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
作报告
一、开题会议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后,在县教研室、学校聂校长及各领导的悉心指导下,由李XX老师负责召开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开题会。通过开题会议使课题小组成员明确了课题提出的意义,确立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基础,明确了通过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从教师教的角度以XX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基准,通过边研究边实践的方式研究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优化,物理课堂中的实验活动的原则和切入点,物理实验课堂的组织与实施具体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实验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物理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物理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从课程的角度来说,通过课题研究丰富校本教材。
通过开题会议,确定了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1.进一步促使教师观念的变化,提高对物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2.改变目前实验教学的开展方式,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3.形成初中物理实验有效开展的策略。
明确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并进行人员的分工,明确责职:
.课题研究负责人:李XX
2.理论研究负责人:苏XX、孟XX
3.实践研究负责人:李XX
4.课题实验管理负责人:陈XX
二、研究过程
(一)时间规划:本课题总体时间约为1年(XX年9月~XX年7月)
(二)研究步骤和措施
.课题研究的准备(XX年9月~XX年10月)
(1)全体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中外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及实践资料,每个成员都花较长时间系统学习这些理论及资料,摘录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清除认识误区。增强了对搞好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2)讨论方案的概念界定,内容,实质,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根据方案的要求进行小范围试点,论证方案的可行性,积累经验,掌握基本的数据信息。
(3)课题组成员及全体物理教师集中研讨,提出改进意见,并由负责理论研究的老师苏XX和孟XX进行撰写理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我们今后的课题研究工作。
2.课题实验(XX年11月~XX年4月)
(1)课题组成员按照分工,通过研究教材、集体备课、上试验课、实验操作、正误分析、调查方案、撰写案例、考查对比等环节进行了大量的实践。
(2)活动的开展。发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地、热情地、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指导教师则更要在课题方案的设计与提出,自身的参与,过程的调控,小组的分工与合作上精心准备,积极投入,研究探讨上下工夫。
(3)由负责实验研究的李XX老师对个案进行分析、整理,以教案设计的形式形成实验教学的有效模式。
3.汇报成果阶段(XX年5月)
课改教师汇报各种研究成果,包括论文、材料、数据等。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反思,并由陈盈利和李红锐老师进行课题研究过程是的创新实验资料进行整理,以丰富我校的校本教材。
4.修改完善阶段(XX年6月)在大量数据、案例、实验基础上,对已形成的研究成果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并由课题负责人撰写结题报告。
5.上交专家评审(XX年6月)
6.进行课题结题报告。(XX年7月)
三、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结合情况
我们的课题研究程序:理论研究确定实验教学的策略→通过同伴互助,由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进行具体实验教学方法研讨→课堂实践→进行教学评价,发现问题→研讨、反思,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促进理论研究的发展。
利用研究成果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充分体现了实验教学在创设物理情景,提高感知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掌握实验技能,启发学生思维,增强探索精神,养成良好习惯等方面的作用。学生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的自主建构,而且通过探究的过程,掌握了学习物理的方法,而且培养了他们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得到较快的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益。
从下面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各次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项目月考1期中2月考3期末4月考5期中6总分6236651***557347
平
均
分57.259.752.342.762.967.4考试人数***108及格人数495539286370及格率45.050.535.825.757.864.2优秀人数22161233040优秀率20.214.711.02.827.536.7三率和122.3124.999.171.1148.2168.3由三率和的变化不难看出,尽管我们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经历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观念的变化过程),但还是能肯定地说明通过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研究成员的专业成长情况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建立了“XX县东韩初中物理教学研究“博客,通过定期的研讨交流、定期的成果交流与总结并撰写材料,促进了研究成员养成了爱阅读、善思考、勤写作的学习习惯;研究成员自觉运用研究成果指导教育教学,提高了自身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创建网班“XXXX”,也提高了课题组成员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能力,推动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研究成员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机构举办的教研活动和科研成果评比活动,形成了较强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第二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此文章不是作者本人所写,是别人所写,并且没有经过写作人员的同意,所以只能将文章发到网上,如果作者用这个文章评职称,将会告其侵权
物理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复杂抽象问题简单形象具体化、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一、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改进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当成教学的主角。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掌握课堂导入这一门艺术,以生动有趣的导入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采用提出问题、设置悬疑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以一个包含物理知识、物理原理的故事开头,让学生在引入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循序渐进,不断地跟着故事的情节发展去延伸和发散自己的思维,通过一个故事将复杂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可以采用动手实验来导入课堂,比如在课堂的开始让学生一起进行一个小的物理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眼、耳、鼻、手等的协调运动激发学生的感官认知和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动手实验的乐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老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来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不断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比如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复杂抽象的物理过程,多媒体技术融合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结合了声、光、形、色,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加直观立体的感官体验。现实中难以实施的实验,比如有危险的实验、物理过程瞬息变化难以肉眼观察、物理过程太过漫长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无法实施的等等这些实验,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模拟还原,让复杂抽象的物理现象形象化、让瞬间现象定格化或慢动作化、让漫长的物理变化快进化、让微观的物理现象宏观化,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观察物理过程并深入了解其中的物理知识以及物理原理。
二、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 课堂上的实验教学资源是有限的,老师要充分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让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为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提供充分的物质支持。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的途径之一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动手去制作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道具,或者将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的、闲置的杂物进行改造循环再利用,这样的话既可以丰富实验道具、降低试验场成本,同时通过亲身的动手动脑操作,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比如学生可以自制焦耳定律演示器,在阻值不同的两根金属丝上包上棉花,根据棉花点燃的先后顺序来判断电热产生跟那些因素有关;在力学演示中,可以在装满水的玻璃瓶中滴入一滴蓝墨水,插入一根吸管,当捏着玻璃瓶的时候可以看到吸管中的蓝墨水水位上升,当手松开的时候又可以看到蓝墨水的水位回归到正常位置,这样的话可以将微小的变形现象放大化,更好地观察微小变形。老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自制小孔成像装置、潜水镜、利用光的平面镜成像的吞钱币纸箱等等,让物理实验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得知识来源于生活,加强知识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中,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将有限的课堂实验延伸到课堂之外,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探索生活、发现生活,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蕴含的丰富的物理知识、物理原理及物理现象,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物理现象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生活随处是知识,锻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善于思考问题的大脑以及善于实践操作的双手,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学生可以延长学校实验室的开放时间,配备相应的值班老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和实验指引,让学生在课外的时间也可以去实验室进行操作。组织物理专题兴趣小组,促进小组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相互间的进步。老师还可以将一些生活中的小实验带回家去亲身操作体验,比如在生活中研究棉花和泡沫哪个保温效果好,黑色和白色哪个吸热效果好等等,让学生增添生活的趣味性。
三、进行综合性的有效评价
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评价具有导向、反馈、选拔的功能,能够有效地检验教学的成果、发现教学的不足以及采取对应的措施来指导未来的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为老师有效评价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有效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在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中,应该使评价方式灵活化,评价内容多元化,改变原来的单一的考试成绩一锤定音的量化评价方式,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考试成绩与实践操作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能力与日常表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评价。同时可以将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老师评价的单一主体,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老师评价及其他人士评价相结合,让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全面性,更具信服力。结语: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老师要转化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形式,不断地提升物理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篇:文言文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培养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言文更是古人的呕心沥血之作,是历经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古代文化中的经典。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学生必须学好文言文。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与现代语言相差甚远,所以,学生普遍对文言文提不起兴趣。其次,基于我校中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一,文言文的底子薄,学生学习文言文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文言文的学习情况更是不容乐观。面对学生处在学习文言文颇不感兴趣的困境中,我校课题组的语文老师一致认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要让文言文阅读教学提高效果,必须要让学生喜爱文言文,如何才能让学生爱文言文,就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感受到文言文中美的语言,美的情操,美的人文思想。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学生的兴趣发生转移,加之在现代语言环境中要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厌学文言文,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没有兴趣。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研究这个小课题,具有现实意义。希望通过研究寻出合适农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途径,为学生学好文言文打下基础。为了做好这一课题的研究,我校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同时开展了“高效课堂”、“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尤其应用与文言文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就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统一认识
决定研究这一课题开始,我们迅速成立了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和校本课程研发实验小组,由分管教学的教务处干事李锦存任组长,工会主席陈平、语文教研组长李丽、少先队辅导员刘大梅、杨龙为组员,合力将我校初中生文言文兴趣研究研究领域拓宽到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语文教学、思品教学、德育教育等层面。制定了《恒口镇运溪九年制学校初中语文培养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研究》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既明确了研究的总目标,又明确了具体目标。每一位思品教师、每位班主任
都积极参与文言文教学、引领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成语大赛、古诗词背诵,文言文知识竞赛等活动;积极地设计文言文学习兴趣研究调查问卷,根据问卷情况,调整教学的模式,改善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实行“小组合作教学”,讨论式课堂模式。
二、理论上:强化校本教研活动开展
为确保课题的有效开展,课题组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培训学习。一是对全员教师的培训,使其懂得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学习《恒口镇运溪九年制学校初中语文培养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研究实施方案》《恒口镇运溪九年制学校教学目标设计培训》等文件方案,明确课题研发的目的意义;二是不定期开展课题和课程研发的主题研讨会。如不同年级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如确定?;展示汇报教师课程安排;分年级进行文言文教学成果汇报课;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内容如何安排等;三是在学校开展行之有效的成果汇报展示课,例如观摩李锦存执教的《陋室铭》、《马说》《与朱元思书》,李丽执教的《论语十则》、《桃花源记》,陈平执教的《出师表》等,这一系列的观摩课,在不同的年级开展,一方面将研究的好的成果和方法传递,同时也摸索探讨更加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途径,并且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在观摩之后,课题组进行了课后评课,及时的反馈总结好的方法,进行反思,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将校本教研、高效课堂研究、校本课程研发进行结合
(一)进行校本课程改革。
在设计了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后,我们课题组成员根据问卷的结果,调整教学方法,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改革。在七年级、八年级开展了“小组合作式教学”,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尤其在文言文的应用教学中,将学习和整理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了,学生积累整理到更多的文言文知识了,主动性高了,课堂参与程度也强了。这样的成功的课例有:李锦存执教的《马说》《与朱元思书》,陈平执教的《出师表》等。
(二)课程渗透
为了真正的研究讨论出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积极性的有效方法,让学生也充分认识到学习文言文文的重要性,并从内心喜爱上文言文。我校把古典诗词、文言文诵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德育课程和语文课程进行文化浸润。在德育课程中,主要通过升国旗仪式、班队会、思品课对学生进行养成(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在校园环境中,注重了早自习的领读、诵读;注重
了班级、走廊、寝室等学生常在的生活学习场所的文化建设,悬挂古典诗词文化标语,进行古典文化、文言文现实应用的渗透,并在某些班级开展“文言文知识竞赛”、“成语竞赛”等活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三)开设了校本课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文言文应用、写作引进课堂,引入学生学习生活。七至八年级尝试进行简单的文言文写作。;二是由思品课老师负责将经典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与品德课教学有机整合。
四、为学生创建展示平台,渗透课题研究成果
(一)重视氛围的营造和兴趣的激发
为了凸显“人人是老师,处处有文言,”的理念,学校重视了校园、班级诵读的氛围的营造。一是每周早自习展开班级诵读朗读评分制度;二是校园内有文言文德育文化喷绘内容;三是班级墙报有“我爱读书”“我爱文言文”的主题内容。
(二)“看、读、讲、演”活动多重开展。
由于我校初中年级都是单班,开展活动时受到很大限制,但是我们仍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是以下几类学生展示活动:
1.看。让校园、班内的文言文诵读标语、书画、橱窗、主题板报和墙报目染学生。让随处可见的文言古诗佳作名句,文言文在有意无意之中走近学生的视野。
2.读。利用每周早自习,课代表领诵,组织学生朗读或自由诵读。
3.讲。学生在熟读文言经典的基础上,讲解经典中的故事,讲诵读的感受、心得和体会。
4、利用六
一、元旦等节日,排练文言文节目表演,使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经典魅力。
五、课题研究给我们的几点思考
(一)课题研究产生的良好效果。
1.课题研究给我校初中文言文教学阶段注入了新活力,也带动了学校其他教学工作的引领发展。“高效课堂”、小组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但创新了语文教学的模式,而且推动了学校其他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也促进了良好 的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
2.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团结。
在课题研究中,每个组员因为任务去学习、阅读、查阅,实践探索,反思,再次实践,总结提升,发展了教师教研能力,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研究课题时候,教师们互相观摩互相帮助,促进了情感交流和合作精神。
3、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文言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文言文诵读研究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学生在诵读感悟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会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感悟朗读。学生对文言文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最后,丰富了学生的文言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文言素养,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和学习文言文良好的方法途径。
(二)文言文兴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打算:
1.教师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文言功底,文言知识体系水平参差不一,亟需提高。文言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而我们每一位研究人员都有必需完成的教学任务,有限的时间制约了教师的阅读量,影响了教师的阅读水平。
2.学生关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指导与研究不够。既然文言文已经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那么相应的教学研究、教学探讨就应该更好的深入开展下去去。
3.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文言知识展示平台,经常开展文言知识竞赛,文言情景剧表演,有条件的创建文言文刊物,给学生创建更多的机会和展示舞台。
以上这三点既是我们研究中存在问题,同时也是我们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方向。文言文教学任务任重道远,传承中华文化的主阵地在学校,它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重任。一路走来,借用一句诗以表心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篇: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隰县二中
牛艳丽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物理实验教学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许多教师认为“做实验不如看实验(录像),看实验(录像)不如讲实验”,很少做实验,不愿花时间从事实验教学,实验只被作为收集数据,验证理论,应付考试的工具。学生实验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做,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以至于学生很少提出问题。大多数学生重结果而轻过程,为了得到期望的结果,甚至修改实验数据。没有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没有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远没有得到重视,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欲望和热情,忽视了实验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探究性实验是在假设的指引下获取支持或推翻假设的科学实证,是以实验为载体探究科学结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把自己当做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通过实验亲自发现问题.探究性实验由于其重视过程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主体性的发挥。
因此,我国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减少了一些验证性实验,增加了较多探究性实验,提倡将演示实验尽量转化为学生的随堂实验,同时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实验,强调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提倡“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以此为契机,我们师徒小组在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对传统实验教学进行了新一轮的的反思,拟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心理发展正处于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其心理特点表现为:精力充沛、热情高涨;想象力较丰富,开始有独立思考能力;求知欲强,具有质疑思想;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迫切希望能有证明自己价值的途径;自我意识觉醒,主动性、自尊心增强,渴望与人交往;有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
2.中学物理的特点
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除了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外,还包含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科研方法,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严密的理论科学和定量的精密科学。中学物理又有以下几个特征:
基础性:中学物理不但是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而且是一切技术科学的理论基础,所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其他自然科学进行科学研究普遍使用的方法。
实践性:中学物理特别重视与实践相联系,重视用实验去验证相关理论,重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前沿性:新版中学物理现在也要求扣紧物理前沿知识,如激光、超导、电磁流、反物质等。
探索性:探索的目的是使学生灵活有机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性物理实验与传统物理实验不同
传统的物理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学生很少积极主动思考,而教师也很少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试验操作也是学生按照课本事先写好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直接操作,学生的情绪调动不充分,没有新意,没有悬念,学生很难成为知识的创新者.探究性物理实验作为学生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认识建构手段,作为物理实验的一种形式,它既有别于测定性实验,又有别于一般的验证实验。探索性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物理实验研究方法的训练,让学生接触探索、发明、发现的过程和方法。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理性的、批判的思想方法,体验学者研究的苦衷和愉悦,培养他们的发现、探究能力。要达到这种目的,就要使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发生认知冲突,这要求探究性实验设计首先要足够“新颖”。正是这种“新颖”的刺激,才会激发学生对探索的兴趣,才能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才使得它与主体原有的“定势”相矛盾、相对立,才能产生认识上的不协调和冲突。比如,我们设计的“测定没有系统误差存在时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得出数据,并求出没有系统误差存在时电池的电动势与内电阻,这体现高中新课程探究性实验的“新颖”。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使学生体验富于乐趣的挑战:探究性物理实验因为学生必须亲自去做,才能够体会到该“如何做”。自己走进实验室核实一下,并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用自己的手做一做,这要比在牛顿的著作中或在一本教科书中搜寻答案死记硬背更有意义。正如学习游泳,看再多的书,记再多的要领,都无济于事,必须亲自下水,在学的过程中感悟、总结,才能掌握游泳技术。如同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一样,探究性物理实验就是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机会。通过这种实验,学生将得到“如何去获得知识”的体验,学生的各项技能和能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物理实验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探究性物理实验,能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探究性物理实验一般以小组合作实验为主开展实验,学生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析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探究性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探究性物理实验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7、激发教师继续学习的热情: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使教师失去了决定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性和垄断性,学生研究的很多问题超出了课堂教学、学科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超出了教师的专业范围;学生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转向多元,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教师指导学生时,心中可能没底,有一种紧张感。教师如果自身知识结构失衡,如知识结构单
一、知识面窄、漠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科研能力缺乏等,就难以胜任。为了能指导学生,教师就必须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
四、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课题研究的范围:隰县二中
课题研究的对象:课题组成员任教班级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理论研究方面: 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组织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同时通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对课题研究特点,规律和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2、实践研究方面:以课题组成员任教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立足教材,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将演示验证性实验提升为学生探究科学的实验,将学生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将教材中出现的实验问题设计为探究性实验,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做一做”、“小实验”等设计为探究性实验.对探究性实验进行初步探索,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方法与艺术,拓展学生的想象力、知识视野、创新思维能力,增强科学协作精神和学术研讨气氛,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1)将演示实验转化为探究性问题或实验
在演示实验中,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演示实验”的教育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于必须由教师亲自做的演示实验,使用探究法的叙述代替结论性的解释;运用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分析和处理资料;将易操作、易成功,没有破坏性和危害性的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2)将学生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生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能由他人所代替的。原教材基于安全、规范等因素考虑,所安排的“学生实验”大多数是根据课本设计好的方案,由教师提供实验方案与仪器,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最后填写“实验报告”。这种程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建构。为此,根据客观条件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有选择地将一部分验证性的学生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3)将教材中出现的实验问题设计为探究性实验
针对教材中出现的实验问题,不是直接告知学生问题在何处,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可能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和学术讨论加以解决。(4)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做一做”、“小实验”等设计为探究性实验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统计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模拟研究法以及行动研究法等。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9月一2015年1月 ,成立课题组,收集理论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的材料,调查学生实验操作具体情况并建立档案以备以后对比分析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5年3月一2015年9月.1、根据实施计划提出问题和任务,分期举办实验探究研讨活动,广泛交流,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等
2、通过观察、调查、分析,进行初步论证,发现不足之处,提出解释,改进观点
3、修正、改进,具体操作,再实验、再验证。通过反复论证,反复操作、改进,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第三阶段(总结成果,课题结题,成果推广):2015年9月一2015年12月 总结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思想,构建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形成探究性实验教学理论系统。
八、课题组成员分工:
牛艳丽: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包括课题立项报告和结题报告的撰写、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和电脑操作等工作。
马红梅、宋慧珍、赵云:负责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同时进行相关信息收集、负责问卷调查设计和调查资料统计工作,同时进行网络收集、资料统计、课件制作和电脑操作工作。
九、预期成果:书面报告和课件
第五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实验更能展现物理的神秘性和趣味性,也是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手段。为此,我认为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不断进行课堂改革,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大力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一、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
“精”,就是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
“真”,就是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旦实验出现问题,教师一忌慌乱,二忌简单,三忌虚假,教师对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并且保证实验一举成功。一出现的问题迅速分析原因,找出错误,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然后重新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显”,就是显明易见,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增加物理的神秘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构建高效课堂。
二、用“分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通过亲自实践,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方法。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是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
三、用“探究实验”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探究性实验就是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参与,并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知识和规律,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提倡学生敢于想象,勇于提问,大胆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学生的个性特色和合作精神。
自从县上教研室大力开展有效教学之后,我对物理实验教学做了以下改进:
(一)改讲解物理规律为让学生探究物理规律
物理是研究自然规律的一门科学,所以,物理新教材特别重视学生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发现过程。在教材中,许多对我们来说已经有明确结果和结论的定律和原理,对学生来说结果是未知的,这正好为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素材。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索的过程。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以及科学家们“善于质疑、大胆猜想、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并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二)改讲解物理现象为让学生自己探究物理现象 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够了解、理解某些物理现象的重要特征。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把某一物理现象所具备的特征给学生罗列出来,让学生一一记住,这样极不利于学生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如果我们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并自己探索和发现这些物理现象的特征,甚至有些特征还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才能发现,那么,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这些物理现象的特征理解到位,而且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改讲解物理概念为让学生自己探究物理概念
教材中为了描述某一现象都会引入一些物理概念,而所引入的物理概念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用这一物理概念来描述所研究的物理现象等问题一直都是我们在课堂上要重点讲解的。如果采用让学生自己寻找或定义一个物理量,该物理量要能够描述和反映所研究的现象,那么学生就需要通过探究性学习自己分析、自己设计实验,寻找这一物理量,同时论证自己的观点。
(四)改介绍物理仪器的构造和原理为让学生自己设计物理仪器
在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研究中常常要使用一些仪器,这就需要学生了解仪器的构造和原理。如果我们把讲解物理仪器的构造和原理改为根据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物理仪器的话,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仪器的构造和原理,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为什么仪器 3 要设计成这个样子;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发明和设计仪器的基本方法,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发明和设计仪器的艰辛和快乐。总之,自从大力开展有效教学之后,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也进行了与之相适应的改革,使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空前浓厚,物理课堂的参与率明显变提高,使物理实验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