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2 01:1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

现场会上的讲话

张家麟

(2011年11月8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现场会,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今天就要结束了。刚才,六安市、铜陵市、霍山县、宿州市埇桥区等4个市、县区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从不同侧面介绍了他们主动作为、直面难题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很值得各地学习。欧阳琼处长通报了近期机构编制督查主要工作情况。会议开得很好,达到了总结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决战,实现目标的预期。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成效初显,值得充分肯定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要求必须在2011年底之前全面建立并推行机 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去年11月26日,我们召开了全省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到2011年底,建立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及信息数据库,形成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合制约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具体机构设臵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制、职数相对应,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近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级编办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强化领导,细化方案,真抓实干,多措并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特别是3月份的黄山现场会之后,各级编办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方法举措,工作进度明显提速,如宣城市、六安市组织所辖县区开展实名制推进工作互查,六安市还专门召开全市实名制现场会,铜陵、黄山、合肥、芜湖、马鞍山、淮南、蚌埠、池州、亳州等市也纷纷采取措施,推进实名制工作。

(一)数据库建设圆满完成。我们按照“全面推进、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稳步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工作。在推广运用新开发的《安徽省机构编制实名制软件系统》基础上,至2010年底、2011年3月底、2011年6月底三个时间节点,分别完成了全省乡镇、县区、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和实有人员信息数据的采集、审核和录入工作;并完成省、市、县、乡四级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的信息数据汇总,全省统一的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正式建成。

(二)联网工作大头落地。在抓好全省统一的数据库建设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全省实名制网络建设工作,依托安徽省电子政务专网和省财政厅国库支付拨号系统,建立横向联通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纵向贯通省市县三级机构编制系统的信息网络。省编办数据中心购臵配备了双备份服务器、网关等必要硬件,并于8月份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省直机构编制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化运行的通知》和《安徽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网络建设方案》,统一建设标准,明确各级责任,提出时限要求。目前,省直机关已基本接入专网,实现机构编制人员变动情况网上申报和审核。市、县区编办已接入专网共计109家,其中选用光纤接入的67家,选用ADSL方式接入的37家,选用其他方式接入的5家。市级已成功接入15家,占应接单位的94%,县(市、区)已成功接入94家,占应接单位的87%。一些市县网络建设推进力度大,方法多,成效明显。如六安市专门在霍山县召开工作现场会推动;舒城县新架设600米光纤专线,并安排2万元资金,添臵了网络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等专用设备;马鞍山市所有县区均通过电子政务专网接入实名制网络系统。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有1个市和14个县(市、区)未接入网络系统,全 省联网已达88%,未联网仍有12%。近日,我和督查处的同志们一道,专门去了部分还没有接入的市县进行督查,希望落后的市县攻坚克难,主动作为,不要拖全省后腿,更不要拖全国后腿。

(三)管理效益初步显现。全省统一的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使我们全面准确地掌握了全省各级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的实际情况,有力扭转了过去机构编制部门只管静态编制数不管动态实有人数的状况,为机构编制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近期,在对省地税、财政、人社部门初审的宿州等5市“两税”划转人员审核中,借助实名制数据库信息,发现一些人员不符合划转条件,其中还发现编外人员蒙混上级。在此次巢湖区划调整工作中,我们依托实名制数据库,迅速整理出了准确、完整、清晰的编内实有人员信息,为人员分流安臵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保证了人员移交平稳顺利完成,关键时候起到关键作用,得到了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的充分肯定。几十年想建未成的事,我们用一年时间搞定了。这一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二靠市县党委政府的支持,三靠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真抓实干,四靠技术人才支撑。应该说编制部门功不可没。在此,对在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和联网建设工作中付出智慧和辛勤汗水的全省各级编办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 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二、实名制管理肩负重大使命,当有更大作为 在看到实名制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全省实名制管理工作还存在进展不平衡、应用领域有待拓展、制度建设急需跟进、对外宣传明显滞后等系列问题,尤其当前技术保障和人才支撑不力更显迫切。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搞好实名制工作的紧迫感。在全省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我曾就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意义作了专门的说明,今天再强调一下。

(一)推行实名制管理是理顺机构编制管理体制的必然选择。在机构编制管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等流程中,执行与监督环节是管好管住机构编制的着力点,执行与监督领域也是问题的高发地带,超编超职数、混编混岗、吃“空饷”、家底不清等问题均发生在这两个阶段。机构编制实名制是联系执行和监督的桥梁与纽带,它把机构、实有人员与经审批的机构、编制和职数一一对应起来,将机构编制管理的重心从审批向后位移,将管理触角延伸,将管理贯穿于机构编制审批、使用过程和结果中,填补了静态的机构编制与动态的人员流动之间存在的空白地带,改变了过去机构编制“管庙不管神、管编不管人、管职能不管运行”的“三管三不管” 现象,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把关、协调、监督”的作用。

(二)推行实名制管理是优化执政资源配臵的重要基础。机构编制部门主要任务是优化执政资源的配臵,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在很多情况下,机构编制管理依靠的是以往的经验积累和惯例对照,这种管理的现实表现就是粗放式的管理。各级编办通过实名制管理,可以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本地区机构编制、实有人员的总体情况和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执行情况,实时跟踪分析各机关事业单位的职能变化、工作任务和职责履行情况。要按照从严掌握、区别对待、优化结构、保证重点、有减有增的原则,建立科学的机构编制动态调控机制。在控制好增量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存量管理,撤并空壳单位,调整职能弱化部门的空余编制,充实职能强化的部门,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实现机构有设有撤、编制有增有减、人员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

(三)推行实名制管理是强化机构编制部门职能的重要手段。作为刚刚单设的机构编制部门,社会认知度还有一个有待加强的过程。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改变了以往的管理程序,延伸了管理权力,推动了机构编制、组织、人社和财政等部门之间从各行其政、画地为牢的状态,向配合协调、监督制约状态的转化,修补了机构编制管理过程中断裂的管 理链条。在此过程中,实名制通过编制和职数使用核准制度规范了管理过程,保证了机构编制部门处于管理的上游位臵,真正发挥了机构编制部门的“龙头”作用。同志们一定要切实增强做好实名制管理工作的自觉性,以有为赢得有位,有位更作为。

(四)推行实名制管理是锤炼机构编制部门干部队伍的难得机遇。实名制数据库建设是一个浩大的基础工程,100多万实有人员信息的采集、审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各级编办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财力弱、物质差等重重困难,以极大的工作责任感和忘我精神,按期完成各项任务,为推进实名制管理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实名制工作的进展,一批同志茁壮成长,逐渐成了业务的行家里手;部分同志脱颖而出,成了专家型的领军人物。未来的机构编制工作,调查研究要占三分之一多,监督检查要占三分之一多。实名制管理作为监督检查的核心工作,将为大家提供大熔炉、大舞台。年初,我们提出在全省机构编制系统大力开展“三强化三提高”活动,同志们要以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为活动载体,通过强化学习、强化责任、强化执行,切实提高服务科学发展、服务重大战略、服务各项改革的能力和水平。

三、准确把握工作重点,确保完成既定目标 年内时间不多,我们对照工作目标,还有部分工作没有完成。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抓紧省、市、县三级数据联网。实时动态的信息数据传输是实名制管理的灵魂所在。只有实现数据共享、动态更新、实时查询,才能真正实现对机构设臵、编制核定、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制度约束。当前实名制最迫切的工作就是尽快实现全省联网。目前还有少数地方没能接入网络,部分是技术方面的原因,部分是领导重视不够。六安、铜陵、宣城、马鞍山等工作推进较快的地方,领导重视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省编办已将实名制工作完成情况列入2011年度对各市政府目标考核范围。现在距年底时间已很近,同志们回去要积极主动争取市、县区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支持,分别结合工作进展,倒排工期,务必确保年内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运行。少数还没有接入网络的市县区,一定要在11月中旬前完成联网工作,以预留一些时间做好测试工作。已成功联网的,要发挥好先行先试的作用,积极将网上审批和信息交互运行起来,特别是要注意摸索运行中的好经验,发现运行中的新问题,帮助进一步完善系统。同时,要积极探索开展与财政、组织、人社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开展市级单位横向开通工作。在这里我强调一下,市级 编办要担负起指导、推进所辖县(市、区)实名制管理工作的责任。工作中要做到“五有”:有目标、有措施、有进度、有检查、有问责。

(二)进一步抓好实名制数据库更新工作。实名制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数据库,一定要保证信息录入、审核准确无误。为此,前期我们专门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信息审核校验工作的通知》,推进入库人员数据公示制度。对超限额的机构和因区划调整、机构改革等历史原因和政策性安臵形成的超编人员,按照“先纳入、后规范”的原则处理,并做出详细书面解释及整改措施。前期入库的数据截至时间为2011年6月底。目前各地大都已经联网,年底前抓紧时间做好网上机构编制人员信息数据的补录工作,要在年底前将信息调整到当前的实际状况,为下一步开展实名制的实时管理做好准备。

(三)进一步拓展实名制管理服务领域。推行实名制管理是要管好管住机构编制,不仅在于管住底线,即现有的机构、编制和人员按既定规则运行,更是要实现执政资源的科学配臵,这是实名制管理根本目的所在。当前在推行实名制管理过程中,要切实增强前瞻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既要关注解决产生的新问题,也要拓展实名制管理服务领域。比如,如何借助实名制数据库,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决 策、执行、监督效率?如何通过对数据库的分析,揭示机构编制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规律性问题?我们统计中发现乡镇近年来连续招录新人,但上报的空编数却反常增加,通过调研才发现,一些县直因不允许招录新人,暗度陈仓,借乡镇补充人员。再如,如何借助实名制管理,实施政府效能考核和管理成本测评?还有,实名制数据库不含编外聘用人员,如何规范和清理这些游离于机构编制管理之外的、由地方财政供养、不占用编制且履行社会管理或公共服务职能的人员,这些都是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过程中迫切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也是对传统机构编制管理的新挑战。

(四)进一步扩大实名制管理宣传力度。任何事物顺利发展都离不开积极的外部因素。今年我们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建立了数据库,正在实现网络管理。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对机构编制系统外而言,还需要一个熟悉了解的过程。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要有“宣传也是生产力”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工作影响,努力营造积极的外部环境。既要宣传实名制管理的意义、内容、程序、形式,也要宣传自己在实名制管理中取得的新经验好做法。既要在日常工作中宣传,也要借助报纸、期刊、网络、简报等媒体。特别要做好向地方党委、政府、编委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工作,领导认得上,工作推动就会更加顺利,这也是一种工作方法问题。铜陵市在刚才的交流中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经验,专门制作实名制PPT,在市编委会议上向市编委领导宣传。我们计划出台更有激励性的制度文件,鼓励大家多写稿、多投稿、多发稿。

(五)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实名制管理的平稳推进,离不开制度的支撑和保障。比如,如何实现和财政、组织、人社、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有效衔接,如何形成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合制约的工作机制等等。一些市县在推进实名制工作中做了很好的探索,部分市已经或正在酝酿出台实名制管理制度。省编办也正在酝酿出台安徽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办法,着力通过制度建设,强化工作规范,明确工作职责,理顺部门关系,健全运行机制。

同志们,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是科学配臵行政资源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举措。各级编办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中央编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采取果断和有效措施,抓好实名制各项后续工作,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目标任务。同时,利用这次会议,通报一下近期几项重点工作。

一、拟召开全省编办主任务虚会。今年务虚会的主题是“今年怎么看,明年怎么干”。要紧紧围绕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部署,确定机构编制部门更高的发展定位和更高的工作要求,深入谋划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举措,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落实六中全会和省党代会精神与实施机构编制“十二五”规划更好结合起来,与当前机构编制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服务科学发展、服务重大战略、服务各项改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二、工商、质监管理体制调整工作。最近,国务院发了48号文件,对工商、质监系统管理体制作出重大调整,省里正在认真研究组织实施方案,届时请各市编办认真做好相关衔接工作。

三、政府目标考核工作。各市要按省政府要求,认真组织好今年市、县两级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列入政府目标考核的具体考核工作,确保考核工作不走过场,严肃机构编制纪律。

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请有关市、县做好相应对接和组织指导工作。

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按照原先部署,抓好事业 单位清理规范工作,适时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

六、“两税”人员划转工作。各市编办要切实担负起把关和监督的作用,利用实名制数据库,做好人员划转的审核工作。

七、冻结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机构编制和人员问题。为认真贯彻中办发„2011‟22号文,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省政务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建设,暂冻结政务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机构编制、干部提拔及人员调入。请各市县编办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

八、继续做好原地级巢湖市区划调整相关后续工作。

九、做好第二批下达的政法专项编制分配工作。最近,中央编办陆续下达各省第二批政法专项编制。这次下达我省政法编制相当有限,目前省编办正会同政法相关部门认真调研和拟定方案。按照中央的要求,这次我省政法编制分配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和充实加强一线基层,不搞平均分配,同时通过增量促进存量结构调整。请各地配合省编办做好这项工作。

十、《安徽省省直机关部门职责分工协调办法》、《安徽省机构编制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安徽省机构编制巡视制度》等文稿即将征求各地意见。这是机构改革后建章立制,完善运行机制的重要内容和举措。请各地结合实际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十一、继续开展各级编办领导班子大走访活动。市县编办要按照省编办部署,扎实做好领导班子下基层大走访活动,切实转变作风,提高为民服务本领。

十二、年内我们还要举办一期机构编制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培训班。

年末岁初,请大家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确保今年全省机构编制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第二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施细则

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基础管理,管住管好机构编制,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建立健全机构编制部门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制约机制,根据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臵和编制管理条例》等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我区本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人民团体机关,镇街机关,以及各级事业单位。

第三条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机构编制部门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落实机构编制管理方针政策采取的一种核准使用、全程管理的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其由《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库》(即《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库》)、机构编制和人员名实对应(具体机构设臵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使用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制度、机构编制核准使用制度以及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公示制度构成。

第四条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内容包括机构编制和实有

—1— 人员。

机构编制情况主要包括:机构名称、性质、规格、隶属关系、内设机构、领导职数、主要职责(任务)、编制类型、编制数量、经费渠道、批准文号等。

实有人员情况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所属机构、所占编制类型、职务、参加工作时间、出入编时间及原因等。

第五条 《信息库》记载机构编制、人员等核定情况和实有情况,机构编制部门负责该信息库的建设,各单位初始录入的实有人员经审核后登记入库,之后的人员增减都必须通过该系统确认。《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编制通知单》(以下简称《编制通知单》)是调入或新增人员的“凭证”,是办结组织人事手续、办理人员经费拨款和社会保险等的依据,凡机关、事业单位调入或新增人员必须到机构编制部门办理《编制通知单》。

第六条

机构编制部门综合协调实名制管理工作,具体负责建立和维护《信息库》,核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使用;办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入编手续,审核财政统发工资人员名单;组织指导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公示;对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机构编制部门不定期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对机构编制实名制—2 — 管理工作进行专项督查,检查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查处机构编制违纪违法行为。

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职数,调配人员、配备干部、审批人员工资。

财政部门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编制、实有人员情况和组织、人事部门核定的人员工资待遇标准,编制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经费预算草案,核拨人员经费。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实有人员情况和组织、人事部门的相关审批手续,办理人员社会保险手续。

第七条

有关单位机构名称、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等机构编制事项经批准调整后,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更新《信息库》。

第八条

各机关、事业单位增配处级领导职务(或非领导职务)人员,接通知后直接到组织、人事部门办理行政关系转移和工资审批手续,机构编制部门凭组织部门每月提供的干部任免情况,在《信息库》中对有关人员情况作出调整,并为其办理公费医疗、社会保险等手续出具证明材料。

第九条

军转干部等政策性安臵按经批准的安臵计划实施。

第十条

机关、事业单位按经批准的增人计划向社会公开招考(聘)工作人员。

—3— 第十一条

各机关、事业单位通过正常调任、调动、特殊人才引进等途径增加科级及以下人员,增人计划经组织、人事部门和机构编制部门核准后,组织、人事部门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为其办理调动、报到手续。

第十二条 对于第九条至第十一条的增加人员,用人单位凭组织、人事部门相关资料到机构编制部门办理入编手续后,持《编制通知单》办理工资审批、社会保险等手续。

第十三条

各机关、事业单位增配科级领导职务(或非领导职务)人员,经组织、人事部门核准职数使用和拟任人员资格后,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任命,任命后7个工作日内向机构编制部门提出人员信息的职务变动申请。

第十四条

各机关、事业单位有工作人员被免职、降职、撤职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办理职务(岗位)变动手续,相关手续办结后7个工作日内向机构编制部门提出人员信息的职务(岗位)变动申请。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岗位调整涉及人员岗位类别(指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等)或岗位等级调整的,按照职责分工,单位须向组织、人事部门申报确认。确认后7个工作日内向机构编制部门提出人员信息的岗位变动申请。

第十六条

各机关、事业单位有工作人员调往区属以外单—4 — 位、退休、死亡(含退休人员)、辞职、离职、解除聘用合同以及被开除、辞退等减员情况的,单位在减员后7个工作日内向机构编制部门提出出编申请。

第十七条

对于第十三条至第十六条的人员变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相关材料后,通过在《信息库》修改相关人员信息予以确认。

第十八条

机关内部人员平职轮岗、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岗位调整且不涉及人员岗位类别(指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等)或岗位等级调整的,按照职责分工,用人单位经向组织部、人事部门备案后,于调整后7个工作日内直接在《信息库》上修改人员信息相关项。

第十九条

各机关、事业单位要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公示制度(涉及国家秘密等情况除外)。

每年12月15日至30日期间,各机关、事业单位必须在本系统或本单位范围内安排一次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定期公示,公示期为7天。

各机关、事业单位发生上述第八条至第十一条任何一项增加了人员的,必须于变动人员所有手续办结后7个工作日内,在本系统或本单位范围内安排一次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人员变动公示,公示期为7天。

—5— 公示内容和样式由机构编制部门制定。

第二十条

对擅自增设机构、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的,机构编制部门不予办理核准手续;组织、人事部门不予办理职务任免、人员调动和工资审批等事项;财政部门不予核拨经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不予办理社会保险手续。

第二十一条

各机关、事业单位要严格遵守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认真执行机构编制管理纪律,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各项规定,与机构编制部门共同做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重要载体《信息库》的日常维护工作(至少每月安排一次核对修改),以确保其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二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文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三年。

—6 —

第三篇:镇原县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暂行办法

镇办发„2011‟ 号

中共镇原县委办公室 镇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镇原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

《镇原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镇原县委办公室 镇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2月28日

镇原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意见》(甘办发„2010‟88号)和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机编发„2010‟67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指机构编制部门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落实机构编制管理方针政策而采取的一种核准使用、实时监督、全程管理的机构编制管理办法。

第三条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以《机构编制管理证》为载体,以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系统为平台,以编制使用核准为主要手段,以部门配合制约机制为必要条件,确保具体机构设置与按照规定审批的机构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

的重要标志,编制证分“在编”编制证和“非在编”编制证两种形式。编内人员使用“在编”编制证,编外人员使用“非在编”编制证。持证人员自然减员、工作调动后,应及时到机构编制部门注销或重新核发编制证。临时人员一律不核发编制证。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八条 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制定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配套政策并组织实施,综合协调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建立和维护“机构编制人员实名制信息库”,提供信息共享平台;核发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证》和《编制证》,并及时作出变更记录;审批机关事业单位用编进人指标;办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入编手续;对《机构编制管理证》进行年检,对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九条 组织人社部门依据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用编进人指标,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录用(聘用)、调配、安置人员;依据《机构编制管理证》的入编记录,确定相关人员工资待遇,办理社会保险手续等。

第十条 财政部门依据《机构编制管理证》的入编、出编记录和组织人社部门核定的人员工资待遇标准,编制

管理证》建立本部门、本单位“在编人员信息库”和“非在编人员信息库”,县机构编制部门建立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库。

第十六条 经批准新设立的机关、事业单位,自批准之日起30日内,按规定完成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登记工作。

第十七条 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调动或职务发生变动时,所在单位凭任职文件及时到机构编制部门申请办理备案登记手续,机构编制部门及时变更“机构编制人员实名制信息库”和《机构编制管理证》相关信息和有关内容。

第十八条 机关、事业单位出现工作人员调出、辞职、辞退、开除、退休、死亡等减员情况,所在单位应当在30日内向机构编制部门申报。机构编制部门根据申报单位提交的相关证明材料,及时在“机构编制人员实名制信息库”和《机构编制管理证》中进行变更登记。

第十九条 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因工作调出、辞职、辞退、开除、退休、死亡等自然减员后,所在单位或本人应在30日内及时到机构编制部门注销或重新核发编制证。

第二十条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出现空缺时,优先从本单位非在编人员中按规定程序递补列入。非在编人员通过递补、离退休、提前离岗、调配调整、自然减员

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发[2009]15号)予以处理。

第二十六条 积极推进机构编制政务公开,扩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社会各界对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充分发挥“12310”机构编制举报电话的监督作用;机构编制、组织、人社、财政部门要加强配合,各负其责,严格把关,认真督查,严肃查处违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镇原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机构编制工作 实名制管理 暂行办法 通知

抄 送: 县人大、政协、武装部办公室。

中共镇原县委办公室 2011年2月28日印发

共印100份

第四篇:关于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于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的

思考和建议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新时期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与人员增长的重要措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是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和支撑。建设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是现阶段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加快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由手工作业方式向现代电子政务转变,由封锁、落后向公开、透明、高效转变,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规范管理转变,省编办先后下发了《关于在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通知》(湘编办[2009]1号)、《关于开展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湘编办发[2012]3号)文件,并对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操作进行了初次专题培训。我办认真学习文件,对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库建设进行了思考,觉得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探索解决,主要如下:

一、超编进人问题在系统内如何处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要求每个人都对应一个明确的编制状态,即占用行政编制还是事业编制,是在编制内还是在编制外(超编),也就是即要管“1234”又要管“张三李四”了。按规定不能超编进人,超编进人的单子开不开?政策性安置的怎么办?班子调配的怎么办?系统将如何处理原则性和灵活性?在编、不在编与人员经费、社保、医保等挂钩,牵涉到个人的切身利益了,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与各编制对象之间关系“密切”了,但随着而来的矛盾也必然会增多。如超编单位确定一个人是否在编是按“先来后到”还是按“职位高低”抑或其他办法?如果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还和从前一样处理这些问题,名不符实。

二、几种特殊情况占用编制如何确定。出于加强对事业单位的领导、便于协调与方方面面关系的考虑,以及个别事业单位规模过小、没有合适人选等原因,一些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委派、任命公务员身份人员在事业单位担任负责人。对这部分人员如何确定其占编性质?少数行政机关的领导下调基层行政单位后不愿办理编制、人社手续,仍强行留在原单位,如何确定其编制关系?

三、分工协作与工作衔接问题。全面推行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涉及到组织、机构编制、人社、财政等多个部门,在具体实施当中,由于触及到部门职能分工等行政权力再次整合问题,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的权力分割的冲突难以避免。比如机构编制和人事部门,机构编制部门处于管理上游位置,它通过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准程序规范了管理过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事部门从事综合计划的职能;组织部门超编配备领导干部,机构编制部门如何处理?

根据以上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是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机构编制管理实名制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靠机构编制部门一家单打独斗“唱独角戏”是完不成、“唱”不好的。中央编办除了在技术层面上解决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问题外,更要在“开门立法”,多方面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在政策层面上出台诸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指导意见》等配套的政策措施。

二是进一步规范人员编制管理。既然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库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和推行的,各省只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局部完善,那么是不是可以出台全国统一或全省统一的人员出入编管理规定,真正实现机构编制部门在人员管理上的“龙头”作用。

三是加强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的协作。中央多次提出“建立健全机构编制部门与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和制约机制”,我们应借开展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库建设工作之机,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管理等的综合约束机制。同时机构编制部门更应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合力。

四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加大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库建设力度,要在系统内局域网络实现省、市、县三级网络纵向联通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实现与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横向联通,以真正实现机构编制统一、联动、即时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网络化水平。

五是要召开适当层面的会议以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推开后,在不同层面都会出现较大困难和阻力,尤其是超配领导职数和超编进人。因此,建议市里召开高规格的部署大会,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编办主任、组织部部长、人社局局长、财政局局长等相关部门一把手参加,从组织的源头上加强,促进分工合作,明确权责,从而顺利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

六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全市正式运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库前,很有必要再进行一次专题培训,进一步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各县市区编办还要对各单位政工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为顺利开展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库建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在全省第二期机构编制业务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第二期机构编制业务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中央编办三司司长靳永龙

2010年10月29日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非常高兴这次能到安徽来,跟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当前机构编制工作中的一些情况和问题,为以后能够更好地做好工作,理清一些思路。利用这次机会,主要想谈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充分认识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性。二是介绍一下当前机构编制主要工作。三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要充分认识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性

这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以后,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大都理顺了体制。这是机构编制工作发展史上的重要的、带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在这轮改革之前,加上新疆建设兵团,全国32个省级编办只有11个是单设的,市级编办基本上都是合署办公的,县级编办一般只有一两个人。机构编制部门机构设置的不规范,职能作用发挥的也不充分。在这轮机构改革中,全国省级编办除了西藏外,其他各省(区、市)编办都已经单设。因为还有几个省的机构改革尚未完成,目前约有90%的市级编办和87%的县级编办已经单设。全国机构编制系统人员大概有26000人。可以说,我们现在是一支机构比较健全、人员也还是比较多的队伍。下一步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是我们当前机构编制工作特别是地方机构编制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今天我跟大家谈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只有大家认识到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站在比较高的层次来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够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

首先,机构编制管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这是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对机构编制工作的定位。其次,机构编制管理是党配置执政资源的重要手段。这也是中央领导同志对机构编制工作的定位。我国的政权架构是要通过机构编制工作来确定的。在宪法、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组织法颁布实施后,政府的架构如何设置、怎么运作等等,都要由机构编制部门来做。除了政府之外,我们机构编制部门还负责人大、政协、党的机构、群团、民主党派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通过机构编制工作,规范政权的架构,规范各级政权的运行方式,为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履行职责、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组织保障。所以,机构编制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机构编制工作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党执政水平的高低,管理国家事务好不好、效率高不高,跟我们都有很大的关系。关系到政权的规模。所谓政权的规模就是政权有多大的构架、有多少人员,涉及到财政供给、行政成本的问题。老百姓对政府追求的目的,是要高效、廉洁,还要低成本。就是说政府第一要高效,办事效率要高,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要确实有效。第二不要贪腐。第三成本要低,整个政府运行成本要低。因此政府的规模,这也是机构编制部门时时刻刻要关注的。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机构编制工作所作的一切都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因此,机构编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大家只有充分认识到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性,才能站在党和国家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开展机构编制工作,才能真正发挥职能作用。

二、当前机构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全国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有三个方面,是改革、管理和法制化建设,就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和推进法制化建设。由于地方的法制化建设的任务不是很重,而且今年体制理顺以后自身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所以我们在考虑地方机构编制工作的时候,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归纳为改革、管理和自身建设。今年,这三方面的工作进行的都是非常好。

第一,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

一是省市县政府的机构改革。目前,进展比较顺利。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去年已经结束。市级的除了浙江有几个市没有完成外,大部分已经完成。县级与市级是同步进行的,基本上也是接近尾声。这轮机构改革在制定政策时,主要考虑要同国务院机构改革相衔接,重在转变政府职能,在探索大部门体制方面提了一些要求。现在看,各地都能按照中央部署,推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整体情况不错,成效很好。这轮改革,各地有很多创造,有很多创新,有很多经验。现在安排进行省级政府机构改革的评估工作。最近,我们派了四个组,准备到8个省去评估抽查,没有安徽。这次评估的重点是总结经验,检查改革的成效。市县两级的评估,由省里来搞。评估工作很重要,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机构改革,过去是由中央印发意见,省里印发各自实施方案,但是改革之后结果怎样、成效如何没有作为工作重点。整个改革工作没有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没有形成一个回路。这是我们机构改革工作的一个缺陷。现在想通过评估,在改革结束之后,对改革的政策、改革的做法、改革的成效和经验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进行一个检验。通过评估工作,一是总结经验,二是查找体制机制的问题,为下一步改革提供一些政策依据,使机构改革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二是乡镇机构改革。安徽一直是我们乡镇机构改革的一面旗帜,安徽从2002年开始,不断的进行改革,而且每一

1次都有不同的重点、亮点,不断深化。在前不久的全国乡镇机构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安徽作了发言,介绍了经验。这轮乡镇改革,是配合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进行的。中央对这轮乡镇机构改革寄予厚望,想通过税费改革之后农村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探索农村治理结构的一些新的模式。因此这项改革从开始试点到后来全面推开经过了五六年的时间,现在正按照中央要求向前推进。农村改革是个长期性的过程,虽然我们安徽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任务已经基本结束了,但是深化工作还是比较艰巨的。中国农村上层建筑治理模式的探索,也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乡镇机构改革在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对乡镇有没有必要存在是有怀疑的。通过几年的改革探索,大家才从上到下形成了一致的认识,乡镇政权非常重要,是我们政权的基础,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下一步,怎么让乡镇政权的功能更加健全、更加完善、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还是一个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乡镇机构改革,目前全国面上已经完成的超过70%,全国现在是34000多个乡镇,改革之前是46000多个,中央编办领导要求乡镇机构改革任务今年要完成80%。10月初,我们给办领导报告完成80%没有问题,可以达到83%。后来领导说不行,你们的任务还得加,要实现85%。我们算了一下,今年问题不大,到年底可以完成。中央的要求是,到2012年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的任务。考虑到明年各级政府开始换届,后年召开十八大,一换届领导的考虑重点就会有所变化,所以这项工作一定要抓紧时间进行下去。我们最近加大了工作力度,对重点地区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工作,现在看进展情况不错,到年底前有望完成85%的目标。个别省进展稍微慢一些,比较慢的有湖南、广西和云南三个省,还有北京和天津,但是到明年上半年基本上都可以完成。这项改革是这几年中央编办全力推行的一项工作,现在看来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通过改革,乡镇政权运转的非常好,工作方式、工作重心,工作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是经济发达镇的改革试点。最近几年,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一些超级镇,它们的管理模式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它们的GDP有的达到上百个亿,上缴税收有20多个亿,从人口、工业增加值等方面已经完全是个中等城市的规模,但是它们的职能架构还是一个乡镇的架构,所以就提出对这种形式要给予关注。根据中央的要求,今年年初,中央编办等六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在13个省区27个乡镇,进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这项工作现在正在进行,成效还是不错的。广东、江苏等几个省已经下发了改革的意见,安徽也是试点省之一。我们试图通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为经济发达的小城镇体制改革探索一条路子。推进这项改革的时候,要特别强调注意把握好方向。改革中应该重点研究怎样赋予经济发达镇的县级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权,特别是涉及一些跟企业、群众老百姓关系比较密切的行政执法、经济建设、规划等方面的管理权,增强它的发展能力,赋予相应的财权,赋予适当的人事权。改革应该从下放事权、赋予财权和人事权这三个方面,来加大力度,出台相应政策。在行政执法权方面,应给予一些,保证这些经济发达镇在管理当中能够更顺畅,权责一致。需要提醒的是,第一,不要乱炒概念。前期,福建在这方面,被当地的新闻媒体炒,最后有关领导都作了批示。我们的行政区划,它的概念是很严谨的,市已经很多了,有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现在再弄出个镇级市就有些乱了。第二,兴奋点不要放在区划调整上。很多地方都在想能不能让经济发达镇升格,成为副县级或正县级,这样改革就有可能发生偏移。工作的重点现在是下放经济和社会管理权,赋予相应的财权和事权,让它更好地发展。这项改革希望大家能够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争取能够进展快些。实际上,现在的思路是比较清晰的,很多地方都已经作了一些探索,而且有很成功的经验。目前,就是要在面上或更大范围出台一些政策,让它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四是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安徽也是一个改革的试点地区。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改革。这几年,财政方面进行了省直管县的改革,成效很好。但它只是涉及到财政政策的,财权的分配、税收的分配。我们的省直管县改革是一个全面的改革,也就是取消了地级市,地级市不再管县,县直接对省。这是我们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一个重大的调整。这项改革,中央编办在全国8个省区市选择了30个县试点,正在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中央领导也非常关注,对省直管县的改革多次批示。这次在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里面,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其中就有一条“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内容。由于改革涉及到体制的调整,涉及面还是比较宽的。在改革当中主要的问题,一是现在地级市的一些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权要交给县,这需要在法律法规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二是大家普遍关心的干部体制调整问题。在地级市管县的时候,县级干部的选拔、调整、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等都是由地级市进行。省直管县之后,这些都放到省里来管。小的省如海南、宁夏等还行,有些大省有上百个县可能就照应不过来。因为县级班子也比较庞大,一个县的县级干部要有三四十个。此外,现在在一个地级市的范围内可以对县级干部调配。省直管县之后,中间减少一个环节,县处级干部从县到县、县到市、县到省,干部调配、成长、管理的问题较多。三是司法上的管辖范围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体制上进行改革和完善。现在一些省已经在做,像海南就是省直管县,湖北有几个县也是省直接管理,河南也有。在干部、司法问题方面,他们都有一些办法。这项改革要求不是很着急,目前阶段是要能够总结试点经验,确实涉及一些体制问题比较复杂,需要一步一步向前推。

此外,还有一些专项改革。今年一个是要参与环境、卫生食品安全体制调整,这在机构改革当中已经逐步推进。还有一个是文化执法机构的整合。今年的改革任务还是比较重的,中央要求要通过改革来解决体制机制问题,为发展

提供保障,提供动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国家整个改革的部署当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此外,其他方面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涉及到很多体制机制问题。现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非常艰巨,也非常复杂。很多改革都已经涉及到深层次的制度层面问题,也就是所说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改革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这种阻力不是来自社会外部,而是体制内、部门的、高层的。所以现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们一项重要工作,但改革推进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艰巨。如在这轮改革中,大家都知道大部门体制口号喊得非常强,但是到后来中央改革方案出来以后,大家感觉到体现的不是很突出,有很多方面条件都已经很成熟了,但是中央政策没有推出来。说明改革遇到的阻力还是相当的大,中央这个层面推不起来,反而是后来地方在逐步地搞。目前,大部制还是一直在强调,已经写进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了,要继续向前推进,这是个方向,而且到2020年,要建成有中国特色的适应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前不久,我们去广东看了一下,国务院想改没改动的,在深圳作了个实验、试点,改革还是很成功的。深圳市设立27个部门,相当的精简,运转情况非常好。我们已经派一名同志到深圳去总结经验了。顺德的党政群团加起来才16个部门,运转的也非常好。广东现在每个地级市拿一个县在推广顺德的经验做法。这说明只要领导有决心,很多改革政策完全可以搞。改革的问题完全是领导决心的问题,不是我们改革方案不成熟。广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该说是走在前面的,而且是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不过有些做法还是要在法律上更顺畅一些,更完善一些。我们的改革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但是改革本身就是一项创新。省市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空间还比较大,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希望地方的同志在推进改革上要有更大的作为。第二,关于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这是我们看家的工作。长期以来,我们就是管机构、管编制。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正在逐步的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大家可以看一下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国务院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等等。还有一些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此外,还有一些规范性文件,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2007〕2号)。现在机构编制管理硬杠子,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是编制的管理,行政编制由中央机构编制部门审批,跨层级调整必须要报中央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全国行政编制现在大概有700多万,其中政法编制大概280万,党政群行政编制大概419.9多万。省本级平均有5000多名行政编制,市本级大概是1000多名,县级大概是700-800名。全国省一级行政编制大概有29万多,将近30万。市一级有70多万,县一级有170-180万,乡镇有110多万。目前,全国行政编制总量是控制的,不会再有增加了。每年增加的只有军转编制,是按照军转干部计划分配数的25%核增。这是中央编委领导下的死命令,要求严格控制,不许再增加。目前,党政群的行政编制不会增加了,政法编制可能还有一点。所以大家手头要有空余的行政编制,一定要看好。因为我们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不断会有一些新的工作重点推出,如果地方一点空余编制都没有,工作起来就不方便。

一个是机构的管理,副厅级以上行政机构需报中央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审批。地方的管理不太一样,一般是副县级以上需报省里审批,副科级以上的地市批。这轮机构改革中,省级大城市行政机构一般是45个左右,最多47个,再加上部门管理机构也就50多个。党的机构一般是10-12个左右,加起来也就不到70个。再加上派出机构,一个省也就80-90个副厅级以上行政机构。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区加起来也就3000多个副厅级以上行政机构。但是,根据前不久大家上报的数字,现在全国副厅级以上的行政机构是5800个,平均一个省就有将近200个副厅级以上行政机构。这说明,在我们的帐外还有一大批副厅级行政机构。上面我说的是行政机构,副厅级以上事业机构全国也还有5000-6000个。这说明我们管理上还是大有文章可做。机构也要严格控制。因为增加机构,就需要增加一批人,需要提任一批行政干部,行政成本肯定会增加。而且增加机构、增加行政干部后,行政效率肯定要降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方面,我们机构编制系统的同志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严格控制机构,严格控制编制。

当前,全国机构编制管理的秩序还是不错的。在厅〔2007〕2号文件下发之后,副厅级行政机构的审批权限已经上收了。混编混岗、超编进人的情况有所收敛,正在逐步地解决。机构编制的权威性在逐步提高,机构编制这根红线已经逐步被重视起来,形势还是不错的。现在机构编制管理当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在机构设置上,越权审批、变相升格时有发生。机构设置越权审批是指有些省设置副厅级机构,不履行程序,自己就批了。有些市自己设副县级机构,不报省里批。我在地方曾经工作过一段时间,挂一个地级市的市委副书记。有一次市委开常委会设置副厅级开发区,当时我提出应该报中央批,但他们说不用,市里可以批。有些省设置一些派出机构,主要是开发区以及各种各样的功能区,级别都很高,副厅级、正厅级,用了很长时间,然后才履行报批手续,这个事情还是比较普遍的。机构变相升格,比如一开始是单位一把手高配,后来是二把手,最后是全体干部全部高配。干部全部高配,就是这个机构整体升格了。有的省的县级市,开始是一把手高配,后来是副职高配,再后来是各部门的一把手高配,再后来部门的副职也高配,最后这个县级市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地级市了。现在像这种打擦边球、搞变通政策的情况还是有的。这种情况发现之后,必须要进行纠正。现在机构规格还没有一个刚性的约束,我们正在考虑要不要出台一些文件进行管

理。现在规格很乱,特别是政法系统。有一次,我到哈尔滨公安局,发现局里面有大队,大队内又有处。处是正县级,大队是副厅级,局是正厅级。但市又是个副省级市,公安局应该是个副厅级,但他们却说是正厅级,搞的很乱。二是在编制管理上,超编进人情况还是存在的。先进后出,混用编制,还有的地方自定编制类别,如行政执法编制、执行类行政编制这些新名词,有些地方还越权审批,这些都需要引起重视。机构编制管理的秩序必须要守住。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对这一点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机构编制管理,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其他国家没有。这是由中国的政治特色决定的。经过这些年的工作和几代人的努力,现在机构编制管理的秩序逐步在建立,威信在逐步提高,工作逐步规范化,正在向更深层面发展,我们的职能也在不断地扩展。我们工作的基础还是机构编制管理,如果这个管不好,那么有你没有你都可以。因为机构改革工作,很多部门都在争。如果我们把机构编制管理这个看家本领都搞不好,那么我们将来的饭碗就有问题。所以,大家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从我们自身事业发展的全局,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市县的同志,有问题要及时地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及时报告。机构编制管理的秩序一定要守好,不要出问题。

三、关于当前机构编制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第一,要时时刻刻注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机构编制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怎么体现出来,就是我们时时刻刻要围绕中心,围绕大局来开展工作。每一个层面都有自己的工作重点。中央编办就是围绕党和国家大局来考虑出台一些重大的改革政策,解决体制机制当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各级机构编制部门,都要围绕本地的中心工作,考虑一些重大问题。因为现在一些重大问题在推进当中,都会遇到一些体制机制的问题。而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考虑大事情。如果仅仅是管机构、管编制,那么有这么2、3个人就可以,甚至不需要这个部门,因为现在审批机构、审批编制确实没有多少事情。包括中央编办,我们现在批机构、批编制的事情很少。三司多少年了,没给地方批过编制,机构批的也很少,主要是开发区,一年也就几家。大量的工作是推进改革,解决体制机制问题,考虑行政管理体制运行当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准备出台一些重大政策。我们现在考虑的是垂直部门到底该怎么改革,省以下垂直部门还有中央一些垂直部门,需不需要调整,需要调整的应该怎么调整,机构职能怎么整合,各级政府的职责重点应该怎么划分。再一个就是行政层级应该怎么调整,刚才讲的省直管县的改革实际上就是涉及到行政层级的一个调整。因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政府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需要提高效率,需要有效的管理,又要求政府规模不能过于膨胀。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有很多课题是我们过去没有遇到过的。所以在工作当中,必须时时刻刻要考虑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中央有些什么工作重点要及时跟的上去,同时要考虑到我们自己工作的重点。现在有很多地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就是由于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配合、结合的非常好,机构编制部门也有地位、也有话语权。机构编制工作舞台很大,就是看谁在唱戏。如果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表演能力很强的人,可以在上面唱的有声有色。一般的人,在上面看摊,日子也能够混的过去,但是你的形象、你的地位、你的作用就会越来越萎缩。所以我们各地编办一把手非常重要。在座的都是一把手,特别是县级编办,体制刚刚理顺,审批的事项也不多。县级编办的职责任务怎么去完善,这也是我们跟各省的同志一直在思考在探讨的。我去过几个县,做过一些调研,县里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实名制管理这两项可能是比较实的工作,没有审批事项,怎么样去开拓新的工作内容、工作任务,拓展我们的职责,现在这确实是需要研究的事情,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思考。当地的重点工作是什么,必须围绕这些重点工作,理顺职能,解决一些问题,这可能是我们工作当中必须时时刻刻要考虑的。把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有作为,有地位,才能提升工作能力、工作水平,才能做好工作。

第二,要突出重点。我们工作有很多的方面,头绪也比较多,但是一定要抓重点。重点是什么,重点就是改革,就是管理。在县一级,推进改革可能难度比较大,但可以找准一些热点,如中央布置的一些改革任务,可以抓一些重点。像乡镇机构改革,实际上还没有完成,可以抓转变职能的一些典型,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些典型,还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方面的典型。再一个就是理顺部门的职责,这是我们将来比较关注的一个工作重点。县的机构设置相对比较少,中央要求是不超过22个,但是比市一级肯定要少。这样上下不对口,很多部门就需要综合设置。部门综合设置,职能如何整合,就是一个问题。大家要学会协调有关部门的职责,确定有关部门的职责。

第三,要抓住机构改革这个契机。这几年从上到下机构编制部门的权威树立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契机就是机构改革。在几轮机构改革中,通过梳理关系,给部门做三定,解决职责不清的问题,核定编制、核定职能等等这些工作,机构编制部门的干部锻炼出来了,形象树立起来了,工作能力提升了,也受到了领导的重视。一是一定要给部门做三定,特别是县级编办,要认真做。部门之间有矛盾,要主动地出击,去梳理这些矛盾,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我们的工作,一定要拿在手里面。另外,财政供养人员一定要管起来。几个工作重点抓住以后,工作就会很充实。二是要瞄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兴奋点、所关注的一些热点工作,配合他们的工作做一些事情,解决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如果有困难,还可以找上级机构编制部门。我们机构编制部门,这一点还比较好,就是系统的人心很齐,有什么

困难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互相商量,想办法解决,使大家工作上少一点困难,多一些成就。三是工作要抓落实。每年要确定一些重点工作,一项一项的抓。改革、管理要明确几个目标,实实在在抓出成效来。第一要抓出成效,第二要善于总结经验。抓落实同时要注意工作方法。四是在工作中要注意跟领导随时保持沟通联系,跟部门保持沟通联系。实际上很多事情,只要是同部门经常联系,宣传一些我们的政策,讲我们工作的一些特点,大家还是可以理解的。这样我们的工作就可以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可以做得更好。

当前机构编制工作的几项改革正在往前走,目标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明年可能不会出现新的改革任务,因为马上就要面临政府换届了。明年工作的大概考虑,一是现在的改革继续往前推。二是管理工作要上台阶。明年管理要作为一个重点,现在机构编制管理当中有一些迹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出台一些新的规定和政策。三是对策性调研,为下一轮改革提供一些政策储备。我们现在考虑的比较重大的或比较成熟的或以后改革可能会推进的几个方面有,一个是垂直管理体制改革。上轮改革时,曾想把工商、质监搞成分级管理,后来征求地方的意见不太一致,一半对一半,中央政策就没有出台,最后阴差阳错把药监部门分级管理了。虽然在推进这项工作的时候感觉大家还是有些想法,但是这项改革还要坚定不移的搞,现在看改革还是成功的。工商和质监,方方面面都普遍感觉这两家都应该分级管理,应该放给地方政府,特别是工商,没有任何理由搞上下垂直。工商登记就是地方政府的责任,特别现在市场监管地方政府负主要责任。这两个部门垂直可能是有问题,但是改革起来很难。深圳改革,有些专家学者给中央打小报告,说把工商系统改成分级管理没经过国务院授权。我们给他解释,深圳一直是分级管理,从来没有垂直过。但是改革还是要进行,要进一步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垂直管理部门不要搞得太多,这是将来可能改革的一个方向。还有一个就是执法体制改革。现在执法机构太多,执法队伍太乱。据不完全统计,执法队伍全国大概有百万大军,每个部门都有执法队伍。但是怎么改革,现在还不知如何下手,现在正在调研推进。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要看工作的进展情况,再出台一些新的管理政策。明年的管理可能是一个重点。重大问题的调研,对策性研究,这也是一个重点。总之,我们现在工作的任务很重,工作的头绪也很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就讲这么多,看大家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一块探讨。

淮南市编办主任:我们工作中最大压力,就是公安局,队伍庞大,为解决干部问题,千方百计要求提高级别,中央编办能否统一规定各级公安局机构规格。还有一个就是机构的设置,应该是从上而下,全国各级机构设置要有个一个统一的规范。第三个是参公管理单位应该由机构编制部门来搞。

公检法的提法不是很妥。因为公安机关,与法院、检察院不一样。法院、检察院是国家机关,公安是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同发改委、财政局是一样的。公安的机构设置同其他部门应该是一样的,不应该特殊,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中央任何一个文件没有说公安机关机构可以特殊设置,除了他的一把手配置。但是你说的情况现在在很多地方已经是既成事实了,这样就需要我们首先要把好关,不能再往上冒了。不是机构编制部门发文,大家都不要认。除了中央、国务院以及机构编制部门文件,其他的一律无效。这些问题,将来可能要逐步规范,有关分管的部门也正在研究。各级政府的机构设置。这个确实是个很麻烦的事情,我们曾经也想过搞一个必设机构、自我确定设置机构目录。但这也是有利有弊,而且这样地方编办的压力更大。从我们角度考虑,将来可能还是不规定的死,不会要求地方哪些机构必须设,哪些机构不能设,全国范围内也不太好协调,平衡。参公管理的事情比较复杂。因为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这是由人事部门管理的,我们是参与。我们还是要严格把关,为以后的改革减轻障碍。因为事业单位改革一旦全面布局以后,参公管理单位可能是一个相当大的麻烦。

下载在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几点思2

    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5-08-10 | 阅:转:| 分享 实名制管理是机构编制工作的基础,是机构编制部门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落实机构编制管理方针政策而采取......

    浅谈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现实意义和做法

    浅谈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现实意义和做法 日期:2015-10-23作者:叶文敏热度: 527 ℃推荐: 0 所属栏目:休闲阅读 > 证明材料 [摘要]10年前乡镇就推行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强化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经验总结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新时期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增长的重要措施,也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

    XX县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经验总结

    强化措施 优化创新 切实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名制以《机构编制管理证》为载体,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软件”为依托,以“进人核编、人员进出上下编”为制度保障,以机构编制......

    在全省第二期机构编制工作业务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第二期机构编制工作业务 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罗 昌平(2010年10月29日) 同志们: 按照年初总体工作计划,报经省编委同意,今年要举办两期全省机构编制业务培训班。5月份已经举......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指标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指标解释 一、地方行政机构编制实名制指标 地方行政机构编制实名制指标分为两类: 一类指标:描述机关本身及其他综合情况的指标。 二类指标:内设/下......

    机构编制实名制操作步骤

    机构编制实名制人员信息录入操作步骤(一)机构编制信息导入操作步骤: 机构编制实名制单机版(以下简称单机版)程序安装好后,先把编办导给各单位信息( XX单位.txt)装在所安装在单机版盘......

    简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

    简述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管理工作 机构编制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顺机构编制管理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机构编制管理的决策、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