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5篇)

时间:2019-05-12 01:5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

第一篇:浅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

浅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

【摘 要】分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制订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危险因素多而复杂,应综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预防或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ICU;医院感染;高危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365-02

医院感染现已成为影响医院发展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问题,WHO的有关调查和其他研究均表明,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是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问题是导致抢救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现对其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总结分析如下:高危因素

1.1侵入性置管多

为便于抢救、治疗及观察,ICU患者留置侵入性置管较多,如动、静脉置管、漂浮导管、气管插管、胃管、尿管、各种引流管、造瘘管等,导致自然防御机制被破坏,成为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突破口,易于感染。

1.2 患者的易感性

ICU患者常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使得机体天然屏障(如皮肤、黏膜)遭到破坏、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致医院感染。

1.3 药物应用

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得耐药致病菌活跃、增殖而致病。药物副作用,如抗酸剂、受体抵制剂,可使细菌移位定植而致感染。胃肠外营养的应用,影响肝功能,且改变肠内菌群。

1.4 病室环境难于掌控,操作频繁,易造成交叉感染

多种危重患者同住一室,致病菌复杂;医护、探视人员流动性大,将病原菌带入室内;室内空气流通性差;相关物品消毒不彻底或再污染;相关人员医院感染知识不够,监控措施或管理不严。预防措施

2.1 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掌握有创监测指征,控制有创导管置入时间;制订消毒隔离制度并严格执行。对于严重感染,多重耐药患者,放置隔离单间,各项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严格手卫生;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表现,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应考虑导管感染可能,拔出置管并剪导管尖端0.5cm作细菌培养加药敏;加强探视人员的管理,尽量减少人员过流动。

2.2 提高认识

如抗生素的合理选择与应用以及有创操作的适应证都要熟练掌握和应用;应把ICU院内感染率作为衡量监护治疗质量之标准;要认识消毒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感染,灭菌是最彻底的消毒。

2.3 抗生素合理应用

抗生素使用宜早期、足量,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一般在经验性用药3d以后,应依据培养与药敏的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评估治疗效果及时更换和停止。

2.4 物品管理

消毒制度合理有效,严格执行。消毒后一定保持干燥,避免污染。原则上能高压灭菌的用物一律采用高压灭菌法消毒,不耐热,或不宜高压的物品则可用环氧乙烷或高效消毒剂浸泡消毒;一次性消耗物品不重复使用。购入一次性无菌物品时确保质量安全可靠,操作前应检查包装的严密性,在有效期内使用。

2.5 基础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昏迷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做好气道管理,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抗病能力;加强皮肤、口腔护理,及时发现隐蔽病灶,预防褥疮及新的感染灶发生;定期进行通风换气,室温20℃~22℃,湿度40% ~60%;人人掌握六步洗手法,保持手卫生,减少致病菌通过手的传播而引起交叉感染。讨论

3.1 ICU 目标性监测

ICU目标性监测是大家一致认为比较科学的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之一。国内关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前瞻性监测研究虽有一些报道,但研究不够深入,时间也较短,缺乏长期监测数据。同时国内有关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多为单因素分析,局限性太大,影响因素太多。

3.2 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的发现是制定感染控制措施的基础。原发疾病的病情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感染发生率逐渐增加。因此,我们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重视调整患者机体的免疫力。除给予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外,还需加强营养,满足机体需要,提高免疫力。

3.3 医院感染会与患者的住院时间

住院时间与感染机率成正比。研究显示,住院时间超过5天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危险性约为5天内患者的4.193倍,住院30天以上危险性可高达到ll2倍,可见,严格控制人住ICU的时间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3.4 有创性操作带来的危害

有创性操作为细菌侵入机体及正常菌群的移位提供了条件。有创性操作中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者分别与未用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并使感染的危险程度明显增加。另有文献报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15%,病死率达38%。呼吸机在积极抢救病人的同时,也给病人带来医源性感染的危险。这与使用呼吸机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不仅破坏上呼吸道屏障功能,刺激上呼吸道产生分泌物,而且分泌物及细菌易积聚于气管导管气囊处,随气囊的轻微漏气而下行进入气管、支气管及肺组织有关。同时,由于失去了上呼吸道对吸入空气的湿化及过滤作用,故气道黏膜容易干燥,影响纤毛运动而阻碍分泌物的排出,再加上口咽部定植细菌的下移使得医院感染高发。

总之,通过以上对ICU患者高危因素的分析与讨论,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冰.ICU感染的监测与控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4,11(4):30-31.[2]李荔,高哲平,祖丽媛,等.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8):860―862.[3]吴晓兰.ICU病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J].中外医疗,2009,22:130.131.[4]李华茵,何礼贤,胡必杰,等.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与病原学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5,4(4):266-270.[5]任玲,周宏,郑雯,等.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全面综合性监测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9):995-997.[6]曾铁英,钱嫒,黄玉兰,等.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研究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72―174.

第二篇:神经内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神经内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摘要】 目的:对神经内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在本科室接受过治疗已出院患者中的3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372例中发生医院感染63例,感染率为16.93 %。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为主,因此控制这些部位的易感因素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结论:控制和降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一个综合治理的过程,必须针对主要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 神经内科ICU;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3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189-01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之一,由于患者年龄大、发病急、病情重,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及运动障碍,加上抢救治疗大多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及病期较长,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造成院内感染[1],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为了探讨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特点,主动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防范措施,加强防范意识,控制易感环节,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选取在本科室接受过治疗已出院患者中的3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我院神经内科ICU出院或死亡的患者372例,其中男242例,女130例。年龄 16~92岁,平均54岁。脑梗死308例,脑出血28例,低血糖性昏迷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 1例,脊髓性疾病3例,代谢性脑病5例,脑膜炎 2例,神经介入治疗术后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其他8例。发生医院内感染63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内容,在医院感染的患者中,按不同感染部位、危险因素等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和依据医师、护士的记录及患者的各种化验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均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神经内科ICU院内感染发生部位情况。研究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发生医院感染63例,感染率为16.93 % ; 例次感染111例,例次感染率为29.84%,医院感染发生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内科系统(6.62%)和神经内科普通病房(6.98%)。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表1可见,神经内科 ICU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泌尿道和胃肠道感染,因此控制这些部位的易感因素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主要原因有:(1)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均有意识障碍,导致呼吸、吞咽及排泄功能减弱或消失,全身分泌物排出不畅,使用降低颅压的脱水剂,使痰液黏稠不易排出,造成细菌繁殖环境。(2)多次接受侵入性操作,如: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反复吸痰、管腔压迫、刺激黏膜,导致黏膜水肿渗出,损坏了天然屏障,使细菌乘虚而入,导致呼吸道感染发生。(3)患者大多合并大小便失禁,留置导尿管,导致上行感染引起泌尿道感染。(4)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导致耐药菌株产生及二重感染。(5)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多为脑血管疾病患者,因疾病导致肢体偏瘫,长期卧床,易发生压疮、坠积性肺炎,使皮肤防御性降低,使易感性增加。(6)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无菌观念不强,造成医源性感染。护理干预对策

加强神经内科ICU管理,实施环境干预,保持环境清洁,制定严格的保洁制度,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同时做好室内空气、地面、物品表面及床单位终末消毒工作,采用空气净化器持续净化,定期做好空气培养监测。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行任何操作前都要做好手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认真进行口腔、呼吸道护理; 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 氧气湿化瓶及管道严格消毒,使用中湿化瓶及水每天调换,湿化瓶用无菌水并进行湿化瓶终末消毒。呼吸机螺纹管、湿化罐、接头每24~48 h更换消毒。在吸痰、导尿及深静脉置管严格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使用一次性吸痰管; 做好会阴护理,保持尿道口清洁,缩短留置导尿时间等。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严格落实各项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袭性导管植入术,必须实施时应加强消毒,严格无菌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基础疾病,加强病情观察; 重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和药物指导,预防并发症。总结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发生医院感染治疗比较棘手,死亡率较高。控制和降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一个综合治理的过程,必须针对主要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要加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疾病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注重无菌技术操作,增强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2]。

参考文献

[1] 张新英.脑血管疾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3): 14-15

[2] 邵宜波,马红秋,都鹏飞.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 49-50

第三篇:ICU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医学论文.

ICU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医学论文

本文由中国论文范文收集整理。【关键词】 ICU;肺部感染;护理

对我科ICU患者机械通气 治疗 发生肺感染的年龄差异,建立人工气道与 应用 机械通气时间长短差异等指标进行统计,通过对比,结果显示ICU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为患者本身及医源性两大类,指出在护理中,应注意消毒管理,规范操作,提高防护水平,以减少呼吸定植菌,预防并控制ICU内肺部感染的发生。

随着医学 科学 的进步与 发展,医疗条件和设施的改善,在较大的综合性 医院 相继建立起重症监护病房(ICU),这无疑为抢救危重患者提供了条件和机会。然而,在ICU中各种病原菌感染发生率也有增高的趋势。ICU患者呼吸道感染居医院获得性肺炎之首,其病死率可高达50%,医疗费用亦随之升高,这是广大医务人员值得重视的 问题。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ICU患者肺部感染,现 总结 我科ICU患者肺部感染的调查结果,分析 ICU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如下。

原因分析

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肺部感染居第2位,但病死率却居首位[1]。ICU患者因基础病更为严重,使宿主防御功能受损,多个易感者集中于相对窄小的空间内,发生感染的机会比其他病房增加2~10倍,而且耐药程度更加严重。因此,做好ICU内部肺部感染的护理工作任务艰巨而且责任重大。我科为综合IUC,以呼吸功能衰竭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为主,发生在ICU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可为患者本身及医源性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患者年龄和基础疾病;后者主要指外环境,如机械通气、导管及药物的应用等。

1.1 年龄和基础疾病

老年人由于呼吸器官的老化,局部与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小量的有毒力微生物亦可导致感染的发生。ICU支气管肺炎的发病率老年人明显高于青壮年。在IUC抢救治疗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有基础疾病,合并多器官衰竭、心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等,原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吸烟者感染机会增高。

1.2 口咽部定植细菌下移

口咽部定植细菌误吸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感染源,据报道,有50%~70%健康人在睡眠时口咽部分泌物吸入下呼吸道,当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如昏迷、气管切开时更易发生。

1.3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能增加气道细菌繁殖和感染的机会

气管插管或切开主要破坏上呼吸道屏障,削弱了纤毛清除运动和咳嗽反射,降低了上呼吸道防御机会,使鼻咽、口腔细菌随着导管气囊周围潴留的分泌物淤积和下移,进入气管肺组织造成呼吸道感染,气管切开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性渗出及水肿,有利于细菌的黏附、定植及沿管壁下移,引起感染。

1.4 机械通气治疗中器械污染和交叉感染 ICU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机体抵抗力差,且多数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经呼吸机辅助治疗,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可以看出机械通气时间越长,细菌感染发生率越高。此外,呼吸机的湿化器、雾化器和气路管道的细菌污染,无疑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来源。由于管道及插管内细菌既不能被机体防御机制清除,又不能被抗生素所杀灭,管道内细菌通过气溶胶、冷凝水、分泌物可再次进入下呼吸道接种定植。再加上无菌操作不严,吸痰操作不当,造成支气管肺部感染反复发作。

1.5 抗生素、激素的不合理应用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定植于鼻咽部的正常菌群有所减少,而耐药菌株易于繁殖,这些细菌或真菌吸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

转贴于中国论文范文

关键词:护理,对策,因素,相关,患者,感染,医学论文,ICU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内容摘要:本文由中国论文范文收集整理。【关键词】 ICU;肺部感染;护理 对我科ICU患者机械通气 治疗 发生肺感染的年龄差异,建立人工气道与 应用 机械通气时间长短差异等指标进行统计,通过对比,结果显示ICU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为患者本身及医源性两大类,指出在护

第四篇:医院感染预防措施范文

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一、空气消毒

病房:以自然通风为主,每周用艾叶空气消毒1次,流行季节隔日1次。室内活动室:每天1次,以12㎡房间燃烧2根艾条,燃烧1小时后通风。治疗室:在密闭门窗、打开抽屉、柜子、室内无人条件下,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1小时(30W紫外线灯,在1.0米处的强度>70 uW/cm2),每天照射1次。

二、紫外线照射消毒与监测

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

(1)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周用7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5)紫外线强度计至少一年送校验一次。

(6)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每2个月一次,新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使用中的旧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70UW/c㎡。

三、消毒液的更换与监测

(1)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及时进行更换与监测,并作好记录。(2)化学监测要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常规情况下“84”液、过氧乙酸应每日更换并监测,2%戊二醛液每周过滤、每半月更换。

(3)更换后均要进行监测,浸泡消毒灭菌时被消毒灭菌物品须完全浸没在消毒灭菌液内并将关节部位打开。

(4)浸泡物品须记录浸泡时间。

四、无菌技术与无菌药液

1、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用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且一人一用一废弃。一次性无菌物品要拆去外包装盒再放入无菌柜。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禁在感染处穿刺。掌握重点部位院感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导管、导尿管等均须在病历上清楚记录起止时间和有无相关感染症状、体征。

3、常用无菌敷料缸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盛持物钳的干筒有效期为4小时。筒上标明有效时间。络合碘,酒精,双氧水等溶液,开启后要注明开启日期,有效期为1周。棉签开包后有效期为24小时。快速手消毒液,开启后注明开启日期,有效期为1周。

4、开封的无菌包未被污染有效期为12小时,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

5、抽出的药液和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未用完时须放在无菌盘内,不得随意放在桌面上。已开封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6、血库取出血输完后包装保留一天,以备查对。输完血的血袋应包装好后才能放入冰箱内。

7、皮下注射的胰岛素开封后放冰箱内冷藏保存,有效期为1月。

五、一般物品清洁与消毒

1、办公室、处置室的桌面和台面,每日消毒液抺洗一次,柜内和抽屉随时清理,并每周消毒一次。病历架、每班整理1次,每周消毒擦拭用1:200-1:100的“84”液消毒液抺洗一次。保持病历资料的整齐与清洁。办公室地面,每日2次拖地用1:200-1:100的“84”液消毒液抺洗。墙面,每半个月抹洗1次,无污迹。玻璃窗、每周抹洗,透明无污迹。天花板、每周打扫,无灰尘无蜘蛛网。空调过滤网每月清洗1次。库房每班清理,清洁整齐。

2、处置室配置:

2(1)锐气筒带密封功能,医疗废物垃圾桶3个(分别盛放一般废物、感染性废物、空玻璃安瓶废物),空塑料输液瓶垃圾桶,均使用黄色垃圾袋,每天倾倒更换,垃圾存放在医疗废物暂存室。生活垃圾桶用黑色垃圾袋、有3/4立即更换。装垃圾的桶确保清洁、无臭、每周消毒一次。

(2)拖把要分室配备,标识清楚,无臭味,每周消毒一次,统一悬挂。(3)浸泡消毒桶,每日更换消毒液1:100-200的“84”,压脉带浸泡30分钟后,清洗沥干,放压脉带缸备用。

3、治疗室台面每班消毒液抺一次,弯盘、治疗碗、用后立即浸泡消毒。治疗室柜内和抽屉随时清理每周抺洗一次。保持内、外面清洁整齐。地面保持清洁干净,无污迹,冰箱每周清洁,除霜,物品摆放整洁有序。

4、口服药杯用250-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5、各种推车、担架、输液夹板、每周用1:200-1:100的“84”液消毒液抺洗一次。盛压脉带、输液帖的缸每周高压灭菌一次。

5、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听诊器保持清洁,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清洗,晾干备用。

6、电子体温计每次使用后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体温表一用一消毒,每次测量后用75%酒精或用洛合碘浸泡消毒30分钟,清水冲洗擦干备用。洛合碘每周更换2次,酒精每天更换,体温表应浸没于消毒液中。盛装容器每周消毒至少1次。

7、仪器遵循仪器使用说明书清洁消毒,如无特殊可用75%酒精擦拭消毒。使用酒精棉球擦拭时,棉球不能过湿,以免液体流入仪器内损坏仪器。

8、病人的餐具消毒应统一由配膳室收回、按配膳室餐具清洗、消毒常规处理、传染病人餐具应单独处理、个人专用。清洗去污后煮沸30分钟或流通蒸汽 3 消毒30分钟。或1000mg/L氯消毒剂消毒浸泡30分钟(消毒后清水冲洗)保存备用。

9、湿式扫床,一床一巾,病人的衣服、床单、被套每周更换一次,有污湿随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被服。按感染与否合理安置病人。

10、病人出院、转科、死亡后要进行终末消毒一次,枕心、棉絮、床垫采取紫外线照射或熏蒸消毒,床、柜、椅、地面、墙壁用1:200-1:100的“84”液抺洗。

11、吸氧装置一人一用一消毒,鼻导管、鼻塞每班更换一次。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先清洗,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干燥保存。湿化液必须使用灭菌水,每天更换。吸引瓶等一人一用一消毒,若连续使用,应每日更换。

六、医护人员手的卫生

1、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尤其是在接触有破损的排放、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1)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3)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4)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5)在同一病人身上,当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6)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2、洗手的步聚:按七步洗手法。

3、手的消毒指征(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2)诊查、护理、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病人之前。(3)接触每例传染病人和多重耐药菌株定植或感染者之后。(4)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体液之后。(5)接触致病微生物污染物品之后。(6)双手需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4、治疗、检查、手术、换药、开饭、发药等应带口罩,口罩应盖住口鼻部,用过的口罩应及时处理,脱口罩后应立即洗手。不可将口罩存放在口袋内或挂在颈上、胸前反复使用。

5、戴手套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洗手保洁,可不必戴手套。应用一次性 4 清洁或无菌手套为好,用过后放入污物袋。戴手套并不能替代洗手。

七、医疗垃圾严格分五类放置

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1)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签、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及废弃的被服(3)隔离传染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被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4)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及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的血液、血清。

2、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包括: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蜡块等。

3、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包括:医用缝合针、针头、各类医用锐器,如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4、药物性废物 ——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如:致癌性药物、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氨酸氮芥等;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

5、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医疗废物盛装包装袋: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1)黑色包装袋:收集生活垃圾及未被污染的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外包装(非医疗垃圾)。

(2)黄色包装袋:收集感染性废物(包括高压处理后的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菌种保存液高危险废物)、病理性废物及少量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3)红色包装袋:收集放射性废物。

5(4)利器收集盒为硬质、密封、非PVC塑料。密封后不能再打开,有规范标识的盒子。用于手机注射器与针头、刀片、玻璃安瓶玻片等易损伤包装的利器。

八、医疗废物运送与暂贮存要求

1、周转箱是经密封包装的医疗废物的专用硬质容器,运送包装好的医疗废物。

2、医疗垃圾放在医疗废物暂存室,不得露天存放,存放点应加锁,并设专人负责管理。

3、做好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和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及交接人与经办人双签名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4、按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确保包装物或容器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破损的包装应按治疗废物处理。

5、废物盛放不能过满,大于3/4时就应封口,封口紧实严密,注明科室和数量。

6、分类收集,禁混、禁漏、禁污(利器放入利器盒内,非利器放入包装袋内)。

7、运送时防止流失、泄露、扩散和直接接触身体;运送医疗废物应使用防渗透、放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各种包装和运送工具应有专用医疗废物标识。

8、对垃圾暂存室的设施及时清洁和消毒处理,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9、存放的医疗垃圾应及时移交给医用垃圾处理机构,存放时间夏季不得超过2天,冬季不超过2日。每日工作结束后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10、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应在48小时内及时上报卫生主管部门;导致传染病发生时,按有关规定报告,并进行紧急处理。

11、加强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培训,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袖套、防渗透衣服、橡胶鞋等,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第五篇: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2月,某医院ICU病房感染多重耐药菌患者病历50例,分析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ICU住院患者780例,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50例,感染率6.41%,低于同级别医院报道的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其中呼吸道感染38例,泌尿道感染6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5例,腹腔感染1例。结论 建筑布局合理、严格执行手卫生、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等,可以很好地控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暴发。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预防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 the inducement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ICU multi-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Methods Collecting 50 cases of ICU multi-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patients from 2014.1 to 2014.12.Results Among all the 780 patients in ICU,50 cases get infected by multi-resistant bacteria,the infection rate is 6.41%,which is lower than the others.Including 38 cases of RTI,6 cases of UTI,5 cases of CRBSI and 1 case of abdominal infection.Conclusion With proper architectural composition,sterilization and isolation method,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and advanced medical training,the ICU multi-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could be well controlled.Key words:MDRO;Inducement;Prevention

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即可称为多重耐药菌。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多重耐药菌的高发科室。自2014年1~12月ICU共发生5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未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

1临床资料

2014年1月~12月ICU共收治患者780例,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50例,感染率6.41%。其中呼吸道感染38例,泌尿道感染6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5例,腹腔感染1例。

2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

2.1危险因素 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患者因素、建筑布局因素及环境因素、医务人员因素。①ICU收治的患者病种广泛,急诊患者多,病情危重;多数患者伴随严重多功能脏器衰竭,介入性治疗多,使用呼吸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动脉测压管、胃肠减压管、导尿管等;多数患者伴随严重的心肺疾病及糖尿病等;反复多次住院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差等,均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易感人群。②医务人员流动性大、缺乏工作经验,操作流程不规范,手卫生依从性差,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等,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促进了耐药菌的产生。③建筑布局和设施不合理,病房通风不好,仅依靠中央空调系统进行通风,也易造成耐药菌的交叉感染。

2.2防控措施

2.2.1隔离 患者对多重耐药感染/定植患者应实施接触隔离。主管医生接到微生物室多重耐药菌报告后要立即开出“接触隔离”医嘱,护士执行医嘱并在床头卡、病历牌封面、患者一览表上挂上“接触隔离”警示标识。全体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接触隔离”消毒隔离措施,患者相应部位的标本“多重耐药菌”检测阴性后方可解除接触隔离。隔离时首选单间隔离,特别要优先单间隔离那些不能自行控制分泌物或排泄物的患者,因其更容易造成感染的传播。没有单间隔离条件时,对同种多重耐药感染/定植患者可采用同室或同区域隔离。当同室/同区域隔离条件也不具备时,可将多重耐药感染/定植患者与感染风险小、住院时间短的患者相邻安置[1]。

清洁及消毒可能被耐药菌污染的环境及设备表面。包括靠近患者的物品(如床档、床头桌、各种仪器按钮)及被频繁触摸的物品(如门把手),且清洁及消毒频率要高于其他触摸机会小的物品的表面。患者的一般性诊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叩诊锤、手电筒等)应专人专用,定期消毒。不能专人专用的设备、用品,应在每次使用后即刻擦拭消毒或采用屏障保护。患者转出、出院、死亡后床单位及其周边环境以及专用器具应进行较为彻底的消毒,消除耐药菌被传给下一位患者的隐患。

2.2.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及手卫生规范 多重耐药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做好手卫生对于防控耐药菌感染至关重要。必须配备实施手卫生的硬件设施及用品,如流动水、感应水龙头、干手纸、速干手消毒剂等。医务人员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接触含有多重耐药菌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应戴手套,操作完毕立即摘掉手套并洗手。

2.2.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主要方法 限制和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改善抗菌药物的使用,最重要的是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倡临床用药的多元化,使用选择压力较小的抗菌药物;加强病原学检查并根据药敏实验的结果调整用药,一旦检出多重耐药菌,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增加药敏实验的范围,补充备选药物,进行联合药敏实验,为临床医师有效治疗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2]。

2.2.4加强教育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组织培训,将多重耐药菌的消毒、隔离、防护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相关知识制作成课件,对ICU的工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和考核,特别是新到岗人员、轮转人员,提高ICU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的认识,达到防控目的。

3讨论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高于普通病房,如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不严格,极易造成感染暴发。建筑布局合理、严格执行手卫生、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可以很好地控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

参考文献:

[1]王力红,朱士俊.医院感染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952-954.[2]王敏丽,梁世芬,王冬国.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3012-3014.编辑/孙杰

下载浅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口腔科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口腔科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在口腔科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中都存在着感染控制问题。病毒比细菌、霉菌更易引起临床上的感染。在口腔医学中,病毒交叉感染的最普通方式是通过污......

    ICU医院感染预防

    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 重症监护室(ICU)隔离措施 ICU内应保持安静、空气流通,室温在20℃-22℃,相对湿度50%-60%,床间距1-2m,病室净使用面自己不少于9.5m2.每床......

    ICU医院感染年终总结

    2011年度icu医院感染年度总结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设置要求 1、布局合理、分治疗区、监护区、治疗区应配备手消毒剂。 2、室内进行空气消毒,每季监测细菌总数≤4cfu/15min皿为监测合格。 3、严格遵守......

    2011年度ICU医院感染年度总结

    2011年度ICU医院感染年度总结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

    ICU三管感染控制预防措施(★)

    措 施 1、下呼吸道感染防控措施: 1.1 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取半卧位控制胃内容物的返流,尤其是机械通气的病人采用此姿势是减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的简单而有效的......

    唐山市某三甲医院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五篇

    唐山市某三甲医院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摘 要】目的:通过对唐山市某三甲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的综合分析,总结其发生的特点,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提出ICU医院感染......

    2011年度ICU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1年度ICU医院感染年度总结 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