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民政局2008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01:5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市民政局2008年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市民政局2008年工作总结》。

第一篇:广州市民政局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市民政事业发展史上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和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总体部署,按照民政部、省民政厅的工作要求,以民为本,服务大局,积极面对各种挑战和考验,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科学发展,实现了重点工作有亮点,难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上水平,充分发挥了保障社会公平、调节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职能作用,为我市建设全省“首善之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组织抗灾救灾全力以赴,民政整体效能充分展现

2008年,我市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面对多场重大自然灾害,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不辱使命,共克时艰,在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和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我市洪涝灾害战斗中,充分发挥了组织社会捐赠支援灾区的主力军作用。

1.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迅速有力。2008年春节前夕,为缓解每天几十万因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而滞留广州旅客的生活问题,市、区民政部门迅速行动,上下配合,积极组织社会捐赠,及时到火车站广场和临时安置点实施应急救助,确保了滞留旅客不受冻、不挨饿、有水喝,维护了社会稳定。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等区民政局动员所属单位和街道干部职工,先后组织义工3万多人次协助维持安置点秩序和发放救助物品。全市民政系统先后接收社会捐款1572万元,捐赠物资120万件(箱),向滞留旅客的5个安置点,以及广西百色、广东梅州、贵州毕节3个地区发送社会捐赠物资111万件(箱),有力地保证了滞留旅客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2.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科学有序。“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市各级民政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不辱首善、奉献大爱”的姿态,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全方位开展了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市民政局认真履行市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统筹协调推进全市支援抗震救灾工作,会同各区、县级市民政局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捐赠灾区急需紧缺的物资,先后开展了“向四川省地震灾区开展社会捐助”、“我为汶川灾区献爱心捐建过渡安置房„十个一‟”和“爱心捐赠、真情送暖——为四川地震灾区捐赠御寒衣被”三大主题捐赠活动,及时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协调部队出动官兵装卸抢运救灾物资,先后派出6名干部奔赴四川灾区支援抗震救灾,在灾情最严重和形势最严峻的时刻向灾区送上了广州人民最及时最有力的支援。在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中,我市共组织社会捐款16.21亿元,其中市慈善会接收社会捐款7.52亿元;市捐赠站接收社会捐赠物资价值 1.41亿元,捐款捐物数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市慈善会为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共划转、支出社会捐款3.67亿元;市捐赠站先后组织95个火车皮、15辆大卡车,向四川地震灾区发运社会捐赠物资269.59万件(箱),价值1.34亿元。在做好接收发送捐赠款物的同时,市民政局严格规范捐赠款物使用管理,动态发布接收和使用捐赠款物情况,自觉接受监察审计和社会监督,确保了社会捐赠款物的定向使用和账目清楚、账实相符。

3.组织洪涝灾害救助及时有效。6月26日,白云、花都、番禺、南沙、增城、从化等地遭受台风侵袭洪涝灾害后,灾区民政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组织调运救灾物资,及时转移安置灾民,落实灾民生活救助措施。市民政局先后派出6个工作组深入灾区核查灾情,慰问灾民,指导开展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共发放价值48.2万元的救灾物资,划转社会捐赠款429万元,下拨救灾预备金和自然灾害救济金100万元,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2008年,通过三次抗灾救灾的战斗洗礼,全市民政系统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实战检验,组织捐赠水平得到锻炼提高,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发扬光大,社会形象地位得到展示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市民政系统有19个单位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47名个人被授予“先进个人”称号。其中,市民政局党委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市民政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广州市春运和抗灾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二)改善民生福利多措并举,全市困难群众普得实惠

2008年,我市民政系统着力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认真贯彻“惠民66条”和17条补充意见,大力推进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改善民生工作,全市困难群众普遍得到较多实惠。

1.社会救助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全面提高了城乡低保水平。从2008年1月1日起,越秀等9个区将城镇低保标准从330元提高到365元,花都区和增城市从300元提高到330元,从化市从286元提高到315元;越秀等9个区将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从390元提高到430元,花都区、增城市提高到395元,从化市提高到380元。部分区农村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萝岗区由200元调整为250元,白云区由200元调整为230元,增城市由170元调整为210元。目前,全市共有低保家庭46392户,低保人员114562人;低困家庭5494户,低困人员16066人。全市全年共发放低保金2.53亿元(含临时物价补贴),比上年增加5256.86万元,增长26.3%。继续实行动态管理下的分类救济,加强对低保、低困家庭的实物救济和节日慰问,增加慈善超市、慈善门诊点并增发慈善门诊证,对低保、低困家庭子女考上大学的实施教育救助等,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荔湾区开展了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一年一培训”,对低保家庭“一季一探访”,对三无孤老人员“一月一帮扶” 的“三个一”活动;黄埔区出台了《黄埔区低保边缘群体帮扶救助实施方案》,对人均月收入在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以上、500元以下的家庭,在重大疾病医疗、粮油实物发放、学杂费减免等方面予以救助。

二是继续发放了临时物价补贴。2007年多次发放临时物价补贴的基础上,2008年又6次报请市政府批准,对城乡低保、低困、五保对象和福利机构政府供养人员发放每人每月25元的临时物价补贴,对城镇低保、低困家庭发放每户每月20元的液化石油气补贴。全年共发放财政补贴资金3901.3万元,为近13万困难群众缓解了因物价上涨造成的生活压力。

三是着力完善了医疗救助制度。实施了资助低保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惠及困难群众43547万人,资助金额1483.6万元。随低保调标相应将低保人员可报销基本医疗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1.10元,全年共支出基本医疗救助金2416.49万元,救助267382人次。继续实施重大疾病医疗资助,全年结算重大疾病医疗资助金2569万元,救助7111人次,其中实施手术400台次。《广州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试行办法》经过两年多反复调研论证,已于去年底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即将连同配套文件一并修改完善后颁布实施。

四是逐步规范了五保设施建设。实行了农村五保村统一立项、统一设计制度。从福利彩票公益金立项1200万元,资助全市40个五保村建设,各项工程全面启动。全市现已建成五保村37个;全市现有五保对象4792人,其中333人在五保村相对集中供养,1361人在敬老院(楼)集中供养,3098人居家分散供养;全市各级财政全年共支出五保供养资金1490万元。

五是颁布实施了《关于推进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该《意见》全面系统地明确了我市各项社会救助制度,覆盖了基本生活、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各方面;确立了政府负责、民政统筹、部门联动、街镇实施的新型社会救助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标志着我市社会救助工作实现了从各种制度单项推进向统筹协调构建体系的重大转变。越秀区率先在街道成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统一办理社会救助业务,深受群众欢迎。2.社会福利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全面拓展了各类养老服务。制定了《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职责,规范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行为,拓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在提供托老、购物、配餐送餐、家政服务等一般照料服务的同时,还提供疾病、康复护理、建立家庭病床等特殊照料服务,并为低龄、健康老人,特别是“空巢”家庭老人,提供谈心交流、精神慰籍等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各街道,全市现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部80间,工作人员575人,服务对象9692人,其中由政府购买服务的孤寡、优抚对象、残疾困难家庭老人3598人。建成开通了服务全市独居和空巢老人为主的“平安通”呼援服务系统,基本实现覆盖全市老城区的目标。继续推进“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新增星光老年之家58家,使全市星光老年之家达到1327家,总投资3.36亿元,覆盖全市90%的街(镇)。民办社会福利机构进一步发展,新增民办福利机构5间,新增床位1610张。目前,全市共有社会福利机构168家,床位25327张,其中民办福利机构77家,床位13802张。积极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爱老活动,我市连续第四次获全省老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第一名。去年底,民政部在我市召开了全国养老服务经验交流会,市民政局在会上介绍了经验,民政部领导和各地与会代表参观了我市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点,并给予高度评价。

二是着力加强了孤残儿童福利工作。会同市妇联启动了“爱心救助、托起希望”救治百名特困家庭重症儿童行动,从福利彩票公益金立项300万元,资助100名低保、低困家庭中患重症疾病的儿童实施救治。积极开展了家庭寄(助)养、机构代养、模拟家庭和青年公寓等多样化的孤残儿童养育模式。积极实施“明天计划”和“重生行动”,为儿童福利机构21名具有手术适应症的孤残儿童实施了手术治疗。市社会(儿童)福利院被民政部评为“2008年度全国十佳儿童福利机构”。

三是超额完成了福利彩票销售任务。在国际金融危机加剧、经济形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全市福利彩票销售仍超额完成年度销售任务,连续第9年在全国省会城市福利彩票销量上排名第一。全市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2.39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4.09亿元,其中上缴中央、省2.66亿元,市本级留成1.43亿元。中国福彩中心、省福彩中心为此专门发来贺电。完成了2007年度市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立项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共立项资助社会福利、公益事业等项目79个,资助金额1.44亿元,比上年增长37%。

四是大力推广了义工(志愿)服务。制定了推广社区义工服务总体规划,全市成立了16支“平安通”义工服务队,花都、南沙、从化三区(县级市)分别成立了义工协会。市义工联全年新增团体会员25个,会员总数达105个。全市义工在帮困助残、抗灾救灾、敬老扶弱、治安环保、科普卫生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特别是在参加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中,先后动员义工达5万多人次,表现突出。

3.优抚安置保障政策进一步落实。

一是全面提高了优抚对象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了抚恤补助标准,各类标准平均增幅16.7%,高于中央和省标准的70%以上,全市财政投入抚恤经费5710万元,比上年增长25.6%;抚恤优待面和抚恤金兑现率实现两个100%。着力解决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制定出台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及配套措施。全市2369名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企业离休干部医疗保障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8721名抚恤优待对象全部免费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范围,全市用于解决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和医疗补助经费776万元。新确认参战涉核军队退役人员1090人,全市现有参战涉核军队退役人员8544人,全年发放生活补助2350万元。

二是圆满完成了退役士兵和军休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全市共接收2007年冬季退役士兵2453人,退役士官140人,自谋职业安置率达100%。积极做好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全市符合政策报读职业技术院校的退役士兵690人按期入学参加了培训。全面落实退役士兵优待安置金的发放政策,共发放自谋职业安置补助金和一年养老保险金8223.9万元,一次性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费517.5万元,优待安置金发放率100%。规范接收安置军休干部职工工作,制定了《广州市接收安置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管理办法》,接收安置军休干部460名,无军籍职工499名。2008年,我市接收安置军休干部工作受到总政治部老干部局、广州军区司令部等部队机关来电来信赞扬。积极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部分军休干部换发医疗证待遇的文件,启动了军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提高了无军籍职工的生活补贴标准。军供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圆满完成了全年军供保障任务。

(三)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双拥共建工作再创佳绩

1.村委会、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从2008年1月开始,精心组织开展了我市第四届村委会和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各级政府都成立了工作机构,实行领导负责制,落实了换届选举工作经费,编印了大量宣传资料,组织了难点村的排查整治,并派出观察组全程跟进换届选举工作。经过全市上下5个多月的连续奋战,6月15日全面完成了1142个村委会和1439个社区居委会的换届选举任务,其中村委会换届选举比省规定的时间提前了1个多月,是我市历届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完成任务最好、最快的一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小丹同志给予高度评价,指出“这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及时组织了村居干部教育培训,开展了村民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的换届选举,指导村民委员会修改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

2.基层民主示范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下发了《2008年广州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广州市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和《关于在村委会换届选举结束后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各区、县级市以及镇(街)按照市的要求,成立了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村务公开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推进了第二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创建活动,又有213个村达到了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的标准,其中番禺区受到省政府表彰,被命名为省首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区。开展了第二批“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又有280个社区被省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命名表彰为省第二批“六好”平安和谐社区。

3.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初显成效。荔湾区和市老人院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推进顺利,充分利用现有的民政资源、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加强与高校、香港社工机构合作,在社会工作教育培训、社工岗位开发设置、非营利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培育发展、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实行社工与义工联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其中荔湾区将专业社工服务引入居家养老、“平安通”呼援服务、特困家庭帮扶、青少年辅导等工作中,有效提高了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市老人院将社工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从老人、老人家属和老年福利机构工作人员三个层面介入社工专业服务,使服务内容和方式更加适合老人特点。组织全市近6000名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参加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1070人通过考试,报考人数、实考人数及培训人数均居全省之首。大力开发设置社工岗位,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社工人才,试行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社工实务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省民政厅在我市召开了全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现场会,市委决定将广州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积极组织社工参加支援四川抗震救灾行动,创造了社工进行灾难救助的“广州模式”,受到民政部、省民政厅的肯定和灾区政府、群众的好评。

4.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力度明显加大。出台了《广州市社区社会组织管理试行办法》,采取创新管理模式、明确主管单位、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手续等办法,实行了社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和备案管理相结合,为解决“草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难题迈出了重要一步。强化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和年检工作,促进了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3551个,其中2008年新成立社会组织192个。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根据我市《关于落实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财政扶持措施的意见》,先后为17个行业协会办理了34项申请扶持的项目审核。围绕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等问题开展了系列调研,加大了对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非法活动、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5.全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争创成功。继年初捧回“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奖牌后,我市第七次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城”,实现了全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荔湾、越秀、黄埔、海珠、白云、番禺、花都、天河八区获“全省双拥模范区”、“全市双拥标兵区”称号;从化、增城两市获“全市双拥标兵市”称号。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慰问部队官兵活动,主动为部队基层单位解决训练、生活、文化等方面困难,为3152名官兵进行了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为部队基层单位赠送电脑260台、书籍80万册,进一步巩固了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四)社会事务管理更加规范,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1.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积极推进流浪乞讨人员长效服务管理,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建立流浪乞讨人员长效服务管理机制的意见》,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意见》。配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举办奥运会、残奥会等重大活动,积极开展职业乞讨、流浪未成年人、流浪精神病人等专项救助,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无流浪未成年人和职业乞讨人员明显减少的目标。市救助管理站被民政部评为“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举办期间救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市民政局精神病院与市脑科医院顺利完成了交接415名流浪精神病人的工作,全面承接了非危重流浪精神病人救治工作。增大甄别核实力度,建立绿色返乡通道,积极协助流浪精神病人返乡,协助返乡率同比增长57.3%。全市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5875人次。

2.区划地名管理进一步加强。完成了南沙区珠江街道办事处设立工作。越秀、海珠、天河、黄埔、南沙、萝岗区和从化市的镇(街)界线勘查外业工作全部完成。全年批准地名653个。广州市地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广州市地名网站先后建成使用,地名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3.婚姻登记服务进一步规范。深入开展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全市全年办理结婚登记78964对、离婚登记14379对,继续保持婚姻登记零差错。圆满完成了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当日集中办理婚姻登记4379对的工作,创我市建国以来一天结婚登记量之最。

4.殡葬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殡葬火化率连续第8年实现100%。大力开展“殡仪服务优质年”活动,积极组织殡仪服务操作技能竞赛,殡仪从业人员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清明期间,全市各殡仪单位共接待拜祭群众413万人次,是历年来拜祭人数最多的一年,实现了“文明拜祭、平安清明”的目标。在完成上述工作任务的同时,我市民政系统的政策调研、法制建设、新闻宣传、信息报送、财务预算、教育培训、信访维稳、纪检监察、安全保卫、档案保密等综合性、基础性工作和民政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和党的建设等也都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推进创新开展,市民政局出台了《继续解放思想,建设首善之区,努力争当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实施意见》,组织民政系统干部赴美国进行了“现代救助体系”专题培训,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人员赴香港跟班学习考察了社会管理先进经验,均取得重要成果,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创造了条件。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

要做好民政工作,必须围绕中心、置身大局,牢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给民政事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民政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民政部门必须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自觉置身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促进中央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各项要求为己任,勇挑重担,争做先锋,彰显本色,切实履行构建和谐社会赋予民政部门的新职责,坚决落实党委和政府赋予民政部门的新任务。

要做好民政工作,必须以民为本、倾注爱心,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民政事业发展寄予的新期待。民政工作是履行民生政务职能和为民之政特点鲜明的工作。民政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勇解困民之危,善做利民之事,充分发挥保障社会公平、调节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作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民政事业发展的新期待。

要做好民政工作,必须统筹协调、开拓创新,主动适应建设全省“首善之区”对民政事业发展赋予的新要求。民政工作是综合性很强、牵涉面很广的工作。民政部门必须切实增强“首善”意识,全面履行改善民生、发展民主、维护民利、体现民意的重要职责,继续解放思想,统筹城乡,深化改革,协调各方,注重取得相关部门支持,注重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注重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不断开创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要做好民政工作,必须固本强基、提升能力,积极应对科学发展对民政队伍建设提出的新挑战。民政工作是各级政府必不可少的行政工作。民政部门必须按照建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民政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抓基层打基础,不断完善民政工作体制机制,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面履行民政职能和科学发展民政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随着民政功能逐步在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的同时向提升社会福利服务水平延伸,民政工作与科学谋划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随着公共服务逐步以城市为主向城乡并重转变,民政工作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随着民政工作方式逐步从临时性、救急性操作向整体制度安排和规范管理的方向转变,民政工作与法制化、规范化的要求还有差距;随着民政工作机制逐步从政府主导型向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民政工作与社会化、信息化的要求还有差距;随着民政工作领域和服务对象的不断拓展,民政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日显突出,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认真研究,切实解决。

第二篇:广州市民政局2007年工作计划(最终版)

2007年,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务必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理念,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富民优先、民生为重”要求,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周密部署,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广州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努力使我市民政事业发展水平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

(一)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差水平为突破口,加大社会救助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差水平。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要着力解决我市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差水平偏低的问题。从化、增城要将农村低保标准从130—150元统一调整到170元。带农村的白云、花都、番禺、萝岗、南沙区,也要结合实际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力争把农村的低保标准从平均180元调整到205元。同时,要把农村人均年收入2000元以下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继续扎实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组织实施工作,完善城镇人户分离的低保人员管理和低保家庭收入审核办法,巩固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救济。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好全市农村2334个低保家庭居住危破房的问题,确保城乡居民无饥寒。

深入贯彻落实新的《农村五保供养条例》。在确保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应保尽保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五保供养资金,确保五保对象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生活水平。积极探索五保供养的多种模式,加快“五保村”建设,全年计划新建“五保村”20条以上,提高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率。

加大对低保“边缘群体”的救助力度。继续落实低收入困难家庭消费性开支减免工作,建立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临时生活救助应急机制。适时调整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使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救助。

适时启动统筹城乡困难群众的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快研究制定广州市城乡居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办法,将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到农村,并降低救助门槛,提高救助额度,扩大救助病种,增加救助医院,提高困难群众享用医疗卫生资源的可及性。

切实搞好灾害应急救助。完善救灾应急预案,加强救灾物资储备,提高救灾应急能力,确保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灾民及时得到有效安置,灾民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

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推广越秀区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的经验,进一步做好流动救助服务和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救助工作。推进协助救助对象跨省返乡工作。继续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异地福利机构安置滞穗流浪未成年人和智障人员。

加快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做好调研,争取早日出台有关文件,建立以低保制度为基础,以医疗、住房、教育、司法、流浪乞讨人员等专项救助和灾害应急救助制度为辅助,以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具有广州特色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二)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为契机,扎实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创新双拥活动内容。今年是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六连冠”的关键一年。要以创建为动力,紧紧围绕创建活动,创新思路,扎实工作,以一流成绩迎接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检查验收,确保我市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继续推进以八一远程教育学院建设为重点的科教拥军活动,积极帮助部队解决在战备、训练、生活、娱乐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全力支持部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深入开展纪念建军80周年拥军优属系列活动,推动群众性双拥创建活动的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的军政军民关系。积极协调驻穗部队广大官兵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创新开展军民共建平安和谐社区活动,在驻农村的部队中广泛开展以军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共建活动。认真解决涉及军地关系的突出问题,坚持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不断提高优抚水平。进一步完善措施,着力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医疗、住房困难,健全新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适时调整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和城镇义务兵优待金标准,全力推动优抚工作上新的台阶。

扎实做好安置工作。认真抓好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做好2006年冬季退役士兵的招生录取、入学管理和促进就业措施落实等工作,积极做好2007年冬季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的宣传和报名工作。对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及时足额发放自谋职业一次性安置补助金,并在完成短期技能培训后,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推荐就业工作,力争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达到98%以上。做好军休干部、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接收安置工作,全面落实安置政策。理顺我市军休服务管理机构体制,探索建立国家保障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军休服务管理模式,试行军休干部服务中心的管理方式。巩固军供站正规化建设成果,提高军供站快速高效的保障能力。

(三)以社会福利社会化为方向,大力提高社会福利服务水平。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上半年争取出台《广州市资助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对社会力量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给予新建床位资助,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民办福利机构运营给予资助,发挥他们在社会福利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加快公办福利机构建设改造步伐。按照民政部的要求,没有福利院的区、县级市要尽快建设;已经有福利院的区、县级市要进一步优化环境、增加床位、完

善服务。同时,加快街道、镇敬老院、托老中心建设,确保今年新增养老床位1000张,力争达到1500张。加大“星光老年之家”运营经费投入,拓宽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档次,充分发挥其为老人服务的功能。

全面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今年要在各区、县级市全面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年底要确保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街道覆盖率达到100%。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立覆盖全市的“平安钟”呼援服务系统,今年要为1万名低保、低收入困难群体中的独居、“双老”老人等服务对象免费安装“平安钟”。抓紧修订完善《广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积极推进老龄工作。

进一步提高孤残儿童养育水平。落实孤残儿童在养育、教育、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政策,逐步建立起孤残儿童生活费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其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启动“蓝天计划”,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进一步改善儿童福利机构的养育环境。以家庭寄养为主要模式,积极试行模拟家庭的养育模式,多渠道、多形式养育安置孤残儿童。建立“明天计划”长效机制,继续为福利机构中新增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所有残疾孤儿实施手术康复,并会同市残联就进一步实施“明天计划”进行调研,逐步将“明天计划”推向全社会。

(四)以“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为动力,全面提升社区建设整体水平。深入开展“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继续深入贯彻《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平安和谐社区的意见》及其6个配套文件,对照《广东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基本标准》,进一步组织开展“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努力建设一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按照省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去年12月《关于印发广东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基本标准的通知》和将要下发的检查评分标准,在今年第一季度由市和各区、县级市街、镇组织力量,做好2006第一批“六好”平安和谐社区检查评选和上报工作。在此基础上,继续组织推进2007第二批“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进一步加强居民自治工作。按照《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意见》要求,切实落实社区重大事务决策权等居民自治权利,进一步建立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和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制度以及居委会向居民代表会议报告制度,支持居委会协助政府做好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各区、县级市要全面加强居委会的组织、制度和队伍建设,增强社区自我服务管理能力,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对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理顺社区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的关系。积极做好2008年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的准备工作。

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协调各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功能,使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每个社区。鼓励并支

持居委会组织开展群众性自助互助服务活动。重点做好老年人的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的目标。研究建立义工长效激励机制,推动义工工作持续发展。

(五)以村务公开规范化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继续贯彻全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政府农村专项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创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和示范村活动。健全各级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搞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情况检查并及时通报。镇(街)要组织好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村委会成员工作,落实村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着力抓好村民委员会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保障村民对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权。充分发挥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保障村民管理权和监督权的落实。要指导村委会修订村民自治章程,进一步明确村民、村级组织、村干部的权利职责及相互关系,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自治能力。今年上半年争取全面完成村务公开栏统一模式建设任务,年内全市要有20%以上的村达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的标准,努力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有农村的区、县级市要以富裕、文明、民主、和谐为要求,选择1至2个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按照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关于抓紧解决我省部分村级组织无活动场所问题的通知》精神及我市的部署,配合有关部门落实保障资金,全面完成全市218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维修工作。针对上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研,认真做好2008年第四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准备工作。

(六)以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商会为重点,增强民间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的决定》精神,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制定《广州市行业协会商会管理办法》。大力培育发展以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为重点的行业协会商会,继续抓好行业协会的清理整改和重新登记管理工作,促进行业协会商会的民间化和自治性,使其真正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大力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指导区、县级市积极发展以服务社区为重点的社区民间组织和公益性、慈善类民间组织。加强民间组织的登记管理,完善对民间组织的评估机制和监督机制。严格进行年检工作,通过年检促进民间组织规范管理,加强民间组织自律诚信建设。加强民间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力争解决管理队伍与实际工作量不相适应的问题。认真查处非法民间组织和民间组织非法违法活动。

(七)以加大公益宣传力度为手段,推动慈善募捐和福利彩票事业发展。

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募捐活动。举办好2007年“慈善之光”文艺晚会和第四届慈善杯高尔夫球赛等活动,做大做强慈善品牌项目。加大慈善公益宣传力度,定期公开慈善募捐信息,大力培育和增强全社会的慈善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慈善、支持公益、帮助他人的良好氛围。培育发展慈善组织,重点发展街道、社区慈善组织,鼓励其面向公众、面向社区、面向困难群众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充分发挥市、区(县级市)、街(镇)、社区四级捐赠网络的作用,做好经常性捐赠工作,组织好每年两次的“扶贫济困送温暖”集中捐赠活动。积极培育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影响力和捐募能力。启动市东升医院住院部的建设,继续推进市慈善医院扩建工程的建设。

努力拓宽福利彩票销售渠道。积极争取国家民政部、财政部和省民政厅的支持,今年要确保完成销售9.5亿元福利彩票的任务,力争销售11亿元。大力宣传福利彩票“扶贫、助残、救孤、济困”的理念,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对社会公益事业和扶贫助困的资助力度,建立福利彩票公益金项目库,上半年出台《广州市福利彩票公益金管理使用办法》,规范福利彩票公益金的使用管理。

(八)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依法依规做好民政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

理顺我市行政区划管理工作。全面完成我市与佛山、中山、东莞3条地级界线,黄埔区与增城市、花都区与从化市、增城市与从化市3条区(县级市)级界线,以及各区、县级市辖区内镇、街级界线的联检工作及其成果资料的上报、归档工作。

加强地名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启动县级市、镇政府驻地路、街、巷标志设置工作,在有条件的地区设置乡村地名标志,建立切实有效的维护管理制度。开展地名规划,做好南沙区、萝岗区路网名称规划。以迎接我市举办2010年亚运会为契机,全面推进公共场所英文译名标志牌设置工作,优化我市涉外服务环境。抓好广州地名网站建设工作,力争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为公众提供快速、准确、全面的地名信息服务。

积极推进殡葬管理服务工作上新台阶。积极稳妥推进殡葬改革,巩固100%的火化率成果。做好殡葬管理立法工作。积极选址筹建市第二革命公墓,实施市火葬场旧骨灰楼总体改造工程,建设和完善南沙、萝岗两个新区的殡葬服务设施,开通市殡葬服务信息公众网,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行业作风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完善殡葬管理目标考核办法,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各项考核任务。

扎实做好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工作。抓好婚姻登记机关特别是镇级婚姻登记处规范化建设,确保婚姻登记合格率100%。推进区、县级市集中婚姻登记工作,方便群众办理婚姻登记。抓好收养登记信息化建设,严格按照《收养法》的规定办理收养,解决历史遗留的事实收养问题。

(九)以加强社会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全面提高民政事业的发展水平。一是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首次就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民政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加快我市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要按照《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我市社会工作者职业守则、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等,加强社会工作的业务培训和宣传工作,培养出一批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为开展社会工作创造条件。要率先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残障康复、公益类民间组织和家庭生活服务等领域设置社会工作者岗位,多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民政工作领域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义工(志愿者)队伍建设。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壮大义工队伍,发动义工参与开展各项社会公益、慈善福利、互助服务及群防群治等社会服务。发展农村社区义工,鼓励和引导城市义工在农村社区积极开展义务(志愿)服务活动,发挥义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加强民政法规建设。要重视抓好民政法制工作,积极主动地推进民政立法和普法工作,建立健全民政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强化法制监督,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同志们,今年民政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这次会议张副书记、陈副市长的重要指示,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充分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广州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第三篇: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

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2013年全区民政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共缔美丽厦门,改善民生保障,创建和谐社区,创新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的根本任务,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荣获“全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区”,援助“单亲家庭”社工服务项目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示范项目,禾山街道岭下社区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金安社区荣获首届“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被省、市推荐参评“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

一、立足为民解困,民生保障安全网织更牢

积极发挥民政的保底作用,统筹推进社会救助、防灾减灾和慈善事业,开展“阳光救助暖万家”全国第一个社会救助宣传周活动。全年共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2461.28万元。(低保金558.8万元、医疗救助205.3万元、临时救助6.77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133.3万元、动态生活补贴3.9万元、电费补贴5.4万元、保障性住房租金补贴647.98万元、慈善款物1100万元、减免公交乘车费7.6万元、精神病人医疗费10.5万元,惠及各类困难群众28402人次。)一是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出台《XX区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实施细则》,首次将外来人员纳入救助范围,拨出专款120万元用于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出台《XX区关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用于救助包括特殊困难家庭、困难家庭学生、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二是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和市、区民政局及街道五级联网的低保信息化系统,使低保档案管理、查询更加方便快捷。开展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在数据采集量大,审核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在全市率先完成近6000户困难群众信息的录入,建立医疗信息管理平台,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医疗费先垫后报的费用周转难题。三是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扎实做好避灾点日常管理和维护,围绕“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主题,投入10多万元开展为期一周的“防灾减灾日”活动,印制宣传雨伞500把,环保袋6000个,全区举办大型宣传活动30多场次,向社区居民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增强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做好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长乐社区、康晖社区目前已通过省民政局检验,正上报国家减灾中心和民政部审批。四是慈善救助功能不断增强。拓宽慈善募捐渠道,建立3个冠名慈善基金,启动“情暖湖里迎新春”、“雨露育青苗”、“金秋助学”、“重阳助老”等帮扶项目。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等慈善活动,募集款物1260万元。2013年,区慈善会积极开展扶老、救孤、济困、救灾、助医等活动,共支出款物1100万元。

二、结合共缔“美丽厦门”,社区管理水平有提升

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为契机,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服务,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管理社会和服务群众的功能。先后开展8期培训总时长96个学时培训765人次,招聘52人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协调推动塘边社区、金海社区等7个社区的用房问题,积极开展各类社区创建活动,开展社区“民生关切10件事”征集活动,推动社区服务站“一站式”服务标准化建设。今年,金山社区、禾欣社区荣获“全市网格化建设先进单位”,康乐社区等10个社区荣获“全市信息化建设优秀社区”,金尚社区书记陈素珍获首届“福建省十佳社区工作者”提名奖。一是突出管理打造网格化社区。以“三先两网三服务”为核心,巩固社区网格化建设成果,全区共划分网格325个,50个社区均建立了网格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安装终端服务器520多台。开展社区特色化网格建设,禾欣社区建立了“巡查-处置-考核”机制,禾盛社区建立了“三项制度、三表一档”运作机制,金安社区建立了“金色制度”,金鼎社区建立了网格服务“双岗”机制。积极推进街道级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投入20万元在禾山街道试点建立街道层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编制《XX区社区网格员工作手册》,加强对社区网格员的培训管理,有效提高了社区管理工作效率,更好服务了社区群众。二是突出服务建设社工人才队伍。一方面推进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出台《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办法(试行)》,扩大购买服务范围,共投入近500万元购买了12个社区社工服务项目,实现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全覆盖。全省首创引进民营资金112.84万元用于购买居家养老社工服务,使近6000名老人获益。召开XX区居家养老社工服务经验交流会,在全区推广吕岭、康乐社区居家养老专业社工服务项目的经验做法。另一方面深化社工服务培育管理。推进新孵化园建设,新扶持培育XX区培善社会服务中心等三家民办社工机构。组织213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今年新增持证人员47人。开展优秀社区社工服务项目评选表彰活动,对上一的康乐社区“星火行动”、吕岭社区“银发安康”等18个优秀社工服务项目进行表彰,今年全区共有36个社区社工项目参与评选。三是突出民生共同缔造美丽厦门。广泛开展“民生关切10件事”意见征集活动,共征集群众普遍关心的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治安等方面意见建议500多条,通过社区听评会、公示评议、组织投票和研究决定,选定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文化场所、狠抓交通管理等10件重点民生关切事项上报区委区政府研究。推动社区服务站“一站式”服务标准化建设,按照“示范引路、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的思路,在全区5个街道分别确定了10个单项试点社区和5个综合试点社区。总结推广金尚社区事务听评会经验,逐步完善群众参与机制,促进社区居民自治自管。

三、围绕便民惠民,社会福利事业上台阶

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加快发展以养老服务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共支出经费84.24万元,慰问1200余名困难老人,为350多名高龄老人发放固定生活补贴和节日慰问金62.7万元。开展“美丽湖里·爱暖夕阳”系列活动,组织了2013年老年节文艺演出、千名老人登山和“古龙酱油文化园”之旅等文体活动,组织参加XX市广场舞和金婚庆典活动,市广场舞比赛荣获第二名,5对老年夫妇获颁金婚证书。开展了基层老年学校示范校评选活动,目前全区共有10个社区老年学校为市级示范校。同时积极创建全国敬老文明号,金安社区获评首届全国敬老文明号。主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及时制定事业发展规划。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形势,制定《XX区老龄事业发展三年规划》,明确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老年社会救助制度、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引导和发展老龄产业等八项工作目标,明确加大老龄事业投入、创新工作机制等四项保障,为老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积极推进“两个中心”建设。协调确定总面积约3796平方米的园山综合楼作为区老年活动中心用房,目前已完成安全性能检测,进入设计装修阶段。明确XX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机制,项目采用“公建民营”模式,由区财政、区国投公司投资建设,规划总建筑面积31500平方米,建成后将有不少于700张养老床位。三是持续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推进社工服务购买。制定《XX区关于加强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安排政府预算423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引入民营企业出资112万元为近6000名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吕岭社区荣获“省居家养老服务先进社区”。同时投入130万元用于购买援助单亲妈妈、帮扶残疾人等5个社工项目,“单亲家庭妈妈”社工服务项目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示范项目。

四、抓好双拥优抚,军地和谐共建显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出台《关于军地共建“平定湖里”工作的意见》,根据“适度”、“优待”原则,结合政风行风民主评议选题评议工作,认真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和参战退役人员等优抚群体的各项服务保障,全区复退军人思想稳定,军政军民关系良好,我区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区”。主要完成好以下工作:一是落实好双拥优抚政策。全区现有优抚工作对象368人,全年共发放抚恤补助经费204.8756万元,为141户义务兵家属发放优待金219.9278万元;为30名参军入伍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发放一次性奖励金6.5万元;为277名重点优抚对象和革命“五老”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等补贴10.032万元;为368名优抚对象发放生活困难临时救助金、医疗补助金等138.7136万元;同时给予63名参战退役人员和原“海工一团”退役人员报销医疗补助费25.19万元,为92674部队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发放一次性抚恤金52.69万元。二是保障好退役士兵安置。2013年共接收退役士兵64人,落实好5名符合条件转业士官的安置工作,为59名退役士兵发放自主就业地方一次性经济补助费221.57万元,为34名立功受奖的退役士兵发放奖励金5.9632万元。指导鼓励退役士兵参加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就业跟踪扶持服务,通过短信群发、对接企业等形式,千方百计为退役士兵就业创造条件。三是开展好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关爱功臣”活动,组织春节、“八一”建军节走访慰问,送去慰问金48.7万元。安排专项资金1200万元支持驻区部队基础设施、文化设施、训练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其中支持湖里消防大队、边防大队、91134部队、预备役高炮营、区人武部“四项工程”建设及补助业务工作经费达900万元。开展为驻军办实事活动和双拥优属活动,为辖区驻军办好事、实事70余件,为随军家属、部队子女在就业、就学方面提供帮助。动员部队积极支持、参与地方文明创建、抢险救灾等工作,具不完全统计,一年来驻军部队先后出动兵力3500多人(次),车辆830多台(次),冲锋舟3台次,为困难群众、地震灾区捐款20余万元。

五、着力创新管理,社会公共服务更规范

着力凸显民政服务职能,进一步创新了社会组织、婚姻登记、区划地名、殡葬管理和社会保障性住房等社会公共服务事项的规范管理。一是优化社会组织管理。以创建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加强扶持培育,授予53家社会组织2a以上评估等级。2013年共登记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27家。现全区已有社会组织201家,其中社会团体3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68家。二是优化婚姻登记服务。2013年共办理结婚登记2940对,离婚登记965对,补发婚姻证件344份,出具证明5309份,登记合格率100%。我区选派参赛的婚姻登记员在全国首届婚姻登记颁证员大赛预赛中获得佳绩。三是优化区划地名管理。办理楼门室牌等4467块,做好15个地名的申报工作,新增单杠式路牌127座,制作新款小区导向牌52座,完成本思明-湖里行政区域界限联检。四是优化保障性住房服务。2013年,全区共计受理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192户;经济适用房申请104户;商品房申请583户;开展保障性住房协查340户。全区保障性租赁房已入住10606户,共发放租金补助647.98万元。金安社区荣获福建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201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民政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各项民政工作开展有序推进,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基层民政单位工作力量不足,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民政工作需要等。2014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更加注重沟通协调,更加注重创新发展,更加注重归纳总结,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第四篇:民政局工作总结

民政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民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______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民政会议的落地之年,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贯彻落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xx条”意见为主线,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全面助力疫情防控,努力打造幸福颐养、精准保障、和谐自治、暖心服务的新民政标杆。

一、工作总结

(一)坚持“两战两赢”为目标,全面加强民政领域疫情防控。

1.扎紧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网。及时制定并公布工作方案、应急预案,疫情防控期间,全县x家收住老人的养老机构实行封闭式管理,xxx家村社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全面关停。县殡仪馆增加安保力量,设置双重体温检测点,从严规定丧事办理,暂停全县清明期间集中办丧,在清明节假日期间,局班子成员分片区赴各乡镇开展督导,抽调xx名局机关干部下沉到全县各公墓驻点设卡,累计安排人员驻守xxx人次,出动宣传车xx余辆,劝返祭扫车辆xxx辆,完成代祭服务xxx次。制作并开通网上“云祭扫平台”,通过网络祭扫、公墓视频代祭累计xxxx例。与全省同步暂停办理所有婚姻登记业务和流浪乞讨受助人员送返工作。

2.兜牢困难群体生活保障网。截至目前,分别累计发放低保金xxxx.xxx万元,下拨特困供养资金xxxx.xxxx万元,临时救助xxxx户xxxx人,下拨救助金xxx.xxxx万元,下拨物价补贴xxxx.xxxx万元,下拨特殊困难对象补贴xxx.xxxx万元,惠及xxx人,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补贴xxx.xxxx万元,惠及xxx人。针对春节期间,由亲属接回后滞留院外的xx名集中供养对象,由局领导逐一上门慰问对象及其亲属,并送上生活补助金xxxx元/人,共计x.x万元。通过来救助站自愿申请救助xx人,安排资金约x万元。慈善总会累计发放x批次临时救助金x万元,惠及xx人。通过民政部、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启动的“携手同心助战疫、关爱保障行动”,为最美抗疫人吴立省申报获得中华慈善联合会抗疫专项补助xx万元。

3.搭建为民便民服务暖心网。在养老机构关闭管理期间,共筹集分发至各养老机构口罩xxxx只、消毒用品xxx斤、洗手液xxx瓶、体温计xx只、老年人应急药品若干、肉类蔬菜等物资xxxx斤,解燃眉之急,同步强化对机构外特殊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排摸,共对有助餐刚需的xx名特殊老年人,分别通过邻里互助、亲戚结对、志愿上门等合理方式,帮助解决疫情期间用餐需求,并为xx位患病留守老人安排送药;倡导全县各行业协会商会、专业性社会团体引导会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城乡社区落实好“一人一帮扶”专项关爱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参加防疫行动社会组织有xx支,派出志愿服务人员xxxx多人,接受各类物资xx万多件、折合价值xxx多万元、募集资金超过xxx万元、服务对象xxxxx多人次;加强疫情防控慈善捐赠工作,规范慈善捐赠款物管理,建立快速便捷的分配通道,对定向捐赠款物做到“快进快出、物走账清”,疫情期间,县慈善总会共累计接收捐助资金xxx.xxxx万元,累计接收医用橡胶手套、一次性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捐赠物资约x.xxxx万件。

在复工复产期间,县民政局立足深化“三服务”,坚持“两手抓两战赢”,有序引导民政服务机构、重点工程复工复产。同时,坚持“健康码绿码+测体温正常”常规工作,实现养老机构所有从业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检测从业人员xx人。

(二)坚持“幸福颐养”为标杆,全力打造养老服务新格局。

构筑“x+x+x+X”机构养老格局,“一域一院”规划布局全市最先、全省领先。xx构建“四大体系”打造山区“轻成本”养老示范样板,得到王文序副省长、陈应许副市长的批示肯定,经验做法在x信息、x信息等刊发。积极申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省政府督查激励事项。

1.提前超额完成省市民生实事。以“开工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决心和信心,以布局谋划早、过程督查严、要素保障实“三举措”为“加速器”,率省市之先实现两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双提前”。省市级民生实事xx户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前期通过对x个乡镇xxx户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摸排走访,最终确定并改造完成xx户,完成率达xxx.x%。市级民生实事x家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雅阳、三魁、柳峰、凤垟、南浦溪、竹里、泗溪、雪溪等x家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县域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

2.做足做实养老产业规划布局。认真谋划“十四五”养老产业重点项目规划,率省市之先完成敬老院三年改造提升任务。计划投资xxxxx万元,拟选址建设用地WX-xx-xx地块,建设用地面积xxxxx平方米,启动县城中高端养老康护中心筹建工作,目前已完成用地预审、可研等前期工作。累计完成xxx.xx万元投资额,完成第二社会福利院主体工程和内部粗装修。顺利完成县第一社会福利院“公建民营”改制,由xx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中标承接运营,目前进入内部装修,预计年内可投入使用。投资xxx万元,启动县北辰养老服务中心装修工程,目前完成水电、吊顶龙骨等铺设。

(三)坚持“精准保障”为标杆,全力构筑社会救助大体系。

以构建“服务到村、责任到人、监管到点”的困难救助体系为目标,率全市之先建立“一村一人一监测点”主动发现社会救助新机制,推动救助关口前移,自实施以来,共发现排查困难群众xxxx户xxxx人,纳入救助保障范围xxx户xxx人,经验做法在中国社会报刊发。

1.健全困难群众保障机制。结合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深入推进民政救助领域自查自纠活动,全力做好低保应保尽保工作,通过对xxxx户xxxx人全县困难群众排查,拟符合救助对象xxx户xxxx人,各乡镇通过各种方式走访探望慰问困难群众xxxx户xxxxx人,探访分散特困人员xxxx人,社会组织共走访服务困难群众xxxx人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xxx家次。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相关政策,全面开展支出型贫困救助,明确困难群众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单独列户纳入低保相关规定,严格落实就业成本扣减、逐步提高低保补差水平、落实低保、低边渐退期制度,确保社会救助对象实现稳定增收后再退出救助范围。我县纳入低保xxxx户xxxx人,低边xxxx户xxxx人,低保和低边覆盖率均为全市第一。

2.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制度。结合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推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新申请对象的认定和自理能力评估,及时兑现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用。特困人员供养基本生活标准达到xxxx元/月·人,由机构托养照料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在原标准上浮xx%基础上再增加xxx元/月·人,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和护理需求。目前,我县纳入特困xxxx户xxxx人,及时掌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活状况,对自愿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明确委托照料人,重新签订委托照料服务协议,落实照料服务责任,按时兑现照料护理费用。

3.充分发挥临时救助作用。加强与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供养、扶贫政策等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优化审批程序,加大救助力度,建立健全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及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给予临时救助,对因子女就学、疾病治疗等造成家庭支出较大和解决住房问题过程中基本生活受到影响的困难家庭和个人,充分发挥临时救助过渡、应急、衔接、补充作用,建设好“底中之底”。

(四)坚持“和谐自治”为标杆,全力解锁基层治理新模式。

xx镇xx村、xx乡xx村、xx乡xx村荣获第三批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称号;在推进第十二届村社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期间,首创打造快速联审云平台,将资格联审纳入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AB岗联审专班,一周七天随报随审,目前已对xxx批xxxxx名排摸人选开展“五不能六不宜”资格联审;成立全市首家由党委政府牵头的社会组织发展和基层治理研究院,并于xxxx年x月底,在县委党校正式挂牌设立,为县域社会治理提供有效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1.探索建立社区治理共同体。一是推进新一届村社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紧扣党的领导贯穿换届全过程这一主线,创新启动“三色”预警码,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评估、早防范,试点先行、蹲点指导,全面完成村社换届选举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推进其他村社换届工作,重点探索村社融合、“一肩挑”等实现路径。二是推进社区治理智慧化。印发《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第一批)》,推行“六清单一流程一平台”,推动涉村(社区)“三多”事项清理再深化,明晰职责权限,加强村(社区)规范运行。开展基层减负工作成果“回头看”,鼓励村社充分利用“智慧村社通”,实行电子台账管理。推荐市优秀民主协商案例x例,司前xx镇xx村、xx乡xxx村被列为市级“一村一特色、一社一品牌”重点打造村。三是突出抓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探索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专职化,积极向上推荐社区防控中抗疫英雄人物x名。

2.深化社会组织培育监管。全县累计登记社会组织xxx家,其中:社会团体xxx家、民办非企业xxx家、基金会xx家。登记备案社区社会组织xxx家,实现平均每个城市社区有x个以上、农村社区有xx个以上社区社会组织。出台《xx县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奖励办法(试行)》(泰民[xxxx]xx号),部署开展社会组织年检、等级评估、执法监督工作,年检xxx家、等级评估xx家,开展“双随机”网上执法,检查xx家,其中与消防、市监跨部门联合执法x家,撤销僵尸社会组织xx家,取缔非法组织x家、责令整改x家。在xxx镇文化中心和xx镇总部经济园党群服务中心增挂“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规范有序引导慈善组织参与疫情款物捐赠。对我县两家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xx县红十字会、xx县慈善总会开展款物捐赠监督指导,完成公募资格备案x家,标识志愿服务组织xx家。推出“社会组织登记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

3.推动社工人才扶持发展。提前部署、提前落实,与人社、财政、人才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中做好xxxx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组织工作的通知》文件,并就进一步落实抄告了《关于提前做好社工考试动员统计工作的函》,通过微程序,迅速掌握底数,总共报考xxx人,免费提供教材和网课培训,价值xx多万元;制订社工站建设实施计划,x月x日,挂牌成立首家xx县司前畲族镇社会工作站,相继完成了罗阳、南浦溪、东溪、龟湖、凤垟等社工站建设;培育登记x家社工机构。推动志愿慈善项目“阅动社区、和谐邻里”落地开展,推动学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落实“驻校社工”项目。

(五)坚持“暖心服务”为标杆,全力推动社会服务大提升。

率全市之先实施困境儿童生活补贴“一件事”办理服务,并被列为市级改革试点项目,经验做法在x民政信息(增刊)刊发;x月xx日,新殡仪馆正式启用,同时以罗阳镇为试点,在建成区xx个行政村xx个社区全面推行丧事集中新殡仪馆办理;以构建民生保障、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社会事务及数字民政等五大体系为目标,率全市之先出台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并印发《xxxx年贯彻落实清单》。

1.创新创优困境儿童一件事。通过抓住关键环节、再造审批流程、深化数据共享、增强部门协作,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困境儿童生活补贴“一件事”的改革目标,自改革实施以来,新增xx名困境儿童。x月x日起,执行困境儿童新标准,机构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提升至xxxx元/月.人,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提升至xxxx元/月.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提升至xxxx元/月.人,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的重病重残儿童及三级四级精神、智力残疾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分别提升至xxx元/月.人、xxx元/月.人及xxx元/月.人、xxx元/月.人。通过大数据核查、实地走访,加大困境儿童养老大排查力度,完成xxx户事实无人抚养困境儿童养育情况走访工作。开展儿童之家建设选址,摸排建设点xx家,建成西旸、大安等x个“儿童之家”,在建xx家,以此打通村(社区)为儿童和家庭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革新摒旧绿色殡葬改革。投资xxxx万元,完成县殡仪馆主体迁建工程验收。持续对“青山白化”保持高压态势,共查处新建、扩建、翻新私坟xxx座,以“无坟化”为目标,推动重点区域私坟生态化改造,全县通过迁移、拆除、生态化改造等方式治理私坟xxxx座。全面实施骨灰流向跟踪管理xxxx例,共查处xx例不合格,并对不合格安葬骨灰实行每月通报。完成东溪乡节地生态葬法森林公园公墓二期树葬、花葬、草坪葬墓区验收工作,规划莲花山等x个公墓树葬区建设方案,继续推行惠民殡葬举措,共火化遗体xxxx多具,免除殡葬基本费用xxx多万元,实行免费安葬xx例,共对xxx例火化后骨灰实行生态葬法奖补约xx万元。

3.推进水库移民融合发展。完成xx抽水蓄能电站前期攻坚任务分解并与相关部门签订前期攻坚任务责任书,完成《xx抽水蓄能电站实物指标调查报告》及《xx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获省政府批复,完成《xx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审查。重点跟进交溪流域水电开发“x+x”项目(龟湖、甲家渡、垟溪电站)及x上白石水利枢纽工程的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移民安置规划的编制、确认、核批等全流程。持续开展移民后扶项目备案工作,完成移民后扶项目备案和市级移民后扶资金(珊溪资金)的上年决算与本的预算,全年共安排后扶项目xxx个并于x月底全面开工,共计资金xxxx.xxxx万元。xx县水库移民“十四五”规划初稿编制已完成,正在开展xxxx年项目前期工作。

4.专项社会事务统筹推进。一是深化区划地名管理。联合多部门确定xx县第四批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名单,与景宁联合检查工作情况报告,完成x市和x市行政区域界线xx景宁段联合检查的全部工作,编纂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xx)和《x省标准地名词典》(xx)的第二部分至第八部分,开展普查档案移交归档工作,完成xx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共xx盒xx卷资料移交归档工作。共命名x条道路和x个住宅小区地名,发放门牌证xxx本,及时更新地名数据库,筹备县“十四五”专项(区域)规划立项(xx县地名总体规划)申报。二是深化“互联网+婚姻服务”。落实省内跨区域办理婚姻登记工作,配合做好结婚生育户口“一件事”联办,已实现婚姻电子证照的共享应用和省内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全省通办。截至目前,共办理xxxx件。其中,结婚登记xxxx件,离婚登记xxxx件,补领结婚证xxx件,补领离婚证xxx件。三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开展“x.xx全国救助开放日—大爱寻亲,温暖回家”救助机构开放日活动,开展联合行动x次,发放棉被x条,方便食品x箱,接收求助人员xx人次,劝导人员入站x人,站外救助x人。护送x籍救助对象x人,为刑满释放人员返乡购买车票x人,为无法查明户籍滞留人员DNA检测对比x人次,安置落户x人。落实x名精神疾病人员在康宁医院苍南分院住院治疗。

二、工作思路

xxxx年,我县民政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______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__精神,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推进民政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全面提升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水平,打造精准保障、幸福颐养、和谐自治、暖心服务、智慧民政的现代民政格局,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分、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着力构建“幸福颐养”体系。

一是推动养老服务质量大提升。认真梳理“x+x+x+X”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积极开展县城关康护中心前期工作。完成县第二社会福利院(西南片区敬老院)建设,并启动公建民营工作。做好县北辰养老服务中心投用及乡镇示范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功能发挥,常态化运营和改造提升工程,实现一批养老服务设施获评三星级以上称号,建成失智症专区、康养联合体建设。积极攻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省政府督查激励,探索智慧养老、云监管等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服务、退出机制等监督评价体系;二是推动惠民工程暖心服务开展。加大孤寡老、农村留守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力度,开展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本土社会组织为全县孤寡、空巢、留守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购买服务、探访服务。进一步探索以“轻成本”为特色的xx养老服务中心模式,推进照料中心助餐、配送餐服务体系建设。拓展网格志愿者、为失能、半失能等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为行动自如老年人提高上门就餐服务。

(二)着力构建精准保障体系。

一是完善“x+x+X”大救助体系建设。发挥社会救助部门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强化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及时根据困难群众的需求进行差异化专项救助,做好最低生活保障与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其他社会救助政策及扶贫工作的有效衔接,推进低收入农户与低保边缘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标准“两线合一”,推动社会救助单一型救急难向多样化精准服务转变,开展救助对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拓展工作,将“新市民”纳入救助范围。完善救助平台的信息数据及供养人家庭经济信息核对,进一步推动“一村一人一监测点”从线下覆盖向线上延伸,实现社会救助全域一证通办;二是建立健全困难群众探访慰问、结对帮扶制度。乡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等通过普通探访和重点探访相结合,根据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采取电话问候、微信对接、上门探望等多种形式开展探访。建立探访对象档案制度,实行探访对象一人一档。对每位对象,根据其困难程度、不同需求,制定专门的救助方案,并进行动态跟踪帮扶;三是规范低保动态管理。开展低保“专项整治”回头看行动,变严治为x,落实好备案制度及长期公示制度。进一步加强在册对象的复核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四是打造儿童之家服务阵地。实现乡镇级儿童之家建设全覆盖,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服务阵地,打通为儿童和家庭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村儿童主任服务报酬,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乡镇创建,按照自然增长机制落实好困境儿童生活保障标准调整

(三)着力构建基层治理体系。

一是深化社区治理。做好村社组织换届“后半篇文章”,组织开展新任村社干部业务培训工作。发放村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指导推进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工作。以“智慧村社通”平台继续推进基层减负工作,推进“六清单一流程”落实。二是推进社会组织“优才优育”改革。发挥社会组织发展和基层治理研究院作用,健全社会组织评估机制,加快整合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完善社会监督举报受理机制,建立“黑名单”制度。继续推进县级社会组公益园建设,重点培育、优先发展一批服务能力强、作用发挥好、公信力高的公益慈善类、社区发展类社会组织。三是推动社工人才扶持发展。深入推进乡镇社工站建设,带动“e站一家”试点推广。进一步落实社工激励政策,加强乡镇社工网格员培训督导,落实岗位津贴。探索医务社工、学校社工常驻机制,设立社工岗位。推进乡镇社工站、基层持证社工网格员联合共建机构,落实岗位激励。四是推进“大慈善”建设。通过广场大型活动、论坛、培训、送慈善等多形式开展“中华慈善日”宣传,形成人人参与慈善的氛围。加慈善基地建设,完善基地常态化运行机制,委托有经验的第三方开展运营,培育x家慈善组织和x个以上慈善品牌项目。

(四)着力构建社会服务体系。

一是巩固深化殡葬改革工作。重点推进文泰高速、xxx国道等重点区域的私坟生态化改造,强力推进私坟“禁新改旧”,持续开展私坟“禁新”督查排名机制。加快推行节地生态葬法,创新殡改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骨灰跟踪长效机制,继续推行裁执分离、属地管理、法治殡葬建设的新模式,进一步做好移风易俗工作。二是全面推进区划地名工作。继续转化地名普查成果,巩固

“平安边界”创建成果。深化地名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全力推进“数字地名”进程,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地名文化。三是加强婚姻登记、收养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落实婚姻登记相关行业标准,全力推进我县xA等级婚姻登记机关创建工作。继续保持婚姻登记合格率、收养登记合格率两个xxx%。加强救助管理工作,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护送返乡工作,实施分类救助。四是深化水库移民融入发展。实施精准扶持,保障移民资金投入,优先将移民村点纳入当地美丽乡村发展规划,促进移民融入发展、稳定发展。大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工作。五是深化“一件事”改革。落实“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宗旨,建立行政审批“日清日结”、“一次性告知”、一窗办结等机制,深化“首席代办员”制度,推出党建联盟、特殊对象一对一代办、绿色通过等办事措施,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米”;推出“社会组织登记一件事”、“社会组织注销一件事”,在“八统一”的基础上,落实信息化措施,通过减材料、减时限、减流程等措施,提高办事效率,让老百姓少跑腿。

第五篇:民政局工作总结

民政局工作总结

一、工作成效

(一)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规范运行

1、城市低保工作从完善和规范各个环节,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入手,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为了规范低保工作程序,增加透明度,我们将调查和初审工作交给水洛镇政府和三个社区居委会,形成了低保对象申请、居委会入户调查、镇政府初审并公示、民政局复查后审批、保障金按月由农行代发、保障对象凭证领取的规范化发放程序。制定了收入申报、审批程序、资金核发、定期走访、数据统计、资金管理、资料归档等一整套较为规范的工作制度。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甘肃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结合我县实际,经多方征求意见和反复讨论,制定了《庄浪县城市低保工作手册》、《庄浪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使城市低保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了城市低保工作的规范运行。

第二、规范操作,严格法定程序。我们严格按照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甘肃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从严审批,规范运作。一是在工作方法上以入户调查为主,突出“问、看、议、访、算”五字法。二是在工作重点上,首先以“三公开”、“五到位”为目标,全面实行透明管理,阳光作业。“三公开”即是将保障政策、保障标准、保障金额、发放程序、发放时间等向保障对象公开;将申请保障的人员名单、确定的保障对象及其家庭收入情况、补助标准等在居委会和企业张榜公布;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内容、程序、工作标准、承办人员,联系电话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其次是坚持把好“五关”,保证“五到位”:即一把申请关,保证登记到位;二把收入评定关,保证审核到位;三把会议审批关,保证责任到位;四把政策关,保证贯彻到位;五把落实关,保证兑现到位。三是在工作要求上坚持“三个原则”,即在资金许可的情况下,低保标准尽量提高;鼓励劳动自救,救穷不救懒;力求公正、公平、不徇私情。在调查认定低保对象时,层层把关,三级审定,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办事,让群众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征得群众认可。四是完善三个工作程序:⑴保障资格申请、审批和注销程序。严把户主申请、入户调查、张榜公布、镇政府审核和民政局审批五个环节。⑵保障金发放程序。保障金必须由农行按月代发,逐月上报。⑶保障对象和补助标准调整程序。保障对象和补助标准实行动态管理。对享受低保待遇的人员,坚持每半年复查一次家庭收入,补助标准及时调整,对家庭收入和成员有变化的保障对象,及时办理停发、减发、或增发手续,发挥动态管理合理、公正的功能。

今年,经调查审批新增城市低保对象X户X人,清出因收入增加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户X人,净增户X人,现在共有保障对象X户人,其中年城镇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人,离下岗人员X人,离退休人员人,失业人员X人,三无人员人,其它人员X人,平均月人均补差元,月发保障金X.X万元,全年共发放兑现保障金万元。

下载广州市民政局2008年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州市民政局2008年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政局工作总结

    民政局工作总结范文xxxx年,全市民政系统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突出党建引领,加大改革力度,加强统筹协调,多方调动资源,全力推动民政领域探索性、引领性、创新性发展,圆满完成......

    工作总结(民政局)

    2018年工作总结(民政局)今年以来,我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

    民政局工作总结

    民政局工作总结范文(一)提升重点民政工作能力,夯准夯实跨越发力点1.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一是实施乡镇敬老院整体改造提升工作。按照三年工作安排,今年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

    民政局去年工作总结

    民政局去年工作总结 “>民政局去年工作总结2007-02-02 23:05:31民政局去年总结 去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也是自治州建州年大庆之年,为全面......

    民政局年度主要工作总结(精选)

    民政局年度主要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我区民政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民政局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为党分忧,为民解愁”的民政宗旨和年......

    民政局年度工作总结 (大全)

    民政局年度工作总结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呈现新局面(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大力加强1、第七届社区居委会换届圆满完成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我区依法依规选举产生了第七届......

    民政局工作总结

    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也是自治州建州年大庆之年,为全面贯彻自治州提出的借大庆之年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号召,自治州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