尚不完善,贫困家庭就医难、子女上学难、住房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二是救助标准偏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物价上涨等因素,社会救助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三是救助覆盖面不全。农村低保设置的“门槛”较高,纳入农村低保的对象属农村绝
对贫困人口,还有部分相对贫困人口未纳入保障范围。
(二)制度间衔接配套有待加强。各专项救助社会项目繁多,政出多门,制度间的衔接配套还不够完善,存在着单一性、临时性、分散多头、既有重复又有遗漏等弊端,部门之间也存在职责不清,配合不够,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救助资源综合效能的发挥。
(三)资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目前,社会救助资金主要依靠上级拨款和本级财政配套,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由于地方财政财力有限,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社会救助资金的需求,随着社会救助项目的增加、社会救助覆盖面的扩大、救助标准的提高,资金缺口将逐步增大。
(四)基层网络不健全、力量薄弱。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以后,民政办被撤销,只设专职民政干事处理民政日常事务,城镇社区缺乏相应工作人员,救助工作存在被动应付局面。
三、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建议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转变思想观念,整合救助资源,加快制度创新,协调城乡发展,才能建立起功能完善、衔接配套、和谐高效、保障有力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一)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要重点抓好三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是健全完善自然灾害紧急救援制度。加
强灾害信息的搜集和评估机制的建设,探索建立紧急救助条件下的物资调度系统,完善救灾资金的调度体制和管理发放机制,使救灾资金能够充分发挥救助作用。二是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救助管理制度。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研究制定紧急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逐步建立起新的救助管理工作良性运作机制。三是对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困难群体进行救助。对返乡农民工返乡后生活无着落,短期内无法就业,家庭月人均收入介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左右的农村低保边缘户,按照临时救助的申报审批程序,给予一定的临时生活救助。
(二)理顺管理体制,杜绝各自为战。进一步理顺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和资金,解决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现象。确立民政部门社会救助工作的主导地位,同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全局性的社会救助工作,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效率。
(三)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政府是社会救助工作的责任主体,应逐步加大财政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投入。对于经常性救助项目,应结合财力,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投入比例,实行刚性约束。此外,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拓宽救助资金的筹措渠道,多渠道、多层次筹集社会救助资金。
(四)加强网络建设,提升救助水平。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乡镇和居委会民政工作人员,在各社区居委
会(村委会)设置社会救助协管员,并落实基层工作运转经费。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对社会救助的基础支持,通过群众自治组织事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方式,做到救助对象有出有进、救助金额有增有减,确保救助资金真正保障最需要的困难群体,确保社会救助事业成为真正的“阳光事业”。
第四篇:加强我县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我县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社会救助是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制度。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较多,加强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县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现状
我县是山区贫困县,社会救助任务繁重。到2010年底,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人口就达35230人。从2002年以来,我县围绕贫困人口“三难”(生活难、医疗难、住房难)问题,通过努力已初步建立了一个以低保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住房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覆盖城乡、形式有别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工作整体运作情况良好,基本达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群众满意”的目标,较好地发挥了“兜底”保障的功能。由于工作成效明显,从2004年至2010年我县社会救助工作连续7年被评为全市或全省先进(其中2007年至2010年连续4年评为全省社会救助先进县),较好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构建幸福安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城乡低保保障有力。我县从1998年实施城市低保,2006年实施农村低保,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1998年的91元/人〃月提高到目前的300元/人〃月,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2006年的70元/人〃月提高到130元/人〃月;全县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由1998年的35元提高到目前的200.01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 1
差由2006年的25.3元提高到目前的90.1元,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当前,全县享受低保人数已达到18099人(其中城市低保4776人,农村低保13323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9 %,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预计今年下拨低保救助资金约2591万元。
(二)农村敬老院管理规范。目前,全县享受五保供养人数已达2666人,其中分散供养对象535人,月供养标准130元;集中供养对象2131人,月供养标准200元,年下拨五保供养资金594.9万元。2007年以来,投资1800多万元,完成了全县17个乡镇敬老院新建和改建任务,实施了基本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18个乡镇敬老院统一配备了床、桌、椅、柜等基本生活设施、下拨专项工作经费、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实施管理,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了新农合资助和医疗救助范围,吃、穿、住、医、葬基本达到了“五保”要求。
(三)医疗救助更加便捷。全面推行了“八位一体,同步结算”医疗救助新模式——实施参(合)保、门诊、住院、大病、特殊(优惠)、应急、关怀、慈善等8种不同的医疗救助方式,执行不同的救助额封顶线;为提高医疗救助的时效性,县级医院和乡镇中心卫生院全面开通了医疗救助同步结算(“一站式”服务)业务,极大地方便了救助对象就医、就诊,医疗救助资金使用率逐年得以提高,仅去年1月至今年7月全县累计救助对象2348人,下拨医疗救助金额693.3万元。
(四)住房救助成效明显。自2007年我县实施城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农村贫困群众住房救助(危旧房改造资助)项目至今,全县累计投入各类住房救助资金5807万元,解决城乡贫困群体住
房困难对象3425户13706人,其中建设廉租房438套,经济适用房108 套,资助农村贫困户新建和维修住房2879栋。2008年以来,民政口每年约安排100户,每户资助1—1.5万元,为常补对象无房户、危房户等营造了一个安居之所。
(五)临时救助日趋完善。2008年10月县政府出台了《安远县城乡贫困群众临时救助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县的临时救助制度日趋完善。2009年以来全县累计救助城乡困难群众 982人,支付临时救助资金115万元。体现了“救急救难”,把“低保边缘户”和因特殊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十分困难的城乡低保户以及其它因灾、因病等特殊原因造成临时生活困难的群体纳入救助范围。
(六)社会互助机制逐步形成。通过开展每年一次的慈善救助“一日捐”,充分发动社会力量捐款捐物对困难群众进行临时救助活动,同时,建立部门对口帮扶、党员干部结对救助、春节慰问救助等方式,全县已形成系列化的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送温暖机制,有效地缓解了专项救助资金不足的矛盾。
二、我县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救助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救助标准偏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救助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二是救助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城乡低保设置的“门槛”相对较高,当前纳入低保的对象绝大多数属城乡绝对贫困人口(重大疾病、重度残疾、天灾人祸家庭),还有部分相对贫困人口未纳入保障范围。三是家庭收入核算机制不够健全,手段单一,隐性收入及财产状况难以测算,对准确界定救助对象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专项救助制度衔接配套有待加强。目前,在实践中实施的生活救助、生产救助、就业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救助、结对救助、舆论救助、慈善救助等各专项救助,存在着单一性、临时性、分散多头、既有重复又有遗漏等弊端,制度间的衔接配套还不够完善,部门之间也存在职责不清,配合不够,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救助资源综合效能的发挥。
(三)资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我县社会救助资金主要依靠向上级争取,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地方财力有限,本级财政配套资金不足。随着社会救助项目的增加、社会救助覆盖面的扩大、救助标准的提高,资金缺口将逐步增大。
(四)基层工作基础薄弱。全县乡镇民政所(含社会救助所)实行二块牌子一套人马,普遍工作人员只有1人且兼职,村(居)委会缺乏相应工作人员,基层专项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无人办事、无钱办事”现象突出,救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被动局面。
三、我县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转变思想观念,整合救助资源,加快制度创新,协调城乡发展,才能建立起功能完善、衔接配套、和谐高效、保障有力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一)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要重点抓好三项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一是建立完善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规定城乡低保标准将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适度提高;二是建
立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规定当地月同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连续3个月达到或超过3%时,启动联动机制,发放价格补贴,缓解因物价上涨造成救助水平下降的矛盾。三是完善家庭收入核算部门联动机制。尽快设立县居民收入核对中心,通过组建专业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实施跨系统、跨行业居民收入核对、信息资源共享,解决隐性财产、收入核算难、救助对象界定不准确等问题,有效促进我县社会救助工作公正、有序开展。
(二)理顺管理体制,杜绝各自为战。进一步理顺社会救助工作“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一口向下”的社会救助运行模式,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和资金,解决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现象。确立民政部门社会救助工作的主导地位,同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全局性的社会救助工作,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效率。
(三)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政府是社会救助工作的责任主体,应逐步加大财政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投入。对于经常性救助项目,比如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等应结合财力和民生工程规定的指标要求,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资金配套比例,实行刚性约束。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拓宽救助资金的筹措渠道,多渠道、多层次筹集社会救助资金。要确保工作经费的落实,解决好有钱办事的问题。
(四)加强网络建设,提升救助水平。加强乡镇民政所建设,配齐配强乡镇民政干部,要保证每个乡镇民政所至少有2人专职
从事社会救助工作;强化村(居)委会社会救助协会管员队伍建设,各乡镇要效仿欣山镇社区居委会设低保专干的成功做法,由村(居)干部兼任或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解决村(居)级社会救助协管员;加强基层工作,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基础支持,通过协管员入户调查、群众自治组织集体评议、张榜公示,确保救助对象有进有出、救助金额有增有减,救助资金真正保障最需要的困难群体,使我县社会救助事业成为真正的“阳光事业、公平事业、和谐事业”。
第五篇:关于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的社会救助体系,是岱山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残联组织以及广大残疾人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各级残联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的稳定,构建海岛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县残疾人的基本状况
我县目前共有残疾人1万多名,占全县总人口的5%,涉及
到五分之一的家庭,其中持证残疾人3718人,分类为肢残2156人,听力言语残454人,视力残381人,精神残389人,智力残338人,其中特困残疾人144人(涉及到78户家庭),低保残疾人540余人,低保边缘50余人,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处于亚贫困状态。而且在当前的社会分化过程中,还有新的残疾人贫困群体还在生成,比如抽样调查过程出现的老年残疾人群体。
二、我县开展残疾人社会救助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岱山县针对残疾人生活
中存在的不同困难,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
1、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实行“应保尽保”。
为解决残疾人基本生活难的问题,我县将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实行“应保尽保”,把低保作为残疾人社会救助的一种主要形式,至2006年6月底,全县的低保残疾人家庭,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目前,我县的保障标准为城镇225元/月/人,农村135元/月/人,低保工作在保障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
2、残疾人养老、康复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
体系逐步建立,作用日益强化。
1)建立了对残疾人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进行补助的制度
2001年,我县制定出台了《岱山县对残疾人实行照顾扶助规定》,该规定第七条:“对城镇(非农户,下同)残疾人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县残联结予适当补助,补助金额一般为社保机构规定的最低年缴费额的三分之一”。至此文件公布之日起,我县就开始了对残疾人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进行补助的政策。2002年5月县人劳局出台的《关于做好社会弱势群体劳动和社会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四类弱势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按低于本县正常缴费比例的五个百分点缴纳,使残疾人的社保缴费政策进一步优惠。2004年10月,县政府《关于印发岱山县扶持残疾人事业若干意见的通知》的出台,残疾人养老保险补助金额调整为15%,但补助扩面到农村残疾人,使所有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残疾人个体工商户、种养业户、自由职业均可享受以上补助政策。自以上政策实施以来,累计74人次享受补助,补助金额为5.3万余元;有807人享受了交费率的优惠。
2)实施了残疾人康复补助及医疗救助制度。
“十五”期间,我县开展了以下康复工程:开展白内障复明550例;低视力配用助视器25例;聋儿康复语训17人次;安装普及型假肢42名;安装矫形器26例;系统训练肢残人30名,脑瘫儿童6名;康复治疗精神病20人,并对以上康复对象进行了康复补助,累计补助金额达100余万元。此外,我县在2004年4月,制定出台了《岱山县贫困群体大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对包括低保残疾人在内的几种对象的5类大病予以救助,该制度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残疾人家庭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对我县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有效保障了残疾学生及贫、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的入学
“十五”期间,全县通过助学结对共资助86名残疾人及残
疾人家庭子女圆了大学梦,输送了6名残疾人到省残疾人职业学校学习,还对8名获得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的残疾学生进行了补助。此外,还积极出台有关政策对残疾人及低保残疾人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结予免费或一定的减免,使我县残疾人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4)实施了对残疾人的就业培训援助
“十五”以来,我县采取特别扶持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安排残疾人就业:按比例安置就业75名;集中就业250名,其中异地就业17名;个体就业53名。全县共有有劳动能力残疾人1950名,其中就业的1790名,就业率达到91.8%。为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共举办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班16期,培训残疾人1000余人,投入培训费15余万元;还重视盲人的按摩培训工作,共向省有关盲人按摩学校输送培训人员5人,全部获得结业证书并进行了异地安置就业。加大了对扶贫基地、种养殖和个体工商户的扶持力度,共投入资金30余万元,对237户种养殖和个体工商户进行了扶持,对6个扶贫基地进行了新建与扩建。
5)开展了贫困残疾人的“助居工程”
为改善贫困残疾人的住房条件,使他们居有所、住有屋,与
健全人一样创造美好人生,从2003年起,我县开始对全县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至
2005年底,累计修建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115户,改造资金达60万元。
6)拓展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
2004年4月,县法律援助中心出台《岱山县法律援助实施办
法》对残疾人等有关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并在残联挂牌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站,形成了律师、法律工作者及社会力量齐办法律援助案件的新格局,以解决残疾人“打官司难”的问题。此外,县残联还聘请了残疾人常年维权法律顾问,无偿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维护。
3、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渠道日益拓宽,作用不容忽视
近年来,我县各个层面、各种形式的残疾人社会救助渠道不
断拓宽,救助的力度不断增强,如:扶贫结对、节日慰问救助、因病因灾等原因造成的临时救助、特困残疾人的救助金发放、低保残疾人的水电救助等,成为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中有力的补充。
三、我县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在残疾人的社会救助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并为残疾人解决了一些生活困难,但据了解,残疾人家庭的基本生活难、子女上学难、家庭成员就医难几大突出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相对于全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全县人均收入而言,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仍然不容乐观。造成残疾人家庭生活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
1、救助范围不够宽。由于受资金条件的限制,前几年我县对残疾人采取的一系列救助措施,基本上都是以低保划线,即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家庭就给予救助。这种以低保划线来确定救助对象的做法,就使得一些家庭收入稍高于低保标准、处在低保标准边缘的残疾人很少获得有效的救助。由于他们很少获得救助,家庭生活比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家庭,还要困难得多。据初步调查,全县这类残疾人大约有50多户。
2、救助金额偏低。一是低保标准偏低。现行的城市居民人平每月225元、农村居民人平每月135元的低保标准,是根据居民每月柴、米、油、盐等日常生活基本开支而设定的。这一标准,只能解决吃饭问题,但对于残疾人来说却入不敷出。残疾人除了日常基本开支以外,与健全人相比,还有一些特殊的开支,如康复需要医疗费。这些开支,仅靠低保是不够的。二是学费补贴标准偏低。近几年来,中专以上各类学校学杂费不断上涨。以大学为例,一类院校每学年收费5000元左右,二类7000元左右,三类12000元左右,加上住宿费、伙食费,一个学生一年的费用最少也要10000元以上。这笔费用,比一个全额享受低保的三口之家全年的低保还要高出许多,即使不吃不喝,也难负担这笔开支。虽然我县对残疾人家庭子女就读大专以上学校学杂费每生每学年补助2500元,但这一补助标准,对于目前庞大的学费开支而言,实在是偏少的。
3、救助内容不够全面。我县目前采取的救助措施,大多集中在对残疾人的现金救助、实物救助、康复救助、就业救助、教育救助等几个方面,也就是说,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力度要大一些。而残疾人所需要的救助内容远远不只这些,还有权利救助、心理救助等。这些救助内容,我们过去很少涉及。由于救助内容不够全面,使一些需要救助的残疾人不能获得相应的、及时有效的救助,并长期处于贫困状况之中。
4、救助机构不健全。承担贫困残疾人救助工作的主要是残联系统。目前,突出的是乡镇残联机构配置与日益增多的残联工作业务不甚相称。随着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乡镇残联机构将显得越来越重要,任务也越来越多。但是,现在我县乡镇残联虽已有5个乡镇配备了专职残联理事长或专职干部,但基本上是1个人,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与办公设备,而且有的乡镇工作人员更换频繁,政策业务知识比较缺乏,不太适应残联工作特别是救助残疾人的需要。
四、加快我县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建议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应该说我县的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已初
具雏形,但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在完善过程中,作如下建议:
1、扩大救助范围。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出台优惠政策,将目前收入稍高于低保标准、处在低保标准边缘,生活中存在严重困难的残疾人一律纳入低保。并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享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专项救助政策,使处于低保标准边缘的残疾人摆脱目前生活困难的局面。
2、建立医疗保障体系。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参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做法,采取政府财政补贴一点、市区残联从保障金中资助一点、残疾人个人出一点的办法,在残疾人中单独建立医疗保险体系,解决残疾人就医难的问题。
3、提高助学补助额度。按照“水涨船高”的常理,将现行的残疾人家庭子女就读大专以上学校的补助额度分别提高一定比例,以缓解残疾人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4、、完善救助内容。在继续抓好残疾人现金和实物救助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抓好有康复需求残疾人的康复救助,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抓好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的就业救助,使他们靠自己的劳动摆脱贫困;抓好有心理障碍残疾人的心理救助,通过“扶志”,激发他们的潜力,促使他们自助,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实现就业,参与社会,最终摆脱贫困。总之,残疾人需要什么样的救助,我们就采取什么样的救助措施,让所有需要救助的残疾人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救助。
5、加强队伍建设。要求加快各乡镇的残联机构和残疾人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在全县七个乡镇建立专门的残联办公室,配足一定数量的有一定业务知识的残联干部,形成一定的工作制度和工作体系,为残疾人事业甘心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