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样例5)

时间:2019-05-12 01:1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第一篇: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3年12月6日)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力量,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现就进一步优化环境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1.到2017年,非公有制资本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以上;全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达7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7.5%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到30%以上。到2017年,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非公有制企业40家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非公有制企业20家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非公有制企业3家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非公有制企业2家以上;在国内同行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名列前三名的非公有制企业10家以上。非公有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水平不断提高。

二、进一步清除市场准入障碍

2.切实放宽准入范围。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桂政发〔2010〕76号)等有关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外,一律对非公有制资本开放,不得单独设置附加条件。

3.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资本参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非公有资本可以参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非公有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扶持帮助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改革优化审批准入程序。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政府不再审批;在项目核准备案、占用征收林地审核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方面,简化审批手续;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措施,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条件,大力推进企业诚信制度建设,推进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降低开办公司成本,切实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

三、进一步疏通拓宽投融资渠道 5.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项目对接指导,建立政银企交流合作机制,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贷款的支持力度,切实提高对非公有制经济贷款的规模和比重,开发适应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实施分类帮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通过供应链融资、知识产权抵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融资租赁等服务方式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多样化的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应收账款、仓单、存单、股权、知识产权等权利质押贷款。发展信用户联保体和信用户共同体,对其信用户发放信用贷款;禁止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的贷款条件和各种不合理收费。

6.强化担保服务。充分发挥自治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基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对国家、自治区鼓励发展产业的非公有制企业提供银行贷款担保的机构给予风险补偿,提高机构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担保能力,担保机构对有产品、有信用、有发展前景的非公有制企业要适当降低担保收费标准,不得强制搭售其他产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运用符合非公有制经济特点的抵押担保方式,拓宽抵押范围,积极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贷款抵押方式。

7.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增设为非公业户服务的专营机构、特色支行、特色柜台;推动股份制银行在非公有制经济相对活跃、金融需求旺盛的地区增设机构网点;支持鼓励地方性银行机构加快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农村信用社完善网点;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非公有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鼓励证券机构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特点,提供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境内外上市、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支持保险机构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农业、进出口信用、科技、国内贸易、贷款保险保证等创新保险产品。

8.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整合金融、税务、海关、工商、质监、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信息资源力量,注重引入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开展第三方评估,打造非公有制企业诚信体系,建立健全失信主体惩戒机制,促进诚信经营,为企业融资奠定信用基础。

四、进一步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创新

9.加大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将符合产业政策、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的非公有制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纳入全区重点技术改造或重大科技攻关工程项目,给予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技术攻关,帮助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10.支持增加研发投入。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创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创新型企业;对非公有制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可迅速做大或带动产业发展的产品或项目予以扶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对非公有制企业研发机构在承担国家科技任务、人才引进等方面与公办研发机构实行同等的支持政策;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将符合产业政策、方向的非公有制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纳入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扶持。11.扶持内部创新。实施非公有制强优企业培育计划,集中优势资源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非公有制强优企业;支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树立质量品牌意识,积极注册商标和争创自治区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和申报知识产权。

12.扶持非公有制企业合作发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小微型企业支持扶持政策,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壮大;推动自治区非公有制企业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开拓市场,共同发展,做大做强。

五、进一步健全财政税收土地政策体系

13.继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其引导拉动作用。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科技研发和创新等专项资金,要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给予倾斜支持,逐年提高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比重。各市、县(市、区)政府用于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资金也要在现有基础上逐年增加规模,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市场开拓、信用担保、规划编制、人才队伍建设等。

14.积极促进创业投资产业发展。按照自治区有关政策规定,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注入自治区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主要通过参股方式,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重点引导创业投资企业投向符合自治区产业政策的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型、创新型中小微型企业。

15.加大企业税收优惠支持。从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止,对新办的以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的非公有制企业,自取得第一笔主营业务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给予5年免征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从2013年1月1日起新办并经认定为高新技术的非公有制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后,自认定(复核)批准的有效期当年起3年内,予以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自2013年8月1日起,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增值税;对营业税纳税人中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营业税。

16.加大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支持力度。非公有制企业经批准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从使用的月份起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5年,第6年至第10年减半征收;对国家拨付事业经费和企业办的各类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落实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减免资产过户费用和服务性收费。

17.加大用地支持力度。非公有制企业投资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项目和投资1亿元人民币以上、每亩投资强度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优先统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非公有制企业投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生态经济林示范基地、养生农业种植基地等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改变原土地现状和用途情况下,鼓励采取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租赁、入股方式使用土地;属于特别重大产业项目并且确需征收集体土地的,经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其用地可采取“只征不转”的方式办理用地审批手续。非公有制企业投资的使用国有未利用地,且前期开发由土地使用者自行完成的工业项目用地,其工业用地出让金最低标准可区别情况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15%-50%执行。

18.优化支持供地方式。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科技和非营利性教育、文化、卫生、社会福利、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其项目用地符合《划拨土地目录》的,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应;对属于依法应当有偿使用的土地,除房地产用地开发外,可以采取租赁方式供应;实行用地办理“绿色通道”制度,对非公有制企业投资的重大项目用地,及时受理,及时审查,特事特办。对急于用地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国土资源部门主动协助项目业主办理控制性单体工程审核审批和先行用地手续,确保项目用地及时落实。

六、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软环境

19.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集聚吸引人才。认真落实各类人才进入非公有制企业的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等政策,完善教育、培训、就业、社会保障等支持政策,继续执行关于在自治区重点工业园区内降低企业缴费费率的政策;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引进区外优秀人才,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家队伍建设,定期组织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创业者开展管理提升培训;非公有制企业的职称申报及评定与公有制企业享有同等待遇,将非公有制企业的各类人才纳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等优秀人才选拔培养范围。

20.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制度。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全面清理和整顿涉及非公有制企业的收费,严格规范执收行为,除法律、法规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外,任何部门无权制定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凡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批准的行政性收费项目和政府性基金项目,均一律取消;非公有制企业除依法缴纳税费和依法接受监管外,不再承担其他社会负担;严格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各种侵权行为,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及其职工的合法权益。

21.实行挂钩帮扶制度。建立各级领导、部门和干部与非公有制企业的联系帮扶制度,对非公有制领军企业、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实行挂钩服务;对经营困难企业、弱势企业实行挂钩帮扶,帮助企业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问题,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22.建立维权举报制度。由各级监察机关设置的12388举报电话负责非公有制企业对纪检监察对象违法行为的举报。要及时接听答复企业诉求,对查实的违纪违法案件,依法惩处;实行非公有制企业评价部门单位服务质量制度,把各职能部门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对于违规检查行为,相关部门予以通报批评。

23.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统计监测工作。统计部门要建立健全系统科学的非公有制经济统计体系,准确反映非公有制经济的运行情况;投资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要切实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把握非公有制经济动态。

24.加强服务机构建设,强化督促考核。引导和支持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开展信息、培训、技术、创业、投融资、质量检验、企业管理咨询等服务;调整充实或组建自治区、市、县(区)三级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切实保障机构、人员和经费,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强化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职能;每年对地级市和自治区相关部门支持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行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业绩评价。

25.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力度,提供“一站式”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客观公正宣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宣传非公有制企业的先进典型,总结介绍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

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本意见,按照“定目标、定事项、定责任、定时间、定结果”的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并发布项目;需要配套政策的,要抓紧制定出台,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第二篇: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

【发布单位】82002

【发布文号】桂办发[2000]60号 【发布日期】2000-09-13 【生效日期】2000-09-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自治区纪委、自治区监察厅

关于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桂办发〔2000〕60号)

各地、市、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行政公署),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各大专院校:

《自治区纪委、自治区监察厅关于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意见》已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0年9月12日

自治区纪委、自治区监察厅关于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意见

近年来,我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八项规定,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清理超标准小汽车和公车入私户,实行小汽车定编管理,禁止违规违纪购买配备使用小汽车和乘坐超标车,提倡使用国产车,节省了财政支出和单位经费开支。但是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教育不严,监督不力,致使公车私用,长期借用、占用下属单位及其他单位小汽车的情况仍然存在;少数领导干部未经批准,私自开公车肇事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影响十分恶劣,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声誉。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要求,特重申和提出如下加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的若干意见。

一、一、加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处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必须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从反腐倡廉,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政治高度,深入开展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大兴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之风,切实抓好公务用车管理工作。

二、二、加强领导干部用车的管理

(一)按中央规定,副部长级以下干部一律不准配备专车,其工作用车由所在单位予以保证。不用车时,车辆由单位调度使用。

(二)禁止领导干部未经批准用公款和公车学习驾驶技术;不准以各种名义动用下属单位及其他单位的车辆学习驾驶技术;不准用公费报销私自学习车辆驾驶技术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和私自公费办理驾驶执照及年审。

(三)除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安全、纪检监察、外事接待等特殊部门的领导干部及有关单位车管干部确因特殊业务和工作需要驾驶公车的,须个人书面申请,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并报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备案外,其他领导干部一律不准自己驾驶公车。

(四)凡因违反规定驾驶公车肇事者,一切损失费用由肇事者本人承担,因伤治疗的医疗费用自理,不准用公费报销,治疗期间按事假处理;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必须追究肇事者党纪政纪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三、三、坚持因私用车收费制度

所有机关干部和职工均不得将公车用于婚丧喜庆、旅游、钓鱼或接送子女、亲属等私人活动。遇有特殊情况必须用车的,需经单位领导批准同意,并一律按规定收费。各部门都要严格执行统一规定的专车使用登记和因私用车收费制度。对采取调换、遮盖、伪造车牌等手段公车私用或逃避检查的,公安、交通等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予以处罚。

四、四、严格禁止违反规定购买配备使用小汽车。不准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向下属单位及其他单位调换、借用、占用小汽车,凡有调换、借用、占用下属单位及其他单位车辆的,要认真清理纠正,拒不纠正的,以顶风违纪论处;禁止摊派款项购买小汽车和用贷款、集资款及挪用救灾款、救济款、扶贫款、教育基金、社会保障资金等专项资金购买小汽车;禁止党和国家机关车辆挂靠企业事业单位,禁止企业事业单位车辆挂靠党和国家机关;禁止公车入私户和私车入公户,违者,对所购车辆予以没收;严格控制购买小汽车,凡拖欠教师、干部工资的县(市、区)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当不得购买小汽车;禁止购买和乘坐超标车,提倡使用国产车。

五、五、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不定期地组织公安、交通、财政等有关部门会同新闻媒体进行监督检查。各部门、各单位应加强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检查制度,杜绝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较重或屡犯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主管领导的责任,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为便于社会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设立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自治区纪委监察厅举报电话为:0771-5852714。

以上规定适用于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和其他事业单位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单位及其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乡科级(含乡科级)以下干部参照执行,各地各部门应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操作办法。附:领导干部驾驶公车申报表

附: 领导干部驾驶公车申报表

┌──┬───┬──┬──┬────┬────┬─────┬─────┐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驾驶证号码│ │ ├──┴──┬┴──┴──┴────┴────┴─────┴─────┤

│单位及职务│ │├──┬──┴────────────────────────────┤

│驾驶│ │

│公车│ │

│理由│ │

├──┼─────────────┬───┬─────────────┤

│申请│ │县以上│ ││人所│ │单位党│ ││在单│ │委(党│ ││位意│盖章: 年 月 日│组)审│盖章: 年 月 日│

│ 见 │ │批意见│ │└──┴─────────────┴───┴─────────────┘

注:此表一式三份,申请人所在单位、县以上纪检监察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各存一份。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文件

【发布单位】82003

【发布文号】桂办[1984]61号 【发布日期】1984-07-12 【生效日期】1984-07-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文件

(桂办〔1984〕61号)

印发区党委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领导小组

关于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专长和改善知识分子

生活条件的几点意见的通知

各地、市、县委,柳铁党委,区直各单位党组(党委):

区党委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领导小组《关于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专长和改善知识分子生活条件的几点意见》,已经区党委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此意见在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区党委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一九八四年七月十二日

关于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专长和改善

知识分子生活条件的几点意见

区党委:

在进行再次检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作中,许多知识分子反映了因长期受冤假错案迫害致使工资偏低,有些专业技术人员未能发挥业务专长,夫妻长期分居未得解决,住房条件未得改善等问题。我们认为,适当解决这些问题,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方面,它将有利于扭转人才外流,调动知识分子为四化建设服务的积极性。为此,根据中央关心照顾知识分子的精神,拟采取以下措施:

一、适当解决部分知识分子工资偏低的问题

(一)(一)适当提高“文革”前参加工作的受冤假错案迫害的部分知识分子的工资待遇。建国以来参加工作的高等院校本科、专科(含大学本科结业和肄业三年以上者)和中专毕业生,在过去因冤假错案被错戴了地、富、反、坏、右、特、历反等帽子(含内定敌我性质、写明控制使用者)而受判刑劳改劳教、开除公职或者作人民内部矛盾被降级处分,三中全会后又已平反改正的,符合以下条件者,可以补调一级工资:

在一九六○年底以前毕业并参加工作,现工资相当行政十八级及其以下的毕业研究生和普通高等院校八年制毕业生;现工资相当行政十九级及其以下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现工资相当行政二十级及其以下的大学专科毕业生(含大学本科结业和肄业三年以上者);现工资相当行政二十一级及其以下的中专毕业生。

一九六六年底以前毕业并参加工作,现工资相当行政十九级及其以下的毕业研究生和普通高等院校八年制毕业生;现工资相当行政二十级及其以下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现工资相当行政二十一级及其以下的大学专科毕业生(含大学本科结业和肄业三年以上者)。

凡因冤假错案受降级降薪处分的知识分子,如平反以前已摘了帽,在其摘帽定级后至平反改正前这段时间所提的工资级别如 仍 低于或相当于被处分前原工资级别的,可以将这段时间所提的级与平反改正时所恢复的原工资级别相累加计算。例如,原工资为行政十八级,处分时降到二十一级,摘帽定级后至平反改正前这一期间提二级到十九级,现工资应是平反恢复的原十八级加上所提二级,为十六级。

少数在建国初期和五十年代参加工作,初始定级工资在行政十九级以上,平反改正时只恢复原来的工资级别,一九八○年底以前又未调过级的,这次也可以补升一级。

(二)(二)一些虽未受到冤假错案迫害,但他们是在建国初期和五十年代参加工作,从工资定级以后至一九八○年底以前从未升过一级,如不是本人犯错误所致的,这次也可以升一级。

(三)(三)“文革”前,由于本单位疏忽或对有关政策不甚理解、执行不够准确以及其他非个人原因,对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在转正定级时(包括重新参加工作时的定级)错定或低定了工资级别的,现在工资水平虽然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当时应该定的级别标准,但仍确属偏低的,应予适当解决。即在一九六○年底以前毕业并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专科、中专毕业生,现工资分别相当行政十九、二十、二十一级及其以下的;在一九六六年底以前毕业并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专科、中专毕业,现工资分别相当行政二十、二十一、二十二级及其以下的,一般可以补调一级。

(四)(四)原在国外和港澳台大学本科、大专、中专毕业的知识分子,在一九八二、一九八三年调资中,如因工龄的限制,不能按较多增加工资的杠杠调二级的,这次也可以按学历和一九六○年、一九六六年底以前毕业的杠杠补调一级。但如现工资已超过上述相应级线的,不予补调。

对同时符合上述四种情况中两种情况以上者,应根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按其中一种情况办理。

三中全会后已办理退休的知识分子,如属于上述四种情况之一者,也可同样办理。

属于上述情况的知识分子,如犯有严重错误现正在受党纪政三大处分以上者,不得补调:受一般处分的,待受处分期满一年后给予补调。如现正在被立案审查未做结论处理的,暂缓办理,结案时根据其错误轻重和处分情况,再作同样处理。

对符合这次补调工资的知识分子,由所在单位填写情况,报地、市劳动人事部门和区直主管部委厅局审批。对情况比较特殊的人,报区党委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领导小组审批。这次补调的工资,按现行财政体制,列入本级财政开支,从一九八四年七月一日起发给。属受一般处分被缓调的,待处分期满后,从补调之月起发给。

二、允许专业技术人员合理流动

(一)(一)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从非重点建设项目向重点建设项目、从城市向农村、从经济较发达地区向边远山区、从全民所有制单位向集体所有制单位流动。凡按上述合理流向要求调动工作,接收单位又急需的,原单位应给予调出。

(二)(二)对要求专业对口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要根据其专长积极给予调整,本单位、本地区、本部门调整不了的,要及时上报,在全区范围调整。

(三)(三)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企事业单位如目前生产任务不足,应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外进行技术咨询或培养人才,并允许外单位聘请、借用;允许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给外单位承担技术咨询等工作,并允许他们获取合理的报酬。

(四)(四)凡属人才合理流动,有关单位应予支持,如无理留难不放,上级人事部门可以直接调动。属于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积压浪费的专业技术人员,按干部管理权限,经过批准,可以停薪留职、保留原地户籍,到新单位工作,工资级别和工龄不受影响。

三、继续做好择优录用和聘用社会闲散专业技术人员

由于各种原因,现在仍闲散在社会上的大、中专毕业生(含国家承认的电视大学、函授大学、职工大学毕业生),各地要注意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有的可以择优录用,有的可以聘用。对符合干部条件的,劳动人事部门要在今年内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专业特长,择优录用一批。在录用时,对一些缺门专业和急需专业,可以适当放宽录用年龄。择优录用以后,原则上就地安排,有的可以安排到集体所有制单位,保留国家干部待遇。适合聘用的,工资待遇由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商定,聘用人员不属国家干部。

四、放宽知识分子农村家属的农转非条件

我区是边疆地区,根据一九八○年公安部、粮食部、国家人事局关于解决部分专业技术干部的农村家属迁往城镇落户的规定精神,对农村家属农转非的对象和条件还要再适当放宽到:

(一)(一)对未获得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级职称但具有大专毕业学历(或相当助理工程师职称)、工龄二十年(四十八个山区县按桂政发〔1984〕53号文件执行)和具有中专毕业学历、工龄二十五年(四十八个山区县工龄十五年)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二)具有大专毕业学历、工龄二十年(四十八个山区县工龄十年)和具有中专毕业学历、工龄二十五年(四十八个山区县工龄十五年)的县(科)级以上干部。

对具有大、中专毕业学历的其他干部(包括中、小学教员),各地亦可参照上述规定办理。

(三)(三)具备了家属农转非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果身边无子女,而且子女已超龄的,可允许本人迁入一名十八周岁以下的孙子(女)或其亲戚子(女),未婚的独生子(女)不限年龄。

五、要优先安排知识分子的住房

大、中专院校,科研、卫生、文化等单位,凡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名义申请兴建的住房,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分配给其他干部住宿。各单位在分配住房时,都要优先给知识分子安排。

以上意见如可行,请批转各地、市、县和区直各部委厅局执行。

区党委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领导小组

一九八四年七月十二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基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2009年10月23日)桂发[2009]29号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9〕12号)精神,加快建立覆盖我区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我区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核心,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重点,以优化配置医药卫生资源为基础,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关键,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人人享有。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

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办医。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在多元卫生投入机制中强化政府主导的责任,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公平竞争,努力实现医疗卫生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优化。

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立足广西区情,兼顾各方利益,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结合,科学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医改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实现城乡卫生统筹发展。

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推进三年医改与实施长远规划相衔接,把完善制度体系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相结合,实现医改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和针对性。

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地方积极性,探索建立适应我区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二、我区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城乡居民,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有效提高;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建立比较完整的基本药物遴选、生产供应、使用和医疗保险报销的体系;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得到体现,“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

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医疗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比较科学,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我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四大体系”,改革完善“八大体制机制”。

1.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一要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和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完成中央规定任务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挥中医药、壮医药和其他民族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二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医院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三要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同时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提供多样化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四要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做好我区非目录药品和民族药的遴选、配备使用和管理工作;保障基本药物生产供应,强化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健全药品行政执法和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化基本药物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监管,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

2.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等八项支撑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高效规范运转。一要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行业管理,对所有医药卫生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二要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以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立医院、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经办机构为重点,改革人事制度,保障运行经费,确保城乡居民获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三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强化政府投入,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整合各类资金,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卫生投入责任。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通过分类指导,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形成科学合理的药品价格,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五要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加强城乡卫生监督和食品药品监督能力建设,健全卫生监督执法和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行为与质量、社会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和食品药品等监管。六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加大医学科研投入,推进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城乡基层医疗卫生、公共卫生、中(壮)医药专业技术人才;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和规模,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优化执业环境和条件,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七要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依托现有基础,整合资源,逐步建立公共卫生、医疗、医保、医疗救助和食品药品互联互通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八要推动医药卫生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规、规章和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民群众健康的法治环境。

三、我区近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重点

(一)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稳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到201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参保率、参合率均达到90%以上。其中城镇居民和大学生的参保覆盖率力争由2009年的80%以上提高到2011年的95%以上,城镇职工参保覆盖率2011年基本实现应保尽保。2009年,一是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覆盖范围。二是基本解决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和中央及中央下放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依法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三是未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可自愿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户籍所在地的新农合;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四是当年农村出生的新生儿(婴儿)随母亲纳入新农合保障范围。

逐步解决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之前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含已名存实亡的国有企业)及其他困难单位(含大集体、小集体等)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由自治区、市、县级财政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基金等多渠道分三年解决。力争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保。确有困难的,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可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户籍所在地的新农合。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实现医疗保险待遇与企业缴费脱钩。

2.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2009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年人均不低于100元,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80元;城镇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年人均成年居民不少于50元,未成年居民不少于30元;新农合参合农民个人缴费年人均20元,年人均筹资不少于100元。2010年,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筹资,中央财政补助60元,自治区财政补助30元,市县财政补助不低于30元;对新农合筹资,中央财政补助60元,自治区财政补助37元,市县财政补助23元(对自治区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县(市),自治区财政补助39元,市县财政补助21元)。

合理调整补偿方案,逐步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在政策范围内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到2010年,将城

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住院最高支付限 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政策。通过定医疗机构、定服务范围、定服务质量、定结算标准等,规范基本医疗保险的医疗服务范围和标准,逐步降低参保人员个人自付比例。鼓励使用中医、民族医诊疗技术,其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10%,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适当提高。

3.规范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管理。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使用的监管。医疗保险基金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合理控制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城镇居民医保基金和新农合基金的结余和累计结余,把结余控制在合理水平。其中,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原则上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逐步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统筹层次,2011年城镇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基本实现设区的市级统筹和新农合风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社会监督,将基金收支和管理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4.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巩固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农合、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衔接工作,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取消救助起付线,提高救助比例,简化救助程序,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救助功能,进一步缓解困难群众医疗难问题。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分级负担的医疗救助资金筹措机制。加快建立城乡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医疗机构的“一站式”医疗费用结算方式。加强慈善医疗救援制度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慈善医疗机构,或向医疗救助、医疗机构等慈善捐赠,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方式的医疗救助服务。

5.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健全自治区、市、县、乡(社区)四级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信息管理系统,推广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实现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其中,新农合于2009年建立自治级信息平台,并在50%的县(市、区)开展信息平台建设,201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区的信息管理网络。探索医保经办机构和医药服务提供方的谈判机制和付费方式,公平、公正、公开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确保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的合理使用。建立在统筹区域内自主选择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制度,简化到县域外就医的转诊手续。探索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流动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做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之间的衔接。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并逐步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在定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付比例。完善政府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机制。政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相关经办机构正常经费和人员编制。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并逐步整合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资源。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建立基本药物遴选调整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础上, 结合我区实际,遴选基本药物非目录药品、民族药,制定相关管理办法。

2.加强基本药物生产、流通的监管。强化对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严格监督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推进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和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监测,确保基本药物生产质量。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优化组合,促进药品经营的规模化、规范化管理;发展惠民便民的社区、乡村基本药物零售网点或药柜,提高基本用药可获得性和可及性;严格监督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健全药品经营信用等级分类管理体系;建立基本药物评价性和监督性抽检工作机制,对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实行全覆盖抽检,并定期向社会发布药品质量公告。开展药品安全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基本药物的违法行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完善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增强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建立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及价格管理机制。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指定以政府为主导的药品集中采购相关机构按《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对基本药物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的“三统一”工作机制,强化药品集中采购全过程的监管。制订我区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市场准入资格条件和相应管理制度。制定基本药物配送、配备和销售政策和管理制度。

4.建立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管理制度。落实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使用政策,建立基本药物使用监测评估考核机制,提高基本药物的使用率。所有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应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现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它医疗机构也必须按规定优先选择基本药物;推行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管理。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国家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加强用药指导和监管,执行临床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完善执业药师制度,落实零售店必须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为患者提供购药咨询和指导,促进合理用药。

5.建立基本药物储备体系。在执行国家药品储备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我区药品储备管理体制,制定我区基本药物储备目录,保证基本药物储备的合理比例,实现基本药物合理储备、有效调度和质量安全。

6.健全药品监管体系。加强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机构建设。建立完善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应急能力建设。

7.推进农村药品“两网”(监督网、供应网)建设。巩固农村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队伍,提高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药品配送率,加强农村地区药品购进渠道的监管,加大打击农村流动药贩非法经营药品的力度,保障农村地区基本药物的及时供应和药品质量安全。

8.加大药师培养培训力度。扩大高等院校药学专业委托培训教育规模,加强乡村零售药店药师培训,解决目前执业药师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提高零售药店药师的配备率。鼓励和支持执业药师到农村地区服务,以个人身份开办零售药店;发挥执业药师在指导合理用药与药品质量管理方面的作用。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含县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通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到2011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础设施条件有较大改善。对全区99所县级医院(包括12所县中医院)进行标准化建设,使每个县有一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的建设,根据财力加强和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逐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水平,努力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村卫生室;90%的乡镇卫生院、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安排专项资金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购置设备。对公立医院资源过剩地区,进行优化重组,充实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师和卫生骨干人才培养。用三

年时间,培养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3000名、骨干人才7800名;培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名中医、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壮医骨干

和全科中医师1200名。继续实施“中西部社区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加强城市社区全科医生骨干、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培养。加快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制定并实施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和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核编工作,并实行绩效

工资制度。建立农村卫生远程医学教育网络,继续开展乡镇卫生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乡村医生培训。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招聘执

业医师计划,逐步实现我区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执业医师目标。

探索建立基层卫生机构吸引、稳定人才的长效机制。在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时,对长期在农村和社区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予以适当照顾。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从2009年起,对志愿去乡镇卫生院工作三年以上的高校医学毕业生,由国家和各级财政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纳入当地编制管理。进一步落实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以上的政策。

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制度。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每个城市三级医院与3所左右县级医院建立长期稳定对口协作关系;继续开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

3.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定额定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助。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价格,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成本制定。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不得接受药品折扣。探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经费总额预付等多种管理方式。村卫生室按规定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县级政府按其服务人口和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量等因素,在考核评价和定员的基础上,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落实行政村乡村医生月人均不低于300元的补助标准,自治区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合理补助。对社会力量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对其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通过签订医疗保险定点合同等方式,可由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等渠道补偿。

4.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使用适宜技术(含中医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为城乡

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低成本服务。乡镇卫生院要转变服务方式,在乡村组织开展巡回医疗,逐步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积极推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体化管理,组建以全科医生为骨干的全科服务团队,实行上门服务、主动服务。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1.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夯实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工作网底;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设备装备及生物安全水平。建立覆盖全区的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体系,增强重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食品安全监测预警和处置能力;加强各级卫生应急网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保障卫生应急工作需要;加快自治区重大传染病救治中心建设。

根据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职能和任务,研究做好制定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有关工作,优化整合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2.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各级政府预算全额安排,服务性收入全部上缴财政专户,纳入预算管理。落实传染病和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待遇政策。

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自治区级财政结合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经济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在全区开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九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区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居民健康档案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医疗卫生机构及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等,要系统、持续地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媒体健康教育

类栏目建设,加强健康知识的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民众合理营养,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开展农

村、社区重点传染病、慢性病的疾病健康教育。积极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和方法,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科普宣传。

4.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从2009年起实施以下项目: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改水改厕等。

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实施母婴健康“一免二补”幸福工程,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逐步实施孕妇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补助政策,控制出生缺陷高发状态,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实施广西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加强艾滋病防治队伍及机构的能力建设,有效抑制艾滋病蔓延态势。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1.改革药品价格管理。药品价格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制定药品价格的政策、原则和方法,负责本区域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中的非处方药(不含国家基本药物)、地方增补的医保用药价格的制定。综合考虑成本、技术、市场供求等因素变化,完善药品差比价规则。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支持和鼓励企业药品创新,对新药和专利药价格制定逐步引入经济性评价方法,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从低定价制度。对医院药品销售实行差别差价,重点调控群众长期使用、负担影响较大的非基本药物价格。合理调整政府管理药品价格的范围,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合理使用。健全药品价格监测网络,完善医药价格管理网络建设,规范药品的招标采购和企业自主定价行为,合理确定政府指导价的药品购销价格。探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参与药品购销谈判机制,逐步降低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水平。

2.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依据国家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政策、原则和方法,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余实行市场调节价。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扣除财政补助的服务成本制定,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逐步提高医疗服务中的技术和劳务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积极推进以病种、服务单元为计价单位的收费改革,探索建立医疗机构成本费用约束机制,合理设立医疗服务项目,加强医用耗材价格管理。开展增设药事服务费试点。

3.强化医药价格监督检查。坚持开展医药价格普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制度,继续整顿医药市场价格秩序。改进价格监督检查方式方法,强化价格公示制度。严格价格违法行为处罚,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建立规范医药市场价格行为的长效机制。

(六)探索公立医院改革 1.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按照国家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总体部署,选择设区的市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开展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等不同形式的改革,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等有效形式,明确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2.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和考核工作,并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岗位变动、职务晋升、薪金调整和奖惩的依据。建立医务人员激励机制,明确院长选拔任用和岗位规范,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3.完善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制定出台广西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构建目标明确、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富有效率、服务满意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探索公立医院转制政策措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职工合法权益。完善和落实民营医院发展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4.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对中医院(民族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开展公立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控制工作,探索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等付费方式的改革,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探索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适当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药品、医用耗材和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

本测算,科学考评医疗服务效率。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得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

5.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探索建立公立医院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逐步推行电子医疗档案和常见病临床路径。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公开制度。各级政府要保障医疗服务正常秩序,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条件,完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七)扶持中医药、壮(瑶)医药事业发展

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实施壮瑶医药振兴发展计划,创建独具我区民族医药特色的基本中医药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体系,做大做强我区民族医药。重视壮瑶医药理论体系的挖掘、整理;开展中、壮(瑶)医药防治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研究,扶持特色中、壮(瑶)药制剂的研发和应用;加强壮瑶药质量标准研究,加快壮瑶药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中(壮)医名科建设;积极推进中国-东盟传统医药的合作与交流。

四、我区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确保各项改革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自治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实施全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各地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配备专门力量,在自治区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认真抓好组织落实,加快推进各项重点改革工作。

(二)落实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优先保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所需资金,确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实施。要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各项投入政策,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革补偿办法,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三)紧密协作配合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改革大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明确工作任务,加强沟通协作和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发展改革部门要搞好综合协调,牵头落实重大医改工作任务,并做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医药价格等工作;编制及人事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落实医改相关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政策;卫生部门要做好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工作;财政部门要抓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财政投入的落实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落实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工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保障国家基本药物质量安全;民政部门要落实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工作;其他有关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改革。

(四)积极稳妥推进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一些重大改革要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开。自治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要统筹协调、指导各地开展试点工作。鼓励各市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解放思想,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胆改革。

(五)加强宣传引导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政策措施,正确引导社会预期,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第五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举办园林园艺博览会的通知

桂政办发〔2010〕23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跨越发展的决定》(桂发〔2010〕33号)精神,提高我区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水平,促进全区园林绿化建设和园林产业跨越式发展,全面展示广西园林园艺成果,创建生态园林园艺展示平台,加强园林园艺科技文化交流,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决定举办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园博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以广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底蕴为基础,以保护自然生态和发展园林事业为目标,遵循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生态与城市相融相存的原则,充分展现各地为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际行动。通过园林园艺技术和文化交流,全面展示现代园林园艺发展成就和绿色科技水平,充分体现新品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切实加快我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步伐,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举办时间

从2011年开始,每年10月份举办一届,每届会期15—20天,由14个设区市轮流举办。

三、会场安排

各承办城市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在市区内选址新建或在原有公园的基础上建设园博会的主会场,其用地规模应在60公顷以上,主要承担园博会开幕式、闭幕式、造园艺术、园林园艺专题展(包括园林规划优秀设计作品、盆景作品、插花艺术作品、书画摄影作品、赏石作品展等)、园林花卉、植物新品展及园事花事活动。14个设区市共同参加,并开展评奖活动。每届园博会要确定鲜明的主题。园博会主会场的规划设计应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采用现代与传统造园相结合的手段,营造生态型、节约型城市园林景观,彰显特色,可分室内室外不同展区。开展园林园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展示交易,园林园艺科技论坛等活动可利用城市其他会议会展设施作为分会场。

四、工作组织

(一)办会主体 主办:自治区人民政府

承办: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林业厅、农业厅等相关部门;具体承办的设区市人民政府。

协办:其他设区市人民政府。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园博会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广西城市园林园艺博览会组委会,统一领导园博会的各项工作,组委会人员构成如下:

主 任:高副主任:张振东成 员:张红伟 雄严世明张明沛陈秋华李杰云郑杰忠韦力平覃 溥余小军周家斌焦耀光周 卫全桂寿张 鹏顾 跃陆钦华江贵成自治区副主席

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自治区农业厅厅长 自治区林业厅厅长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巡视员

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 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 自治区旅游局副局长 南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柳州市副市长 桂林市副市长

梧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北海市副市长 防城港市副市长 钦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玉林市副市长

宾能松 贵港市副市长 谭锡春 百色市副市长

陈 刚 河池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毛绍烈 贺州市副市长 陈 维 来宾市副市长 汪夏明 崇左市副市长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园博会展园的规划建设、展品展览及各项园事花事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主任由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韦力平兼任。各市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本市的参展工作。

(三)工作分工

1.组委会办公室:具体负责博览园的规划建设、展品展览及各项园事花事活动的协调工作,审定各届园博会的主题,研究制定筹备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及组织评奖的有关工作,做好组委会交办的其它工作。

2.承办城市:按照组委会的总体方案要求,承担园博会的筹办工作,具体负责场地建设和服务工作,以及园博会开幕式、闭幕式筹备、各类论坛、科普活动、展示交易会的组织等工作。

3.协办城市:按照每届园博会的要求,认真组织,精心建设本市参展的景点,选择优秀作品、展品参加各项专题展览和园事花事活动。

(四)承办城市确定办法

园博会承办城市采取独立竞争申办制。申办城市应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深厚文化底蕴,且已具备有不少于60公顷的现有土地用于园博园规划建设等条件。组委会办公室将组织各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对申办城市进行投票,获得票数最高的定为承办城市。在第一次申办园博会的同时确定两届园博会的举办地,并在第一届闭幕和第二届开幕之间确定第三届园博会举办地,以此类推。各申办城市应将申办材料交园博会组委会办公室,组委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提出初步意见报组委会研究确定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

五、参展方式及评奖办法

各设区城市按照园博会组委会统一要求组织参展。企业、园林规划设计单位向组委会办公室申请参展。园博会将对参展的展品进行评奖,具体评奖办法如下:

(一)园博会组委会下设评奖委员会。评奖委员会成员由自治区、市有关部门领导、园林园艺专家组成,设主任1名、副主任及委员若干。具体负责指导各专项评审组开展评比工作,并对所有项目的评比结果进行总评。

(二)评奖委员会下设专项评审组。具体承担园博会各类展项展品的评比工作。包括园林规划设计工程、室外造园艺术、插花、盆景、赏石、书画、摄影等专项评审。

(三)评奖办法。评奖采取专家评比与群众推荐相结合的办法,以专家评比为主。园博会原则上按参展项目、参展展品总量的30%设置奖项,设一、二、三等奖。同时,对组织工作先进城市颁发组织奖;各获奖作品颁发奖牌或证书;对未获奖的参展作品将颁发参展证书。

六、园博会的规划选址和建设要求

园博会的选址和规划设计方案应报经组委会审查同意,园博会的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原则上不占用农田,充分利用荒山荒坡,依托风景区、公园景观造园。园博会会场要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品味规划设计,规范化、标准化、艺术化建设,由各承办城市负责具体的规划和建设。园博园建成后作为公园永久保留项目对外展示。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应高度重视园博会工作,土地部门在土地计划中应优先安排园博会主会场用地,规划、建设、园林绿化等主管部门应简化相关审批程序,加快园博会场地建设。

七、资金筹措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园博会会址的建设资金和园博会开园期间的运营费用由承办城市自行筹措。各承办城市可利用园博会开展相关的商贸交易和商品促销活动,筹集资金。自治区人民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各承办城市一定的资金补助,组委会参照国内其他省市的经验,制定具体的奖励办法。各参赛获奖作品的奖金由承办城市确定。

二○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下载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区融资性担保公司规范整顿工作的通知 桂政办发〔2010〕20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

    -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文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学生联合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 桂青联发“2010”37号 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服务青年学生就......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桂政办发〔2009〕11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精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 ——2012年1月8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马 飚 日期:2012年02月06日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27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马 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制度改革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制度改革委员会 《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通知》 (桂房改字[2005]39号)各设区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从2005年1月1日起对全......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含5篇)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组 织 部 文 件 桂组通字〔2005〕78号 ——————— ★ ———————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 关于印发《关于党费收缴、管理......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区金融业更好更快发展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区金融业更好更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桂发〔2010〕7号 (2010年2月18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为推动我区金融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