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型课题研究的一般思路
微型课题研究的一般思路
一、关于课题研究的概念
1、课题研究的概念。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活动,离不开课题研究。这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自主解决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思路。“课题”即问题,它泛指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是把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整合后形成规范的用书面语言表达就是课题。从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来说,有大有小,一般分为规划课题和微型课题两大类,规划课题又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种。规划课题与微型课题的不同点:
一是“规划课题研究”的组织过程是政府行政行为,“微型课题研究”的过程是群众性的自发行为。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已经高度关注“微型课题研究”,有些地区把“微型课题”已作为教育科研课题的规划项目。但“微型课题研究”还完全处于自发状态,组织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程度远不及“规划课题研究”。
二是“规划课题研究”具有全局性。一是研究的范围涵盖各级各类教育。二是研究的内容涵盖教育科学的各个学科。三是研究的问题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体的,不是一般的而是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而“微型课题研究”“以校为本、围绕学科、立足课堂”解决本校、本班、本学科内具体而微的问题。关注的是一般的、局部的、细小的问题。三是“规划课题研究”具有战略性,即所选取的问题事关长远,影响深远。选题较为宏观,研究视野较为宽广,站在全局的高度,高屋建瓴,从教育策略和行动计划选择的角度来研究影响教育全局的问题。而“微型课题研究”关注的是战术、策略、技术、方法层面的问题。选题微观,研究视野在教师熟悉的工作范围之内,站在减负增效、提高质量的角度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四是“规划课题研究”具有前瞻性,用发展的思想,发展的眼光,对教育发展的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做适度超前的预测性研究。而“微型课题研究”也具有前瞻性,但更具有现实性,它着眼于解决眼前的具体问题。
五是“规划课题研究”具有综合性,研究体现多角度,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不是就事论事,不是单一的,而是把它融入到教育的大环境、大背景来思考、来研究。“微型课题研究”具有单一性,研究的问题就事论事,背景简单。
2、微型课题特点。
(1)切口小。微型课题,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小就容易深入,小就好收拢,好展开,切口小,意味着涉及人员少,资金耗费少,耗费时间少。
(2)人员少。一个人可以,几个情趣相投的人也可以,一个教研组还可以研究(商南3至7人)。
(3)周期短。研究周期,可以是一个月,可以是一个学期,最多不超过2年。
(4)效果实。微型课题研究主要解决教育教学中一个小问题,立竿见影,见效快。能把问题做到精、巧、细。“精”指问题解决的简明精练,“巧”体现问题解决的巧妙有新意,“细”指问题解决的细致深入;二是便于整合小问题,形成更大的研究课题;三是与课堂教学胶合紧密。
3、微型课题研究的意义。从学校角度说,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一是学校需要提高质量,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影响。二是学校需要上等级,上级别,创强校。三是学校需要提高教育教育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质量的关键在于教育科研。从个人角度说,课题研究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我个人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先行者,是一种引领,更是一个榜样,楷模的示范。社会对教师要求和期望很高,当好一名教师,不容易。仅凭在学校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不断的自主研修,完善自我,不断更新知识,优化技能,提高技艺,适应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需要,这是作为一个教师应有的最基本的思想境界和认识,而课题研究就是一种很好的研修方式,更是教师个人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实际需要。
二、微型课题选题
1、好的选题就是成功的一半。微型课题选题的基本要求:一是立足实际,着眼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二是植根课堂,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要经常反思,自己教学中面临的最大的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何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等等。不是所有问题都是课题,只有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成败与效果的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成为课题,才有研究意义。
2、选题要具有典型性。所选题目一定是你教育教学中最具代表性问题,如“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设疑的研究 ”。
3、选题要具有时代性。所选题目应是当前同行比较关注,相对敏感的话题。如新课程引入的教法学法应用问题。
4、选题要具有操作性。所选题目应是教育教学中可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实际问题。
5、课题要规范。一是题目要具有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内涵。如:“农村初中地理试卷讲评艺术的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策略研究”,一看题目,就知道要求去做啥。二是课题表述不能口语化,或者以“怎样”“如何”形式呈现。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根据微型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特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确定研究的内容:一是问题的现状与归因;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研究问题的现状是解决问题,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也是整个研究的基础;归因研究是追问这个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形成的原因有哪些类型和特点,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归因研究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抓手”,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这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如课题“初中生语文预习低效改进策略的研究”,其拟定的研究内容和重点应该为(即子课题):
1、初中生语文预习低效的现状。
2、初中生语文预习低效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3、初中生语文预习低效的问题及其分类。
4、提高初中生语文预习效率的策略及操作方法。其中,提出具体的操作办法,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再如“小学生书写习惯培养课题研究” 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来确定研究内容,或者说制定该课题:
1、提高认识,让学生认识书写的作用。
2、开设写字课,定期进行书指导,如怎么握笔,怎么选择字帖,怎样选择笔等。
3、规范教师板书,发挥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4、定期开展作业展评或者写字比赛。5、控制作业量,让学生有时间写好字。
6、挖掘资源,让学生在社会中领略舒服的情趣。还如“小学低段如何让学困生跟上班级体”课题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一是调查学困生的成因,建立学困生档案:基本情况、家庭生活状况、学生在校表现、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开展活动、措施。比如,开展心理疏导,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营造班级氛围,大家关注学困生,精心辅导;结对帮扶,合作学习等。
课题的每个方面,可以采取个人和集体相结合方式研究,集体研究应要求人人参与,凝聚共识。如,我县中小学微型课题参与研究人员,多数是3至7 人之间,研究过程有必要凝聚集体智慧,共同研讨,形成共识。每个课题研究,至少有3次以上集体研究过程,每次集体研究,提前要定好研究主题、计划,要求成员提前准备好研讨材料,集体研究后做好总结(阶段报告)。这是课题集体研究工作基本要求。
四、微型课题成果提炼 什么是成果?教育科研成果,一般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课题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二是课题研究采取了哪些措施;三是取得了什么效果?
研究方案,研究报告,论文,教育故事,教育叙事都是成果。
课题成果的提炼环节非常重要,一是挖掘、提炼、总结课题研究所创新的理论思想,完善、优化概括形成技术技能,方法思路。二是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内容全面;三是语言表达干练准确,言简意赅。
五、微型课题研究报告撰写
微型课题的结题报告既是对研究结果的说明,又是研究的直接成果。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问题提出:主要阐明课题产生的过程,即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出于什么考虑来研究这个课题。它主要交待课题提出的背景,选题原因,研究目的和思路。
2、研究对象与步骤:①研究对象,具体到班级。②研究步骤:总的研究任务分几个阶段,或分几个方面完成,每阶段的时间安排,成果形式。
3、研究过程与方法:①研究方法:完成该课题研究任务所用到的诸如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并要阐明每种方法用于研究什么具体问题。
②研究过程:就是把研究步骤具体化,要突出以下问题:一是研究工作一步一步怎么做的,但千万不能记流水账,不能把研究步骤简单的重复一遍,要突出重点,体现研究过程线索。二是怎么进行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的,充分体现是如何运用教育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理性思考的。比如采取问卷调查法,那就要阐明问卷是怎么设计的、在什么时间向哪些人做了调查、问卷回收情况、统计与分析、调查结论及报告等,最后需要把问卷附在报告后面作为佐证材料。总之,在阐述研究过程时,通常是先说理,后举例。
4、研究成效:一是认识成果,研究者获得了哪些新的认识,丰富了哪些观点,对这个问题的感悟与思考等。二是操作技术成果,即在题解决过程中所形成的操作技术、路径、模式、方法等,并用高度概括的文字呈现出来。三是效果,课题研究解决或促进了学生哪些进步、教师哪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有哪些提升等。
5、问题讨论与建议:①问题主要是讲研究的不足。回顾研究过程,觉得还有哪些欠缺的地方,也就是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不要多两三条主要问题即可。②建议:结合研究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醒别人开展类似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6、附件:主要是列举报送的附加材料,即成果清单、必要的成果复印件、参考文献等。
六、材料收集
材料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内容:
一是主要成果材料收集:即课题研究立项报告(实施方案,教研部门立项批复,学期实验计划,阶段性实验报告,课题研究申请结题报告,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微型课题研究成果鉴定申请书。二是过程性材料收集:我县中小学微型课题参与研究人员,多数是2至7 人之间,研究过程存在凝聚集体智慧共同研讨的必要与过程,拟县级以上课题结题材料,研究过程要求需提供3次以上集体研究材料,每次集体研究材料包括研究主题、研究计划、成员研讨材料、集体研究总结(阶段报告)。这是集体课题研究工作落实情况的主要标志。
三是辅助性成果材料收集:即课题研究的论文、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课堂纪实、获奖证书等代表性材料收集。(2014、2015县微型课题立项批复文件后附有材料收集“目录”)。
七、微型课题管理
一是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与大课题研究近似,要经历选题——论证——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成果提炼——成果推广。课题常规活动,渗透在常规的教育教学之中,对每个环节的档案资料要有严格要求,以提高课题研究效果,备查验收。
同志们,思想源自于思考,思考植根于研究。教师教育教学,一定要思考,要思考,更要实践。我们都是普通教师,不是教育家,但是,我们为了捍卫教师的职业尊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都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如果我们在讲坛上耕耘了几十年,没有几篇象样的论文,没有几个精彩的教育故事,没有几个引以为骄傲的学生,那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的工作是失败的,我们充其量就算是以教育为生的教书匠。
其实,我们不少教师,都是有自己的思考和研究的。比如,全县不少中小学教师,开展了大量的校本研修工作,从之前校本研修的结果看,过去的研究学习大部分是感性的、无序的、浅层面的、低效或者无效的。而我们微型课题研究,主张的是有序的、科学的、高效的。祝愿大家在微型课题研究的道路上大胆探索,有所作为,成长为一名有思想,懂技能的高水平教师。
第二篇:微型课题研究
微型课题研究
一、什么是教师微型课题研究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是指把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力求研究的周期短,见效快。微型课题研究以“小切口、短周期、重过程、有实效”为基本特征,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让广大教师在“做中学、研中做”,把想好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写出来。
二、微型课题研究有何价值
教师进行微型课题的研究,可以从很多方面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1.引领教师进入一种研究状态,经历教育教学问题的发现、反思、解决的过程,在实践中触摸一种本原的研究方法,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
2.有助于教师解决当下教育教学中的迫切问题,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包括即时效应:学科成绩、班级常规管理等。
3.有助于教师个人积累实践经验,丰富和提升实践智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更加重视个人知识在教师专业行为中的意义。
4.打破教师的专业个人主义,使教师形成一种开放的视域,促进同伴对话、同伴互助。
5.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以“研究”为基质的年级组协同体、项目协同体。
6.促进学段管理的前移,由“管理”同“服务、引领、对话”的方向转变,形成以“共生”为内核的学校文化。
三、微型课题研究有什么特点 1.小,即研究的问题小
微型课题研究主要聚焦于教育实践中的矛盾和疑难,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价值的细小问题。问题可以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案例设计、授课导人方式、课堂提问、作业设计等等。“小”还表现在研究的规模上,微型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小、人员少、时间短,因而规模小、投资少。“小”是微型课题研究最显著的特点。
2.活,即灵活
首先,微型课题研究的选题论证、方案设计、立项开题、实施研究等相对简便,没有省、市规划课题研究那么复杂。其次,在研究的组织形式上,教师可以单独研究,也可以合作研究。第三,微型课题可以重复研究,不同学校的教师或课题组可以同时或先后研究同一个问题。
3.实,即实在
首先是选题“务实”,选题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其次,研究过程“踏实”,源自于实践中的问题还在实践中解决,微型课题研究在教中研、研中教,不是游离于教育教学实践之外的活动。再次,研究成果“真实”,注重在工作中做得怎么样,它可以是教学案例设计稿,听、评课稿,教育案例,教育故事,课堂教学实录;也可以是研究小报告,访谈记录,调查报告,沙龙材料,学生作品;还可以是音像作品,图表、教具等实物。
4.短,即周期短
微型课题研究的时间视研究内容而定,可长可短,时间短的两至三周就可以解决问题,长的三至五个月,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一年。它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
5.平,即符合当地、当时教师的研究水平
第一,进行微型课题研究,教师一般不需要专业研究人员具备的有关研究设计和解释的高级技术,只要具有基本的研究知识; 第二,微型课题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发展和检验理论,而在于获得能够直接应用于眼前工作的知识,它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又提高研究者本身的能力;
第三,微型课题研究的问题都是研究者感兴趣的话题,与当前工作无关的问题一般不去研究;
第四,微型课题研究,不需要广泛的文献研究和原始资料,不需要彻底地了解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教师只需要对相关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第五,微型课题研究在设计的程序上不需要那么严格,往往在比较自由的行动中做出调整。
第六,微型课题研究不强调其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以及对后继研究的可能启示,关注的是研究结果所具有的实践意义,以及对研究者本身和他们同事的教育教学会不会有一些应用价值。
6.快,即见效快
由于研究的周期短且基于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因而速度快、效率高,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入到下一个问题的研究;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
四、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⑴ 观察法; ⑵ 调查法; ⑶经验总结法; ⑷文献法; ⑸比较法;⑹个案研究法; ⑺统计法; ⑻行动研究法;
五、微型课题应遵循哪些原则 1.学科性原则:
研究可限于某一门学科在教学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或者是德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
2.科学性原则:
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3.简约性原则: ①课题参与人员少,既可限于学科教研组或年级组,也可个人申报或2至3人合作申报。②课题研究周期短,研究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学年。
4.可行性原则:
课题研究必须考虑主客观条件,要切实可行,研究的问题、方法、结论明确具体。
5.实用性原则:
对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有指导或借鉴作用,其成果(规格要求不高)可以在学科内或小范围推广应用。
六、微型课题研究什么 1.微型课题从何产生?(1)教育事件、教学事件——课题产生的触发点。(2)教师个体从自身教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中发掘问题。
(3)来自同伴的(年级组、学科组、班级组、办公室)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4)教师自身在读书、学习后的对某种新理念、新方法在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嫁接、应用。
(5)教师围绕学校主课题研究,结合自身实际,确立的具体可行的子课题研究,进行建构性试验。
2.微型课题的种类 A.教育教学类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案 教学案例研究
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研究 新课改下的教材、教法研究 教学资源库建设
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研究 B.德育工作类
班主任工作中某难点的解决方案 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的方法研究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法研究
学业优秀学生的行为特质分析研究 学业较差学生的行为形成原因研究 单亲家庭学生行为形成之研究 信息化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C.学校管理类
德育网络构建研究
提高学校科研管理水平研究 教师评价研究
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研究
科学的进行常规考核和质量考核之研究 D.现代教育技术类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方法研究 远程培训方式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某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多媒体教学、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等)
校园网安全技术研究 教学管理软件开发研究
七、如何做微型课题研究(基本步骤)1.选择研究问题 2.拟好研究课题
拟题要注意的两点:一是形式上常会以“研究、初探、探究”等字眼为特征,一般不用疑问句式,也不用叙事文章的标题;二是内容上一般要包含研究范围、研究途径、研究结果、研究状态等,或其中部分内容。
掌握微型课题标题的基本结构:
研究范围+研究主题+研究结果(或状态)+研究
结论:短语中心语的限制越多,课题切口或角度就会越小。
3.设计研究方案 包括:问题的产生,课题的界定,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思路,预期的成果,完成的措施。
4.实施行动研究
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讲究科学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5.提炼研究成果
如何归纳?说到底是:解决了什么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什么效果。
6.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课题成果的集中体现,要认真写好微型课题的研究报告。一个结题报告的研究成果,应当包括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两个部分。
第三篇:课题研究思路
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明确位于应用性研究,并遵循以下主要原则: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行动研究为主的应用性研究策略;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为载体的研究过程。初步制定的研究计划方法和实施步骤如下: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理论学习,形成调查方案。集中课题组成员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
2.初步调查,探索阶段()
(1)在白水县所有中学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的采集(调查的学校:田家炳实验中学,城关一中,城关二中,新华中学等。)
(2)在调查,采集数据之后,做好对比,分析,完成调查报告阶段性论文。
3.初步实践阶段()
(1)以本校学生为实验的载体,对初步形成的如何构建物理课堂的兴奋点的策略进行实践与评价。
(2)运用不断完善,成熟的研究成果指导各物理教师积极营造课堂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形成实验论文。4.完善实践阶段()
(1)将初步的研究成果在本校推广,进一步提高各物理教师的授课能力和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
(2)完成阶段性论文。
5.结题总结阶段()
(1)整理所有的课题资料,撰写最终成果论文,做好结题的申请准备工作。
(2)申请结题验收和研究成果的鉴定
第四篇:微型课题研究交流材料
海则滩九年制学校微型课题研究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能够在这样的场合和大家一起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们海则滩九年制学校是咱们县教研室确定的首批校本研修试点学校,在教研室各位领导的指导下,我校于2012年率先尝试着推行全员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研究的覆盖率达到了100%。下面就我校在微型课题研究方面的一些做法,向领导汇报,与同仁分享,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首先我介绍一下我校的微型课题研究的完整步骤。
微型课题研究的过程宏观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研究准备阶段、研究实施阶段、申请结题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主要工作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并确定研究的课题,制订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在实践中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办法,梳理、积累研究的心得体会,呈现、展示研究成果,与同伴分享、应用研究成果等。当然,三个阶段以及每一项研究工作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往往是互相穿插或同时进行的。我校具体微型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微型课题的申报
我校于每学期第二周召开微型课题论证会,要求每一位教师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典型问题,确定为本学期所要研究的课题。具体流程:一是教师确定微型课题,并填写微型课题申报表,要求在申报表中认真填写基本情况和选题原因,以及预期的设想。二是召开微型课题论证会,由微型课题领导小组成员和教研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讨论每一位成员的微型课题研究方案。首先由教师陈述自己的微型课题方案,全体成员围绕这一方案展开讨论,或提供建议,或采用问题的形式深究研究的具体问题,从研究的题目到研究方法、过程及成果展现,大家集思广益,确保了每一个微课研究的方案都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微型课题的立项
经过论证后通过的微型课题,由学校微型课题领导小组组长为每一位教师颁发微型课题的立项证书,证书上面对该微型课题进行编号,并加盖学校的公章,立项证书一式二份,课题研究者本人保管一份,一份存档。编号采用年,学期,学科教研组,组内序号相结合的方式,如本学期我的微型课题编号是2013020301。
三、确定研究的方案
已立项的微型课题要求写出便于操作的研究方案,我校为专门设计了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表,主要内容有:一是对问题的描述,微型课题即教学中存在的小问题,研究者把个人遇到的小问题进行简单的描述即可;二是课题的提炼;三是课题的行动设计。研究者把个人的研究进行规划,具体到什么时间段做什么研究,可能用到的研究方法等;四是成果展望,研究者对所研究的微型课题的预期效果进行展望。方案写好后,教研组要再次召开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讨论会,主要讨论方案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体的智慧将方案最优化,确保课题研究驶入正确的轨道。
四、具体研究过程及注意事项
当教师的研究方案确定后立根据确定方案展开研究,研究的过程,教师自己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放到素质教育和新课标要求的框架中来反思,并依据实践经验梳理出存在的问题。
第二,研究过程要理论结合实际,创新的去研究,避免走过程,流于形式。
第三,具体研究过程中研究老师要注重各种资料的积累,并对你研究的问题要不断进行反思,调整研究策略,突破难点。
第四,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广泛查阅、学习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
五、研究的方法
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时,一般以行动研究为主,结合使用观察、调查法;以教育案例、教育日记(教学后记)、教育随笔、教育论文(论著)、研究报告等为主要形式记录、反思研究过程。
六、研究的周期
微型课题的研究周期最长为一个学期,研究者有针对性的积极开展研究活动,研究的材料自己积累整理,以供结题时调阅。
七、课题的鉴定与成果的推广
研究者可以通过课题研究报告、论文、案例等形式提交课题研究成果。学校评审组将在学期末组织举行微型课题成果鉴定评比活动,根据提交的材料作出鉴定意见,具体做法:
1、提供微型课题研究过程积累的材料、结题论文。
2、课题研究者要填写微型课题研究成果鉴定申请表,(申请表中填写课题所取得的效果进行阐述)
3、经过课题负责人签字、教研组长签字、微型课题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后最终结题。
4、填写对课题进行等级评价,填写微型课题成果等级评价表。5、可以推广使用的成果应由课题领导小组填写推广应用表,以供其他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
以上是一个完整的微型课题从申请到立项、研究、结题的全过程,这个过程能不能坚持下来,效果好不好,还需要有几个保障,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校在微型课题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校长重视是先决条件。我校把微型课题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校长任微型课题领导小组组长,亲自参与每一个教研组的微型课题的论证、方案讨论,参与微型课题研究过程的检查,参与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校长的全程参与确保了教师的全员参与,因为有校长参与,教师便极少存在敷衍了事的心理,也不敢存在有这种心理,如果你不认真研究,在论证的时候,成果鉴定的时候,校长或同志们提出来的问题你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会阐述,就会影响到自己在校长心中的形象,所以大家都非常认真地来做这项工作。
二是成果意识是航标引领。我校教师整体年轻,缺少经验,工作调动较快,这也是所有农村学校的共同点。而我们正是利用这一点来激发教师的成果意识的,我们校长经常讲,年轻人要有激情,有拼劲,要把农村当作锻炼的舞台、实验的平台,要为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也证明了这一举措是相当正确的,2012年,我校有12篇论文获得省市级奖励,占我校教师总数的45%,这一比例应远远高于全县其他学校。2012年和2013年两年的县级创新评优大赛中,我校有三位教师获得教坛新秀称号,其中刘斌老师获得了2013年中学文科组一等奖,目前我校已有7位县级及以上教坛新秀,占教师总数的28%。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我校的微课研究激发了大家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大家的成果意识,使教师获得微课研究内驱力,提高了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是培训评价是关键。我们认为,有路径无培训便不会行动,有行动无评价便不知道效果,因此,我校的第二大保障措施就是对微型课题的研究进行培训评价。每学期,我们要通过很多次会议培训教师,让教师了解更多的微型课题知识,明确微型课题研究的每一步应该如何做。对微型课题的评价主要是在鉴定结束后微型课题领导小组根据鉴定等级表给予打分并公布,对每一项研究都要评定等级,确定推广运用的价值,以此来激励教师。
四是制度执行是底线。实践多次证明,有10%的人你只需要用目标引领他,他就会自觉主动地把事情做好,有30%的人你需要在目标引领下时常的督促才能把工作做好,而乘下的60%的人则需要通过制度来约束、要求才能去做事,只有去做了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因此我校从去年以来,制定了《海则滩九年制学校校本研修课时认定办法》、《海则滩九年制学校工作量计算办法等》制度,将微型课题研究与工作量挂钩,与绩效工资挂钩,通过硬性的制度执行确保微型课题研究的开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作为农村学校,我们在微型课题研究方面还不是非常的成熟,但是我相信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我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将微型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到底,一定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现我们“发展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的办学理念。
附:
1、微型课题管理制度
2、微型课题成果等级评价表
3、微型课题申请表
4、微型课题立项证书
5、微型课题研究成果鉴定申请表
6、微型课题研究结题证书
7、微型课题研究汇总表
第五篇:微型课题研究
《指导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前有效自主预
习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所谓预习,在《现代汉语规范辞典》中诠释为:学生预先自学老师将要讲授的内容。诚然,预习是个传统的话题了,但细读,预习的关键词“自主学习”却是新课程中的重点,甚至是灵魂。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而学生作为知识接受者也应该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这样,学生的预习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然而,新课程下的预习,是否真正走向了生本,是否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发现,在日常教学中,其实教师在预习指导中存在很多误区,有的只注重预习内容的数量,有的只侧重预习任务的布置,有的预习要求太模糊。为此,我通过关注成功的预习指导案例和结合自身的预习指导,认为有效地指导学生预习要注重预习的明确性、选择性、多样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二、研究内容
小学高年段学生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由“知”到“行”,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因此,本课题遵循这一发展过程,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常规预习习惯
常规预习习惯是指在完成作业后能认真阅读将要学习的课文,感知教材的内容,学会使用利用工具书辅助学习,找出问题或初步解决碰到的疑难问题。
2.培养质疑预习习惯
质疑预习习惯是指在完成作业后能认真阅读将要学习的课文,了解教材的内容,学会发现问题,对问题提出质疑和思考,养成带着问题听课的习惯。
3.培养探究预习习惯
探究预习习惯是指在完成作业后能认真阅读将要学习的课文,理解教材的内容,主动收集相关资料,学会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探究和发散思考,养成对问题追根求源的习惯。
4.培养创新预习习惯
创新预习习惯是指在完成作业后能认真阅读将要学习的课文,掌握教材的内容,学会主动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对问题深入探究和发散思考,经过比较、分析,形成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发表不同意见,养成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的习惯。
三、研究重点
1.初级阶段:重点研究培养学生养成“常规预习习惯”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工具书、处理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能认真阅读将要学习的课文,感知教材的内容,学会使用利用工具书辅助学习,初步解决碰到的疑难问题,实现近期目标。
2.中级阶段:重点研究培养学生养成“质疑预习习惯”和“探究预习习惯”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质疑、探究、发散思考的方法,引导学会主动收集相关资料,发现问题,对问题提出质疑和思考,养成带着问题听课的习惯,实现中期目标。
3.高级阶段:重点研究培养学生养成“创新预习习惯”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指导学生学会创新思维、分析归纳和独辟新径,形成见解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对问题深入探究和发散思维,形成独到见解,敢于标新立异,发表不同意见,养成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的习惯,实现长期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原则
1.全体性原则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让班级全体学生参与,把每一位学生都作为实验对象,追求实验的整体效果。
2.主体性原则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论教、以学评教,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及时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帮助、指导学生,使其逐步具备自主预习所必备的素质和掌握预习需要的方法、技能。
3.科学性原则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坚持以现代教育研究理论为指导,既要严格按照现代教育研究理论指导的程序科学操作,又要坚持从实验研究的班级实际出发,根据小学高年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分层次、分阶段的设定目标和建立引导机制,不断创新和丰富实验研究的内容,为实验研究的理论增添新的实践成果和科学依据。
4.民主性原则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坚持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愿,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在“课前有效预习”的养成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感到自尊、自信和预习的成功体验,从而迸发出更大的自主预习积极性和前进动力。
5.差异性原则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原有预习习惯的基础,制定针对性措施。对学生分层次、分阶段设定目标和提出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促使良好预习习惯的尽快养成。
6.发展性原则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始终坚持谋求学生终身发展,一是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原有预习习惯中值得发扬的优点和长处,二是诚恳地指出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立足学生终身发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预习的方法,激励学生着眼于未来,努力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题研究实验的最终结果:
★ 经过实验研究和不断探索,形成一套比较完善、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课前有效预习的研究”策略。
★ 经过实验研究和实践探索,使实验对象——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打下人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坚实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有效自主预习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建立课题实验的现实基础。
2.文献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3.行动研究法:及时记录在该问题研究过程中来自教师、学生、教法学法模式等,通过论证确定实际可行的实施策略。
4.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来构建开放的、多元化的、有效的课堂实施策略,并推出一批有推广价值的实施方案和经验。
5.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构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并探索出有价值的研究经验。
五、研究措施
在研究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研究的顺利有序有效的进行,在严格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措施:
1.实施调查
(1)调查现状。调查准备,着重做好抓好两件事:一是设定调查的内容,围绕农村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前有效自主预习现状设置调查细目;二是定调查方法,根据“简便易行“的要求,按照具体内容,选定最佳调查方法。
(2)调查实施。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选定具体对象,包括骨干教师、普通教师、新教师不同的调查对象;二是按不同的方法组织具体的操作,主要为调查问卷,课堂观察等;三是清点整理调查材料,查漏补缺,保证调查材料符合课题研究的要求。
(3)调查分析。在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力求报告的现状既全面又突出研究方向法,成因分析透彻明晰,对策建议切实有效。
2.理论学习
以新课程理念来引领课题研究,通过参加太仓市语文学科工作组活动、个人自学等形式努力提高老师的理论水平,促进老师的科研素质。阅读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书籍、小学语文杂志、网络搜索等渠道,以电子稿的形式摘录与课题相关的内容,并将资料整理,每学期做好了一份“课题理论学习资料卡”。每学期在太仓市语文学科工作组中进行一到两次围绕主题的课题沙龙活动。
3.反思研究
结合自己的教学与语文学科工作组听课所思,积极撰写每月一篇教学的随笔,记录下自己课题研究中、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针对教学现状及时思考改进的策略。
4.教学研讨
课题的研究与落实,都要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来实现,也是落实研究成果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课题一直坚持“抓教学,重实践”。
(1)备课活动。教师在备课时,深钻教材,根据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形式新颖的预习作业(前置性作业)。
(2)磨课活动。磨课融入常态课堂教学中,同年级教师备课中碰到疑难问题进行探讨,设计好预习作业(前置性作业)解决教学难点,同时更好的为追求高效课堂服务。在校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的语文与作文公开课中,以预习作业(前置性作业)为导航,课堂环节清晰。参加太仓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与太仓市语文学科组,到朱棣文小学上示范课,受到听课老师的肯定。
(3)读书活动。在太仓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与太仓市语文生本学科组,阅读《老子十八讲》《教育激扬生命》《教育走向生本》《谛听教育的春天》等。
六、研究成果
一年半来,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对指导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前有效自主预习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性认识,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一年半来,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改变了原有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从教师设计的作业到学生设计个性化的预习作业这种学习实质的变革,解放了学生的头脑,学生成为课题研究的受益者,他们大胆自信,主动沟通,成为学习的成功体验者。
1.形成指导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前有效自主预习的策略。
(1)激发需求策略。
指导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前有效自主预习的研究,特别要重视激发教师与学生内在的需求,引导学生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共同创造出和谐、有效的课前预习新天地。
(2)目标明示策略。
指导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前有效自主预习的研究,教师备课理念的显得更新尤为重要。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教师对课堂
教学目标、任务与价值的准确把握与定位。教师真正从学生的教学实际来设计教学过程,真正达到“师生共振”的理想境界。
一堂课的目标聚焦于1到2个。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课前明确告之学生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究中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双向提问策略。
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既体现在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又反映思维的独特性与创造性,它能促进学生思维中的创新精神。教师要利用预习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在预习中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预习中的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疑难点,逐步提高创设问题情境的层次,学生做到了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体,也有希望达到叶圣陶老先生所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2.形成指导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前有效自主预习的练习策略。
(1)童趣化策略。
设计预习练习时,我们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开放题,并起了童趣化的名字,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描一描,写一写叫“小小书法家”;照样子,写出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词语叫“变魔术”;划去下列带点字不正确的读音叫“火眼金睛”;按要求归类叫“紧急集合”;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更具体生动叫“锦上添花”„„
(2)综合化策略。
高年级学生知识积累丰富,但是知识的提取性却相对稀少,导致学生“学习今年忘了去年”这种低效的学习现状。因此,看拼音练习中可以加强同音字的练习;阅读中增加好词好句的积累并学会仿写。
3.研究者的教育科研能力得以提升。
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了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提高教育理论和修养,并且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开展阶段性检测监控教学能力,两学期阶段检测名列同年级之首。
在课题理论学习中,每月对课题相关理论进行学习、摘录;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及时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收获与疑问;撰写教学论文在“师陶杯”与“太仓市”课题论文比赛中获奖,撰写的教学设计在江苏省“蓝天杯”评比中获奖。
七、研究的启发与思考
作为一个微型课题,实施一年半来,已完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回顾课题研究走过的历程,一方面,我为课题研究中取得的研究成果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为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许多不足、不尽如人意之处深感遗憾,也更激发我增加勇气、创新思路,从而不断去进行深入的研究。
启示一:培训与理论学习至关重要
缺乏理论与专业的培训与引领,我常感觉到有些迷茫。感谢参加太仓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与太仓市语文生本学科组,让我的迷茫逐渐拨开,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提高了本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合作、探究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示二:科学合理、趣味十足的预习练习设计至关重要
课前有效自主预习的研究中预习练习设计缺一不可,从教师设计的“表格式练习”到“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个性化作业本,学生的学习的热情逐渐高涨,学习的成果向多样性发展,学习能力螺旋上升。今后,我应对课前有效自主预习的评价机制进行研究,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推向更高处。