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结课论文-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11:4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概结课论文-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概结课论文-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考》。

第一篇:毛概结课论文-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考

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考

摘要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新生力量,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实现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所以大学的和谐环境对于一个大学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和谐校园 校园建设 大学生 文化建设 思考

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那么如何加强和谐的校园的建设呢?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同的高校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校园内部的硬件设施,如美化校容校貌;合理布局富有特色的校园建筑;增加文化设施,改善师生居住饮食条件,拓展通信和网络服务,更新陈旧设备,为教育教学提供保障;完善的校园设施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使人、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的精神文化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是衡量学校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例如学校通过组织升旗仪式和文明监督岗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实践活动、开展各种文艺汇演活动,建设文化长廊,张贴宣传画、悬挂名人警示语;校门前后挂出警示标语;布置教室,抓好班级文化建设等,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还有在师生教职工中展开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文化活动,促进大家思想感情的交流,形成统一的和谐氛围;经常组办一些学术讲座,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学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在校园内,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要尊师重道,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也要关心爱护学生,高度负责而不是得过且过,上完课走人等着领工资的态度,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希望那些课堂上随意接听电话、玩手机的同学学会尊重老师的同时也是尊重自己。确保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到和谐校园的温馨。那些在宿舍不管他人利益,喧哗吵闹的同学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从而打造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学习环境。校内体现出一种团结友爱、积极向上、诚实守信,考试不作弊,教师认真负责的校园氛围。

校园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品位。将思想教育融汇于文娱活动中,使学生在美感欣赏、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潜意识和形象化的教育,变枯糙的思想灌翰为充满趣味的心灵体验,学生更乐于接受,思想教育也更见成效,校园内的氛围也更为轻松活泼,和谐自由

三、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方式

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管理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校园管理不断得到加强,管理体制不断得到健全,生活在校园的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稳定有序地进行。在中国高校大量扩招,高等教育领域进一步开放,生源质量和素质发生很大的变化的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环境要求高校领导者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高校运作规律,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方式。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在某种程度上掌握着学生的“生杀大权”,以灌输命令为主体的教育,以“管、控、压”为主导的工作方式能使高校维持运作,但不一定和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进一步产业化,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高等教育本着“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进行收费,学生缴费上学,学生与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契约式”的“出钱”与“受益”的关系。学生出钱,学校就得让学生受益。在改革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今天,民主、自由、公平、公正的思想也已被广大学生崇尚和接纳。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灌输式理念,粗暴的“管控压”式的工作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高等院校应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和各高校的特点,形成一个“学校领导,政工人员负责,教师协同,学生参与”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让更多的人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教育变为被动教育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四、建立和健全校园保障体系,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照顾。高校实行收费制度以后,部分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成为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当然,高校中的弱势群体不仅仅包括经济上贫困的学生,也包括存在其它问题的学生群体。学生生活上的负担和不顺,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剧烈的变化,改革开放带来的意识形态领域内各种思潮的激烈 碰撞等等,都使大学生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便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这些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汇入了高校的弱势群体。建立和完善校园保障体系,相对贫困学生而言,就是使他们在经济上得到帮助,从而走出困境。校园保障体系有别千社会保障体系。就目前来看,助学贷款、贫困学生补助金是其主要内容,但是二者所扶助的贫困学生毕竟有限,且两者都是政府行为。在有条件的高校,也可吸引一些富有企业或企业主捐资建立助学基金,帮扶贫困学生,成立一定的勤工俭学机构,指导贫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把勤工俭学作为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加以建设和完善,不仅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还可以在劳动的过程中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艰苦奋斗的思想,自强不息的精神。心理疏导机构的建设在各个高校的状况不容乐观,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咨询和疏导相对滞后。一些高校缺乏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没有引进专门的心理学人才。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需要专门的机构,专业化的人才,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人员,也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与学生的思想问题缠绕在一起,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育成健康的人格。

五、确保校园稳定,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保证

高校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我们要清醒看到高校稳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从高校总体情况看,虽然大局稳定,但是也潜伏着一些不安定因素,各种安全隐患仍然不少。主要有“五个不容忽视”:国外敌对势力对高校的渗透不容忽视,“四个多样化”对师生道德建设的影响不容忽视,互联网对传统教育管理方式的挑战不容忽视,校园及周边的治安问题不容忽视,高校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维护稳定工作十分重要。高校必须把维护校园稳定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注重采取措施,切实把维护稳定工作落到实处,这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保证。例如在校园内,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要尊师重道,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也要关心爱护学生,高度负责而不是得过且过,上完课走人等着领工资的态度,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希望那些课堂上随意接听电话、玩手机的同学学会尊重老师的同时也是尊重自己。确保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到和谐校园的温馨。那些在宿舍不管他人利益,喧哗吵闹的同学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从而打造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学习环境。校内体现出一种团结友爱、积极向上、诚实守信,考试不作弊,教师认真负责的校园氛围。

结束语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作为大学生,也应该为构建和谐校园出一份力。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举手之劳的小事,也许我们可以为他人带来便利,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促进和谐,和谐的校园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们共同打造。祝我们在一个和谐的校园内生活、学习并逐渐成长。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2]张秉让.对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3.[3]陈锡坚.关于大学和谐校园构建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

第二篇:毛概结课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论文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时间:内容摘要:关键字;(一)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任人宰割、备受欺凌的历史,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63年来,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引领当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才能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在中国大陆结束了几千年的剥削阶级统治,结束了中华民族被帝国主义欺凌压迫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

刚刚结束的十八大,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62年弹指一挥间,华夏大地沧桑巨变,焕发勃勃生机,几代中国人的强国之梦、复兴之梦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二)建立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国际竞争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我国实现了从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结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香港、澳门胜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合作和交流不断加强。力不断增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O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

(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这种文化应该既是民族的,要继承我国各民族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同时又是面向世界的,要吸取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一切优秀的思想和文化成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当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文化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力。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

六十年中国文化建设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全党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只有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把它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使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共同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检验、评价文化建设成效的根本尺度。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是由中国共产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科学地理解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我们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必将极大地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强调,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要在全社会营造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在新的世纪中,全球化使各民族更紧密地相互依存,使各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互为一体,成共同发展之势。因而我们更应该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以获得更快的发展。可以深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21世纪的中国将会以富强、民主的国家形象毅力于世界民主之林!

参考文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人民出版社 2005年3月 第1版 主编 李君如 副主编 严书翰 卢先福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共十八大报告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年.陆剑杰.论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设计[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第三篇:毛概结课论文

我国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渡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然而,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农村。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起点,对农村进行城镇化、生态系统、乡村景观和旅游景观等的建设,逐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开,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建设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三农”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 城市 城镇化 生态系统 乡村景观 旅游景观

首先,我的家乡来自于农村,我也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出身,多多少少也让我对农村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我国长期以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这一新蓝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座高楼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们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才能调动人们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的前提下,我从以下方面论述如何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渡:

一、城市与新农村

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城镇的发展。随着城市开发与扩展, 周边村镇迅速实现城市化。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数量增长了4倍多,城市面积也拓展了4倍,目前,中国城市数量近700座,城市化率已达到34.9%。2006年2月21日,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

史任务。文件强调,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

二、新农村城镇化建设

城市有城市的历史与功能,所以形成城市的肌理和布局方式,乡村有乡村的历史与功能,因此形成乡村的布局模式,同样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不能照搬城市的建筑形式、街道布局、河道处理方式,防止出现类似城市的美化运动。然而,完善的医疗卫生、教育体系、劳动保障等都可以有效的惠及每一位农民,从而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业能力以及人口素质。从而使一切最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的组合在一起,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新农村生态系统建设

在乡村里,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土地和水、林地资源,几千年不断的开垦,使中国土地生态异常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历史上,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乡民往往是社会不安定因素,而城镇化对土地的侵占又将使这种人地关系矛盾更加突出。在中国广大乡村,在漫长的人地共生体的互动和演化过程中,生态安全格局往往和乡土文化遗产景观相叠加而存在,如村落背后的“龙山”,村落前面和边上的“风水池”和“水口”,都是关键的生态景观,也是村落民间信仰的重要依托,因而往往得到时代村民的保护。所谓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对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元素、空间位置和联系,包括连续完整的山水格局、湿地系统、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绿道体系,以及中国过去已经建立的防护林体系等等。它是一个多层次的、连续完整的网络。中国乡村的山水格局、生态景观、乡土文化遗产和草根信仰体系,是中国乡土聚落“天地—人—神”和谐的基础。

四、新农村乡村景观建设

乡村景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逐步。景观包括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特有的田园文化特征和田园生活方式。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艺术形象,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我国大地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乡村景观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内涵和过程的景观类型,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代表的地区,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为特征、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景观区域。根据多学科的综合观点,从空间分布和时间演进的角度上,乡村景观是一种格局,是历史过程中不同文化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干扰的记录,一方面反映着现阶段人类对环境的干扰,另一方面其年代久远,也是人类景观中最具历史价值的遗产。

五、新农村旅游景观建设

随着城市化发展快,城市人口增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城市人很希望到郊区农村观光旅游,这为发展城郊观光休闲农业提供了市场需求。我们应抓住城市这个目标市场,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的农业旅游和休闲产业。用经营文化、经营社区的理念来开发建设我们的农业旅游景点理应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部分。因为开展农业旅游可以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有高附加产值,并可带动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休闲购物、观光度假及其他旅游活动(如垂钓、农家乐)的发展

而产生乘数效应。应大力加强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这是立足城郊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步骤之一。国家农业部门应重视发展农业旅游,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组织、规划、研究推动大陆农业旅游的发展,为发展农村这一新型产业提供组织保证。要加强与旅游部门的合作,促进农业与旅游的结合。所以,农业部门和园区经营者应积极与旅游部门联系,开展旅游合作,建立农业旅游网络体系。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意识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旧的村落不应被彻底铲平,也不应完全被城市化,而是通过一定的景观格局来使村落的生态、历史、文化和社会的生命过程得以延续和再生;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参考文献

[1] 张新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2] 俞孔坚:《警惕和防止“新农村”名义下的破坏性建设——关于保护和巩固和谐社会根基的两个建议》,科学时报,2006.3.29。[3]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 俞孔坚 李迪华 韩西丽 栾博:《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以马岗村为例》,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版。[5]刘维新文:《中小城市房地产发展破题》,中国科技财富,2004年11期。

第四篇:结课论文—毛概

结课论文—(毛概)

—学毛概所思,所想,所感

系别:建筑环境艺术系

班级:11级(4)班

姓名:折巧云

学号: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好似我们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曲折,辗转最终走向了胜利的彼岸,在中国国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过上了今天幸福的生活。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将永远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可见拥有正确的思想才能改革创新,加之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拥有独立自主的探索改革创新的精神,才能与时俱进,引领时尚,在社会中独立分支。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创新

实事求是

独立自主

与时俱进

正文: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将永远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其次,坚持毛泽东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其指导下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再次,我们要坚持马列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思想是指引人类前进的灵魂,思想作为一种潜在的意识时时刻刻在左右着你,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一个人不能没有思想,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歌德所言:所谓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经被人思考过千百次;但要想使它们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定要经过我自己再三思维,直至它们在我个人经验中生根为止。不管你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还是工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思想的活着,贫困潦倒的生活也是有意义的,至少自己的灵魂还活着,但只留一个空空的身体,没有思想的活着,不如说是行尸走肉的一个肉体在 祖国的大地上霸占了一个位子而已。在这里我想说,一个人活着就必须的拥有思想,我们作为未来21世纪国家的栋梁之才,必须拥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才能担任起祖国交给我们光荣但又艰巨的任务。

首先我们拥有了积极的正确的思想,然后就得增加自己的阅历,学会独立自主的能力,初步的规划自己的人生,有所创新,才有收获,使自己在社会中有一席之地。如同我们伟大的党组织一样,他的起步仅仅20多人,现在发展成一支庞大的队伍带领我们的祖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赢的了广大人民的欢迎与拥护,对于我们现代的大学生来说得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才能知道自己行不行,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那一条路子更适合自己,更好的实现自我的价值,更好的发挥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人生苦短,为社会留点什么可知你曾经来过。

对于我自身来说,学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是学设计类的,并且身处于美术学院之中,(在大家的普遍影响中,从事艺术类的人都是非常的有自我,有个性,有着独特地思维方式)对于设计来说,我感觉没有文化韵味的设计是失败的设计,所以我对共产党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别的感兴趣,对于建筑环艺设计这个专业来说我们中国是起步较晚的,现在文化的建设在国际中占着重要的位置,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想在能在自己的设计中多多的加入中国历史文化的元素,改革创新,体现中国风,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引领时尚,独领一只队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中,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再次我想再能为广大人们设计出好的作品,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品味,添加一些永恒的记号(建筑)满足了温饱问题以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领域。

第五篇:毛概结课论文

探究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因此“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解决 “三农”问题也就成为党和国家的大事。而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还必须提出纲领性的发展战略,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覆盖了“三农问题”的主要方面和相互联系,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不仅可以把分散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联接进来,还可以做到纲举目张;这不仅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的重大决策,也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新的基本途径。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制度改革 研究意义

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区域,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小康。因此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新平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更大更快更好发展的新载体。党的十七大也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及存在意义等几个相关的方面作简要的论述。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渊源和时代需要

(一)旧中国

我国的乡村建设运动兴起于20世纪20—30年代,一批富有爱国心的知识分子精英认为,乡村建设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提出“建设农村”、“复兴农村”的口号,主张从教育入手治理农民的“愚、贫、弱、私”,推行乡村综合改革。其中最为著名的有:

梁濑溟(1893-1988)在山东省邹平县创建乡村建设研究院,办“乡学”、“村学”,对农民进行教育,使之成为有觉悟有组织的社会群体。晏阳初(1893-1990)在河北定县开展的平民教育运动,组织博士下乡,对农民进行“文化、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治理农民的“愚、贫、弱、私”。

这一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精英对乡村建设的第一次学者式思考,但是,囿于历史和认识的局限性,收效甚微。

(二)新中国

第一,计划经济时期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此后,多次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有关文件以及领导人讲话中。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用语。1957年中央制定《1957—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纲领”。

第二,改革以来

改革初期:1982年、1983年、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多次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有关文件以及领导人讲话中。

第三,20世纪后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提出建设小康社会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把小康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但是,在相当长一个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内涵,它也不是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中心或主线,而更多地是一个一般性的工作口号,它的内涵或许仅仅是建设一个区别于过去(旧中国封建社会或改革前计划经济)的农村。从深层次看,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把力量集中于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农村的发展和建设落空,必然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加剧,城乡二元结构凝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的历史格局不可能改观。

第四,进入21世纪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受到许多专家学者和政府人士的重新关注,并被赋予统筹城乡发展的崭新功能和时代内涵。

第五,党的十六大以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工作和政策的延续和深化。认识发展的线索是这样的:(1)世纪之交,针对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由全面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除了受资源约束,更严重地受市场需求的制约,党中央及时提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心任务是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跳出农业,发展农业”成为一个新的思维方式和发展用语,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呼之欲出。(2)党的十六大提出在21世纪的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3)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内涵和任务做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阐述。

至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从建国初期一个缺少明确内涵的政治性口号,变成具有崭新和鲜明时代内涵的国家战略。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并未因此而降低,而是在努力的一步一步去完善;党的十七大也将“三农”问题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称其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问题,是时代建设的需要。十七大报告中还专门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把其作为中共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尽管这些年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是与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建设和巩固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经过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和切身体会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改革。

党的十七大指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建立和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完善的,民主的政治体制,没有高效的行政机构是不行的,基层的行政机构与农民群众的关系最为密切,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

目前,我国各种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特别是基层的行政机构组织,机构庞大,人员繁多,行政效率不高,有经济利益的争着去干,特别是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更是搞得鸡飞狗跳,对于超生的,除了罚款还是罚款,没有钱就撤房子,拉耕牛,拉猪,搞的人家妻离子散,这样的行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没有一点好处,反而起到了破坏作用。

在广大农村,很多老百姓根本就不了解我国的国情,也不知道为什么实行计划生育,在大多数老百姓心中,计划生育就是政府敲诈老百姓的借口,由此,基层的干群关系非常恶劣,时常出现地方官被打,被害的事件,这是非常糟糕的。地方官经常与老百姓打交道,时常侵害老百姓的切实利益,这些不仅不利于基层工作的开展,而且更不利于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建立和完善法治政府,是建立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第二,要下大力气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

三农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不是重视不重视的问题,而是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的发展,这种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条件遗留下来的制度,实质上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就拿我们大学生来说吧,上学得转户口(临时户口),毕业了要想留在这个城市工作定居有个当地户口还得需要买房什么的各种额外要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必须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实行的是一国两策的政策,农村和城市实行分治,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实行这种政策,农民参加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被阻碍了。农民进城打工,背负着沉重的户籍制度的包袱,他们和城里工人一样,做着相同的工作,干着同样的活,但是,他们无法获得和城里工人相同的待遇和权利,也没有城里工人那么有政治地位,更不用说有什么社会保障,劳动保险了。

农民在进城打工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了,但他们仍然融入不了当地的社会,只能秋收过后出去,春耕时节又回来,这样来来去去,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社会奇观——“民工潮”。民工潮的出现,给我国的交通带来了不可想象的压力,尽管有关部门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但令人心痛的悲剧时有发生。

改革当前的户籍制度,实际上就是取消城乡分治的政策。让农民工在城里能有和工人一样的权利和地位,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有相同的就业机会和劳动报酬,把农村多余的劳动力尽量吸引到城里来,充分地让他们参与到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把他们和城里工人一样的看待,这样,他们才能在城里安家落户,变成真正的工人。这是推动城市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同时也大大缓解了我国农村可耕地面积少的压力。所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关紧。

第三,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有着深厚的农业文化底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要提高农村经济,解决农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立足于国情,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道路,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依靠科技增加农业收入。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技术不发达,与外界难以取得联系,属于传统的山村。所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和通信方面的建设,紧紧抓住自然村这一特点,为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艰巨而伟大的工程,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渐缩小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让农民在改革中切实得到实惠,切实保护好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才能有真正的全国人民的小康,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设好我们的新农村,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正是从这一实际国情出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江西考察时也强调始终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摆在首位,并总结出:惠农政策要“巩固、完善、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新农村建设要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等指导性的话语。

《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五句话表明,这一重大的历史任务将要经过理论的充实和实践的探索,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真正体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明确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不少成果问世,但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存在一些倾向:有的照单开方,定位“应该怎样”,不分析农村的现实可能性;有的简单以农民利益为借口而代替科学态度;有的不做深入调查研究,不思考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以逻辑推理逻辑,以理论演绎理论等等。因此高水平、符合我国农村社会实际的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三农”工作指导思想深化和方针政策的完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康稳妥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四、结语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我们一定要牢记先辈们的使命,自觉的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规划国家、建设国家、强壮国家的使命。学会在生活中多关注国家的发展问题,关注国家所关注的问题,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参加有益于国家的公益活动,抓紧现在宝贵的时间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出力打好坚实的基础。最后,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想着心中的那个目标努力吧!

参考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R].北京:人民日报.2006-3-16 [7] 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6(1):第3-8页.[8] 郑新立.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6(1):第11-15页.[9] 胡景北.质疑新农村运动(旧文新发)[EB].中国农村研究网, http://www.xiexiebang.com,2006-02-04 [10] 郝继明.建设新农村的内涵、动力及阻力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6(2):第15-19页.[11] 白永秀.建设新农村的范围、载体及途径[J].改革,2006(7):第65-66页.[12] 温铁军.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理论参考,2006(1):第7-8页.全文总字数:5438

下载毛概结课论文-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概结课论文-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结课论文刘宁

    摘要: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好多人大代表只挂名却不为人们办事的现象,更有甚者仗其权贵阶层口出狂言。人大代表究竟是否是依据公平公正原则选举出来又如何接受人民监督和评价,值得我......

    大一结课论文毛概论文5篇

    读《小平忠告》有感———小平,你好!关键词:革命岁月改革开放军事家外交家人格魅力摘要:作为世纪伟人,他是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毛概结课心得(范文模版)

    毛概课结课心得 这个学期的毛概课程已快要接近尾声,在这里我对我这一学期的毛概学习做个总结。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概结课感想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个学期的毛概课程已快要接近尾声,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在其他方面收获甚多。这个学期的政治课有别于以往。首先,任老师的授课方式非常......

    毛概课论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毛泽东历程的深刻影响 (一)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文化激扬 毛泽东从小就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迪。他9岁时就通读......

    毛概课论文(读后感)

    读史使人明智 ——读《历史学者毛泽东》有感 前记: 提起毛泽东,老一辈的人也许更了解他,于现今的我们这群90后的新世纪的弄潮儿来说(至少对于我身边的大部分同学包括我自己而言)......

    毛概课社会实践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浅谈胡锦涛德治思想班级:建环C111组长:豆彦超 学号:116821 组员:王敬南 学号:116834 孟先宇 学号:116827 吴锦华 学号:116838小组自评分:95班级自评分:浅谈胡锦涛德治思......

    毛概论文校园文化建设

    毛概论文 题目:环境育人——关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 系部名称: 电力工程系 专业班级: 供电1120 学生姓名: 侯文杰 学号: 34 学生姓名: 李 捷 学号: 35 学生姓名:秦 靖 学 号: 38 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