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一、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综合性学习教学要则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如下特性:
1、语文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不是各学科的均衡的组合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不管学习活动涉及哪 个应该放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而不应该放在其他学科
知识的学习掌握上。
2、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一是表现为改变过去
单一教语文学语文的做法,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语文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二是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训练的单一的方法同,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以及多维合作、独立探究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学习;三是改变过去单一追求智育目标的做法,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3、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各学科领域交融而成的知识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综合性课题。它们构成了开放的综合性学习生态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空开发,时间不以40分钟为限,空间组合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而定,家庭、社区、大自然都是学习空间。
4、体验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做”中发一和解决问题、体验
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生成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性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根据预定目标进行机械装配而形成的过程。随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这是其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6、现实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立足于现实中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问题,内容选择主要以社会综合性课题和学生的生活问题为基本出发点。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本土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拓展学习的空间。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如下特性:
1、语文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不是各学科的均衡的组合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不管学习活动涉及哪 个应该放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而不应该放在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上。
2、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一是表现为改变过去
单一教语文学语文的做法,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语文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二是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训练的单一的方法同,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以及多维合作、独立探究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学习;三是改变过去单一追求智育目标的做法,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3、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各学科领域交融而成的知识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综合性课题。它们构成了开放的综合性学习生态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空开发,时间不以40分钟为限,空间组合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而定,家庭、社区、大自然都是学习空间。
4、体验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做”中发一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生成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性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根据预定目标进行机械装配而形成的过程。随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这是其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6、现实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立足于现实中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问题,内容选择主要以社会综合性课题和学生的生活问题为基本出发点。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本土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拓展学习的空间。
二、听课目的与听课类型
我们知道,听课是一种经常性活动,而每一次听课对授课者或听课者都可能有多方面的收获,所以听课很难说是一种单一任务的活动。但是每一次听课总会有所侧重,否则四面出击,什么都想干,不突出重点,效果就不会太好。为此,每个听课者在听课前都应首先明确听课的目的任务,选好角度,突出重点,使每次听课有相对的针对性,解决一两个主要问题。听课的目的不同就决定了有不同的听课类型。一般领导者常见的听课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了解检查型听课 这种听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校教学情况。首先了解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身心状态等。甚至可以看到学校后勤工作是否有漏洞,如桌椅是否齐备,无损害等。同时也是为了督促教师的教学工作。
这种听课带有“突然性”。是领导监督、督促教学的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这种类型听课可不预先通知,听课后也不一定要交换意见。
另外,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问题,这种类型的听课,也可以采取蹲班跟踪听课。
二、指导帮助型听课
指导帮助型听课多数是对教学能力较差,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或发现某些教师教学薄弱环节,领导去听课,尔后给以帮助指导,使这些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要进行指导,校长就应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教学经验,这种指导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领导要同教师一起备课,研究教材、教法、设计教案,必要时还要指导试讲。每次听课后应及时交换意见,只要可能,应连续听一段时间,直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足有了明显的改进为止。
三、总结推广型听课 总结、推广、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是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推广性听课,目的是帮助有建树的老师总结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这类听课,主要对象是教学有造诣的中、老年教师。
总结推广经验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单项的,一般说来,单项更容易搞得深一些。
有的总结推广型的听课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需要几个反复探讨、总结的过程才能够完美。
四、实验研究型听课
这种听课的目的在于进行教改实验,实验的课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由学校领导提出。也可以针对教师进行单项实验提高。特别是领导对那些有志改革,敢于创新,不怕失败而乐于实验的教师,充分予以大力支持,感情鼓励。
实验研究这类听课对象一般应选择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骨干。要做充分准备,可由教师和领导共同讨论制定试教案,领导要抱商榷态度,同教师平等切磋讨论,然后老师试验,最后共同研究总结。因为不是实验研究,所以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领导不要指责、埋怨,关于结论最好在经过反复试验后得出。
五、学习吸收型听课
对于领导来讲无论听哪一类课,都有一个向教师学习的过程。但这种类型听课主要指领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听某一老师的课,从而来提高自己的欠缺,或学习某一教师的专长,听课的对象根据本人的需要与兴趣。
听这类课的领导要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并要尽可能做到,课上听课,课下请教结合起来。
六、考核评比型听课
听这类课的目的是为了评定职称或评选优质课。听这咱课要按有关规定的条件,客观、公正、不还任何框框,结论力求准确。
当然上述几种类型时报听课是相对而言,在实际听课过程中,一种听课活动,有时也能完成几项任务。如有时听课既是了解情况,同时也是指导帮助教师。
听课方式的选择
听课方式是指听课者所采用的具体听课形式与方法听课类型与听课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同的听课目的,决定了不同的听课类型,不同的听课类型又决定了要采用不同的听课方式。
一、同备课,再听课式
这种听课的方式,实验性、指导性的听课类型运用较多。
二、先打招呼,再听课式 这多是总结、了解性听课,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教师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和一个阶段的教改情况。
三、“突然袭击”式
这是一种检查了解性听课,目的在于真正了解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态度。这种听课能督促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尤其对那些学生和家长反映大,教学成绩差的老师的课,应特别采取这种听课方式。
“突然袭击”式的听课不宜经常使用。
四、重点反复式
这多是指导性听课,目的帮助教学能力较低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适应教学需要。有时也是为了培养典型教师所开展的工作。
五、指定内容式
这种方式多为检查、评估性听课,目的在考查教师的独立处理教材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
六、个人备课调讲式
这是领导把教师请来,让教师作模拟课,然后进行个别指导。这种模拟就是现在普遍开展的说课活动。
七、集体备课试讲式
集体备课试讲式,虽然对教师压力大些,但有很多好处,它可促使你主动学习和钻研,使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学上得到较快的提高;它对熟悉教材,掌握教材,运用教材,更加全面,集思广益,取人之长等大有裨益。沈阳铁路五小每学期进行14次—16次。
八、应邀式
这种方式也多为指导性听课,目的在于鼓励和保护教师探索课堂教学规律的积极性,并帮助指导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九、横向比较式
这种方式多为评估型听课,目的在于鉴别同年级教师教学水平,了解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经验。
十、分层次,分别指导式
在一所教师较多的大学校,由于师资水平、教学经验管爱好特长的差异,领导听课不能千篇一律地对待,可以根据青年、中年、老年教师分层听课,分别指导。
三、怎样做听课记录
一、掌握听课记录的基本要求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而在记录本上的体现,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
(一)课堂实录包括:
1、听课年、月、日、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
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4、学习活动情况;
5、教学效果。课堂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 一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
三是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都记录下来。
(二)课堂评点
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
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3、课堂结构设计;
4、教学方法的选择;
5、教学手段的运用;
6、教学基本功;
7、教学思想;
8、其他。
写教学这一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一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二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有的记录本专设有意见栏)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而不做评点。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什么,成了讲授者的“板书”,此外别无它记。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太大的。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依据听课重点,抓住记录要点
往往有这样一些情况,记录面面俱到,四面出击,多而全,结果哪方面都不深刻,所以,听课记录有的需要全面一些,有时需要突出某一个方面。记录要抓重点,对内容要选择,不宜“有言必录”,落在纸上的文字要精练,言简意赅,为了简便迅速有时用符号做标志和提示。在记录时,有时来不及把想写的都记录下来,还可以留空位子,待有空闲时间时进行补遗。四、一节课的评价标准
评课作为一种质量分析,首先应该有一种质量标准。这就如同一种产品的质量验收,在验收前应有质量标准一样。要评析好一节课也是这样,评课者首先要熟悉和掌握评课的一般标准。什么是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因为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地区不同,每次评课的目的任务不同,很难有一个通用的标准。近些年来,各地区教研、科研部门,各基层学校根据需要,结合当地或本校实际情况,区别不同学科,因地制宜地制订了许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或课堂评价量表,这些就可以作为评课的参考。下面这个评价标准是我们经过多年教研实践总结出来的,可以为大家评课提供参考。
评价项目与现代教学观 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2、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二、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
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三、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
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
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
4、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四、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培养创新能力
2、注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五、教学基本功(体现技能意识)
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
4、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
六、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
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3、信息量适度,学习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七、教学个性(体现特色意识)
1、教学有个性特点
2、教师形成教学风格
评课原则
所谓评课原则就是评课者在评课时应遵循的指导思想。针对当前评课存在的问题和评课的需要,评课者在评课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二、坦率诚恳原则
三、兼顾整体原则
四、激励性原则
五、差异性原则
六、讲究方法原则
评课形式
由于听课评课的目的不同,执教者水平又各异,评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通常,评课形式有这样几种。
一、个别交谈式
这种形式是在听课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也有在集体听课后,觉得某些问题不便在众人的公开场合谈,而采取个别交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由评课者一两个人与任课教师个别交谈,先由执教者比较详细地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评课者交换对课的看法和建议。
二、集中讨论式
这种形式多是适用于公开课、实验课和观摩课。通常,这种课听课人数比较多,有领导、教师,有时还有校外的同行,乃至上级行政领导和教研人员。
集体评议,主持人的主持工作很重要,他应适时的归纳、启发引导,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一要少做结论,多做探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二是营造一个争鸣气氛,使参评者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要强求统一,可以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三、书面评议式
书面评议法由主持人限制在一定时间内,让每个听课者写出一份书面评析材料。
书面评议有很多好处,由于听课者经过深思熟虑形成的意见,见解说得透彻、中肯,态度上也比较开诚布公,另外,这也是个很好的总结,使之形成为规律,升华为教学理论的高度。当然要想达到上面的要求,主持人必须要求每个评课者,真正的动一番脑筋。一是要把听课的情况做认真回忆和整理,二是要切实用教学理论来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防止草率从事。
四、师生互评式
师生互评法即是评教评学的过程。是由师生共同参加评课。
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及时把握反馈信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教学民主。但由于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故不可多用。运用时不可完全听其自然,应该加以必要的引导。
五、抽签答辩式
这是以抽签形式选项出评课者几名登台评课,然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组成评委;当场打分。答辩的内容分为必答题、抽答题和评委提出的即兴题。在领导答辩前也可以先请教研部的同志先进行评课、示范。这种评课方法是把教学、评估、管理、经验交流融为一体。形式新、触及深。也是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经验交流会、研讨会。
六、庭辩式
它是模拟法庭辩论的一种评课方式。这种评课方法能打破以往评课的模式,改变授课与评课的脱离现象,避免评课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尽可能公正、客观地评价。
七、自我评议式
自我评议就是教者课后做总结与反思,包括广泛听取评课者意见等。通常,有经验的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感觉能够做出一个初步的自我评估。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综合性学习教学要则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如下特性:
1、语文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不是各学科的均衡的组合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不管学习活动涉及哪 个应该放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而不应该放在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上。
2、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一是表现为改变过去 单一教语文学语文的做法,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语文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二是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训练的单一的方法同,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以及多维合作、独立探究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学习;三是改变过去单一追求智育目标的做法,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3、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各学科领域交融而成的知识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综合性课题。它们构成了开放的综合性学习生态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空开发,时间不以40分钟为限,空间组合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而定,家庭、社区、大自然都是学习空间。
4、体验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以学生的 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做”中发一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生成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性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根据预定目标进行机械装配而形成的过程。随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这是其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6、现实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立足于现实中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问题,内容选择主要以社会综合性课题和学生的生活问题为基本出发点。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本土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拓展学习的空间。
二、听课目的与听课类型
我们知道,听课是一种经常性活动,而每一次听课对授课者或听课者都可能有多方面的收获,所以听课很难说是一种单一任务的活动。但是每一次听课总会有所侧重,否则四面出击,什么都想干,不突出重点,效果就不会太好。为此,每个听课者在听课前都应首先明确听课的目的任务,选好角度,突出重点,使每次听课有相对的针对性,解决一两个主要问题。听课的目的不同就决定了有不同的听课类型。一般领导者常见的听课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了解检查型听课这种听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校教学情况。首先了解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身心状态等。甚至可以看到学校后勤工作是否有漏 洞,如桌椅是否齐备,无损害等。同时也是为了督促教师的教学工作。
这种听课带有“突然性”。是领导监督、督促教学的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这种类型听课可不预先通知,听课后也不一定要交换意见。
另外,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问题,这种类型的听课,也可以采取蹲班跟踪听课。
二、指导帮助型听课 指导帮助型听课多数是对教学能力较差,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或发现某些教师教学薄弱环节,领导去听课,尔后给以帮助指导,使这些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要进行指导,校长就应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教学经验,这种指导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领导要同教师一起备课,研究教材、教法、设计教案,必要时还要指导试讲。每次听课后应及时交换意见,只要可能,应连续听一段时间,直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足有了明显的改进为止。
三、总结推广型听课 总结、推广、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是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推广性听课,目的是帮助有建树的老师总结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这类听课,主要对象是教学有造诣的中、老年教师。总结推广经验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单项的,一般说来,单项更容易搞得深一些。有的总结推广型的听课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需要几个反复探讨、总结的过程才能够完美。
四、实验研究型听课 这种听课的目的在于进行教改实验,实验的课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由学校领导提出。也可以针对教师进行单项实验提高。特别是领导对那些有志改革,敢于创新,不怕失败而乐于实验的教师,充分予以大力支持,感情鼓励。
实验研究这类听课对象一般应选择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骨干。要做充分准备,可由教师和领导共同讨论制定试教案,领导要抱商榷态度,同教师平等切磋讨论,然后老师试验,最后共同研究总结。因为不是实验研究,所以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领导不要指责、埋怨,关于结论最好在经过反复试验后得出。
五、学习吸收型听课 对于领导来讲无论听哪一类课,都有一个向教师学习的过程。但这种类型听课主要指领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听某一老师的课,从而来提高自己的欠缺,或学习某一教师的专长,听课的对象根据本人的需要与兴趣。
听这类课的领导要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并要尽可能做到,课上听课,课下请教结合起来。
六、考核评比型听课 听这类课的目的是为了评定职称或评选优质课。听这咱课要按有关规定的条件,客观、公正、不还任何框框,结论力求准确。当然上述几种类型时报听课是相对而言,在实际听课过程中,一种听课活动,有时也能完成几项任务。如有时听课既是了解情况,同时也是指导帮助教师。听课方式的选择
听课方式是指听课者所采用的具体听课形式与方法听课类型与听课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同的听课目的,决定了不同的听课类型,不同的听课类型又决定了要采用不同的听课方式。
一、同备课,再听课式 这种听课的方式,实验性、指导性的听课类型运用较多。
二、先打招呼,再听课式 这多是总结、了解性听课,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教师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和一个阶段的教改情况。
三、“突然袭击”式 这是一种检查了解性听课,目的在于真正了解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态度。这种听课能督促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尤其对那些学生和家 长反映大,教学成绩差的老师的课,应特别采取这种听课方式。“突然袭击”式的听课不宜经常使用。
四、重点反复式 这多是指导性听课,目的帮助教学能力较低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适应教学需要。有时也是为了培养典型教师所开展的工作。
五、指定内容式 这种方式多为检查、评估性听课,目的在考查教师的独立处理教材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
六、个人备课调讲式 这是领导把教师请来,让教师作模拟课,然后进行个别指导。这种模拟就是现在普遍开展的说课活动。
七、集体备课试讲式 集体备课试讲式,虽然对教师压力大些,但有很多好处,它可促使你主动学习和钻研,使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学上得到较快的提高;它对熟悉教材,掌握教材,运用教材,更加全面,集思广益,取人之长等大有裨益。
八、应邀式 这种方式也多为指导性听课,目的在于鼓励和保护教师探索课堂教学规律的积极性,并帮助指导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九、横向比较式 这种方式多为评估型听课,目的在于鉴别同年级教师教学水平,了解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经验。
十、分层次,分别指导式 在一所教师较多的大学校,由于师资水平、教学经验管爱好特长的差异,领导听课不能千篇一律地对待,可以根据青年、中年、老年教师分层听课,分别指导。
三、怎样做听课记录
一、掌握听课记录的基本要求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而在记录本上的体现,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
(一)课堂实录包括:
1、听课年、月、日、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
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4、学习活动情况;
5、教学效果。
课堂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 一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三是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都记录下来。
(二)课堂评点
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
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3、课堂结构设计;
4、教学方法的选择;
5、教学手段的运用;
6、教学基本功;
7、教学思想;
8、其他。
写教学这一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一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二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有的记录本专设有意见栏)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而不做评点。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什么,成了讲授者的“板书”,此外别无它记。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太大的。好的听课 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依据听课重点,抓住记录要点
往往有这样一些情况,记录面面俱到,四面出击,多而全,结果哪方面都不深刻,所以,听课记录有的需要全面一些,有时需要突出某一个方面。记录要抓重点,对内容要选择,不宜“有言必录”,落在纸上的文字要精练,言简意赅,为了简便迅速有时用符号做标志和提示。在记录时,有时来不及把想写的都记录下来,还可以留空位子,待有空闲时间时进行补遗。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综合性学习教学要则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如下特性:
1、语文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不是各学科的均衡的组合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
2、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一是表现为改变过去。单一教语文学语文的做法,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语文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二是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训练的单一的方法同,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以及多维合作、独立探究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学习;三是改变过去单一追求智育目标的做法,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3、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各学科领域交融而成的知识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综合性课题。
4、体验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做”中发一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生成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性是生成性。随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这是其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6、现实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立足于现实中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问题,内容选择主要以社会综合性课题和学生的生活问题为基本出发点。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本土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拓展学习空间。
听课目的与听课类型
听课的目的不同就决定了有不同的听课类型。一般领导者常见的听课类型有以下几种。
1、了解检查型听课:这种听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校教学情况。首先了解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身心状态等。这种听课带有“突然性”,是领导监督、督促教学的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这种类型听课可不预先通知,听课后也
不一定要交换意见。另外,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问题,这种类型的听课,也可以采取蹲班跟踪听课。
2、指导帮助型听课:指导帮助型听课多数是对教学能力较差,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或发现某些教师教学薄弱环节,领导去听课,尔后给以帮助指导,使这些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要进行指导,校长就应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教学经验,这种指导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领导要同教师一起备课,研究教材、教法、设计教案,必要时还要指导试讲。每次听课后应及时交换意见,只要可能,应连续听一段时间,直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足有了明显的改进为止。
3、总结推广型听课:总结、推广、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是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推广性听课,目的是帮助有建树的老师总结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这类听课,主要对象是教学有造诣的中、老年教师。总结推广经验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单项的,一般说来,单项更容易搞得深一些。有的总结推广型的听课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需要几个反复探讨、总结的过程才能够完美。
4、实验研究型听课:这种听课的目的在于进行教改实验,实验的课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由学校领导提出。也可以针对教师进行单项实验提高。实验研究这类听课对象一般应选择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骨干。要做充分准备,可由教师和领导共同讨论制定试教案,领导要抱商榷态度,同教师平等切磋讨论,然后老师试验,最后共同研究总结。
5、学习吸收型听课:对于领导来讲无论听哪一类课,都有一个向教师学习的过程。但这种类型听课主要指领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听某一老师的课,从而来提高自己的欠缺,或学习某一教师的专长,听课的对象根据本人的需要与兴趣。听这类课的领导要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并要尽可能做到,课上听课,课下请教结合起来。
6、考核评比型听课:听这类课的目的是为了评定职称或评选优质课。听这咱课要按有关规定的条件,客观、公正、不还任何框框,结论力求准确。当然上述几种类型时报听课是相对而言,在实际听课过程中,一种听课活动,有时也能完成几项任务。如有时听课既是了解情况,同时也是指导帮助教师。
听课方式的选择
听课方式是指听课者所采用的具体听课形式与方法听课类型与听课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同的听课目的,决定了不同的听课类型,不同的听课类型又决定了要采用不同的听课方式。
1、同备课,再听课式:这种听课的方式,实验性、指导性的听课类型运用较多。
2、先打招呼,再听课式:这多是总结、了解性听课,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教师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和一个阶段的教改情况。
3、“突然袭击”式:这是一种检查了解性听课,目的在于真正了解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态度。这种听课能督促教师上好每一节课。
4、重点反复式:这多是指导性听课,目的帮助教学能力较低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适应教学需要。
5、指定内容式:这种方式多为检查、评估性听课,目的在考查教师的独立处理教材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
6、个人备课调讲式:这是领导把教师请来,让教师作模拟课,然后进行个别指导。这种模拟就是现在普遍开展的说课活动。
7、集体备课试讲式:集体备课试讲式,它可促使你主动学习和钻研,使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学上得到较快的提高;它对熟悉教材,掌握教材,运用教材,更加全面,集思广益,取人之长等大有裨益。
8、应邀式:这种方式也多为指导性听课,目的在于鼓励和保护教师探索课堂教学规律的积极性,并帮助指导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9、横向比较式:这种方式多为评估型听课,目的在于鉴别同年级教师教学水平,了解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经验。
10、分层次,分别指导式:在一所教师较多的大学校,由于师资水平、教学经验管爱好特长的差异,领导听课不能千篇一律地对待,可以根据青年、中年、老年教师分层听课,分别指导。
怎样做听课记录
一、掌握听课记录的基本要求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而在记录本上的体现,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
(一)课堂实录包括:
1、听课年、月、日、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
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4、学习活动情况;
5、教学效果。课堂实录记到什么程度,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 一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
二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
三是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都记录下来。
(二)课堂评点
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
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3、课堂结构设计;
4、教学方法的选择;
5、教学手段的运用;
6、教学基本功;
7、教学思想;
8、其他。写教学这一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一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
二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二、依据听课重点,抓住记录要点
往往有这样一些情况,记录面面俱到,四面出击,多而全,结果哪方面都不深刻,所以,听课记录有的需要全面一些,有时需要突出某一个方面。记录要抓重点,对内容要选择,不宜“有言必录”,落在纸上的文字要精练,言简意赅,为了简便迅速有时用符号做标志和提示。三、一节课的评价标准
评课作为一种质量分析,首先应该有一种质量标准。要评析好一节课也是这样,评课者首先要熟悉和掌握评课的一般标准。近些年来,各地区教研、科研部门,各基层学校根据需要,结合当地或本校实际情况,区别不同学科,因地制宜地制订了许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或课堂评价量表,这些就可以作为评课的参考。下面这个评价标准是我们经过多年教研实践总结出来的,可以为大家评课提供参考。
评价项目与现代教学观
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2、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二、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
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三、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
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
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
4、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四、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培养创新能力
2、注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五、教学基本功(体现技能意识)
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
4、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
六、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
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3、信息量适度,学习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七、教学个性(体现特色意识)
1、教学有个性特点
2、教师形成教学风格 评课原则
所谓评课原则就是评课者在评课时应遵循的指导思想。针对当前评课存在的问题和评课的需要,评课者在评课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二、坦率诚恳原则
三、兼顾整体原则
四、激励性原则
五、差异性原则
六、讲究方法原则 评课形式
由于听课评课的目的不同,执教者水平又各异,评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通常,评课形式有这样几种。
一、个别交谈式
这种形式是在听课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也有在集体听课后,觉得某些问题不便在众人的公开场合谈,而采取个别交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由评课者一两
个人与任课教师个别交谈,先由执教者比较详细地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评课者交换对课的看法和建议。
二、集中讨论式
这种形式多是适用于公开课、实验课和观摩课。通常,这种课听课人数比较多,有领导、教师,有时还有校外的同行,乃至上级行政领导和教研人员。
集体评议,主持人的主持工作很重要,他应适时的归纳、启发引导,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一要少做结论,多做探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二是营造一个争鸣气氛,使参评者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要强求统一,可以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三、书面评议式
书面评议法由主持人限制在一定时间内,让每个听课者写出一份书面评析材料。书面评议有很多好处,由于听课者经过深思熟虑形成的意见,见解说得透彻、中肯,态度上也比较开诚布公,另外,这也是个很好的总结,使之形成为规律,升华为教学理论的高度。
当然要想达到上面的要求,主持人必须要求每个评课者,真正的动一番脑筋。一是要把听课的情况做认真回忆和整理,二是要切实用教学理论来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防止草率从事。
四、师生互评式
师生互评法即是评教评学的过程。是由师生共同参加评课。
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及时把握反馈信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教学民主。但由于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故不可多用。运用时不可完全听其自然,应该加以必要的引导。
五、抽签答辩式
这是以抽签形式选项出评课者几名登台评课,然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组成评委;当场打分。答辩的内容分为必答题、抽答题和评委提出的即兴题。在领导答辩前也可以先请教研部的同志先进行评课、示范。这种评课方法是把教学、评估、管理、经验交流融为一体。形式新、触及深。也是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经验交流会、研讨会。
六、庭辩式
它是模拟法庭辩论的一种评课方式。这种评课方法能打破以往评课的模式,改变授课与评课的脱离现象,避免评课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尽可能公正、客观地评价。
七、自我评议式
自我评议就是教者课后做总结与反思,包括广泛听取评课者意见等。通常,有经验的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感觉能够做出一个初步的自我评估。
第四篇:2011-2012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一、关于教材的说明
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而是百年大计。
教改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要成为教材的主人而非奴隶。教改的目标是想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但因现在的教材编得太繁琐了部分专家认为这次教改是失败的。
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特别注意在教学时不要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而面面俱到以至于不仅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具体落实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于识字教学。
六年级学生不再安排教师来教学认读字的训练此项已经通过前5年的循序渐进式的训练学生已培养起了独立识字能力甚至包括检查生字掌握程度这一环节也可由学生通过自默、互报的方式独立完成。对于特别差的学生或班级另当别论。教就是为了不教就是教方法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路。如果一个学生经过5年的学习识字教学还要老师来唱大戏那不仅是学生的失败更是老师的失败。
新课标倡导整体识字在阅读语境中识字。二类字只要求认识不须进行笔画分析及书写。
2.关于分段、写段意、中心思想。
新教材不再要求学生对本是不可分割整体的课文进行“割肉剔骨式”的分段也就不需进行写段意的训练而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就够了并且不要对学生提出超出其接受能力的要求。至于中心思想的训练也不要千篇一律但也要避免出现泛中心甚至无中心的现象。语文有工具性更有思想性和人文性。每篇文章都有作者的主旨思想学生可在此前提下展开合理的拓展但不能离题万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主旨展开讨论也要尽量尊重、呵护学生特殊年龄段的独特感悟不要随意否定、打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关于教学方针、教学宗旨、教学目标。
这些年我们过于注重教学过程的精雕细琢即过于注重“怎么教”的问题而缺少对我们“为什么教”这个核心问题进行思考和实践。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由于受高考指挥棒背景下的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生分数过于注重一城一池的得失因此造成一叶障目的短视行为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造成了我们过于注重学生的智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而忽视了学生德商缺少对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普遍缺少理想及责任意识、情商缺少对差等生、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特困儿童等学生的情感关怀及心理的疏导导致学生心理素质普遍偏低体商体育课成了语文数学课体育强国的学生成了新的东亚病夫、美商音乐课没有歌声、绘画课在埋头做卷导致天真活泼的小学生不会唱一首像样的儿歌绘画本是人类的天赋我们还没有学会写字前就已经学会了画画但我们的学生却不会画一张像样的图画。作为一个在经济上逐渐成为世界强国的中国我们的小学生思想上普遍缺少理想心理上不能承受一点失败。他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带着高度近视眼镜背着一书包的作业像个小老头一样驼着背步履蹒跚的步入我们的校园。他们不会画画、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进行一项体育活动甚至在课堂上不会举手老师找起来不会将一句完整的中国话。当他们回到家里不知和生养他们的亲人打声招呼不会帮家人做家务除了看电视、玩电脑外就是做作业、睡大觉试想这样的中国的未来还有什么希望复兴中华的伟大使命能靠他们去完成吗我觉得只是痴人说梦因此我们要再次认真审视我们平时的教学在我们埋头苦干于“怎么教”时要学会抽空抬一抬头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教”这一重大而根本的话题。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班级学生的名次而让学生成为分数的工具我们也是从孩子长大我们的孩子也在求学的途中我们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也要对象我们孩子一样的我们的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二、关于教学的建议
鉴于目前教改越来越繁琐这一现实缺陷我建议各位同仁要在学习、吸纳新教材长处的同时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出自己的思索和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新思路为下一轮教改积累经验为祖国培养实用性的创新人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下是我个人思考的一些建议希望起到开启思路、激起讨论、促进良性循环的作用。
一关于教学思路
1.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理想教育、孝顺思想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开阔的胸襟和关怀他人的社会责任感。要注意不能用说教的方式要通过游戏、互动、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2.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开动脑筋充分调动学生及学校的积极性为学生形成良好习惯营造向上的氛围。我看我们开会的这所小学“人一小”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他们的老师组织、发动自己班级的学生开展自主设计、装饰班级文化墙的活动全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对班级的热爱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学生们在自己设计、装饰的教室里有一种家的温馨感觉玩的轻松学的快乐。这种思路可以辐射到我们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大家要认真思考大胆行动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有一个好习惯从而让他们快速融入社会。
3.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特别是对差等生、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特困儿童等学生的情感关怀及心理的疏导。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属于为学生“解惑”我认为一个合格的老师要能尽量为自己的学生“解惑”不管学习的优差也不因自己个人的喜好。我们对差生一定要降低要求要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人格尊严。有一位老师曾说过我们可以一辈子都教不出一个名牌大学生这点会让人遗憾但最让人遗憾的是我们一辈子教出了无数个名牌大学生但却因我们曾经歧视某个差生而导致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材施教”、“千教万教教做真人”这也许是我们一辈子都应该谨记的两句话。
4.要特别注重学生体商、美商的培养。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祖国合格人才。
5.要特别重视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心灵贴近。不要人为拔高从而过分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二关于教学实践
1.要特别注意课标、教材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关系。
特别注意我们山区学生的特点与课标的差距与教材所涵盖的内容的距离。要自主进行适合本班学生的必要调整不要脱离课标、教材也不要盲目崇拜课标与教材。教材在编排设计上具有知识连贯性要重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要有效进行文本的提前拓展如介绍作家背景等及文后拓展如类似美文欣赏等以增加课堂的气氛及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艺术的欣赏者成为学习的享受者而非痛苦者甚或牺牲品。要学会用儿童的视角看问题不要轻视或随意抹杀儿童视角产生的对世界的看法和认知。要注意保护儿童的童真、童趣、童言保护儿童学习、生活的原生态。
2.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的能力老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或结果教师要尽量少讲几分钟让学生多动几分钟多讲几分钟。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和寻找答案的快乐。插图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不要小视甚至忽略而过。适当运用多媒体但不要迷信多媒体要重视学生与课本、学生与学生、学生
余老师的情感互动。
要重视“展示台”、“交流平台”等教学环节的教学。要通过“展示台”、“交流平台”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此充分展示自己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自主交际能力以及自信开放的性格品质让学生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特别重视“日积月累”的丰富性通过此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要注意拓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四书五经》、《道德经》、《孙子兵法》等让5000年中华文化的营养滋养我们祖国的未来
3.作业。
要让我们的学生吃好、喝好、睡好、玩好。我们的孩子作业量太大机械、重复、无效作业太多天天陷在题海战术中导致他们严重缺觉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我们要少布置作业、精布置作业让孩子们有时间保证休息要多布置实践性、活动性的作业让学生的学习和孩子的实际紧密相连。
读读写写不要求全部会写。以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4.阅读教学。
我们要倡导整体阅读法。即首先设立整组浏览课通过阅读导读明确本组学习内容。其次进行每篇文章的教学同时要注重传统课文的时代新内涵。最后发挥“回顾·拓展”的作用在“交流平台”上引导学生自主回顾和总结。
要更加注重让学生自主整体感悟教材。阅读教学要减少繁琐的逐段逐句讲解的教学法要学会加强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与学生对课文自主感悟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一篇课文设计1—2个“主问题”用在阅读中解决“主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从而带动全篇文章的学习。
要让学生多读。声情并茂的朗读胜过千言万语繁琐的分析和讲解。
要防止两种极端一是画地为牢即除了教材什么都不管二是画蛇添足即一味注意向课外拓展而忘了文本本身。
5.写作教学。
要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体验生活。我手写我心。好的文章来自好的体验。没有体验的文章就像无源之水干枯无味。
要让学生用最简约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涵。逐渐达到古人所倡导的“文简义丰”、“文质彬彬”的境界。
农村有着远远优于城区孩子的山区资源例于农村人的勤劳朴实、父母生活的艰辛、山区的灵山秀水等我们要善于引导山区孩子去体验农村、发现生活中的写作资源。
要及早渗透从1年级开始写句子2年级开始写片断3年级—6年级写日记。要注重小练笔。写作主题要相对自由和开放。
要减少习作前的指导加强习作后的交流评价。要与“交流平台”结合展开自评、互评作文活动。要用宽容、欣赏的心态评价学生的习作。重视交流前的自主修改和交流后的互评互改。评价要求为真实、具体不必过分计较审题偏题一般只扣5分。
要通过鼓励、交流、展示、发表等方式呈现学生写作的点滴进步培养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口语交际。
教师要成为活动的促进者而非高高在上的尊严者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善于选择学生喜爱和能接受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
要让口语交际课不像课而像游戏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发展语言、加强沟通、学会礼仪、体味快乐。
8.综合性学习。
我们要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语文新课标》实验稿。
我国中小学课程整合的3个层次1学科内部整合——语文综合性学习2跨学科整合——综合性课程3超学科整合——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性学习是多方面的综合。1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2语文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整合3语文能力和策划、组织、协调、实施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的综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打破了单一学科的教学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也是我们教育者一个良好的专业成长平台。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4个阶段组织策划分组活动交流汇报总结评价。
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带着主题“玩”起来“乐”起来“活动”起来“合作”起来。
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借鉴湖南电视台“超级女声”的运作方式用民主的方式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学会自我管理能力。
三几点感想
1.教师要注意不要把机会全部给与自己亲密的孩子要把机会留给每一个孩子。这也是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雏形与萌芽。不要让孩子的心灵从小就被社会的阴暗面所占领。
2.最精湛的教育艺术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美
布鲁巴克
3.教师在课堂上只会问而不懂得引导学生学会问学生在课堂上只会机械的回答而不知道如何自己提问是中国当代教育之大弊。
骨干教师小学语文培训笔记4
小学生语文学习策略辅导
一
学习策略
小学语文学习的思考
引言
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学习的方式是“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与合作”
“高质量轻负担”的教育发展使命与现实的矛盾。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决定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心理成长的软环境
学习策略含义
广义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任何被用来促进学习效能的活动。
狭义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与目标所采用的有效的认知活动。3
学习策略分类
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
累积复述浏览、快速阅读
部分复述精读、背诵
命名复述概括
复述策略的运用逐字重复、划线、概括
精细策略
组织策略对知识进行归类、组合形成合理知识结构。
4学习策略训练的内容
第一教给学生大量具体的有关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所涉及的具体方法或技能如复述、划线、作笔记、写提要、画关系图等方便学生提取和选用使他们在面对复杂任务时能够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学习或解决问题
第二训练学生学会确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便于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同时要培养他们分辨学习材料中的主要观点和次要观点的能力为其笔记法、提纲法等策略的应用创造条件
第三教给学生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识。包括影响学习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与各种学习策略的关系如何学习策略的使用条件等。
元认知策略的训练
第一要求学生经常记学习日记。
第二增强学生对他人和自己认知过程的意识。
第三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
第四指导学生监控和评估自己的理解能力。
第五向学生提供练习和反馈的机会。
第六使学生认识到与学习效果有关的4个因素。分别是所学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学习者当前的知识技能和水平、学习者当前的心理状态、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与形式。
二
小学语文学习的思考
小学语文学习的阶段性任务
一二年级还处于形象思维的学生开始大量接触抽象的字词这必然需要更多的联想和适应能力因此语文方面最重要的辅导工作是加强孩子的说话写话能力。
三至四年级语文的转折时期阅读、作文等重量级的内容成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也真正开始了语文的综合能力运用在此阶段有了前两年的会话写话的习惯基础就很容易进入深一层的学习状态。
从3年级开始可以开始让学生阅读一些较长的文集小说是否完全理解不是关键关键是能在较长的文字中抓住中心和有用信息。因此在阅读之前最好给学生提出一至两个能够让孩子连贯上下文关系抓住文章中心的问题。这一方面是阅读题型的训练另一方面是作文的材料。其次作文方面平时积累素材是关键但不是全部。针对作文必须掌握一套写作技巧在此框架上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作文是学生最容易出问题也最难以把握的语文内容在平时课堂训练的时候老师如果不能针对每个孩子的写作风格加以点拨及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提高。
五至六年级在良好习惯和适当训练下小升初阶段需要把握的是语文的灵活运用技巧这些技巧在今后的学习中都很起作用。学会语文考试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
小学语文学习的方法
字词的学习方法有运用汉字的构造规律来理解字的方法组词法造句法查字典法用词素分析理解词语的方法同义法的比较法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的方法追根溯源理解词义的方法等等。
句子的学习方法有扩写、缩写句子的方法变换句式的方法用关联词语理解简单复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等等。段的学习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给段分层的方法调整段中语序的方法等等。
篇的学习方法有分段的方法归纳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
学习写作文的方法有审题的方法立意的方法选材的方法组织材料的方法修改文章的方法等等。
方法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支撑
预习与复习的习惯。预习的要求是1自读课文读正确、流利。2自学生字新词圈出生字词3标出自然段。复习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一环。它与预习在形式上基本相同。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多动脑大胆发言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策略
注意策略。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外部手段来控制学生注意并激发学生采用适当的注意策略以促进学习与保持。如quot带着问题读书quot可能并不是一种最佳的阅读方法而quot让学生先读书然后思考问题quot可能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学习策略。
编码与组织策略。人们注意了的信息要想能够长久地保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组织。无论是拼音、识字、阅读教学语文老师都需要经常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排队找出规律就是这种策略的运用。
精细加工策略。如在阅读和听讲时一边听或一边看一边做笔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应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这一习惯。为了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良好习惯教师讲课时应注意语速不宜太快复杂的、重点的内容要适当重复对讲课内容的结构、层次和重点应进行板书。
复述与复习策略。如学生为了记住汉字必须一遍遍地读写生字。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教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背诵将阅读和尝试背诵交替进行。另外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复习策略包括边看书边讲述材料、在阅读时对材料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用画线、圈点、加注符号等方式将其突现出来等。
语文学习的能力
概括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对于小学生语文的听、说、读、写诸方面而言概括有以下表现 听的关键是“听得好”。即会听听得准确抓住别人讲话的中心理解所听内容的实质。这是在“听”中的概括能力的表现
说的关键是quot说得清quot。即逐步地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口语表达特点能做到用词准确、词达意明、语言通顺、层次分明、修辞恰当、逻辑性强。这是在quot说quot中的概括能力表现。
读的要素较多一是朗读与默读的阅读形式二是理解词、句、段、篇和修辞结构的阅读内容三是分析段落层次、获得中心思想、掌握文章脉络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上三个方面都以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基础。
写作能力发展也是一个概括化的过程。小学生从“说”到“写”从“读”到“写”仿写两个过渡都要通过书面语言条理化地、生动地表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这里就有一个综合提炼的过程即概括过程。
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概括所以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时要自始至终地突出对其概括能力的训练。如果说听、说、读、写反映了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内容那么不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差异则与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思维品质的差异密切相关。思维品质是智力活动中特别是思维活动中智力与能力特点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它体现了每个个体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通常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五个方面。这五种思维品质是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
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
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
第五篇:语文业务学习笔记
业 务 学习笔 记
(2012—2013学年上学期)
施晴
教学有没有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一般是一节课),学生能获得较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与发展,学习态度和习惯得以养成。
一、看看教学设计是否高效:
1、教学目标定位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能确保教学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要认真研读课标,做到心中有课标。依据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明确学什么,不学什么;教什么,不教什么。心中还要有个小目标:具体到这个单元,这节课。
一节课四十分钟,教学任务的时间分配要心中有数,有侧重点。
《单元整理课》让教师们跳出课文,站在单元的高度,教师引导学生纵观全局、发现规律。一个单元学完之后不从整体上加以概括总结,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便是零散的,不系统。
2、环节恰到好处。
环节简单,训练安排科学合理,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文本不等于语文,文本充其量是个例子,是个载体,是为学生学习语言服务的,并不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
找准教学的重点、难点,找准教学的起点,是教学有效、高效的前提。学生已经会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暂时不教,留待将来教。一定是真实的课。
二、学生乐于参与。
学生有兴趣: 就像是一块磁铁,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学生是否在动,心在动。对课堂有兴趣,愿意参与活动,情绪饱满,积极向上。不是愁眉苦脸,哈提连天。
三、学生有收获、发展,教师有反思。
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人人得到相应进步。听、说、读、写,学习有好习惯。诵读古典诗词 提高学生素养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大纲推荐的80首背诵篇目,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巧妙利用时间。学校7:25早读,我一般7:10就到,到校后先进教室和学生一块早读。学生知道我的习惯,都愿意提前到校和老师一起早读。这样无形之中早读就多出了十来分钟。利用语文早读的黄金时间,英语、数学早读前的三五分钟也不放过,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其实背一首诗有个三五分钟也就够了。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我从不不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突击,也不占用语文课的时间来专门背古诗,因为我觉得诵读古诗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而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的硬灌。
二、有目标,有计划。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两首,边背边巩固。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每天按计划进行。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比如开始背时每天背一首,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十天一小结,停下来巩固一次。这样10首10首的过关。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每天复习4首,20天又是一个阶段。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总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还是像前面那样,一天四首。这样反反复复,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用不了多长时间,80首诗就能巩固住了。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教给学生方法。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背诵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三五遍,使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第一遍最重要,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大意,再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诗适合加动作我就边领读边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简单易懂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背;像《商山早行》那样难读又难懂的诗,我就和学生一块背。在看了电影《疯狂英语》后,我又将李阳的“三最法”融入到背古诗中来,更激发了学生的背诗兴趣。
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大量的背诵、积累,不必加重学生负担,非要学生弄懂不可。另外在背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档案,将学生每天背诵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对那些记忆能力较差,背诵起来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抽空单独进行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诗兴趣,我还采取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诗文表演、古诗接力赛、给诗配画、办古诗专刊手抄报、配乐诗朗诵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日渐高涨。在圆满完成小学阶段必背80首古诗词的任务后,这学期我又开始给学生补充初中必背古诗文,每天一首,抄在黑板上,让学生积累在采蜜本上并背过,如今全班学生人均背古诗100多首。在学校组织的几次古诗诵读竞赛和抽赛中,我班均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开展古诗诵读活动近两年来,学生不但积累了大量的故事,而且掌握了一定的背诵方法。我统计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1)熟读成诵法,有的同学把它叫做狂读法,也就是李阳的三最法。多读,大声读,读着读着就背过了。这是背诵古诗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2)理解背诵法。先理解诗的大意,然后顺着意思背。(3)想象画面法。边读边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对这三种方法,学生还进行了比较,说第一中方法背得快,但不如后两种方法记得牢。另外还有“加动作法”、“听录音法”、“边写边记法”等。这些经验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问起他们背诵古诗的好处,归纳起来,也有这么几点:
1、可以增强记忆力;
2、能训练口才;
3、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
4、了解古时候的一些人和事;
5、培养想象能力;
6、提高审美情趣;
7、作文时可以用上一些佳句。其实,我觉得开展诵读古诗词活动的好处远不止这些。前几天,我想查个资料,问学生谁带古诗书了,教室里如雨后春笋般一下冒出四十多本书来,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绝妙唐诗》《诗经》《古诗大看台》《古诗文全集》《新编千家诗》《千家诗评释》《千古美文》《初中双色必背古诗文》《古诗文导读》……林林总总,近三十种。有个同学还买来了《毛主席诗词》。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古诗词诵读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古诗文,将会改善我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诵,或低声微吟,在唐诗宋词的天地里心驰神游,去营造我们中华民族21世纪上午书香社会吧!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前提,我在教学中注重抓住一个项目做实验为突破口,进而向其他项目延伸。近几年来,从一年级接手到现在的三年级,我一直重点实验的课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经过反复实践,现以初见成效。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延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是,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象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三、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渎,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四、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制电动课件等。这样以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总之,阅读训练的方法还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
谈谈阅读教学的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方法,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得不符合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等要求后,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体会感情——把握朗读基调
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阅读,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才能在朗读时以声传情,准确地表情达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须紧扣课文,从字词句入手,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还要联系实际,阅读时才能把握朗读基调和语气。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个小女孩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的事情,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们的同情。根据该文的内容及中心思想,朗读该文的基调就应该确定为低沉缓慢。朗读时又要根据每擦一根火柴小女孩内心的情感“悲——喜——绝望”的变化适当变换语气、速度和语音,这样才能生动地表现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品味语言——训练朗读技巧
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读,学生也同时获得了说话的样本和写作的范例。这些技巧都必须在品析词句段、体会感情中掌握。1.选择感情浓烈的句段。
课文中某些句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如《梅花》一文中“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这句话要求学生体悟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思国之情。2.选择含义深刻的句段。
课文中部分句、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蕴含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才能理解、领悟。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从我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在两个极端的爱下努力向前驶去。3.选择描写精彩的句段。
课文诸如运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或者具有总起、过渡等作用的句段,都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的好素材。如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篇优美的散文,是一篇很好的朗读素材,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并珍惜时间的可贵,从现在做起,把握好今天,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三、以听促读——提高阅读水平
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对语言、文字、句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听促读提高阅读水平。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必须联系上下文,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了解句与句之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就要求学生边听边小声跟着模仿。因此,教师对教材中准确的词语、优美的句式、生动的片段,要多作范读,突出语言特点。坚持这样的练习,就能慢慢促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提高阅读水平。
如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师用哀婉的语调描绘情境:“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教师悲伤的语气,悲痛的表情,把文中人们送别总理的感人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无限悲痛和深切怀念的感情传导给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发学生深深热爱和缅怀总理的思想感情。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成为朗读的样板。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做好朗读的指导和示范。
四、扮演角色——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录音范带。小学生模仿力和记忆力是非常强的,在他们听的过程中,会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朗读的“模式”,从而更好地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语言表达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当学生听过示范朗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度、分角色朗读等各种朗读方式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